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女博士获誉...

1
2018 年 2 月 26 日 星期一 责编/李丹 美编/李思思 23 校园 新闻热线 校园达人 2008 年,李乐来到海南大学,从本科一直 读到博士研究生,也见证了海大的发展。“与学 校发展同步的,是竞争压力的增大。”李乐说,在 科研院校中,如果你想往更高的层次发展,科研 就是你最坚强的武器。做科研就是从发现问题 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断克服困难、寻找失败 原因的过程。 李乐读硕士期间,有段时间做转基因实验, 表达载体构建虽然成功了,但一直没转进植物 里,她心怀不甘,逼自己不断去尝试、查找资料, 静下心来分析失败原因,往后的每一次操作、每 一个步骤都十分谨慎,最终才有一株植物转基因 成功。 “实验虽然可以往下进行了,但我不知道下 一个坎在哪里。做科研就是这样,不仅需要扎实 的专业基础、坚持不懈的毅力,还需吃苦耐劳的 品质和一颗热爱科研的心,每一次战胜困难都在 使我们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李乐说。 读博期间,李乐的导师要求每个学生至少 要发一篇SCI论文,这也令她不断逼着自己去 学习撰写高标准的文章。后来她所撰写的项目 书《生态友好型抗锈病咖啡的辐射诱变选育》 (课题编号:Hyb2016-04)获得 2016 年海南省 研究生创新课题项目立项资助并按时结题。她 作为项目负责人所撰写的项目书《我国咖啡锈 菌重寄生菌的鉴定及分布研究》(课题编号: Hyb2017-11)也获得2017年海南省研究生创 新课题项目立项资助。 “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学习目 标。”李乐说,读本科的时候,学生应该主要以提 升自己的社交能力为主要目的,但学业也要同 时兼顾;但到了读硕士的时候,学生应该考虑如 何去撰写项目书、如何做好科研和提高自己发 表高水平论文的能力;至于读博期间,不仅要 “埋头”做实验,还要多和导师交流沟通,不时也 “抬头”走出去看看,向在其他科研领域获得成 功的人借鉴经验。 治学严谨,读博时获项目立项资助 家庭学业双丰 家庭学业双丰收 家庭学业双丰收 带着俩娃考研读博 家庭学业双丰收 还拿下国家奖学金 海大女博士获誉 “人生赢家” “当你想要成功的时候,首先你得学会逼 自己一下。”李乐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梦想和追 求的80后女性,她所撰写和研究的科研项目 屡获奖项并获得项目立项资助,在环境与植 物保护研究领域小有名气。去年,带着两个 孩子在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读博的她,还 获得了“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面对记者 的采访,李乐显得优雅而淡然,犹如接待老友 般自然亲切,带着甜美的微笑同记者侃侃而 谈,就像业内给她的评价一样:美丽、年轻、和 蔼可亲、人生赢家。 南国都市报记者 林师堂 文/图 李乐,1989 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2008 年考入海南大学,是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2015级生态学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中国热带 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李乐告诉记者,她小时候特别喜欢钢琴,4 岁时父母便将她送去学习钢琴,在1999年和 2005年分别获得了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电子琴 等级考试最高级别级证书和中国音乐家协会钢 琴十级证书。 “兴趣需要从小开始培养,这对以后的学习 和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母亲陆碧娟说,李乐 从小喜欢艺术表演,4岁时参加幼儿园舞蹈演 出,年龄最小但却是整个舞团的领舞,后来又对 钢琴、画画、大提琴感兴趣,她和丈夫都很支持 女儿,经常带她去参加各类艺术表演和比赛。 对于李乐现在在科研方面的造诣,陆碧娟特别 感谢学校和老师对女儿的帮助。 “女儿好几年都 没有回过家了,她做科研太忙,如果想她了,我 和她爸就会到海口去看她。” 李乐表示,正是因为父母对她的培养,加上 她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通过持之以恒的 学习,才培养出坚持不懈的精神。 父母开明,从小支持她参加艺术比赛 李乐向记者透露,考博期间她已经是两个 男孩的妈妈,为了照顾好孩子,做到家庭和学 业同时兼顾,熬夜查找资料、撰写论文对她来 说已是家常便饭。这样固然辛苦,但她凭着 “如果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以后怎样给 小孩做榜样”的信念,毅然决然地坚持了下 来,最终在家庭和学业都获得了成功。 “搞科研毕竟要全身心投入,我也很支持 她,常常鼓励她要自信,不要担心家里的事, 一切交给我来照料就好。”李乐的丈夫姚帅 说,自己毕业后选择了创业,对科研不是特别 了解,但妻子在科研方面却是非常好强的,对 科研不仅认真、执着,还常常想方设法将科研 做得更好,常常加班加点,平时基本都没有时 间照顾家里的事,而他,就负责把家里面的事 情处理好,包括照顾 1 岁半的小宝和 4 岁半的 大宝,“你放手去做 (科研) 吧,后面一切有 我。”这是姚帅对李乐常说的一句话。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遇到困难时,除 了自我激励外,李乐还受到学校师友及家人的 帮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在海 大,一路走来遇到的老师,无不在她人生最关 键的转折点上给了她最好的帮助。“是老师们 带我走向科研之路,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做科 研的精神以及对待科研的态度。 在导师易克贤眼里,李乐不仅乐观积 极、工作认真、对科研实验执着,还特别会 与人打交道。每当科研遇到困难时,李乐总是 想办法去解决,有次实验采集的样品多达 300 种,还要进行分离、培养,最后制成标本,但 因为试剂方面的问题进展不顺利,她就想办法 将这些样品全部送到别的研究所,重新调整更 换实验顺序,最终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李乐善于团结别人,我有很多的博士学生, 她往往能够将他们组织起来,在同学们心中她 就像大姐一样。” “你的导师是你很好的社会资源和人生向 导。”李乐说,无论你在学校里或是参加工 作,都应该多与自己的导师沟通联系,遇到困 惑时,老师的建议会让你醍醐灌顶。 兴趣 培养 1 2 求学 之路 家庭美满,丈夫支持她走科研之路 3 现今 生活 李乐博士在采集植物样本,整理采集样品。 李乐博士在采集样本和做科研实验。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海大女博士获誉 “人生赢家”ngdsb.hinews.cn/resfile/2018-02-26/023/ngdsb20180226023.pdf · 般自然亲切,带着甜美的微笑同记者侃侃而 谈,就像业内给她的评价一样:美丽、年轻、和

2018年2月26日星期一 责编/李丹 美编/李思思

扫一扫

更精彩

23校园新闻热线

校园达人

2008年,李乐来到海南大学,从本科一直

读到博士研究生,也见证了海大的发展。“与学

校发展同步的,是竞争压力的增大。”李乐说,在

科研院校中,如果你想往更高的层次发展,科研

就是你最坚强的武器。做科研就是从发现问题

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断克服困难、寻找失败

原因的过程。

李乐读硕士期间,有段时间做转基因实验,

表达载体构建虽然成功了,但一直没转进植物

里,她心怀不甘,逼自己不断去尝试、查找资料,

静下心来分析失败原因,往后的每一次操作、每

一个步骤都十分谨慎,最终才有一株植物转基因

成功。“实验虽然可以往下进行了,但我不知道下

一个坎在哪里。做科研就是这样,不仅需要扎实

的专业基础、坚持不懈的毅力,还需吃苦耐劳的

品质和一颗热爱科研的心,每一次战胜困难都在

使我们的专业知识不断更新。”李乐说。

读博期间,李乐的导师要求每个学生至少

要发一篇SCI论文,这也令她不断逼着自己去

学习撰写高标准的文章。后来她所撰写的项目

书《生态友好型抗锈病咖啡的辐射诱变选育》

(课题编号:Hyb2016-04)获得2016年海南省

研究生创新课题项目立项资助并按时结题。她

作为项目负责人所撰写的项目书《我国咖啡锈

菌重寄生菌的鉴定及分布研究》(课题编号:

Hyb2017-11)也获得2017年海南省研究生创

新课题项目立项资助。

“不同的学习阶段,应该有不同的学习目

标。”李乐说,读本科的时候,学生应该主要以提

升自己的社交能力为主要目的,但学业也要同

时兼顾;但到了读硕士的时候,学生应该考虑如

何去撰写项目书、如何做好科研和提高自己发

表高水平论文的能力;至于读博期间,不仅要

“埋头”做实验,还要多和导师交流沟通,不时也

“抬头”走出去看看,向在其他科研领域获得成

功的人借鉴经验。

治学严谨,读博时获项目立项资助

家庭学业双丰家庭学业双丰收

家庭学业双丰收带着俩娃考研读博

家庭学业双丰收还拿下国家奖学金

海大女博士获誉

“人生赢家”“当你想要成功的时候,首先你得学会逼自己一下。”李乐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梦想和追求的80后女性,她所撰写和研究的科研项目屡获奖项并获得项目立项资助,在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领域小有名气。去年,带着两个孩子在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读博的她,还获得了“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面对记者的采访,李乐显得优雅而淡然,犹如接待老友般自然亲切,带着甜美的微笑同记者侃侃而谈,就像业内给她的评价一样:美丽、年轻、和蔼可亲、人生赢家。

南国都市报记者 林师堂文/图

李乐,1989年出生于广东省汕头市,2008

年考入海南大学,是海南大学热带农林学院

2015级生态学博士研究生,现就职于中国热带

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李乐告诉记者,她小时候特别喜欢钢琴,4

岁时父母便将她送去学习钢琴,在1999年和

2005年分别获得了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电子琴

等级考试最高级别级证书和中国音乐家协会钢

琴十级证书。

“兴趣需要从小开始培养,这对以后的学习

和生活是非常有帮助的。”母亲陆碧娟说,李乐

从小喜欢艺术表演,4岁时参加幼儿园舞蹈演

出,年龄最小但却是整个舞团的领舞,后来又对

钢琴、画画、大提琴感兴趣,她和丈夫都很支持

女儿,经常带她去参加各类艺术表演和比赛。

对于李乐现在在科研方面的造诣,陆碧娟特别

感谢学校和老师对女儿的帮助。“女儿好几年都

没有回过家了,她做科研太忙,如果想她了,我

和她爸就会到海口去看她。”

李乐表示,正是因为父母对她的培养,加上

她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并通过持之以恒的

学习,才培养出坚持不懈的精神。

父母开明,从小支持她参加艺术比赛

李乐向记者透露,考博期间她已经是两个

男孩的妈妈,为了照顾好孩子,做到家庭和学

业同时兼顾,熬夜查找资料、撰写论文对她来

说已是家常便饭。这样固然辛苦,但她凭着

“如果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以后怎样给

小孩做榜样”的信念,毅然决然地坚持了下

来,最终在家庭和学业都获得了成功。

“搞科研毕竟要全身心投入,我也很支持

她,常常鼓励她要自信,不要担心家里的事,

一切交给我来照料就好。”李乐的丈夫姚帅

说,自己毕业后选择了创业,对科研不是特别

了解,但妻子在科研方面却是非常好强的,对

科研不仅认真、执着,还常常想方设法将科研

做得更好,常常加班加点,平时基本都没有时

间照顾家里的事,而他,就负责把家里面的事

情处理好,包括照顾1岁半的小宝和4岁半的

大宝,“你放手去做(科研)吧,后面一切有

我。”这是姚帅对李乐常说的一句话。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遇到困难时,除

了自我激励外,李乐还受到学校师友及家人的

帮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的人,在海

大,一路走来遇到的老师,无不在她人生最关

键的转折点上给了她最好的帮助。“是老师们

带我走向科研之路,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做科

研的精神以及对待科研的态度。

在导师易克贤眼里,李乐不仅乐观积

极、工作认真、对科研实验执着,还特别会

与人打交道。每当科研遇到困难时,李乐总是

想办法去解决,有次实验采集的样品多达300

种,还要进行分离、培养,最后制成标本,但

因为试剂方面的问题进展不顺利,她就想办法

将这些样品全部送到别的研究所,重新调整更

换实验顺序,最终保证了实验的顺利进行。

“李乐善于团结别人,我有很多的博士学生,

她往往能够将他们组织起来,在同学们心中她

就像大姐一样。”

“你的导师是你很好的社会资源和人生向

导。”李乐说,无论你在学校里或是参加工

作,都应该多与自己的导师沟通联系,遇到困

惑时,老师的建议会让你醍醐灌顶。

兴趣培养

1

2求学之路

家庭美满,丈夫支持她走科研之路3现今生活

李乐博士在采集植物样本,整理采集样品。

李乐博士在采集样本和做科研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