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oist.org/booksearch/booksearch/list012/40-6-65.pdf · 行持,十二時中課誦。朝夕朝...

7
65 弘道 2009 年第3 期 / 總第 4 0 期 典經教 晚功課是道教住觀道 士的主要修持形式。 「課」指的是課 誦,「功課」是例行的作業,「早晚 功課」則指住觀道士每天早晚兩次上殿 唸誦經文。住觀道士舉行早晚功課的目 的是為了修道,如柳守元《清微宏範道 門功課‧序》稱: 金書玉笈,為入道之門; 寶誥丹經,乃修仙之路。得其 門,可以復元真之性;由是 路,可以煉不壞之身。是故羽 士住叢林,奉香火,三千日裏 行持,十二時中課誦。朝夕朝 禮,期上接夫聖真;夙夜輸 誠,祝永綿夫國祚。 1 早晚功課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養 生,如柳守元稱「不勤持誦,何以保 養元和?」 2 道士做早課時,多在卯 時,此時,陽氣初升、陰氣未動、飲食 未進、氣血未亂,通過早課會產生心平 氣和、脈通竅利的保健功效。晚課時間 一般在酉時,此時人已疲倦、陽氣衰 微、陰氣漸旺、邪氣遊蕩,通過晚課能 消除疲勞、平靜焦躁,產生精力振奮、 有益睡眠的功效。因此,柳守元又說: 若能矢志專誠,二六時中 猛勇精進,永無退轉,在世端 能出世,居塵自可離塵,出入 虛無,逍遙宇宙,自由自在, 略談任宗權 武漢長春觀 編者按:本文原題為〈從《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的形成談《重 刊道藏輯要‧全真正韻》之演變〉,長達萬餘字。限於此期《弘道》 篇幅,故將其題目更改如上,內容縮略如下。

Upload: others

Post on 19-Jul-2020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65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典經教

    早晚功課是道教住觀道

    士的主要修持形式。

    「 課 」 指 的 是 課

    誦,「功課」是例行的作業,「早晚

    功課」則指住觀道士每天早晚兩次上殿

    唸誦經文。住觀道士舉行早晚功課的目

    的是為了修道,如柳守元《清微宏範道

    門功課‧序》稱:

    金書玉笈,為入道之門;

    寶誥丹經,乃修仙之路。得其

    門,可以復元真之性;由是

    路,可以煉不壞之身。是故羽

    士住叢林,奉香火,三千日裏

    行持,十二時中課誦。朝夕朝

    禮,期上接夫聖真;夙夜輸

    誠,祝永綿夫國祚。 1

    早晚功課的另一個目的是為了養

    生,如柳守元稱「不勤持誦,何以保

    養元和?」2 道士做早課時,多在卯

    時,此時,陽氣初升、陰氣未動、飲食

    未進、氣血未亂,通過早課會產生心平

    氣和、脈通竅利的保健功效。晚課時間

    一般在酉時,此時人已疲倦、陽氣衰

    微、陰氣漸旺、邪氣遊蕩,通過晚課能

    消除疲勞、平靜焦躁,產生精力振奮、

    有益睡眠的功效。因此,柳守元又說:

    若能矢志專誠,二六時中

    猛勇精進,永無退轉,在世端

    能出世,居塵自可離塵,出入

    虛無,逍遙宇宙,自由自在,

    略談《 》

    任宗權 武漢長春觀

    編者按:本文原題為〈從《玄門日誦早晚功課經》的形成談《重

    刊道藏輯要‧全真正韻》之演變〉,長達萬餘字。限於此期《弘道》

    篇幅,故將其題目更改如上,內容縮略如下。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66

    無滅無生,方寸不染,一塵妙

    用,直超三界。若此者,了自

    心一念之塵根,脫世上三途之

    苦厄,履長生之大道,渡苦海

    之洪濤,禳災而災消,祈福而

    福至,無求不應,有感皆通。 3

    在明代正續《道藏》中,未見有

    道教的早晚功課經籍,清代《重刊道

    藏 輯 要 》 則 收 有 《 清 微 宏 範 道 門 功

    課》和《太上玄門功課經》等兩種。

    有學者據佛教叢林約在明代才較普遍地

    形成朝暮課誦制度,而道觀建制多仿效

    佛教叢林,推測道教的早晚功課制度可

    能形成於明代的中晚期,至明末清初,

    道教宮觀中的道士才較普遍地以早晚功

    課作為一種修持形式。道教宮觀道士的

    早晚功課內容大致是相同的,主要是唸

    誦經、誥和咒等,但因所屬宗派的不

    同、所在地區的差別,其內容也略有差

    異,例如:全真派的早課中有頌讚本派

    祖師的〈北五祖誥〉、〈南五祖誥〉

    和〈七真誥〉,正一派的晚課中有頌

    讚本派祖師的〈祖天師寶誥〉和〈虛

    靖天師寶誥〉,茅山道院道士的晚課

    中則有〈三茅真君寶誥〉等等。現代

    宮觀道士早晚功課的程序大致相同,多

    是 以 〈 開 經 偈 〉 或 〈 香 讚 〉 開 始 ,

    以 〈 十 二 願 〉 和 〈 三 皈 依 〉 結 束 。

    「早課」包含三個部份:一是〈八大

    神 咒 〉 , 如 〈 凈 心 神 咒 〉 、 〈 淨 身

    神 咒 〉 等 ; 二 是 〈 諸 品 真 經 〉 , 如

    《太上老君說常清淨經》、《太上靈

    寶昇玄消災護命妙經》等;三是〈諸

    真 寶 誥 〉 , 如 〈 玉 清 寶 誥 〉 、 〈 上

    清寶誥〉等。「晚課」也包含三個部

    份:一是〈開經玄蘊咒〉;二是〈諸

    品仙經〉,如《太上洞玄靈寶十方救

    苦妙經》、《元始天尊說生天得道真

    經》等;三是〈諸真寶誥〉,如〈斗

    姆 寶 誥 〉 、 〈 三 官 寶 誥 〉 等 。

    考道教之誦經活動及其儀式,實

    在早期道教中即已有之,如張陵所傳五

    斗米道的內容主要有:一、誦習《五

    千 文》 ; 二 、 不 淫 祀 ; 三 、 有 罪 首

    過;四、符水治病;五、用章表與鬼神

    誓約;六、修路;七、行黃赤之道;

    八、立二十四治,置祭酒;九、收信米

    五斗。其中的誦習《五千文》,乃是

    道民必修之功課。此外,張陵還設置了

    專 門為 信 徒 講 解 《 老 子 五 千 文 》 的

    「奸令祭酒」,並設「鬼吏」為請求

    治病者主持祈禱儀式。不過,早期道教

    的 誦經 是 「 默 誦 」 或 「 直 誦 」 , 並

    沒有音樂相配;到了寇謙之、陸修靜

    時,道教的誦經才吸取了祭神的音樂而

    成 為 「 樂 誦 」 。

    南北朝時,道教的宮觀道士有所

    謂「常朝儀」,如《洞玄靈寶三洞奉

    道科戒營始》稱:「四眾三洞,可旦

    夕常行,所以謂之常朝。」常朝儀的

    核心部份是「禮十方」,不同於後來

    「早晚功課」以誦念經、咒、誥為主

    要內容,但以其每天舉行的形式而言,

    二 者又 是 十 分 接 近 的 。 北 魏 寇 謙 之

    「清整道教」,進一步完善了道教的

    戒律及科儀,規範了道教徒的行為,其

    所傳《老 君音 誦誡 經》(《 老君 雲中

    音誦新科之誡》)曾改傳統的誦經方

    式( 直 誦 ) 為 「 音 誦 」 , 便 於 「 祭

    酒」率領「道民」一同誦習;這種共

  • 67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道典經教

    同誦習的宗教儀式,大概即是後來道教

    「早晚功課」集體誦經活動的前身。

    南朝陸修靜的《洞玄靈寶齋說光燭戒

    罰燈祝願儀》,也說誦經乃是重要的

    修持儀式之一:

    以 人 三 關 躁 擾 , 不 能 閑

    停,身為殺盜淫動,故役之以

    禮拜;口有惡言、綺妄、兩

    舌,故課之以誦經;心有貪欲

    嗔恚之念,故使之以思神。因

    此三法,洗心淨行,心行精

    至,齋之意也。 4

    此外,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已有許

    多道士開始脫離俗務而專以修道祀神為

    業,在這種風氣下,用於祈神、修行的

    誦經活動也開始顯得更加專業和神聖。

    並且,當時已有專門誦持經典的地方,

    如《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曾

    記這類處所有天尊殿、講經堂、說法

    院、演經堂、熏經堂等。5

    金代王重陽創立全真道時,道教

    已經有了明確的出家及誦經制度,如

    《 重 陽 立 教 十 五 論 ‧ 第 一 論 住 庵 》

    言:「凡出家者,先須投庵。庵者,

    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漸得

    安,氣神和暢,入真道矣。」〈終南

    山神仙重陽真人全真教祖碑〉又載王

    重 陽 「 勸 人誦 《 道 德 經 》 、 《 清 靜

    經 》 、《 般 若 心 經 》 、 《 孝 經 》 ,

    云可以修證」。據說,後來丘處機又

    主 張 以 「禮 懺 誦 經 」 為 三 乘 之 法 的

    「 中 成 門 戶 」 :

    夫中乘者,秉心演教,禮

    懺誦經,諷太上之法科,禮天

    尊之寶號,信心懇禱於聖前,

    虔誠齋戒於廟中。清靜身心,

    闡揚大道,一念純真,常存正

    法。運用滅度之時,自有善神

    擁護。或送皇宮,或生官府,

    或為君王而名登九五,或為卿

    青松觀藏《太上玄門日誦》部份內容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68

    相而位列三台。那時萬民敬

    仰,四海投歸,人中殊勝,豈

    不真乎? 6

    不過,丘處機「三乘之法」所規

    定的日誦功課,似與後世道教唸誦功課

    經有所不同。前述清代《重刊道藏輯

    要》中收有《清微宏範道門功課》和

    《太上玄門功課經》兩種,通過對比

    分析,我們發現其中的《太上玄門功

    課經》乃是《清微宏範道門功課》之

    變異,故以下僅介紹《清微宏範道門

    功課》的內容。

    《 清 微 宏 範 道 門 功 課 》 落 款 為

    「宏教真人柳守元譔」,分〈早壇功

    課〉、〈午壇功課〉、〈晚壇功課〉

    三 種 儀 制 。 從 每 部 經 的 開 首 篇 〈 香

    讚〉來判斷,〈早壇功課〉主要以朝

    禮元始天尊為主,〈午壇功課〉主要

    以朝禮靈寶天尊為主,〈晚壇功課〉

    主要是以朝禮道德天尊為主。〈早壇

    功 課 〉 的 主 要 經 懺 內 容 包 括 : 〈 香

    讚 〉 、 〈 開 經 偈 〉 、 〈 中 啟 請 〉 、

    〈八大神咒〉、《玉清元始天尊說昇

    玄消災護命妙經》、《太上老君說常

    清靜經》、《無上玉皇心印妙經》、

    《 九 天 應 元 雷 聲 普 化 天 尊 說 玉 樞 寶

    經 》 、 《 浮 佑 上 帝 純 陽 呂 祖 天 師 心

    經 》 、 〈 中 堂 讚 〉 、 〈 丘 祖 懺 悔

    文 〉 、 〈 收 讚 〉 。 這 些 經 懺 , 除 了

    《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說玉樞寶經》

    以 外 , 其 他 全 部 可 以 在 現 在 通 行 的

    《太上玄門早壇功課經》中找到,唯

    其中的〈開經偈〉與現在通行的《太

    上玄門早壇功課經》中之〈澄清韻〉

    稍有出入。《清微宏範道門功課》的

    〈 午 壇 功 課 〉 除 了 開 首 篇 的 〈 香

    讚〉 、 〈 開 經 偈 〉 和 結 束 時 的 〈 收

    讚〉以外,所佔篇幅最大的是〈諸真

    寶誥〉,多達六十三篇,內容包括:

    〈九天玄祖誥〉、〈玉清誥〉、〈上

    清誥〉、〈彌羅誥〉、〈后土誥〉、

    〈東華木公誥〉、〈西華金母誥〉、

    〈太陽帝君誥〉、〈太陰皇君誥〉、

    〈 斗 帝 誥 〉 、 〈 天 皇 誥 〉 、 〈 紫 微

    誥〉 、 〈 雷 祖 誥 〉 、 〈 東 極 誥 〉 、

    〈 南 極 誥 〉 、 〈 北 極 誥 〉 、 〈 西 極

    誥〉 、 〈 天 官 誥 〉 、 〈 地 官 誥 〉 、

    〈火官誥〉、〈昊天雷王誥〉、〈靈

    華至德誥〉、〈東嶽天帝誥〉、〈五

    嶽 總誥 〉 、 〈 文 昌 帝 君 誥 〉 、 〈 關

    聖 帝君 誥 〉 、 〈 祖 天 師 誥 〉 、 〈 三

    茅 真君 誥 〉 、 〈 葛 仙 翁 誥 〉 、 〈 許

    真 君誥 〉 、 〈 天 樞 上 相 誥 〉 、 〈 薩

    真 君誥 〉 、 〈 大 鑼 蘇 祖 誥 〉 、 〈 陶

    真 君誥 〉 、 〈 虛 靖 天 師 誥 〉 、 〈 西

    華 帝君 李 祖 誥 〉 、 〈 玉 華 帝 君 張 祖

    誥〉 、 〈 瑤 華 帝 君 韓 祖 誥 〉 、 〈 妙

    法 元君 何 祖 誥 〉 、 〈 光 垣 帝 君 藍 祖

    誥〉 、 〈 黃 華 帝 君 曹 祖 誥 〉 、 〈 東

    華帝君王祖誥〉、〈正陽帝君鍾離老

    祖誥〉、〈孚佑上帝純陽老祖誥〉、

    〈海蟾帝君劉祖誥〉、〈重陽帝君王

    祖誥〉、〈紫陽真人張祖誥〉、〈杏

    林 真人 石 祖 誥 〉 、 〈 紫 賢 真 人 薛 祖

    誥〉 、 〈 泥 丸 真 人 陳 祖 誥 〉 、 〈 海

    蟾 真人 白 祖 誥 〉 、 〈 和 惠 大 帝 丘 祖

    誥〉 、 〈 長 生 真 人 劉 祖 誥 〉 、 〈 長

    真 真人 譚 祖 誥 〉 、 〈 丹 陽 真 人 馬 祖

    誥〉 、 〈 太 古 真 人 郝 祖 誥 〉 、 〈 玉

    陽 真人 王 祖 誥 〉 、 〈 不 二 元 君 孫 祖

  • 69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道典經教

    誥 〉 、 〈 宏 教 真 君 劉 祖 誥 〉 、 〈 宏

    濟 真 君 程 祖 誥 〉 、 〈 王 天 君 誥 〉 、

    〈馬 天君 誥〉。至 於其〈晚 壇功 課〉

    的 內 容 , 則 包 括 〈 香 讚 〉 、 〈 開 經

    偈〉、〈吊掛〉、〈玄蘊咒〉、〈諸

    品 真 經 〉 、 〈 丘 祖 懺 悔 文 〉 、 〈 十

    二願〉、〈收讚〉、〈三皈依〉等。

    其中的〈諸品真經〉包括:《元始天

    尊說生天得道真經》、《太上道君說

    解冤拔罪妙經》、《太上玄靈斗姆大

    聖元君本名延生心經》。《清微宏範

    道門功課‧早壇功課》中最後的〈收

    讚〉唱道:「全真演教,正一垂科,

    天仙法派吉祥多,位育在中和。道侶觀

    磨,修煉永無魔。」7 由此可知,《清

    微宏範道門功課》可能是明清全真、

    正一道教通用的功課經版本;後來,兩

    派道教又根據各自的發展和需要,而對

    其進行了改變。尤其是全真道,《重

    刊 道 藏 輯 要 》 中 的 《 太 上 玄 門 功 課

    經 》 很 可 能 即 是 全 真 道 修 改 後 的 版

    本。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清初道士柳

    守元與道教早晚功課經的編撰有著重要

    的關係。據說,柳守元乃是王常月祖師

    弟子,常住北京白雲觀;但是,現在已

    經很難找到關於

    他 的 文 字 記 載

    了,唯《道藏輯

    要》中有〈宏教

    真 君 柳 祖 誥 〉

    言:

    無 上 玄

    功 , 玉 樞 妙

    果。照靈應於十方,運慈心於

    一切。開壇啟教,賴洪力之護

    持;濟困扶危,建殊勳於烜

    赫。受玉清元始之誥命,讚九

    天應元之神功。仁風遐暢,宇

    宙藹春日之和;祥光遍覆。人

    瞻慈雲而集。道極無為,玄通

    莫測。大悲大願,至神至仁。

    左輔元化,無上極尊,天仙二

    祖,玉樞右宰,宏教真君。 8

    從誥文中,也很難得到有關柳守

    元祖師的更多信息。據上海白雲觀老高

    功張至寬道長說,當年從北京白雲觀流

    傳 至 上 海 以及 杭 州 等 宮 觀 的 手 抄 本

    《全真正韻》,前面曾書寫有「開玄

    闡秘宏教真君柳守元譔」字樣,但這

    種手抄本今已難覓見。

    現 在通 行 的 《 全 真 道 早 晚 功 課

    經》主要有兩種版本:一種是以北京

    白雲觀為中心的北派風格,以北京北京

    白雲觀、陝西華山、八仙宮、樓觀台、

    龍門洞,河南洛陽下清宮、上清宮、呂

    祖廟,甘肅天水玉泉觀、蘭州白雲觀,

    成都二仙庵、青城山9等地為代表。他

    們因北京白雲觀傳戒演習科儀的原因,

    早晚課經前韻讚開始發生了變化,比較

    明顯的,如早課中的〈吊掛韻〉,早

  • 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70

    期版本中原沒有這條韻讚,後來卻開始

    應用〈河南小吊掛〉。清代初期,王

    常月祖師得到清王朝的支持而在北京白

    雲 觀 開 壇 傳 戒 , 傳 戒 有 一 項 程 序 為

    「考偈」,考偈中要求每一位戒子寫

    一首藏頭詩,藏頭詩由傳戒律師出題。

    王常月曾以「上祝當今皇帝萬歲」為

    題,當時的天子號第一名完成的作業

    為:

    上壇齊舉步虛聲,祝國迎

    祥竭寸成。

    當日陳情金闕內,今朝香

    靄玉爐焚。

    皇圖鞏固山河壯,帝道霞

    昌日月明。

    萬民瞻仰堯舜日,歲稔豐

    登樂太平。10

    這條偈體青詞詩,後來也被收入

    全真道的早壇功課經中。並且,其還將

    早壇功課經中的〈河南小吊掛〉改成

    了〈大啟請〉韻讚,而經詞卻不作改

    動 ; 又 在 晚 壇 功 課 中 加 入 了 〈 下 水

    船 〉 韻 條 , 同 時 將 晚 課 〈 河 南 小 吊

    掛〉也改成〈大啟請〉韻讚,經詞也

    同樣不作改動。這些都是過去沒有的。

    這一流派還將早晚功課的

    持誦分成「大上」和「小

    上 」 之 分 , 「 大 上 」 也

    稱 「 上 全 殿 」 , 一 般 用

    在農曆的初一、十五,早

    壇功課要改〈雙吊掛〉為

    〈 單 吊 掛 〉 韻 讚 , 〈 大

    啟 請 〉 前 要 加 入 「 鐘 鼓

    琳琅響徹天,十方肅靜得

    安然。天無氛穢朝元始,

    地無妖塵竭群仙」的〈提綱〉韻讚,

    中 間要 禮 拜 〈 玉 皇 寶 誥 〉 , 〈 中 堂

    讚〉結束後要出壇「稱天尊」,到天

    壇行〈天地朝科〉、至靈官殿行〈祝

    將朝科〉。最後不用〈三皈依〉韻,

    而要用〈早課大皈依〉韻。晚壇功課

    要在〈下水船〉韻後面加入〈提綱〉

    韻:「天尊妙難量,人天度眾生。存

    亡 皆利 濟 , 諷 誦 救 苦 經 。 」 要 拜 禮

    〈斗姥寶誥〉,〈中堂讚〉前也要出

    壇, 到 「 孤 魂 」 壇 前 行 〈 朝 孤 〉 、

    〈祭靈〉科儀,最後的〈三皈依〉韻

    讚也改成了〈晚課大皈依〉韻。而且

    「全殿」的早晚功課還要在〈諸真寶

    誥〉處用鐺釵過板,早壇回壇後還要

    舉 行 「 三 呼 」 宣 讀 〈 祝 壽 文 〉 。

    「小上」則被稱為「上半殿」。

    早 壇功 課 的 〈 澄 清 韻 〉 從 「 天 無 氛

    穢」 開 始 , 〈 舉 天 尊 〉 後 用 〈 雙 吊

    掛〉韻,〈大啟請〉前不加七言〈提

    綱〉,只是將七言八句的〈大啟請〉

    韻前四句詞用〈提綱〉韻唱誦,後四

    句用〈大啟請〉韻唱誦,最後用〈通

    用三皈依〉韻結束。晚壇功課的〈步

    虛 韻〉 則 從 「 超 度 三 界 難 」 開 始 ,

  • 71弘道 2009 年第 3 期 / 總第 40 期

    道典經教

    〈 下 水 船 〉 韻 後 面 也 不 加 七 言 〈 提

    綱〉,也是將七言八句的〈大啟請〉

    韻前四句詞用〈提綱〉韻唱誦,後四

    句 用 〈 大 啟 請 〉 韻 唱 誦 , 最 後 也 用

    〈 通 用 三 皈 依 〉 韻 結 束 。 〈 諸 真 寶

    誥〉處不用過鐺釵板,而用魚鈴板。

    另一流派被稱為「南派」,流傳

    範圍十分廣泛,主要分佈在河南南陽玄

    妙觀、中嶽廟,湖北武漢長春觀、大道

    觀、玄妙觀、真武宮,武當山紫霄宮、

    太子坡、南岩宮、金頂,湖南南嶽大

    廟、玄妙觀、長沙陶宮廟,以及浙江、

    江蘇等南方廣大地區。南派的早晚功課

    沒有受王常月開壇傳戒影響,繼續保留

    以前的版本,形成相對統一的格局。

    全真道的這兩種功課經流派,區

    別最大之處,除了經文有不同外,在板

    法上也有不同。譬如早晚功課上壇開

    始,北派的通用木魚板「老子八十一

    化 」 板 法 , 要 起 「 三 清 」 、 落 「 四

    御」,儀式程序為:

    1.玉清、上清、太清(兩字一木

    魚 點 , 為 道 教 三 清 聖 號 , 故 稱 起 三

    清 ) 。

    2.玉皇赦罪大天尊(一字一木魚

    點,又稱滾七星點,因為節奏要求相對

    比較快一些,所以又稱「緊七」)。

    3.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為八卦方位,一字一木

    魚點,因為節奏要求相對慢一點,故稱

    「 慢 八 」) 。

    4.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申、酉、戌、亥(為十二時辰,

    一字一木魚點,因為節奏相對要平緩

    些 , 故 稱 「 平 十 二 」) 。

    5 . 三元赦罪大天尊(同 2 )。

    6.、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同 3 )。

    7.子、丑、寅、卯、辰、巳、午、

    未、申、酉、戌、亥(同 4 )。

    8 . 太乙救苦大天尊(同 2 )。

    9.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壬、癸(同 3 )。

    1 0 . 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同 4 )。

    11.唵、吽、吒、唎(為道教四御

    秘 咒 , 故 稱落 「 四 御 」) 。 1 1

    與 北派 不 同 , 南 派 通 行 的 則 是

    「開三清」板法,由木魚指揮,所有

    的法器一起響動,三起三落,先慢後

    快,散板進行,最後以四御板結束。很

    明顯,北派功課受到了清代王常月祖師

    「三壇大戒」活動的影響,經韻音樂相

    對於南派較為豐富。

    1 、 2 、 3《藏外道書》第29 冊,第 444 頁。4《道藏》,第 9 冊,第 821 頁。5《道藏》,第 41 冊,第 674 頁。6 見瀋陽太清宮編:《太上感應篇直講》,第

    181 - 183 頁。7 、 8《藏外道書》第 29 冊,第 449 頁,第 460

    頁。9 當代西南地區的二仙庵、青城山曾派人前往

    北京白雲觀學習全真經韻,故其經韻以

    「北派」為主。1 0 閔智亭傳唱、武漢音樂學院道教音樂研究

    室記譜編輯:《全真正韻譜輯》(北京:中

    國文聯出版公司, 19 9 1 年),第 14 頁。1 1 任宗權:《道教全真十方正韻譜集》(湖北

    省道教協會、武漢長春觀合編教材,內部

    發行, 1999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