e-mail:[email protected] 汪道涵为本区青年题写的“...

1
绸和剑一早就来到这里 绸和剑一早就来到这里这里的椅是人民的 这里的椅是人民的这里的树是人民的 这里的树是人民的这里的草坪是人民的 这里的草坪是人民的这里的空气 这里的空气阳光 阳光小桥流水 小桥流水船和浆是人民的 船和浆是人民的这里的题词决定了红高粱的红缨和力度 这里的题词决定了红高粱的红缨和力度我的童年到过这里 我的童年到过这里记忆的双浆划过的那首旋律还在内心荡漾 记忆的双浆划过的那首旋律还在内心荡漾一毛钱一碗的 一毛钱一碗的 阳春面 阳春面二毛钱一只的大面包 二毛钱一只的大面包黑篱笆墙和喇叭花总是和麦地和村庄连在一起 黑篱笆墙和喇叭花总是和麦地和村庄连在一起人民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 人民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属于人民的溜金还在城市中心熠熠闪光 属于人民的溜金还在城市中心熠熠闪光这里的景也许不是最著名 这里的景也许不是最著名但这里开辟的相亲角却远近收割 但这里开辟的相亲角却远近收割人民希望从这里找到伞 人民希望从这里找到伞找到红花和绿叶 找到红花和绿叶作为人民 作为人民进出的脚当然要爱护这里的径和彩色地砖 进出的脚当然要爱护这里的径和彩色地砖背后的街 背后的街前面的广场 前面的广场盏盏华灯…… 盏盏华灯……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 朱锁成 朱锁成 汪道涵为本区青年题写的“青苑” 吴德胜 汪道涵是我们上海市德高望重的老市长, 他的儒雅、他的智慧有口皆碑。我至今难以忘 怀的是他还为我们虹口区团员青年题过字呢。 提起这段峥嵘岁月,恰恰可以与改革开放 初期具有的特殊意义相链接。老同志一定记 得,过去虹口沙泾浜以北,也可以说大连西路以 北差不多属于郊区,是捞鱼虫、抓蟋蟀、游泳嬉 水的去处,曲阳地区自然也属于刚刚开发的处 女地。记得 1985 年区委组织部调我去曲阳路 街道办事处工作时,时任副部长钱景林约我谈 话的最后还半开玩笑地说,你去曲阳路街道工 作还能增加每月 5 元钱的“郊区补贴”。 可以自豪地说,曲阳新村建设初期我是尽 了微薄之力的。85 5 月到曲阳路街道办事处 工作后,我积极参与建设方“上海市居住区开发 第一公司”的规划方案,对学校、医院、菜场等公 共设施的布局提了我的建议,并经过大量的调 查研究,写了论文《新建新村管理之我见》,提出 了应由街道、房管所、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等“五 所一院一场”共同组建“新村管理委员会”,在居 委会建立前,在居民入住前早期介入进行管 理。这个经验曾在“全国城乡街道(镇)工作会 议”上作过交流汇报。 话又说回来了,汪道涵怎么会为虹口区团 员青年题字的呢?这个来龙去脉应该只有我才 说得清。那是从 1983 年的元旦后开始,虹口区 团委为了配合曲阳新村的建设,成立了“青年绿 化近卫军”,当时在团区委宣传部工作的我正是 “朝气蓬勃”的年龄( 26 岁),我主动找区园林绿 化所所长吴德请缨。要求让我们全区团员青年 义务参加曲阳地区植树绿化活 动,这正中吴德的“下怀”,他正愁 缺少“劳动力”呢,一拍即合,说干 就干。那时的团员青年真可谓群 情振奋、摩拳擦掌。区住宅公司、 房地局、公安局、工商局和法院、 检察院等都是小青年集中的地 方,全区各系统的团委积极响应 团区委的号召,纷纷建立了“青年 绿化近卫军”分队,请战书、报名 书在我的办公桌上一大堆。 不知大家看过电影《南泥 湾》没有?当时的劳动场景堪有 一比。工地上彩旗招展、歌声嘹 亮,近万名团员青年分批分时段 参加“开垦”劳动,当时适逢十一 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解放思想 不久,男女青年交流已摆脱了 “不正当关系”的禁锢,大家有说 有笑干活不累。“曲阳酒家”经理 顾振东虽比我大几岁,也被这热闹场面所感 动,每天提供成本价的盒饭。据说有好几对以 后结为夫妻的青年就是在当时热火朝天的工 地上建立感情的。 连续两年( 83 年、 84 年),我的办公室成了 “作战指挥部”时任团区委书记张永林、王四妹、 宋美红等轮流担任总指挥,我不仅白天在现场 任“项目经理”,晚上还与区财政局借调来的“秀 才”团干部郭启文编辑《战地报》,把当天感人的 劳动竞赛“战况”用蜡纸刻成小报,第二天就热 气腾腾地发到了工地现场,为轰轰烈烈的劳动 竞赛鼓励加油。 时任中共虹口区委书记卢丽娟对“青年绿 化近卫军”的植树活动大力赞赏,几次亲临现场 鼓励和慰问。为了留下永恒的记忆,我想到了 请领导题字,当我恳请老卢(当时机关大多数同 志对区委书记卢丽娟的称呼,我这个小青年也 跟着这样叫了,她不但不生气,还经常直接打电 话给我)题字时,老卢神秘地说, “我帮你们请个 更大的领导题字”,当我还被蒙在鼓里时, 10 左右,“青苑” —汪道涵题写的还带着墨香的 宣纸已经到了我的手中,啊!时任上海市市长 汪道涵在百忙中为我们虹口区团员青年题字就 这样“轻而易举”地得到了。后来才知道,卢丽 娟是通过已调往汪道涵办公室任主任的前区委 书记沈敏康传递的结果。 最后,讲个插曲,正当我们如火如荼地劳动 十来天左右,突然接到区委紧急通知,让我们明 天( 1983 2 21 日)停工一天,说是市里来曲 阳卫生大检查,后来看了新闻才知道,原来是邓 小平同志视察曲阳新村。真遗憾,使我错失了 一次与伟人邓小平相遇的机会。不过我想,既 然邓小平到过曲阳酒家和曲阳菜场,一定会踏 上我区团员青年在这流过汗的热土。更巧的 是,那天陪同小平视察的正是汪道涵同志。 报社地址:大连西路 195 弄 12 号 邮编:200092 电话:65752600 虹口报电脑部打印排版 电话:65752149 浦东彩虹印刷厂印刷 4 副刊 2017 1 9 责任编辑 谢智君 E-mail:[email protected] 在学海中游泳 栾承天 “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的这句诗来形容 我目前的学习实为贴切。转眼间,我已在学习 的海洋中遨游了十余年。这何尝不像百川,直 至今终归于一海,而我不妨体验一次在学海(书 籍)中游泳的感觉。 尘埃在空气中浮动丝丝书香,一线金色的 阳光从窗户中洒下落在一排排木质书架上。那 里有我的海洋。那里有我从幼时的童话书到现 在的四大名著,从古时的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 的散文杂记,从课本到小说。我习惯陶醉于文 人的笔墨中,仿佛那才是自我。我知道,那是书 籍给予我的,书籍伴我成长,让我在这片海洋中 自由遨游…… 我追溯着浪漫豪放的李白,体会那“举头望 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游子思乡念亲之情,感受 那“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惆怅 与无奈。我寻觅着苏轼的身影, “十年生死两茫 茫。不思量,自难忘。”对亡妻的念念不忘之情 义,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看看这凄凉的短松 冈,唯有自己“形影相吊”,怎不叫人思绪万千, 愁肠寸断!我领略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领会了苏轼“一 蓑风雨任平生”的超脱与豁达;领悟了杜甫“感 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那些文,那些字,那天地间的一花一草一 木,或气势磅礴,或宁静幽谧;或形神灵动,或 奇光异彩……在学海中遨游,我如饥似渴,酣 畅淋漓。 《三国演义》重义气的刘备,启发我“友谊价 更高”。《西游记》中的唐僧教导我“慈悲为怀”, 《安徒生童话》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告诉我“珍惜 亲情”,《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勇敢的汤姆带领我 “支持正义”。在学海中遨游,我领悟人生,分辨 真善美。 有人说,十七岁的天空是美丽而喜欢探 索。在校园的大树下和课堂中,我和朋友们以 书为友,在学海中共同遨游。不仅是为了这片 海洋单纯地带给我们潜在知识,更重要的是带 给我们新的理念,追求我们新的人生准则。在 学海中遨游,我放飞我的梦想。 学海,那是一个何等斑斓的世界,让我品其 声韵、观其色彩、悟其真谛。让我忍不住在其中 遨游。它为我谱写了人生又一曲青春的乐章, 它为我打开智慧的心灵窗户,它永远激励着 我、改变着我。 我在学海里游泳,在学海里成长,在学海 里播下希望的种子,而今它们开出了大片的 金黄。 从梁村到山阴路 梁晓 5、批判年代 我自己第一次对文学作品中“资产 阶级思想”的“出手”,是批判报告文学 《特别姑娘》。 《特别姑娘》是六十年代初作家黄宗 英写的一篇关于下乡知青侯隽的报告文 学。黄宗英早先是演员,是著名电影演 员赵丹的妻子,我现在还记得她在电影 《聂 耳》中 扮 演 一 个 歌 舞 班 舞 女 的 形 象。但聂耳这个角色,是由赵丹自己出演 的。不过黄宗英最后的出名,不是因为演剧, 而是由于写作。《特别姑娘》似乎是她的成名 作,以后她又写过《小丫扛大旗》等作品。现 在回想起来,黄宗英当时在描写侯隽时,因为 和侯隽共同生活过一个时期,因此她笔下的 侯隽,并没有“高大全”的“英雄”色彩,黄宗英 采用细腻写实的笔法,人性地塑造了一个立 志要当社会主义新农民,不顾一切阻力和社 会的误解,一路艰辛走过来的侯隽。《特别姑 娘》不是我们中四语文课的正式教学课文,是 教语文的班主任挑选出来发给全班同学讨论 的。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她挑了 这篇报告文学给我们。不过当时为了配合形 势,老师经常发一些补充资料给大家阅读和 讨论。比如有一次发了流沙河的文章,流沙 河当时已经成了右派分子,发给我们他的文 章,当然是为了组织批判。 也许当时阶级斗争的这根弦绷得太紧,当 我拿到《特别姑娘》后,我有些本能地不喜欢这 篇报告文学。之后通过仔细地阅读,我认为文 章充满了作者的资产阶级情调,歪曲了侯隽的 真实形象,在班级的讨论会上,我批判了这篇 报告文学。为了加强自己的批判力度和效果, 我还把《特别姑娘》和黄宗英的弟弟黄宗江写 的电影《农奴》加以对照,认为黄宗江给予《农 奴》以鲜明的阶级斗争色彩,而黄宗英笔下的 侯隽却是晦暗和悲剧性的。当然,侯隽当年放 弃一切机会坚决当农民的行动不是不可以讨 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作为一个作品,也不是 不可以批判,问题是我的很多看法,都只是从 当时阶级斗争为纲的概念出发,对很多问题,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但幼稚,而且简直有点 霸道了。多少年后,因为自己当过农民,对侯 隽当农民的过程有了深切体会和理解,我庆幸 我的“批判”只是语文课上的发言,并没有真的 被送到黄宗英的案头。不过尽管只是语文课 上的一个发言,但我自以为抓住了这篇报告文 学的要害,为批判它,我花了很大的精力,用了 很多时间,在家里开了好几个夜车,几经修改, 才完成的我的批判文章。 批判《特别姑娘》,是我在那个“批判时代” 的第一个认真尝试,接下来成为我批判对象 的,则是苏联电影《运虎记》。 上世纪六十年代,虽然中苏两党之 间已经开始论战,但还没有发展到后来 的兵戎相见。我们那时还可以看到苏联 电影。苏联电影《运虎记》在中国影坛上 曾经风行一时。 《运虎记》,描写在一艘黑海游轮上 发生的故事。船上满载着去敖德萨度假的游 客,但同时在货舱里也运送着马戏团的动物。 一只聪明的猩猩打开了笼子,放出了老虎和狮 子。这些森林之王逃出了牢笼后,在甲板上游 荡,引起了船上一阵恐慌,但最后的结果是,游 客发现老虎并不吃人,电影在人虎和平共处的 欢笑中结束。 也许因为这是一部喜剧,也许刚刚走出困 难时期的中国太需要笑声,因此这部电影在同 学中大受欢迎,班级还为此组织了一次讨论 会,我记得很多同学是带着支持这部电影的观 点而来的。也许我在当时太关注中苏论战,敌 情观念太强,弄得我确实有点“风声鹤唳,草木 皆兵”。在讨论会上,我又一次发表了批判意 见,觉得这部电影宣扬的,实际上是苏修和平 共处的观点,因此在讨论会上还和其他同学发 生了激烈的辩论。 “批判年代”是“文革”的先声。在那个年 代中我和《七里山塘》《特别姑娘》《运虎记》的 过不去,只是我投入“文革”的预备课程,我在 “文革”初期所表现的热情,只是那个批判年代 热情的继续。 故事连载 故事连载 第 411 期 雨带风摇 雨带风摇 七言联 七言联 书法 书法 篆刻 李立 手艺人 胡建君 如果重新选择专业,不是画画也不是写文 章,我会选择做个手艺人。 或许手工艺还不能称作专业,应该说是行 业。古时三十六行的歌谣唱道:“一耕二读三 打铁,四五航船磨豆腐,六木七竹八雕花,九纺 十织织布郎,十一裁缝做衣裳,十二是个修锅 匠……”每个行当都感觉声情并茂,令人心生 欢喜。小时候会很专注地看走街串巷的工匠 们锔锅锔碗、做面人糖人、磨剪子戗菜刀、表演 手艺杂耍……他们看着我陪着我长大,带着从 不厌倦的神情,却忽而消逝在岁月的红尘中 了。手艺人的失缺,标志着艺术和温情的时代 和我们渐行渐远。 还好身边的父亲也是位能工巧匠,我很幸 运地得到了一点遗传,从小会自己梳理花式繁 复的发辫、拆装纽扣、改制衣服,画画和手工劳 动永远都是第一名。我喜欢在家里摆摊开工, 各种裁剪、切割、钻孔、打磨、抛光的工具一应 俱全。张爱玲说她的姑姑“文”能够写信, “武” 能够纳鞋底,那我也这般文武双全了吧。每每 悠闲的午后或深夜,伴着喜欢的音乐,埋首在 那些安静的材料中间,将一堆金属工具信手拈 来、指挥若定,从容地游走在自己的战场,左右 逢源,战无不胜。手中的物在那一刻被赋予生 命,与我实现了今生的相遇。 喜欢手工的人多少有点完美主义,比如新 买来衣服的第一件事就是里外翻找线头,连几 毫米都不放过。因为对细节的挑剔,所以我对 各种线条的横平竖直和对称比例也有着比较 准确的把握,有时看到别人墙上的画挂得有那 么点偏差,直想用意念调整了它。我收藏老银 饰,对于真赝与瑕疵几乎能一眼立辨,基本没 有出过差错。古玩城的老掌柜说,如果他们收 徒弟,就要收我这样的徒弟。 文学艺术和手工劳动,应该都是一脉的。 老子和墨子都是手工业者出身,孔子的“依仁 游艺”,其实也支持多种才艺。我不知道阮籍 哭穷途中使用的木轮车是不是自己制作的,但 最早的木轮车却是黄帝发明的,俗称“大轱辘 车”,与我们的文明史同在,黄帝因此又称“轩 辕氏”。那些我无缘见得,只对方增先老师家 的木轮车深有印象。方老师画几十米的大画 时,使用一种巧妙的木轮车,是他自己设计,他 的木匠弟弟亲手制作的,可以升降、推近、拉 远、旋转,直把画室驰骋成战场。他为长卷《祭 天图》搜集素材、在浦东跑马场对着奔腾的骏 马写生时,驾驭的正是这辆令人弹眼落睛的车 子。在这样的木轮车上,可以手挥五弦、目送 归鸿,也可以沙场秋点兵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乐器的使用也是一种 手工艺。我是很尊重能够唱念做打的戏曲演员 的,说起来,梨园祖师还是唐明皇呢,这位多情 的皇帝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吹拉弹唱无所不 能。汪曾祺也说他父亲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 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让人想到有弦 即弹、有孔即吹的温庭筠了。有些人甚至能将 手中的任何物事发出美妙的声响,这是一种气 息和感觉的微妙把握,我因此相信剑气杀人的 说法是真实存在的。也有些人对器具非常讲 究,觉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总是随身携带自己 特制的琴,将每一个音符都落到精准。就像有 些书画家不择笔墨,拈来便写,如裴行俭、虞世 南等;有些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如赵孟、褚 遂良等。有道“善书者不择笔”,此说未必尽然, 有时只是一种态度和习惯而已。但无论如何, 能写得一手好字确实也算一种高超的手艺了。 英国的莫里斯倡导“手工艺运动”,他认为 最优秀的艺术家也是个工人,最卑贱的民间手 工艺人也是艺术家。我永远向那些手艺人致 以深深的敬意。曾在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 驻足于非洲和美洲部落的手工艺制品前,再三 惊喜赞叹,因为不被俗世羁绊,他们有着最广 阔的视野和最干净的内心,穿越无尽的岁月, 直到永远。 雏凤清音 雏凤清音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Jul-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E-mail:hkbs765@163.com 汪道涵为本区青年题写的“ …hongkouweekly.xinmin.cn/resfile/2017-01-09/04/04.pdf2017/01/09  ·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领会了苏轼“一

绸和剑一早就来到这里绸和剑一早就来到这里这里的椅是人民的这里的椅是人民的这里的树是人民的这里的树是人民的这里的草坪是人民的这里的草坪是人民的这里的空气这里的空气阳光阳光小桥流水小桥流水船和浆是人民的船和浆是人民的这里的题词决定了红高粱的红缨和力度这里的题词决定了红高粱的红缨和力度我的童年到过这里我的童年到过这里记忆的双浆划过的那首旋律还在内心荡漾记忆的双浆划过的那首旋律还在内心荡漾一毛钱一碗的一毛钱一碗的

阳春面阳春面二毛钱一只的大面包二毛钱一只的大面包黑篱笆墙和喇叭花总是和麦地和村庄连在一起黑篱笆墙和喇叭花总是和麦地和村庄连在一起人民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人民已经走过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属于人民的溜金还在城市中心熠熠闪光属于人民的溜金还在城市中心熠熠闪光这里的景也许不是最著名这里的景也许不是最著名但这里开辟的相亲角却远近收割但这里开辟的相亲角却远近收割人民希望从这里找到伞人民希望从这里找到伞找到红花和绿叶找到红花和绿叶作为人民作为人民进出的脚当然要爱护这里的径和彩色地砖进出的脚当然要爱护这里的径和彩色地砖背后的街背后的街前面的广场前面的广场一一

盏盏华灯helliphellip盏盏华灯helliphellip

人民公园人民公园朱锁成朱锁成

汪道涵为本区青年题写的ldquo青苑rdquo吴德胜

汪道涵是我们上海市德高望重的老市长他的儒雅他的智慧有口皆碑我至今难以忘怀的是他还为我们虹口区团员青年题过字呢

提起这段峥嵘岁月恰恰可以与改革开放初期具有的特殊意义相链接老同志一定记得过去虹口沙泾浜以北也可以说大连西路以北差不多属于郊区是捞鱼虫抓蟋蟀游泳嬉水的去处曲阳地区自然也属于刚刚开发的处女地记得 1985年区委组织部调我去曲阳路街道办事处工作时时任副部长钱景林约我谈话的最后还半开玩笑地说你去曲阳路街道工作还能增加每月5元钱的ldquo郊区补贴rdquo

可以自豪地说曲阳新村建设初期我是尽了微薄之力的85年5月到曲阳路街道办事处工作后我积极参与建设方ldquo上海市居住区开发

第一公司rdquo的规划方案对学校医院菜场等公共设施的布局提了我的建议并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写了论文《新建新村管理之我见》提出了应由街道房管所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等ldquo五所一院一场rdquo共同组建ldquo新村管理委员会rdquo在居委会建立前在居民入住前早期介入进行管理这个经验曾在ldquo全国城乡街道(镇)工作会议rdquo上作过交流汇报

话又说回来了汪道涵怎么会为虹口区团员青年题字的呢这个来龙去脉应该只有我才说得清那是从1983年的元旦后开始虹口区团委为了配合曲阳新村的建设成立了ldquo青年绿化近卫军rdquo当时在团区委宣传部工作的我正是

ldquo朝气蓬勃rdquo的年龄(26岁)我主动找区园林绿化所所长吴德请缨要求让我们全区团员青年

义务参加曲阳地区植树绿化活动这正中吴德的ldquo下怀rdquo他正愁缺少ldquo劳动力rdquo呢一拍即合说干就干那时的团员青年真可谓群情振奋摩拳擦掌区住宅公司房地局公安局工商局和法院检察院等都是小青年集中的地方全区各系统的团委积极响应团区委的号召纷纷建立了ldquo青年绿化近卫军rdquo分队请战书报名书在我的办公桌上一大堆

不知大家看过电影《南泥湾》没有当时的劳动场景堪有一比工地上彩旗招展歌声嘹亮近万名团员青年分批分时段参加ldquo开垦rdquo劳动当时适逢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解放思想不久男女青年交流已摆脱了

ldquo不正当关系rdquo的禁锢大家有说有笑干活不累ldquo曲阳酒家rdquo经理

顾振东虽比我大几岁也被这热闹场面所感动每天提供成本价的盒饭据说有好几对以后结为夫妻的青年就是在当时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建立感情的

连续两年(83年84年)我的办公室成了ldquo作战指挥部rdquo时任团区委书记张永林王四妹宋美红等轮流担任总指挥我不仅白天在现场任ldquo项目经理rdquo晚上还与区财政局借调来的ldquo秀才rdquo团干部郭启文编辑《战地报》把当天感人的劳动竞赛ldquo战况rdquo用蜡纸刻成小报第二天就热气腾腾地发到了工地现场为轰轰烈烈的劳动竞赛鼓励加油

时任中共虹口区委书记卢丽娟对ldquo青年绿化近卫军rdquo的植树活动大力赞赏几次亲临现场鼓励和慰问为了留下永恒的记忆我想到了请领导题字当我恳请老卢(当时机关大多数同志对区委书记卢丽娟的称呼我这个小青年也跟着这样叫了她不但不生气还经常直接打电话给我)题字时老卢神秘地说ldquo我帮你们请个更大的领导题字rdquo当我还被蒙在鼓里时10天左右ldquo青苑rdquomdashmdash汪道涵题写的还带着墨香的宣纸已经到了我的手中啊时任上海市市长汪道涵在百忙中为我们虹口区团员青年题字就这样ldquo轻而易举rdquo地得到了后来才知道卢丽娟是通过已调往汪道涵办公室任主任的前区委书记沈敏康传递的结果

最后讲个插曲正当我们如火如荼地劳动十来天左右突然接到区委紧急通知让我们明天(1983年 2月 21日)停工一天说是市里来曲阳卫生大检查后来看了新闻才知道原来是邓小平同志视察曲阳新村真遗憾使我错失了一次与伟人邓小平相遇的机会不过我想既然邓小平到过曲阳酒家和曲阳菜场一定会踏上我区团员青年在这流过汗的热土更巧的是那天陪同小平视察的正是汪道涵同志

报社地址大连西路195弄12号 邮编200092 电话65752600 虹口报电脑部打印排版 电话65752149 浦东彩虹印刷厂印刷

4 副刊 2017年1月9日 责任编辑 谢智君 E-mailhkbs765163com

在学海中游泳 栾承天

ldquo学海无涯苦作舟rdquo韩愈的这句诗来形容我目前的学习实为贴切转眼间我已在学习的海洋中遨游了十余年这何尝不像百川直至今终归于一海而我不妨体验一次在学海(书籍)中游泳的感觉

尘埃在空气中浮动丝丝书香一线金色的阳光从窗户中洒下落在一排排木质书架上那里有我的海洋那里有我从幼时的童话书到现在的四大名著从古时的唐诗宋词元曲到现代的散文杂记从课本到小说我习惯陶醉于文人的笔墨中仿佛那才是自我我知道那是书籍给予我的书籍伴我成长让我在这片海洋中自由遨游helliphellip

我追溯着浪漫豪放的李白体会那ldquo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dquo的游子思乡念亲之情感受那ldquo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rdquo的惆怅与无奈我寻觅着苏轼的身影ldquo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rdquo对亡妻的念念不忘之情义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看看这凄凉的短松冈唯有自己ldquo形影相吊rdquo怎不叫人思绪万千愁肠寸断我领略了文天祥ldquo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rdquo的浩然正气领会了苏轼ldquo一蓑风雨任平生rdquo的超脱与豁达领悟了杜甫ldquo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rdquo的无奈与感伤

那些文那些字那天地间的一花一草一木或气势磅礴或宁静幽谧或形神灵动或奇光异彩helliphellip在学海中遨游我如饥似渴酣畅淋漓

《三国演义》重义气的刘备启发我ldquo友谊价更高rdquo《西游记》中的唐僧教导我ldquo慈悲为怀rdquo

《安徒生童话》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告诉我ldquo珍惜亲情rdquo《汤姆索亚历险记》中勇敢的汤姆带领我

ldquo支持正义rdquo在学海中遨游我领悟人生分辨真善美

有人说十七岁的天空是美丽而喜欢探索在校园的大树下和课堂中我和朋友们以书为友在学海中共同遨游不仅是为了这片海洋单纯地带给我们潜在知识更重要的是带给我们新的理念追求我们新的人生准则在学海中遨游我放飞我的梦想

学海那是一个何等斑斓的世界让我品其声韵观其色彩悟其真谛让我忍不住在其中遨游它为我谱写了人生又一曲青春的乐章它为我打开智慧的心灵窗户它永远激励着我改变着我

我在学海里游泳在学海里成长在学海里播下希望的种子而今它们开出了大片的金黄

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1050883

从梁村到山阴路梁 晓

5批判年代我自己第一次对文学作品中ldquo资产

阶级思想rdquo的ldquo出手rdquo是批判报告文学《特别姑娘》

《特别姑娘》是六十年代初作家黄宗英写的一篇关于下乡知青侯隽的报告文学黄宗英早先是演员是著名电影演员赵丹的妻子我现在还记得她在电影

《聂耳》中扮演一个歌舞班舞女的形象但聂耳这个角色是由赵丹自己出演的不过黄宗英最后的出名不是因为演剧而是由于写作《特别姑娘》似乎是她的成名作以后她又写过《小丫扛大旗》等作品现在回想起来黄宗英当时在描写侯隽时因为和侯隽共同生活过一个时期因此她笔下的侯隽并没有ldquo高大全rdquo的ldquo英雄rdquo色彩黄宗英采用细腻写实的笔法人性地塑造了一个立志要当社会主义新农民不顾一切阻力和社会的误解一路艰辛走过来的侯隽《特别姑娘》不是我们中四语文课的正式教学课文是教语文的班主任挑选出来发给全班同学讨论的我到现在也没有搞清楚为什么她挑了这篇报告文学给我们不过当时为了配合形势老师经常发一些补充资料给大家阅读和讨论比如有一次发了流沙河的文章流沙河当时已经成了右派分子发给我们他的文章当然是为了组织批判

也许当时阶级斗争的这根弦绷得太紧当我拿到《特别姑娘》后我有些本能地不喜欢这篇报告文学之后通过仔细地阅读我认为文章充满了作者的资产阶级情调歪曲了侯隽的

真实形象在班级的讨论会上我批判了这篇报告文学为了加强自己的批判力度和效果我还把《特别姑娘》和黄宗英的弟弟黄宗江写的电影《农奴》加以对照认为黄宗江给予《农奴》以鲜明的阶级斗争色彩而黄宗英笔下的侯隽却是晦暗和悲剧性的当然侯隽当年放弃一切机会坚决当农民的行动不是不可以讨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作为一个作品也不是不可以批判问题是我的很多看法都只是从当时阶级斗争为纲的概念出发对很多问题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不但幼稚而且简直有点霸道了多少年后因为自己当过农民对侯隽当农民的过程有了深切体会和理解我庆幸我的ldquo批判rdquo只是语文课上的发言并没有真的被送到黄宗英的案头不过尽管只是语文课上的一个发言但我自以为抓住了这篇报告文学的要害为批判它我花了很大的精力用了很多时间在家里开了好几个夜车几经修改才完成的我的批判文章

批判《特别姑娘》是我在那个ldquo批判时代rdquo的第一个认真尝试接下来成为我批判对象的则是苏联电影《运虎记》

上世纪六十年代虽然中苏两党之间已经开始论战但还没有发展到后来的兵戎相见我们那时还可以看到苏联电影苏联电影《运虎记》在中国影坛上曾经风行一时

《运虎记》描写在一艘黑海游轮上发生的故事船上满载着去敖德萨度假的游客但同时在货舱里也运送着马戏团的动物一只聪明的猩猩打开了笼子放出了老虎和狮子这些森林之王逃出了牢笼后在甲板上游荡引起了船上一阵恐慌但最后的结果是游客发现老虎并不吃人电影在人虎和平共处的欢笑中结束

也许因为这是一部喜剧也许刚刚走出困难时期的中国太需要笑声因此这部电影在同学中大受欢迎班级还为此组织了一次讨论会我记得很多同学是带着支持这部电影的观点而来的也许我在当时太关注中苏论战敌情观念太强弄得我确实有点ldquo风声鹤唳草木皆兵rdquo在讨论会上我又一次发表了批判意见觉得这部电影宣扬的实际上是苏修和平共处的观点因此在讨论会上还和其他同学发生了激烈的辩论

ldquo批判年代rdquo是ldquo文革rdquo的先声在那个年代中我和《七里山塘》《特别姑娘》《运虎记》的过不去只是我投入ldquo文革rdquo的预备课程我在

ldquo文革rdquo初期所表现的热情只是那个批判年代热情的继续

故 事 连 载故 事 连 载

第411期

摄影

亦木每

万年青

《《雨带风摇雨带风摇》》七言联七言联 书法书法 俞俞 丰丰

篆刻 李 立

鸡肖形

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1050887

手艺人胡建君

如果重新选择专业不是画画也不是写文章我会选择做个手艺人

或许手工艺还不能称作专业应该说是行业古时三十六行的歌谣唱道ldquo一耕二读三打铁四五航船磨豆腐六木七竹八雕花九纺十织织布郎十一裁缝做衣裳十二是个修锅匠helliphelliprdquo每个行当都感觉声情并茂令人心生欢喜小时候会很专注地看走街串巷的工匠们锔锅锔碗做面人糖人磨剪子戗菜刀表演手艺杂耍helliphellip他们看着我陪着我长大带着从不厌倦的神情却忽而消逝在岁月的红尘中了手艺人的失缺标志着艺术和温情的时代和我们渐行渐远

还好身边的父亲也是位能工巧匠我很幸运地得到了一点遗传从小会自己梳理花式繁复的发辫拆装纽扣改制衣服画画和手工劳动永远都是第一名我喜欢在家里摆摊开工各种裁剪切割钻孔打磨抛光的工具一应俱全张爱玲说她的姑姑ldquo文rdquo能够写信ldquo武rdquo能够纳鞋底那我也这般文武双全了吧每每悠闲的午后或深夜伴着喜欢的音乐埋首在那些安静的材料中间将一堆金属工具信手拈来指挥若定从容地游走在自己的战场左右逢源战无不胜手中的物在那一刻被赋予生命与我实现了今生的相遇

喜欢手工的人多少有点完美主义比如新买来衣服的第一件事就是里外翻找线头连几毫米都不放过因为对细节的挑剔所以我对各种线条的横平竖直和对称比例也有着比较准确的把握有时看到别人墙上的画挂得有那么点偏差直想用意念调整了它我收藏老银饰对于真赝与瑕疵几乎能一眼立辨基本没有出过差错古玩城的老掌柜说如果他们收徒弟就要收我这样的徒弟

文学艺术和手工劳动应该都是一脉的老子和墨子都是手工业者出身孔子的ldquo依仁游艺rdquo其实也支持多种才艺我不知道阮籍哭穷途中使用的木轮车是不是自己制作的但最早的木轮车却是黄帝发明的俗称ldquo大轱辘车rdquo与我们的文明史同在黄帝因此又称ldquo轩辕氏rdquo那些我无缘见得只对方增先老师家的木轮车深有印象方老师画几十米的大画时使用一种巧妙的木轮车是他自己设计他的木匠弟弟亲手制作的可以升降推近拉远旋转直把画室驰骋成战场他为长卷《祭天图》搜集素材在浦东跑马场对着奔腾的骏马写生时驾驭的正是这辆令人弹眼落睛的车子在这样的木轮车上可以手挥五弦目送归鸿也可以沙场秋点兵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乐器的使用也是一种手工艺我是很尊重能够唱念做打的戏曲演员的说起来梨园祖师还是唐明皇呢这位多情的皇帝也是个有意思的人吹拉弹唱无所不能汪曾祺也说他父亲会摆弄各种乐器弹琵琶拉胡琴笙箫管笛无一不通让人想到有弦即弹有孔即吹的温庭筠了有些人甚至能将手中的任何物事发出美妙的声响这是一种气息和感觉的微妙把握我因此相信剑气杀人的说法是真实存在的也有些人对器具非常讲究觉得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总是随身携带自己特制的琴将每一个音符都落到精准就像有些书画家不择笔墨拈来便写如裴行俭虞世南等有些非精笔佳墨未尝辄书如赵孟頫褚遂良等有道ldquo善书者不择笔rdquo此说未必尽然有时只是一种态度和习惯而已但无论如何能写得一手好字确实也算一种高超的手艺了

英国的莫里斯倡导ldquo手工艺运动rdquo他认为最优秀的艺术家也是个工人最卑贱的民间手工艺人也是艺术家我永远向那些手艺人致以深深的敬意曾在大阪国立民族学博物馆驻足于非洲和美洲部落的手工艺制品前再三惊喜赞叹因为不被俗世羁绊他们有着最广阔的视野和最干净的内心穿越无尽的岁月直到永远

雏 凤 清 音雏 凤 清 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