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知识的随文渗透 - njzhzx.net ·...

5
11 说文论语 /[email protected] 理念·观点 싟벭횪쪶뗄쯦컄째춸 ꆾ햪†―紪ꨛ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随文渗透一定的逻辑知识,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和 学习质量的提升。教材中有大量的逻辑知识教学资源,可以选取典型文本,在教学过程 中以文本探究、思维训练为主,知识讲解为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推理形式和简 易的批判性思维方法,并努力体会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 ꆾ맘볼듊ꆿ逻辑 批判性思维 渗透 让学生掌握一点逻辑知识,有助于把思维 训练落到实处,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质量的 提高,还有助于他们形成一种理智的态度和品 性。逻辑知识可以集中传授,也可以随文渗透。 随文渗透以文本探究、思维训练为主,知识讲 解穿插其中。试举三例说明 : 튻ꆢꆶퟓ쪹돾ꆷ훐뗄샠뇈췆샭벰쳵볾췆샭 “南橘北枳”出自课文中的这段话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 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 使民善盗耶? 这段话是一个典型的类比推理,兼具类比 的形象性和推理的严密性。学生往往关注前者 而忽视后者。教师有必要在此处引导学生思考 : 晏子这段话的结论是什么?是从什么前提推导 出来的?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类比推理的基 本形式:由两个事物一个(些)方面相似而推 出它们另一方面也相似。 课文中人和橘的一方面相似是 : 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②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另一方面相似是 : ③水土不同使橘的味道不同 ④楚之水土使齐民入楚善盗 其中①②③是前提,④是结论。不难看出, 类比推理至少给出两组相似性 :一组提供前提 ; 一组既提供前提,又引出结论。 我国古人善用譬喻来说理。须提醒学生注意 的是,这些譬喻有些是类比推理,有论证的价值; 有些只是一般性比喻,只有修辞的价值。学生只 有掌握了类比推理的基本形式,才能合理区分两 者。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闺中受 蔽和齐王朝中受蔽就构成了完整的类比推理,两 者接受外界评价都受情感和利害关系的干扰,既 然前者因此而受蒙蔽,后者也会因此而受蒙蔽。 《隆中对》中刘备所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 水也”就只是一种比喻,在逻辑上仅有断言的功 能,虽然这种断言可能道出了真相,但说话人并 未提供断言的依据,这与晏子的“橘论”、邹忌 的“蔽说”有本质区别。 教师可以借此提醒学生,在接受他人言论 时,须冷静分辨,打动自己的究竟是逻辑的力 量还是修辞的力量,对后者,悦纳的同时要更 多一分审慎。 《晏子使楚》涉及的逻辑知识还不止类比推 理,晏子和楚国方面此前还有一次交锋,原文 表述如下 :

Upload: others

Post on 12-Sep-2019

2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逻辑知识的随文渗透 - njzhzx.net · 量还是修辞的力量,对后者,悦纳的同时要更 多一分审慎。 ... 这篇课文,如果只是读读译译再总结一下

11

说文论语 /[email protected]

理念·观点

逻辑知识的随文渗透■ 徐 飞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随文渗透一定的逻辑知识,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和

学习质量的提升。教材中有大量的逻辑知识教学资源,可以选取典型文本,在教学过程

中以文本探究、思维训练为主,知识讲解为辅,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推理形式和简

易的批判性思维方法,并努力体会如何恰如其分地运用。

【关键词】逻辑 批判性思维 渗透

让学生掌握一点逻辑知识,有助于把思维

训练落到实处,有助于学生阅读和写作质量的

提高,还有助于他们形成一种理智的态度和品

性。逻辑知识可以集中传授,也可以随文渗透。

随文渗透以文本探究、思维训练为主,知识讲

解穿插其中。试举三例说明 :

一、《晏子使楚》中的类比推理及条件推理

“南橘北枳”出自课文中的这段话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

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

使民善盗耶?

这段话是一个典型的类比推理,兼具类比

的形象性和推理的严密性。学生往往关注前者

而忽视后者。教师有必要在此处引导学生思考 :

晏子这段话的结论是什么?是从什么前提推导

出来的?在此基础上,简要概括类比推理的基

本形式 :由两个事物一个(些)方面相似而推

出它们另一方面也相似。

课文中人和橘的一方面相似是 :

①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②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

另一方面相似是 :

③水土不同使橘的味道不同

④楚之水土使齐民入楚善盗

其中①②③是前提,④是结论。不难看出,

类比推理至少给出两组相似性 :一组提供前提 ;

一组既提供前提,又引出结论。

我国古人善用譬喻来说理。须提醒学生注意

的是,这些譬喻有些是类比推理,有论证的价值;

有些只是一般性比喻,只有修辞的价值。学生只

有掌握了类比推理的基本形式,才能合理区分两

者。例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邹忌闺中受

蔽和齐王朝中受蔽就构成了完整的类比推理,两

者接受外界评价都受情感和利害关系的干扰,既

然前者因此而受蒙蔽,后者也会因此而受蒙蔽。

《隆中对》中刘备所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

水也”就只是一种比喻,在逻辑上仅有断言的功

能,虽然这种断言可能道出了真相,但说话人并

未提供断言的依据,这与晏子的“橘论”、邹忌

的“蔽说”有本质区别。

教师可以借此提醒学生,在接受他人言论

时,须冷静分辨,打动自己的究竟是逻辑的力

量还是修辞的力量,对后者,悦纳的同时要更

多一分审慎。

《晏子使楚》涉及的逻辑知识还不止类比推

理,晏子和楚国方面此前还有一次交锋,原文

表述如下 :

Page 2: 逻辑知识的随文渗透 - njzhzx.net · 量还是修辞的力量,对后者,悦纳的同时要更 多一分审慎。 ... 这篇课文,如果只是读读译译再总结一下

2018.7

12 理念·观点

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

子。晏子不入,曰 :“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

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

晏子的话是一个规范而完整的条件推理 :

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洞进

我出使的不是狗国

我不从这个门(狗洞)进

条件推理主要有充分条件推理和必要条件

推理,各有两种有效推理形式。

在充分条件命题“如果 p,那么 q” 和必要

条件命题“只有 p,才 q”中,人们把 p 称作前件,

把 q 称作后件。在充分条件推理中,一种有效

推理是肯定前件推出后件,另一种是否定后件

推出否定前件,而否定前件和肯定后件的推理

都是无效的 ;必要条件推理则恰恰相反。上述

晏子的推理就是必要条件否定前件的推理。

在会话和写作中,充分条件否定前件或肯

定后件,必要条件肯定前件或否定后件的推理

错误比比皆是,足见当下思维生态确须改良。

中学阶段就明确掌握条件推理的基本形式,有

其必要性,也具备条件。

二、《河中石兽》中的排除法及科学归纳法

《晏子使楚》中的逻辑推理稍加处理即可清

晰呈现,《河中石兽》中的推理则更多需要教师

的挖掘与学生的思辨。

《河中石兽》的第一段就耐人寻味,先说“僧

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然后再

说“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

余里无迹”。此处可请学生思考 :如果语序没有

出错,“竟不可得”可能是指在哪儿“求石兽”“竟

不可得”呢?

如非语序出错,只能理解为在原来沉没的

地方找过了(只是没有像讲学家想当然般深挖

下去而已),最终没有找到 ;然后才到下游找,

还是没找到。

再请学生思考 :如果你相信石兽还在河中,

它能在哪儿呢?

原地没有,下游没有,只能在上游了。

这就是所谓的选言推理,或说排除法,一

种极易理解的逻辑方法,简言之,就是共有 n

种可能存在,排除了(n-1)种可能,剩下最后

一种可能就成为必然。排除法在阅读和写作中

有广泛用途,例如《拿来主义》一文的前半部分,

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河中石兽》中老河兵最后出场,如果他知

道工程的进度是原地和下游都找过了,他的结

论当然有高度的可靠性!如此看来,老河兵很

可能不仅聪明而且精明。因此,也不妨一开始

就问学生,老河兵如果早些出场,可以为寺庙

省去许多时间和花费,可他偏偏最后出场,除

了知情较晚外还有哪些可能?

当然,继续研读课文,会发现老河兵的推

理还有新的内容!

他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言

下之意是河中石兽也应当求之上游,这推理的

本质是三段论,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所有的

M 都有 P 属性,S 是 M,S 具有 P 属性。

他是怎么知道河中石兽会到上游的呢?肯

定是他的河道工作经验告诉他的,这就是所谓

的归纳,和三段论恰恰相反,是从个别到一般

的推理。

更值得注意的是,老河兵的归纳可不是简

单归纳,他不仅概括出河中失石往上滚的普遍

现象,还分析出河中失石往上滚的原因 :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

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

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

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老河兵的推理已深入了事理层面,不仅告

诉你石兽在上游,还告诉你石兽在上游的原因。

Page 3: 逻辑知识的随文渗透 - njzhzx.net · 量还是修辞的力量,对后者,悦纳的同时要更 多一分审慎。 ... 这篇课文,如果只是读读译译再总结一下

13

说文论语 /[email protected]

理念·观点

这就是科学归纳法:S 类部分个体具有 P 属性(未

遇反例),且研究表明 S 和 P 之间有必然联系,

所以,所有的 S 都具有 P 属性。

若没有这点穷究事理的精神,怎么做到真

正的“知其二”呢!

仅仅两篇短文,演绎逻辑中的命题逻辑(条

件推理、选言推理)和词项逻辑(三段论),归

纳逻辑中的归纳和类比,都有所涉及。如果学

生确有兴趣和热情,教师还可以渗透一点论证

逻辑或批判性思维知识,到了这一层次,学生

就会发现,知识的习得还在其次,文本解读思

路的打开和思维方式的改进才是主要收获。

三、“濠梁之辩”中的论证逻辑及对逻辑的

超越

史上著名的辩论“濠梁之辩”,天生就是一

个思辨的素材,现代分析哲学传入后,更是成

为聚讼不断的“公案”。

这篇课文,如果只是读读译译再总结一下

语言特点,确乎有点可惜 ;如果上升到“他心

是否可知”的哲学层面,就会稍游离文本外,

且难以驾驭。从论证逻辑的视角分析,应该是

一个比较合理的进路。

先看第一轮交锋 :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鯈鱼

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 :“子非鱼,

安知鱼之乐?”

论证逻辑以及批判性思维(两者在技能层

面有很大重叠)关注论据对论点的支持力的问

题。惠子的第一问并非师出无名,他质疑的是

“鯈鱼出游从容”能否支持“鱼快乐”这个结论。

从人或物的形态推知其情绪,有较大的不确定

性。庄子的所见能否推出“鱼乐”的判断,至

少是可以存疑的。

挖掘隐含前提和假设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

技能。惠子问题的背后潜藏着武断的假定。不

妨提示学生思考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暴露

出惠子怎样的观点?不难看出,惠子的发问隐

含了“只有鱼,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的观点。

这就是在挖掘论证的隐含假设了。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的第一轮回击非常精彩,运用了论证

技巧—— 归谬。先承认对方的观点或逻辑,然

后用对方的观点或逻辑推出公认荒谬的或陷对

方于矛盾的结论,这就间接地反驳了对方的观

点。庄子的意思是:如果“我不是鱼就不知道鱼”

成立的话,那么“你不是我也不知道我”也成立。

这是类比推理。

此处务必要提醒学生注意,根据归谬法实

质,“你不是我也不知道我”这个观点并不就是

庄子要论证的观点,它只是起到反驳惠子的作

用。例如,有人对赫尔岑说,流行音乐很好。

赫尔岑问为什么。对方反问,不好能流行吗?

赫尔岑就说,那流行感冒也很好咯。“流行感冒

好”并不是赫尔岑的观点,它只是证明了对方

观点的荒谬。

然而,随后,异乎寻常的事情发生了!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惠子的第二轮质疑是 :我不是你,当然不

知道你的情况 ;你不是鱼,自然也不知道鱼的

情况。如前所述,“惠子不知道庄子”,只是庄

子套用惠子的逻辑得出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

其实是反驳惠子的观点的,并不是庄子要论证

的。但好辩的惠子居然肯定了这个结论,从这

个结论出发反过来类推庄子不应该知道鱼(不

同于有些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前提和结论调换,

往往可以成立)。这就好比赫尔岑的对话人说 :

对啊,流行感冒确实很好,可见流行音乐也很好。

简单地说,庄子为反驳惠子,就从惠子的观

点出发类推出一个对惠子不利的结论,惠子却肯

Page 4: 逻辑知识的随文渗透 - njzhzx.net · 量还是修辞的力量,对后者,悦纳的同时要更 多一分审慎。 ... 这篇课文,如果只是读读译译再总结一下

2018.7

14 理念·观点

定了这个结论倒过来类推出自己最初的观点。

这样的手法,多数学生难以一眼望穿,这

就需要师生一起耐心梳理。

既然惠子是因为肯定了庄子第一次反击的

话从而逆推出自己最初的结论的,那就不妨把

庄子第一次反击的话看成是惠子说的。可以从

惠子的第一次诘问开始,用陈述句形式把惠子

的逻辑线路梳理一下 :

①庄不是鱼,庄就不知鱼

②如果庄不是鱼,庄就不知鱼

那么惠不是庄,惠就不知庄

③既然,惠不是庄,惠就不知庄

那么,庄不是鱼,庄就不知鱼

这样一梳理,多数学生就会看出这其实是

循环论证。所谓循环论证,就是结论出现(或

暗含)在前提中。

先看③,结论是“庄不是鱼,庄就不知鱼”(记

作 P),前提是“惠不是庄,所以惠不知庄”(记

作 Q)。

不难洞穿 :在③中,P 是从 Q 推出的 ;而

在②中,Q 又是从 P 推出的。

此时,可以请学生思考,假设自己是庄子,

怎么才能再次有效地回击惠子?

庄子可以指出惠子的循环论证。

庄子也可以正面建构论证 :我不是鱼,并不

意味着我不知道鱼快乐 ;你不是我,并不等于不

懂我的观点。你正在和我辩论的正是我的观点!

或者指出惠子论证中的推不出 :你不能因

为你不是我且不知道我就推出我不是鱼从而不

知道鱼。

然而庄子没有。

更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

庄子曰 :“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最初明明是讨论“庄子怎么知道鱼乐”,现

在变成了“庄子在哪儿知道鱼乐”。庄子确实是

偷换概念了。“偷换概念”这个判断没错,但难

道这就是故事的结局吗?

如果这篇课文留给学生的最后印象是庄子偷

换概念,惠子没话说了……这篇课文还不如不学。

两位显赫的思想家,分别以循环论证和偷

换概念作为自己的总结陈词,还成为千百年来

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难道我们的传统文化真

的不讲逻辑?

庄子更让人猜不透 :明明不落下风,甚至

对方有了逻辑错误,为什么采用偷换概念的做

法?为什么出此下策?

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庄子为什么不认认真

真把这个话题讨论下去,猜猜有哪些理由。

因为“他心”或“物心”是否可知,本身

就是难题,没有定论。

因为庄子本来就主张辩无胜。

更因为还有比辩论更重要的事情。再辩论

下去,不仅鱼的心境未可知,人的心境也要败

坏了。

试着让学生还原情境,回到开头 :在一个

晴好的日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这是一个多么

美丽的开始啊,如果结局却是“你不是我你怎

么知道我不知道……”这样的无穷缠绕,那将

是一次多无趣的出游啊!

于是,在一场无休止的纷争正要展开时做

一个了结吧!面对好辩的惠子,以“我知之濠

上也”将逻辑和思辨的相争相苦轻轻打住。回

到濠梁之上,回到此时所在的地方,回到风景中,

回到物我同一的境界中。

“壕上”一词断然不是偷换概念的自然延伸,

“知之濠上”照应着开头的“游于濠梁之上”,

是回返起初心境的言语入口。

这就是得体,不合逻辑却是得体的。

Page 5: 逻辑知识的随文渗透 - njzhzx.net · 量还是修辞的力量,对后者,悦纳的同时要更 多一分审慎。 ... 这篇课文,如果只是读读译译再总结一下

15

说文论语 /[email protected]

理念·观点

需要让学生体悟的是,逻辑谬误和故意违

反逻辑的语言艺术有着根本的区别。后者希望

对方知道自己的不合逻辑,至少并不真正希望

对方被自己的“诡辩”说服,此为对称性 ;后

者违反逻辑或迫不得已,或为了一个更为道德

的目的,此为正当性 ;后者一读或一听之下就

会感到幽默或优美,此为审美性。如果审美获

得胜利,庄子对鱼的感知不也得到了支持吗?

所谓的鱼乐不正是一种艺术的判断吗?庄子不

正是常以审美原则和惠子的类似实证主义的原

则巧妙斡旋吗?壕上只是其中一处啊。

在逻辑之外,还有生活和诗意,这是超越

逻辑的逻辑。其实,对学生来说,前一种逻辑

的掌握并不难,后一种逻辑才是一直要琢磨的。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

2016 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批判性

思维培养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60148)成果]

(江苏省南京市中华中学 210019)

第二届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通知为了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之中,江

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与江苏省连云港选青书院联合主办“第二届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学术研讨会”。大会特邀诸多专家、名家莅临现场献课论道。我们热诚欢迎全国各地的中小学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员、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和语文教育工作者参加本次活动。

一、活动内容1. 精品课展示郑桂华(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执教

《爱莲说》宋 凯(连云港市初中语文基本功大赛一等

奖获得者):执教《周亚夫军细柳》董一菲(中学特级教师):执教《子路、曾晳、

冉有、公西华侍坐》张 悦(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执

教《烛之武退秦师》张团思(新海高级中学副校长):执教《苏

幕遮·燎沉香》张学青(小学特级教师):执教《晚饭花》潘文彬(小学特级教师):执教《清平乐·村居》王 艳(全国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

执教《月光启蒙》2. 专家学术报告袁振国(国家督学、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华

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报告题目 :(待定)曹明海(中国教育学会语文学习科学专业委

员会副理事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报告题目 :优秀传统文化与经典阅读潘新和(中国写作学会原副会长、福建省写作

学会会长、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报告题目 :传统“立言”观与当代语文课改徐林祥(教育部“国培计划”语文学科专

家库专家、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中国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报告题目: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

心素养”3. 语文论文写作沙龙(《中学语文教学》《语

文教学通讯》)二、活动组织单位主办单位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 连云港选青书院协办单位 :百年中国语文人研究院,连云港

市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连云港市教研室,北京育灵童教育集团,连云港东方天书研究所

学术支持单位 :《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 语文报社三、活动时间及地点2018年8月14日—17日,14日全天报到。

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东路 58 号)

四、报名与缴费1. 报名 :请到新海高级中学官方网站 :

(http ://www.xhgz.com/ 和中华语文网 :http://www.zhyww.cn/)下载填写参会回执表。将开具的发票抬头、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发票快递地址、电话填写准确后,请于 2018 年 8 月 10 日前发送至邮箱 [email protected]

2. 缴费 :会务费 580 元 / 人(专家费、培训费、资料费等)。食宿由组委会统一安排,费用回原单位报销。收费方式 :

(1)银行转账(转账时请务必备注单位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户名 :连云港选青书院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开户行:交通银行连云港新浦支行;账号:327006013018010194069

(2)现场可以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现金支付、银联卡(公务卡)支付。

3. 会 议 咨 询 :0518—81068166 李 老 师,0518—85893111张老师,18961386677李老师。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会 连云港选青书院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018 年 6 月 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