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尔雅课程大纲 · web view超星尔雅 2019年秋季学期课程大纲 超星尔雅...

Download 超星尔雅课程大纲 · Web view超星尔雅 2019年秋季学期课程大纲 超星尔雅 专注通识教育 超星尔雅 是超星集团着力打造的通识教育品牌,拥有综合素养、通用能力、创新创业、成长基础、公共必修、考研辅导六大门类,迄今为止,超星尔雅已与数百位名师合作开发

If you can't read please download the document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Jan-2020

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超星尔雅课程大纲

超星尔雅

2019年秋季学期课程大纲

超星尔雅

专注通识教育

超星尔雅是超星集团着力打造的通识教育品牌,拥有综合素养、通用能力、创新创业、成长基础、公共必修、考研辅导六大门类,迄今为止,超星尔雅已与数百位名师合作开发课程,其中不乏叶嘉莹、杨振宁、叶朗、赵林、江怡、吴国盛、李景林、夏可君、雷颐、戴吾三、韩昇、刘悦笛、周晓亮、朱光磊、时殷弘、刘擎等学术界思想界的名师大家。

综合素养课,由文明起源与历史演变、人类思想与自我认知、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经济活动与社会管理、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六大版块组成。综合素养版块打破专业视野的局限,帮助学生理解经典名著,对人、社会、文明、国家与世界的永恒问题进行思考,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对人类面对的共同问题的理解力,培养学生理性审视生活并逐步改造的能力。

通用能力课,超出了某一具体职业的专业范畴,具有普适性和可迁移性,对人的终身发展影响深远。通用能力版块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课程设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场生活为教学内容,以行为引导为教学方法。通过能力课程,弥补专业教育模式带来的缺憾,提升中国大学生的综合就业力和职业适应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所带来的挑战,成就自我价值,实现成功就业。

创新创业课,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动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开设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创新创业版块及时深刻理解并认真贯彻国家和教育部相关政策,应势汇聚企业家、创业导师,以双师型名师的实战课程为先导,开发出系列创新创业课程,助力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梦想。

成长基础课,顺应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弥补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缺憾。成长基础版块以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通过对安全意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职业规划、创业创新、公民素养等“成长要素”的深刻讲解,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与生活能力,达到身与心的真正成长。

公共必修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必修科目,是各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保证。目前高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有思政、语文、数学、英语、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尔雅公共必修版块课程全面,可以弥补高校公共必修课的师资短缺,缓解教师授课压力,借助混合式教学提升大班授课质量。

个人发展课,科教兴国战略下,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尔雅个人发展版块把握考研重点与要求,为致力于深造的考研学子提供政治、英语、数学等公共课程辅导,帮助大学生做好学习规划,实现读研梦想。

课程说明

1、课程应用模式

MOOC模式

纯在线的知识传播模式,所有教学活动均在网络上进行,学生可以跨时间、跨地域灵活自主地参与学习。

SPOC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课程模式,学校需为课程配备相关的助教老师,并充分利用慕课资源和翻转课堂技术,将在线学习与常规的师生面授教学适当结合。

2、教学保障要求

网络配备

基于互联网平台开展的慕课课程,要求有通畅的校园网络。

教师配备

为保证教学质量、培养教师能力、促进教学改革,希望学校按如下要求配备师资:

(1)在线式课程,可选择性配备助教,主要负责督导、答疑、组织教学安排等工作;

(2)混合式课程,需配备【校本助教老师】,主要协助教学的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职责包括:

•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在尔雅学习平台上进行课程讨论,并负责相关班级的论坛管理工作;

•及时在尔雅学习平台上为学生答疑,引导学生联系“在线客服”;

•认真批阅学生的主观题或报告等课后作业,并及时反馈批阅意见;

•安排学生参加直播课程,完成课堂教学服务并组织小组讨论等教学活动。

3、课程修习说明

课程编号

综合素养:Z,

ZA:文明起源与历史演变,如“ZA01”;

ZB:人类思想与自我认知,如“ZB01”;

ZC: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如“ZC02”;

ZD: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如“ZD04”;

ZE:经济活动与社会管理,如“ZE05”;

ZF: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如“ZF06”。

共读学分:GD,如“GD01”;

通用能力:T,如“TA01”;

创新创业:E,如“E01”;

成长基础:C,如“C01”;

公共必修:G,如“G01”

个人发展:GR,如“GR01”。

课时说明

在线课程的课时即该门课的视频课时,但视频课时不能等同于传统课堂课时。因为慕课视频以精炼的知识点讲解为主,不包括课堂师生互动、讨论答疑、在线作业、考试等所占课时数。所以在线课程的课时往往少于同类型课程的传统课堂课时,但其知识点与教学环节并未减少。

视频课时的计算方法:视频课时=课程总时长/40分钟;视频课时不包括在线作业、答疑、讨论互动、考试所占的课时数。

学分说明

学分说明

如10≤视频课时≤20,课程学分为1;

如21≤视频课时≤30,课程学分为2;

如31≤视频课时≤40,课程学分为3;

如41≤视频课时,课程学分为4。

备注:此学分仅为推荐学分,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自主设置。

考核内容

(1)在线式课程

考核内容一般包括视频观看、平时作业、期末考试成绩三部分。选课学校可自定义设置三者占据的考核比例。超星尔雅建议的考核比例如下:

视频观看占最终成绩的40%-50%;

平时作业占最终成绩的20%-30%;

期末考试占最终成绩的30%-40%。

(2)混合式课程

考核内容一般包括视频观看、平时作业、直播观看、拓展阅读、主观题测试、期末考试成绩六部分。选课学校可自定义设置每个部分的考核比例。

【超星尔雅默认考核比例】如下:

视频观看占最终成绩的30%-40%;

平时作业占最终成绩的20%~25%;

期末考试占最终成绩的25%~30%;

直播观看占最终成绩的10%;

主观题测试占最终成绩的5%;

拓展阅读占最终成绩的5%。

期末考试方式

随学随考:MOOC模式的学生需先完成视频学习、章节测试、阅读任务、直播观看等全部任务点才能参加考试,SPOC模式的学生则由任课老师根据教学计划和进度安排,以上两种模式都可采用在线期末考试,不受时间限制。最后由客服导出所有学生成绩提供给学校老师。

集中考试:通过在学期末统一考试时间、增加身份验证等客户端操作,确保学生独立完成考试,为保证学习质量,推荐选课学校采用此种考试方式。

4、课程运行时间

选课学校可根据本校教学实际对课程运行时间进行自定义管理。

5、增值服务

全天候客服在线服务,7*24小时响应学生、教师疑难;

创建慕课答疑服务,集自主检索、集中答疑、实时咨询、参考咨询于一体的智囊团;

针对混合式课程的老师培训,帮助选课学校老师更好地开展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

管理员/学生培训,定期为选课学校举行平台使用、管理培训,传授在线教学的经验;

校本课程报告定制服务,从课程运行/课程评价/问题与建议入手,全面深刻剖析教学情况;

翻转课堂/线下活动方案,针对学校所选课程、师资配备进行定制化方案提供,引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改革;

教学研讨会,选课学校可参与超星每年在全国各地定期举办的各大教育会议,获取最前沿的教学、教改信息;

尔雅大讲堂,近百位尔雅名师将不定期进入各大院校进行讲座等活动,有需求的学校可联系超星工作人员进行具体安排。

6、客服热线:

联系电话:4009020966

邮箱:[email protected]

目 录

16ZA.文明起源与历史演变

16ZA01.考古与人类

21ZA0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

22ZA03.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

25ZA04.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的思潮与政治

30ZA05.重说中国近代史

32ZA06.中国文明史(上)

35ZA07.中国文明史(下)

38ZA08.世界文明史

40ZA09.文艺复兴:欧洲由衰及盛的转折点

44ZA10.欧洲文明概论

47ZA11.葡萄酒与西方文化

48ZA12.百年风流人物:载湉

50ZA13.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

52ZA14.百年风流人物:康有为

54ZA15.阿拉伯世界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56ZA16.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57ZA17.英语漫谈蒙古文化

62ZA18.英美文化概论(英文授课)

64ZA19.中国古代史

65ZA20.秦汉史

67ZA21.蒙元帝国史

71ZA22.隋唐史

76ZA23.宋辽金史

82ZA24.明史十讲

83ZA25.清史

84ZA26.中国近代人物研究

85ZA27.考古发现与探索

91ZA28.西方文明通论

93ZA29 西方文化名著导读

94ZA30.近代中日关系史研究

95ZA31.中西文化比较

99ZA32.20世纪世界史

103ZA33.世界古代文明

107ZA34.西方文化概论

114ZA35.意大利文化

120ZA36.东南亚文化

125ZA37.德国史

129ZA38.今天的日本

133ZA39.中华民族精神

134ZA40.文化遗产概览

141ZA41.走进东盟

143ZA42.带您走进西藏

144ZA43.中日茶道文化【双语授课】

145ZA44.日本人与日本社会

146ZA45. 法语学习与法国文化【双语授课】

147ZA46.拉美文化

149ZA47.清代八旗制度

150ZA48.美国文化

152ZA49.欧洲文明的现代历程

152ZB.人类思想与自我认知

152ZB01.华人的心理、行为与文化

154ZB02.文学与伦理

158ZB03.《理想国》导读

162ZB04.《正义论》导读

165ZB05.《共产党宣言》导读

168ZB06.纷争的年代:20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

171ZB07.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

173ZB08.知识论导论:我们能知道什么?

176ZB09.意义生活:符号学导论

179ZB10.人生与人心

181ZB11.对话诺奖大师

182ZB12.逻辑学导论

184ZB13.伦理学概论

188ZB14.古希腊的思想世界

191ZB15.美的历程:美学导论

194ZB16.儒学复兴与当代启蒙

196ZB17.精读《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98ZB18.微表情识别·读脸读心

201ZB19.沙盘游戏与心灵对话

206ZB21.中国哲学概论

208ZB22.社会史研究导论

209ZB23.西方哲学智慧

211ZB24.文学人类学概说

212ZB25.社会科学方法论

213ZB26.追寻幸福:西方伦理史视角

214ZB27.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216ZB28.新伦理学

219ZB29.社会心理学

223ZB30.心理、行为与文化

226ZB31.俄国近代思想史

234ZB32.笛卡尔及其哲学思想

235ZB33.法西斯主义理论剖析

237ZB34.分析哲学

239ZB35.古希腊哲学

241ZB36.幸福心理学

242ZB37.语言与文化

244ZB38.情商与智慧人生

246ZB39.心理学的智慧

247ZC.文学修养与艺术鉴赏

247ZC01.艺术哲学:美是如何诞生的

249ZC02.走近大诗人

251ZC03.中国现代文学名著选讲

254ZC04.绘画里的中国:走进大师与经典

256ZC05.发现唐诗宋词

257ZC06.书法鉴赏(浙江财大版)

259ZC07.中国古典戏曲艺术

261ZC08.美学原理

264ZC09.艺术鉴赏

266ZC10.日本近现代文学选读

268ZC11.古典诗词鉴赏

271ZC12.中华诗词之美

273ZC13.多元对话:比较文学概论

275ZC1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名作

277ZC15.中国现代新诗

278ZC16. 中国当代小说选读

280ZC17.中华传统文化之文学瑰宝

281ZC18.中国古建筑欣赏与设计

283ZC19.人人爱设计

286ZC20.影响力从语言开始

288ZC21.舞台人生:走进戏剧艺术

290ZC22.首演:五部传世经典的惊艳亮相

294ZC23.走进西方音乐

297ZC24.穿T恤听古典音乐

300ZC25.聆听心声:音乐审美心理分析

304ZC26.从草根到殿堂:流行音乐导论

307ZC27.中国戏曲•昆曲

309ZC28.中华传统文化之戏曲瑰宝

311ZC29.声光影的内心感动:电影视听语言

313ZC30.深邃的世界:西方绘画中的科学

315ZC31.西学经典:修昔底德《战争志》

316ZC32.西方文论原典导读

319ZC33.诗意的人学:西方文学名著欣赏

321ZC34.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

324ZC35.西方现代艺术赏析

326ZC36.大学英语过程写作

328ZC37.私法英语表达

330ZC38.钢琴艺术赏析

332ZC39.《西厢记》赏析

335ZC40.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

338ZC41.诺奖作家英文作品赏析

340ZC42.石文化与宝玉石鉴赏

344ZC43.音乐鉴赏

351ZC44.书法鉴赏

364ZC45.影视鉴赏

370ZC46.舞蹈鉴赏

372ZC47.戏剧鉴赏

375ZC48.美术鉴赏

377ZC49.戏曲鉴赏

379ZC50.中国书法史

382ZC51.中国陶瓷史

384ZC52.东方文学史

392ZC53.中西文化与文学专题比较

395ZC54.文艺美学

397ZC55.东方电影

399ZC56.美术概论

402ZC57.园林艺术概论

403ZC58.古代名剧鉴赏

409ZC59.世界建筑史

416ZC60.文艺学名著导读

421ZC61.中西诗学比较研究

427ZC62.艺术美学

435ZC63.西方美术欣赏

444ZC64.漫画艺术欣赏与创作

452ZC65.艺术导论

455ZC66.公共日语

459ZC67.大学语文

465ZC68.抽象艺术学

468ZC69.宋崇导演教你拍摄微电影

471ZC70.诗词格律与欣赏

473ZC71.民歌鉴赏

476ZC72.电影与幸福感

479ZC73.艺术概论:秒懂艺术那些事

480ZC74.中国陶瓷赏析

482ZC75.影视广告赏析

485ZC76.调酒艺术

486ZC77.基本乐理(上)

488ZC77.基本乐理(下)

490ZC78.中国古典小说鉴赏

492ZC79. 数字影视编导与制作

494ZD.科学发现与技术革新

494ZD01 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

497ZD02. 智能文明

499ZD03. 《上帝掷骰子吗:量子物理史话》导读

502ZD04. 工程伦理

504ZD05. 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

508ZD06. 科学计算与MATLAB语言

510ZD07. 欣赏物理学

513ZD08. 邮票上的昆虫世界

514ZD09.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518ZD10.机器的征途:空天科技

521ZD11.《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导读

525ZD12.《时间简史》导读

527ZD13.人工智能:语言与伦理

529ZD14.人工智能

533ZD15.舌尖上的植物学

539ZD16.爱因斯坦的革命:被一人改变的20世纪

543ZD17.人文的物理学

545ZD18.科幻中的物理学

547ZD19.大脑的奥秘:神经科学导论

550ZD20.星海求知:天文学的奥秘

554ZD21.前进中的物理学与人类文明

558ZD22.数学的奥秘:本质与思维

561ZD23.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安全与防护

565ZD24.基因与人

568ZD25.科学与文化的足迹

573ZD26.精读《未来简史》

575ZD27.精读《自私的基因》

577ZD28.工程力学

583ZD29.数据结构与算法

587ZD30.计算机绘图

590ZD31.信息系统与数据库技术

592ZD32.无人机设计导论

596ZD33.生命伦理学

597ZD34.细胞的奥秘

600ZD35.什么是科学

604ZD36.汽车之旅

606ZD37.食品营养与食品安全

612ZD38.航空概论

614ZD39.健康与健康能力

618ZD40.啤酒酿造与文化

619ZD41.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

621ZD42.物理与人类生活

622ZD43.奇异的仿生学

624ZD44.汽车行走的艺术

625ZD45.绿色康复

627ZD46.计算机网络技术

629ZD47.全球变化生态学

632ZD48.家园的治理:环境科学概论

636ZD49.生命科学与伦理

639ZD50.魅力科学

641ZD51.从“愚昧”到“科学”:科学技术简史

646ZD52.现代自然地理学

658ZD53.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

659ZD54.化学与人类

663ZD55.化学与人类文明

665ZD56.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

667ZD57.基础生命科学

668ZD58.数学文化

671ZD59.科学启蒙

677ZD60.世界科技文化史

681ZD61.文化地理

686ZD62.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691ZD63.微生物与人类健康

697ZD64.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

699ZD65.物理与人类文明

703ZD66.数学大观

705ZD67.科学通史

707ZD68.景观地学基础

714ZD69.数学史与数学教育

718ZD70.航空与航天

721ZD71.现代城市生态与环境学

725ZD72.探索发现:生命

727ZD73.大数据算法

729ZD74.环境问题分析

731ZD75.舌尖上的营养学

732ZD76.搜商—搜索达人微课堂

734ZD77.变频调速技术

735ZD78.经典力学

735ZD79.太阳系中的有趣科学

736ZD80.人文智能

736ZD81.智能法理

737ZD82.生命智能

738ZD83.通信原理

740ZD84.生态文明——撑起美丽中国梦

741ZE.经济活动与社会管理

741ZE01. 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

745ZE02. 媒体创意经济:玩转互联网时代

747ZE03. 管理素质与能力的五项修炼——跟我学“管理学”

749ZE04. 趣修经济学——微观篇

751ZE05.中国道路的经济解释

756ZE06.当政府遇上互联网

758ZE07.经国济民

760ZE08.经济学原理(上):中国故事

763ZE09.经济学原理(下):全球视角

765ZE10.人人学点营销学

768ZE11.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解读

771ZE12.时代音画

773ZE13.社会学与中国社会

776ZE14.透过性别看世界

779ZE15.中国宪制史:从《南京条约》到《临时约法》

781ZE16.中国宪制史:从《临时约法》到《共同纲领》

784ZE17.市场的力量:中国经济改革之思

786ZE18.吾国教育病理

789ZE19.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

792ZE20.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信息、激励与政策

795ZE21.大国崛起: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799ZE22.新兴时代下的公共政策

801ZE23.法律基础

807ZE24.制胜:一部孙子傲商海

810ZE25.会计学原理

813ZE26.行政管理学

817ZE27.人生风险与社会保障

821ZE28.企业绿色管理

822ZE29.运筹学

824ZE30.国际金融

828ZE31.轻松学统计

831ZE34.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832ZE35.经济学百年

833ZE36.国际经济学

834ZE37.当代中国经济

836ZE38.微观经济学

842ZE39.宏观经济学

846ZE40.个人理财规划

852ZE41.经济与中国经济

855ZE42.管理学精要

860ZE43.传统文化与现代经营管理

867ZE44.国际商务管理

873ZE45.现代大学与科学

874ZE46.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875ZE47.广播电视概论

880ZE48.欧洲一体化

881ZE49.法理学

882ZE50.法社会学

887ZE51.商法的思维

892ZE52.企业财税知识漫谈

894ZE53.营销案例精粹

896ZE54.女性学:女性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挑战

897ZE55. 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策划

901ZE56. 中国税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版)

902ZE57.战略推演:商业竞争与制胜之道

904ZF.国学经典与文化传承

904ZF01.《大学》精读

906ZF02.《论语》精读

910ZF03.先秦诸子

915ZF04.《诗经》导读

920ZF05.《论语》导读

922ZF06.《春秋》导读

925ZF07.《资治通鉴》导读

927ZF08.《三国志》导读

930ZF09.《汉书》导读

932ZF10.二十四史名篇导读(一)

933ZF11.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936ZF12.中国文化:复兴古典 同济天下

938ZF13.传统家具文化与艺术

940ZF14.文物精品与中华文明

949ZF15.中国文化概论

951ZF16.中国古典小说巅峰:四大名著鉴赏

962ZF17.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

965ZF18.《周易》的奥秘

967ZF19.先秦君子风范

973ZF20.国学智慧

979ZF21.儒学与生活

982ZF22.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

984ZF23.走进《黄帝内经》

985ZF24.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988ZF25.《老子》《论语》今读

1005ZF26.用相声演绎中国文化

1011ZF27.从泥巴到国粹:陶瓷绘画示范

1013ZF28.民俗资源与旅游

1018ZF29.山水地质学与中国绘画

1021ZF30.《孙子兵法》与执政艺术

1022ZF31.中国茶道

1024ZF32.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1025ZF33.明清小说名著解读之《聊斋志异》

1025ZF34.易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1027ZF35.中国传统玉文化与美玉鉴赏

1029ZF36.走进中国文化之门

1030ZF37.中药学

1032ZF38.《论语》导读(同济版)

1035ZF39.《世说新语》与魏晋名士风流

1036ZF40.中国古代技术

1038ZF41.《孟子》精读

1041ZF42.中医健康理念

1043通用能力(51门)

1043TA01.现场生命急救知识与技能

1045TA02.生命安全与救援

1047TA03.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

1050TA04.情绪管理

1051TA05.如何高效学习

1052TA06.《论语》中的人生智慧与自我管理

1054TA07.时间管理

1055TA08. 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

1057TA09. 做时间的记录者—手机摄影达人20天养成计划

1058TA10. 营养与膳食

1060TA11. 关爱生命—慢病识别及管理

1061TA12. 家庭实用护理技术

1063TA13. 健康与药

1064TB01. 整合思维

1068TB02.批判与创意思考

1070TB03.批创思维导论

1074TB04.TRIZ创新方法

1078TB05.TRIZ实践与应用

1081TC01.大学生魅力讲话实操

1082TC02.形象管理

1085TC03.有效沟通技巧

1087TC04.尊重学术道德,遵守学术规范

1088TC05.学术基本要素:专业论文写作

1089TC06.应用文写作

1091TC07.女生穿搭技巧

1093TC08.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

1098TC09.辩论修养

1101TC10.女子礼仪

1103TC11.公共关系礼仪实务

1107TC12.大学生爱情兵法

1109TC13. 礼行天下 仪见倾心

1113TC14. 现代社交与礼仪

1114TC15. 形象设计

1115TC16. 化妆品赏析与应用

1118TD01. 组织行为与领导力

1121TD02.领导学

1123TD03.人力资源招聘与选拔

1125TD04.组织行为学

1128TE01. 英语演讲技巧与实训

1130TE02. 大学英语口语

1132TE03.Flash动画技术入门

1136TE04.趣味英语与翻译

1139TE05.商务英语翻译技巧

1142TE06.商务英语口语与实训

1145TE07.信息素养:效率提升与终身学习的新引擎

1147TE08.外经贸英语函电

1149TE09.文献信息检索与利用

1151TE10. 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

1151TF01.职业压力管理

1152TF02.就业指导

1156TF03.九型人格之职场心理

1158TF04.职业生涯提升

1160创新创业(23门)

1160E01.人力资源管理:基于创新创业视角

1162E02.走进创业

1164E03.创新创业

1168E04.创新思维训练

1171E05.创业人生

1173E06.创业法学

1177E07.商业计划书制作与演示

1179E08.大学生创新基础

1182E09.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

1185E10.网络创业理论与实践

1188E11.品类创新

1191E12.创新创业大赛赛前特训

1192E13.商业计划书的优化

1193E14.大学生创业基础

1203E15.创业创新执行力

1205E16.创业创新领导力

1211E17.创业基础

1214E18.创业管理实战

1217E19.大学生创业导论

1220E20. 大学生创新创业降龙十八讲

1222E21. 创新创业实战

1225ZE32.创新中国

1228成长基础(20门)

1228C0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南大学版)

1231C02.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1233C03.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

1236C04.大学生健康教育

1240C05. 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

1244C0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247C07.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

1249C08.大学生生理健康

1251C09.大学生防艾健康教育

1252C10.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

1254C10.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南京师大版)

1257C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入学版)

1259C12. 大学生就业指导

1261C13.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福州大学版)

1264ZB20.恋爱心理学

1266C14. 恋爱心理学(湖北医药学院版)

1268C15. 生殖健康——“性”福学堂

1271C16. 大学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

1272C17. 不负卿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275C18. 婚恋-职场-人格

1276公共必修(23门)

1276G02.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南大学版)

1280G03.线性代数

1283G0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287G0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1290G0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293G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1302G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1307G10.大学体育

1313G11.大学信息技术基础

1314G12.高等数学(上)

1320G13.高等数学(下)

1325G17.大学国文(上)

1331G18.大学国文(下)

1336G.大学国文【16课时版】

1340G.大学国文【32课时版】

1346G.大学国文【48课时版】

1355G19.大学物理(上)

1361G20.大学物理(下)

1366G21.大学计算机基础

1370G22.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当代中国

1371G23. 大学美育

1375G24. 军事理论(2019年秋)

1375个人发展(9门)

1375GR01.高等数学考研辅导课(上)

1379GR02.高等数学考研辅导课(下)

1385GR03.2019年考研政治导学课

1385GR04. 2019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研辅导课

1387GR05. 2019年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考研辅导课

1388GR06. 2019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考研辅导课

1389GR07.2019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考研辅导课

1390GR08. 2019年考研英语全程班

1391GR09. 2019年考研英语强化班

综合素养(349门)

ZA.文明起源与历史演变

ZA01.考古与人类

课程简介

本课程包括什么是考古学、考古学方法、人类起源、城市革命、彩陶文化与玉器文明、孔子时代的考古转变、中国铜器文化、秦始皇陵之秘、考古改写了多少历史、文物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内容,揭示了考古探索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多重作用与重要影响。

教师简介

高蒙河,现为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理事。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什么是考古学

导言:从什么是考古学着手,介绍了考古学研究、发现、保护的对象,分析从事考古研究的专家应该修炼何种职业素质,阐述考古学的四大功能以及所需解决的问题。

一、考古学研究、发现、保护的对象

本节重点:考古学的目的和科学学习方法。

二、考古学家具备的素质

本节重点:考古学家在理论、方法论、发掘和整理技术、行政管理能力上的素质。

三、考古学与文物学的区别

本节重点:考古学与文物学各自的内涵及联系。

四、考古学的定义及四大功能

本节重点:考古学的功能。考古学的学科机构和分支。

五、遗物的概念、考古学的精髓及考古学的核心学科机构

本节重点:考古学要解决的问题。

六、文化和文明在考古学意义上的差异

本节重点:新旧石器时代的年限与区分。

七、实验考古

本节重点:实验考古的价值。

八、复原古代社会

本节重点:考古学中以何种方法、何种目的来复原古代社会。

思考:

1.请论述考古学与文物学的区别。

2.如何以考古学的方法和理论来复原古代社会的原貌?

第二讲 考古学方法

导言:介绍地层学和类型学这两种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分析考古时所需要知道的地层构造及遗迹堆积的形成过程。阐述考古类型学的概念、特征及目的。说明如何对器物进行分类。

一、考古学的基本方法:地层学和类型学

本节重点:简述地层学和类型学。近代考古学的诞生。

二、地层学

本节重点:地层的形成过程。

三、遗迹和遗迹堆积的形成

本节重点:考古要发现遗迹之间的关系。

四、划分层位及确定层位关系

本节重点:层位的概念及层位之间的关系。

五、考古类型学

本节重点:考古类型学的概念、特征、代表人物及目的。

六、考古类型学的基本手段

本节重点:不同类型的区别。类型学的手段。

七、器物的文化特征及器物风格的形成

本节重点:器物的重要性。运用器物去解读当时人的生活方式。

八、如何对器物进行分类

本节重点:器物的形态要素,器物的分类原则。

思考:

1.考古学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2.如何对考古器物进行合理分类?

第三讲 人类起源

导言:简述人类起源与迁徙的基本概念。分析人类的文明摇篮究竟身居何处。演绎人类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一、人类学与考古学的关系。人类起源与迁徙的基本概念

本节重点:人类自身的生产、发展、繁衍等系列问题。

二、人类的摇篮在何处

本节重点:人类的起源与演化过程

三、人种的划分

本节重点:人种划分的三种类型。以考古的发现来考察人类学。

四、人类的进化

本节重点:以典型标本分析人类进化的形态。

思考:

1. 如何通过考古学来研究人类的起源于演化?

2. 人类的文明摇篮究竟身处何地?

第四讲 城市革命

导言:介绍城市革命在世界各地诞生的情况。介绍中国文化的渊源与发展,分析通过器物研究文献缺失时代的中国文化。

一、城市革命最早期在世界各地诞生的情况

本节重点:城市革命的定义及诞生情况。城市革命的考古学标准。

二、中国文化的滥觞与发展

本节重点:中国文化来源的一元论。中国文化格局的变化。

三、通过器物研究文献缺失时代的中国文化

本节重点: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

四、以玉、金属为代表的器物文化

本节重点:以考古学证明中国文化的一脉相承。

思考:

1. 什么是城市革命?

2. 从器物研究的视角阐述中国文化格局的变化。

第五讲 彩陶文化与玉器文明

导言:描述新石器时代的器物文化。介绍中国彩陶文化的形成及扩展过程。中国玉器文化的形成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新石器时代前、中、晚期的器物文化

本节重点: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二、彩陶文化从中原向各地扩散的过程

本节重点:彩陶在中原地区的发源及扩散。

三、玉器的发展及其与文化的关系

本节重点:通过彩陶、玉石看中国历史的分散与融合

思考:

1. 阐述我国彩陶文化的渊源及发展历程。

2. 分析中国玉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第六讲 孔子时代的考古转变

导言:从考古的角度解释中华文化,以考古的器物来复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介绍房屋的基本结构,以及折射出中国早期社会的组织结构。分析帝王陵墓的特征以及礼制文化如何在建筑上体现。

一、从考古的角度解释文化

本节重点:用器物复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文化的三层次论。

二、早期社会的组织结构

本节重点:中国房屋的最基本结构。中国早期社会如何从一个村落逐渐发展成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

三、殷墟的特征及其在文化上的反映

本节重点:墓葬遗迹、丧葬制度和文化层次的关系。

四、秦始皇陵、曹操墓、乾陵等帝王陵墓的结构与特征

本节重点:曹操墓的真假辨析。

五、礼制在建筑上的表现

本节重点:丧葬的传统与发展。礼制在孔子时代体现在建筑上的特色。

六、都城的概念、规模、布局、结构

本节重点:中国都城的结构特色及发展史。

思考:

1. 阐述文物保护和居民生活、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

2. 在解放后,我国在北京城市规划上犯了哪些错误?

第七讲 中国铜器文化

导言:中国铜器的出现、特点、代表者以铜器文化。叙述铜器与古代中国的礼仪、政治文化的关系。

一、古代中国铜器的出现及其发展

本节重点:铜器的出现、铜器的代表以及铜器文化。

二、夏商周时期铜器的发展

本节重点:鼎、鬲等铜器的特点、分布及发展变化。

三、中国早期铜器文化的特点

本节重点:铜器与古代中国的礼仪、政治文化;陶器的出现及发展。

四、中国古代的器物与中国文化

本节重点:鼎与中国文化、鼎的特征、古代中国的器物。

思考:

1. 简述铜器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第八讲 秦始皇陵不掘之秘

导言:介绍秦秦始皇陵的建筑特点、陵园构造和出土文物。分析我国目前为何不对秦始皇陵进行挖掘。

一、秦始皇陵的建筑特色和构造

本节重点:秦始皇陵的建筑特点、陵园构造和出土文物。

二、秦始皇陵之兵马俑

本节重点:兵马俑的发现及构造特点。

三、为何不对秦始皇陵进行挖掘

本节重点:挖掘时间长,构造复杂,技术限制。

思考:

1.秦始皇陵墓独特的建筑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2.秦始皇陵为何暂不发掘?

第九讲 考古改写了多少历史

导言:分析考古所还原的历史的真实性有多少。说明考古学对历史文献的丰富及完善。

一、考古学在复原历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本节重点:文物学和考古学的区别。考古学的目的。

二、历史到底得到了多少考古的印证

本节重点:考古所还原的历史的真实性有多少。

三、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的出入

本节重点:文学意义上的历史。考古为历史提供了另外一种解读。

四、以考古学来完善充实历史文献记载的不足

本节重点:考古学对历史文献的丰富及完善

思考:

1.以敦煌石窟为例子,阐述中国考古学的发现对还原历史真相、完善历史文献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简述文物学和考古学的区别。

第十讲 文物保护与利用

导言:阐述考古遗存该如何进行保护和利用。分析文化遗产、自然遗产该如何进行传播和弘扬。介绍中国大遗址作为一种重要的保护手段和展示手段,其方式如何,价值如何。

一、考古发现的古代遗存如何保护、利用及传播和弘扬

本节重点:古代遗存的保护及弘扬。

二、文化遗产、自然遗产的保护要求

本节重点:遗产的保护要求。文化遗产的概念。

三、文物考古成果的传播与弘扬

本节重点:文物保护与利用的愈发重视及意义。文物展示方式的多样性。

四、遗址博物馆的展示与保护

本节重点:中国大遗址方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保护手段和展示手段。

思考:

1.为何实现全民一起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2.请说出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ZA0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上)

课程简介

“中国”二字有何来历,中国的疆域如何变迁,中国的多民族文化如何交融,中国的历史如何影响今天……本课程通过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探讨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变化及其规律,为学习者在繁杂的历史变迁和多彩的地域文化中指出一条清晰的路径。

教师简介

葛剑雄,现任复旦大学特聘资深教授,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史学会理事,葛剑雄教授师从我国历史地理学科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谭其骧院士。葛剑雄教授师承名家,其学术成就斐然,发表史学专著20余部、论文百余篇。作品获“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理论研讨会”论文奖、“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郭沫若史学奖”等。曾参加中国“人文学者南极行”活动,多次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国际著名高等学府进行学术交流,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

课程大纲

第一讲 绪论

1.1历史地理学科简介

1.2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1.3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上)

1.4为什么要学习中国历史地理(下)

第二讲 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2.1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2人地关系的基本理论和观点

第三讲 中国概念的形成和变迁

3.1“中国”的起源和演变

3.2“中国”的不同含义

3.3中国概念与统一观念(上)

3.4中国概念与统一观念(下)

第四讲 中国古代的疆域变迁

4.1疆域与领土的区别

4.2疆域的类型

4.3统一王朝——秦的疆域形成

4.4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时疆域变迁

4.5隋唐、五代十国的疆域演变

4.6宋、辽、金、夏的大分裂和小统一

4.7元统一帝国的出现

4.8明清疆域的扩张与丢失

4.9从“秋海棠”到“雄鸡”的演变

第五讲 统一疆域形成与巩固的原因

5.1各民族共同奋斗的结果

5.2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巩固(上)

5.3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家的统一与巩固(下)

5.4中华帝国最终疆域形成在清朝的原因

5.5近代帝国主义清华和中国国土的沦丧

第六讲 历代政区的变迁

6.1秦统一前地方行政区划的出现

6.2郡县制的确立与划分

6.3州郡县三级制的确立

6.4州的泛滥与解体

6.5道路制作的出现与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演变

6.6行省时代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上)

6.7行省时代与中央集权的加强(下)

6.8从民国到今天的演变

第七讲 都城的分部、转移和内部结构的变化

7.1首都的功能

7.2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上)

7.3首都的选择与维持(下)

7.4首都移动的轨迹

7.5陪都的类型与功能

7.6正确定都的重要意义

第八讲 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和影响

8.1正确认识中国对外的联系

8.2被误读的丝绸之路(上)

8.3被误读的丝绸之路(下)

8.4被误读的郑和下西洋

8.5传而不播,开而不放

ZA03.中国历史人文地理(下)

课程简介

本课程系统介绍了中国历史时期的人文地理概况。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分布与变迁、民族、移民、产业及其发展、城市与交通等,探讨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的变化及其规律。课程从地理的角度出发,重新科学地阐述了中国的历史发展,旨在改变学生对中国历史的认知观念,启发学生更全面、深刻地了解和理解中国历史。

教师简介

葛剑雄,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专业特聘教授,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常务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史学会理事。

课程大纲

第一讲 历史人口地理

中国人口的來源

人口与户口

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

“两高一低”的原因

“大起大落”的真相

人口增长的不平衡性

两次人口转变及原因

中国人口转变的特点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

影响人口密度和分布的因素

人口分布的变化

第二讲 历史民族地理

民族融合的产物——汉族

少数民族的变迁

少数民族的贡献(上)

少数民族的贡献(下)

第三讲 移民与中国

移民的特点与类型

移民与中国的疆域

移民与中华民族

移民与地区开发

移民与文化(上)

移民与文化(下)

移民与中国的现代化(上)

移民与中国的现代化(下)

第四讲 历史产业地理

以农为本

牧业与游牧

商人与商业的起源

古代商业不发达的原因

古代商人地位低的原因

《史记·货殖列传》的杰出贡献

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第五讲 历史文化地理

文化要素及其分布

文化区及其盛衰

地域文化的概念

地域文化的特点:方言(上)

地域文化的特点:方言(下)

地域文化的特点:饮食(上)

地域文化的特点:饮食(下)

地域文化的特点:民居(上)

地域文化的特点:民居(下)

地域文化的特点:婚丧节庆

地域文化的特点:民间信仰

地域文化的价值

地域文化的前景

第六讲 城市与交通

城市的出现与发展

城市分布的变迁

舟车所至

邮传万里(上)

邮传万里(上)

第七讲 结语

ZA04.历史的三峡:近代中国的思潮与政治

课程简介

在历史的三峡中,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建立,近代中国艰难地度过了一段曲折而多变的历程。在这百年之中,中国的主流思潮发生了数次转向,而这些思潮的转向又一次次地影响到了政治的格局,乃至影响到了整个中国历史的走向。本课程将从清朝末期开始,详细讲述近代中国的思潮变迁,分析其对中国的政治与历史产生的重大影响。

教师简介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紫江学者,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现代中国与世界联合研究中心中方主任。

课程大纲

第一讲 告诉你一个历史上的“中国”

一、王者无外,天下一家

二、以夏变夷,化夷为夏

三、当你说“中国”时,说的是什么?

思考题:

最早的“中国”二字指的是哪里?

早期华夏民族与现代中华民族的概念相同吗?

第二讲 中原与边疆

一、两种大一统王朝

二、从黑河腾冲线看农耕与草原民族

三、一个王朝 多元治理

思考题:

中国地理上的差异如何造就了不同民族的差异?

中国古代王朝为何能保持大一统?

第三讲 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

一、族群、民族与国族

二、汉民族不等同于中华民族

三、中华民族的想象与建构

思考题:

“中华民族”指的是怎样一个群体?

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

第四讲 天下与夷夏在近代的变异

一、夷夏之辨向种族论的蜕变

二、文明论:逆向的天下主义

三、重建符合世界文明的中国主体

思考题:

“夷夏”的概念在近代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在近代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第五讲 辛亥革命是如何发生的

一、一场由新政所诱发的革命

二、立宪派、革命派与袁世凯

三、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思考题:

引发辛亥革命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清政府在辛亥革命的爆发过程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第六讲 权力与权威:民国初年的国家建构

一、从美式革命转向法式革命

二、争夺国家最高权力

三、民初立宪为何失败

思考题:

中国近代革命采取了怎样的模式?

民国初年颁布的宪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第七讲 革命后的第二天:中国“魏玛”时期的政治演变

一、议会民主制的实验

二、国王的两个身体

三、走向俄国式革命

思考题:

中华民国建立之初在政治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

中华民国初年政治上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八讲 近代中国的地方与国家

一、晚清地方的崛起

二、辛亥革命:地方对中央的革命

三、袁世凯:再次完败于地方

思考题:

民国初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如何?

谁是反对袁世凯称帝的主要力量?

第九讲 土豪与游士:谁主中国

一、自由流动资源的分化

二、联省自治:土豪的回光返照

三、五四之后,游士登上历史舞台

思考题:

民国早期的经济状况如何?

简述五四运动对社会思潮的影响。

第十讲 民族主义思潮在中国

一、民族国家的两种共同体

二、晚清的民族主义建构

三、政治爱国主义,还是文化民族主义?

思考题:

什么是民族国家?

简述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异同。

第十一讲 清末民初的富强梦

一、以文明对文明,以野蛮抗野蛮

二、欧战惊醒了富强梦

三、醒来的中国,做狮子还是做人

思考题;

一战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战促使中国的知识分子尝试了怎样的改变?

第十二讲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

一、从礼的秩序到力的秩序

二、力本论中的竞争与强权

三、浮士德精神与能者生存

思考题:

什么是社会达尔文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十三讲 五四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反思

一、物质主义:宇宙无神,人间无灵魂

二、与利己主义结合的功利主义

三、从竞争进化论到互助进化论

思考题:

社会达尔文主义受到反思的原因是什么?

做出反思后的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十四讲 五四——世界主义情怀的爱国主义

一、从“国民国家一体化”到“个人为本位的国家”

二、只有自我与人类是真实的

三、五四运动背后的世界主义理想

思考题:

简要分析世界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关系。

五四运动的精神与世界主义发生了怎样的联系?

第十五讲 文明自觉与文化自觉

一、“好的”文明与“我们的”文化

二、五四——伦理的最后觉悟

三、九一八事变后的文化自觉

思考题:

当时中国的知识分子如何看到中国文化?

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十六讲 个人主义思潮在中国

一、古代中国的自我观念

二、五四——个人的崛起

三、小我之上有大我

思考题:

简述个人主义在中国的演变历史。

分析个人主义是如何开始主导近代中国的思想潮流的。

第十七讲 知识分子与近代中国

一、知识分子社会的出现

二、象牙塔:近代中国的大学

三、公共传媒的影响

思考题: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是如何出现的?

公共传媒对知识分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十八讲 重建社会重心的失败

一、内外断裂的近代知识分子

二、北京与上海知识分子的差异

三、沙滩上的塔

思考题:

不同的社会环境对知识分子产生了怎样不同的影响?

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第十九讲 自由主义在中国

一、修正的自由主义思潮

二、英美的政治民主,苏联的经济民主

三、悲壮的回光返照

思考题:

为什么自由主义会在近代中国传播?

为什么自由主义在中国失败了?

第二十讲 国民党为什么在大陆失败

一、战后的合法性危机

二、国民党组织的自我解体

三、国民党完败于共产党

思考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为什么国民党在大陆失败了?

ZA05.重说中国近代史

课程简介

本课程源自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热门公共选修课——“中国近代政治史”,张鸣教授以中西两种体系的差异为开篇,为我们回望和反思了中国近代那波澜壮阔而又诡谲难辨的历史面貌,还原了政治祛魅前的历史真相,剖析了历史车轮转向的前因后果,令教科书中那段枯燥无聊的近代史重新焕发新生,带我们正视一段被扭曲的历史,引导我们发现近现代诸多问题的精神根源。

教师简介

张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专著有《武夫治国梦》《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农民意识的变迁》《梦醒与嬗变——戊戌百年沉思》《拳民与教民》《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等8种,学术编著有《文革中的名人之思》《百年春秋》等5种。

课程大纲

第一章:两个世界最初的碰撞

一、中西近代史的不同开端

二、鸦片——打破中西贸易结构的不平衡

三、林则徐禁烟运动

四、英国对中国政策的成本核算

五、中英的战争技术和战略对比

六、第二次鸦片战争

思考:

1.鸦片战争是一场贸易战争,还是一场争夺世界话语权的战争?

2.满清禁烟运动是从林则徐开始的?

第二章:帝国主义古老命题新解

一、清末统治的主要问题

二、太平军起义

三、太平天国的问题

四、湘淮两军——汉族士大夫的崛起

五、“同光中兴”

思考:

1.清末统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太平天国运动为何止步南京?

第三章:从自强到变法

一、洋务运动的起因

二、洋务运动的开展

三、洋务运动未必是场失败运动

四、洋务运动存在的问题

五、北洋水师

六、甲午战争

七、李鸿章与甲午战争

八、甲午战争的影响

九、维新思想的萌生与发展

十、戊戌变法的必然性

十一、戊戌变法

十二、清政府对于变法的态度

十三、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争权斗争

十四、戊戌政变

十五、列强对于变法的态度

思考:

1.清末洋务运动是一场彻底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2.北洋水师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3.慈禧太后对戊戌变法的态度究竟是什么?

第四章:义和团运动

一、民教冲突的产生

二、天主教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冲突

三、清朝官府对于民教冲突的态度

四、清政府对于义和团的态度

五、义和团失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

六、《辛丑条约》的签订

思考:

1.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之间的异同点有哪些?

2.八国联军如何攻入北京?

第五章:清廷的新政

一、新政的成就

二、废除科举

三、预备立宪

四、新政——清朝最认真的一次改革

思考:

1.清廷新政与辛亥革命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2.清廷新政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六章:辛亥革命

一、革命的发生

二、武昌起义

三、满清政府启用袁世凯

思考:

1.辛亥革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2.辛亥革命和袁世凯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第七章:袁世凯的悲剧

一、袁世凯与国民党的对峙

二、袁世凯的悲剧

思考:

1.袁世凯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第八章:黯然北洋

一、段祺瑞与黎元洪

二、张勋复辟

三、南北交战

思考:

1.北洋军阀之间的关系是如何的?

2.南北交战的契机是什么?

第九章:众说纷纭的“五四”

一、五四运动

二、五四运动的影响

思考:

1.北洋政府与五四运动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五四运动的影响有哪些?

ZA06.中国文明史(上)

课程简介

本课程择要描述中国文明演变之历史,秉持中华文明的主体意识,以华夏治道演进为线索,融贯讲解了尧舜圣王之道、封建制与中国历史、圣人孔子、诸子百家等内容,对其间具有决定意义的思想、制度予以略微详尽的分析,旨在“以史明道”,帮助学生理解:中国从何而来,中国是如何走到当今的。

教师简介

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法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同时创办弘道书院,担任院长。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中国之凝定

一、课程简介

二、中国的位置

三、前中国的满天星斗

四、大洪水

五、聚合

六、陶寺遗址

七、禹与夏

八、超大规模

第二讲 圣王之道

一、帝尧:德行

二、协和的技艺

三、天道的信仰

四、人文

五、天下

六、禅让

七、共治传统之确立

八、德位相应说

九、天道与治道

十、文德

第三讲 封建制

一、三代行封建

二、封、建

三、多中心治理

四、君臣关系

五、君臣的权利义务

六、君臣共治

七、君臣以义而合

八、孔子之概括

九、封建与中国历史

第四讲 礼乐文明与君子

一、礼

二、礼之用

三、经礼

四、礼的执行

五、礼治的宪政特征

六、仪礼

七、乐

八、何为君子

九、君子品质

十、成为君子

第五讲 圣人孔子

一、孔子的时代

二、孔子身世

三、学而成圣

四、删述六经

五、兴办教育

六、创立儒学

七、养成士君子

八、行道天下

九、孔子晚年

十、孔子塑造中国历史

第六讲 诸子百家

一、诸子与孔子

二、诸子与六经

三、诸子皆致力于重建秩序

四、百家争鸣的制度环境

五、墨家

六、道家

七、兵家

八、儒家

九、阴阳家

十、各家命运

第七讲 大转型

一、封建制之溃散

二、作为主权者的王

三、平等的国民

四、三种现代价值

五、变法

六、刑治

七、官僚制

八、郡县制

九、常备军与强权政治

十、战国不同于春秋

ZA07.中国文明史(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择要描述中国文明演变之历史,秉持中华文明的主体意识,以华夏治道演进为线索,融贯讲解了法家与秦制、共治宪制、士族社会、宋明社会、天下格局、现代国家共建等内容,对其间具有决定意义的思想、制度予以略微详尽的分析,旨在“以史明道”,帮助学生理解,中国是什么,进而思考中国向何处去。

教师简介

姚中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法学院教授(双聘),博士生导师。同时创办弘道书院,担任院长。

课程大纲

第一讲 法家与秦制

一、秦之立国精神

二、法家三派:势、法、术

三、历史主义

四、性恶

五、弱民以强国

六、商鞅变法

七、打天下

八、秦朝的政制

九、焚书坑儒

十、秦何以不二世而亡

第二讲 共治宪制

一、黄老之治

二、诸子时代之终结

三、何以儒家胜出

四、汉儒之更化努力

五、董仲舒

六、武帝第二次立宪

七、宫、府之分立

八、社会自治之发育

九、刑治与德治

十、共治的优势

第三讲 士族社会

一、经学

二、学校

三、选举制度

四、士族

五、士族抵御戎狄

六、清谈

七、文学艺术的自觉

八、道教的兴起

九、佛教的中国化

十、一个文教,多种宗教

第四讲 宋明社会

一、士族的溃亡

二、中国社会再度平民化

三、进士无力

四、古文运动

五、道学

六、新经学

七、书院

八、科举制

九、社会建设

十、重建共治体制

第五讲 天下格局

一、天下秩序

二、东西轴心时代

三、双都格局

四、尊王攘夷

五、长江领域之华夏化

六、北方匈奴为患

七、五胡乱华,北方衰败

八、中国重心转移

九、戎狄征服及其中国化

十、进入海洋

第六讲 现代国家构建

一、中国并不封闭

二、中国经济落后么?

三、但不够富强

四、梁启超分析中国败因

五、现代史之主题

六、自强运动

七、清末变法

八、民国建立

九、党治

十、当代中国

第七讲 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一、两种文化立场

二、知识分子与激进主义

三、激进化与保守化

四、从继续革命到改革开放

五、中国文明复归的历程

六、学术的自觉

七、执政党逐渐调整文化立场

八、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九、中国文明之新生转进

十、青年之责任

ZA08.世界文明史

课程简介

什么是文明?为什么说文明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本课程紧扣“文明”一词的根本含义,以专题形式阐述对人类生活具有深远影响的文明事件,包括思想启蒙与世界变革、工业革命与世界大战、美国独立与西欧文明等等,引领大家探究天人之际,领略古今变迁,品评天下大事,养育人文精神。

教师简介

周巩固,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高嵩,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宫秀华,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王邵励,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李晓东,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李强,东北师范大学,讲师。

李媛,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梁茂信,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刘咏华,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吕洪艳,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欧阳贞诚,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孙义飞,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唐科,东北师范大学,教授。

王志,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伍斌,东北师范大学,讲师。

徐前进,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张民军,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朱君杙,东北师范大学,副教授。

课程大纲

第一讲 “文明”的界定及其历史前提

1.1 什么是世界文明史

1.2 农业革命的产生和影响

第二讲 古代亚欧大陆的地域文明I

2.1 天狼星偕日升:古代埃及文明

2.2 《荷马史诗》与希腊的人本主义

2.3 古希腊城邦时代

2.4 奥古斯都的元首政制

第三讲 古代亚欧大陆的地域文明II

3.1 波斯帝国的历史地位

3.2 拜占庭的查士丁尼时代

3.3 印度的种姓制度

3.4 中国传统社会的祭天礼

3.5 日本的武士道传统

第四讲 古代至近代早期世界的文明交往

4.1 日耳曼民族大迁徙与西欧中世纪的开端

4.2 黑死病

4.3 蒙古西征

4.4 哥伦布交流

第五讲 思想启蒙、社会变革与世界近代的发端

5.1 九十五条论纲

5.2 启蒙时代

5.3 近代以来的军事技术

5.4 近代以来的军事制度

5.5 日本的“文明开化”

第六讲 美国独立与西欧文明的北美延伸

6.1 温斯洛普《山巅之城》布道词

6.2 美国独立战争和星条旗

6.3 美工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平等观悖论

6.4 林肯-道格拉斯的奴隶制辩论

第七讲 工业革命、世界大战与现代文明的处境

7.1 工匠精神与第一次工业革命

7.2 科技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

7.3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7.4 致命的凡尔赛体系

ZA09.文艺复兴:欧洲由衰及盛的转折点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从但丁、彼特拉克的道德政治学到萨鲁塔蒂、布鲁尼的市民人文主义,从马基雅维里的君主论到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人民共和国,从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艺术风格到芭蕾舞诗性美的精神意蕴,为学生展现文艺复兴为何是欧洲由衰及盛的转折点。

教师简介

朱孝远,史学工作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德国宗教改革史,文艺复兴史,西方文化史,欧洲中古史,史学理论。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何为文艺复兴

一、文艺复兴的诞生背景

二、12世纪欧洲的灾变

三、艺术家是人类希望的寄托者

思考:

1.文艺复兴发生的背景是什么?

2.为什么欧洲的变革首先发生于艺术领域?

3.文艺复兴主要发生在哪些方面?

第二讲 欧洲的危机

一、中世纪欧洲

二、当时诗人和艺术家的影响

三、人文主义

思考:

1.中世纪的欧洲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

2.当时的诗人和艺术家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人文主义产生的背景有哪些?

第三讲 何为人文主义

一、文化的解释

二、人文主义

三、世俗主义

四、理性主义

五、个人主义

六、人文主义者

思考:

1.中世纪欧洲产生了哪些主义流派?

2.人文主义的特点有哪些?

3.人文主义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第四讲 文艺复兴研究动态

一、历史学家对文艺复兴的研究成果

二、公民参政思想萌芽

三、市民人文主义与公民共和国的诞生

四、君主制时代的欧洲

五、新柏拉图主义

六、北部文艺复兴

思考:

1.中世纪后欧洲的政治发生了怎样的变革?

2.文艺复兴时期对柏拉图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改革?

第五讲 为何文艺复兴首先在意大利爆发

一、文艺复兴前的意大利社会状况

二、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的原因

三、意大利的特殊背景

四、意大利的优势

思考:

1.文艺复兴发生在意大利有那些有利条件?

2.文艺复兴前意大利的社会处于什么历史阶段?

第六讲 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但丁

一、但丁为什么成为先驱

二、但丁的优势

三、关于但丁是否为“先驱”的争辩

思考:

1.但丁为什么成为文艺复兴的先驱?

2.关于但丁是否是先驱的主要争议内容是什么?

第七讲 但丁的道德政治学

一、中世纪的两元对立

二、路德面临的十大关系

三、但丁与路德的比较

四、但丁的诗人的理性

思考:

1.但丁对政治和宗教提出了哪些观点?

2.马丁•路德对政治和宗教提出了哪些观点?

第八讲 但丁的道德政治学

一、但丁与彼特拉克的比较(一)

二、但丁与彼特拉克的比较(二)

三、但丁的美德论

四、但丁的爱与仁慈

思考:

1.但丁对道德提出了哪些要求?

2.但丁的道德观与彼特拉克的道德观有什么异同?

3.二人的道德观对当时的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九讲 彼特拉克和薄伽丘

一、彼特拉克的生平

二、彼特拉克的贡献

三、薄伽丘的生平

四、薄伽丘的作品

五、薄伽丘的贡献

思考:

1.阐述彼特拉克的主要作品和思想。

2.阐述薄伽丘的主要作品和思想。

3.比较二人思想间的异同。

第十讲 彼特拉克的民生政治学

一、彼特拉克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

二、解决民生问题和城邦安全问题的方式

思考:

1.彼特拉克的政治目标有哪些?

2.彼特拉克的政治思想对方式的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十一讲 市民人文主义的政治学

一、自由城邦的概念

二、萨鲁塔蒂和布鲁尼

三、文艺复兴发展时期的自由城邦论

思考:

1.文艺复兴时期针对城市提出了怎样的理论?

2.简述政治改革者的主要思想。

第十二讲 马基雅维里对于政治的思考

一、佛罗伦萨政治的发展

二、马基雅维利的政治实践

三、共和制度与君主制度的冲突

思考:

1.马基雅维里的主要著作及其思想是什么?

2.马基雅维里思想对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第十三讲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人民国家

一、莫尔对欧洲君主制度的批判

二、人民利益和人民国家

三、人民自己掌权的政府

思考:

1.托马斯•莫尔的主要理论是什么?

2.托马斯•莫尔的理论对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后世对托马斯•莫尔的理论做出了怎样的批判与继承?

第十四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

一、文艺复兴早期的诗人们

二、诗歌与艺术

思考:

1.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诗人及其代表作。

2.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发生了怎样的转向?

第十五讲 文艺复兴艺术风格

一、艺术作品留给我们的印象

二、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的特点与风格

三、用艺术开启人的智性生命

思考:

1.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艺术家及其代表作。

2.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发生了怎样的转向?

3.艺术是怎样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的?

第十六讲 芭蕾舞诗性美的精神意境

一、童话与诗:现实的艺术与灵魂的艺术

二、美在意象:诗语、直觉和精神的形象化

三、献祭:一种新的自由的逻辑

思考:

1.芭蕾舞的诗性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2.芭蕾舞体现出怎样的现代精神?

ZA10.欧洲文明概论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以希腊、罗马、中古、近古、现代各个时期的文明特征为线索,展现出非常丰富复杂的演化内容和变化莫测的发展模式,朱教授坚持自己的传统,汲取其他文明的营养,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的欧洲画卷。

教师简介

朱孝远,史学工作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德国宗教改革史,文艺复兴史,西方文化史,欧洲中古史,史学理论。

课程大纲

第一讲 绪论

一、何为欧洲文明?

二、关于欧洲文明的现代讨论

三、欧洲文明的现代特征

四、欧洲历史沿革

五、学习这门课的方法

思考:

1.欧洲文明的含义。

2.欧洲的发展历史。

第二讲 古代希腊的英雄主义

一、英雄主义的艺术表现

二、英雄主义的个性表现:荷马史诗的隐喻

三、女性美和诗性美:悖论产生原因

四、隐喻的破解:英雄主义

五、隐喻的破解:浪漫主义

六、英雄主义的人性表现:奥德修斯的圆满结局

思考:

1.古希腊英雄主义的内涵。

2.古希腊英雄主义的产生背景。

3.古希腊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关系。

第三讲 古典希腊罗马文明

一、希腊艺术的特点

二、海上民族与希腊文化

三、神话与希腊文化

四、罗马文化的特点

五、希腊人是如何看罗马人的

思考:

1.海洋文化给希腊人思想带来的影响。

2.古罗马文化的特点。

3.古罗马文化与古希腊文化的异同。

第四讲 罗马文明的兴衰

一、罗马的兴盛过程

二、罗马的崩溃过程

思考:

1.古罗马文化兴起的背景。

2.古罗马文化崩溃的原因。

第五讲 中世纪欧洲文明的基础

一、基督教传统

二、日耳曼传统

三、国家的发展

四、领地国家与近代国家

五、以人为本的现代国家

思考:

1.影响中世纪欧洲文明的因素。

2.中世纪给近代欧洲带来的影响。

3.欧洲国家的发展趋势。

第六讲 中世纪欧洲的贵族

一、贵族的定义

二、何为封建贵族?

三、贵族谱系模糊

四、等级贵族

五、权贵贵族

六、贵族的生活方式

思考:

1.贵族的定义和特点。

2.贵族制度给欧洲文明带来的影响。

第七讲 西方的传统:基督教

一、耶稣的故事

二、早期的教会组织

三、教会世俗化导致的冲突

四、宗教改革与德国的近代化(上)

五、宗教改革与德国的近代化(下)

思考:

1.基督教在欧洲的发展历程。

2.基督教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第八讲 欧洲的封建主义

一、从经济角度解释欧洲的封建主义

二、从政治的角度解释欧洲的封建主义

三、从社会的角度解释欧洲的封建主义

四、从文化的角度解释欧洲的封建主义

思考:

1.欧洲封建主义的特点。

2.欧洲封建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的异同。

3.欧洲封建主义对近代欧洲的影响。

第九讲 为什么欧洲最早进入近代社会

一、欧洲的兴和衰

二、为什么是欧洲最早过渡

思考:

1.欧洲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2.欧洲文明最早进入近代社会的原因。

第十讲 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的世界

一、早期人文主义者奠定的基础

二、人文主义者的政治使命和文化使命

思考:

1.人文主义的概念和影响。

2.人文主义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第十一讲 文明的启示

一、进行相关研究的历史学家和相关著作

二、研究结果所带来的启示

思考:

1.欧洲文明的主要核心是什么?

2.西方文明的走向是怎样的?

ZA11.葡萄酒与西方文化

课程简介

葡萄酒常见常饮,但背后的文化却并非为每个人所知。实际上,从《圣经》开始,葡萄酒就逐渐成为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表征,其发展的历史正是西方文明的缩影。本课程从葡萄酒的起源与产地讲起,历数葡萄酒与西方历史、文化的深厚渊源,揭秘鉴别葡萄酒真假优劣的关键,并带领你学习如何自己动手酿造葡萄酒。幽默风趣的语言,丰富生动的内容,邀你赴一场文化与美食的盛宴。

教师简介

尹克林,西南大学副教授,园艺园林学院副院长。法国蒙彼利埃国立高等农学院葡萄学专业硕士毕业,法国朗格多科科技大学生物学博士毕业。现主持多项国家级、农业部自然科学重点科研项目。

课程大纲

第一讲 葡萄与葡萄酒的历史

一、葡萄与葡萄酒简介

二、葡萄与葡萄酒的起源

三、葡萄酒与《圣经》

四、葡萄酒与教堂

第二讲 葡萄产区

一、法国葡萄酒

二、法国葡萄酒-波尔多

三、法国葡萄酒-香槟

四、法国葡萄酒-勃艮第

五、法国葡萄酒-南部(一)

六、法国葡萄酒-南部(二)

七、西欧——西班牙

八、西欧——葡萄牙

九、南欧——意大利

十、北美

十一、南美

十二、澳洲

十三、非洲——南非

第三讲 葡萄酒酿造

一、葡萄酒-酿酒

二、葡萄酒-陈酿

三、葡萄酒-装瓶

四、葡萄酒-分类

五、葡萄酒品尝

六、葡萄酒服务

七、 葡萄酒文化

第四讲 中国葡萄酒

一、如何鉴别真假葡萄酒

二、中国葡萄酒品牌

三、家酿葡萄酒

第五讲 葡萄酒与美食

一、法式大餐

二、补充资料:法国烹饪(专业英语)

三、补充资料:《米其林餐饮指南》(专业英语)

ZA12.百年风流人物:载湉

课程简介

这门课周鼎老师带领大家历览清代诸朝天子,讲述了末代咸丰帝、同治帝以及光绪帝与慈禧的朝野纷争,权利追逐,着重对苦命的悲情皇帝载湉的一生进行了解读。这位中国第一个非正统皇子继位的天子是如何进入皇宫、如何在“亲爸爸”慈禧的威严下成为傀儡皇帝、如何伺机发动改革、如何应对朝廷的内忧外患,这些周鼎老师都将在课程中一一回答。

教师简介

周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课程大纲

第一讲、皇帝的悲喜

1.一篇悼词

2.皇帝神话

3.唯我独尊

4.皇帝悲喜

思考:

1、了解“皇帝”一词的由来。

2、了解皇位继承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第二讲、末代清王朝

1.历代皇帝

2.慈禧入宫

3.慈禧涉政

4.内权之争

5.叔嫂政变

6.垂帘听政

7.叔嫂斗法

8.载湉浮沉

9.载湉登基

10.光绪童年

11.慈安离世

12.慈禧独权

13.慈禧训政

14.光绪选妃

15.光绪大婚

16.帝后之争

17.帝党人士

18.内外交困

19.中日开战

20.中日战局

21.中日和谈

思考:

1、了解清王朝的历史。

2、了解慈禧的生平。

3、概述“辛酉政变”。

4、载湉是如何登上皇位的?

5、慈禧几次垂帘听政,分别是在什么时候?

6、概述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始末。

7、甲午战败中国急于求和的原因是什么?

8、慈禧在位期间有哪些政绩?

9、光绪帝决心改革的原因有哪些?

10、概述中日《马关条约》的内容。

ZA13.百年风流人物:曾国藩

课程简介

本课程讲述了曾国藩的一生,包括他所处的时代及其家世,读书与科第,治学与修身,得意与失意,屡败与屡战,守制与复出,功成与身败等内容。老师讲述风格活泼风趣,旁征博引,将一代名臣曾国藩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对曾国藩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教师简介

周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中兴如梦 序言

一、中兴如梦

二、同治中兴

三、曾国藩为何重新受到推崇

思考:

1.中兴名臣有哪些?

2.何为“同治中兴”?

第二讲 时代与家世

一、19世纪里的世界

二、知人论世

三、惟楚有才

四、祖父家训

思考:

1.曾国藩家的八字家训是什么?

2.如何理解“耕读传家远”?

第三讲 读书与科第

一、父子情深

二、科举考试

思考:

1.了解清代的科举制度。

第四讲 治学与修身

一、问道治学

二、自修计划

三、修身济世

思考:

1.曾国藩修身的具体做法有哪些?

2.曾国藩的济世表现在哪里?

第五讲 得意与失意

一、官运亨通

二、为君分忧

三、直言敢谏

思考:

1.了解《应诏陈言疏》。

2.如何看待曾国藩的直言敢谏?

第六讲 建军与练兵  

一、墨絰从戎

二、团练大臣

三、湘军新制

四、识人之术

思考:

1.什么是墨絰从戎?

2.思考曾国藩的相术。

第七讲 屡败与屡战

一、出师北上

二、屡败屡战

三、反败为胜

四、湖口再败

思考:

1.曾国藩出师北上的背景是什么?

2.简述靖港之战。

3.如何看待曾国藩屡败屡战?

第八讲 守制与复出

一、伸手要官 请求终制

二、东山再起

三、高瞻远瞩

四、置之死地

五、自强之道

思考:

1.曾公为何要向皇帝伸手要官?

2.如何理解曾公的祁门遗嘱?

3.思考曾公的自强之道。

第九讲 功成与身败

一、包围天京

二、功亏一篑

思考:

1.曾公疑案指的是什么?

2.思考曾公的善后之道。

第十讲 是非与褒贬

思考:

1.如何理解左宗棠为曾国藩写的挽联?

2.如何看待曾国藩的是非与褒贬?

哪些措施?

ZA14.百年风流人物:康有为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他所处的时代促使他发起公车上书,想要通过维新变法来改变清代中国的命运。老师将此时光绪的抱负和懦弱、慈禧的强势与顽固、大臣的前盼后顾一一道来。讲述风趣,内容丰富,将当时清代中国内外交困的情形淋漓尽致呈现在世人面前。

教师简介

周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课程大纲

第一讲、康有为上万言书

思考:

1、康有为上清帝的第一书中提到哪些举措?

2、康有为缘何上奏万言书?

第二讲、慈禧与光绪斗法

思考:

1、了解《胶澳租界条约》的签订。

第三讲、西花厅谈话始末

思考:

1、了解西花厅谈话的概况。

第四讲、光绪皇帝与变法

思考:

1、光绪在百日维新的举措有哪些?

第五讲、变法背后的斗争

思考:

1、康有为为何被光绪召见于仁寿殿?

2、慈禧对光绪变法产生哪些担忧?

第六讲、辅学材料——百年宪政

第七讲、百日维新的尾声

思考:

1、光绪变法时采取了哪些政治手段?

第八讲、失败后的诡异事

思考:

1、百日维新失败后康有为的遭遇如何?

第九讲、慈禧的秋后算账

思考:

1、变法失败后慈禧的惩戒举措有哪些?

第十讲、变法后的光绪帝

思考:

1、变法失败后光绪的处境如何?

2、当时国外列强对中国的态度是什么?

第十一讲、辅学材料——正常国家

第十二讲、义和团组织来源

思考:

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义和团组织来源于哪里?

第十三讲、义和团运动始末

思考:

1、八国联军如何瓜分中国的?

2、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十四讲、晚晴革命的吊诡

思考:

1、清末新政实行了哪些改革?

ZA15.阿拉伯世界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课程简介

阿拉伯世界虽然大部分地处亚洲,但是我们对其的了解程度甚至不及对更远处的西欧的了解。本课程从阿拉伯世界的历史开始,详细介绍阿拉伯世界详细的发展状况,并解读与其联系紧密的伊斯兰教相关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意义。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阿拉伯世界的历史与文化,构建起一个全面而客观的阿拉伯世界的景象。

教师简介

李荣建,武汉大学教授。

课程大纲

第一讲 阿拉伯世界情况概述

1.1阿拉伯半岛的自然条件

1.2半岛南部的早期国家

1.3半岛北部与中部的早期国家

1.4阿拉伯半岛的早期文化

第二讲 默罕默德与伊斯兰教

2.1默罕默德早期生活

2.2默罕默德复兴伊斯兰教

2.3默罕默德建立伊斯兰国家

2.4默罕默德的功绩

第三讲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与发展

3.1四大哈里发时期

3.2伍麦叶王朝

3.3阿拔斯王朝

3.4马穆鲁克王朝

第四讲 阿拉伯翻译运动

4.1翻译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4.2阿拉伯的翻译家

4.3翻译运动的意义与影响

第五讲 阿拉伯的哲学

5.1阿拉伯哲学体系初步建立

5.2阿拉伯哲学的发展与鼎盛

第六讲 阿拉伯的历史学

6.1阿拉伯历史学的发展

6.2阿拉伯的历史学家

第七讲 阿拉伯的自然科学

7.1阿拉伯的数学研究

7.2阿拉伯的天文学研究

7.3阿拉伯的医学研究

7.4阿拉伯的化学研究

7.5阿拉伯的物理研究

第八讲 现代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成就

8.1现代阿拉伯世界的文化成就

第九讲 阿拉伯的社会与人民

9.1埃及的社会

9.2叙利亚的社会

9.3叙利亚的动荡与内战

9.4伊拉克的社会

9.5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概况

9.6阿拉伯世界的社会概况

第十讲 阿拉伯世界军事扫描

10.1中东战争:1948-1967

10.2中东战争:1973-1982

10.3两伊战争

10.4海湾战争与伊拉克战争

10.5黎巴嫩战争与加沙战争

10.6利比亚战争

ZA16.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

课程简介

本课程介绍了认知学、词汇学等语言学的一些重要理论,以及涉及衣食住行的文化内容,并比较分析了东西方在语言交际、非语言交际方面存在的差异,剖析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授课老师多从个人的亲身经历出发,旨在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师简介

曾利娟,郑州大学副教授,访美学者,河南省教学标兵,国家级精品课程及精品视频公开课主讲教师。

课程大纲

第一讲 中西方文化交流

1.丝绸之路

2.东西方文化传播

第二讲 中西方文化差异

1.文化符号

2.建筑文化差异

3.饮食文化差异(上)

4.饮食文化差异(下)

5.艺术文化差异

第三讲 交际与跨文化交际

1.交际的方式

中西文化与文学3.社交技巧

4.跨文化交际礼仪

第四讲 语言交际差异

1.语言交际概述

2.东西方语境差异

3.东西方语言交际差异

第五讲 非语言交际差异

1.非语言交际概述

2.体态语差异

3.符号差异

4.距离差异

第六讲 跨文化交际障碍

1.语言障碍(上)

2.语言障碍(下)

3.文化障碍(上)

4.文化障碍(上)

第七讲 跨文化交际实践

1.文化冲突

2.文化冲突案例分析

3.跨文化交际原则及策略

第八讲 跨文化交际经验分享

1.跨文化交际攻略

2.冲突化解攻略

ZA17.英语漫谈蒙古文化

课程简介

该课程以对话形式展示蒙古族文化,通过文化点睛模块介绍和讲解相关文化内容,结合英语口语特点讲授常用语言知识,通过该课程,学习者可逐步扩展对蒙古民族的认识和了解,培养其用英语表述蒙古族文化知识的能力,同时有利于弘扬民族文化,拓宽学习者文化视野与思维,提升学习者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教师简介

萨仁格日乐,呼和浩特民族学院,副教授。

涛歌,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讲师。

苏乙拉图,内蒙古工业大学,教研室主任。

Johnathan,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讲师。

Sarah,呼和浩特民族学院,讲师。

课程大纲

Unit1 Mongolian People

1.1 A New Friend from America

HYPERLINK "https://mooc1-2.chaoxing.com/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201622605&knowledgeId=124568606" 1.2 Genghis Khan

HYPERLINK "https://mooc1-2.chaoxing.com/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201622605&knowledgeId=124568607" 1.3 The Origin of the Names of Temujin and Genghis Khan

HYPERLINK "https://mooc1-2.chaoxing.com/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201622605&knowledgeId=124568608" 1.4 Language points

HYPERLINK "https://mooc1-2.chaoxing.com/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201622605&knowledgeId=124568665" 1.5 Pronunciation in Speaking English—[i] and [ɪ]

HYPERLINK "https://mooc1-2.chaoxing.com/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201622605&knowledgeId=124568666" 1.6 Chapter test

HYPERLINK "https://mooc1-2.chaoxing.com/nodedetailcontroller/visitnodedetail?courseId=201622605&knowledgeId=124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