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三百首 -...

796
唐詩三百首 目 錄 卷一、五言古詩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獨酌》 《春思》 《望嶽》 《贈衛八處士》 《佳人》 《夢李白·其一》 《夢李白·其二》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送別》 《渭川田家》 《西施詠》 《秋登蘭山寄張五》 《夏日南亭懷辛大》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an-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TRANSCRIPT

  • 唐詩三百首  

     

    目 錄

    卷一、五言古詩

    《感遇·其一》

    《感遇·其二》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月下獨酌》

    《春思》

    《望嶽》

    《贈衛八處士》

    《佳人》

    《夢李白·其一》

    《夢李白·其二》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送別》

    《渭川田家》

    《西施詠》

    《秋登蘭山寄張五》

    《夏日南亭懷辛大》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 《尋西山隱者不遇》

    《春泛若耶溪》

    《宿王昌齡隱居》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賊退示官吏·並序》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寄全椒山中道士》

    《長安遇馮著》

    《夕次盱眙縣》

    《東郊》

    《送楊氏女》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溪居》

    卷二、五言樂府

    《塞下曲·其一》

    《塞下曲·其二》

    《關山月》

    《子夜秋歌》

    《長幹行》

    《列女操》

    《遊子吟》

    卷三、七言古詩

    《登幽州台歌》

    《古意》

    《送陳章甫》

    《琴歌》

  •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聽安萬善吹篳篥歌》

    《夜歸鹿門山歌》

    《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

    《夢遊天姥吟留別》

    《金陵酒肆留別》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輪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韋諷錄事宅觀曹將軍畫馬圖》

    《丹青引贈曹霸將軍》

    《寄韓諫議》

    《古柏行》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

    《石魚湖上醉歌·並序》

    《山石》

    《八月十五夜贈張功曹》

    《謁衡嶽廟遂宿嶽寺題門樓》

    《石鼓歌》

    《漁翁》

    《長恨歌》

    《琵琶行·並序》

    《韓碑》

    《燕歌行·並序》

    卷四、七言樂府

    《古從軍行》

  • 《洛陽女兒行》

    《老將行》

    《桃源行》

    《蜀道難》

    《長相思·其一》

    《長相思·其二》

    《行路難》

    《將進酒》

    《兵車行》

    《麗人行》

    《哀江頭》

    《哀王孫》

    卷五、五言律詩

    《經鄒魯祭孔子而歎之》

    《望月懷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獄詠蟬·並序》

    《和晉陵陸丞相早春遊望》

    《雜詩》

    《題大庾嶺北驛》

    《次北固山下》

    《破山寺後禪院》

    《寄左省杜拾遺》

    《贈孟浩然》

    《渡荊門送別》

    《送友人》

    《聽蜀僧浚彈琴》

  • 《夜泊牛渚懷古》

    《春望》

    《月夜》

    《春宿左省》

    《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

    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

    此門,有悲往事》

    《月夜憶舍弟》

    《天末懷李白》

    《奉濟驛重送嚴公四韻》

    《別房太尉墓》

    《旅夜書懷》

    《登嶽陽樓》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山居秋暝》

    《歸嵩山作》

    《終南山》

    《酬張少府》

    《過香積寺》

    《送梓州李使君》

    《漢江臨泛》

    《終南別業》

    《臨洞庭上張丞相》

    《與諸子登峴山》

    《宴梅道士山房》

    《歲暮歸南山》

    《過故人莊》

  • 《秦中感秋寄遠上人》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留別王維》

    《早寒江上有懷》

    《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送李中丞歸漢陽別業》

    《餞別王十一南遊》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新年作》

    《送僧歸日本》

    《穀口書齋寄楊補闕》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賦得暮雨送李胄》

    《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

    《闕題》

    《江鄉故人偶集客舍》

    《送李端》

    《喜見外弟又言別》

    《雲陽館與韓紳宿別》

    《喜見外弟盧綸見宿》

    《賊平後送人北歸》

    《蜀先主廟》

    《沒蕃故人》

    《草》

    《旅宿》

    《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早秋》

  • 《蟬》

    《風雨》

    《落花》

    《涼思》

    《北青蘿》

    《送人東遊》

    《灞上秋居》

    《楚江懷古》

    《書邊事》

    《除夜有懷》

    《孤雁》

    《春宮怨》

    《章台夜思》

    《尋陸鴻漸不遇》

    卷六、七言律詩

    《黃鶴樓》

    《行經華陰》

    《望薊門》

    《九月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送魏萬之京》

    《登金陵鳳凰台》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

    春望之作應制》

    《積雨輞川莊作》

  • 《贈郭給事》

    《蜀相》

    《客至》

    《野望》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登高》

    《登樓》

    《宿府》

    《閣夜》

    《詠懷古跡·其一》

    《詠懷古跡·其二》

    《詠懷古跡·其三》

    《詠懷古跡·其四》

    《詠懷古跡·其五》

    《江州重別薛六柳八二員外》

    《長沙過賈誼宅》

    《自夏口至鸚鵡洲夕望嶽陽寄源中丞》

    《贈闕下裴舍人》

    《寄李儋元錫》

    《同題仙遊觀》

    《春思》

    《晚次鄂州》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西塞山懷古》

    《遣悲懷·其一》

    《遣悲懷·其二》

    《遣悲懷·其三》

  • 《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

    處因望月有感,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于

    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邽弟妹》

    《錦瑟》

    《無題》

    《隋宮》

    《無題·其一》

    《無題·其二》

    《籌筆驛》

    《無題》

    《春雨》

    《無題·其一》

    《無題·其二》

    《利州南渡》

    《蘇武廟》

    《宮詞》

    《貧女》

    卷七、七言樂府

    《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卷八、五言絕句

    《鹿柴》

    《竹裡館》

    《送別》

    《相思》

    《雜詩》

    《送崔九》

    《終南望餘雪》

  • 《宿建德江》

    《春曉》

    《夜思》

    《怨情》

    《八陣圖》

    《登鸛雀樓》

    《送靈澈》

    《彈琴》

    《送上人》

    《秋夜寄邱員外》

    《聽箏》

    《新嫁娘》

    《玉台體》

    《江雪》

    《行宮》

    《問劉十九》

    《何滿子》

    《登樂游原》

    《尋隱者不遇》

    《渡漢江》

    《春怨》

    《哥舒歌》

    卷九、五言樂府

    《長幹行·其一》

    《長幹行·其二》

    《玉階怨》

    《塞下曲·其一》

  • 《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三》

    《塞下曲·其四》

    《江南曲》

    卷十、七言絕句

    《回鄉偶書》

    《桃花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芙蓉樓送辛漸》

    《閨怨》

    《春宮曲》

    《涼州詞》

    《送孟浩然之廣陵》

    《早發白帝城》

    《逢入京使》

    《江南逢李龜年》

    《滁州西澗》

    《楓橋夜泊》

    《寒食》

    《月夜》

    《春怨》

    《征人怨》

    《宮詞》

    《夜上受降城聞笛》

    《烏衣巷》

    《春詞》

    《後宮詞》

  • 《贈內人》

    《集靈台·其一》

    《集靈台·其二》

    《題金陵渡》

    《宮詞》

    《近試上張水部》

    《將赴吳興登樂游原》

    《赤壁》

    《泊秦淮》

    《寄揚州韓綽判官》

    《遣懷》

    《秋夕》

    《贈別·其一》

    《贈別·其二》

    《金穀園》

    《夜雨寄北》

    《寄令狐郎中》

    《為有》

    《隋宮》

    《瑤池》

    《嫦娥》

    《賈生》

    《瑤瑟怨》

    《馬嵬坡》

    《已涼》

    《金陵圖》

    《隴西行》

  • 《寄人》

    《雜詩》

    卷十一、七言樂府

    《渭城曲》

    《秋夜曲》

    《長信怨》

    《清平調·其一》

    《清平調·其二》

    《清平調·其三》

    《出塞》

    《金縷衣》

     

     

     

     

     

     

     

     

     

     

     

     

     

     

     

     

     

     

     

     

     

  •  

    卷一、五言古詩《感遇·其一》

    作者: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

    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解】:

    1、葳蕤:枝葉茂盛而紛披。

    2、坐:因而。

    3、本心:天性。

    【韻譯】:

    澤蘭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潔清新。

    蘭桂欣欣生機勃發,春秋自成佳節良辰。

  • 誰能領悟山中隱士,聞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為天性,何求美人採擷揚名。

    【評析】:

      此詩系張九齡遭讒貶謫後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詩借物起興,

    自比蘭桂,抒發詩人孤芳自賞,氣節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詩一開始用整齊的偶句,以春蘭秋桂對舉,點出無限生機和清雅高潔

    之特徵。三、四句,寫蘭桂充滿活力卻榮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質。上半

    首寫蘭桂,不寫人。五、六句以“誰知"急轉引出與蘭桂同調的山中隱者

    來。末兩句點出無心與物相競的情懷。

      全詩一面表達了恬淡從容超脫的襟懷,另一面憂讒懼禍的心情也隱然

    可見。詩以草木照應,旨詣深刻,於詠物背後,寄寓著生活哲理。

     

     

     

     

     

     

     

     

     

     

     

     

     

  •  

    《感遇·其二》

    作者:張九齡

    江南有丹桔,經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佳客,奈何阻重深。

    運命唯所遇,迴圈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此木豈無陰。

    【注解】:

    1、豈伊:豈唯。

    2、歲寒:孔子有“歲寒而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語。後人常作砥礪節操的

    比喻。

    3、薦:進獻。

    【韻譯】:

  • 江南丹桔葉茂枝繁,經冬不凋四季常青。

    豈止南國地氣和暖,而是具有松柏品性。

    薦之嘉賓必受稱讚,山重水阻如何進獻?

    命運遭遇往往不一,因果迴圈奧秘難尋。

    只說桃李有果有林,難道丹桔就不成陰?

    【評析】:

      讀此詩,自然想到屈原之《桔頌》。詩人謫居江陵,正是桔之產區。

    於是借彼丹桔,喻己貞操。

      詩開頭二句,托物喻志之意,尤其明顯。以一個“猶"字,充滿了讚

    頌之意。三、四句用反詰,說明桔之高貴是其本質使然,並非地利之故。

    五、六句寫如此嘉樹佳果,本應薦之嘉賓,然而卻重山阻隔,無法為之七、

    八句嘆惜丹桔之命運和遭遇。最後為桃李之被寵譽,丹桔之被冷遇打抱不

    平。

      全詩表達詩人對朝政昏暗和身世坎坷的憤懣。詩平淡自然,憤怒哀傷

    不露痕跡,語言溫雅醇厚。桃李媚時,丹桔傲冬,邪正自有分別。

     

     

     

     

  •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作者: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複樂,陶然共忘機。

    【注解】:

    1、翠微:青翠的山坡。

    2、松風:指古樂府《風入松》曲,也可作歌聲隨風入松林解。

    3、機:世俗的心機。

  • 【韻譯】:

    從碧山下來,暮色正蒼茫,伴隨我回歸,是皓月寒光。

    我不時回頭,把來路顧盼:

    茫茫小路,橫臥青翠坡上。

    路遇山人,相邀去他草堂,孩兒們聞聲,把荊門開放。

    一條幽徑,深入繁茂竹林,枝丫蘿蔓,輕拂我的衣裳。

    歡聲笑語,主人留我住宿,擺設美酒,把盞共話蠶桑。

    長歌吟唱,風入松的樂章,歌罷夜闌,河漢稀星閃亮。

    我醉得糊塗,你樂得癲狂,歡樂陶醉,同把世俗遺忘。

    【評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是詩人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寫。全詩寫月夜在長安

    南面的終南山,去造訪一位姓斛斯的隱士。詩寫暮色蒼茫中的山林美景和

    田家庭院的恬靜、流露出詩人的稱羨之情。

  •   詩以“暮"開首,為“宿"開拓。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松,

    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忘機。這些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溢。

      此詩以田家、飲酒為題材,很受陶潛田園詩的影響。然陶詩顯得平淡

    恬靜,既不首意染色,口氣也極和緩。如“曖曖無人村,依依墟裡煙"、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等等。而李詩卻著意渲染。細吟“綠竹入幽

    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就會覺得色彩鮮明,神情

    飛揚。可見陶李兩者風格迥異。

     

     

     

     

     

     

     

     

     

     

     

     

     

     

     

     

     

     

     

     

     

     

     

     

     

     

  •  

    《月下獨酌》

    作者: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注解】:

    1、將:偕,和。

    2、相期:相約。

    3、雲漢:天河。

  • 【韻譯】:

    準備一壺美酒,擺在花叢之間,自斟自酌無親無友,孤獨一人。

    我舉起酒杯邀請媚人的明月,低頭窺見身影,共飲已有三人。

    月兒,你那裡曉得暢飲的樂趣?

    影兒,你徒然隨偎我這個孤身!

    暫且伴隨玉兔,這無情瘦影吧,我應及時行樂,趁著春宵良辰。

    月聽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進,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滾。

    清醒之時,咱們儘管作樂尋歡,醉了之後,免不了要各自離散。

    月呀,願和您永結為忘情之友,相約在高遠的銀河岸邊,再見!

    【評析】:

      原詩共四首,此是第一首。詩寫詩人在月夜花下獨酌,無人親近的冷

    落情景。詩人運用豐富的想像,表現出由孤獨到不孤獨,由不孤獨到孤獨,

    再由孤獨到不孤獨的一種複雜感情。

  •   李白仙才曠達,物我之間無所容心。此詩充分表達了他的胸襟。詩首

    四句為第一段,寫花、酒、人、月影。詩旨表現孤獨,卻舉杯邀月,幻出

    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飲,影徒隨身,仍歸孤獨。因而自第五句至

    第八句,從月影上發議論,點出“行樂及春"的題意。最後六句為第三段,

    寫詩人執意與月光和身影永結無情之遊,並相約在邈遠的天上仙境重見。

    全詩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表現了他放浪形骸、狂蕩不羈

    的性格。

      邀月對影,千古絕句,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樂,背面看,卻極度淒

    涼。

     

     

     

     

     

     

     

     

     

     

     

     

     

     

     

     

     

     

     

     

     

     

  •  

    《春思》

    作者:李白

    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注解】:

    1、燕:今河北北部,遼寧西部。

    2、秦:今陝西,燕地寒冷,草木遲生於較暖的秦地。

    3、羅幃:絲織的簾帳。

    【韻譯】:

    燕塞春草,才嫩得象碧綠的小絲,秦地桑葉,早已茂密得壓彎樹枝。

    郎君啊,當你在邊境想家的時候,正是我在家想你,肝腸斷裂日子。

    多情的春風呵,我與你素不相識,你為何闖入羅幃,攪亂我的情思?

  • 【評析】:

      這是一首描寫思婦心緒的詩。開頭兩句以相隔遙遠的燕秦春天景物起

    興,寫獨處秦地的思婦觸景生情,終日思念遠在燕地衛戍的夫君,盼望他

    早日歸來。三、四句由開頭兩句生髮而來,繼續寫燕草方碧,夫君必定思

    歸懷己,此時秦桑已低,妾已斷腸,進一層表達了思婦之情。五、六兩句,

    以春風掀動羅幃時,思婦的心理活動,來表現她對愛情堅貞不二的高尚情

    操。全詩以景寄情,委婉動人。

     

     

     

     

     

     

     

     

     

     

     

     

     

     

     

     

     

     

     

     

     

     

     

     

     

  •  

    《望嶽》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注解】:

    1、岱宗:泰山別名岱,居五嶽之首,故又名岱宗。

    2、鐘:賦予、集中。

    3、決:裂開。

    4、淩:躍上。

    【韻譯】:

    泰山呵,你究竟有多麼宏偉壯麗?

  • 你既挺拔蒼翠,又橫跨齊魯兩地。

    造物者給你,集中了瑰麗和神奇,你高峻的山峰,把南北分成晨夕。

    望層層雲氣升騰,令人胸懷蕩滌,看歸鳥迴旋入山,使人眼眶欲碎。

    有朝一日,我總要登上你的絕頂,把周圍矮小的群山們,一覽無遺!

    【評析】:

      杜甫“望嶽"詩共三首,這一首是寫望東嶽泰山的。詩以“望"入題,

    讚歎東嶽,謳歌造化。希望淩頂而小天小,以抒雄心壯志。

      開首兩句,寫泰山的高峻偉大,先寫對它的仰慕,再寫它橫跨齊魯兩

    地的壯偉。

    三、四句寫近望,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能分割日夜的巍峨形象。五、六

    句寫遙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心胸為之蕩滌。最後兩句寫望嶽而生登

    臨峰頂之意願。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登之雄心,顯示出他堅韌不

    拔的性格和遠大的政治抱負。“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千百年來為人

    們傳誦。

     

     

     

     

     

  •  

    《贈衛八處士》

    作者: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複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注解】:

    1、參與商:星座名,參星在西而商星在東,當一個上升,另一個下沉,

    故不相見。

    2、間:摻合。

    3、故意:故交的情意。

    【韻譯】:

    世間上的摯友真難得相見,好比此起彼落的參星商辰。

    今晚是什麼日子如此幸運,竟然能與你挑燈共敘衷情?

    青春壯年實在是沒有幾時,不覺得你我各巳鬢髮蒼蒼。

    打聽故友大半早成了鬼藉,聽到你驚呼胸中熱流回蕩。

    真沒想到闊別二十年之後,能有機會再次來登門拜訪。

    當年握別時你還沒有成親,今日見到你兒女已經成行。

  • 他們和順地敬重父親摯友,熱情地問我來自哪個地方?

    三兩句問答話還沒有說完,你便叫他們張羅家常酒筵。

    雨夜割來的春韭嫩嫩長長,剛燒好黃梁摻米飯噴噴香。

    你說難得有這個機會見面,一舉杯就接連地喝了十觴。

    十幾杯酒我也難得一醉呵,謝謝你對故友的情深意長。

    明朝你我又要被山嶽阻隔,人情世事竟然都如此渺茫!

    【評析】:

      此詩作於詩人被貶華州司功參軍之後。詩寫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

    寫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見,格外親 。然而暫聚忽別,卻又覺得世事

    渺茫,無限感慨。

      詩的開頭四句,寫久別重逢,從離別說到聚首,亦悲亦喜,悲喜交集。

    第五至八句,從生離說到死別。透露了干戈亂離、人命危淺的現實。從“焉

    知"到“意長"十四句,寫與衛八處士的重逢聚首以及主人及其家人的熱

    情款待。表達詩人對生活美和人情美的珍視。最後兩句寫重會又別之傷悲,

    低徊婉轉,耐人尋味。

  •   全詩平易真切,層次井然。

     

     

     

     

     

     

     

     

     

     

     

     

     

     

     

     

     

     

     

     

     

     

     

     

     

     

     

     

     

     

     

     

     

     

     

     

  •  

    《佳人》

    作者:杜甫

    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穀。

    自雲良家女,零落依草木。

    關中昔喪亂,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不得收骨肉。

    世情惡衰歇,萬事隨轉燭。

    夫婿輕薄兒,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采柏動盈掬。

  •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注解】:

    1、合昏:即夜合花。

    2、修竹:長竹,與詩中“翠袖"相映。

    【韻譯】:

    有一個美豔絕代的佳人,隱居在僻靜的深山野穀。

    她說:“我是良家的女子,零落漂泊才與草木依附。

    想當年長安喪亂的時候,兄弟遭到了殘酷的殺戮。

    官高顯赫又有什麼用呢?

    不得收養我這至親骨肉。

    世情本來就是厭惡衰落,萬事象隨風抖動的蠟燭。

    沒想到夫婿是個輕薄兒,又娶了美顏如玉的新婦。

  • 合歡花朝舒昏合有時節,鴛鴦鳥雌雄交頸不獨宿。

    朝朝暮暮只與新人調笑,那管我這個舊人悲哭?!"

    在山的泉水清澈又透明,出山的泉水就要渾濁濁。

    變賣首飾的侍女剛回來,牽拉蘿藤修補著破茅屋。

    摘來野花不愛插頭打扮,采來的柏子滿滿一大掬。

    天氣寒冷美人衣衫單薄,夕陽下她倚著長長青竹。

    【評析】:

      這首詩是寫一個在戰亂時被遺棄的女子的不幸遭遇。她出身良家,然

    而生不逢時,在安史戰亂中,原來官居高位的兄弟慘遭殺戮,丈夫見她娘

    家敗落,就遺棄了她,於是她在社會上流落無依。然而,她沒有被不幸壓

    倒沒有向命運屈服;她咽下生活的苦水,幽居空穀,與草木為鄰,立志守

    節,宛若山泉。這種貧賤不移,貞節自守的精神,實在值得謳歌。

      全詩文筆委婉,纏綿悱惻,繪聲如泣如訴,繪影楚楚動人。“在山泉

    水清,出山泉水濁"深寓生活哲理。

     

     

     

     

     

  •  

    《夢李白·其一》

    作者:杜甫

    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

    江南瘴癘地,逐客無消息。

    故人入我夢,明我常相憶。

    君今在羅網,何以有羽翼?

    恐非平生魂,路遠不可測。

    魂來楓林青,魂返關塞黑。

    落月滿屋樑,猶疑照顏色。

    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

    【注解】:

    1、明:表明。

    2、楓林青:指李白所在;

  • 3、關塞黑:指杜甫所居秦隴地帶。

    4、落月兩句:寫夢醒後的幻覺。看到月色,想到夢境,李白容貌在月光

    下似乎隱約可見。

    【韻譯】:

    為死別往往使人泣不成聲,而生離卻常令人更加傷悲。

    江南山澤是瘴鬁流行之處,被貶謫的人為何毫無消息?

    老朋友你忽然來到我夢裡,因為你知道我常把你記憶。

    你如今陷入囹圄身不由己,哪有羽翼飛來這北國之地?

    夢中的你恐不會是鬼魂吧,路途遙遠生與死實難估計。

    靈魂飄來是從西南青楓林,靈魂返回是由關山的黑地。

    明月落下清輝灑滿了屋樑,迷離中見到你的顏容憔悴。

    水深浪闊旅途請多加小心,不要失足落入蛟龍的嘴裡。

    【評析】:

  •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於洛陽,即成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

    因參加永王李 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

    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還。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後,積

    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後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

    表現對老友吉凶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

    悲慘遭遇的同情。

      “故人來入夢,明我長相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三

    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這些佳句,體現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

    互勸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誼。

      詩的語言,溫柔敦厚,句句發自肺腑,字字惻惻動人,讀來叫人心碎!

     

     

     

     

     

     

     

     

     

     

     

     

     

     

     

     

  •  

    《夢李白·其二》

    作者:杜甫

    浮雲終日行,遊子久不至。

    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

    告歸常局促,苦道來不易。

    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

    出門搔白首,若負平生志。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孰雲網恢恢,將老身反累。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注解】:

    1、楫:船漿、船。

    2、斯人:指李白。

  • 【韻譯】:

    悠悠雲朵終日飛來飄去,遠方遊子為何久久不至。

    一連幾夜我頻頻夢見你,情親意切可見對我厚誼。

    每次夢裡你都匆匆辭去,還總說相會可真不容易。

    你說江湖風波多麼險惡,擔心船隻失事葬身水裡。

    出門時你總是搔著白首,好象是辜負了平生壯志。

    京都的官僚們冠蓋相續,唯你不能顯達形容憔悴。

    誰說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你已年高反被牽連受罪。

    千秋萬代定有你的聲名,那是寂寞身亡後的安慰。

    【評析】:

    天寶三年(744),李杜初會於洛陽,即成為深交。乾元元年(758),李白

    因參加永王李 的幕府而受牽連,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杜甫

  • 只知李白流放,不知赦還。這兩首記夢詩是杜甫聽到李白流放夜郎後,積

    思成夢而作。

      詩以夢前,夢中,夢後的次序敘寫。第一首寫初次夢見李白時的心理,

    表現對老友吉凶生死的關切。第二首寫夢中所見李白的形象,抒寫對老友

    悲慘遭遇的同情。

    “故人來入夢,明我長相憶"。“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三夜頻

    夢君,情親見君意。"這些佳句,體現了兩人形離神合,肝膽相照,互勸

    互勉,至情交往的友誼。

      詩的語言,溫柔敦厚,句句發自肺腑,字字惻惻動人,讀來叫人心碎!

     

     

     

     

     

     

     

     

     

     

     

     

     

     

     

     

     

     

     

     

  •  

    《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作者:王維

    聖代無隱者,英靈盡來歸。

    遂令東山客,不得顧采薇。

    既至金門遠,孰雲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

    置酒長安道,同心與我違。

    行當浮桂棹,未幾拂荊扉。

    遠樹帶行客,孤城當落暉。

    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注解】:

    1、東山客:指東晉謝甯,曾隱居東山。

    2、采薇:指殷末伯夷、叔齊采薇西山。

  • 3、遠:這裡指不能入金馬門。

    4、寒食:節令名,清明前一天或兩天。

    【韻譯】:

    政治清明時代絕無隱者存在,為朝政服務有才者紛紛出來。

    連你這個象謝安的山林隱者,也不再效法伯夷叔齊去采薇。

    你應試落弟不能待詔金馬門,那是命運不濟誰說吾道不對?

    去年寒食時節你正經過江淮,滯留京洛又縫春衣已過一載。

    我們又在長安城外設酒餞別,同心知己如今又要與我分開。

    你行將駕駛著小船南下歸去,不幾天就可把自家柴門扣開。

    遠山的樹木把你的身影遮蓋,夕陽餘輝映得孤城豔麗多彩。

    你暫不被錄用純屬偶然的事,別以為知音稀少而徒自感慨!

    【評析】:

  •   這是一首勸慰友人落第的詩。

      落第還鄉之人,心情自然懊喪。作為摯友,多方給予慰籍,使其覺得

    知音有人是極為重要的。全詩著意在這個主旨上加以烘染,有敘事、有寫

    景、有抒情,有感慨,有勉勵。寫景清新,抒情柔蜜,感慨由衷,勉勵摯

    敬,吟來令人振奮。

     

     

     

     

     

     

     

     

     

     

     

     

     

     

     

     

     

     

     

     

     

     

     

     

     

     

     

     

     

  •  

    《送別》

    作者: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複問,白雲無盡時。

    【注解】:

    1、飲君酒:勸君喝酒。

    2、何所之:去哪裡。

    3、歸臥:隱居。

    4、南山陲:終南山邊。

    【韻譯】:

    請你下馬喝一杯美酒,我想問問你要去哪裡?

    你說官場生活不得志,想要歸隱南山的邊陲。

  • 你只管去吧我不再問,白雲無窮盡足以自娛。

    【評析】:

      這是一首送友人歸隱的詩。表面看來語句平淡無奇,然而細細無味,

    卻是詞淺情深,含義深刻。詩的開頭兩句敘事、寫飲酒餞別,以問話引起

    下文。三、四句是交代友人歸隱原因——“不得志"。五、六句是寫對友

    人的安慰和自己對隱居的羡慕,對功名利祿、榮華富貴的否定。

      全詩寫失志歸隱,藉以貶斥功名,抒發陶醉白雲,自尋其樂之情,詩

    的後兩句韻味驟增,詩意頓濃,羡慕有心,感慨無限。

    《青溪》

    作者:王維

    言入黃花川,每逐青溪水。

    隨山將萬轉,趣途無百里。

    聲喧亂石中,色靜深松裡。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葦。

  • 我心素已閑,清川澹如此。

    請留磐石上,垂釣將已矣。

    【注解】:

    1、逐:循、沿。

    2、趣:同“趨"。

    3、澹:安靜。

    【韻譯】:

    每次我進入黃花川漫遊,常常沿著青溪輾轉飄流。

    流水依隨山勢千回萬轉,路途無百里卻曲曲幽幽。

    亂石叢中水聲喧嘩不斷,松林深處山色靜謐清秀。

    溪中菱藕荇菜隨波蕩漾,澄澄碧水倒映蘆葦蒲莠。

    我的心平素已習慣閒靜。

    淡泊的青溪更使我忘憂。

  • 讓我留在這磐石上好了,終日垂釣一直終老到頭!

    【評析】:

      此詩借頌揚名不見經傳的青溪,來印證自己的素願。以青溪之淡泊,

    喻自身之素願安閒。

      全詩自然清淡素雅,寫景抒情皆輕輕鬆松,然而韻味卻雋永醇厚。詩

    人筆下的青溪是喧鬧與沉鬱的統一,活潑與安祥的揉合,幽深與素靜的融

    和。吟來令人羡慕嚮往。

     

     

     

     

     

     

     

     

     

     

     

     

     

     

     

     

     

     

     

     

     

     

  •  

    《渭川田家》

    作者:王維

    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荊扉。

    雉[句隹]麥苗秀,蠶眠桑葉稀。

    田夫荷鋤至,相見語依依。

    即此羨閒逸,悵然吟式微。

    【注解】:

    1、雉:野雞。

    2、式微:《詩經·邶風·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歸"。這裡表明自己

    有歸隱之意。

    【韻譯】:

    村莊處處披滿夕陽餘輝,牛羊沿著深巷紛紛回歸。

  • 老叟惦念著放牧的孫兒,柱杖等候在自家的柴扉。

    雉雞鳴叫麥兒即將抽穗,蠶兒成眠桑葉已經薄稀。

    農夫們荷鋤回到了村裡,相見歡聲笑語戀戀依依。

    如此安逸怎不叫我羡慕?我不禁悵然地吟起《式微》。

    【評析】:

      這首詩是描寫田家閒逸的。詩人面對夕陽西下,夜幕降臨,恬然自得

    的田家晚歸景致,頓生羡慕之情。

      開頭四句,寫田家日暮時一種閒逸景象。五、六兩句寫農事。七、八

    句寫農夫閒暇。最後兩句寫因閒逸而生羨情。全詩用白描手法,描繪了渭

    河流域初夏鄉村的黃昏景色,清新自然,詩意盎然。

     

     

     

     

     

     

     

     

     

     

     

     

     

     

  •  

    《西施詠》

    作者:王維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粉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注解】:

    1、持謝:奉告。

    2、安可希:怎能希望別人的賞識。

    【韻譯】:

  • 豔麗的姿色向來為天下器重,美麗的西施怎麼能久處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個浣紗女,後來卻成了吳王宮裡的愛妃。

    平賤時難道有什麼與眾不同?

    顯貴了才驚悟她麗質天下稀。

    曾有多少宮女為她搽脂敷粉,她從來也不用自己穿著羅衣。

    君王寵倖她的姿態更加嬌媚,君王憐愛從不計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紗的女伴,再不能與她同車去來同車歸。

    奉告那盲目效顰的鄰人東施,光學皺眉而想取寵並非容易!

    【評析】:

      這是一首借詠西施,以喻為人的詩。“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寫

    出了人生浮沉,全憑際遇的炎涼世態。

      詩開首四句,寫西施有豔麗的姿色,終不能久微。次六句寫西施一旦

    得到君王寵愛,就身價百倍。末了四句寫姿色太差者,想效顰西施是不自

    量力。語雖淺顯,寓意深刻。

  •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說:“寫盡炎涼人眼界,不為題縛,乃臻

    斯詣。"此言頗是。

     

     

     

     

     

     

     

     

     

     

     

     

     

     

     

     

     

     

     

     

     

     

     

     

     

     

     

     

     

     

     

     

     

     

  •  

    《秋登蘭山寄張五》

    作者:孟浩然

    北山白雲裡,隱者自怡悅。

    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

    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

    時見歸村人,沙行渡頭歇。

    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

    何當載酒來,共醉重陽節。

    【注解】:

    1、薺:野菜名,這裡形容遠望中天邊樹林的細小。

    2、重陽節:舊以陰曆九月九日為重陽節,有登高風俗。

    【韻譯】:

    面對北山嶺上白雲起伏霏霏,我這隱者自己能把歡欣品味。

  • 我試著登上高山是為了遙望,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

    憂愁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

    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

    遠看天邊的樹林活象是薺菜,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

    什麼時候你能載酒到這裡來,重陽佳節咱們開懷暢飲共醉。

    【評析】:

      這是一首臨秋登高遠望,懷念舊友的詩。開頭四句,先點自悅,然後

    登山望張五;五、六兩句點明秋天節氣;七、八兩句寫登山望見山下之人;

    九、十兩句,寫遠望所見;最後兩句寫自己的希望。

      全詩情隨景生,以景烘情,情景交融,渾為一體。“情飄逸而真摯,

    景情淡而優美。"詩人懷故友而登高,望飛雁而孤寂,臨薄暮而惆悵,處

    清秋而發興,自然希望摯友到來一起共度佳節。“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

    發",“天邊樹若薺,江畔洲如月",細細品嘗,夠人玩味

     

     

     

     

     

     

     

  •  

    《夏日南亭懷辛大》

    作者: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注解】:

    1、山光:山上的日光。

    2、池月:即池邊月色。

    3、軒:窗。

    【韻譯】:

    夕陽忽然間落下了西山,東邊池角明月漸漸東上。

  • 披散頭髮今夕恰好乘涼,開窗閑臥多麼清靜舒暢。

    清風徐徐送來荷花幽香,竹葉輕輕滴下露珠清響。

    心想取來鳴琴輕彈一曲,只恨眼前沒有知音欣賞。

    感此良宵不免懷念故友,只能在夜半裡夢想一場。

    【評析】:

      此詩寫夏夜水亭納涼清爽閒適和對友人的懷念。

      詩的開頭寫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為納涼設景。三、四句寫沐後納涼,

    表現閒情適意。五、六句由嗅覺繼續寫納涼的真實感受。七、八句寫由境

    界清幽想到彈琴,想到“知音"、從納涼過渡到懷人。最後寫希望友人能

    在身邊共度良宵而生夢。

      全詩感情細膩,語言流暢,層次分明,富於韻味。“荷風送香氣,竹

    露滴清響"

    句,納涼消暑之佳句。

     

     

     

     

     

  •  

    《宿業師山房待丁大不至》

    作者:孟浩然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盡欲,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注解】:

    1、煙鳥:暮煙中的歸鳥。

    2、之子:這個人。

    3、宿:隔夜。

    【韻譯】:

    夕陽徐徐落入西邊山嶺,千山萬壑忽然昏昏暝暝。

    松間明月增添夜的涼意,風中泉聲聽來別有情味。

  • 打柴的樵夫們將要歸盡,暮煙中的鳥兒剛剛棲定。

    期望你能如約來此住宿,我獨抱琴等在蘿蔓路徑。

    【評析】:

      詩寫在山間夜宿,期待友人不至。詩的前六句,盡寫夜色;夕陽西下,

    萬壑蒙煙,涼生松月,清聽風泉,樵人歸盡,暮鳥棲定。後兩句寫期待故

    人來宿而未至,於是抱琴等待。不心焦,不抱怨,足見詩人風度。境致清

    新幽靜,語言委婉含蓄。“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兩句亦是佳品。

     

     

     

     

     

     

     

     

     

     

     

     

     

     

     

     

     

     

     

     

     

     

  •  

    《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作者:王昌齡

    高臥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淡水木,演漾在窗戶。

    苒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風吹蘭杜。

    【注解】:

    1、苒苒:同“冉冉",指時間的推移。

    2、美人:舊時也指自己思暮的人,這裡指崔少府。

    3、越吟:楚人曾唱越歌以寄託鄉思。

    【韻譯】:

    我和從弟在南齋高臥的時候,掀開窗簾玩賞那初升的玉兔。

  • 淡淡月光瀉在水上泄在樹上,輕悠悠的波光漣漪蕩入窗戶。

    光陰苒苒這窗月已幾盈幾虛,清光千年依舊世事不同今古。

    德高望重崔少府在清江河畔,他今夜必定如莊舄思越之苦。

    千里迢迢可否共賞醉人嬋娟?

    微風吹拂著清香四溢的蘭杜。

    【評析】:

      此詩寫玩月思友,由月憶人。感慨清光依舊、人生聚散無常。詩的開

    頭點出“南齋";二句點“明月";三、四句觸發主題,寫玩月;五、六

    句由玩月而生髮,寫流光如逝,世事多變;七、八句轉寫憶故友;最後寫

    故人的文章道德,恰如蘭杜,芳香四溢,聞名遐邇。

      全詩筆不離月,景不離情,情景交融,景情相濟,有極強的藝術感染

    力。

     

     

     

     

     

     

     

     

  •  

    《尋西山隱者不遇》

    作者:邱為

    絕頂一茅茨,直上三十裡。

    叩關無僮僕,窺室惟案幾。

    若非巾柴車,應是釣秋水。

    差池不相見,黽勉空仰止。

    草色新雨中,松聲晚窗裡。

    及茲契幽絕,自足蕩心耳。

    雖無賓主意,頗得清淨理。

    興盡方下山,何必待之子。

    【注解】:

    1、差池:原為參差不齊,這裡指此來彼往而錯過。

    2、黽勉:殷勤。

  • 3、契:愜合。

    4、之子:這個人,這裡指隱者。

    【韻譯】:

    西山頂上有一座小茅屋,尋訪隱者直上三十裡路。

    輕扣宅門竟無開門童僕,窺看室內只有幾案擺住。

    主人不是駕著柴車外出,一定是垂釣在秋水之渚。

    來得不巧不能與其見面,殷勤而來空留對他仰慕。

    綠草剛剛受到新雨沐浴,松濤聲聲隨風送進窗戶。

    來到這愜意幽靜的絕景,我心耳蕩滌無比的滿足。

    儘管沒有賓主酬答之意,卻能把清靜的道理領悟。

    興盡才下山來樂在其中、何必要見到你這個隱者?

    【評析】:

  •   這是一首描寫隱逸高趣的詩。詩以“尋西山隱者不遇"為題,寫專程

    到山中去訪隱者,竟然不遇。如此,本應叫人失望,惆悵。然而,詩借寫

    “不遇",卻把隱者性格和生活表現得清清楚楚,淋漓盡致地抒發了自己

    的幽情雅趣和曠達的胸懷,比相遇更有收穫,更為滿足。

      詩的前八句,寫隱者獨居高處,遠離塵囂,尋訪者不辭山高,等到叩

    關無人,才略生悵惘。於是猜想隱者乘車出遊,臨水垂釣,表現隱者的生

    活恬適雅趣。後八句宕開一層,寫周圍的草色松聲使尋訪者陶然,因而尋

    訪不遇亦無所謂,使其悟出隱者生活的情趣。因此,乘興而來,盡興而返,

    自得其樂,大有君子風度。

     

     

     

     

     

     

     

     

     

     

     

     

     

     

     

     

     

     

     

     

     

     

     

  •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

    生事且彌漫,願為持竿叟。

    【注解】:

    1、際夜:至夜。

    2、潭煙:水氣。

    3、彌漫:渺茫。

    【韻譯】:

    歸隱之心長期以來不曾中斷,此次泛舟隨遇而安任其自然。

  • 陣陣晚風吹著小舟輕輕蕩漾,一路春花撒滿了溪口的兩岸。

    傍晚時分船兒轉出西山幽谷,隔山望見了南斗明亮的閃光。

    水潭煙霧升騰一片白白茫茫,岸樹明月往後與船行走逆向。

    人間世事多麼繁複多麼茫然,願作漁翁持竿垂釣在此溪旁!

    【評析】:

      這是一首寫春夜泛江的詩。開首兩句則以“幽意"點出了全詩的主

    旨,是幽居獨處,放任自適的意趣。因此,駕舟出遊,任其自然,流露了

    隨遇而安的情緒。接著寫泛舟的時間、路線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

    花路、扁舟等景物,創造出一種幽美、寂靜、迷蒙的境界。最後兩句寫心

    懷隱居之人,在此環境中,願作持竿垂釣的隱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全詩扣緊題目中的“泛"字,在曲折回環的扁舟行進中,對不同的景

    物進行描摹,使寂靜的景物富有動感,恍惚流動,給人輕鬆舒適的感受。

     

     

     

     

     

     

     

     

     

     

  •  

    、《宿王昌齡隱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餘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注解】:

    1、宿:比喻夜靜花影如眠。

    2、謝時:辭去世俗之累。

    3、鸞鶴:古常指仙人的禽鳥。

    4、群:與……為伍。

    【韻譯】:

    清溪之水深不可測,隱居之處只有孤雲。

  • 松林中間明月微露,灑下清輝似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濃,芍藥園圃滋生苔紋。

    我也想要謝絕世俗,來與西山鸞鶴合群。

    【評析】:

      這是一首寫山水的隱逸詩。開頭兩句寫王昌齡隱居之所在、乃隱居佳

    境,別有洞天。中間四句寫夜宿此地之後,頓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

    目了然。最後兩句寫自己的歸志,決心躍然。

      全詩善於在平易的寫景中,蘊含深長的比興寄喻,形象明朗,詩旨含

    蓄,而意向顯豁,發人聯想。“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可見煉字功深,

    又可作對仗效法。

     

     

     

     

     

     

     

     

     

     

     

     

     

     

  •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作者:岑參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如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

    淨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 【注解】:

    1、突兀:高聳。

    2、鬼工:非人力所能。

    3、宮館:宮闕。

    4、淨理:佛理。

    5、勝因:善緣。

    6、掛冠:辭官。

    7、覺道:佛道。

    【韻譯】:

    大雁塔的氣勢宛如平地湧出,孤傲高峻聳立好象直接天宮。

    登上雁塔絕頂仿佛離開塵世,沿階盤旋攀登有如升越太空。

    高聳宏偉似乎壓蓋神州大地,崢嶸崔嵬簡直勝過鬼斧神工。

  • 四角挺拔頂天遮住太陽光輝,塔高七層緊緊地接連著蒼穹。

    站在塔頂鳥瞰指點翱翔飛鳥,俯身向下傾聽陣陣怒吼狂風。

    山連著山好比波濤洶湧起伏,奔走如百川歸海來朝見帝京。

    兩行青槐夾著天子所行道路,宮闕樓臺變得多麼精巧玲瓏。

    悲涼秋色打從關西彌漫而來,蒼蒼茫茫已經佈滿秦關之中。

    再看看長安城北漢代的五陵,歷經萬古千秋依然青青  清淨寂來的佛理

    我完全領悟。行善施道素來是我做人信奉。

    我發誓回去後行將辭官歸隱,我覺得佛道的確能濟世無窮。

    【評析】:

      此詩是寫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髮,忽悟佛理,決意辭官學佛,以

    求濟世,暗寓對國是無可奈何的情懷。

      首二句寫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寫登塔;五至八句寫塔之高聳

    雄峻。九、十句寫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寫在塔頂向東南西北各方所

    見的景物。最後四句寫忽悟“淨理",甚至想“掛冠"而去。

      詩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謂匠心獨運。“如湧出"、“聳

  • 天宮"、“礙白日"、“摩蒼穹"等等,語語驚人,令人有親臨其境之感,

    不禁為之驚歎。

     

     

     

     

     

     

     

     

     

     

     

     

     

     

     

     

     

     

     

     

     

     

     

     

     

     

     

     

     

     

     

     

     

     

     

  •  

    《賊退示官吏·並序》

    作者:元結

    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

    明年,賊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

    豈力能制敵歟?蓋蒙其傷憐而已。

    諸使何為忍苦征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

    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

    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

  •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令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注解】:

    1、井:即“井田";

    2、井稅:這裡指賦稅。

    3、戎旃:軍帳。

    4、典:治理。

    5、委:率。

    6、刺船:撐船。

  • 【韻譯】:

    唐代宗廣德元年,西原的賊人攻入道州城,焚燒殺戮掠奪,幾乎掃光全城

    才走。

    第二年,賊人又攻打永州並佔領邵州,卻不侵犯道州邊境而去。

    難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敵嗎?

    只是受到賊人哀憐而巳。

    諸官吏為何如此殘忍苦征賦斂?

    因此作詩一篇給官吏們看看。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在山林中隱居了二十年。

    清澈的源泉就在家門口,洞穴溝壑橫臥在家門前。

    田租賦稅有個固定期限,日上三竿依然安穩酣眠。

    忽然間遭遇到世道突變,數年來親自從軍上前線。

    如今我來治理這個郡縣,山中的夷賊又常來擾邊。

  • 縣城太小夷賊不再屠掠,人民貧窮他們也覺可憐。

    因此他們攻陷鄰縣境界,這個道州才能獨自保全。

    使臣們奉皇命來收租稅,難道還不如盜賊的心肝?

    現在那橫徵暴斂的官吏。

    催賦逼稅恰如火燒火煎。

    誰願意斷絕人民的生路,去做時世所稱讚的忠賢?

    我想辭去道州刺史官職,拿起竹篙自己動手撐船。

    帶領家小去到魚米之鄉,歸隱老死在那江湖之邊。

    【評析】:

      這是斥責統治者橫徵暴斂的詩。詩序交代了歷史背景,然後在詩中表

    現了官吏不顧人民死活,與“夷賊"比較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全詩共分四段。前六句為第一段,寫昔歲太平日子,生活的安適。七

    至十四句為第二段,寫“今",寫“賊"。對“賊"褒揚。十五至廿句,

    為第三段,寫“今",寫“官"。抨擊官吏,不顧喪亂人民之苦,橫徵暴

    斂。最後四句為第四段,寫自己的心志:寧願棄官,也不願做所謂“忠臣、

  • 賢臣"。寧願歸隱江湖,潔身自好,也不願作為幫兇,坑害人民。

      詩直陳事實,直抒胸臆,不雕琢矯飾,感情真摯。不染污泥、芳潔自

    好。

     

     

     

     

     

     

     

     

     

     

     

     

     

     

     

     

     

     

     

     

     

     

     

     

     

     

     

     

     

     

     

     

  •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作者:韋應物

    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屙近消散,嘉賓複滿堂。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歡體自輕,意欲淩風翔。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豈曰財賦強。

    【注解】:

  • 1、燕:通“宴",意為休息。

    2、海上:東南近海。

    3、煩屙:煩燥。

    4、幸:希望,這裡是謙詞。

    5、金玉章:指客人們的詩篇。

    6、吳中:指蘇州地區。

    7、藩:這裡指大郡。

    【韻譯】:

    官邸門前畫戟林立兵衛森嚴,休息室內凝聚著焚檀的清香。

    東南近海層層風雨吹進住所,逍遙自在池閣之間陣陣風涼。

    心裡頭的煩躁苦悶將要消散、嘉賓貴客重新聚集濟濟一堂。

    自己慚愧所處地位太過高貴,未能顧及平民百姓有無安康。

  • 如能領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釋,性情達觀世俗禮節就可淡忘。

    鮮魚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葷腥,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儘管品嘗。

    大家躬身飲下一杯醇清美酒,抬頭聆聽各人吟誦金玉詩章。

    精神愉快身體自然輕鬆舒暢,心裡真想臨風飄舉奮力翱翔。

    吳中不愧為文史鼎盛的所在,文人學士簡直多如大海汪洋。

    現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哪裡是僅以財物豐阜而稱強?

    【評析】:

      這是一首寫與文士宴集並抒發個人胸懷的詩。詩人自慚居處高崇,不

    見黎民疾苦。全詩議論風情人物,大有長官胸襟。敘事,抒情,議論相間,

    結構井然有序。

     

     

     

     

     

     

     

     

     

     

     

     

     

  •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作者:韋應物

    淒淒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殘鐘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注解】:

    1、親愛:指好友。

    2、殘鐘句:意渭回望廣陵,只聽得曉鐘的殘音傳自林間。

    3、沿洄:指處境的順逆。

    【韻譯】:

    悽愴地離別了親愛的朋友,船隻泛泛地駛入茫茫煙霧。

    輕快地搖槳向著洛陽歸去,曉鐘殘音還遠繞廣陵樹木。

  • 今日在此我與你依依作別,何時何地我們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猶如波上的小船,順流洄旋豈能由自己作主?

    【評析】:

      這是離別時寫給好友抒發離情的一首詩。開頭兩句寫別離之“初

    發"。三、四句寫友人乘舟歸去。五、六句寫期望重逢。最後兩句以舟行

    不定,喻世事之順逆翻覆,難以自主。

      全詩即景抒情,寓情于景。眼前景,意中情,口頭語,世間理,如水

    乳交融,似蛛網交織,牽人心緒,動人心弦。

     

     

     

     

     

     

     

     

     

     

     

     

     

     

     

     

     

     

     

  •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注解】:

    1、郡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齋舍。

    2、白石:這裡借喻全椒道士,說他生活的清苦。

    【韻譯】:

    今天在官邸齋舍中覺得冷清,忽然想起隱居全椒山的友人。

    他或許正在山澗底捆綁柴荊,回到家裡點火熬煮白石充饑。

    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灑,在這風涼雨冷的秋夜去拜訪。

  • 然而滿山遍野盡是紛紛落葉。

    到何處去找尋老朋友的足跡?

    【評析】:

      這首寄贈詩,是透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首句既寫出郡齋之

    “冷",更是寫詩人心頭之“冷"。再寫道士在山中苦煉修行,想送一瓢

    酒去,好讓老友在秋風冷雨的夜中,得以安慰,又怕落葉滿山,尋不到他。

      全詩語言平淡無奇,然感情跳蕩反復,形象鮮明自然。“落葉滿空山,

    何處尋行跡"句,也確是詩中絕唱。宋蘇東坡頗愛此詩,並刻意學之,步

    其韻為之“寄語庵中人,飛空本無跡"。然終不如韋應物之句。《許彥周

    詩話》評“此非才不逮,蓋絕唱之不當和也。"

     

     

     

     

     

     

     

     

     

     

     

     

     

     

     

     

  •  

    《長安遇馮著》

    作者:韋應物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

    問客何為來,采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揚揚燕新乳。

    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注解】:

    1、灞陵:即霸陵。

    2、冥冥:形容雨貌。

    3、燕新乳:意謂燕初生。

    【韻譯】:

    你從東方回到長安來,衣裳沾滿灞陵的春雨。

    請問你來此為了何故?

  • 你說為開山辟地買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開,習習和風燕子新孵雛。

    去年一別如今又逢春,雙鬢銀絲添生了幾縷?

    【評析】:

      這首贈詩,以親切詼諧的筆調,對失意沉淪的馮著深表理解、同情、

    體貼和慰勉。

      開頭寫馮著從長安以東而來,一派名流兼隱士風度。接著以詼諧打趣

    形式勸導馮著對前途要有信心。再進一步勸導他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乳

    燕煥發才華,會有人關切愛護的。最後勉勵他“昨日才分別,如今已經是

    春天了,你的鬢髮並沒有白幾縷,還不算老呀!"盛年未逾,大有可為。

      全詩情意深長,生動活潑。它的感人之處,首先在於詩人的心胸坦蕩,

    思想開朗,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前途充滿希望,對朋友充滿熱情。因此,

    他能對一位邂逅的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誠同情,體貼入微,而積極勉

    勵。詩在敘事中寫景,借寫景以寄託寓意。情調和風格,猶如小河流水,

    清新明快,委曲宛轉,讀來一覽無餘,品嘗則又回味不盡。

     

     

     

     

     

  •  

    《夕次盱眙縣》

    作者: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

    【注解】:

    1、落帆:卸帆。

    2、人歸句:意謂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處所去了。

    3、蘆洲:蘆葦叢生的水澤。

    4、秦:今陝西一帶。

    【韻譯】:

    卸帆留宿淮水岸邊的小鎮,小舫停靠著孤零零的旅驛。

  • 大風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蕩,太陽沉落大地的夜色蒼黑。

    山昏城暗人們都回家安憩,月照蘆洲雁群也落下棲息。

    夜晚孤獨我不禁想起長安,聽到岸上鐘聲我怎能入睡?

    【評析】:

      這是一首寫楫旅風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頓生鄉思的詩。詩的前

    四句為第一段,是寫傍晚因路途風波,不得不停舫孤驛。後四句為第二段,

    是寫人雁歸宿、夜幕降臨,自夜到曉不能入眠而生鄉思客愁。

      全詩富有生活氣息,侃侃訴說,淡淡抒情,看是寫景,景中寓情,情

    由景生,景令動情。讀來頗為動人。

     

     

     

     

     

     

     

     

     

     

     

     

     

     

     

     

  •  

    《東郊》

    作者:韋應物

    吏舍局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複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蹟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真可庶。

    【注解】:

    1、 :拘束。

    2、曠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暢。

    3、澹:澄靜;

    4、慮:思緒。

  • 5、靄:迷蒙貌。

    6、庶:庶幾,差不多。

    【韻譯】: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實在煩悶,清晨出去郊遊頓覺精神歡愉。

    嫩綠的楊柳伴隨著春風蕩漾,蒼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慮。

    靠著灌木叢自由自在地憩息,沿著澗流旁任憑意願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著迷蒙的細雨,寧靜的大地到處是春鳩鳴啼。

    本愛長處清幽屢次不得如願,只因公務纏身行跡十分匆促。

    終有一日罷官歸隱在此結廬,羡慕陶潛差不多能得到樂趣。

    【評析】:

      這是寫春日郊遊情景的詩。詩先寫拘束於公務,因而案牘勞形。次寫

    春日郊遊,快樂無限。再寫歸隱不遂,越發慕陶。

      詩以真情實感訴說了官場生活的繁忙乏味,抒發了回歸自然的清靜快

  • 樂。人世哲,經驗談,話真情真,讀之教益非淺。“楊柳散和風,青山澹

    吾慮",可謂風景陶冶情懷的絕唱。

     

     

     

     

     

     

     

     

     

     

     

     

     

     

     

     

     

     

     

     

     

     

     

     

     

     

     

     

     

     

     

     

     

     

     

  •  

    《送楊氏女》

    作者:韋應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複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複留。

    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任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注解】:

    1、永日:整天。

    2、悠悠:遙遠貌。

    3、行:指出嫁。

    4、無恃:無母。

    5、令門:對其夫家的尊稱。

    6、容止:這裡是一舉一動的意思。

    7、居閑:平日。

    【韻譯】:

    我整日憂鬱而悲悲戚戚,女兒就要出嫁遙遠地方。

    今天她要遠行去做新娘,乘坐輕舟沿江逆流而上。

  • 你姐妹自幼嘗盡失母苦,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撫養。

    妹妹從小全靠姐姐養育,今日兩人作別淚泣成行。

    面對此情景我內心鬱結,女大當嫁你也難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訓,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擔憂。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門第,信任憐恤不挑剔你過失。

    安貧樂儉是我一貫崇尚,嫁妝豈能做到周全豐厚。

    望你孝敬長輩遵守婦道,儀容舉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們父女就要離別,再見到你不知什麼時候。

    閒居時憂傷能自我排遣,臨別感傷情緒一發難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單小女,悲哀淚水沿著帽帶長流。

    【評析】:

      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詩。送女出行,萬千叮嚀;憐其無恃,反復誡

    訓。詩人早年喪妻,留下兩女自小相依為命,感情頗為深厚。因為對亡妻

    的思念,對二女自然更加憐愛。在大女兒出嫁之時,自然臨別而生感傷之

  • 情。

      全詩情真語摯,至性至誠。慈父愛,骨肉情,躍然紙上。“貧儉誠所

    尚,資從豈待周"。可作紅衣千秋楷模。

     

     

     

     

     

     

     

     

     

     

     

     

     

     

     

     

     

     

     

     

     

     

     

     

     

     

     

     

     

     

     

     

  •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作者:柳宗元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注解】:

    1、貝葉書:古印度人多用貝多羅樹的葉子寫佛經,也稱貝葉經。

    2、冥:暗合;

    3、繕:修持。

  • 4、膏沐:本指潤發的油脂。

    5、澹然:寧靜狀。

    【韻譯】:

    汲來清涼井水漱口刷牙,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塵土。

    悠閒地捧起佛門貝葉經,信步走出東齋吟詠朗讀。

    佛經真諦世人並無領悟,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

    佛儒精義原也可望暗合,但修養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禪院多麼幽雅清靜,綠色鮮苔連接竹林深處。

    太陽出來照著晨霧餘露,蒼翠松樹宛若沐後塗脂。

    清靜使我恬淡難以言說,悟出佛理內心暢快滿足。

    【評析】:

      這是一首抒寫感想的抒情詩。詩的內容是抒發了詩人的哲學見解。前

    半部寫他到禪院讀經,指責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誕的事情,而不去瞭解

  • 佛經的真正含義。後半部寫他認為佛家的精義與儒家之道有相通之處,但

    如何修養本性,卻難以精熟。然而,他對禪院的清靜幽雅卻流連玩賞。

     

     

     

     

     

     

     

     

     

     

     

     

     

     

     

     

     

     

     

     

     

     

     

     

     

     

     

     

     

     

     

     

     

     

  •  

    《溪居》

    作者:柳宗元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注解】:

    1、簪組:這裡是做官的意思。

    2、南夷:這裡指當時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

    3、滴:流放。

    4、夜榜:夜航。

    5、楚天:永州古屬楚地。

    【韻譯】:

  • 長久被官職所縛不得自由,有幸這次被貶謫來到南夷。

    閒時常常與農田菜圃為鄰,偶然間象個隱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帶露雜草,傍晚乘船沿著溪石嘩嘩前進。

    獨往獨來碰不到那庸俗之輩,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娛。

    【評析】:

      這首詩是柳宗元貶官永州居處冉溪之畔時的作品。全詩寫謫居佳境,

    苟得自由,獨往獨來,偷安自幸。前四句敘述到這裡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徑。

    後四句敘述自己早晚的行動。首尾四句隱含有牢騷之意。

      “閑依農圃鄰"、有“采菊東籬下"之概;“曉耕翻露草",有“晨

    興理荒廢"

    之風。沈德潛評說:“愚溪諸詠,處連蹇困厄之境,發清夷淡泊之音,不

    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間言外,時或遇之。"(《唐詩別裁集》卷四)這

    是很有見地的。

     

     

     

     

     

     

     

  •  

    卷二、五言樂府《塞下曲·其一》

    作者: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複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向沙場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注解】:

    1、幽、並:幽州和並州,今河北、山西和陝西一部分。

    2、遊俠兒:指恃武勇、逞意氣而輕視性命的人。

    3、矜:自鳴不凡。

    【韻譯】:

    知了在枯禿的桑林鳴叫,八月的蕭關道氣爽秋高。

    出塞後再入塞氣候變冷,關內關外盡是黃黃蘆草。

  • 自古來河北山西的豪傑,都與塵土黃沙伴隨到老。

    莫學那自恃勇武遊俠兒,自鳴不凡地把駿馬誇耀。

    【評析】:

      這首樂府歌曲是寫非戰的。詩由征戍邊塞庶幾不回,而告誡少年莫誇

    武力,抒發非戰之情。寫邊塞秋景,無限蕭煞悲涼,寫戍邊征人,寄寓深

    切同情;勸世上少年、聲聲實在,句句真情。“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

    與王翰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可謂英雄所見,異曲同

    工,感人至深。

     

     

     

     

     

     

     

     

     

     

     

     

     

     

     

     

     

     

     

     

  •  

    《塞下曲·其二》

    作者: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注解】:

    1、黯黯:同“暗暗";

    2、臨洮:今甘肅岷縣一帶,是長城起點。

    3、鹹:都。

    【韻譯】:

    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

    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

  • 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都說戍邊戰士的意氣高。

    自古以來這裡黃塵迷漫,遍地白骨零亂夾著野草。

    【評析】:

      這首樂府曲是以長城為背景,描繪戰爭的悲慘殘酷。詩的前四句寫塞

    外晚秋時節,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後四句寫長城一帶,歷來是戰場,白

    骨成丘,景象荒涼。

    全詩寫得觸目驚心,表達了非戰思想。

     

     

     

     

     

     

     

     

     

     

     

     

     

     

     

     

     

     

     

     

  •  

    《關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注解】:

    1、關山月:樂府《橫吹曲》調名。

    2、胡:這裡指吐蕃。

    3、高樓:指住在高樓中的戍客之妻。

    【韻譯】:

  • 皎潔的月亮從祁連山升起,輕輕漂浮在迷茫的雲海裡。

    長風掀起塵沙席捲幾萬里,玉門關早被風沙層層封閉。

    白登道那裡漢軍旌旗林立,青海灣卻是胡人窺視之地。

    自古來這征戰廝殺的場所,參戰者從來不見有生還的。

    守衛邊陲的征夫面對現實,哪個不愁眉苦臉思歸故里?

    今夜高樓上思夫的妻子們,又該是當窗不眠歎息不已。

    【評析】:

      這首詩在內容上仍繼承古樂府,但詩人筆力渾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詩的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

    從而表現出征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

    殘酷;後四句寫征人望邊地而思念家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歎息不止。

    這末了四句與詩人《春思》中的“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同一筆調。

    而“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又與王昌齡的“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同步。

     

     

     

     

  •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注解】:

    1、擣衣:將洗過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搗去堿質。這裡指人們準備

    寒衣。

    2、玉關:即玉門關。

    3、虜:對敵方的蔑稱。

    4、良人:丈夫。

    【韻譯】:

    秋月皎潔長安城一片光明,家家戶戶傳來擣衣的聲音。

  • 砧聲任憑秋風吹也吹不盡,聲聲總是牽繫玉關的情人。

    什麼時候才能把胡虜平定,丈夫就可以不再當兵遠征。

    【評析】:

      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

    免于離家去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真摯情意;雖無高談時局,

    卻又不離時局。情調用意,皆不脫邊塞詩的風韻。

     

     

     

     

     

     

     

     

     

     

     

     

     

     

     

     

     

     

     

     

     

     

     

     

     

  •  

    《長幹行》

    作者: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預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注解】:

    1、床:這裡指坐具。

    2、抱柱信:《莊子·盜蹠》“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

    抱樑柱  而死。"

    3、不道遠:不會嫌遠。

    4、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安慶市東的長江邊上。地極湍險。

    【韻譯】:

    記得我劉海初蓋前額的時候,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門前嬉戲。

    郎君總是跨著竹竿當馬騎來,手持青梅繞著交椅爭奪緊追。

  • 長期來我倆一起住在長幹裡,咱倆天真無邪相互從不猜疑。

    十四歲那年作了你結髮妻子,成婚時羞得我不敢把臉抬起。

    自己低頭面向昏暗的牆角落,任你千呼萬喚我也不把頭回。

    十五歲才高興地笑開了雙眉,誓與你白頭偕老到化為塵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堅守信約,我就怎麼也不會登上望夫台。

    十六歲那年你離我出外遠去,要經過瞿塘峽可怕的灩 堆。

    五月水漲灩 難辨擔心觸礁,猿猴在兩岸山頭嘶鳴更悲淒。

    門前那些你緩步離去的足印,日子久了一個個都長滿青苔。

    苔蘚長得太厚怎麼也掃不了,秋風早到落葉紛紛把它覆蓋。

    八月秋高粉黃蝴蝶多麼輕狂,雙雙飛過西園在草叢中戲愛。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傷心痛絕,終日憂愁太甚紅顏自然早衰。

    遲早有一天你若離開了三巴,應該寫封信報告我寄到家來。

  • 為了迎接你我不說路途遙遠,哪怕趕到長風沙要走七百里!

    【評析】:

      這是一首寫商婦的愛情和離別的詩。詩以商婦的自白,用纏綿婉轉的

    筆調,抒寫了她對遠出經商丈夫的真摯的愛和深深的思念。

      詩的開頭六句是回憶與丈夫孩提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情景,

    為讀者塑了一對少年兒童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形象。“十四為君婦"四

    句,是細膩地刻劃初婚的羞澀,重現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

    四句,寫婚後的熱戀和恩愛,山盟海誓,如膠似漆。“十六君遠行"四句,

    寫遙思丈夫遠行經商,並為之擔心受怕,纏綿悱惻,深沉無限。“門前遲

    行跡"八句,寫觸景生情,憂思不斷,顏容憔悴。最後四句,寫寄語親人,

    望其早歸。把思念之情更推進一步。

      全詩形象完整明麗,活潑動人。感情細膩,纏綿婉轉;語言坦白,音

    節和諧;格調清新雋永,是詩歌藝術上品。“青梅竹馬"“兩小無猜",

    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無邪情誼的佳語。

     

     

     

     

     

     

     

     

     

     

     

  •  

    《列女操》

    作者: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婦貴殉夫,舍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注解】:

    1、梧桐:傳說梧為雄樹,桐為雌樹,其實梧桐樹是雌雄同株。

    2、殉:以死相從。

    【韻譯】:

    雄梧雌桐枝葉覆蓋相守終老,鴛鴦水鳥成雙成對至死相隨。

    貞潔的婦女貴在為丈夫殉節,為此舍生才稱得上至善至美。

    對天發誓我心永遠忠貞不渝,就象清淨不起波瀾的古井水!

    【評析】:

  •   這是一首頌揚貞婦烈女的詩。

      以梧桐偕老,鴛鴦雙死,比喻貞婦殉夫。同時以古井水作比,稱頌婦

    女的守節不嫁。此詩內容或以為有所寄託,借讚頌貞婦烈女,表達詩人堅

    守節操,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之品行。然而,就全詩看,從題目到內容的

    全部,都是為了明確的主題的。就詩論詩,不能節外生枝,因此,不能不

    說它是維護封建禮教道德的,是屬於封建糟粕的,應予批判。

     

     

     

     

     

     

     

     

     

     

     

     

     

     

     

     

     

     

     

     

     

     

     

     

     

     

  •  

    《遊子吟》

    作者: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注解】: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暉: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暉,陽光;形容母愛如

    春天和煦的  陽光。

    【韻譯】:

    慈祥的母親手裡把著針線。

    為將遠遊的孩子趕制新衣。

    臨行她忙著縫得嚴嚴實實,是耽心孩子此去難得回歸。

  • 誰能說象小草的那點孝心,可報答春暉般的慈母恩惠?

    【評析】:

      這是一首母愛的頌歌。詩中親切真淳地吟頌了偉大的人性美——母愛。

      詩的開頭兩句,所寫的人是母與子,所寫的物是線與衣,然而卻點出

    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中間兩句集中寫慈母的動作和意態,表現了

    母親對兒子的深篤之情。雖無言語,也無淚水,卻充溢著愛的純情,扣人

    心弦,催人淚下。最後兩句是前四句的昇華,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託赤

    子熾烈的情懷,對於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怎能報答于萬一呢?

      全詩無華麗的詞藻,亦無巧琢雕飾,于清新流暢,淳樸素淡的語言中,

    飽含著濃郁醇美的詩味,情真意切,千百年來撥動多少讀者的心弦,引起

    萬千遊子的共鳴。

     

     

     

     

     

     

     

     

     

     

     

     

     

     

     

     

  •  

    卷三、七言古詩《登幽州台歌》

    作者: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

    【注解】:

    1、幽州:古十二州之一,現今北京市。

    2、悠悠:渺遠的樣子。

    3、愴然:悲傷淒涼。

    4、淚:眼淚。

    【韻譯】:

    先代的聖君,我見也沒見到,後代的明主,要等到什麼時候?

    想到宇宙無限渺遠,我深感人生短暫,獨自憑弔,我涕淚縱橫淒惻悲愁!

    【評析】:

  •   詩人具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他直言敢諫,但沒有被武則天所採納,

    屢受打擊,心情鬱鬱悲憤。

      詩寫登上幽州的薊北樓遠望,悲從中來,並以“山河依舊,人物不同"

    來抒發自己“生不逢辰"的哀歎。語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藝術表現上,

    前兩句是俯仰古今,寫出時間的綿長;第三句登樓眺望,寫空間的遼闊無

    限;第四句寫詩人孤單悲苦的心緒。這樣前後相互映照,格外動人。句式

    長短參錯,音節前緊後舒,這樣抑揚變化,互相配合,大大增強了藝術感

    染力。

     

     

     

     

     

     

     

     

     

     

     

     

     

     

     

     

     

     

     

     

     

     

     

  •  

    《古意》

    作者:李頎

    男兒事長征,少小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蝟毛磔。

    黃雲隴底白雲飛,未得報恩不能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注解】:

    1、古意:猶“擬古"。

    2、輕七尺:猶輕生甘死。

    3、解:擅長。

    【韻譯】:

  • 好男兒遠去從軍戍邊,他們從小就遊歷幽燕。

    個個愛在疆場上逞能,為取勝不把生命依戀。

    廝殺時頑敵不敢上前,鬍鬚象蝟毛直豎滿面。

    隴山黃雲籠罩白雲紛飛,不曾立過戰功怎想回歸?

    有個遼東少婦妙齡十五,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