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人遗憾告别新兵载梦前行dzb.whb.cn/images/2018-02/17/3/30217.pdf ·...

1
本报记者 吴雨伦 羽生结弦渴望救赎 对于外界今天的花滑男子单人 自由滑将是羽生结弦的卫冕之战对于羽生结弦 这是一场救赎之战 四年前的索契冬奥会羽生结弦如愿 加冕花滑男单冠军但因为在自由滑 中出现的失误 一度被舆论讽刺为 摔跤奥运冠军”。 四年后那个失误 依然是羽生结弦心里难以忘却的痛在短节目以无可挑剔的发挥获得 111.68 的高分后羽生结弦不仅想卫 冕该项目冠军 更想一雪索契之耻 他表示这也是自己 四年来继续拼 变得更强的动力”,“自由滑想弥补 索契冬奥的遗憾 ”。 羽生结弦卫冕之 路上最大的对手将是短节目分别排 名第二与第三的西班牙老将费尔南德 兹和日本小将宇野昌磨曾阔别赛场多时的周洋将在短道 速滑女子 1500 米比赛中亮相周洋在 温哥华和索契冬奥会上均夺得该项目 金牌索契冬奥会后周洋因伤病赴美 治疗远离赛场三年之久本赛季周洋 重返赛场1500 米的最好成绩是世界 杯第 11 与周洋一同参加 1500 角逐的还有韩雨桐和李靳宇今天还 将决出男子 1000 米的金牌只身闯入 四分之一决赛的武大靖能否创造佳绩 值得期待他的同组对手有索契冬奥 会该项冠军哈梅林和本赛季世界杯排 名第一的匈牙利人刘少林在跳台滑雪男子个人高台决赛 今年 45 岁的葛西纪明也将参与 角逐 1992 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 葛西纪明连续八次登上冬奥舞 成为历史第一人在平昌他的 每一次腾空飞跃都将载入历史北京时间 8 05 分 女子冰壶 中国 vs 日本 9 点 花样滑冰 男子单人自由滑 19 05 分 女子冰壶 中国 vs 丹麦 20 05 分 短道速滑 女子 1500 米决赛 20 21 分 短道速滑 男子 1000 米决赛 20 30 分 跳台滑雪 男子个人高台决赛 本报特派记者 沈雷 今日看点 45岁的葛西纪明出战跳台滑雪男子标准台预赛东方 IC 3 主编/ 编辑/ 曹利华 wwwhb.cn 2018 2 17 星期六 传奇的第八次 又是平凡的第一次 飞翔三十余年 葛西纪明八次出战奥运会书写冬奥新历史 当葛西纪明走上高台时已是深夜 22 04 分了 平昌连续回暖了三天 但这个点的低温和怪风对选手们依旧是 一个挑战登台前葛西又专程检查了一下外 衣的拉链 来平昌的第一战是 10 日举 行的跳台滑雪男子标准台预赛直到完 赛后经队友提醒他才发现自己居然忘 了拉紧拉链就这么飞跃而下葛西自 认是一个仔细之人平昌首战就出现这 样的疏忽让他自己都有些吃惊在今天这场男子个人高台赛预赛 葛西纪明排名第 36 位出场104.2 的得分顺利晋级决赛看得出他留力了毕竟最终的名次将由 17 日的决赛两跳 决定在全部 57 名选手中葛西纪明显 得很特别 45 岁零 256 天的年龄与被视 为高危项目的跳台滑雪运动有些格格不 不知从哪年起葛西就习惯了被媒体 追问 何时会退役 ”, 总把 年龄不是问 挂在嘴边的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昌正在见证他个人的第八次奥运会 是冬奥会史上的最新纪录索契的句号 生活的起点 高台赛是葛西纪明更看重的一战 毕竟来到这个年纪已经没有精力三线 全力作战相比标准台高台才是葛西 的主项四年前他在高台个人赛拼下一 枚银牌而这回在自己的第八次冬奥 会中葛西希望有所不同因为他确实 有了不同之处不同 的起点 2014 2 15 那天葛西纪明在索契冬奥会登上 了高台男子个人赛的领奖台虽然这只 是他唯一一枚个人奖牌但七届奥运会 参赛史足以载入史册人们惊讶于他对 于奥林匹克的执着北欧人最先赠予他 的绰号 传奇”, 终于为全世界所明了而当时的他内心却藏着一个小小 的秘密参加完颁奖礼回到运动村已是深 葛西纪明拨通了留守日本的女友怜 奈的电话心里只有你一个人结婚 !” 求婚如此突然 没有一点准备的 怜奈哭出了声用颤抖的声音答应了两天后葛西率领日本队又夺一枚 高台团体赛铜牌 20 他带着两枚奖 牌凯旋21 日赶回故乡北海道下川町调 取户籍材料 22 日向札幌市中央区政府 递交结婚申请 ……23 葛西纪明就独 自飞往北欧重新踏上了参赛之路这大概就是职业运动员的生活节 容不得打乱一点比赛和训练仍在 继续与以往毫无差别有了家庭的葛 西却说自己变了太太比我小 12 所以 现在我的年龄也应该减去 12 。” 2016 1 葛西家又添了一位 新成员女儿璃乃从索契通往平昌之路上葛西纪明 终于不再是独自一人 。“ 开开心心地结 孩子也平安出世现在我想带着家 人一起去平昌。”这是葛西立下的心愿为家人们努力飞翔下去 1992 年阿尔贝维尔20 岁的葛西纪 明第一次踏上冬奥会的舞台他确认台滑雪是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路径家乡下川町挤在北见山地的群山夹 缝之中 是北海道一座典型的落魄小 自葛西诞生起下川町的人口减少 了六成年轻人纷纷离开只有恋家的 老人还在留守甚至连日本铁路系统都 抛弃了这里在这处穷乡僻壤葛西家 生活于最底层 因为父亲利纪长期生 一家五口的生计全靠母亲幸子不分 昼夜地打工维系着即便如此还不时 需要向邻居家借米借钱葛西纪明结缘跳台滑雪并没有也 不需要高尚的理由上世纪 80 年代初 岛宏大夺得跳 台滑雪全日本少年组冠军并成为第一 位入选 日之丸飞行队日本跳台滑 雪队的昵称的下川町人从此小镇上 越来越多的孩子投身这项运动要想摆 脱贫困与封闭要想骄傲地离开破败的 家乡 百米高的跳台上才有唯一的出 我们总爱将伟大选手与运动的结缘 归因于爱 -30的酷寒下 在眼前 只剩黑白两色的苍茫中激励那些一次 次从百米高台飞翔而下的少年们的动 来解释的话过于虚无缥 缈了伟大始于平凡爱扎根于现实葛西 10 岁接触跳台滑雪 时间并 不算早所幸他拥有说不清道不明的 天赋—— 初三时在札幌举行的国际滑雪 大赛上担任测试员结果却跳出了比成 年组冠军还远的距离—— 一鸣惊人的葛 西得以凭借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入读东海 大学附属第四高中这是北海道一所颇 有名望的私立高中繁华的札幌比落魄 的小镇拥有大得多的成功概率这个转 折是靠跳台滑雪挣来的1988 年去札幌上学 葛西纪明第 一次离开了下川町母亲幸子一路将长 男送到离家乡最近的火车站 名寄 ”。 葛西至今还记得站台上的幸子拼命向 着火车挥手的样子我要为家人们努力飞翔下去 。” 这是葛西为自己设立的目标梦想笔记 与母亲的信 葛西纪明有一本 梦想笔记 ”。 少年时起他就记下每一个目标想骑一辆好车我想赢得世界杯 台滑雪)” 诸如此类当这个实现了就写上下一个不管在哪个年纪拥有 梦想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20 来岁的葛西 开始不断将自己 的目标调高 1994 年利勒哈默尔冬奥 他随 日之丸飞行队夺得高台团 体赛银牌四年后的冬奥会在日本长野 举行这似乎是天赐良机我想向妈 妈展示长野冬奥会的……” 但不期而至的却是命运开了最恶 意的玩笑 1997 葛西家遭遇恶徒 纵火幸子严重烧伤接受多次皮肤移 经历反复感染住院十一个月后不 幸离世年仅 46 这个卑劣的罪犯我永远不会原 谅你 。” 在为长野冬奥会最后冲刺的日 子里葛西纪明的内心里塞满了对犯罪 者的憎恨低落的情绪和复发的踝伤联 合作用下 葛西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 尽管参加了长野冬奥会标准台个人赛 但落选高台个人和团体两项比赛的名 日之丸飞行队最终包揽这两 个冠军那次看着在比赛中飞翔的队友 自己心中却在想 如果现在换作是 也许会在比赛中摔落下来吧。’” 处于人生最低谷的葛西纪明依然 需要母亲的帮助一如以往他将幸子 在住院时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带在身边反 复阅读据说亲笔信写于母亲的最后日 子里 带有 遗书 的性质 —— 让我 们就从现在开始努力成为世界最棒的 选手你这个孩子是绝对可以做到的。” 还有谁能比母亲更了解孩子第八次 又是第一次 一次次奥运会都有队友带来家人 助威葛西纪明每次遇到他们后都会直 我很羡慕你们 。” 从阿尔贝维尔 到索契葛西的家人从未出现在奥运会 现场早先是作为新人而低着头努力成为 日之丸飞行队的顶梁柱时外却一桩接一桩作为家庭顶梁柱的母 亲幸子去世了一直为自己打气的妹妹 久美子 16 岁时就患上了 再生不良 性贫血 的恶疾 虽然接受 脐带血 移植手术成功 但此后多次出现并发 姐姐纪子分身乏术她需要照顾妹 妹和自己的家庭而父亲利纪与葛西的 关系一直很疏离 在自己贫困的童年 父亲始终以身体为由没有工作过显然 纪明对这样的利纪心有抵触索契终究才是那个转折点出征前他送给独居在名寄的父亲 利纪一台笔记本电脑想让他通过视 频网站看到 我在那里努力着 。” 纪明 回忆起过往 10 岁出头的自己每天赶 往训练场苦练都是父亲利纪默默陪伴 左右他也没有带上母亲的那封亲笔信 我想让妈妈看见我已经成长了。” 走出长野的绝望经历盐湖城的逐 渐复苏品尝都灵温哥华与奖牌擦肩的 遗憾成长为奥运第一人的葛西纪明在 黑海之滨再次登上领奖台他找回了一 又放下了一些终于得到了一些索契冬奥会之后的葛西纪明有了一 个新的家一个新的开始以及一连串新 的目标去年夏天他的 梦想笔记上的 目标是 想修葺一下老家的家族墓地”。 据说新墓以葛西常年夏季集训所在的冲 绳宫古岛为原型那里静静躺着曾经最 期待他成功的母亲幸子和妹妹久美子带着家人一起去平昌的目标也 已经实现 17 日的高台个人赛决赛与 19 日的高台团体赛 妻子怜奈 女儿 璃乃和姐姐纪子都将在阿尔卑西亚滑 雪中心的看台上为他助威葛西的第八 次奥运会又是第一次的全新体验葛西纪明说 自己写下来的梦想 几乎都完成了 ”, 那么最新的一个呢 我想为家人赢得奥运金牌。” 本报平昌 2 16 日专电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胜利 开幕式上惊艳全场的汤加旗手皮 · 塔乌法托法昨日完成冬奥会首秀在越野滑雪男子 15 公里自由式比赛 塔乌法托法以 56 41 1 的成 绩完赛在全部 116 位选手中排名第 114 世界各国媒体纷纷将目光聚 焦于此在越野滑雪赛场还有很多 与塔乌法托法一样的选手他们虽然 没有机会触摸奖牌但同样展示着奥 林匹克精神冲向终点线前塔乌法托法只有 一个想法他告诉自己,“上帝在那么 多人面前请让我不要摔跤。”塔乌法 托法做到了他冲过终点线等待着其 他人完赛43 岁的墨西哥人吉尔曼 · 马德拉佐最后一个到达终点塔乌法 托法上前与他拥抱他们在追求共同 的目标中培养了坚固的友谊,“我们一 起战斗一起完赛。” 塔乌法托法与马德拉佐的故事并 非个例在大多数人离开后冲线的还 有巴基斯坦选手赛义德 · 胡曼摩洛哥 选手萨米尔 · 阿兹马尼 …… 他们中没 有人擅长越野滑雪但都渴望代表自 己的国家参赛他们为了参加奥运所 付出的努力也被获得冠军的瑞士名将 克洛格纳所认同,“我们在这里为奖牌 而战但同样也能感受到他们所传递 的奥林匹克精神。” —— 今日美国塔乌法托法将参加冬奥会称为奇 他借滑雪装备训练 只有 12 的雪上训练时间为参赛背负 30000 美元的债务尽管面临种种困难他追逐冬奥会的故事将鼓舞很多人 人们害怕失败 害怕批评 害怕父 母说什么 因为害怕 他们从不尝 。” 塔乌法托法表示 两年后 乌法托法将尝试参加东京奥运会的水 上运动项目但如今他有另一个更 重要的目标帮助遭遇飓风袭击的祖 国开启重建之路与奥运会一样是值得为之奋斗的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 赛前塔乌法托法定下两个目标 在赛场关灯前完赛别滑进树丛塔乌 法托法做到了当他开始最后冲刺时长长的滑道上只有一两位选手在前 显得孤独却勇敢冲过终点的那一 瞬间全场掌声雷动塔乌法托法结束 了他的又一段传奇奥运之旅最后一 位进场的选手马德拉佐举着一面墨 西哥国旗在欢呼声中冲过终点包括 塔乌法托法在内的几位选手纷纷围拢 过来集体庆祝他们庆祝并非为了冠 他们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胜利—— 英国广播公司 BBC) 吴雨伦媒体声音 旧人遗憾告别 新兵载梦前行 中国队连续四届冬奥会与女子空中技巧金牌擦肩而过 太阳刚升起时 我们就开始训 满山的雪让人震撼 自由而又刺 。” 这是徐梦桃眼中自由式滑雪的魅 力所在 但更多时候 她不得不面对 的却是背后的残酷 很难想象 冬奥 会发展至今 还会存在着这样一个项 —— 既要求运动员承受从数十米高 空坠入雪面的危险 又以 每轮单个 动作决定晋级或名次 的赛制 刺激 着选手动作难度的不断攀升 而凤凰 雪上公园今夜呼啸的大风 更是让这 场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 显得异常残忍如果一切顺利 徐梦桃本该有三 次纵身跳跃的机会 但在以第二的成 绩晋级次轮后 鞍山姑娘就迫不及待 地将难度系数抬到了那一轮全场最高 3.750同样难以理解的还有徐梦 桃赛前在朋友圈里的那段自我施压式 的豪言—— 不拿冠军就退役 ”。 本就 背负着外界空前期待的她 似乎不必 再去寻找额外的动力 四年前 徐梦 桃在索契与冬奥会金牌擦肩而过 是中国女子空中技巧队在冬奥会上连 续摘得的第三块银牌 也是徐梦桃渴 望弥补的遗憾 而她同样也想将金牌 献给自己的父亲 这一天 恰好是徐 爸爸的生日 但他却在现场目睹了足 以令每一位父亲都心碎的画面 —— 套曾在训练与比赛中重复过无数次的 三周台动作徐梦桃早已熟稔于心 翻腾周数的不足 却让她在双腿触地 后又迅速弹起 而后以头盔垂直向下 的方式重重砸向雪面“( 滑行速度 太慢了太慢了。” 这是鞍山姑娘赛后 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话语之一 在徐梦 桃跛着脚艰难走过混采区时 眼泪同 时留在了这对父女的脸颊上运动生涯就此遗憾谢幕 徐梦桃 似乎并不愿就此盖棺定论 但至少目 四年后的北京却同样是她不敢奢 望的目标 毕竟 对她而言 最现实 的当务之急是取下腿里的那根钢钉 先做手术 做完手术看康复情况再 ”。 这根冰冷的钢钉得追溯到两年前 的那场重伤 那一次 徐梦桃在失去 重心前所挑战的 同样是这套三周台 动作 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 内侧副 韧带扭伤 内侧半月板后角变性 发骨挫伤关节积液病例有多冗长徐梦桃这两年的康复之旅就有多艰辛正如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教练赛 后所言 这支队里的每个人都明白 弥补过去三届冬奥会失金的遗憾 是她们拼了命努力的全部动力至少在这个夜晚张鑫离梦想更近 一些决定奖牌归属的第三轮她与白 俄罗斯选手胡斯科娃只差了 0.62 这反而让赛后误将银牌说成金牌的她 更加遗憾,“有点失望和难过我们那么 努力却总是差一点点运气。” 只不过相较于情绪几近崩溃的徐梦桃而言确定将就此退役的张鑫多了一份坦然毕竟 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 就连她 自己都已准备放弃。“索契冬奥会后接受了双腿的修复手术并选择退役,” 短短两年后在国家队的征召之下鑫再度回归为了平昌她倾尽所有在一个月前再遭打击 ,“ 当时在美国比 赛受伤 左腿半月板撕裂 一度不能训 感谢大家不放弃我。” 过去这些天止痛片成了张鑫戒不掉的”, 每一次 跳跃都难以避免地伴随着疼痛在张鑫看来如今的这枚银牌也算 是对付出的一种回报她的运动员生涯 已然谢幕却依然坚定地期盼着2022 年大家会在北京圆梦”。 张鑫的笃信源 自她对这项运动在国内发展状况的了 在她看来伴随着教练员医疗保障 团队水平的提升以及选材面的拓宽 后面的孩子会蹿升得很快”。 在这样一个夹杂着意外与失望情 绪的夜晚如果说中国队还存有慰藉也只能来自于首度参加冬奥会的孔凡 若非最后一轮有三位选手出现致命 失误同样在落地时摔倒的她本无法以 70.14 分的低分站上领奖台然而对于 这样一位原本只是志在晋级决赛的后 起之秀而言能在决赛中熬过残酷的前 两轮已是令人欣慰的成就。“最后一跳 有些遗憾但我还是想给自己点赞。”凡钰坦言自己也感受到了身在这样一 个强势集体中所面临的压力 但这枚 幸运的铜牌却很可能让她的运动生 涯从此不同,“ 铜牌给了我信心让我有 动力在训练中更加努力未来四年会一步一步成熟起来。” 本报平昌 2 16 日专电本报特派记者 谢笑添 夺冠热门 徐梦桃在第二 轮比赛中摔 无缘奖牌视觉中国

Upload: others

Post on 21-Jun-2020

2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旧人遗憾告别新兵载梦前行dzb.whb.cn/images/2018-02/17/3/30217.pdf · 不需要高尚的理由。 上世纪80 年代初, 岛宏大夺得跳 台滑雪全日本少年组冠军,

■本报记者 吴雨伦

羽生结弦渴望救赎

对于外界, 今天的花滑男子单人

自由滑将是羽生结弦的卫冕之战; 而

对于羽生结弦, 这是一场救赎之战。四年前的索契冬奥会, 羽生结弦如愿

加冕花滑男单冠军, 但因为在自由滑

中 出 现 的 失 误 , 一 度 被 舆 论 讽 刺 为

“摔跤奥运冠军”。 四年后, 那个失误

依然是羽生结弦心里难以忘却的痛。在短节目以无可挑剔的发挥获得

111.68 的高分后, 羽生结弦不仅想卫

冕该项目冠军, 更想一雪索契之耻。他表示, 这也是自己 “四年来继续拼

命、变得更强的动力”,“自由滑想弥补

索契冬奥的遗憾”。 羽生结弦卫冕之

路上最大的对手, 将是短节目分别排

名第二与第三的西班牙老将费尔南德

兹和日本小将宇野昌磨。曾阔别赛场多时的周洋将在短道

速滑女子 1500 米比赛中亮相。周洋在

温哥华和索契冬奥会上均夺得该项目

金牌。索契冬奥会后,周洋因伤病赴美

治疗,远离赛场三年之久。本赛季周洋

重返赛场,1500 米的最好成绩是世界

杯第 11 名。 与周洋一同参加 1500 米

角逐的还有韩雨桐和李靳宇。 今天还

将决出男子 1000 米的金牌,只身闯入

四分之一决赛的武大靖能否创造佳绩

值得期待。 他的同组对手有索契冬奥

会该项冠军哈梅林和本赛季世界杯排

名第一的匈牙利人刘少林。在 跳 台 滑 雪 男 子 个 人 高 台 决 赛

中, 今年 45 岁的葛西纪明也将参与

角逐。 自 1992 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

起 , 葛 西 纪 明 连 续 八 次 登 上 冬 奥 舞

台, 成为历史第一人。 在平昌, 他的

每一次腾空飞跃都将载入历史。

北京时间8 点 05 分 女子冰壶中国 vs 日本

9 点 花样滑冰男子单人自由滑

19 点 05 分 女子冰壶中国 vs 丹麦

20 点 05 分 短道速滑女子 1500 米决赛

20 点 21 分 短道速滑男子 1000 米决赛

20 点 30 分 跳台滑雪男子个人高台决赛

■本报特派记者 沈雷

今日看点

45岁的葛西纪明出战跳台滑雪男子标准台预赛。 东方 IC

3主编/谷 苗编辑/曹利华

www.whb.cn2018 年 2 月 17 日 星期六

传奇的第八次,又是平凡的第一次飞翔三十余年,葛西纪明八次出战奥运会书写冬奥新历史

当葛西纪明走上高台时, 已是深夜

22 时 04 分了 。 平昌连续回暖了三天 ,但这个点的低温和怪风对选手们依旧是

一个挑战。登台前, 葛西又专程检查了一下外

衣的拉链。 来平昌的第一战是 10 日举

行的跳台滑雪男子标准台预赛, 直到完

赛后经队友提醒, 他才发现自己居然忘

了拉紧拉链, 就这么飞跃而下。 葛西自

认是一个仔细之人, 平昌首战就出现这

样的疏忽, 让他自己都有些吃惊。在 今 天 这 场 男 子 个 人 高 台 赛 预 赛

中,葛西纪明排名第 36 位出场,以 104.2的得分顺利晋级决赛。 看得出他留力了,毕竟最终的名次将由 17 日的决赛两跳

决定。 在全部 57 名选手中,葛西纪明显

得很特别,45 岁零 256 天的年龄与被视

为高危项目的跳台滑雪运动有些格格不

入。 不知从哪年起,葛西就习惯了被媒体

追问 “何 时 会 退 役 ”,总 把 “年 龄 不 是 问

题”挂在嘴边的他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平

昌正在见证他个人的第八次奥运会,这

是冬奥会史上的最新纪录。

索契的句号,生活的起点

高台赛是葛西纪明更看重的一战 ,毕竟来到这个年纪, 已经没有精力三线

全力作战。 相比标准台, 高台才是葛西

的主项, 四年前他在高台个人赛拼下一

枚银牌。 而这回, 在自己的第八次冬奥

会中, 葛西希望有所不同, 因为他确实

有了不同之处。“不同 ” 的起点 , 是 2014 年 2 月

15 日。那天, 葛西纪明在索契冬奥会登上

了高台男子个人赛的领奖台, 虽然这只

是他唯一一枚个人奖牌, 但七届奥运会

参赛史足以载入史册。 人们惊讶于他对

于奥林匹克的执着, 北欧人最先赠予他

的绰号 “传奇”, 终于为全世界所明了。而当时的他, 内心却藏着一个小小

的秘密。参加完颁奖礼, 回到运动村已是深

夜, 葛西纪明拨通了留守日本的女友怜

奈的电话, “心里只有你一个人, 结婚

吧!” 求婚如此突然, 没有一点准备的

怜奈哭出了声, 用颤抖的声音答应了。两天后, 葛西率领日本队又夺一枚

高台团体赛铜牌。 20 日,他带着两枚奖

牌凯旋,21 日赶回故乡北海道下川町调

取户籍材料,22 日向札幌市中央区政府

递交结婚申请……23 日,葛西纪明就独

自飞往北欧,重新踏上了参赛之路。这 大 概 就 是 职 业 运 动 员 的 生 活 节

奏, 容不得打乱一点。 比赛和训练仍在

继续, 与以往毫无差别。 有了家庭的葛

西却说自己变了, “太太比我小 12 岁,所 以 , 现 在 我 的 年 龄 也 应 该 减 去 12岁。” 2016 年 1 月, 葛西家又添了一位

新成员———女儿璃乃。从索契通往平昌之路上, 葛西纪明

终于不再是独自一人。 “开开心心地结

婚,孩子也平安出世。 现在,我想带着家

人一起去平昌。 ”这是葛西立下的心愿。

“为家人们努力飞翔下去”1992 年阿尔贝维尔,20 岁的葛西纪

明第一次踏上冬奥会的舞台。 他确认,跳台滑雪是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路径。

家乡下川町挤在北见山地的群山夹

缝 之 中 , 是 北 海 道 一 座 典 型 的 落 魄 小

镇。 自葛西诞生起, 下川町的人口减少

了六成, 年轻人纷纷离开, 只有恋家的

老人还在留守, 甚至连日本铁路系统都

抛弃了这里。 在这处穷乡僻壤, 葛西家

生 活 于 最 底 层 。 因 为 父 亲 利 纪 长 期 生

病, 一家五口的生计全靠母亲幸子不分

昼夜地打工维系着, 即便如此, 还不时

需要向邻居家借米借钱。葛西纪明结缘跳台滑雪, 并没有也

不需要高尚的理由。上世纪 80 年代初 , 岛宏大夺得跳

台滑雪全日本少年组冠军, 并成为第一

位入选 “日之丸飞行队” (日本跳台滑

雪队的昵称) 的下川町人, 从此小镇上

越来越多的孩子投身这项运动。 要想摆

脱贫困与封闭, 要想骄傲地离开破败的

家 乡 , 百 米 高 的 跳 台 上 才 有 唯 一 的 出

口。 我们总爱将伟大选手与运动的结缘

归因于爱 。 在-30℃的酷寒下 , 在眼前

只剩黑白两色的苍茫中, 激励那些一次

次 从 百 米 高 台 飞 翔 而 下 的 少 年 们 的 动

力, 用 “爱” 来解释的话, 过于虚无缥

缈了。 伟大始于平凡, 爱扎根于现实。葛西 10 岁接触跳台滑雪 , 时间并

不算早。 所幸, 他拥有说不清道不明的

天赋———初三时在札幌举行的国际滑雪

大赛上担任测试员, 结果却跳出了比成

年组冠军还远的距离———一鸣惊人的葛

西得以凭借体育特长生的身份入读东海

大学附属第四高中, 这是北海道一所颇

有名望的私立高中。 繁华的札幌比落魄

的小镇拥有大得多的成功概率, 这个转

折是靠跳台滑雪挣来的。1988 年去 札 幌 上 学 , 葛 西 纪 明 第

一次离开了下川町。 母亲幸子一路将长

男送 到 离 家 乡 最 近 的 火 车 站 “名 寄 ”。葛西至今还记得, 站台上的幸子拼命向

着火车挥手的样子。“我 要 为 家 人 们 努 力 飞 翔 下 去 。”

这是葛西为自己设立的目标。

“梦想笔记”与母亲的信

葛西纪明有一本 “梦想笔记 ”。 从

少年时起, 他就记下每一个目标, “我

想骑一辆好车” “我想赢得世界杯 (跳

台滑雪)” 诸如此类, “当这个实现了,

就写上下一个。 不管在哪个年纪, 拥有

梦想是相当重要的事情。”20 来岁的葛西 , 开始不 断 将 自 己

的目标调高 。 1994 年利勒哈 默 尔 冬 奥

会, 他随 “日之丸飞行队” 夺得高台团

体赛银牌, 四年后的冬奥会在日本长野

举行, 这似乎是天赐良机。 “我想向妈

妈展示长野冬奥会的……”但不期而至的, 却是命运开了最恶

意的玩笑 。 1997 年 , 葛西家 遭 遇 恶 徒

纵火。 幸子严重烧伤, 接受多次皮肤移

植, 经历反复感染, 住院十一个月后不

幸离世, 年仅 46 岁。“这个卑劣的罪犯, 我永远不会原

谅你。” 在为长野冬奥会最后冲刺的日

子里, 葛西纪明的内心里塞满了对犯罪

者的憎恨。 低落的情绪和复发的踝伤联

合作用下, 葛西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 ,尽管参加了长野冬奥会标准台个人赛 ,但 落 选 高 台 个 人 和 团 体 两 项 比 赛 的 名

单, 而 “日之丸飞行队” 最终包揽这两

个冠军。“那次看着在比赛中飞翔的队友 ,

自 己 心 中 却 在 想 : ‘如 果 现 在 换 作 是

我, 也许会在比赛中摔落下来吧。’”处于人生最低谷的葛西纪明, 依然

需要母亲的帮助, 一如以往。 他将幸子

在住院时写给自己的一封信带在身边反

复阅读。 据说亲笔信写于母亲的最后日

子里, 带有 “遗书 ” 的性质———“让我

们就从现在开始努力。 成为世界最棒的

选手, 你这个孩子是绝对可以做到的。”还有谁能比母亲更了解孩子?

第八次,又是第一次

一次次奥运会, 都有队友带来家人

助威。 葛西纪明每次遇到他们后都会直

言: “我很羡慕你们。” 从阿尔贝维尔

到索契, 葛西的家人从未出现在奥运会

现场。早先是作为新人而低着头努力, 当

成为 “日之丸飞行队” 的顶梁柱时, 意

外却一桩接一桩: 作为家庭顶梁柱的母

亲幸子去世了。 一直为自己打气的妹妹

久美子 , 16 岁时就患上了 “再生不良

性贫血” 的恶疾, 虽然接受 “脐带血 ”移 植 手 术 成 功 , 但 此 后 多 次 出 现 并 发

症。 姐姐纪子分身乏术, 她需要照顾妹

妹和自己的家庭。 而父亲利纪与葛西的

关系一直很疏离。 在自己贫困的童年 ,父亲始终以身体为由没有工作过, 显然

纪明对这样的利纪心有抵触。索契终究才是那个转折点。出征前, 他送给独居在名寄的父亲

利纪一台笔记本电脑, “想让他通过视

频网站看到, 我在那里努力着。” 纪明

回忆起过往 , 10 岁出头的自己每天赶

往训练场苦练, 都是父亲利纪默默陪伴

左右。他也没有带上母亲的那封亲笔信 ,

“我想让妈妈看见, 我已经成长了。”走出长野的绝望, 经历盐湖城的逐

渐复苏,品尝都灵、温哥华与奖牌擦肩的

遗憾, 成长为奥运第一人的葛西纪明在

黑海之滨再次登上领奖台。 他找回了一

些,又放下了一些,终于得到了一些。索契冬奥会之后的葛西纪明有了一

个新的家,一个新的开始,以及一连串新

的目标。去年夏天, 他的 “梦想笔记” 上的

目标是 “想修葺一下老家的家族墓地”。据说新墓以葛西常年夏季集训所在的冲

绳宫古岛为原型, 那里静静躺着曾经最

期待他成功的母亲幸子和妹妹久美子。“带着家人一起去平昌” 的目标也

已经实现 。 17 日的高台个人赛决赛与

19 日的高台团体赛 , 妻子怜奈 、 女儿

璃乃和姐姐纪子, 都将在阿尔卑西亚滑

雪中心的看台上为他助威。 葛西的第八

次奥运会, 又是第一次的全新体验。葛 西 纪 明 说 , 自 己 写 下 来 的 梦 想

“几乎都完成了”, 那么最新的一个呢?“我想为家人赢得奥运金牌。”

(本报平昌 2 月 16 日专电)

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胜利开幕式上惊艳全场的汤加旗手皮

塔·塔乌法托法昨日完成冬奥会首秀。在越野滑雪男子 15 公里自由式比赛

中, 塔乌法托法以 56 分 41 秒 1 的成

绩完赛, 在全部 116 位选手中排名第

114 位。 世界各国媒体纷纷将目光聚

焦于此, 在越野滑雪赛场, 还有很多

与塔乌法托法一样的选手, 他们虽然

没有机会触摸奖牌, 但同样展示着奥

林匹克精神。冲向终点线前, 塔乌法托法只有

一个想法。他告诉自己,“上帝,在那么

多人面前,请让我不要摔跤。 ”塔乌法

托法做到了,他冲过终点线,等待着其

他人完赛。 43 岁的墨西哥人吉尔曼·马德拉佐最后一个到达终点, 塔乌法

托法上前与他拥抱。 他们在追求共同

的目标中培养了坚固的友谊,“我们一

起战斗,一起完赛。 ”塔乌法托法与马德拉佐的故事并

非个例。在大多数人离开后,冲线的还

有巴基斯坦选手赛义德·胡曼、摩洛哥

选手萨米尔·阿兹马尼……他们中没

有人擅长越野滑雪, 但都渴望代表自

己的国家参赛。 他们为了参加奥运所

付出的努力也被获得冠军的瑞士名将

克洛格纳所认同,“我们在这里为奖牌

而战, 但同样也能感受到他们所传递

的奥林匹克精神。 ”———《今日美国》

塔乌法托法将参加冬奥会称为奇

迹。 他借滑雪装备训练, 只有 12 周

的雪上训练时间, 为参赛背负 30000美元的债务。 尽管面临种种困难, 但

他追逐冬奥会的故事将鼓舞很多人。“人们害怕失败, 害怕批评, 害怕父

母说什么 。 因 为 害 怕 , 他 们 从 不 尝

试。” 塔乌法托法表示。 两年后, 塔

乌法托法将尝试参加东京奥运会的水

上运动项目。 但如今, 他有另一个更

重要的目标: 帮助遭遇飓风袭击的祖

国开启重建之路。 与奥运会一样, 这

是值得为之奋斗的事。———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CNN)赛前塔乌法托法定下两个目标:

在赛场关灯前完赛、别滑进树丛。塔乌

法托法做到了。当他开始最后冲刺时,长长的滑道上 只 有 一 两 位 选 手 在 前

进,显得孤独却勇敢。冲过终点的那一

瞬间,全场掌声雷动,塔乌法托法结束

了他的又一段传奇奥运之旅。 最后一

位进场的选手马德拉佐, 举着一面墨

西哥国旗在欢呼声中冲过终点, 包括

塔乌法托法在内的几位选手纷纷围拢

过来集体庆祝。他们庆祝,并非为了冠

军,他们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胜利。———英国广播公司 (BBC)

(吴雨伦)

媒体声音

旧人遗憾告别 新兵载梦前行中国队连续四届冬奥会与女子空中技巧金牌擦肩而过

“太阳刚升起时 , 我们就开始训

练, 满山的雪让人震撼 , 自由而又刺

激。” 这是徐梦桃眼中自由式滑雪的魅

力所在 , 但更多时候 , 她不得不面对

的却是背后的残酷 。 很难想象 , 冬奥

会发展至今 , 还会存在着这样一个项

目———既要求运动员承受从数十 米 高

空坠入雪面的危险 , 又以 “每轮单个

动作决定晋级或名次 ” 的赛制 , 刺激

着选手动作难度的不断攀升 。 而凤凰

雪上公园今夜呼啸的大风 , 更是让这

场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决

赛, 显得异常残忍。如果一切顺利 , 徐梦桃本该有三

次纵身跳跃的机会 , 但在以第二的成

绩晋级次轮后 , 鞍山姑娘就迫不及待

地将难度系数抬到了那一轮全场最高

的 3.750。 同样难以理解的, 还有徐梦

桃赛前在朋友圈里的那段自我施压式

的豪言———“不拿冠军就退役 ”。 本就

背负着外界空前期待的她 , 似乎不必

再去寻找额外的动力 。 四年前 , 徐梦

桃在索契与冬奥会金牌擦肩而过 。 那

是中国女子空中技巧队在冬奥会上连

续摘得的第三块银牌 , 也是徐梦桃渴

望弥补的遗憾 , 而她同样也想将金牌

献给自己的父亲 。 这一天 , 恰好是徐

爸爸的生日 , 但他却在现场目睹了足

以令每一位父亲都心碎的画面———这

套曾在训练与比赛中重复过无数次的

三周台动作徐梦桃早已熟稔于心 , 但

翻腾周数的不足 , 却让她在双腿触地

后又迅速弹起 , 而后以头盔垂直向下

的方式重重砸向雪面。 “(滑行) 速度

太慢了, 太慢了。” 这是鞍山姑娘赛后

留下的为数不多的话语之一 。 在徐梦

桃跛着脚艰难走过混采区时 , 眼泪同

时留在了这对父女的脸颊上。运动生涯就此遗憾谢幕 ? 徐梦桃

似乎并不愿就此盖棺定论 , 但至少目

前, 四年后的北京却同样是她不敢奢

望的目标 。 毕竟 , 对她而言 , 最现实

的 当 务 之 急 是 取 下 腿 里 的 那 根 钢 钉 ,“先 做 手 术 , 做 完 手 术 看 康 复 情 况 再

说”。 这根冰冷的钢钉得追溯到两年前

的那场重伤 。 那一次 , 徐梦桃在失去

重心前所挑战的 , 同样是这套三周台

动作 。 左膝前交叉韧带断裂 、 内侧副

韧带扭伤 、 内侧半月板后角变性 、 多

发骨挫伤、 关节积液, 病例有多冗长,徐梦桃这两年的康复之旅就有多艰辛。正如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教练赛

后 所 言 , 这 支 队 里 的 每 个 人 都 明 白 ,弥补过去三届冬奥会失金的遗憾 , 就

是她们拼了命努力的全部动力。至少在这个夜晚,张鑫离梦想更近

一些。 决定奖牌归属的第三轮,她与白

俄罗斯选手胡斯科娃只差了 0.62 分,但这反而让赛后误将银牌说成金牌的她

更加遗憾,“有点失望和难过,我们那么

努力,却总是差一点点运气。 ”只不过,相较于情绪几近崩溃的徐梦桃而言,已

确定将就此退役的张鑫多了一份坦然。毕竟,在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内 ,就连她

自己都已准备放弃。 “索契冬奥会后,我接受了双腿的修复手术,并选择退役,”短短两年后, 在国家队的征召之下,张

鑫再度回归。 为了平昌,她倾尽所有,却在一个月前再遭打击 ,“当时在美国比

赛受伤,左腿半月板撕裂 ,一度不能训

练,感谢大家不放弃我。 ”过去这些天,止痛片成了张鑫戒不掉的“瘾”,每一次

跳跃都难以避免地伴随着疼痛。在张鑫看来,如今的这枚银牌也算

是对付出的一种回报。 她的运动员生涯

已然谢幕, 却依然坚定地期盼着“2022年大家会在北京圆梦”。 张鑫的笃信源

自她对这项运动在国内发展状况的了

解。 在她看来,伴随着教练员、医疗保障

团 队 水 平 的 提 升 以 及 选 材 面 的 拓 宽 ,“后面的孩子会蹿升得很快”。

在这样一个夹杂着意外与失望情

绪的夜晚, 如果说中国队还存有慰藉,也只能来自于首度参加冬奥会的孔凡

钰。 若非最后一轮有三位选手出现致命

失误,同样在落地时摔倒的她本无法以

70.14 分的低分站上领奖台。 然而对于

这样一位原本只是志在晋级决赛的后

起之秀而言,能在决赛中熬过残酷的前

两轮,已是令人欣慰的成就。 “最后一跳

有些遗憾,但我还是想给自己点赞。 ”孔凡钰坦言,自己也感受到了身在这样一

个强势集体中所面临的压力 , 但这枚

“幸运” 的铜牌却很可能让她的运动生

涯从此不同,“铜牌给了我信心,让我有

动力在训练中更加努力, 未来四年,我

会一步一步成熟起来。 ”(本报平昌 2 月 16 日专电)

■本报特派记者 谢笑添

夺冠热门

徐梦桃在第二

轮 比 赛 中 摔

倒,无缘奖牌。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