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25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王先俊 章征科 编著 2006 ·合肥

Upload: others

Post on 02-Jan-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书书书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王先俊 章征科  编著

2006·合肥

Page 2: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内 容 简 介

本书是安徽省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教学内容整合与教学方

法创新》的研究成果。

全章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鸦片战争

前后经世派的政治思想,太平天国农民政治思想;洋务派的政治思想;维新派的政治

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

播;国民党诸派别的政治思想;五四以来资产阶级诸派别的政治思想;中国共产党的

新民主主义理论等。

 图书在版编目(犆犐犘)数据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王先俊,章征科编著.—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

社,2006.12

 ISBN731202033X

 Ⅰ.近… Ⅱ.①王… ②章… Ⅲ.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 Ⅳ.D09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6)第162605号

出版发行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邮编:2300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印刷厂印刷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10×960/16  印张:16.875字数:330千

2006年10月第1版 2006年10月第1次印刷

印数:1—2000册

ISBN731202033X/D·36 定价:28.00元

Page 3: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目  录

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1)!!!!!!!!!!!!!

 第一节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内涵概说 (1)!!!!!!!!!!!!!!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4)!!!!!!!!!!!!!!

 第三节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主题和特点 (9)!!!!!!!!!!!

 第四节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5)!!!!!!!!!!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经世派的政治思想 (20)!!!!!!!!!!!!!!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20)!!!!!!!!!!!!!!!

 第二节 经世派的形成与经世思想的兴起 (26)!!!!!!!!!!!!!

 第三节 改革的呼声及实践 (30)!!!!!!!!!!!!!!!!!!!

 第四节 睁眼看世界思想 (34)!!!!!!!!!!!!!!!!!!!!

 第五节 经世思想的评价 (37)!!!!!!!!!!!!!!!!!!!!

第二章 太平天国农民政治思想 (39)!!!!!!!!!!!!!!!!!!

 第一节 洪秀全的宗教思想 (39)!!!!!!!!!!!!!!!!!!!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反清思想 (42)!!!!!!!!!!!!!!!!!!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反孔排儒思想 (44)!!!!!!!!!!!!!!!!

 第四节 《天朝田亩制度》中的人间天国构想 (46)!!!!!!!!!!!!

 第五节 《资政新篇》的维新理念 (48)!!!!!!!!!!!!!!!!!

第三章 洋务派的政治思想 (52)!!!!!!!!!!!!!!!!!!!!

 第一节 洋务运动的兴起与洋务派的形成 (52)!!!!!!!!!!!!!

 第二节 洋务派的变局观 (54)!!!!!!!!!!!!!!!!!!!!

 第三节 洋务派的和戎观 (57)!!!!!!!!!!!!!!!!!!!!

 第四节 洋务派的变法思想 (59)!!!!!!!!!!!!!!!!!!!

 第五节 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62)!!!!!!!!!!!!!!!!!

 第六节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64)!!!!!!!!!!!!!!!!!

第四章 维新派的政治思想 (69)!!!!!!!!!!!!!!!!!!!!

 第一节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69)!!!!!!!!!!!!!!!!

 第二节 早期维新派的政治思想 (69)!!!!!!!!!!!!!!!!!

 第三节 戊戌维新派的形成 (75)!!!!!!!!!!!!!!!!!!!

 第四节 维新运动的理论准备与实践活动 (78)!!!!!!!!!!!!!

ⅰ目  录

Page 4: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第五节 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的思想论战 (90)!!!!!!!!!!!

 第六节 戊戌前后的大同思想 (92)!!!!!!!!!!!!!!!!!!

 第七节 维新思想在20世纪初年的演进 (96)!!!!!!!!!!!!!

第五章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 (106)!!!!!!!!!!!!!!!

 第一节 民主革命的兴起 (106)!!!!!!!!!!!!!!!!!!!

 第二节 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与革命力量集结 (106)!!!!!!!!!!

 第三节 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 (111)!!!!!!!!!!!!!!!!!

 第四节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118)!!!!!!!!!!!!!!!!

 第五节 辛亥革命前后的无政府主义思想 (125)!!!!!!!!!!!!

 第六节 辛亥革命前后的国粹主义思想 (133)!!!!!!!!!!!!!

第六章 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 (138)!!!!!!!!!!!!!!!!!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138)!!!!!!!!!!!!!!!!!!

 第二节 反封建主义的思想启蒙 (141)!!!!!!!!!!!!!!!!

 第三节 东西文化论战 (147)!!!!!!!!!!!!!!!!!!!!

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54)!!!!!!!!!!!!!!!!

 第一节 社会主义思想的传入 (154)!!!!!!!!!!!!!!!!!

 第二节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社会主义学说的介绍 (155)!!!!!!!!

 第三节 五四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 (160)!!!!!!!!!!!!!!!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169)!!!!!!!!!!!!!!

第八章 国民党诸派别的政治思想 (179)!!!!!!!!!!!!!!!!

 第一节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179)!!!!!!!!!!!!!!!!!

 第二节 戴季陶主义 (181)!!!!!!!!!!!!!!!!!!!!!

 第三节 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政治思想 (185)!!!!!!!!!

 第四节 汪精卫为代表的改组派的政治思想 (189)!!!!!!!!!!!

 第五节 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人的政治思想 (194)!!!!!!!!!!

第九章 五四以来资产阶级诸派别的政治思想 (199)!!!!!!!!!!!

 第一节 联省自治派的政治主张 (199)!!!!!!!!!!!!!!!!

 第二节 人权派的政治主张 (201)!!!!!!!!!!!!!!!!!!

 第三节 第三党的政治主张 (204)!!!!!!!!!!!!!!!!!!

 第四节 乡村建设派的政治主张 (210)!!!!!!!!!!!!!!!!

 第五节 战国策派的政治主张 (227)!!!!!!!!!!!!!!!!!

 第六节 第三条道路 (229)!!!!!!!!!!!!!!!!!!!!!

第十章 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234)!!!!!!!!!!!!!!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34)!!!!!!!!!!!!!

ⅱ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Page 5: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246)!!!!!!!!!!!!!!!!!

 第三节 新民主主义国家理论 (253)!!!!!!!!!!!!!!!!!

 第四节 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 (256)!!!!!!!!!!!!!!!!!

主要参考文献 (260)!!!!!!!!!!!!!!!!!!!!!!!!!

后 记 (263)!!!!!!!!!!!!!!!!!!!!!!!!!!!!

ⅲ目  录

Page 6: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

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一个知识和智慧的宝藏,有许多令人感兴趣的问题。

一百多年的近代中国历史,充满着内外交织的各种矛盾。面对千年未有之变局,

政治家和思想家们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各种思潮应接不暇,共同编织出一幅绚

丽多彩的思想画卷。在对这幅思想画卷作个案和剪裁式的研究之前,先勾勒其全

貌,对诸如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内涵、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等问题进行系统分

析是必要的。它不仅是个案研究的一个补充,也是个案研究的一个基础。

第一节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内涵概说

一、何谓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解读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内涵,首先要对“近代”、“现代”的划分有一

个明确的界定。在外国这两个概念是通用的,英文 modern既指近代,也指现代。

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习惯将1840~1919年的历史,称为中国近代史,把

1919~1949年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这种理解和划分是否科学,从20世纪50

年代起就有争论。

把历史分为古代、近代、现代的标志等几个概念,不仅仅是为了区分时间的远

近,更是为了区别不同的社会形态,揭示历史演变的规律。古代史是奴隶社会史、

中世纪是封建社会史、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社会史、现代史是社会主义史。一部人

类历史总体上就是按照上述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历史。由于中国正常的历史发

展进程被帝国主义的侵略所打断,并没有出现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在

1840年鸦片战争后逐步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社会从1840年开始

至1949年结束。所以毛泽东在《唯心史观的破产》等文章中,是把这109年的历

史,统一称为中国近代史的,如他不止一次地说过:“艾奇逊胡诌了一大篇中国近

代史”。〔1〕范文澜在延安写了一部中国近代史,分上、下两篇,上篇到五四运动,

下编是五四以后,没有把五四运动作为近代、现代的标志把两个阶段区别开来,只

1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1〕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09页。

Page 7: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是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阶段做了区分。基于上述情况,在上个世纪50年

代,当人们把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这两个概念区别使用,并把五四运动作为两

者区别的标志时,便有人反对这种做法,提出应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作为区

分近代、现代的标识,即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都属于中国近代

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历史,则应称为中国现代史。如李新在拟定《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通史》提纲时,便正式提出过这种意见并专门撰文发表。在《通

史》第1卷前言中也明确表示:“本书写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期———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的历史,是近代史的一部分,所以没有采用现代史这个比较合乎习惯

但却不合乎科学的名称。”〔1〕这种关于近、现代划分的意见,在当时史学界有人赞

同,也有人不赞同或者说没有采用这种划分方法。胡绳对这一问题看法前后也有

个变化。他在《历史研究》1954年第1期上发表了《中国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一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运动约80年间的历史应如何细分为若干阶段、若干时期的问题”。〔2〕1955年2

月胡绳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组织的中国近代史讲座第一次报告

中又说:“我们所说的近代史,是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时

止这80年的历史”。“这段历史以前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至少延续了两千多年。

这两千多年并不是完全停滞不动,最近在讨论《红楼梦》当中提出这样一个看法,

就是明末清初那个时代已经有了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不过那毕竟是萌芽,一直

到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比明末清初所发生的变化不

知要大多少。这种变化虽然没有使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社会,可是鸦片战争以后中

国却变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要从鸦片战争

算起,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我们把这一段历史划分成两段,以五四

运动为界线。我们研究中国近代史,就是研究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前一段,从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这一段就叫作中国近代史时期。”〔3〕改革开放后,胡绳改变

了上述看法。他在1980年出版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一书的序言中说:“这

本书所讲的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中的前一段,即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

义革命开始以前一段的历史。虽然多年来大家习惯上称这一段的历史为中国近

代史,但是早已有人建议,把中国近代史规定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百一十年的历史,而把中国民主革命胜利,摆脱了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以后,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历史称为中国现代史。在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已经超过三十年的时候,按社会性质来划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

2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1〕

〔2〕

〔3〕

彭明.《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十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页。

《胡绳全书》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3页。

《胡绳全书》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15页。

Page 8: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史,看来是更加适当的。这本书没有采用《中国近代史》这样的书名,不但因为避

免雷同,而且因为这只是中国近代史前期的历史。”〔1〕胡绳的观点已成为现在绝

大多数人的共识。本书所使用的“近代”的概念也是这个意思。

解读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内涵,第二方面是要回答什么是政治思想

史?就思想而言,是比较宽泛的,有经济思想、文化思想、军事思想、伦理思想、学

术思想等等,对于这些思想从历史学的角度去研究,就构成了各种各样的思想史。

我们要讲的,不是一般的思想,而是政治思想,不是其他什么思想史,而是政治思

想史。所谓政治思想,指的是关于国家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思考。它主要研究

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态度、政治主张。对这些政治态度、政治主张做出历史学的分

析,以其历史演进的过程为对象,这才构成政治思想史的基本内涵。人们可以对

某个阶级、阶层、集团等政治态度、政治主张进行研究,但这只是对某种“政治思

想”的研究,只有以政治思想的发展过程为对象,才真正赋予其政治思想史的意

义。所以,弄清什么是政治思想史,必须注意两个基本因素:一是政治思想是什

么?二是历史是什么?或者说怎样才能成为历史学科?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以为简要地讲,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就是以1840~1949

年这段时间内各个阶级、阶层、集团等政治思想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的一个独立

学科。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由于从当下的学科归属上,人们往往将其置

于政治学的学科门类之下,这又延伸出下一个问题,即如何给它一个较为准确的

学科定位。

二、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定位

中国政治思想史是政治学理论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门断代的政治思想史,当然也是政治学

理论学科的基本内容之一。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主要的研究内容,概括地说就是

中国近代时限内各社会阶级的政治态度、政治主张。对于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发展

抱什么态度,有什么主张,提出一种什么方案,通过一种什么制度来实现他们的方

案。这其中既包括了进步阶级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也包括中间阶级与落后阶

级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张。这些思想和主张,从政治学的角度讲,既包括近代中

国历史上关于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思想,又包括近代中国历史上救国、救民和治

理国家的基本思想和主张,这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核心内容;同时,还要看

到,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又是近代中国思想史的组成部分,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有着自身的独特内容和发展规律,具有思想的联系性和整体性。近代中国政治思

3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1〕 《胡绳全书》第6卷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Page 9: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想史的研究,还要揭示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时代背景、社会作用、思想联系、价值

蕴含和历史局限,从而描述出近代中国政治思想丰满的历史发展进程,展现出各

种政治思想主张的联系性和整体性。

由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有着上述“身兼二任”的特性,使得这一学科具有学

科内容的交叉性。明确地说,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既是政治学的内容,又是近代

中国思想史的内容。学科内容的这种交叉性,决定了研究者必须具备两个学科的

基本素养,既要有政治学的理论水平,又要有研究思想史的基本功力。研究中必

须二者兼顾,既要符合政治学的规范,紧扣政治思想这一主题进行材料取舍和思

想阐发,又要遵循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规律,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以

政治家和思想家的著述为主,重视纵向的进程考察和分析,二者缺一不可。总之,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是一个交叉学科。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治思想历史悠长。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就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政治

思想体系。它以家庭为依托,以礼、仁为根本,以“天人合一”、“内圣外王”的贤人

之治为途径,以“天下太平”、“世界大同”为旨归,具有意蕴博大、理想高远的鲜明

特征。这一思想在汉代被奉为正统后,一方面很好地与中国的小农经济相融合,

维护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并孕育出辉煌灿烂的政治文化,另一方面由于这种

思想体系的成熟,又使得其后的思想家难以逾越和突破这一思想模式。所以,中

国的政治思想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稳定而少变化与创新,重一致而缺乏

多样与开放的特点。西方政治思想与此却截然相反。它缺乏稳定而显多变,中世

纪的神权思想是对上古希腊古典政治思想的否定,近世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

论”、“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学说等又是对中世纪神权思想的否定,随之而起

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又是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超越和否定。

超越和否定,就是变化和创新。西方政治思想在多数发展时期还表现为多样和开

放,各种政治思想互相争鸣,又互相吸收,源源不断地给政治思想的发展注入活

力,而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与创新,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与进步。因此,到了近

代,西方无论在思想方面,还是在社会经济方面都远远地跑到了中国的前面。中

国政治思想发展的上述状况和特点随着中国历史步入近代才有所改变。

一、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

这一时期的历史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前为止,共计79

年,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段历史是中国由一个独立的

4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Page 10: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自然经济占绝对地位的国家和社会逐步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和社会的

历史。从政治思想的发展看,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封闭的国门被打开,外国

的各种政治思潮相继传入中国,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传统路径开始转变,与外来

的各种政治思想直接接触和冲突。在中西政治思想冲突的背景下,地主阶级经世

派首先起而抨击封建弊政,倡导学习西方,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从那时起,“先

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求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

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1〕在政治思想领

域先后涌现出几个有代表性的政治思想,即经世派政治思想、太平天国农民政治

思想、洋务派政治思想、戊戌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思想。经世派的政治

思想突出表现为对封建社会弊政和落后思想的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国家

和社会的主张,其中包括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太平天国农民政治思想,以旧时代

农民阶级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准,破天荒地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政治思想理论,其内

容包括反侵略的民族平等思想、反封建的阶级平等思想、要求消除一切剥削压迫

的小农乌托邦(农业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政治主张,从而

在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洋务派的政治思想继承了地主阶级经

世派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主张,并付诸实践,举办了洋务运动。虽然对洋务

派政治思想和洋务运动的评价至今仍有分歧,但其提出的变局观、变易观、改革观

和中体西用论在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上毕竟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洋务派为了变革

而与守旧派的论战更是值得研究和肯定。洋务派本来就由当权的权贵和不当权

的知识分子组成,洋务派政治思想一开始也由左右两翼构成,随着时局的转换和

新兴阶级阶层力量的增长,到了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政治思想的左翼逐渐演

变成早期维新思想,正是这一思想成为戊戌维新派政治思想直接的理论源头。戊

戌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前期政治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戊戌维新派以西方

的进化论为基础,明确提出了“救亡图存”、“全变”、“君主共主”、“以工立国”等政

治思想和主张。由于以“进化论”为其理论基础,这就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政治

家和思想家们的政治主张置于比较科学的思想理论基础之上。如果说,中国传统

政治思想步入近代以后开始了它的转型,那么戊戌维新派的政治思想则是这一转

型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思想是在继承和超越维新派

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吸收了西方政治思想中有关民主、自由、平

等的思想精华。其内容包括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在“三大主义”的指导下,

辛亥革命发生,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皇权的推翻给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

打击是毁灭性的。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自此以后加速了转型的进程。辛亥革命后,

5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1〕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1470页。

Page 11: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皇帝被赶跑了,辫子也剪了,但是国家的状况却没有改变,“国家的情况一天天坏,

环境迫使人们活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1〕这预示着近代中国政

治思想必将面临又一次的新生。此后,中国政治思想界也进入到了一个思想更加

多元、更加混杂的时期。

从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从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最后到辛亥革命,近代中国

社会经历了几次大的政治变革,政治思想也经历了与上述变革基本对应的几个阶

段。从总体上看,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前期,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已不适应时代的要

求。伴随着民族危机的一步步加重和西方政治思想的冲击,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已

失去独尊的地位;另一方面西方政治思想被作为救国救民的良方相继引入试验而

遭失败,这说明整个思想界仍没有找到真正能够救国救民的路径和方案。当然,

人们的思想却开放了,从而更加主动地吸收和选择救国救民的真理了。

二、近代中国历史的后期

这一时期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共计

30年,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一时期,近代中国政治

思想发展有两个高峰,即五四时期和抗战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政治

思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新三民主义政治思想,各种各样的资产

阶级改良派的政治思想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四种思

想类型同时并存,最后是无产阶级政治思想开花结果。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思想界呈现出一种非常复杂的局面,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

治主张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民族主义指导下,满清政府被推翻了,但中国仍

然受多个帝国主义的压迫,面对汉人专制,民权主义受到挑战,被孙中山一生都看

得非常重要的民生主义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是不是资产阶级政治思想不适

合中国的国情?以康有为、严复为代表的一派人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企图恢复

传统政治思想以救中国,一时间复古思潮甚嚣尘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

革命派虽然继续坚持革命的道路,但其政治思想已经解决不了当时中国面临的急

迫的政治问题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怎么办?以陈独秀、李大钊、鲁迅为代表的一

批年轻的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在怀疑和思索中觉醒和成长起来,发动了以批

判封建专制主义、高扬民主与科学为内容的新文化运动。他们的激进民主主义思

想成为当时最富有时代意识的政治思想。虽然其中仍有偏颇和不足,但新文化运

动及其表现出的激进民主主义极大地震撼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起人们的大

胆怀疑和不断探索的精神勇气,从而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各种新的政治思

6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1〕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69~1470页。

Page 12: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潮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传播准备了思想条件。

毛泽东曾经指出:“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这时,也只是在这时,中国人从思想到生活,才出现了一个崭新时期。中国

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

化了。”〔1〕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资本主义趁帝国主义无暇东顾之机,获得了

一次短暂的发展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都有所壮大。1919年在俄国十月革

命的影响和民族危机的刺激下,爆发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

上了政治舞台,中国革命发生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转

折。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思想也发生了根本变化。首先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

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政治思想的核心和指导思

想。对于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国无产阶级先进分子首先表现了热烈的欢迎,希望

中国也能走社会主义道路。他们中的许多人也由此从民主主义发展到马克思主

义,成为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1918年7月至1919年1

月,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

利》和《新纪元》等文章,认为俄罗斯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是二十

世纪全世界人类普遍心理变动之显兆”,〔2〕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20世纪新潮

流的胜利,在这个潮流面前,什么皇帝、军阀、官僚、军国主义、资本主义,“都象枯

黄的树叶遇见凛冽的秋风一般,一个一个的飞落在地。由今以后,到处所见的,都

是Bolshevism战胜的旗。到处所闻的,都是Bolshevism凯歌的声。人道的警钟

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境,必是赤旗的世界!”〔3〕他还指出,十月

革命开辟了世界革命和人类觉醒的新纪元,“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

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

道路。我们应该趁着这一线的光明,努力前去为人类活动,作出一点有益人类的

工作。”〔4〕继李大钊之后,陈独秀也在1919年4月发表了《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

命》一文,指出十月革命是“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5〕肯定其划时代的

伟大意义。李大钊、陈独秀等欢呼和讴歌十月革命,从中看到了解救中国苦难的

新途径,决心“走俄国人的路”,走十月革命的路。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与李大

钊、陈独秀选择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五四时期还涌现出众多其他各种各样

的政治思潮,包括无政府主义、工读互助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实用主义等等,一

7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1〕

〔2〕

〔3〕

〔4〕

〔5〕

《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0页。

《李大钊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7、219页。

《李大钊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6页。

《李大钊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独秀文存》,安徽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9页。

Page 13: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方面当时马克思主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政治思想中的主导地位是在与以上各种

政治思潮的斗争中逐步获得的,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又与上述各种政治思潮一起

共同展示出当时政治思想界的繁荣景象,从而使五四时期成为近代中国历史后期

政治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五四以后,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日益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

相结合。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断探索,并在与其他各种政治思

想以及党内“左”、右倾错误的斗争中,提出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探索并充分阐释了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经

历了从萌芽到基本形成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

派的三民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帮助下也获得了新生,发生了由旧到新的巨大转

变。孙中山逝世后,三民主义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宋庆龄、何香凝为代表的

国民党左派继承孙中山的遗志,高举三大政策和三民主义旗帜,继续其反帝反封

建的革命斗争。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各民主党派也

都基本上遵从三民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则完全背叛了三民主义,

在政治思想上逐步形成了中国封建买办专制主义。在这一时期,资产阶级中间道

路思想也很活跃。五四运动及其以后一段时间,中间路线的重要代表人物是胡适

和张东荪,大革命时期的代表则是戴季陶。土地革命时期出现了更多的中间政治

派别,其中以汪精卫为代表的改组派,以胡适为代表的人权派和以梁漱溟为代表

的乡村建设派的政治思想影响较大。中间派别的政治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反蒋,又

反共,幻想以本阶级为主体进行独立革命,建立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

国。总之,这一阶段是中国思想界调整思考方向和发生深刻分化和组合的时期。

按照20年代末刚刚上台的蒋介石的说法,这“是一个思想很复杂的”,“四万万同

胞无所适从”的年代。蒋氏的感慨,正是政治革命和文化运动深入,统治意识已经

无法控制局面的真实写照。〔1〕

抗日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后期中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中华民族面临着

更加危急的政治危机,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同时阶级矛盾依然存在。在这一

时期,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主义和思想再次涌入中国,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转型

的历史时代。30年代末4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

的实际进一步结合,最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在各种思

想的冲突和斗争中,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以其救国救民的科学性和实践

性而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经过解放战争的生死

决战,取得了民主革命的最后胜利,建立了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发展前途的

8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1〕 彭明等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10页。

Page 14: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政治思想也随着中国革命的最后胜

利而最终获得了在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抗日战争时期也是蒋介石封

建买办专制主义的成型时期。一方面蒋介石在全国推行法西斯式的统治,既反对

共产主义,也反对民主主义,对人民的民主、自由要求与反抗,采取镇压手段,对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力量和共产主义,采取反革命的“围剿”政策;另一方面加紧

了封建买办专制主义的系统化,以“力行”哲学为基础,形成了包括国家观、政治

观、民族观、伦理观等内容的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同时,蒋介石还将其儒学化、

道德化,使之不仅具有一般的政治思想文化的意义,而且自居为指导和整合全社

会的官方意识形态。由于思想自身的反动性和落后性,还由于国共两党军事决战

以国民党的失败告终,这一思想也像前清统治思想那样最终被人们所抛弃。抗日

战争时期还是中间道路思想的活跃时期,中间派别提出了各式各样的政治主张,

以民主政团同盟为例,总体上其政治纲领是:主张抗日、民主和团结,反对妥协、独

裁和分裂;主张国权统一、军队国家化、政治民主化;主张实施宪政,成立宪政政

府,即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解放战争开始后,中间派别的政治思想

逐步演变成第三条道路理论,强调在政治上走资本主义民主道路,在经济上采用

社会主义的计划政策,既反对国民党的封建买办专制主义政治思想,也不赞成共

产党的新民主主义政治思想,仍坚持其旧民主主义道路和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

国。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展和蒋家王朝的最后覆灭,中间路线的幻想也最后破

灭了。他们中的许多有识之士抛弃了旧民主主义立场,奔向解放区,接受了新民

主主义政治主张,从而迎来了政治上的新生。

抗日战争时期还有汪精卫的伪“三民主义”、华北汉奸的“新民主义”和“战国

策”派的政治主张。总体上看,这些思想并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但客观地说,由于

它们的存在,确实丰富了这一时期政治思想领域的热闹场面,使近代中国历史后

期政治思想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峰。高峰之后,随着解放战争的到来,国共两党

生死决战,各种政治力量的分化、组合,封建买办专制主义逐渐被人们抛弃,中间

路线破产,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政治思想则获得了最终胜利。

第三节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主题和特点

以上我们已对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粗略的梳理,目的是想通

过这种梳理描绘出“思想”的轨迹和面貌。当然,仅有这种简单的梳理还远远不

够。纵向历程的清晰和总体面貌的明朗并不意味着揭示了问题的全部。贯穿近

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历程的主题是什么?其发展有什么特点?对这些问题的回

答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9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Page 15: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一、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主题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

家。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

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

要的前提”。〔1〕概括地说也就是6个字:独立、民主、富强,即反帝反封建和实现

现代化。近代中国社会的变革,不论是对外反抗西方列强的侵略,还是对内的维

新、革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都是围绕这个主题进行的。这是

近代中国社会变革和发展的主题,也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主题。也就是

说,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首先是围绕着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而展开的。这是

我们讨论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主题首先必须考虑的一个方面。但这是不是意

味着,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主题完全就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主题呢?回答这

一问题还需要我们从政治思想的内涵方面去分析。前文已述,政治思想主要研究

的是社会各阶级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主张,这些主张反映的是社会各阶级关于国家

政治现象和政治问题的思考,其核心是关于国家问题的思考,也就是有关要在中

国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以及如何建立这样一个国家的思想。由此,建立一个什

么样的国家,以及如何建立这样一个国家就成了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直接而现

实的主题。这一主题既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主题在政治思想领域的具体体现,又

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对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主题的直接反映。正如彭明、程鰙

二位先生在《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前言中所指出的:“重建中华帝国秩序的企盼,

追求近式资产阶级民族国家的探索,创构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奋

斗,构成了以国家观变革为核心的百年思潮的主要轨迹,它牵动了从社会心理、人

文观点到哲学基础的深刻转换与更新。”〔2〕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正是围绕着有关

“国家”这一中心和主题展开的。地主阶级经世派、洋务派的政治思想追求旨在肯

定已经存在的封建国家制度,企盼着中华帝国秩序的重建;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

命派政治思想的追求和变革努力是想建立一个新式的资产阶级专政(参政)的国

家。鉴于上述两种努力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新

思路,并且真正建立了这样一种新型的国家制度,实现了近代中国先进分子“索我

理想之中华”〔3〕的目的。

01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1〕

〔2〕

〔3〕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页。

彭明等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3页。

《李大钊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68页。

Page 16: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二、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特点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活跃于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世

界经历了从资本主义到帝国主义阶段的转变。同时,从现代化的角度看,这一时

期,工业化和现代化在欧洲取得巨大成就后,迅速向周围地区扩散,越出欧洲向异

质文化地区传播,形成了世界现代化的第二次大浪潮。这次大浪潮使“西化”或

“欧化”成为鲜明的历史发展潮流。在非西方文明的诸古典文明中心,如埃及、中

国和日本等对西方向东扩张的巨大冲浪激起了强烈的回应,通过输入工业化的方

式开始探索防御性现代化的道路。不过,只有日本取得了成功。第二次大浪潮之

后,世界经济出现了30年的停滞与徘徊,这是第一次世界规模的发展性危机。它

是由资本主义发展全面失控引起的内部矛盾的大爆发。这次危机从第一次世界

大战开始。其结果是,一方面加速了“古典”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内在完善;另

一方面则是这一模式的突破,引向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创新,俄国走上探索从资

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现代化的新道路。从中国自身看,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

义革命时期;新兴的阶级阶层的代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产生、发展、壮大,先是

资产阶级走上历史舞台成为主角,后又被无产阶级所取代。面对西方现代化浪潮

的冲击,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历了“西化”、“欧

化”向“俄化”的转变。在这样一种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呈

现出既不同于中国古代,又不同于西方的历史特点。

1.爱国主义是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主旋律〔1〕

爱国主义是世界上各个国家和民族都具有的关系到本国家、本民族切实利益

和生死存亡的宝贵财富,具有伟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巨大的民族向心力。中国是一

个具有爱国传统和爱国主义思想丰富资源的国家。几千年来,中华儿女在爱国主

义思想的鼓舞下生活、战斗在一起,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到了近代,中国受到

西方列强的欺凌,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人民的爱国主义更加高涨。它像一条

红线一样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思想串在一起,成为社

会主义、民主主义和某种情况下的改良主义的政治思想基础。其共同点是:

首先,爱国与反帝反封建,特别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联系在

一起。

其次,救亡图存、振兴中华,实现中国的富强。

以上两个方面是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基调和各种先进政治思想的最强音。

11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1〕 吕明灼.《近现代中国政治思想史论》,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第30~32页。

Page 17: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正是这种共同性,爱国主义思想的纽带才能把各个先进阶级阶层的人们紧紧连接

在一起,形成强大的民族力量。

当然,由于不同的阶级阶层其利益和立场不同,也由于人们对近代中国的国

情以及“西学”的认知不同,其爱国主义主张与所走的道路也不同。地主阶级经世

派、洋务派爱的是大清帝国,主张通过有限的改革和学习西方,重构中华帝国的秩

序和威严;资产阶级维新派强调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国外,主张通过

改良的方法,建立君主共和政体;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爱国不是爱“大清国”,而

是“中华国”,主张以民主主义救中国;无产阶级则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

国;还有其他各种资产阶级中间派别,纷纷提出了“教育救国”、“医学救国”、“技术

救国”、“工业救国”等主张,并躬身实践这些主张。正是这些不同的思想元素,丰

富了近代中国爱国主义的内容,同时也是不同政治思想之间分歧和争鸣的一个重

要原因。

2.在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中发展

鲁迅先生曾作过这样的描述:中国社会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

由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炮,自不许“妄谈法理”以至

护法,自食肉寝皮的吃人思想以至人道主义,自迎尸拜蛇以至美育宗教,都摩肩挨

背的存在;四面八方几乎都是二三重的以至多重的事物,每重又各个自相矛盾。

鲁迅所说的这种状况,正是近代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成分、阶级结

构和意识形态等方面所有的兼容性和多样性的反映。但不管如何纷乱繁杂,从广

义的文化类型上讲,不外是中国固有的封建文化与外来的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

义文化,即通常所说的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以及这两种文化的撞击与融合。

近代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政治思想,归根结底,都渊于这两种文化,并在两种文化

的冲突和融合中生成和发展。

近代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古代的传统思想与长期统治中国思想界的封建

主义文化必然给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以巨大影响。近代中国又是近代世界的一

部分,近代中国人主动学习西方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侵入,又必然使近代中国政治

思想受到西方政治思想广泛的横向冲击,并使其带有浓郁的西方政治思想文化的

色彩。一句话,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就是在这种本土的与外来的思想文化冲突和融

合中获得发展的,其政治思想本身也或多或少地接受和体现着两种文化要素,往

往是两种文化元素的结合体。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一般都受到了儒

家思想教育,中国传统的仁政德治思想和伦理道德给他们以深刻的影响。这些影

响又或多或少地影响着他们之思想的形成及其对民主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孙中

山说,他的三民主义学说中一个重要的思想来源,就是“因袭我国固有之思想”,儒

家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这些“中国固有的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应

21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Page 18: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恢复起来,再去发扬光大”〔1〕。他还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思想是“我们政治哲学的知识中独有的宝贝,是应该要保存的”〔2〕。

孙中山还把三民主义与孔孟之道直接联系起来,认为2000多年前的孔子、孟子

“便主张民权”,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3〕,

因此,三民主义尤其是民生主义的目的“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4〕。孙中

山对三民主义的上述认识,为后来戴季陶完全从孔孟之道和中国固有政治思想来

解读三民主义提供了可能。戴季陶在《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中专门论述了三民

主义与孔孟伦理哲学的关系,提出“孔孙道统说”。他指出:“中山先生的思想,完

全是中国正统思想,就是继承尧舜以至孔孟而中绝的仁义道德的思想。在这点,

我们可以承认中山先生是二千年来,中绝的中国道德文化的复活”。在《告国民党

同志并告全国国民书》中,他又说:“民族主义的基础,就是在孝慈的道德,民权主

义的基础,就是在信义的道德,民生主义的基础,就是在仁爱和平的道德”〔5〕。虽

然戴季陶的这种解释有些过分,其目的在于掩盖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西学”来源,

但实际上这一“主义”确实有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源头。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

一方面是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要是吸收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而形成的。当时世

界流行的两大思潮———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构成了孙中山三民主义重要的思想

来源。他说,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就是美国总统所说的民有、民治、民

享。“兄弟从前把他这个主张,译成民有、民治、民享。他这个民有、民治、民享主

义,就是兄弟的民族、民权、民生主义”〔6〕。孙中山还认为,其民生主义就是社会

主义的中国译名,三民主义就是时下的社会主义。正是明显地受到了西方民主主

义和社会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使得孙中山三民主义既具有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的重要内核,又具有了主观社会主义的浓郁色彩。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

理论来源,其主体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还有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髓部分和孙

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胡适的实用主义受杜威思想的影响,张东荪、张申府的基尔

特社会主义受罗素思想的影响,五四以来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受欧洲空想社会主

义、无政府主义、泛劳动主义等思想的影响,而蒋介石的封建买办专制主义则是中

国封建主义与西方法西斯主义等的糅合,如此等等表明,近代中国确实为欧洲

1640年以来几百年历史长河中出现的各种政治思想提供了一个汇演的舞台,这

31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1〕

〔2〕

〔3〕

〔4〕

〔5〕

〔6〕

《孙中山选集》(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5页。

《孙中山选集》(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47页。

《孙中山选集》(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2页。

《孙中山选集》(下),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94页。

吕明灼.《近现代中国思想史论》,青岛出版社2003年版,第36页。

《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582页。

Page 19: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些外来的思想文化和中国本土的思想文化互相冲突融合,构成近代中国社会各个

阶级阶层和派别政治思想生成的养料。不同的思想一旦生成而又彼此争斗和借

鉴,并在这种争斗和借鉴中发展和消亡。

3.思潮和政派紧密相联〔1〕

思潮与政派紧密相联,也就是说在近代中国涌现出的各种政治思想往往是一

个政治派别的政治纲领,与现实政治毫无关系而仅仅作为一种“主义”存在的政治

思想几乎没有。这主要是因为近代中国是一个充满各种危机的时代,一种“主义”

和“思想”的出现往往是为了寻找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答案,那种采菊东篱,从容

论道的世纪已一去不复返。鸦片战争前夕,中国思想界已有微渐变化,经世思想

开始抬头。鸦片战争失败带来的社会政治危机推动了经世思想的发展,这种经世

思想成为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指导思想。甲午战争是又一次

严重的民族灾难,保种、保国、保教成为摆在当时先进中国人面前的迫切任务。在

这种背景下,以康、梁为代表的维新思想形成。维新思想实际上是维新派的政治

纲领。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加速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发展与革命派的诞生。

1905年分散的革命政派组成了全国规模的中国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性质的政

党正式形成,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也随之成为同盟会的指导理论。从辛亥革命后的

1912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7年间,以五四新文化运动———社会

主义思潮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为主线,与以蒋介

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专制主义成为近代中国后期两大政治思潮,中间夹杂着许多

中间派别的政治主张。与此相对应就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两大政治集团的对

垒以及中间势力的分化组合。最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胜利,国民党退居台湾,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已随之战胜国民党新

专制主义成为政治思想领域的主导。思潮与政派紧紧缠绕在一起,同呼吸、共命

运,共同描绘出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除上述特点外,近代中国政治思想还有变化快的特点,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

场”的局面,这又使得政治思想真正形成体系的并不多。近代中国出现的各种政

治思想必须能够解决急迫的现实政治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主义”和“思想”总是

昙花一现。同时,外来的政治思想只有同中国的革命实践,包括中国的政治思想

环境相结合,而且要结合得好,才能在中国生根发展,形成系统。

以上对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特点的概括并不全面,实际上随着分析问题视

角的转换和不同,对其历史发展特点的概括就会不同,我们应该鼓励这种不同,以

便能更好地深化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

41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1〕 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页。

Page 20: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第四节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一、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意义

身为中国人,总要关心中国的问题,而要关心中国的问题,必然要关心中国的

思想。虽然历史并非由思想创造的,但它确确实实地塑造着历史,就像它不创造

生命,却给予了生命意义一样。近代中国的思想各式各样,但政治思想又占有特

别的地位,它是整个思想意识形态的核心部分。哲学的、经济的、教育的、伦理的

等等思想,不仅离不开政治,而且通过不同的道路最后几乎都归结为政治。一句

话,政治之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政治思想之于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确实有一种提

纲挈领的作用。所以,要了解近代中国,要了解近代中国的问题,就要了解近代中

国的思想,特别是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它是中华民族在近代中国内在生命的

脉动。

和其他研究领域相比,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所关注的是“过去”的政治思

想,容易使人产生时间上的距离感。但是,一旦你了解这些思想曾经对人类政治

生活产生何等深远的影响,就会发现时间的距离感只是错觉。在某种意义上说,

政治生活从哪里开始,政治思想也就从哪里开始。而思想又会引起“被思想”。今

天的中国是近代中国的延续和发展,近代中国人对政治问题思考的结果以及思考

的方法是今天中国人政治智慧的历史源泉,是思想的对象、起点和语境,于是在持

续的对话中,在思想火花的连续迸发中,汇成了奔腾不息的思想巨流,把近代中

国、今天的中国和明天的中国紧紧地连接起来。当我们回眸历史以求政治智慧源

头活水的时候,当我们进入近代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与一些伟大心灵进行跨时空对

话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彼此似乎又同处于一个“思想共同体”之中,“过去”的并

没有消失,仍然影响着今天的中国。正如江泽民曾经指出的:“中国在自己发展的

长河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

扬弃和发展,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

影响。”〔1〕我们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就是对优秀的近代中国政治思想传统

中蕴含的文化价值,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做出符合中国特点和时代潮流的现代

选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二、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方法

学习和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

51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1〕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71~72页。

Page 21: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导,坚持全面的、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观点,以准确的文献和史料为根据,实事

求是地对各种派别的政治思想及其活动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评价。总之,辩证唯物

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首先所要遵循的指导理论和指导方法。除此以外,我们还要借鉴前人研究思想史

的其他一些理论和方法。

梁启超在其治学生涯中一直都比较重视思想史研究的方法。他曾提出过两

个问题,即“学者的人格”和“学问之价值”。所谓学者的人格,就是“为学问而学

问,故不以学问供学问以外之手段”,而所谓学问之价值,则“在善疑,求真,在创

获。”他还提出了治国学的三个标准,即求真、求博、求通。所谓求真是说“凡研究

一种客观的事实,须要知道他‘的确如此’,才能判断他为什么如此”;所谓求博是

指“我们要明白一件物的真相,不能靠单文孤征便下武断。所以要将同类或有关

系的事情网罗起来贯串比较,愈多愈妙”;所谓求通是说我们虽然专门一种学问,

却切不要忘记别门学问和这门学问的关系。在本门中,也常要注意各方面相互之

关系。梁启超所提出的善疑、求真、求博、求通、创就等一系列原则,对于研究政治

思想史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胡适对思想史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更为详细的见解。他指出:“我的理想中,

以为要做一部可靠的中国哲学史,必须要用这几条方法。第一步须搜集史料。第

二步须审定史料的真假。第三步须把一切不可信的史料全部除去不用。第四步

须把可靠的史料仔细整理一番,先把本子校勘好,次把字句解释明白,最后把各家

贯通领会,使一家一家的学说,都成有条理有系统的哲学。做到这个地位,方才做

到‘述学’两个字。然后把各家的学说,笼统研究一番,依时代的先后,看他们传授

的渊源,交互的影响,变迁的顺序:这便叫做‘明变’。然后研究各家兴废沿革变迁

的事故:这叫做‘求因’。然后用完全中立的眼光,历史的观念,一一求各家学说的

效果影响,再用这种影响效果来批评各家学说的价值:这便叫做‘评判’。”在此,胡

适虽然是就哲学史而言的,但对政治思想史研究来说,仍有很多启发〔1〕。

学习和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在方法论上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以社会史为基础开展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2〕

以社会史为基础,并不是说思想史就是社会史,而是说对近代中国政治思想

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包括重要派别、人物的政治思想及其政治实践,利用近代中

国社会史研究的成果,从社会生活诸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形成某个重要思想的复

杂的综合的原因,并描述其产生的影响在社会政治生活以及是其他生活领域的反

61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1〕

〔2〕

李良玉.《论思想史的研究方法》,载《新华文摘》1998年第4期。

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1~23页。

Page 22: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映。通常的思想史研究,主要是从思想家留给我们的文本入手,通过对文本的解

读,确定最能代表某一时代某一派别最高水平的若干著作,勾画出它们运行的轨

迹,探索其间的传承关系及其得失。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同样需要如此,

但又不能仅限于此。近代中国百余年间各种政治思想前推后拥、纷繁复杂,固然

有政治史的原因,但也有社会生活演化和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近代中国百年,

无论与古代3000年相比,还是欧洲近代300年比较,社会变迁都显得特别迅速;

同时,近代中国社会内部,上层建筑变化快,经济基础变化较慢。“这两个特点同

时存在而相互制约,决定了百年变迁过程既是急速的,又是不成熟的。”〔1〕也决定

了近代中国好些政治思想的来踪去影。另一方面,正如梁启超所言:“吾知时代思

潮之为物,当运动热度最高时,可以举全社会各部分之人人,悉参加于此运

动。”〔2〕这类政治思想必定与社会心理构成广泛社会共鸣,成为社会精神生活的

主要组成部分,进而成为社会史的组成部分。因此,离开社会史去研究政治思想

史,很难深入抉发“思想”的原因,也难以正确把握“思想”的全貌,并给出恰如其分

的定位。相反,注意以社会史为基础,吸取社会史研究的成果,就可能克服以上不

足,理清全貌,充分展现各种政治思想在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方面的根源、表现及

影响,包括更全面、辩证地去理解社会阶级阶层力量的消长和重组、社会诸阶级阶

层在社会大变动中的欲望、要求等等因素与社会精神生活的复杂关系,从而将思

想的丰富性还给历史。

2.在比较文化的视野中开展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

研究政治思想史,纵深的方向需要作必要的社会史还原,横向的努力则应是

比较文化的视野。著名哲学家贺麟先生曾经指出,大多数近代中国思潮都具有世

界性的特征〔3〕。他说的主要是哲学思想,其实政治思想也是如此。近代中国诸

多政治思想皆无法割断与西方同类或相近思想的血缘关系。比如康、梁的维新思

想其哲学基础就是西方的进化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

义和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明显影响。如前文所说,他把林肯总统所说的民有、

民治、民享等同于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把美国社会学家亨利·乔治的“单税

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他“平均地权”的样板;他还受到俄国民粹主义的影响,主张政

治问题(民主主义)、社会问题(社会主义)一并解决,即“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

其功于一役”;他还很欣赏马克思的《资本论》,主张资本公有、经济平等。小资产

阶级的社会主义,如王光祈的新村主义,明显的是俄国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

托尔斯泰的泛劳动主义和日本武者小路实笃的新村主义等的“中国版”。其他各

71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1〕

〔2〕

〔3〕

《陈旭麓学术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2页。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55页。

贺麟.《当代中国哲学》,胜利出版公司1947年版,第68页。

Page 23: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种政治思想也大都如此。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所具有的这种特性,必然要求我们具

有广阔的比较文化的视野,善于开展比较研究,通过比较,从发生学上厘清各种政

治思想与西方同类或相近思想的血缘关系,同时探究出其种种变异和民族特征。

3.在自学的基础上不断增强有关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问题意识

著名党史学家张静如先生在其《静如文存》的自序中曾说,他在读大学的时

候,只要是史书,什么都看。在这个过程中,他很快发现两条对他以后的进步有很

大作用的治学之道:一个是自学为主,不能只听课、记笔记、背笔记。一个是在自

学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总之,一切以自己看书并研究问题为主〔1〕。

只有通过自学,才能咀嚼、消化别人的东西,成为己有。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

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是说,学习一要抓紧时间,二要独立思考。清代诗人赵

翼在《论诗》中有这样一首: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

都是随人说短长。”意思是说要有自己的见解。学习和研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的人都要能提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而这又往往建立在“问题”发现的基础之上。一

般来说,问题是思想的启动器,没有问题就不会引发思考,不会思考,很难有自己

独到的见解。所以说,问题意识非常重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人,也就是

善于思考的人。一个没有问题意识的人,所见的材料再多,也看不出材料的意义,

看不到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就形不成任何思想,更不能形成“独断之学”。培

养问题意识,就是培养思考的习惯,对所见材料、陈述和论断,不要以为它当然如

此,而要问为什么如此。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中的许多课题都需要我们重新

去讨论、分析和评判。

4.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过程是一个与思想者“对话”的过程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并不是简单地重述前人的观点,而是要将思想者的

思想放在当时和后来的社会和历史语境中考察,既指出它产生的条件、原因和动

机,又揭示它与其他思想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复杂的互动关系,及其对于后

世的影响。所以,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决不像自然史研究那样,是一个主

体—客体的单向过程,而是一个互为主体的双向过程,即研究者与其研究对象的

对话过程。先前的思想家通过他的文本,他的时代状况和文化条件,甚至他的心

理向思想史研究者提问,而思想史研究者通过对问题的理解做出回答。在此,没

有问题,就不会有研究。这也是上文特别强调“问题”意识的一个原因。思想史研

究的是“为什么”,而不是“应该怎样”,“为什么”就是以“问题”的存在为前提的。

那些从“应该怎样”出发的研究实际上不是研究,不是一种对话,而只是一种独白。

81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1〕 《静如文存》上卷自序,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2页。

Page 24: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不是学术,而是宣传〔1〕。

与近代中国思想者的对话必须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即必须让事实来谈话,答

案必须是根据思想和事情本分的逻辑得出的,而不是只有“大胆假设”,然后去一

一求证。研究者只提出问题,决不预设答案。答案是他和研究对象对话的结果,

是主体间的产物,而不是主观的产物。研究者可以有他的立场、观点甚至成见,但

他决不能把这些强加于前人,不能把对前人不可能的事变为对他们的可能,他不

能违背事情的逻辑和历史的逻辑。

当然,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者也不是单纯的记录者,他也是解释者。因

此,思想史研究者和与其研究对象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间。历史是他们存在的基

本条件,对历史的解释实际上是在构造自己的世界。这种“主观性”的结果,往往

是造成各种学术见解纷呈的原因,也是思想史研究往往使人无比愉悦的一个

缘由。

91导论 关于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1〕 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自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5页。

Page 25: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press.ustc.edu.cn/sites/default/files/fujian/field... · 文,明确指出,我在这里所讲的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是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

经世派的政治思想

  鸦片战争时期是近代中国社会的转折时期,封建社会走向没落。而在当时,

资本主义势力却在全球加紧殖民活动。中国如何应对自身的衰败和西方的挑战,

成为时人关注的一大现实问题。正是这一关注,中国社会由此开始涌动一种新

思潮。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与世界

一、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清王朝1644年入关后,击败李自成和明王朝的残余势力,建立了统一的多民

族政权。清政权是满族贵族和汉族地主为中心的地主阶级专政的国家,采取中央

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满族贵族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清王朝在经历康雍乾

时代所谓盛世后,到嘉庆、道光年间逐渐走向衰落。

政治方面,专制政治发展至顶峰,皇帝乾纲独断。其他国家机关只是起一定

的辅助作用。

内阁虽为政府中枢行政机关,班列六部之上,且大学士地位显赫,但实权极有

限,仅有承命票拟之权,皇帝处理政事,“阁臣不得与闻,天子有诏则面授阁臣,退

而具草以进。”〔1〕乾隆说得更白,“夫宰相之名,自明洪武时已废而不设,其后置大

学士,我朝亦相沿不改,然其职仅票拟承旨,非如古所谓秉钧执政之宰相也。”〔2〕

到雍正时设立军机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议政王大臣会议,也称国议,由皇帝、亲王、八旗旗主等满族贵族参加会议,处

理重大机密的要务,权力在内阁之上。但在康雍乾时期,其实权也越来越小,“无

应办之事,殊属有名无实。”〔3〕

六部由吏、户、礼、工、兵、刑部组成,实为处理国家政务的执行机关。六部长

官由皇帝任命,设尚书,满汉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二人。不向内阁负责,而直

02 近代中国政治思想史

〔1〕

〔2〕

〔3〕

叶凤毛.《内阁小志·序》

《乾隆朝东华录》第93卷。

《乾隆朝东华录》第1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