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 i s t 历代碑刻留见证 o r i c a l 史 c i t...

1
12 HISTORICAL CITY · 2017 4 28 日 星期五 编辑 | 李璐 校对 | 管菲 笔者经过艰难考辨,从发现的 30 多处隐约可 识的洞壁题刻中, 整理出部分可以连缀成篇者辑 录如下: 1、元符三年仲秋二十五日,陪友人向萸成游 桓山,赋诗一首,题于石壁。 张口口 投分寻幽远市喧,口口颖口口山樊。 口离禾黍 连千亩,草芊杯觞口口口。 樽口口口口口搀,云口 木口口口泉。 照眼敲洞口口涧。 口口口口口口骨, 口口秋风笑楚猿。 (注: 元符, 宋哲宗年号,1110 年) 2、登州刺史陈国留题: 余自翁阳改刺文登,道至彭城,与友人平原元 午全来观。 此时大定戊子三月十二日,广平纥石列 邈题。 (注:大定,金世宗年号1168 年。 ) 3 大安元年六月中休日,滕张观小商国来游, 男厚之、膺之、孙寿星、奴侍。 彭城石工 郭胜。 ( 注:大安,金卫绍王年号, 1209 年。 ) 4、大明成化六年十月十六日,秀王赋闲经过, 赐白金二十六两,宝钞二百锭;钦差太监郑同、张 林施白金一十两; 承奉张端、 韦和等施白金一十 两;典宝缪广、充春、王玉;典膳魏怀、林泰、官清随侍陈诚、诸信、朱喜、张诚、李才、张昂;典服韦 良、王政、王逸;内使阿隆、史广;门正黎保、邓兴。 (注:成化,明宪宗年号,成化六年,即 1470 年。 ) 5、题洞山诗: 一尘飞流到丛林,此地清幽可洗心。 柏影婆娑 擎翠盖,泉声滴沥奏瑶琴。 风来解得声近闻,莺春 迁乔弄好音。 口口口随陵谷恋,古今憾想杏坛吟。 成化十一年岁次乙未夏四月望,口口进士,知萧 县事横州闭悌识。(注:成化十一年系 1475 年。 ) 6、成化十八年,岁在壬寅四月既望,赐进士及 第翰林院修撰吴郡吴宽、 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 同郡王鏊、赐进士出工部都水郎中,奉敕提督运 同郡顾余庆同观,内官监丞平乐莫昂察御蓝田荣华、口宝、西平徐景华同游。 (注:成化十年系 1482 年。 ) 7弘治八年三月二十日于题。(注:弘治宗年号,弘治八年,即 1495 年。 ) 8弘治六年六月三日,公原外郎欧、工部中王佘徵、工部 冯夔山。 (注:弘治六年系 1493 年。 ) 9弘治七月十一日于( )承安玄帝 真容广: 太和之山,经彭城,登桓山。 洞,石风景佳致,诚可览焉若非素缘适福地? 故命于石,以岁月。 钦差陶用监太监 扶安 志。(注:弘治七年系 1494 年。 ) 10、游桓山洞, 弘治戊午九月: 过城西试一游,上有台殿碧云秋。 贻谋忘凿 山三惟余水乱流落珠影薄旧碑 残缺华悠当时尼父无讥语哪得名万古留。 萧山 宋天球。(注:弘治戊午为弘治十一年, 1498 年。 ) 11弘治月十六日,溧阳学与徐生荆葵同游。(注:弘治年系 1505 年。) 12春风吹上洞山巅,满眼云烟接碧天。 梵宇 崔嵬留古迹,窟岩幽邃滴寒泉。 数声音乐空中响, 几树松楸雪后妍。 欲记圣德还刻石,蓬莱何必觅飞 仙。 三年戊午日, 钦差广东都知监太监 傅伦书。(注:正,明宗年号,正三年系 1508 年。 ) 13、正三年月十一日,杨杲学生同游。 (同。) 14、游桓山: 苏公文未泯,桓子恶难湔。 俯仰皆陈迹,登临 亦偶然。 涧花蔫向干,石洞湿生烟。 王事遑宁处,乘 风欲放船。 德七五月四日, 新安 刘恺 婺源 潘旦 海阳 琼 临海 武德儒 楫闽冯显 同游。 (注:正德七年系 1512 年。 ) 15西京内官监、李熙联句石凳盘旋草树幽,坐临栏槛俯城头。 远观河道 船来往,近见松林僧去留。 洞里阴森人畏入,泉中 清澈水长流。 焚香煮茗延今日,更与桓山德甲戌岁五月十三日。(正德甲戌即正年,1514 年。 ) 16公余登碧山抚景令喜气稠。翠岚回笼梵宇,萧鼓出徐州楼台近, 龙门天水流。 锦绣诗章满石,皆桓子墓虚 留。 岁三月三日 钦差州监管粮储官监太监 金奉 识。(注:正即正十年, 1516 年。 ) 17辛巳岁三月初九日,提督漕运镇守淮 方总兵镇侯维扬顾仕隆、 协同漕运兼守淮 方参将锦衣卫署都指挥同知会稽主务经过登临。 (注:正德辛巳即正十六年,1521 年。 ) 18阻徐思不禁,口口口盖登临。 同嗟 口口细玩苏公斧钺箴。人名传陈迹到今。 不堪惆怅樵唱高歌隔暮 林。 大明正(注:年数已漫漶。) 19彭城素思发,石空洞参罢受团礼,一炷名诵法华松崖 高弼远。(注:石刻未注明时间。) 20空留口口来,口口口口口同哉洞口花木,若为当年一笑嘉庆二年岁六月十燕平舒山人 李松书(注:嘉庆,清宗年号,嘉庆二年系 1797 年。 ) 历代名、桓留下多精美 的诗1千古圣孔子若是其糜也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论 语》 2、史学巨臂司马迁公十六年过宋宋司马,欲 杀孔子,微服去。 —— 记· 微子家》 子去曹适宋,与习礼大树宋司马,欲杀孔子,拔其树。子去。,可以速矣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 记· 孔子家》 3学家郦道元: 南经宋魁冢西,山枕泗水,上面尽 石,凿而为冢谓之椁者也—— 《水经注 4唐朝诗人李商隐: 圣女石岩藓滋,上清沦谪归迟。一春梦雨 常飘瓦萼绿华杜兰 香去未时。 玉郎会向天阶问紫芝5、宋代文豪苏二年( 1079 春,苏轼带领儿和随员八人,乘船沿着泗,游桓山 游桓山记》 年正己亥,春服既成二三子游於 上,登桓山,入石使士戴祥鼓雷氏 琴,操《履霜》之遗音,曰:“ 噫嘻悲,此宋司马 魋之墓也!”或曰: “鼓于墓欤?”曰: “礼也季武曾点倚其门而歌仲尼,日月而魋 以为可得死为,三年不成,古。余而其毛爪齿已化飞尘, 乎? 况于从死之臣妾饭含乎? 使魋而无知也,余而歌使魋 知也,闻余鼓而歌之不常、物化愚岂少谬乎?”二三子曰:“ 桓山上,嵯峨兮司马之恶,与石兮;桓山之下弥弥兮司马之,与水皆去。 游者人:仲、孙寇昌、王、王 、王彦举13 版) 历代碑刻留见证 古今名人论石室 “桓魋石室”摩崖石刻 洞口劫后余生的方瑜《游桓山记》石碑 保存完好的石刻(拓片) 弘治七年石刻(拓片) 上接 11 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8-Oct-2019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H I S T 历代碑刻留见证 O R I C A L 史 C I T Yepaper.cnxz.com.cn/pczm/page/501/2017-04/28/A12/20170428A12_pdf.pdf · 明孝宗年号,弘治八年,即 1495 年。 ) 8、弘治六年六月三日,户部左侍郎吴公原、员

12

HISTO

RIC

AL

CITY

徐州地理·

文史折枝

2017

年4月

28日

星期五

编辑

|李璐

校对

|管菲

笔者经过艰难考辨,从发现的 30 多处隐约可识的洞壁题刻中, 整理出部分可以连缀成篇者辑录如下:

1、元符三年仲秋二十五日,陪友人向萸成游桓山,赋诗一首,题于石壁。 张口口

投分寻幽远市喧,口口颖口口山樊。口离禾黍连千亩,草芊杯觞口口口。 樽口口口口口搀,云口木口口口泉。 照眼敲洞口口涧。 口口口口口口骨,口口秋风笑楚猿。(注: 元符, 宋哲宗年号,1110年)

2、登州刺史陈国留题:余自翁阳改刺文登,道至彭城,与友人平原元

午全来观。此时大定戊子三月十二日,广平纥石列邈题。(注:大定,金世宗年号,1168 年。 )

3 大安元年六月中休日,滕张观小商国来游,男厚之、膺之、孙寿星、奴侍。

彭城石工 郭胜。 (注:大安,金卫绍王年号,1209 年。 )

4、大明成化六年十月十六日,秀王赋闲经过,赐白金二十六两,宝钞二百锭;钦差太监郑同、张林施白金一十两; 承奉张端、 韦和等施白金一十两;典宝缪广、充春、王玉;典膳魏怀、林泰、官清;随侍陈诚、诸信、朱喜、张诚、李才、张昂;典服韦良、王政、王逸;内使阿隆、史广;门正黎保、邓兴。(注:成化,明宪宗年号,成化六年,即 1470 年。 )

5、题洞山诗:一尘飞流到丛林,此地清幽可洗心。柏影婆娑

擎翠盖,泉声滴沥奏瑶琴。 风来解得声近闻,莺春迁乔弄好音。 口口口随陵谷恋,古今憾想杏坛吟。

成化十一年岁次乙未夏四月望,口口进士,知萧县事横州闭悌识。(注:成化十一年系 1475年。 )

6、成化十八年,岁在壬寅四月既望,赐进士及第翰林院修撰吴郡吴宽、 赐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同郡王鏊、赐进士出身工部都水郎中,奉敕提督运河同郡顾余庆同观,内官监左监丞平乐莫昂休高、监察御史蓝田荣华、口宝、户部主事西平徐口英、景华同游。(注:成化十八年系 1482 年。 )

7、弘治八年三月二十九日于此题。(注:弘治,明孝宗年号,弘治八年,即 1495 年。 )

8、弘治六年六月三日,户部左侍郎吴公原、员外郎欧信会、工部郎中王琼、户部主事佘徵、工部主事冯夔于此山。(注:弘治六年系 1493 年。 )

9、弘治七年九月十一日于(余)承旨奉安玄帝真容于湖广:

太岳太和之山道,经彭城,遂登桓山。 遍观空洞,石室萧然,风景佳致,诚可览焉。 若非素缘,何适福地? 故命工镌于石,以记岁月。

钦差陶用监太监 扶安 志。(注:弘治七年系1494 年。 )

10、游桓山洞, 弘治戊午九月:雨过城西试一游,上有台殿碧云秋。贻谋忘凿

山三亩,揽胜惟余水乱流。 落珠萧竦林影薄,旧碑

残缺岁华悠。 当时尼父无讥语,哪得山名万古留。萧山 宋天球。(注:弘治戊午为弘治十一年,

即 1498 年。 )11、弘治十八年八月十六日,户部郎中溧阳史

学与徐生荆葵同游。(注:弘治十八年系 1505 年。)12、春风吹上洞山巅,满眼云烟接碧天。 梵宇

崔嵬留古迹,窟岩幽邃滴寒泉。 数声音乐空中响,几树松楸雪后妍。欲记圣德还刻石,蓬莱何必觅飞仙。

正德三年孟春戊午日, 钦差广东都知监太监傅伦书。(注:正德,明武宗年号,正德三年系 1508年。 )

13、正德三年八月十有一日,户部主事杨杲同太学生同游。(同上。 )

14、游桓山:苏公文未泯,桓子恶难湔。 俯仰皆陈迹,登临

亦偶然。涧花蔫向干,石洞湿生烟。王事遑宁处,乘风欲放船。

正德七年闰五月初四日, 新安 刘恺 婺源潘旦 海阳 郑琼 临海 武德儒 成都 李楫 闽县张孟中 安萧 冯显 同游。(注:正德七年系 1512年。 )

15、西京内官监左监丞 张质、李熙联句:石凳盘旋草树幽,坐临栏槛俯城头。远观河道

船来往,近见松林僧去留。 洞里阴森人畏入,泉中清澈水长流。 焚香煮茗延今日,更与桓山约后游。

正德甲戌岁五月十三日记。(正德甲戌即正德九年,1514 年。 )

16、公余登眺碧山游,抚景令人喜气稠。 翠障岚回笼梵宇,画船萧鼓出徐州。 南连燕子楼台近,北到龙门天水流。锦绣诗章满石壁,皆嗟桓子墓虚留。

正德乙亥岁三月三日 钦差徐州监管粮储内官监太监 金奉 谨识。(注:正德乙亥即正德十年,1516 年。 )

17、正德辛巳岁三月初九日,提督漕运镇守淮安地方总兵镇远侯维扬顾仕隆、 协同漕运兼守淮安地方参将锦衣卫署都指挥同知会稽主王同,因公务经过登临。(注:正德辛巳即正德十六年,1521年。 )

18、风阻徐河思不禁,口口口盖示登临。 同嗟口口工口火,细玩苏公斧钺箴。 人究恶名传自昔,石麟陈迹到于今。不堪入耳笑惆怅,樵唱高歌隔暮林。

大明正德(注:年数已漫漶难辨。 )19、偶出彭城素思发,石门空洞锁烟霞。 老僧

参罢受团礼,一炷名香诵法华。松崖 高弼远。(注:此石刻未注明时间。 )20、石椁空留口口来,口口口口口同哉。 只今

洞口闲花木,若为当年一笑开。嘉庆二年岁六月十八,燕平舒山人 李松 书。

(注:嘉庆,清仁宗年号,嘉庆二年系 1797 年。 )

历代名人对桓魋、 桓魋石室留下了诸多精美的诗文:

1、千古圣人孔子:若是其糜也, 死不如速朽之愈也。 ———《论

语》

2、史学巨臂司马迁:景公十六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魋恶之,欲

杀孔子,孔子微服去。 ———《史记·宋微子世家》孔子去曹适宋,与弟子习礼大树下。宋司马桓

魁,欲杀孔子,拔其树。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 ———《史记·孔子世家》

3、地理学家郦道元:泗水南经宋大夫桓魁冢西,山枕泗水,上面尽

石,凿而为冢,谓之石椁者也。 ———《水经注》

4、唐朝诗人李商隐:重过圣女祠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一春梦雨

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5、宋代文豪苏东坡:宋朝元丰二年(1079)初春,苏轼带领儿子苏

迈和随从人员八人,乘船沿着泗水北上,游览桓山写下了著名的《游桓山记》:

元丰二年正月己亥,春服既成,从二三子游於泗水之上,登桓山,入石室,使道士戴日祥鼓雷氏之琴,操《履霜》之遗音,曰:“噫嘻悲夫,此宋司马桓魋之墓也!”或曰:“鼓琴于墓,礼欤?”曰:“礼也。季武子之丧,曾点倚其门而歌。仲尼,日月也,而魋以为可得而害也。 且死为石椁,三年不成,古之愚人也。余将吊其藏,而其骨毛爪齿,既已化为飞尘,荡为冷风矣,而况椁乎? 况于从死之臣妾、饭含之贝玉乎? 使魋而无知也,余虽鼓琴而歌可也;使魋而有知也,闻余鼓而歌,知哀乐之不可常、物化之无日也,其愚岂不少谬乎?”二三子喟然而叹,乃歌曰:“桓山之上,维石嵯峨兮,司马之恶,与石不磨兮;桓山之下,维水弥弥兮,司马之藏,与水皆逝兮。 ”歌阕而去。

从游者八人:毕仲、孙舒焕、寇昌朝、王适、王遹、王肄,轼之子迈、焕之子彦举。

(下转 13版)

历代碑刻留见证

古今名人论石室

“桓魋石室”摩崖石刻

洞口劫后余生的方瑜《游桓山记》石碑

保存完好的石刻(拓片)

弘治七年石刻(拓片)

(上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