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行业大数据应用背景下 -...

29
1 交通行业大数据应用背景下 IT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 计算机工程学院 庄越 2016.10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May-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

交通行业大数据应用背景下IT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的探索

计算机工程学院 庄越2016.10

2

目 录

产教背景下的专业责任

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

产教融合的困境与解决思路

3

一. 产教背景下的专业责任

4

产教背景下的专业责任

人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IT类专业

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发展:教师职教能力提升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基于业务流的教学资源开发

社会服务:“立地式”科研培训与认证

院校的社会责任

教育的初心与核心

专业的生存能力

5

1. 专业责任: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

适应学生多样化成长需求,面向软件开发(Web网站开发、移动应用开发、虚拟现实开发)、软件测试、产品研发等岗位培养软件工程师、软件测试工程师、Web前端工程师。

以“Java & Android”、“.NET & iOS”两条技术路线,构建“能力主线、进阶式”的课程体系。

6

1. 专业责任:社会服务

服务社会校企共赢

职业资格认证双创教育

科技服务纵横项科技项目研究技术集成应用科研成果转换…

师资培训社会人员培训企业员工职后教育…

培训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厂商职业资格认证

创新创业孵化与实践

7

1. 专业责任:双创教育体系

创新能力5%

创新意识20%

创新精神100%

扶其业5%

增其能20%

明其理100%

学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双“125”目标

通识课程

学校双创教育启蒙

专业群双创教育课

软件专业核心课程渗透

综合项目训练、技术服务项目开发

创业实践

网页设计 Android/iOS应用开发 ……

网络营销 SEO推广 ……

创新创业基础 创新思维 ……

动态网站开发

移动应用开发 ……

IT文化节、科技文化节

中小型业务系统开发

领导力

时间管理

高效沟通

……

专题网站开发 手机APP开发 ……

8

二.产教融合的再认识与解决思路——宏观:路线图与策略

9

1. 从“工学结合”到“产教融合”

职业院校办学视角服务区域经济,服务行业产业是高职院的办学之本,是理工科高校的大学功能要求

交通行业发展需求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

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

推进产教深度融合。• 要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主体作用。• 完善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体系,提升行业指导能力。• 推进专业教学紧贴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有效开展实

践性教学。• 切实规范并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和服务。• 加大对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支持和保障力度。

综合交通 绿色交通

平安交通 智慧交通

培养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

10

2. 宏观: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路线图

人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网络+”

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发展:教师职教能力提升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基于业务流的教学资源开发

社会服务:“立地式”科研培训与认证

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省交通运输厅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教指委、行业协会

IT类龙头厂商大型IT服务提供商

大型系统集成商交通信息化骨干企业

专业责任

政策引导 搭建平台

价值趋同 资源共享

政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

企业导师工作室

双创中心 科技服务平台

师资培训基地

授权认证中心

课程研发中心

中锐教育研究院运

作载体

业务和设备资源协同

课程资源协同

人力资源协同

职业技能鉴定协同

基于资源协同的

产教融合框架

11

2.宏观:产教融合实施策略

校企协同共育人才

人才需求调研职业能力分析现代职教体系探索中高本衔接

人才培养方案 教学模式改革

综合项目实训企业见习与实践职业技能大赛

就业 质量控制

专项技能训练实习生计划推荐就业

人才培养质量反馈专业诊断与改进

服务社会校企共赢

培训与认证协同 学生双创教育产学研用协同技术服务项目技术集成应用科研成果转换

师资培训社会人员培训企业员工职后教育职业资格认证

校园网运营IT桌面运维校园安保中心运营

12

2.宏观:产教融合实施策略

企业助力夯实专业

建设品牌辐射推广

企业文化浸染品牌专业建设

企业奖学金合作项目推广

设备资源协同

教学资源协同

师资协同

校内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实战云平台锐捷认证移动考场

专任教师工程素养提升教师技术能力培训企业导师参与教学技术大讲堂

信息化教育平台、云课堂课程/培训资源开发工程案例、行业应用场景教学在线课程(慕课、微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等

13

三、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中微观:以“立地式”科研为例

14

高职科技服务的实施框架

历练提升教师科技服务能力

让项目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获取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收入

科技服务能力提升

做贡献

得经费

创名声

承担课题产品设计

技术发明

咨询服务成果转化

技术改造为行业企业科技服务

反哺教学,先进技术、一线项目进课堂

双创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提升教师专业实战水平

更新职业教育理念教学教育水平提高

提质量

强能力

出成果

技术落地,服务一线 产教融合、提升质量

15

1.1 源头活水,开展“立地式”科研

树立观念 源头活水,放水养鱼

合理定位

主攻领域

服务方式

发展策略

服务特色

立足交通、面向区域,“立地式”科技服务

弥补科研服务的“末梢神经”、成为科技创新体系的“毛细血管”。

面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华南地区的中小微企业

技术二次开发、技术集成、推广服务、高端技术培训、政策咨询服务;大众科普宣传

以主干专业推动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科技服务

16

1.1 源头活水,开展“立地式”科研

——对接行业、产业链,发挥专业优势,建设科技服务平台, 科技服务接地气,做专、做精、做特;

——利用良好的校企合作网络,与企业“ 无障碍”交流,与生产一线需求同步,弥补中小微企业研发力量不足、技术人才匮乏、储备不够的困境;

——大力推进“立地式”应用技术研发服务,不鼓励但支持高层次科学研究;填补本科院校、大型科研院所“大鸡不吃小米”的空档;

——注重开展中低端应用技术集成、二次开发的科技服务项目,从“能为企业做事”到“企业上门求合作”;

——以科技作为“源头活水”反哺教学,提升教师水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主动充当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的“践行者”、成为创新发展的“助推器”。

17

1.2 IT类专业的科技服务

以移动应用开发、三网融合网络应用、数字媒体设计、教学仪器设备研发、教学资源开发等为主要技术服务与研发领域

(1)承担校内外手机/互联网开发、网络工程等项目,如:手机应用APP、中小型业务系统、网站设计、园区网的设计与施工等。

(2)承担校内外专项项目(节能减排、交通运输、安全教育、科普等领域)的数字媒体设计制作及宣贯任务,包括:平面宣传品、视频制作、影视后期包装、3D虚拟展示系统、企业VI设计、UI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制作。

(3)开展IT类培训与教学资源开发。锐捷、中锐、唯康等公司联合开展专业培训教学资源包建设、教学仪器设备研发等。

18

1.2 IT类专业的科技服务

1989年

2012-2014年

开办计算机类专业

1999-2010升格为高职

2011年

客户:交通运输厅、广东海事局、合作企业、校内业务:数字媒体设计、小型业务系统开发、交通流量调查

2015-2016年

客户:交通运输厅、省高速公路业务:交通流量调查、数据处理

新建交通教育信息化与咨询等院级技术服务团队,形成无界化团队

客户:交通运输厅、校内业务:数字媒体设计

新建数字媒体与信息技术院级服务平台

客户:省交通运输厅、广东海事局、佛航物流集团、校企合作企业、校内业务:中小型业务系统开发、网络工程、网络运维、数字媒体设计、交通流量调查教学资源开发

19

1.2 IT类专业的科技服务

横向技术服务

纵向科技项目

交通厅科技项目5项到帐130万元

横向项目20余项到帐总额220万元

教材8部软件著作权7项专利5项

教学成果获奖

全国文化素质教指委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交通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院级教学成果5项IT类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奖近60项

专业建设成效

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智能交通广东省重点专业:软件技术省级实训基地3个IT类专业实训教学项目、专项训练项目省级精品课程3门,院级精品课程20余门

论著专利

主要成果

(近五年)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客户”

省交通运输厅广东海事局佛航物流集团

中锐网络中星网络广东唯康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20

1.2 IT类专业的科技服务

类型 序号 软件技术专业科技项目名称 项目成效

校外技术服务

1 交通教育培训平台 已在广东省交通运输厅推广使用

2 广东海事局海事法律法规手机APP开发 已在广东海事局中推广使用

3 广东海事局海事法律法规PC版开发 已在广东海事局中推广使用

4 广州锋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安卓中国手机版 软件已经发布,下载量过万

5 广州先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微展手机版 1.0版本已经上线

6 广州魔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蓝牙音箱手机版 产品已经上市

7 船运通外贸驳船业务系统 佛山明睿达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横向技术服务项目;在研,计划2016年12月上线

校内技术服务

1 新生适应性问卷调查管理系统 教务处已连续3年使用系统,为2013-2015级新生进行适应性调查

2 学生医疗保险管理系统 后勤管理处已使用系统为学生建立医疗保险档案

3 学生综合测评管理系统 学生工作处已使用系统用于评价学生每学年的综合表现

21

2 项目载体,科研反哺教学

教师:专项科技计划项目应用技术服务项目校企合作开发项目研发平台科技任务

学生:研发内容进课堂毕业设计项目综合实践项目专项训练项目技能竞赛选题

教师:更新丰富教学资源和实战案例,良好的教学本领;学生:实践技能提升、创新精神(意识)得到培养,

共享研发创新成果,增加高质量就业砝码。

科技平台依托科技项目载体创新创业教育师生共享成果提升人才质量

22

2 项目载体,科研反哺教学编号 科研项目 关联反哺课程

1基于ECAScript高性能引擎的移动终端跨平台开

发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ava程序设计、Java高级应用

2 高职学生专业适应性评价体系开发软件工程概论、Java程序设计、

Java高级应用

3 校友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与设计C#程序设计、ASP.NET动态网页

设计、SQL Server网络数据库

4 广东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成果3D展示系统建设网页设计与图像处理、

Photoshop图像处理

5 《广东海事局海事法律法规手机APP》开发

Android程序设计、Android高

级应用

6 智能儿童腕表

7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的个人健康管理系统的研究

与实现

8 顶岗实习管理过程质量监控平台 Java程序设计基础、Jsp动态网页

设计、软件测试技术9 问卷调查系统

改造为教学项目

作为学生的课程项目

依托教学开发资源

以教学作为技术服务项目的储备

23

3 放水养鱼:转变管理模式

10项制度 放水养鱼三年来出台10 余项科技管理制度: 学校不收科研管理费(三年) 实行项目负责人财务报销制学校出资扶持专利保护和科技成果培育建立绩效评价为导向的科技服务评价机制

300万奖补 激发动力每年学校安排: 100万元/年的科技项目资助配套经费 100 万元/年的教科研成果奖励资金 100万元/年的师资队伍职教能力提升经费

24

3. 放水养鱼: 内核驱动实施三个挂钩 体现绩效为先研发绩效与个人年度业绩考核、聘期考核挂钩,推动个人发展研发成果与二级学院工作考核挂钩,促进团队进步研发过程与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挂钩,科技反哺教学

引入竞争机制,改革投入模式立项校内竞争,由“摘果子”改为“抢果子”(不撒胡椒面、不搞平衡)科技资助投入采取奖补结合(高水平项目、高水平成果除资助外还额外奖励)

分类支持,扶优、扶特、扶需面向教师科研服务能力“应用科研能力提升计划”、“技术服务专向支持计划”面向师生联合申报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与专利培养计划”;面向高端人才的“博士资助项目计划”;面向高水平项目和成果培育的“学校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培育计划”

25

3 放水养鱼:运作载体

政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

企业导师工作室

双创中心 科技服务平台

师资培训基地 授权认证中心

课程研发中心

中锐教育研究院运作载体

搭建平台,培育团队工程技术应用中心协同创新发展中心科技服务团队

协同创新,汇聚资源校外协同:数十家以行业企事业和高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核心成员校内合作:二级学院(专业群)之间开始师资、资源、信息共享

学校策略 专业策略

“无界化”项目团队与运作机制

26

多方受益共赢

学生缺乏真实项目训练,专业信心不足

行业影响力、认同感欠缺

单兵作战、能量有限缺乏领军人才

形成“无界化”科研团队,优势互补,发挥团队集群效应

“真刀实枪”的参与真实项目,大幅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和成就感

通过合作项目,行业企业了解专业的科研服务能力、技术优势、认可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雾里看花”、底气不足实战经验不足,缺乏信心

技术“保鲜”、提升工程素养反哺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教师

学生

专业

服务外包、利用院校优质资源获得优质的专业服务获得优秀的毕业生

企业“大鸡不吃小米”,有的项目找不到合适的机构承接自身技术研发人才储备不足

27

一点感想

28

一点感想

• 挖掘客户需求

• 追求高品质的服务

• 联手精诚合作的伙伴

•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929

电话:020-87024621邮编:510650网址:www.gdcp.cn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源路789号

谢谢聆听,期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