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教育理念的回顧諸軍方高級長官,故待個人接任...

7
2007 22秋季號 66 國醫與我 NDMC Reections 秋季號 222007 67 NDMC Reections 國醫與我 蔡作雍/M47 中央研究院,院士 近年母校校友會業務蓬勃發 展,創刊才6年的「源遠季刊」,內 容的質和量不斷進步,常見資深的 校友發表文章,內容詳實精采,這 都是校友會同仁和編輯們努力的結 果。熱心校務的元老鄔翔老師在這 刊物出了大力,他為了報導有關學 校的歷史、到處蒐羅散失的資料, 奔波勞苦,令人感佩不已。 「遠源」常常看到鄔老師的 大作,如最近 20 21 期(民國 96 年),他分別報導學院的前賢、和 歷任主持學院院長的事蹟。想是他 要採用有文字記載的資料,另限於 篇幅,只得扼要說明,同時沒機會 和當事人面談,了解他們的心理歷 程與理念,難免有遺珠之憾。 筆者拜讀鄔老師撰寫有關自 己的一文後,不期然激發起個人主 校時,最艱苦的一些回憶;特別是 有關促成國防部核定學院與醫院合 併部分,故借「源遠」一角補充說 明,讓讀者了解個人辦學理念的全 貌,絕無對鄔老師不敬之意。 作者是在民國 35 年考入,時 為張建教育長所主持的「軍醫學 校」。在上海入伍訓練結業後不 個人教育理念的回顧 久,學校便改組為「國防醫學 院」。三年級時隨校遷台,民國42 年畢業,進入「生理學系」擔任助 教,追隨盧致德院長至屆齡退役。 在校期間,最感痛苦的是學院沒有 自己的「直屬教學醫院」。見習時 在廣州街的陸軍第一總醫院,但婦 產科則要到中山北路李士偉主任主 持的市立婦產科醫院,實習時遠在 台中的第三總醫院。這種寄人籬下 的感覺,是日後個人主持國防醫學 院,首先要成立一所屬於學院自己 的直屬教學醫院的原動力;故排除 萬難,說服近在咫尺,行政獨立、 學院派駐該院的人數也不多的三軍 總醫院,融入國防醫學院體系內 1)。 個人主校時將廣州街的「舊中 心診所」土地賣得八千多萬元。為 了兩院合併,將此款在汀州路三總 旁,興建了一幢十二層大樓,計畫 在醫院和學院兩院區按需要分別各 建一幢新大樓,從兩院之間的「學 人新村」闢一條地下通道,將其兩 院連結,這就是所謂「原地整建計 畫」,因需時僅三、四年便能完 成,花費也不超過50 億元,在民 早期國防醫學院校門(遷台兩三年後)。 照片來源: 蔡作雍編著「惜別國 防醫學院進駐51年的 水源地院區」,財團 法人思源教育學術促 進基金會發行。 68年正式獲得國防部核准同意 2)。 學院與三總奉核准合併後 之制度如下:在學院院長下設兩 位副院長,第一副院長由醫院院 長兼任,第二副院長由學院教員 選任,學院之臨床科系主管和教 師,即為醫院相對科系之主管與 成員,符合直屬教學醫院之法 則。鄔文是將這一重要措施置於 個人離開學校之後,僅概述此時 將學院與醫院之合併「徹底貫 徹」(3 ),惟也似未清楚刻畫 出其特色。不過,推翻原地整 建,放棄整個水源地院區重新在 內湖興建則係個人離開學院之 後,原核定上級長官已變動。興 建長達10 年(79 年動工至88 完工),全部費用高達135億元 4)。 搬遷期間,還發生一件插 曲,當時醫學院院長(張聖原) 原計畫將三總兩院區,含新建的 十二層大樓全部放棄,由於後者 個人用力甚深,自然比較關心, 乃商請張院長再認真考慮,他乃 特別召集醫院全體專業人員會議 討論,投票結果以超過 85% 票贊成保留此一院區,成為今日 在汀州院區的「民眾診療處」和 「護理之家」。 醫師之功能主要在醫療, 但卓越之醫療除了愛心、高超之 診斷與醫療技術外,必須有豐富 與厚碩之學術素養、方能隨不 斷進步之醫療學識與時俱進, 故醫師必須具有深厚之研究潛 力,乃仿效美制,在醫學院攻讀 四年完成醫學博士(Doctor of Medicine ),已取得醫師資格 後,再進入研究所,在基礎醫學 系從事研究,攻讀「醫學科學」 博士學位,乃於民國68年開始籌 畫。由於此係教育新制,必須協 商政府各有關主管單位,至民國 71年終獲教育部核准成立「醫學 科學」研究所(5 ),迄今具醫 師資格,而已取得博士學位的達百人,對提升醫院醫療水準必 有相當助益。 醫療方面,護理為非常重要 之一環,有提高其水準之必要, 故在原護理學系,增設研究所 (碩士班)(6又鑒於醫學之最高境界為 使原來健康的更健康,儘量減少 疾病發生,或甚至使疾病根本不 發生,故必須加強公共衛生之發 展,奉核准把原僅授課之「社 會醫學系」更改為招收學生之 「公共衛生學系」(7 8 )。 自始,母校乃有醫、牙、藥、 護、及公共衛生,完整之五個學 系(Faculty ),此段鄔文並未 提及。 個人基於對公共衛生向來 重視,在離開母校至中央研究院 籌備「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初 期,首先成立之兩個實驗室, 一為自己專長之神經科學實驗 室;另一即為「公共衛生」研究 室,敦聘當時在台大醫學院公共 衛生學系(公衛)副教授(公 衛碩士)陳建仁兼任主持。陳 先生日後青雲直上,除獲公衛 博士,升教授,任公衛研究所所 長、衛生署長,現任國科會主任 委員等要職。此期間,並獲選為 中央研究院院士。個人自我戲 謔、吹噓有幸能充當伯樂,找出 千里馬之稱譽。 國防醫學院原採學系制, 如「生物形態學系(生形)」含 生物、解剖、生藥。「生物物理 學系」含數學、物理、生理與藥 理。醫學生物形態學系(醫態) 含微生物、寄生蟲、與病理等。 按當日學科專業水準已大幅提升 的情況,顯然不利發展,乃將 「生形之生藥回歸藥學系」,另 外增加員額,使後者原僅13人, 予人不備受重視之錯覺、擴充為 21人,與牙、藥、護、公衛等量 齊觀。另將生理與藥理分開、醫 態之微生物、寄生蟲、與病理等 也分別撥出成為獨立之科系。臨 床科學部分也作相似之改變(2 及散見於院史各篇)。 這裡必須一提:張建教育 長和盧致德院長都具有忍辱負 重、不計較、寬容、公而忘私, 寧委屈自己而成全大局的精神特 質,為個人深切崇尚。學院遷台 時期風雨飄搖,政府經費拮据, 但由於盧院長出身「協和醫學 院」,得到與此校關係密切之 兩個基金會支持:一為由美國 Rockefeller Foundation、獨立 分出來的China Medical Board of New York (CMB) CMB要支持學院的教育儀器、硬體 建設、教員出國進修等。另一 個為美國醫藥援華會American Board for Medical Aid to China 學人新村。左為國科會及婦聯會協助興建之教員職務官舍,右金字形屋 頂平房為美國醫藥援華會協助興建之職務官舍。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Sep-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個人教育理念的回顧諸軍方高級長官,故待個人接任 院長後,提出請求:將此歷史悠 久之機構擴充為藥學系之直屬教 學藥廠;相當於學校之直屬醫

2007 第22期 秋季號 66

國醫與我 NDMC Reflections

秋季號 第22期 2007 67

 NDMC Reflections 國醫與我

文■蔡作雍/M47中央研究院,院士

近年母校校友會業務蓬勃發

展,創刊才6年的「源遠季刊」,內容的質和量不斷進步,常見資深的

校友發表文章,內容詳實精采,這

都是校友會同仁和編輯們努力的結

果。熱心校務的元老鄔翔老師在這

刊物出了大力,他為了報導有關學

校的歷史、到處蒐羅散失的資料,

奔波勞苦,令人感佩不已。

「遠源」常常看到鄔老師的

大作,如最近20、21期(民國96年),他分別報導學院的前賢、和

歷任主持學院院長的事蹟。想是他

要採用有文字記載的資料,另限於

篇幅,只得扼要說明,同時沒機會

和當事人面談,了解他們的心理歷

程與理念,難免有遺珠之憾。

筆者拜讀鄔老師撰寫有關自

己的一文後,不期然激發起個人主

校時,最艱苦的一些回憶;特別是

有關促成國防部核定學院與醫院合

併部分,故借「源遠」一角補充說

明,讓讀者了解個人辦學理念的全

貌,絕無對鄔老師不敬之意。

作者是在民國3 5年考入,時為張建教育長所主持的「軍醫學

校」。在上海入伍訓練結業後不

個人教育理念的回顧

久,學校便改組為「國防醫學

院」。三年級時隨校遷台,民國42年畢業,進入「生理學系」擔任助

教,追隨盧致德院長至屆齡退役。

在校期間,最感痛苦的是學院沒有

自己的「直屬教學醫院」。見習時

在廣州街的陸軍第一總醫院,但婦

產科則要到中山北路李士偉主任主

持的市立婦產科醫院,實習時遠在

台中的第三總醫院。這種寄人籬下

的感覺,是日後個人主持國防醫學

院,首先要成立一所屬於學院自己

的直屬教學醫院的原動力;故排除

萬難,說服近在咫尺,行政獨立、

學院派駐該院的人數也不多的三軍

總醫院,融入國防醫學院體系內

(1)。個人主校時將廣州街的「舊中

心診所」土地賣得八千多萬元。為

了兩院合併,將此款在汀州路三總

旁,興建了一幢十二層大樓,計畫

在醫院和學院兩院區按需要分別各

建一幢新大樓,從兩院之間的「學

人新村」闢一條地下通道,將其兩

院連結,這就是所謂「原地整建計

畫」,因需時僅三、四年便能完

成,花費也不超過50 億元,在民

▲ 早期國防醫學院校門(遷台兩三年後)。

照片來源:

蔡作雍編著「惜別國

防醫學院進駐51年的水源地院區」,財團

法人思源教育學術促

進基金會發行。

國68年正式獲得國防部核准同意(2)。

學院與三總奉核准合併後

之制度如下:在學院院長下設兩

位副院長,第一副院長由醫院院

長兼任,第二副院長由學院教員

選任,學院之臨床科系主管和教

師,即為醫院相對科系之主管與

成員,符合直屬教學醫院之法

則。鄔文是將這一重要措施置於

個人離開學校之後,僅概述此時

將學院與醫院之合併「徹底貫

徹」(3),惟也似未清楚刻畫出其特色。不過,推翻原地整

建,放棄整個水源地院區重新在

內湖興建則係個人離開學院之

後,原核定上級長官已變動。興

建長達10年(79年動工至88年完工),全部費用高達135億元(4)。

搬遷期間,還發生一件插

曲,當時醫學院院長(張聖原)

原計畫將三總兩院區,含新建的

十二層大樓全部放棄,由於後者

個人用力甚深,自然比較關心,

乃商請張院長再認真考慮,他乃

特別召集醫院全體專業人員會議

討論,投票結果以超過85%高票贊成保留此一院區,成為今日

在汀州院區的「民眾診療處」和

「護理之家」。

醫師之功能主要在醫療,

但卓越之醫療除了愛心、高超之

診斷與醫療技術外,必須有豐富

與厚碩之學術素養、方能隨不

斷進步之醫療學識與時俱進,

故醫師必須具有深厚之研究潛

力,乃仿效美制,在醫學院攻讀

四年完成醫學博士(Doctor of Medicine),已取得醫師資格後,再進入研究所,在基礎醫學

系從事研究,攻讀「醫學科學」

博士學位,乃於民國68年開始籌畫。由於此係教育新制,必須協

商政府各有關主管單位,至民國

71年終獲教育部核准成立「醫學

科學」研究所(5),迄今具醫師資格,而已取得博士學位的已

達百人,對提升醫院醫療水準必

有相當助益。

醫療方面,護理為非常重要

之一環,有提高其水準之必要,

故在原護理學系,增設研究所

(碩士班)(6)又鑒於醫學之最高境界為

使原來健康的更健康,儘量減少

疾病發生,或甚至使疾病根本不

發生,故必須加強公共衛生之發

展,奉核准把原僅授課之「社

會醫學系」更改為招收學生之

「公共衛生學系」(7、8)。自始,母校乃有醫、牙、藥、

護、及公共衛生,完整之五個學

系(Faculty),此段鄔文並未提及。

個人基於對公共衛生向來

重視,在離開母校至中央研究院

籌備「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初

期,首先成立之兩個實驗室,

一為自己專長之神經科學實驗

室;另一即為「公共衛生」研究

室,敦聘當時在台大醫學院公共

衛生學系(公衛)副教授(公

衛碩士)陳建仁兼任主持。陳

先生日後青雲直上,除獲公衛

博士,升教授,任公衛研究所所

長、衛生署長,現任國科會主任

委員等要職。此期間,並獲選為

中央研究院院士。個人自我戲

謔、吹噓有幸能充當伯樂,找出

千里馬之稱譽。

國防醫學院原採學系制,

如「生物形態學系(生形)」含

生物、解剖、生藥。「生物物理

學系」含數學、物理、生理與藥

理。醫學生物形態學系(醫態)

含微生物、寄生蟲、與病理等。

按當日學科專業水準已大幅提升

的情況,顯然不利發展,乃將

「生形之生藥回歸藥學系」,另

外增加員額,使後者原僅13人,予人不備受重視之錯覺、擴充為

21人,與牙、藥、護、公衛等量齊觀。另將生理與藥理分開、醫

態之微生物、寄生蟲、與病理等

也分別撥出成為獨立之科系。臨

床科學部分也作相似之改變(2及散見於院史各篇)。

這裡必須一提:張建教育

長和盧致德院長都具有忍辱負

重、不計較、寬容、公而忘私,

寧委屈自己而成全大局的精神特

質,為個人深切崇尚。學院遷台

時期風雨飄搖,政府經費拮据,

但由於盧院長出身「協和醫學

院」,得到與此校關係密切之

兩個基金會支持:一為由美國

Rockefeller Foundation、獨立分出來的China Medical Board of New York (CMB)。CMB主要支持學院的教育儀器、硬體

建設、教員出國進修等。另一

個為美國醫藥援華會American Board for Medical Aid to China

▲ 學人新村。左為國科會及婦聯會協助興建之教員職務官舍,右金字形屋頂平房為美國醫藥援華會協助興建之職務官舍。

Page 2: 個人教育理念的回顧諸軍方高級長官,故待個人接任 院長後,提出請求:將此歷史悠 久之機構擴充為藥學系之直屬教 學藥廠;相當於學校之直屬醫

2007 第22期 秋季號 68

國醫與我 NDMC Reflections

秋季號 第22期 2007 69

 NDMC Reflections 國醫與我

(ABMAC),主要捐贈教員生活津貼,貼補其微薄的薪資,又

捐款改善教員居住環境,建兩層

四戶一幢的公寓13幢,成為台北有名的「學人新村」(ABMAC Village)。

作者也從這些基金會的作

為,體會出這種捨己奉獻的無私

精神,乃成為主校後協同許多校

友與有力人士創辦「國防醫學

院校友支持母校發展基金會」

(9)、和響應沈國樑院長在個人於70歲中研院研究員職務後退休後,成立「思源教育學術促進

基金會」繼續支持學院。在離開

學校到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

學研究所」服務期間則成立「生

物醫學科學基金會」,後者一方

面支持該研究所,間接也增強該

所與學院的合作。

為推行上項工作,實際並不

容易。蓋國防醫學院屬國防部,

首先必須取得軍方各有關主管官

署(從科員起手)之同意,得到

他們首肯後還須取得外界相關官

署、特別是教育部的同意,其他

如衛生署、國科會,也不能忽

略。舉例而言,抗戰時資助軍醫

部門製造靜脈注射液製劑,如生

理食鹽水、葡萄糖注射液與血漿

等的一所機構,國防醫學院成立

後,政府將此一機構撥歸學院成

立「衛生實驗院」,產品除軍需

外也供應民間機構,以其所得彌

補國防醫學院早期經費極為拮据

的困境。

由於個人資訊來源不充分,

不知此一機制早已為市場上銷售

相同製品之廠商所覬覦,不斷訴

諸軍方高級長官,故待個人接任

院長後,提出請求:將此歷史悠

久之機構擴充為藥學系之直屬教

學藥廠;相當於學校之直屬醫

院,冀能提高藥學系的聲譽,也

讓藥學系的優秀師資為國家發展

製藥工業有用武之地;但不幸此

建議遭否決,且日後停止其經

營,變更其為研究單位;「藥品

研究製造所」(10),大出意料之外。

綜 合 上 述 補 敘 , 迺 以

一六十年的「老國防」及熱愛醫

學教育的志工,回報我母校的寸

草微意耳。

註:本文承藥學系資深教授,

前景德製藥廠張鍵官廠長

賜教指正,謹致謝忱。

參考文獻:

1.國防醫學院院史:第五八九頁∼五九一頁;續編 ( 9 2年):第二頁。

2.國防醫學院院史:第六0三∼六0四頁。

3.國防醫學院院史:第二九二頁。

4.國防醫學院院史續編(92年):第三二五頁。

5.國防醫學院院史:第八五三頁。

6.國防醫學院院史:第七二四頁。

7.國防醫學院院史:第七二八頁。

8.孫建安:年輕的學系、堅毅的承擔─公共衛生學系;源

遠季刊第12期(94.2.25)。9.國防醫學院院史:第五八七∼五八九頁。

10.國防醫學院院史:第八五三頁;續編(92年):第二頁。

▲ 十層民診大樓,左角可見建於三總營區,由婦聯會資助建造之職務官舍

▲ 民國68年學院原地整建計畫,由許常吉建築師所提出之兩種設計模型,當時開會結果,教職員大半傾向於右側之一款。

96年1月13日最後一次主持校友會執、輔事會,巧的是地點也在

三年前召開第一次會議的桃園,象

徵著有始有終的精神,由於事先做

過一些溝通,終於能順利將會長的

重任交給蔡有成學弟。跟來壓陣的

內人該是最高興的一位,她一直誤

認我會做會長是自己找的,更將我

七個多月來治不好的咳嗽歸罪在工

作太多。事實上,會長一職是在校

友執、輔事會中意外被師長們點中

的。對如此榮耀,除快樂、努力的

面對外,其實並無可選擇。而咳嗽

經謝遠清老師的指點,黃柏榮、林

曜祥、江啟輝諸傑出校友的診斷,

已確定係過敏性鼻竇炎及支氣管擴

張所致,真正原因則是年輕時經過

太多次未加醫治的呼吸道感染及台

灣空氣欠佳。年齡一到,老化就先

由此開始吧了。內人善意的想法,

我當然是領情的,就把〝氣管炎〞

當成〝妻管嚴〞,能得到有成夫婦

的同情,拔刀相挺才是我的福份。

今年2月,內人聽我仍在與美玉談校友會的事,忍不住問我〝你不

是已交班了嗎?〞我告訴她〝做事

並不像你想像的那麼容易,妳知不

知道做會長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

是找錢!所以會長還有一個配套的

終極任務

工作,是做校友文教基金會的理事

長,有成兄還沒有答應接基金會,

所以我的任務尚未完成,而且美玉

還在為結賬頭痛,目前還有幾十萬

賬對不攏〞,〝賬為什麼對不起

來?〞同樣的質疑我已聽到幾次,

但都不敢反應,老婆也這麼說就

不再能忍,〝我要問你?家裡一個

月的柴、米、油、鹽雜支,妳也不

一定對得攏,校友會經手的可不只

是管柴、米、油、鹽那一點點,活

動一多,收支的項目就多,加上代

管許多分會、護理系系友會、文忠

傑教授基金會等,開支項目比妳想

像的多太多,美玉實在是少見的能

幹,自身職務繁忙,義務做校友會

秘書長,能做到這樣真不容易,我

文■陳福民/M55

▲ 全團同學與王昌文伉儷合影

▲ 作者與汪宋寶

Page 3: 個人教育理念的回顧諸軍方高級長官,故待個人接任 院長後,提出請求:將此歷史悠 久之機構擴充為藥學系之直屬教 學藥廠;相當於學校之直屬醫

2007 第22期 秋季號 70

國醫與我 NDMC Reflections

秋季號 第22期 2007 71

 NDMC Reflections 國醫與我

已找會計師去幫忙,一定是有的

開銷記不起來或擺錯了位置,不

可能有問題〞。

3月6日美玉傳來佳音,基金會的賬在會計師、北區分會長

張澍平、校友會助理廖秀蘭犧牲

春節假期連夜趕工之下已完全對

攏。我們因此敲定3月17日在彭家會館召開校友文教基金會的

理、監事會,做95年度決算,96年度預算,理監事重聘及理事長改選。感謝全體理監事支持我

〝政經合一〞的規劃,蔡會長終

於接受了理事長的職務,我法定

上的任務算是告一段落。

這屆校友會除繼承上屆的

努力,開發出更多校友的支持

外,源遠季刊不論在質與量上均

有顯著的改進,校友、在校同學

及母校也因我們的積極參與,開

始感受到校友會的存在,成為校

友生活中的一扇新窗口。為了使

校友會的體制能更完整及更有延

續性,在創會羅會長及諸大老的

建議及支持下,做了兩點重要的

改革,(一)因校友會以國防醫

學院名譽向內政部立案有實際上

的困難,但國防醫學院校友文教

基金會已是教育部立案的機構,

祇要讓校友會會長與基金會理事

長由同一人出任,則二會合併運

作,不論在名稱上、編制上、操

作上都更有利。由年長、德高、

有經驗的校友(原則包括歷任國

防醫學院院長及校

友會會長)出任基

金會理監事,負責

財務及重要政策的

監督及審查,而年

輕、熱心、有財力

的校友出任校友會

執事、輔導委員,

負責募款及推動校

友會工作。(二)

改變臨時推舉會長

的困境:將原設

兩位副會長減為一位,而副會

長即為下屆的會長(President elected)當選人,並擬於下次會員大會中通過此改變。大家已

有共識,在M56期蔡有成會長任期屆滿之後,將由M73期張兆榮副會長接任,張校友一向熱心公

益,女兒也在NDMC就讀,給他三年時間的學習及思考,必可順

理成章擔起重任,順勢也完成了

世代交替的任務,相信經此改

變,年輕的校友,會更有機會,

也更熱心參與校友會的活動。

我是屬於倉促中上任的季刊

總編及會長,雖然有心做好卻因

經驗及能力不足,難免慌亂中有

錯,在放下重擔後自我反省,尚

有數件承諾過的事未能完成;如

原擬在2005年繼續畫的NDMC天干、地支、十八羅漢,因無法

收集到足夠的照片及有校友反

對而停止,對寄來照片的幾位

學長學姊算是失

信,特藉此向您

說聲抱歉;又如

每年校友大會,

參加者總是零零

落落,對能始終

如一來參加的師

長及請來演講的

貴賓非常不敬,

我們難辭規劃不

力之責,對此希

望蔡會長上任後

能提早規劃;傑出校友的選拔及

表揚亦不夠周延,許多默默耕耘

的傑出校友未被提名。推薦者必

須負起更多責任,應該研究整理

當選人之資料,向選拔單位說

明,並應親臨表揚大會現場,把

當選人的好榜樣設法植入每位校

友的心中,真正做到表揚傑出校

友的目的;此外最讓我耿耿於懷

的則是未完成拜訪兩位大陸的老

學長-汪宋寶(M33)、王昌文(M36)。

這項終極任務在3月30日終於啟程,陪我同行的三位同班同

學是譚重森、賴曼糺及柳枝發,加上諸夫人一行共八人。拜現代

交通及通訊之便捷,經五小時飛

行即從中正機場,經香港到達溫

州汪宋寶學長的居所,真是〝天

涯有心繫海角,有情千里必相

會〞。汪老的三公子早已佇立在

公寓下等候,並快步迎我登上五

樓,在一間四、五坪大的起居室

聽見到慈祥健朗的汪學長(照片

一),由於已書電相通多次,大

家並不陌生,真是一見如故,親

情畢露。汪老確是他自己所謂的

舊時代人物,一生傳奇也不祇有

舊小說中才能看到,她母親在結

褵十三年後才第一次懷孕生下

他,因此認為是上天所送之至

寶,取名為〝宋寶〞,所予以最

深的母愛也使他事母至孝,母親

晚年心肺病重,無法平躺,他▲ 同窗好友出遊最是樂事

▲ 倆老伴生活照,攝於2006年元旦,王昌文錢喜圓合影

每晚均擁抱而眠,直到最後在她

懷中氣絕。他妻長他一歲,先婚

後戀,新婚燕爾即在〝義〞字下

勸夫離鄉進城求學,並勇敢擔起

全家生計,從此抗戰一別八年,

上山入野,飽受戰亂之飢苦。汪

老也兌現對妻至死不渝之情,努

力向上,高中母校榜首,抗戰中

且戰且讀,最後以優異的成績留

校任生理助教(同班的百餘人均

分派緬甸新一軍救死扶傷去了)

並返家與妻重聚,育下四子,一

生教育英才四十年,為千百學子

傳道解惑,在學術研究發展方面

由教授、主任、學會理事、工會

主席、全國教育代表而至退離協

會會長,一生奮發圖強,標準炎

黃子孫的性格,成就令人肅然起

敬。但卻在人類歷史上從未有的

〝文化大革命〞中被打為黑五

類,下鄉勞改,關入牛棚,兒子

也充軍北大荒,身心所受煎熬,

實非在台校友所能想像,因行程

安排緊湊,我們只有數小時可相

處,乃接汪老及三公子到甌江邊

酒館小酌,天南地北談盡同窗之

情,汪老年逾九十,仍能一口氣

上下五層樓,且心力旺盛,懷古

擁今,尚發願要學電腦,看見

我帶去的源遠新出爐季刊(20期),如獲至寶,視為最佳精神

糧食。我們邊酌邊聊不知天色已

暗,算算當日清晨四時離家已足

足廿小時,大夥也都是七十歲老

人,祇有互道尊重,他日再見,

汪老特贈我們每家一份溫州名產

乾蝦及甜橘,因內人是溫州人,

他特別送了她一套旅遊精書〝溫

州密碼〞及送我一冊溫州醫學院

簡介。離別的身影總是讓人鼻

酸,尤其是離開一位如此豐富又

傳奇的長者!

揮別汪老,依老譚預先安

排之〝浙江經典之旅〞,行經

雁蕩山、臨海古長城、溪口蔣

氏故居、寧波天一閣、普陀法

雨寺、紹興魯迅故居、杭

州西湖,四月五日到達嘉

興,拜見到此行的第二位

大學長王昌文及夫人錢喜

圓(照片二),再度聽到

另一位校友的精采人生,

王老因父親是前清貢生兼

民初第一代律師(出生不

詳),自己畢業於蔣系

的國防醫學院(思想不

純),做過蔣嫡系第五軍

中校醫務主任(反動軍

醫),一兄一弟隨國府

來台(裡通外國),做

過醫界大老(反動學術

權威);即使安徽淮河水

患救難有功在前,主持吸

血蟲防治有功在後,大躍

進時已付出妻兒分離之代

價,文革開始仍被打入黑

五類;關牛棚、受鞭打、

跪高凳、倒痰盂、掃馬

路、種草藥...;王老言及這些經歷時,原本慈祥的

臉上,不時露出憤怒、痛

苦的表情,顯然他所受的

文革災難又勝汪老許多。

中國人堅忍不拔的個性應

是王老渡過這身心煎熬的

動力,他不但活了下來,而且成

功的活了下來,他談到鄧小平偉

大的改革開放,不但讓他得到平

反,做到嘉善縣政協常委、嘉興

市政協委員,家庭分散20年後得再度重聚,並恢復了他愛國的情

操及作為中國人的驕傲。今天他

退而不休;從運動強身,成為太

極拳教練,拳操中心站副站長;

旅遊廣識,遊盡國內三江五嶽;

學習求知,進老年大學教學兼求

知,84歲學電腦,85歲加強英文,86歲練聲樂,87歲練印度瑜珈功,做到教而不厭、學而不

倦,被譽為〝老童生〞。最近他

由電視看到96歲老婦人李淑芬以其老來消遣自學的剪紙藝術,花

了六年時間完成240套中國文化背景的剪紙,準備申援2008奧運作禮物送給外賓,已被中國政

府列為國家一級禮品。王老看完

報導深受感動,捐出自己所有存

款5960元申援李氏這項行動。何等高尚的情操,何等可

敬的愛國心,真是〝校友每位皆

傑出,平凡之中出偉人〞,我們

雖千里迢迢來此,得到的則何止

萬里難求。臨別,王老也送我們

每家一大盒嘉興粽子,莫非囑我

等端午佳節時勿忘親情!民族

情!我雖完成了任內的終極任

務,服務校友的任務應該是不會

終極的。

▲ 同行三對佳偶

▲ 同舟共濟

Page 4: 個人教育理念的回顧諸軍方高級長官,故待個人接任 院長後,提出請求:將此歷史悠 久之機構擴充為藥學系之直屬教 學藥廠;相當於學校之直屬醫

2007 第22期 秋季號 72

國醫與我 NDMC Reflections

秋季號 第22期 2007 73

 NDMC Reflections 國醫與我

國防醫學院遷台已近六十

年,成就輝煌,桃李滿天下,其

中不少是精英,確實令人振奮。

2006年4月間,陳福民會長率團赴大陸尋根之旅,意義重大。首

選上海,蓋因母校在此正名東

遷,當屬情理之中。我們有幸參

與綠波廊盛大宴會,和諸多海內

外校友歡聚ㄧ堂,融融樂樂,殊

為難得,於今思之,猶如昨夜,

由此亦引起我們對往事的回憶,

惟我們學醫之全過程,均在安順

之軍醫學校,現雖離校已於六十

載,且均已年近九旬,但對當時

的重大事物,都仍歷歷在目,銘

記難忘。每於夜闌人靜,不免仍

緬懷在那特殊年代的特殊境遇,

可謂空前絕後,自思若再不將所

能憶及之事,書之於紙,薦之於

眾,恐過不多久,即將如煙如雲

之消散,永無人知了。因而不揣

冒昧,擬斷續投稿〝源遠〞季

刊,讓更多校友得知在那艱苦歲

月中所經歷的情景,願諸老校友

積極參與,為校史添彩。

一 、患難中發展的軍醫學校貴州省是我國最貧困的地

區之一。記得早在唸初中時,地

理課中就被形容為一個:“天無

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

銀”的苦省,印象非常深刻。

抗日戰爭年代,中國比較富裕的

地區,都被日軍所占,許多機

關,學校.工廠.部隊.平民等,大舉擁入〝大後方〞的川陝滇黔諸

省.使原來不夠富裕的內地,更加困難重重,安順位於貴州中

部,距省會貴陽不遠,城區雖

小,卻是川滇黔的要衝。城南約

情繫母校憶安順(一)

20公里處,有當時珍藏故宮國粹的〝龍宮〞(洞)再往南約30公里處,有奇偉而聞名世界的黃菓

樹大瀑布,(瀑布後別有洞天,恰似〝西遊記〞中的水濂洞)其他尚有天生橋(洞)、螺螄山(多化石)、海子(即湖泊.湖中鴛鴦對對、湖邊古樹參天,旁有一小

廟,附近荒無人煙)不過在那戰亂之時,很少遊人欣賞。(M36王昌文與M37戴恩光曾結伴利用假期自帶乾糧往遊各處)

軍醫學校於1937年8月因抗日戰爭爆發,而從南京遷往廣州

1938年10月再遷桂林,1939年春又遷安順。計不到二年而三次

遷移,談何容易。初到安順,由

於接收的營房和其它房屋均已年

久失修,破舊不堪。張建教育長

領導同仁們克服困難,短期內即

因陋就簡地修舊建新,妥善地安

頓好全校師生與職工們的生活和

教學場所。北大營經整修後儼

然雄居在安順城北,成為校本

▲ 上海新市區江灣之國防醫學院後門(翔殷路),對面為衛生人員訓練所。

文■王昌文/M36、黃寶和/M34

部。而附屬醫院,護訓班,教職

員宿舍等,安排在城內各舊有民

房中,實習生園地則居於安順文

廟內。同時在北門外新建許多茅

屋,使所有教學工作,都能順利

進行。

張建教育長非常重視教育

質量。故積極廣納人才,延聘良

師,充實設備,增購儀器圖書

等,不遺餘力,繼而擴大編制。

增收本科 (大學部醫藥兩科 )學生,創辦牙科,高級護訓班,並

成立專科部,(招收部隊優秀軍醫學制二年)藥劑班(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三年)及預備團(招收部隊中下級醫護人員)等。

縮短兩學期之間放假兩星

期,以加快學習進度,俾能早日

畢業,提供部隊優秀人才。此外

還在西安和昆明設立分校,招收

本科學生,以便更多更快地培養

當時部隊亟需的正規軍醫,來加

強部隊的戰鬥力。記得在1946年初,軍醫學校分派M36周咨度、

王昌文、周生成三人去美式裝備

的第五軍服役當上尉軍醫(原應45年秋畢業,因值抗戰勝利,軍政部太忙而延期)我們才嘹解到那時全軍軍醫人員,包括上校軍

醫處長,沒有一個是正規院校畢

業的,可見人才之缺泛。

張建教育長在那抗戰時的

艱苦年代,殫精竭力地為振興和

發展軍醫教育事業作出了傑出貢

獻,成為難能可貴。無論從學校

規模之宏大,師資人才之優秀,

設備儀器之完善,培養學生素質

之良好和人數之眾多,都堪稱當

時全國醫藥院校之首。

二、安順母校之布局概況

從安順城中心的鼓樓沿石砌

大路往北走約兩里多即出北門,

真是別有一番景象。人們可見到

在大路兩側,散布著數十棟新建

寬敞的土牆茅屋。它們就是母校

所屬的基礎學科教學基地。路左

首先是李振翩教授主持的微生物

研究所。它是當年舉世聞名的雞

胚胎培養誕生之處。稍北是萬昕

教授興陳素維博士(女)主持的陸軍營養研究所,當年陸軍營養的

多種研究圖表均出此所。大路右

側分散在武當山凹處的有解剖

組織、(張岩教授)生理、(李茂之教授)病理、(孔錫錕教授)藥理、(邢文榮教授)寄生蟲、(周大渭教授)公共衛生、(江世澄教授)和藥品製造(張鵬翀教授)等等的各個研究所。各所散佈面很廣,為的

是避免日寇空襲被毀。在藥研所

附近,還種植不少藥用植物,花

開花落,亦宜師生們閒來觀賞以

怡情養性。

在大路正前方,(茅屋盡頭)就是可容千餘人的大操場。走近

操場,最先看到的是幾幅大標

語,它們是〝作新軍醫者來〞,

〝創造軍醫新生命〞,〝力求學

術抬頭〞,非常醒目,用以激勵

同鄉會的〝呆呆訊〞,內容豐富多

彩,頗成氣候,值得駐足觀賞。

三、莘莘學子苦讀書

抗戰時期求學,既無書籍,

又無講義。全賴教授口述,不時

在黑板上寫些要點。學生則在聚

精會神地邊聽邊記。課餘則忙於

整理筆記和自學。由於校內沒有

電燈,晚上一片漆黑。但見每個

教室內燈光點,有如天上繁星在

閃動。這是學生們每天課餘時拿

着淺淺的燈盞去隊部領來的桐油

和燈草,夜間點燃自習的情景。

由於功課多而繁,往往深夜還未

熄滅。迨次晨起床時,學生們常

會發現自己鼻孔已被油煙熏成黑

煙囪了。即使這般苦讀,由於有

些學生筆記較慢,記不周全,或

記憶力較差而功課太多太難,考

試時若有一個不及格,(那怕是幾次考試平均分數59.8分)就得留級,(沒有補考的)。所以在那年代,留級是不足為奇的常事。

學校也不會因為學生留級幾次而

開除。

學生們除學習很辛苦外生活

上亦是很艱苦的。當時吃、穿、

住都是免費的,但因物質供應缺

乏,學生伙食極差,既單調又乏

學生。走過大操場,便是莊嚴的

〝北大營〞。營房大門有警衛員

守衛,大門位於一幢長長的二層

磚樓中央,樓下主要是警衛部的

活動場所,(包括禁閉室等)樓上是校部辦公室、會議室、小禮

堂、圖書室等。進大門就可見四

座南北併列的長約六十米的兩層

樓房,分別取名為〝忠孝〞〝仁

愛〞〝信義〞〝和平〞,它們是

專科部和預備團的教室與食宿之

處。在每邊二座樓房的中間,有

一廣場,廣場後有座二公尺高的

平台,平台後就是北大營的主

樓。每星期一早上的〝總理紀念

週〞就在這廣場內召開,全體師

生參加。那平台就成為主席台,

每逢開大會時,校領導就在台上

主持,這台亦是學生們在校內活

動時的舞台。

北大營的主樓很大,高三

層,呈回型,它的地面和平台同

高,樓外四周圍石砌通道,樓當

中有一大天井,使樓房採光和空氣都好,樓房底層是校本部(大學部)各班級的教室,二、三層是學生宿舍,在大樓兩側張貼著學

生們辦的牆報。其中最吸引人的

是藥科辦的〝小味精〞,和這將

▲ 在上海新市區進入國防醫學院前門以後所見之國防醫學院(中心)院本部,及上海總醫院。

Page 5: 個人教育理念的回顧諸軍方高級長官,故待個人接任 院長後,提出請求:將此歷史悠 久之機構擴充為藥學系之直屬教 學藥廠;相當於學校之直屬醫

2007 第22期 秋季號 74

國醫與我 NDMC Reflections

秋季號 第22期 2007 75

 NDMC Reflections 國醫與我

味。那時最常吃的菜是包心菜,

可以一連吃它幾個月,沒有包心

菜時則吃黃豆芽。一年中難得換

換口味。自己想吃好點,祇有向

食堂買一角錢一塊的豬頭肉,也

算是補充點營養吧。但學生們身

邊的錢並不多,所以亦不是能經

常吃”葷”的。此外用水很不方

便。學校內外沒有水源,祇好用

陶土管筒引山中泉水到校裡,供

上千人飲用。水少人多,當然供

不應求。處處節省,勉強度日,

洗臉少用水,衣服更少換洗。大

家都一樣,日久也就習慣了。但

當嚴寒時需破冰取冷水洗臉,酷

暑時沒水洗澡,更無冬保暖夏消

暑的設施實在難受。

四,校名更改源自安順

抗戰中期 ,軍醫學校日亦壯大,聲名遠播。但社會上總是誤解認為祇不過是個培訓部隊軍醫

的基地,而漠視學校的師資和設

備等都早已超越當時所有醫學院

校,在校的學生自然出現了心

態的不平衡,紛紛渴望正名,於是從M32到M38期學生們中就有人議論,要求更改校名,這活動很快地得到所有本科(大學部)學生的響應,醫藥各期都選一名代表組成”校名更改委員會”。公推

M34期黃寶和為總幹事,M32許錫成,M33周之德為副總幹事,連續開會後發表宣言,貼出牆報,並分頭遊說各科教授,得到默許和贊同,尤其是本校校友出身的教授

如張鵬翀,江世澄,陳履告等,更是大力支持,張建教育長亦默許活

動,允借會議室集合,代為發電

報和信件等,一時聲勢大增,至

於把〝軍醫學校〞更改成什麼名

稱為妥,卻大費周折,有〝中央

軍醫大學〞、〝黃埔軍醫學院〞

〝中央軍醫學院〞等等,向軍醫

署申報,並得到署裡派員來校查

詢的回覆。可惜由於滲入了政治

色彩,變的非常複雜,僅僅經歷

數月無疾而終,但學校經這次風

波後,亦為抗戰勝利遷上海更改

校名打下基礎。

五 母校四十校慶多姿多彩從來人生四十可稱壽,建

校四十年固然要大慶,那時母校

成就非凡,當然值得熱烈慶祝一

番。由於籌備充分,在1942年11月24日,整個安順城都沉浸在狂歡的節目裡。那天有百餘位省

市黨政要員和社會名流,蒞臨山

城,參加校慶盛典,貴賓中有貴

州省主席吳鼎昌,省駐軍名將杜

聿明、戴安瀾、鄭廷峰等,還有

貴陽醫學院、湘雅醫學院、中正

醫學院的領導們,上午九時正,

張建教育長和各位領導們在校門

外大操場上發表演講,檢閱了全

體身穿軍裝的學生們,接著由大

學部學生們組織的國風、之風兩

話劇團長表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

化妝籃球賽,球員都是歷次演出

劇目的主要演員,觀眾們一眼就

能認出球員是誰扮演的。由於賽

前準備有素,演技精湛,節奏明

快,笑料百出,演出非常成功,

全場觀眾,一片歡騰。賓主們融

融樂樂,比賽終以平局結束,雙

方領隊一起一本正經地抬出一座

高大的木質銀裝的獎盃,請張建

教育長,和張鵬翀主任發獎。兩

位領導手足失措,不知該如何處

理才好,豈料此杯可以一分為

二,雙方各得一份,博得全場暢

懷大笑。接下來是〝克克〞與

〝七七〞兩訓練有素的籃球隊大

賽,和由當年國家奧運代表隊隊

長屠開元教授(矯形外科專家)主持的足球比賽,觀眾人山人海盛

況空前。

學校連續三天對外開放,

各科室陳列各種標本、儀表、設

備.由助教們分頭講解,公共衛生系則展出大型〝城市衛生模

型〞,微生物研究所在多架顯微

鏡下放各種細菌玻片,邊附說明

讓人觀看,引來大批中小學生和

群眾們大開眼界,嘖嘖稱奇,學

生們紛紛表示將來要考進軍醫學

校,好當個優秀軍醫。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江世澄

教授借安順民教館舉辦個人收藏

多年的郵票展覽,展出許多珍

品。其中有一張大清開國紀念錯

版郵票,世所罕見,集郵愛好者

一致認為這是稀世珍寶。聽說江

教授後來將珍郵都捐贈給中央博

物館。校慶期間照例由國風、之

風兩劇社主辦晚會,11月23日

▲ 與當年相似的學生話劇公演情景(M54於水源地演出)

在校內廣場平台上演出,招待全

校同學,24日晚上則假安順大戲院招待全校教師職員及社會各

界人士,演出節目有AMC(Army Medical College的簡稱)歌詠對的黃河大合唱選曲,AMC口琴隊的樂曲及管弦樂合奏等,而壓軸戲

是國風劇社名演員P23李蔚汶、M38史寶華主演的由陳白塵編著的名劇〝禁止小便〞。因其含義

深刻,台詞優美,表演精湛而獲

得一致好評。這次校慶活動不但

使全校師生們歡欣鼓舞,也使校

譽大大提高,收到了極好效果。

六 譽滿全黔國之風抗戰時期,軍醫學校僻居

黔中,過著軍事化封閉式的教學

生活,平時很少與外界交往,

全校人員,好似身處孤島。但

這豈能鎖住學生們的青春活潑

好動的天性,每在課餘和節假

日,文娛活動多采多姿。大學部

學生們自發地組織各種團體,

如籃球隊、足球隊、歌詠隊、口

琴隊、管絃樂隊和棋社、話劇

社等,都很活躍。同時聚合共

練,開大會時表演助興,既能藉

機發揮個人所長,又可供大家共

同欣賞。但參加人數最多,享有

聲譽最高者,當推國風和之風兩

個話劇社。在政治部張豐冑主任

的大力支持和領導下,十分活

躍。頻頻演出寓意深刻,演技精

湛的話劇,為學校和社會作出了

貢獻,影響很大。

國風劇社由P22張紫洞和M31鄧述微兩人發起,(後命任第一.二屆社長)之風劇社由浙江同鄉會(浙將又名之江)創辦,負責人是M33王其源和P25韋思琪,(他後入仕途曾任重慶市副市長)。兩個劇社互相支援,共同協作,關係融洽。校方撥出

〝忠孝〞樓樓上一大間做為社

址,平時由P27葉良浩長駐管

理,此處無形中成為大學部學生

們的俱樂部,亦是劇社排練劇目

的場地。

兩個劇社在安順的漫長

歲月中,先後曾演出了〝春暖

花開〞、〝塞上風雲〞、〝牛

頭岭〞、〝生死戀〞、〝反間

諜〞、〝霧重慶〞、〝雷雨〞、

〝日出〞、〝放下你的鞭子〞和

〝金玉滿堂〞等多部名劇,一般

每次演出三晚,當地人士總是翹

首以待,場場爆滿。演出所得,

都把盈餘交公,例如演〝塞上風

雲〞,餘款一千多元,就帶頭捐

獻國家購買飛機。演〝反間諜〞

後多餘款建造在鼓樓上的一座標

準大鐘,(交M33盛仲武監製)市民大為方便,嘖嘖稱贊。(當時一般市民都買不起手錶。)至於〝金玉滿堂〞因在安順和貴陽都

演出成功,盈餘頗多,故用它在

民教館裡建一座高檔的籃球場,

從此展開安順星期籃球賽。凡此

種種餘不細述。

每個劇本在演出後,劇社都

把演版稅寄去,獲得劇作家們的

好評。〝反間諜〞的作家陶然曾

專程從昆明來到安順參觀劇社,

讚譽劇社有軍事化、科學化的管

理和高素質高文化的成員,在全

國堪稱獨一無二。對參加劇社的

所有成員(包括演員)都不取報酬盡義務更為欽佩。1944年桂林戰亂,田漢率領〝新中國劇社〞

和演劇四隊、九隊在安順小住

時,我校兩劇社和安順文藝界開

茶話會歡迎他們。歌唱家舒模,

著名演員高博、莎菲、劉年等在

參觀和嘹解兩劇社的工作情況

後,一致稱讚劇社的巨大成就和

無私奉獻。

國風、之風兩劇社最大最成

功的一次聯合演出是1943年秋的〝金玉滿堂〞。主要演員有M33周之德、M38史寶華、M32程祖培,女演員是安順黔江高中陸志

英,縣女中羅竹瑛,並邀請戲校

畢業的劇作家汪德為顧問。精心

排練(課餘)二個月後,在安順演出三場,轟動全城,使劇社信心

大增,就由政治部張豐冑主任率

領,赴貴陽演出。張建教育長親

任演出者。不巧剛要演出那天,

正值國府主席林森國喪(去世),停演三天。張主任考慮劇初出來

省城,知名度不高,故趁此機

會和票務組長M36王昌文四出奔走,推銷首場演出的戲票,每到

前期同學處都爽快地認購五張十

張,但向巨商富戶們推銷時,卻

頗費周折,有的甚至一毛不拔。

記得有一次碰壁而回的途中,張

主任感嘆地對王昌文說:「守財奴視若命,有了十萬想百萬,即

時家財百萬,也寧可撞死在錢堆

裡而不捨得拔出一毛。」劇社在

主要骨幹如M34黃寶和、(第三屆國風社長) M34陳慶義、 M36王昌文、M 33蘇壽泜及全體參與社員的積極努力下,終於按時在

省黨部大禮堂(當時最大演場)隆重演出。由於張主任事前曾假中

旅舉行記者招待會,確切地介紹

軍醫學校概況和兩劇社的獨特之

處,省城各報社如中央日報、貴

州日報、黔江晚報等,目睹首長

那精彩而寓意深刻的演出後,都

在次日報上宣揚軍醫學校難能可

貴的實情和高度評價,此次演出

非常成功。尤其貴州日報,簡直

用整版篇幅來詳細報導,使得其

後的演出門票供不應求,忙煞了

票務組人員,每天一早就被擁擠

在窗口的群眾搶購一空,連續演

出四場,場場爆滿,盛況空前,

輿論要求加演,未蒙批准,只好

與各界人士話別。全體人員歡天

喜地的載譽而歸。從此,軍醫學

校和劇社的聲譽,不脛而走,像

一股炫風,吹遍貴州,遠飄西南

諸省。

Page 6: 個人教育理念的回顧諸軍方高級長官,故待個人接任 院長後,提出請求:將此歷史悠 久之機構擴充為藥學系之直屬教 學藥廠;相當於學校之直屬醫

2007 第22期 秋季號 76

國醫與我 NDMC Reflections

秋季號 第22期 2007 77

 NDMC Reflections 國醫與我

文■熊仲川/M79

入伍生 快跑!

▲ 兒呀!你一定要像老爸甚至超過老爸

入伍生!快跑!前進!臥倒! 起來!快跑!前進!臥倒!起來!勇敢的站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遠方雖然盡是坎坷路!你也要勇敢向前行!讓火焰般的陽光照在你的身上吧!當汗水流到你的臉龐!而淚水吞入你的胸膛!我知道你將蛻變!你將長大!變成一個勇士!而千萬人的生命也將可以交付在你的身上!因為:你將成為一個千錘百鍊的醫師!歡迎加入NDMC的行列。

編輯部:

一所學校的好壞,端看已成校友的父母,願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成

為自己的學弟妹就知道;國防醫學院歷年來父子、母女系出同門的不知

凡幾,現任院長、教育長的公子也都繼承衣缽進了本校醫學系。高雄柏愛

診所院長熊仲川校友的公子熊偉,跟隨父親腳步進了醫學系107期,新生入伍,老爸去慰問,想起當年勇,詩興大發,立即寫下本文,熱情的血在他

們父子身上流著!您是否也憶起當年⋯⋯

★ 美南校友會於2007.3.17改選會長,原會長王渝生(NV14)任滿由李月瑛(N12)接任。新任美南會長李月瑛女士,於1964年畢業後至斗六815陸軍醫院服務,一年後升任到台中803總院內科病房,後轉任民眾診療服務至退伍。1968年來到美國考取美國護理師執照,在阿拉巴馬州私人醫院服務,一年後轉至休士頓市的美以美醫院服務二年,1970年與許維傑君結婚後,即搬至聖安東尼市的美以美醫院工作。12年後再轉回休士頓市的U.T.M.B.醫院,在這家醫院又服務了23年,於2003年退休。她工作認真持續在護理界服務42年,目前仍受援服務醫院聘請每週上一天班。是南丁格爾精神的代表,更是NDMC教育成功的典範人物。她也是一位賢能的母親及賢慧的媳婦,一生侍奉公婆近35年,婆婆97歲於2004年在休士頓家中過世,公公103歲於2006年亦在休士頓過世,而兩位老人家一直與月瑛學姐相處一室,在現今的時代,此點即屬難得且令人讚嘆。李會長育有二女一子,現今均已成家立業,兒子也大學畢業就業,平時她還在中華文化中心的希望診所幫忙服務。先生許維傑也是位平易近人且學有專長的微生物學家,服務於聖瑪利大學,現也已經退休,每次同學會他均前來參加,並且協助服務佈置會場及招呼校友,也是位難得的女婿。

★ 美南校友會常為校友會及休士頓的僑社做一些服務,每年三月的校友團聚,八月的全僑健康日均為例行服務項目。

★ 9月16日下午將於南昌路陸軍聯誼廳舉行北區醫療主管聯誼會,歡迎相關科系主管攜眷參加。

★ 本會會長林欣榮(M73)卸任,由玉里榮民醫院院長劉文健(M67)接任。

▲ 03-17-2007 國防校友會改選及春節聯歡(位於陳淑寧校友家)王渝生左前第5位李月瑛左前第7位

▲ 美南休士敦國防校友會新任會長李月瑛夫婦

在民國四十年代台灣醫療情

形一般說來平平,更何況是後山的

花蓮,在當時花蓮就有這樣的一句

話,上大學難,找工作難,就醫更

難,那時候花蓮只有省立花蓮醫

院、花蓮鐵路醫院、門諾醫院,而

門諾醫院又叫美國醫院,其主要對

像是原住民,省立醫院和鐵路醫院

有共同毛病,房舍破舊、設備簡

漏、醫護人員缺乏,想要提升醫療

水平也難。

接任花蓮鐵路醫院院長我從四個

方向去努力:

(一)病人來源:我首先將電

力公司病人帶來,橫貫公路太魯閣

醫務室主任是葉剛同學,當然要支

持我;同時與糖廠、肥料、木瓜林

區醫務室密切合作,不管什麼病,

門診住院,先看病後辦手續,免除

繳保證金規定等等,這樣一來病人

來源問題可順利解決。

(二)更新設備:加強檢驗

室功能,盡量能作到什麼就做到什

麼,在百般困難中,購買一台大型X光機在當時是一筆大數字,全靠醫

院盈餘支付;配合醫院財務情形,

添購牙科、耳鼻喉科部分器械,手

術室設備全部更新,還加裝手術室

空調。在同時,積極規劃整理醫院

環境,整修房舍,全部粉刷,木製

病床改為能調節之鋼架床,醫院佔

地不小,首先用水泥柱將醫院內外

分隔開來,水泥柱前面再交 種植

兩行榕樹,因榕樹容易活,且生長

快速,易於剪修,醫院內有鳳凰木

多棵,每到開花時非常好看,中間

有大型噴水池,三年後整個醫院樹

木成蔭,外面看不到房舍,壯觀美

麗,洗手間改為沖水式,護理人員

同時展開訓練工作。

(三)如何解除醫生之人力需

求:待遇低,環境差,地方落後,

找醫生真是難上加難,在當時軍方

有八一八及八一一兩所後方醫院,

在平時工作差不多,醫生空有一身

本事卻任務不多,兩位院長全是同

學,尤其八一一副院長劉漢章,是

我兩度同學來台八人之一,幫忙不

少,本著民敬軍,軍愛民之大原則

之下,一方醫院急需醫生,而另一

方有醫生沒有太多業務,按鐵路醫

院規定,每一職缺,可請兩位兼任

醫師,同學在一起無話不說,鐵路

醫院有八位專任醫生缺,可改請

十六位兼任醫生,每位兼任醫生每

週三個半天,不分上下午月酬勞新

台幣八百元,在當時上尉軍醫月薪

七十八元、少校九十元,軍醫加給

四十元 折合美金不到四元,比其

在國防醫學院金字招牌下

我的滄桑史(下)

▲ 梁效信、李傳鳳

文■梁效信/大陸醫專7期

Page 7: 個人教育理念的回顧諸軍方高級長官,故待個人接任 院長後,提出請求:將此歷史悠 久之機構擴充為藥學系之直屬教 學藥廠;相當於學校之直屬醫

2007 第22期 秋季號 78

國醫與我 NDMC Reflections

秋季號 第22期 2007 79

Our Family 我們這一家

本薪多出許多,這樣作鐵路醫院

改善了醫師陣容,對軍醫業務也

不受影響,做院長的能給同學們

有機會解決點生活問題也是一件

好事,不過在當時軍方軍醫不能

在外兼職,但為了替同學謀點福

利,擔點小責任也沒有太大嚴重

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好了,

幾經商量在兩全其美狀況下,互

動良好,那一段時日不算短,給

同學們,尤其帶家眷者在生活上

幫助很大,是真誠的流露,是感

情的昇華,是共渡艱苦的結果,

時至今天他們早已是獨當一面的

主管,可是我們仍彼此照顧時時

互道安好,真是人生的真善美。

(四)開辦公保門診,一日

中信局余副理、孟主任來訪洽談

公教人員門診就醫問題,每人次

門診費用平均三十八元,當天完

成簽約手續,是花蓮第一家醫院

辦理該項業務的醫院,另方面醫

療範圍逐漸擴大,花蓮鐵路醫院

已成為花蓮醫療網中之主力。

二十五年的院長任期,小

心翼翼沒有醫療糾紛,沒有進過

法院,只是花蓮多颱風,多地

震,自然災害三次上水,幸都

能平安渡過。物換星移變化多

多,回憶往事已成歷史遺跡、想

過去、看現在、思將來,過眼雲

煙人生如夢不勝唏噓,感謝源遠

季刊給我連載機會,在此獻上最

誠摯的謝意。

學 系 姓 名 期 班 進 修 教 育 專 長 退伍前服務單位 退伍日期

醫學系

武明民 M72 放射科 台中總醫院 960722董玉麟 M72 外科 高雄總醫院 960722張士琨 M76 心臟血管內科主任 高雄總醫院 960801王炯中 M82 一般科醫官、組長 花蓮總醫院 960901田台強 M82 小兒科主任 台中總醫院 960801吳南鈞 M92 胸腔外科 高雄總醫院 960801張罡戩 M92 航醫、心臟血管 左營總醫院 960801練紹弘 M92 小兒科醫官 桃園總醫院 960815鍾智明 M92 病理 高雄總醫院 960801

牙醫學系

毛泰康 D33 牙醫 松山總醫院 960722

夏毅然 D36 美國哈佛大學 口腔生物學博士

教師 三軍總醫院 960801

柯天來 D51 牙醫 花蓮總醫院 961001張再財 D51 牙科主任 左營總醫院 960801林李其 D53 牙醫 左營總醫院 960816賴威伸 D53 牙醫 高雄總醫院 960901藍鴻文 D53 牙醫 桃園總醫院 960729

護理學系

陶耀華 N28 護理主任 台中總醫院 960715李華蘭 N32 護理部副主任 台中總醫院 960801徐姍姍 N32 國防護理研究所 護理部副主任 國防部醫務組 960801葛湘瓊 N32 護理主任 高雄總醫院 960801戴幼平 N32 北醫醫管研究所 護理部副主任 桃園總醫院 960801林駿男 N48 護理長 國軍岡山醫院 960929

藥學系張黎光 P62 藥學、教官 松山總醫院 960722鄭金發 P62 藥學、補給 國防部軍醫局 960722

公共衛生學系

尹文國 PH1 預防醫學官、副院長 岡山醫院 960801劉天立 PH1 行政組組長 台中總醫院 960801黃志明 PH5 後勤官、軍醫行政官 岡山醫院 960801

衛勤專科 陳士二 衛專21期 預防醫學官、參謀 左營總醫院 960801

如須聘用相關人才,或須就業協助,請洽校友會。

國防醫學院(含衛勤分部) 軍職退伍校友就業(轉業)專長提供 述微升任三軍總醫院院長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年復

一年,轉瞬之問我們已步入中年。

丈夫事業順利,受任新成立的三軍

總醫院院長。他工作認真負責,是

位善待部屬的好長官,又是位關愛

病患的良醫。述微愛國又愛家,好

丈夫好父親。我和述微真是有默契

的歡欣過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夫

妻生活。兒女延立、延琪漸漸長大

懂事,自己用功讀書,他們從小學

到師大附中、北一女中,又先後都

考進台灣大學,在求學階段不曾讓

我們做父母的太操心。

我的家庭主婦生活比較類似

一般少奶奶型。自已沒外出工作,

因為每家情況不同,有的主婦兼管

丈夫的事業,我是協助述微接聽各

方面電話,聯絡他醫療上的重要工

作。有時候陪先生應酬外,其他時

間屬自己的居多。兩個孩子都上中

學,午餐帶便當,整天在學校上

課,晚上才回家。述微是骨科醫

師,有臨床病人要診治手術,還身

兼三軍總醫院院長辦理行政公務,

早上到醫院上班,晚上還要巡視病

房探視病人,的確夠忙的。家狸只

有我和僱請的佣人。一般太太們喜

歡逛街或玩麻將消磨時問,過去年

輕三十多歲時,雖曾陪長輩玩牌消

遣,應酬時主人三缺一需要湊上一

腳,我也會成人之美,但是對這些

我總是沒什麼興趣,感覺是勞命又

傷財,乾脆不碰它了。不過,述微

喜歡與朋友玩玩小牌,抒解一下疲

勞,加果他臨時有要緊事非離桌不

可,我樂得做他的槍手,而且是技

術不錯的頂替最佳人選。先開始代

他打牌,總是輸,後來大有進步,

也會贏錢了。

我的興趣在休閒藝文活動,且

是多方面的。最初我學手工鈎花、

織桌布、用珠子鈎手提包;學洋

裁、做旗抱同各式滾邊襯絨;抽空

去天主教聖家堂請介神父教英文,

後來到金門街修女處讀英文會話,

有了進步後,求知慾愈來愈強烈。

又投入學畫中國畫,北宋工筆畫我

非常喜愛,很欣賞。啟蒙開始學國

畫是我參加張穀年老師在國際婦女

會辦的教學,那時地點是在延平南

路三軍軍官俱樂部一間會議室,以

後張老師出國,我改從蕭一葦、羅

芳、張一冰等老師繼續學習水墨山

水畫。同時又拜寫意花烏蟲魚的名

師杜簦吟、黃磊生為師。多年來不

斷追求畫藝,至今談不上精品,聊

感欣慰的是沒有白站地土、虛度光

陰。八十生辰時,挑選數幅印製成

冊,餽贈親友,留作紀念,自娛晚

年。沒想到還受國防醫學院校友會

青睞,邀我參加慶祝國防醫學院建

校105年的『源遠藝廊』首展,尚能為國防醫學院後進的藝文活動盡

一己之力始料未及。

女兒延琪在美國結婚後,生養

文■張宏如/M31 鄧述微眷

述微與我(下)

前期提要:

四川小姑娘張宏如十五歲離家赴重慶就讀寬仁護理學校,因戰時政府規定:

凡醫科與護理科畢業人員,一律須調軍事機關服務一年,因此與鄧述微初識

於重慶江北香國寺的陸軍總醫院。徵調期滿,經校長推薦,受國防醫學院護

理學系周美玉主任以上尉助教名義任用,派在上海陸軍總醫院服務,再次與

鄧述微重逢。國共和談破裂,時局混亂,隻身隨國防醫學院師生來台的四川

小姑娘,認真在台灣相夫教子,終於開花結果⋯⋯

▲ 作者賢伉儷50週年結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