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大安剪纸:...

1
2017 年 6 月 12 日 星期一 责编/叶海声 美编/何子利 文化 23 新闻热线 一家三代相传的大安剪纸 据林文生介绍,大安剪纸在过去与当地的宗教 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会将剪纸艺术品在 丧葬上大量使用,如灵桥、纸房子、纸灯笼、冥衣、 纸马、纸羊、纸猪、纸牛、纸鸡等十二生肖,必须以剪 纸的形式制作成祭品。 大安镇的民间剪纸创作技巧日臻成熟,创作队伍不断 壮大,现有骨干200多人,遍布村村寨寨。创作的剪纸作品一 千多幅,有50多幅入选参加全国首届民族民间剪纸大奖赛、中国 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全国“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示等国家级国际级 展览,还有近100幅剪纸作品被海南群众艺术馆编纂成《海南黎族现代 民间剪纸》画集。今年54岁的林文生是早期研究琢磨黎族剪纸的老艺人之 一,其作品多次在省、国家、国际各类剪纸大赛中获奖,所创作的作品中,都透 露着浓厚的黎族生活气息。林文生说,这与从小生活环境有关。从小出生在 乐东志仲镇的他,7岁那时,便开始模仿村里的老人剪纸,那时也就是捡一张 废纸自己刻着玩儿。随后的他便跟着本是民间剪纸艺人的父亲学习剪纸。 1986年,林文生参加了乐东黎族剪纸兴趣小组,当年与他一同专门学习 剪纸的 28 个同伴,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黎族剪纸创作队伍,卢德雷、吉雄、韦勤 等都是这批黎族剪纸艺术队伍中的杰出代表。 “我的孩子林崇靖也会剪纸,也是我从小传授给他的。他在海口上大学 时学的就是美术教育专业,他在去年参加的全国性质的剪纸比赛里,凭借着 一幅《牛酒日》获得了达人奖……”林文生在向记者交谈的同时,顺便将林崇 靖当时的获奖剪纸作品向记者展示。 乐东大安剪纸: 刀尖儿上的民间艺术瑰宝 6月10日是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 遗产日”。日前,我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海南,提到剪纸,大家就会想到乐 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具有独特风格的黎 族民间艺术—大安剪纸。无论是创作 手法还是表现内容,都烙印着深深的黎 族传统印记,并口口相授、代代相传。也 正因如此,这项剪纸艺术,今年入选了海 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扩展名录。今天,南国都市报就带 您走进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称的乐东 黎族自治县大安镇,一起来了解古老独 特的民间艺术—乐东大安剪纸。 南国都市报记者 王天宇 文/图 “口咬”和“镂刻”衍生的艺术 大安镇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间剪纸艺术。相传在汉代之前,当地的黎族先 民就已经产生了“口咬”和“镂刻”的技艺,即口牙咬和刀刻,其中“口咬”就是 运用芭蕉叶做材料,经过牙齿反复咬出各种图案,“镂刻”就是运用树皮、树 叶、木板、竹片等做材料,用刀镂空雕刻成各种图案,如生活生产用具、玩具、 记事牌、定情物等。直到纸张的出现,他们开始把花纹刻在纸上,剪纸的文化 也由此衍生而出。南国都市报记者6月初的一天上午,驱车来到乐东大安镇 大安中学,此时,大安剪纸技艺传承人之一林文生正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黎族 剪纸艺术培训基地内专注着制作他的剪纸作品。看到记者来访,林文生放下 手中的刻刀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屋内。此时,林文生正在制作的剪纸作品是一 幅长约100cm、宽约50cm的鱼米之乡图,图纸最上层已经用铅笔细描出了 椰子树、芭蕉树、酿酒、收割山兰、竹竿舞、对歌等黎族农村的自然场景。 “我这幅图共有六层纸叠在一起,需要15至20天的时间来完成,整个画 面所有的元素都要连缀在一起,这是大安剪纸的关键所在。”林文生说。记者 注意到,在林文生粗糙的手里,刻刀仿佛有了生命,灵活地穿梭在纸张之间, 柔软细腻,张弛有度,妙手生花。黎家纺织、犁田、收割、舂米、牧牛、椰树、 蕉林、木棉、茅屋、对歌、喝酒、婚嫁等场景,被众多民间剪纸艺术家信手 拈来,随意组合,将不同时空组合成一幅具有浓郁黎族生活的画卷。 剪纸培训班传承民间艺术 据悉,1996年,乐东黎族自治县黎族剪纸艺术培训基 地在大安中学成立,全校现有192人,剪纸兴趣小组60人, 在县教育局、文体局、文化馆等上级的领导下,通过师生的共同 努力,剪纸基地赵來越景气,兴趣小组人数逐年增加,师生作品质 量逐年提升。在学生作品创作室和展示室里,墙壁上挂着满满当当、 五颜六色的学生剪纸作品。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构图的丰富多样:有 黎家茅屋、婚庆喜宴的特色场景,有采种山兰、插秧收蕉的劳动喜悦,男女欢 歌、共庆节日的民俗画面……从2011年开始,林文生担任乐东黎族自治县黎 族剪纸艺术培训基地的负责人,给大安中学的学生教授剪纸艺术。 林文生苦心培养他的学生搞剪纸创作,他手把手地教,把自己的剪纸艺 技毫不保留传授给他的学生。因现在的孩子对黎寨过去的生活不了解,有的 孩子连黎族的茅草屋都没见过,对于黎族历史知道的更少,为了让学生创作 出好的黎族剪纸作品,林文生经常带着学生深入到黎寨体验生活,拿着工具 到田地里干活。在他精心的传授下,他的学生剪纸水平进步很快。 2011年以来,乐东黎族自治县黎族剪纸艺术培训基地获国家级、国际级 奖励的剪纸作品就有 30 多件。其中,金奖 2 个,银奖 3 个,铜奖 8 个,达人奖 3 个优秀奖30个等等。林文生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能让大安剪纸失传,他 要培养更多孩子学习大安剪纸,使这一独特的黎族剪纸艺术能传承下去。 海南名老中医霍列五 “辅政堂”上百卷中医古籍 入藏省图书馆 文/南国都市报记者 易帆 6月1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文化和 自然遗产日”,海南名老中医霍列五“辅 政堂”藏部分中医古籍暨民国文献捐赠 仪式在海南省图书馆举行。“辅政堂”传 人向海南省图书馆捐赠了上百卷藏书, 这一捐赠拉开了海南省图书馆(省古籍 保护中心)与海南民间收藏家联合开展 古籍保护的序幕。 海南名老中医霍列五一生收藏了 大量的中医典籍,“辅政堂”藏书鼎盛时 期多达十万卷,目前现存数百种近万 卷,以中医古籍和民国文献为主,虽然 历经百年,多数依然品相完好。 为发挥更大的作用,“辅政堂”二代 传人霍毅和三代传人霍筱薇向海南省 图书馆捐赠了上百卷藏书,中医古籍暨 民国文献29部30册,建国初期期刊2 种 5 册。捐献藏书中,《鼠疫汇编》和 《疫核医最易》 ,对海南地方文献、海南地 方医学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保护古籍很艰辛 “保护古籍很艰辛,我深有体会,如 今把它们托付到省图书馆,希望这些古 籍得到更好的保护。”捐赠仪式上,霍毅 说道,他的父亲一生爱书藏书,宁可不吃 饭也要买书,甚至视书比生命还重要。 据霍毅回忆,1996 年,霍毅母亲去 世。霍毅叫上几位民工帮忙清理老 宅。民工们看着霍家一大柜子的旧书 就问霍毅:“这些破书都不要了吧?送 给我们吧!”霍毅断然回绝,没想到第二 天发现柜子里的书全没了,一本儿不 剩。“我估计是被那几位民工拿去当废 品卖掉了,其中包括一批明代刻本的古 籍。现在我们存下的书籍可能只是当 时的十分之一。”霍毅心痛地说。正因 如此,把古籍捐献到省图书馆意义才更 加重大。 多种珍贵图书在捐赠之列 “辅政堂”捐献的藏书中,清代医家 王琦《医林指月》为内容稀见的中医古 籍。《医林改错》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生前 仅有的著作。明代著名中医大家、温补 派代表人物张介宾《张氏景岳全书》共 64卷,是不可多得的清代刊本。明代太 医龚云林《寿世保元》也为清代刊本。 “辅政堂”传人霍毅介绍,这批古籍 中许多验方至今仍有极大价值。《老中 医霍列五 60 年单验方秘传》就是从“辅 政堂”中医古籍中整理出了不少有效验 方,霍列五单验方秘传系列二也将于今 年完稿,也希望能通过这次捐献活动, 让中医药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 进家庭,让中医药文化在民众的防病治 病中发挥更大作用。 海南省图书馆党支部副书记吴奇 杰代表省图书馆(省古籍保护中心)接 受了捐赠,并希望以“辅政堂”捐赠部分 古籍和民国文献为契机,呼唤社会的关 注,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文化遗产。 林文生 在介绍学生创 作的作品 林文生 在教学生们 构图

Upload: others

Post on 10-Feb-2020

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乐东大安剪纸: 刀尖儿上的民间艺术瑰宝ngdsb.hinews.cn/resfile/2017-06-12/023/ngdsb20170612023.pdf · 2017年6月12日星期一 责编/叶海声 美编/何子利 扫一扫

2017年6月12日星期一 责编/叶海声 美编/何子利

扫一扫

更精彩

文化23新闻热线

一家三代相传的大安剪纸

据林文生介绍,大安剪纸在过去与当地的宗教

信仰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们会将剪纸艺术品在

丧葬上大量使用,如灵桥、纸房子、纸灯笼、冥衣、

纸马、纸羊、纸猪、纸牛、纸鸡等十二生肖,必须以剪

纸的形式制作成祭品。

大安镇的民间剪纸创作技巧日臻成熟,创作队伍不断

壮大,现有骨干200多人,遍布村村寨寨。创作的剪纸作品一

千多幅,有50多幅入选参加全国首届民族民间剪纸大奖赛、中国

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全国“艺术之乡”艺术精品展示等国家级国际级

展览,还有近100幅剪纸作品被海南群众艺术馆编纂成《海南黎族现代

民间剪纸》画集。今年54岁的林文生是早期研究琢磨黎族剪纸的老艺人之

一,其作品多次在省、国家、国际各类剪纸大赛中获奖,所创作的作品中,都透

露着浓厚的黎族生活气息。林文生说,这与从小生活环境有关。从小出生在

乐东志仲镇的他,7岁那时,便开始模仿村里的老人剪纸,那时也就是捡一张

废纸自己刻着玩儿。随后的他便跟着本是民间剪纸艺人的父亲学习剪纸。

1986年,林文生参加了乐东黎族剪纸兴趣小组,当年与他一同专门学习

剪纸的28个同伴,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黎族剪纸创作队伍,卢德雷、吉雄、韦勤

等都是这批黎族剪纸艺术队伍中的杰出代表。

“我的孩子林崇靖也会剪纸,也是我从小传授给他的。他在海口上大学

时学的就是美术教育专业,他在去年参加的全国性质的剪纸比赛里,凭借着

一幅《牛酒日》获得了达人奖……”林文生在向记者交谈的同时,顺便将林崇

靖当时的获奖剪纸作品向记者展示。

乐东大安剪纸:刀尖儿上的民间艺术瑰宝

6月10日是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日前,我省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海南,提到剪纸,大家就会想到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具有独特风格的黎族民间艺术——大安剪纸。无论是创作手法还是表现内容,都烙印着深深的黎族传统印记,并口口相授、代代相传。也正因如此,这项剪纸艺术,今年入选了海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名录。今天,南国都市报就带您走进素有“民间艺术之乡”美称的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镇,一起来了解古老独特的民间艺术——乐东大安剪纸。

南国都市报记者王天宇文/图

“口咬”和“镂刻”衍生的艺术大安镇有着自己独特的民间剪纸艺术。相传在汉代之前,当地的黎族先

民就已经产生了“口咬”和“镂刻”的技艺,即口牙咬和刀刻,其中“口咬”就是

运用芭蕉叶做材料,经过牙齿反复咬出各种图案,“镂刻”就是运用树皮、树

叶、木板、竹片等做材料,用刀镂空雕刻成各种图案,如生活生产用具、玩具、

记事牌、定情物等。直到纸张的出现,他们开始把花纹刻在纸上,剪纸的文化

也由此衍生而出。南国都市报记者6月初的一天上午,驱车来到乐东大安镇

大安中学,此时,大安剪纸技艺传承人之一林文生正在乐东黎族自治县黎族

剪纸艺术培训基地内专注着制作他的剪纸作品。看到记者来访,林文生放下

手中的刻刀热情地将记者迎进屋内。此时,林文生正在制作的剪纸作品是一

幅长约100cm、宽约50cm的鱼米之乡图,图纸最上层已经用铅笔细描出了

椰子树、芭蕉树、酿酒、收割山兰、竹竿舞、对歌等黎族农村的自然场景。

“我这幅图共有六层纸叠在一起,需要15至20天的时间来完成,整个画

面所有的元素都要连缀在一起,这是大安剪纸的关键所在。”林文生说。记者

注意到,在林文生粗糙的手里,刻刀仿佛有了生命,灵活地穿梭在纸张之间,

柔软细腻,张弛有度,妙手生花。黎家纺织、犁田、收割、舂米、牧牛、椰树、

蕉林、木棉、茅屋、对歌、喝酒、婚嫁等场景,被众多民间剪纸艺术家信手

拈来,随意组合,将不同时空组合成一幅具有浓郁黎族生活的画卷。

剪纸培训班传承民间艺术据悉,1996年,乐东黎族自治县黎族剪纸艺术培训基

地在大安中学成立,全校现有192人,剪纸兴趣小组60人,

在县教育局、文体局、文化馆等上级的领导下,通过师生的共同

努力,剪纸基地赵來越景气,兴趣小组人数逐年增加,师生作品质

量逐年提升。在学生作品创作室和展示室里,墙壁上挂着满满当当、

五颜六色的学生剪纸作品。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其构图的丰富多样:有

黎家茅屋、婚庆喜宴的特色场景,有采种山兰、插秧收蕉的劳动喜悦,男女欢

歌、共庆节日的民俗画面……从2011年开始,林文生担任乐东黎族自治县黎

族剪纸艺术培训基地的负责人,给大安中学的学生教授剪纸艺术。

林文生苦心培养他的学生搞剪纸创作,他手把手地教,把自己的剪纸艺

技毫不保留传授给他的学生。因现在的孩子对黎寨过去的生活不了解,有的

孩子连黎族的茅草屋都没见过,对于黎族历史知道的更少,为了让学生创作

出好的黎族剪纸作品,林文生经常带着学生深入到黎寨体验生活,拿着工具

到田地里干活。在他精心的传授下,他的学生剪纸水平进步很快。

2011年以来,乐东黎族自治县黎族剪纸艺术培训基地获国家级、国际级

奖励的剪纸作品就有30多件。其中,金奖2个,银奖3个,铜奖8个,达人奖3

个优秀奖30个等等。林文生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能让大安剪纸失传,他

要培养更多孩子学习大安剪纸,使这一独特的黎族剪纸艺术能传承下去。

海南名老中医霍列五“辅政堂”上百卷中医古籍

入藏省图书馆文/南国都市报记者易帆

6月10日是我国第十二个“文化和

自然遗产日”,海南名老中医霍列五“辅

政堂”藏部分中医古籍暨民国文献捐赠

仪式在海南省图书馆举行。“辅政堂”传

人向海南省图书馆捐赠了上百卷藏书,

这一捐赠拉开了海南省图书馆(省古籍

保护中心)与海南民间收藏家联合开展

古籍保护的序幕。

海南名老中医霍列五一生收藏了

大量的中医典籍,“辅政堂”藏书鼎盛时

期多达十万卷,目前现存数百种近万

卷,以中医古籍和民国文献为主,虽然

历经百年,多数依然品相完好。

为发挥更大的作用,“辅政堂”二代

传人霍毅和三代传人霍筱薇向海南省

图书馆捐赠了上百卷藏书,中医古籍暨

民国文献29部30册,建国初期期刊2

种 5册。捐献藏书中,《鼠疫汇编》和

《疫核医最易》,对海南地方文献、海南地

方医学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保护古籍很艰辛“保护古籍很艰辛,我深有体会,如

今把它们托付到省图书馆,希望这些古

籍得到更好的保护。”捐赠仪式上,霍毅

说道,他的父亲一生爱书藏书,宁可不吃

饭也要买书,甚至视书比生命还重要。

据霍毅回忆,1996年,霍毅母亲去

世。霍毅叫上几位民工帮忙清理老

宅。民工们看着霍家一大柜子的旧书

就问霍毅:“这些破书都不要了吧?送

给我们吧!”霍毅断然回绝,没想到第二

天发现柜子里的书全没了,一本儿不

剩。“我估计是被那几位民工拿去当废

品卖掉了,其中包括一批明代刻本的古

籍。现在我们存下的书籍可能只是当

时的十分之一。”霍毅心痛地说。正因

如此,把古籍捐献到省图书馆意义才更

加重大。

多种珍贵图书在捐赠之列“辅政堂”捐献的藏书中,清代医家

王琦《医林指月》为内容稀见的中医古

籍。《医林改错》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生前

仅有的著作。明代著名中医大家、温补

派代表人物张介宾《张氏景岳全书》共

64卷,是不可多得的清代刊本。明代太

医龚云林《寿世保元》也为清代刊本。

“辅政堂”传人霍毅介绍,这批古籍

中许多验方至今仍有极大价值。《老中

医霍列五60年单验方秘传》就是从“辅

政堂”中医古籍中整理出了不少有效验

方,霍列五单验方秘传系列二也将于今

年完稿,也希望能通过这次捐献活动,

让中医药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学校、走

进家庭,让中医药文化在民众的防病治

病中发挥更大作用。

海南省图书馆党支部副书记吴奇

杰代表省图书馆(省古籍保护中心)接

受了捐赠,并希望以“辅政堂”捐赠部分

古籍和民国文献为契机,呼唤社会的关

注,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文化遗产。

林文生在介绍学生创作的作品

林文生在教学生们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