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扶贫“卢氏模式”的调查与思考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17-11/16/06/hnrb20171116...2006/11/16...

1
向往美好⑨3 3 06 要闻 2017 年 11 月 16 日 星期四 组版编辑 孔学姣 曾鸣 金融扶贫“卢氏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2017年11月1日—3日,河南省第五届豫菜 品牌大赛、第七届烹饪技能大赛、第二届饭店服 务技能大赛在济源市举办,按照大赛组委会颁发 的细则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评 委会、监委会依照严格的评审程序,完成了全部 赛事,现将获奖名单公告如下: 第五届豫菜品牌大赛河南传统风味筵席赛 特金奖(排名不分主次): 洛阳市凯旋门酒店管理 有限公司、长垣县西西饭店、开封市饮食有限公 司又一新饭店、新乡市朝歌苑5号食堂、济源市东 方建国饭店、河南厨乡满天星餐饮有限公司、长 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开封技师学院、河南职业 技术学院、河南润泽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焦作 市月季花园酒店、郑州市鲁班张葱烧海参、济源 市泉水湾生态园、郑州市裕丰源餐饮管理有限公 司、济源市公务接待中心、开封市文化旅游学校、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安大厦、焦作迎宾馆、漯河 市牛家百粮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漯河市郾城大酒 店、开封市汴梁小宋城、许昌市群英会餐饮有限 公司、信阳市鸡公山管理区、济源市豫鄂汇家宴、 洛阳市钼都国际饭店有限公司、河南省京都实业 有限公司、三门峡市御膳饭店、洛阳市第一职业 中等专业学校、洛阳餐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濮阳市中原油田宾馆、濮阳迎宾馆、许昌市三鼎 华悦大酒店、汝州市金鼎商务酒店、郑州市弘润 华夏大酒店、洛阳市东华大酒楼有限公司、济源 市豪生大酒店、信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鹤壁迎 宾馆、长垣垣泰丰餐饮有限公司。 第五届豫菜品牌大赛河南传统风味筵席赛 金奖(排名不分主次): 鹿邑县味道名家餐饮有限 公司、商丘市一家人餐饮有限公司、济源市小乐 山酒家、三门峡市影苑饮食娱乐有限公司、郑州 市 庖 丁 堂 酒 店 有 限 公 司、安 阳 市 聚 水 源 大 酒 店、 周口市越秀集团、安阳市仟禧唐宫大酒店、新蔡 县可伸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博爱县葵城路北段 沁园春大酒店、信阳市固始迎宾馆、中国平煤神 马集团职工休养院、南阳市南阳宾馆、新乡市紫 光阁酒店、鹤壁市淇河宾馆、南阳市盛世开元酒 店、周口市川汇区秀海民间菜馆、洛阳市伊川凯 悦大酒店、河南省政协机关餐厅、济源市小兴东 酒店、河南金鹭特种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商丘市 爱妃堡婚礼主题酒店、河南省府苑实业有限责任 公司、开封杞县一品温泉假日酒店、中共河南省 委机关餐厅。 中式烹调项目特金奖: 张传杰、展义德、高官 信、张飞龙、刘桂杰、闻向东、惠胜超、左飞领、许 小报、郭子烁、邵亚彬、崔超锋、李春田、王鹏程、 王 顺 央、张 东 亮、张 永 旺、赵 本 富、闫 博 雨、吕 朋、卢跃青、孙建旺、宋 明、杨宗林、冷利勋、卫 利明、谢东轩、鲁家强、时延锋、王新军、张东苏、 亮、陈志武、梁永朝、陈彦坤、孙玉龙、程习 良、张敦位、孙淑恩、张利克、冯 伟、贾荣茂、张 道林、王杰琼、何宗伟、陈献宝、王自强、蔡文彬、 曹元元、张月振、王春建、任桂松、张 豪、智 亚 辉、周居龙、陈 士 佩、李 均 领、邱 伟、卢铭兵、张 长韬、张存库、王相许、齐冬坤、冷万鑫、倪宏伟、 候 占 坤、张 银 虎、张 卫 闯、贾 亚 龙、王 东、朱 喜、刘 根 阳、齐 全 林、张 成、廖 辉 林、张 新 建、 俊、王 朝 辉、王 科 科、赵 飞、王 强、王 志 国、李建伟、沈向伟、梁 科、李全成、宋明春、马 雨 星、李 伟 超、刘 占 国、王 广涛、张寻斋、王 鹤、 司海磊、高永利、牛炳清、秦海瑞、张建文、张亚 博、姜明义。 中式烹调项目金奖: 张广立、樊建书、陈忠 杰、郭华义、于海洋、王建伟、田新亮、段廷峰、张 赛赛、台家明、肖卫允、刘亚宾、贺发兵、何 晓、 刘建磊、吴鑫彰、谢卫军、杨学兵、张号培、卢占 军、陈红涛、马明俊、杨利迁、闫新军、杜浩洋、王 长治、李飞飞、徐新杰、苗建强、胡永斌、顾成洋、 徐建春、吴亚辉、樊高伟、杨 博、唐 远、殷 瑞 鹏、王著秋、陈立志、刘文涛、郭春雷、夏华刚、葛 燕翔、孙如省、殷军杰、胡心愿、吴国创、聂长江、 崔建勋、潘宝海、黄光华、郭宗明、刘勇杰、梁小 杰、刘学定、廖思干、张留恩、杜 正、赵艳飞、朱 连伟、王伟伟、李国斌、王永见、郝 兴、邱 常 委、 薛永军、张得宁、王 克、赵 磊、蒋 志 勇、赵 勇 林、曹红伟、肖发强、王 杰、龙渤舟、王 涛、余 跃奇、韩 星、张海建、管占勇、张向阳、刘 拓、 潘福星、郝新超、郑旭阳、高振振、陈占旗、张小 强、李红成、毛鸿雷、杨俊峰、庞应勋、赵竟翔、曾 子林、付毛孩、都洪宽、冯广州、王 辉、赵伟峰。 中式面点项目特金奖: 卿、吴建飞、郑卫 军、王 四 海、梁 伟 涛、张 杰、李 娜、王 营 磊、 洁、赵 怡 静、李 健、王 鹏、申 占 涛、张 永 胜、赵 胜 杰、曹 持 钦、何 永 强、林 付 恩、郭 世 远、 权、吴 震 芹、肖 泽 攀、彭 志 强、高 伟、杜 强、田志钢、李盼盼、李广彬、赵耀东、李晓建、春 智豪、潘明勇、王勇峰、秦海峰、胡银柱、刘 贞、 石 强 胜、亢 雷 刚、王 世 杰、王 鑫、邢 乐 宏、倪 青、刘帅迪。 中式面点项目金奖: 段科科、赵防震、常俊 祥、雷 花、刘帅辉、顾松博、张宁波、王小伟、王 新照、张书义、张 东、米 春 雨、张 朱 义、陈 荣、陈 大 伟、左 艳 玲、李 长 明、张 玉 申、韩 永 恒、 赵国华、崔占平、赵 琼、张国强、段廷峰、张树 超、孙 晓 可、贾 晶 晶、王 莹 莹、赵 峰、吕 志 刚、 王 国 平、郎 国 立、付 留 辉、郭 要 强、刘 连 弟、刘高 峰、李 志、赵红星、张五军、郝耀星、郑 良、魏 克勇。 冷拼、食品雕刻项目特金奖: 朱海漫、王国 仕、唐连军、王 佩、吕占成、吴 钰、杨建军、李 志豪、周江涛、李明洋、朱帅帅、谷 裕、赵 伟 涛、 殷有顺、郭晓亚、李 磊、王永涛、王国仕、马文 龙、李成伟、赵方杰、梁成强、张 涛、刘世伟、白 学彬、冯景峰、周欢欢、杨伟杰、李阳阳、殷有顺、 李 志 鹏、申 文 华、张 威 鹏、聂 瑞 东、马 迎 国、崔 旭、赵拥政、左金阳、李阿立、毕子利。 冷拼、食品雕刻项目金奖: 刘 国 梅、史 先 湖、 杨孟雨、史 刚、刘绍宾、陈家辉、任海娥、郭旭 阳、左金阳、孙燕丰、丁言峰、张威鹏、赵 海、杨 西军、王小占、杨明净、杨利迁、王 斌、李 志 强、 郭晓亚、杨义波、张增锋、孙 凯、陈新转、宋发 缜、贾永奇、郑志刚、马军海、赵有俭、朱帅帅、吕 伟红、寨 森、程 明。 餐厅服务师 T 台形象展示项目特金奖: 李秋 思、吴冰莹、石亚新、卫 伊、石千辉、李俊粉、刘 慧芳、张 欣、宋佳琪、酒妙冰、顾亚男、周 蒙、 陈 建 文、张 凯 丽、张 瑞、黄 英 英、马 朝、霍 冉、白英霞、常 琴、马瑞娟、郭云燕、王天雅、何 阿芳、刘其莲、朱晓攀。 餐厅服务师T台形象展示项目金奖: 贾利 娜、张梦轩、孙雪玲、宋瑞丽、高丽峰、王 琰、苏 艳霞、栗雅琨、常小芹、张思梦、田小丽、闫孟鑫、 莹、李 萍、王 娟、代 燕、潘 媛 媛、古 月、徐 磊、范淼淼、丁春梅、王琴琴。 客房服务技能项目特金奖: 娜、孙长委、 鹏、苏 宝 娣、方 影、张 灿、王 晓 霞、刘 云 兰、胡 博、郑改红、曹德华、孙晓丽、孙亚枫、姬 倩倩、蒋雪燕、王文会、刘佳佳、赵慧兰、许萧萧、 美、王 鑫、陶雪华、黄琳琳、牛欢欢、彭容 娟、朱瑞波、任勤芳、曹艳新、岳 娜。 客房服务技能项目金奖: 高惠玲、钞合英、王 茜茜、张 伟、付小粉、聂静静、张灵鸽、何希玲、 魏方方、杨冬勤、鹿建华、常艳玲、王 静、高 素 兰、申婷婷、杲红霞、张宝琴、许彩丽、王喜荣、吕 润香、杨志娟、吉彩萍、刘莲萍、朱丽娟、方林京、 时玉行、耿培培。 筵席摆台服务技能项目特金奖: 杨书萍、魏 明新、李月明、袁 慧、张松梅、石千辉、杨萌萌、 郜元元、魏丽丽、贾歌子、王小珍、林萍萍、李银 珂、宋瑞丽、周 蒙、来小宁、袁 丽、赵 晶、樊 小飞、冯艳琴、赵永利、杨存存、王 琰、刘 园 园、 刘晓亭。 筵席摆台服务技能项目金奖: 楚香丽、张金 金、余文娟、乔 英、石亚峰、朱梅楠、王 举、刘 谨、任燕鸽、侯伟振、王丽娟、王媛媛、袁金金、康 艳红、詹新芳、高尚丽、许华丽、祁 航、黄 纳 纳、 胡欢欢、程 敏、李利利、李 莉。 三项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2017 年 11 月 15 日 河南省第五届豫菜品牌大赛、第七届烹饪技能大赛、第二届饭店服务技能大赛 获奖名单公告 饱含希望⑨3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陈更生 摄 调研组组长:赵铁军 喻新安 董林 副组长: 刘云 肖建中 孙德中 员: 陈明星 李天中 陈更生 黄琦 高昕 吴烨 郭戈 樊霞 栾姗 (上 接 第 五 版) 龙 头 企 业 10 家 2.63 亿 元 ,合 作 社和龙头企业共带动贫困户 6665户。 六是解决了银行的慎贷、惜贷问题。原来 银行扶贫信贷主要投放到基础设施和产业项 目,有政府背书或企业的担保抵押,风险可 控。现在方式变了,需要投向贫困农户,又是 免抵押、免担保,敞口裸贷,风险难控。因此, 金融机构因风险大普遍存在慎贷、惜贷的现 象。为解决银行的慎贷、惜贷问题,卢氏县建 立了一套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控了 银行风险,调动了银行放贷积极性。(1)建立 风险共担机制。贫困县利用政策优势,以政 府为主导,采取“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再担 保”的“四位一体”;非贫困县引入市场机制, 以市场为引导,采取“政府+银行+保险公司” 的“三位一体”风险分担机制,均将银行的风 险降至 20%以下;(2)建立风险熔断机制。对 扶贫贷款不良率超过5%的村,银行对该村实 行“贷款熔断”,彻底停止向该村群众放贷;对 乡镇中,有30%以上的村被熔断的,银行彻底 停止向该乡镇群众贷款,有效构建金融扶贫 “防火墙”。(3)建立风险监管机制。建立贷款 资金流向跟踪、投入问效、风险收回机制,由 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组织负责,构建 金融扶贫安全网。在流向跟踪方面,贷款发 放后,密切关注资金使用情况,发现贷款资金 未按约定使用,且拒不改变用途的,向银行申 请冻结资金;在投入问效方面,密切关注借款 人生产经营效益,出现经营不善、好吃懒做 等影响经营效益的,第一时间通报各方采取 措施,防范化解风险;在风险收回方面,密 切关注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发现有弄虚作 假、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的,会同金融机构 清收贷款。(4)建立风险转嫁机制。除小额 扶贫信贷引入保险外,积极开发适合贷款户 和新型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扩大农业 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支持人保财险、中原 农险开展肉牛、肉羊等地方政策性保险,同 时,市、县财政筹资1427万元为未脱贫贫困 人口购买大病兜底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 险,帮助银行、贫困户和经营主体把可能出 现的风险转嫁出去。(5)建立风险补偿机 制。各县(市、区)根据贫困人口规模及放贷 额 度 匡 算 ,分 别 设 立 1000 万 元 ~ 2000 万 元 的风险补偿资金池,为金融扶贫贷款行提供 风险补偿。 金融扶贫“卢氏模 式”的实践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 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的全方 位的振兴。金融扶贫“卢氏模式”通过促进小 额信贷扶贫政策落地,不仅有效破解了政策落 地的五大障碍,基本满足了贫困户和带贫企业 信贷融资需求,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 进程,而且在推动农村的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 产生等方面,发挥了综合乘数效应,高度契合 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对新时期深化金融 创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进乡村 振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促进了金融包容性增长,激活了扶贫 资金等要素投入 注重 保 险、基 金、信 贷、财 政 等 多 方 面 的 功能发挥,同时也促进它们相互融合,创新了 金融产品,撬动更多资金等资源要素投向农 村、投向贫困地区,放大了扶贫资金的效益。 一是放大了财政投入的效率。财政对符合条 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按 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全额贴息,对符合 条件且签订带贫协议的企业或合作社的担保 贷款,按照年贴息率3%的比例进行贴息,调 动了贫困户和带贫主体的贷款积极性,也吸 引了担保机构的进入。同时,财政出资的风 险补偿基金和企业出资的互助担保基金建立 资金池,据此可由银行再放大若干倍来投放 贷款。卢氏县出资900万元作为互助贷款风 险 补 偿 基 金 ,信 念 集 团 出 资 2100 万 元 作 为 互 助 担 保 基 金 ,双 方 组 成 3000 万 元 的 风 险 补 偿 担保基金,信念集团以此为合作社提供反担 保,银行为合作社贷款2.1亿元。二是促进了 信贷规模的扩大。在风险分担机制的形成过 程中,因为小额信贷有风险,带动了保险产品 的进入,保险的风险保障、融资增信作用,又 促进了信贷规模的扩大,卢氏县与中国人保 财险合作推出的“政融保”产业扶贫项目,为 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发放了低 息融资贷款400万元;与中原农险签订的特 色农业互助保险试点合作协议,为农户提供 了 1748.6 万 元 风 险 保 障 金 ;还 引 进 和 推 广 中 华联合保险+蚂蚁金服融资模式,为带贫龙头 企业和合作社融资200万元。三是增加了扶 贫资金的投入。截至2017年10月底,人民银 行共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投放扶贫再贷款 5.67 亿元,支小再贷款 0.48 亿元;金融机构新 增扶贫贷款累计9.03亿元,是去年全年的 10.2倍,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 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6086 户 3.07 亿元, 合 作 社 107 家 3.33 亿 元 ,龙 头 企 业 10 家 2.63 亿 元 ,合 作 社 和 龙 头 企 业 共 带 动 贫 困 户 6665 户。四是带动其他资源要素的汇聚。自试点 探索以来,卢氏农商行立足县域实际,探索形 成了以农商行主导的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 金+贫困户、产业发展基金+龙头企业+专业 合作社+贫困户、贷款保证金+农业龙头企 业+贫困户等五大模式,实现扶贫信贷资金的 有效投放。借助金融扶贫带来的强劲动力, 不仅培育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还吸引了一 批 返 乡 创 业 者 ,进 而 撬 动 了 更 多 的资金、技术 和人才等资源要素的投入。 (二)促进了市场主体培育,推动了产业转 型升级和链式发展 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 农业经营体系,对于扶贫产业发展可以起到很 好的带动和帮扶作用。过去一些地方依托扶 贫资金,免费给贫困户发放种苗,但由于贫困 户没有种植和养殖技术,结果往往是种不出、 养不好、效益低。现在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 特色产业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理念,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生 态链,推进绿色发展、融合发展,通过龙头企 业提供产前培育、产中指导、产后销售一条龙 的服务,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提高了农民收 益、带动了产业发展。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 体。好的信贷环境和信贷政策也吸引了龙头 企业。不少农字头的企业,有技术也有市场, 但发展缺资金,且自身因为轻资产而获得的 贷款有限,满足不了发展要求。卢氏当地养 殖龙头企业河南昊豫公司的主打产品卢氏鸡 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鸡蛋和鸡肉都供不应 求,但是由于缺资金、场地,公司扩大养殖规 模进展缓慢。在政府支持下,按照公司+合作 社+农户的模式,昊豫公司与一些贫困村合作, 村成立养鸡合作社,贫困户以各自的免抵押、 免担保贷款5万元入股,合作社和昊豫公司统 一 使 用 这 笔 资 金 。 公 司 建 立 鸡 舍、投 放 鸡 苗、 提供饲料和技术支持,合作社负责日常管理, 贫困户从中获得土地流转、股金分红、工资等 方面的收入。目前,昊豫公司已在卢氏县14 个乡镇成立了38个养殖专业合作社,每个合 作社能养5万只卢氏鸡,有效改变了当地农户 单打独斗的卢氏鸡散养模式,使卢氏鸡产业 走上了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轨道。二是链接 新型经营主体。2017年以来,围绕种植、养 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主导产业,卢氏县共 引进和培育8家龙头企业,全县农业龙头企业 总数达到44家,成立了897家农民专业合作 社,建成55个扶贫基地,在建89个扶贫基地, 带 动 了 12193 户 贫 困 户 参 与 ,形 成 了 产 业 发 展的好势头。卢氏县顺林食用菌合作社利用 扶贫贷款200万元,带领群众发展200余万袋 反季节香菇栽培,产品销往郑州、西安、武汉 等地。 (三)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强化了小农户 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 通过金融扶贫创新,在积极培育农业龙头 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通过六种合作 方式、八种带贫经营形式等机制,将有发展意 愿、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经由利益联结机制有 效组织起来,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 局面,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 接,让贫困人口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 益,实现共享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一是强化 带贫能力。通过构建“龙头带动、合作社组织、 农户参与、基地承载”的利益联结机制,既解决 了区域性发展的问题,又解决了农户个体脱贫 致富的问题。科尔沁肉牛产业化扶贫项目,已 建成1个万头肉牛繁育基地,带动贫困户2712 户,发展肉牛6万头;河南信念集团叶氏生态猪 养殖项目,生猪存栏已突破10万头,带动1500 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卢氏县香盛轩核桃专业 合作社利用扶贫贴息贷款200万元,让贫困群 众依靠种养、经销林产品增收脱贫,带动112 户农户发展核桃嫁接育苗500亩,辐射带动 1123户农民发展育苗近 2000亩。二是创新带 贫业态。官道口镇新坪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 专业合作社,通过金融扶贫资金支持与豫西大 峡谷旅游公司合作建设豫西百草园风景区,形 成了集中草药种植、中医药养生、四季水果采 摘、特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生态旅游示 范园区,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土地流转有租金、 景区干活有薪金、房屋入股有股金”的“三金” 农业工人,改变了昔日闭塞贫困的状况。三是 带动农民创新创业。过去贷款遥遥无期,现在 由于解决了贷款难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 了外出农民返乡创业,将对农业农村发展带来 深刻变化。 (四)促进了有效风控机制的建立,提高了 金融扶贫的可持续性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存在,导 致金融资源无法惠及“三农”,贫困地区、贫困 群体更是被排斥在金融门槛外,自然风险、市 场风险、经营风险、道德风险等多重风险并存 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望而却步的关键原因。在 金融扶贫“卢氏模式”中,通过构建风险防控 体系,加强涉农贷款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 保护,调动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 农户获贷的可能。在政府主导和人民银行的 推动下,打破农村金融中银行单打独斗的局 面,各主体发挥相对优势,实现风险共担,多 方共赢。服务体系、项目资金监管机制,严控 信贷审核、资金流向,确保资金安全;“四位一 体”风险缓释机制,政府设立5000万元风险 补偿金撬动多方资金共同参与风险分担,通 过政府调节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建立风 险共担缓释保障;在大数法则的基础上,多家 保险公司积极参与,进行产品、服务创新,全 覆盖的保险跟进防范了涉农信贷风险;激励 约束熔断机制,以“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 户”的制度形式,发挥参与约束、激励相容的 金融风险保障功能。全方位的风险防控体 系,为农村金融编织了一张坚固的风险保障 网,农村金融被安全激活,金融资源积极向贫 困群体渗透,金融“活水”帮助贫困户脱贫奔 小康。通过设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 解 决 了 金 融 机 构 放 款 的 后 顾 之 忧 ,截 至 2017 年10月底,卢氏县新增扶贫贷款达到2016年 全年的10.2倍。 (五)促进了农村信用建设,提升了乡风文 明和道德风尚 在构建信用评价体系过程中,通过对全 县农户尤其是贫困户进行信用信息采集和信 用评定,使广大农户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信 用等级。同时,通过细化守信激励、失信惩戒 的具体措施,将信贷信用与社会信用结合起 来,推进了契约精神、法治理念等现代文明在 乡村落地。一是匡正了不良行为。利用“三 好三强”“三有三无”的标准确定农户有无信 用和信用等级,对有不良贷款记录、不良习 气、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等实行一票否决,被 一票否决者须经过一定考察期才能被重新授 信,从而树立了正面导向。二是树立了诚信 理念。通过信用等级评价与信用贷款规模的 良性互动,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倡 导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明理念。对信用 好的贫困户优先支持其通过小额贴息贷款免 抵押、免担保、全额贴息发展产业,对达不到 A级以上的信用户不支持其贷款。对于农户 信用等级,可以根据其信用信息的变化提高 或降低,对诚实守信的农户,通过提升信用等 级、扩大授信额度等措施给予激励;对失信的 农户,通过降低信用等级、减少授信额度等措 施给予必要惩戒。三是树立了新风正气。通 过扩大信用评价结果应用领域,让诚实守信 的农户得到实惠,营造浓郁诚信氛围。落地 在卢氏的很多企业,在用工的时候都优先考 虑信用度高的农户,这既让农户增加了收入, 更营造了讲诚信、重诚信的良好氛围。“失信 者受戒,守信者受益”,信用意识得到明显提 高,不少农户为了取得信用等级,或主动归还 积欠债务,或积极化解邻里纠纷,或改变自身 不良习气,形成了一种正面的文明导向,净化 了农村风气,引导了向上风尚,促进了农村精 神文明建设。 (六)促进了乡村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了农 村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与活力 通过构建三级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直接 和村民打交道的村级金融服务部,既搭建起了 农户了解政策、争取政策、享受政策的桥梁,同 时也发挥着加强社会治理的作用,激发了贫困 地区和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推进乡村振 兴提供了有效抓手。一是增强了基层组织的 号召力和凝聚力。四大体系的建立,方便了农 民,也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县乡村各级在帮 助农民建立信用、协调贷款、联系项目,基层组 织的威信高了、号召力也强了。二是激发了农 民原动力。对那些有“等靠要”思想却又想享 受扶贫政策的懒汉亮起红灯,真正把“扶穷不 扶懒,帮穷不帮懒”的政策落到了实处,农民自 我发展拔穷根有了动力、也有了门路。三是汇 聚了脱贫创造力。如瓦窑沟乡韩庄村过去在 家务农的群众,农闲时大多无事可干,聚众赌 博、滋事斗殴时有发生,多数贫困户等靠要思 想严重,即使想发展也难以贷款,但试点以来, 通过信用等级评定、“两免一贴”贷款,极大地 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不少贫困 户主动要求贷款发展产业,实现了从“要我脱 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③4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Aug-2020

1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金融扶贫“卢氏模式”的调查与思考newpaper.dahe.cn/hnrb/images/2017-11/16/06/hnrb20171116...2006/11/16  · 向往美好⑨3 3 06 要闻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 组版编辑

向往美好⑨3

3

●● ●● ●●

06│要闻 2017年11月16日 星期四组版编辑 孔学姣 曾鸣

金融扶贫“卢氏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2017年 11月1日—3日,河南省第五届豫菜

品牌大赛、第七届烹饪技能大赛、第二届饭店服

务技能大赛在济源市举办,按照大赛组委会颁发

的细则要求,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评

委会、监委会依照严格的评审程序,完成了全部

赛事,现将获奖名单公告如下:

第五届豫菜品牌大赛河南传统风味筵席赛

特金奖(排名不分主次):洛阳市凯旋门酒店管理

有限公司、长垣县西西饭店、开封市饮食有限公

司又一新饭店、新乡市朝歌苑5号食堂、济源市东

方建国饭店、河南厨乡满天星餐饮有限公司、长

垣烹饪职业技术学院、开封技师学院、河南职业

技术学院、河南润泽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焦作

市月季花园酒店、郑州市鲁班张葱烧海参、济源

市泉水湾生态园、郑州市裕丰源餐饮管理有限公

司、济源市公务接待中心、开封市文化旅游学校、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安大厦、焦作迎宾馆、漯河

市牛家百粮餐饮有限责任公司、漯河市郾城大酒

店、开封市汴梁小宋城、许昌市群英会餐饮有限

公司、信阳市鸡公山管理区、济源市豫鄂汇家宴、

洛阳市钼都国际饭店有限公司、河南省京都实业

有限公司、三门峡市御膳饭店、洛阳市第一职业

中等专业学校、洛阳餐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濮阳市中原油田宾馆、濮阳迎宾馆、许昌市三鼎

华悦大酒店、汝州市金鼎商务酒店、郑州市弘润

华夏大酒店、洛阳市东华大酒楼有限公司、济源

市豪生大酒店、信阳市机关事务管理局、鹤壁迎

宾馆、长垣垣泰丰餐饮有限公司。

第五届豫菜品牌大赛河南传统风味筵席赛

金奖(排名不分主次):鹿邑县味道名家餐饮有限

公司、商丘市一家人餐饮有限公司、济源市小乐

山酒家、三门峡市影苑饮食娱乐有限公司、郑州

市庖丁堂酒店有限公司、安阳市聚水源大酒店、

周口市越秀集团、安阳市仟禧唐宫大酒店、新蔡

县可伸楼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博爱县葵城路北段

沁园春大酒店、信阳市固始迎宾馆、中国平煤神

马集团职工休养院、南阳市南阳宾馆、新乡市紫

光阁酒店、鹤壁市淇河宾馆、南阳市盛世开元酒

店、周口市川汇区秀海民间菜馆、洛阳市伊川凯

悦大酒店、河南省政协机关餐厅、济源市小兴东

酒店、河南金鹭特种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商丘市

爱妃堡婚礼主题酒店、河南省府苑实业有限责任

公司、开封杞县一品温泉假日酒店、中共河南省

委机关餐厅。

中式烹调项目特金奖:张传杰、展义德、高官

信、张飞龙、刘桂杰、闻向东、惠胜超、左飞领、许

小报、郭子烁、邵亚彬、崔超锋、李春田、王鹏程、

王顺央、张东亮、张永旺、赵本富、闫博雨、吕

朋、卢跃青、孙建旺、宋 明、杨宗林、冷利勋、卫

利明、谢东轩、鲁家强、时延锋、王新军、张东苏、

冯 亮、陈志武、梁永朝、陈彦坤、孙玉龙、程习

良、张敦位、孙淑恩、张利克、冯 伟、贾荣茂、张

道林、王杰琼、何宗伟、陈献宝、王自强、蔡文彬、

曹元元、张月振、王春建、任桂松、张 豪、智亚

辉、周居龙、陈士佩、李均领、邱 伟、卢铭兵、张

长韬、张存库、王相许、齐冬坤、冷万鑫、倪宏伟、

候占坤、张银虎、张卫闯、贾亚龙、王 东、朱

喜、刘根阳、齐全林、张 成、廖辉林、张新建、

杭 俊、王朝辉、王科科、赵 飞、王 强、王志

国、李建伟、沈向伟、梁 科、李全成、宋明春、马

雨星、李伟超、刘占国、王广涛、张寻斋、王 鹤、

司海磊、高永利、牛炳清、秦海瑞、张建文、张亚

博、姜明义。

中式烹调项目金奖:张广立、樊建书、陈忠

杰、郭华义、于海洋、王建伟、田新亮、段廷峰、张

赛赛、台家明、肖卫允、刘亚宾、贺发兵、何 晓、

刘建磊、吴鑫彰、谢卫军、杨学兵、张号培、卢占

军、陈红涛、马明俊、杨利迁、闫新军、杜浩洋、王

长治、李飞飞、徐新杰、苗建强、胡永斌、顾成洋、

徐建春、吴亚辉、樊高伟、杨 博、唐 远、殷瑞

鹏、王著秋、陈立志、刘文涛、郭春雷、夏华刚、葛

燕翔、孙如省、殷军杰、胡心愿、吴国创、聂长江、

崔建勋、潘宝海、黄光华、郭宗明、刘勇杰、梁小

杰、刘学定、廖思干、张留恩、杜 正、赵艳飞、朱

连伟、王伟伟、李国斌、王永见、郝 兴、邱常委、

薛永军、张得宁、王 克、赵 磊、蒋志勇、赵勇

林、曹红伟、肖发强、王 杰、龙渤舟、王 涛、余

跃奇、韩 星、张海建、管占勇、张向阳、刘 拓、

潘福星、郝新超、郑旭阳、高振振、陈占旗、张小

强、李红成、毛鸿雷、杨俊峰、庞应勋、赵竟翔、曾

子林、付毛孩、都洪宽、冯广州、王 辉、赵伟峰。

中式面点项目特金奖:晋 卿、吴建飞、郑卫

军、王四海、梁伟涛、张 杰、李 娜、王营磊、

邢 洁、赵怡静、李 健、王 鹏、申占涛、张永

胜、赵胜杰、曹持钦、何永强、林付恩、郭世远、

张 权、吴震芹、肖泽攀、彭志强、高 伟、杜

强、田志钢、李盼盼、李广彬、赵耀东、李晓建、春

智豪、潘明勇、王勇峰、秦海峰、胡银柱、刘 贞、

石强胜、亢雷刚、王世杰、王 鑫、邢乐宏、倪

青、刘帅迪。

中式面点项目金奖:段科科、赵防震、常俊

祥、雷 花、刘帅辉、顾松博、张宁波、王小伟、王

新照、张书义、张 东、米 春 雨、张 朱 义、陈

荣、陈大伟、左艳玲、李长明、张玉申、韩永恒、

赵国华、崔占平、赵 琼、张国强、段廷峰、张树

超、孙晓可、贾晶晶、王莹莹、赵 峰、吕志刚、

王国平、郎国立、付留辉、郭要强、刘连弟、刘高

峰、李 志、赵红星、张五军、郝耀星、郑 良、魏

克勇。

冷拼、食品雕刻项目特金奖:朱海漫、王国

仕、唐连军、王 佩、吕占成、吴 钰、杨建军、李

志豪、周江涛、李明洋、朱帅帅、谷 裕、赵伟涛、

殷有顺、郭晓亚、李 磊、王永涛、王国仕、马文

龙、李成伟、赵方杰、梁成强、张 涛、刘世伟、白

学彬、冯景峰、周欢欢、杨伟杰、李阳阳、殷有顺、

李志鹏、申文华、张威鹏、聂瑞东、马迎国、崔

旭、赵拥政、左金阳、李阿立、毕子利。

冷拼、食品雕刻项目金奖:刘国梅、史先湖、

杨孟雨、史 刚、刘绍宾、陈家辉、任海娥、郭旭

阳、左金阳、孙燕丰、丁言峰、张威鹏、赵 海、杨

西军、王小占、杨明净、杨利迁、王 斌、李志强、

郭晓亚、杨义波、张增锋、孙 凯、陈新转、宋发

缜、贾永奇、郑志刚、马军海、赵有俭、朱帅帅、吕

伟红、寨 森、程 明。

餐厅服务师T台形象展示项目特金奖:李秋

思、吴冰莹、石亚新、卫 伊、石千辉、李俊粉、刘

慧芳、张 欣、宋佳琪、酒妙冰、顾亚男、周 蒙、

陈建文、张凯丽、张 瑞、黄英英、马 朝、霍

冉、白英霞、常 琴、马瑞娟、郭云燕、王天雅、何

阿芳、刘其莲、朱晓攀。

餐厅服务师 T台形象展示项目金奖:贾利

娜、张梦轩、孙雪玲、宋瑞丽、高丽峰、王 琰、苏

艳霞、栗雅琨、常小芹、张思梦、田小丽、闫孟鑫、

周 莹、李 萍、王 娟、代 燕、潘媛媛、古

月、徐 磊、范淼淼、丁春梅、王琴琴。

客房服务技能项目特金奖:赵 娜、孙长委、

王 鹏、苏宝娣、方 影、张 灿、王晓霞、刘云

兰、胡 博、郑改红、曹德华、孙晓丽、孙亚枫、姬

倩倩、蒋雪燕、王文会、刘佳佳、赵慧兰、许萧萧、

张 美、王 鑫、陶雪华、黄琳琳、牛欢欢、彭容

娟、朱瑞波、任勤芳、曹艳新、岳 娜。

客房服务技能项目金奖:高惠玲、钞合英、王

茜茜、张 伟、付小粉、聂静静、张灵鸽、何希玲、

魏方方、杨冬勤、鹿建华、常艳玲、王 静、高素

兰、申婷婷、杲红霞、张宝琴、许彩丽、王喜荣、吕

润香、杨志娟、吉彩萍、刘莲萍、朱丽娟、方林京、

时玉行、耿培培。

筵席摆台服务技能项目特金奖:杨书萍、魏

明新、李月明、袁 慧、张松梅、石千辉、杨萌萌、

郜元元、魏丽丽、贾歌子、王小珍、林萍萍、李银

珂、宋瑞丽、周 蒙、来小宁、袁 丽、赵 晶、樊

小飞、冯艳琴、赵永利、杨存存、王 琰、刘园园、

刘晓亭。

筵席摆台服务技能项目金奖:楚香丽、张金

金、余文娟、乔 英、石亚峰、朱梅楠、王 举、刘

谨、任燕鸽、侯伟振、王丽娟、王媛媛、袁金金、康

艳红、詹新芳、高尚丽、许华丽、祁 航、黄纳纳、

胡欢欢、程 敏、李利利、李 莉。

三项大赛组委会办公室

2017年11月15日

河南省第五届豫菜品牌大赛、第七届烹饪技能大赛、第二届饭店服务技能大赛获奖名单公告

饱含希望⑨3 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陈更生 摄

调研组组长:赵铁军 喻新安 董林副组长: 刘云 肖建中 孙德中成 员: 陈明星 李天中 陈更生 黄琦

高昕 吴烨 郭戈 樊霞 栾姗

(上接第五版)龙头企业 10家 2.63亿元,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共带动贫困户6665户。

六是解决了银行的慎贷、惜贷问题。原来银行扶贫信贷主要投放到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有政府背书或企业的担保抵押,风险可控。现在方式变了,需要投向贫困农户,又是免抵押、免担保,敞口裸贷,风险难控。因此,金融机构因风险大普遍存在慎贷、惜贷的现象。为解决银行的慎贷、惜贷问题,卢氏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风险防控体系,有效防控了银行风险,调动了银行放贷积极性。(1)建立风险共担机制。贫困县利用政策优势,以政府为主导,采取“政府+银行+担保公司+再担保”的“四位一体”;非贫困县引入市场机制,以市场为引导,采取“政府+银行+保险公司”的“三位一体”风险分担机制,均将银行的风险降至20%以下;(2)建立风险熔断机制。对扶贫贷款不良率超过5%的村,银行对该村实行“贷款熔断”,彻底停止向该村群众放贷;对乡镇中,有30%以上的村被熔断的,银行彻底停止向该乡镇群众贷款,有效构建金融扶贫

“防火墙”。(3)建立风险监管机制。建立贷款资金流向跟踪、投入问效、风险收回机制,由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组织负责,构建金融扶贫安全网。在流向跟踪方面,贷款发放后,密切关注资金使用情况,发现贷款资金未按约定使用,且拒不改变用途的,向银行申请冻结资金;在投入问效方面,密切关注借款人生产经营效益,出现经营不善、好吃懒做等影响经营效益的,第一时间通报各方采取措施,防范化解风险;在风险收回方面,密切关注借款人资金使用情况,发现有弄虚作假、违规使用资金等现象的,会同金融机构清收贷款。(4)建立风险转嫁机制。除小额扶贫信贷引入保险外,积极开发适合贷款户和新型经营主体需求的保险品种,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覆盖范围,支持人保财险、中原农险开展肉牛、肉羊等地方政策性保险,同时,市、县财政筹资 1427 万元为未脱贫贫困人口购买大病兜底医疗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帮助银行、贫困户和经营主体把可能出现的风险转嫁出去。(5)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各县(市、区)根据贫困人口规模及放贷额度匡算,分别设立 1000 万元~2000 万元的风险补偿资金池,为金融扶贫贷款行提供风险补偿。

金融扶贫“卢氏模式”的实践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位一体的全方位的振兴。金融扶贫“卢氏模式”通过促进小额信贷扶贫政策落地,不仅有效破解了政策落地的五大障碍,基本满足了贫困户和带贫企业信贷融资需求,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进程,而且在推动农村的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产生等方面,发挥了综合乘数效应,高度契合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对新时期深化金融创新、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一)促进了金融包容性增长,激活了扶贫资金等要素投入

注重保险、基金、信贷、财政等多方面的功能发挥,同时也促进它们相互融合,创新了金融产品,撬动更多资金等资源要素投向农村、投向贫困地区,放大了扶贫资金的效益。一是放大了财政投入的效率。财政对符合条件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按照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全额贴息,对符合条件且签订带贫协议的企业或合作社的担保

贷款,按照年贴息率 3%的比例进行贴息,调动了贫困户和带贫主体的贷款积极性,也吸引了担保机构的进入。同时,财政出资的风险补偿基金和企业出资的互助担保基金建立资金池,据此可由银行再放大若干倍来投放贷款。卢氏县出资 900万元作为互助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信念集团出资 2100万元作为互助担保基金,双方组成 3000万元的风险补偿担保基金,信念集团以此为合作社提供反担保,银行为合作社贷款2.1亿元。二是促进了信贷规模的扩大。在风险分担机制的形成过程中,因为小额信贷有风险,带动了保险产品的进入,保险的风险保障、融资增信作用,又促进了信贷规模的扩大,卢氏县与中国人保财险合作推出的“政融保”产业扶贫项目,为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合作社发放了低息融资贷款 400 万元;与中原农险签订的特色农业互助保险试点合作协议,为农户提供了 1748.6 万元风险保障金;还引进和推广中华联合保险+蚂蚁金服融资模式,为带贫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融资 200万元。三是增加了扶贫资金的投入。截至2017年 10月底,人民银行共向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投放扶贫再贷款5.67亿元,支小再贷款0.48亿元;金融机构新增扶贫贷款累计 9.03 亿元,是去年全年的10.2 倍,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6086户 3.07亿元,合作社 107家 3.33 亿元,龙头企业 10家 2.63亿元,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共带动贫困户 6665户。四是带动其他资源要素的汇聚。自试点

探索以来,卢氏农商行立足县域实际,探索形成了以农商行主导的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贫困户、产业发展基金+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贷款保证金+农业龙头企业+贫困户等五大模式,实现扶贫信贷资金的有效投放。借助金融扶贫带来的强劲动力,不仅培育引进了一批龙头企业,还吸引了一批返乡创业者,进而撬动了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资源要素的投入。

(二)促进了市场主体培育,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和链式发展

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对于扶贫产业发展可以起到很好的带动和帮扶作用。过去一些地方依托扶贫资金,免费给贫困户发放种苗,但由于贫困户没有种植和养殖技术,结果往往是种不出、养不好、效益低。现在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生态链,推进绿色发展、融合发展,通过龙头企业提供产前培育、产中指导、产后销售一条龙的服务,大大降低了经营风险、提高了农民收益、带动了产业发展。一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好的信贷环境和信贷政策也吸引了龙头企业。不少农字头的企业,有技术也有市场,但发展缺资金,且自身因为轻资产而获得的贷款有限,满足不了发展要求。卢氏当地养殖龙头企业河南昊豫公司的主打产品卢氏鸡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鸡蛋和鸡肉都供不应求,但是由于缺资金、场地,公司扩大养殖规

模进展缓慢。在政府支持下,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昊豫公司与一些贫困村合作,村成立养鸡合作社,贫困户以各自的免抵押、免担保贷款5万元入股,合作社和昊豫公司统一使用这笔资金。公司建立鸡舍、投放鸡苗、提供饲料和技术支持,合作社负责日常管理,贫困户从中获得土地流转、股金分红、工资等方面的收入。目前,昊豫公司已在卢氏县 14个乡镇成立了 38个养殖专业合作社,每个合作社能养5万只卢氏鸡,有效改变了当地农户单打独斗的卢氏鸡散养模式,使卢氏鸡产业走上了标准化、产业化发展轨道。二是链接新型经营主体。2017 年以来,围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主导产业,卢氏县共引进和培育8家龙头企业,全县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 44家,成立了 89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55个扶贫基地,在建89个扶贫基地,带动了 12193 户贫困户参与,形成了产业发展的好势头。卢氏县顺林食用菌合作社利用扶贫贷款200万元,带领群众发展200余万袋反季节香菇栽培,产品销往郑州、西安、武汉等地。

(三)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强化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

通过金融扶贫创新,在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同时,通过六种合作方式、八种带贫经营形式等机制,将有发展意愿、有发展能力的贫困户经由利益联结机制有效组织起来,改变了过去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局面,促进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衔接,让贫困人口共享产业融合发展的增值收益,实现共享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一是强化带贫能力。通过构建“龙头带动、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基地承载”的利益联结机制,既解决了区域性发展的问题,又解决了农户个体脱贫致富的问题。科尔沁肉牛产业化扶贫项目,已建成1个万头肉牛繁育基地,带动贫困户2712户,发展肉牛6万头;河南信念集团叶氏生态猪养殖项目,生猪存栏已突破10万头,带动150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卢氏县香盛轩核桃专业合作社利用扶贫贴息贷款200万元,让贫困群众依靠种养、经销林产品增收脱贫,带动 112户农户发展核桃嫁接育苗 500 亩,辐射带动1123户农民发展育苗近2000亩。二是创新带贫业态。官道口镇新坪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通过金融扶贫资金支持与豫西大峡谷旅游公司合作建设豫西百草园风景区,形成了集中草药种植、中医药养生、四季水果采摘、特色民俗体验于一体的中医药生态旅游示范园区,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土地流转有租金、景区干活有薪金、房屋入股有股金”的“三金”农业工人,改变了昔日闭塞贫困的状况。三是带动农民创新创业。过去贷款遥遥无期,现在由于解决了贷款难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外出农民返乡创业,将对农业农村发展带来深刻变化。

(四)促进了有效风控机制的建立,提高了金融扶贫的可持续性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的存在,导致金融资源无法惠及“三农”,贫困地区、贫困群体更是被排斥在金融门槛外,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道德风险等多重风险并存是银行类金融机构望而却步的关键原因。在金融扶贫“卢氏模式”中,通过构建风险防控体系,加强涉农贷款贷前、贷中、贷后的风险保护,调动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农户获贷的可能。在政府主导和人民银行的推动下,打破农村金融中银行单打独斗的局面,各主体发挥相对优势,实现风险共担,多方共赢。服务体系、项目资金监管机制,严控信贷审核、资金流向,确保资金安全;“四位一体”风险缓释机制,政府设立 5000 万元风险补偿金撬动多方资金共同参与风险分担,通过政府调节农村金融市场资源配置,建立风险共担缓释保障;在大数法则的基础上,多家保险公司积极参与,进行产品、服务创新,全覆盖的保险跟进防范了涉农信贷风险;激励

约束熔断机制,以“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的制度形式,发挥参与约束、激励相容的金融风险保障功能。全方位的风险防控体系,为农村金融编织了一张坚固的风险保障网,农村金融被安全激活,金融资源积极向贫困群体渗透,金融“活水”帮助贫困户脱贫奔小康。通过设立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解决了金融机构放款的后顾之忧,截至 2017年 10月底,卢氏县新增扶贫贷款达到2016年全年的10.2倍。

(五)促进了农村信用建设,提升了乡风文明和道德风尚

在构建信用评价体系过程中,通过对全县农户尤其是贫困户进行信用信息采集和信用评定,使广大农户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信用等级。同时,通过细化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具体措施,将信贷信用与社会信用结合起来,推进了契约精神、法治理念等现代文明在乡村落地。一是匡正了不良行为。利用“三好三强”“三有三无”的标准确定农户有无信用和信用等级,对有不良贷款记录、不良习气、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等实行一票否决,被一票否决者须经过一定考察期才能被重新授信,从而树立了正面导向。二是树立了诚信理念。通过信用等级评价与信用贷款规模的良性互动,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倡导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文明理念。对信用好的贫困户优先支持其通过小额贴息贷款免抵押、免担保、全额贴息发展产业,对达不到A级以上的信用户不支持其贷款。对于农户信用等级,可以根据其信用信息的变化提高或降低,对诚实守信的农户,通过提升信用等级、扩大授信额度等措施给予激励;对失信的农户,通过降低信用等级、减少授信额度等措施给予必要惩戒。三是树立了新风正气。通过扩大信用评价结果应用领域,让诚实守信的农户得到实惠,营造浓郁诚信氛围。落地在卢氏的很多企业,在用工的时候都优先考虑信用度高的农户,这既让农户增加了收入,更营造了讲诚信、重诚信的良好氛围。“失信者受戒,守信者受益”,信用意识得到明显提高,不少农户为了取得信用等级,或主动归还积欠债务,或积极化解邻里纠纷,或改变自身不良习气,形成了一种正面的文明导向,净化了农村风气,引导了向上风尚,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六)促进了乡村治理能力建设,提高了农村自我发展内生动力与活力

通过构建三级金融服务体系,尤其是直接和村民打交道的村级金融服务部,既搭建起了农户了解政策、争取政策、享受政策的桥梁,同时也发挥着加强社会治理的作用,激发了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发展的内生动力,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有效抓手。一是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四大体系的建立,方便了农民,也让广大农民切实感受到县乡村各级在帮助农民建立信用、协调贷款、联系项目,基层组织的威信高了、号召力也强了。二是激发了农民原动力。对那些有“等靠要”思想却又想享受扶贫政策的懒汉亮起红灯,真正把“扶穷不扶懒,帮穷不帮懒”的政策落到了实处,农民自我发展拔穷根有了动力、也有了门路。三是汇聚了脱贫创造力。如瓦窑沟乡韩庄村过去在家务农的群众,农闲时大多无事可干,聚众赌博、滋事斗殴时有发生,多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即使想发展也难以贷款,但试点以来,通过信用等级评定、“两免一贴”贷款,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在动力,不少贫困户主动要求贷款发展产业,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③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