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 框架初步建成徐家汇藏书楼...

10
“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编号:16ZDA163) 1 2017 年第 2 期(总第 2 期) 2018 1 月出版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框架初步建成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 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 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准号 16ZDA223)未来的结项 成果之一,由项目首席专家、中山大学王霄冰教授及 其课题组负责开发,由北京中研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提 供技术支持。2017 10 12 日,网站系统的第一期 建设已基本建成,部分内容可通过中山大学校园网浏 览(地址:http://cfro.sysu.edu.cn)。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首页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包括网站和系统两部 分,均为中英文双语。系统主要由数据库构成,用 来储存和展示本课题所采集的海外藏民俗文献与文物 资料。收入数据共分为图像、文本、实物、音像及研 究资料等五大类,大类之下又分为宝卷、说唱文本、 善书、家谱、账本、契约文书、纳西族文书、瑶族文 书、外销画、西南民族图册、耕织图、老照片/明信片、 年画/版画、剪纸、服饰、仪式用具、面具、生活用具、 玩具、皮影、印章、人物雕像、声音资料、影像资料、 研究论著、笔记/纪闻、民俗志/民族志等二十七小类。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Oct-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 框架初步建成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中 心,在传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课题组成员访问期间,

“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编号:16ZDA163)

1

2017 年第 2 期(总第 2 期) 2018 年 1 月出版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框架初步建成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

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

暨数据库建设”(项目批准号 16ZDA223)未来的结项

成果之一,由项目首席专家、中山大学王霄冰教授及

其课题组负责开发,由北京中研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提

供技术支持。2017 年 10 月 12 日,网站系统的第一期

建设已基本建成,部分内容可通过中山大学校园网浏

览(地址:http://cfro.sysu.edu.cn)。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首页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包括网站和系统两部

分,均为中英文双语。系统主要由“数据库”构成,用

来储存和展示本课题所采集的海外藏民俗文献与文物

资料。收入数据共分为图像、文本、实物、音像及研

究资料等五大类,大类之下又分为宝卷、说唱文本、

善书、家谱、账本、契约文书、纳西族文书、瑶族文

书、外销画、西南民族图册、耕织图、老照片/明信片、

年画/版画、剪纸、服饰、仪式用具、面具、生活用具、

玩具、皮影、印章、人物雕像、声音资料、影像资料、

研究论著、笔记/纪闻、民俗志/民族志等二十七小类。

Page 2: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 框架初步建成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中 心,在传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课题组成员访问期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作简报

2

课题组通过反复商讨和切磋,确立了数据采集基本的

元数据标准,包括题名、主题、关键词、摘要、内容、

典藏号、馆藏机构、馆藏信息、馆藏链接、语种、年

代、原生区域、作者/编者/译者、原出版者、发行者、

采集者、捐赠者、收藏日期、发布日期、尺寸等。该

系统在2021年课题结项之前将作为课题组的工作平台

使用,内容暂不对外开放。网站则包括“首页”、“课题

介绍”、“数据库”、“大事记”、“收藏机构”及“简报&成

果”等栏目,计划于 2018 年纳入到中山大学校园网体

系后对外公布。

网站首页使用的课题组 Logo《归帆》(Sailing

home)以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所藏“唐船图”为原

型。“唐船”是日本人对清代中国商船的称呼,经广州

美术学院吕晓珊老师重新设计造型并赋予其“海外遗

珍”之寓意。课题组以“归帆”自喻,船虽小,亦愿尽绵

薄之力,渡民俗遗珍归国。

2018-2019 年,课题组将投入到网站系统的第二期

建设中。工作内容包括:(一)进一步完善数据库框架

的设计,在课题组统一制订的元数据标准框架的基础

之上,根据每类资料数据的特点,确定更为具体的分

类属性。(二)收集、翻译和编辑各大收藏机构的信息,

绘制“中国民俗资料海外收藏机构分布图”,将各收藏

机构定位于一张世界地图上,并附以机构的中英文简

介和网址链接,纳入数据库检索系统,以方便浏览。

(三)将课题组采集到的数据逐步输入到“数据库”之

中。

“数据库”页面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是课题组的工作平台,

也是数据库的存储平台,更是以“中国民俗”为媒介搭

建起的海内外同仁交流的平台。课题组希望能通过这

一平台,吸引海外收藏机构与本课题组建立合作关系,

借此展示其所收藏的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希冀

将来以“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为桥梁,实现各民族、

各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

文化理想。

(撰稿:崔若男)

Page 3: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 框架初步建成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中 心,在传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课题组成员访问期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作简报

3

首席专家王霄冰教授前往德国寻访中国民俗资料

2017 年 7 月 15 日至 8 月 15 日,应德国慕尼黑大

学汉学系贺东劢教授(Prof. Dr. Thomas O. Höllmann)

和柏林自由大学孔子学院简涛博士之邀,首席专家王

霄冰教授前往德国慕尼黑和柏林寻访课题研究资料。

在德期间,王霄冰教授主要针对巴伐利亚国家图

书馆(Bayerische Staatsbibliothek)和五洲博物馆

(Museum Fünf Kontinente)所藏中国民俗文献开展了

相关资料的搜集工作,并拜访了其中的东亚部/亚洲部

负责人,提议开展合作研究、交换资料。对方对此做

出了积极的回应,愿同我方进一步磋商及推进具体合

作事宜。王霄冰教授也和课题组成员、慕尼黑大学助

理教授孟想(Philipp Meindl)一起,对五洲博物馆所

藏的部分外销画作品进行了测试性的数据采集工作,

确定了外销画数据采集的元数据标准。

课题组成员孟想在测量画框尺寸与文物

在柏林,王霄冰教授调研了柏林手工艺博物馆和

柏林国家图书馆等机构,并拜访了当地学者、原柏林

国家图书馆官员 Helmut Walravens 博士,原巴伐利亚

民族学博物馆馆长 Claudius Müller 博士和中国民俗学

专家、翻译家吴秀杰博士,向他们了解了当地机构所

藏中国民俗资料的情况。

五洲博物馆所藏清代外销画中的玉皇大帝像

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藏清代瑶族文书中的一页

本次出访的另一项任务,是会同慕尼黑大学贺东

Page 4: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 框架初步建成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中 心,在传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课题组成员访问期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作简报

4

劢教授和汉学系博士研究生、课题组成员韩迪菲、吴

雅迪等,组织翻译、编写《德国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

藏瑶族文书》(目录)。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是欧洲最

重要的综合型图书馆之一,已有四百五十多年历史。

馆内藏共计 2776 种瑶族文书,为海外收藏瑶族文书最

丰富的机构之一,大部分文书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从

英国古董商处收购得来。但由于语言、人力等诸多限

制,这些文献的编目工作至今仍未全部完成,数字化

的工作也尚未启动。本课题希望从翻译德国学者在几

年前编写出版的其中800多种手抄本文献的目录入手,

推动中德学界在这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寻找共同开

发这批珍贵文献的途径。

课题组成员林海聪、王艺璇初步整理

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藏中国契约文书

2017 年 8 月,课题组首席专家王霄冰教授与德国

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Bayerische Staatsbibliothek)东

亚部副主任 Thomas Tabery 会晤,针对巴伐利亚国家图

书馆的中国民俗文书的具体收藏情况进行了交流,了

解到该馆曾经购置了一批中国契约文书,尚待整理与

研究。回国后又进一步通过邮件向对方了解了这批文

献的相关情况。10 月,课题组成员林海聪、王艺璇通

过登录访问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的网站,获得了部分

文书的扫描文件,并对这批文书进行了初步的整理、

归类。

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

巴伐利亚图书馆藏光绪三十一年卖地契约

该馆所藏的文书在上世纪80年代由巴伐利亚国家

图书馆从中国北方农村地区搜集并购置,藏于巴伐利

亚国家图书馆的手抄本与珍稀书籍阅览室。其中,一

百多份文书已经整理、扫描并上传至巴伐利亚国家图

书馆网页,还有几百份文书有待整理及数字化。从已

公布的一百多份文书来看,这批文书保存情况较好,

字迹清晰,形式完整,大多数产生于清代至二十世纪

上半叶,极少数文书为明朝末年所立。从内容上看,

Page 5: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 框架初步建成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中 心,在传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课题组成员访问期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作简报

5

该馆所藏契约文书多数为地契,部分为房契或租契,

少量为官府文书。目前这批资料正由课题组成员王艺

璇负责输入到数据库中。

(撰稿;林海聪)

课题组成员崔若男、王玉冰前往上海搜集

法国天主教传教士戴遂良相关资料

2017 年 12 月 4 日至 11 日,首席专家王霄冰教授

委派课题组成员崔若男、王玉冰前往上海查找法国天

主教传教士戴遂良(Léon Wieger)的相关资料。课题

组成员在认真细致的文献准备之下,走访了徐家汇藏

书楼、徐家汇天主教堂、上海图书馆、上海市档案馆、

同济大学等,并取得了部分重要资料。

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中

心,在传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课题组成员访问期间,

教堂因修缮暂不对外开放。经与工作人员联系获悉,

徐家汇天主教堂原有档案资料,已移交上海市档案馆

管理。而 1847 年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士创办的徐家汇

藏书楼,于 1956 年并入上海图书馆,专门收藏 1950

年以前出版的外文文献,其馆藏旧版外文文献计 56 万

册,并已建成上海图书馆-馆藏旧版西文文献目录数据

库:http://search.library.sh.cn/jiuxiwen/。数据库现有文

献记录 54241 条,读者可通过数据库检索馆藏文献信

息。

在徐家汇藏书楼内,课题组成员联系了藏书楼馆

员徐锦华先生,并在其协助下,翻阅了 1903 年至 1939

年的《中国见闻》(relations de chine)。该刊为法文杂

志,又名《中国通讯》。其不仅刊印了大量天主教传教

士的生平和照片,而且介绍了江南教区各地当时的社

会、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是珍贵的民俗志资料。

课题组成员在该刊中找到与戴遂良相关的一篇报

道及一幅照片。据课题组前期了解,目前的公开出版

物中,均未有任何戴遂良的影像记录。故课题组推测,

此幅照片或为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张戴遂良照片。

此次访问除了搜集戴遂良资料外,课题组在藏书

楼还多有收获。徐家汇藏书楼除了丰富的西文书籍外,

还保存了一批由来华传教士编篆的综合双语或多语的

旧版字典以及词典。例如,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6 卷本的《华英字典》(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815-23);翟理思(Herbert Allen Giles)3

卷本的《华英字典》(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1892);卢公明(Justus Doolittle)的《英华萃林韵府》

Page 6: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 框架初步建成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中 心,在传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课题组成员访问期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作简报

6

(Vocabulary and hand-book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1872)等。值得一提的还有,徐家汇藏书楼保存了多

种完整的西文杂志报刊资料,如《皇家亚洲文会北华

支会会刊》(Journal of the North China Branch Royal

Asiatic Society,由上海图书馆汇编、上海科学技术文

献出版社影印出版),《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

(Joumal of the West China Border Research Society)

等。此外,挪威传教士艾香德(Dr.Karl Ludvig Relchelt)

于 1934 年在中国以中文印行的杂志《道风》引起了课

题组成员的关注。

课题组成员还走访了同济大学出版社、同济大学中德

学院及同济大学档案馆,收集了部分近现代中德文化

交流的相关历史资料。

戴遂良(左)与其秘书合影

(撰稿:王玉冰)

课题组成员王玉冰前往福州、厦门搜集资料

2017 年 7 月 16 日至 28 日,课题组成员王玉冰

前往福州、厦门搜集资料。这次田野调查的主要目的,

是对荷兰汉学家高延(J.J.M.de Groot,1854-1921)

在福建地区进行宗教调查的回访调查,以了解当地宗

教信仰的历史与现状。高延两次来华,调查中国人的

社会、宗教、风俗、仪式实践,并出版多卷本关于中

国宗教的论著。其中《中国的宗教体系》(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1892-1910)最为著名。王

玉冰的硕士论文主题便是对高延《中国的宗教体系》

展开的研究。

在福州,王玉冰首先访问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

馆。馆藏有自 17 世纪以来,外国人记述中国的 1000

余种外文原版书。之后访问了鼓山泉涌寺。高延曾花

数月时间在鼓山泉涌寺,以了解中国佛教僧侣的受戒

仪式,以及佛教徒的真实生活。最后走访了福建省博

物馆。高延在福建地区收集的民俗文物约 800 件,其

中有丧葬乐器一套、木偶戏用具 50 件,目前收藏于

荷兰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福建省博物馆展出的多种民

间文物,与高延藏品存在极大的相似之处,这方便了

识别工作。

在厦门,王玉冰走访了鼓浪屿日光岩寺、南普寺、

虎溪岩寺、城隍庙、东岳庙、曾厝垵天圣宫、仙岳土

地庙等宗教信仰场所。高延曾请木雕师傅复制厦门岛

内多所庙宇内的神像,现分别存放于荷兰国立民族学

Page 7: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 框架初步建成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中 心,在传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课题组成员访问期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作简报

7

博物馆(80 件)、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250 件)。

熟悉当下厦门地区的木雕神像,将有助于整理、研究

高延在厦门地区所收集的神像。

荷兰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藏铜钟

福建省博物馆藏铜钟

荷兰国立民族学博物馆藏魁星

在调查中,王玉冰还了解到当地学者、政府较为

重视对外国传教士与近代厦门的研究与宣传。高延在

厦门进行长期田野调查,有《厦门岁时记》(Les Fêtes

Annuellement Célébrées à Émoui (Amoy),1886)、《厦

门地区的佛教丧葬礼仪》(Buddhist Masses for the

Dead at Amoy,1884)等著作,然而当地发行的一套

介绍鼓浪屿历史文化的明信片,以在鼓浪屿居住过的

12 位西方人为主题,却未提及高延,可见得迄今研

究之不足。

(撰稿:王玉冰)

课题组 2017 年年终总结

本项目于 2016 年 11 月立项,12 月 6 日至 7 日

在广州召开了开题报告会,有来自国内外的 20 多名

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参加。其后首席专家及课题组主要

成员即开始投入资料搜集和数据库建设的工作。2017

年 4 月和 8 月,首席专家王霄冰分别访问了日本和德

国,重点调查了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和德国巴伐

利亚国家图书馆所藏的中国民俗文献和文物,并对早

稻田大学图书馆、神奈川大学常民文化研究所、德国

五洲博物馆、柏林国家图书馆等的相关收藏进行了初

步调查。目前正就调查中发现的部分珍稀文献/文物

Page 8: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 框架初步建成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中 心,在传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课题组成员访问期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作简报

8

资料的数据采集工作与上述机构开展洽谈,希望

2018-2019 年能够成功签署 1-2 份合作协议。

数据库建设方面,已经初步制订了 5 大类 27 小

类民俗文献与文物的元数据采集标准,并完成了《海

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的框架建设工作。该网网址为

http://cfro.sysu.edu.cn,在项目进行期间将作为本课题

的宣传和工作网站使用,目前已经可以在中大校园网

内浏览,拟在近期内选择部分内容对外界开放。

作为阶段性成果,课题组在《文化遗产》2017

年第 3 期发表了一组有关“日本藏中国民俗文献与文

物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的专题文章,共四篇论文:日

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松尾恒一的《基于中国在日资

料进行民俗研究的可能性——聚焦明清访日海商相

关记录》、北京大学王京的《日本民俗学的中国研究:

1939 年的转折》、山东大学赵彦民的《日本满铁调查

文献中的中国民俗资料——以<中国农村惯行调查>

(1-6 卷)为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斯琴的《日本国

立民族学博物馆及其所收藏的中国资料》。由韩迪菲、

吴雅迪和王霄冰共同翻译的《德国巴伐利亚国家图书

馆藏瑶族文书》(约 60 万字)计划于 2018 年春完稿,

交由民族出版社出版。

人才培养方面,2016 年和 2017 年各招收一名民

俗学专业的博士生,将从事与本课题相关的研究工

作。原准备招收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毕业的张婧璞博士

进入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进行有关海外藏广绣作品

的研究和数据采集工作,但因校博管办拒绝而未果。

2018 年课题组将进一步广泛建立联系,吸引优秀的

青年人才加入到课题研究中。

大事记

·2017 年 7 月 15 日至 8 月 15 日,首席专家王霄冰

教授前往德国慕尼黑和柏林寻访课题研究资料,对巴

伐利亚国家图书馆和五洲博物馆等收藏机构所藏的文

物与文献资料进行考察,与相关负责人商谈合作事宜,

并与慕尼黑大学博士生吴雅迪、韩迪菲一起开展《德

国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藏瑶族文书》(目录)一书的

翻译工作。

·2017 年 7 月 16 日至 28 日,课题组成员王玉冰前

往福州、厦门搜集资料。

2017 年 8 月 29 日至 31 日,慕尼黑大学博士韩迪

菲前来中山大学参与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2017 年 8 月 29 日至 31 日,德国 Accenture 公司

的杨贵麟工程师前来中山大学,就课题的数据库建设

提供技术指导。

·2017 年 9 月至 10 月,课题组首席专家王霄冰收

到德国柏林工业大学 Christine Howald 博士的邀请,计

划前往柏林参加 2017 年 10 月 13-14 日举办的

Provenienzforshcung zu ostasiatischer Kunst”(东亚艺术

品的来源研究)学术研讨会;同时应汉堡民族学博物

Page 9: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 框架初步建成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中 心,在传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课题组成员访问期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作简报

9

馆 Barbara Plankenstiner 教授之邀,拟于会后赴汉堡考

察该馆所藏中国民俗资料。但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走

完校内的公务出访流程而不得不取消计划,未能成行。

·2017 年 9 月至 11 月,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毕业的

张婧璞博士申请进入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拟

于进站后加入本课题组,从事“欧美藏清代广绣制品及

史料研究与数据库建设”的相关工作。其选题和研究计

划得到了面试小组五位专家的一致好评,并经中文系

学术委员会和系领导批准后上报至校人事处,却意外

地未能获得校方批准。相关研究也因此搁浅,有待于

将来另觅人选开展。

·2017 年 9 月 21 日至 12 月 15 日,德国波恩大学

民族学和古美洲学研究所教授、子课题负责人白瑞斯

(Berthold Riese)教授来中山大学开展课题研究。

·2017 年 10 月 12 日,北京中研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海外藏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数据库》技术

平台(一期)的建设和测试工作,交付课题组使用。

·2017 年 10 月 14 日至 15 日,首席专家王霄冰教

授出席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办,山东大

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的“传统节庆文化论坛”,并在

会上发表论文。论文《节日的分类问题以及数据库的

建设》分析比较了学术界对节日的多种不同定义和分

类,提出了关于节日的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即特定

群体、官方话语和学术化的节日分类体系,并认为三

个体系之间相互交织,互相影响,相关的数据库建设

和研究应予以考量。会议期间,王霄冰教授还与山东

大学王培源教授(主持 2016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

目《俄藏中文古籍的调查编目、珍本复制与整理研究》)

交流课题研究的方法。

·2017 年 10 月 27 日至 31 日,首席专家王霄冰教

授带领课题组成员孔征、王玉冰、朱家钰参加在贵州

民族大学新校区举行的中国民俗学会 2017 年年会。除

了主持年会的“海外民俗学研究”专场讨论,王霄冰教

授还从研究背景、研究宗旨、总体框架、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以及预期成果等方面全面论述课题,并且希

望有兴趣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共同致力于海外民

俗资料的搜集和研究。与会学者对于建设中的《海外

藏中国民俗资源网》数据库、《文化遗产》专栏文章以

及在编的相关丛书,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期待。

·2017 年 11 月 18 日,首席专家王霄冰教授与子课

题负责人松尾恒一教授在广州交流课题研究的最新动

态,计划向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提出申请,共同

对该馆所藏的 19-20 世纪的中国明信片(约 800 张)

进行数据采集和合作研究。

·2017 年 12 月,课题组首席专家王霄冰教授与民

族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拟于 2018 年完成翻译并出版

《德国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藏瑶族文书》(目录)。

·2017 年 12 月 4 日至 11 日,课题组成员崔若男、

王玉冰前往上海调研法国传教士戴遂良相关资料。

Page 10: 海外藏中国民俗资源网 框架初步建成徐家汇藏书楼 上海市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江南传教区的中 心,在传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课题组成员访问期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作简报

10

·2017年 12月 13日,课题组召开部分成员碰头会,

并由崔若男、王玉冰汇报上海搜集资料情况。

·2018 年 1 月 16 日,首席专家王霄冰教授召集课

题组部分成员会议,进行 2017 年年终总结并安排 2018

年工作计划。

(整理:王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