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54
第五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 -文學與圖像研討會論文集 2005 10 月,頁 383~43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東海大學中文系 楊永智 摘 要 臺灣常民信仰中主宰考試文章、功名利祿的神明囊括孔聖、朱熹、文 昌、關帝、呂祖、魁星、朱衣等,百姓莫不尊崇為「文學之神」、「教育之 神 」,尤 其 經 由 傳 統 雕 版 印 刷 術 的 紙 性 媒 介,更 將 諸 神 造 像 躍 然 紙 端,深 植 人心,而教化之功,亦歷久彌新。 近歲,筆者戮力檢索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及個人蒐集的故紙殘書,每 每獲見碩果僅存明清以降流行臺灣的版印圖像,乃草撰本文,企圖將其中 寓 目 所 及 文 教 神 明 的 諸 般 樣 貌 逐 一 臚 列 登 記,進 而 比 對 析 論,希 冀 提 供 儒、 道文化傳播海隅的具體證明。 關鍵詞:臺灣 版印 文教 神祇 圖像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Oct-2020

1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第五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

-文學與圖像研討會論文集

2005 年 10 月頁 383~43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東海大學中文系 楊永智

摘 要

臺灣常民信仰中主宰考試文章功名利祿的神明囊括孔聖朱熹文

昌關帝呂祖魁星朱衣等百姓莫不尊崇為「文學之神」「教育之

神」尤其經由傳統雕版印刷術的紙性媒介更將諸神造像躍然紙端深植

人心而教化之功亦歷久彌新

近歲筆者戮力檢索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及個人蒐集的故紙殘書每

每獲見碩果僅存明清以降流行臺灣的版印圖像乃草撰本文企圖將其中

寓目所及文教神明的諸般樣貌逐一臚列登記進而比對析論希冀提供儒

道文化傳播海隅的具體證明

關鍵詞臺灣 版印 文教 神祇 圖像

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

38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東海大學中文系 楊永智

一引言

臺灣史家連橫在《雅言》曾說「左圖右史古人所尚而歷史地理

民俗庶物之書尤須有圖方足考證」 1 民國 23 年(1934)6 月中

國文壇導師魯迅撰文「中國木刻圖畫從唐到明曾經有過很體面的歷史」

2 翌年 6 月 4 日他再重申「木刻的圖畫原是中國早先就有的東西唐

末的佛像紙牌以至後來的小說繡像啟蒙小圖我們至今還能看見實

物而且由此明白它本來就是大眾的也就是『俗』的」 3 臺灣常民

信仰中主宰考試文章功名利祿的神明囊括孔聖朱熹文昌關帝呂

1 連橫《雅言》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56 2 魯迅〈《木刻紀程》小引〉《魯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年頁 47 3 魯迅〈《全國木刻聯合展覽專輯》序〉同前書頁 338

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4

祖魁星朱衣等百姓莫不尊崇為「文學之神」「教育之神」尤其經由

傳統雕版印刷術的紙性媒介更將諸神造像躍然紙端深植人心而教化

之功亦歷久彌新

臺灣地區早在民國 74 年(1985)年底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

陳奇祿的領導策畫「臺灣傳統版畫源流特展」成果並且精印專輯是書

委託潘元石呂理政採訪編纂黃才郎蕭宗煌策展執行呈現戰後官方

對於臺灣傳統版畫首度進行全盤整理的成績專輯中特別刊載泉州成美齋

《喚醒新民》的〈關聖帝君神像〉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的〈聖

帝真像〉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真經》的關帝圖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感

度心真經》的〈呂祖師真像〉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的關帝靈驗

圖共計 5 幅版印書籍的圖像民國 83 年(1994)元月 14-19 日行政院

新聞局假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舉辦「第四屆臺北國際書展」選定「追尋文化

臺灣」為主題目的在於「尋根探源出版事業在臺灣地區之演進」刊行

的畫冊中再披露林漢章典藏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像

許詩斌收集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的關帝靈驗圖共計 2 幅版印

書籍的圖像

民國 84 年(1995)年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再次挹注專款委交

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臺灣傳統版畫特展」館長黃才郎邀請潘元石與筆者

策展在精印的畫冊中又增列篇幅由林漢章論文 4 推介泉郡崇經堂《關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諸書圖版亦收錄宜蘭仰山書院《文帝武帝真

4 林漢章〈清代臺灣出版概況〉《臺灣傳統版畫特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

館民國 84 年 11 月頁 14-21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

385

經寶懺》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苗南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廈門文德

堂《關帝明聖經》共計 10 幅版印書籍的圖像不過上述 3 回官辦的大

型展覽仍然囿於時空條件的侷限無法將筆者在本文設計的命題加以擴

大展陳

王樹村認為「關公之廟及圖像(木雕彩塑瓷塑版畫剪紙hellip)

之多甲於眾神尤其是清初關帝勸善之書刷印翻刻之多繪刻之精傳

送之廣等問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值得研究的問題」5 鄭喜夫強調「各

種善書(特別是關聖帝君善書)多冠有其像俾供觀想崇拜虔敬的信徒

對著聖像觀想帝君的忠義薄雲天及其威靈赫濯的事蹟或神蹟往往引發

或堅定其善心懺悔而滌淨其惡念所產生的勸善懲惡的效果有時且凌

駕文字之上(因文字尚有看不懂或看錯之問題)」 6 鄭志明再提出「書誌

學與文獻學卻是善書研究的基礎工作若乏人問津則其他後續的研究則

無法繼續展開」 7 近歲筆者戮力檢索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及個人蒐集

的故紙殘書每每獲見碩果僅存明清以降流行臺灣的版印書籍圖像乃草

撰本文企圖將其中寓目所及文教神明的諸般樣貌逐一臚列登記進而比

對析論希冀提供儒道文化傳播海隅的具體證明

5 王樹村〈關帝聖像籤詩勸善圖〉《歷史文物》第 12 卷第 10 期臺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 91 年 10 月頁 41-53 6 鄭喜夫〈關聖帝君善書在臺灣〉《臺灣文獻》第 34 卷第 3 期臺中市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民國 72 年 9 月 30 日頁 115-148 7 鄭志明〈臺灣扶乩與鸞書現象善書研究的回顧〉收入《臺灣新興宗教現象

扶乩鸞篇》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1998 年 10 月頁 26

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二排比分論

因為版印書籍大都附刊牌記或說明文字可供稽考(對於單張刊行的圖

像年畫由於文字線索或渺茫難尋或凐沒失記本文暫不討論)筆者僅就

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以及個人加上自身蒐集採訪的標本作為徵引推

薦的主角時間上溯清領(道光 10 年西元 1830 年)下迄日治(昭和 6

年西元 1931 年)總計百年光陰地域則涵蓋臺灣福建廣東江蘇

各地舉凡運用海運輸入臺灣抑或在臺興工出版成書曾經在臺灣流通

者皆蒐羅入列本文總計得書 50 種今依孔子(3 圖)朱熹(3 圖)

文昌帝君(20 圖)關聖帝君(40 圖)呂祖(25 圖)魁星(17 圖)朱

衣(16 圖)的順序排比按照出版時間先後分述條陳版式及收藏單位

間或補充相關史料與管見

  孔子(3 圖)

附表一「孔子」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1-1 四書白文 民國 81919 泉州石獅王源順 孔子立像

1-2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孔子乘輿路逢數兒嬉

戲並與項托應答

38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

387

【單獨形象】

孔子立像如泉州石獅王源順《四書白文》民國 8 年(1919)4 月刊

本第 23 葉前半葉上刊「大中華民國八年己未清和校對無訛」牌記下刊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像〉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1-1)

【搭配組合】

孔子乘輿出遊圖(1)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

(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刻〈財子壽〉圖 1 幅下刊書名及「光

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

會及筆者各藏 1 部(圖 1-2)(2)《居家必備不求人》封面印黃色紙雕

博古花框中刊書名及「文堂藏板」牌記筆者推測應是泉州或廈門書

坊出品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1-3)

《臺灣縣志》有載「漢祀孔子於闕里隋始命州縣學皆以春秋仲月

釋奠唐宋元以來遂崇王號(漢平帝時封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

為文宣王始設座像宋真宗加為至聖文宣王元成宗又加為大成至聖文

宣王)」 8 《彰化縣志》亦錄「設學官以祀先聖先師所以報教育人才

之本使四民知所矜式」 9 除開官方舉辦隆重祀典以外有心的執政者

也會有一些尊孔的作為譬如道光 30 年(1850)臺灣道徐宗幹嘗以珍藏

的泰山之巔所刊孔聖及亞聖圖像的拓本交予臺南學子石耀祖親赴廈門

選取「將樂石」摹刻鐫成返臺供奉在臺南孔廟崇聖祠的東殿中自此

8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文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52 9 《彰化縣志》卷五祀典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51

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8

拓搨「以授書院習經諸生各奉安以塾」 10 迄今該石猶在成為孔子圖像

在臺灣摩拓的罕例至於民間複製孔子圖像的方式則是運用私塾教材(如

泉州石獅「王源順」書店在臺南竹仔街亦有門市銷售教科書)日用通書(如

福州「集新堂」的本子亦為鹿港塾師張禮宗使用教材)將孔子的造形化

身千萬日夕捧讀念茲在茲

  朱熹(3 圖)

附表二「朱熹」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2-1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

2-2 四書白文正體 泉州崇經堂

2-3 四書白文 廈門文林堂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

站右

【單獨形象】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封面鐫書名及「光緒辛丑重鐫」「彰邑關帝廟藏板」的牌

記續刊三龍標印紅色紙首葉刊署名「臺彰弟子」的書序「我彰邑內向

無是板課誦購之維艱用是孫君天岸柯君炳榮黃君臥松向善信人等

鳩集鉅資刊為全部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趙天君柳

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名之曰《新刊明聖經重增寶

10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君子軒偶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

叢刊》本頁 5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7

389

誥》helliphellip板成擬存彰城內關帝廟任人刷印不取板資以免印購維艱

起見」第 7 葉後半葉刊〈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其中 1 部尚且

保留提捐芳名 3 葉半包括「開泉州刻《明聖經》印板工資龍銀貳拾八圓

貳角」證明此書雕板出自泉州雕工之手(圖 2-1)

【搭配組合】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站右(1)泉州崇經堂《四書白文正體》

缺封面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書真本內分句讀崇經堂藏

版」第 62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2)(2)

廈門文林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四書白

文」「廈門文林堂藏板」次行刊「下《論》」第 47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3)

按照明代的典章制度在文廟的西廡從祀諸賢 52 人「徽國公朱熹」

即廁身其間 11 康熙 51 年(1712)清廷降旨將朱熹的牌位照十哲例

升配入大成殿十哲之次位在左邊第五位先賢十子之下西向設龕安置

12 當時的福建臺灣廈門道陳璸有云「朱子集諸儒之大成猶孔子集群聖之

大成一聖一賢心源之契先後蓋若合符節也有朱子之《學庸章句》

《論孟集註》及經史訓解諸書而後孔子之道益明是故願學孔子者斷

以表章朱子為汲汲」 13

再翻開《琉球入學見聞錄》的記載「《大學》之末有朱子像上橫

額云『誠意正心』下贊云『義理精微蠶絲牛毛心胸恢廓海闊天高

11 同註 8頁 154 12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升配考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163 13 同註 12頁 165

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0

豪傑之才聖賢之學景星慶雲太山喬嶽』前題「徽國文公朱熹像」

後題『後學吳澄贊』下繪賢像旁聯云『大道亙乾坤閩南鄒魯一脈

聖德同日月海內儒宗四家』」 14 鄰近的臺灣也推崇朱熹如莊正題寫

〈大觀書社記〉「為屋二中祀文昌帝君表諸生之文明兼奉濂洛

關閩五先生示學術之標準」 15

  文昌帝君(20 圖)

附表三「文昌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1 本願真經 同治 11862 十一月 福州吳玉田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有椅背)

3-2 玉清文昌

大洞仙經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無椅背)

3-3 明聖經

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

3-4 玉歷鈔

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3-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3-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

左捧冊童子站右

3-7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朱

衣站右魁星在雲端

14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7 15 連橫《臺灣詩薈雜文鈔》文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9

391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

端旁立朱衣及魁星

3-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

立朱衣及魁星

3-10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

衣魁星站立雲端

3-11

3-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

衣魁星在側

3-13 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3-14 居家必

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並附牽馬童子

3-15

3-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3-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3-18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

依如來

3-19

3-20

文昌帝

君全書

光緒 221896 溫陵文昌廟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

在側

【單獨形象】

1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1)福州吳玉田《本願真經》同治元年(1862)

刊本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同治紀元壬戌中冬」「鍾峰文昌宮鏡

心軒校定」「板藏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坊」牌記首葉刊〈文帝寶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2)《玉清文昌大洞仙經》出版年不詳

經摺裝經前刊雙龍標中嵌經名續刊圖像 1 幅並加註「閩邑黃

春波敬繪」牌記筆者藏殘本 1 部(圖 3-2)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

38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東海大學中文系 楊永智

一引言

臺灣史家連橫在《雅言》曾說「左圖右史古人所尚而歷史地理

民俗庶物之書尤須有圖方足考證」 1 民國 23 年(1934)6 月中

國文壇導師魯迅撰文「中國木刻圖畫從唐到明曾經有過很體面的歷史」

2 翌年 6 月 4 日他再重申「木刻的圖畫原是中國早先就有的東西唐

末的佛像紙牌以至後來的小說繡像啟蒙小圖我們至今還能看見實

物而且由此明白它本來就是大眾的也就是『俗』的」 3 臺灣常民

信仰中主宰考試文章功名利祿的神明囊括孔聖朱熹文昌關帝呂

1 連橫《雅言》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56 2 魯迅〈《木刻紀程》小引〉《魯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年頁 47 3 魯迅〈《全國木刻聯合展覽專輯》序〉同前書頁 338

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4

祖魁星朱衣等百姓莫不尊崇為「文學之神」「教育之神」尤其經由

傳統雕版印刷術的紙性媒介更將諸神造像躍然紙端深植人心而教化

之功亦歷久彌新

臺灣地區早在民國 74 年(1985)年底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

陳奇祿的領導策畫「臺灣傳統版畫源流特展」成果並且精印專輯是書

委託潘元石呂理政採訪編纂黃才郎蕭宗煌策展執行呈現戰後官方

對於臺灣傳統版畫首度進行全盤整理的成績專輯中特別刊載泉州成美齋

《喚醒新民》的〈關聖帝君神像〉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的〈聖

帝真像〉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真經》的關帝圖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感

度心真經》的〈呂祖師真像〉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的關帝靈驗

圖共計 5 幅版印書籍的圖像民國 83 年(1994)元月 14-19 日行政院

新聞局假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舉辦「第四屆臺北國際書展」選定「追尋文化

臺灣」為主題目的在於「尋根探源出版事業在臺灣地區之演進」刊行

的畫冊中再披露林漢章典藏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像

許詩斌收集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的關帝靈驗圖共計 2 幅版印

書籍的圖像

民國 84 年(1995)年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再次挹注專款委交

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臺灣傳統版畫特展」館長黃才郎邀請潘元石與筆者

策展在精印的畫冊中又增列篇幅由林漢章論文 4 推介泉郡崇經堂《關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諸書圖版亦收錄宜蘭仰山書院《文帝武帝真

4 林漢章〈清代臺灣出版概況〉《臺灣傳統版畫特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

館民國 84 年 11 月頁 14-21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

385

經寶懺》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苗南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廈門文德

堂《關帝明聖經》共計 10 幅版印書籍的圖像不過上述 3 回官辦的大

型展覽仍然囿於時空條件的侷限無法將筆者在本文設計的命題加以擴

大展陳

王樹村認為「關公之廟及圖像(木雕彩塑瓷塑版畫剪紙hellip)

之多甲於眾神尤其是清初關帝勸善之書刷印翻刻之多繪刻之精傳

送之廣等問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值得研究的問題」5 鄭喜夫強調「各

種善書(特別是關聖帝君善書)多冠有其像俾供觀想崇拜虔敬的信徒

對著聖像觀想帝君的忠義薄雲天及其威靈赫濯的事蹟或神蹟往往引發

或堅定其善心懺悔而滌淨其惡念所產生的勸善懲惡的效果有時且凌

駕文字之上(因文字尚有看不懂或看錯之問題)」 6 鄭志明再提出「書誌

學與文獻學卻是善書研究的基礎工作若乏人問津則其他後續的研究則

無法繼續展開」 7 近歲筆者戮力檢索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及個人蒐集

的故紙殘書每每獲見碩果僅存明清以降流行臺灣的版印書籍圖像乃草

撰本文企圖將其中寓目所及文教神明的諸般樣貌逐一臚列登記進而比

對析論希冀提供儒道文化傳播海隅的具體證明

5 王樹村〈關帝聖像籤詩勸善圖〉《歷史文物》第 12 卷第 10 期臺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 91 年 10 月頁 41-53 6 鄭喜夫〈關聖帝君善書在臺灣〉《臺灣文獻》第 34 卷第 3 期臺中市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民國 72 年 9 月 30 日頁 115-148 7 鄭志明〈臺灣扶乩與鸞書現象善書研究的回顧〉收入《臺灣新興宗教現象

扶乩鸞篇》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1998 年 10 月頁 26

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二排比分論

因為版印書籍大都附刊牌記或說明文字可供稽考(對於單張刊行的圖

像年畫由於文字線索或渺茫難尋或凐沒失記本文暫不討論)筆者僅就

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以及個人加上自身蒐集採訪的標本作為徵引推

薦的主角時間上溯清領(道光 10 年西元 1830 年)下迄日治(昭和 6

年西元 1931 年)總計百年光陰地域則涵蓋臺灣福建廣東江蘇

各地舉凡運用海運輸入臺灣抑或在臺興工出版成書曾經在臺灣流通

者皆蒐羅入列本文總計得書 50 種今依孔子(3 圖)朱熹(3 圖)

文昌帝君(20 圖)關聖帝君(40 圖)呂祖(25 圖)魁星(17 圖)朱

衣(16 圖)的順序排比按照出版時間先後分述條陳版式及收藏單位

間或補充相關史料與管見

  孔子(3 圖)

附表一「孔子」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1-1 四書白文 民國 81919 泉州石獅王源順 孔子立像

1-2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孔子乘輿路逢數兒嬉

戲並與項托應答

38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

387

【單獨形象】

孔子立像如泉州石獅王源順《四書白文》民國 8 年(1919)4 月刊

本第 23 葉前半葉上刊「大中華民國八年己未清和校對無訛」牌記下刊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像〉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1-1)

【搭配組合】

孔子乘輿出遊圖(1)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

(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刻〈財子壽〉圖 1 幅下刊書名及「光

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

會及筆者各藏 1 部(圖 1-2)(2)《居家必備不求人》封面印黃色紙雕

博古花框中刊書名及「文堂藏板」牌記筆者推測應是泉州或廈門書

坊出品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1-3)

《臺灣縣志》有載「漢祀孔子於闕里隋始命州縣學皆以春秋仲月

釋奠唐宋元以來遂崇王號(漢平帝時封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

為文宣王始設座像宋真宗加為至聖文宣王元成宗又加為大成至聖文

宣王)」 8 《彰化縣志》亦錄「設學官以祀先聖先師所以報教育人才

之本使四民知所矜式」 9 除開官方舉辦隆重祀典以外有心的執政者

也會有一些尊孔的作為譬如道光 30 年(1850)臺灣道徐宗幹嘗以珍藏

的泰山之巔所刊孔聖及亞聖圖像的拓本交予臺南學子石耀祖親赴廈門

選取「將樂石」摹刻鐫成返臺供奉在臺南孔廟崇聖祠的東殿中自此

8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文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52 9 《彰化縣志》卷五祀典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51

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8

拓搨「以授書院習經諸生各奉安以塾」 10 迄今該石猶在成為孔子圖像

在臺灣摩拓的罕例至於民間複製孔子圖像的方式則是運用私塾教材(如

泉州石獅「王源順」書店在臺南竹仔街亦有門市銷售教科書)日用通書(如

福州「集新堂」的本子亦為鹿港塾師張禮宗使用教材)將孔子的造形化

身千萬日夕捧讀念茲在茲

  朱熹(3 圖)

附表二「朱熹」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2-1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

2-2 四書白文正體 泉州崇經堂

2-3 四書白文 廈門文林堂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

站右

【單獨形象】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封面鐫書名及「光緒辛丑重鐫」「彰邑關帝廟藏板」的牌

記續刊三龍標印紅色紙首葉刊署名「臺彰弟子」的書序「我彰邑內向

無是板課誦購之維艱用是孫君天岸柯君炳榮黃君臥松向善信人等

鳩集鉅資刊為全部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趙天君柳

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名之曰《新刊明聖經重增寶

10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君子軒偶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

叢刊》本頁 5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7

389

誥》helliphellip板成擬存彰城內關帝廟任人刷印不取板資以免印購維艱

起見」第 7 葉後半葉刊〈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其中 1 部尚且

保留提捐芳名 3 葉半包括「開泉州刻《明聖經》印板工資龍銀貳拾八圓

貳角」證明此書雕板出自泉州雕工之手(圖 2-1)

【搭配組合】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站右(1)泉州崇經堂《四書白文正體》

缺封面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書真本內分句讀崇經堂藏

版」第 62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2)(2)

廈門文林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四書白

文」「廈門文林堂藏板」次行刊「下《論》」第 47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3)

按照明代的典章制度在文廟的西廡從祀諸賢 52 人「徽國公朱熹」

即廁身其間 11 康熙 51 年(1712)清廷降旨將朱熹的牌位照十哲例

升配入大成殿十哲之次位在左邊第五位先賢十子之下西向設龕安置

12 當時的福建臺灣廈門道陳璸有云「朱子集諸儒之大成猶孔子集群聖之

大成一聖一賢心源之契先後蓋若合符節也有朱子之《學庸章句》

《論孟集註》及經史訓解諸書而後孔子之道益明是故願學孔子者斷

以表章朱子為汲汲」 13

再翻開《琉球入學見聞錄》的記載「《大學》之末有朱子像上橫

額云『誠意正心』下贊云『義理精微蠶絲牛毛心胸恢廓海闊天高

11 同註 8頁 154 12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升配考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163 13 同註 12頁 165

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0

豪傑之才聖賢之學景星慶雲太山喬嶽』前題「徽國文公朱熹像」

後題『後學吳澄贊』下繪賢像旁聯云『大道亙乾坤閩南鄒魯一脈

聖德同日月海內儒宗四家』」 14 鄰近的臺灣也推崇朱熹如莊正題寫

〈大觀書社記〉「為屋二中祀文昌帝君表諸生之文明兼奉濂洛

關閩五先生示學術之標準」 15

  文昌帝君(20 圖)

附表三「文昌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1 本願真經 同治 11862 十一月 福州吳玉田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有椅背)

3-2 玉清文昌

大洞仙經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無椅背)

3-3 明聖經

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

3-4 玉歷鈔

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3-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3-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

左捧冊童子站右

3-7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朱

衣站右魁星在雲端

14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7 15 連橫《臺灣詩薈雜文鈔》文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9

391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

端旁立朱衣及魁星

3-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

立朱衣及魁星

3-10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

衣魁星站立雲端

3-11

3-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

衣魁星在側

3-13 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3-14 居家必

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並附牽馬童子

3-15

3-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3-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3-18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

依如來

3-19

3-20

文昌帝

君全書

光緒 221896 溫陵文昌廟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

在側

【單獨形象】

1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1)福州吳玉田《本願真經》同治元年(1862)

刊本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同治紀元壬戌中冬」「鍾峰文昌宮鏡

心軒校定」「板藏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坊」牌記首葉刊〈文帝寶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2)《玉清文昌大洞仙經》出版年不詳

經摺裝經前刊雙龍標中嵌經名續刊圖像 1 幅並加註「閩邑黃

春波敬繪」牌記筆者藏殘本 1 部(圖 3-2)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

38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東海大學中文系 楊永智

一引言

臺灣史家連橫在《雅言》曾說「左圖右史古人所尚而歷史地理

民俗庶物之書尤須有圖方足考證」 1 民國 23 年(1934)6 月中

國文壇導師魯迅撰文「中國木刻圖畫從唐到明曾經有過很體面的歷史」

2 翌年 6 月 4 日他再重申「木刻的圖畫原是中國早先就有的東西唐

末的佛像紙牌以至後來的小說繡像啟蒙小圖我們至今還能看見實

物而且由此明白它本來就是大眾的也就是『俗』的」 3 臺灣常民

信仰中主宰考試文章功名利祿的神明囊括孔聖朱熹文昌關帝呂

1 連橫《雅言》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56 2 魯迅〈《木刻紀程》小引〉《魯迅全集》第 6 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年頁 47 3 魯迅〈《全國木刻聯合展覽專輯》序〉同前書頁 338

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4

祖魁星朱衣等百姓莫不尊崇為「文學之神」「教育之神」尤其經由

傳統雕版印刷術的紙性媒介更將諸神造像躍然紙端深植人心而教化

之功亦歷久彌新

臺灣地區早在民國 74 年(1985)年底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

陳奇祿的領導策畫「臺灣傳統版畫源流特展」成果並且精印專輯是書

委託潘元石呂理政採訪編纂黃才郎蕭宗煌策展執行呈現戰後官方

對於臺灣傳統版畫首度進行全盤整理的成績專輯中特別刊載泉州成美齋

《喚醒新民》的〈關聖帝君神像〉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的〈聖

帝真像〉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真經》的關帝圖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感

度心真經》的〈呂祖師真像〉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的關帝靈驗

圖共計 5 幅版印書籍的圖像民國 83 年(1994)元月 14-19 日行政院

新聞局假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舉辦「第四屆臺北國際書展」選定「追尋文化

臺灣」為主題目的在於「尋根探源出版事業在臺灣地區之演進」刊行

的畫冊中再披露林漢章典藏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像

許詩斌收集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的關帝靈驗圖共計 2 幅版印

書籍的圖像

民國 84 年(1995)年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再次挹注專款委交

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臺灣傳統版畫特展」館長黃才郎邀請潘元石與筆者

策展在精印的畫冊中又增列篇幅由林漢章論文 4 推介泉郡崇經堂《關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諸書圖版亦收錄宜蘭仰山書院《文帝武帝真

4 林漢章〈清代臺灣出版概況〉《臺灣傳統版畫特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

館民國 84 年 11 月頁 14-21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

385

經寶懺》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苗南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廈門文德

堂《關帝明聖經》共計 10 幅版印書籍的圖像不過上述 3 回官辦的大

型展覽仍然囿於時空條件的侷限無法將筆者在本文設計的命題加以擴

大展陳

王樹村認為「關公之廟及圖像(木雕彩塑瓷塑版畫剪紙hellip)

之多甲於眾神尤其是清初關帝勸善之書刷印翻刻之多繪刻之精傳

送之廣等問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值得研究的問題」5 鄭喜夫強調「各

種善書(特別是關聖帝君善書)多冠有其像俾供觀想崇拜虔敬的信徒

對著聖像觀想帝君的忠義薄雲天及其威靈赫濯的事蹟或神蹟往往引發

或堅定其善心懺悔而滌淨其惡念所產生的勸善懲惡的效果有時且凌

駕文字之上(因文字尚有看不懂或看錯之問題)」 6 鄭志明再提出「書誌

學與文獻學卻是善書研究的基礎工作若乏人問津則其他後續的研究則

無法繼續展開」 7 近歲筆者戮力檢索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及個人蒐集

的故紙殘書每每獲見碩果僅存明清以降流行臺灣的版印書籍圖像乃草

撰本文企圖將其中寓目所及文教神明的諸般樣貌逐一臚列登記進而比

對析論希冀提供儒道文化傳播海隅的具體證明

5 王樹村〈關帝聖像籤詩勸善圖〉《歷史文物》第 12 卷第 10 期臺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 91 年 10 月頁 41-53 6 鄭喜夫〈關聖帝君善書在臺灣〉《臺灣文獻》第 34 卷第 3 期臺中市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民國 72 年 9 月 30 日頁 115-148 7 鄭志明〈臺灣扶乩與鸞書現象善書研究的回顧〉收入《臺灣新興宗教現象

扶乩鸞篇》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1998 年 10 月頁 26

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二排比分論

因為版印書籍大都附刊牌記或說明文字可供稽考(對於單張刊行的圖

像年畫由於文字線索或渺茫難尋或凐沒失記本文暫不討論)筆者僅就

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以及個人加上自身蒐集採訪的標本作為徵引推

薦的主角時間上溯清領(道光 10 年西元 1830 年)下迄日治(昭和 6

年西元 1931 年)總計百年光陰地域則涵蓋臺灣福建廣東江蘇

各地舉凡運用海運輸入臺灣抑或在臺興工出版成書曾經在臺灣流通

者皆蒐羅入列本文總計得書 50 種今依孔子(3 圖)朱熹(3 圖)

文昌帝君(20 圖)關聖帝君(40 圖)呂祖(25 圖)魁星(17 圖)朱

衣(16 圖)的順序排比按照出版時間先後分述條陳版式及收藏單位

間或補充相關史料與管見

  孔子(3 圖)

附表一「孔子」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1-1 四書白文 民國 81919 泉州石獅王源順 孔子立像

1-2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孔子乘輿路逢數兒嬉

戲並與項托應答

38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

387

【單獨形象】

孔子立像如泉州石獅王源順《四書白文》民國 8 年(1919)4 月刊

本第 23 葉前半葉上刊「大中華民國八年己未清和校對無訛」牌記下刊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像〉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1-1)

【搭配組合】

孔子乘輿出遊圖(1)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

(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刻〈財子壽〉圖 1 幅下刊書名及「光

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

會及筆者各藏 1 部(圖 1-2)(2)《居家必備不求人》封面印黃色紙雕

博古花框中刊書名及「文堂藏板」牌記筆者推測應是泉州或廈門書

坊出品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1-3)

《臺灣縣志》有載「漢祀孔子於闕里隋始命州縣學皆以春秋仲月

釋奠唐宋元以來遂崇王號(漢平帝時封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

為文宣王始設座像宋真宗加為至聖文宣王元成宗又加為大成至聖文

宣王)」 8 《彰化縣志》亦錄「設學官以祀先聖先師所以報教育人才

之本使四民知所矜式」 9 除開官方舉辦隆重祀典以外有心的執政者

也會有一些尊孔的作為譬如道光 30 年(1850)臺灣道徐宗幹嘗以珍藏

的泰山之巔所刊孔聖及亞聖圖像的拓本交予臺南學子石耀祖親赴廈門

選取「將樂石」摹刻鐫成返臺供奉在臺南孔廟崇聖祠的東殿中自此

8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文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52 9 《彰化縣志》卷五祀典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51

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8

拓搨「以授書院習經諸生各奉安以塾」 10 迄今該石猶在成為孔子圖像

在臺灣摩拓的罕例至於民間複製孔子圖像的方式則是運用私塾教材(如

泉州石獅「王源順」書店在臺南竹仔街亦有門市銷售教科書)日用通書(如

福州「集新堂」的本子亦為鹿港塾師張禮宗使用教材)將孔子的造形化

身千萬日夕捧讀念茲在茲

  朱熹(3 圖)

附表二「朱熹」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2-1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

2-2 四書白文正體 泉州崇經堂

2-3 四書白文 廈門文林堂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

站右

【單獨形象】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封面鐫書名及「光緒辛丑重鐫」「彰邑關帝廟藏板」的牌

記續刊三龍標印紅色紙首葉刊署名「臺彰弟子」的書序「我彰邑內向

無是板課誦購之維艱用是孫君天岸柯君炳榮黃君臥松向善信人等

鳩集鉅資刊為全部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趙天君柳

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名之曰《新刊明聖經重增寶

10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君子軒偶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

叢刊》本頁 5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7

389

誥》helliphellip板成擬存彰城內關帝廟任人刷印不取板資以免印購維艱

起見」第 7 葉後半葉刊〈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其中 1 部尚且

保留提捐芳名 3 葉半包括「開泉州刻《明聖經》印板工資龍銀貳拾八圓

貳角」證明此書雕板出自泉州雕工之手(圖 2-1)

【搭配組合】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站右(1)泉州崇經堂《四書白文正體》

缺封面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書真本內分句讀崇經堂藏

版」第 62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2)(2)

廈門文林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四書白

文」「廈門文林堂藏板」次行刊「下《論》」第 47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3)

按照明代的典章制度在文廟的西廡從祀諸賢 52 人「徽國公朱熹」

即廁身其間 11 康熙 51 年(1712)清廷降旨將朱熹的牌位照十哲例

升配入大成殿十哲之次位在左邊第五位先賢十子之下西向設龕安置

12 當時的福建臺灣廈門道陳璸有云「朱子集諸儒之大成猶孔子集群聖之

大成一聖一賢心源之契先後蓋若合符節也有朱子之《學庸章句》

《論孟集註》及經史訓解諸書而後孔子之道益明是故願學孔子者斷

以表章朱子為汲汲」 13

再翻開《琉球入學見聞錄》的記載「《大學》之末有朱子像上橫

額云『誠意正心』下贊云『義理精微蠶絲牛毛心胸恢廓海闊天高

11 同註 8頁 154 12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升配考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163 13 同註 12頁 165

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0

豪傑之才聖賢之學景星慶雲太山喬嶽』前題「徽國文公朱熹像」

後題『後學吳澄贊』下繪賢像旁聯云『大道亙乾坤閩南鄒魯一脈

聖德同日月海內儒宗四家』」 14 鄰近的臺灣也推崇朱熹如莊正題寫

〈大觀書社記〉「為屋二中祀文昌帝君表諸生之文明兼奉濂洛

關閩五先生示學術之標準」 15

  文昌帝君(20 圖)

附表三「文昌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1 本願真經 同治 11862 十一月 福州吳玉田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有椅背)

3-2 玉清文昌

大洞仙經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無椅背)

3-3 明聖經

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

3-4 玉歷鈔

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3-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3-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

左捧冊童子站右

3-7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朱

衣站右魁星在雲端

14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7 15 連橫《臺灣詩薈雜文鈔》文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9

391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

端旁立朱衣及魁星

3-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

立朱衣及魁星

3-10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

衣魁星站立雲端

3-11

3-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

衣魁星在側

3-13 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3-14 居家必

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並附牽馬童子

3-15

3-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3-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3-18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

依如來

3-19

3-20

文昌帝

君全書

光緒 221896 溫陵文昌廟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

在側

【單獨形象】

1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1)福州吳玉田《本願真經》同治元年(1862)

刊本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同治紀元壬戌中冬」「鍾峰文昌宮鏡

心軒校定」「板藏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坊」牌記首葉刊〈文帝寶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2)《玉清文昌大洞仙經》出版年不詳

經摺裝經前刊雙龍標中嵌經名續刊圖像 1 幅並加註「閩邑黃

春波敬繪」牌記筆者藏殘本 1 部(圖 3-2)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4

祖魁星朱衣等百姓莫不尊崇為「文學之神」「教育之神」尤其經由

傳統雕版印刷術的紙性媒介更將諸神造像躍然紙端深植人心而教化

之功亦歷久彌新

臺灣地區早在民國 74 年(1985)年底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委

陳奇祿的領導策畫「臺灣傳統版畫源流特展」成果並且精印專輯是書

委託潘元石呂理政採訪編纂黃才郎蕭宗煌策展執行呈現戰後官方

對於臺灣傳統版畫首度進行全盤整理的成績專輯中特別刊載泉州成美齋

《喚醒新民》的〈關聖帝君神像〉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的〈聖

帝真像〉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真經》的關帝圖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感

度心真經》的〈呂祖師真像〉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的關帝靈驗

圖共計 5 幅版印書籍的圖像民國 83 年(1994)元月 14-19 日行政院

新聞局假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舉辦「第四屆臺北國際書展」選定「追尋文化

臺灣」為主題目的在於「尋根探源出版事業在臺灣地區之演進」刊行

的畫冊中再披露林漢章典藏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像

許詩斌收集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的關帝靈驗圖共計 2 幅版印

書籍的圖像

民國 84 年(1995)年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再次挹注專款委交

高雄市立美術館舉辦「臺灣傳統版畫特展」館長黃才郎邀請潘元石與筆者

策展在精印的畫冊中又增列篇幅由林漢章論文 4 推介泉郡崇經堂《關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諸書圖版亦收錄宜蘭仰山書院《文帝武帝真

4 林漢章〈清代臺灣出版概況〉《臺灣傳統版畫特展》高雄市高雄市立美術

館民國 84 年 11 月頁 14-21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

385

經寶懺》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苗南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廈門文德

堂《關帝明聖經》共計 10 幅版印書籍的圖像不過上述 3 回官辦的大

型展覽仍然囿於時空條件的侷限無法將筆者在本文設計的命題加以擴

大展陳

王樹村認為「關公之廟及圖像(木雕彩塑瓷塑版畫剪紙hellip)

之多甲於眾神尤其是清初關帝勸善之書刷印翻刻之多繪刻之精傳

送之廣等問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值得研究的問題」5 鄭喜夫強調「各

種善書(特別是關聖帝君善書)多冠有其像俾供觀想崇拜虔敬的信徒

對著聖像觀想帝君的忠義薄雲天及其威靈赫濯的事蹟或神蹟往往引發

或堅定其善心懺悔而滌淨其惡念所產生的勸善懲惡的效果有時且凌

駕文字之上(因文字尚有看不懂或看錯之問題)」 6 鄭志明再提出「書誌

學與文獻學卻是善書研究的基礎工作若乏人問津則其他後續的研究則

無法繼續展開」 7 近歲筆者戮力檢索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及個人蒐集

的故紙殘書每每獲見碩果僅存明清以降流行臺灣的版印書籍圖像乃草

撰本文企圖將其中寓目所及文教神明的諸般樣貌逐一臚列登記進而比

對析論希冀提供儒道文化傳播海隅的具體證明

5 王樹村〈關帝聖像籤詩勸善圖〉《歷史文物》第 12 卷第 10 期臺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 91 年 10 月頁 41-53 6 鄭喜夫〈關聖帝君善書在臺灣〉《臺灣文獻》第 34 卷第 3 期臺中市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民國 72 年 9 月 30 日頁 115-148 7 鄭志明〈臺灣扶乩與鸞書現象善書研究的回顧〉收入《臺灣新興宗教現象

扶乩鸞篇》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1998 年 10 月頁 26

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二排比分論

因為版印書籍大都附刊牌記或說明文字可供稽考(對於單張刊行的圖

像年畫由於文字線索或渺茫難尋或凐沒失記本文暫不討論)筆者僅就

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以及個人加上自身蒐集採訪的標本作為徵引推

薦的主角時間上溯清領(道光 10 年西元 1830 年)下迄日治(昭和 6

年西元 1931 年)總計百年光陰地域則涵蓋臺灣福建廣東江蘇

各地舉凡運用海運輸入臺灣抑或在臺興工出版成書曾經在臺灣流通

者皆蒐羅入列本文總計得書 50 種今依孔子(3 圖)朱熹(3 圖)

文昌帝君(20 圖)關聖帝君(40 圖)呂祖(25 圖)魁星(17 圖)朱

衣(16 圖)的順序排比按照出版時間先後分述條陳版式及收藏單位

間或補充相關史料與管見

  孔子(3 圖)

附表一「孔子」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1-1 四書白文 民國 81919 泉州石獅王源順 孔子立像

1-2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孔子乘輿路逢數兒嬉

戲並與項托應答

38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

387

【單獨形象】

孔子立像如泉州石獅王源順《四書白文》民國 8 年(1919)4 月刊

本第 23 葉前半葉上刊「大中華民國八年己未清和校對無訛」牌記下刊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像〉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1-1)

【搭配組合】

孔子乘輿出遊圖(1)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

(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刻〈財子壽〉圖 1 幅下刊書名及「光

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

會及筆者各藏 1 部(圖 1-2)(2)《居家必備不求人》封面印黃色紙雕

博古花框中刊書名及「文堂藏板」牌記筆者推測應是泉州或廈門書

坊出品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1-3)

《臺灣縣志》有載「漢祀孔子於闕里隋始命州縣學皆以春秋仲月

釋奠唐宋元以來遂崇王號(漢平帝時封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

為文宣王始設座像宋真宗加為至聖文宣王元成宗又加為大成至聖文

宣王)」 8 《彰化縣志》亦錄「設學官以祀先聖先師所以報教育人才

之本使四民知所矜式」 9 除開官方舉辦隆重祀典以外有心的執政者

也會有一些尊孔的作為譬如道光 30 年(1850)臺灣道徐宗幹嘗以珍藏

的泰山之巔所刊孔聖及亞聖圖像的拓本交予臺南學子石耀祖親赴廈門

選取「將樂石」摹刻鐫成返臺供奉在臺南孔廟崇聖祠的東殿中自此

8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文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52 9 《彰化縣志》卷五祀典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51

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8

拓搨「以授書院習經諸生各奉安以塾」 10 迄今該石猶在成為孔子圖像

在臺灣摩拓的罕例至於民間複製孔子圖像的方式則是運用私塾教材(如

泉州石獅「王源順」書店在臺南竹仔街亦有門市銷售教科書)日用通書(如

福州「集新堂」的本子亦為鹿港塾師張禮宗使用教材)將孔子的造形化

身千萬日夕捧讀念茲在茲

  朱熹(3 圖)

附表二「朱熹」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2-1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

2-2 四書白文正體 泉州崇經堂

2-3 四書白文 廈門文林堂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

站右

【單獨形象】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封面鐫書名及「光緒辛丑重鐫」「彰邑關帝廟藏板」的牌

記續刊三龍標印紅色紙首葉刊署名「臺彰弟子」的書序「我彰邑內向

無是板課誦購之維艱用是孫君天岸柯君炳榮黃君臥松向善信人等

鳩集鉅資刊為全部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趙天君柳

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名之曰《新刊明聖經重增寶

10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君子軒偶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

叢刊》本頁 5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7

389

誥》helliphellip板成擬存彰城內關帝廟任人刷印不取板資以免印購維艱

起見」第 7 葉後半葉刊〈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其中 1 部尚且

保留提捐芳名 3 葉半包括「開泉州刻《明聖經》印板工資龍銀貳拾八圓

貳角」證明此書雕板出自泉州雕工之手(圖 2-1)

【搭配組合】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站右(1)泉州崇經堂《四書白文正體》

缺封面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書真本內分句讀崇經堂藏

版」第 62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2)(2)

廈門文林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四書白

文」「廈門文林堂藏板」次行刊「下《論》」第 47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3)

按照明代的典章制度在文廟的西廡從祀諸賢 52 人「徽國公朱熹」

即廁身其間 11 康熙 51 年(1712)清廷降旨將朱熹的牌位照十哲例

升配入大成殿十哲之次位在左邊第五位先賢十子之下西向設龕安置

12 當時的福建臺灣廈門道陳璸有云「朱子集諸儒之大成猶孔子集群聖之

大成一聖一賢心源之契先後蓋若合符節也有朱子之《學庸章句》

《論孟集註》及經史訓解諸書而後孔子之道益明是故願學孔子者斷

以表章朱子為汲汲」 13

再翻開《琉球入學見聞錄》的記載「《大學》之末有朱子像上橫

額云『誠意正心』下贊云『義理精微蠶絲牛毛心胸恢廓海闊天高

11 同註 8頁 154 12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升配考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163 13 同註 12頁 165

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0

豪傑之才聖賢之學景星慶雲太山喬嶽』前題「徽國文公朱熹像」

後題『後學吳澄贊』下繪賢像旁聯云『大道亙乾坤閩南鄒魯一脈

聖德同日月海內儒宗四家』」 14 鄰近的臺灣也推崇朱熹如莊正題寫

〈大觀書社記〉「為屋二中祀文昌帝君表諸生之文明兼奉濂洛

關閩五先生示學術之標準」 15

  文昌帝君(20 圖)

附表三「文昌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1 本願真經 同治 11862 十一月 福州吳玉田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有椅背)

3-2 玉清文昌

大洞仙經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無椅背)

3-3 明聖經

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

3-4 玉歷鈔

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3-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3-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

左捧冊童子站右

3-7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朱

衣站右魁星在雲端

14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7 15 連橫《臺灣詩薈雜文鈔》文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9

391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

端旁立朱衣及魁星

3-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

立朱衣及魁星

3-10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

衣魁星站立雲端

3-11

3-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

衣魁星在側

3-13 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3-14 居家必

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並附牽馬童子

3-15

3-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3-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3-18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

依如來

3-19

3-20

文昌帝

君全書

光緒 221896 溫陵文昌廟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

在側

【單獨形象】

1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1)福州吳玉田《本願真經》同治元年(1862)

刊本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同治紀元壬戌中冬」「鍾峰文昌宮鏡

心軒校定」「板藏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坊」牌記首葉刊〈文帝寶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2)《玉清文昌大洞仙經》出版年不詳

經摺裝經前刊雙龍標中嵌經名續刊圖像 1 幅並加註「閩邑黃

春波敬繪」牌記筆者藏殘本 1 部(圖 3-2)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5: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

385

經寶懺》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苗南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廈門文德

堂《關帝明聖經》共計 10 幅版印書籍的圖像不過上述 3 回官辦的大

型展覽仍然囿於時空條件的侷限無法將筆者在本文設計的命題加以擴

大展陳

王樹村認為「關公之廟及圖像(木雕彩塑瓷塑版畫剪紙hellip)

之多甲於眾神尤其是清初關帝勸善之書刷印翻刻之多繪刻之精傳

送之廣等問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值得研究的問題」5 鄭喜夫強調「各

種善書(特別是關聖帝君善書)多冠有其像俾供觀想崇拜虔敬的信徒

對著聖像觀想帝君的忠義薄雲天及其威靈赫濯的事蹟或神蹟往往引發

或堅定其善心懺悔而滌淨其惡念所產生的勸善懲惡的效果有時且凌

駕文字之上(因文字尚有看不懂或看錯之問題)」 6 鄭志明再提出「書誌

學與文獻學卻是善書研究的基礎工作若乏人問津則其他後續的研究則

無法繼續展開」 7 近歲筆者戮力檢索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及個人蒐集

的故紙殘書每每獲見碩果僅存明清以降流行臺灣的版印書籍圖像乃草

撰本文企圖將其中寓目所及文教神明的諸般樣貌逐一臚列登記進而比

對析論希冀提供儒道文化傳播海隅的具體證明

5 王樹村〈關帝聖像籤詩勸善圖〉《歷史文物》第 12 卷第 10 期臺北市

國立歷史博物館民國 91 年 10 月頁 41-53 6 鄭喜夫〈關聖帝君善書在臺灣〉《臺灣文獻》第 34 卷第 3 期臺中市臺灣

省文獻委員會民國 72 年 9 月 30 日頁 115-148 7 鄭志明〈臺灣扶乩與鸞書現象善書研究的回顧〉收入《臺灣新興宗教現象

扶乩鸞篇》嘉義縣南華管理學院1998 年 10 月頁 26

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二排比分論

因為版印書籍大都附刊牌記或說明文字可供稽考(對於單張刊行的圖

像年畫由於文字線索或渺茫難尋或凐沒失記本文暫不討論)筆者僅就

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以及個人加上自身蒐集採訪的標本作為徵引推

薦的主角時間上溯清領(道光 10 年西元 1830 年)下迄日治(昭和 6

年西元 1931 年)總計百年光陰地域則涵蓋臺灣福建廣東江蘇

各地舉凡運用海運輸入臺灣抑或在臺興工出版成書曾經在臺灣流通

者皆蒐羅入列本文總計得書 50 種今依孔子(3 圖)朱熹(3 圖)

文昌帝君(20 圖)關聖帝君(40 圖)呂祖(25 圖)魁星(17 圖)朱

衣(16 圖)的順序排比按照出版時間先後分述條陳版式及收藏單位

間或補充相關史料與管見

  孔子(3 圖)

附表一「孔子」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1-1 四書白文 民國 81919 泉州石獅王源順 孔子立像

1-2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孔子乘輿路逢數兒嬉

戲並與項托應答

38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

387

【單獨形象】

孔子立像如泉州石獅王源順《四書白文》民國 8 年(1919)4 月刊

本第 23 葉前半葉上刊「大中華民國八年己未清和校對無訛」牌記下刊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像〉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1-1)

【搭配組合】

孔子乘輿出遊圖(1)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

(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刻〈財子壽〉圖 1 幅下刊書名及「光

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

會及筆者各藏 1 部(圖 1-2)(2)《居家必備不求人》封面印黃色紙雕

博古花框中刊書名及「文堂藏板」牌記筆者推測應是泉州或廈門書

坊出品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1-3)

《臺灣縣志》有載「漢祀孔子於闕里隋始命州縣學皆以春秋仲月

釋奠唐宋元以來遂崇王號(漢平帝時封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

為文宣王始設座像宋真宗加為至聖文宣王元成宗又加為大成至聖文

宣王)」 8 《彰化縣志》亦錄「設學官以祀先聖先師所以報教育人才

之本使四民知所矜式」 9 除開官方舉辦隆重祀典以外有心的執政者

也會有一些尊孔的作為譬如道光 30 年(1850)臺灣道徐宗幹嘗以珍藏

的泰山之巔所刊孔聖及亞聖圖像的拓本交予臺南學子石耀祖親赴廈門

選取「將樂石」摹刻鐫成返臺供奉在臺南孔廟崇聖祠的東殿中自此

8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文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52 9 《彰化縣志》卷五祀典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51

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8

拓搨「以授書院習經諸生各奉安以塾」 10 迄今該石猶在成為孔子圖像

在臺灣摩拓的罕例至於民間複製孔子圖像的方式則是運用私塾教材(如

泉州石獅「王源順」書店在臺南竹仔街亦有門市銷售教科書)日用通書(如

福州「集新堂」的本子亦為鹿港塾師張禮宗使用教材)將孔子的造形化

身千萬日夕捧讀念茲在茲

  朱熹(3 圖)

附表二「朱熹」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2-1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

2-2 四書白文正體 泉州崇經堂

2-3 四書白文 廈門文林堂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

站右

【單獨形象】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封面鐫書名及「光緒辛丑重鐫」「彰邑關帝廟藏板」的牌

記續刊三龍標印紅色紙首葉刊署名「臺彰弟子」的書序「我彰邑內向

無是板課誦購之維艱用是孫君天岸柯君炳榮黃君臥松向善信人等

鳩集鉅資刊為全部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趙天君柳

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名之曰《新刊明聖經重增寶

10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君子軒偶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

叢刊》本頁 5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7

389

誥》helliphellip板成擬存彰城內關帝廟任人刷印不取板資以免印購維艱

起見」第 7 葉後半葉刊〈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其中 1 部尚且

保留提捐芳名 3 葉半包括「開泉州刻《明聖經》印板工資龍銀貳拾八圓

貳角」證明此書雕板出自泉州雕工之手(圖 2-1)

【搭配組合】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站右(1)泉州崇經堂《四書白文正體》

缺封面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書真本內分句讀崇經堂藏

版」第 62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2)(2)

廈門文林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四書白

文」「廈門文林堂藏板」次行刊「下《論》」第 47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3)

按照明代的典章制度在文廟的西廡從祀諸賢 52 人「徽國公朱熹」

即廁身其間 11 康熙 51 年(1712)清廷降旨將朱熹的牌位照十哲例

升配入大成殿十哲之次位在左邊第五位先賢十子之下西向設龕安置

12 當時的福建臺灣廈門道陳璸有云「朱子集諸儒之大成猶孔子集群聖之

大成一聖一賢心源之契先後蓋若合符節也有朱子之《學庸章句》

《論孟集註》及經史訓解諸書而後孔子之道益明是故願學孔子者斷

以表章朱子為汲汲」 13

再翻開《琉球入學見聞錄》的記載「《大學》之末有朱子像上橫

額云『誠意正心』下贊云『義理精微蠶絲牛毛心胸恢廓海闊天高

11 同註 8頁 154 12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升配考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163 13 同註 12頁 165

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0

豪傑之才聖賢之學景星慶雲太山喬嶽』前題「徽國文公朱熹像」

後題『後學吳澄贊』下繪賢像旁聯云『大道亙乾坤閩南鄒魯一脈

聖德同日月海內儒宗四家』」 14 鄰近的臺灣也推崇朱熹如莊正題寫

〈大觀書社記〉「為屋二中祀文昌帝君表諸生之文明兼奉濂洛

關閩五先生示學術之標準」 15

  文昌帝君(20 圖)

附表三「文昌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1 本願真經 同治 11862 十一月 福州吳玉田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有椅背)

3-2 玉清文昌

大洞仙經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無椅背)

3-3 明聖經

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

3-4 玉歷鈔

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3-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3-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

左捧冊童子站右

3-7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朱

衣站右魁星在雲端

14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7 15 連橫《臺灣詩薈雜文鈔》文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9

391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

端旁立朱衣及魁星

3-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

立朱衣及魁星

3-10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

衣魁星站立雲端

3-11

3-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

衣魁星在側

3-13 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3-14 居家必

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並附牽馬童子

3-15

3-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3-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3-18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

依如來

3-19

3-20

文昌帝

君全書

光緒 221896 溫陵文昌廟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

在側

【單獨形象】

1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1)福州吳玉田《本願真經》同治元年(1862)

刊本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同治紀元壬戌中冬」「鍾峰文昌宮鏡

心軒校定」「板藏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坊」牌記首葉刊〈文帝寶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2)《玉清文昌大洞仙經》出版年不詳

經摺裝經前刊雙龍標中嵌經名續刊圖像 1 幅並加註「閩邑黃

春波敬繪」牌記筆者藏殘本 1 部(圖 3-2)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二排比分論

因為版印書籍大都附刊牌記或說明文字可供稽考(對於單張刊行的圖

像年畫由於文字線索或渺茫難尋或凐沒失記本文暫不討論)筆者僅就

海內外公私典藏單位以及個人加上自身蒐集採訪的標本作為徵引推

薦的主角時間上溯清領(道光 10 年西元 1830 年)下迄日治(昭和 6

年西元 1931 年)總計百年光陰地域則涵蓋臺灣福建廣東江蘇

各地舉凡運用海運輸入臺灣抑或在臺興工出版成書曾經在臺灣流通

者皆蒐羅入列本文總計得書 50 種今依孔子(3 圖)朱熹(3 圖)

文昌帝君(20 圖)關聖帝君(40 圖)呂祖(25 圖)魁星(17 圖)朱

衣(16 圖)的順序排比按照出版時間先後分述條陳版式及收藏單位

間或補充相關史料與管見

  孔子(3 圖)

附表一「孔子」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1-1 四書白文 民國 81919 泉州石獅王源順 孔子立像

1-2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孔子乘輿路逢數兒嬉

戲並與項托應答

38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

387

【單獨形象】

孔子立像如泉州石獅王源順《四書白文》民國 8 年(1919)4 月刊

本第 23 葉前半葉上刊「大中華民國八年己未清和校對無訛」牌記下刊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像〉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1-1)

【搭配組合】

孔子乘輿出遊圖(1)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

(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刻〈財子壽〉圖 1 幅下刊書名及「光

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

會及筆者各藏 1 部(圖 1-2)(2)《居家必備不求人》封面印黃色紙雕

博古花框中刊書名及「文堂藏板」牌記筆者推測應是泉州或廈門書

坊出品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1-3)

《臺灣縣志》有載「漢祀孔子於闕里隋始命州縣學皆以春秋仲月

釋奠唐宋元以來遂崇王號(漢平帝時封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

為文宣王始設座像宋真宗加為至聖文宣王元成宗又加為大成至聖文

宣王)」 8 《彰化縣志》亦錄「設學官以祀先聖先師所以報教育人才

之本使四民知所矜式」 9 除開官方舉辦隆重祀典以外有心的執政者

也會有一些尊孔的作為譬如道光 30 年(1850)臺灣道徐宗幹嘗以珍藏

的泰山之巔所刊孔聖及亞聖圖像的拓本交予臺南學子石耀祖親赴廈門

選取「將樂石」摹刻鐫成返臺供奉在臺南孔廟崇聖祠的東殿中自此

8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文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52 9 《彰化縣志》卷五祀典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51

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8

拓搨「以授書院習經諸生各奉安以塾」 10 迄今該石猶在成為孔子圖像

在臺灣摩拓的罕例至於民間複製孔子圖像的方式則是運用私塾教材(如

泉州石獅「王源順」書店在臺南竹仔街亦有門市銷售教科書)日用通書(如

福州「集新堂」的本子亦為鹿港塾師張禮宗使用教材)將孔子的造形化

身千萬日夕捧讀念茲在茲

  朱熹(3 圖)

附表二「朱熹」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2-1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

2-2 四書白文正體 泉州崇經堂

2-3 四書白文 廈門文林堂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

站右

【單獨形象】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封面鐫書名及「光緒辛丑重鐫」「彰邑關帝廟藏板」的牌

記續刊三龍標印紅色紙首葉刊署名「臺彰弟子」的書序「我彰邑內向

無是板課誦購之維艱用是孫君天岸柯君炳榮黃君臥松向善信人等

鳩集鉅資刊為全部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趙天君柳

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名之曰《新刊明聖經重增寶

10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君子軒偶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

叢刊》本頁 5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7

389

誥》helliphellip板成擬存彰城內關帝廟任人刷印不取板資以免印購維艱

起見」第 7 葉後半葉刊〈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其中 1 部尚且

保留提捐芳名 3 葉半包括「開泉州刻《明聖經》印板工資龍銀貳拾八圓

貳角」證明此書雕板出自泉州雕工之手(圖 2-1)

【搭配組合】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站右(1)泉州崇經堂《四書白文正體》

缺封面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書真本內分句讀崇經堂藏

版」第 62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2)(2)

廈門文林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四書白

文」「廈門文林堂藏板」次行刊「下《論》」第 47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3)

按照明代的典章制度在文廟的西廡從祀諸賢 52 人「徽國公朱熹」

即廁身其間 11 康熙 51 年(1712)清廷降旨將朱熹的牌位照十哲例

升配入大成殿十哲之次位在左邊第五位先賢十子之下西向設龕安置

12 當時的福建臺灣廈門道陳璸有云「朱子集諸儒之大成猶孔子集群聖之

大成一聖一賢心源之契先後蓋若合符節也有朱子之《學庸章句》

《論孟集註》及經史訓解諸書而後孔子之道益明是故願學孔子者斷

以表章朱子為汲汲」 13

再翻開《琉球入學見聞錄》的記載「《大學》之末有朱子像上橫

額云『誠意正心』下贊云『義理精微蠶絲牛毛心胸恢廓海闊天高

11 同註 8頁 154 12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升配考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163 13 同註 12頁 165

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0

豪傑之才聖賢之學景星慶雲太山喬嶽』前題「徽國文公朱熹像」

後題『後學吳澄贊』下繪賢像旁聯云『大道亙乾坤閩南鄒魯一脈

聖德同日月海內儒宗四家』」 14 鄰近的臺灣也推崇朱熹如莊正題寫

〈大觀書社記〉「為屋二中祀文昌帝君表諸生之文明兼奉濂洛

關閩五先生示學術之標準」 15

  文昌帝君(20 圖)

附表三「文昌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1 本願真經 同治 11862 十一月 福州吳玉田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有椅背)

3-2 玉清文昌

大洞仙經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無椅背)

3-3 明聖經

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

3-4 玉歷鈔

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3-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3-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

左捧冊童子站右

3-7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朱

衣站右魁星在雲端

14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7 15 連橫《臺灣詩薈雜文鈔》文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9

391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

端旁立朱衣及魁星

3-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

立朱衣及魁星

3-10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

衣魁星站立雲端

3-11

3-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

衣魁星在側

3-13 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3-14 居家必

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並附牽馬童子

3-15

3-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3-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3-18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

依如來

3-19

3-20

文昌帝

君全書

光緒 221896 溫陵文昌廟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

在側

【單獨形象】

1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1)福州吳玉田《本願真經》同治元年(1862)

刊本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同治紀元壬戌中冬」「鍾峰文昌宮鏡

心軒校定」「板藏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坊」牌記首葉刊〈文帝寶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2)《玉清文昌大洞仙經》出版年不詳

經摺裝經前刊雙龍標中嵌經名續刊圖像 1 幅並加註「閩邑黃

春波敬繪」牌記筆者藏殘本 1 部(圖 3-2)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7: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

387

【單獨形象】

孔子立像如泉州石獅王源順《四書白文》民國 8 年(1919)4 月刊

本第 23 葉前半葉上刊「大中華民國八年己未清和校對無訛」牌記下刊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像〉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1-1)

【搭配組合】

孔子乘輿出遊圖(1)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

(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刻〈財子壽〉圖 1 幅下刊書名及「光

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

會及筆者各藏 1 部(圖 1-2)(2)《居家必備不求人》封面印黃色紙雕

博古花框中刊書名及「文堂藏板」牌記筆者推測應是泉州或廈門書

坊出品第 29 葉前半葉刊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1-3)

《臺灣縣志》有載「漢祀孔子於闕里隋始命州縣學皆以春秋仲月

釋奠唐宋元以來遂崇王號(漢平帝時封褒成宣尼公唐玄宗封

為文宣王始設座像宋真宗加為至聖文宣王元成宗又加為大成至聖文

宣王)」 8 《彰化縣志》亦錄「設學官以祀先聖先師所以報教育人才

之本使四民知所矜式」 9 除開官方舉辦隆重祀典以外有心的執政者

也會有一些尊孔的作為譬如道光 30 年(1850)臺灣道徐宗幹嘗以珍藏

的泰山之巔所刊孔聖及亞聖圖像的拓本交予臺南學子石耀祖親赴廈門

選取「將樂石」摹刻鐫成返臺供奉在臺南孔廟崇聖祠的東殿中自此

8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文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52 9 《彰化縣志》卷五祀典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51

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8

拓搨「以授書院習經諸生各奉安以塾」 10 迄今該石猶在成為孔子圖像

在臺灣摩拓的罕例至於民間複製孔子圖像的方式則是運用私塾教材(如

泉州石獅「王源順」書店在臺南竹仔街亦有門市銷售教科書)日用通書(如

福州「集新堂」的本子亦為鹿港塾師張禮宗使用教材)將孔子的造形化

身千萬日夕捧讀念茲在茲

  朱熹(3 圖)

附表二「朱熹」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2-1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

2-2 四書白文正體 泉州崇經堂

2-3 四書白文 廈門文林堂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

站右

【單獨形象】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封面鐫書名及「光緒辛丑重鐫」「彰邑關帝廟藏板」的牌

記續刊三龍標印紅色紙首葉刊署名「臺彰弟子」的書序「我彰邑內向

無是板課誦購之維艱用是孫君天岸柯君炳榮黃君臥松向善信人等

鳩集鉅資刊為全部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趙天君柳

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名之曰《新刊明聖經重增寶

10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君子軒偶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

叢刊》本頁 5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7

389

誥》helliphellip板成擬存彰城內關帝廟任人刷印不取板資以免印購維艱

起見」第 7 葉後半葉刊〈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其中 1 部尚且

保留提捐芳名 3 葉半包括「開泉州刻《明聖經》印板工資龍銀貳拾八圓

貳角」證明此書雕板出自泉州雕工之手(圖 2-1)

【搭配組合】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站右(1)泉州崇經堂《四書白文正體》

缺封面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書真本內分句讀崇經堂藏

版」第 62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2)(2)

廈門文林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四書白

文」「廈門文林堂藏板」次行刊「下《論》」第 47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3)

按照明代的典章制度在文廟的西廡從祀諸賢 52 人「徽國公朱熹」

即廁身其間 11 康熙 51 年(1712)清廷降旨將朱熹的牌位照十哲例

升配入大成殿十哲之次位在左邊第五位先賢十子之下西向設龕安置

12 當時的福建臺灣廈門道陳璸有云「朱子集諸儒之大成猶孔子集群聖之

大成一聖一賢心源之契先後蓋若合符節也有朱子之《學庸章句》

《論孟集註》及經史訓解諸書而後孔子之道益明是故願學孔子者斷

以表章朱子為汲汲」 13

再翻開《琉球入學見聞錄》的記載「《大學》之末有朱子像上橫

額云『誠意正心』下贊云『義理精微蠶絲牛毛心胸恢廓海闊天高

11 同註 8頁 154 12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升配考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163 13 同註 12頁 165

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0

豪傑之才聖賢之學景星慶雲太山喬嶽』前題「徽國文公朱熹像」

後題『後學吳澄贊』下繪賢像旁聯云『大道亙乾坤閩南鄒魯一脈

聖德同日月海內儒宗四家』」 14 鄰近的臺灣也推崇朱熹如莊正題寫

〈大觀書社記〉「為屋二中祀文昌帝君表諸生之文明兼奉濂洛

關閩五先生示學術之標準」 15

  文昌帝君(20 圖)

附表三「文昌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1 本願真經 同治 11862 十一月 福州吳玉田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有椅背)

3-2 玉清文昌

大洞仙經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無椅背)

3-3 明聖經

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

3-4 玉歷鈔

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3-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3-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

左捧冊童子站右

3-7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朱

衣站右魁星在雲端

14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7 15 連橫《臺灣詩薈雜文鈔》文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9

391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

端旁立朱衣及魁星

3-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

立朱衣及魁星

3-10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

衣魁星站立雲端

3-11

3-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

衣魁星在側

3-13 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3-14 居家必

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並附牽馬童子

3-15

3-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3-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3-18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

依如來

3-19

3-20

文昌帝

君全書

光緒 221896 溫陵文昌廟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

在側

【單獨形象】

1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1)福州吳玉田《本願真經》同治元年(1862)

刊本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同治紀元壬戌中冬」「鍾峰文昌宮鏡

心軒校定」「板藏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坊」牌記首葉刊〈文帝寶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2)《玉清文昌大洞仙經》出版年不詳

經摺裝經前刊雙龍標中嵌經名續刊圖像 1 幅並加註「閩邑黃

春波敬繪」牌記筆者藏殘本 1 部(圖 3-2)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88

拓搨「以授書院習經諸生各奉安以塾」 10 迄今該石猶在成為孔子圖像

在臺灣摩拓的罕例至於民間複製孔子圖像的方式則是運用私塾教材(如

泉州石獅「王源順」書店在臺南竹仔街亦有門市銷售教科書)日用通書(如

福州「集新堂」的本子亦為鹿港塾師張禮宗使用教材)將孔子的造形化

身千萬日夕捧讀念茲在茲

  朱熹(3 圖)

附表二「朱熹」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

(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2-1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

2-2 四書白文正體 泉州崇經堂

2-3 四書白文 廈門文林堂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

站右

【單獨形象】

朱熹著儒服站立雲端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封面鐫書名及「光緒辛丑重鐫」「彰邑關帝廟藏板」的牌

記續刊三龍標印紅色紙首葉刊署名「臺彰弟子」的書序「我彰邑內向

無是板課誦購之維艱用是孫君天岸柯君炳榮黃君臥松向善信人等

鳩集鉅資刊為全部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趙天君柳

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名之曰《新刊明聖經重增寶

10 徐宗幹《斯未信齋雜錄》〈君子軒偶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

叢刊》本頁 5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7

389

誥》helliphellip板成擬存彰城內關帝廟任人刷印不取板資以免印購維艱

起見」第 7 葉後半葉刊〈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其中 1 部尚且

保留提捐芳名 3 葉半包括「開泉州刻《明聖經》印板工資龍銀貳拾八圓

貳角」證明此書雕板出自泉州雕工之手(圖 2-1)

【搭配組合】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站右(1)泉州崇經堂《四書白文正體》

缺封面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書真本內分句讀崇經堂藏

版」第 62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2)(2)

廈門文林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四書白

文」「廈門文林堂藏板」次行刊「下《論》」第 47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3)

按照明代的典章制度在文廟的西廡從祀諸賢 52 人「徽國公朱熹」

即廁身其間 11 康熙 51 年(1712)清廷降旨將朱熹的牌位照十哲例

升配入大成殿十哲之次位在左邊第五位先賢十子之下西向設龕安置

12 當時的福建臺灣廈門道陳璸有云「朱子集諸儒之大成猶孔子集群聖之

大成一聖一賢心源之契先後蓋若合符節也有朱子之《學庸章句》

《論孟集註》及經史訓解諸書而後孔子之道益明是故願學孔子者斷

以表章朱子為汲汲」 13

再翻開《琉球入學見聞錄》的記載「《大學》之末有朱子像上橫

額云『誠意正心』下贊云『義理精微蠶絲牛毛心胸恢廓海闊天高

11 同註 8頁 154 12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升配考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163 13 同註 12頁 165

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0

豪傑之才聖賢之學景星慶雲太山喬嶽』前題「徽國文公朱熹像」

後題『後學吳澄贊』下繪賢像旁聯云『大道亙乾坤閩南鄒魯一脈

聖德同日月海內儒宗四家』」 14 鄰近的臺灣也推崇朱熹如莊正題寫

〈大觀書社記〉「為屋二中祀文昌帝君表諸生之文明兼奉濂洛

關閩五先生示學術之標準」 15

  文昌帝君(20 圖)

附表三「文昌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1 本願真經 同治 11862 十一月 福州吳玉田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有椅背)

3-2 玉清文昌

大洞仙經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無椅背)

3-3 明聖經

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

3-4 玉歷鈔

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3-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3-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

左捧冊童子站右

3-7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朱

衣站右魁星在雲端

14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7 15 連橫《臺灣詩薈雜文鈔》文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9

391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

端旁立朱衣及魁星

3-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

立朱衣及魁星

3-10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

衣魁星站立雲端

3-11

3-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

衣魁星在側

3-13 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3-14 居家必

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並附牽馬童子

3-15

3-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3-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3-18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

依如來

3-19

3-20

文昌帝

君全書

光緒 221896 溫陵文昌廟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

在側

【單獨形象】

1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1)福州吳玉田《本願真經》同治元年(1862)

刊本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同治紀元壬戌中冬」「鍾峰文昌宮鏡

心軒校定」「板藏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坊」牌記首葉刊〈文帝寶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2)《玉清文昌大洞仙經》出版年不詳

經摺裝經前刊雙龍標中嵌經名續刊圖像 1 幅並加註「閩邑黃

春波敬繪」牌記筆者藏殘本 1 部(圖 3-2)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9: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7

389

誥》helliphellip板成擬存彰城內關帝廟任人刷印不取板資以免印購維艱

起見」第 7 葉後半葉刊〈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其中 1 部尚且

保留提捐芳名 3 葉半包括「開泉州刻《明聖經》印板工資龍銀貳拾八圓

貳角」證明此書雕板出自泉州雕工之手(圖 2-1)

【搭配組合】

朱熹捋髯持書側坐學生站右(1)泉州崇經堂《四書白文正體》

缺封面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書真本內分句讀崇經堂藏

版」第 62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2)(2)

廈門文林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四書白

文」「廈門文林堂藏板」次行刊「下《論》」第 47 葉後加刊半葉〈朱夫子〉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2-3)

按照明代的典章制度在文廟的西廡從祀諸賢 52 人「徽國公朱熹」

即廁身其間 11 康熙 51 年(1712)清廷降旨將朱熹的牌位照十哲例

升配入大成殿十哲之次位在左邊第五位先賢十子之下西向設龕安置

12 當時的福建臺灣廈門道陳璸有云「朱子集諸儒之大成猶孔子集群聖之

大成一聖一賢心源之契先後蓋若合符節也有朱子之《學庸章句》

《論孟集註》及經史訓解諸書而後孔子之道益明是故願學孔子者斷

以表章朱子為汲汲」 13

再翻開《琉球入學見聞錄》的記載「《大學》之末有朱子像上橫

額云『誠意正心』下贊云『義理精微蠶絲牛毛心胸恢廓海闊天高

11 同註 8頁 154 12 《臺灣縣志》典禮志六祭祀升配考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163 13 同註 12頁 165

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0

豪傑之才聖賢之學景星慶雲太山喬嶽』前題「徽國文公朱熹像」

後題『後學吳澄贊』下繪賢像旁聯云『大道亙乾坤閩南鄒魯一脈

聖德同日月海內儒宗四家』」 14 鄰近的臺灣也推崇朱熹如莊正題寫

〈大觀書社記〉「為屋二中祀文昌帝君表諸生之文明兼奉濂洛

關閩五先生示學術之標準」 15

  文昌帝君(20 圖)

附表三「文昌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1 本願真經 同治 11862 十一月 福州吳玉田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有椅背)

3-2 玉清文昌

大洞仙經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無椅背)

3-3 明聖經

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

3-4 玉歷鈔

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3-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3-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

左捧冊童子站右

3-7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朱

衣站右魁星在雲端

14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7 15 連橫《臺灣詩薈雜文鈔》文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9

391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

端旁立朱衣及魁星

3-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

立朱衣及魁星

3-10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

衣魁星站立雲端

3-11

3-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

衣魁星在側

3-13 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3-14 居家必

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並附牽馬童子

3-15

3-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3-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3-18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

依如來

3-19

3-20

文昌帝

君全書

光緒 221896 溫陵文昌廟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

在側

【單獨形象】

1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1)福州吳玉田《本願真經》同治元年(1862)

刊本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同治紀元壬戌中冬」「鍾峰文昌宮鏡

心軒校定」「板藏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坊」牌記首葉刊〈文帝寶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2)《玉清文昌大洞仙經》出版年不詳

經摺裝經前刊雙龍標中嵌經名續刊圖像 1 幅並加註「閩邑黃

春波敬繪」牌記筆者藏殘本 1 部(圖 3-2)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1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0

豪傑之才聖賢之學景星慶雲太山喬嶽』前題「徽國文公朱熹像」

後題『後學吳澄贊』下繪賢像旁聯云『大道亙乾坤閩南鄒魯一脈

聖德同日月海內儒宗四家』」 14 鄰近的臺灣也推崇朱熹如莊正題寫

〈大觀書社記〉「為屋二中祀文昌帝君表諸生之文明兼奉濂洛

關閩五先生示學術之標準」 15

  文昌帝君(20 圖)

附表三「文昌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1 本願真經 同治 11862 十一月 福州吳玉田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有椅背)

3-2 玉清文昌

大洞仙經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

(無椅背)

3-3 明聖經

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

3-4 玉歷鈔

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3-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3-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

左捧冊童子站右

3-7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朱

衣站右魁星在雲端

14 《清代琉球紀錄續輯》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7 15 連橫《臺灣詩薈雜文鈔》文鈔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

頁 1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9

391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

端旁立朱衣及魁星

3-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

立朱衣及魁星

3-10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

衣魁星站立雲端

3-11

3-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

衣魁星在側

3-13 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3-14 居家必

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並附牽馬童子

3-15

3-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3-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3-18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

依如來

3-19

3-20

文昌帝

君全書

光緒 221896 溫陵文昌廟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

在側

【單獨形象】

1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1)福州吳玉田《本願真經》同治元年(1862)

刊本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同治紀元壬戌中冬」「鍾峰文昌宮鏡

心軒校定」「板藏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坊」牌記首葉刊〈文帝寶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2)《玉清文昌大洞仙經》出版年不詳

經摺裝經前刊雙龍標中嵌經名續刊圖像 1 幅並加註「閩邑黃

春波敬繪」牌記筆者藏殘本 1 部(圖 3-2)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11: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9

391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3-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

端旁立朱衣及魁星

3-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

立朱衣及魁星

3-10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

衣魁星站立雲端

3-11

3-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

衣魁星在側

3-13 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3-14 居家必

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並附牽馬童子

3-15

3-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3-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3-18 文帝真

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

依如來

3-19

3-20

文昌帝

君全書

光緒 221896 溫陵文昌廟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

在側

【單獨形象】

1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側坐(1)福州吳玉田《本願真經》同治元年(1862)

刊本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同治紀元壬戌中冬」「鍾峰文昌宮鏡

心軒校定」「板藏後街宮巷口吳玉田刻坊」牌記首葉刊〈文帝寶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2)《玉清文昌大洞仙經》出版年不詳

經摺裝經前刊雙龍標中嵌經名續刊圖像 1 幅並加註「閩邑黃

春波敬繪」牌記筆者藏殘本 1 部(圖 3-2)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1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1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端坐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7 葉前半葉刊〈文昌帝君〉圖 1 幅(圖 3-3)

39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1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1

【搭配組合】

1 文昌帝君朱衣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書皮刊簽

頭封面印橙色紙刊「松雲軒印坊藏版住郡統領巷頭」牌記

〈序〉首葉首刊「嘉邑王朝肅重梓」文後刊「臺郡松雲軒盧崇玉

督刻」牌記版心刊「松雲軒藏版住統領巷頭」續刊〈諸神聖誕〉

版心下刊「修善堂」又刻〈玉歷鈔傳聖像〉計 16 葉第 16 葉鑲

入「臺灣府城內上橫街統領巷松雲軒刻字店印」牌記其中第 4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並嵌「星光燦爛桂香氤氳指

揮如意陰騭下民」「至誠無息能伏乃神綱惟士道佑啟斯文」

聯語美國哈佛大學漢和圖書館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臺南市立

圖書館林漢章李國隆黃榮洛及筆者皆有藏書(圖 3-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封面

刊書名及「光緒己丑孟冬敬鐫」「明言直告知前此任意誠非觸

目驚心免後來迷途再蹈」「勿猜勿疑莫與婦女夾針線必遵必信毋

使兒童作戲玩」「如無誠心誦閱轉送他人」「板存彰邑內黃承美

堂」牌記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第 33 葉附

刊〈開刻玉歷數目〉陳慶芳藏 1 部(圖 3-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三龍

標以及「敬行宣講功德無量」「此集專以清醒為尚俾淺學者

一觀便曉爾世人勿以短章淺句遂生經慢致觸神衷」文字

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版心下刊「苗邑崇德

堂」5 字第 1 卷第 19 葉前半葉刊「天運壬寅年苗栗縣三湖庄崇

德堂復刊」牌記筆者藏殘本 2 卷(第 14 卷)(圖 3-6)

393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1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朱衣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及溫文卿各藏 1 部(圖 3-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後半葉附圖說「乃以孔孟伊周

之學道德仁義之教綜以仙釋之靈通顯以桂籍之功用設為

四科立為九等表吉凶悔吝之機彰善惡禍福之報或兆於夢

或著於籤分身應化救劫保生嗣是之後文武醫卜士農工

賈凡一民一物之枯榮貴賤皆隸 帝君之造化焉」(圖 3-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唐黃巢陷華州僖宗夜遁巢遣朱溫追僖宗馬

斃幾為賊及帝君以自乘白騾奉僖宗擁衛至劍南僖宗幸帝

君祠祀以太牢解佩劍為贈封為順濟王祈助討巢巢果伏

誅崇祀益虔」(圖 3-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後半葉附圖說康熙年間人顏章敬夢帝君授丹桂籍助印《陰

騭文》的事蹟(圖 3-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後半葉附圖

說「唐會昌乙丑冬進士孫樵過帝君祠夜黑雨滑樵祈帝君指

3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15: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3

道禱畢忽現火光如晝樵復禱曰『帝君能神返雨為晴曩

火乃靈』俄而迴風大發四山開霽樵感而為文以祭奉祀益

虔」(圖 3-11)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

1 幅後半葉附圖說崑明人劉鼎興夢中登山有宮闕豎「宏仁

開化」牌坊兩旁桂樹芬芳乃登「桂香殿」見帝君手持如意

授錦軸諭文一道抄錄以廣其傳(圖 3-12)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3-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3-14)(2)魁星在圖

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有兩種雕

版其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封面印紫色紙刊書名及「〈學

而〉〈述而〉全冊」「會文堂發行」牌記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

音注讀法四書白文」次行刊「《論語》上」「廈門廿四崎腳會文藏

版」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文昌夫子〉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5)其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

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筆者藏 1 部(圖 3-16)又如廈門文德

堂《四書白文》缺封面首葉首行刊「監本辨字音注圈點句讀四

書白文」次行刊「廈門文德堂書坊校刊」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

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3-17)

4 其他

(1) 文昌帝君合掌站立雲端皈依如來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真經

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2 葉前半葉刊〈靈

應事跡受證釋迦〉1 幅後半葉附圖說「帝君於往昔劫中廣

行陰騭多種方便以忠孝為本利人濟心三千功滿證果天

仙自蜀皈依如來如來授記為證果定慧王菩薩」(圖 3-18)

395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1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1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隨侍在側如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全書》

光緒 22 年(1896)年刊本書皮貼書標封面印橙色紙前半葉

刊「文昌帝君聖蹟全書」後半葉刊「光緒丙申冬重鐫版藏溫陵

文昌廟」牌記第 1 卷〈凡例〉第 2 條云「帝君聖像舊刻石碑

現藏成都府及梓潼縣署內」第 1 卷〈聖像〉刊〈文昌聖像〉2

圖筆者藏 1 部(圖 3-1920)

  關聖帝君(40 圖)

附表四「關聖帝君」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 明聖真經 光緒 101884 十月 鹿 港 文

開書院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

4-2 關聖寶訓註講 光緒 121886 廈 門 多

文齋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

4-3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五月 廣 州 守

經堂

4-4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麟

書閣

4-5 關帝桃園明聖經 廣 州 古

經閣

4-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01884 七月 廣 州 聚

文堂

4-7 關帝桃園明聖經 光緒 201894 七月 廣 州 聖

經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4-8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 邑 關

帝廟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

4-9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 河 導

化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雲

端身後有圓光

39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17: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5

397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4-10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 南 善

化堂

4-11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 南 感

化堂

4-12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 新 回

善堂

4-13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 館 聚

善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

君坐左

4-1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211895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

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

左一王天君在左二

4-15 關帝明聖經 光緒 91883 廈 門 道

文齋

4-16 關帝明聖經 光緒 131887 泉 州 綺

文居

4-17 關帝明聖經 光緒 201894 苗 栗 雅

化堂

4-18 關帝明聖經 廈 門 文

德堂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

仙在右王天君在左

4-19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倉站右關平站左

4-2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 堂

藏板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

平站右周倉站左

4-22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 栗 補

化堂

4-23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 北 代

勸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

站左

4-24 關帝明聖真經 光緒 341908 臺 中 張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1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98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揖臣 倉站左關平站右

4-25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 圍 喚

醒堂

4-26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 南 警

世堂

4-27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 邑 崇

德堂

4-28 挽回中天 淡 新 開

恩堂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

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4-29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 竹 贊

化堂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

4-30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 州 集

新堂

4-3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

昌附牽馬童子

4-32

4-3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 門 會

文堂

4-34 四書白文 廈 門 文

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

4-35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

4-36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

4-37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

4-38

4-39

4-40

武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月 宜 蘭 仰

山書院

關聖帝君神像

【單獨形象】

1 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坐椅上如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光緒

10 年(1884)10 月刊本封面印橙色紙刊書名及「光緒十年重刊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19: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7

版藏文開書院」牌記卷首鐫〈張仙聖像〉〈伏魔大帝關聖帝君像〉

〈王天君像〉3 圖各半葉續鐫鹿港生員王烈堂序文半葉第 17 葉刊

鄭鴻猷〈後序〉文末空白處加刊「麗文齋刻」牌記(圖 4-1)

2 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上如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註講》光緒 12

年(1886)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黃色紙刊書名及「光緒丙戌新

刊多文齋藏板」牌記第 3 葉前半葉刻圖 1 幅留白處加刊「國朝咸

豐間御書『萬世人極』匾額封贈春秋特祭加奏樂舞佾重典」4 行小

字第 5 葉前半葉刊〈像讚〉「昂然之容皎日英風浩然之氣際天

薄地韜略出于《春秋》武勇出諸仁義提兵肆伐威靈膽落群奸

秉燭一霄清列名流率士噫帝神在天一日千古萬世綱常八方

尊俎忠義有經昭茲文武公如日月何今何」筆者藏 1 部(圖 4-2)

3 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石上

(1) 廣州守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5 月刊本以

朱綠黑三色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廣東省城舊

學院前守經堂板」牌記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聖帝真像〉1 幅

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

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環印圖〉1 幅加刊「光緒十年五月十三日湛

心溥敬謹重篆」牌記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良敬書」「粵

東九曜坊守經堂藏板」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朱色印

記 1 方及「呂淖銘」橢圓名章 1 枚筆者藏 2 部(圖 4-3)

(2) 廣州麟書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學院前麟書閣」

牌記並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

朱色印記 1 方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

忠義仁勇關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首二葉版心

加刊「學院前麟書閣藏板」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鄧遂

399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1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良敬書」「省城學院前麟書閣藏板」牌記林文龍及筆者各藏 1 部

(圖 4-4)

(3) 廣州古經閣《關帝桃園明聖經》出版年不詳以朱綠黑三色

套印封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雙門底古經閣」

牌記卷前第 2 葉後半葉刊圖像 1 幅並刻「敕封伏魔忠義仁勇關

聖帝君」「六月念四日寶誕」2 行文字第 29 葉書後刊「後學三水

鄧遂良敬書」「省城雙門底古經閣藏板」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5)

(4) 廣州聚文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10 年(1884)7 月刊本全書皆

用黑墨印刷書皮刊「關聖帝君明聖經」簽頭封面刊書名及「光

緒甲申孟秋重刊」「陳華褧敬書」牌記卷前加刊〈帝君聖像〉1

幅並刻

帝像乃仿於京師董仲甫家所藏《歷代名臣冊》中蓋宋宣和本也

帝係長目隆準聳顴闊頰美髭髯面有黑子七點朗若列星與

時所傳繪者異也光緒甲申孟秋友人重梓是誌因摹繪於篇首

用深瞻敬云香邑李洵安敬書

版心又分別嵌入彭駿儀左公海潘靄吉勞肇光吳以儉陳植

榘郭文修譚國恩董起庾等書寫者姓名第 5 葉後半葉刊「右

經一卷乃求各書家繕寫精刻柳骨顏筋並皆佳妙但書法雖佳

而聖經宜敬幸勿將此書分析與童蒙摹仿誠恐分析之後頁數

即不備不完摹仿」第 34 葉經末刊「羊城西湖街聚文堂刊刷」牌

記筆者藏 1 部(圖 4-6)

(5) 廣州聖經堂《關帝桃園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7 月刊本封

面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及「板存粵東省城龍藏街聖經堂」牌記

卷前第 2 葉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後半葉刊〈帝君寶印〉〈帝君環

紐〉2 圖以及「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守心中嘎嘎大是不

40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21: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19

401

同純陽呂仙讚」文字以上皆用朱墨印刷正文則用黑墨刊

印第 26 葉書後刊「光緒歲次甲午孟秋穀旦後學番禺何炳熙薰

沐敬書」「板藏龍藏街聖經堂承刊」牌記筆者藏 1 部(圖 4-7)

王樹村曾經編選《關公百圖》其中第 49 圖引介清代廣州的彩印插圖

雖未註明出版單位但與筆者前列第(1)至(3)書極其類似推測亦屬

廣州書坊出品王氏並按語「中國版圖廣大各地民俗信仰之神並不盡同

惟有關公之神像從南到北皆供其版刻繪像尤其廣東潮州汕頭經商

作買賣的店鋪無一不供奉關聖帝君之瓷畫或畫像《明聖經》刻版印行

更增進了人們對關公賜財和保護的信仰」 16 清代閩粵客籍人士亦多從

潮汕兩地播遷入臺此類經典至今尚散存臺島足資當年渡臺先民攜書

拓墾的痕跡

4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5

葉後半葉刊圖 1 幅圖額並且加鐫「這形容大不同忠孝節義固

守心中嘎嘎大是不同純陽呂仙讚」文字(圖 4-8)

(2)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運辛丑

年臺灣苗栗一堡三叉河街導化堂敬刊」「板存泉郡東門廣平倉謝

家成美齋善書坊發行」「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

心下刊「三河導化堂」5 字卷首第 4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9)

(3)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書皮刊

雙龍書標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

16 王樹村《關公百圖》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6 月頁 61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2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天運辛丑年孟冬月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堡朴仔樹下庄善化堂

敬刊」「善傳宇宙化補人間」「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坊刷印田

庵鄉施泔麋司雕刻」牌記版心下刊「苗南善化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10)

(4)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缺書皮封

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著造喚醒新民」後半葉刊

「感化堂住臺灣新竹竹南一堡中港頭份街五梅村於辛丑年冬月

中浣穀旦敬刊願諸君慎毋褻瀆珍重宣傳黃搏扶敬書」「感格

蒼穹且向善門疊啟化行鄒魯須知覺路齊開」「溫陵塗門外

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牌記版心下刊「竹南感化堂」5 字第 1

卷第 2 葉加鈐「板藏泉郡東門廣平倉宮口成美齋謝再來司承辦」

印記 1 方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關聖帝君神像〉1 幅潘元石

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1)

(5)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書皮刊書

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書名後半葉刊「天

運壬寅孟秋之上濣新竹縣竹北二堡麟鳳莊麟鳳宮回善堂敬刊」

「板存泉州塗門街舍人巷口尚文堂胡赤鼠」牌記版心下刊「淡

新回善堂」5 字第 1 卷第 7 葉後半葉刊〈南天關聖帝君〉1 幅

林文龍藏 1 部(圖 4-12)

40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2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1

【搭配組合】

1 關聖帝君呂帝張真君合圖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9 月刊本書皮刊雙龍書標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

關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呂帝坐右張真君坐左後半葉刊

「天運壬寅菊月上浣臺灣苗栗縣苗南一堡公館庄聚善堂敬刊」「版藏在

公館庄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筆者藏 2 部(圖 4-13)

2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關平周倉合圖如廈門文德堂《關帝明

聖真經》光緒 21 年(1895)刊本經摺裝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乙

未年重鐫」「幸勿污穢」「廈門文德堂刻印」牌記續刊連續圖像關

聖帝君居中側坐關平在右一張仙在右二周倉在左一王天君在

左二許詩斌藏 1 部(圖 4-14)

3 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合圖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張仙站右

王天君站左

(1) 廈門道文齋《關帝明聖經》光緒 9 年(1883)刊本書皮貼龍標

書簽封面刷朱色印黃色紙刊書名及「板存在廈門廿四崎頂道

文齋」牌記書前朱印〈聖帝真像〉1 幅無邊框版心下刊「道

文齋板」4 字第 23 葉刊「板存廈門廿四崎頂道文齋書坊內」「光

緒癸未元旦陽江後學姜自騶敬書」木記 2 行林文龍與筆者各藏 1

部(圖 4-15)

(2) 泉州綺文居《關帝明聖經》光緒 13 年(1887)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刷朱色印橙色

紙刊書名及「光緒丁亥年鐫」「版寄泉城道口街綺文居書坊發售」

牌記書前朱印〈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筆者藏 1 部(圖 4-16)

(3) 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經》光緒 20 年(1894)刊本書皮印紅

色紙刊三龍標中嵌「關聖帝君明聖真經」封面刊「關帝明聖

403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2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2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真經」及「光緒甲午重鐫」「善書局雅化堂藏版」「若有善男信女

祈求靈驗臺中苗栗小圍牆庄邱新振存板」牌記首葉前半葉刊

〈關聖帝君〉1 幅有邊框版心下刊「雅化堂」3 字筆者藏 1

部(圖 4-17)

(4) 廈門文德堂《關帝明聖經》出版年不詳缺書皮及封面首葉前

半葉朱印〈聖帝真像〉1 幅有邊框後半葉刊建德堂鰲山氏書序

文 1 篇並鍥「廈門廿四崎頂文德堂存板」牌記 1 行筆者藏 1

部(圖 4-18)

4 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圖

(1)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右關平站左如宜蘭仰山書院

《武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3 葉前

半葉刊〈關帝聖像圖〉1 幅其中《度人寶懺》第 13 葉末加刊「光

緒十二年丙戌歲孟冬上浣福建省臺北府宜蘭縣仰山書院重刊」

牌記許詩斌溫文卿及莊建緒各藏 1 部(圖 4-19)

(2)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封面印黃色紙上

刻財子壽下刊書名及「光緒乙未鐫」「集新堂藏板」牌記上卷

第 13 葉刊〈關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鹿港文教基金會及筆者各

藏 1 部(圖 4-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上卷第 17 葉刊〈關

帝靈感籤詩〉附圖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21)

(3) 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關平站右周倉站左如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書皮刊書名

封面印桃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標中嵌「監造小春秋」5 字後半

葉刊「天運辛丑年秋月上浣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苗南一堡補化

堂敬刊」「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印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

40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25: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3

糜雕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前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刷紅色

筆者藏 1 部(圖 4-22)又如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1902)5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及「印刷送傳修功積德遵守奉

行是效是則」「置諸座右佩凜書紳不暇自閱轉送他人」

兩則標語後半葉加刻「代勸堂」「義同魯史語闢齊諧」及「代

上帝而立言決醒愚昧勸下民以向善世慶昇平」聯語封面

印桃色紙前半葉刊「《續造覺世金篇》辛丑季冬降著壬寅仲

夏開雕」後半葉刊「臺灣竹北一堡九芎林復興莊飛鳳山代勸堂敬

刊印送」「版藏泉城道口街郁文堂書局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

雕刻」牌記第 1 卷前刊〈關聖帝君〉1 幅版心下刊「飛鳳山代

勸堂」6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3)

(4) 關聖帝君捋髯居中側坐周倉站左關平站右如臺中張揖臣《關

帝明聖真經》光緒 34 年(1908)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天運太

歲戊申新秋」牌記卷首前半葉刊圖像 1 幅內文以活字排印

圖像另用木版刊刷首葉刊臺中張揖臣序文 1 篇筆者藏 1 部(圖

4-24)

5 關聖帝君周倉合圖

一是關聖帝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周倉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刊本書皮刊書標

封面刊書名及「丙申冬臺北宜邑頭圍喚醒堂敬刊」「板存漳州城內

南臺廟街多藝齋刻坊」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筆者藏 1 部(圖 4-25)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封面印紅

色紙前半葉刊三龍書標及書名後半葉刊「天運庚子年孟夏月

臺灣省臺中府苗栗縣壹堡南勢坑莊警世堂敬刊」「請泉州道口街

郁文堂書局印板寄在郁文堂書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

405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2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刻」牌記第 1 卷首葉後半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苗

南警世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6)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文衡聖帝寶像〉1 幅(圖 4-27)

(4)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缺封面及牌記第 1 卷第

11 葉刊〈關帝君像〉1 幅版心下刊「淡新開恩堂」5 字筆者藏

1 部(圖 4-28)

二是關聖帝君捋髯側坐周倉站左如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書皮刊書標封面印紅色紙前半葉刊書名及「庚

子仲夏之月著臺灣新竹贊化堂敬刊」後半葉刊「歲在庚子仲秋開雕鸞

下張維煌敬書」「每部大扣紙印工龍銀」「板寄泉州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牌記第 1 卷第 4 葉前半葉刊〈關聖

帝君神像〉1 幅版心下刊「新竹贊化堂」5 字鹿港文教基金會藏 1 部

(圖 4-29)

6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4-3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4-3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4-3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4-3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4-34)

7 其他

(1)關聖帝君捋髯側坐秉燭讀書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

40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27: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5

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4 葉前半葉刊〈秉燭達旦

圖〉1 幅後半葉刊〈帝君柄燭達旦古跡詞〉「百計空蘢無過是

高官厚祿最懊怋欸心情重陷人心毒嫂君臣昏夜聚嫌

爪身名辱大丈夫仗劍立中宵擎華燭 處暗室昭幽獨

印皓月明哀曲使奸喪膽悚惶匍伏一盞紅燈終未滅數

行青史還堪讀到如今兩院尚分祠威肅」調寄〈滿江紅〉

為河南《許州志》甄汝舟所作(圖 4-35)

(2) 關聖帝君提刀騎馬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6

葉前半葉刊〈聖命句免〉1 幅後半葉刊文云明朝解州人于保將

離家遠戍妻王氏虔誠禱念關帝乃顯聖于保行軍時遇「赤面

長髯人」助歸家養母徵兵名冊具有「關聖句免」4 字自此遂

得免戍(圖 4-36)

(3) 堂屋內掛關帝聖像圖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7 葉前半葉刊〈帝訓避邪〉1 幅後半葉刊「錢盈順天人貿

易為生最敬關帝凡有疑難事無算命問卜但趨正陽門內

求關帝籤以決行止一日移居鄰言此房甚凶夜有狐魅弄人

盈不答於堂屋內掛關帝聖像棹上供帝寶訓文一冊晨起焚

香跪誦一遍僕婦見許多狐魅乘月色遯去再無影響且事事

順利人皆謂敬帝訓之報焉」(圖 4-37)

(4) 關聖帝君神像如宜蘭仰山書院《武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15 葉

前半葉刊〈敬神自警〉1 幅第 18 葉前半葉刊〈神庥得子〉1 幅

第 19 葉前半葉刊〈刊施寶訓〉1 幅(圖 4-383940)

嘉慶 24 年(1819)〈重修鹿港文武兩祠碑記〉鍥石「國家臚陳祀典

自都城以及各府州縣莫不建祠崇奉文昌帝君關聖大帝者所以振揚文

407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2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08

教扶植綱常也」 17 連橫《臺灣通史》記載「士子之祀文昌商人之祀

關帝hellip所業不同即所祀亦異是皆有追遠報本之意而不敢忘其先德

也」 18 這是清代臺灣官方民間祭祀關帝的緣故另外透過鸞堂所扶

鸞著作的善書俗稱「鸞書」清末臺灣地區的鸞堂將關聖帝君孚佑帝君

司命真君等「三恩主」視為崇祀的主神其實與民間信仰關係至深尤其

是清代出版的「鸞書」當中出現許多借託關帝呂帝者造成這兩位神

祇與鸞堂的淵源更為密切 19 王見川曾經整理出一份〈光復(1945)前臺

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 20 收羅書目 184 種筆者據此搜索寓目所及刊

有文教神祇圖像者在本文揭露僅 12 種其他或無圖或未見或非雕版

刊印也是由於筆者力有未逮當是日後追索的對象

  呂祖(25 圖)

附表五「呂祖」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1 呂祖真經 廣州守經堂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5-2 呂祖靈應度心真經 光緒 251899 汕頭青蓮軒 呂祖手持拂塵負

劍站立雲海

17 《臺灣中部碑文集成》甲記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5 18 連橫《臺灣通史》卷二十二宗教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584 19 李世偉《日據時代臺灣儒教結社與活動》臺北市文津出版社1999 年 6 月

頁 149 20 王見川〈光復(1945)前臺灣鸞堂著作善書名錄〉《民間宗教》第 1 輯臺

北市南天書局1999 年 12 月頁 173-19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29: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7

40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3 繼世盤銘 光緒 261900 八月 新竹贊化堂

5-4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光緒 311905 十月 臺南啟善堂

呂帝捋髯手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5-5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5-6 慈帆寶筏 光緒 281902 七月 淡新回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雲端身後有圓光

5-7 呂帝三世因果經 光緒 331907 浦東朱氏 呂帝背負劍右手

持拂塵左手捧葫

蘆趺坐蒲團

5-8 三恩主寶訓 光緒 281902 九月 公館聚善堂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

圖 右 身 後 有 圓

光關帝居中張

真君坐左

5-9 渡世慈帆 光緒 221896 冬 頭圍喚醒堂

5-10 齊省寶鑑 光緒 261900 四月 苗南警世堂

5-11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5-12 玉鏡心明 光緒 271901 十月 苗南善化堂

5-13 小春秋 光緒 271901 秋月 苗栗補化堂

5-14 拔世金丹 光緒 271901 三河導化堂

5-15 喚醒新民 光緒 271901 冬月 竹南感化堂

5-16 覺世金篇 光緒 281902 五月 竹北代勸堂

5-17 挽回中天 淡新開恩堂

呂 帝 手 捧 笏 板 端

坐身後有圓光

柳天君站左

5-18 無極聖帝大洞真經 臺灣鳳邑 呂帝手持拂塵側

坐讀經柳天君站

5-19 孚佑帝君寶經 昭和 61931 澳門祥和號 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5-20 新增懸金萬寶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2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0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 出版者 圖像說明

5-21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其下四文昌並附

牽馬童子

5-22

5-23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5-24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

其下四文昌

5-25 誦經靈驗圖說 咸豐 111861 十月 臺郡松雲軒 呂祖手持拂塵自

雲端降壇接受官

員們頂禮祈願

【單獨形象】

1 呂祖雲端顯相

(1) 廣州守經堂《呂祖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書名

及「學院前守經堂藏板」牌記卷首前刊〈呂祖過洞庭湖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海卷首首葉第 2 葉刊「太微

先君呂祖師垂訓云若以善書傳一人者當十善傳十人者當

百善傳大富貴大豪傑者當千善廣布無窮重刊不朽者當

萬萬善」正文首葉前半葉刊「此書乃呂祖憫世人疾苦親降乩

壇鑒定良方凡有病者誠心頂禮在香案前先虔誦真經三遍

然後求方莫不靈應如響」後半葉刊〈呂祖自序傳〉

余本唐之一宗人耳名瓊字伯玉配金氏生四子長曰甘次

曰美次曰豐次曰克余少時有相士相余謂眉稜口闊鼻聳項

長面修而潤鬚茂而疏真儒者氣象但山林上有一痣當剋妻

太陰下有一痣當剋子二者皆不善獨鶴形龜息聲自丹田中出

是可遇仙得仙而非凡骨之比余尚未悟後余十歲能文章十五

好劍二十即名時五十登第且授官而治邑惟以德化人妻孥之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31: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29

胥慶也如彼少長之偕榮也如彼於是始疑相者之人為劣於相者

也不意唐有日月當空之禍凡我同宗觸之者滅遭之者亡余甚

恐是以棄子攜妻流寓於山卜築於洞時惟兩口故更其姓氏

曰呂因在山下故易其名曰巖時處洞中因聲其字曰洞賓其

後妻亡而身孤遂扁其號曰純陽子肆觀於宇宙之間寄傲於煙霞

之外朝訪仙朋暮謁道侶歷方壺遊十洲玩三島於是始信

夫相者之言為善於相者也自是由唐而五代而宋而金而元

而明而清世代不覺其九遷自艾而耆而耄而耋而期頤壽

算已歷乎十變則遇仙之言亦至此而益驗矣

第 13 葉加鈐「美商新華利洋行臺北市朝陽街呂淖銘敬送」朱色木

記筆者藏 1 部(圖 5-1)

(2) 汕頭青蓮軒《呂祖靈應度心真經》光緒 25 年(1899)刊本書

前刊〈呂祖師真像〉1 幅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立雲端許詩

斌藏 1 部(圖 5-2)

(3) 新竹贊化堂《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1900)8 月刊本第 1 卷第

5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手持拂塵負劍

站立雲端(圖 5-3)

(4) 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1905)10 月刊本

封面前半葉刊書名及「啟佑後人範不過善承先聖法則永遵」

聯語後半葉刊「乙巳年陽月著」「啟善堂重刊」「臺南林春

徐春馨鄭春亨監刻敬板」的牌記經前首葉改用朱墨印刷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呂帝捋髯持拂塵負劍站立雲

端空白處並加鍥「泉城塗門外田庵鄉洪綿贊刻」牌記後半葉

續刊「臺南啟善堂藏板貴善印送相議」「乙巳年陽月雕」「廈門

411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3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2

會文堂書坊印」牌記經文各葉皆以墨印版心下刊「啟善堂」3

字林漢章藏 1 部 21 筆者藏 2 部(圖 5-4)

2 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

(1)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9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圖 1 幅(圖 5-5)

(2) 淡新回善堂《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1902)7 月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前半葉刊〈南宮孚佑帝君〉1 幅(圖 5-6)

3 呂帝負劍右手持拂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如浦東朱氏《呂帝

三世因果經》光緒 33 年(1907)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三十三

年丁未」「板存浦東二十二保五朱姓家中珍藏」牌記書前刊〈孚佑

帝君像〉1 幅並鍥〈讚〉兩首「莫大神通全在忠孝利己利人

千秋大道自古至今因緣非渺信筆描成當前寫照」「一劍橫秋

清風兩袖道在函三丹成轉九蒼梧北海白雲帝鄉甘河一滴

源遠流長」筆者藏 1 部(圖 5-7)

【搭配組合】

1 呂帝關帝張真君合圖呂帝手捧笏板端坐圖右身後有圓光關

帝居中張真君坐左如公館聚善堂《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1902)

9 月刊本封面前半葉刊神像 1 幅(圖 5-8)

2 呂帝柳天君合圖

一是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1) 頭圍喚醒堂《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1896)冬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圖 5-9)

21 林漢章〈余清芳在西來庵事件中所使用的善書〉《臺灣史料研究》第 2 號

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3 年 8 月 20 日頁 116-12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3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1

(2) 苗南警世堂《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1900)4 月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前半葉刊〈孚佑帝君〉1 幅刷紅色(圖 5-10)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2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寶像〉1 幅(圖 5-11)

(4) 苗南善化堂《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1901)10 月刊本第 1 卷

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2)

(5) 苗南補化堂《小春秋》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首葉後

半葉刊〈呂帝君像〉1 幅刷紅色(圖 5-13)

(6) 三河導化堂《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1901)刊本卷首第 5 葉

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4)

(7) 竹南感化堂《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8

葉後半葉刊〈孚佑帝君神像〉1 幅(圖 5-15)

(8) 竹北代勸堂《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1902)刊本第 1 卷前刊

〈孚佑帝君〉1 幅(圖 5-16)

(9) 淡新開恩堂《挽回中天》出版年不詳第 1 卷第 12 葉刊〈呂帝

君像〉1 幅(圖 5-17)

二是呂帝持拂塵側坐讀經柳天君站右如臺灣鳳邑《無極聖帝大

洞真經》出版年不詳書皮刊書標封面刊雙龍標中嵌書名卷前

刊圖像 1 幅經末加刊 4 則臺灣鳳邑人氏捐資助印的記錄林文龍藏

1 部(圖 5-18)

三是呂帝捋髯站左柳星君站右如澳門祥和號《孚佑帝君寶經》昭

和 6 年(1931)正月刊本以朱墨雙色套印書皮刊書標封面前

半葉刊「孚佑帝君大洞真經」及「辛未孟春敬印」「粵東澳門關前正

街祥和號藏板」牌記後半葉刊圖像 1 幅印紅色並刊圖說

孚佑帝君五月十八日聖誕柳星君正月廿六日聖誕」第 6 葉

413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3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3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刊「孚佑帝君讚曰關聖帝君作事清白不愧為聖行為端正方

可為神孔夫子何為聖聖所以作《春秋》也關夫子何為聖聖

所以讀《春秋》也先聖後聖其揆一也」第 7 葉刊「太微紫微

佛賜文尼大願大眾大慈大悲救難救苦每落瑤池三世因果

醒人迷途渡登彼岸拔上天梯示引南北指人東西天君鑒察

柳將查稽稽查賜福福壽綿長」第 9 葉刊「《武帝明聖經》《文

昌陰騭文》我著經一卷三聖齊頒行《三世因果》先前有《大

洞真經》隨後成」

第 19 葉經末空白處又加蓋「敬重經文保守功得無量」「指南宮爐下基

隆市基隆草店尾三十三番信士賴南桂敬送」木記 2 則筆者藏 1 部(圖

5-19)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5-20)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5-21)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5-22)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

用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5-23)又

如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5-24)

4 其他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如臺郡松

雲軒《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1861)10 月刊本書皮刊「金剛

感應圖說」書標封面刊書名及「咸豐辛酉陽月刊」「台郡松雲軒藏版」

牌記共計 40 幅圖第 36 葉後半葉刊「閩中黃奏一總戎崇信經

41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35: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3

典且其家事呂祖甚虔呂祖曾降壇三十二次授以兩經之註為之

序跋作偈二十二章後觀世音菩薩降筆示云此註痛掃支離歸於

明顯幸速付梓普成善果於是其家刊刻印施現在此經之註盛

行於世觀世音菩薩降乩法語載註經卷內余有印施之本觀者奉

之」第 37 葉前半葉刊靈驗圖 1 幅筆者藏 2 部(圖 5-25)

  魁星(17 圖)

附表六「魁星」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

昌閣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6-2 四書讀本 光緒 161890 廈門文德堂

6-3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6-4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6-5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月 彰邑黃承美堂

6-6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簇錦魁星圖銘

6-7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

側坐朱衣站右魁

星在雲端

6-8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

站立雲端旁立朱衣

及魁星

6-9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

法旁立朱衣及魁星

6-10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 昌 帝 君 手 持 如

意偕朱衣魁星站

立雲端

415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3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3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16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6-11

6-12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

上朱衣魁星在側

6-13 新增懸金萬寶全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6-14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

下四文昌並附牽馬

童子

6-15

6-16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6-17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

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魁星腳踏桂枝踢斗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刊本封面刊書名及「光緒二年孟夏重刊」「板存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牌記第 1 卷〈像〉第 3 葉刊〈魁星像〉1 幅第 1 卷〈本傳〉首葉刊

「義陵劉體恕古渝金本存原本晉陵諸子同校重刻」國立臺灣圖書

館藏 1 部 22 (圖 6-1)

2 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1) 廈門文德堂《四書讀本》光緒 16 年(1890)刊本封面印黃色

紙刊書名及「遵依監本點畫」「文德堂藏板」牌記書前加刊〈并

言〉及〈字辨〉各 1 葉特別以朱墨刷出內容包括《大學》10

葉以及《中庸》19 葉《大學》首葉首行刊「梅峰書院校正監字四

書真本」「文德堂藏板」次行刊「《大學》庚寅年」《中庸》首葉

22 筆者按「常郡」即今日江蘇省常州市大正 7 年(1918)8 月 1 日為紀念臺

灣縱貫鐵道開通日人守屋善兵衛寄贈是書轉由臺灣總督府圖書館典藏書

前尚見加鈐的紀念朱文方章 1 枚筆者以為是書曾經在臺灣流傳故收錄本文

介紹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37: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5

首行刊「監字四書真本」「庚寅年」「文德堂藏板」第 20 葉前半葉

附刊〈文魁〉圖 1 幅筆者藏 1 部(圖 6-2)

(2) 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0

葉前半葉刊〈大魁夫子〉圖 1 幅(圖 6-3)

3 簇錦魁星圖銘將「正心修身克己復禮」8 字轉化成抽象的魁星

腳踏鰲頭踢斗並加刊「述聖言以立身集文字而成體貌巍巍以握

筆光耀耀而射斗」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玉歷鈔

傳聖像〉第 4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4)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下半葉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5)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下刊〈簇錦魁星圖銘〉1 幅(圖 6-6)

【搭配組合】

1 魁星文昌帝君朱衣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6-7)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6-8)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6-9)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417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3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3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6-10)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6-11)又

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6-12)

2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6-13)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6-14)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6-15)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6-16)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6-17)

  朱衣(16 圖)

附表七「朱衣」版印書籍圖像簡目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1 文帝全書 光緒 21876 四月 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朱衣捧笙立像

7-2 明聖經重增寶誥 光緒 271901 彰邑關帝廟 朱衣捧冊立像

7-3 玉歷鈔傳警世 道光 101830 臺郡松雲軒

7-4 慈恩玉歷 光緒 151889 十

彰邑黃承美堂

7-5 牖民覺路 光緒 271901 苗邑崇德堂

文昌帝君居中端

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41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39: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7

419

圖號 書名 出版年(中 西元)出版者 圖像說明

7-6 文昌帝君手執如

意側坐朱衣站

右魁星在雲端

7-7 文昌帝君手捧笏

板站立雲端旁立

朱衣及魁星

7-8 文昌帝君站立雲

端施法旁立朱衣

及魁星

7-9 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偕朱衣魁星

站立雲端

7-10

7-11

文帝真經寶懺 光緒 121886 十

宜蘭仰山書院

文昌帝君居廟堂

之上朱衣魁星

在側(2 圖)

7-12 新增懸金萬寶

全書

光緒 211895 福州集新堂

7-13 居家必備不求人 文堂

魁 星 在 圖 左 上

方其下四文昌

並附牽馬童子

7-14

7-15

四書白文 民國 11912 廈門會文堂

7-16 四書白文 廈門文德堂

魁 星 在 圖 右 上

方其下四文昌

【單獨形象】

1 朱衣捧笙立像如常郡陽邑廟文昌閣《文帝全書》光緒 2 年(1876)

4 月刊本第 1 卷〈像〉第 4 葉刊〈朱衣像〉1 幅(圖 7-1)

2 朱衣捧冊立像如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增寶誥》光緒 27 年(1901)

刊本第 8 葉前半葉刊〈朱衣神君〉圖 1 幅(圖 7-2)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4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3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搭配組合】

1 朱衣文昌帝君捧冊童子合圖文昌帝君居中端坐朱衣站左捧

冊童子站右

(1) 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警世》道光 10 年(1830)刊本第 4 葉

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3)

(2) 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光緒 15 年(1889)10 月刊本第 6

葉前半葉上半葉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4)

(3) 苗邑崇德堂《牖民覺路》光緒 27 年(1901)刊本第 1 卷第 7

葉前半葉上刊〈文昌帝君〉1 幅(圖 7-5)

2 朱衣文昌帝君魁星合圖

(1) 文昌帝君手執如意側坐朱衣站右魁星在雲端如宜蘭仰山書

院《文帝真經寶懺》光緒 12 年(1886)10 月刊本卷首第 1 葉

前半葉刊〈文帝寶像〉1 幅(圖 7-6)

(2) 文昌帝君手捧笏板站立雲端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

《文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3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文昌帝君受

冊封帝奉命開化圖〉1 幅(圖 7-7)

(3) 文昌帝君站立雲端施法旁立朱衣及魁星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4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衛駕入蜀〉1 幅

(圖 7-8)

(4) 文昌帝君手持如意偕朱衣魁星站立雲端如宜蘭仰山書院《文

帝真經寶懺》卷首第 6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命顏章敬〉1 幅

(圖 7-9)

(5) 文昌帝君居廟堂之上朱衣魁星在側如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卷首第 5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1 幅(圖 7-10)

又如卷首第 7 葉前半葉刊〈靈應事跡諭劉鼎興〉1 幅(圖 7-11)

42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41: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39

421

3 五文昌合圖

(1) 魁星在圖左上方其下四文昌並附牽馬童子如福州集新堂《新

增懸金萬寶全書》光緒 21 年(1895)刊本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圖 7-12)又如《居家必備不求人》卷首刊〈耀宰文衡〉

1 幅河南白尚忠贈予東海大學典藏 1 部(圖 7-13)

(2) 魁星在圖右上方其下四文昌如廈門會文堂《四書白文》至少

有兩種雕版一是民國元年(1912)刊本第 35 葉後半葉刊〈五

文昌夫子〉圖 1 幅(圖 7-14)二是民國 15 年(1926)刊本沿用

民國元年的雕版重刊構圖相似刀法略有出入(圖 7-15)又如

廈門文德堂《四書白文》第 42 葉之後加刊半葉圖 1 幅(圖 7-16)

相傳宋朝歐陽修主持貢院考試每逢閱卷經常感覺到座後有朱衣人

時復點頭凡是朱衣人點頭的都是合格的文章於是賦詩「文章自古無

憑據唯願朱衣暗點頭」因此後人將「朱衣點頭」當作科舉中選的代稱

23 筆者檢出臺地傳統詩文語涉「朱衣」者譬諸臺南章甫「朱衣夜靜頭方

點赤鯉雷鳴尾已燒」 24 新竹林占梅「暗裏朱衣不點頭高名依舊羅昭

諫」 25 臺南施士洁「鳳凰江左匹吳陳點首朱衣亦夙因」 26 鹿港洪棄

生也曾經向族人回函澄清「頃接來信有訛傳方干登第之事敝處亦有以

23 轉引《辭源》(大陸版)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1993 年 4 月 1 日臺初版十二

刷頁 817 24 章甫《半崧集簡編》七律〈門人郭紹芳秋闈獲雋〉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32 25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簡編》正文〈頻年曲答蕭薦階茂才見贈之作〉臺灣銀行

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81 26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詩鈔卷十一〈吳梅村集題後〉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4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4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2

此相問訊者是係朱衣惱人已將弟名列在孫山外」 27 由此得見「朱衣」

在臺灣士子們心目中的象徵意義

黃叔璥《赤崁筆談》提到「南路長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梓潼關帝

魁星朱衣呂祖」 28《鳳山縣志》補充「仙堂在長治里前阿社內

鄉人何侃鳩眾所建祀五文昌能降乩」 29《重修鳳山縣志》再記「康

熙年間里民何侃募眾建」 30 可知清初臺灣的民間信仰即有「五文昌」

的崇祀附提一筆學者陳清香認為「朱衣星君是宋代的大儒朱熹」 31

謝宗榮亦表示「『朱衣公』在閩台地區又被稱為『朱熹公』」32 將「朱衣」

與「朱熹」混為一談實在有待商榷筆者茲舉兩例並就教方家道光

25 年(1845)3 月臺南舉人陳貽蘭為銀同祖廟撰寫碑記

臺郡至我都始入版圖立學宮崇祀朱夫子士人始蒸蒸向化及

鹿洲藍先賢以幕從征凡所以立制度而式多士者悉本所學而見

之於實用以故年來文風日盛登進士者踵相接苟茲廟後蓋成

則予擬中塑五文昌旁塑朱夫子藍先賢神像不但有功德祀之

并以起士人道學希朱經濟希藍之思焉 33

27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選書札〈答家明標問鄉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

《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4 28 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卷二《赤崁筆談》祠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灣文獻叢刊》本頁 45 29 《鳳山縣志》卷十外志寺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本頁 162 30 《重修鳳山縣志》卷十一雜志名蹟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灣文獻叢刊》

本頁 268 31 陳清香〈文昌帝君與魁星的造形藝術〉《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

傳統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16-20 32 謝宗榮〈文昌帝君的信仰與傳說〉《傳統藝術》第 34 期宜蘭縣國立傳統

藝術中心民國 92 年 9 月頁 8-10 33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甲記〈臺郡銀同祖廟碑〉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臺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4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1

423

文中言明「五文昌」之外旁塑「朱夫子」神像「朱衣」當然不可能同時

分身成「朱夫子(朱熹)」雕成兩尊偶像齊享煙火二是翻見彰邑關帝廟

出版的《明聖經重增寶誥》書序「並將五文昌帝君暨朱夫子金甲舍人

趙天君柳天君九天司命真君等誥一概剞劂附焉」書前的圖像安排

是將「朱夫子(朱熹)」與「朱衣神君」分別刊出並未等同一尊

三結語

綜合前文臚列的聖訓寶誥經懺鸞書私塾教材日用通書等 50 種圖

籍筆者歸納其中出版的單位

1 書坊刻書品類最繁比重最高如福州南關外斗中街的「集新堂」

書坊南後街宮巷口的「吳玉田」刻坊泉州道口街上的「崇經堂」

「郁文堂」及「綺文居」東門廣平倉謝家「成美齋」善書坊塗門街

舍人巷口「尚文堂」晉江石獅街的「王源順」漳州城內南臺廟街「多

藝齋」刻坊廈門廿四崎頂的「文林堂」「文德堂」「會文堂」「多

文齋」及「道文齋」汕頭的「青蓮軒」廣州的「守經堂」「麟書閣」

「古經閣」「聚文堂」「聖經堂」以及臺郡(臺灣臺南)的「松雲軒」

2 鸞堂著造囊括宜蘭頭圍「喚醒堂」刊《渡世慈帆》(光緒 22 年冬)

苗南「警世堂」刊《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刊

《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刊《小春秋》(光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刊《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竹南

灣文獻叢刊》本頁 276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4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4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24

「感化堂」刊《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苗邑「崇德堂」刊《牖

民覺路》(光緒 27 年)三河「導化堂」刊《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

竹北「代勸堂」刊《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淡新「回善堂」刊

《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苗南「聚善堂」刊《三恩主寶訓》(光

緒 28 年 9 月)淡新「開恩堂」刊《挽回中天》(年代未詳)計 12 種

3 文教機構出書溫陵(福建泉州)文昌廟常郡(江蘇常州)陽邑廟

文昌閣宜蘭「仰山書院」鹿港「文開書院」(委託「麗文齋」刻)

尤其是後兩者皆由當地紳民人等籌措經費鐫版付梓書籍內容並

非校刻典籍科考教材反而著重勸世淺顯易曉表現出臺灣書院

刻書別具「揚善淑世」的特色

4 私家出版臺灣鳳邑信徒彰邑黃承美堂臺中張揖臣苗栗邱新振

浦東朱氏澳門祥和號以及臺北市朝陽街上的「美商新華利洋行」

店長呂淖銘委託廣州「守經堂」加刷《關帝桃園明聖經》與《呂祖真

經》印送

5 刻工題名傳世者臺郡「松雲軒」的盧崇玉刻《玉歷鈔傳警世》(道

光 10 年)及《誦經靈驗圖說》(咸豐 11 年 10 月)福州的「吳玉田」

刻《本願真經》(同治元年 11 月)泉州城塗門外田庵鄉的施泔糜先

後為苗南「警世堂」刻《齊省寶鑑》(光緒 26 年 4 月)新竹「贊化堂」

刻《繼世盤銘》(光緒 26 年 8 月)苗南「補化堂」刻《小春秋》(光

緒 27 年秋月)苗南「善化堂」刻《玉鏡心明》(光緒 27 年 10 月)

竹北「代勸堂」刻《覺世金篇》(光緒 28 年 5 月)公館「聚善堂」刻

《三恩主寶訓》(光緒 28 年 9 月)產量竟高達 6 部34 同鄉的洪雙喜

34 筆者亦曾經眼紀雅博收藏《續造一字譜》鐫有「板藏泉城內道口街郁文堂書

坊泉州塗門外田庵鄉施泔糜雕刻」的牌記因未刻圖不列入討論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45: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3

425

也為三河「導化堂」刻《拔世金丹》(光緒 27 年)竹南「感化堂」刻

《喚醒新民》(光緒 27 年冬月) 35 還有洪綿贊另替臺南「啟善堂」

刻《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光緒 31 年 10 月)至於泉州塗門街舍人巷

口尚文堂的胡赤鼠亦接受淡新「回善堂」委刻《慈帆寶筏》(光緒 28

年 7 月)

清季福建地區的刻工是以同治光緒年間在福州南后街宮巷口的「吳

玉田」刻坊以及泉州的施氏與洪氏刻工最負盛名「吳玉田」還刻過徐宗

幹的《斯未信齋文編》楊浚的《金筴颺言》丁紹儀的《東瀛識略》吳桐

雲的《臺灣進退志》以及楊希閔的《戊辰酬唱草》俱是臺灣文史方面的重

要著作至於泉州出身的刻工大多群居在城南塗門外的後坂田庵淮

口三個村落其中後坂村為施姓刻工的聚居地田庵村則是以洪氏為主

36 然而施泔糜不住後坂村卻與洪雙喜洪綿贊皆住田庵鄉正可增補

學者著錄之闕漏

筆者在本文舉例諸書亦罕見版本學界登載提及目前宜蘭碧霞宮

尚且珍藏仰山書院重刊《文武帝真經寶懺》的經版頭城盧氏也保存喚

醒堂著造《渡世慈帆》的書版推測原因可能是當年書籍代工印刷完畢

木雕版片連同線裝紙本一併運抵臺灣交付客戶至於福建委辦的書店以及

刻工的印坊則鮮少留書無法重刷古籍能夠倖存海隅至今我輩猶能捧

讀書緣實在匪淺

35 筆者尚知許詩斌曾經收藏《一葉慈帆》鐫有「版藏泉南寮仔街金玉田刻字鋪

洪雙喜雕刻併發印」的牌記吳瑞豐保存《治家格言註釋》鐫有「中港斗煥

坪五峰書院藏板溫陵塗門外田庵鄉洪雙喜雕刻」的牌記未得捧讀不知是

否刻圖不列入討論 36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 年 6 月頁

488-489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4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44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1-1泉州石獅王源順 《四書白文》的孔子立像

圖 1-2福州集新堂《新增懸金 萬寶全書》的孔子乘輿出遊圖

圖 2-1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朱熹著儒服站 立雲端

圖 2-2泉州崇經堂《四書白

文正體》的朱熹捋髯持書側

坐學生站右

426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47: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5

圖 3-1福州吳玉田《本願 真經》的文昌帝君手持如意 側坐

圖 3-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

重增寶誥》的文昌帝君手持如

意端坐

圖 3-4臺郡松雲軒《玉歷鈔傳

警世》的文昌帝君朱衣捧

冊童子合圖

圖 3-7宜蘭仰山書院《文帝

真經寶懺》的文昌帝君朱

衣魁星合圖

427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4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46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3-13福州集新堂《新增 懸金萬寶全書》的五文昌合圖

圖 3-19溫陵文昌廟《文昌帝君

全書》的文昌帝君乘馬兩童子

隨侍在側

圖 4-1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

經》的關聖帝君手握書卷端

坐椅上

圖 4-2廈門多文齋《明聖寶訓

註講》的關聖帝君束手側坐石

428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49: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7

圖 4-4廣州麟書閣《關帝桃

園明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

側坐石上特別以朱綠黑

三色套印

圖 4-6廣州聚文堂《關帝明

聖經》的關聖帝君捋髯側坐

石上

圖 4-8彰邑關帝廟《明 聖經重增寶誥》的關聖帝 君手捧笏板端坐身後有 圓光

圖 4-13公館聚善堂《三恩主

寶訓》的關聖帝君呂帝張

真君合圖

429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5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48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4-17苗栗雅化堂《關帝明聖

經》的關聖帝君張仙王天君

合圖

圖 4-19宜蘭仰山書院《武帝

真經寶懺》的關聖帝君關平

周倉合圖

圖 4-23竹北代勸堂《覺世金

篇》的關聖帝君關平周倉合

圖 4-29新竹贊化堂《繼世

盤銘》的關聖帝君周倉合

430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51: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49

圖 5-1廣州守經堂《呂祖真

經》的呂祖手持拂塵負劍站

立雲海

圖 5-4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

大洞真經》的呂帝捋髯持拂

塵負劍站立雲端

圖 5-7浦東朱氏《呂帝三世因

果經》的呂帝負劍右手持拂

塵左手捧葫蘆趺坐蒲團

圖 5-15竹南感化堂《喚醒新

民》的呂帝手捧笏板端坐身後

有圓光柳天君站左

431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5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50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圖 5-19澳門祥和號《孚佑帝

君寶經》的呂帝捋髯站左柳

星君站右

圖 5-25臺郡松雲軒《誦經靈驗

圖說》的呂祖手持拂塵自雲端

降壇接受官員們頂禮祈願

圖 6-1常郡陽邑文昌閣《文 帝全書》的魁星腳踏桂枝踢斗

圖 6-2廈門文德堂《四書讀

本》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432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53: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51

圖 6-3彰邑關帝廟《明聖經重

增寶誥》的魁星腳踏鰲頭踢斗

圖 6-5彰邑黃承美堂《慈恩玉歷》

的〈簇錦魁星圖銘〉

圖 7-1常郡陽邑廟文昌閣 《文帝全書》的朱衣捧笙 立像

圖 7-2彰邑關帝廟《明聖 經重增寶誥》的朱衣捧冊立 像

433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Page 54: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CORE · 帝明聖真經》、福州王友山《關帝明聖真經》、鹿港文開書院《明聖真經》、 廈門芸成齋《關帝明聖真經》、臺南啟善堂《無極聖帝大洞真經》、彰邑關

52 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文學與圖像第五屆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34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

Yung-Chih Yang

Abstract

In Taiwanese folklore there are several saints in charge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ese saints are Confucius Zhu Xi Zhi Tong Guan Di Kui Xing

Zhu I and Lu Zhu etc They are referred to as lsquoGods of Literaturersquo and

lsquoGods of Educationrsquo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medium of publication illustrations of these saints have become deeply rooted

in Taiwanese culture People worship them and believe in them

In recent years the author has searched inside and outside of Taiwan for

the illustrations that were published during the Ming Dynasty Ching Dynasty

and later periods His collection is precious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early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he introduces his

collection of these popular illustrations to the general public and reveals some

aspects of Ju and Dou cultures in these mysterious saints and gods Thereby

he hopes to show how the Ju and Dou cultures were introduced to this island

Keywords Taiwan plate culture and education gods and saints illustrations

An adjunct instructor Department of Chinese Providence University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臺灣版印文教神祇圖像初探
    • 一引言
    • 二排比分論
      • 孔子(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熹(3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文昌帝君(2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關聖帝君(40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呂祖(25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魁星(17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朱衣(16圖)
                                • 【單獨形象】
                                • 【搭配組合】
                                    • 三結語
                                      • A Survey of Taiwanese Culture and Education Saints in 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