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 成果要报 -...

32
管委会秘书处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 成果要报 2015 年第 1 期(总第 1 期)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 2015 12 30 一、姑苏区、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三五”规划 二、中国园林传统造园技艺--苏州园林 三、《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导则》研究 四、上海市奉贤区运河水系变迁与城镇空间演替关系研究 五、近 30 年苏州古城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地域风格研究 内部刊物 注意保存

Upload: others

Post on 14-Feb-2020

3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办 公 室

管委会秘书处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研究院

成果要报 2015年第 1期(总第 1期)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院 编 2015年 12月 30日

目 录

一、姑苏区、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三五”规划

二、中国园林传统造园技艺--苏州园林

三、《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导则》研究

四、上海市奉贤区运河水系变迁与城镇空间演替关系研究

五、近 30 年苏州古城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地域风格研究

内部刊物

注意保存

1

姑苏区、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三五”规划

《姑苏区、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三五”规划》是

《姑苏区、保护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的三个重大专项规划之一。《规划》明确了姑苏区、保护区“十

三五”时期名城保护与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提

出了保护与发展工作的主要内容、保障措施和重点项目,是

“十三五”时期姑苏区、保护区做好古城保护方面产业转型、

整体保护、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三篇文章”的工作纲领和重

要依据。

规划共分五章十八节,分别从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

展的历史和基础条件、机遇要求与问题挑战、目标和原则、主

要任务、保障机制等方面展开阐述。

1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历史和基础条件

自 1982 年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苏州名城保护

历经三十余年,在“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积极建设现代化新区”

的科学理念指引下,沿着科学规划、积极探索、慎重起步、扎

实推进的道路稳步前进,保护实践不断深入,历史文化传承弘

扬,城市魅力充分彰显,工作体系逐步完善,法规体系趋向健

全,名城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成绩斐然,取得了一系列

经验和体会,走出了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名城保护与复兴的新

路,受到国内外的普遍肯定和赞誉。1980 年代以来,苏州在历

2

史文化名城保护方面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彰显遗产价值,名城

保护影响提升;创新体制机制,保护关系疏通理顺;强化专业

指导,保护规划不断优化;重视依法保护,法规体系逐步健全;

实施重点项目,成片保护成果突出;关注文化保护,人居环境

不断改善。

2 机遇要求与问题挑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前和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内,

名城保护工作将面临新的机遇要求和问题挑战。

新机遇与新要求包括六个方面:(1)“记得住乡愁”是新形

势下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要求;(2)新常态下城区工作的新内

涵是推动名城保护的现实需要;(3)全社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共识是推动名城保护的社会基础;(4)发达的区域经济是推动

名城保护的经济基础;(5)一系列国家级荣誉的获得是推动名

城保护的强劲动力;(6)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是推动名城保

护的有力保障。

问题与挑战包括五个方面:(1)依法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2)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3)名城保护工作模式有待进

一步创新;(4)古城吸引力有待进一步激发;(5)人口素质、

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处理和解决好这些矛盾与挑战,是

本规划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3

3 目标和原则

包括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三个部分:一是明确

规划的指导思想,主要是要实施“古城复兴”战略,集中精力

做好古城整体保护、产业转型、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三篇文

章”,举全社会之力把姑苏区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兼容

并蓄、相得益彰,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名城。二是确立

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目标,即(1)思想认识提升,

整体保护推进;(2)产业定位明确,转型升级加快;(3)人居

环境改善,社会治理加强;(4)依法保护强化,法制体系健全;

(5)资金渠道拓宽,社会合力凝聚。三是确立了“整体保护、

专业保护;依法保护、规范保护;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特色

发展、协调发展;合理利用、有效利用”等五项基本原则。

4 主要任务

坚持以区内协同为前提、名城保护规划为引领、相关法律

法规为支撑、重点项目为抓手、示范区建设为目标,推进古城

保护、利用再上新台阶。

(1)突出重点,做好古城保护“三篇文章”。(1)促进产

业转型,优化功能布局;在构建“3+3+3”产业体系的基础上,

要依据古城的个性特点来推动古城的产业转型,重点发展旅游、

文化创意、特色商贸等产业。以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为载

体,将古城区作为一个整体旅游景区;充分利用古城区内众多

的老厂房、老仓库、老校舍等存量载体,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

业、数字新媒体产业;完善观前、南门重点商圈的功能品质;

4

统筹古城内居住、医疗、教育等功能布局。(2)保护整体格局,

保持古城风貌,要以古城为中心、以保护整体风貌为出发点,

整体规划、统筹推进古城及周边的城市建设,实现古城内外建

筑的地域特色和空间形态的和谐。要防止大拆大建、成片开发,

防止拆真建假、搞建设性破坏,保存好量大面广的一般街区和

普通传统民居;要保持传统街道空间的形态与尺度,选择重要

的结构性空间要素进行环境整治和风貌提升;强化水系治理和

建设利用,选择部分历史河道进行恢复。(3)强化社会治理,

突出民生改善,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一批与古城保护、民

生改善相关的重点工程;推动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优化生活垃

圾收运体系;进一步改进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2)创新拓展,推动古城保护持续发展。首先从模式创新

方面提出如何推动古城保护的持续发展,其中包括理顺体制机

制、强化规划引领、创新管理体制、强化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

制度。其次从提升古城保护的法治化水平方面阐述依法保护的

重要意义及途径,包括大力推动《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

及其配套办法和技术标准的出台;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古

城墙、吴方言、地名文化遗产等方面的保护立法,探索开展历

史文化街区综合执法及历史街区景区管理等方面的地方规章及

其配套政策起草;积极推动技术规范,制定古城古建筑和传统

民居修缮的施工技术、建筑环境风貌保护整治等技术规范标准。

第三,加强公共政策研究制定,包括历史文化街区业态管理政

策、古城区人口优化政策、古城区土地和房屋管理及产权交易

5

政策、形成适合古城区保护相关的特殊技术标准及规范。第四,

拓宽保护资金筹措渠道,利用好市级财政设立的“苏州市古城

保护资金”和“古城产业转型升级基金”,用于古城的基础设施

维护、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业态提质升级等方面,同时大力

拓展资金来源渠道,逐步建立多元化的社会资金筹措机制。

(3)稳步推进,明确重点实施保护项目。从古城的整体保

护、文化遗产保护、非遗保护等三个层次进行具体项目的落实,

重点是立足于姑苏区、保护区在“十三五”期间名城保护方面

的工作要求,包括“城环”提升、特色街巷和水巷风貌整治、

水上巴士公交系统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历史河道的恢复与研究、

世界遗产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史地段保护、重点历史

文化片区保护、文物古迹保护、古建老宅保护修缮、古城保护

信息化平台建设、民俗文化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项目等十四个方面,进行项目的落地与

推进实施。

5 保障机制

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工作推进落实监督机制、

评估考核机制和重大项目储备机制四个方面。

附:

1、项目名称:《姑苏区、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十三

五”规划》

6

2、委托单位:姑苏区、保护区古城保护和规划国土局

3、项目负责人:罗超

4、项目组成员:夏健、王勇

7

中国园林传统造园技艺--苏州园林

课题就苏州园林传统造园技艺的整体背景、发展概况、主

要成就、典型特征等相关方面,开展了细致的研究工作。最终

形成“中国园林传统造园技艺——苏州园林”申报国家级非物

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相关申报材料,成果包括项目申报书和

项目视频申报片两部分。

1 苏州园林传统造园技艺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前者包含园林要素实践操作层面的众多技能,后者体现为

涉及风格、意趣、修养的造园艺术理论。

在园林整体布局和相地规划上,使整园得体合宜、不拘俗

格,要素布局上因借适宜,景观处理上巧而得体、得景随形。

苏州园林传统造园技艺包括针对建筑营建、叠山、理水以

及花木栽植等要素组织与操作。其中,建筑营建主要包括木作、

瓦作、石作等工种,而木作的梁架装配、油漆雕饰,内外装折,

瓦作的戗角制作、花街铺地等,是地方工巧传统的深厚积淀;

叠山的构思、选料、吊装过程,理水的水源处理及驳岸构造,

多蕴含山水审美等传统智慧;花木配置的选材栽植、应时作景、

古树保护、品鉴寄情,赋予园林历史文化底蕴及生态意趣。

2 苏州造园技艺的历史渊源

苏州园林传统造园技艺发轫于春秋,成熟于宋元,鼎盛于

明清,其艺术水准高超,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园林营造理想境界。

8

苏州一地,春秋吴国就有夏驾湖、馆娃宫等宫苑造园,东

晋顾辟疆园则是江南私家园林的发端。苏州现存最早的园林遗

存为宋代沧浪亭,之后,从明嘉靖到清乾隆期间,造园成为苏

州一时风尚,历时近三百年,后续还有清末的造园高潮,期间

名园迭出,名匠辈出,不但留下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园实物,且

有理论总结传世。

数百年来,苏州园林络延绵不绝的营造实践,确保了传统

造园技艺的传承,也成就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3 苏州造园技艺的主要特征

苏州传统造园技艺历史悠久。宋代以来造园成就显著,在

全国具有开创性和先导性。

苏州传统造园理论体系完备。宋明造园实践借鉴诗品画论,

历代相承,逐成完整古典造园理论;《园冶》、《长物志》、《营造

法原》等著作蔚成大观。

苏州传统造园技艺广博精深。木作形式多样,鸳鸯厅圆作、

扁作相互映衬,花篮厅、贡式厅、满轩异彩纷呈;瓦作用料考

究,门楼精细,发戗轻巧,花街铺地构图优美;凿池、引泉蕴

纳园景灵气,叠山、立石倍衬水之毓秀;花木寓意长远、季相

雅致,丛生孤植,配置相宜得体。

9

4 苏州造园技艺的重要价值

苏州传统造园技艺内涵丰富。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等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丛

特征显著。

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典型代表。其造园技艺与社会、经

济、文化紧密相关,直接反映传统审美观念,是典型地域性非

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

历史价值:私家园林营造领全国之先,传承脉络清晰完整;

由明清至当代,均对全国造园技艺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文化价值:造园理论师法自然,堪称雅文化代表;造园技

艺整合苏州有形、无形文化遗产,体系完整,信息丰厚。

艺术价值:受山水画论影响,技艺实践与造园理论、文人

意境融会贯通,“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成就独特意趣。

科学价值:以造园学、建筑学为主体,并隐含人文学、美

学、哲学、民俗学、材料学、力学、水文学和植物学等学科丰

富的科学原理。当下园艺创作乃至城市建设,仍可从中获得启

发。

5 苏州造园技艺的相关制品

苏州园林传统造园技艺涉及的相关制品门类众多,包括各

项工种所需要的各种器材及原材料等。相关作品不仅有展示园

林技艺的实物,也有记载园林技艺的文献。实物包括园林、建

10

筑、叠石、理水、花卉、盆景、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

石、家具陈设及各式摆件等,其影响遍及海内外。文献有园主、

文人和学者记录、阐释造园技艺的著作。如《园冶》、《营造法

原》、《江南园林志》、《苏州古典园林》、《中国园林美学》等代

表性著作。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

沧浪亭、狮子林、艺圃、耦园、退思园,体现中国江南造园技

艺的最高成就。

美国的“明轩”、加拿大的“逸园”是造园技艺传播海外的

典型作品,综合性地展现了苏州园林传统造园技艺的影响与价

值。

6 传统造园技艺的传承

苏州园林传统造园技艺的传承大体有文人传承和匠人传承

两条脉络。文人传承由苏州园林园主、文人和画家组成,较多

体现在风格和意境层面的延续。他们参与造园,指点山水、或

画或题,通过工匠实践,共同完善了造园技艺。古代文人更多

以园林作品及著述传承造园思想,谱系不易辨析,而近当代的

园林研究体系清晰,成果斐然,为造园实践提供艺术养分与理

论支持。

匠人传承由各工种的工匠组成,涉及木作、瓦作、石作、

叠山、理水、花木等,他们口传心授,世代相承,共同实现了

造园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因历史悠久,清末之前传承谱系已不

11

可考,现有清晰传承记载的主要有园林建筑方面的姚承祖传朱

祥庆、朱富庆,传孙春宝,传薛鸿兴,传薛福鑫,传张喜平、

薛林根;以及姚三星,传姚桂祥,传姚根庆、传姚盛寿,传陆

文安、再传陆耀祖。叠山方面的韩恒生,传韩步本,传韩良源、

韩良顺、韩良余。金砖制作的金祖明,传金根木,传金云泉,

传金兆文,传金梅泉。盆景园艺的朱子安,传朱永源、朱锦源、

朱辛源,再传朱振清。而理水多融合于叠山技艺中,花木匠人

亦谱系不清,都未见明确的传承脉络。

附:

1、项目名称:中国传统造园技艺——苏州园林申报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

2、委托单位: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

3、项目负责人:谢鸿权

4、项目组成员:、徐永利、楚超超、夏健、吴杰

12

《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导则》研究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于 2007 年 4 月开始,2011 年底

结束。此次普查共调查不可移动文物登录点 766722 处,其中新

增 536001 处,占总量的近 70%。总量中,古遗址 193282 处、

古墓葬 139458 处、古建筑 263885 处、石窟寺及石刻 24422 处、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141449 处、其他 4226 处。从各

地三普数据来看,各省区中不可移动文物的主体类型差异较大。

例如西部省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

性建筑并重的现象,与华东地区迥然不同;就个别类型如近现

代代表性建筑而言,上海、天津等地较为突出。这说明各省区

都有自身的文物类型特征和保护上的侧重点,保护上的矛盾、

难点不尽相同。

三普调查后,大量未定级的登录点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护

与管理,总体保存状况不容乐观。三普登录点遭受破坏、拆除

的实例屡见不鲜,影响恶劣,让人心痛。

切实加强登录文物点的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是文物保护工

作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面对庞大的数据与驳杂的保护状况,本课题不可能逐省、逐

类做统计分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把握整体特点与典型

的局部特征?通过分析第一手资料(三普后的全国、各省总结

报告),可以发现华东地区、西部地区、中南地区不可移动文物

13

总量分居全国一、二、三位,具有典型性,所以研究从这三个

大的区域各自抽取一、二个代表性省份,以其三普数据作为分

析的着手点。

课题成果包括《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研究报告》和

《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导则》建议稿(以下简称《研

究报告》与《管理导则》)。充分反映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研

究中又称文物点)保护管理中的问题,突出要点和难点,摸索

建立不可移动文物价值评估体系,重点研究未定级不可移动文

物分级分类保护、降级退出机制、评估管理程序等内容。

《管理导则》正式稿将最终由国家文物局负责制定。

1《研究报告》

(1)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文物点的问题

首先是三普中隐含的问题,包括三普工作人员专业水准问

题、三普文物点认定标准问题;其次是三普后续工作的问题,

包括三普文物点的公布问题、尽快公布新增文保单位的问题、

三普文物点的灭失问题、三普文物点保护经费问题、三普文物

点保护强度问题、三普文物点后续利用问题、三普后新发现文

物点管理问题等等。总体而言,以三普文物点总体数量虚高、

价值良莠不齐和后续保护利用缺乏管理依据的问题最为典型。

(2)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体系的问题

14

《管理导则》的制定不能与国家法规与部门规章相抵触,

甚至不能与既有地方法规相抵触,那么就需要对既有法律规范

体系进行梳理,掌握国家级、省级、市级法规与规范性文件中

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管理条文,从整体上熟稔文物点保护

法规体系,了解其优点与不足之处;另外,还要对文物点的既

有保护、利用两方面模式进行研究,发现问题,指出既有模式

的不足之处。

(3)《管理导则》体例、效力的问题

因为《管理导则》仅仅属于推荐性标准类型,其管理效力

应在《研究报告》中得到清晰论证,才能确保其实施的有效性。

研究内容包括导则性质、管理效力、编制主体、体例结构等几

个方面。管理效力重点在对《管理导则》推荐性、法属性的研

读上。

(4)法规体系的问题

现有文保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为依据,

以国家文物局为主导。《文物保护法》提到“未核定为文物保护

单位的不可移动文物”这一级别,但整个文保体系中,仍旧以

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的保护为重点关注对象。现有文保

体系下,关于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价值认识问题、保护标准

问题、保护依据问题、管理权限问题,各地虽有探索,但从全

国体系来说都未理顺。甚至“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与“文物

15

点”这两个术语与国家法规、地方法规采用的相应术语都不相

一致,连为何使用该术语都要重新解释、定义。

《管理导则》应以既有法规保护体系为依据。但各级、各

地为文物保护法规、文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之

间的衔接也不是完美无缺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

法实施细则》(2005)仅针对文保单位,对未定级文物规定阙如;

各省级法规之间,对未定级文物的保护管理规定则常有冲突。

(5)可操作性的问题

《管理导则》是三普之后的迫切需要,直接面对现实问题,

所以可操作性是基本要求,具体管理措施不能泛化、虚化。文

物部门专家的保护管理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参照。《研究报告》首

先对既有的文物点保护、利用模式进行了梳理,借鉴了苏州控

保建筑的保护、利用经验,尝试提出了在分类、分级基础上的

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定级程序、撤消程序、保护措施与利用

原则。但是,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三类文物点与古

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两类文物点在保护、利用

上的模式有诸多差异,不能仅仅以苏州、宁波、上海等地建筑

类文物点的经验来概括,是与可操作性紧密相关的一大难点。

2《管理导则》

从体例上说,《管理导则》分为总则、内容主体、附则三部

分。总则用于说明导则的制定依据、保护对象的概念与范围、

保护管理主体与责任、保护管理责任人的确定等。主体内容则

16

逐条解决分类、定级、撤消、保护、利用的问题,给出充分、

必要、可操作的规定。附则(最后一条)是《管理导则》的必

要规定,以反映导则的法属性。

3 创新点

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本身就是一个有待探索的

新领域,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推进《管理导则》的制定,于

国家文物局而言也是一个新的模式。该课题在研究方面具有以

下几个鲜明特点:

(1)管理效力研究透彻

《管理导则》的制定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完善未定级不可

移动文物的保护管理。但《研究报告》对《管理导则》制定后

的效力进行了透彻研究,从适合通过导则解决的问题、可以通

过导则改善的问题、难以通过导则解决的问题三个方面对管理

效力、可操作性加以阐释,为《管理导则》最终制定进行预研

究。

(2)专题研究切分明确

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数量庞大,地域差异显著,管理矛盾

突出,但《研究报告》通过对保护对象、范围的研读,从宏观

角度明确地将主要问题归纳为定级问题、撤销问题、保护问题、

利用问题,迅速理清了思路。虽然《管理导则》建议条文里并

未凸显这些相关章节,但实际主体内容仍旧遵循这四个方面,

17

以问题为导向,整个研究、编制过程中始终保持着清晰的思路

控制。

(3)充分注重可操作性

仍以评估表格为例,综合评估是分级保护管理工作的核心

环节,根据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实际情况和价值特点,推荐表

格从真实性、完整性以及历史、艺术、科学、利用价值等六个

项目进行综合评估,以体现评估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减少人为

干扰,实施性强。这一点不同于常见的管理条例、办法,强调

明白、干练的文风,直接解决发现的典型问题,迅速理顺管理

秩序,密切联系实际。

(4)研究报告适当拓宽

两项成果中,《研究报告》是国家文物局关注的重点,所以

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适当放宽了研究范围,对《管理导则》实

施后各地制定管理细则时需要考虑的方面也进行了探讨。这些

细节内容实际上也是对《管理导则》效力、体系研究的一个回

应,试图弥补《管理导则》自身局限的不足。相对国家文物局

的预期来说,也是一个额外的贡献。

《研究报告》和《管理导则》建议稿确立了分类、分级管

理的原则,以评估为基础,规定了定级程序、撤销程序、保护

措施、利用原则,明确了各级管理主体和保护管理责任人,以

有效的管理措施对应特定问题,包括如何依法依规挤出三普文

物点中过多的水份、如何协调保护责任与权利、如何理顺人民

18

政府与文物部门、文物部门与规划部门在管理中的协调等难点

问题,都给出了相对客观有效的建议,总体上为国家文物局尽

快出台《管理导则》提供了较为详尽的前期研究成果。

附:

1、项目名称:《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管理导则》制定

研究

2、委托单位:国家文物局

3、合作研究单位:苏州市文物局

4、我院项目负责人:徐永利

5、我院项目组成员:谢鸿权、夏健、韩露、殷绘焘

19

上海市奉贤区运河水系变迁与城镇空间演替关系研究

上海市奉贤区位于长江三角洲东南部,南邻杭州湾,北枕

黄浦江,与上海闵行区隔江相望,东与浦东新区接壤,西与金

山区、松江区相邻。

奉贤区境内有 31.6 公里杭州湾海岸线,13 公里黄浦江江

岸线。陆上面积 687.39 平方公里,人口 115.78 万人(2014

年),下辖 1 个街道、8 个镇。奉贤区域内共有河流约 4530 条,

长度共约 3263.28km,河口面积 55.39 平方公里。其中,上海

市管河道 3 条,长度共计 38.74km;奉贤区区管河道 18 条,长

度共计 234.52km;镇级河道 244 条,长度共计 792.61km;村级

河道 4265 条,长度共计 2197.41km。全区河网密度 4.75 公里/

平方公里,河面率为 8.05%。

“上海市奉贤区运河水系变迁与城镇空间演替关系研究”

基本梳理清楚了奉贤区现有水系结构和主要河流(运河)的来

龙去脉,对各镇在历史上与河道的共生关系作了初步解析,基

于运河水系变迁与城镇空间演替的关系,从城乡遗产保护、生

态布局结构、水系功能结构、空间景观结构四个方面对奉贤区

的城乡发展提出了优化建议。

1 水系变迁与城镇空间演替的互动关系

在对奉贤水系变迁过程和水网结构层次研究的基础上,从

三个方面探讨了奉贤水系变迁与城镇空间演替的互动关系。

20

(1)江南聚落与水系互动的一般规律

除徽州地区外,江南的典型地脉特征是平原水乡。就上海

而言,奉贤也是以水系发达、“桥乡”而著称。其聚落发展长期

依托于水系的支撑,江南水乡聚落与水网结构之间的互动规律,

在奉贤也得到典型反映。研究报告从两个方面对这一互动规律

加以阐释:一是江南水系对聚落发生、发展的支撑作用,这既

是上海早期聚落形成的特点,更是江南的特点,体现出上海奉

贤的江南属性,传统的建筑-街-河关系正是因此形成;二是江

南聚落对水系的改造,对此研究以徽州黟县宏村对水系的改造

为例加以说明,更引入苏州与周边聚落的间距关系,来说明水

系的层级与区域聚落等级是如何相辅相成的,指出所有的水系

都是江南文化改造过的水系,都是人工的空间环境。

(2)奉贤水系对城镇空间的影响

奉贤水系与城镇空间存在互动关系是一个可以从江南一般

规律而推知的感性存在,但是否可以作定性定量的分析论证?

研究截取奉贤区 2014 年和 1986 年的行政区划图,将二者进行

叠加对比,以便观察奉贤区从 1986 年至今,哪一些镇的镇域范

围变化比较明显,继而再与现今奉贤第一重水网(包含十字主

干)的 19 条运河水系位置图进行叠加,引入定量表格佐以分析,

得出奉贤水系对于城镇空间变迁的影响方式和程度。大致结论

是:奉贤水系在奉贤区各镇区划范围调整乃至城镇空间变迁的

过程中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具体相关镇区区划在未来的规

21

划调整过程中,需将奉贤水系因素统筹考虑,使其充分发挥出

积极的影响作用。

(3)当代城镇建设发展规划与建设对奉贤水系的影响

这一部分研究包含了四个角度:

城镇规划对奉贤水系结构的影响——以新旧两版《南桥新

城总体规划》为研究案例,探讨现有的总体规划内容中对于水

系结构(第二章总结出的水系结构)的影响。以点带面,思考

当下城市建设对水系的调整和利用。

景观水体规划对奉贤水系结构的影响——以地处奉贤水系

十字形主干交汇处的“上海之鱼”规划项目为例,探讨大型景

观水体对奉贤水系变迁的当代影响。

道路体系对奉贤水系功能的影响——随着奉贤陆上交通的

发展与规划,水路交通由陆路交通所替代,仅残存部分水上运

输的功能,这是奉贤水系重要性衰弱的重要原因。研究对影响

水系功能延续的主要陆上交通线路进行了评估。

城镇建设对奉贤水系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包含河岸缓冲

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城市化对河流水质的影响等,并提出

了初步对策与建议。

2 依托水系的城镇发展建议

(1)各级规划对奉贤水系的关注角度

22

奉贤区的总体规划、各镇规划、各专项规划都涉及到水系

的定位和功能梳理。《奉贤区区域总体规划》(2003)及《奉贤

区域规划实施方案(2004-2020 年)》针对奉贤区近期发展布局

提出“一城、二区、四基地”的要求,这些都与水系的支撑有

关。除此之外,研究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

《南桥新城总体规划修编》(2010-2020)、《南桥新城浦南运河

金汇港“十字水街”概念规划》(2014)为例加以分析。上述四

个级别规划案例反映出目前规划部门对奉贤水系关注的主要层

面。各规划均做到了对奉贤水系特征的明确重视,并主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呈现水系对城镇发展的主要贡献:功能层面、景观

层面,有时涉及生态层面。但奉贤水系本体作为空间遗产的层

面明显缺失,奉贤村镇长期依托水系发展、沿革的历史痕迹未

得到重视,或仅针对个别文物进行研究,所以有必要在此加以

整体强调。从课题组辑录的与奉贤水系相关的各级规划来看,

基本如此,即便是历史街区(风貌区)保护的专项规划,对历

史水体本身的研究也很单薄。由此引出本研究提出的优化建议。

(2)以水系研究为基础的城镇发展建议

课题组从遗产、生态、功能、景观四个层面的优化建议展

开探讨。从全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角度看,其中遗产、生

态层面的优化,相对于功能、景观层面而言具有先导性。

城乡遗产保护优化——包含运河水系的遗产价值、运河遗

产的存续状况、运河遗产保护与城乡遗产保护的结合方面的建

议。具体包括:①尽快稳定河道形态,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河道

23

禁止截弯取直。②编制奉贤区历史河道保护规划,除了保护河

道形态之外,应保护与沿历史河道发展的聚落演化痕迹,例如

重要码头、驿站、驳岸、桥梁等,注重与历史水系有关的非物

质文化、民俗、节事的研究与保护。③保护历史河道与传统村

落的稳定关系,关注传统村落之间的水上联系;通过保护历史

河道曾经的功能等级,来支撑传统村、镇文化体之间的等级关

系。

生态布局结构优化——从大市格局、防洪排涝、水质控制、

亲水生态诸方面展开讨论。具体建议包括:①以水质控制为前

提提升产业标准,优化产业结构;②打造海湾度假区的生态品

牌,不仅仅强调海岸线,而是水网、森林、风力资源的互补;

③在公共城市空间实现亲水生活方式,深入研究驳岸材质、岸

线植被的地域性特征,强化民生层面的水文化认同。

水系功能结构优化——涉及相关规划对奉贤水系的功能定

位、水系功能结构优化两个方面。一方面重点探讨是否可能发

挥聚落本身的能动性,从而反向增强部分骨干水体的亲水性;

另一方面以成功案例“上海之鱼”为例,认为小尺度河道虽然

宜人,但不易体现奉贤整体的地脉特征,而大尺度的水体,更

能增强外地游客的感性印象,形成奉贤独有的大地-大河-大海

景观,从而产生广告效应。此经验也值得推广。

空间景观结构优化——首先指出相关规划的不足之处,进

而从空间景观结构方面给出优化建议。具体包括:①避免仅仅

从视觉效果上来评价、制定景观规划,应结合城乡运河文化遗

24

产、特色民生、生态水文化来评判;②景观规划设计应与沿河

地带产业调整结合,以景观的高标准作为休闲产业调整的推动

因素;③打造各层级的、新的景观水系文脉,重塑奉贤城乡空

间的地域特色。

3 创新点

对江南聚落与水系互动一般规律的关注,多见于各行各业

的研究,但将一个郊县规模区域内的水系、聚落变迁加以深入

调研,并根据研究得出的客观历史规律,以水系依托为前提来

对当下城镇规划、环境质量优化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则并不多

见。

本研究从奉贤十字形水系主干“通江达海”的功能特征出

发得出相应结论,提醒奉贤的规划建设部门,应从“大市格局”

来为奉贤的未来发展定位,从而使得本研究超出了仅仅限于区

域水系和区域空间建设互动的视野。同时,对奉贤区城乡发展

提出的优化建议具有可操作性,又因为对运河遗产和生态景观

的强调而具有一定的超前性。

附:

1、项目名称:上海市奉贤区运河水系变迁与城镇空间演替

关系研究

2、委托单位:上海市奉贤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

3、项目负责人:徐永利

4、项目组成员:谢鸿权、蓝刚、韩露、殷绘焘

25

近 30 年苏州古城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地域风格研究

苏州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古

典园林”所在地,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古

城内进行了大量新建筑的建设实践,从而使得新建筑的建设成

为古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与保护工作相配合,大部分

新建筑在设计上不仅遵守着由上至下的规划管理控制,同时也

由下至上、自觉自愿地对古老的文化环境做出拥有自身特点的

思考与呼应,形成了一种具有地域风格的建筑设计特征。这种

地域风格已经在苏州城市建设中扮演着具有广泛社会认同与文

化传承的形象,它延续了苏州古典建筑与古典空间的精神,成

为苏州市民寻找文化归属感的现代主义建筑。

本课题对改革开放后 30 余年古城内新建的优秀公共建筑作

品进行地域性专题研究,不仅填补了苏州市地域建筑研究的空

白,同时通过厘清苏州地域风格的设计特征,分析、归纳地域

建筑设计的若干类型,进而达到提出对今后古城内新建筑的控

制管理基本原则的根本目的,使古城内的历史街区的规划管理

工作迈上一个大的台阶。

将 30 多年来的建筑实践进行系统的调查,并对实践作品进

行分段梳理;

整理出每个时期苏州地域建筑设计的主要手法与建筑特色;

以及比较各个时期设计手法的延续和变迁。

26

明确新建的地域建筑的基本设计特征,为建筑师今后的地

域建筑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方法和思路;

为规划设计管理部门提供基础的引导性的管理控制原则;

基于以上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时间范围起自改革开放开

始的 1978 年直至至今(2015 年)共 37 年,旨在探讨 30 多年

来苏州地区公共建筑在改革开放迅速发展时期所使用地域性手

法的延续以及变迁。在研究的空间范围上,为与古城保护相对

应,研究范围为苏州市姑苏区行政区划内以历史城区为主的区

域,主要包括古城、古城外城河沿线、沿山塘线至虎丘和沿上

塘线至寒山寺的沿线两侧区域及与历史城区紧邻的周边地带的

重要公告建筑。研究对象是以上范围内近 30 年建设的有较大社

会影响力的公共建筑设计的地域风格变迁。

1 苏州古城公共建筑地域风格的发展断代

为了对苏州古城公共建筑的地域风格进行全面的研究,研

究在起始阶段对近三十几年的重要公共建筑进行了普遍的调查,

获得了全面深入的文献及工程资料,并从中挑选了建设时期最

具有社会影响力及业内影响力的二十四个建筑进行了全面的分

析与研究。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这二十四个建筑依据建设时代

背景与设计手法由量变到质变的变化被划分为三个时期:

探索阶段(约上世纪 80 年代初至 90 年代初):1982 年苏

州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段时期古城区被划分

为大小不等的 54 块街坊,从此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古城进

27

行保护与更新,同时在古城区内部开始对于新建地域建筑实践

进行了小范围的探索和尝试,此阶段的建筑创作表现出开发规

模小、设计手法谨慎探索的特点。建筑设计中,单纯形式性的

地域性表达手法所占比重较大,建筑手法运用的较为直接、生

涩,显得与传统建筑有些脱节、能对建筑的空间与景观进行推

敲作品数量不多。由于技术以及经济条件的限制,建筑材料的

使用不利于建筑细部的表达,总体的感觉不够精致,但是不少

作品基于经济与时代的限制,勇敢地提出了各种对于文化的继

承的可能;

开拓阶段(90 年代初期至 2006 年左右):90 年代苏州城内

横贯东西的干将路建设对古城核心部位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与

建设,许多的民居被拆迁,随之而来的是大规模的经济发展与

房产开发实践。为了满足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及其市民日益增长

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在古城内内进行了大量的公共建筑的建设。

此时公共建筑实践的特点表现为建设量以及单体规模的显著增

加,地域建筑在多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开拓实践,地域风格的表

现手法开始形成一定的趋势,在材料和空间等多方面都出现了

创新性的表现手法,该阶段建筑尺度较大,风格细腻,有时稍

嫌繁琐,有些建筑手法在本时期稳定下来,成为后续建筑设计

普遍采用的基本手法;

发展阶段(2006 年至今):以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

新馆”的落成为时间节点,古城区内的地域建筑实践经过大量

的积累,进入到了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以苏州博物馆的设计

28

手法为标杆,建筑设计普遍采用了新型的轻质材料,构造上采

用了更加现代、精细的表达,摆脱了前面两个阶段的一些繁琐、

累赘的手法,设计风格显然更加清新且自然、轻巧,地域性的

公共建筑形成了稳定的地方特色。

2 苏州古城公共建筑地域风格的类型

在设计手法的研究上,研究首先把苏州传统建筑的特色归

纳为两个根本层面,一个纯粹形式与技术层面上的特色,另外

一个层面为超越形式的反映建筑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与意义上的

一些特点,同时围绕这样一些苏州地域特色对古城现代建筑的

设计手法进行分析。

在分析形式、技术层面手法的时候,本研究特别注重建筑

的基本构造与材料的设计手法的对比与分析,通过对建筑设计

的基本屋面做法、立面做法及符号的运用及若干种细部做法的

对比与总结,在细节处发现了苏州古城新建公共建筑的基本形

式设计特点:在建筑形式现代、简洁的前提下,强调轻灵、淡

雅的色彩的变化、简化细部,材料选用多样化,重视体型的分

解与缩进;同时一些传统的符号也在设计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

角色,比如坡屋顶和花窗等符号。可见苏州古城新建建筑的形

式上的特色有基本现代的建筑结构与材料的运用、简化传统建

筑细部的倾向与符号的承袭等几个特点;

另外在分析建筑设计在精神与意义上的表达时,研究分析

了若干现有的手法,并把它们归纳为包括空间与写意形式手法

29

的两大类手法。总体来看,院落空间的尺度扩大,空间形式灵

活,而景观的设计依然没有完全摆脱符号化的倾向,创新的作

品不多。同时,建筑在形式上的上的写意手法则通过各种界面

上的灵活多样的变化传达传统建筑的意蕴。

通过上述研究归纳出的基本设计手法的排列组合,古城内

的公共建筑的设计手法基本被归纳为五类:比如基本基于形式

层面的设计手法、基本反映传统意蕴的形式写意的设计手法和

基本反映传统空间特色的设计手法、偏向形式模仿的形式设计

手法与传统建筑空间的结合的设计与偏向意蕴提取的形式设计

手法与空间的组合设计。

3 苏州古城公共建筑地域风格的变化规律

对二十四个优秀建筑的设计手法进行统计,并对各个时期

的设计手法进行计数,通过每个手法的运用频度对比得出建筑

细部变化的基本趋势,得出了建筑的地域风格的基本变化趋势

及五种类型建筑设计手法的变化趋势。总的来说,建筑设计的

基本设计倾向是:

坡屋顶的形象非常重要,甚而成为统治性设计手法;

入口立面倾向于对称性处理,立面上的纵向分段倾向于较

为简洁的处理;

广泛运用窗部的细节处理体现传统建筑的尺度;

建筑运用材质向轻型、挺括、细腻的方向发展;

30

设计基本利用建筑与庭院空间进行组合;

建筑的边角空间与园林空间普遍采用传达传统建筑意蕴的

景观处理,但是对于现代建筑景观元素的引入与研究尚处理较

为保守的状态;

屋顶轮廓线的多样化处理非常重要;

建筑界面处理非常灵活,总的趋势是向表皮化的处理发展;

立面的材质运用越来越灵活。

4 古城不同地段和功能新建建筑的规划控制与管理

依照苏州的古城保护规划及本研究研究对象新建建筑的地

段特点,在研究中,苏州古城的空间被主要分为:历史文化街

区核心保护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控制地带与历史地段、传统

风貌地区、、一般性街区、城市门户空间五种。而公共建筑的功

能主要分为:商业建筑、办公建筑、旅游建筑、文化建筑、交

通建筑及其他建筑等若干建筑类型,通过分析已有建筑功能类

型的设计手法及其设计趋势对今后在不同古城地段建设的新建

建筑的设计风格加以导向,利用表格梳理了各类限制条件下的

不同的建筑控制条件。

5 创新点

(1)把建筑设计的手法分为纯粹形式上的手法与形而上的

手法,从物质层面与精神意义层面对地域建筑的设计进行了分

类,然后通过手法运用频度的比较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建筑设

31

计手法的发展趋向,指出在中国建筑传统的传承之中,建筑精

神与场所感的塑造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同时传统建

筑的符号始终在建筑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这一结果显示了场

所感的营造与符号的运用对于建筑的地域性的延续具有同样重

要的作用;

(2)通过对材料与技术、构造的系统而深入的分析,提出

建筑技术的发展与地域建筑理论与实践具有着紧密相关的关系,

在设计中应注重材料、技术、构造在连接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桥

梁作用;

(3)对建筑空间与景观的特点深入分析显示出现有建筑设

计在传统建筑空间与现代建筑的结合方面的成熟与传统景观设

计与现代建筑结合方面的相对不足,提示今后建筑设计的突破

方向。

(4)依据总结出的具有发展新趋势的各类新建建筑的特色,

首次尝试提出不同功能的建筑在不同性质的地段应不同的处理

手法,提供基础的规划管理控制的建议。

附:

1、项目名称: 苏州市建筑设计引导研究之一——近 30 年

苏州古城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地域风格研究

2、委托单位:苏州市规划局

3、项目负责人:张曦

4、项目组成员:夏健、谢鸿权、钱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