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迎来年关幸福时光 -...

1
现场/ 05 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责编:陈安源电话:0558-5581380 美编:李季 审校:林雪 春节不仅是辞旧迎新的节日,更是国人翘首以待合家团圆的日子。然而,对于那些在乡村留守的孩子 和老人来说,与父母、儿女团聚却是那样珍贵、难得。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又一次拨动了社会各界的心 弦。今日,本报推出“一个村庄的年关”系列报道,以谯城区城父镇葛土楼村为例,为你讲述那些关于留守 儿童、留守老人的故事,探寻他们与家人从团圆到分离后的生活片段和心理状态。 村庄迎来年关幸福时光 “加油、加油……”2月17日上午,亳 州经开区张庄村垃圾中转站广场中,传来 一阵阵呐喊声和欢笑声。当日,一场由亳 州励志老人赵忠东组织的2016年新春趣 味运动会,在这里热闹上演。 当日上午9时,张庄村垃圾中转站门 前彩球飘扬,广场中央,用彩色鸡毛毽子 组成的“新年好”三个大字,十分醒目。百 余名群众齐聚这里,各自咨询想要参加的 运动项目。 此次趣味运动会包括抛“绣球”、踢毽 子、斗鸡、滚铁环、打弹弓、拔河等六个运 动项目。第一项是抛“绣球”。赵忠东老 人的口令喊出后,几名美女手持幸运绣 球,作待抛状。大人小孩聚成一堆,都想 占据最佳位置,争取接到幸运之球。 踢毽子是女士的强项,大家捡起地上 的鸡毛毽子,五人一组,开始了争分夺秒 的竞争。两轮下来,大部分人是只踢了四 五个就落地了。大家纷纷感慨:许久不 踢,找不着感觉了。 最热闹的当数滚铁环和拔河比赛。 老年人丝毫不怯场,脱下外套,跃跃欲试, 并自发形成老年组,向年轻人发起了挑 战。一阵欢呼声过后,老年组在滚铁环项 目中占据上风,年轻人则在拔河比赛中出 尽风头。 68岁的杜金训老人连续参加了三个 项目,累得满头大汗。老人告诉记者,他 最拿手的是滚铁环,小时候条件有限,没 有什么玩具,男孩子都是自制铁环滚着 玩。所以,这个娱乐项目是他从小玩到大 的,感觉特别亲切,玩起来也上瘾。 “我们平时乐子少,难得有这样的机 会,村民们都比较喜欢这样的娱乐方式, 大家聚在一起,玩乐中增进感情交流,比 打牌喝酒强多了。”70岁的赵文斌老人乐 呵呵地说。 温暖的太阳悄悄向西移去,时间到了 中午12时。沉浸在欢乐中的村民,仍迟迟 不愿离去。 (记者 郭玉岩) 十五没过还是年。2月19日,农历 正月十二,葛土楼村里年味儿依然浓 郁,大红的灯笼、贺岁的春联显得分外 喜庆,空气里还弥漫着节日的味道。 葛土楼村,是谯城区城父镇一个普 通的小乡村。鞭炮炸响,酒肉飘香…… 返乡过年的青壮年让平时只有老人和孩 子的乡村突然热闹起来。 12岁的蒋鹏从大年初一穿上爸妈从 广东带回来的新鞋子,一直舍不得换 下。“妈妈买的鞋,穿上最合脚。”蒋鹏 害羞地小声说完这句话,在大人们的笑 声中跑开了。 蒋鹏的姐姐蒋可今年 14 岁,父母第 一次外出打工时她才 3 岁多,只有过年 才能见到父母的她,跟长年照顾她的奶 奶显得更亲。然而父母每次回家过年, 无论到家多晚,她都会和弟弟一直等 着。腊月二十六晚 11 点多,当妈妈推开 门的那一刻,她的世界瞬间充满喜悦。 看着弟弟从床上跃起扑向妈妈的怀抱, 她只是傻傻的笑。 “过年都回来了,高兴!”蒋可的奶 奶葛长美站在门前看着儿子儿媳,作为 留守老人,她和孙子孙女一样盼着过 年,“他们在家才像个家。” 村里与蒋可同龄的少年蒋淼,还沉 浸在梦一般的现实中,因为今年春节, 他见到了六年未见的父亲。 农历大年三十晚上,蒋淼正在厨房 帮母亲烧锅,一个男人拎着一个大大的 手提包站到了厨房门口,蒋淼愣住了, “这是我爸吗?”从未听母亲提过父亲要 回来,他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半 天才露出僵硬的笑容,从嘴里轻声地发 出了一声“爸”。 蒋淼家堂屋的桌子上摆放着几个大 大的红苹果,这是父亲蒋长江从打工地 烟台带回来的。吃着苹果,和父亲并排 坐着,对他来说已经是这六年来最幸福 的时刻。然而如果不是因为要安排哥哥 相亲,今年春节他可能依然见不到父 亲。 “我走的时候他才这么高。”蒋长江 用一只手在胸前比了比说,“现在都一 米七几了,比我还高。”蒋长江说,大儿子 相亲有了眉目,过了正月十五,他还是会 外出打工。听到父亲的话,蒋淼低下头 不语。从留守儿童到留守少年,他长大 了,越来越理解父亲的不易与无奈。 蒋曹村村干部葛永记说,葛土楼村 是蒋曹村里一个较大的自然村,村里有 750多人,青壮年劳动力约占40%,几 乎全部外出,只有过年时,这个村庄才 恢复年轻的生机。 记者 曾莹莹/文 丁静/图) 出门前,拍个全家福,两个孩子又要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 一个村庄的年关(上) 趣味运动会,农民乐翻天 农人 农人 主办 亳州市农委 亳州晚报社 走近 新春趣味运动会之滚铁环 陈明辉走绿色环保种植路 葡萄卖到 58 元一市斤 “维护食品安全,我可以从我自身做起,使用 无污染的土地,增施绿色有机肥料,确保葡萄的 品质和自然风味,让大家吃得放心。”蒙城县道源 生态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明辉在创业 之初就是奔着“种植环保葡萄”去的。安全优质 的葡萄吸引了很多吃客慕名前来购买,也吸引了 许多村民加入到合作社,跟随他共同致富。 葡萄基地冬闲时节剪枝忙 眼下是农闲季节,而蒙城县岳坊镇姜饭棚村 的道源生态葡萄基地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春节 期间的一个上午,记者在看到一座座钢制葡萄大 棚内,长长的枝蔓爬上了架,工人们正忙着给葡 萄苗剪枝,在一千余亩葡萄基地上形成了一道靓 丽的风景。 陈明辉穿行在大棚内观察葡萄的长势,指导 工人剪枝。“今天在葡萄大棚内工作的有40余名 工人,有2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70多岁的老人, 都是附近的村民。”陈明辉说,这里的长期工平时 就有20余名,农忙时一天的临时工有100余名。 陈明辉走到一名正在忙着护理果树的工人 身边,告诉记者,他叫陆兆伟,是合作社的社员。 一年前,陆兆伟发现绿色葡萄受欢迎,便决定返 乡创业。他从利辛来到蒙城,流转了30亩土地。 陆兆伟的葡萄今年就要结果了,这是他从冬到春 播撒的希望。陈明辉说,合作社里像陆兆伟一样 来自利辛的社员就有 8 家。 创业遇困用真诚打动农户 陈明辉是岳坊镇人,在当地粮站工作的他, 看到绿色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决定和战友 葛维超一起创业,在家乡建一个“生态葡萄园”。 2013年,他们开始着手流转土地。在土地流 转之初,他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世代务农的村民 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惜地恋土情结根深蒂 固,不愿流转土地,陈明辉和岳坊镇姜饭棚村村 委会便采用一户户面对面交谈的方式用诚意打 动农户。 “我们和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告诉他们土地流 转能增加收入,流转后,不仅能得到每亩1000元的 租金,还能继续在地里干活拿工资。”陈明辉说。 2013年10月,蒙城县道源生态葡萄种植专业 合作社成立。如今合作社流转的土地已从最初的 约 100 亩,发展为 1227 亩,社员也增加到了 14 家。 自研品种只做精品不做量 完成土地流转后,合作社引进现代化的农业 技术,采用滴管技术、温室大棚、温度湿度监控等 技术培育葡萄,并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培育出“道 源一号”,此品种葡萄在市场上售价最高达到58 元一斤。 “道源一号”售价缘何如此之高?陈明辉说, 该品种葡萄在夏黑无籽葡萄的基础上加快了成 熟速度,可提前一个月上市,而最重要的还是绿 色无污染、品质好、甜度高。 “我们用的全是有机肥,牛粪、鸡粪经过益生 菌高温发酵上肥,同时还用香油渣上肥,全蒙城 香油商那里的油渣几乎都运到了这里。”陈明辉 指着一颗葡萄树苗说,“这只是一年的树,它为什 么会长这么大?因为要保证品质就要控制产量, 结的果少,营养就被树吸收了。一亩普通葡萄亩 产 5000 至 6000 斤,我们只产 3000 斤。” 陈明辉从来不愁销量,葡萄一上市在当地基 本就被抢购一空。然而陈明辉还打算进行葡萄 深加工,制作葡萄酒,事实上,他已经行动了,制 作出的葡萄酒已被鉴定合格,目前相关销售手续 正在审批阶段。这一项目将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致富。 (记者 曾莹莹 文/图) 陈明辉(右)在指导社员陆兆伟给葡萄树苗剪枝 这是蒋淼记事以来第一次与父亲蒋长江合影 · ·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Sep-2019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村庄迎来年关幸福时光 - szb.bozhou.cnszb.bozhou.cn/bzb/page/1/2016-02-22/05/55321456104964924.pdf有什么玩具,男孩子都是自制铁环滚着 玩。所以,这个娱乐项目是他从小玩到大

现场/ 052016年2月22日 星期一

责编:陈安源 电话:0558-5581380 美编:李季 审校:林雪

春节不仅是辞旧迎新的节日,更是国人翘首以待合家团圆的日子。然而,对于那些在乡村留守的孩子和老人来说,与父母、儿女团聚却是那样珍贵、难得。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又一次拨动了社会各界的心弦。今日,本报推出“一个村庄的年关”系列报道,以谯城区城父镇葛土楼村为例,为你讲述那些关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的故事,探寻他们与家人从团圆到分离后的生活片段和心理状态。

村庄迎来年关幸福时光

“ 加油、加油……”2 月 17 日上午,亳州经开区张庄村垃圾中转站广场中,传来一阵阵呐喊声和欢笑声。当日,一场由亳州励志老人赵忠东组织的 2016 年新春趣

味运动会,在这里热闹上演。当日上午 9 时,张庄村垃圾中转站门

前彩球飘扬,广场中央,用彩色鸡毛毽子组成的“新年好”三个大字,十分醒目。百余名群众齐聚这里,各自咨询想要参加的运动项目。

此次趣味运动会包括抛“绣球”、踢毽子、斗鸡、滚铁环、打弹弓、拔河等六个运动项目。第一项是抛“绣球”。赵忠东老

人的口令喊出后,几名美女手持幸运绣球,作待抛状。大人小孩聚成一堆,都想占据最佳位置,争取接到幸运之球。

踢毽子是女士的强项,大家捡起地上的鸡毛毽子,五人一组,开始了争分夺秒的竞争。两轮下来,大部分人是只踢了四五个就落地了。大家纷纷感慨:许久不踢,找不着感觉了。

最热闹的当数滚铁环和拔河比赛。老年人丝毫不怯场,脱下外套,跃跃欲试,并自发形成老年组,向年轻人发起了挑战。一阵欢呼声过后,老年组在滚铁环项目中占据上风,年轻人则在拔河比赛中出尽风头。

68 岁的杜金训老人连续参加了三个项目,累得满头大汗。老人告诉记者,他最拿手的是滚铁环,小时候条件有限,没有什么玩具,男孩子都是自制铁环滚着玩。所以,这个娱乐项目是他从小玩到大的,感觉特别亲切,玩起来也上瘾。

“我们平时乐子少,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村民们都比较喜欢这样的娱乐方式,大家聚在一起,玩乐中增进感情交流,比打牌喝酒强多了。”70 岁的赵文斌老人乐呵呵地说。

温暖的太阳悄悄向西移去,时间到了中午12时。沉浸在欢乐中的村民,仍迟迟不愿离去。 (记者 郭玉岩)

十五没过还是年。2 月 19 日,农历正月十二,葛土楼村里年味儿依然浓郁,大红的灯笼、贺岁的春联显得分外喜庆,空气里还弥漫着节日的味道。

葛土楼村,是谯城区城父镇一个普通的小乡村。鞭炮炸响,酒肉飘香……返乡过年的青壮年让平时只有老人和孩子的乡村突然热闹起来。

12岁的蒋鹏从大年初一穿上爸妈从广东带回来的新鞋子,一直舍不得换下。“妈妈买的鞋,穿上最合脚。”蒋鹏害羞地小声说完这句话,在大人们的笑声中跑开了。

蒋鹏的姐姐蒋可今年14岁,父母第一次外出打工时她才 3 岁多,只有过年才能见到父母的她,跟长年照顾她的奶奶显得更亲。然而父母每次回家过年,无论到家多晚,她都会和弟弟一直等着。腊月二十六晚11点多,当妈妈推开门的那一刻,她的世界瞬间充满喜悦。看着弟弟从床上跃起扑向妈妈的怀抱,她只是傻傻的笑。

“过年都回来了,高兴!”蒋可的奶奶葛长美站在门前看着儿子儿媳,作为留守老人,她和孙子孙女一样盼着过年,“他们在家才像个家。”

村里与蒋可同龄的少年蒋淼,还沉

浸在梦一般的现实中,因为今年春节,他见到了六年未见的父亲。

农历大年三十晚上,蒋淼正在厨房帮母亲烧锅,一个男人拎着一个大大的手提包站到了厨房门口,蒋淼愣住了,

“这是我爸吗?”从未听母亲提过父亲要回来,他一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半天才露出僵硬的笑容,从嘴里轻声地发出了一声“爸”。

蒋淼家堂屋的桌子上摆放着几个大大的红苹果,这是父亲蒋长江从打工地烟台带回来的。吃着苹果,和父亲并排坐着,对他来说已经是这六年来最幸福的时刻。然而如果不是因为要安排哥哥相亲,今年春节他可能依然见不到父亲。

“我走的时候他才这么高。”蒋长江

用一只手在胸前比了比说,“现在都一米七几了,比我还高。”蒋长江说,大儿子相亲有了眉目,过了正月十五,他还是会外出打工。听到父亲的话,蒋淼低下头不语。从留守儿童到留守少年,他长大了,越来越理解父亲的不易与无奈。

蒋曹村村干部葛永记说,葛土楼村是蒋曹村里一个较大的自然村,村里有750 多人,青壮年劳动力约占 40%,几乎全部外出,只有过年时,这个村庄才恢复年轻的生机。

(记者 曾莹莹/文 丁静/图)

出门前,拍个全家福,两个孩子又要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了

一个村庄的年关(上)

趣味运动会,农民乐翻天

农人农人主办亳州市农委 亳州晚报社

走近

新春趣味运动会之滚铁环

陈明辉走绿色环保种植路

葡萄卖到58元一市斤“维护食品安全,我可以从我自身做起,使用

无污染的土地,增施绿色有机肥料,确保葡萄的品质和自然风味,让大家吃得放心。”蒙城县道源生态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明辉在创业之初就是奔着“种植环保葡萄”去的。安全优质的葡萄吸引了很多吃客慕名前来购买,也吸引了许多村民加入到合作社,跟随他共同致富。

葡萄基地冬闲时节剪枝忙眼下是农闲季节,而蒙城县岳坊镇姜饭棚村

的道源生态葡萄基地里却是一片繁忙景象,春节期间的一个上午,记者在看到一座座钢制葡萄大棚内,长长的枝蔓爬上了架,工人们正忙着给葡萄苗剪枝,在一千余亩葡萄基地上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陈明辉穿行在大棚内观察葡萄的长势,指导工人剪枝。“今天在葡萄大棚内工作的有 40 余名工人,有 20 多岁的年轻人,也有 70 多岁的老人,都是附近的村民。”陈明辉说,这里的长期工平时就有20余名,农忙时一天的临时工有100余名。

陈明辉走到一名正在忙着护理果树的工人身边,告诉记者,他叫陆兆伟,是合作社的社员。一年前,陆兆伟发现绿色葡萄受欢迎,便决定返乡创业。他从利辛来到蒙城,流转了 30 亩土地。陆兆伟的葡萄今年就要结果了,这是他从冬到春播撒的希望。陈明辉说,合作社里像陆兆伟一样来自利辛的社员就有8家。

创业遇困用真诚打动农户陈明辉是岳坊镇人,在当地粮站工作的他,

看到绿色农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决定和战友葛维超一起创业,在家乡建一个“生态葡萄园”。

2013 年,他们开始着手流转土地。在土地流转之初,他们遇到了重重困难,世代务农的村民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惜地恋土情结根深蒂固,不愿流转土地,陈明辉和岳坊镇姜饭棚村村委会便采用一户户面对面交谈的方式用诚意打动农户。

“我们和村民面对面的交谈,告诉他们土地流转能增加收入,流转后,不仅能得到每亩1000元的租金,还能继续在地里干活拿工资。”陈明辉说。

2013年10月,蒙城县道源生态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如今合作社流转的土地已从最初的约100亩,发展为1227亩,社员也增加到了14家。

自研品种只做精品不做量完成土地流转后,合作社引进现代化的农业

技术,采用滴管技术、温室大棚、温度湿度监控等技术培育葡萄,并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培育出“道源一号”,此品种葡萄在市场上售价最高达到 58元一斤。

“道源一号”售价缘何如此之高?陈明辉说,该品种葡萄在夏黑无籽葡萄的基础上加快了成熟速度,可提前一个月上市,而最重要的还是绿色无污染、品质好、甜度高。

“我们用的全是有机肥,牛粪、鸡粪经过益生菌高温发酵上肥,同时还用香油渣上肥,全蒙城香油商那里的油渣几乎都运到了这里。”陈明辉指着一颗葡萄树苗说,“这只是一年的树,它为什么会长这么大?因为要保证品质就要控制产量,结的果少,营养就被树吸收了。一亩普通葡萄亩产5000至6000斤,我们只产3000斤。”

陈明辉从来不愁销量,葡萄一上市在当地基本就被抢购一空。然而陈明辉还打算进行葡萄深加工,制作葡萄酒,事实上,他已经行动了,制作出的葡萄酒已被鉴定合格,目前相关销售手续正在审批阶段。这一项目将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记者 曾莹莹 文/图)

陈明辉(右)在指导社员陆兆伟给葡萄树苗剪枝

这是蒋淼记事以来第一次与父亲蒋长江合影

·编者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