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概論── 自然的恩惠...

14
自然科學概論── 自然的恩惠 屏東冬瓜 103-2 張文亮 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 -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授權釋出】 1

Upload: others

Post on 08-Jul-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冬瓜糖」是冬瓜汁與黑糖熬成的方塊,是臺灣早期,沒有糖果的日子,最流行的甜點零食。臺灣品質最好的冬瓜,長在哪裡呢?

冬瓜是一種很特別的瓜果類蔬菜,能夠耐酷熱。愈熱的地方,冬瓜長得愈好,當你在野外看到生長良好冬瓜的地方,就可以知道那地方整年裡的溫度很少會低於攝氏二十度。冬瓜的表面有臘質,可以減少瓜內水分的蒸發,保存很久。冬瓜的表皮有多孔的皮層,可以保溫隔冷,採收後能夠越冬存放,所以稱為「冬瓜」。

2

快速長大的蔬果

3

臺灣的冬天,月平均溫度仍然超過攝氏二十度的地方,只有在高雄南部與屏東平原。尤其在屏東東港溪南邊的一大片沙洲地,這是臺灣最高品質冬瓜的出產地。這裡的冬瓜,才種五個月就能長成一公尺以上長條的圓筒狀,簡直是像吹氣球一般的快。世界上很少有冬瓜能像屏東東港的冬瓜,長得這麼快、這麼大又好吃。

冬瓜只能長在排水良好的砂地上,以防根系腐爛,但是又需要灌溉很多的水,才能滿足快速生長。需要快速排水,又需要大量供水,實在不容易,所以冬瓜田一定是在離溪畔不遠的地方。此外,冬瓜生長需要施許多肥料,肥分一缺,冬瓜就會長得乾扁、短小,被戲稱為「矮冬瓜」。

4

先民挑對地方種植

6

打開屏東的地圖,順著東港溪的方向看,會發現這裡有些地名與「砂」或「洲」有關,如砂崙、南州、洲子等,可見以前東港溪不太安份,到處泛濫。先民為了開墾土地,曾經將東港溪道推回,用堤防固定河流的流道。河川曾經氾濫過的砂地,就成為種植冬瓜的良田。

我沿著東港溪畔南行,邊走邊測土壤,一直走到崁頂鄉與南州鄉邊界的「社皮」,整片土地,到現在仍然是砂質地。先民在東港溪邊建了一條「大陂圳」,灌溉了約一千五百公頃的良田,其中部分是冬瓜田。

7

短冬瓜還是很有用

9

看著農民採收冬瓜,是一種喜悅。一大條、一大條的冬瓜堆聚疊高,成為一片片的冬瓜牆,等著卡車搬運到市場,或是再加工製成冬瓜糖。有些矮冬瓜就留在田間,準備作成堆肥,又可以提供下一期農作的營養分。農業的耕作是充份再利用,很少有廢物殘留的,只有工業生產才會排出汙水,污染河川和土壤。

但是,很奇怪的,近代越不能處理污水的工業類別,越被冠上了「高科技」的頭銜,反而是充份利用廢物的農業,卻稱為「夕陽產業」的落後技術。

10

完全免費的幫助

12

「教授,東港溪的汙水流進我們的土地,會不會造成汙染呢?」當地的農民問道。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花時間多來屏東幾趟,把鑽土器鑽入到土壤的深處,將土壤一層一層的取下來分析。做了一整年的實驗後,才發現東港溪汙水中含有過多的有機質與氮素。在烈日的照射下,高溫促進了這些物質的分解速度,殘留在土壤中的量並不多。原來太陽幫了屏東一個大忙,免費加速分解汙染物,這種大自然的作用,才是真正的高科技。

「農地沒有問題,放心的種植吧!」我肯定的說。離開屏東前,我在菜市場買了一大塊「冬瓜糖」,希望能再嚐到臺灣老糖果的滋味。

13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圖示 來源/作者

1-14

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13 PowerPoint 設計主題範本。

本作品依據 Microsoft服務合約 及著作權法第42、52、65條合理使用。

5

台灣大學張文亮教授。

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8

台灣大學張文亮教授。

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11

台灣大學張文亮教授。

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