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新乡校区)各专业介绍...造性思维方法开展法学研究工作和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

98
1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新乡校区)各专业介绍 (按专业代码排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 ........................................................................................... 2 二、法学............................................................................................................ 6 三、知识产权 ................................................................................................... 10 四、思想政治教育............................................................................................. 14 五、小学教育 ................................................................................................... 19 七、英语.......................................................................................................... 27 八、数学与应用数学 ......................................................................................... 31 九、物理学 ...................................................................................................... 35 十、化学.......................................................................................................... 40 十一、生物技术................................................................................................ 44 十二、心理学 ................................................................................................... 49 十三、电子信息工程 ......................................................................................... 53 十四、物联网工程............................................................................................. 58 十五、工商管理................................................................................................ 63 十六、人力资源管理 ......................................................................................... 67 十七、文化产业管理 ......................................................................................... 71 十八、城市管理................................................................................................ 75 十九、酒店管理................................................................................................ 79 二十、音乐学 ................................................................................................... 83 二十一、美术学................................................................................................ 87 二十二、环境工程............................................................................................. 91 二十三、劳动与社会保障................................................................................... 95

Upload: others

Post on 18-Jan-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1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新乡校区)各专业介绍

(按专业代码排序)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 ........................................................................................... 2

二、法学 ............................................................................................................ 6

三、知识产权 ................................................................................................... 10

四、思想政治教育 ............................................................................................. 14

五、小学教育 ................................................................................................... 19

七、英语 .......................................................................................................... 27

八、数学与应用数学 ......................................................................................... 31

九、物理学 ...................................................................................................... 35

十、化学 .......................................................................................................... 40

十一、生物技术 ................................................................................................ 44

十二、心理学 ................................................................................................... 49

十三、电子信息工程 ......................................................................................... 53

十四、物联网工程 ............................................................................................. 58

十五、工商管理 ................................................................................................ 63

十六、人力资源管理 ......................................................................................... 67

十七、文化产业管理 ......................................................................................... 71

十八、城市管理 ................................................................................................ 75

十九、酒店管理 ................................................................................................ 79

二十、音乐学 ................................................................................................... 83

二十一、美术学 ................................................................................................ 87

二十二、环境工程 ............................................................................................. 91

二十三、劳动与社会保障 ................................................................................... 95

2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

(一)专业代码:020401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经济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经济学及国际经济与开放经济理论,

谙熟国际贸易流程与操作,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

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

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

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外贸专门人才。

(六)核心课程:国际贸易、世界经济概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法、产业经

济学、电子商务概论、国际经济学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专业实验与实训(含进出口贸易模拟实验、单证实务、

统计分析软件应用、国际贸易综合实验、国际贸易实务及实验等)、社会实践

(社会调查和实习)和科研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和科研训练)。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贸易政策;

3

5.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7.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流程,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各个环节的操作规

程;

8.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可以利用计

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九)就业方向:海关、商检、商务局和贸易公司的熟练的贸易业务操作员,

从事跨境网上销售与交易、网络产品策划等中小型电子商务项目规划的综合性

现代商务人才以及科研机构的贸易理论及政策的解读传播者和政府机构的政策

制定者。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任太增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新

联学院兼职系主任。主要承担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微观经济

学等课程,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3 篇,主持国家社

科基金 1 项,主持多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等省级项目,研究

成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教学项目荣获省

级教学项目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 4部。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

青年骨干教师、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侯明利

副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新联学院国际经济与贸

易专业导师。主要承担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等

课程,近年来在《云南财大学报》、《暨南大学学报》等专业

期刊发表核心以上论文 9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2

项省级课题;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经济学优秀成果一等奖,荣获

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荣誉称号。

4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李西雅、王冬丽、刘晨静,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级人力资源管

理、2017 级工商管理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创意组二等奖。

2.李西雅,2017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 2018年获得全国移动互联网大

赛河南赛区高校组二等奖。

3.杨梦辉,2017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 2018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

建模竞赛获河南赛区省三等奖。

4.禹权恒、陶鑫同、柴晓婷、王玉辉、桂旭,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2015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级工商管理专业,于 2018年获得“创青春”河南省

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

5.张静,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七届学生

跆拳道锦标赛本科甲组女子个人竞技 67kg第三名。

杨玉珍

博士,硕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承担微观经济学等课

程,发表核心以上论文 27 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

文社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 5 项;出版专著 2 部,获河南省

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3 项,获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特等奖 1 项、

一等奖 2 项。荣获中原千人计划、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

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

学者、省优秀青年社科专家、省教学标兵等称号。

胡国恒

工学博士,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承担国际贸易

(双语课)、 国际投资、外贸函电(双语课)等课程,在《世

界经济研究》、《国际经贸探索》等顶级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

多篇,主持一项教育部项目,多项省级项目及横向课题,出版

专著 1 部,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称号。

5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李敏

专业:2018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考取院校:河南大学

考取专业:教育学

姓名:石保纬

专业:2018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考取院校:广西大学

考取专业:农村发展

姓名:朱俐帆

专业:201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考取院校:武汉工程大学

考取专业:英语笔译

姓名:闫菁茗

专业:2017届国际经济与贸易

考取院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考取专业:社会管理

6

二、法学

(一)专业代码:030101K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法学

(五)培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

熟练的职业技能、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依法执政、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

司法、高效高质量法律服务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法治体系的复合型、职业型、创新型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

(六)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

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法学专业实习是对学生法学理论和技能进行基本培训的

实践环节,通过实习把法学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同司法实践结合起来,巩

固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的能力。实习采取学

院安排和自主联系结合的模式,实习场所的业务范围一般涉及诉讼程序或者处

理、宣传相关法律事务等。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知识要求

了解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法学专业的基本知识

和基本理论,并形成合理的整体性知识结构。

2、能力要求

7

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法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具备将所学的专业

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律实务之中的基本技能;具备利用创

造性思维方法开展法学研究工作和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

作能力和外语能力。

3、素质要求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

论体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法学类专业的思维方

法和研究方法,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健全

的职业人格、强烈的法律职业认同感,具有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

任感和使命感。具备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1)具备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更新法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

(2)具备将所学的专业理论与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律实务之

中的基本技能;

(3)具备利用创造性思维方法开展法学研究工作和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

(4)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外语能力。

(九)就业方向: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王鹏祥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新联学院

兼职系主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河南省学术技

术带头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省百优人才。中国法学教

育研究会理事,中共河南省委法律专家库专家,河南省法学

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省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参与国家

社科基金、省社科规划项目等 20 余项,发表论文 60 余篇,

出版专著和教材 6 部,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省发展研究奖

等 10 余项。

8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董昳雯,年级专业:2014级法学,于 2016年获得第八届中国.焦作国际

太极拳交流大赛女子 C组太极剑一等奖。

韦留柱

法学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新联学院法学专业

导师。兼任河南省委法律顾问专家库成员、省法学会诉讼法

研究会常务理事、省法学会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科研论文 40 余篇,主持完成省部级项

目 10 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 8 部。获河南省优秀社科成果

一等奖 1 项、省实用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 1 项。

曾荣获新乡市“文明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河南省

教师教育专家等称号。

李宏

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法学本科生和研究

生的民法学及法理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法律科学》

《法学杂志》《河南社会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 40

余篇,出版个人专著二部。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

题及河南省软科学项目多项。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多次获得河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

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

黄娟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传德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曾在核心期刊与 CSSCI期刊上发表

多篇文章,获河南高校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河南师范大学

首届“十大育人楷模”提名奖,新乡市律协首届刑事辩论赛冠

军。在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主要担任宪法学、外国法制史等

课程,主要研究领域宪法学与法理学。

9

2.师飞霞,2016 级法学专业,于 2017年获得 2016-2017年全国啦啦操联

赛(信阳站)公开青年丙组集体花球自选动作第四名。

3. 王雪艳,2016 级法学专业,于 2017 年获得 2016-2017年全国啦啦操联

赛(信阳站)公开青年丙组集体花球自选动作第四名。

4.王淼,2016级法学专业,于 2017年获得 2016-2017年全国啦啦操联赛

(信阳站)公开青年丙组集体花球自选动作第四名。

5. 石晓艺,2017 级法学专业,于 2018 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科技

文化艺术节校园舞蹈大赛三等奖。

6.刘梦涵,2017 级法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

业大赛二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刘梦玲

专业:2018届法学

考取院校:浙江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民商法

姓名:高彤

专业:2018届法学

考取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考取专业:经济法学

姓名:裴小雨

专业:2018届法学

考取院校:郑州大学

考取专业:法律史专业

姓名:吴丹

专业:2017届法学

考取院校:河南大学

考取专业:民商法学

10

三、知识产权

(一)专业代码:030102T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法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法学

理论基础和严谨的法学思维,具有系统的知识产权法学知识,具备必要的自然

科学、经济管理知识与人文素养(包括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同

时具有较强的知识产权法律实践能力、能够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

事务所从事知识产权实务工作,同时也能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

产权司法审判或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的法

律人才。

(六)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知识产权总论、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竞争法、

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文献检索与应用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知识产权专业实习是对学生知识产权理论和技能进行基

本培训的实践环节,通过实习把知识产权专业基础知识、法学知识同知识产权

实践结合起来,巩固专业理论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观察问题的

能力。实习采取学院安排和自主联系结合的模式,实习业务范围涉及知识产权

管理、知识产权服务、知识产权法律等。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1

1.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

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能熟练检索知识产权法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具有在获得相关知识产权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

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

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掌握进行创新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

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5.比较系统的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

在本专业与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

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文献检索,和知识产权信息检索,掌握法

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知识产权文献写作的基本知

识。

6.了解中国和相关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知识产权

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律师事务所、专利事务所、商标事务所从事知识产权

实务工作,同时也能在公、检、法等部门从事专门的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等工作

或可以继续攻读研究生。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王鹏祥 河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博士,新联学院兼职

系主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

人、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省百优人才。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

理事,中共河南省委法律专家库专家,河南省法学会学术委员

会委员、省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主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

社科规划项目等 20 余项,发表论文 60 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 6

部,获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省发展研究奖等 10 余项。

12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连昕瑜,2017 级知识产权专业,于 2018 年获得第三届全国书法、硬笔

书法网络大赛青年组一等奖。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

南省三等奖。新乡市经开区“创青春” 暑期脱贫攻坚实践暨我眼中的脱贫攻坚

征文比赛二等奖。

2.黄戈, 2017 级知识产权专业“建行杯”2018年河南省互联网+创新创业

大赛三等奖。

胡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联学院

知识产权专业导师。河南省法治智库专家,主要从事知识产权

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参加国家级课题研究项目 2 项,主持省部

级项目 3 项,地厅级课题 7 项,发表 CSSCI文章 6 篇,核心 2

篇,CN 多篇。工作期间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

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李林启 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法学会民法学、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职律师,主要从事知识产权

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50余篇,出版著

作、教材多部,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 项,主持参加完

成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得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

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新乡市社会科学优秀

成果一等奖等地厅级一等奖十余项。

郭少飞

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民商法学、法理学,主要成

果:《电子人法律主体论》,《东方法学》2018 年第 3 期;

《区块链智能合约的合同法分析》,《东方法学》2019 年第 3

期;《新型人格财产权确立及制度构造》,《暨南学报》2019

年第 5 期。主持省哲社项目 1 项,厅级项目 2 项。

13

3.耿丽君,2017 级知识产权专业,于 2018 年获得“建行杯”河南省互联

网+创新创业比赛省级三等奖,于 2018年获得经开区“助力脱贫攻坚”“创青

春”征文比赛三等奖。

4. 冯馨方,2017 级知识产权专业,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

创业大赛河南省三等奖;新乡市经开区“创青春”暑期脱贫攻坚实践暨我眼中

的脱贫攻坚征文比赛优秀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马雅妮

专业:2018届知识产权

考取学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民商法学

姓名:马佳佳

专业:2018届知识产权

考取学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民商法学

14

四、思想政治教育

(一)专业代码:030503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法学

(五)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指导

原则和基本要求,培养具备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基础

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一定的

学术创新能力;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以及胜任

与本专业相关的党政群团、企事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六)核心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选读、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共产党思

想政治教育史、政治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实

践、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论、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课标解读与教学设计、中学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技能、中学名师论坛、公务员考试专题等。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

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2.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具有依法执教意识;

15

3.具有从教意愿,认同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

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4.扎实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思想与方法,理解和掌握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5.对学科相关知识能理解并初步运用,能整合形成学科教学知识;

6.能够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适合的学习环境,初步习得基于核心素养的

学习指导方法和策略,进行学习评价;

7.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技能;

8.了解中学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主任工作、组织课外活动、学生发展

指导、综合素质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等能力;

9.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心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了解国外基础教育改革

发展的趋势和前沿动态;

10.掌握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法和指导学生科研的技能,掌握沟通合作技能,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中等以上学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

科的教学科研、以及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李洪河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

士生导师,新联学院兼职系主任。先后毕业于河南师范

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及法

学博士学位,主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全面工作,兼任

教育部高等学校政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

代史学会理事等。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

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术旨趣在 1950 年代的中国政治和社

会。

16

刘强

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

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新联学院兼职系主

任。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

优秀辅导教师;发表“师范生的创新素质及培养途径”

等学术论文、主持完成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

目“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创新素质的培养机制与模式研

究”。

李翠荣

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与人的发展”;

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编副主编教学用书 5 部,主持完成

国家与省部科研课题 4 项,市厅级 10 多项;获得河南省

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高师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

师、河南师范大学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教师、文明

教师、教学观摩比赛一等奖等。

胡笑雨

硕士研究生毕业,曾获河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课堂

教学比赛一等奖,河南师范大学课堂教学十佳教师;所

授课程入选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精彩一课”;

多次获得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

比赛优秀辅导奖;被聘为河南师范大学未来学院·未来

名师班导师;发表“建构主义视野中的科学史”,“批

判实在论对马克思理论科学性的辩护”等学术论文。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王华宁,2015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6年获得河南省豫北一片区

大学生宗教知识竞赛三等奖。

17

2.冯源, 2015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6年获得河南省豫北一片区大

学生宗教知识竞赛三等奖。

3.智静,201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五届高等

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4. 张国立,2017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8年 11月获得第三届全国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异奖证书。

5.贾智欣,2017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新乡经济技

术开发区“创青春”暑期脱贫攻坚实践暨“我眼中的脱贫攻坚”征文比赛一等

奖。

6. 王乐天,2017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新乡经济技

术开发区“创青春”暑期脱贫攻坚实践暨“我眼中的脱贫攻坚”征文比赛优秀

奖。

7.朱娅婷,2017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8年获得全国移动互联创新

大赛河南赛区高校组二等奖。

8. 王怡梦,2017 级思想政治教育,于 2018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志愿服务

培训活动“优秀 学员”于 201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

9.闫语,2017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8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

保知识竞赛优秀奖,于 201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于

2018年 12月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奖,于 2019

年获得新乡市优秀红十字会志愿者,于 2018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

活动“优秀学员”。

10.代文情,2017 级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8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

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于 2019年第三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于

2018年 12月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竞赛”优秀奖。

11.韩珂珂,2017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9年 4月获得环保知识竞赛

优秀奖。

12.王鑫,2017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9年 4月获得环保知识竞赛优

秀奖。

13.赵晓燕,2017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9年 4月获得环保知识竞赛

优秀奖。

18

14.李寒寒,2017 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 2019年 4月获得环保知识竞赛

优秀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郭芳

专业:2017届思想政治教育

考取院校:南京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科学技术哲学

姓名:刘继科

专业:2018届思想政治教育

考取院校:广西师范学院

考取专业:政治学理论

姓名:王金晓

专业:2017届思想政治教育

考取院校:兰州大学

考取专业:外国哲学

姓名:齐巧洁

专业:2018届思想政治教育

考取院校:南昌大学

考取专业:科学社会

19

五、小学教育

(一)专业代码:040107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教育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定政治方向、高尚道德品质,具备良

好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教育科学和本专业必须的基础

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教育创业实践

能力和管理能力,能够在各小学和各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管理与研究工

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六)核心课程:教育学原理、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中外教育史、小学教育学、小学班级管理、小学语文课程

与教学、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小学英语课程与教学、小学教师语言技能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坚持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将专业实践贯穿

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涵盖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学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等

环节。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立场,积极投身小学教育事业。热爱小学教

育事业,具有扎根小学长期从教、终身从教的使命感;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

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

20

2.系统掌握从事小学各科教学所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学科基本理论、基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数学、自然科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思想品教

育、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掌握规范的三笔字书写

技能。

3.具有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种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

能力、表达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育反思能力,以及使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

的能力和开发小学生潜质的能力。

4.熟悉国家教育法规和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小学课程的性质、价值和目标;学会运用符合小学教育规

律的教学方法和科学的教学评估原则、方法;能够做到科学执教、依法执教、

人性执教。

(九)就业方向:小学各科教师、托幼机构教师、中等学校教师、学校教育研

究及行政管理人才、教育图书编辑等。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宋晔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新联学

院兼职系主任,教育学省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博士

学位点牵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

席专家,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

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等学术职务,

荣获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

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道德教育理

论、学校伦理文化等。

21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李蓉蓉,2015 级小学教育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六届学生跆拳

道锦标赛本科甲组女子个人竞技 62kg第三名。

2.赵倩云,2016级小学教育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六届学生跆拳

道锦标赛本科甲组女子个人竞技 53kg第三名。

邱九凤

教授,硕士研究生,新联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导师。

出版著作 3部,主持省哲社、教师教育改革等课题 20 余

项;独立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CSSCI 5 篇,核心 10 余

篇);获省教育厅优秀成果一等奖 17 次;获教育部第四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次获得

河南省第十六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

赛优秀辅导奖、河南省首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教育专家、

河南师范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文明教师等称号。

崔振成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

方向:德育原理、传统文化教育等。全国教育学会德育学

术委员会理事,全国教育学会教育哲学委员会委员,河南

省教育学会理事。主持国家级课题两项、省部级课题五

项,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教育学

刊》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40 余篇

王郁雯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毕业于

台北教育大学,研究方向: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与教学论

等。

22

3.刘星星,2015 级小学教育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六届学生跆拳

道锦标赛本科甲组男子个人竞技 58kg第五名。

4.张雪媛,2017 级小学教育(专升本)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

六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5.郝雨婷,2015 级小学教育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高等学

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黄格蕊

专业:2017届小学教育

考取院校:东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姓名:苏诗童

专业:2018届小学教育

考取院校:陕西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小学教育

姓名:郭盈

专业:2018届小学教育

考取院校:华中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现代教育技术

姓名:魏家琪

专业:2018届小学教育

考取院校:湖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小学教育

23

六、汉语言文学

(一)专业代码:050101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文学

(五)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

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

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

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

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六)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

学作品选)、中国现代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

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大学写作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坚持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将专业实践贯穿

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涵盖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及以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24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省内外各中学、优秀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或

从事企事业单位文秘、新闻编辑或记者、传媒公司文案策划等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李永贤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新联学院兼职系主

任。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任河南省社

科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儒学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主

要从事明清诗学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

张富春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新联学院兼职

系主任。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

河南省杜甫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宗教文化研究会理事,四川

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

与民间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1 项、全国高

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 2 项,专著有

《支遁集校注》《中国古代祈财信仰研究》《中原地区妈祖

文化研究》等。

25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陈贝贝,2014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五届高等

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2.李慧鹏,2014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五届高等

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

3.魏秋洋,2014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五届高等

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

4.徐双,2016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参加人员:秦佳丽、孟洋、马闪闪、张

智坤,于 2018年获得“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二等奖。

5.任玉婷,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高等

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三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李文博

南京大学博士,论文代表作有《<昌黎先生诗集注>初

探》《贾逵注<左传>“不用今说”辨》《“杜韩”并称考论》

等。散文代表作有《韩愈陶渊明聊说》《赵姨娘与“我”》

《韩祠漫谈》《韩愈排佛的前前后后》等,其中《韩愈排佛

的前前后后》被中国作协创研部收入《2013年中国随笔精

选》。

梁小静

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新诗史方面的研究,并写作诗歌、

散文和当代诗歌批评相关的文章,著有诗集《一次对话》。

发表《诗歌的语言激情及主题特征——论析刘洁岷的诗》,

《经验、语言、自我:微观视角中的 70 后诗人及其诗歌写

作》,《捍卫热情:在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之间——论析千

叶的诗歌》等学术论文多篇。

26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王岩

专业:2018届汉语言文学

考取院校:广西师范学院

考取专业:汉语国际教学

姓名:梁楠楠

专业:2017届汉语言文学

考取院校:浙江财经大学

考取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姓名:任航

专业:2017届汉语言文学

考取院校:上海大学

考取专业:哲学

姓名:李佩颖

专业:2017届汉语言文学

考取院校:湖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汉语言文字学

27

七、英语

(一)专业代码:050201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文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和

专业知识与能力,掌握相关专业知识,适应我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

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能在外事、教育、经贸、

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

研究等各种工作的英语专业人才。

(六)核心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笔

译、英语语法、语言学导论、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英语国家社会与

文化、英语学科课程教学论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坚持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将专业实践贯穿

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涵盖口语训练、翻译训练、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

毕业论文等环节。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掌握英语语言学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运用英语和本族语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

造性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8

4.具有熟练运用英语专业知识、教学理论和技巧,设计和讲授中小学英语

课程的能力;

5.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新闻、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

政策和法规;

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诚信意识,具有较高的文

化、文学、艺术修养和专业学科意识,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掌握科学的思

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求实创新精神和思辨能力,具备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

心理素质。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省内外各中学、优秀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在

外贸易公司、翻译公司及旅游社等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梁晓冬

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新

联学院兼职系主任。曾任全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常

务理事、中国诗歌与诗学学会常务理事等。获河南省优秀中

青年骨干教师、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优秀教师、省高校哲

学社会科学优秀学者。在 AHCI、CSSCI源期等核心期刊发

表论文 20 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省哲社规划等项目 20

余项,获省哲社优秀研究成果等奖项 10 余项。

孙海燕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新联学院英语专业导师,中

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理事会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

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等

项目;在《现代外语》、《外语教学与研究》等 CSSCI源期

刊发表论文多篇,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荣

获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校

园十大育人楷模、新乡市文明教师等称号。

29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王晓婷,2014 级英语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五届高等学校师

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2.张小利,2018级英语(专升本)专业,于 2019年在《新教育论坛》发

表论文一篇。

3.王晓婷,2015级英语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高等学校师

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刘国兵

博士,硕士生导师,语料库应用研发中心学术带头人。

现任中国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教师教育专

家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多项

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出版专著 1

部、译著 2部、教材 8 部。获河南省高校英语教学技能大赛

一等奖、省教学标兵、省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省师德先

进个人、省青年五四奖章等多项荣誉。

李素枝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在《当代语言学》、《西安外国

语大学学报》等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10 余篇;获河南省社科

优秀成果二等奖 2 项;主持教育部项目两项、省社科规划项目

两项;出版专著一部;参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 5 部,主编

1 部。

30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刘育

专业:2018届英语

考研院校:广西科技大学

考取专业:英语笔译

姓名:陈赢

专业:2018届英语

考取院校:西安理工大学

考取专业:英语笔译

姓名:邱士杰

专业:2018届英语

考取院校:云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英语笔译

姓名:杨文杰

专业:2017届英语

考取院校:西南科技大学

考取专业:英语笔译

31

八、数学与应用数学

(一)专业代码:070101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理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科学与文化素养,掌握数

学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能,能够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适应数学与科技

发展需求进行知识更新,能够在教育部门从事数学研究与教学工作,或继续攻

读研究生的创新型人才。

(六)核心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复

变函数、实变函数、泛函分析、抽象代数、微分几何、数理统计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集中实习在第七学期安排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其中实

习工作推行校内和校外双导师制,校内教师由本专业资深的教师组成导师队伍,

校外导师由各个中学的骨干教师组成,帮助学生完成教案的书写以及组织课堂

教学,并要求学生进行多次课堂授课练习,以帮助其完成课堂教学的准备以及

授课阶段。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

的基本路线;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观念,爱国、诚信、友善、守

法。

32

2.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接受系统的数学思维训练,掌握数学科学

的思想方法;拥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较强的数学语言表达;掌握资料查询、文

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3.热爱教育事业,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和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求实

创新的精神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掌握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宽的教学

基本功,懂得教育规律,掌握基本教学技能和组织管理技能,得到教学实践的

初步训练。

4.熟练使用计算机,并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一定的编程和计算机辅助教

学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审美素养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养成

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劳动卫生习惯;达到大学体育、卫生标准。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省内外各中学、优秀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在

科技、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工作或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

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苗雨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河南师范大学数学与信

息科学学院院长,新联学院兼职系主任,兼任河南省第四届

应用统计学会理事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发

表 SCI论文 70 余篇。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河南省高

校科技创新人才、新乡市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河

南省科技创新杰出青年、新乡市文明教师等称号。

裴永刚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联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专业导师。 研究方向:最优化理论、算法及其应用。主持河

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1项,参与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荣获河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文明教师荣誉称号,河南

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和三等奖各 1 项,2015 年指

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国家二等奖 1 项。

33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王云铬,2014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五届

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2. 李慧,2015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参加人员:梁仪浩、张彦杰,于

2017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三等奖。

3. 闫笑峰,2015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参加人员:赵琳、彭雪彦,于

2017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三等奖。

4. 曹佳慧,2015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参加人员:李亚杰、张鸿雅,

于 2017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一等奖。

5. 于沙沙,2015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参加人员:闫佳颖、刘彩霞,

于 2017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一等奖。

6. 程梦楠,2015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参加人员:丁亚茹、梁永金,

于 2017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二等奖。

董乐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获得首届全国教育专业学

位案例教学大赛一等奖、全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特等

奖、河南师范大学 “校园十大育人楷模”、省高等学校青年

教师数学教学技能竞赛公共数学二组一等奖第一名、河南师

范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理科组一等奖第一名,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 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化小会

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代数组合图论、群论及

其应用。荣获河南省第三届青年教师数学教学技能大赛一等

奖,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华中赛区一等奖、河南省赛区特

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具有某种对称性的图的

研究”1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34

7. 张丽莎,2015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

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8. 肖婉婧,2017 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参加人员:朱维毓、李慧云,

于 2018 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三等奖。

9. 王期铭,2016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参加人员:刘俊怡、朱怡霖、

孙明书,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三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郑茜鑫

专业: 2017届数学与应用数学

考取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学科教学(数学)

姓名:齐静然

专业:2018届数学与应用数学

考取院校:浙江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数学

姓名:李金明

专业:2018届数学与应用数学

考取院校:湖北大学

考取专业:应用数学

姓名:张鑫

专业:2018届数学与应用数学

考取院校:杭州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学科教学(数学)

35

九、物理学

(一)专业代码:070201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理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师专业

发展能力,掌握基础教育改革现状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

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科研能力的能够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学术型创新人才;培养具

有国际竞争意识和较强的技术管理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能够利用物

理应用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

(六)核心课程:高等数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理论力学、原子物

理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现代物理学进展、材料物理

学、激光物理、计算物理、粒子物理基础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坚持实践取向的教育模式,将专业实践贯穿于学

生整个学习过程,涵盖实验、实习特色课程、强化训练课程和实践实习课程等。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具有物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验研究的初步能力;

2.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

3.掌握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熟悉课程改革的内容,通过实践

教学训练,具备组织中学物理课堂教学和开展教学研究的能力;

4.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具有良

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和从事物理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36

5.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网络教育技术的能力;

6.了解物理学的前沿理论、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有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7.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

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8.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实施、归纳、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

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9.达到国家要求的普通话测试水平;

10.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及口语交流。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省内外各中学、优秀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

在物理学或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和相关的管理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杨宗献

河南省特聘教授、杰出人才、博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

学物理学院院长,新联学院兼职系主任,国家级物理学实验

教学示范中心主任,中国高等学校实验物理教学研究会常务

理事,河南省物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河南省物理学会常务

理事。1998年获复旦大学凝聚态物理学博士学位,1999 至

2005 年,应邀赴美国和加拿大从事博士后研究和客座教授工

作。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

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和荣誉。

37

马淑红

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校教授,新联学院物理学专业导

师。主要从事低维纳米材料界面与表面性能的理论计算研

究,在催化剂材料、气敏传感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开展了系统

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 项。在 Journal of

Material Chemistry A 等 SCI期刊发表文章 40 余篇。曾多次

获得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和 “河南省教学标兵”,

河南师范大学“校园十大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马春旺

博士,河南师范大学校特聘教授,入选河南省科技创新

人才计划(杰出青年)、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计划。主

要从事重离子核反应理论和实验研究,在极限核素性质、信

息熵方法应用的理论和实验应用方面开展了系统研究。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项。在 Prog. Part. Nucl. Phys.、

Phys. Lett. B 等 SCI期刊发表文章 60 余篇。主讲《核物理技

术》课程入选河南省精品在线课程建设立项。

侯新杰

教授、教育学博士,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生导师、学科带

头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主要从事物理课程与

教学论、物理学史方法论研究与教学。兼任全国高等物理教

育研究会理事、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指导组成员。

曾获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荣获河南

省教学标兵、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硕士论文

指导教师、省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

河南师大首届十大育人楷模等称号。指导本科生连续六届获

教育部东芝杯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多次获华

夏杯全国物理教学技能创新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多次被授

予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38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李云达,2015 级物理学专业,参加人员:郭茜、陈璐,于 2017 年获得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三等奖。

2. 张家福,2015 级物理学专业,参加人员:赵叶进、高壮壮,于 2017年

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三等奖。

3. 王启昌,2016级物理学专业,于 2017 年获得河南省第六届学生跆拳道

锦标赛本科甲组男子个人竞技 87kg+第五名。

4. 邓宁宁,2016级物理学专业,参加人员:李晓钗、张林林,于 2017年

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三等奖。

5. 余恒,2016 级物理学专业,参加人员:潘新昌、 邓宁宁,于 2018年

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三等奖。

6. 邓宁宁,2016级物理学专业,参加人员:余恒、 潘新昌、 张林林,

获得 2019年实用新型专利。

7. 何悄,2016 级物理学专业,参加人员:丁子晗、郭晓阳,于 2018年获

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二等奖。

8.曹静怡,2016级物理学专业,参加人员:尹士莹、李银辉,于 2018年

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二等奖。

9. 尚裴,2016 级物理学专业,参加人员:朱婉卿、 赵静然,于 2018年

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三等奖。

10. 崔玉鏐,2016级物理学专业,参加人员:唐村、王启昌,于 2018年

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三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39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范梦梦

专业:2018届物理学

考取院校:郑州大学

考取专业:凝聚态物理

姓名:李文鹏

专业:2018届物理学

考取院校:云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无线电物理

姓名:丁双玲

专业:2017届物理学

考取院校:郑州大学

考取专业:光学

姓名:王小妮

专业:2017届物理学

考取院校:郑州大学

考取专业:凝聚态

40

十、化学

(一)专业代码:070301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理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

养,较好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

力,能够在化学及相关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教学等工作的

人才。

(六)核心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物理化学、结

构化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工基础、波谱分析、高分子化学、生物化学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坚持实践取向的教育模式,将专业实践贯穿于学

生整个学习过程,涵盖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

学实验、物理实验、综合化学实验、创新性实验、微格教学、工厂见习、教育

实习、毕业论文等。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德育方面

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具有热爱和献

身祖国的坚强信念和宏大志向及改革创新和国际竞争意识,拥有奉献精神、团

队精神和良好的思想品质。

2.智育方面

41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计算机和外语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

(2)系统掌握化学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的化学实验方法和操

作技能;

(3)掌握进行教育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基本思想和方法,熟悉其基本过程和

步骤;

(4)了解化学专业发展趋势、最新研究成果和交叉学科的知识;

(5)具有良好的教师素养,具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基本能力,

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

(6)具有从事化学学科及相近专业良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3. 体育、美育及其它方面

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

体质健康标准》,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化学及相关科学技术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服务

及相关管理工作,在省内外各中学、优秀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以及为地

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江智勇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

院院长,新联学院兼职系主任。浙江大学有机化学专业理学

博士学位。获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

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

人才支持计划、河南省特聘教授;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

奖 1 项(排名第一);河南省青年五四奖章。主持多项国

家、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2

项;在 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Chem. Sci.、ACS Catal.等专业顶级期刊发表论文 70

篇,SCI他引 1600 余次;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6 项;担任第四

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理事、国际期刊 Mini-Rev. Med.

Chem.编委,河南省化学会常务理事。

42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聂长蕊,2017 级化学专业,参加人员:张晨、张鑫蕾,于 2018 年获得

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三等奖。

汤宏伟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新联学院化学专业导

师,从事镍氢电池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相关研究,在

J.Power Sources、Electrochim. Acta、J Electrochem. Soc.、

Electrochemistry and solid-stateletter、物理化学学报、功能材

料等国内外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60 余篇,主讲《物理化

学》、《物理化学实验》等课程,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

奖。

轩小朋

教授,博士,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省教育厅学术

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明教师,长期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和绿

色化学、溶液化学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教学和科研项目十

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项、河南省杰出青年基

金 1 项。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 SCI论文 50 余篇,授权国家

发明专利 3项,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河南省科技

进步一等奖 2 项,出版专著 1 部。

刘玉荣

教授,硕士学位,硕士生导师,化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

长,研究方向为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曾获全国第

四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河南省教学

标兵、新乡市五一劳动奖章、新乡市五一巾帼奖章、河南师

范大学第二届十大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河南省教师教育精

品资源共享课程、河南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中学化学教学

设计》主持人,获河南省教师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河南省

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优秀辅导教

师。发表论文 30 余篇,参编教材 6部,主持、参加的各级

教育教学科研项目 21 项。

43

2.张靖灵,2017 级化学专业,参加人员:吴雪丽、王晨,于 2018 年获得

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二等奖。

3.邵阳雪,2017 级化学专业,参加人员:代瑞秀、宋艺泽,于 2018年获

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二等奖。

4.王海婷,2017 级化学专业,参加人员:于婷婷、孙帅琪,于 2018年获

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三等奖。

5.徐显辉,2016级化学专业,参加人员:于孙叶帅、常彭艳,于 2018年

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潘传奇

专业:2017届化学

考取院校:华中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化学

姓名:杜娟

专业:2017届化学

考取院校:四川大学

考取专业:有机化学

姓名:李耀

专业:2017届化学

考取院校: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考取专业:物理化学

姓名:马兴瑾

专业:2017届化学

考取院校:南昌航空大学

考取专业:环境工程

44

十一、生物技术

(一)专业代码:071002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理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

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

技术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及管理等方面工

作的复合型人才。

(六)核心课程: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发酵工程、生

物制品学、酶工程、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制药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坚持实践取向的教育模式,将专业实践贯穿于学

生整个学习过程,涵盖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育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

科基础、具有计算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及生化分子生物学等

基本技术;

45

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

品研发的能力,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

及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具有

适应社会需求、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省内外各中学、优秀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在

生物技术产业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管理等方面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余国营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

长,新联学院兼职系主任。2009 年获得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第

七届年会青年科学家奖、2012 以用甲状腺素治疗特发性纤维

化项目获第十七届国际肺和呼吸道纤维化大会青年科学家

奖,2014年以微小 RNA治疗特发性纤维化项目获第十八届国

际肺和呼吸道纤维化大会青年科学家奖,在国内外肺纤维的

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宁黔冀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新联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导

师,国家级“动物生物学教学团队”主要成员。主要从事经

济甲壳动物生长发育调控的研究,先后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

1 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1 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4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省成果转化项目、省创新人材等项目 10 余项。现为河南省动

物学会理事,河南省“中学生英才计划”指导教师。

46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王笑笑,2012 级生物技术专业,于 2016 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三届高等学

校师范类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

2. 丁柯凡,2013 级生物技术专业,于 2016年在《科研》2016 年第三期发

表《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运用》论文一篇。

3.王琦,2015级生物技术专业,参加人员:于世元、黑钰博 、李乙丹 、

吴娟,于 2017年 11 月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二等奖。

4. 李心怡,2015 级生物技术专业,参加人员:郑悦、赵记红、曾倩倩、

王小段,于 2017年 11月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三等奖。

5. 秦春晓,2015 级生物技术专业,参加人员:张仪振、王佳雯、贾金伦、

宋旭阳,于 2017年 11月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联赛三等奖。

陈建军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青年骨干教

师,河南省省级科技特派员。中国微生物学会、遗传学会会

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等多个项目。在《Theriogenology》等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

论文 30 余篇,申请或获得发明专利 4 项,获得河南省科技进

步二等奖 1 项,主持河南省在线开放课程 1 项,主编或参编

教材 5 部,被评为“河南省优秀指导教师”。

高武军

博士,教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校青年

骨干教师。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项、省部

级以上科研项目 5 项。发表论文 20 余篇。获得国家级基础教

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1 项、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 3

项,是遗传学国家级精品课程、遗传学省级教学团队骨干成

员。

47

6. 夏雯欣,2016 级生物技术专业,参加人员:孙叶帅、张丹阳、刘欢、

荣高明,于 2017 年 11 月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优胜奖、国家级鼓励奖。

7. 赵璐,2015 级生物技术专业,参加人员:王冉冉、陈杨莉、张秀典、

王居笛,于 2017 年 11 月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优胜奖、国家级鼓励奖。

8.朱苗苗,2014 级生物技术专业,于 2017 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五届高等学

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9.王博哲,2015 级生物技术专业,参加人员:孙安琪、裴莹,于 2017年

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一等奖。

10.焦愉涵,2017 级生物技术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九届翻译竞赛

(笔译类英语非专业组)三等奖。

11.宋豫,2016 级生物技术专业,于 2017 年获得河南省第六届学生跆拳道

锦标赛本科甲组女子个人竞技 67kg第二名。

12.赵艳文,2016 级生物技术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六届学生跆拳

道锦标赛本科甲组女子个人竞技 73kg第三名。

13.方冰雪,2015 级生物技术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高等学

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省级二等奖。

14.王炳鑫,2016 级生物技术专业,于 2018年获得第十六届河南省大学生

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校园器乐大赛业余组三等奖。

15.吴晓敏,2016 级生物技术专业,参加人员:贾琦、许雪、秦志阳、姜

淑言,于 2018年获得首届河南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

16.岳柯,2016 级生物技术专业,参加人员:韦梓丰、侯兰兰、罗琴星、

毕一凡,于 2018年获得首届河南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

17.孙叶帅,2016 级生物技术专业,参加人员:夏雯欣、张丹阳、刘欢、

荣高,于 2018年获得首届河南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

18.朱婧怡,2016 级生物技术专业,参加人员:王婉莹、刘玘、丁洁、赵

艳文,于 2018年获得首届河南省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一等奖。

48

19.周家蒙,2016 级生物技术专业,参加人员:赵明明、王梦雅,于 2018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魏玉洁

专业:2017届生物技术

考取院校:重庆大学

考取专业:生态学

姓名:韩翠芳

专业:2018届生物技术

考取院校:华中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植物学

姓名:范琦琦

专业:2017届生物技术

考取院校:武汉大学

考取专业:生态学

姓名:霍欣洋

专业:2017届生物技术

考取院校:东华大学

考取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49

十二、心理学

(一)专业代码:071101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理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

备基本的心理学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基本研究方法,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掌

握扎实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心理学科学思维、科学

实验和应用技能训练,能够在中小学、职业学校以及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从事心

理健康教育教学、心理咨询服务、科学研究,以及在政府或企业从事人力资源

测评与管理、市场调研等工作,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应用性的复合型人才。

(六)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

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史、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心理测量

学、团体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学、学校管理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

育课程与教学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坚持实践取向的教育模式,将专业实践贯穿于学

生整个学习过程,专业实验集中在人体解剖生理学、普通心理学、心理测量学

和实验心理学等课程中的实验和实践;还有教育实习和毕业论文。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系统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具有较强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50

3.掌握相关的统计、测量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

析能力;

4.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具备良好的教师素养和从事心理学教学、心

理咨询的基本能力;

5.了解所学专业的最新成果和发展方向,掌握资料查询、文件检索及运用

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初步

的科研能力;

6.掌握计算机和一门外语的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并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九)就业方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有关的人

才测评、职业评估、员工心理素质培训等。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宋晔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

联学院兼职系主任,教育学省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教育

博士学位点牵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

队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教育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

事、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分会理事等学术

职务,荣获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

秀学者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基本理论、道德

教育理论等。

茹国军

新联学院心理学专业导师,教育学博士,河南师范大

学教育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51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 李凌, 2015 级心理学,于 2016年获得河南省豫北一片区大学生宗教

知识竞赛三等奖。

2.刘俊怡, 2016 级心理学,参加人员:黄安琪、王启蒙、王雪艳、许肖

慧、 师飞霞、王淼、乔也泊、李莹莹、金诗卉等,于 2017年获得 2016-2017

年全国啦啦操联赛(信阳站)公开青年丙组集体花球自选动作第四名。

(十二)优秀校友:

衡书鹏

心理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专业方向:发展

与教育心理学,网络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交互式媒体

对自我、道德和社会行为的影响,人机交互过程中的社会

性效应,网络学习,网络游戏成瘾。主持和参与省部级课

题 3 项,在心理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等 CSSCI期刊上发表多

篇学术论文。

肖非亚

心理学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州理工大学,河南师范大

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教师发展与评估,学

生学业成就,考试焦虑,学习兴趣等。发表 SSCI 收录论

文《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和《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52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王良璧

专业:2018届心理学

考取院校:贵州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心理健康教育

姓名:尤清秀

专业:2018届心理学

考取院校:山西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姓名:李佳笑

专业:2018届心理学

考取院校:首都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姓名:庄思铭

专业:2017届心理学

考取院校:江西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心理健康教育

53

十三、电子信息工程

(一)专业代码:080701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工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全面发

展,具有较高文化素质修养、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备现代电子信息技术

理论,掌握电子系统、信息系统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

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

电子技术、信号与处理、信息传输、智能控制、电磁波工程等领域从事各类电

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

技术人才。

(六)核心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

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

口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电路技术综合实验、场波与信号类综合实验,教育

学、心理学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坚持实践取向的教育模式,将专业实践贯穿于学

生整个学习过程,涵盖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高频电子线路

实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验、电子设计自动化实

验、电子技术设计与工艺实验、传感器原理与应用实验、教育实习、教学技能

训练、毕业论文等。

54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树立科学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

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

2.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

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追求卓越;

3.具有在电子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

所需要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4.掌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掌握电子系统、信息获

取、信号传输、信息处理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具有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

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计算机理论和应用能力;

5.具有系统的与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相关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训练经历;了解

生产工艺、设备和制造系统,能够熟练使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初步具备设计

和实施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具有分析、

设计并解决电子信息领域理论或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6.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方法;初步具备电子信

息领域中综合类实践、实验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能力以及对产品、技术与设

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技术改造或创新的初步能力。

7.熟悉国家的教育方针、电子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

业管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

态和行业需求;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环境、职业健康和服务意识。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

法,具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

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九)就业方向:可从事各类电子设备、电子与信息技术和系统的研究、设计、

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或在本专业领域进行教育工作。

(十)教学名师:

55

教学名师简介

彭玉峰

博士,教授,河南师范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新联

学院兼职系主任,主要从事激光物理与器件、激光与原子光

谱、空间碎片的激光清除机理,激光发射微卫星推进技术、激

光大气传输等研究,承担国家“ 863 ”计划、国家“ 973 ”

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基金、航天创新基金等项

目 8项,获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 5项,获河南省科技进

步奖二等奖等 3项。在 Opt. Comm., Appl. Opt. , Opt.

Eng.等 SCI/EI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7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 3

部。

史水娥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师,

主持省级教学质量工程一项,中国大学慕课网上线《数字电子

技术》课程主讲,主持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基于

FPGA 的图像拼接技术研究与开发》,发表论文多篇,曾获得河

南师范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河南省教育

系统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获“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王芳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电子设计工程师

考评员,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

赛河南省赛区一等奖指导教师,“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

计划竞赛金奖优秀指导教师,河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和优秀管

理工作者。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项;主持和参与过省级以上

(含省级)科研项目 8项;两项省级高等学校精品及资源共享

课程骨干成员。先后在 SCI及 EI 源期刊上发表论文 20余篇。

56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常鹏艳,2016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参加人员:杨溢、魏冰心,于 2017

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一等奖。

2. 郭晓阳,2016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参加人员:张若雨、白雪原,于

2017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三等奖。

3. 郑明珠,2016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参加人员:郑继源、牛晓环,于

2017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三等奖。

4. 杨龙漫,2014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参加人员:李梦可、许紧紧,于

2017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三等奖。

5. 王引,2017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专业,参加人员:李强、 翟欣,

于 2018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三等奖。

6. 王引,2017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升本)专业,参加人员:杨梦辉、 周

珊,于 2018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省三等奖。

7. 郝首亮,2016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参加人员:苏金朝、李晨航,于

2018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三等奖。

8. 杨靖靖,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参加人员:沙梦雪、 张莉莉,于

2018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三等奖。

9. 杨先稳,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参加人员:王喆 ,高杨,于 2018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

10. 闫迪,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参加人员:王远 ,刘露露,于

2018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一等奖。

张瑜

教授,主讲本科生的《电磁场与电磁波》、《电子信息学

科导论》课程,主持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能量无线传输

的关键技术研究》、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

CDIO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主编

《微波技术及其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独著《电

磁波空间传播》等教材。

57

11. 胡春阳,20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

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省级二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李思雨

专业:2018届电子信息工程

考取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学科教学(物理)

姓名:丁慧莹

专业:2018届电子信息工程

考取院校:河南农业大学

考取专业:植物学

姓名:郭民鹏

专业:2017届电子信息工程

考取院校;西安邮电大学

考取专业:数字信号处理

姓名:李强

专业:2017届电子信息工程

考取院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考取专业:仪器仪表工程

58

十四、物联网工程

(一)专业代码:080905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工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跟踪前沿、注重能力”为

原则,培养物联网领域的复合创新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要求毕业生掌握通信

技术、电子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领域知识;掌握物联网感知与标

识、物联网定位、物联网传输与控制、物联网系统设计、物联网软件与应用开

发、物联网安全等技术;具备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设计、开发、调测、运

行管理等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六)核心课程: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践、物联网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控制、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RFID原理及应用、物联网通信技术、数据库系统、操作系

统、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组成、物联网数据融合、物联网工程导论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坚持实践取向的教育模式,将专业实践贯穿于学

生整个学习过程,涵盖实验、课程设计、实验设计、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与物联网学科相关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熟悉国内

外物联网标准;

59

3.具备各种传感器、网络、通信设备、WEB应用、网络数据库系统的集成

和开发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相关的科研、设计、调试、维护运行

和管理的能力;

4.了解国内外物联网相关产业的政策和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5.了解物联网领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动态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状

况;并能初步将物联网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6.掌握一门外语,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

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备从事科研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

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具有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与创新意识。

(九)就业方向:可从事应用物联网系统、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

技术、物联网相关高频和微波技术,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理论、信息处理、计

算机技术、系统工程等方面研究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王晓东

教授,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现任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新联学院兼职系主任。

1990.9~1993.3: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硕士学位研究生;

2000.9~2003.7:华东师大教育信息技术系博士学位研究

生;2005.4~2005.10:日本大阪大学访学;研究方向:知

识工程与智能教育。曾发表学术论文 50 多篇,作为主持

人曾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

等奖一项,主持完成(在研)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10 余

项。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

60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张聪品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

教师,新联学院物联网专业导师。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项目 2项、主持完成省级项目 4项,参与完成河南高

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 2 项,获河南省第六届教学

成果一等奖,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

二等奖各 1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

等奖 3 项。在 CCF 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计算机研究与

发展》等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四十五篇,承担河南省

教师教育项目 1 项。

岳冬利

副教授,主要研究图像盲取证、计算机高等教育等方

向。曾获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河南师范大学

优秀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省师范生

教学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等荣誉称号;主持 2012 年度河南

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 1 项,参与省级科研、教改项

目 10 余项,参编教材、著作 5 部,获得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

成果二等奖、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发表论文

近 20 篇,其中 4 篇被 EI 检索,2 篇获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

术论文二等奖。

李功丽

博士,曾获河南省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河南

师范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学院教学技能大赛

特等奖,主持省科技攻关项目“面向云计算的高效 ORAM 方

案研究”一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61

1.魏冰心, 2016 级物联网工程,参加人员:杨溢、郑继源,于 2018年获

得 2018Interdisciplinaly Contest In Modeling Certificate of

Achievement Successful Participant 2018 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鼓励奖。

2.李洋洋,2015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鲍旭伟,于 2018 年获得

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河南省级赛三等奖。

3.周萌,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鲍旭伟、任研同,于 2017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二等奖。

4.薛永辉,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魏冰心、董莉丽,于 2017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三等奖。

5.和婷婷,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许杏珂,黄巧杰,于 2018

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二等奖。

6.董莉丽,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魏冰心、郑继源,于 2018

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省一等奖。

7.马焕焕,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茹佳、董莉丽,于 2018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三等奖。

8.臧丽华,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张曼、刘艳茹、张蕊,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大学生“诚信校园行”学生资助知识大赛省级二等奖。

9.李敏,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孙菲菲、李梦梦,于 2018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三等奖。

10.王子谦,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付潇雨、丁海榕,于

2018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二等奖。

11.王子谦,2016级物联网工程专业,于 2018年获得"智赢未来 我爱阅读

诗词大赛"暨" '中科杯' 掌上诗词大赛"二等奖。

12.张焱,2016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魏冰心、马超群,于 2019

年获得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河南省级赛三等奖。

13.张焱,2016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魏冰心、马超群、茹佳、

董莉丽,于 2018年获得 “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实践挑战竞赛

一等奖。

14.计钰,2017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孙夏岩、张宁宁,于 2018

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三等奖。

62

15.王文凭,2017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茹佳、薛苗苗,于 2018

年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河南赛区三等奖。

16.司马丁昊,2017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鲍旭伟、魏冰心,于

2018年获得新乡市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联赛二等奖。

17.刘谨,2017 级物联网工程专业,参加人员:李西雅、刘晨静、王冬丽、

朱娅婷、陈晓,于 2018年获得 2018年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省级二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吴亚丽

专业:2017届物联网工程

考取院校:首都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现代教育技术

姓名:蔡云云

专业:2017届物联网工程

考取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成铭

专业:2018届物联网工程

考取院校: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考取专业:动力工程

姓名:赵阳

专业:2018届物联网工程

考取院校:郑州大学

考取专业:文物与博物馆

63

十五、工商管理

(一)专业代码:120201k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管理学

(五)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管理、经济、法律、营销等方面的

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系统的管理技能训练,拥有调查、预测和决策能力

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具备从事管理工作的开拓与创新精神;

能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六)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

市场营销学、管理信息系统、企业战略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行为学、创业管理、公司治理、物流管理、房地产管理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应用实习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掌握专业技术基础知识,能利用管理学和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组织和执行

对企业的战略管理;

2.能利用生产管理知识、质量管理学知识分析解决一定的生产现场问题;

3.能利用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心理学知识解决员工团队问题;

4.利用营销知识组织策划企业产品促销活动;

5.利用物流知识管理物流的各个环节;

64

6.能熟练应用计算机办公系统;7.掌握一定的外语知识,具有一定的外语

交流能力,能阅读、翻译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等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任太增

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院长,

新联学院兼职系主任。主要承担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微观

经济学等课程,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33篇,主持国

家社科基金 1 项,主持多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等省级项

目,研究成果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主持教学

项目荣获省级教学项目成果二等奖,出版专著 4 部。荣获河

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

号。

郜翔

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承担管理学、企业战

略管理等课程,近年来在《科技进步与对策》、《河南师范

大学学报(哲社版)》、《广东商学院学报》等专业期刊发

表核心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 项,省级项目多

项,主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 1 项;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

能竞赛二等奖。

刘新同

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承担计量经济学、产业经济

学、服务管理等课程,主要从事技术创新管理、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区域科技进步等方向的研究,近年来在《科技进步

与对策》、《科技管理研究》、《经济问题探索》等专业期

刊发表论文十多篇,主持多项省级项目,出版著作两部、教

材两本。

65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李西雅、王冬丽、刘晨静,2017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级人力资源管

理、2017 级工商管理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创意组二等奖。

2.郑静文、赵莹晓、王冬威、孙文莉,2017 级酒店管理、2016 级工商管理、

2017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酒店管理专业,于 2018年获得第十六届河南省大

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舞蹈大赛业余组三等奖。

3.禹权恒、陶鑫同、柴晓婷、王玉辉、桂旭,2016级文化产业管理、2015

级国际经济与贸易、2017级工商管理专业,于 2018年获得“创青春”河南省

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贠佳慧

专业:2017届工商管理

考取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工商管理

姓名:刘冠辰

专业:2017届工商管理

考取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伦理学

陈酉宜

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承担管理学、战略管

理、房地产管理等课程,近年来在《经济纵横》、《价格理

论与实践》、《河南师范大学学院(哲社版)》等专业期刊

共发表论文 10 余篇,主持省级项目 1 项,主持参与省级以上

项目 3 项。

66

姓名:王艳博

专业:2018届工商管理

考取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农村发展

姓名:张雅鸽

专业:2018届工商管理

考取院校:桂林理工大学

考取专业:工商管理

67

十六、人力资源管理

(一)专业代码:120206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管理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

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

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

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

(六)核心课程: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招聘与录用、员工培训与开发、劳动经

济学、组织行为学、社会保障概论、薪酬管理、绩效管理、专业英语、组织与

工作设计、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人员测评理论和方法、劳动法学、员工关系

管理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掌握管理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

2.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

68

4.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以及教学、

科研等方面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苏全有

历史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中

国史硕士生导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大学“近现

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图工委常务理事,河

南省史学会理事,吴佩孚研究会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

国近代史、中国近代交通史等。在《世界历史》、《光明日

报》、《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

苏东坡

经济学博士,毕业于东北财经大学,新联学院人力资源

管理专业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城市经济。主持省级

课题 1 项,参编教材 2 部;发表论文 8 篇,其中 CSSCI 期刊

论文 3 篇;获得河南师范大学优秀专业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胡丽红

管理学博士, 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业方向:企

业管理。主要研究领域:人力资源管理。主持省级课题 1

项;在《财经问题研究》等 CSSCI 期刊发表论文 3 篇。指导

学生参加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职业技能大赛获全国一等奖;

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获全国

二等奖。

69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梅媚,2018级人力资源原理专业,于 2018年获得首届讲好河南故事英

语大赛二等奖本科组第 28名。

2.马闪闪,2017 级人力资源原理专业,参加人员:徐双、鲍旭伟、王期铭、

秦佳丽、司马丁昊、李昊昱,于 2018年获得“创青春”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

二等奖。

3.马闪闪,2017级人力资源原理专业,参加人员:徐双、王期铭、孟洋、

秦佳丽、贾智欣,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

二等奖。

4.郭相铎,2017 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七届学生

跆拳道锦标赛本科甲组男子个人竞技 87kg第二名;

5.卢鑫,2017级人力资源专业,于 2018 年获得河南省第七届学生跆拳道

锦标赛本科甲组男子个人竞技 68kg第三名;

6.郭相铎、杨芙睿、卢鑫、吕紫梦,2017 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于 2019

年获得第四届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大区赛二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牛大为

河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讲师,法国普瓦提埃大

学企业管理学硕士,南开大学博士;荣获河南师范大学优秀

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

等。

70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张振

专业:2017届人力资源管理

考取院校:福建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社会保障

姓名:王秋鑫

专业:2018届人力资源管理

考取院校:新疆大学

考取专业:行政管理

姓名:张赛楠

专业:2018届人力资源管理

考取院校:大连海事大学

考取专业:法律(非法学)

姓名:秦秋阳

专业:2018届人力资源管理

考取院校:华中农业大学

考取专业:社会保障

71

十七、文化产业管理

(一)专业代码:120210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管理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文化功底、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

较强的文化创意能力,熟知国际文化产业的先进理念与运作模式、文化产业营

运特性和基本运作规律,掌握文化行政管理、文化资本运作、文化企业经营、

文化政策和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

才。

(六)核心课程:文化产业管理概论、文化产业经济学、中国文化史、文化资

源概论、公共事业管理、大众传媒管理、演艺娱乐经营管理、动漫与数字产业

经营管理、文化经纪理论与实务、现代服务业管理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按照教育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进行教学,同

时还开设专业特色课,如宗教文化概论、文化产业热点问题对策研究、品牌形

象策划、文物与考古、艺术品经营与管理、河南文化资源调查等;学生利用寒

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并提交调研报告;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开设第二课

堂等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建立郑州华强方特、新乡乐活小镇等专业

实习基地。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掌握文化产业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熟知我国文化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大发展趋势;

72

3.具有文化产业管理、营销、策划、经纪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一

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4.了解国家的文化战略与政策及相关法规;

5.熟知国际先进文化产业的理念与运营模式;

6.具备较高的外语水平,拥有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

7.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9.

能独立开展文化资源调查,能独立策划文化产业项目。、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文化管理机关、文化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机构、

艺术产业机构、文化旅游机构、文化媒体等部门从事创意、策划、经纪、管理、

教育等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苏全有

历史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授、中

国史硕士生导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郑州大学“近现

代河南与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图工委常务理事,河

南省史学会理事,吴佩孚研究会兼职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

国近代史、中国近代交通史等。在《世界历史》、《光明日报》、

《台湾师大历史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

李红伟

民族学博士,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研究方向:宗教文

化、民族文化、文化产业。主持省级课题 1 项,参与多项国家

级课题;发表论文 7 篇,其中 CSSCI 期刊论文 4 篇;获得河南

师范大学优秀党员、河南师范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荣誉称

号。

73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 禹权恒,2016 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参加人员:陶鑫同、柴晓婷、王玉

辉、余媛媛、桂旭、汪丽娟、张哲、符晗宇,于 2018 年获得 2018 年“创青春”

河南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三等奖。

2. 张智坤,2017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参加人员:孟洋、徐双、孙璐璐、

秦佳丽,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

3. 孙方荟,2017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参加人员:司霄月、建嘉昊、袁帅、

赵石磊、周云蕾、魏贻旻,于 2018年获得第十六届河南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

节大学生校园短剧曲艺大赛短剧类一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张琛

历史学博士,毕业于暨南大学。出版专著《万国来朝_外

交篇》《唐代赠官问题研究》等;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

学报》《暨南学报》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20 余篇;主持国家社

科基金、全国高校古籍整理项目、河南省社科基金、河南省教

师教育改革项目、河南省软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河南省教育厅

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多项;

获博士研究生国家级奖学金,河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河南师

范大学优秀实习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孙燕

民族学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研究方向:文化遗产保护

与开发。主持省级课题 1 项,参与多项国家级课题;在核心期

刊发表论文 5 篇。

74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蔡小雪

专业:2019届文化产业管理

考取院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考取专业:学科教学(思政)

姓名:赵璐

专业:2019届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考取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政治学

姓 名:冯茹茹

专 业:2019届文化产业管理

考取学校:烟台大学

考取专业:民族学

姓名:李芮

专业:2019 届文化产业管理

考取院校:河北科技大学

考取专业:社会学

75

十八、城市管理

(一)专业代码:120405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管理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建设以新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育

人理念和科学发展观,培养具备现代城市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

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城市政策、城市规划、市政管理、市政执法、城

市服务与治理等城市事业单位、城市行政管理部门从市政管理工作的高层次、

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学习和掌握现代城市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一般

管理方法、管理素质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能够从事市政管理工作,具备

规划、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能力。

(六)核心课程:行政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西方经济学、城市

管理概论、城市社会学、公共政策学、城市规划学、土地资源管理、城市规划

学、城市数字化管理与实验、城市经济学、城市生态与环境、城市建设与管理

法规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实践教学、社会调查与统计实

践、城市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实验、电子政务实验、公务员考试专题、城市规划

与管理观摩、社区管理实践等。实习采取学院安排和自主联系结合的模式。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掌握与城市管理相关的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与技能。

76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城市管理

和城市发展的系统知识,了解城市管理国际经验中的新方法、新动向,具备解

决城市发展中的动态问题基本技能。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社会调查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获

取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必需的现代管理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城市经济、城市公共服务等

知识与技能,具备城市规划与管理、智慧城市管理、社区与物业管理、城市危

机管理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5.掌握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城市发展与社区服务、

城市危机管理等核心知识和关键技术。

6.掌握城市管理知识应用和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等

部门从事城市管理、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城市危机管理、社区与物业管

理等教学科研、政策分析和实际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李洪河

河南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

导师,新联学院兼职系主任。先后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东

北师范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历史学硕士及法学博士学位,

主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全面工作,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政

治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史学会理事等。近年

来主要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学术旨趣

在 1950 年代的中国政治和社会。

77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刘轲,2017级城市管理专业,于 2018 年获得河南省“信·新时代青马

者说”主题新媒体文化作品比赛活动团体二等奖。

毛哲山

社会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联学院城市管理

专业导师。主要从事流动人口、社会治理和城镇化等问题的

研究。主要承担本科生《社会学》等课程。曾获“河南省工会

系统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天津市挑战杯优秀指

导教师”、“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等荣誉。在 CSSCI 等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教育部、北京科委、河南省

社科规划等省部级课题 4 项,主持厅级课题 2 项,参与省级

以上课题十余项。

刘英基

经济学博士,副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政

策科学等领域的教学、研究工作。主要承担管理经济学、管

理定量分析、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课程,多次被评为河南师

范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等。在 CSSCI 核心期刊

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出版专著四部(含合著),获教育部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一项

(第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

等。

韩万渠

副教授,博士,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高校

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获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

赛二等奖;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一项,省级项目两

项,参与其他省部级项目 5 项;近年来在权威期刊《中国行

政管理》等杂志上发表 CSSCI 论文 10 篇,全国中文核心期

刊论文 8 篇,其中 3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78

2.梅渼慧,2017 级城市管理专业,于 2018 年获得“创青春”河南省大学

生创业大赛二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罗依兰

专业:2019届城市管理

考取院校:河南科技大学

考取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姓名:常真真

专业:2019届城市管理

考取院校:河南工业大学

考取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姓名:李文慧

专业:2019届城市管理

考取院校:杭州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封义帆

专业:2019届城市管理

考取院校:河南大学

考取专业:教育经济与管理

79

十九、酒店管理

(一)专业代码:120902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管理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领

域相适应的文化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酒店管理专业

理论基础知识,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培养具有国际视

野,了解国内外酒店行业发展最新动态,服务于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

且具备一专多能的较高专业素质,能在酒店业、现代服务业和相关机构从事酒

店经营管理、接待服务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六)核心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接待业、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消费行为

学、酒店管理概论、酒店运营管理、酒店客户管理、酒店英语听说、酒店实务、

宴会设计与酒水管理、茶艺、旅游韩语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专业认知实习、专业应用实习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熟悉并掌握高档酒店、度假村、会所等主要酒店业态的营运与管理,具

有一定的经营与管理的能力;

2.掌握酒店业管理与经营的基本技能,具有运用酒店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及现代技术操作能力;

3.熟悉市场调查和公关策划的工作方法,具备酒店产品策划开发、市场营

80

销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中外语言与文字表达、沟通能力和良好的行为礼仪规范;

5.熟练掌握旅游电子商务的运作;

6.具备较强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能力;

8.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社会适应与自我发展的能力;

9.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素质和较强的实践创新素质;

10.掌握创新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创新创业所需要的探索精神、创

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九)就业方向:酒店业、现代服务业和相关机构从事酒店经营管理、接待服

务管理等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赵成福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行政

管理专业博士,现任河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新联

学院兼职系主任。主要从事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中国地方

政治发展、基层公共治理、旅游企业管理等研究,荣获河南

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1 项,主持省部级课题 4 项,主

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项。

王晶

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酒店管理系主任,新联学院酒店

管理专业导致,国家高级礼仪培训师,CISET 国际高级礼仪

培训师,高级茶艺师,导游员,曾获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高

校组二等奖,2015 年河南师范大学十佳教师,在教学工作之

余常年为企事业单位进行各类礼仪和茶艺培训,常年担任国

家导游资格考试现场面试考官。

81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郑静文,2017 级酒店管理专业,参加人员:张苗苗、张迪、石晓艺、熊

琳琳、刘春英、孙文莉、张丹、赵莹晓、李金玉、王芊荟、王冬威、张晶晶、

徐苗苗、姚佳悦,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意

组二等奖。

2.曾凯,2017级酒店管理专业,参加人员:武扬帆、吴有金、周亚森、禹

权恒、陈晓,于 2018 年获得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河南赛区高校组省级二等奖。

3.曾凯、武扬帆、周亚森、吴有金,2017 级酒店管理专业于 2018 年获得

“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河南省二等奖。

4.秦佳丽,2017 级酒店管理专业,于 2018 年获得河南省首届“新时

代·新梦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三等奖 ;

李伟

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河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区域旅游经济。发表论文近 20 篇,参编

教材 5 部,主持或承担厅级以上的课题 20 余项,其中主持国

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课题各 1 项,省重点教改课题 2

项,参与横向旅游规划项目 10 余项,获厅级二等奖以上科研

奖项 14 项。曾获得河南师范大学教学优秀二等奖、优秀教

师、文明教师和“三育人”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并在 2015

年荣获河南师范大学“校园十大育人楷模”提名奖。

刘影

美国 Johnson & Wales University, MBA,有着超脱传统的

教学理念和先进思想,专业知识储备多元化,曾在国内外多

家高星级酒店任职,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曾经上过新浪热

搜,善于利用网络媒体等学生喜爱的平台进行课下专业知识

的交流。主要承担《酒店英语语音学》、《旅游英语》、《旅游

管理信息系统》、《现代服务业管理》双语等多门主干课程。

82

5.尹品,2017级酒店管理专业,于 2018 年获得河南省“创青春”创业大

赛,河南省三等奖;

6.尹品,2017级酒店管理专业,于 2018 年获得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

创新创业大赛,河南省二等奖;

7.朱晓艺,2017 级酒店管理专业,于 2018 年获得河南省“创青春”创业

大赛,河南省二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刘瑶培

专业:2019届酒店管理

考取院校:河南大学

考取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姓名:秦静

专业:2019届酒店管理(涉外方向)

考取院校:河南大学

考取专业:职业技术教育(旅游服务

方向)

姓名:卢思搏

专业:2019届酒店管理专业

考取院校:河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

姓名:姚桐桐

专业:2019届酒店管理(涉外方向)

考取院校:湖南农业大学

考取专业:农村发展

83

二十、音乐学

(一)专业代码:130202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艺术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音乐学基本理论素养、掌握系统的专业

知识和较好的专业技能,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较强的学习和科研能力,

能够在文化、教育、媒体、创编等某一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编辑、管理、制

作等工作,并具有创新精神的专门人才。

(六)核心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多声部音乐分析与写作、中国音乐史与名

作赏析、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中国民族音乐、外国民族音乐、合唱与指挥、

声乐、钢琴、器乐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主修课程舞台实践、创新实践环节(含社会实践)。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操守、从事基础音乐教育的专业能力;

2.具有教育创新意识和教学研究能力,具有策划与组织音乐活动的综合能

力和相关语言表述和文字表述的能力;

3.具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传播、普及音乐文化知识的能力。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省内外各中学、优秀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在

社会文艺团体、艺术研究单位和文化机关、出版及广播、影视部门从事教学、

研究、编辑、评论、管理等方面工作。

(十)教学名师:

84

教学名师简介

李鸣镝

教授,硕士生导师,戏剧女低音,河南师范大学音乐

舞蹈学院教学副院长,新联学院兼职系主任,兼任中国高

师声乐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教育学学术委员会理事

等职。先后就读河南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澳大利亚国

立大学,长期致力于声乐教育与舞台表演研究,出版专著

《中国古代艺术歌曲的历史与审美》等多部,发表论文多

篇,主讲的《初中音乐教学设计》被授予国家教师教育首

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王燕

副教授,博士,毕业于韩国庆熙大学后现代音乐学

院。在音乐创作上发表艺术歌曲数篇。先后主持河南省教

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支持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三

五”规划课题重点课题等 14 项,参编著作 4 部,发表《世

界音乐对中国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价值》、《高校公共音乐课

教育探索与研究》、《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改革的实践

与探索》各类论文 20 余篇。

马颖辉

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师范大学音乐舞蹈学

院任教。参加第二届中国音乐学院全国音乐分析学学术研

讨会、第二、三、四届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分析论坛、上海

音乐学院首届“两岸三地”音乐艺术专业博士研究生学术

论坛。所撰写论文在国内学术活动中获奖,在《中央音乐

学院学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黄钟》发表期刊论文

多篇。

85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李小琦,2017 级音乐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第三届盛世华筝国际古筝节

郑州选区预选赛青年 A组比赛银奖。

2.华洋,2017级音乐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第三届盛世华筝国际古筝节郑

州选区预选赛青年 A 组比赛金奖。

3.尚诗凡,2018 级音乐学专业,于 2019年获得首届青少年古筝独奏公开赛

专业组银奖;于 2019 年获得琼花杯第三届河南省大学生古筝公开赛专业组银奖。

4.杨晨,2018级音乐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中泰青少年艺术节河南省选拔

赛古筝独奏银奖。

5.洪晨轩,2018 级音乐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师范大学“大梦想家”

校园歌手大赛一等奖。

6.王彬豫,2018 级音乐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师范大学“大梦想家”

校园歌手大赛三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吉莉

中国传媒大学音乐学专业传统音乐理论方向博士研究

生,现任河南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

出版《河南曲剧唱腔研究》、《河南曲艺赋赞》等,发表学

术论文《河南曲剧民间叙事特质探略》、《河南曲剧之【阳

调】源流考辨》、《说唱还是歌舞——论河南曲剧声腔属

性》等多篇。

86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王鹤玲

专业:2018届音乐学

考取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声乐演奏艺术

姓名:王静雯

专业:2018届音乐学

考取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法律(非法学)

姓名:王雪

专业:2018届音乐学

考取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琵琶演奏艺术

姓名:杨豫川

专业:2018届音乐学

考取院校:河南师范大学

考取专业:钢琴演奏艺硕

87

二十一、美术学

(一)专业代码:130401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艺术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现代教育理念和社

会责任感强,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创新能力,具有开放视野的基

础美术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一专多能”、具有较高美术创作能力、教学与科

研能力的美术教师;培养在美术创作方面具有较强专业素质的艺术家型教师及

在美术教学与研究方面具较强研究能力的研究型教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及专

业拓展能力的美术创作与研究专业型人才。

(六)核心课程: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美术概论、美术鉴赏与批评、中

西方美术理论、技法理论、书法篆刻、设计基础、中国画基础、油画基础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本专业坚持实践取向的教育模式,将专业实践贯穿于学

生整个学习过程,涵盖写生、文化考察、艺术采风、教育实习、毕业创作、专

业技法课等环节。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系统掌握美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美术教育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

2.获得从事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能力、美术教育管理能力和美术教育学科研究

能力;

3.获得美术创作研究的能力、鉴赏与评价的能力;

88

4.获得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美术教育教学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言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并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6.完成毕业创作与创作说明,通过答辩。

(九)就业方向:可以在省内外各中学、优秀教育培训机构从事教育工作;可

从事美术创作、教育教学及研究、文博艺术管理、视觉文化活动、策划、管理

等企、事业单位相关工作。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张建伟

教授、美术学博士,现任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新联

学院兼职系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

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

主任、河南省美协教育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国画家协会常

务理事。在美术教育、中国画创作和理论研究方面成果显著。

郭锐

新联学院美术学专业导师,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研

究生学历,硕士学位。现为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生导师,油画教研室主任。油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

油画作品多次刊登在《文艺研究》、《美术》、《美术观察》等国内

专业核心期刊。

李新生

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

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美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

会委员,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工作者(国家教育部)。曾出版《艺术

教育学》(主编)等 10 部著作。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及厅级项目

15 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 5 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学术期

刊发表论文 40 余篇。多个油画作品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及省级学术

期刊发表

89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

1.刘喆,2016级美术学(专升本)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五届

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2.姚晓雨,2016级美术学(专升本)专业,于 2017年获得河南省第十五

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3.刘佳祺,2016 级美术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科

技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美术作品大赛一等奖。

4.赵石磊,2016 级美术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科

技文化艺术节篆刻组三等奖。

5.袁帅,2016级美术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大学生科技

文化艺术节篆刻组三等奖。

6.张默然,2017级美术学(专升本)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

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一等奖。

7.李硕,2015级美术学专业,于 2018年获得河南省第十六届高等学校师

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比赛二等奖。

(十二)优秀校友:

陈巍

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河

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河南省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新乡市美术家协会副秘书

长,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席。

90

优秀校友简介

姓名:白子岳

专业:2018届美术学

考取院校:河南大学

考取专业:学科教学(历史)

姓名:袁峰锐

专业:2018届美术学

考取院校:郑州大学

考取专业:美术学

姓名:余露露

专业:2017届美术学

考取院校:贵州大学

考取专业:油画

姓名:秦炜

专业:2017届美术学

考取院校:广西民族大学

考取专业:美术史与现代艺术

91

二十二、环境工程

(一)专业代码:082502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所属学科:工学

(五)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优良职业道德规范,具有

扎实的环境工程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具备污染控制、环境监测及监理

等方面知识,具有进行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环保管理的能力,具有解决复杂环

境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持续学习提升的能力,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

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

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科研开发等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六)核心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监测、环境化

学、环境工程原理、水力学、工程制图、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微生物学、CAD与专业制图、

环境毒理学、环境规划与管理、物理性污染控制、电工电子学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专业实验与实训(含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

验、物理化学实验、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环境工程微生

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综合与设计实验 I、大气污染控制

工程实验、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仪器分析实验、专业见习等)、社会实

践(社会调查和实习)和科研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和科研训练)。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92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化学等自然科学,电工电子学、计算机科学等

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等应用于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

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

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

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科学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

研究,包括设计并开展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的环境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

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预

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环境工程

实践和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

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道德与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能

够在环境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

责人等多重角色。

10. 沟通和交流:能够就复杂环境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

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

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

能力。

93

(九)就业方向: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

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教育和科

研开发等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高级应用型人才。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蒋凯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院

长,新联学院兼职系主任。主要承担《环境技术前沿》课程

的讲授及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中原千人”基础研究领军人

才,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滚动支持计划、河南省高校创

新团队带头人,河南省河南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和杰出青年计

划获得者,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

人。主持完成(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 项,在 Adv

Mater,Nanoscale,J Mater Chem, Chem. Commun.,

Anal.Chem., Appl. Catal. B-Environmental 等国内外重要期

刊发表 SCI论文 200 余篇, 他引 3500 余次,H 指数 31, 3 篇

论文入选 ESI高被引论文,出版专著 1 本。获授权发明专利

15 件。3 项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皮运清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新联学院环境工程专业

导师。主要承担环境学、环境监测、环境信息学(文献检

索)等课程,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主

持、完成省项目 2 项,在 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RSC Advance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等

SCI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了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环境监测》的录制和建设,参与的“分类培养模式下环境

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教改项目获得

河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94

孙剑辉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承担《环境监测》课程

的讲授及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河南省“环境监测”精品课程

负责人,河南省“水环境与污染控制”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

河南省“水环境与污染控制”博士后科技创新团队主任,河南

省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环保联合会理事、河南省

环境监测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先

后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计划等项

目 30 余项,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三等奖 5 项;在 Appl. Catal. B: Environ.、Environ. Sci.

Technol.、J. Hazard. Mater.、Water Res.、Chem. Eng. J. 等国

际顶尖期刊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200 多篇。其中

被 SCI收录 66 篇,ESI高被引论文 6篇,总被引 2155 次,

单篇被引频次达 199,个人 H 指数为 23、I10 指数为 33。

金彩霞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

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工程系主

任。主要承担《环境生态学》、 《环境监测实验》等课

程,主持国家及省级项目 5 项,在 plant and soil、bull.

Environ. Contam. Toxicol.、环境科学学报等 SCI源刊及核心

期刊上共发表论文 30 余篇。

(十一)获奖情况:(新增专业,暂无)

(十二)优秀校友:(新增专业,暂无)

95

二十三、劳动与社会保障

(一)专业代码:120403

(二)修业年限:4-7年

(三)授予学位:管理学

(四)所属学科:公共管理

(五)培养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

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经济学、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具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基本技能,注重培养具有社会保险基金管理

能力的,能够在各级政府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各

类社会保险基金组织、金融性公司、保险公司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理以及相

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六)核心课程: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数据分析与统计软件应用、社会保障

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学、社会调

查理论与方法、社会统计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原理、劳动经

济学、管理学原理、人力资源管理、法学概论、心理学、政治学原理、普通逻

辑学、伦理学原理等。

(七)主要实践环节:专业实验与实训(含会计综合模拟实验、社会保险基金

运营综合实训、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实训、统计分析软件应用等)、社会实践

(社会保障工作认识实习、财务核算课程教学实习、社会保障业务类课程教学

实习、社会调查和实习)和科研论文写作(毕业论文、学年论文和科研训练)。

(八)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1. 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

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96

2. 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 掌握经济学、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 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实务与操作技能,能够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

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的运作和管理,具备调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

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5.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学科专业前沿和资料

信息的基本方法;

6. 熟悉本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熟悉国家有关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法律、方

针和政策;

7. 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组织协调能力,较熟练地掌

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一门外语。

(九)就业方向:能够在各级政府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大中型企事业

单位、各类社会保险基金组织、金融性公司、保险公司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管

理以及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十)教学名师:

教学名师简介

高中建

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院

院长,新联学院兼职系主任。担任河南省社会学“黄大年优

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河南省重点学科社会学带头人。兼任

教育部社会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青少年研究会会

长,中国社会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理事。发表

学术论文 130 篇,出版著作 9 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 2 项,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 2 项,其它省部级课题 10

项。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8 项;主持河南省教学科

研项目并获优秀成果二等奖 2 项。荣获中国青少年研究事业

突出贡献奖,河南省“四个一批”人才,河南省中青年骨干

教师,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文明教师等荣誉称号。

97

王萌

副教授职称,经济学博士,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

科生教学与研究,主要教授《西方经济学》、《社会统计

学》等专业核心课程;在《中国青年研究》、《中国经济史

研究》、《当代青年研究》等核心期刊与 CSSCI 期刊上发表

10 余篇文章;出版专著 1 部,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

奖,获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等奖 7 项;获得河南省教学比赛

一等奖,获省教学标兵等称号,获得河南师范大学优秀教

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三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

张晨寒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

和研究生教学与研究,在《中国社会保障》、《中国人力资

源开发》等核心期刊与 CSSCI期刊上发表 20 余篇文章,主持

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曾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

等奖,河南师范大学“十大育人楷模”提名奖,多次获得河南

师范大学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实习指导教师,“三育

人”先进个人等荣誉。

薛 君

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河南师范大学社会事业学

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主任。主要承担劳动经济学、数据分析

与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主要从事人口与养老保障研究。已

参编《社会保障概论》等著作 3 部;在《中国人口科学》等

杂志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已有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

载;主持《生育政策调整下目标人群的生育响应研究》国家

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 10多项,多次获得省级校级奖励。

(十一)学生获奖情况:(新增专业,暂无)

(十二)优秀校友:(新增专业,暂无)

98

各类相关学习资源:

1.河南师范大学网址:http://www.htu.cn/

2.新联学院(新乡校区)网址:http://10.10.10.10/ ;

http://www.htu.cn/xlxyxx/

3.图书馆网址:http://www.htu.cn/lib/

4.教务管理系统网址:http://jw.htu.cn/jwweb/home.aspx

5.河南省高校精品课程共享平台网址:

http://jpkc.open.ha.cn/www/hnsgxjpzygxk/index.html

6.新联学院模拟实验室平台网址:http://10.10.10.10/syrj.htm

7.新联学院英语四六级、研究生入学考试、公务员考试辅导讲座网址:

http://10.10.10.10/broadcast/CET/cet201305.htm

8.新联学院英语广播电台网址:http://10.10.10.10/broadcast1_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