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成长仪式epaper.cnxz.com.cn/xzrb/page/1/2019-11/27/06/2019112706_pdf.pdf ·...

1
06 责编:张琦 美编:张昊 校对:戚妍娜 2019年 11 月 27 日 星期三 1000万徐州人的掌上家园 看课堂: 全科问诊,精准把脉 21位新入职 1-3 年的年轻 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学讲”理 念,以板块式教学,引导学生围绕 学习活动要求“自主、合作、探 究”,自发探索,互助研学,在丰 富多彩的预设活动中解决实际的 问题。课前做到精心准备、深挖教 材、巧妙设计,课上做到立足目 标,聚焦活动,基于学生学科素养 的提升,进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 练。灵心慧动巧益智,合作交流展 思维,较好地诠释了学讲课堂的 本真样态。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 出,给听课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真反馈: 帮扶引领,指点迷津 为了确保视导实效性,视导 组听课后,重点对上课教师的备 课、听课记录、学习笔记、作业批 改等“教学五认真”进行细致检 查;从教学语言、专业知识、课堂 互动与学生反馈、小组合作、任务 布置、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思维 发展等方面,跟授课教师细致地 交流、沟通,给予精心指导,帮助 教师多维度地认识了自己的课 堂,鼓励青年教师互相学习,取长 补短,共同成长。帮助教师树立上 精品课、上好每节课的信念。 对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视 导小组分学科、分项目进行了全 面的、细致的检查,包括各学科 作业备课检查、网络主备课、二 次备课、网络教研、教师读书活 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等 等。全面细致地了解学校管理、 教育教学、师生状态等情况。 引方向: 瞄准靶向,引领提升 检查结束后,视导小组在 朱主任的带领下,对此次视导 工作进行了详实的集中反馈。 朱主任以一个“实”字进行了 总体评价:实在、踏实、扎实、 真实。各位领导对学校的教学 常规管理工作也给予了高度 的认可与肯定。认为学校教学 管理制度细化健全、教学常规 管理精细、特色鲜明亮点多, 尤其是教师读书笔记,内容详 实,书写工整;听课笔记有针 对性、指导性。今后如何改进? 视导小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 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和建议。 深领悟: “实”字搭台,“精”字助跑 少华三小刘金珠校长指出: 此次视导活动分为四个流程,计 划缜密,颇具实效,真正发挥了 泉山教师发展中心对学校的帮 扶和引领作用。学校要按照视导 组的要求抓好精细管理、精心教 育,要往深里做、实里做、细里 做,带领全体师生不断进取, 全面提升少华三小的教育教 学质量。 教学专项视导,是对少华三 小教学管理工作的一次大检阅, 也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一次难得 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少华三小将 以此为契机,把准目标和方向, 在工作过程中 “实” 字搭台, “精”字助跑,精致过程管理,强 化课改理念,创新方式方法,扎 扎实实抓教学,脚踏实地做管 理,在精细化管理的征途中守正 创新,砥砺前行!(李丽 陈琰) “实”字搭台“精”字助跑 —— 少华三小积极迎接泉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专项视导 “少华三小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可以用一个‘实’字来概括,实在,踏实……”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 高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1月21日,泉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朱卫红主任带领兄弟学校业务领导一行11人莅 临少华街第三小学,对学校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视导,精准把脉,倾力帮扶,助力新校教学管理走向精、细、实发展的快车道。朱 卫红主任一行对少华三小的迎检态度、团队建设、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样态、师生风貌、读书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教学管理工作 用一个“实”字进行了高度概括。 十岁了 我要知道感恩、懂得关爱; 我要学会分享、乐于付出; 我要拥有自信、拥有担当; 我要志存高远、快乐成长。 擦亮成长中每一个重要的日 子,让教育在仪式里发生,让仪式穿 越生命的旅程,让仪式教育正本归 位,唤醒孩子的生命自觉,为成长助 力。11月 21日,嘹亮的宣誓声在徐 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校园回 荡,学校为四、五年级的孩子们隆重 举行“快乐成长放飞梦想”暨徐州 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成长仪式。 闪亮登场!在温馨的音乐声 中,家长们踏入校园与孩子们一起 见证这难忘的幸福时刻。“我们十 岁啦!”“我们长大了!”家长和孩 子们幸福的笑容为活动开篇绽放 了华丽色彩! 在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后,徐 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副校长 童静为所有的孩子们送上祝福:会 感恩是长大的样子,会团结是长大 的样子,会爱国是长大的样子,会分 享也是长大的样子。希望孩子们找 到更多长大的样子,成长快乐,梦想 成真。 饮其流者思其源,学其成时念 吾师。感恩学校,感恩所有老师和同 学,全体同学起立,一起唱响校歌, 感恩这片带领孩子们成长的地方。 “感恩”是十岁成长仪式中不可 忽视的关键词,感恩让孩子们知道来 路,感恩让同学们展望前途。为了让 同学们回味十年中陪伴孩子爱与被 爱的瞬间,学校特地安排家长代表、 学生代表上台,为彼此送上心中最诚 挚的祝福。 在十岁的人生道路上,家长们也 有很多期盼和祝福要送给孩子们,在 活动现场,所有家长和孩子们互相交 换信笺,满满的温情洋溢着校园。家 长与孩子们相拥而依,共同回忆走过 的点点滴滴。 爸爸妈妈眼角泛出的泪光,那 是对孩子们的爱和叮嘱,它好似一 串串跳跃的音符,汇集成最动人的 旋律。全体学生们一起吹奏陶笛,将 一首《欢乐颂》献给爸爸妈妈们。 时间不会停下脚步,孩子慢慢成 长,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老师们的陪 伴尤其重要。四、五年级教师代表上台 为学生们送去祝福。在学校领导和师 生家长的殷殷祝福中,相信每一位孩 子都会懂得恩情,学会责任,找寻到前 行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大队辅导 员张琳老师带领所有同学庄严宣 誓,整个校园里回荡着少年们铿锵 有力的誓词。 小小梦想,大大世界。在成长仪 式最后,所有的孩子们将梦想贴在心 愿墙,他们将承载着老师们、家长们 的美好愿望扬帆起航。“人生天地之 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老师和 父母眼中的学子们已经成长为一名 小小少年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 年。参加成长礼的附小学子们已经走 完了属于他们人生的第一个十年,希 望他们不蹉跎时光,能带着父母老师 的期盼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 希望每一位附小的小少年们在未来 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此次成长仪式圆满落幕,此次 活动同时也是学校校园文明建设的 一个缩影,体现了学校对德育教育 的重视。通过此次十岁成长仪式活 动,教育学生在感受成长快乐的同 时,心怀感恩、懂得回报,进一步明 确自身的责任、畅想未来并付诸实 践。相信经过十岁之礼,同学们的未 来会一路顺风,一路精彩! (张琳 童静) 快乐成长 放飞梦想 —— 记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成长仪式 553 ◎文 /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悠 曲美慧 图 /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艳 通讯员 焦海波 黄玉梅 北国初冬,天水一色。十里长 堤之上,警笛长鸣,救护车队如龙 贯行,满载生命之重托,往返于云 龙湖畔……历时近 4 小时,553 名 患者悉数安全转运,无一意外。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9 年 11 月 25日至 26 日,徐州 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了徐州乃至江 苏医疗史上的一次搬迁壮举,其规模 之宏大,组织之缜密,行动之有序,充 分展现了一所徐州最老牌三级甲等 医院的改革魄力与民本情怀。 不负人民所盼,不负市委重 托,扎根于佛手山下的生态圣地, 曾走过 80 多年沧桑巨变的市一 院,从此将彻底改写淮海经济区医 疗生态,谱写一段新的传奇。 为搬迁而开始的努力,早在3个月 前便开始了。 为顺利完成病区搬迁工作,保证住 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市委市政府 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调度; 院领导周密部署,对各项工作作出精细安 排,力求搬迁工作万无一失。订方案,拟预 案,做演练,磨细节……大到分为几个演 练组,小到每个物资的搬运,搬迁工程的 每一步都是无数次讨论与磨合的结果。直 到患者转运的前一夜,院领导与各科室负 责人仍在挑灯夜战,进一步完善患者转运 方案,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场有 序而缜密的搬迁工程,几乎每一个细节 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便 利—— 11 月 25日凌晨,历时两天,30 车 医疗仪器搬运到位。工程师们日夜兼程 对水路、电路、信息进行调试,并对仪器 进行校准、验证、质控,保证了仪器的正 常运转; 25 日上午 10 时,院领导进行最后 一次老病区巡视,查看了呼吸二科、骨 二科、烧伤整形科、肿瘤中心、 ICU、肾 内科、产科等患者情况,并为第二天的 大搬迁工作作最后动员; 26 日 8: 50,患者转运工作正式开 展。市卫健委领导全程现场指导;院长杜 钟祥和党委书记陆仁平分别担任新、老医 院搬迁指挥部指挥长;各职能部门人员全 部挂钩科室,协助病人转运;志愿者、安保 人员在每个楼的入口及电梯处,做好秩序 维持和引导工作;每辆转运车上除配备医 护人员外,另有一名联络员负责急救药 品、设备的管理以及新老院区对接,确保 患者能在第一时间转运到位…… 记者了解到,在患者转运之前,新 院区各项大型设备和管理系统均已正 常运行一周左右,可确保患者入住新院 区后能够立即实现与老院区服务的无 缝对接。 “医院搬迁是一场硬仗,作为重点 搬迁科室之一,我们从管理、技术到服 务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市一院肿瘤 中心主任吴小进说,“80多位患者转运 到位后,我们立即对每一位患者的医疗 信息和治疗方案进行无缝衔接,着手贯 彻实施后续诊疗计划。同时,我们着重 对肿瘤患者进行情感疏导,用一些温馨 的小细节温暖患者,避免患者因搬迁产 生心理不适,鼓励他们更好地接受治 疗,把搬迁过程中产生的紧张和压力转 化为信任和希望。” 患者转运工作是搬迁 工程的重中之重。 26日凌 晨 ,13 辆 大 巴 车、34辆救护车在市一院老 院区整装待发。这一天,全院 553 名患者将全部转运。 早晨8时,各科医护人员 再一次为患者进行全面检查, 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舒缓他 们和家属的紧张情绪。随后, 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坐 上大巴车,重症病人则被抬上 救护车,一切准备就绪。 一切都是繁琐而紧张 的,但一切又都是冷静而有 序的。 早晨 9 时,新院区内, 第一批大巴车和救护车鱼贯 而入,患者被迅速转移至各 自所属病区。记者跟随呼吸 二科副主任桑纯利负责的救 护车,随 78 岁患者赵华阶 来到新院区,救护车刚刚抵 达新院 2号楼下,等待在此 的呼吸科护士立即前来接手 患者,通过绿色通道直达10 楼病房。 从救护车停下到老人 被妥善安置,前后不过 5分 钟。而这短短的 5分钟,却 凝结着一院人过去 3 个月 间无数次方案调整、数十次 应急演练的心血与经验。 市一院以 “分步实施、 各负其责、协同作业、安全有 序”为搬迁原则,成立应急 演练总指挥、现场指挥、应急 演练小组三级搬迁应急演练 组织机构,书记、院长分别任 应急演练总指挥和总协调, 医疗护理、应急保障、医用耗 材保障、信息安全、后勤保 障、交通车辆保障、科室搬迁 等 7 个演练小组协同配合, 全力实现“五个保证”—— 保证医疗服务过程的连续与 安全,保证各项工作衔接的 有序无缝,保证人、财、物的 安全与到位,保证搬迁前各 项准备工作就绪,保证搬迁 过程医疗安全和搬迁后业务 迅速恢复。 12时 45分,最后一位 病人抵达新院区,至此,553 名病人转运完毕。整个转运 过程安全、平稳、有序,共调 度大巴车 17 车次、救护车 192 车次,平均每个车次用 时仅 10 分钟左右。 从全院搬迁方案到各 科室应急预案,从全院消 防、搬迁演练到各科室应急 演练,数十次演练,换来了 这一日的高效有序;全院职 工的协同努力,保证了 500 多名患者的生命质量。 210亩院区面积,近 39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2500 张 床位, 3800 个停车位……坐 落于云龙湖风景区内的新一 院,目前是淮海经济区占地 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大、功 能齐全、技术先进、流程科学 的现代化、园林式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将为广大患者带 来全新的医疗体验。 “新一院的启用是全市 瞩目的一件大事。”市卫健 委主任吴宪说,新一院弥补 了徐州南区缺少大型综合 性医疗机构的不足,将给全 市人民带来更好的医疗卫 生体验,不仅为徐州也将为 周边群众带来更高水平的 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为徐 州建设淮海经济区医疗中 心带来新的活力。 “这是一次提升式搬 迁。它为医院所带来的改 变,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完 善,更是在管理、服务、技术 和质量方面的创新与提 升。”市一院院长杜钟祥说。 在医疗服务领域,医院 将以徐州市医疗机构服务 满意度第三方评价的反馈 意见为切入点,对医疗服务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 及患者与家属反映比较强 烈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对 医疗服务加大管理和考核 力度,增加医疗服务在考核 中的权重;强化榜样引领作 用,充分发挥医院在“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过程中挖掘出的典型人物 的带动作用,引领全院职工 学习吴孟超精神,提升医院 人文情怀。 在医疗技术方面,医院 将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打造 一支思想新、业务精、医德 高的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利 用吴孟超院士工作站的辐 射力和影响力,邀请上海肝 胆外科医院的医生常驻徐 州,将国际先进技术引入徐 州;集中力量打造江苏省心 脏大血管病诊疗中心徐州 分中心,并着力推动医院外 科领域的技术提升。 在医疗管理方面,信息 化系统全覆盖后,医院内部 各诊疗环节的信息将全部 实现互联互通,由院内任一 部门任一终端登入,均能按 照权限调阅相关诊疗环节 的信息;在医联体内部各医 疗机构之间,电子病历信息 实现互联互通;医院信息平 台包含了独立的临床信息 数据库,可随时开展电子病 历整合服务、就诊信息查询 及接收服务等,将输配血管 理、药事系统、健康管理、病 理、重症监护、质控、移动查 房护理、电子病历等模块 “一网打尽”,有效提升医 护人员服务效率。 随着搬迁工程的圆满 完成,市一院新院也将于 28 日正式全面启用。以此 为契机,市一院将实现综合 实力的全面提升,为徐州及 周边患者带来高质量医疗 服务,以蝶变之姿态重塑淮 海经济区医疗格局。 百余日周密部署 确保今日之缜密 数十次应急演练 换来今日之高效 全方位创新提升 实现今日之蝶变 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将ICU病人抬下救护车。 医生帮助病患提行李。 护士长分配任务,护士们为转院作准备。 全院最后一名病患被抬上病床。

Upload: others

Post on 04-Aug-2020

1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记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成长仪式epaper.cnxz.com.cn/xzrb/page/1/2019-11/27/06/2019112706_pdf.pdf · 练组,小到每个物资的搬运,搬迁工程的 每一步都是无数次讨论与磨合的结果。直

06责编:张琦 美编:张昊 校对:戚妍娜2019年 11 月 27日 星期三1000万 徐 州 人 的 掌 上 家 园

■■看课堂:全科问诊,精准把脉

21位新入职 1-3 年的年轻教师,在课堂中渗透“学讲”理念,以板块式教学,引导学生围绕学习活动要求“自主、合作、探究”,自发探索,互助研学,在丰富多彩的预设活动中解决实际的

问题。课前做到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课上做到立足目标,聚焦活动,基于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进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

练。灵心慧动巧益智,合作交流展思维,较好地诠释了学讲课堂的

本真样态。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给听课领导留下深刻印象。

■■真反馈:帮扶引领,指点迷津

为了确保视导实效性,视导组听课后,重点对上课教师的备

课、听课记录、学习笔记、作业批改等“教学五认真”进行细致检查;从教学语言、专业知识、课堂

互动与学生反馈、小组合作、任务布置、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思维发展等方面,跟授课教师细致地交流、沟通,给予精心指导,帮助教师多维度地认识了自己的课

堂,鼓励青年教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成长。帮助教师树立上精品课、上好每节课的信念。

对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视导小组分学科、分项目进行了全面的、细致的检查,包括各学科作业备课检查、网络主备课、二次备课、网络教研、教师读书活

动、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等等。全面细致地了解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生状态等情况。

■■引方向:瞄准靶向,引领提升

检查结束后,视导小组在

朱主任的带领下,对此次视导工作进行了详实的集中反馈。朱主任以一个“实”字进行了总体评价:实在、踏实、扎实、

真实。各位领导对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也给予了高度的认可与肯定。认为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细化健全、教学常规

管理精细、特色鲜明亮点多,尤其是教师读书笔记,内容详实,书写工整;听课笔记有针对性、指导性。今后如何改进?视导小组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与

不足,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建议。

■■深领悟:“实”字搭台,“精”字助跑

少华三小刘金珠校长指出:此次视导活动分为四个流程,计

划缜密,颇具实效,真正发挥了泉山教师发展中心对学校的帮扶和引领作用。学校要按照视导

组的要求抓好精细管理、精心教育,要往深里做、实里做、细里做,带领全体师生不断进取,

全面提升少华三小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专项视导,是对少华三小教学管理工作的一次大检阅,也为全体教师提供了一次难得

的学习和成长机会。少华三小将以此为契机,把准目标和方向,在工作过程中 “实” 字搭台,“精”字助跑,精致过程管理,强化课改理念,创新方式方法,扎

扎实实抓教学,脚踏实地做管理,在精细化管理的征途中守正创新,砥砺前行!(李丽 陈琰)

“实”字搭台“精”字助跑———少华三小积极迎接泉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教学专项视导

“少华三小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可以用一个‘实’字来概括,实在,踏实……”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11 月 21 日,泉山区教师发展中心朱卫红主任带领兄弟学校业务领导一行 11 人莅临少华街第三小学,对学校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视导,精准把脉,倾力帮扶,助力新校教学管理走向精、细、实发展的快车道。朱卫红主任一行对少华三小的迎检态度、团队建设、教学常规管理、课堂样态、师生风貌、读书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教学管理工作用一个“实”字进行了高度概括。

十岁了

我要知道感恩、懂得关爱;

我要学会分享、乐于付出;

我要拥有自信、拥有担当;

我要志存高远、快乐成长。

擦亮成长中每一个重要的日子,让教育在仪式里发生,让仪式穿越生命的旅程,让仪式教育正本归

位,唤醒孩子的生命自觉,为成长助力。11月 21日,嘹亮的宣誓声在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校园回荡,学校为四、五年级的孩子们隆重举行“快乐成长 放飞梦想”暨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成长仪式。

闪亮登场!在温馨的音乐声中,家长们踏入校园与孩子们一起见证这难忘的幸福时刻。“我们十岁啦!”“我们长大了!”家长和孩子们幸福的笑容为活动开篇绽放

了华丽色彩!在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后,徐

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童静为所有的孩子们送上祝福:会感恩是长大的样子,会团结是长大

的样子,会爱国是长大的样子,会分享也是长大的样子。希望孩子们找到更多长大的样子,成长快乐,梦想成真。

饮其流者思其源,学其成时念

吾师。感恩学校,感恩所有老师和同学,全体同学起立,一起唱响校歌,感恩这片带领孩子们成长的地方。

“感恩”是十岁成长仪式中不可忽视的关键词,感恩让孩子们知道来

路,感恩让同学们展望前途。为了让同学们回味十年中陪伴孩子爱与被爱的瞬间,学校特地安排家长代表、学生代表上台,为彼此送上心中最诚挚的祝福。

在十岁的人生道路上,家长们也有很多期盼和祝福要送给孩子们,在活动现场,所有家长和孩子们互相交

换信笺,满满的温情洋溢着校园。家长与孩子们相拥而依,共同回忆走过的点点滴滴。

爸爸妈妈眼角泛出的泪光,那是对孩子们的爱和叮嘱,它好似一串串跳跃的音符,汇集成最动人的旋律。全体学生们一起吹奏陶笛,将一首《欢乐颂》献给爸爸妈妈们。

时间不会停下脚步,孩子慢慢成长,在他们的人生道路上,老师们的陪伴尤其重要。四、五年级教师代表上台为学生们送去祝福。在学校领导和师生家长的殷殷祝福中,相信每一位孩

子都会懂得恩情,学会责任,找寻到前行的力量。

在接下来的环节中,大队辅导员张琳老师带领所有同学庄严宣誓,整个校园里回荡着少年们铿锵有力的誓词。

小小梦想,大大世界。在成长仪式最后,所有的孩子们将梦想贴在心

愿墙,他们将承载着老师们、家长们的美好愿望扬帆起航。“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老师和父母眼中的学子们已经成长为一名

小小少年了,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参加成长礼的附小学子们已经走完了属于他们人生的第一个十年,希望他们不蹉跎时光,能带着父母老师

的期盼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希望每一位附小的小少年们在未来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此次成长仪式圆满落幕,此次活动同时也是学校校园文明建设的

一个缩影,体现了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通过此次十岁成长仪式活动,教育学生在感受成长快乐的同时,心怀感恩、懂得回报,进一步明确自身的责任、畅想未来并付诸实

践。相信经过十岁之礼,同学们的未来会一路顺风,一路精彩!

(张琳 童静)

快乐成长 放飞梦想———记徐州市第三十四中学附属小学成长仪式

四小时安全转运553

名住院患者

市一院顺利完成新院搬迁

◎文 /本报全媒体记者 吴悠 曲美慧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陈艳通讯员 焦海波 黄玉梅

北国初冬,天水一色。十里长

堤之上,警笛长鸣,救护车队如龙

贯行,满载生命之重托,往返于云

龙湖畔……历时近 4小时,553 名

患者悉数安全转运,无一意外。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2019年 11月 25日至26日,徐州

市第一人民医院完成了徐州乃至江

苏医疗史上的一次搬迁壮举,其规模

之宏大,组织之缜密,行动之有序,充

分展现了一所徐州最老牌三级甲等

医院的改革魄力与民本情怀。

不负人民所盼,不负市委重

托,扎根于佛手山下的生态圣地,

曾走过 80 多年沧桑巨变的市一

院,从此将彻底改写淮海经济区医

疗生态,谱写一段新的传奇。

为搬迁而开始的努力,早在 3 个月前便开始了。

为顺利完成病区搬迁工作,保证住

院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调度;院领导周密部署,对各项工作作出精细安排,力求搬迁工作万无一失。订方案,拟预案,做演练,磨细节……大到分为几个演

练组,小到每个物资的搬运,搬迁工程的每一步都是无数次讨论与磨合的结果。直到患者转运的前一夜,院领导与各科室负责人仍在挑灯夜战,进一步完善患者转运方案,确保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最终,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场有序而缜密的搬迁工程,几乎每一个细节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和便利———

11 月 25 日凌晨,历时两天,30 车

医疗仪器搬运到位。工程师们日夜兼程对水路、电路、信息进行调试,并对仪器进行校准、验证、质控,保证了仪器的正

常运转;25 日上午 10 时,院领导进行最后

一次老病区巡视,查看了呼吸二科、骨二科、烧伤整形科、肿瘤中心、ICU、肾内科、产科等患者情况,并为第二天的大搬迁工作作最后动员;

26日 8:50,患者转运工作正式开展。市卫健委领导全程现场指导;院长杜钟祥和党委书记陆仁平分别担任新、老医院搬迁指挥部指挥长;各职能部门人员全

部挂钩科室,协助病人转运;志愿者、安保人员在每个楼的入口及电梯处,做好秩序维持和引导工作;每辆转运车上除配备医护人员外,另有一名联络员负责急救药品、设备的管理以及新老院区对接,确保

患者能在第一时间转运到位……记者了解到,在患者转运之前,新

院区各项大型设备和管理系统均已正

常运行一周左右,可确保患者入住新院区后能够立即实现与老院区服务的无缝对接。

“医院搬迁是一场硬仗,作为重点搬迁科室之一,我们从管理、技术到服

务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市一院肿瘤中心主任吴小进说,“80多位患者转运到位后,我们立即对每一位患者的医疗信息和治疗方案进行无缝衔接,着手贯彻实施后续诊疗计划。同时,我们着重

对肿瘤患者进行情感疏导,用一些温馨的小细节温暖患者,避免患者因搬迁产生心理不适,鼓励他们更好地接受治疗,把搬迁过程中产生的紧张和压力转化为信任和希望。”

患者转运工作是搬迁工程的重中之重。

26日凌晨,13 辆大巴

车、34辆救护车在市一院老院区整装待发。这一天,全院553名患者将全部转运。

早晨8时,各科医护人员再一次为患者进行全面检查,

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舒缓他们和家属的紧张情绪。随后,患者在医护人员的陪同下坐上大巴车,重症病人则被抬上救护车,一切准备就绪。

一切都是繁琐而紧张的,但一切又都是冷静而有序的。

早晨 9 时,新院区内,第一批大巴车和救护车鱼贯

而入,患者被迅速转移至各自所属病区。记者跟随呼吸二科副主任桑纯利负责的救护车,随 78 岁患者赵华阶

来到新院区,救护车刚刚抵达新院 2 号楼下,等待在此的呼吸科护士立即前来接手

患者,通过绿色通道直达 10楼病房。

从救护车停下到老人被妥善安置,前后不过 5 分钟。而这短短的 5 分钟,却凝结着一院人过去 3 个月间无数次方案调整、数十次

应急演练的心血与经验。市一院以 “分步实施、

各负其责、协同作业、安全有

序”为搬迁原则,成立应急演练总指挥、现场指挥、应急演练小组三级搬迁应急演练组织机构,书记、院长分别任应急演练总指挥和总协调,

医疗护理、应急保障、医用耗材保障、信息安全、后勤保障、交通车辆保障、科室搬迁等 7 个演练小组协同配合,

全力实现“五个保证”———保证医疗服务过程的连续与安全,保证各项工作衔接的

有序无缝,保证人、财、物的安全与到位,保证搬迁前各项准备工作就绪,保证搬迁过程医疗安全和搬迁后业务迅速恢复。

12 时 45 分,最后一位病人抵达新院区,至此,553名病人转运完毕。整个转运过程安全、平稳、有序,共调度大巴车 17 车次、救护车

192 车次,平均每个车次用时仅 10分钟左右。

从全院搬迁方案到各科室应急预案,从全院消防、搬迁演练到各科室应急

演练,数十次演练,换来了这一日的高效有序;全院职工的协同努力,保证了 500多名患者的生命质量。

210亩院区面积,近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张床位,3800个停车位……坐

落于云龙湖风景区内的新一院,目前是淮海经济区占地面积最大、建筑面积最大、功能齐全、技术先进、流程科学的现代化、园林式三级甲等

综合医院,将为广大患者带来全新的医疗体验。

“新一院的启用是全市瞩目的一件大事。”市卫健委主任吴宪说,新一院弥补

了徐州南区缺少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的不足,将给全市人民带来更好的医疗卫生体验,不仅为徐州也将为周边群众带来更高水平的

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为徐州建设淮海经济区医疗中心带来新的活力。

“这是一次提升式搬迁。它为医院所带来的改

变,不仅是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是在管理、服务、技术和质量方面的创新与提升。”市一院院长杜钟祥说。

在医疗服务领域,医院将以徐州市医疗机构服务满意度第三方评价的反馈

意见为切入点,对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以及患者与家属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进行集中整改;对医疗服务加大管理和考核

力度,增加医疗服务在考核中的权重;强化榜样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医院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挖掘出的典型人物

的带动作用,引领全院职工学习吴孟超精神,提升医院人文情怀。

在医疗技术方面,医院将加大人才引培力度,打造

一支思想新、业务精、医德高的专业人才队伍;充分利用吴孟超院士工作站的辐射力和影响力,邀请上海肝胆外科医院的医生常驻徐

州,将国际先进技术引入徐州;集中力量打造江苏省心脏大血管病诊疗中心徐州分中心,并着力推动医院外

科领域的技术提升。在医疗管理方面,信息

化系统全覆盖后,医院内部

各诊疗环节的信息将全部实现互联互通,由院内任一部门任一终端登入,均能按照权限调阅相关诊疗环节的信息;在医联体内部各医

疗机构之间,电子病历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医院信息平台包含了独立的临床信息数据库,可随时开展电子病历整合服务、就诊信息查询

及接收服务等,将输配血管理、药事系统、健康管理、病理、重症监护、质控、移动查房护理、电子病历等模块“一网打尽”,有效提升医

护人员服务效率。随着搬迁工程的圆满

完成,市一院新院也将于28 日正式全面启用。以此为契机,市一院将实现综合

实力的全面提升,为徐州及周边患者带来高质量医疗服务,以蝶变之姿态重塑淮海经济区医疗格局。

百余日周密部署 确保今日之缜密

数十次应急演练 换来今日之高效

全方位创新提升 实现今日之蝶变

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将 ICU病人抬下救护车。

医生帮助病患提行李。 护士长分配任务,护士们为转院作准备。 全院最后一名病患被抬上病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