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培養污染 - 台灣社區醫院協會 ·...

1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二林基督教醫院 血液培養污染 林秀婷 1 紀汝霓 2 林士傑 3 蔡宗華 4 楊惠娜 5 謝素群 6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二林基督教醫院 檢驗師 1 2 3 4 5 感控護理師 6 前言 問題與改善計畫 結論 成效 本院為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院所,醫事專業人員訓練紥實的臨床技能,落實全人教育之理念,建立安全的健 康照護體系。為了更加維護病人的權利與生命,希望藉由此次的研究能夠讓院內每位醫護人員了解『血液培養率』正確 的觀念與意義。 院內細菌室長期統計血液培養污染率超過CLSI標準3%,並且與各分院體系相較下院內污染率7%明顯過高。專案 血液培養3月至12月期間改善後的血液培養污染值目標,經20102011院內平均值與標準差計算過後,以兩年結果計 算後平均血液培養汙染率3.74%作為我們努力之最終目標,降幅達到40.16%血流感染為最嚴重的臨床感染,監控血液培養率及了解血液培養臨床意義,有助於臨床醫師治療的依據,藉由血 液培養來正確診斷其病原菌,減少抗生素使用與減少病人住院天數,維護病人癒後安全。 收集所有住院和門診開單執行血瓶培養的總數量,期間為201231日至20121231日血瓶培養總套 數。分子為每月住院與門診血液培養污染套數,分母為每月住院與門診血液培養總套數,計算公式如下:(血液 培養檢體污染套數/血液培養檢體總套數)×100%人事物分析後如右圖表一,發現嚴重污染的問題為: 1.無確實遵守洗手五時機。 2.無制定標準操作流程。 3.過往血液培養汙染統計結果無讓各單位採檢單位知曉, 血液培養汙染情況無得到重視。 4.病患血管不易抽血,消毒時間不足。 5.無執行教育宣導與稽核動作。 在此次專案將與感控查核洗手五時機配合,改善計畫內容包含: 1.進行採檢單位血瓶培養教育訓練宣導、教育實際操作流程方法,確實在血液培養檢驗單上註記抽血人 員代號或姓名,以備日後污染發生時。 2.在每個月中統計住院與門診汙染率兼血瓶培養污染的抽血者給各採檢單位,可針對該抽血人員進行技 術教育指導。 3.為了加深採檢人員的印象以及操作前的提醒,在各單位桌面台上置放血瓶培養標準操作流程與注意事項。 4.護理單位製作血液培養標準作業程序。 5.當血液培養污染率上升時候,將進行內部稽核的程序,必要時將由檢驗室人員協助進行外部稽核動作。 圖表一 20123月至201212月血瓶培養總套數為 5018套,其中汙染套數為243套,改善前血瓶培養 汙染由20102011兩年前院內平均6.25%,下降至 改善後的4.76%,進步率達23.84%,目標達成率 59.36%。〈如右圖表二〉 圖表三 圖表二 上述全院平均血瓶污染率並無大幅改善,經過 原因分析後發現〈如左圖表三〉,急診室在洗手五 時機稽核〈如下圖表四〉以及污染率均與平均值差 異過大。 圖表四 本研究採行的回饋與檢討措施, 為參考文獻實證的研究設計。研究結 果帶給我們很大的效益,例如:1.宣導 與教育採檢人員的重視從無到有。2.染率發生由原本無從得知採檢人員, 已經大幅改進,檢驗單確實寫上採檢 人員與時間。3.全院細分出各單位血液 培養污染率,才得知問題所在。4.制定 血液培養標準作業程序。5.確實遵守洗 手五時機 。本次研究發現可由原本全 院範圍縮小為急診。透過稽核動作, 再次作問題分析、對策擬定與實施。 改善血液培養污染的情況,是我們刻 不容緩的課題,每次檢討當作一個警 惕,小細節放大來觀察,相信我們也 可以再更往前邁進一步。

Upload: others

Post on 05-Aug-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二林基督教醫院

    血液培養污染林秀婷1 紀汝霓2 林士傑3 蔡宗華4 楊惠娜5 謝素群6

    彰化基督教醫療財團法人二林基督教醫院檢驗師1 2 3 4 5 感控護理師6

    前言

    問題與改善計畫

    結論成效

    本院為以病人為中心的醫療照護院所,醫事專業人員訓練紥實的臨床技能,落實全人教育之理念,建立安全的健康照護體系。為了更加維護病人的權利與生命,希望藉由此次的研究能夠讓院內每位醫護人員了解『血液培養率』正確的觀念與意義。

    院內細菌室長期統計血液培養污染率超過CLSI標準3%,並且與各分院體系相較下院內污染率7%明顯過高。專案血液培養3月至12月期間改善後的血液培養污染值目標,經2010與2011院內平均值與標準差計算過後,以兩年結果計算後平均血液培養汙染率3.74%作為我們努力之最終目標,降幅達到40.16%。

    血流感染為最嚴重的臨床感染,監控血液培養率及了解血液培養臨床意義,有助於臨床醫師治療的依據,藉由血液培養來正確診斷其病原菌,減少抗生素使用與減少病人住院天數,維護病人癒後安全。

    收集所有住院和門診開單執行血瓶培養的總數量,期間為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血瓶培養總套數。分子為每月住院與門診血液培養污染套數,分母為每月住院與門診血液培養總套數,計算公式如下:(血液培養檢體污染套數/血液培養檢體總套數)×100%。

    人事物分析後如右圖表一,發現嚴重污染的問題為:1.無確實遵守洗手五時機。2.無制定標準操作流程。3.過往血液培養汙染統計結果無讓各單位採檢單位知曉,血液培養汙染情況無得到重視。

    4.病患血管不易抽血,消毒時間不足。5.無執行教育宣導與稽核動作。

    在此次專案將與感控查核洗手五時機配合,改善計畫內容包含:1.進行採檢單位血瓶培養教育訓練宣導、教育實際操作流程方法,確實在血液培養檢驗單上註記抽血人員代號或姓名,以備日後污染發生時。

    2.在每個月中統計住院與門診汙染率兼血瓶培養污染的抽血者給各採檢單位,可針對該抽血人員進行技術教育指導。

    3.為了加深採檢人員的印象以及操作前的提醒,在各單位桌面台上置放血瓶培養標準操作流程與注意事項。4.護理單位製作血液培養標準作業程序。5.當血液培養污染率上升時候,將進行內部稽核的程序,必要時將由檢驗室人員協助進行外部稽核動作。

    圖表一

    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血瓶培養總套數為5018套,其中汙染套數為243套,改善前血瓶培養汙染由2010與2011兩年前院內平均6.25%,下降至改善後的4.76%,進步率達23.84%,目標達成率59.36%。〈如右圖表二〉

    圖表三

    圖表二

    上述全院平均血瓶污染率並無大幅改善,經過原因分析後發現〈如左圖表三〉,急診室在洗手五時機稽核〈如下圖表四〉以及污染率均與平均值差異過大。

    圖表四

    本研究採行的回饋與檢討措施,為參考文獻實證的研究設計。研究結果帶給我們很大的效益,例如:1.宣導與教育採檢人員的重視從無到有。2.污染率發生由原本無從得知採檢人員,已經大幅改進,檢驗單確實寫上採檢人員與時間。3.全院細分出各單位血液培養污染率,才得知問題所在。4.制定血液培養標準作業程序。5.確實遵守洗手五時機。本次研究發現可由原本全院範圍縮小為急診。透過稽核動作,再次作問題分析、對策擬定與實施。改善血液培養污染的情況,是我們刻不容緩的課題,每次檢討當作一個警惕,小細節放大來觀察,相信我們也可以再更往前邁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