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长征路的第四天 来到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 红军山上献花篮...

1
感动 A04 青年 2016 年 7 月 22 日 星期五 见习编辑 陆天逸 美术编辑 施伟杰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黄豆豆长征日记] 据悉,“重走长征路青春心向 党”上海青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 红色寻访活动遵义站在遵义停留两 天,上海青年们走上300多级台阶, 在红军山“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纪念 碑前敬献花篮,祭奠先烈。同时他们 也参观了遵义会址纪念馆,据悉,在 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极其危 急的历史关头,独立自主地纠正了错 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 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和中 国革命,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 此外,寻访团还将在今天开展团 队挑战任务,并赴大乌江战斗遗址参 观回龙场战斗纪念馆,进老乡家做 饭,体验模拟红军战争场面等。 在参观完遵义会址纪念馆后,黄 豆豆对四渡赤水的展示很感兴趣,他 表示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真正实 地走访就发现,现场既有 3D 地图,也 有如半环型幕投影的立体呈现,“效 果很逼真,多角度了解四渡赤水的背 景历史,比单纯文字更震撼人心。” 重走长征路的第四天 来到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 红军山上献花篮 祭奠烈士永不朽 昨日,遵义汇川区娄山关红军小学 里又热闹起来,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黄 豆豆给孩子们上起了《用舞蹈讲好中国 故事》的课程,大学生们将折纸、急救包 扎普及等带进了小学课堂。这支由沪上 15 所高校的 20 名 90 后大学生以及 25 名青联委员、青年 企业家等青年组成的“重走长征路青春心向党”上海青年 纪念长征胜利 80 周年红色寻访团昨日来到第三站遵义, 开展了公益爱心活动。活动由团市委、市青联、市学联、市 青基会、新民晚报社、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作为“重走长征路”途中的重要 一站,昨日下午,寻访团在贵州省遵 义市汇川区娄山关红军小学开展 “‘心手相连你我同行’上海青年遵 义爱心行”活动。 当到达红军小学门口时,站在校 门口迎接的是 20 余名手拿红领巾的 “小红军”。“小红军们”为来自上海的 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和大学生们戴 上红领巾。 在参观校内的娄山关红色德育 主题馆时,四个主题展馆也由“小红 军”讲解,今年 10 岁的袁钰淇担任第 一展馆的讲解员,穿着红军服的她介 绍了遵义战役和娄山关战斗。小袁 说,她花了三天准备讲解词,已经在 不少到访客人面前做过讲解,对这段 历史很熟悉。 特别的欢迎仪式让上海青联委 员陈尚云既意外又感动,看到四位小 朋友能流利地讲出革命历史,的确是 认真学习过,“这真的是个非常好的 革命教育机会。” 活动得到了团遵义市委的大力 支持,共青团遵义市委书记石诗源在 活动致辞中表示,自 2013 年中央明 确上海市对口帮扶遵义市以来,上海 和遵义两地共青团迅速建立了紧密 联系,所在的娄山关红军小学也是上 海团市委捐建的遵义市四所留守儿 童自立自强中心之一,“上海青年追 寻红军足迹来到遵义,也对留守儿 童、贫困学子给予关怀,愿这份友谊 长流不息。 ” 据悉,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支 持单位代表向遵义市贫困儿童捐助 爱心基金及学习套装,同时捐建少先 队鼓号队和留守儿童自强中心项目, 希望这些项目的建成能为遵义的留 守儿童提供一个更为健康成长的环 境,打造成孩子们成长的幸福乐园。 在学校教师冯小丽看来,这次活 动的捐赠环节能教会学生心存感恩, 而为孩子们带来的公益课程则能开 拓他们的眼界,让他们有了机会和外 面世界接触。 “这是过草地,开始小跑,小跑变 大跑,快到黄土高坡了……”配合着 《张思德》的舞蹈视频,全国青联常 委、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上海市青 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长、中国著名舞 蹈艺术家黄豆豆昨日为红军小学学 生现场讲解了由自己表演的舞蹈《张 思德》,为了顾及小学生听众,在概述 完这支舞蹈,播放视频时,黄豆豆还 做起了现场解说。 这节时长一小时左右的《用舞蹈 讲好中国故事》公益课程将舞蹈知识 普及和爱国精神传递相融合,现场黄 豆豆分析了舞蹈是合作的艺术、是传 播和平与友谊的艺术等几重特性,还 现场赏析了《醉鼓》、《张思德》、《保卫 黄河》等四支舞蹈视频。 黄豆豆告诉青年报记者,考虑到 课程对象不是艺术类院校学生等专 业听众,如何用活泼、通俗易懂的话 语表述出舞蹈的艺术特性让他颇为 头疼,为此他在繁忙的行程中抽出2 天时间认真备课。黄豆豆也在现场 表示,由于学生年龄的关系,可能一 些内容目前还不明白,“但我想在未 来,如果这堂课中有一两个点让你们 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和正能量,我觉 得这就是此行的意义。” 黄豆豆的课也让红军小学的孩 子听得格外认真。三年级的费丹丹 说,她对《保卫黄河》留下了深刻印 象,很震撼,表演得很好。她曾参加 过学校排练的《送红军》舞蹈,虽然并 不是很会跳,但感受到了舞蹈带来的 轻松和快乐。 昨日除了黄豆豆为在场的 80 余 名学生带来舞蹈课程外, 90 后大学生 们在三至五年级开班,带来了音乐、 素质拓展、折纸玫瑰花、红十字急救 包扎、朗诵等动静结合、寓教于乐的 课程。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大一 生王承昕给五年级学生带来了三角 巾头部包扎法、三角巾膝盖包扎法等 五种急救包扎法,小王让小朋友两两 组队,由他示范,大家学习,小王觉得 学校教育肯定缺乏这类培训,这是提 高他们自救和互救的意识。短短一 个小时,15位学生都跟着小王学习 了一遍包扎法。一直很积极的庹同 学开心地告诉青年报记者,他回去要 演示给父母看。 我是一名舞者,曾经为了舞蹈 创作体验生活时,我曾经到过瑞 金、延安等地,其实早就知道遵义 在革命历史中的意义,这次确是第 一次到访遵义。抽空也在这座城 市走了走,无论是路边的大型浮雕 还是带有长征、红军元素的路名 等,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与长征 的关系,整座城市也比我想象得更 有生机。 当得知有此次活动时,我也是 第一时间报了名,对于长征,我也 是从书本、影视剧中了解较多,但 真正能让我们亲自去重走长征路, 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去走一遍,其 实内心的感受一定更激动。 有些人可能会问,重走长征路 的意义在哪里?我想,重走长征路 应该是对坚定信念的一个重新思 考,红军之所以能创造长征奇迹最 重要的是有坚定信念,长征精神也 有着现实意义,无论我们从事什么 岗位,信念能支撑我们发挥自己的 能量,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我想, 这次上海青年们在征途中一定也 感受到这份坚定的信念。 我觉得,当这次活动结束后, 我们这些参与过的大学生、青联委 员回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后,也一 定会把在路途中体会到的长征精 神更好地传递给身边人,在自己岗 位上做得更好。 当地“小红军”花三天准备讲解词 黄豆豆和大学生为孩子上公益课 敬献花篮 祭奠烈士 2016年7月21日 周四 晴 [花絮] 回馈 上海青年参观 遵义会议会址。 上海大学生教 当地小学生急救包 扎。 通讯员 林德瑛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Oct-2020

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重走长征路的第四天 来到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 红军山上献花篮 …app.why.com.cn/epaper/qnb/images/2016-07/22/A04/QNBA04BQNBA04… · 子听得格外认真。三年级的费丹丹

感动

A04 青年 2016年7月22日星期五见习编辑陆天逸 美术编辑施伟杰

联系我们 [email protected]

[黄豆豆长征日记]

据悉,“重走长征路 青春心向党”上海青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寻访活动遵义站在遵义停留两天,上海青年们走上300多级台阶,在红军山“红军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前敬献花篮,祭奠先烈。同时他们也参观了遵义会址纪念馆,据悉,在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极其危急的历史关头,独立自主地纠正了错误领导,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是中共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

的转折点。此外,寻访团还将在今天开展团

队挑战任务,并赴大乌江战斗遗址参观回龙场战斗纪念馆,进老乡家做饭,体验模拟红军战争场面等。

在参观完遵义会址纪念馆后,黄豆豆对四渡赤水的展示很感兴趣,他表示以前只是在书本上看到,真正实地走访就发现,现场既有3D地图,也有如半环型幕投影的立体呈现,“效果很逼真,多角度了解四渡赤水的背景历史,比单纯文字更震撼人心。”

重走长征路的第四天 来到历史上伟大的转折点

红军山上献花篮 祭奠烈士永不朽昨日,遵义汇川区娄山关红军小学

里又热闹起来,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黄豆豆给孩子们上起了《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的课程,大学生们将折纸、急救包扎普及等带进了小学课堂。这支由沪上

15所高校的20名90后大学生以及25名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等青年组成的“重走长征路 青春心向党”上海青年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红色寻访团昨日来到第三站遵义,开展了公益爱心活动。活动由团市委、市青联、市学联、市青基会、新民晚报社、上海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作为“重走长征路”途中的重要一站,昨日下午,寻访团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娄山关红军小学开展

“‘心手相连 你我同行’上海青年遵义爱心行”活动。

当到达红军小学门口时,站在校门口迎接的是20余名手拿红领巾的

“小红军”。“小红军们”为来自上海的青联委员、青年企业家和大学生们戴上红领巾。

在参观校内的娄山关红色德育主题馆时,四个主题展馆也由“小红军”讲解,今年10岁的袁钰淇担任第一展馆的讲解员,穿着红军服的她介绍了遵义战役和娄山关战斗。小袁说,她花了三天准备讲解词,已经在不少到访客人面前做过讲解,对这段历史很熟悉。

特别的欢迎仪式让上海青联委员陈尚云既意外又感动,看到四位小朋友能流利地讲出革命历史,的确是认真学习过,“这真的是个非常好的革命教育机会。”

活动得到了团遵义市委的大力支持,共青团遵义市委书记石诗源在活动致辞中表示,自2013年中央明确上海市对口帮扶遵义市以来,上海和遵义两地共青团迅速建立了紧密联系,所在的娄山关红军小学也是上海团市委捐建的遵义市四所留守儿童自立自强中心之一,“上海青年追寻红军足迹来到遵义,也对留守儿童、贫困学子给予关怀,愿这份友谊长流不息。 ”

据悉,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支持单位代表向遵义市贫困儿童捐助爱心基金及学习套装,同时捐建少先队鼓号队和留守儿童自强中心项目,希望这些项目的建成能为遵义的留守儿童提供一个更为健康成长的环境,打造成孩子们成长的幸福乐园。

在学校教师冯小丽看来,这次活动的捐赠环节能教会学生心存感恩,而为孩子们带来的公益课程则能开拓他们的眼界,让他们有了机会和外面世界接触。

“这是过草地,开始小跑,小跑变大跑,快到黄土高坡了……”配合着《张思德》的舞蹈视频,全国青联常委、上海歌舞团艺术总监、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会长、中国著名舞蹈艺术家黄豆豆昨日为红军小学学生现场讲解了由自己表演的舞蹈《张思德》,为了顾及小学生听众,在概述完这支舞蹈,播放视频时,黄豆豆还做起了现场解说。

这节时长一小时左右的《用舞蹈讲好中国故事》公益课程将舞蹈知识普及和爱国精神传递相融合,现场黄豆豆分析了舞蹈是合作的艺术、是传播和平与友谊的艺术等几重特性,还现场赏析了《醉鼓》、《张思德》、《保卫黄河》等四支舞蹈视频。

黄豆豆告诉青年报记者,考虑到课程对象不是艺术类院校学生等专业听众,如何用活泼、通俗易懂的话语表述出舞蹈的艺术特性让他颇为头疼,为此他在繁忙的行程中抽出2天时间认真备课。黄豆豆也在现场表示,由于学生年龄的关系,可能一些内容目前还不明白,“但我想在未来,如果这堂课中有一两个点让你们

感受到舞蹈艺术的美和正能量,我觉得这就是此行的意义。”

黄豆豆的课也让红军小学的孩子听得格外认真。三年级的费丹丹说,她对《保卫黄河》留下了深刻印象,很震撼,表演得很好。她曾参加过学校排练的《送红军》舞蹈,虽然并不是很会跳,但感受到了舞蹈带来的轻松和快乐。

昨日除了黄豆豆为在场的80余名学生带来舞蹈课程外,90后大学生们在三至五年级开班,带来了音乐、素质拓展、折纸玫瑰花、红十字急救包扎、朗诵等动静结合、寓教于乐的课程。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大一生王承昕给五年级学生带来了三角巾头部包扎法、三角巾膝盖包扎法等五种急救包扎法,小王让小朋友两两组队,由他示范,大家学习,小王觉得学校教育肯定缺乏这类培训,这是提高他们自救和互救的意识。短短一个小时,15位学生都跟着小王学习了一遍包扎法。一直很积极的庹同学开心地告诉青年报记者,他回去要演示给父母看。

我是一名舞者,曾经为了舞蹈

创作体验生活时,我曾经到过瑞

金、延安等地,其实早就知道遵义

在革命历史中的意义,这次确是第

一次到访遵义。抽空也在这座城

市走了走,无论是路边的大型浮雕

还是带有长征、红军元素的路名

等,都让人感受到这座城市与长征

的关系,整座城市也比我想象得更

有生机。

当得知有此次活动时,我也是

第一时间报了名,对于长征,我也

是从书本、影视剧中了解较多,但

真正能让我们亲自去重走长征路,

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去走一遍,其

实内心的感受一定更激动。

有些人可能会问,重走长征路

的意义在哪里?我想,重走长征路

应该是对坚定信念的一个重新思

考,红军之所以能创造长征奇迹最

重要的是有坚定信念,长征精神也

有着现实意义,无论我们从事什么

岗位,信念能支撑我们发挥自己的

能量,为社会创造价值,所以我想,

这次上海青年们在征途中一定也

感受到这份坚定的信念。

我觉得,当这次活动结束后,

我们这些参与过的大学生、青联委

员回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后,也一

定会把在路途中体会到的长征精

神更好地传递给身边人,在自己岗

位上做得更好。

当地“小红军”花三天准备讲解词

黄豆豆和大学生为孩子上公益课

敬献花篮 祭奠烈士

2016年7月21日 周四 晴

[花絮]

回馈

▲上海青年参观遵义会议会址。

◀上海大学生教当地小学生急救包扎。

通讯员 林德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