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177
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蔡淵洯先生 世變與家道-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1746~1945) 研究生 邱瓊瑩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Jan-2021

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蔡淵洯先生

世變與家道-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1746~1945)

研究生 邱瓊瑩

中華民國九十七年六月

Page 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2

謝 誌

『學海無涯』,永無止盡的求知與學習是一條艱辛且漫長的旅程,途中

難免經歷林林總總的困惑與挫折。論文的完成,一路走來有賴許多貴人相

持,只是,若想要完整地表達出心中的感謝,千言萬語,

不知從何說起,

此有限的段落中,謹

以真誠的字句,來抒發心中最深的感動。

論文初步基礎的

奠定,往往

成了決定最後成敗的關鍵。對於指導教授

蔡淵洯老師的感謝,實在難

於言表,蔡老師

嚴格的要求,自然有助於本文

的研究方向及架構及早確定,其

不厭其煩的指導,讓文章內容更趨於完

,另外感謝口試委員溫振華和施志汶老師的指正

,使本文錯誤和不當減

至最低。

感謝陳里鐘先生提供陳家的族譜供我研究,同時對於我許多無厘頭的

問題都一一耐心回答,十足的信任我,就其所知傾囊相授。

另外,在研究

的這段期間,身邊的工作伙伴提供許多無私寬容的協助,讓我可以在無後

顧之憂的情況之下,擁有了一個廣大且多元的研究空間,特別要感謝靜

薇、煒燕、燕琪、玲如、寶溫以及從雲老師,為我校對

文稿,讓我不致背

負目不識丁的窘境。

最後,我要將我感動的淚水,用最感性的口吻,獻給我最親愛的家人,

感謝母親黃瑞菊女士一直以來獨自的栽培養育之恩;更感謝公公林安夫先

生和婆婆謝玉完女士對於媳婦百般寬容、事事體恤之情,當然摯愛吾夫正

晃永遠牽著我的雙手,並在背後默默地為我付出的一切,更讓我永世動

情,最後,我將獻上這份論文所帶來的小小成就,送予我心中那二位獨一

無二的純真寶貝絮筠和俊佑,他們的笑容,永遠都會是我持續前進的力量。

邱瓊瑩 謹誌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七 月 四 日

Page 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3

論 文 摘 要

清乾隆 11

年(1746

),中港陳家開台祖陳朝合在情急之下帶著兩個兒子伯樹

和伯林逃命到台灣,從白沙墩上岸,後至中港發展,成為中港地區不論是在社會、

經濟或是教育等各方面都影響深遠的家族。

陳家由開台祖朝合至台,面臨了遠赴他鄉身無分文、戴潮春事件和日本領台

政權更迭之際,以及因為日趨現代化所帶來一連串經濟、社會、教育等方面的大

轉型。這些重大的「世變」往往很容易讓一個家族因為肆應不良,或是決策錯誤

而家道中落。本文旨在探討中港陳家面臨種種挑戰,採行怎樣的肆應手段,而能

使其在這種種「世變」中繼續維持或提振家勢,仍為中港地區舉

足輕重的家族。

清領時期,台灣處於開發階段,容易取得資源,只要能抓住契機,就能成為

地方上的富豪。來台的陳家最初辛苦開墾,意外致富後,成為富豪。其後陳家人

員中,陳錫疇、陳緝熙、陳紹熙以及陳汝厚等又透過科舉、捐納與軍功等不同的

方式獲得功名和榮銜,使陳家從富豪晉升為士紳階級。由於地位提升,加強了陳

家參與地方事務的深度與廣度,同時也由於如此,使其家族社會地位更為提高。

中港陳家在清朝時期,已為地方上之望族。

日治時期,陳汝厚選擇與日人合作,台灣總督為了有效

達成統治的目標,仍

需藉助地方領導勢力的幫助。而陳家在清朝即奠定

下來的經濟與社會基礎,成了

總督府推動地方建設的首要人選,

故而,陳

家延續清朝時期的地方領導勢力,到

了日治

時期,仍與官府互動良好

,成了殖民當局的統治幫手。也由於中港陳家在

地方上的影響力,陳羹梅、陳調元也大力的發展地方上的經濟,像是「中港信用

組合」、「中港帽蓆組合」、「中港漁業組合」等,不但使家族的事業與地位更為發

達,同時對於地方上的經濟活絡與婦女的就業機會貢獻良多。

中港陳家從清朝致富後,對於教育的提倡不遺餘力。日治時期面臨科舉廢除

的「世變」之下,陳家很快地適應新式教育,並以之為維持或提升家族地位的憑

藉,也由於

重視教育,對於中港公學校亦或是傳統詩社的創立貢獻良多。

綜觀中港陳家自遷台之後,歷經清領、日治時期的發展,陳家都不失為一個

反應靈活的成功家族。

Page 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4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3

第三節

研究方法……………………………………………8

第四節

研究步驟……………………………………………8

第二章 中港陳汝厚家族的遷台 ……………………………………11

第一節 中港地區的自然與人文 …………………………11

第二節 陳家的淵源 ………………………………………24

第三節 陳朝合父子的遷台 ………………………………29

第三章 乾隆中葉陳家的崛起 ………………………………………35

第一節 僥倖致富 …………………………………………35

第二節 科舉功名和官職榮銜的獲致 ……………………47

第三節 地方事務的參與 …………………………………54

第四章 日治時期政治經濟變遷與陳家的肆應 ……………………71

第一節 政權更迭下的調適 ………………………………71

第二節 出任地方公職 ……………………………………82

第三節 新經濟活動的參與 …………………………… 102

第五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化轉型與陳家的肆應……………………115

第一節

人際網絡與社會參與……………………………115

第二節 新式教育的重視 ………………………………129

第六章

結論…………………………………………………………137

附錄一:台灣家族史研究概況表……………………………………141

附錄二:陳氏其他宗族宗支圖 …………………………………… 147

附錄三:中港陳氏九大房之人口繁衍圖 ……………………………155

參考文獻………………………………………………………………165

Page 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5

表 目 次

表 2-1

竹南鎮倫義造紙公司鑽井記錄(民國 45 年 5

月) ………14

表2-2 竹南鎮氣象一般概況表 …………………………………… 15

表2-3

台灣早期港口一覽表…………………………………………18

表2-4

竹南鎮行政區劃沿革表………………………………………22

表2-5 浙江來莆宗支為官一覽表 ………………………………… 26

表 3-1

祭祀公業陳盛木公及伯樹、伯林(復吉)公所有土地標示

清冊一覽表 …………………………………………………44

表3-2 陳家人口繁衍總表 ………………………………………… 45

表3-3 陳氏家族功名職銜一覽表 ………………………………… 52

表3-4 清朝時期竹南鎮地區科舉功名一覽表 …………………… 53

表3-5 陳家參與慈裕宮事業一覽表 ……………………………… 65

表3-6 竹南鎮主要私塾與塾師一覽表 …………………………… 69

表4-1 日治初台北地區獲頒紳章士紳退隱概況表 ……………… 75

表4-2 中港地區授封紳章人士一覽表 …………………………… 84

表 4-3 大正 10

年(1921

)竹南庄戶口表 …………………………87

表 4-4 1897~1901

年縣、廳參事概況表 ………………………… 90

表 4-5 大正 9

年(1920

)改制前陳氏家族任街庄區長、書記職務

一覽表 ………………………………………………………96

表 4-6

竹南庄協議會員一覽表(1920~1935

)…………………… 99

表 4-7 大正 7

年(1918

)新竹廳下的「大地主」 ………………103

表4-8

有限責任中港信用組合組織系統表……………………… 106

表 5-1 分教場修繕費捐款者名單一覽表………………………… 124

表 5-2 竹南地區吟詩會一覽表…………………………………… 125

表 5-3 中港公學校學籍中記載陳氏家族之畢業生一覽表……… 133

Page 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6

圖 目 次

圖2-1

竹南一堡地圖…………………………………………………11

圖2-2 苗栗縣地圖 ………………………………………………… 12

圖2-3 浙江來莆宗支圖 …………………………………………… 25

圖2-4 蠣海逾惠之圖及後亭分支總圖 …………………………… 27

圖2-5 陳子興派下分支圖 ………………………………………… 29

圖3-1 陳朝合來台伯樹四大房宗支圖 …………………………… 40

圖3-2 陳朝合來台伯林五大房宗支圖 …………………………… 41

圖3-3

清朝淡水廳分圖三中港、白沙墩地圖 …………………… 42

圖3-4 緝熙恩貢匾額 ……………………………………………… 50

圖3-5 光緒年間竹南籍五品官陳汝厚家族照 …………………… 51

圖3-6 清代台灣社會分類械鬥發生頻率圖 ……………………… 55

圖4-1 陳調元穿著郵便局制服 ……………………………………101

圖 4-2 昭和 3

年(1928

),中港信用組合產業組合紀念照………105

圖 4-3

日治時代,竹南郡「主婦會」紀念照……………………… 108

圖 4-4 大正 12

年(1923

),中港三角蘭帽編製講席修了式紀念

照 ………………………………………………………… 110

圖 4-5 大正 14

年(1925

),帽蓆、製帽技術品評會紀念照……… 110

圖 5-1 陳調元及夫人合照………………………………………… 119

圖 5-2

民國初年,竹南吟社開會紀念照………………………… 126

圖 5-3

陳調元手稿………………………………………………… 127

Page 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台灣由於開發較晚,荷鄭時期才有較多的漢人移入以從事拓墾活動。有如美

國早期開發的西進運動,移墾人民往往具有質樸勇毅、樂觀進取的精神。同時,

也由於新開發地區,人口較少、資源較豐,使得奮發有為之士較易累積財富。隨

著漢人的移入拓墾不斷推進,聚落也陸續形成並日漸擴展,必需有上層人士來覆

行種種社會功能,上層社會空缺亟待添補,因此此時只要具備特殊才幹,懂得把

握時機就容易晉升到社會上層。1

早期台灣社會有較大改善地位的機會,甚至白

手起家,而閩、粵地區人口眾多、山多田少謀生不易,致使位居邊陲的台灣,變

成是閩、粵漢人群趨移墾的目的地。

中港,文獻記載於永曆 6

年(1652),

明太僕卿沈光文的《台灣輿圖考》中

稱之為中港仔,以後的文獻則稱之為中港或中港社,此區最早為平埔族之道卡斯

族中港仔社所居之地。根據記載,至明朝永曆末年,已有漢人入墾後壠(在今苗

栗縣後龍鎮後龍街一帶)及中港(在今苗栗縣竹南

鎮境內)一帶。2

清領時期,

漢人移墾漸多,漳、泉人陸續來此開墾,如:張徽揚、葉尚賢、莊文榜、林耳順

等。本文所要探究之陳家即是在乾隆 11

年(1746

)由中國渡海來台至白沙墩地

區,並開墾今通霄到中港一帶。雖然來台時間與其他家族相比可能稍晚,但對於

中港地區一帶的影響力卻相當大。本文希望透過陳汝厚家族的研究以了解中港陳

家是如何在清領時期崛起,甚至發展成跨日治和戰後的地方菁英家族,這當中靠

的是機會還是策略?

筆者出生於竹南地區,距離中港很近,自幼即穿梭其中,自然對這一塊土地

有著特殊的情感,大學畢業後又回到故鄉任教,因此

基於同鄉情懷,竹南這塊地

方很自然地就成為筆者撰寫論文的不二考量對象,懷著研究社區歷史的好奇心,

1

可參考蔡淵洯的〈清代台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個案〉收入《台灣風物》,第 30

卷,第 2

期,

1980。 2

盛清沂,〈新竹、挑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台灣文獻》,第 31

卷,第 4

期,1980,

頁 155。

Page 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2

想藉由中港陳家來了解家族與地區開發之間的關係。而現今九年一貫課程的基本

理念是在培育具備人本情懷、統整能力、民主素養、鄉土與國際意識,3研究家

族史正符合此一理念。家族史研究也是屬於鄉士史研究之一,透過鄉土史的研究

讓人更能了解自己生長環境的歷史發展,同時也透過對前人篳路藍縷開墾過程的

了解,進而更能珍惜這塊土地。

在中國傳統的社會中,家族是社會重要的基本單位,就如同生物之細胞,由

個人而家庭,進而融入成整個家族,如此擴大就

成了中國整個社會。因此整個中

國可以說是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在傳統中國的社會組織中家族是社會活動的自

然單位,以致演成輕個人而重家族,先家族而後國家,甚至只知家族,不知有社

會,致使家族生活成為第一重要的社會生活。4

十九世紀中葉以降,台灣社會由

於宗族制度的發展、民間信仰的整合、商業經濟的繁榮及傳統文教的興盛,與中

國大同小異。5

因此家族史的研究成了理解台灣社會變遷的入手方法,想要了解

地方社會,從地方大家族著手可收綱舉目張之功,而從小地域的家族進行研究,

可以看出家族與地區之間發展的過程,彼此互動的關係以及家族在不同時代對政

經社文變遷的適應性。

台灣史上重要家族之崛起,有其共通之處,但每一個家族也有其獨特的特

色。如板橋林家、霧峰林家、新竹鄭家、鹿港辜家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台

灣代表性家族,其影響力跨越地區,甚至及於全台。隨著家族史研究的日趨普遍,

家族的研究範疇也轉向影響範圍較小的地區性代表家族。雖然這些家族不像前者

所提之大家族一樣,影響力可擴及全台,但是對於地方上的發展,著實有著血肉

相連的關係,藉由研究這些地方性家族,我們得以了解地方家族的發展與地方社

會歷史發展之間的關連性,並且也能看出地方性家族與各地家族之間的活動網絡

關係,如此更能清楚勾畫出各地方發展的歷史圖像。

歷年來對家族的研究不單只有歷史學者參與,甚至人類學者也投入這個領

域。英國人類學者 Maurice Freedman

曾說:「宗族只是社會組織的一個型式而

已,它需要置於其他組織型式的脈絡中來探討分析。在這個時候,人類學者已經

3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www.edu.tw/populace.aspx?populace_sn=2 4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市:問學出版社,1977

,頁 12。 5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

,頁 3。

Page 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3

達到其能力的極限,必須從歷史學者中獲得啟示。」6就是這番話衝擊著筆者的

思緒,二十一世紀的現在是各領域合作的時代,筆者也希望透過各種學科知識的

整合進一步探討中港陳汝厚家族組織發展的狀況與拓墾的經過,研究中港陳汝厚

家族如何在政權轉移與社會劇烈的變

遷之下,從面臨危機到出現轉機,從適應到

繁榮,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本文所要探討之中港陳汝厚家族,其開台祖陳朝合

是在乾隆時期由泉州到達台灣的白沙墩,當時是編為漁戶,至陳伯樹時勵志致富

興家,其子陳錫疇參加科舉考上秀才,曾至竹塹城從事教書工作,到了陳緝熙時

才遷至中港地區,爾後,陳汝厚與子陳羹梅在中港地區,不管在政治、經濟、社

會或教育方面都占有舉足輕重之地位。

中港陳家的發展顯然歷經不同的時代,由清領而日治時期,直至今日中華民

國治理台灣的階段,另一方面,也由傳統的農業社會一直到今日的工商業社會。

本文研究焦點著重於陳家在由清領轉日治的政權更迭和由傳統社會日漸轉向工

業社會的社會大轉型中,他們如何體察時代的變化?而又採取何種策略來維特家

族的繼續發展?亦即在「世變」中,陳家採取何種肆應方式以維持「家勢」而不

墜。

第二節 文獻探討

與陳氏家族有關的台灣史學位論文有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王興安的碩士論

文〈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7

,該文

主要是探討日本統治台灣時期,殖民政權與地方互動、協力之情形,以及地方菁

英的發展與演變,討論的對象主要是以新竹和苗栗地區的士紳為主,其中在這篇

論文中提到了有關殖民地菁英

所能分潤之紳章、參事、街庄(區)長、協議員、

專賣權利等交換手段;殖民政府與地方菁英權利、權力之分配,在統治者與被統

治之間如何達成「均衡」而各獲其利。陳家包括陳汝厚、陳紹熙、陳羹梅、陳調

元等四人和其他地方菁英同樣皆擁有上述所謂的紳章、參事、街庄(區)長、協

議員等職銜;文中也提到地方金融事業之「信用組合」,一方面成為整理地方金

融之組織,一方面也成為地方菁英分享權利之場域,陳家也有多人擔任地方信用

6

莊英章、陳運棟,〈清代頭份的宗族與社會發展史〉,《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8

,台

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1982

,頁 333~370。 7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台北:國立台

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論文,1999。

Page 1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4

組合長,這些都成為本文參考的焦點。

另外,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系楊婉伶的碩士論文〈新竹湳雅吳家的女性

(1755—2000)〉8

,主要是以吳家女姓為出發點,談及吳家女姓在吳家家族的地

位和影響力,在現在許多的家族史當中,較少有獨立專門只論及一個家族中之女

姓。文中曾論及吳家女姓的婚姻,其中也有提到與中港陳家的聯姻,由此可以看

出中港陳家與台灣地方上之大家族也有所往來,透過聯姻,各家族得以永保家族

地位於不衰,同時也可從中看出地方上大家族之間的關係脈絡。

吳文星教授所著《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9主要探討殖民統治

下台灣社會領導階層的因應與調適、角色變化、遞嬗大勢、以及其對社會文化變

遷的作用和影響,同時也研究地方望

族如何透過教育取得現代知識菁英的身分,

藉以維持家族影響力的過程,探討的時間限於日治時期,而對象則是受當時日本

統治下的所有社會領導階層,在新舊社會領導階層關係表中有提及陳家,由於此

專書並不是以探討個案為主,因此對陳家家族的描述是相當有限的,但是卻為本

論文提供很好的時空背景,使筆者更能深入的了解陳家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之下,

對本地所造成的可能影響。

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10則是比較清代及乙未割

台後殖民政府與士紳之間互動水平的差異以及士紳在地方上活動的實態,同時也

論述了士紳的經濟基礎,在

面對台灣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時的變化又是如何;士紳

對家業發展的操持態度;以及 1920

年代以降,台灣社會處於動盪狀態下,士紳

家庭本身的領導權替繼的維持方式。此外,也提及世代交替新舊世代在政治立

場、經濟地位、社會價值觀上的差異。此篇論文提供了本文相當豐富的背景資料。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

年〉11是以紳商

的角度來論述其階級的特質,研究的是日本領台最初十年台灣紳商與殖民力量接

觸的過程與反應,以及日本殖民政府怎樣透過紳章、饕老會等「表彰體系」去拉

8

楊婉伶,〈新竹湳雅吳家的女性(1755—2000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研究所論文,2003。 9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 10

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

系碩士論文,2004。 11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

年〉,台北:台灣大學歷史系研究

所碩士論文,1996。

Page 1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5

攏士紳。除此之外,楊永彬也論及

了社會活動的部分,探討為何台灣在割台的變

動下,詩作群更加勃興的狀況,以及在日本統治之下的士紳,經由詩詞所呈現出

的幾個意識型態問題;在經濟層面上,楊永彬也探討了紳商在經濟上的維持與發

展,此論文也為本文提供不少歷史背景資料。

本文是以陳家的發展為主,以中港地區作為文章的背景脈絡,學界與中港地

區發展有關的專門文章不多,大部份都是佔其中篇幅的一小部份,對於中港地區

開發多所著墨的文章有:吳奐儀的〈金銀紙業對苗栗中港地方空間的發展與影

響〉、12

陳怡瑾的〈中港溪流域民間信仰之空間性〉、13

劉慧真的〈清代苗栗地區

之族群

關係〉、14

王志明的〈頭份-

竹南商業活動之比較研究〉、15

郭慈欣的〈清代

苗栗地區的開發與漢人社會的建立〉、16

陳金田先生的《金色中港》、17黃卓權編

《苗栗內山開發之研究》、18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的

《苗栗縣鄉土史料》、19林玉

茹的〈清代台灣中港與後龍港港口市鎮之發展與比較〉、20

盛清沂的〈新竹、挑

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下)〉、21

莊英章、陳運棟的〈族群關係與清代

中港溪流域內山開發〉。22

以上皆為中港地區的發展背景提供不少相關的資料。

12

吳奐儀,〈金銀紙業對苗栗中港地方空間的發展與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

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1999。

13

陳怡瑾,〈中港溪流域民間信仰之空間性〉,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地理研究所教學碩士

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2003。 14

劉慧真,〈清代苗栗地區之族群關係〉,國立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

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4。 15

王志明,〈頭份-

竹南商業活動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教學碩士論文

,台

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2003。 16

郭慈欣,〈清代苗栗地區的開發與漢人社會的建立〉,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

2003。 17

陳金田,《金色中港》,金色中港懷念會,1995。

18

黃卓權編,《苗栗內山開發之研究》,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0。 19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辦,《苗栗縣鄉土史料》,

台北,正中經銷,

初版,1999。 20

林玉茹,〈清代台灣中港與後龍港港口市鎮之發展與比較〉,《台北文獻》,直字第 111

期,頁

59-107,1995

21

盛清沂,〈新竹、挑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

〉,《台灣文獻》,第 31 卷第 4

期,頁 154-176,

1980

;〈新竹、挑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台灣文獻》,第 32 卷第 1

期,頁 136-157,

1981。

22

莊英章、陳運棟,〈族群關係與清代中港溪流域內山開發〉,《中研院民族所「族群關係與區域

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1989,9

月。

Page 1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6

在傳統的中國社會中,地方菁英往往扮演社會網絡中策略性的角色,透過地

方菁英的研究

,可以了解地方社會階層上下的流動性與互動性。關於清代台灣地

方菁英的研究,台灣史學界以蔡淵洯的研究最為完整,23在其相關論文中對於社

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及類型、性質的轉變、成員的流動及功能、基層政治體系中非

正式結構之特性、土地的開發與拓墾型領導人物之崛起、科舉的盛行與紳士的崛

起、商業發展與豪商巨賈的崛起等均有相當深入的分析。

由上可知,直接與陳氏家族有關專文或論文是相當有限的,但是近二十年

來,台灣的家族史研究非常盛行,其中國外最早從事台灣家族史研究的實屬

Johanna Menzel Meskill

,他在 1978 年寫成的 The Lins of Wufeng:The Rise of

Taiwanese Gentry Family

一書,以強調田野訪查的方式,建立起一套家族史的研

究方式,24

此後台灣的學者也陸續跟進,產生了不少巨作。筆者根據顏尚文、潘

是輝所著《嘉義賴家發展史》第一章前言所列的〈歷年台灣家族史研究概況表〉,

再加上近幾年來的家族史研究成果整理成台灣家族史研究概況表,作為本文附

錄。(參考附錄一)

由附錄一的概況表看來,近幾年來對於家族史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

現,其中以研究霧峰林家和板橋林家最多,同時也

是最完整。霧峰林家和板橋林

家在台灣移墾社會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之地位,相對的,地方性之家族的研究則

稍嫌不足,也因為如此,筆者希望能夠透過更多家族史的研究,大家一起努力,

以拼湊出台灣各地更完整的家族發展面貌。

中港陳家的研究在文獻資料的應用方面,族譜是不可或缺的

,透過族譜資料

可以了解一個家族的來源、遷移過程、人物事蹟、興衰演變等。近年來歷史學家

根據族譜來研究家族史的文章非常多,如黃富三研究霧峰林家,25

因此,族譜的

運用實為重要。目前,中港陳家的族譜有二本,一本是陳調元所謄抄的手抄本《陳

23

可參考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0

、〈清代台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個案〉,《台灣風物》,30 卷 3

期,1980

、〈清代台灣社會領導層的組

成〉,《史聯雜誌》,2

期,1983

、〈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

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3

期,1983

、〈清代台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師

大歷史學報》,11

期,1983。 24

之後王淑琤有翻譯,請參考:Johanna Menzel Meskill

著,王淑琤翻譯,《霧峰林家:台灣拓荒

之家(1729~1895

)》,台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 25 黃富三

,《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史(1729~1864

)》,台北,自立晚報,1987;

《霧峰林家的中挫(1861~1885

)》台北,

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2。

Page 1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7

氏族譜》,另一本則是 1993

年重編的《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

族譜之外,另有契約、書信等民間文書,亦為研究陳家的重要參考資料。

方志方面,竹南鎮鎮公所出版的《竹南鎮志》26

有關陳家的資料較多,其中

陳氏家族成員擔任竹南地方自治官員的資料相當完整,如:日治時期新竹縣參

事、新竹州協議會協議員、新竹州議會議員,戰後竹南鎮鎮長、竹南鎮代表主席、

竹南鎮歷屆鎮民代表以及縣議會議員;27在鎮志的教育篇當中也提到陳氏家族中

陳紹熙曾擔任竹居書院的塾師以及陳芸南亦曾任教於筆峰書院。最後在人物篇中

介紹竹南鎮有名人物中也談到不少陳家成

員,包括陳緝熙、陳汝厚、陳紹熙、陳

永珍、陳羹梅、陳里松、陳調元等。由上可知,陳氏家族在竹南地方上確實有其

一定的影響力。此外,清代和日治方志也有部份可參閱之資料。

日治時期,官方和民間出版甚多的名人錄和職員錄,此類收錄雖然都是屬於

簡單的人物傳記,但其中也有不少家族或重要人物的資料,藉由這些資料也可以

依稀看到陳氏家族在日治時期的特殊地位,例如:《台灣總督府職員錄》、28

《台

灣官紳年鑑》、29

《台灣紳士名鑑》、30

《台灣人士鑑》、31

《台灣列紳傳》、32

《新竹

州諸官公署.諸種團體.產業組合.銀行會社職員錄》、33

《台

灣人物評》34

等等。

此外,檔案方面,除了淡新檔案外,日治時期

《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中也有與

陳氏家族有關之日治時期文件,例如:〈陳汝厚外一名台北縣參事ニ

任用〉35

、〈和

解爭訟論新竹縣參事陳汝厚提出〉36

、〈有限責任中港信用組合設立許可ノ

件〉37

等均為本文提供了一些一手史料。

26

竹南鎮志編集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4。 27 陳家成員汝厚於大正 15

年(1926

)擔任新竹縣參事;調元任新竹州協議會協議員;羹梅任新

竹州議會議員;調元、羹梅分別任第一任及第三任竹南鎮鎮長;永傑為竹南鎮第四、五屆鎮民

代表主席;里松、陳鄭寬皆任鎮民代表;里松為第一屆、第二屆及第四屆縣議會議員。 28

伊藤憐之助,《台灣總督府職員錄》,台北,台灣總督府,明治 35~昭和 19

年。 29

林進發,《台灣官紳年鑑》,台北,成文出版社,1934。 30

新高新報社編,《台灣紳

士名鑑》,新高新報社,昭和 12

年。 31

台灣新民報社編,《台灣人士鑑》,台灣新民報社,昭和 12

年。 32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 33

日向順諦編,《新竹州

諸官公署.諸種團體.產業組合.銀行會社

職員錄》台北:日向順帝,

1939。 34

林進發,《台灣人物評》,台北,赤陽社,昭和 4 年 35

〈陳汝厚外一名台北縣參事ニ

任用〉,《類纂》明治三一年甲永進退追加,第 2 卷第 2 門第 29

件。 36

〈和解爭訟論新竹縣參事陳汝厚提出〉,《類纂》明治 31 年 15

年保存,第 16 門第 25

件。 37

〈有限責任中港信用組合設立許可ノ

件〉,《類纂》大正 6

年永久追加,第 5 卷第 8 門第 6

件。

Page 1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8

第三節、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研究法、訪談調查和口述歷史等,今分述如

下:

1

、文獻研究法:

如前述,本文主要的文獻資料包括清代的府縣志、採訪冊、淡新檔案、日治

時期的土地申告書、《竹南鎮志》、《竹南鎮先賢名鑑初稿》

、《台灣列紳傳》、《台

灣人士鑑》、《台灣官紳年鑑》、《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等,另外,陳家族譜、書

信、契約文書和報章雜誌等亦為相當重要的一手史料,本文首先進行文獻的蒐

集,然後根據所蒐集的文獻資料加上前人研究成果加以歸納、比較、分析,以初

步重建史實。然後再經由訪談和口述補充不足之處,透過所獲得的資料,予以相

互檢視、補充並加以整合,以達到全面性的了解。

2

、訪談口述法:

由於文獻不足,故必須輔以訪談調查法。本文特別針對資料不足之處,對陳

家子孫或其他相關人士進行訪談,以進一步蒐集史料,此外,如要補資料不足,

必要

時也以陳氏家族後裔為探訪對象,進行較有系統之「口述歷史」,以重建史

實。同時為了避免立埸的不同,有些史實可能會失真或片面化,故筆者也特別對

與陳家有接觸的其他人士進行口述歷史,例如:鄰居、同事、地方望族、姻親等。

第四節 研究步驟

本文研究之目的,在於究明陳氏家族族人來台之經緯及其家族崛起之過程,

進而探討陳氏族人歷經日治時期政治經濟變遷和社會文化轉型而採行之肆應策

略,重點置於日本領台後面臨政權更迭、社會轉型之際,陳家如何去利用社會、

經濟及地緣方便而與當權者維特良好關係,並透過與當權者之關係來從事種種經

Page 1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9

濟活動以取得利益,同時又為了維持家族的勢力於不衰,對外想辦法結合其他各

地家族;對內則盡量讓子弟接受新式教育以取得競爭優勢。因此第二章先簡述中

港地區的自然與人文,再透過史籍、中國地方志、各朝代史書及陳氏家族族譜等

相關資料以敘明陳氏家族淵源和遷台前的發展情況,最後則分析陳朝合父子移民

渡台的原因與經過。

第三章究明陳氏家族遷台後在乾隆中期的崛起情形,陳家如何從意外致富到

成為地方上有名的富豪,同時探討陳家在台的主要遷移路線及各支人口繁衍的情

形;接著探討陳氏家族如何進一步透過科舉、損納、軍功而獲得士紳地位,並參

與地

方事務,同時,也分析陳氏家族與清朝官方的互動情形。

第四章日治時期政治經濟變遷與陳家的肆應,探究陳家在割台之初的肆應與

家族地位能延續之因;接著敘述陳家在地方上與日本當局之間的關係和出任公職

的情形,同時如何透過這些關係和公職來維持地位與提升地位;其次再究明中港

陳家經濟的發展狀況、家族事業的轉型及經營情形,以及陳氏對於中港地區經濟

發展上的貢獻。

第五章日治時期社會文化轉型與陳家的肆應,論述陳家與台灣各地大家族的

聯姻情況,如:霧峰林家、新竹鄭家、新竹湳雅吳家等,此外還包含了中港地區

的家族聯姻,探討這些聯姻對中港陳

家的實質幫助及影響力,接著談到社會活動

的參與,陳氏家族成員參與各項團體,例如:興辦學校、婦女團體、興辦詩社等;

如何透過這些關係網絡以維持並提升地位,最後則論述陳家中各支派在接受新式

教育上的觀點如何,這樣的情形是否影響各支的發展。

第六章總結中港陳家歷經不同時代所採行的肆應方式及其結果,同時與日治

時期台灣五大家族中的霧峰林家進行一粗略之比較,以突顯陳家之特色。

Page 1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0

Page 1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1

第二章 中港陳汝厚家族的遷台

第一節 中港地區的自然與人文

一、自然環境

一般所謂的「中港」係指位於苗栗縣

竹南鎮西南方一公里處(圖 2-1

),包括

今日中港、中江、中成、中華、中英、中美等里,38

為竹南最早開發地區。今日

訪問竹南鎮街上耆老,他們都會自稱是從「中港仔」來的。

圖 2-1 竹南一堡地圖

資料來源:臺灣堡圖影像檢索系統http://thcts.ascc.net/htwn_ch.htm

竹南鎮屬於今苗

栗縣(圖 2-2

),位於台灣北部東經 120 度 51 分 41

秒,北緯

24 度 41 分 39

秒。東與頭份鎮相鄰,南隔著中港、南港兩條溪流與造橋鄉、後

38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頁 292。

Page 1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2

龍鎮相望,北至鹽水港溪與香山鄉連接,西臨台灣海峽,39面積 37.59

平方公里,

40人口約有 58.718

人。41

1

、地形

境內的丘陵地帶東西約六公里,而以海拔 102

公尺餘的尖筆山為中心,東至

頂埔經頭份進入中央山脈,西至崎頂海拔約 40

公尺的地點連接沙丘地帶,北及

於鹽水港溪。又向南漸漸平緩成為海拔 20 至 15

公尺的階崖,銜接平原地帶至中

港溪。沙丘地帶自崎頂至中港溪口 12

公里餘,與海岸線平行

作細長狀。其中,

平原地帶佔絕大部份,丘陵地帶只有六分之一,沙丘地帶更少。42

圖 2-2 苗栗縣地圖

資料來源:

http://pc183.hy.ntu.edu.tw/results_and_apply/education_and_training/i

mages/1/maioli_map.jpg

39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 40

竹南鎮的面積是全苗栗縣十八鄉鎮中最小者。 41

竹南鎮的人口數在苗栗縣占第三位。 42

陳金田,《金色中港

續集》,金色中港懷念會,頁 25。

Page 1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3

竹南鎮內地質可分為大埔地帶呈紅壤系及水成土系,酸鹼值在 5.0 至 5.9 之

間,加上中港溪北畔的隆恩圳、大埔圳及大埔水庫等水利建設,水量豐沛,土質

逐漸改善,43

成為優良的農工業地區。

根據竹南鎮倫義造紙公司鑽井記錄(表 2-1),44

地表下二百五十英尺,尚未

至基盤岩層之頭嵙山統或所謂台地礫層;其中含有兩帶之海化石帶 Nos.、7 及 9,

證明有兩次以上之地盤沈降(侵海);黑土質粘士 Nos.、8 及 11 代表陸上沼澤地

之腐泥質粘土,同時代表兩次之海退期。第六號至第四號間,地層由細礫層忽然

變為粗粒之礫石層

,故可以代表一個地盤上升的時期。第三號至第二號雖然地盤

微沈,但不久則受泥沙填滿,形成現在的沖積平原面,其西方之一部分更發育砂

丘。故依鑽井結果看,本平原區原為一沈水海灣呈喇叭形,歷經三次以上之造陸

循環,即地盤升降之滄桑變動後,形成現在之沖積平原面。45由於此種地形上的

變化,使得此區成為中港港口聚落發展之優越地點。

2

、氣候

竹南鎮西臨台灣海峽,東望中央山脈,因而受海風影響形成海洋性氣候,冬

季為北或東北系季節風,夏季恰為相反,低氣壓系颱風每年常於夏季造成週期性

災害,而當冬末氣溫逐漸回升時,旋即春雨連綿,雨

量驟增,迄至秋季以後,乾

燥風涼。因此,氣溫最高在 7、8

月,最低在 1、2

月。平均年雨量約 1400

公厘,

因而雨量分配平均,物產豐富。(表 2-2)46

3

、交通狀況

今日竹南鎮的交通鐵、公路兼備,使竹南的對外交通十分順暢。竹南鎮轄內

的鐵路始於明治 35

年(1902

)新竹與竹南間開通,並在竹南設中港站。其翌年

竹南與苗栗間,明治 40

年(1909

)苗栗與彰化間,即山線開通。大正 9

年(1920)

43

苗栗縣竹南鎮公所,《竹南鎮概況》,苗栗:竹南鎮公所,1955

,頁 1

。陳金田,《金色中港 續

集》,金色中港懷念會,頁 25。 44 倫義造紙公司創設於民國 42

年(1953

),資本一億三千萬元,年產印書紙,打字紙等五千餘

公噸,是當時在苗栗縣最早設立,且是台灣數一數二的民營紙廠,後來停工廢業,如今計劃將

廠地開發為商業區。 45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2

。陳金田,《金色中港 續

集》,金色中港懷念會,頁 26。 46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5

;苗栗縣竹南鎮公所,《竹

南鎮概況》,苗栗:竹南鎮公所,1956

,頁 1。

Page 2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4

中港站改稱為竹南站,大正 11

年(1922

)竹南與彰化間(海線)開通後,竹南

站成為山線與海線的分歧點。47

北距新竹十八公里,南迄

苗栗十九公里;國道一

號、三號縱貫本鎮;十三號省公路從尖山而北經過竹南北上至內湖通新竹,另外

還有省道台一線、台三線、台六十一線(即西濱快速道路)等縱貫公路穿過本鎮

東南隅,為台灣南北交通要衝之地。

表 2-1

竹南鎮倫義造紙公司鑽井記錄(民國 45 年 5

月)

號碼 地 質

深度(尺) 實厚

(英尺) 備 考

十一

表土

細砂質粘土

粗細砂土泥小石

粗細砂土混小石

粗砂礫石

灰色細砂質粘土

細砂含土

黑色粘土

細中砂含土

黑色粘土

青灰色粘

○三.五

三.五 ~

七○

七.○ ~

一六○

一六.○ ~

四○○

四○.○ ~

六三○

六三.○ ~

九三○

九三.○ ~

一二○○

一二○.○ ~

一五○○

一五○.○ ~

一八三○

一八三.○ ~

三○○○

二○○.○ ~

二五○.○

三.五

三.五

九.○

二四.○

二三.○

三○.○

二七.○

三○.○

三三.○

一七.○

五○.○

輕度海 進

海 退

含海貝化石

海 進

海 退

含海貝化石

海 進

海 進

含海貝化石

海 進

海 退

資料來源: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

47

陳金田,《金色中港

續集》,金色中港懷念會,頁 39。

I

II

III

Page 2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5

表 2-2 竹南鎮氣象一般概況表

降 降 降 降 降 降 種

雨 雨 雨 雨 雨 雨

量 量 量 量 量 量

平均

風速

平均

氣溫

平均

風速

平均

氣溫

平均

風速

平均

氣溫

平均

風速

平均

氣溫

平均

風速

平均

氣溫

平均

風速

平均

氣溫

公 公 公

厘 厘 厘

公尺

/秒

攝氏

公尺

/秒

攝氏

公尺

/秒

公尺

/秒

氏度

公尺

/秒

氏度

公尺

/秒

度 位

57 4.3 15.2 85.2 1.6 19.2 86.1 2.3 20.9 67.7 3 20.4 71.7 2.8 17 42.2 2.4 14.8 1 月

292 4 14.8 62.4 1.6 19.4 167 2 22.4 29.7 2.8 19.1 62.8 2.9 17.3 38.3 2.2 15.2 2

181 3.5 18.4 77.6 1.4 23.6 93 1.8 17.9 90.3 2.5 21.1 171 3.1 16.1 287 1.7 18.4 3

285 3.5 20.7 214 0.2 24.9 474 1.7 21.3 235 1.9 25.6 321 2.3 28.8 123 1.7 20.3 4

216 2.8 24.2 145 0.3 29 84.1 1.2 24.2 286 1.6 28.6 189 2.3 28.7 208 1 23.6 5

244 3.5 28.3 350 坏 32.4 326 1.4 27.6 59 2.2 31.8 68.5 3.5 29.9 244 1.6 26.9 6

68.1 3.9 28.6 7.5 壞 64.2 2.1 30.4 240 1.4 32.2 78.2 2.1 30.6 140 2.4 29.6 7

119 3.2 27.8 79 2.9 20.2 2.2 29.3 85.9 1.4 34.2 91.3 2.2 32 8.5 2.2 29.9 8

93 4.2 26.7 105 3.8 26.4 112 0.6 28.7 290 1.4 31.4 121 2.1 28.2 110 2.2 27.1 9

13 6.3 21.9 16.3 4.9 22.4 17.8 1.5 26.2 2.2 2.8 29.4 4.7 3.4 24.7 50.1 2.2 25.6 10

2 4.8 19 11 5.7 19.7 24.6 0.4 24 13.8 3 26.1 126 3.1 21.4 52.3 2.9 22 11

60 3.9 17.8 59.8 4.4 17.5 7.8 1.7 21 58.6 2.1 23.8 36.3 2.9 19.4 11 3.3 16.7 12 份

16

30

平均

4.0

平均

22

.0

12

13

平均

2.7

平均

23

.2

14

55

.8

平均

1.6

平均

24

.5

14

58

.1

平均

2.2

平均

27

.0

13

40

.3

平均

2.7

平均

23

.8

13

12

.6

平均

2.2

平均

22

.5

總計

資料來源: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

:竹南鎮公所,1993

,頁 5

Page 2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6

二、「中港」之沿革

「中港」位於竹南沖積平原上,南距中港溪約 1.5

公里,西方緊臨海岸砂丘,

48

為港口地形,在漢人移入之前,中港為道卡斯族居住之地,根據《竹南鎮志》

記載:「本鎮及頭份鎮、後龍鎮一帶之土著稱『道卡斯』族,中港之聚落稱『馬

卡留武』社。」49

在清代時期,「中港」因與中國福建沿海港口相近,遂成為當地貿易港口,

亦是漢人移台定居開墾較早的地方。50

漢人移住以後成為中港貨物的集散地,從

嘉慶末年到道光中葉為止,可說是商業最繁盛的時期。51

台灣各地之拓

墾時間有別,但移民渡海而來,由港口登陸,港口周邊地區常

為最早開發之地。52

中港地區即是在此背景下發展而來,在康熙乾隆年間,台灣

初闢,又因溪海阻隔,南北陸路交通不便,沿海水陸交通因此更顯重要,中港成

為台灣島水陸交通往來中部重要的門戶,中港溪口為一大天然海灣,船舶出入均

稱便利,雍乾年間北岸已成街市,概稱為中港街,為一繁盛市鎮,其商務僅次於

竹塹。53康熙 56

年(1716

)諸羅縣志:「海濱,有小澳,商船到此載脂麻。港入

至社後止。」54

由此可見,中港在康熙末年已經有港口貿易,而且也伸入沿海腹

地發展。

中港面積,依雍

正年間之記載,灣內東西寬七二○間(一、四四○公尺),

南北三六○間(七二○公尺),滿潮時水深達一丈五尺(五公尺),退潮時亦有三

尺----

(一公尺~

一、三公尺),淡水廳志載,港口闊三五丈二尺,乘滿潮可達十

里,設有海關(在今尖山地方),可知當時已具備良港之條件,港岸貿易亦極繁

盛。55

乾隆年間,中港與公司寮及新竹舊港(竹塹港),同為台灣西部海岸小商船

48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上),台灣文獻委員會,1983

,頁 292-293。 49

竹南鎮志編輯委員會,《竹南鎮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1。 50

花松村,《台灣鄉土人物全書》,台北市:中一,1988

,頁 497-498。 51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台北市:蕃語研究會,1938

,頁 138。 52

戴寶村,〈日據時期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與變遷〉,《台灣文獻》,40

卷,3

期,1989

,頁 29。 53

黃新亞、鍾建英,《苗栗縣志》卷四,〈經濟志建設篇〉,台北市:成文,1983

,頁 57。 54

周鍾瑄,《諸羅縣志》,卷三,台灣文獻叢刊第 12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研室,1962

。,頁 13 55

黃新亞、鍾建英,《苗栗縣志》卷四,〈經濟志建設篇〉,台北市:成文,1983

,頁 57-58。

Page 2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7

來往貿易之港。56

中港從事台灣沿岸貿易活動,乾隆中葉以前,往來的船隻主要

是來自南部鹿耳門的台郡沿岸航行小商船。這些小商船於春夏季西南風盛行時,

往來於台灣北部沿海較大港口。57

乾隆末年台灣府輿圖纂要記載:

中港溪海口如遇山內暴雨水路方深,若無溪流漸狹漸淺。口門闊三

十五丈,深一丈二尺,潮漲至進口十里而止,過渡處設有渡船。外來船

隻三、五百名商船可乘潮出入口門內半里許。七、八百石大船間有遭風

停泊者,均在口外洋面不能進口。有汛兵、口書、澳甲隨時稽查船隻。58

因位於台島水陸要衝,清廷視其為軍事要地,故一向無視該地兵汛之佈防,

淡水廳志云:

過後壠十里為中港,距廳治三十里,北協右營汛地水口稍深,南北

兩岸平遠,街市汛房皆在北岸,均當設防,今於兩岸各築礮台五座,設

大小礮各四位,本汛把總帶

兵一百名,鄉勇五十名,守北岸,總理----

葉廷祿----

率鄉勇一百名,守南岸。」59

自嘉慶至道光中葉,中港商業鼎盛,成為北部地區主要港口之一(表 2-3)。

道光年間海禁弛緩時,亦有洋船出入,遂成竹南平原物資集散地,灣內常有船隻

四十餘出入。咸豐年間禁止洋船出入時,尚有航行沿海船十數隻停泊,且可自由

往復距離二十二丁(四里餘)之公館仔(現公館里)鐵路橋附近,日治時期,中

港貿物功能日漸衰微。60

大正 10

年(1921

),中港港在中港溪口。港內東西三十町(五公里餘)、南

北八十間(十四公里餘),漲潮時港口水深四台尺

(一公尺餘),上游三十町(五

公里餘)之處;即公館仔附近水深達九台尺(三公尺餘),惟干滿甚差,已失去

自然港灣價值。但本港三面環山,風恬浪靜,碇泊船隻仍多。往昔與對岸蚶江、

獺窟等地貿易,進口什貨,出口苧麻等。可惜中港溪的漂沙作用使得港口逐漸淤

積,再加上,於距中港二公里處之竹南設鐵路,尤其自中港、竹南間設輕便鐵路

56

黃新亞、鍾建英,《苗栗縣志》卷四,〈經濟志建設篇〉,台北市:成文,1983

,頁 57。 57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互動與系統的形成〉,《台灣風物》,第 44

卷,第 1

期,1994

,頁 110~111。 58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台灣府輿圖纂要》,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頁 276。 59

黃新亞、鍾建英,《苗栗

縣志》卷四,〈經濟志建設篇〉,台北市:成文,1983

,頁 57。 60

竹南鎮志編輯委員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2。

Page 2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8

後,本港逐漸衰微,設有中港稅關監視署,只限於本島及澎湖貿易。61

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對中國之貿易日趨衰退,且日本本土與台灣之往來船

舶俱使用大型輪船,均停泊于基隆高雄兩港。中港由於港灣不夠深廣,遂日趨蕭

條,終於無船舶出入,遂成廢港。

表 2-3 台灣早期港口一覽表

地 區 港 口 名 稱 現 在 位 置

台北 基隆

淡水

基隆

淡水鎮

桃園 南崁港

浦厝港

大園鄉竹圍村

大園鄉北港、南港村

新竹

竹塹港

紅毛港

香山港

竹北鄉新港村

新豐鄉新豐村

香山鄉鹽水村

苗栗

中港

後壠港

通霄港

苑里港

(蓬山港)

竹南鎮中港里

後壠鎮南龍、中龍、北龍里

通霄鎮通東、通西里

苑里鎮苑港里

台中 大安

梧棲

大安鄉海墘村

梧棲

彰化 塗葛崛港

鹿港

龍井鄉麗水村

鹿港鎮

雲林

海豐港

(海口港)

五條港

笨港

(下湖口)

麥寮鄉海豐村

湖口鄉

嘉義 東石港

(土地公港) 東石鄉港墘村

台南縣市

鹽水港

安平

大港

鹿耳門國姓港

四草湖

鹽水鎮

台南市

台南市

台南縣七股鄉

台南市安南區

高雄 打狗港 高雄市

屏東 東港 東港鎮

資料來源:戴寶村,〈日據時期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與變遷〉,《台灣文獻》,第

40

卷,第 3

期,1989

,頁 30-31。

61

竹南鎮志編輯委員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2~23。

Page 2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第二章 中港陳氏的遷台

19

戰後,對中國之貿易,一時無法回復昔日之繁盛,尤其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

以後,全無船舶出入,遂失去交通港之價值,但是政府為顧及漁船遭強風入港避

難,並改善漁業增產,漁民生活生計,民國 45

年(1956

),苗栗縣更曾計劃改設

漁港。62

三、早期的漢人移民

竹南地區原是中港和後龍原住民所盤踞之地,當時中港與後龍地區通稱為新

港番社,後來由平埔族之「太奧卡斯」(Taocas

)族聚成「馬卡留武」(Mckarnfu)

社,此番社即為中港仔社的所在位置。63

又據荷蘭古文書記載本地之土著為「道

卡斯」族。永曆 6

年(1652

),明太僕少卿沈光文「台灣輿圖考」列有「中港仔」

地名。64

最初在明朝嘉靖至萬曆年間,漢人已有許多商船及漁船進入本地,從事

番產交易及

捕魚的活動,並未見漢人開墾本地。65

中港地區開墾較晚,最早的記載是在康熙 50

年(1711

),相傳有一北路營戍

兵武官,他開始招佃墾野,漳州人張徽

揚等人則應邀募墾公館仔及海口莊,即今

日竹南鎮公館、海口及港墘三里。66

到了雍正年間,又有監生莊文榜塑開中港社

中港,範圍約當今日竹南鎮的中港、中仁、中成、中華、中英、中美等里。67乾

隆 5

年(1740

),閩人翁、張、林三姓進入中港地區,與番協議,招泉州農民二、

三十人,從事農耕,至乾隆 26

年(1761

),中港已成三四百戶之村落。68

至乾隆中葉,中港地區開墾的漢人漸多。乾隆 26 年(1761

),漳人洪大吳等

闢墾營盤邊;又有泉州人開墾後厝仔、山寮(今竹南鎮龍鳳、山佳、營盤三里)、

店仔(同鎮龍鳳里)、山佳(同鎮山佳里)、公館(同鎮公館里)、香山厝(同鎮

大厝里)等地;粵人陳濂輝於崁頂(同鎮新南里)開墾設庄;泉人林世愷、蔡三

成等率佃人二、三十人於頂廟庄(同鎮正南里)開墾設庄,其他港仔墘(竹南鎮

港墘里)、海口尾(同鎮海口村)、山仔坪(同鎮大厝里)、菜寮坑(大厝里)等

地亦由泉、漳人開墾設庄。至此,自康熙末年至乾隆中葉,竹南一帶地方已為漢

62

黃新亞、鍾建英,《苗栗縣志》卷四,〈經濟志建設篇〉,台北市:成文,1983

,頁 58。 63

苗栗縣地名探源編輯委員會編,《苗栗縣地名探源》,苗栗縣:苗栗關地名探源編輯委員會,

1981

,頁 9。 64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竹南鎮大事記〉,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一) 65 竹

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竹南鎮大事記〉,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三) 66

盛清沂,《台灣文獻》,〈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第 31

卷,第 4

期,頁 161。 67

盛清沂,《台灣文獻》,〈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第 31

卷,第 4

期,頁 167。 68

黃新亞、鍾建英,《苗栗縣志》,卷一,台北市:成文,1983

,頁 14。

Page 2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20

人密佈,荒蕪之區,頓成肥沃良田。69

由於愈來愈多的漢人進入中

港地區,為了開墾更廣之地,水源問題亟待解

決,於是由林耳順、陳曉理等人在乾隆 30

年(1765

)開鑿隆恩圳,於牛欄堵引

內灣溪水灌溉三角仔莊(今竹南鎮竹南、正南、新南等里一帶)、崁頂(同鎮新

南里)、五穀王莊、七份仔莊、港仔漘莊(同鎮港墘里)、頂山腳莊、下山腳莊、

後莊、下街仔(以上地皆不詳)、海口尾(竹南鎮海口里),灌溉農田一千一百餘

甲。70

水源問題解決後,開墾繼續進行。乾隆 36

年(1771

),漳浦人許山河等,率

佃十餘戶,三十餘人,由香山(新竹縣香山鄉)南下,進墾中港地區,漸南拓至

山仔頂(後壠鎮大山里)、苦苓腳(同

鎮東明、灣寶、海寶三里),及後壠附近。

71乾隆 44

年(1779)8

月,後壠、中港等社通事林合歡,因不能自墾,於是招漢

佃吳標新承墾中港田寮過溪東勢莊埔地(墾地疑在今竹南鎮中港一帶)。72乾隆

末,閩人洪盛、林主、吳郭秋、朱英水等人,合墾公館成莊(竹南鎮公義里)。

閩人蘇紫艷亦約當此時,開墾尖筆山之崎頂(竹南鎮崎頂里)。73

至此,今日整

個竹南地區大致已開墾完畢。

同時,隨著中港地區漢人人數的增加,社會事務日漸複雜,衝突亦不斷,道

光 6

年(1826)5

月,彰化械鬥,

粵人敗竄南莊,與黃斗乃、黃武二相勾結,煽

動「社番」,出擾中

港。8

月,閩浙總督孫爾準至台查,駐竹塹。遺軍剿辦,誅

斗乃、武二。以竹塹大屯移駐三灣,並選竹塹、中港「熟番」六十名,作為屯丁。

74

69

黃新亞、錘建英,《苗栗縣志》,卷一,台北市:成文,1983

,頁 74。 70

盛清沂,《台灣文獻》,〈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第 32

卷,第 1 期

,頁 137。

根盛清析的說法,隆恩圳既闢,今頭份、竹南大部地區,均已開闢。惟開圳年代,頗有異說。

苗栗縣志卷四經濟志,又謂其開鑿於康熙五十八年,於時似失之過早。林耳順闢其地於乾隆四

年,苗栗縣志大事記,謂其開圳於乾隆三十年,甚為合理,因取之。 71

盛清沂,《台灣文獻》,〈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第 32

卷,第 1

期,頁 137。 72

盛清沂,《台灣文獻》,〈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第 32

卷,第 1

期,頁 138。 73

盛清沂,《台灣文獻》,〈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第 32

卷,第 1

期,頁 137。

74

盛清沂,《台灣文獻》,〈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第 32

卷,第 1

期,頁 147。

根據盛清沂的說法:『上據台灣通史、台灣文化志、淡水廳志。惟通史以其事屬於道光 4 年

(1824

),應有誤。又新竹縣志云:「道光年代,屯政隘務,有名無實。竹塹大屯之屯丁,悉遷

界外,為墾荒地,不得不與未歸化之生番血鬥。如合併中港非中港竹塹社番之一部,奮力與生

番角逐於斗換坪、三灣等處。此間漢人乘機越界進駐三灣;而粵之客家人,更遠至於田尾」(南

莊鄉田美村)。又云:「竹塹大屯自移入三灣、田尾、南莊以後,未開

化之生番,乃南據獅里興、

獅頭馹,與屯番相對峙」。』

Page 2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第二章 中港陳氏的遷台

21

四、行政區劃的變更(表 2-4)

台灣鄉鎮基層組織在荷蘭時期沒有設地方會議區,下轄各原住民部落,每社

派有長老以為統治,當時轄二九三村(社)。每年北部在 3 月初 8

日,南部在 4

月初 8

日,召集各社長老至府城會議傳達政令及選舉長老。75

鄭氏領台後,先設

承天府和天興、萬年二縣,後來鄭經則改縣為州,竹南地區當時屬於天興州。台

灣收為清朝版圖後,設置台灣府及台灣、鳳山、諸羅三縣,竹南地區屬台灣府諸

羅縣。康熙 61

年(1722

)朱一貴事件發生後,清廷因為諸羅縣地區廣大,同時

移民開墾人數漸多,管理不易,於雍正元年(1723

)分諸羅縣地,設彰化縣及淡

水廳。今日竹南地區位於大甲溪以北,屬淡水廳管轄,稱台灣府淡水廳竹塹堡中

港庄,並置保長一人。此為本鎮正式設治之始。至嘉慶年間(1796 至 1819

),各

莊設總理、董事、莊正、莊副等。道光 16

年(1836

)頒莊規禁約,十數街莊置

總理一人,每街莊置董事若干人,由轄內生員、監生等耆老擔任,並置莊正、莊

副各一人。76

光緒元年(1875

)設台北府時,改淡水廳設新竹縣

,轄區內有竹南一、二、

三、四堡,竹南地區屬新竹縣竹南堡(包括竹南、頭份、三灣、南庄等地),轄

中港街、中港社及山寮、后厝、湖底、澎湖厝、海口、塭仔頭、香山厝、三角店、

山腳、崁頂等庄。77

光緒 13

年(1887

)新苗分治,設新竹縣竹南堡(包括竹南、頭份、三灣、

南庄等)時,竹南地區有:草店尾、新、中、舊、口公館等街及沖天泉、北滬頭、

墻圍、大埔、下山腳、街仔頭、社寮前、公地、番社、過陂仔、澎湖厝、香山厝、

過溝仔、海口尾、下街仔、塭內、海口、港仔漘、竹圍仔、後厝仔、山寮、竹篙

厝、崁頂、營盤邊、頂廟仔、三角店、五

殼王、大厝等莊。78

日治時期,明治 28

年(1895

)初之行政區劃,本地屬台北縣新竹支廳竹南

一堡。明治 30

年(1897

),改行政區劃,本地屬新竹縣頭份辨務署。明治 32 年

(1899

)再改屬為台北縣新竹辨務署。明治 34

年(1901

),本區為新竹廳十八區

及十九區。至明治 37

年起(1904

),本區屬新竹廳中港支廳。大正 9

年(1920),

75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66。 76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1992.5

,頁 13-15。 77

劉寧顏,《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沿革篇〉,台中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1998

,頁

270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66。 78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66。

Page 2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22

本地又改制為新竹州竹南郡竹南庄。昭和 14

年(1939

)則將庄改為街。

表 2-4 竹南鎮行政區劃沿革表

年 代 名 稱 主 管 備 註

永曆 15 年(1661) 天興縣中港

永曆 18

年(1664) 天興州中港

康熙 23

年(1684) 台灣府諸羅縣中港

雍正元年(1723) 台灣府淡水廳竹塹堡中港庄

光緒元年(1875) 台北府新竹縣竹南堡

光緒 13

年(1887) 台灣省新竹縣竹南堡

明治 27

年(1895) 台北縣新竹支廳竹南一堡中港街 總理蔡杜輝

明治 28

年(1896) 台北縣新竹支廳竹南一堡中港庄 庄長蔡杜輝

明治 28

年(1896) 台北縣新竹支廳竹南一堡營盤邊庄 庄長陳安瀾

明治 29

年(1897) 新竹縣頭份辨務署中港庄

新竹縣頭份辨務署營盤邊庄

庄長黃克昌

庄長李廷賢

明治 31

年(1899) 台北縣新竹辨務署第十八區

台北縣新竹辨務署第十九區

區長李廷賢

區長黃克昌

明治 33

年(1901) 新竹廳第十八區

新竹廳第十九區

區長李廷賢

區長黃克昌

明治 36

年(1904) 新竹廳中港支廳第十七區 區長方學京

明治 42

年(1909) 新竹廳中港支廳中港區 區長方學京

大正 5

年(1916) 新竹廳中港支廳中港區 區長陳羹梅

大正 9

年(1920) 新竹州竹南郡竹南庄 庄長陳羹梅

昭和 14

年(1939) 新竹州竹南郡竹南街 街長林萬吉

民國 34

年(1945)10 月 新竹縣接管委員會竹南鎮

新竹縣竹南區竹南鎮

鎮長陳羹梅

鎮長陳羹梅

民國 35

年(1946)3 月 新竹縣竹南區竹南鎮

新竹縣竹南區竹南鎮

鎮長方泉松

鎮長陳調元

民國 38

年(1949)1 月 新竹縣竹南區竹南鎮 鎮長鄭渭濱

民國 39

年(1950)11 月 苗栗縣竹南鎮 鎮長鄭渭濱

民選一、二、三屆

民國 49

年(1960)1 月 苗栗縣竹南鎮 鎮長陳國樑

第四、五屆

民國 57

年(1968)3 月 苗栗縣竹南鎮 鎮長林火順

第六、七屆

民國 66

年(1977)12 月 苗栗縣竹南鎮 鎮長楊景淋

第八、九屆

民國 75

年(1986)3 月 苗栗縣竹南鎮 鎮長蔡啟貞

第十、十一屆

民國 83

年(1994) 苗栗縣竹南鎮 鎮長葉財益

第十一、十二屆

民國 91

年(2002) 苗栗縣竹南鎮 鎮長康世儒

第十三、十四屆

資料來源:《竹南鎮志》,1993

,頁 67~68

;竹南鎮公所

http://www.chunan.gov.tw/

。說明:斜體字者為筆者所論之陳家

Page 2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第二章 中港陳氏的遷台

23

戰後成立新竹州接管委員會,隨後稱新竹縣竹南鎮,並將由警察機關管理之

保甲及戶

籍業務歸鎮管轄。至民國 35

年(1946

)實施地方自治,里鄰長,鎮民

代表由公民選舉產生,鎮長即由鎮長代表選出,至民國 40

年(1951

)起由公民

選舉產生。此時竹南鎮轄有:竹南、正南、新南、大厝、山佳、營盤、龍鳳、中

港、中江、中成、中華、中英、中美、開元、海口、港墘、公館、大埔、崎頂、

頂埔、公義總計二十一里,下設二六六鄰。民國 39

年(1950

)調整行政區域,

竹南鎮隸屬苗栗縣。民國 58

年(1969

)分竹南里部份設照南里。民國 67

年(1978)

裁中江里及中成半里歸中港里,裁中成半里歸中華里,民國 78

年(1989

)分營

盤里部份設竹興里及聖福里,合計共二十二里,三八一鄰。79

79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67。

Page 3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24

第二節 陳家的淵源

「陳林滿天下」是大家耳熟能詳的一句話,雖然有些誇張,但也道出了陳姓

在台灣勢力之龐大。在台灣的社會中,陳、林兩姓所占的比例的確是排前兩位,

就台灣前十大姓氏而言,昭和 5

年(1930

)調查為:陳、林、張、王、黃、李、

吳、劉、郭,佔總人口數百分之五十九點一;民國 43

年(1954)、45

年(1956)、

67(1978

)年等三次調查情形,前十大姓均為:陳、林、黃、張、李、王、吳、

劉、蔡、楊,分佔當年調查人口數百分之五十一點八、五

十三點二、五十二點五。

且前十大姓氏當中,又以陳、林二姓居一、二位,歷年來所佔台灣人口比率比其

他姓氏,或較之大中國同姓所佔全國人口比率均高出甚多。80

由於來台開基的陳氏眾多,其派別之多可想而知,根據「台灣陳氏大宗譜」

的記載,共有陳國、齊國、山陽、穎川、南朝、開漳聖王、太傅等派,其下支派

多得不勝枚舉,本文所要探討之陳家則是屬於太傅支派,是來台陳氏三大支派之

一。81

太傅派的始祖是來自唐明皇時長安的陳忠、陳邕父子,由於陳邕曾經在朝廷

中官至太子太傅,所以才會以「太傅」為派名。82

一、

從河南、浙江至福建莆田

陳家原世居河南省,至永嘉之亂時,始渡江南遷。83和許多記載陳氏源祖一

樣都是出自河南,而後遷移至浙江,地點與時間已不可考,陳氏族譜中亦無記錄,

約略至後周時,才由浙江遷移至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市,別稱興化),而莆田之

開基祖為陳保正,保正之前,其源流已不可考,陳氏族譜大抵至此才有所記載,

此時正為五代十國接宋之際。根據陳氏族譜所載:「自保正公仕宋、開莆,積厚

慶餘百有年,誕生俊卿公,嗣後英傑茁起而榮家蔭族,族人膺冠冕者,殆盈半焉,

是其盛也。」由此可知,陳氏是從來到福建莆田後,傳至第七世的陳俊卿才開始

興盛起來的。(圖 2-2)

80

張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頁 14。 81

來台陳氏主要為開漳聖王派、太傅派、南朝派為三大主流。 82

彭桂芳,《台灣姓氏之研究》,台北,聯亞,1981

,頁 12~13。 83 2006、2、8 口訪陳里鐘先生

Page 3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25

移來莆田第一代為陳保正,諱瑞,字珍寶,行一淑配龔氏,葬於安樂里小壠

山,生子克家,84

按其族譜所載陳保正仕宋。根據表 2-5 浙江來莆宗支為官一覽

表所列,至保正後,陳氏家族中有許多人皆擔任宋朝官吏,其中太師一職,有四

世陳仁、五世陳貴、六世行顯、顯晶、七世俊卿等;同時家族中還出現二位宰相,

即俊卿和文龍,同時文龍及瑟玉皆為抗元的名將,足見陳氏家族在宋代一朝中是

極富影響力的,而陳氏宗族在莆田這幾世中也是家族發展最盛之時。

圖 2-3 浙江來莆宗支圖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九世 十世

顯晶

祖父

周卿 祖訓

祖璋

欽敘 準

仁 貴 德戴 宋卿 欽紹 潔 文龍

欽德

堯卿 凝

義常

凌宋 行顯 正卿 容

(保正) 實 接玉

珍寶 克家 守 積玉

俊卿 定 希剛

宓 瑟玉 聖剛

宿 德剛

凌孫

資料來源:根據手抄本《陳氏族譜》整理而來

84

手抄本《陳氏族譜》,未編頁碼。

Page 3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26

表 2-5 浙江來莆宗支為官一覽表

官名 世系 姓名

四世 仁

五世 貴

六世 顯晶

六世 行顯

太師

七世 俊卿

沂國公 四世 仁

蜀國公 五世 貴

冀國公 六世 行顯

魏國公 七世 俊卿

承事郎 六世 德載

仲臣大理評事 七世 宋卿

帝臣朝奉郎 七世 堯卿

敕賜徑山長老 七世 義常

端授散大夫 七世 正卿

七世 俊卿 宰相

十世 文龍

潮南運判直秘 八世 守

右承奉郎 八世 定

兵部侍郎 九世

瑟玉(諱瓚字)

資料來源:根據手抄本《陳氏族譜》整理而來

二、 從莆田至惠安

根據陳氏族譜所戴,陳家子孫中忠武、忠肅皆為抗元名將,且忠武更在抗元

之時慘遭車裂殉國,此時正處於國家大變之際,陳氏家族由盛轉衰之關鍵即從此

開始,當拔都攻陷莆田之時,族人遇害者十之八、九,陳氏族譜中提到:「此際,

宋元之交,胡夷亂華,我忠武公、忠肅公忠節不服,發粟散財,鳩集民丁與拒敵

賊,拔都陷莆,族人遇害者十八九焉,是其衰也」,85

僥倖生存者則在陳岳師(十

85

手抄本《陳氏族譜》,未編頁碼。

Page 3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27

一世)的帶領下,越海至潛蠣嶼以逃避紛亂,到了仲寧時,86

仲寧經過思考,認

為蠣海之地並非是適合重建家園之所,因此又帶領族人來到福建惠安,仲寧觀其

四周地形,四明曠達,遂卜而為家,後來就根據其宗族之姓而命名,曰為後陳村。

圖 2-4 蠣海逾惠之圖及後亭分支總圖

十一世 十二世 十三世 十四世 十五世 十六世 十七世 十八世

仲寧 思恢 友鸞 稽肇 荐益 靜隱 子興

子文

子進

子成

荐生 珩墀 允高

岳師

荐謙 珩圻 子整

珩境 在善

仲宴 思復 友鳳

資料來源:根據手抄本《陳氏族譜》(無頁碼)整理而來

到了惠安後陳村之後,從第十二世陳仲寧開始,經過十三世、十四世到十五

世陳稽肇為止共歷經四世(圖 2-4

),尤其到了稽肇時代,開山鑿井,開創家業建

立屋舍,至十八世,歷經明朝,共二百十餘年,相承八世,人丁旺盛,家族的規

模基礎大致已定。

陳氏家族原本於陳稽肇一代歷經幾世之建設,家業頗具規模,但是這樣的情

景卻在清朝康熙年間有

了改變。清朝初期為了與鄭氏政權對抗,於是下達遷海

令,將江浙閩粵四省近海居民全數遷入內地。因陳氏家族所居之惠安後陳村也是

86

根據陳氏族譜記載,仲寧公為十二世,岳師公之子。

Page 3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28

靠海之所,於是陳氏家族及其鄉人遂棄鄉離井而去,各求棲身之所,而祖宗數百

年之基址、室廬全部遭到焚毀。許多族人流離失所,散居各地,有的逃至江南、

湖北地區,有的則是就近棲身於莆田晉惠之地,於是「萍梗散跡,遠邇各天,幾

寒幾暑,聚敘罔得,或存或沒,芳苦莫知」,87一直到康熙 21

年(1683

),施琅

攻克台灣之後,將台灣納入中國版圖,於是解除海禁,允許百姓回到故里。

清朝解除海禁之後,允許人民回到故

里,陳氏的族人中也有一些自各地返

回,剛回來後陳村之時,四處盡為荒蕪之地,經過族人重建之後才又恢復以往的

風貌。88

由於陳氏家族在陳岳師到惠安之後,發展至十六世、十七世之時,清廷

為了防堵鄭氏父子,將四縣沿海居民遷移至內陸,因此陳氏宗族族人移居他地發

展,因而產生許多陳氏的旁支。根據陳氏族譜中記載的有灶夾支派、89水

支派、

90

北頭支派以及後吳支派(附錄二:陳氏其他宗支圖之圖 1 至圖 4

),這些支派移

居的地點都還是在惠安地區,且移動的範圍並不大,陳氏族譜對於這些支派只留

有宗支圖,同時因為與在後陳村發展的宗族之間聯絡不足,族譜中對於這些支派

的人物也無記載生卒年月,所知情形極少。不過比起其他遷移至其他省分的族

人,族譜中記載的算是相當完整了,筆者推測可能是因為清廷遷海令所致,等到

政令解除,有的回到故里,有的則另覓他處,而陳氏家族就此即走向沒落。

陳氏由第十一世陳岳師遷至惠安後陳村之後,到了第十七世時,即分成上述

之分支,留在後陳村的只有第十七世的靜隱(圖 2-3

)一代,其餘珩墀則開啟灶

夾分支一派、珩境為水

分支一派、珩圻為北頭分支一派。靜穩生四子,為子興、

子文、子進、子成,其中子文遷至後吳,開啟後吳分支一派,餘則留於後陳村發

展,

子興為後亭長房、子進為後亭三房、子成為後亭四房(附錄二:陳氏其他宗

支圖之圖 5 至圖 8

),陳氏最早手抄族譜即為陳子興派下國賢所撰,而筆者所論

之中港陳家即是子興派下第二十四代的陳朝合,他於乾隆 11

年(1746

)攜二子

伯樹、伯林來台,即為陳氏移台之開基祖。

87

手抄本《陳氏族譜》,未編頁碼。 88

根據族譜所記載:「康熙 21

年(1683

),皇威遠播,方外盡入版圖,蓋自是海波不揚,朝廷軫

念遷民久苦

,許百姓悉復其故里,而鄉人斬荊蓁,被蓬稿、宿霜、棲風雨、襤褸艱難、雜鳥鼠

居,蓋茅茨托處焉,近者漸次歸闢,遠者寄聲有息,雖遠邇知音……。」,出自手抄本《陳氏

族譜》,未編頁碼。 89

其地在惠州仙邑慈孝里灶夾鄉。 90 其地在惠州仙邑慈孝里水

鄉。

Page 3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29

第三節 陳朝合父子的遷台

如前節所言,陳氏族人珍寶於後周時(保正)遷至福建省莆田縣發展,經過

忠武、忠肅抗元之後,家族中許多人遇害,至十一世陳岳師才遷至潛蠣嶼發展,

而後陳仲寧遷至福建省惠安縣後龍鄉郭厝后(後)陳村(侯亭村),至二十四世

陳朝合時才攜子渡台,成為中

港陳家之開台祖。

圖 2-5 陳子興派下分支圖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二十一世 二十二世 二十三世 二十四世 二十五世

子興 - 于重 - 應爵 - 得勤 - 守開 - 國周 - 朝統

朝慶

朝輝

朝耀

朝達

朝合 伯樹

朝基 伯林

資料來源:《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21

說明:斜體字為渡台者

陳家開台祖陳朝合出生於康熙 54

年(1715)9 月 26

日,卒於乾隆 28

年(1763)

10 月初 7

。根據陳調元之手抄本族譜記載為後亭行輩自陳子興始為第二十四世

(圖 2-5

),世居福建省泉州府惠安縣郭厝後陳村,現稱為福建省惠安縣後龍鄉郭

厝後亭村,娶妻兩房,大房郭氏,二房莊氏,生二子,長子伯樹(字伯盛),次

子伯林(號復吉)。陳朝合於乾隆 11

年(1746

)間攜二子渡台。由本章第二節中

可知,陳氏家族自清廷實施海禁之後,家族四散,盛況不再,已走衰勢,在加上

福建、廣東地區,由於山多田少,自古即為中國地區移民至海外發展的主要省分,

陳氏之開台

祖來台原因是否如族譜所記載的與滿清統治中國後,因為清政府欺壓

Page 3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30

百姓有直接的關聯,受限於資料之不足,已難以確定。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當時陳

朝合之所以攜子渡台,除了導火線的直接原因之外,還是有受到當時一般社會背

景因素的影響。

中國人一向是安土重遷的,因此會產生跨地理區甚至是跨海的遷移情形,通

常都是因為原居地所產生的「推力」與移居地所產生的「吸力」所造成。原居地

所產生的「推力」,根據陳漢光〈台灣移民史略〉所述大概可分為「政治性」與

「經濟性」二類:「政治性」的移民以唐、宋、元三代為代表,其最主要的原因

是因為「戰亂頻仍

」,導致北方人南遷;「經濟性」的移民,以明、清二代為最多,

其原因大概包括發生飢荒和洋人東來活動而亟需勞力等因素。91

福建地區本屬地曠人稀之地,隨著北方中原戰亂,難民的南渡,使得南方經

濟得以開發,尤其是到了南宋時期,金兵渡江南下,許多不願意被異族統治之漢

人、難民遂湧入浙江、江西、福建、廣東等地,使得福建地區「土地迫狹,生籍

繁多,雖饒確之地,耕耨殆盡,畝直寖貴,故多田訟。」92

明清時期,福建地區

的人口快速增加,在可耕地緩慢成長,同時生產技術亦大體維持不變之下,如此

即形成了一股龐大的人口壓力,造成福建沿海的漳、泉二州多數漢人移民至海

外,其中因地利之便,台灣就成為了首要之地。

福建漳、泉二州的人民除了因為距離台灣近而選擇其地之外,台灣本身的條

件也是吸引大陸人民前往之因。台灣為一海島,歷經荷西、鄭氏時期以來,一直

都是海運便利,商機廣布。加上開發較少,土地肥沃,《諸羅縣志》就曾記載:「田

盛夏始播,不耨茶蓼而稷自茂,藉草以待有秋」;93

郁永河在《裨海記遊》中亦

提到:「台土宜稼,收穫倍蓗」;94

此外朱景英在《海東札記》中也說:「台地土

壤肥沃,田不資糞,種植後聽之自生,不耕耔,坐享其成,倍於中土」,95雖有

些誇張,不過也點出了台灣土地

肥沃的優勢所在,因此吸引大批中國人民前往開

墾。

91

陳漢光,〈台灣移民史略〉,《台灣風物》,第 21

卷,第 1

期,頁 25~27。 92

楊家駱主編,《宋史》,卷 89

,志第 42

,地理 5

,鼎文書局,頁 2210。 93

周鍾瑄,《諸羅縣志》,第 3

卷,頁 145。 94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據民國 48 年台灣銀行台

灣文獻叢刊第44種

重印,1996

年,頁 31。 95

朱景英,《海東札記》,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雅堂叢刊之一,1974

,頁 28。

Page 3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31

同時,台灣的土地在初墾之際,價格極低,約當閩南地區的十分之一而已,

但是一旦開墾成功後,開始有小租權的買賣,地價便開始上漲,開墾前後的地價

竟差達八倍,具有暴利性質,因此具有吸引力。96

此外,除了上述的經濟性因素之外,也有不少讀書人基於早期台灣文教不

興,參加生員考試者少,使得台灣的科舉競爭壓力相較於內地而言較小,因此乃

以冒籍或移居的方式在台灣就學、赴考。97

綜合上述所言,許多人均把台灣當成發跡的樂園,自然而然,入台移民像滾

雪球般,越滾越大,清廷的渡台禁令

形同具文。我們從台灣人口的劇增可以得以

印證。據估計,康熙 22

年(1683

)明鄭降清時,台灣漢人人口約十二萬人,清

初由於部分人回鄉,人口有短期性的減少,大約僅剩七萬人;但約自康熙末年開

始,移民又逐漸增加,至乾、嘉之間達到高潮。估計嘉慶 16

年(1811

),台灣人

口已增至一百九十四萬五千人。98

對福建地區而言台灣的確是深具吸引力之所,但是在清朝,要能夠渡海來台

並非是一件容易之事,「台灣海峽」素有風濤之險,海面雖不廣,但是由於有東

北西南向的洋流與秋冬時期的東北季風,到了夏季又會遭遇到「颱風」時期,就

當時的船隻設備及航海技術而

言,要能平安渡台實為不易之事,閩南地區曾有「三

在六亡一回頭」之謠,即是形容渡台之艱險;再加上清朝在統治前期實施海禁政

策,下令偷渡者,只要一經查獲,為首者依「造船僱員與下海之人皆分取番貨例」

來論定,要發配邊疆充軍,從者則是打一百杖再徒刑三年;而偷渡船夫則依「私

渡關津律」論罪,是要打八十杖再逐回原籍。99

此外台灣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區,潮濕多雨,富瘴厲之氣,傳染病多,加上開

發少,仍停留在原始的生活環境當中,實不適人居住。十七世紀末,郁永河形容

雞籠、淡水(泛指北部)水土之惡曰:「人至即病,病輒死」;100又形容蚊蠅之凶

96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台灣,自立晚

報,1987

年,頁 33~40。 97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台灣,自立晚

報,1987

年,頁 36~37。 98

黃富三,《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一七二九~一八六四),台灣,自立晚

報,1987

年,頁 39。 99

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據民國 50 年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本第

113

種重印,頁 69。 100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北市:台灣銀行,1959

,頁 26。

Page 3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32

有如「饑鷹餓虎,撲逐不去」。101

甚至到了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在接收台灣之

時也為台灣的自然環境所苦,致力於改善生活環境,再加上台灣的原住民族群的

生活方式與漢人迥異,因此即使能夠平安渡過台灣海峽者,要能在台灣土地上生

存也是不易之事。

此外由於渡台禁令,清廷只准身家清白之青壯男子單身來台,造成台灣男女

比例相差懸殊,藍鼎元〈經理台灣疏〉曰:「統計台灣一府,惟中路台邑所屬有

夫妻子女之人民。自北路諸羅、彰化以上,淡水、雞籠山後千餘里,通共婦女不

及數百人;南路鳳山、新園、瑯

以下四、五百里,婦女亦不及數百人。」102因

缺少結婚對

象難以成婚,造成「羅漢腳」很多,因而成了台灣治安混亂的關鍵性

因素,於是在這種社會治安未上軌道下,生命、財產的安全頗無保障。

雖然台灣有其「吸力」,但渡台終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移民台灣者通常應

有充分的準備,但是陳朝合與其二子會在三更半夜,且身上並無分文的狀况下逃

出家門,可見此行為是在未經審慎思量下所採取的臨時行動,因此,一定是有更

直接的導火線才會導致三人在如此緊急狀況之下來台。

根據族譜記載:

居大陸適逢滿清攝政,歧視我漢民,欺壓百姓,民窮財困,置身此境,生活

艱難,每日為家計柴、油、米、鹽無著,夫妻常起爭執!因致郭媽一時氣憤

而自縊導致身亡。一場悲劇因而產生。可比晴天霹靂,瞬間家破人亡妻離子

散。而郭家人多勢眾,聞悉此噩耗不肯善罷干休,非置朝合於死地不可,揚

言於郭媽出殯之日要押先祖一起陪葬,先祖迫於無奈,父子三人於清乾隆

11

年間三更半夜離家背井,逃出家門,遠渡重洋,飄泊渡台灣。103

陳氏家族於乾隆年間渡台,根據方志的記載,在這個時期有許多的天災,也

許是因為天災造成物質缺乏、生活困難而導致夫妻不合,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天

災並非是導致陳朝合遷台之主因,因為除了陳朝合遷台之外,並無陳氏的其他宗

支也陸續渡台,陳朝合渡台

的真正原因應該是因為郭媽的自縊,郭氏在當地勢力

龐大,造成郭家人不肯放過陳朝合,一定要置其於死地,因此陳朝合迫於無奈,

101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北市:台灣銀行,1959

,頁 16。 102

藍鼎元,《平台紀略》,台北市:台灣銀行,(文叢 14),1958

,頁 67。 103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40。

Page 3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33

逃命至台灣,比起其他人更為急迫,陳朝合於乾隆 11

年(1746

)帶著長子伯樹、

次子伯林三人連夜坐著運石船到台灣,104

於白沙墩(今苗栗縣通霄白沙屯白東、

白西里)上岸,105

展開來台的生活。

綜上所述,陳氏家族之渡台並非是有計畫性的,實屬偶然,但是可以確定的

是,陳氏家族和許多各地家族一樣,在渡台之前並非是社會階層較高的家

族,在本章第二節中筆者曾提及,陳氏家族在當時已經沒落了。在眾多的移

民當中,固然有不少人

成功了,但也有很多不但一無所成,反而連傳宗接代

繁衍子嗣都不可得,陳氏不但成功的在台發展,而且還成為影響中港地區相

當有力的士紳家族之一,下一節筆者將探討陳氏渡台之後辛苦的崛起過程。

104 2006、2、7

口訪陳氏家族後代陳里鐘先生。 105

根據陳調元手抄族譜記載是在白沙墩上岸,但是根據楊毓賢的《台灣區姓氏堂號考記》中記

載則稱惠安縣的陳朝合於乾隆 12 年入

墾今台中市,後裔移墾苗栗後龍,此項應該並非正確,

陳朝合應於今通霄白沙屯上岸,有些後裔確實有移墾至後龍,但影響較大的支派是移墾至竹南

中港之地,同時根據《通霄鎮志》的記載也是指在白沙墩闢地。

Page 4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34

Page 4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35

第三章 乾隆中葉陳家的崛起

第一節 僥倖致富

一、在台致富之因

發生郭媽事件之後,陳朝合於乾隆 11

年(1746

)帶著長子伯樹、次子伯林

三人連夜坐著運石船到台灣,106

最後於白沙墩(今苗栗縣通霄白沙屯白東、白西

里)地區上岸,父子三人逃離家鄉的行為實在是十萬火急的臨時行動,三人身上

並無攜帶錢財,連船費也無力給付,於是在三人協調之下,不得已將二子伯林出

讓給別人當養子,以解當時之困境。後來是因為兄弟情深難分難捨,讓收養之父

母感動不已,最後幫助他們度過難關,使父子三人團圓而能生活在一起。107在中

國的陳家經濟能力本來就不好,又因匆促來台而無攜帶錢財,因此無法從事足以

攫取厚利的投資,三人到處為人墾荒耕種賺取小錢養家糊口度日,最後開荒至山

邊村(現地名為苗栗縣後龍鎮南港里)定居落戶為民

。昔日此地近山迫海,交通

困難,經濟落後,民眾生活簡樸,堪稱山窮水澀,地瘦人貧之地。此地多數民眾

靠海捕魚為生,

山產地瓜、土豆、西瓜和稻穀雜糧,居民捕魚並無港口,利用竹

筏作為交通工具。沿岸尚有石滬,石滬乃是利用海岸的石頭堆砌成圓形的矮牆,

當海水漲潮時,魚群會隨著潮水游進石滬之內,海水退潮時,魚群便無法游出石

滬,成為附近居民捕魚的良好場所。石滬通常無法單獨完成,而必須由幾人或幾

戶共同堆砌,108

而昔日陳朝合父子,亦曾受僱為看管石滬之工人。

根據《白沙屯誌》記載,開發白沙屯的家族,以陳姓影響最大。白沙屯的陳

姓宗族,大概有四大宗支,稱為「九房陳」、109

「下厝陳」、「風頭厝陳」、「黃厝

後陳」。其中入白沙屯,以乾隆 11

年(1746

)陳朝合為始,即為「九房陳」。110關

於陳朝合的發跡過程,有一段傳奇的故事,如前所言,陳朝合父子本為看護石滬

的長工,有一天,適逢黑夜風高之時,當夜受僱看管石滬,原本不想答應,後因

人情難却,於是冒險前去。當看護時,退潮時間已到,海水卻仍漬存滬內不消,

於是父子三人至石滬之涵洞口察看究竟,無意間在石滬中發現兩只木箱,敲開後

106 2006、2、7

口訪陳氏家族後代陳里鐘先生。 107 2006、2、7

口訪陳氏家族後代陳里鐘先生。 108

《白沙屯誌》,苗栗縣通霄鎮,苗縣白西社區發展協會,2003

,頁 55。 109

因陳朝合之子,伯樹生子四房,伯林生子五房,合為九大房,故因此而得名。 110

《白沙屯誌》,苗栗縣通霄鎮,苗縣白西社區發展協會,2003

,頁 52。

Page 4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36

發現原來是金銀珠寶,從此一夕而成為富戶。111

對於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因無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但是這種情況在當時並

非絕對不可能發生,尤其是從石滬的攔魚功能,以及昔日的航海情況來看,這兩

只木

箱很可能是海盜或是海船在渡過黑水溝時因發生海難而遺留下來的,而後隨

著漲潮被沖入石滬之中。

由此可知,中港陳氏是在陳朝合一代渡海來台,同時也是在這一代意外發跡

致富的,如同陳氏族譜所言:「從此一夜致富,購買田地建造大厝娶媳婦,人稱

陳員外,轟動當地,日後子孫興旺,創業田園百餘甲堪稱大地主,子孫綿延至今,

立下朝合祖父子三人唐山過台灣不朽之事蹟與淵源流傳萬世。」112

在台灣,很少

來台家族在第一代即快速成為富戶,除非是由中國帶資本來台灣投資開發事業的

家族,113

中港陳家在台發跡過程雖然有些傳奇,但也顯示了遷移台灣方有偶然致

富的機會,如死守家園,生活根本很難改觀。陳家與在台各地的望族崛起過程有

些不同,有許多來台人士都是在歷經三、四代的努力開墾下才致富而躍升為上層

階級,例如:新竹的林家即是在渡台祖林三光歷經四代的開發之後,從台南數遷

至竹塹,於林占梅祖父林紹賢一代致富。114

陳朝合攜二子伯樹、伯林來台之後,伯樹生四子,伯林生五子,合稱「九房

陳」。伯樹字伯盛,於乾隆 7

年(1742

)出生(表 3-1、3-2

),卒于嘉慶 12

年(1807),

享壽六十六歲,皇清賜贈奉政大夫之榮銜,生四子,長子陳進,次子陳捷,三子

陳佛助,四子陳清水,

陳氏族譜中有所記載的只有陳捷;陳捷出生於乾隆 40 年

(1815

),卒于道光 12

年(1824

)享年五十八歲,母為莊氏;115

伯林生於清乾隆 9

年(1744

),卒于嘉慶 17

年(1812

),生五子,長子陳恭,

次子陳賜福,三子陳光傳,四子陳培,五子陳才,其中族譜有記載的只有陳

111

根據日治時期的《台灣列紳傳》記載:「陳參事,名汝厚……曾祖父名伯樹,勵志興家,漸成

富……。」由上述可知,陳氏家族在來台第一代伯樹時已發跡成富。參見鷹取田一郎,《台灣

列紳傳》,台北:總督府,1916

,頁 149。 112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41。 113

許雪姬,〈日治時期的板橋林家-

一個家族與政治的關係〉收錄於《台灣史論文精選(下)》,

1996

,頁 77~130。 114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

以鄭、林兩家為中心》,台北:三民書局,1999

再版,頁 14~15 115

《祭祀

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28。

Page 4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37

光傳,光傳生於乾隆 46

年(1781

),卒于道光 12

年(1932)。116

綜合上述所言,陳氏宗族來台第一代、第二代就已經發跡,已擁有許多的土

地,根據其族譜所記載,其開墾之地已多達一百多甲之地,117

土地之大可以想見,

雖然和台灣各地有名的墾首無法比較,但是在白

沙墩地方已算小有名氣,地方上

人士皆以陳員外稱之,隨著經濟的日趨改善,陳氏家族的社會地位和聲望也逐漸

提升。

陳家的致富實屬偶然,這種情形在台灣各地亦有之,但是陳家在致富之後,

並未坐吃山空,反而還能奮發向上,積極進取,除了累積更多財富之外,也戮力

的將家族的社會地位向上提升,且歷經長時期的變遷而能不衰。陳朝合父子致富

之後,子孫逐漸踏上由富豪邁向士紳之路,根據陳氏族譜記載有多人擁有清廷所

授榮銜,例如:伯樹賜贈奉政大夫、肇熙賜贈宣德郎、其祥皇清例贈徵仕郎。但

真正取得科舉功名晉升士紳階級則為陳錫疇,其正確的時間由於族譜

並未記載,

按照推論約當乾隆後期之時,在《台灣列紳傳》中提到陳捷(即錫疇),初舉秀

才,設于竹塹城中教授。118

由此可見陳氏從大陸逃命來台到第一代、第二代時,

透過財富的累積,成為富豪,初步進入社會上層,至第三代進而透過科舉考試,

博取功名,成為士紳,社會地位進一步提升,其速度之快,也充分展現了台灣社

會特有的上升流動的活潑特性。

陳氏家族到了第四代、第五代更為活躍,是家族茁壯的關鍵時刻。根據陳氏

族譜記載,伯樹派下四大房中第二房陳錫疇傳至肇熙(圖 3-1

)。肇熙名陳省,為

陳錫疇之長子,號敦莊,出生於嘉慶 2

年(1797

),卒於光緒 7

年(1881

),享壽

八十五歲,皇清贈宣德郎;119

同樣為陳錫疇之三子緝熙(參考圖 3-1

),字維禎,

號沙莊,出生於嘉慶 12

年(1807

),卒於同治 9

年(1870

),享壽六十四歲,道

光 25

年(1848

)恩貢第一名,咸豐 7

年(1857

),戴潮春起事時,幫辦團練防備

有功,賞賜五品藍翎候選教諭。120

伯林派下五大房中第五大房陳才傳至紹熙。陳紹熙(圖 3-2

),出生於道光 7

116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28。 117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43。 118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總督府,1916

,頁 149。 119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6。 120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6。

Page 4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38

年(1827

),為陳才之次子,為人端莊謹嚴,心性仁慈,學問賅博,初登第府試

早入泮宮,後拔擢院試,補為附貢生,咸豐 7

年(1857

)戴潮春抗清,因幫辦團

練等有功,賞授五品軍功頂戴,卒於日治時期,明治 40

年(1907

),享年八十一。

121

此時家族的發展已具有一定的程度,家族人口繁衍也較為盛大,產生不需勞

動的多餘人口可以專心從事讀書,因科舉而得到官位,同時也透過參與地方事務

和捐納、軍功等方式來取得朝廷所賞賜之官職和榮銜,以提升家族的地位,並增

強家族的勢力。

到了第五代,伯樹派下四大房中第二大房陳其祥(參考圖 3-1

),為肇熙長子,

號應瑞,出生於光緒 4

年(1878

),皇清例贈徵仕郎;122

陳其德(參考圖 3-1),

字汝厚,號興頌,為肇熙第四個兒子,過繼給陳際熙當養子,生於道光 23 年

(1843

),卒於明治 39

年(1906

),享壽六十四歲,同治 9

年(1870

)捐監生。

光緒元年(1875

)報捐卅同,加五品銜,任中港街總理。岑毓英修建大甲溪橋時

鴆工及運輸效力不少,日治曾任參事和中港慈裕宮董事會董事長。123透過捐納而

晉升為社會上層階級也是清代台灣社會重要的上升流動通道之一,捐納係指經由

捐貲納粟而得到實職或虛銜,清代台灣捐納為官的情形非常普遍,這是因為台灣

社會是以經濟活動為重且捐納比考試容易取得紳士地位有關,但是一般而言,一

個家族的成員通常都是正途出身和異途出身兩者兼具的,124筆者所論之陳家亦為

如此。

由上可知,陳氏家族發展到第四代、第五代時更為興盛,其活動領域不僅跨

文教界,同時也跨政治界,尤其是到了陳汝厚這一代,可以說是陳氏家族能夠得

以茁壯的關鍵性人物,按照社會階層的分類來看,就功能而言,清代台灣社會領

導階層,可以劃分為政治型、經濟型和文教型等三類。一般社會領導人物往往具

備多方面的功能,但大致上來說,政治型領導分子,係以參與府縣地方公務和社

區事務為其主要活動;經濟型領導分子,係以開墾、經商等經濟事務為其主要活

121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總督府,1916

,頁 151~152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

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122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6。 123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6。 124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個案〉,《台灣風物》第 30

期,第 2

卷,1980

,頁

30~31。

Page 4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39

動;文教型領導分子,係以文學或學術、藝術和教育等文教事業為其主要活動。

125依據陳氏家

族中代表性人物活動表現來看,陳家的發展模式是典型從經濟型到

文教型而後到政治型的模式,發展至後來三者同時兼具。從上升的模式來看,陳

氏家族是由平民透過財富累積而成為富豪,再由富豪藉由科舉、捐納、軍功和其

它方式取得紳士地位,這也是台灣社會上升流動過程模式中較為普遍之現象。126

125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第 3

期,1983

,頁 34。 126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個案〉,《台灣風物》第 30

期,第 2

卷,1980

,頁 18~24。

Page 4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40

Page 4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41

圖 3-2 陳朝合來台伯林五大房宗支圖

一世(朝)

二世(柏)

三世(建)

四世(長)

五世(興)

伯林 恭 富 三貴

(五大房第一大房)

賜福 得生 邦

(五大房第二大房) 義 新

景 老生

光傳 胡然 日章

(五大房第三大房) 日川

日啟

一貴 興業

(螟蛉子)

日俊

(過房子)

敦(絕嗣)

進(絕嗣)

培 秉 心匏

(五大房第四大房) 因 阿加

才 慶雲 邁

(五大房第五大房) 定坤

興逵

紹熙 星南

芸南

心南

薰南

資料來源:整理自手抄本《陳氏族譜》

Page 4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42

二、來台後的遷移與發展

陳朝合父子從通霄白沙墩上岸之後(圖 3-3

),就在附近打零工,到處為人墾

荒、耕種以謀取小利養家糊口度日,最

後開荒至山邊村,即是現今地名為苗栗縣

後龍鎮南港里地方,定居落戶為民

。從通霄到後龍地區的遷移其實並不大,同時

陳氏家族在原來白沙墩地區亦仍有活動。

圖 3-3

清朝淡水廳分圖三中港、白沙墩地圖

資料來源:黃成助,《淡水廳志》,台北:成文,1983

,頁 32~33。

陳家致富之後,由於開墾了許多的土地,面積多達一百甲,127田產分布地區

範圍擴大,不過陳朝合父子最後均葬在今苗栗縣後龍鎮南港里之地。根據陳家族

譜所記載的祭祀公業128

陳盛林公及伯樹、伯林(復吉)公所有土地標示清冊(表

3-1

),其最早的分布範圍多在後龍地區,但

是陳氏的開發並非僅止於後龍地區,

根據中港陳氏後代子孫的描述,從後龍地區一直到中港甚至到崎頂一帶,均可見

127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43。 128

根據族譜所載,陳氏祭

祀公業是在世祖父子相繼死亡之後,其派下子孫各大房除應得土地外,

將部份土地(即論文中之表 3-1

所見之清冊)立稱為陳氏渡台世祖祭祀公業。

Page 4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43

其陳家的土地。後因其他發展而將其變賣,而保留作為祭祀公業的土地,即是因

其為中港陳氏的發展源頭之地。

最早至中港地區定居發展的是誰現已不可考,根據史料記載,陳家遷台第四

代陳緝熙時已居住在淡水廳下中港街(圖 3-3),129陳汝厚的生父陳肇熙及養父陳

際熙也在此發展,陳汝厚更成為中港地區的總理。依照推斷,可能在第三代陳錫

疇之時應已發展至中港地區了。定居中港街的陳緝熙後來又遷至竹塹東勢莊,其

發展就以新竹地區為主。而後中港

陳氏歷經日治和戰後時期,陳氏宗族人員已散

居各地。根據族譜所載,北至台北地區,南到屏東地區均可見其陳家成員蹤跡,

有的甚至移民國外。130

但是,遷移至外地或國外的畢竟是少數,同時也是屬於後期才出現的現象。

大致而言,在清領及日治時期,發展範圍還是以新竹、中港、後龍、通霄一帶為

主,陳氏家族渡台從第一代至今發展已有七代了,人口繁衍日眾,到了戰後才有

比較大的遷移,有的則到了台北,甚至還有的移民海外發展的,在社會各行各業

中擔任要職。

在傳統的宗族社會中,人口的繁衍也是家族發展的重要內涵之一,一旦家族

人口的成長到了一定的比例

,如此可能出現族大勢眾,人才濟濟的家道旺盛的局

面,同時一個家族當中也會因為各房各支的人口成長情形不同而產生不同的發展

結果,

有的支派甚至絕氏,連延續香火都成了問題。筆者根據《祭祀公業陳公

(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的記載整理成附錄三:中港陳氏九大房之人口繁衍表

與繁衍圖,由此附錄可以看出,各房各支的繁衍情形。有些房支的人口並非是持

續成長的,中間有高有低,亦或雖是持續成長,但是人口數卻略顯不足。其中伯

樹四大房中的第二大房不管是在成長率方面還是人數方面都算是各房較優者。

129

黃旺成,《新竹縣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57

,頁 3628 130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47~49。

Page 5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44

表 3-1

祭祀公業陳盛木公及伯樹、伯

林(復吉)公所有土地標示清冊一覽表

土地座

落 地號 地目 等則

面積

(公頃)

權利

範圍

所有權

登記

名義

管理人

二四九-二 田 十二

○.○○八七

二四九-三 田 十二

○.二二五八

七四一 田 十四

○.一二○○

七三一 田 十

○.一二○○

七五○ 田 十三

○.一二○○

陳定坤

陳萬生

七五一 田 十三

○.一二○○

八○二 田 十一

○.一二○○

○三 田 十一

○.○九三一

八○四 田 十三

○.一二○○

苗栗後

龍鎮灣

瓦段

八○五 田 十三

○.一二○○

等二人

六六 田 十三

○.○一三六

六七 田 十三

○.○六九三

六八 田 十三

○.一五六二

六九 旱 二十

○.○九五五

一四二 田 十三

○.○六二一

一四三 原 三十

○.○二五七

一四四 旱 二十

○.○七○八

一四五 田 十三

○.一一四○

一四六 山林 八

○.○三四九

一四七 田 十三

○.七四一○

一四七-一 溜地 八

○.三五七九

五四○ 旱 十七

○.八二三四

五四○-一 田 十三

○.三四五三

五四○-二 田 十三

○.○○九七

五四○-三 旱 十七

一.一九○○

五四一 旱 十七

○.一六○○

五四四 田 十三

○.○五二一

陳陳陳陳

里里老里

松壽乞森

五四五 田 十三

○.七一一六

後龍鎮

過港段

五四七 田 十三

○.○八四四

陳 陳

伯 伯

樹 林等

二一七 原 三十

○.五一八四

二一九-一 田 九

○.三九○九

苗栗後

龍鎮頭

湖段 二四三-一 田 九

○.四四九○

祭祀

公業(復

吉)

陳陳陳

萬吉乞

生隆食

Page 5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45

資料來源:《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50

表 3-2 陳家人口繁衍總表

成長率

(%)

四世

(長) 2 4 7 3 1 3 4 2 2 28 28

五世

(興) 4 8 9 3 1 3 5 2 7 42 70 50.0

六世

(萬) 5 21 13 2 4 4 9 6 9 73 143 73.8

七世

(里) 8 31 25 5 8 8 24 6 23 138 281 89.0

八世

(標) 5 45 37 7 13 11 33 15 25 191 472 38.4

資料來源:《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51~70

「九房陳」中,根據《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以及表 3-2

來分析每一支派的分布情形、人口繁

衍及發展狀況。伯樹四大房之一陳進與之四

的陳清水,這兩支派的發展情形類似,皆是人丁單薄,有許多子孫在沒有後代之

下就已身亡,主要活動地點在白沙墩地區,即今日通霄鎮一帶,受教育者不多,

大部份以農為業,但是其中第四房中有一支遷移至屏東發展,皆以小吃業為生,

其中陳里戊經營的高樂娜餅店頗富盛名,經商有成之後才又回到通霄發展。伯樹

四大房之二陳錫疇,即是陳家第一位科舉中秀才者,從 3-1

表格看來,人丁興盛,

活動範圍主要在中港一帶,在本文之後的各章節研究當中,也是以這支的發展最

為活躍,不論是在政治界、教育界或經濟方面都是地方上

的佼佼者。伯樹四大房

之第三大房陳佛助,由人口繁衍看來,人丁尚稱旺盛,活動範圍主要還是以白沙

墩一帶為主,但是成員主要從事農工,因此發展不大。

Page 5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46

伯林五大房的一、二及四等三大支房,人丁皆不旺盛,第一房陳清水和第二

房陳賜福二支派,其主要活動以白沙墩為主,以農或捕魚為業,社會地位不高,

第四房陳培人丁雖少,活動範圍以中港為主,其中有些族人發展還算不錯。伯林

五大房之三陳光傳,活動範圍以白沙墩和後龍地區為主,以人口繁衍來看,可謂

是伯林五大房中最好的,但是因為所受教育有限,發展也不盡理想。五大房中發

展較好的是第五房陳才,陳才

生二子,長子陳慶雲的發展沒有次子陳紹熙好,紹

熙遷至中港發展,其子在日治時期也有不錯的成就,是伯林各支中發展最好的。

綜合上述所言,中港陳氏家族從朝合渡台,至今已傳至九代,最初是在白沙

墩登陸,同時也是在此發跡的,後來九大房中有些支派陸續遷至別處發展,或者

將重心轉移,而約當陳錫疇之時已發展至中港地區,此即為本文所論之陳家主要

支派,有的則移至新竹、台北地區發展,陳氏至十八世子興始,冊立派下子孫行

輩,順序為:「子于應得守國朝、伯建長興萬里標,敬祖顯宗榮富貴,他年發達

在明超」,131

至朝合來台為開始第一代,現已傳至第九代

敬字輩,子孫綿延不絕。

131

四房祖、五房祖之祖墓完成紀念碑。

Page 5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47

第二節 科舉功名和官職榮銜的獲致

在本章第一節中已約略提及陳氏家族之崛起,中港陳氏從乾隆年間來台之

後,從編為漁戶至發跡過程只有短短幾年,因此在陳朝合之時,陳家的經濟

情況已經獲得改善,至伯樹、伯林之後即致力於家族社會地位的改變,一方

面積極參與地方社會事務;另一方面則是開始注重下一代的教育工作,而科

舉制度自隋朝建立以來,一直是中國傳統讀書人提升家族聲譽、財富累積及

權力獲得的重要媒介,也是社會地位上升流動的重要憑藉;此外,升斗小民

一旦成為富豪巨富,也可依賴捐納、

軍功等異途方式取得科名官職,透過功

名職銜的取得成為士紳也能與官府維特較良好的關係,對於家族利益和權力

的獲得以及地方公共事務的參與,也發揮了相輔相成的功效。本節將探討中

港陳氏在科舉功名和官員職銜上的獲致情形。

根據學者的研究,清代台灣平民上升成為社會上層的流動模式有二:第

一種是由平民直接經過科舉考試而成為紳士;第二種則是由平民透過財富累

積而成為富豪再藉由科舉考試、捐納、軍功和其它方式變成士紳。其中又以

第二種「平民→豪強型領導份子→士紳型領導份子」這種類型的為最多。132

本文所論之中港陳家發展模式亦居其中代

表性個案之一。一般而言,豪強型

領導份子與士紳型領導份子在於其法定特權地位的有無,也就是科舉功名或

官員職銜取得的有無。就清代的名流社會而言,豪強和士紳皆屬社會上層,

亦即菁英(elite

)階層。因紳士是依據清廷律令而產生的法定身份地位,具

有一般人所無之種種特權,故豪強型人士如再擁有紳士身份,其地位自然更

上一層。一般平民要成為豪強型領導份子必須透過從事商業經營以及農墾工

作來累積財富或透過因民聚眾,形成顯赫家勢,而後再透過科舉考試、捐納、

軍功和參與地方公務有功朝廷予以獎賞的事功等四種方式,晉升為士紳階

層。133

雖然台

灣是一個科舉實施較晚的地區,文風不如福建內地,但自清朝統治台

灣之後,科舉制度對台灣社會教育的提升就有重大的影響。據粗略的統計,經過

132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個案〉,《台灣風物》,第 30

卷,第 2

期,1980

,頁

18~19。 133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頁 88~89、148~169。

Page 5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48

考試,台灣有三十二多位的文進士、十二位的武進士、三百四十位的文舉人、三

百零九位的武舉人、貢生九百六十人,秀才就更多了。134而清代所謂的士紳或紳

士指的是所有在職、候選或退休的官吏,以及擁有進士、舉人、貢生、生員和監

生等資格的人士,而在職候選或退休的大小官吏,此類身份條件必須擁有官員職

銜;進士、貢生、生員和監生,即是所謂的科舉功名,其中除監生是由讀書人經

捐納取得外,皆需經過科舉考試。中

港陳氏在陳朝合時已經因財富的累積、土地

的拓墾而成富豪,在地方上擁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較大之影響力,屬於社會上層

或地方菁英之一。但是依照當時的社會習慣,沒獲得科舉功名的人士,不管其聲

望多高,財富多大,均不以「紳士」一詞呼之,135

因此台灣有許多的拓墾家族,

在累積一定的財富之後,都紛紛透過各種方式取得功名職銜,中港陳家當然也不

例外。

中港陳家的渡台始祖陳朝合,他在乾隆 11

年(1746

)攜二子伯樹、伯林來

台,在眾多來台的漢人當中,其來台時間並非屬於早期。136最初因郭媽的突發事

件而匆促來台,於白沙墩(今苗栗通霄)上

岸,同時,陳氏在大陸之時,生活並

不富裕,137

郭媽事件就是因為家計問題而引起的事件,而後又因為逃命匆促來

台,並未有充足之準備,因此陳氏和許多來台開墾的各地家族一樣,在來台之前

都是屬於一般平民,在大陸當時並未取有功名。138

陳朝合來台原因是為了逃命,來台之後,生活非常困苦,就連當時的船資都

付不出來,最後在三人協調之下,打算將二子伯林出讓給別人當養子,取得一點

報酬,以解決燃眉之急,而後父子兩人到處為人墾荒種田,傭工為生,在這種情

形之下,陳氏家族並未有多餘之人力與財富來發展教育。後來朝合和二子因受僱

看管石滬,意

外發現裝有龍銀的木箱,因而一夜致富。139

因此,陳家根本不像大

多數的台灣其他家族經過幾代的努力才累積大量的財富。而是來台之後,在第一

134

瞿海源,〈追求高教育成就-清代及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制度與價值的分析〉,《台灣教育社會學

研究》,3 卷 2

期,2003, 頁 5。 135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第 2

期,1983

,頁 25~32。 136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總督府,1916

,頁 149 137

根據《新竹縣志》(七),卷九〈人物志〉對陳緝熙的記載,文中寫道:「陳緝熙字維禎號沙莊。

父錫疇,泉州惠安縣秀才……。」,當中錫疇即為陳捷,為伯樹之二子,實已來台,所以文中提

到其為惠安縣之秀才,應為錯誤,

陳錫疇是來到台灣才考上秀才。 138

日治時期《台灣列紳傳》中對於陳汝厚的敘述,提到其祖先:「實為泉州一處士也」應該是加

以美化的,根據陳家的祖譜所記載,陳家發展至清朝已經沒落了。 139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40~41。

Page 5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49

代、第二代就已經成為地方上的「富豪」,這可從當地人皆稱朝合為「陳員外」

看出。

致富後的陳家,除了購買田地建造大厝娶媳婦之外,陳家已非常重視博取功

名職銜以晉身士紳階級。

根據學者的說法,一個家族之內,專業讀書人的產生往

往需要兩個基本的條件:一是家中人丁的增加;另一是經濟情況的改善。140早期

的台灣由於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來進行土地的拓墾,因此大部分的家庭須將家中任

何可用的勞動力投入到生

產行列中,於是學齡年幼子女多無法入學讀書,陳氏家

族自從累積大量的財富之後,子孫綿延不絕,上述兩項條件皆已具備。

中港陳家開始取得功名是在陳錫疇之時,為來台第三代建字輩,父為伯樹,

他出生於乾隆 40

年(1775

),卒于道光 12

年(1832

),享年五十八歲。他曾經在

約為乾隆後期之時,參加科舉考試,考上生員,亦即所謂的秀才。「秀才」是經

由正式科舉所取得之學銜,證實中港陳家已開始培養子弟讀書,並透過科舉進

一步提升其地位,根據《台灣列紳傳》中記載,陳錫疇已在竹塹城中設帳授徒,

以教讀為業。其子有四,肇熙、

聯熙、緝熙和際熙,其中較有成就的為肇熙和緝

熙。

陳肇熙,又名陳省,號敦莊,是來台第四代長字輩,父陳錫疇,出生於嘉慶

2

年(1797

),卒於光緒 7

年(1882

),享壽八十五歲,皇清贈宣德郎。141中港陳

家科舉出身且位較高者為緝熙。陳緝熙,字維禎,號沙莊,是來台第四代長字輩,

父為陳捷,時已移居淡水中港街,後遷廳治竹塹城內。緝熙讀書通曉義理,道光

25

年(1845

)恩貢。142

「恩貢」亦稱恩貢生。清制,凡遇國家大典:如皇帝登

基、萬壽、大婚、凱旋等盛大慶典之年,詔各府、州、縣學,以本年貢作為恩貢,

貢於國學。因曾頒佈恩詔

,故稱恩貢,實際即為歲貢。恩貢有一特殊權利,即非

有重大原因,學政不能呈請革去其功名。143陳緝熙之恩貢匾額現存於其後裔陳秀

壁宅中(圖 3-4

),也由於其恩貢的身份,在地方上赫赫有名,積極參與地方各項

140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頁 113。 141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6。 142

陳培桂,《淡水廳志(一)》,中國方志叢書,成文出版社,1983

,頁 614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編,《

台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第二冊,頁 138

;連橫,《台灣通史》,卷 35

,孝義列傳,

頁 1103

;黃旺成,《新竹縣志(七)》,卷九人物志,中國方志叢書,成文出版社,頁 28。 143

楊紹旦,《清代考選制度》,考選制度研究叢書,台北,友聯出版社,1991

,頁 57。

Page 5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50

公務,於咸豐 7

年(1857

)之時,因為戴潮春事件,緝熙幫辦團練防備地方,事

後獲清廷賞賜五品藍翎候選教諭,144

使其在地方上的地位更為提升。

圖 3-4 緝熙恩貢匾額

資料來源:竹南鎮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頁 251

緝熙父歿時,母林氏哭泣悲慟過度,遂致失明。緝熙善於事親

,寸步不離,

時述故事,以愉母親。兩兄皆體弱多病,後亦失明,弟少不更事,緝熙以一人扶

持其間,治家有法,課督子姪,勉以孝悌,其家法甚嚴,有條不紊,鄉里稱讚有

加。145

道光間,攜家返台,146

居淡水廳中港街,不久遷往竹塹東勢莊。147

伯林之曾孫陳紹熙,為來台第四代長字輩,是陳才的次子,《台灣列紳傳》

中對他有如下之記載:「世以儒著,先生為人端莊謹嚴,性最仁慈,學問素該博,

初登第府試早入泮宮,後拔擢院試,補為附貢生。」148即是

考取秀才之後,再經

納貲成為附貢生

。而在咸豐 7

年(1857

)戴潮春反清時,紹熙亦以幫辦團練防衛

事宜有功,賞

五品軍功項戴。149

144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6 145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第二冊,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50

,頁 138。 146

根據陳里鐘先生的說法,緝熙曾回到大陸過,原因未知,但後來又渡海來台。 147 黃旺

成,《新竹縣志(七)》,卷九人物志,中國方志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頁 28。 148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總督府,1916

,頁 151~152。 149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6。

Page 5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51

至陳氏第五代陳其德,字汝厚,號興頌,出生道光 23

年(1843

),卒於明治

40

年(1907

),享壽六十四歲,於同治 9

年(1870

)捐監生(圖 3-5

)。監生學銜

是由絹納而來,祇要有錢的讀書人皆可便宜行之,這是明清以來,平民要成為士

紳中最簡便的方法之一。只不過捐納一途並非所謂取得科舉功名的「正途」,監

生的社會地位也並非是十分的高,因此後來陳汝厚遂於光緒元年(1875

)進一步

報捐州同。150

汝厚在歷經清末與日治時期的時代變遷中,是中港陳家於日治初期

能夠延續陳家優勢,且使其家族更為活躍的重要關鍵性人物,將在第四章的部分

談及。

圖 3-5 光緒年間竹南鎮五品官陳汝厚家族照

資料來源: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105。

說明:中間坐著的即是汝厚,他身著滿清官服,頭戴朝服,頸間掛有朝珠,腳穿

尖頭靴子,當時一般平民是不准穿靴子的,照片中右邊的二位少年即是日治時期

中港陳家重要的人物陳羹梅及陳調元。

150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6。

Page 5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52

表 3-3 陳氏家族功名職銜一覽表

人 名 功 名

陳捷 生員

陳緝熙

恩貢、五品藍翎候選教諭

陳紹熙

附貢生、五品軍功頂戴

陳汝厚 監生

、候選同知

資料來源:整理自《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6~77

在清朝,只要是「生員」或是「監生」的身分,在文教不發達的地區就算是

社會上層。成員要得到科舉功名需要一定的財富和教育。透過「捐納」、「軍功」

等異途方式取得科舉功名和官職、官銜,也非家族具備「財大」、「勢大」不可,

所以都不算容易。根據表 3-3

,陳氏家族取得功名一覽表看來,陳氏不但透過科

舉考試取得功名,同時也利用捐納、軍功異途方式提升家族地位。陳氏家族在科

舉功名上若與其他台灣各地家族相比,例如:新竹的鄭家,151其有功名的家族人

數實不足道,同時功名成就也不高,但若與表 3-4

相比較後可以得知,在竹南中

港地區清領時期取得科舉功名和官職學銜者,人數實為不多,其中,生員有九位、

監生有二位、貢生也只有一位,人數共十二位,而中港陳家就占了四位,而且功

名還是比較高的貢生,所以雖然陳氏家族在科舉功名上的表現與台灣一流的仕宦

之家不能相提並論,但是在當時文風不盛的中港地區,陳氏家族可以算是「書香

門第」、「教育世家」了,是清領時期中港地區地位最高,影響力最大的地方望族。

151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台北,協聯印書館有限

公司,1995

,頁 132

。文中提到鄭家在科舉方面是成功的,他們歷代之中,曾經出現了一位進

士、兩位舉人,一個拔貢,一個歲貢以及兩位恩貢,

若含生員則共有二十二人。

Page 5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53

表 3-4 清朝時期竹南鎮地區科舉功名一覽表

人 名 功 名 備 註

陳緝熙 恩貢 道光 25 年

陳紹熙 附貢生

李廷賢 廩生 光緒年間

許宗濂 廩生

王炳乾 增生 光緒年間

胡經國 生員 番仔秀才

陳捷 生員

陳安瀾 生員 光緒年間

李呈材 生員

洪世儀 生員

莊文榜 監生 雍正年間

陳汝厚 監生 同治 9 年

資料來源:整理自《竹南鎮志》,頁 234~251

;《台灣列紳傳》,頁 149。

Page 6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54

第三節 地方事務的參與

一、參與平亂

(一)分類械鬥

台灣社會的災害除了自然力所造成的因素之外,人為造成的災

害亦為不少,

所謂「台地大患三端:一為盜賊,二為分類械鬥,三為謀逆。」152

此外,根據學

者的統計,在清朝的台灣社會,土匪搶劫之事至少可以找出 1158

件;民間的械

鬥有 137

次;而台灣人民的造反至少 107

次。153

可見清代的台灣社會與當時中國

其他地區相比是較為動盪不安的。

會造成清代台灣分類械鬥多的原因,有的學者認為在於不同人群爭奪經濟上

之利益,尤其是在清代農墾階段,以爭地搶水為其最,此外習尚亦為一因,但會

造成習尚的原因則與台灣的社會、政治環境有關,因為移民者大多是失業而隻身

渡台者,兼以教化未普及,諸多糾紛,官又

不能治;個人受屈,則勢必求援於同

鄉,易於用武力解決。154

另外,清廷領台後,對治台政策處於被動,並不積極開發台灣,但隨著移民

的不斷湧入,在官員和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造成很多管理上的困難;再加上台灣

地區因河川形成天然障礙,南北交通不便,也造成管理上的不便,使得清廷對台

灣行政的控制力略顯薄弱。155

陳家參與調停械鬥的主要人物為陳緝熙。緝熙除了參與平定戴潮春民變之

外,對於地方上的分類械鬥也用力不少,這和其本身個性有很大的關係,根據文

獻記載:「緝熙素以儒者自持,不多管閒事;但每逢有關地方公眾危難要事,必

躍奔走呼籲,以息寧人已任」,156

緝熙身處嘉慶至同治年間,由圖 3-6 清代台灣

152

姚瑩,《中復堂選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185。 153

許達然,〈清朝台灣社會動亂〉,《台灣歷史與文化(一)》,台北,稻鄉出版社,2000

,頁 27。 154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1979

,頁 298~301。 155

林偉盛,〈清代台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1996

,頁

268。 156

黃旺成,《新竹縣志(七)》,卷九人物志,中國方志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頁 28。

Page 6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55

社會分類械鬥發生頻率圖中可以發現,在緝熙所處的年代,是分類械鬥發生頻率

最高的階段,同時,咸豐年間,淡水廳幾乎年年都有動亂,其中最多的是械鬥。

若械鬥發生,不僅居民搬遷避難,道路也經常受阻不通,使得各地的貨物無法流

通。157

根據學者的統計,淡水廳治下地區,於咸豐元年(1851)、2

年(1852)、4

年(1854)、6

年(1856)、9

年(1859)、10

年(1860

)均曾發生械鬥,158

「道、

咸間,竹塹多事,漳泉械鬥之後,繼以艇匪黃位來犯,閩粵亦

因故分類火併,此

息彼起,殆無寧日。」159在

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很容易因平亂對朝廷建立軍功而

提供家族相當好的晉升機會。

一般而言,在清代會參與地方械鬥的調停者在地方上一定是享有盛譽,如此

才能獲得各方人士的愛戴而平定事端。緝熙為恩貢出身,在當時不僅與新竹一帶

的士紳多所聯絡,甚至在中港一帶他仍保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很容易就能動員鄉

民來平亂。

緝熙在當時即「屢與鄭用錫等,冒險出入於分類械鬥之間勸和,頗收

效果」,160同時在道光 24

年(1994

)漳泉械鬥中,也出面邀請諸紳勸止,故能平

靜無事;161

緝熙社會事務的參與範圍已達竹塹地區,人際關係網絡也以竹塹地區

為主,與新竹林家、鄭家多所往來,後來長女還嫁至鄭家為媳婦,中港陳家透過

聯姻來加強彼此的關係,這部份筆者將於第五章論述之。

0

2

4

6

8

10

次 數

1

7

2

0

1

7

4

0

1

7

6

0

1

7

8

0

1

8

0

0

1

8

2

0

1

8

4

0

1

8

6

0

1

8

8

0

年 代

清代台灣社會分類械鬥發生頻率圖

次數

157

黃朝進,《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

以鄭、林兩家為中心》,台北:三民書局,1999,

頁 30。 158

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與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1987,

頁 72~73 及頁 76~77。 159

黃旺成,《新竹縣志(七)》,卷九人物志,中國方志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頁 28。。 160

黃旺成,《新竹縣志(七)》,卷九人物志,中國方志叢書,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

,頁 28。。 161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36。

圖 3-6

Page 6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56

資料來源:許達然,〈清朝台灣社會動亂〉,《台灣歷史與文化(一)》,台北,稻

鄉出版社,2000

,頁 27。

(二)戴潮春事件

戴潮春事件是清代台灣史上重大的民變之一。起於同治元年(1862

),止於

同治 3

年(1864

)。本事件有「兩多」的重要特色:1

、陣亡的高級官員多;2、

參與的地方望族多而複雜。162

《戴案記略》中即提

到:「戴潮春作亂三年,台灣

道、鎮皆殉難,知府洪毓琛亦積勞病故。爾時,北自大甲南至嘉義三縣之交,盜

賊蜂起;官軍分中、南、北三路進剿,使克蕩平,其害較林爽文尤甚。」163

戴潮春,小名萬生

祖名神保(即戴天定),父松江,家巨富,住彰化拺東堡

四張犂莊(約當今日台中市北屯區仁義、四民、仁和、仁愛里一帶),世為北協

署稿書。前北協夏汝賢貪酷,偵知潮春為富家,任意勒索。潮春遂回家與其兄結

土地公會、八卦會,以爭田租。後來,兄死,更倡組天地會,入會者眾。當時彰

化縣高廷鏡,令潮春自備練勇三百名保路,聲勢甚大,並以潮春為左臂

。至此,

黨羽白日搶掠,潮春已無法控制,地方一時惶惶不安。164

戴潮春起事的導火線則是林日晟(林晟、憨虎晟)之加入戴潮春陣容。同治

元年(1862)3

月,台灣兵備道孔昭慈聞天地會眾滋漫,地方官漸不能控制,甚

至有會黨揭竿起事的傳聞,於是召淡水同知秋曰覲前來查辦。17

日,秋曰覲會

同營汛千餘名及勇首林日晟(帶義勇四百名)、林奠國(帶勇六百名)到達大墩

(今台中市區),林日晟突然倒戈相向,秋曰覲被殺,林奠國則率勇回守阿罩霧。

20

日,天地會眾攻下彰化城,孔昭慈飲藥自殺,夏汝賢受辱後憤死,戴潮春則

在鼓樂聲中騎馬入城,自

稱大元帥,而林日晟也自成一股勢力。1657

月時,候補

通判張世英與東勢角義首羅冠英駐兵翁仔社,並由羅冠英與翁仔社的廖廷鳳、廖

世元、林傳生等人帶粵勇對抗。閏 8 月 22

日,羅冠英攻克葫蘆墩汛,廖世元進

入圓寶莊,據之攻打圳寮,不過 28

日由於林日晟從彰化來相助,廖世元不敵戰

162

郭伶芬,〈清代台灣中部望族的對立與聯合-從戴潮春事件的

觀察〉,《台灣人文生態研究》,

第 4 卷第 1

期,2002

,頁 30。 163

蔡青筠,《戴案記略》,台北,台銀文叢第二○六種,1964

,頁 1。 164

吳德功,〈戴案記略〉,收入《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頁 3。 165

劉妮玲,《清代台灣民變研究》,台北市:師大,1983

,頁 146~147。

Page 6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57

死。然而在羅冠英等人抵抗戴亂時,糧餉成為張世英最頭痛的問題,後來在竹塹

的團練總局以及廖廷鳳協助之下才安撫下來。同治 2

年(1963)2 月羅冠英連復

馬公厝、新廣莊和霸雅街,並攻佔四張犁戴潮春的老家。166

中港陳家介入戴潮春事件的人物有二,一位是陳緝熙,

另一位是陳紹熙。陳

緝熙,對於地方公共事務參與不遺餘力,尤其是在平亂方面,漳泉、閩粵等地方

械鬥都可以看見陳緝熙的參與。對於戴潮春,文獻記戴:「同治元年戴潮春之役

與林占梅合籌防堵,已而大甲被圍,即率鄉勇往救,隨克彰化,以功奏獎五品藍

翎候選教諭。」167

從上述看來,緝熙是和林占梅一同防堵反清人士,兩人的合作

關係是可以確定的,但是兩人之間究竟是哪一方為主動則沒有交待清楚,學者的

說法也不一,根據林豪《東瀛紀事》有如下的記載:

同治元年春二月,總辦台北團練鹽運使銜浙江補用道林占梅(雪

村,竹塹人)設保安總局於

淡水廳治。先是占梅偵戴逆結會,知事在必

發,傳集紳商,設局團練,為事先預防計,同知秋曰覲不之善也。及曰

覲奉檄南下,占梅遂出貲備器械,積鉛藥,修城濠,募勇士,以生員鄭

秉經、貢生陳緝熙、職員翁林萃董其事,聯絡鄉民,訓練鄉勇。遣勇首

蔡宇總帶練勇,防守城外要害,以備非常,部署甫定而警報至。168

從以上的敘述看來,林占梅早已料到戴潮春會有所動作,早就在竹塹地區設

局辦理團練,因此而引起秋曰覲的不滿;從資料上看來,陳緝熙是處於被動的角

色,他是因為受林占梅之邀而結合民間以訓練鄉勇。但是也有其他文獻認為並非

是如此的,如蔡

青筠在《戴案紀略》中則說:

淡水紳士鄭如梁,翁林萃、鄭秉經、陳緝熙先聞秋丞之凶耗,公推

候選通判張實卿世英(紹興人)權視淡水廳事。世英素識紳士鹽運使司

浙江即用道林占梅有奇氣,乃與諸紳聯名稟請徐中丞宗幹舉占梅總辦台

北軍務。檄到,占梅慷慨受命,出家資募勇、備器械,設保安局於台北

166

林豪,《東瀛紀事》,中國方志叢書,台北市,成文,1983

,頁 42~44。 167

連橫,《台灣通史(三)》,卷三十五,〈孝義列傳〉,台北市:眾文,1979

,頁 1103

。台灣省

文獻委員會,《台灣省通志稿》,卷

七,〈人物志〉,第二冊,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50,

頁 138。 168

林豪,《東瀛紀事》,中國方志叢書,台北市,成文,1983

,頁 16~17。

Page 6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58

城中。以蔡宇為勇首。169

由上述說法看來,陳緝熙等淡水的士紳是處於主動的角色,林占梅之所以會

出資募勇是應諸紳士之請且又受徐宗幹之命。另一說法則是:

(同治元年)四月,林占梅聞變即向秋司馬之家索出關防,會同紳

士鄭如梁、翁林萃、鄭秉經、貢生陳緝熙,共請張世英暫視淡水廳箓,

即會稟徐中丞宗幹,細陳戰守,聯絡各莊社,招練鄉勇。梅出家貲,備

子藥,修器械,設保安局於城中,以蔡宇為勇首,統帶練勇。尋奉巡撫

徐宗幹頒給總辦台北軍務鈐記於林占梅,自是梅以平賊為已任,毀其家

以紓國難、人心賴以安。170

這種說法比較中肯,總之緝熙在地方上享有盛譽,可謂是地方上的領導型人

物,因此與鄰近的地方士紳皆有所聯絡,本身個性又富有急公好義之熱忱,因此

積極參與,出錢出力,「遣軍攻大甲時,軍費浩大,新竹總理林愿辦理安撫局抽

釐助餉外,陳緝熙又向

富戶勸捐」,171

其能夠向富戶勸捐,可見緝熙在地方上是

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地方人士對其也有相當的信賴感。

陳緝熙和林占梅所形成的反戴陣營在整個事件當中占有舉足輕重地位。戴案

歷時三年,波及地區北起大甲,南到嘉義,而竹塹地區之所以安然無事,陳緝熙

與林占梅的聯防貢獻很大。由於大甲扼彰化北上竹塹要衝,因此大甲若失守則竹

塹必然危殆,陳緝熙甚至出兵赴大甲以收復之。文獻記載:

先是,大甲士人王和尚偵知彰城破,率其黨莊柳、陳再添,與街民

王九螺勒迫舖戶莊民。時大甲守備洪先達、巡檢吳良棄城而奔。但賊各

不相服,互相齟齬

。戴潮春差蔣馬泉鎮大甲,全無紀律,索掠民間物件。

王、陳諸巨族,復恃勢凌人,民皆輕視,又畏王姓,故暫依之。馬泉依

王和尚為耳目,日坐堂上武斷,不預設備。5

月,占梅遣蔡宇等乘端午

日闖入東門,突擊破之。馬泉等奔回彰邑。陳緝熙諗王和尚,欲招之降,

而和尚知官軍止數百名,初 6

日大會賊黨,將大甲水道塞斷。大甲城中

素無水井,專恃溪水為食,百姓炊烟不舉。節婦余林氏年已六十餘,生

169

蔡青筠,《戴案紀略》,台北:台銀文叢第二○六種,1964

,頁 13。 170

吳德功,〈戴案記略〉,收入《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頁 12。 171

蔡青筠《戴案紀略》,台北:台銀文叢第二○六種,1964

,頁 16。

Page 6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59

平守苦節,當天叩首禱雨,以救萬民,甘霖遂降。練勇與民始安心固守,

勝氣百倍,以為天助。十三日,張世英率千總曾捷步、把總周長桂並檄

召翁仔社羅冠英、廖世元赴援

,大安港黃姓亦率族人拒賊。是日,軍威

大振,遂開城門出戰,擒賊渠戴瑞必,斬首示眾,賊退歸彰。戴逆以馬

泉不設備、預先請援師,斬之。使王和尚帶罪立功。二十一日,王和尚

糾偽掃北大元帥何守、偽將軍戴如川、陳鮄、劉安、陳在、陳梓生、陳

狗母、趙憨、林尚等大股賊,揚大旗為引路先鋒,共二十七營,旌旗遍

野,蜂擁齊集,水道復為斷絕,居民不敢出汲,城中窘甚。張世英令百

姓具香案請節婦復出禱雨,而立降亦如前。軍士更加奮勇。張世英登陴

擂鼓,羅冠英、蔡宇等各開門夾擊之。大甲解圍。172

由上述得知,戴潮春事件北只波及到大甲地區為

止,陳緝熙與林占梅的聯防

實功不可沒,也因此陳緝熙因功受獎五品藍翎候選教諭,使其社會地位因此更為

提高。

陳家另一位參與戴潮春事件的人物是陳紹熙,其父為伯林,咸豐 7

年(1857)

戴潮春反清,幫辦團練防務有功,173

其參與的過程如何則不得而知,應與陳緝熙

屬同一陣營。藉由這次的平戴行動,更加鞏固陳家在中港地區的領導地位,同時

也增進陳家與官府關係,使這些參與反戴的地方士紳強化彼此間的關係,甚至形

成跨地域的人際網絡。

「班兵不能滅賊,皆賴義民之力,繼以大兵,而後殄滅。是為班兵不得力之

明驗。」174

在清朝,協助清政府弭平

亂事,事後朝廷往往會賜給官職榮銜以為獎

賞。緝熙、紹熙兩人皆因參與討戴戰鬥而得到清廷封賞,因而提升了社會地位,

緝熙以功受獎五品藍翎候選教諭,175

紹熙則賞五品軍功頂戴,176

中港陳家於清朝

172

吳德功,〈戴案記略〉,收入《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頁 13~14。 173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台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第二冊,台北市:台灣文獻委員會,1950,

頁 179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總督府,1916

,頁 151~152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

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37。 174

姚瑩,《東槎紀略》,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97。 175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第二冊,台北市:台灣文獻委員會,1950,

頁 138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6

;連橫,《台灣通史(三)》,

卷三十五,〈孝義列傳〉,頁 1103

;黃旺成,《新竹縣志(七)》,卷九人物志,中國方志叢書,

成文出版社,1957

,頁 28。。 176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台灣省通志稿》,卷七人物志第二冊,台北市:台灣文獻委員會,1950

頁 179

;《台灣列紳傳》,頁 151~152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Page 6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60

時代社會發生動亂之時,選擇幫助清政府,一方面是為了要藉此確保身家安全,

另一方面也獲得政治上的利益,使其在鄉里社會中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並且隨

著功名地位的提高,更加奠定了陳家於中港地區舉足輕重的領導地位。在此之

前,陳家已為士紳階層,參與平定戴潮春抗清事件促使陳家的社會地位更為顯赫。

二、參與地方公共事務

(一)陳汝厚擔任中港街「總理」

清代台灣的地方公共事務,許多皆是在自治組織中進行,政府官方僅居於監

督的位置,因此許多地方上的公共事務是在官吏與地方紳商配合下完成。加上來

台的官吏調動頻繁,任期不長,對地方的事務皆不熟悉,所以許多地方事務的處

理,往往需借助地方紳商的力量,才能收到效果。177

陳汝厚即為陳其德,號興頌,同治 9

年(1870

)捐監生,。光緒元年(1875)

報捐州同,加五品銜,任中港街「總理」。178

「總理」一詞早在乾隆年間已有此

名稱,屢見於碑記中。179

例如:乾隆 36

年(1771

)「蔣公提碑記」內有「派委朱

登、陳朝棟等十六人,管工督

造」字樣;而立碑人為:總理戴天祿、董事朱登等

十六人。180

根據戴炎輝的說法,此時的總理、董事非街庄常置的鄉職,只是為了

某臨時工程的主宰者(總理)及輔助者(董事)而已。嘉慶年間始有關於總理鄉

職的資料;新竹廳志說:因人口日繁,民間自治氣運漸開,於嘉慶、道光年間,

淡水同知遂公認自治,於各莊設置總理、董事、莊正副。181道光 16

年(1836)

淡水同知婁雲所頒行「莊規禁約」之「莊規四則」內說:「各莊內設總理、董事、

莊正副、官給札諭、戳記,約束莊眾」。182

由上述可知,汝厚當任總理之時間為

光緒之後,已為常態之設立,地位比最初臨時工

程所立的要來得高些。

頁 237。

177

許永河,《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教學

碩士論文,2003

,頁 62 178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6。 179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

:聯經,1979

,頁 13。 180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

,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南部碑文一冊,臺北市 : 臺灣銀行,1966

,頁

88。 181

新竹縣總務課,《新竹廳志》,明治 41

年,頁 110~112。 182

陳培桂,《淡水廳志》,臺北市 : 臺灣銀行

,三冊,1963

,頁 388。

Page 6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61

對於總理的適格,可分為性格,家庭及社會背景,以及辦事能力三項:183

1

、性格:總理之為人,最重視其係「誠實」,稟及諭內說該人誠實者,

為數最多。在其次者為「謹慎」、「勤慎」、「勤勞」、「正直」、「素行端

莊」、「忠厚」等。

2

、家庭及社會背景:總理以「有家有室」為最重要;其意是總理有家

庭、有妻室且有正當職業。相反者乃,「赤傼(漢)單活,遊賭為業」,

即俗語所謂「羅漢腳」屬之;此乃總理的缺格者。其次為聲望素孚,

即選舉禀內所稱「民眾信服」或「素協眾望」。禀內偶而謂總理候選人

之家「丁多」;但此非關重

要。

3

、辦事能力:總理須辦理境內事務,故應具有辦事能力。選舉禀及保

結狀,每謂被舉人「公事諳練」或「明達庶務」。其次謂總理候選人「辦

事公正」或「秉公持正」。

除外,淡新檔案以外之文獻,總理的適格,有謂:「推薦老成、富裕、且兼

有名望、才學、熟悉地方事務之人」;或謂:「辦事廉正」,「廉正秉公,辦事能幹」

184

,《竹南鎮志》中亦有記載:「道光 16

年(1836)

,淡水同知頒發莊規禁約,

置總理、董事、庄副推行。總理、董事由當地街庄生員或監生以上年長者擔任。」

185

總理的職務,分成兩大類,即自治的職務與官治的職務。其中自治的職務包

含有約束庄民、維持秩序、調處、巡防及興修公共設施。官治的職務則有編造保

甲及戶口、捕犯解案、命盜重案的稟報、設隘防番、清庄聯甲、團練壯丁及清賦

等。186

綜合上述所言,總理一職是鄉庄自治體系中最重要的職位,從地方官的角度

而言,總理須自發性的維持地方治安。因此一般而言,總理大抵是由墾首、地方

大業戶或殷實之家出任,也就是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社會地位之人才能擔任。陳汝

183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1979

,頁 22~23。 184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1979

,頁 23。 185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10。 186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

:聯經,1979

,頁 31。

Page 6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62

厚在光緒年間擔任總理一職,可見當時陳家在中港地區已經具備相當顯赫的地方

威望,在地方有很大的影響力,才能在地方上脫穎而出。汝厚除了擔任中港街的

理一職之外,對於寺廟的管理與修建、地方橋樑的興建也出力不少。

二)參與慈裕宮的修建

清代台灣社會移民離鄉背井,心理孤單;赴台梯山航海,缺乏安全感,又因

荒蕪初闢,天災疫害頻仍;再加官府力量薄弱,兵燹械鬥屢屢,民間互助合作之

風特盛,常有結社組織,多由同鄉、同族或同業組成,以共同信仰神明為中心而

結合之,因而促成民俗宗教盛行,地方寺廟興建也隨之發達。台灣廟宇不僅是民

間信仰中心,同時也成為地方聚落與行會的自治中心,具有自衛、自治、涉外、

社交、教化、文化、娛樂等多元化之社會功能,舉凡地方之治安、產業、交通、

教育、聯誼

、娛樂…等活動,莫不透過寺廟以推行。寺廟與地方發展實在息息相

關。換言之,台灣民間信仰的歷史,與台灣移民史、台灣開拓史是同步發展的,

平行前進的。因此城鄉縉紳富戶往往首倡捐資,推動寺廟的興建與修建,從而擔

任「董事」、「首事」乙職。固然縉紳知曉運用寺廟來推進地方建設,興起慈善公

益事業,進而教化百姓,平定變亂,維持社會秩序,促進商務繁榮。另一方面不

容否認,也有「炫耀性」、「鞏固性」的作用以穩定其在社會上的地位,並且可支

配廟產、香火的收支。187

與陳家最有關聯的寺廟就屬中港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慈裕宮。慈裕宮俗稱

「媽祖宮(廟)」,又稱「天后宮」,奉祀天上聖母,俗稱中港媽祖,與北港、鹿

港媽祖並稱為台灣三媽祖,每年全島前來參拜信士絡繹不絕,香火鼎盛,馳譽遐

邇。

慈裕宮的歷史沿革,可分成三個時期,即鹽館前時期、南門口時期和番社邊

等三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稱為鹽館前時期:明永曆 15

年(1661

),漳、泉兩地人民開始渡

海來台,而當時漳人於今竹南之聚集中心即為鹽館前(今開元里),於是便由地

方耆老,初建一土壁茅頂廟宇,供奉中國來台之媽祖金身神像,嗣後又集資改建

187

詳見卓克華,〈台灣寺廟對地方貢獻〉,《台北文獻》直字 38

期,1976

年,12

月,頁 187~197;

陳小沖《台灣民間信仰》,一章〈台灣民間信仰的歷史淵源〉鷺江出版社,1993

,頁 1~32。

Page 6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63

土壁瓦頂宮殿型之廟宇。

第二個時期稱為南門口時期:清乾隆 48

年(1783

),因原廟基址面積過小,

於是再經地方信士,提議遷建原廟宇於南門口。日後,復因風雨侵蝕,於嘉慶

21

年(1861

)由士紳甘騰駒等人倡議予以修建。188

與陳家關係密切的是第三個時期-番社邊時期,而中港陳家最主要的參與者

即是任職慈裕宮董事的陳汝厚。道光 6

年(1825

),因地方發生分類械鬥,廟宇

遭受焚毀。又因原廟址地基低窪,每逢颱風大水,即被淹浸,眾議遷地重建。至

道光年間,始由董事陳汝厚(參事)、王炳乾(秀才)、許宗濂(

廩生)、黃斌甫

(秀才)、李廷賢(秀才)、陳石頭(秀才)等發起募資遷建於現地址,建築費用

數千元。

同治 13

年間(1874

),因丹悄剝落,廟貌陳舊,由董事陳汝厚等人發起集資

修建。仲冬落成時,欽命台灣掛印總兵武隆阿,適奉慈禧太后懿旨,獻匾:「允

王惟后」兼祝本宮重修。189

到了大正 7

年(1918

),因風雨剝蝕,金粉脫落,棟樑腐朽,損壞不堪,於

是由董事陳安瀾(秀才)、李呈材(秀才)、方清源(士紳)、蔡杜輝(總理)、方

學京(區長)、陳羹梅(庄長)、陳調元(局長)、方水龍(士紳)、許生(士紳)、

林炳炎(保正)等發起重建修護,歷經五載,至大正 11

年(1922)11 月 13 日

告成。190

在這裏值得一提的是,從日治時

期的這一次整修當中,已未見陳汝厚,

參與的人改由其二位兒子羹梅及調元來參與,而這兩位也是中港陳家在進入日治

時期在中港地區上最活躍的二人,這個部份,筆者將於下一章節中論述。

從慈裕宮的修建過程中可以看見陳氏家族大力參與的情形,不但陳汝厚以及

兒子羹梅、調元先後都曾擔任廟中的董事一職,在各個時期的修建工程中也看得

到陳家人員的參與,191這種情形可從表 3-5 陳家參與慈裕宮事業一覽表中略見一

斑,中港陳家各支派的成員都曾出資贊助慈裕宮的修建,時間從清朝歷經日治到

188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9~20。 189

許葉金,《中港慈裕宮志》,苗栗:中港慈裕宮管理委員會,1979

,頁 112。 190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2007

,頁 70。 191 根據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頁 35

的記載,董事一職

的名稱,就一般言,取意於協辦

首席之人;不但堡、總理區,即民間社團或財團亦予使用。董事論其性質,本為紳士、耆老之

類。

Page 7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64

民國時期,除了出錢之外也有獻楹聯,如:陳紹熙的三子陳心南就曾寫了一對楹

聯於慈裕宮之內,內容為:

「極坤德之洋洋聖母實為大慈母,新斯廟之奕奕瀛洲別有小湄洲」

192

而陳調元亦曾獻一對楹聯,這一對楹聯是由櫟社的創立者之一的林幼春所

寫,其內容為:

「再奠神區雙柱擎天懸日月,永綏斯土一航渡海壓風濤。」193

陳羹梅也獻了一對由施士法所寫的楹聯,內容為:

「九牧溯名宗迺聖迺神百世馨香身後史,七鯤瞻故宇美輪美奐萬家

燈火海中天。」194

同時根據筆者訪問慈裕宮的義工人員以及附近的耆老和陳里鐘先生,在今慈

裕宮後殿前的噴水池廣場土地即是由陳氏家族陳汝厚所捐贈,但是因產權問題,

廟中記錄

早已遺失。

除了慈裕宮之外,其他的廟宇也可見中港陳家的參與,貢生陳紹熙就曾在龍

鳳宮獻「惠我無疆」等字句,195龍鳳宮是於道光 16

年(1836)2

月所創建。主

神為天上聖母,相傳於永曆年間,隨鄭成功來台之一位武藝高強將軍,奉湄州天

上聖母神像到本地海濱(現龍鳳里八鄰)建小廟奉祀為始,後歷經數次的增建才

形成今天之風貌,龍鳳宮稱外媽祖,與中港慈裕宮之內媽祖相呼應。

192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54。 193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2007

,頁 74。 194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2007

,頁 75。 195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8。

Page 7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65

表 3-5 陳家參與慈裕宮事業一覽表

人 名 時 間 情 形

陳羹梅(庄長)

陳調元(局長) 大正 7

年(1918)

因風雨

剝蝕,金粉脫落,棟樑亦有腐朽,由董

事陳安瀾等倡議重建,羹梅和調元是當時主要

募資者。

陳羹梅 大正 11

年(1922) 出資壹佰拾元

陳萬濡 大正 11

年(1922) 出資捌拾元

陳調元 大正 11

年(1922) 出資陸拾元

陳萬揚 大正 11

年(1922) 出資肆拾元

陳里烈 大正 11

年(1922) 出資叁拾元

陳里松、陳乞食 大正 11

年(1922) 出資貳拾元

陳 龍 大正 11

年(1922) 出資拾元

陳調元 昭和 24

年(1935)

因兩次大地震損壞,特別捐款者,捐款拾萬圓

陳少圭、陳里塗

添丁、陳羹梅

民國 48

年(1959) 出資壹佰元

陳老乞食 民國 55

年(1966) 擔任修建委員

陳里茂 民國 55

年(1966) 出資伍仟元

陳清標、陳里堃 民國 55

年(1966) 出資壹仟元

陳里塗 民國 55

年(1966) 出資叁仟元

陳調元 民國 55

年(1966) 出資貳仟元

陳秀壁 民國 60

年(1971) 出資伍佰元

陳標童 民國 60

年(1971) 出資貳仟元

陳里宗 民國 65

年(1976) 出資壹仟元

陳里茂 民國 65

年(1976) 出資壹萬元

資料來源:整理自許葉金,《中港慈裕

宮志》,台北:龍記圖書,1980

,頁 112~180

Page 7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66

(三)參與大甲溪橋的興建

大甲溪為台灣的第五大溪,發源於中央山脈,向西流入台灣海峽,在台中大

甲附近出海,主流全長一百二十四公里。由於此溪的上游,海拔高達三千五百多

公尺,因此每到洪水期,往往水勢急湍,每秒鐘的洪流量約達一萬零六百立方公

尺。196

清領時期,由於大甲溪下游河道太寬,溪水盈涸不定,而且行政效率低落,

工程技術不足,所以一直無法有效的加以整治。197

再者,「大甲溪位於彰化縣、

淡水廳交界處,地當衝要。每遇春夏之交,溪水氾濫異常;田地多被衝沒,行人

溺斃者亦復不少,久為地方之患。」198

福建巡撫岑毓英於光緒 7

年(1881

)來

台巡閱時碰到台灣、台北兩府被颶風大雨肆虐,目睹各地災情慘重,民房倒塌甚

多,人口亦有傷斃。199

岑毓英認為辦理台防,必使中途無阻,文報暢行;如遇征調等事時,才不會

遲誤,因此,按大甲溪之溪況,勢必有所延誤。岑毓英於是著手進行整治大甲溪

的計劃,希望能將「兩岸荒地,招佃開墾」當即緣溪踏勘,發現此溪離海不遠,

兩旁背山,寬有六百二十餘丈。地段過闊,既不能建橋樑;盈涸無定,又不能行

舟楫。再三審度,惟有開挖河道,即以溪中亂石用蔑籠間雜鐵籠,裝築長隄,形

八字;將各股溪水束歸河中,流入於海,即可用舟過渡。200

由此可知,大甲溪

最初並無建橋計畫,但後來清政府指派台灣道劉璈前往勘查結果,發現後里庄(今

台中后里)與葫蘆墩(今台中豐原)之間的翁仔社(今豐原豐社里)附近,兩岸

都有石腳(岩石層),溪水從未衝塌,可供建橋,於是決定橋、堤同時動工。201

當時捐助人工,出錢出力的地方士紳,如今已無法逐一查知他們的姓名,但

196

洪敏麟,《台灣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89

,頁 13。 197

黃卓權,《

跨時代的台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

)》,台北縣中和:台灣分館,2004

頁 133。 198

岑毓英,「興修大甲溪河隄片」,見〈岑襄勤公奏稿選錄〉,《台灣關係文獻集零》,台北市:台

灣銀行,1972

,頁 116~117。 199

岑毓英,「台灣等處颶風大雨片」,見〈岑襄勤公奏稿選錄〉,《台灣關係文獻集零》,台北市:

台灣銀行,1972

,頁 112~113。 200

岑毓英,「興修大甲溪河隄片」,見〈岑襄勤公奏稿選錄〉,《台灣關係文獻集零》,台北市:台

灣銀行,1972

,頁 117。 201

劉璈,〈稟奉查勘彰化撲仔口等處

地形由〉,收錄於《巡台退思錄(第一冊)》,文海書局,1981,

頁 6~7。

Page 7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67

人數似乎不少,而且包含了漳、泉、粵三籍人士,就其涵蓋面與普遍性而言,這

項工程的動員力量,實為台灣空前之舉。這些人都是當時地方上舉足輕重的人

物,例如:板橋的台灣首富林

維源(漳籍)、竹塹的林汝梅(泉籍)、中港的陳汝

厚(泉籍)、苗栗的黃南球(粵籍)、社口庄林振芳(粵籍)、潭仔漧庄林其中、

霧峰的林朝棟和其族長輩林五香(漳籍)等,都一致出錢出力,為工程效力。202

當時陳汝厚擔任中港街總理,對於地方事務熱心參與,據《竹南鎮志》:「岑

撫台修建大甲溪橋,協助鳩工及運輸器材,效力不少。」203

由此可知,陳汝厚透

過公共事務的參與和當時台灣各地名望家族皆有聯繫,彼此的關係良好,即便這

樣的聯繫關係雖不能為陳氏家族帶來多大的實際助益,但對於陳氏家族在地方上

的聲望是有所提高的。更重要的一點,福建巡撫岑毓英在工程中結合了台灣北部

各籍地方菁英的力量,在此互相結識、觀摩,並且動員了各籍民夫萬人以上,共

同為全台性的公共工程而努力,藉此化解不少異籍之間的摩擦,並透過合作,培

養出整體性的共識情懷。204

這一點是相當難得的。

此外在港墘里中港渡頭的五福橋,根據碑文所記載,五福橋「為塹南由中港

而下、後壠而上,有中港渡;與之聯接者又有五福埔,長一千餘步,內接長溪、

外通大海、水漲則溢岸汪洋、水低則濡泥黏滑,既有厲揭之虞,復有顛危之厄。

行人至此,幾歎迷津;遊子於斯,難禁裹足。於是連集後壠、中港等處諸富紳,

舖戶等樂助捐金,共襄義舉

;堆積土石,成建長橋,仍因五福埔之義,而名曰五

福橋,其中可看到許多新竹、中港及後壠等地的士紳和商賈捐贈銀兩。」205

陳紹

熙捐銀十元也列名其中。原碑文已破壞斷成數片,後來依原碑重勒稙於今日之慈

裕宮內。可見陳氏家族對於地區公共事務的熱心參與。

202

鄭喜夫,《林朝棟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頁 20

;許雪姬,〈台灣近代化的幕

後功臣:林維源〉,《台灣近代名人誌》,第一冊,台北:自立晚報社,1987

,頁 11~25。 203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37。 204

黃卓權,《跨時代的台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

)》,台北縣中和,台灣分館,2004,

頁 137~138。 205

根據碑文記載有:增生鄭如蘭銀六十元。職員杜祥喜捐銀四十

元。林恆茂捐銀三十元。鄭穎

記捐銀二十元。大甲林印山捐銀十元。貢生林亨嘉捐銀十元。生員陳紹熙捐銀十元。後壠泉安

號捐銀十元。後壠益勝號捐銀十元。獺窟曾元舵捐銀十元。貢生陳思銘捐銀十元。監生陳武生

捐銀十元。中港洽成號捐銀十元。吞霄湯川盛捐銀六元。獺窟曾克虫每

捐銀六元。中港恆安號

捐銀六元。後壠益興號捐五元。汛官徐得高捐銀四元。中港林森觀捐銀四元。方啟賢捐銀四元。

楊檀捐銀三元。鼇頭元榮號捐銀二元。振昌號捐銀二元。金得勝捐銀二元。仁春(下闕)……。

春源(下闕)……。裕成(下闕)……。榮興(下闕)……。振興(下闕)……。

恆成(下闕)……。

泉利(下闕)……。和安(以下皆闕)……。

Page 7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68

(四)其他公共事務

除了上述之外,陳家也參與了義塚的修建工作。所謂的義塚又稱為義山,大

多是由士紳捐地,提供行旅死亡及無依孤獨或一般貧民埋葬。中港陳家渡台第四

代的陳肇熙即參與了中港義塚的修建工程,面積周圍有一里許,是在嘉慶年間所

設置的,即是今天竹南鎮的第二公墓所在地。206

此外

,在清朝,中港陳家也對地方上的教育事業貢獻良多。台灣在清代之教

育設施分為官學與鄉學。官學有縣儒學、書院及義學,鄉學有社學與民學私塾或

書房。中港陳家參與的則是民學的部份。書塾通常設在廟宇、宗祠或塾師之家,

塾師為舉人、秀才等熟通詩書之士,學生絕多為男生,女生佔不過百分之一。課

程最初教授讀寫三字經及千字文,逐漸進入古文詩賦。家庭富裕者,經考試進入

府縣儒學研修,準備參加科舉。207

中港陳家參與私塾的教育工作方面,最早有陳錫疇,曾在竹塹城內,以教讀

為業。根據《竹南鎮志》的記載,筆者整理成 3-6

這張表格,從表格中可以看到,

陳家族人參與中港地區私塾教育的是渡台第四代的陳紹熙,他對於地方事務出力

不少,前面筆者也提到紹熙曾參與平定戴潮春的亂事,同時對教育也不遺餘力,

清朝時期於咸豐年間在竹居書院擔任塾師,到了日治時期,致力於中港地方上的

教育事業,仍教授群童句讀;208

另一位則是來台第五代的陳芸南,陳芸南是陳紹

熙的次子,出生於同治 13

年(1874

),卒於民國 37

年(1948

),享壽七十五歲,

在光緒年間受到父親的影響也投入了地方上的教育工作,但不同的是,陳芸南是

在筆峰書院教讀,工詩文。209

206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99。 207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27。 208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37。 209

陳金田,《竹南鎮先賢名鑑初稿》,竹南鎮志編輯委員會,1980

,頁 82

Page 7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69

表 3-6 竹南鎮主要私塾與塾師一覽表

名稱 塾師 地點 年代 備註

愛蓮書院 許宗濂 中港 同治 廩生

竹居書院 鄭毓卿 山寮 光緒 中港公學校漢文教師

李呈材 中港 光緒 庠生

洪世儀 中港 同治 秀才

陳紹熙 中港 咸豐 附貢生

葉春興 中港 咸豐

謝希元 中港 咸豐

王炳乾 中港 日治 增生

李廷賢 海口 日治 廩生

陳榮 三角站 日治

彭阿鳳 中港 日治

鄭張皇 鹽館前 日治

筆峰書院 黃發盛 竹南 日治

陳芸南 中港 日治

李澄浦 中港 日治

陳雨亭 大埔 日治

料來源:竹南鎮志編輯委員會,《竹南鎮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27

說明:標楷體斜體字者為陳氏家族成員

Page 7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70

Page 7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71

第四章 日治時期政治經濟變遷與陳家的肆應

第一節 政權更迭下的調適

一、割讓前之台灣

康熙 22

年(1683

),施琅攻取台灣,以當時清朝的立場而言,許多大臣認為

台灣為彈丸之地,地處偏僻,治理不易,提議放棄台灣,將在台灣的漢人全數遷

回大陸,後雖經施琅力陳台灣國防地位的重要而收為版圖,但始終推行「防台而

治台」的消極政策,一直到了咸同年間列強侵略台灣之後,為保有台灣,進而以

其為海防中心和南洋船隊的根據地,清廷對台之治理才逐漸轉趨積極,開始推動

「新政」。

在列強當中,最積極侵台者為日本。早在十六世紀時,日本即有侵台的野心,

後因實行鎖國政策而作罷。到了十九世紀末期,日本推動了明治維新積極向外擴

張,台灣成為其進攻目標,因此,先有牡丹社侵台事件,緊接著又利用甲午戰爭

逼迫清廷簽下馬關條約,割讓台灣。

二、割台後台人之去留

光緒 21

年(1895

)割台確定之後,台灣成為日本國土的一部份,而依照「馬

關條約」的內容,其中第五款是有關人民去留的規定,全文如下:「本約批准交

換後

,限兩年之內日本國准清國讓與地方人民願遷居讓與地方之外者,任便賣所

有田地,退去界外。但限滿之後尚未遷徙者,宜視為日本國臣民。」210

因此,只

要不願意成為日本臣民者,皆可在二年之內離開台灣返回大陸,同時,一方面,

清廷也命令在台及來自大陸的文武官員回福建補用。211

在這政權移轉之際,台灣

社會的紛亂自不待言,因此早在割台前夕,日軍尚未進入台灣之前,全台即出現

首次的出走潮。

210

朱壽朋,《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文叢 277

),台北市:台灣銀行,1969

,頁 193。 211

大清德宗(光緒)皇帝實錄(五),卷 366

,台北:華文,1964

,頁 14b

,總頁 3325。

Page 7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72

面對台灣政權上的演變,台人的反應可分成四種類型,現分別簡述之:

第一類為內渡者:光緒 21

年(1895

)政權移轉之際,台灣社會一陣嘩然,

加上清朝

官吏以「日人之惡」來對台人進行宣導,導致民眾心生畏懼,紛紛逃離

台灣。212

同時,日軍逐步南下之後,代之而起的是許多趁火打劫的土匪勢力,頓

時全台的社會秩序陷入紛亂與恐怖當中。在「危邦不留,亂邦不居」的考量下,

是否能夠確保身家性命的安全,成了內渡者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不過這些內渡者

一般說來不外是有財富的士紳商賈階級及其眷屬,也只有他們才有此能力內渡,

而其內渡的原因,按照陳洛的分析有九:

(一)

世家望族,世代皆受清朝皇帝恩蔭封贈,紳士因曾身任官職,久

受清廷恩寵,故鼎革之時,不忘舊恩,而歸去甚多。

(二) 上層的士紳因進士出身而官尊職

貴,既得清帝隆恩,理應回歸中

國。

(三)

清時,舉人、進士出身之台人均可補知縣以上之官,而有秀才之

名者又皆希望成舉人、進士;目前,則降為平民,其有為官廳延

聘者,亦不過是基層吏員及閒散之職,因此有志於宦途者大多返

回中國。

(四)

依中國舊例,紳士不得出任原籍地之官吏,其獲清廷任用及各官

延聘者,均係幕僚賓朋,頗受禮遇,故此等人家大多返回中國。

(五)

清時,台地紳士、紳商除在台有房舍田園外,在大陸的祖籍亦建

業住家,父母墳墓亦在大陸的祖籍,此等人家亦大多返歸大陸。

(六)

台地紳士其著名者多係師儒,清時每設立高等學塾,其弟子皆得

業之士,目前這些

弟子均已休業,此後,全島將永無高等漢文學

塾,因此掌教士紳大多返歸中國。

(七)

從前台地各府、縣均設有書院及培元局,其經費由紳士、紳商義

捐,其田園由紳士收租以充院費,而由官長監督。每一府、縣之

秀才、童生均在該院會試,其膺上等者每月給予賞金,以資學費。

惟去年(1895

)以來,書院長久關閉,致貧儒無仰庇。

(八)

清時,紳士世家每廣廈高堂,侍從婢僕甚多,其家法內外嚴肅,

212

許永河,《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教學

碩士論文,2003

,頁 103。

Page 7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73

與官衙無異,欲會謁的親戚朋友亦須通達其意,然後始可入門升

堂;惟去年以來,警察憲兵任意穿堂入室,致使婦女驚惶,因此

而歸避大陸者為數不少。

(九)

清時,紳士、紳商具鄉望者

,均係剛正侃直之人,因此,鄉里奸

詐者及下流之輩每受紳士之指斥而頗受壓抑;現奸詐及下流之輩

應聘投入基層衙門者為數甚多,每思嫁禍紳士、紳商之家,以洩

宿怨,因而此等紳士之家返歸中國者甚多。213

另外有些內渡紳商是因為對日本領台後在風俗習慣之驟變下感到恐懼。依照

日方的調查,「禁止辮髮及矯正纏足為其最忌者,尤其懼怕者為日本方式之火葬。」

其次,「渠等最為悲傷者,在於杜絕功名之門」造成部份人士為此有意內渡者,「其

數或達一百人」214

到了台人去留決定國籍的期限已非常接近時,又再度掀起一陣

內渡潮,由於日人此時已經統治台灣二年的時間

,因此其內渡情形可視為總督府

施政的一項考驗,根據調查報告結果,除了台灣城內居民外,其他地區大部分的

居民極其平靜,好似定籍一事與本身無關,而各安其業。在這一波的內渡潮中,

大部分都是來台打工者或者是前面所提到在大陸有家族或財產者。215當中有少許

士紳則是因為日人對台的政策因素而在最後期限內選擇渡台,如《台灣新報》中

指出新竹地區因紳章的發給對象不得其人,同時因為當時地價回漲容易變現且

「政教互異,動輒得咎」,是使新竹士紳離去的三大原因。216

第二類為留台者,留台者亦分成二種,一種是無能力內渡者,以農工業者為

主,台

灣漢人多數是從閩、粵地區渡海來台,中國人原本就安土重遷,再加上渡

海來台實非易事,歷經千辛萬苦才遷至台灣,雖無大富,但總是安定下來,不願

遷移。而這批農工大眾一方面因為多屬貧賤而無遷徙之力;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中

國閩、粵地區的生活原本不易,返回並不會較好,故除部分豪農之外,鮮少內渡。

因此,迨至明治 29

年(1896

)年 12

月,據生員陳洛估計,以農、工為業者幾悉

數留台,返回祖籍者不過百分之一、二。217

213

台灣史料稿本第十一卷,明治 29 年 12 月 18

日,頁 657~665

,轉引自吳文星,《日據時期台

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頁 25~27。 214

《公文類纂》,新竹支廳機密報告,明治 29

年(1896)1

月,乙類永久第 12

卷, 215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30。 216

《台灣新報》,明治 30

年(1897)3 月 16

日。 217 吳文

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25。

Page 8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74

另一種則為商賈者,一般而言,商賈即是因為台灣之茶、樟腦、糖、米之利

而興業起家的,所謂有土斯有財,除了茶是因開港以

後所產生的新利殖之業外,

其餘皆多以拓墾起家,而走向商墾並重的經濟活動。218

而商賈留台的原因,根據

陳洛的整理,理由亦有四:一、台地物產豐饒,獲利多。二、台商已安其室家,

少有遠遊,若遷居他處,則將人地兩疏。三、目前稅賦甚輕,商賈皆感方便。四、

雖欲遷回中,但款項尚未收齊,且田園售價甚低,故仍少離去。219而其中內遷者

的商賈有很多都屬漕運業(船頭行)、郊商等,這類的商賈大多在清內地有事業

田產者,同時以其在台灣的商業形式也是屬於較容易脫產者。220

當時有不少士紳留台。由於士紳感到受清廷棄之於不顧的心理,「事難挽回,

赤子之失父母也,悲慘曷極!」加以當時的中國政府、社會又是混亂不堪,移

居中國對於生活上的保障不見得比在台灣有利,況且欲將台灣好不容易所建立起

來的財產放棄掉,又甚為不捨。221

選擇留台者也有許多是因為中國的環境因素,當時的大清國祚已走到盡頭,

對外又有列強的侵略:甲午戰爭過後,中國面臨了被瓜分的危機,「清廷時事日

非,德意志兵據膠州灣;日本依約退旅順,而俄羅斯據旅;退威海,而英吉利據

威海;藉詞均勢,復強租九龍地;法蘭西強租廣州灣;意大利亦覬覦三門灣。清

幾不國矣。」222

對內,此一時期因中國官苛民變而生的亂事、匪亂以及孫中山所

領導的革命運動,國家正陷入動盪不安當中,同時當時在中國的東南沿海鼠疫正

大流行,使整個東南半部,已無所謂的乾淨安樂之土。223使士紳深覺留在台灣這

塊熟悉之地較為有利。

218

涂照彥著,李明俊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1992

,頁 272~275。 219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6

,頁 57。 220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6

,頁 60。 221

許永河,《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教學

碩士論,2003,頁 108。 222

洪棄生,《贏海偕亡記》卷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41。 223

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台灣文化協會,1994

,頁 223。

Page 8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75

表 4-1 日據初台北地區獲頒紳章士紳退隱概況表

項別

姓名別

科名 年齡 家世

資產(日

圓) 主 要 活 動 備 註

陳雲林 貢生 53 豪農

恣情花竹,優遊自娛,參加揚文會 兄貢生儒林內渡

陳宗藩 貢生 79 豪農 十五萬

耆宿,參加揚文會

吳經蘭 貢生 79 地主富豪 十二萬

開門不出,鄉人以遺老視之 1899 歿

黃建勳 貢生 48 1900 歿

張豁然 貢生 50 1896 年 9 月任士商公會議長 1899 歿

蔡成金 貢生 50

設塾訓蒙,不預他事,曾參加揚文會;

晚年勉強出任保正,斿歿

1906 歿

陳福照 廪生 41 商 二千

閉門深巷,唯以訓蒙為天職,屢拒日人之徵用

陳作淦 廪生 46 一萬

垂帷授徒,閒居養志,詩書自娛,參加揚文會

鄭漢卿 廪生 41

學德俱高,杜門讀書,拒不應聘為公學校教師

1909 歿

黃 經 廪生 47 富商 學德俱高 1897 歿

賴維邦 廪生 57

設塾維生,四方來學者甚多,安貧樂

道,參加揚文會

1914 歿

陳進卿 生員 31 二千

於自宅招徒授經,志操清廉

陳鵷升 生員 47 一萬

屢亂招聘,唯設帳授徒,參加揚文會

陳廷植 生員 28 富農 五千

靜修自守,曾參加揚文會,迨至 1913

年因難拒日人之請,始任公學校漢文師

楊鳴謙 生貢 39 富商 四千

設筵講經終其身,參加揚文會 1907 歿

陳春華 生員 34

持身謙恭,不衒姓名 1898 歿

顏一瓢 生員 56

士商公會會員,垂帷授徒,飲酒賦詩,

怡然自娛,參加揚文會

1905 歿

林濟清 生員 49 富商

初為士商公會會員,後閉門讀書,不問世事之治亂

1910 歿

張丙丁 生員 28 中醫 兼設塾授徒 1913 歿

鄧岸登 生員 52 1901 歿

劉廷達 生員 50 富農 1899 歿

高元勳 生員 40

讀書之餘,寄情於丘壑間

賴國泰 生員 53

以設塾訓蒙維生,參加揚文會

邱 仁 生員 46

家無儋石之蓄,以訓蒙維生,安貧樂

道,參加揚文會

張時昌 生員 32

痛割讓致科舉之途絕,以詩文法帖自遣 1897 歿

王樹青 生員 41 1899 歿

陳景崠 生員 36 1897 歿

李春枝 生員 65 中醫 有列仙傳中人及桃源洞裡人之稱 1904 歿

Page 8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76

備註

1、 年齡係指 1895 之年齡

2、 揚文會成立於 1900 年 3 月224

資料來源: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5,

頁 34~36

第三類者為退隱者,這類者以士紳者為最多,包括一時退隱以避難,或長期

退隱不問世俗以消極的抵禦異國政權。225

在中國歷史上當異族入主時,士紳本就

有退隱的傳統;在台灣,退隱的士紳其行為每受到讚揚,鮮少受到責備,甚至有

多退隱者因其藝文活動而贏得更高的聲譽。影響所及,情勢稍定後,不少士紳

仍繼續過著退隱生活。226

從表 4-1

可以看到,一般退隱者以士紳為主,其原本在清領時期即為社會上

的中堅份子,同時年齡也屬於較長者,在心態上比年輕士紳更懷有遺民意識,再

加上這些退隱者也有一定資產,因此退隱對於家族的影響並不大。綜合上述,士

紳會選擇退隱之因,除了「遺民」心態和文化民族意識之影響外,據藍蘭

(H.J.Lamley

)指出,尚有以下數點:(一)由於一般民意不齒與日本合作,因

而增強了士紳對新政權的排斥。(二)許多絕望的士紳接受算命先生所稱在異族

統治下富貴榮華一場空的看法。(三)由於士紳在清代所抱持的舊標準和價值被

剝奪,致使其認為替日人工作無甚意義和鮮有前途。227

最後一類為內渡後又再回台者。內渡者又再回台,一般而言都是因為對於新

政權存有不確定性之心理,但其在台灣又擁有不少資產,這一型的人大多是屬於

社會上層,畢竟往返台海兩岸的費用不是一般人所能支付。在政權更迭之際,士

紳或是商賈由於擁有不少資產,因此短時期之內要將所有資產變賣自非容易之

事,因此都會選擇讓部份族人先留台、看守家產,觀望日人的接收情形,而一部

份人先行內渡,等台灣整體的社會秩序已然上了軌道

之後,且初期的武裝抗日行

224

「揚文會」根據吳文星的說法,係總督府所倡設的團體,幾乎網羅全台有科舉功名之士紳,

因此表中有半數以上的士紳參加該會;由於楊文會成立後並未產生實質的作用,故抱持退隱取

向的士紳即使一時參加該會,似乎並不意味已放棄原來的態度。參見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

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5

,頁 39。 225

許永河,《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教學

碩士論文,2003

,頁 105。 226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39。 227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39。

Page 8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77

動已漸消弭,待日本採取較溫和的文化對抗之後,在安全考量上無慮之下,多數

人都還是選擇回台,例如屬於地方望族的板橋林家、霧峰林家、與新竹鄭家,到

最後仍是選擇留在台灣。

在清日「鼎革」之際,殖民政府為了拉攏台灣的士紳、富豪,故採取安撫與

籠絡的做法,以爭取其支持與合作,並且對於內渡大陸士紳其在台的財產給予保

護,使其感念,轉而向新政權靠攏,例如苗栗豪紳黃南球於乙未割台時寓居廈門、

香港經商。由於他名下的廣泰墾號掌握樟腦主要產地,日本官方唯恐廣泰成組織

瓦解後樟腦業利權落入外人之手,極力邀請黃南球回

台。依報紙所言,兩任知事

村上義雄、櫻井勉曾歷次「函達歸里」,不過黃南球態度觀望,未有動作,明治

31

年(1898)7

月,苗栗辨務署署長囑鄭如磻前往告說,且由苗栗辨務署給領搬

回家族證明書,這時黃南球才回台。228

同時前面已經提及,大清國祚已走到了盡頭,而清朝政府的心態亦讓台灣士

紳感到失望,造成內渡的士紳或商賈有被排擠之感,如「人地已成生疏,且清廷

安撫無策,官署視為棄民,不相體恤,民間視若異類不願接納,歸回中國無從立

足,又不甘心放棄這片疆土,乃決意與台灣共存亡」,229

又有人感於「矧有草莽

效忠,如殷之頑民,背城一戰,或

斷將軍之頭,或效睢陽之烈,肝腦塗地,徒委

諸白場衰草之間,中朝未下旌忠之詔,豈不哀哉!」。230

因此在這種情形之下,

有許多的內渡者也在日本統治之後局勢較為穩定下選擇回台。

日本領台初期,也有部份地方菁英響應台灣民主國,組織義軍,抵抗日人。

一般而言,這些參與抗日行動的地方菁英,大多屬於下層士紳及地主、富豪等次

級領導人物,其心境與動機,根據學者的整理,不外有下列幾種:(一)由於若

拋棄台灣的田園廬舍,返回中國亦無家可歸,因此乃以破釜沈舟之心,不管有無

勝算或一再挫敗,亦奮戰到底。壯烈犧牲的吳湯興、江國輝、姜紹祖、徐驤、林

崑岡等心境之寫照,正如徐驤所嘆云者:「此地不守,台灣亡矣,吾不願生還中

原也。」至於胡嘉猷、蘇力、簡成功等,雖然最後或內渡,或歸順,惟其原先仍

屢挫屢戰,並非一戰即逃亡或歸降。(二)就諸人的經歷觀之,異於丘逢甲、林

228

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2004

,頁 51。 229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

》,台大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6

,頁 108。 230

吳德功,〈台灣隨筆〉,《割台三記》,南投,台灣省

文獻委員會,1993

,頁 75。

Page 8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78

維源、林朝棟等上層紳商,而均是小地區草根性強烈的領導人物,其活動範圍較

狹窄,見聞亦較少。因此對其所屬的地區懷抱強烈的鄉土感情,乃為保衛其家鄉

而戰。(三)台灣為中國海外邊陲,加以歸清後長期被當作特殊地區,故亂事頻

生,影響所及,各地自衛武力發達,使台人具有強烈的武力自救意識。(四)為

維護傳統的風俗習慣,亦

即是基於文化民族主義意識而戰。231

綜合上述所言,面對政權更迭之際,因為立場考量不同,家庭的經濟狀況不

同,再加上受過的教育不同而有不同的應變動作,有歸順,也有抵抗;有離台內

渡者,也有留台者;後來留居台灣者,當中也有自始即留居者,或一度內渡再返

台者;形形色色,不一而足。至於中港陳家的考量又是如何,為何最後還是選擇

留台,以下將分析之。

三、陳家的肆應

領台初期,日本由北而南接收台灣,海軍大將子爵樺山資紀帶兵五千,從三

貂角澳底登岸。232

台人有許多士紳憤起抵抗,並組「台灣民主國」,推唐景崧為

總統,以陳季同為外務卿,以邱

逢甲為內務卿和義軍統領,以陳儒林諸紳為議員。

233

但是就在日軍於澳底上岸後不久,台灣民主國就已經視同瓦解,唐景崧等人也

在失敗前後相繼內渡。

台北城是以兵不血刃的方式為日本軍所佔據的,在唐總統於 5 月 12 日夜逃

內渡之後,234

原本抵禦日軍的軍隊卻與亂民無異,大肆的破壞劫掠市街,街衢積

屍遍地,連府庫內積屍亦高達 400

餘具,235

團勇成了土匪,於是士紳劉廷玉、陳

儒林等,以及洋商李春生請洋人迎日軍安民。其後由辜顯榮代表台北士紳,於

14

日往請。學務部長伊澤修二同水野遵巡哨,遂引見樺山及山田大尉,極言亂

民之變,願為前導。236台北城就在

這樣的情況下不戰而降,6 月 17

日,日本殖

民政府於焉舉行「始政式」,宣告統治台灣。

231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16~17。 232

吳德功,〈讓台記〉,《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頁 121。 233

吳德功,〈讓台記〉,《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頁 121。 234

吳德功,〈讓台記〉,《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頁 126。 235

思痛子,〈東方兵事紀略〉,《台海思慟錄》,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1993

,頁 54。 236

吳德功,〈讓台記〉,《吳德功

先生全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頁 126。

Page 8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79

日軍很輕易的進入台北城,但是南下的接收工作卻遭遇到激烈的抵抗,竹苗

地區一帶,有梁成木丹

、邱國霖、吳湯興、徐驤、丘逢甲、謝道隆、黃南球等人

出面領導抗日。237

其中以吳湯興的客籍義軍聲勢最為盛大,只可惜在新竹地區,

發生了棟軍、客勇、廣勇三方互擊的重大事件。238也因此新竹士紳對棟軍和客籍

鄉勇產生反感,於是在吳湯興、徐驤等戰敗奔回苗栗之後,新竹紳士鄭、林等姓

率眾迎請日軍入城以安民心。239

當局旋於新竹街設置新竹支廳,歸台北縣管轄,

並使部隊入駐北

門鄭如蘭、西門林達夫(為林占梅之子)宅第。240

日軍只留二千餘人駐守新竹,並派二守備兵把守香山大路,與吳湯興、徐驤

等在頭份地區大小數十戰,不分勝負。7 月 25

日,新楚軍抵中港並進紮頭份。8

月 8

日,日本北白川宮親王率隊攻新竹尖筆山,241是時新楚軍數營在尖筆山附

近,雙方激戰,鎗礮聲震山谷。午後十時,日軍一齊突入,新楚軍敗績。242

於是,

日軍進入中港,設台北縣新竹支廳竹南一堡中港街。243此時竹南中港街之陳汝

厚、許宗濂、蔡杜輝三人迎日軍進中港。由於中港地區此時人心惶惶,中港陳汝

厚在地方上素為名望之人,因此面對割台之際所造成的社

會不安,由其出面負責

安撫人心,《台灣列紳傳》中記載:「乙未割讓時,人心激昂,物論鼎沸,莊民動

思亂,參事天賦豪邁,識見賅博,膽略不羣,然能解理義,仍詳明台灣草創來由,

徐說世界平和所趨,論斷順逆,早決向背,慰撫人心。」244

許宗濂則負責徵糧、

搬運,245

與陳參事共同出面為維持地方斡旋奔走;246

蔡杜輝則負責嚮導偵察、募

丁課役、發號司令,247

最後這三人皆獲得日軍兵站司令官授受感謝狀。

237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6

,頁 7。 238

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2004

,頁 31

。「棟軍」是指應唐景嵩之邀北援的林朝棟部隊,在新竹方面集結,守禦日

軍;「廣勇」是指當時被安排駐守在竹蓮寺附近巡司埔庄、新興庄幾個發展較晚的聚落以外的

田園墓塚。 239

吳德功,〈讓台記〉,《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

會,1992

,頁 134。 240

波越重之,《新竹廳志》,台北:成文,1985

,據明治四年(1908

)排印本重印,頁 117。 241

原文「筆尖山」,實應為「尖筆山」,現屬於竹南鎮內,根據《竹南鎮志》記載,標高一○二.

四五公尺,二等三角點。以山峰為中心綿延曲折成東西走向,形成本鎮北方丘凌地帶。山雖不

高,但翠聳碧繞,姿容秀朗,頗富山海景色。 242

吳德功,〈讓台記〉,《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頁 135~140。 243

竹南鎮志鍽輯會,《竹南鎮志》,〈竹南鎮大事記〉,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四)。 244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

,頁 149~150。 245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

,頁 149~152。 246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

,頁 151。 247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

,頁 149~152。

Page 8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80

其實早在日本領台消息一傳出後,陳氏家族的大家長陳汝厚,他最擔心的是

日本會不會大肆屠殺台灣人民,如此將會立即危及族人生命的安全,同時也擔心

日人是

否會掠奪家產使財產受到威脅,於是在早先,陳汝厚便派人留守家園,而

自已則親自帶著十幾個族人,將可以帶走的家當全數帶至船上,希望能夠先至中

國福建避風頭,等到日本統治台灣情形穩定之後再做打算。在回中國的途中曾經

發生一段小插曲:當陳汝厚一行人的船航行快到岸時,突然遇到大風雨,將船快

打沉了。正當此際,陳汝厚命人點香當場跪地向天祈禱,就在這時有一隻鯨魚頂

住了船的破洞,防止船繼續進水,最後才能平安到岸,而這隻鯨魚就是曾經擱淺

在中港海邊,原本即將遭人所殺,因為陳汝厚見其眼神似乎在哭泣,於是不忍心,

將牠買了之後放生,所以陳汝

厚一直認為搭救他們的就是這條報恩的鯨魚,並將

這段傳奇性的故事講述給後代子孫聽。248

陳汝厚在中國並未久留,在得知日本並非都是用武力來對付漢人之後,隨即

返台。畢竟陳氏來台已歷經好幾代,族產家業皆在台灣,如定居福建則除了面對

陌生的環境之外,一切皆得從頭開始,所以在面對台灣政權更迭之際,陳氏最初

只是處於觀望的態度,並非真的下定決心內渡,之後又選擇返台,並且與中港士

紳出面迎日軍進城,根據筆者訪談陳氏家族後代,分析其原因有下列幾點:249

一、因在台已經有田園、家屋、祖墳、祖產以及累積已久的社會網絡,由於來台

已過四代,與中

國也顯少聯繫,與一般內渡者在中國還有家族或是財產者不

同,回到中國之後一切必須從頭做起,這也是留台者普遍的原因之一。

二、陳氏個性原本就是非常溫和且愛好和平,認為只要家族人員不受迫害,同時

亦能保有祖先所開創的事業,對陳氏家族的大家長陳汝厚而言就是最重要

的,這也是當時選擇留台人士之一般特性。

三、陳汝厚在清朝之時即為中港之總理,對於地方上大小事務皆多少都有參與,

再加上在地方上,具有一定聲望,因此對於地方上的人民總有一定的責任

感,因此在遭逢政權更迭之際,認為必須預防附近盜匪傷及中港地區的百姓。

汝厚與地方士紳迎日

軍入中港後竹南一帶才安定下來。由於日本政府對各地

248 2005、8、30

陳氏後代子孫陳里鐘先生口述。 249 2005、8、30

陳氏後代子孫陳里鐘先生口述。

Page 8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81

紳士、富豪等社會領導階層採取安撫和籠絡的政策(這個部份筆者在往後幾節中

會再論述),以此爭取其支持和合作,在日軍接收台灣政策並非單一全屬暴力手

段之下,中港陳家在顧及上述三點之後選擇留台。根據學者研究,不少內渡士紳

及富豪紛紛遣其族人或攜眷親屬返台,其主要目的在於保全或處理在台產業,例

如板橋林維源、霧峰林朝棟、台南陳望曾、基隆江呈輝等家族。250而這些地方士

紳到最後也都未再離台。

日本治台之後,內渡者其實所占比例不多,同時日本一方面也進行安撫士紳

的動作,向內渡者

喊話使其返台,受此影響而回來的人也不少,中港陳家是否是

受到日本喊話的影響下返台已不得而知。綜觀台灣士民的去留狀況,陳洛在明治

31

年(1896

)底接受民政局外事課囑託,進行調查,且提供意見,結果為:農

工業者幾悉數留台,回中國的百人中不過一、二人,富商大賈,留台十有八、九,

歸清者不過十分之一、二。唯有貴族及紳士之家,留台、內渡皆居其半。251而正

如前述,那些選擇內渡的少數者後來也大半返台。

總而言之,中港陳家在政權移轉之際,早先,部份族人在陳汝厚率領之下,

一度內渡後而又返台,最後選擇了與日本殖民政府合作的關係。中港陳家之陳汝

厚在當時考慮的重點,一為族人的生命安全;二為祖先辛苦經營的家業成果;三

則為廣大的中港地區人民的安全。同時在中港地區原本即以商人為多,畢竟對商

人而言,能否在安定的環境中經商才是最重要的。選擇居台與日本政府合作,對

陳家日後有很大的影響,不但促使陳家在日治時期能夠延續其清朝時代的社會上

層或地方菁英,同時也鞏固了陳家於中港地區的影響力,甚至藉此亦培養出新一

代的社會領導人。

250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30。 251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6

,頁 57。

Page 8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82

第二節 出任地方公職

一、中港地區紳章的授與與陳氏家族

「紳章制度」之起源,據民政局長水野遵的說法,乃是為了優遇台灣的德望

家族

與讀書人,以求台灣能維持平和。252

而根據《台灣列紳傳》凡例所述,「是

所以優恤遺賢、慰撫逸民,兼勸獎德化,維經風教也」、「凡士大夫居鄉而曾經官

職科第者,並文舉德行、名族富豪,孰咸享斯特典」253

,日人輿論亦認為「縉紳

為地方之中堅,以學識德望為鄉里所依賴,宜加以禮遇,以助文明化育」254

。由

此可知紳章制度的構想是為了取代清朝時期的科舉制度以籠絡紳商等社會菁

英,如此將有利於日人之統治。

於是明治 31

年(1896

)年 10

月,總督府發布「台灣紳章條規」,第一條為

「所有台灣人民中,有學識或資望者,照本條規給與紳章佩用」;

第二條為「其

紳章只准本人佩用」;第三條為「領紳章者嗣後遇有劣跡,不合之事,則追回該

章」;第四條為「規範紳章之圖式」。255次年 1 月 10

日,將圖式送至日本東京製

造;到了 3 月 16

日,督府方才通知各地方官廳,依「取扱內規」進行調查,256但

是由於調查原則非常模糊,因此台北縣在調查時另外自訂有「紳士調查凡例」,

凡例內容如下:

1、寧缺勿濫

2、

紳士是指秀才或因助官捐金而得有品第之人,但仍須具有代表性者方得計入

3、

內渡而未歸者,不計。

4、

除非有特殊事由,否則監生,例貢生等「銀買的秀才」,不計。

5、

武秀才,不計。

252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1996

,頁 113。 253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國立台灣

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頁 18。 254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63。 255

〈台灣總督府府報〉,第 24 號

,《台灣新報》,第 43

號,1896 年 10 月 23

日,附錄。正文所

列之規文,轉引自翌日同報中的漢譯文。 256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 1895~1905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6

,頁 114。

Page 8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83

6、

若僅是鄉望,則難得劃一,故

應如大龍峒富紳王慶忠般方計入。257

由上可知,台灣總督所頒授紳章之對象以「正途」出身,即經清代文科科舉

考試出身之文生員以上的紳士為主,因此捐納所得之監生、例貢生以及武秀才等

被排除在外,此外,還包含一些具有特殊條件或能窺其意者,實指一些對日領台

有功或效力地方之人士。依照台灣日日新報所述:「紳章資格第一要有學識,第

二要有名望,但兩者兼有者殊為難得,有學識者誠淡薄,有資產者誠豪蕩。由於

兩者難全,致使凡庸濫邀恩賞。今後凡於學識名望兩者有一足為眾人模範,即堪

受賜章恩澤。」由此可知頒布標準的放寬。258

但是吾人從台

灣總督實施的時間點來看,台灣總督在明治 29

年(1896)10

月 1

日公布「台灣紳章條規」後,立即於次年的 4

月就首次頒發紳章,時間上極

為短促,何以在短短五、六個月的時間內就頒發,其時間點距離 5 月決定去留之

日非常接近,可見日本政府在頒發紳章時的政治因素考量很大。自此台灣總督進

行首次的紳章頒佈,直至大正 15

年(1926

)止,新、苗地區共頒發十次,時間

集中於明治 30

年(1897

)、明治 32

年(1899

)、明治 35

年(1902

)、明治 38 年

(1905

)、大正 2

年(1913

)、大正 4

年(1915

)以及大正 7

年(1918)。259

對於紳章制度而言,社會上的反應其實有二面的說法。有些報導指出,一般

民眾反應甚佳,蓋因過去總督府採用為通譯或偵探之台人,狐假虎威、欺凌民眾

者為數不少,造成一般民眾對總督府的施政抱著懷疑態度;紳章的授與除了證明

紳士之資格外,並表示總督府崇文尚德之意。結果,接受紳章者感到光榮,民眾

則頌揚此一美舉,始信總督府過去採用通譯、偵探係因應需要的一時權宜之舉,

並非重視此輩。260

但是同時亦有反面之看法,在明治 30

年(1897

)第一次授封

後,根據《台灣日日新報》記者指出:「台灣舊政府時代所有在籍之舉貢廩增附

生各生,以及領土

以來效力地方上之公共事務者,均給予紳章」261

。但是也有許

多人在地方上為重要人物,具科第品銜,有資產、名望,有的則參與紳商保良局,

理應深為殖民當局所知,乃未列入首批授紳名單內,例如:新竹鄭用錫則是這一

257

〈一五:台北縣陳慶勛外二百七十名

紳章附與〉,《公文類纂》,明治 30

年,甲永,第 6

卷。 258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2

年【1899】12 月 16

日。 259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國立台灣

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頁 17~18。 260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63。 261

《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明治 43

年(1910)2 月 23

日。

Page 9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84

次授封的遺珠之憾,也因此在第一次授紳後不久,參觀紳章授受典禮的《台灣新

報》記者即發出異議,認為有「名位俱無之輩」得授紳章,而品學兼優者反遭摒

棄的情形。262

表 4-2 中港地區佩授紳章人士一覽表

姓 名 佩 授 日 期 受封身分 事 蹟

陳汝厚 明治 30 年 4

月(1897) 監生

乙未割台之際,早決嚮背,慰撫人心

陳紹熙 明治 30 年 4

月(1897) 附貢生

為群童授句讀,間則移竹澆蘭,心情

恬澹

許宗濂 明治 30 年 4

月(1897) 秀才

乙未割讓時,與陳參事協心,嚴緝人

心,維特皇軍,斡旋奔走,最竭力

李廷賢 明治 30 年 4

月(1897) 秀才

乙未鼎革後,慰撫地方人心,講書授

黃克昌 明治 30 年 4

月(1897) 秀才

與陳汝厚參事、許宗濂先生,協心戮

力,救濟乙末變革時局,頗有功

陳安瀾 明治 30 年 4

月(1897) 秀才

營盤邊庄長,學德位高

洪世儀 明治 30 年 4

月(1897) 秀才 事蹟未詳

方學京 明治38年12

月(1905) 無

年少忽逢乙未滄桑之變,初受句讀于

舊塾師,後學國語于傳習所,身生于

富家而奉職于警吏

蔡杜輝 明治38年12

月(1905) 無

日軍進中港,嚮導偵察,募丁課役

陳羹梅 大正 4 年 4

月(1915) 無 事蹟未詳

方清源 時間待查 無

樂善好施,率先地方公益,且捐修中

港溪頂渡

備註

資料來源:整理自《竹南鎮志》,頁 234~239

,《台灣列紳傳》149~153。

按表 4-2

來看,中港地區頒授紳章的情形,以時間上來看,除了方學京、蔡

杜輝、陳羹梅和

方清源之外,其餘的都是在最初之時也就是明治 30

年(1897)

262

皮裏春秋生,〈疑團待剖〉,《台灣新報》1898 年 4 月 1

日,一版。

Page 9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85

首次的頒發中即頒授,這種情形與中港地區紳民對日態度有著一定的關係,「明

治 30

年(1897)1 月 20

日,民政局長水野遵於巡迴至中港時,對當地紳民、總

代言及苗栗地區未涉動亂,表現優良……」263

由此可見,台灣總督對於中港地區

士紳在面對日軍到來的反應情形很滿意,故首次頒授紳章,即將當時中港地方菁

英列入,因此中港地區在紳章的授封上,其政治上的考量因素顯然較重。

再來就其人物言,紳章頒授者大部分為具秀才以上之功名,如許宗濂、李廷

賢、陳安瀾、黃克昌、洪世儀等皆為秀

才;陳紹熙的附貢生亦為秀才之一,陳紹

熙在乙未割台之際,年齡已過七十,對於地方上之公共事務參與不多,多半時間

都在從事教讀工作,台灣總督即以「明治 30

年(1897)4

月,台灣總督府優遇

前朝遺賢,授佩紳章」。264

紹熙為伯林五大房之第五房,由於遭逢日本領台之變時年紀已大,同時亦

深受儒家傳統思想的影響,如同新竹鄭家之鄭如蘭,在面對世變時的態度上幾乎

是呈現退隱的狀況,而這樣的觀念也影響其後代,其子有四,其中在日治時期有

參與政治活動出任公職的只有陳心南一人,265

這可能是受其父親影響。這情形在

陳汝厚這一房支表現就不盡相同。

陳汝厚在日治時期一樣活躍於中港地區政治、

社會的舞台當中,而此表現似乎也影響了其子陳羹梅和陳調元,兄弟兩人繼承其

父,延續陳家在中港地區上的政治及社會地位,成為中港陳氏家族中發展最光鮮

亮麗的一支。

以上所述皆為正途出身的文生員,符合「紳士調查凡例」的一般條件要求。

再從這些正途出身的人當中來分析其授封之事蹟來看,其中許宗濂「乙未割讓

時,與陳參事協心,嚴緝人心,維持皇軍,斡旋奔走,最竭力」;李廷賢「乙未

鼎革後,慰撫地方人心,講書授徒」;黃克昌「與陳汝厚參事、許宗濂先生,協

心戮力,救濟乙未變革時局,頗有功」,而洪世儀

授封事蹟未詳,看來大部份授

封紳章的除了具秀才以上資格之正當理由之外,明顯與最初在面對日本接收之時

的表現態度有關,中港地區的地方士紳於日本軍隊到達中港之時不但沒有反抗,

甚至與之合作共同維特治安。單純因為有學識而授封者只有陳紹熙,其事蹟為「為

263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國立台灣

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年,頁 22。 264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

,頁 152。 265 心南於 1913-1918

年擔任中港區之書記。

Page 9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86

群童授句讀,間則移竹澆蘭,心情恬澹。」

除了具秀才以上功名之正途出身資歷以外,也有無任何功名而受封者,如:

蔡杜輝、方學京、方清源。而陳汝厚的捐監生也並非是可以授封之文生員,之所

以能夠授封實根據凡例第 4

點之「特殊事由」。陳氏家族之陳汝厚在明治 30 年

(1897

)時第一次頒發紳章

時即授封紳章,當時身分是捐監生和候選州同,按規

定是不能授封紳章。他之所以被列入頒授之對象,實在係因陳汝厚是中港迎日軍

進城的主要領導者,並且負責慰撫人心、運送糧餉,同時日本元帥北白川宮載仁

親王殿下,率軍至中港,當時即下榻於陳家邸第,266

汝厚還因此而獲頒感謝狀。

在中港地區不是正式資格但亦授封者,另有蔡杜輝、方學京和方清源三人。

蔡杜輝在日軍入中港之際「嚮導偵察,募丁課役,叱吒左右而狂奔者」,267因此

在明治 38

年(1905)12

月授佩紳章。方學京也於同年 12 月查核廳長薦請下授

佩紳章,據《台灣列紳傳》中所述:「年少而忽

逢乙未滄桑之變,初受句讀于舊

塾,後學國語于傳習所,身生于富家而奉職于警吏,備嘗辛酸,練習事務,復無

毫顧毀譽褒貶,其堅忍精強」268

;方清源則是「樂善好施,率先地方公益,且捐

修中港溪頂渡,日政府授佩紳章」,其所授封的時間都較晚,屬於因特殊功績而

受封者。

另外,從中港地區的居民性質來看,據大正 10

年(1921

)統計的人口資料,

其中以閩籍的人口為多,男性有 1970

人,女性有 1899

人;而粵籍的人口,男女

加起來一共也只有 32

位(表 4-3

);中港自清代雍正年起已為一貿易頗為興盛之

港口,《大日本地名辭書》中即謂:「開拓竹塹

地區之漢人大多由中港及舊港上陸,

雍正 9

年(1731

)以中港為島內貿易港」269

,雖然中港至日治時期以後,港口的

性質只限於本島貿易,且自從縱貫鐵路舖設後則日漸衰微。但是在此之前中港一

直是以貿易為主,270

居民以商人為多,而大部又屬閩籍,民族意識和團體內聚力

均不強,在面對政權改變時,其反應與大部份從事農墾而民族意織較強的粵籍人

士不盡相同,商人務實比較會以利益為考量,所以當台灣在面臨政權轉移之際,

日軍進入中港地區之時,中港地區的紳民並未有太大的抵抗,而這波迎取日軍的

266 鷹取

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

,頁 150。 267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

,頁 152。 268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

,頁 149。 269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2。 270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2。

Page 9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87

中港士紳就成為日人統治中港地區的主要「協力者」。

如前所

述,中港陳家自陳錫疇考上生員起,已由富豪晉升士紳家族,清季成

為中港地區影響力最大首屈一指的地方望族,進入日治時期之後,陳家也因其在

中港地區的領導地位,成為日軍拉攏的對象之一,從表 4-2 中港地區授封紳章人

士一覽表中可以看出,在十一名頒授紳章的人士中,陳家就占了三位,即陳汝厚、

陳紹熙和陳羹梅,如此之比例在中港地區算是相當特殊,在中港地區尚未找到其

他家族有如此多人授封紳章者。而在陳家的授封者中,陳汝厚與陳羹梅是父子關

係,汝厚在清朝之時已是中港地區的總理,兩父子的授封時間並未相同,其中代

表的也是陳氏家族勢力的一種延

續。與日人保持良好關係,陳氏家族可以歷經清

朝與日治時期始終能維持家族地位與勢力不墜之基本原因。

表 4-3 大正 10

年(1921

)竹南庄戶口表

人 口 數

閩籍 粵籍 平埔

族 外省籍 日僑 合計 字

鄰 戶數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港 6 66 814 1970 1899 14 18 8 4 6 2 6 6 2004 1929 3993

2 19 214 625 627 10 6 7 4 642 637 1279

口 2 25 247 900 857 1 2 1 902 859 1761

南 1 23 344 527 489 142 108 1 8 159 129 837 726 1563

1 8 79 210 185 24 27 5 1 239 213 452

2 25 299 950 941 5 7 2 3 957 951 1908

埔 2 18 231 659 731 53 36 1 1 714 767 1481

5 62 186 157 16 13 202 170 372

1

10 138 390 372 8 8 398 380 778

1

7 199 2428 6417 6258 272 223 9 5 17 5 180 141 6895 6632 13527

Page 9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88

資料來源: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43

總之,就如同陳里鐘先生所言,陳家的產業皆在台灣,因此陳家人的心態上

是以固其家本為出發點,盡量減少與日本政府正面衝突

,以達到維繫家業興盛的

目的,同時當時已為中港地區主要地方領導人物的陳汝厚,對地方上的人民有一

份使命感,因此為了維繫地方上人民的生命、財產等安全,也不願見到流血事件

發生。因此,選擇以「息事寧人」之態與日人合作。

二、日治時期陳家的政治參與

(一)陳汝厚擔任參事

「參事」之設,始於明治 30

年(1897

)。該年 5

月,總督府發布「台灣總督

府地方官官制」,分台灣為六縣三廳,規定縣、廳可置五人以內之參事,享奏任

官待遇,以縣、廳管內有學識名望者充之。辨務署亦置參事,享判任官待遇,其

餘同縣、廳參事。參事就管內相關行

政事務,對行政首長詢問加以陳述之。271一

般而言,縣參事係由總督遴選該縣內有學識名望之台人,呈報內閣總理核可

與紳章制度一樣,參事之設置也是總督府當局在理解地方存在有力人士企圖

加以寵絡和利用之後的創舉。272

根據報導,民政局長水野遵明治 30

年(1897)1

月 22

日於中港地區對當地的紳民說道:「……我總督府欲開登用台人之路,量材

任能,乃擬本年 4

月創設公舉之法,其舉於庄者為庄長,舉於街者任為街長,舉

於堡者任為堡重職,餘若才德超群者,則擢備於總督府、縣、廳官衙等處,重用

優待……。」273

因此,在明治 30

年(1897)

首次紳章頒授之後不久,年底即開

始任命台籍參事。竹、苗地區首批被任命者,包括鄭如蘭、陳汝厚、陳朝綱、劉

緝光、吳朝宗等五名新竹縣參事。274

其中中港地區就只有陳汝厚一人,足見陳氏

家族在中港地區的影響力,亦為當時台灣總督府極力拉攏的重要對象之一。陳汝

271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

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1935

)》,國立台灣大學歷

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頁 29。 272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

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1935

)》,國立台灣大學

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頁 29, 273

〈一月二十日以來地方巡視中/水野民政局長一行歸府

〉,《稿本》明治 30 年 2 月 20

日;不

著撰人,〈巡台日記〉,《台灣新報》,1897

年三月十日,三版。 274

「本縣參事御任命之義二付內申」,〈蔡國琳外數名台南縣新竹縣宜蘭廳參事二任用〉,《類纂》

明治 30

年乙永進退追加,第 3 卷第 14

件。

Page 9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89

厚在明治 31

年(1898

)改全島行政區劃為三縣之後,與原為新竹辨務署參事李

祖訓轉任為台北縣參事。275

參事以熟悉地方事務的高層地方菁英為任用條件,成為日本政府地方施政之

諮詢者。根據「台灣總督府地方官官制」規定,參事對長官就管內相關行政事務

之詢問加以陳述,其主要任務在

幫辦地方行政,帶有「資政」或「政策顧問」的

性質。276

除此之外,參事亦有「資金提供者」的性質在,277明治 37

年(1904),

總督府內部呈送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參考之〈街庄長事務調〉,除強調須致力於利

用街庄社長與參事外,對於選任參事之資格,提出下列準據:278

……參事者,以地方名望家族或豪族,尤以具該地代表之資格者充

之,最為適當,而二者【指街庄社長與參事】所謂學術,在於其後。且

此作為官方機關運用,一依辨務署長之伎倆……

從上得知,具有地方影響力,名望較高、勢力較大,能實際領導地方,是其

選取參事之基本要素,

學問反在其次,殖民當局在安排「參事」職位時,可說是

完全「以地方名望家或豪族,尤以具該地代表之資格者充之」。

根據吳文星的研究,可從表 4-4

看出當時全台參事任用條件之特色如下:279

第一、

縣參事二十八人中,有科名之士紳十九人,其中,進士一人、舉人二人、

貢生七人、生員八人、監生一人,由於在台上層士紳已內渡或退穩,因此

呈現以下層士紳為主體之現象。

第二、

大多是各地富豪或望族代表,縣、廳參事中,資產悉數在一萬日圓以上,

甚至有達百萬者;再就其家世背景觀之,多數富豪均是累世墾殖或營商,

財富不斷累積而成為地方豪族者,士紳亦多兩、三代均有功名而具地方聲

望者,也因此其家族的社會聲望和地位遂得以延續,亦可由此得知財富與

家世實為總督拉攏的主要考慮之因。

275

「縣參事任用之義二付上申」,〈陳汝厚外一名台北縣參事二任用〉,《類纂》明治三一年甲永

進退追加,第二卷第二門第二九件。 276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

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台北:國

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頁 33。 277

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係碩士

論文,2004

,頁 58-66。 278

不著撰人,〈街庄長事務調〉,《後藤新平文書》35

,「衛生官制度に關すろ

書類」。 279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68-71。

Page 9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90

第三、

縣、廳參事無論有無功名,多數在清時已是地方領導人物。

總而言之,陳汝厚於清領之時已為中港地區之總理,儼然是中港地區首屈一

指人物,從表 4-4

中看來,雖然富不及李春生、鄭如蘭等全台位居一級的富豪,

但是在地方上已是深具影響力的人物。日治時期,中港地區僅有陳汝厚一人曾擔

任過參事,這也是陳氏家族歷經世變之際肆應得宜,能維持地位不衰的重要一

步,銜接清季陳家的「家勢」,一面開啟日後羹梅、調元兩兄弟活躍發

展之路。

表 4-4 1897~1901

年縣、廳參事概況表

項別

姓名

任職

縣廳

任職

時間

科名

任職

年齡

家世

資產

(日

圓)

經歷 授紳章

時間 備註

李春生 台北 1897 無 61 大茶商 百萬

寶順、和記洋行

買辦,協築鐵路

有功,授五品同

1897 1896 敘

勳 六

等,授

單光旭

日章

王慶忠 台北 1897 無 43

前代以

農致富

轉商

十一

台北府建城董

事,授五品同知

1897

李秉鈞 台北 1897 歲貢

生 54

父由農

改營商 三萬

公學校教師、台

灣日日新報編

1897

陳汝厚 台北 1897 監生 55 地主 富豪

捐授五品同知

、中港街總理

1897 1898 改

任台北

縣參事

李祖訓 新竹 1898 歲貢

生 50

士紳名

門 一萬

1899 1897 任

新竹辨

務署參

Page 9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91

鄭如蘭 台北 1897 增貢

生 64

紳富望

族 百萬

候選主事、賞戴

花翎加道銜

一八九

1898 退

職 ,

1906 任

新竹廳

參事

陳朝綱 新竹 1897 例貢

生 68

地主捐

功名而

二○

授四品同知、辦

理撫墾局、鐵道

1897 1898 退

劉緝光 新竹 1897 例貢

生 46

累代富

七萬

租二

千斛

苗 栗 清 賦 委

員、捐授五品同

知、賞授五品軍

功、1896 任苗

栗堡長

1897 1899 改

任台中

縣參事

吳朝宗 新竹 1897 無 38 富豪 1897

林振芳 新竹 1898 例貢

生 67

一家二

百餘同

七萬

租萬

授五品同知、主

持團練及保甲

局、捒東上堡總

1897 1897 敘

勳六等

吳鸞旂 台中 1898 生員 38

九○

候補知縣 1897 1897 敘

勳六等

蕭貞吉 台中 1898 無 68 1895 安民總局

長、武東堡堡長

1897

陳培甲 台中 1898 生員 44 地主

二○

1895 馬芝堡堡

1897

林紹堂 台中 1898 生員 40 霧峰巨

室 富豪

候補知縣 1897 1896 敘

勳六、

1899 依

願免職

蔡國琳 台南 1897 舉人 55

祖父生

員、父廪

國史館校尉,文

石、蓬壺書院教

1897

Page 9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92

蔡夢態 台南 1897 廪生 30

父舉貢

生,官至

戶部主

二十

主持團練 1897 1897 授

勳六,

1900 歿

許廷光 台南 1898 廪生 38

祖父生

員、父恩

貢生

一萬

總督府事務囑

1897

葉瑞西 台南 1898 廪生 57 累世富

地方

首富

捐內閣中書、新

竹儒中書、新竹

儒學正堂

1897 同年改

任台南

縣參事

李廷光 台南 1898 無 48 累世地

方豪族 八萬

前堆副理 1899

王朝文 嘉義 1898 無 61 王得祿

後裔 六萬

主 持 鄉 勇 團

練、太保莊保良

1897

陳上達 嘉義 1898 武生

員 58

主持地方團練 1898

李望洋 宜蘭 1897 舉人 67 數萬

甘肅知縣、知

州,仰山書院山

1897

楊士芳 宜蘭 1897 進士 72 世以農

為業 四萬

浙江知縣、仰山

書院教席

1897

江錦章 宜蘭 1897 無 47 父為豪

農總理 四萬

五品軍功、東勢

六堡總理、勇營

左哨長

1897

李及西 宜蘭 1899 無 70 十餘

授五品同知、協

辦清賦局

1897

陳掄元 宜蘭 1899 武生

員 60

父、伯力

農成富

租萬

開登瀛書院,

1896 主持圓山

救民局

1901

蔡汝壁 澎湖 1897 貢生 54 數萬 1897

Page 9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93

謝贊 澎湖 1897 童生 56 因功敘五品 1897

註 備 1、台東廳無參事

2、經歷概指出任參事前之經歷

資料來源: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

,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72~75

台灣總督除了利用參事來募款之外,台灣地方上許多的建設興築與公共事務

也常透過參事來動員參與。明治 37

年(1924)2

月,參事街庄長聚集開會討論

興建新竹廳舍,人民負擔三萬七千餘金,依照地租稅金加出七成。280此廳舍構築

與下水道舖設事宜,公推由鄭如蘭為正委員長,負責頒發通知書給應捐款人,陳

汝厚為副委員長處理竹南一保事宜,范慶霖處理竹北二堡事宜,彭殿華處理樹杞

林北埔支廳管內事宜。281明治 33

年(1900)1 月 9

日,辨務署長里見義正、鄭

如蘭與武官三百餘名在關帝廟舉行「尚武會」,當場

「祈求武運長久,並歡送軍

役志願者」。282

根據《台灣日日新報》的報導,其成立的宗旨是在鼓舞青年身體

健壯者成為兵士一員,以便將來可以享有與內地人之待遇。尚武會內部的成員以

地方名望家組成,無給職,須定期捐款。會員採自由參加。該會成立時,役員有

鄭如蘭、李祖訓、高福、陳汝厚、林鵬霄、鄭拱辰、葉文輝、陳信齋、鍾青、陳

雲如、洪景濃、戴珠光、何樹滋、曾聯新、林薇卿、何汀甫,相當於參事與街庄

長各占其一半。283

從這兩件事情看來,汝厚以參事身份參與了各項地方事務藉此

與各地方家族多所聯絡,以提高本身在中港地區的社會地位。

另外,有許多

地方的經濟措施,在最初之時,也是透過參事來建立,明治

34

年(1901)3 月 1

日開設新竹農會,當時發起人有縣參事李祖訓、陳汝厚,署

參事林鵬霄、鄭拱辰、葉文暈、彭殿華、范慶霖,以及二十一區街庄長及紳商等

人。284

在此事件中也見到了中港陳汝厚的參與。

280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7

年【1904】2 月 7

日。 281

《台灣日日新報》

,明治 37

年【1904】5 月 26

日。 282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3

年【1900】1 月 13

日。 283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3

年【1900】1 月 6

日。 284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4

年【1901】3 月 5

日。

Page 10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94

(二)中港陳家擔任其他地方基層公職

1

、街庄區長

日治時期的街庄長是沿襲清代地方鄉治而來的,在清領時期,也就是十九世

紀後半期的台灣地方街庄鄉治,基本上係由總理等頭人構成治理團體,分別辦理

各項事務,遂行地方的自治。總理、董事及街庄正副等既為眾紳衿業佃所公推,

自然容易形成

特殊的人脈團體。285日治時期的街庄長除了有部分清代地方鄉職人

員續任外,新興菁英出任者亦有不少,成為殖民統治基層的成員。但是在明治

30

年(1897

)之前總督府並未有固定的地方行政措施,在公共行政上及總督府

的政策宣導,還是透過清朝時期舊總理頭人宣諭地方。到了該年 5

月,總督府以

敕令第一五二號發佈地方官官制,分台灣為六縣三廳;縣、廳內須要之地置辨務

署。同月,以敕令第一五七號置長於各街庄社,6 月以府令第三十號制定街庄社

長設置規程。286

至此街庄長成為定制。

依照王興安對新竹廳街庄長之研究,其特色如下:287

第一、仍有清代舊總理續充

庄長者。

第二、

充任街庄長者,若干是乙未收籍時的「有功人士」

第三、

此期新竹支廳之街庄設置,泰半與舊總理區相吻合。

第四、

乙批街庄長或總代授紳時間,除苗栗地區數人以及竹南一堡營盤邊庄長陳

安瀾外,全部遲於 1899

年。

由上述情形可看出街庄長與清朝制度的延續性,同時由街庄長的職務來看也

可知與清之舊總理無異,明治 30

年(1897)6

月,總督府發佈街庄社長設置規

程後,街庄長受辨署長之命,輔助執行管內行政事務,包括頒佈諸般法令諭告周

知部民、報告部內情況、調查戶籍報告異動、獎勵兒童就學普及教育、傳達徵稅

令書、督促怠納、獎勵農工商事業、

注意道路橋樑修繕、注意公眾衛生、預防惡

疫流行、講求貧民救濟辦法,以及其他事項。街庄長且須每隔固定時間參集於辨

285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

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1935

)》,台北:國立台

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頁 43。 286

台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明治 30

年,頁 53-55 287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

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

)》台北:國

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頁 54。

Page 10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95

務署。2888

月,曾以訓令第一百號訂定街庄社長事務費支給規則,但旋於翌年 3

月以訓令第四五號廢止之;同時發布訓令第四十號訂定,「街庄社長事務費取扱

標準」,規定「事務費各街庄社民分擔,依從來之慣例,或設適宜之方法,使街

庄社長收入之」(第二條);「事務費方面,街庄社長每一年度預算其金額,受辨

務署長之認可,但預算認可應由辨務署長報告縣知事廳長」(第三條)。289

街庄長擔任職務除了戶口、學校、社寺宗教之調查,以及衛生

事業外,也要

擔任日本當局與地方民眾之間的傳話者,以為官廳之耳目,例如:明治 29 年

(1896)1

月台北爆發元旦事件,新竹地區「1

月以來,匪類出沒各地之謠言未

已」,故該支廳「招集各街庄長,諭之曰:若因有匪徒一人逞反逆之舉動,全鄉

或歸焦土,或遭誅戮嚴懲。街庄長其豫辨良莠,告之官廳,以期不罹玉石俱焚之

禍。」290

明治 42

年(1909)10

月,總督府以治安已漸寧靖,地方政務有長足進步,

產業勃興,交通發達,小區制的地方廳已無必要,乃併二十廳為十二廳,291

同時,

廢街庄社長制,在原街庄社或合數街庄社設區,區設區長一人及書記若干

人。區

長由廳長就轄內有資產名望、年齡三○歲以上、六年制公學校畢業以上程度且熟

諳日語者任命之,給予判官待遇,無固定俸給,僅支給事務費,職務與街庄社長

大同小異。區與街庄社相同,只是地方行政區劃,區長在法律上並不代表其街庄

社,只是在廳長的指揮監督下協助執行行政事務罷了。區書記亦由廳長任命,享

判任官待遇,承區長之命從事庶務。292

陳汝厚在清朝時期擔任中港地區之總理,日治時期後成為台北縣之參事,明

治 38

年(1905

)隨即任新竹廳第十七區之街庄長,負實際權責,但是,陳汝厚

在此時不管是年紀上或是體力上都已步入衰期,293家中許多的事業主要交由兩個

兒子,即羹梅、調元處理,但也因此說明街庄長一職已控制在殖民當局手中,亦

288

「街庄社長職務規程」,〈訓令第五九號〉,《類纂》明治 30

年甲種永久,第 6 卷第 47

件。 289

「街庄社長事務費取扱標準」,〈街庄社長事務費國庫支辦廢止ノ件二付訓令ス

〉,《稿本》明

治 31 年 3 月 6

日。 290

〈是月 地方行政ノ

概況報告〉,《稿本》明治 29 年 1

月。 291

『台北總督府府報』第 2824

號,明治 42 年 11 月 3

日,頁 5

,勅令第 282

號、第 2819

號,

明治 43 年 10 月 25

日,頁 69-70

,府令第 75

號。十二廳為台北、宜蘭、桃園、新竹、台中、

南投

、嘉義、台南、阿猴、台東、花蓮港、澎澎等。 292

『台北總督府府報』第 2798

號,明治 42 年 9 月 24

日,頁 44-45

,勅令第 217

號。 293 陳汝厚於 1907

年去逝,享年六十四歲。

Page 10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96

顯示街庄長職位,已成為地方菁英所爭取之對象。

從表 4-5

來看,在大正 9

年(1920

)改制前中港陳家擔任街庄區長、書記職

務的情形,陳汝厚從台北縣參事卸職後即擔任街庄長(1905、1906

)職務,他是

促使陳氏家族社會上層地位從清朝延續至日治時期的關鍵性人物,陳汝厚自明治

39

年(1906

)從街庄長職務退了之後就不再擔任日治時期的任何公職。陳家新

生代在他的培育下,也已在各領域中擔任要職,包括政治方面以及後面我們會提

到的教育部分

。當時陳家新生代也接受了日本教育,轉化成新一代的菁英份子,

進而延續中港陳家在地方上的領導地位,而後陳師竹、陳心南、陳羹梅也分別擔

任明治 43

年(1910

)至大正 9

年(1920

)中港區之書記及區長之職,更使得陳

家在中港地區不管是政治上、經濟上以及社會上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表 4-5 大正 9

年(1920)

改制前陳氏家族任街庄區長、書記職務一覽表

年份 姓名 區域名稱 職稱

1905 陳汝厚 第十七區 街庄長

1906 陳汝厚 中港區 街庄長

1910 陳師竹 中港區 書記

1911 陳師竹 中港區 書記

1912 陳師竹 中港區 書記

1913

陳師竹、陳心南 中港區 書記

1914

陳師竹、陳心南 中港區 書記

1915 陳心南 中港區 書記

1916 陳心南 中港區 書記

1917

陳羹梅、陳心南 中港區

區長、書記

1918

陳羹梅、陳心南 中港區

區長、書記

1919 陳羹梅 中港區 區長

1920 陳羹梅 中港區 區長

資料來源:整理自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

(1895 年-1935

年)》附錄二,頁 188-207

Page 10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97

大正 9

年(1920)7 月 27

日地方行政組織改制之後,公布修正總督府官制

及地方制度,開始實施所謂的「地方自治」。標榜採地方分權主義原則,改廳為

州,廢支廳,設郡、市,廢區、堡、里、澳、鄉,改設街、庄。制定州、市、街

庄制度,使州、市、街庄不僅是行政區劃,同時亦是地方公共團體,具有獨立的

法人資格。選派官吏出任州知事、市尹、街庄長,代表各州、市、街庄,受官府

監督,處理委任事務,亦即是處理依法律、勅令或律令屬於州、市、街庄之事務。

接著將台灣西部十廳廢除,改設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等五州,東部的

台東、花蓮港廳仍保留舊制;州、廳之下共設四七

郡、三市、五支廳、二六三街

庄、十八區等。294

中港陳家並未在這一波的改制當中受到影響,自大正 9

年(1920

)至昭和

13

年(1938

)陳羹梅均擔任竹南庄庄長。由此可知,陳家在政治領域的活動正

式由以陳汝厚為中心的時代轉移至陳羹梅時代,而陳羹梅之弟陳調元也先後由教

育領域逐漸轉移至政治領域,這個部分會於後面的章節當中論及,於是陳家下一

代正式掌權,延續了陳家在中港地區政治、經濟、社會方面的領導地位,似乎比

陳汝厚時代更為活躍,甚至在進入戰後時期其家族優勢仍繼續維持下來。

2

、各級協議會員

根據上述各級地方

自治法之規定,大正 9

年(1920)10

月,總督府陸續公

布各州協議員、市協議員及街庄協議員名單。「台灣州制」第一二條,州協議會

由州知事及協議會員組織之。協議員定員為二十人以上、三十五人以下,由台灣

總督定之。又根據州制施行令第六條,新竹州協議會員數定為二十人。295

針對協議員人選,總務長官下村宏說:「殆舉本島人有力階級,自年齡關係

等觀之,不難想像,國語不自由者多;自領台以前之經歷、門閥、學識、資力等

可見之一流人物,抱有不適於急激現時進運之憾者,亦不乏人。如廳參事自領台

當時選定者不少,其中殆因病或其他因素閉門不出者

亦有。另一方面,得自由運

用國語之新知識人,勢為所謂年輕者、閱歷上後進者,倘老少之別非其問題,亦

有所謂力主長幼之序而不得忽視。年長者應先一步於年輕者。於是本島人中選定

294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222-223。 295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台北:國

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頁 72。

Page 10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98

協議員一節,感到非常困難。」296

雖然如此,但是根據學者研究的結果,年齡並

非是主要考慮的因素;而學歷也未必都是有新學歷者,有的僅是初級學歷而已,

同時以家世而言,其成員未必有顯赫的家世,但是多是地方上的重要人物,當然

「資產」一定是在水準之上。297

在竹南地區,擔任新竹州協議會員者僅陳家之陳調元一人,他於昭和 5 年

(1930

)首任。298昭和 11 年至昭和 15

年(1936~1940

)擔任新竹州會議員者有

陳家之陳羹梅299及方玉山300

,陳調元為陳汝厚之子,在任州協議員時即任中港郵

便局長,本身為經營貸地業之地主,同時與其兄陳羹梅於昭和 2

年(1927

)年創

組中港信用組合,301

而方玉山則在任州議會員時已任竹南街協議會員,亦曾任職

中港、後龍等公學校訓導以及竹南庄役場庶務主任,卸公職後創設竹南製冰工

廠、丸仁運送店、昭合汽車客運等,亦為竹南詩社創辦人之一。302上述者皆符合

為地方上重要人物的條件,同時從他們參與的經濟活動來看,不難推論其在中港

地區之人脈、地位、資產都具有一定之水準;再從其學歷

看來,雖然學歷並非選

擇的標準,但是如果層級較高就更有加分之作用。陳調元即為中港公學校第一屆

唯一的畢業生,303

後來並於台灣總督府師範學校畢業。另外,陳羹梅也於國語學

校畢業,304

兩人皆熟悉日語,符合「得自由運用國語之新知識人」之條件,而這

樣的學歷為他們日後的發展產生很大的幫助。當時有些代表舊時代的菁英人物,

由於並非新式教育體系出身,因此在各方面的發展上受到相當的限制。

地方上街庄協議會的協議員,其選擇的條件和州協議員實為一致,只是條件

的層級較低而已,從表 4-6

竹南庄協議會員表(1920~1935

)來看:中港陳家的

陳調元和陳里松前後分別擔任了大正 9 年至昭和 5

年(1920~1930

)竹南庄協議

296

下村宏(總務長官),〈台灣地方自治制に就て

〉,《台灣時報》10

,頁 23~24 297

王興安,

《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台北:國

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頁 75~76。 298

伊藤憐之助,《台灣總督府職員錄》,台北:台灣總督府,頁 361

(昭和 5

年)、372

(昭和 6

年)、371

(昭和 7

年)、、383

(昭和 8

年)、398

(昭和 9

年)、413

(昭和 10

年)、,頁 436

(昭

和 11

年)。《新竹州職員錄》,頁 24

(昭和 10

年) 299

《台灣總督府職員錄》,頁 466

(昭和 12

年)、435

(昭和 13

年)、533

(昭和 14

年)、496

(昭

和 15

年)。《新竹州

職員錄》,頁 26

(昭和 11

年)、30

(昭和 12

年)。 300

《台灣總督府職員錄》頁 466

(昭和 12

年)、435

(昭和 13

年)、533

(昭和 14

年)、496

(昭

和 15

年)。《新竹州職員錄》,頁 26

(昭和 11

年)、30

(昭和 12

年)。 301

此經濟的部份,筆者將於下一節當中論述。 302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48~249 303

中港公學校即為現在的竹南國小前身,竹南國小學籍,未編碼。 304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頁 77。

Page 10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99

表 4-6

竹南庄協議會員一覽表(1920~1935)

時 間 人 員 名 稱

大正 9

年(1920)

陳安瀾(兼竹南庄助役)、陳調元

、方清源、方學京、方錦祥、

李廷賢、洪水

大正 11

年(1922)

許萬得、方清源、陳調元

、林鐵貢、陳里松

、許生、方錦祥、

郭金水、方學京

大正 13

年(1924)

方清源、郭金水、方學京、許生、陳調元

、洪水、林山、柯

添丁

大正 15

年(1926)

方清源、陳調元

、許生、郭金水、洪水、黃木盛、林山、陳

在居

昭和 3

年(1928)

許萬得、方清源、陳調元

、許生、郭金水、洪水、李茂、林

山、陳里松

昭和 5

年(1930)

許生、方學京、郭金水、方泉松、陳里松

、李茂、洪水(三)、

許萬得

昭和 7

年(1932)

郭金水、方逢晟、洪水生、李茂、許生、黃發盛、方逢如、

許萬得、翁清流、林漢、蕭沐霖

昭和 9

年(1934)

許生、方逢如、郭金水、方逢時、洪水生、林漢、李茂、翁

清流、蕭沐霖、鍾錦倉

資料來源:整理至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

(1895~1935

)》,頁 173~183

。說明:斜體黑字者為中港陳家家族成員

會會員。陳調元為中港郵便長、信用組合長,陳里松則為農會職員;305另一家族

方家的方學京曾任中港區長,方清源與方泉松是父子關係,方家為一大地主,父

親方清源也是清朝時期延續至日治時期的舊代表性人物,而其子泉松則是日治時

期新一代的領導階層,方泉松是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且曾與陳羹梅共組中港

帽蓆組合,306

陳家和方家同為中港有名代表家族之一;此外另一位竹南庄協議會

員陳安瀾曾任營盤庄庄長,竹南公學校校務委員;許生則是經日本政府指定為公

賣酒販賣商;黃發

盛開設司法、土地代書事務所,又任竹南郡土地代書組合長;

305

〈有限責任中港信用組合設立許可ノ

件〉,

《類纂》大正 6

年永久追加,第 5 卷第 8 門第 6

件。 306

「紳章付與二關スル

件」,

〈紳章附與:鄭雅詩外十名〉,,《類纂》大正 4

年永久保存,第 36

卷第 5 門第 2

件。

Page 10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00

許萬得曾任中港公學校教師,並任竹南建築信用購買利用組合長;郭金水自日本

醫科大學畢業,由政府聘為公醫等。由上歸納,竹南庄協議會成員多為當地的地

主、商人、公醫和職員,而當中的陳調元日後更一躍而為州協議員。

綜上所述,日治時期陳氏家族成員從陳羹梅、陳調元、陳里松,皆任地方區

長、庄長、街庄長、州協議員,成為殖民政府統治體系的一員。

(三)陳調元為中港郵便局局長

台灣之郵遞制度始於清代,以傳遞公文為主。每舖置舖兵、由甲舖傳遞乙舖,

緊急公文則不分晝夜限時傳遞

。至於民間書信,乃共同或個人僱用腳夫,或請舖

兵順便遞送。雍正元年(1723

),設老衢崎(崎頂里)舖。置舖兵三人;同治 13

年(1874

),巡台使沈葆楨改進舖遞規則,設老衢崎腰站(置站書一名、跑兵三

名)中港街尖(用善站)。307

光緒 21

年(1895

)年日軍侵台時,軍中設電信通信所處理官方公文,11 月

開辦公眾電信。翌年 1

月廢止軍郵,改為公眾郵便電信局。明治 32

年(1899)

年 5

月設頭份三等郵便電信局。大正 2

年(1913)4

月,新竹郵便局中港出張所

升為三等郵便局。同時設新竹郵便局竹南出張所,大正 12

年(1923)2 月改稱

竹南郵便局。昭和 2

年(1927)4

月,中港郵便局改為竹南郵便局中港出張所。

308

在日治時期,郵便局之營業項目包括郵件、匯兌、簡易保險、儲金、年金、

電報和電話等。當時郵政之特色為其設置是以有無日本人蹤跡為條件,各局主管

大部份為日人所擔任,而台籍人員僅需熟習一單位工作,局長社會地位儼然為當

地首要人物。309他於大正 2

年(1913

)任中港郵便局長,按照總督府公布的〈三

等郵便及電信局長任用規則〉府令第四十六號的規定,其中第一條第二項的規定

如下:「除依據明治 31

年(1898

)內務省訓令第八號須繳交郵便匯兌及儲金出納

官吏保證金額外,能提出實價二百圓以上之土地、建物或時價二百圓以上之公債

證書或二百圓以上之現金作為擔保者。」310

由此可知,三等郵便局長的家中資產

307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87。 308

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93。 309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2007

,頁 13。 310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總督府擋案專題翻譯(六)郵政系列之一》,南

Page 10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01

必須要有一定的水準之上,才能繳得出保證金,也由於局長必須與情報機構聯

繫,因此,一般而言,台籍的郵便長相當稀少,局長的社會地位儼然為當地重要

人物,從此也可看出陳調元在中港地區的聲望,以及相當獲得日本政府當局的信

賴。照片 4-1

即是當時調元先生就任時穿著制服的英姿。

圖 4-1 陳調元穿著郵便局制服

資料來源: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115。

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頁 127。

Page 10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02

第三節 新經濟活動的參與

日治時期,台人面對的是一個新的外來政權,日人又將西方現代化帶進台

灣,使台人面臨了很大的衝擊,同樣地,在經濟上亦因日人帶來了殖民經濟和現

代的農工商業而面臨重大的轉變,台人面對這些新挑戰,反應也形形色色,各有

不同,有些人適應良好而使家業得以維繫,甚至更為興盛;有些人則因為適應不

良而家道中落,本節將論及陳家在面臨經濟改變所採行的種種反應。

一、從傳統貸地收租轉型到現代化金融業

日治時期

台灣各地有許多擁有不少土地產權的本土地主或富豪,以傳統的收

租為主要的收入,並以此為

基礎進而跨足商工業,或嘗試轉型為資本家,根據表

4-7

的記載,在中港地區有許多所謂地方上之「大地主」,包括:張阿開、方清源、

方求、方學京、陳羹梅、李廷賢、黃維生、張旺興、黃阿何、劉嚮、劉阿盛等。

311

中港陳羹梅也是「大地主」之一員。陳氏後代陳里鐘先生312

回憶說:「大伯當

時擁有的土地約有好幾十甲,比起自已的父親多出許多。」

日本在台灣展開殖民統治之後,日本官廳一方面希望培植台灣作為資本主義

的溫床,使企業能安然進駐,一方面又厚植其基礎,使其產出能回饋母國的經濟

需求。官方的具體措施,主要是保存台灣既有的農業,並透過官方的政策加以輔

助。313

如此使米作經濟得以安穩的發展,稻米產量增加,而其價格也呈現不斷上

升的「有利」情勢了。而在米作可以維持高額收入的狀况下,地主可以累積資金,

除了可以透過資金的累積以作為跨足商工業所需的資本外,同時也可以分散高風

險,並且從事其他銀行投資。

實際上,中港陳家在陳朝合來台意外致富後,就四處開墾或併購土地,在清

領時期已經是在地方上擁有百餘甲的大地主,因此中港陳家在當時便將土地出租

供佃農耕種,田租已是中港陳家重要的收入之一。到了陳汝厚時期,雖然由於分

311

李維修,〈日

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2004

,頁 108。 312

陳里鐘先生為陳調元之第五個兒子,目前住於台北。 313

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2004

,頁 106。

Page 10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03

家造成家產分割,後代子孫所持有的土地規模不如之前的大,但是大體上在中港

地區亦算是大地主,在表 4-7

中雖只有記載陳羹梅,但是其弟陳調元所擁有的土

地亦為數不少,除了部分是分家所得之外,也有一些是在分家之後所買的,主要

範圍分布在竹南中港、造橋以及苗栗的南勢坑等地,面積約有好幾十甲,有許多

佃戶為其耕種。陳羹梅、陳調元所擁有的土地租權,大抵為他們帶來一定的收入,

使得他們比起一般人擁有更多的資金而得以投入後來興起的金融市場,並參與與

地主關係密切的信用組合。

表 4-7 大正 7

年(1918

)新竹廳下的「大地主」

新竹廳直轄附近街庄

鄭拱辰、李文樵、鄭維乞、周春傳、林辰右、李良

臣、

曾瑞鏞、鄭雲梯、鄭景然(齋)、鄭神寶、鄭觀際(?);

周春渠、周家修、鄭綢、黃鼎三、何宒五、周席珍、王

子衡、曾再發、鄭雅詩、王欽、吳希濂、吳滄泗、曾溫

柔、曾溫純、許乃江、林見舜、徐榮鑑、楊貴香、曾天

月眉、富興、北埔

張光彩、楊送輝、曾春秀、姜紹猷、姜紹義、姜清漢、

姜振乾、鄧瑞坤、姜滿堂

頭重埔

二重埔樹杞林員棟

林隆興、林阿石、曾阿喜

甘承宗、彭蘭芳、彭東海、彭清政、彭清美、彭清漢、

彭錦濤、蘇石水

新埔支廳

陳石祥、詹文光、黃

廷綸、陸睦堂、張蘭堂、蔡金球、

蔡緝光、徐光壎、潘炳火良、潘成元、楊意春、何騰鳳、

張標蘭、周霖河、張登

竹南一堡

張阿開、方清源、方求、方學京、陳羹梅、李廷賢、黃

維生、張旺興、黃阿何、劉阿盛

資料來源:台灣新聞社,《台灣商工便覽》第一版(出版地不詳,大正 7年

(1918

)),頁 27-29

。轉引自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

頁 108。

Page 11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04

二、陳羹梅、陳調元兄弟活躍於信用組合界

日治

以前,台灣金融組織僅有類似今日金融機構之銀號、錢莊、錢舖而已。

至於現在民間仍盛行籌集資金的民間活動之「會仔」,則為日前渡台先人帶來之

習慣。最初以宗教上之信念,共同充作寺廟香火為目的,後來則成為民間互相融

通資金之手段。314

光緒 21

年(1895

),日本領台之後,引進台灣的「產業組合」實為德國式之

產業組合,315

其性質為由二人以上出資合營的事業,以謀求組合員之共同利益為

目的的團體。但是日本實施的最後目的還是在於集中人力物力,以控制資源運

用。316

台灣信用合作社的肇端,明治 42

年(1909

)已有類似的組織,當時在新

竹成立「日掛貯金會」,到了大正 2

年(1913

),台灣總督府依據「產業組合法」

頒佈「台灣產業組合規則」之後,台灣地區各地

之信用組合開始蓬勃發展,總共

陸續成立十八家類似的組織。317

基本上,殖民政府雖然不具有完全塑造社會經濟

結構的力量,但卻可以掌握對各種資源權力分配的處分權。就信用組合的發展上

來說,政治雖非主導力量,但對其發展空間與機會卻擁有決定的力量。318

信用組合是因應民間產業商品化而設立的,是在地方官員的領導下與地主或

富農合作,組合的會員按期繳納會費,同時可以獲得收入及利用記帳的方式購買

肥料、農具、種子等利益。319

信用組合設立目的在於改善組合員之經濟生活,以

平等互助之原則,依共同經營方法,謀求組合員間融通資金之組織,具有和平改

經濟制度之功能,320

大正 2

年(1913

),日本政府頒佈「台灣產業組合規則」之後,中港地區即

於該年 11

月創立貯金會,當時提倡者之一即是陳調元,透過其在中港地區的社

314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11。 315

陳榮富,〈台灣之信用合作事業〉,《台灣銀行季刊》,6(3),1954 年 3

月,頁 54。 316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2007

,頁 53。 317 林寶

安,〈日據時期台灣的信用組合與地方社會〉,《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四卷第三期,頁

82。 318

林寶安,〈日據時期台灣的信用組合與地方社會〉,《台灣銀行季刊》,第四十四卷第三期,頁

91。 319

莊英章,〈日治時期鄉紳家族的社會經濟生活:以北埔姜家為例〉收錄於《田野與書齋之間》,

台北市:允晨文化,2004

,頁 230。 320

黃美月,〈台南士紳黃欣之研究(1885~1947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6

,頁

40。

Page 11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05

會地位之影響,在其登高一呼下成立了中港貯金會,最初是借用中港慈裕宮右邊

處所設置會所以辦理金融業務,由於當時中港地區並沒有像樣的金融組織,借貸

存款處處有陷阱,如地下錢莊、互助金等,並非妥貼,因此在具有公信力的貯金

會成立後,加入會員者異常踴躍,迨至「有限責任中港信用組合」成立之前,已

擁有一、○一一股,資金二○、二二○日元之鉅。321

圖 4-2 昭和 3

年(1928

),中港信用組合產業組合紀念照

資料來源:,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97

,前排

坐著的即是創立者之一的陳調元。

大正 6

年(1917

)時,陳調元即以「地方未有組合設置……本組織等從來組

織經營有貯金會,資金充實,今回變更組成本組合……」322為理由向日本政府提

出設立信用組合之申請。終於,在翌年 9 月 22

日,擴大成立「有限責任中港信

用組合」,地址位於新竹廳竹南一堡中港街三一二番地,涵蓋的區域包括新竹廳

中港區,最初組合員數為一三○人,出資口數有一、○一一口(現股數),出資

金額有二○、二二

○元。323依照表 4-8

〈有限責任信用組合組織系統表〉來看,

321

林昭榮,《苗栗縣竹南鎮農會會誌》,苗栗縣竹南鎮農會,1997

,頁 39。 322

陳調元,「產業組合設立許可申請ノ

義二付副申」,(有限責任中港信用組合設立許可ノ

件),

《類纂》大正 6

年永久追加,第 5 卷第 8 門第 6

件。 323

林昭榮,《苗栗縣竹南鎮農會會誌》,苗栗縣竹南鎮農會,1997

,頁 43。

Page 11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06

當時陳調元擔任組合長,同時亦兼任中港郵便局長。324

一般而言,發起之組合長

這些所謂的「權力人物」,實際上在日治之前即是地方上不管在經濟、宗教、血

緣與地緣群體方面都佔有一席之地的領導階層。「中港信用組合」理事有芥川善

治,陳安瀾、陳羹梅、方清源等人,另外監事有方求、許生、柯添寶等人。325期

間「中港信用組合」組織曾多所更改,但是調元和羹梅倆兄弟皆自大正 6 年至昭

和 8

年(1917~1933

)始終分別擔任組合長和理事之職,對於中港信用組合貢獻

良多。

表 4-8 有限責任中港信用組合組織系統表

資料來源:林昭榮,《苗栗縣竹南鎮農會會誌》,苗栗縣竹南鎮農會,1997,

頁 43。

中港信用組合發展至昭和 11

年(1936

)改組前當年,組合長則換為陳羹梅,

專務理事為陳調元,理事有坂梨真則、許生、高本三郎、織田大作,監事則有蕭

324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

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頁 131。 325

林昭榮,《苗栗縣竹南鎮農會會誌》,苗栗縣竹南鎮農會,1997

,頁 44。

組合員大會

理事會 監事會

信用評議委員

組合長

專務理事

貯金股 庶務股 貸付股

Page 11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07

沐雲、方逢時、許萬得,當中的書記亦由陳家之陳萬然擔任。326大正 9

年(1920)

之後,由於景氣轉壞,金融緊縮,為了因應此一情勢,許多原已設立之組合,亦

紛紛改組,擴大經濟範圍,327於是在昭和 12

年(1937)8 月中港信用組合改稱

中港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地址位於新竹州竹南郡竹南庄竹南三四一番地(鹽

館前字鹽館前十四番地),區域包含竹南庄轄內,組合員數有一、○六六人,出

資口數有四、一四○口(現在股數),出資金額則為四一、四二○元(日幣)。328

改組時發起之理事則為陳調元(組合長)、大谷文太郎、陳安瀾、謝希元,而理

監事則為前川春吉、鍾深泉,329

這樣的改組,從金融面來看,大正 9

年(1920)、

大正 18

年(1929

)二次不景氣,使地方人士體認到金錢遊戲之風險過高,紛紛

改以多角經營,而專注資金於本業。330而後歷經多年的改革即成為了今日竹南鎮

農會信用部,期間中港陳家除了陳羹梅、陳調元繼續參與之外,還多了一些人也

加入其中,例如:陳永銘曾於昭和 21

年(1946

)年 3 月任理事及同年 11 月任理

事兼經理一職,陳老乞食任多年之理事,331

由此可知,到了後期,中港陳氏在中

港地區仍具有一定土地和名望,尤其是陳永銘曾任理事兼經理一職,其職責類似

今日農會之總幹事,足見其在地方上具有很高的聲望。

陳家在中港地區經濟發展上佔有相當重要的份量。由於信用組合不能重複設

立於同一街庄,具壟斷地方資金的作用,對資金流動的控制權極大,因此,對於

地方有力人士而言,信用組合政商

關係良好,得以接近官員,有助於分享特權,

再者,信用組合對外關係廣泛,不僅可藉此獲取商業情報、開拓事業和壟斷利益,

更可利用信用組合長的頭銜提升聲望。332

也由於「信用組合」具有這樣的功能,

從中亦反映陳家在中港地區社會、經濟以及政治上的地位,同時亦可看出中港陳

家與日本政府當局之間良好的政商關係。

326

《新竹州職員錄》,昭和 11 年 10

月,頁 364。 327

陳榮富,〈台灣之信用合作事業〉,《

台灣銀行季刊》,6(3),1954 年 3

月,頁 55。 328

林昭榮,《苗栗縣竹南鎮農會會誌》,苗栗縣竹南鎮農會,1997

,頁 51。 329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

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國立台灣

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文,頁 136。 330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

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國立台灣

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文,頁 130。 331

林昭榮,《苗栗縣竹南鎮農會會誌》,苗栗縣竹南鎮農會,1997

,頁 56~67。 332

趙祐志,《日據時期台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

)》,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頁 398。

Page 11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08

圖 4-3

日治時代,竹南郡「主婦會」紀念照(前排右起第 4

為陳調元之夫人)

資料來源: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66。

說明:從照片圖 4-3 可以看出中港陳家與日人的互

動,這張照片中前排右起第四

位則為陳調元之夫人,一般而言「主婦會」成立的目的是輔導民眾生活改善、產

前指導、嬰兒保健等,在今日的竹南地區設有竹南、中港、海口、大埔四處,成

員大部分為日本太太,其中亦有不少台灣貴婦人加入,而調元夫人即為其中一

員。333

「中港信用組合」及其前身的「中港貯金會」,陳羹梅與陳調元倆兄弟與地

方士紳基於當年度的獲得利益,同時也為了使薪俸階級及小工商業者之資金得以

靈活周轉,以促進地方繁榮,而共同發起組織並經營,使「中港信用組合」與竹

南地區的經濟發展保持共存共榮的緊密關係,這也可說是陳羹梅、陳調元對中港

地區信用組合業的重要貢獻。重要的是,在整個組合組織的成立與經營,陳家扮

演重要角色。至始至終,陳家均參與其中,陳羹梅、陳調元兄弟倆搭檔,有時組

合長是調元,而理事是羹梅;有時則是調元任理事而羹梅任組合長,在地方傳為

美談,在在都顯現出中港陳家與中港本地產業有著至為密切之關係。

333

文見,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16。

Page 11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09

三、參與帽蓆組合業

自佔領台灣起,台灣總督府和民間財閥和資本家便處心積慮企圖搾取台灣的

人力物力。不久,台灣舉凡糖業、樟腦、茶、菸草、酒、蠶桑業、礦業、磷礦、

煤炭等已被侵蝕殆盡。因此,大部份的台灣人只得採用手工業或興辦輕工業來維

持生計。大正 8

年(1919

),方學京任區長之時,乃挖空心思為挽救民生艱苦,

趁大甲帽的興起,大力推廣此一手工業,致使當時中港有很多婦女投入此一行

業,造成風靡一時的家庭副業。由於日本人的壓制,在貧困生活中,製帽幾乎是

家家戶戶的婦女都能參與,只要一家五口有一位婦女製帽,就勉強可負起生活的

重擔。334

方學京鑑於製帽之重要性,聘請專業師前往各地督導外,並利用慈裕宮興辦

講習,爭取在明治 43

年(1910

)設立帽子檢查所,所有經營帽子輸出業者在出

口前每頂帽子需繳一錢(百分之一)手續費,才能送往檢查。經合格後,始得外

。藉此以管制外銷品質。335到了大正 8

年(1919

),進一步成立「有限中港帽

蓆組合」,當時陳羹梅即擔任組合長。發起理事有陳羹梅、陳調元兄弟,以及洪

心匏、陳炎,發起監事則有趙七、陳春露、郭清江。336

至此,大力推廣帽蓆業,

定期舉辦講習會,大正 14

年(1925

),陳調元任新竹州帽蓆組合長,337

為竹南、

後龍、通霄、苑裡等地謀求發展。為了提升製帽技術,乃舉辦品評會,由州廳官

員、地方士紳和製帽指導員加以評審。

羹梅任職中港帽蓆組合長多年,調元又任新竹州帽蓆組合長,同時又於昭和

11

年(1935

)任中港帽蓆組合長理事。在陳氏兄弟大

力推廣下,使得帽蓆業成

為日治時期中港地區最興盛的手工業。奠定了地方特色產業的基礎,同時也開啟

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本文前面所論之中港信用組合,其創立的原因之一就是有鑑

於中港地區帽蓆業興盛,民間收入漸豐,經地方士紳提議成立金融組織預吸收游

資融通。其中倡導最有力的即是陳羹梅和陳調元兄弟,而兩人又是當時帽蓆業有

力推動者之一。從這點也可證明,中港陳家與中港地方經濟的成長密不可分,只

334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2007

,頁 34。 335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90。 336

王興安,《殖民地統治與地方菁英—

以新竹、苗栗地區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國立台灣

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文,1999

,頁 136。 337

文見,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18。

Page 11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10

要是中港地區的經濟活動,幾乎都可見到陳家人員的參與,可謂是地方上重要的

經濟人物。

圖 4-4 大正 12

年(1923

),中港三角蘭帽編製講席修了式紀念照

資料來源: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17

,前坐左

一、左二即為陳調元夫婦

圖 4-5 大正 14

年(1925

),帽蓆、製帽技術品評會紀念照

資料來源: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17。

Page 11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11

隨著中港地區帽蓆業的興盛,同時也衍生出其他加工業,例如:港口除了開

設神紙行外,又設立竹南製袋廠,而明治 33

年(1900

),日本政府以五座織布機

給予陳汝厚(羹梅、調元父親)經營,開啟竹南地區紡織業的先驅。338

除了上述提到的中港信用組合及帽蓆組

合外,陳羹梅也參與了漁業組合。中

港為三等之良港,中港地區漁業的發展肇始於早期渡台先人一面從事耕耘,一面

以拖曳(牽罟)、立干網、流網、搖鐘、釣具等補魚作為副業。339

到了日治時期,

於大正 14

年(1925)12

月成立了「竹南庄漁業組合」,會址設於中港,由陳羹

梅擔任組合長。組合主要的業務為漁產運銷,漁用物資供銷、急難救濟、貸放資

金以及染網場、漁船上架場等建置管理等。期間受新竹州水產會之補助舉辦漁具

改良及漁業增產等業務,並成立「新竹州水產會中港魚市場」於該組合旁,設有

冷凍保存庫,並將魚獲物推銷於各地,同時把漁業範圍由沿岸漁業漸漸發展成為

近海漁業。340

由上述可見,在工商業方面,中港陳家即為日本在竹南地區的首選合作人

物,此即開啟陳家邁向新的經濟活動。總而言之,中港陳家對於發展中港地區產

業、地方婦女就業機會的增加以及地方經濟的繁榮貢獻很大。

四、參與食鹽專賣

台灣歷經荷蘭、鄭氏時期,鹽業並未實施專賣政策,在明鄭時期,更將鹽業

視為農業,一直到了清領時期才收歸台灣府管理。但在清領前期,清朝對台灣的

鹽餉乃採較自由的方式,其鹽餉大多充當軍費。一直到了台灣設省,首任巡撫劉

銘傳就職後,始調整台灣的鹽政,至此台鹽的行銷管道確立,擁有行銷權者可獲

得巨利,其行銷網也漸趨盤根錯節,各種利益漸與鹽業有關。341

由上得知,在日本占領台灣之前,鹽專賣制度承襲已久,產銷結構也已規則

化,但是日本統治台灣之後卻認為此專賣屬於一種苛稅而廢除此制度,342如此卻

338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

》,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90。 339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72。 340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2007

,頁 57。 341

李秉璋,《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的鹽業政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頁 12~15。 342

根據松下芳三郎所著《台灣鹽專賣志》(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24

,頁 25~26

),文中

Page 11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12

產生了諸多問題。在製鹽業方面,因規則化的收購系統已完全毀棄,使業者必須

自尋買主,且為了價格高低而疲於奔命;另外,又須在複雜的金融制度中打轉,

常因不熟悉門道而吃虧;加上此時工資高昂,勞工不易獲得;鄉間治安不佳,屯

積居奇者又自中國大量輸入廉價鹽,致使製鹽業者常因此而關門大吉,生活陷入

困境。同時消費者對此也多表不滿,

因消費之鹽價為商人任意哄抬,而有極大的

差異,據明治 31

年(1898)12

月全台調查,100

斤的鹽價,竟有 2、30 錢到 4、

5

圓的差異,有的甚至高達 8、9

圓(清末之專賣價 100 斤在 40 錢~1.6

圓之間)。

343

面對這種情況,台灣總督府於是在同年 6

月草擬「台灣食鹽專賣規則」,並

於翌年 4 月 26

日以「律令第七號」加以發佈,同時決定自 5 月 15

日起開始實施。

採用的方式是「官督民辦」,344

並交由辜顯榮一手策畫專賣的行銷體系,此組織

稱為「官鹽賣捌組合」,其規約於該年 4 月 25

日發佈,設組合長一名(辜顯榮),

副組合長二名(王慶忠、李

秉鈞),監事二名(陳洛、劉廷玉),顧問一名(日人

白井新太郎),事務員數名。辜顯榮並於同年的 5 月 27 日至 11 月 1 日間巡迴全

台,至各地親自與當地重要人物協商,使 20 個總館與 80

個支館完全設立。345在

苗栗地區,苗栗總館與頭份支館、苗栗支館之負責人則是陳汝厚(縣參事)。一

般就當時情況而論,負責人身故之後,都是採父死子繼的方式,汝厚在明治 40

年(1907

)逝世後,乃由其子陳羹梅承繼。346據中港陳家後代子孫即陳泮基醫生

以及陳調元之子陳里鐘回憶,辜顯榮和陳家早有來往,陳調元在台北讀師範學校

時,有時放假日並沒有回到中港家中而是

到辜家去作客,同時在陳汝厚過世時,

協助中港陳家分家產的人就是辜顯榮本人,347因此到了中港地區辜顯榮之所以會

提出了九點應該廢除專賣的理由:一、鑑於滿清官府雖因賤買貴賣而有豐富收入,但卻是招至

滿清官吏腐敗的原因之一。二、利用

專賣權賤買貴賣,等於加重消費者的負擔,是一苛稅。三、

鹽是確保人類生命的必需品,一日不可缺,當以廉價供給。四、官吏當有能視需要供給之實際

情況確保鹽價之適當。五、官吏為求一切收購販賣,防止私賣中頻使用非常手段,以致有重刑

嚴罰之弊。六、純粹營業性質的事業有誘致官吏污行之弊。七、官鹽之制妨害製鹽事業之發達。

八、廢除官鹽之制給予民間自由買賣鹽,隨著需要供給的一致,保證了價格平均,鹽業者及消

費者都得享其利,當地的鹽業也會發達,九、依現行的日清通商條約,日本人有出口中國內地

製鹽的權利,而日本內地的產鹽量相對於消費額而言尚

有剩餘,乃急求銷路。若給予人民自由

營業,或許將來當地得以成為內地製鹽之銷路。 343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櫛的關係—1895~1905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頁 179。 344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鹽專賣誌》,台北市:台灣日日新報社,1925

,頁 26~27。 345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鹽專賣誌》,台北市:台灣日日新報社,1925

,頁 203~210。 346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

,頁 149~150。 347 2006,7 月 14

日親訪陳泮基醫生,2007,12 月 6

日電訪陳里鐘先生。

Page 11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13

以陳汝厚為苗栗地區食鹽專賣負責人,大概係基於兩家此一密切關係。

依照組合條約的規定,在其收益中必須扣除資本金的百分之六為當然利息以

支付給各投資人,其餘所剩之十分之一則作為賞予從業人員的獎金(即組合總

館、支館等主持人),所剩則依出資金比例平均分配給各投資者。348

在這一「官

鹽賣捌組合」之中,所謂各地的總館與支館的負責人實際上即為投資者,同時根

據《台灣鹽專賣誌》明治 32 年至明治 35

年(1899~1902

)年的歷年

資本金、純

益及其獲利比例來看,平均分配到各投資者身上的利益仍高達 168195.4

元,349

由此可知,當時陳汝厚以及後來繼承的陳羹梅從此專賣當中獲利不少,但是因為

缺乏帳簿本的記錄,其實際情形如何則不得而知。

綜觀陳氏家族的實業活動,大多配合殖民政府經濟政策,並發揮家族本身擁

有之積極、前瞻和冒險的性格,故能成功開創多元化的事業。另一方面也顯示其

與殖民政府關係密切,同時在陳汝厚所謂日治初期舊領導人物的帶領下逐漸培育

出新生代陳羹梅、陳調元等人靈活的經濟觀念。在面對日本新的經濟政策,倆人

的接受度、適應性及敏感度也極高,於是在其父親的帶領下躍升為日治時期新的

領導菁英。

348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鹽專賣誌》,台北市:台灣日日新報社,1925

,頁 209。 349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頁 181~182。

Page 12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14

Page 12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15

第五章 日治時期社會文化轉型與陳家的肆應

第一節 人際網絡與社會參與

一、人際網絡

根據林玉茹的研究指出,清代中葉以降,竹塹地區商人透過各種活動互相接

觸、往來,最後再以聯婚的方式強化彼此的關係,這種情形可說是一種常態,因

此各地的名望士紳家族之間通婚頻繁,除了可以擴大彼此的社交人際網絡以維持

或是再提升家族地位,更

可進一步促成合作共同從事某些活動,諸如合夥營商、

拓墾;資金融通;以及民變、械鬥時採行共同活動等。350

中港陳家於清代崛起後,即透過與地方望族聯姻,以鞏固或提升家族地位,

日治時期,陳家更是充分利用與豪門巨族通婚,以增強彼此之間的合作,並間接

提升家勢。

中港陳家的聯婚對象,在清代有北門外「進士第」的鄭家,日治時期有新竹

湳雅吳家、首屆新竹市長鄭雅軒、霧峰林家等,皆為各地甚至是全台的地方名望

家族,現分述如下:

(一)清代與新竹鄭家之聯姻

開台進士鄭用錫家族即是俗稱的北門鄭家,在清代道光年間,中港陳家開始

與鄭家

聯姻,陳家恩貢生緝熙,原居中港街,後來遷至竹塹東勢莊。長女嫁鄭用

錫長子鄭如蘭為妻,為最有名之新竹佛教女信徒。351

鄭如蘭,名德桂,字香谷,號芝田。少時富有文才,入私塾讀書,記誦倍於

常童。稍長文才之聲大起,受知於提學道丁曰健,考上生員,旋拔優等,補增廣

生。後屢赴秋闈,皆未中。如遇鄉人有急病或急事,則慷慨解囊予以相助。各地

350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路〉,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1996

,頁 199。 351

黃旺成,《新竹縣志》,卷九,成文出版社,1957

,頁 28。

Page 12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16

如遇災變,如:澎湖歲饑、嘉義地震和全台水災,皆出錢出力,加以賑濟。光緒

13

年(1887

),新竹官紳欲請禮部旌表褒揚,鄉人亦欲建坊表揚,均為嚴拒。光

緒 21

年(1895

),日本占領台灣之後,

遂摒棄俗務,邀二三知已,遊於北郭園,

吟詠其中,而有「偏遠堂吟草」之集成,所謂偏遠堂吟草,即「隱然以陶靖節自

居,逍遙於田園之中而自樂,而不願見世務之紛繁。台灣總督府曾任其為新竹廳

參事」。352

其元配陳潤,即恩貢生陳緝熙長女,「十八歲時嫁給如蘭,襄助家政,克盡

婦道,鄉黨中無間言,陳氏素具慈心,對疾苦困窮者,賑卹備至。晚歲信佛,釋

號普慈,收養女弟子數名,買舟內渡;遍訪各地名利:鼓山湧泉寺,普陀山紫竹

林,鎮江之金山寺,焦山寺,西湖之天竺寺,昭慶寺等,歸來後,專心參尋妙諦,

以修真自樂。建大齋堂於北門外樹林頭,稱

淨業院,以為諸女信徒讀經修行之所。」

353

陳氏之所以會建造淨業院,354

根據今淨業院文件記載仍是因為其婚後,生子

女十人,但均夭折,於是收養二子(

其一是鄭肇基,另一為鄭樹南)

、二女,並發

心於明治 35

年(1902

)建齋堂,兩子繼承鄭家香火,與如蘭住一起,兩女則隨

根傳(如蘭妻,即為淨業寺第一代開山祖)入齋堂吃齋,且隨之姓陳,

即為永善、

永修

。淨業寺的歷代管理者皆為鄭氏後代,第一代的管理者即為鄭如蘭,可知鄭

如蘭對其妻之做法也是支持的,在今日的淨業寺中留有「澗水流年月,山水出古

今」一聯,此即為如蘭以字香谷為名而題。淨業寺現仍

為鄭如蘭一系之產業。355

中港陳家除了與新竹鄭家聯姻之外,在許多地方事務上每每見其合作,「陳

緝熙,每逢有關地方公眾危難要事,必踴躍奔走呼籲,以息事寧人為己任。故屢

與鄭用錫等,冒險出入於分類械鬥之間勸和,頗收效果」356

,聯姻與共同參與地

方事務,兩者均增進了家族彼此之關係。

352

鄭如蘭,偏遠堂吟草,台灣日日新報,1914

,頁 11~15。 353

黃旺成,《新竹縣志》,卷九,成文出版社,1957

,頁 30。 354 地址在今新竹市境福街 141 巷 10

號。 355

鄭鵬雲,《浯江鄭氏家乘》,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頁 104~105。 356

黃旺成,《新竹縣志》,卷九,成文出版社,1957

,頁 29~30。

Page 12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17

(二)日治時期與新竹湳雅吳家之聯姻

湳雅庄為康熙末年王世傑在今新竹市拓墾地之一,即今東勢以西,頭前溪以

南,客雅溪以北的新竹平原地區,在此建南莊二十四個聚落和北莊十三個聚落,

共三十七個聚落,357

湳雅庄就是北莊十三個聚落之一,舊名稱

為坔仔地。358

乾隆 25

年(1760

),吳學德派下第十二世子孫吳嗣振兄弟,由福建同安邑石

兜村攜帶眷屬渡台,遷居新竹湳雅庄,吳嗣振擁有自己的船隊以「吳振利」商號,

從事台閩兩地貿易,359

吳家以商起家,進而獲取科舉功名,正途出身和異途出身

兩者兼具,為一典型的士商並重的家族。360

中港陳家與新竹湳雅吳家的聯姻總共有二起,一為吳家女兒吳滋培嫁入陳

家;另一為陳家女兒陳雲鶯嫁入吳家為媳婦。

吳滋培的父親居住北門後圳巷,在中央路開設「吳瑞昌」商號,專門做批發

雜貨,吳滋培在新竹女高畢業後即嫁與中港陳羹梅的兒子陳永雄,陳永雄是陳家

來台的第七世,為一名牙醫,在新竹市大同路開業博愛牙科。

中港陳調元之女陳雲鶯,嫁給吳家吳玉檀的次子吳信鍛,吳玉檀是吳家中極

為重視子女教育者,有四子:信改、信鍛、信榆、信潛,皆送到日本讀醫科,信

改、信鍛是有名的牙科醫師,而信榆是名內科醫師,信潛則擔任藥劑師的工作。

361

值得一提的是,陳調元之妻為霧峰林家之女林月眉,因此透過陳雲鶯的居間

介紹,使其外祖父霧峰林家的表妹林雙桂362

嫁給小叔吳信榆為妻;同時也介紹中

港地區的另一士紳家族方家方錦祥,將其女兒方素盈嫁與吳信潛為妻。363由此可

357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關地區開闢史(上)〉,《苗栗文獻》,第 31

卷,第 4

期,頁 160。 358

《台灣地名辭書》,卷十八:新竹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6

,頁 156。 359

楊婉伶,〈新竹湳雅吳家的女性(1755-2000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3

,頁 28。 360

楊婉伶,〈新竹湳雅吳家的女性(1755-2000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3

,頁 61。 361

楊婉伶,〈新竹湳雅吳家的女性(1755-2000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3

,頁 114-115。 362

林雙桂為台灣有名的詩人,同時也是櫟社的創社者之一林幼春之女。 363

楊婉伶,〈新竹湳雅吳家的女性(1755-2000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2003

,頁 120。

Page 12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18

知,因為地域上的關係,使得

中港陳家與方家、新竹湳雅吳家以及霧峰林家成為

姻親,且往來頻繁,彼此之間維持密切的關係。

(三)日治時期與霧峰林家的聯姻(調元妻為霧峰林紹堂長女林月眉,其所生之

五女配霧峰林)

霧峰林家的開台祖為林石,他於乾隆 11

年(1746

)首度來台,然不久即奉

祖母之命返回福建。到了乾隆 19

年(1754

)林石由大陸二次渡海來台,並且定

居於彰化縣梀東堡大里杙莊,即今台中縣大里市。364但是在此地的發展並不順

遂,林石因擔任林姓族長遭同姓之累,為林爽文之變所牽連,致使其和獨生子均

死於獄中,所有的田園財產全遭沒收,365其媳婦懷孕僥

倖得以脫身,後產一子林

甲寅,長大以商興家,移居到阿罩霧(即今霧峰),林甲寅大量購地開墾,種植

稻穀,歲入的稻穀可達四千石,成為當地的鉅富;另外又利用開墾山林之時所砍

伐的大量木材燒製成炭,出售成為另一項生財工具,為家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66

當時,霧峰林家因地處偏遠,政治力有所不逮,各姓互爭雄長,自衛武力強

大,由於其自衛武力相當驍勇,發展至林文察這一代時,因為參與平定台灣北部

小刀會亂事,獲賞六品翎頂,此為霧峰林家步入宦途的起點,而其弟林文明隨軍

征戰,也官拜副將。367

至此成了壓倒台灣中部一帶的大家族,到了林文察之子林

朝棟時,利用中法戰爭台灣外務吃緊之際,率領鄉勇北上助戰,立下汗馬功勞,

深獲當時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的賞識,霧峰林家的聲勢再起高峰。368至此霧峰林

家成為台灣知名的大家族。

中港陳家與霧峰林家的聯姻,最初是林紹堂長女林月眉嫁給陳調元,陳調元

偶與妻起爭執,林月眉曾說出氣話:「你們家說什麼家產多,所有的土地加起來

也沒有我們家的廁所大」。369

此話傳出,遂成地方名言,在竹南鎮上曾經傳頌一

時。另一位與霧峰林家聯姻的是陳汝厚的第五位女兒陳換治,她嫁給林文察之後

364

林獻堂,《台灣霧峰林氏族譜》,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101。 365

林獻堂,《台灣霧峰林氏族譜》,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103。 366

林獻堂,《台灣霧峰林氏族譜》,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105~106。 367

連橫,《台灣通史》,卷三十三林文察列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頁 894。 368

不撰著者,《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1993

,頁 128。 369

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107。

Page 12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19

代林政昌為妻。陳家與霧峰林家的姻親關係,肇始於清朝同治年間的戴潮春事

,兩家由於參與反戴陣營而強化彼此的關係,才會促成日治時期的聯姻,使得

陳家在中港地區的社會地位更為提高,地方上的人們都知道陳家與台灣的大家族

霧峰林家是姻親關係。

圖 5-1 陳調元及夫人合照

資料來源: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107

。說

明:

從圖中可以看出,當時調元的服裝已是現代化的西裝,但是夫人所穿的

則是清朝婦女所穿的傳統服飾,可謂中西合壁。

(四)與新竹市首屆市長鄭雅軒聯姻

鄭雅軒,新竹市人。祖為文彬,為清朝吏部主事。父為雲欽,生二子,雅軒

居長。雅軒自幼

聰穎,入台中一中就讀,成績優異,名列前茅;畢業即留學日本,

進入東京商科大學(今一橋大學)肄業三年,以丁父艱而輟學回台。雅軒身處日

治時期,拒與日本當局合作,不圖仕進,轉而營商。370

中港陳家與鄭家聯姻,是

370

新竹市志編纂委員會,《新竹市志》,卷七人物志,1996

,頁 745

Page 12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20

羹梅的大女兒陳景鶯嫁給鄭雅軒為妻,生三子七女。長男伯昆,任台大物理系教

授;次男伯倫,任職市政地政科;三男敏三,在銀行界服務。諸女均多完成高等

教育,或任教職,或居家相夫教子。371

雅軒於民國 34

年(1945

)日本戰敗歸國府統治,始出為地方服務,出任新

竹市北區代表會主席;民國 35 年至 40

年(1946~1951)

之間,連任新竹市北區

區長達五年半之久。41

年(1952)3

月,新竹市改為縣轄市,雅軒毅然參選改制

後之首屆新竹市長,高票當選。二、三屆連選連任。直至 49

年(1960)3 月卸

任為止,先後三任,歷時達八年之久。,在其任內,除弊興利,勤儉建市,在新

竹市有限財源中,發揮市政建設之最大效能。

鄭雅軒品德自勵,處事廉潔,一介不取,深受各界之推崇。識見高超,尤注

重教育,免試升學一案倡議之始,毅然挺身承擔試辦之重責,為此廣設初中以容

納免試升學之學生,不惜出售公產,以開拓百年樹人之教育事業。雅軒於脫卸公

職之後,曾應新竹

中小企業銀行之聘出任協理,任職十五年,深得長官之器重與

部屬同仁之愛戴。退休後,致力於老人福利工作,曾發起創辦老人會及長青俱樂

部,頗受老年同人之敬重。372

中港陳家除了上述與台灣各著名家族聯姻外,其餘的還有與中港地方望族聯

姻,陳調元的次子陳星聚所娶的則是中港著名詩人鄭啟賢的女兒鄭寬。鄭啟賢是

中港地區有名的詩人,日治時期也就是在昭和 12

年(1937

)時曾與陳阿金等數

十人設立中南吟社,373

沈潛於傳統文學,發揚詩道。鄭啟賢留下的名詩有〈梅雨〉:

「電閃雷鳴催雨意,霜侵雪押長梅魂」;另一首為〈餞春〉:「春去風流杜牧

嗟,

長亭把盞意如麻,錦屏人散畫樓寂,金勒馬迴芳徑賒,怕奏陽關三疊曲,忍聞塘

沼數聲娃,殷勤細把歸期間,再把明年重駐車」374

充分展現其才華。鄭寬原先任

教於竹南國小,嫁給陳星聚之後繼續任教,直至退休為止。她同時也積極參與地

方公共事務,曾於民國 44

年(1955

)時當選第五屆的鎮民代表。375

生一男一女,

長子為陳泮基,高雄醫學院畢業,現於竹南鎮中山路上自行開業。

371

新竹市志編纂委員會,《新竹市志》,卷七

人物志,1996

,頁 745 372

新竹市志編纂委員會,《新竹市志》,卷七人物志,1996

,頁 745 373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2007

,頁 110。 374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54~255。 375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82。

Page 12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21

中港陳家與台灣各地家族的聯姻,除了清朝時期與新竹鄭如蘭的聯姻,讓倆

家在面對戴潮春民變時,產生了聯防的關係,中港陳家因與這些大家族聯姻而提

升其社會地位,擴大

家族在地方上的影響力,使得日本政府不管在政治、經濟、

社會活動和措施上需找地方菁英合作,陳家都是其不二考量的最佳人選之一。

二、社會事務的參與

日治時期,對地方社會事務的參與,一方面展現的是與統治者緊密的關係,

一方面也是社會菁英應盡的責任,更是一個家族展示優越條件或種種重要資源,

同時增加其影響力和社會威望,以提升或維護地位的重要途徑。相對的,也可由

家族本身在地方上地位之高低來印證其家族參與地方事務的深度和廣度,因此藉

由地方社會事務的參與也可看出家族之於地方的重要性。

中港陳家對於地方事務上的參與,清季主要由陳汝厚出面領導或作為陳家的

代表,進入日治時期,陳汝厚的歲數已大,不久就轉移至二個兒子陳羹梅與陳調

元的身上。

(一)參與救災的工作

明治 31

年(1898

),日本雖已統治台灣達三年之久,不過全島各地的情形依

然混亂,除了社會動盪不安,抗日事件仍然此起彼落,層出不窮外,又有自中國

傳入的鼠疫也在全台灣各地滋漫,再加上這一年三次的暴風雨及區域性的乾旱災

害,生產減少,物質欠缺,全島的米價異常騰貴。376

在新竹地區,由於鼠疫流行,一般民眾人心惶惶,又適逢接近寒冬時節,新

竹城廂與竹苗近山一帶因年中收成欠佳,食米告罄,導致

物價飛漲。面對鼠疫流

行,新竹城內的紳商一方面依照往例在城隍廟設置了免費的醫局;另一方面則聘

請新竹當地的醫士數人替患者診療。377除此之外也在西門外天公壇設置醫院來教

導居民消毒,378

同時,又齋戒沐浴,在城隍廟大做法事,來祈求消災解厄。379

376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1

年(1898)11 月 12

日。 377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1

年(1898)5 月 6

日。 378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1

年(1898)5 月 21

日。 379

《台

灣日日新報》,明治 31

年(1898)6 月 11

日。

Page 12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22

有關米荒問題,《台灣日日新報》記載了當時的情形:「竹城米市街每金一圓

買米一斗三升,北埔、樹杞林(今竹東)每金一圓買米一斗一升,至五指山之腦

寮腳(今北埔與五峰交界),每金一圓竟僅買米七升。」380

另外「米糧匱乏到新

竹街民有人因飢中夜自殺,內山地后庄民互約禁炊乾飯的程度」381

,乾飯是客家

人的

主食,可是由於缺糧而使得飲食習慣不得不加以改變。在這種情況下,各地

士紳皆參與救災的工作,11 月中旬內山地區大隘富戶金廣福率先擬自備數千金

由香港購米,382

新竹城內富戶則在竹城北門長和宮、鄭春官第平糶,而在中港地

方,陳汝厚則與中港地方的士紳方泉源、陳安瀾、黃克昌、李成財等也捐金數千

元到台北買米,由小輪運到中港,以解中港地區當時的米荒。

(二)一般「囑託」性職務之參與

如前所述,陳羹梅擁有種種中港地區的官方頭銜。此外,還有一些是屬於顧

問性質的「囑託」。一般而言,這種「囑託」的設置是因地制宜,與街庄吏員不

同,是超越街

庄的高級公務人員,原本是必須要具備特殊知識或技能者,相當於

行政體系內所謂的聘用人員。383

可是從各方面顯示,若不是與殖民政府關係良好

的地方高層菁英是不可能擔任的,因為這些頭銜也代表其和殖民政府的某種特殊

關係。陳羹梅在明治 41

年(1908

),擔任紅十字社的特別社員;大正 4

年(1915)

任中港學務委員,對中港地區的教育貢獻頗多;同年也任地方稅調查委員、公共

埤圳主事、愛婦幹事委員和鄉軍特別會員等,足見其對地方事務之盡心。384

(三)中港公學校的建立與參與

陳汝厚對於中港地區的教育頗盡心力,對於中港公學校的創校貢

獻更大,其

子陳調元則為中港公學校第一屆的畢業生,同時也是唯一的一位畢業學生,昔日

的中港公學校即是今日的竹南國民小學,陳氏家族的後代子孫也有多位都在此任

教並於此退休,足見陳家對竹南國小的貢獻。

380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1

年(1898)11 月 20 日 381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1

年(1898)12 月 3

日;《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1

年(1898)12

月 1 日 382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1

年(1898)11 月 16 日 383

蔡玉蕙,〈日治台灣街庄行政(1920~1945

)的編制與運作〉,《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第 3

卷,第 2

期,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6

,頁 114。 384

台灣新民報社編,《台灣人士鑑》,台灣新民報社,昭和 12

年,頁 257。

Page 12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23

中港公學校最早是在明治 31

年(1898)1 月 24 日發給新竹國語傳習所中港

分教場設置認可書,並於同年的 3 月 20

日開場,後因 10 月 1 日公學校令發布而

改稱為中港公學校,其開校認可書的內容如下:385

竹南一堡第五區庄長黃克昌外三名

明治三十一年(民前十四年)九月十日所申請中港公學校

設置之件,依法認可

明治三十一年九月二十一日

台北縣知事 村上義雄

中港公學校最早的校址設於中港慈裕宮內,利用慈裕宮兩廂及後邊廣場作為

上課的教室和運動場。後於大正元年(1912)9

月,由地方士紳發起建校活動。

其中發起人有陳汝厚(慈裕宮董事長、新竹縣參事)、許宗濂(曾任慈裕宮董事、

頭份辦務署參事、學務委員)、黃克昌(竹南庄長)及兒玉虎袈裟(首任日籍校

長)等人,由政府撥款購地約 1.47

公頃,由地方捐建二間教室,招收二班學生

共五十五名,校址座落在鹽館前(現址)386

。387

最早的分教場在開設之時,曾為

了校舍的修繕費沒有著落而苦,幸賴中港地區地方士紳的捐助得以解決,當時主

要的捐款者姓名如表 5-1

所列。

但是在明治 31

年(1898

),因暴風雨侵襲,使得校舍一部份土牆倒壞,其修

繕的工程經費,主要的捐助者即為陳汝厚,當時汝厚的職務為新竹縣參事,經由

其捐助,教場才得以建立,所以在《竹南國小沿革史》中特別列了一項「開設當

時最盡力者」,當中即有新竹縣參事陳汝厚;此外還有頭份辨務署參事許宗濂、

中港街長葉克昌、

中港分教場助教諭兒玉虎袈裟等人。388

由此可見當時分教場的

成立與完成,汝厚盡心最大,但是汝厚並未擔任校中的職位。

385

林廷輝,《竹南國小沿革史》,未發行,頁 2。 386 現址在今苗栗縣竹南鎮中正路 146

號。 387

《竹南鎮志》,頁 128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頁 19。 388

林廷輝,《竹南國小沿革史》,未發行,頁 4。

Page 13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24

表 5-1 分教場修繕費捐款者名單一覽表

姓名 住址 金額

方學京

中港街(新街) 五拾元

陳令

中港街(新街) 參拾元

翁陳

中港街(新街) 參拾元

方求

中港街(新街) 參拾元

劉天性

中港街(新街) 參拾元

陳其策

中港街(新街) 參拾元

林合祿

中港街(新街) 參拾元

許清文 鹽館前庄 參拾元

江朝漢

中港街(中街) 貳拾元

總額 貳佰八拾元

資料來源:整理自林廷輝,

《竹南國小沿革史》,未發行,頁 3

汝厚之後,和中港公學校最有密切關係的是其子陳調元,根據《竹南國小沿

革史》的記戴,至明治 41

年(1908)3 月 31

日,陳調元接任中港公學校訓導,

當時的月俸是拾伍元,至同年 6

月,中港班級改編為:

第一區:中港街,主任:陳調元訓導

第二區:芦竹湳庄、三角店庄、營盤邊庄、中大埔,主任:張雇員

第三區:鹽館前庄、海口庄,主任:魏清德訓導389

陳調元從明治 40

年(1907

)擔任中港公學校的訓導直到大正元年(1912)

為止,之後接任的訓導則為陳薰南,薰南是竹南「附貢生」陳紹熙之四子

,任期

為大正 2 年至大正 4

年(1913~1915)。

由上得知,中港陳家陳汝厚、陳調元父子對於竹南公學校的貢獻良多,對於

地方上的教育工作盡心盡力,使得竹南公學校培育了許多優秀的地方英才,而陳

家也有多名成員陸續任教於竹南公學校,例如:陳薰南、陳永傑、陳里宗、陳鄭

389

林廷輝,《竹南國小沿革史》,未出版,頁 77~79。

Page 13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25

寬等。

表 5-2 竹南地區吟詩會一覽表

名稱

項目

成立 成立者

竹南吟社 大正 14 年

(1925)

李呈材、陳安瀾、方玉山、陳調元等十一人

設立

南洲吟社 昭和 2 年

(1927)

鄭鷹秋

篁聲吟社 昭和 8 年

(1933)

竹南人士十數人

中南吟社 昭和 12 年

(1937)

陳阿金、鄭啟賢等十數名

南薰吟社 昭和 12 年

(1937)

取「薰猶判矣」之義,由南洲吟社改名所來,

社員有竹南、頭份、鹽水港、後龍、公司寮

等人士三十八人。

資料來源:整理自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137。

(四)竹南吟社之參與

清代台灣道光以前,詩社甚少,在中港地區亦無此種組織,大多是參加新竹

之潛園吟社(設於道光年間)及竹梅吟社(設於同治年間)。日治前期全台詩社

大興,以為倡導漢學和酬酢交誼之手段,流行所及,中港地區也成立了許多的吟

詩會,並與

各地交流,宣揚漢家聲威,在表 5-2

中的吟詩會,竹南吟社是陳家成

員陳調元及陳芸南參與倡組的詩會。竹南吟社於大正 14

年(1925

)元月由李呈

材、陳安瀾、方玉山、陳調元、劉添貴、方泉松、鄭清奇、方四吉、許江龍、蕭

石基、方珍田、陳芸南、李澄浦等組成。390

390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2007

,頁 110。

Page 13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26

圖 5-2

民國初年,竹南吟社開會紀念照

資料來源: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頁 73。 說

明:照片中後排右一即是陳調元,右二為方玉山,前排右為陳安瀾,左為李呈材。

其中筆者發現該照片上的紀年時間並非是用日本政府年號,採用的是天

干地支,

由此可知這詩社對傳統中國的堅持所在,並顯露出民族氣節。

陳調元是中港公學校第一屆唯一的畢業生,而後又由台北第二師範學校畢

業,自始都是接受新式教育,一般人看來,陳調元就是一個日化頗深的台人,但

其自小也受漢文教育,有相當的漢學素養,故能與地方文人合組詩社,一齊吟詩

作對,唱和往來。陳調元除了參加中港地區之詩社外,因對詩文之愛好,亦與其

他地區文人多所往來。例如他和霧峰林家的林幼春即為常相往來的詩友,林幼春

為林獻堂的侄子,與蔡惠如等人創立櫟社,是台灣有名的詩人之一。慈裕宮建築

中留有許多士紳們之墨寶,其中「再奠

神區雙柱擎天懸日月,永綏斯土一航渡海

壓風濤」一聯,當初即是由林幼春親提,再由陳調元敬獻,由此可看出倆人交情

匪淺。

此外,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領台初期,其父陳汝厚曾率部份族人內渡,

Page 13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27

知道原鄉陳氏還保有族譜。後來,調元聯絡了原鄉一位陳氏家族成員,請其將族

譜帶至台灣,期間所有的船費、吃住費用皆由調元提供,同時還花費了相當於今

日二千斤米的銀錢讓他帶走。由於深怕會被日本官員發現,調元通常利用晚上的

時間親手抄寫族譜,前後總共花費了二個多月的時間,才將族譜抄寫完成。此即

陳氏手抄本之族譜,調元的這一份心實在是難能可貴。(圖 5-3)391

圖 5-3 陳調元手稿

資料來源:手抄本《陳氏族譜》,未編頁碼

陳芸南出生於同治 13

年(1874

),卒於民國 37

年(1948

),為陳紹熙之子,

排行第三。他除了參加竹南吟社以文會友、發揚詩道外,他也曾於清代即已開設

的筆峰書院教書。芸南平時為代自書,亦工詩文,可惜也沒有留下作品。現存於

《竹南鎮志》日治時期的詩文作品中只留有陳心南的作品。心南和芸南是兄弟,

兩人皆注重傳統詩文,其留下的詩名為〈歸竹南〉392

,內容為:

「站車曉發帶煙暉,似聽飆輪載夢飛,聖戰

高標從夙昔,故鄉今

391 2000, 1 月 3

日電訪陳調元之子陳里鐘先生。 392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54

Page 13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28

日是言歸,家園近海忘三伏,親友多情萃四圍,話別髫齡此時鬧,約

追沙馬莫相違。」

Page 13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29

第二節 新式教育的重視

傳統中國,教育成就與個人和家族地位高低有極其密切的關係。擁有科舉功

名固然是成為官員士紳的主要憑藉,而教育是科舉應付之基礎。士紳家庭為維護

其特權和地位也必須重視子弟的教育,地主或商人積聚相當的財富之後,莫不鼓

勵子弟向學應試,以求提升其身分和地位。連下階層人士亦具有能追求科舉功名

及重視教育的社會價值。393

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建立現代西式新教育制度,打

破傳統科舉制度的窠臼

,開啟台灣教育史的新紀元。而中港陳氏,自陳朝合來台

發跡之後,即非常注重教育。陳家具重視子弟教育的傳統,而又敏於應變,即使

在面對日治時期的新式教育體制,仍能適應良好,這也是陳家在日治時期仍能維

持在中港地區首屈一指的地方望族之地位的主要原因。

一、中港陳家的教育觀

本文在前面的章節中提到,中港陳氏之開台祖朝合出生於福建泉州地區,當

時陳家的社會地位屬於平民階層,生活上三餐都已不繼,家族人口當中自無多餘

之財力與人力去培養專業讀書人以參加科舉考試,後來與郭媽即是因為生活瑣事

費用爭吵後才會導致郭媽自殺,在郭家的追殺下,

朝合最後才會逃命來台,所以

和一般家族一樣,中港陳氏來台最初是非常窮困的。但是其家族在以前並非一直

位居社會下層,其實在宋代,陳家曾經地位顯赫,有多位族人皆擔任政府要職,

後因改朝換代及社會動盪不安而家道中落。

中港陳家在台灣的教育發展上有兩位關鍵性的人物,第一位就是陳家的開台

祖陳朝合,他歷經中港陳家從發跡致富後又躍升為社會上的士紳階級,在一夜致

富後,很快的進入政治、教育的發展領域,讓陳家在清領時期的台灣迅速坐穩地

方上的領導位置。

朝合最初來台時連船費都需要透過賣子才能償還,但是他卻能在一夕之間致

富之後,一方面買

田開墾並建家厝;一方面面對突如其來的財富,朝合並沒有因

此坐吃山空,反而力求上進,培養子孫接受教育,讀書應試,希望能獲取科舉功

393

吳文星,《日據時期

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96。

Page 13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30

名任官發財,以提升家族地位。

中港陳家到來台第三代伯樹之子陳錫疇時,已經由科舉考試取得了「秀才」

資格。雖然秀才在科舉功名的等級上是位居最下,並非是很高的資歷,但是自此

可見,陳家在當時文風不盛的白沙墩地區,應屬特別重視教育之家族。中港陳氏

到了來台的第四世、第五世當中,家勢丕振,地位更加尊祟,有經由科舉考試而

取得功名者,也有經由捐納而為官者,更因有參與地方公共事務而取得榮銜,本

文在前面的第

三章第二節當中皆已敘及,例如

陳緝熙為「恩貢」、陳紹熙為「附

貢生」、汝厚則為監生並報捐州同,緝熙和紹熙並因參與平定戴潮春抗清事件,

而分別獲得清廷賞賜。由此可見中港陳氏家族積極透過教育子孫參加科舉考試,

亦同時經由捐納、軍功等方式來提升家族社會政治地位,並且擴大其家族影響力。

到了第六世時適逢日軍領台之際,因此在這一代族人面臨早年勤學漢學以備

科舉應試,而後卻遭逢日本領台一切落空的窘境。隨著殖民統治體制逐步建立,

結束了士紳在清代所享有的特權和地位,士紳的社會影響力和功能也日漸消蝕,

地方望族和社會菁英面臨地位中落的危

機。台灣當時即有許多的家族成員就是因

為政權更迭,科舉廢除,舊有的升遷制度改變下選擇內渡。394面對此一家族危急

存亡之際,幸好陳家有個關鍵人物陳汝厚,他在面臨政權更迭之際選擇和日本當

局合作,而在教育方面,在不放棄教導子孫漢學下,又將接受新式教育置於最優

先的地位。

汝厚本身是捐監生出身,他身負陳家重責大任,面臨了政治、經濟、社會和

教育的大改變,但其所表現出來的適應能力比大部份其他地方望族較佳也較快

速。這使中港陳家在進入日治時期之後,家族的社會地位和地方領導地位不但不

因改朝換代而中衰,反而更掀起另一波高峰。

教育上,陳汝厚為了能夠守住祖先創立的家業,同時也為了讓自已在清朝

時期所建立下來的基礎不致白費,但汝厚在當時已有一定的歲數,傳承是相當重

要的,汝厚選擇積極督促子孫接受日式教育,同時也是新式教育,這樣子的迅速

轉變實屬不易,很多台灣地方望族在面臨這種轉變時,往往因為無法接受或是適

應不良,致使家族的發展也就此中衰。當時,陳汝厚所面對的改變比傳統上中國

所面臨的改朝換代更難以接受與適應,因為即便中國改朝換代,科舉制度仍為晉

394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書局,1992

,頁 131。

Page 13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31

升士紳階層的主要途徑,但是光緒 21

年(1895

),日本接收台灣之後,在教育上

緊接著帶進來的卻是迥然

不同的日式兼西式的新教育制度,此種教育,一方面不

免含有加強日語學習和培養對日本效忠的日本國民教育性質,而另一方面,諸多

教材內容又背離傳統中國學術思想,而以近代西方自然、社會人文之學為中心。

重視子女教育,已是清季台灣社會普遍認為是家族往上層社會流動的捷徑與方

式,汝厚接受的雖是傳統漢文書房教育,但是由於他的觀念跟得上時代的潮流,

因此對於後輩子孫的教育可說是極力支持,甚至對地方教育的提升也是不遺餘

力。

汝厚之子羹梅,出生於光諸 11

年(1885

),卒於民國 51

年(1962

),在清朝

之時曾學過漢學,原本是要準

備科舉考試,但適逢割台之變,因此在其父親的建

議之下進入國語學校讀書。舉凡日本作為拉攏地方士紳及富豪的政策下所延攬的

任何台籍人才皆需要通曉日語,汝厚及羹梅皆深知此點,祇好積極接受日式教

育,這樣的選擇與轉變在陳家的發展上是相當重要的。爾後陳汝厚幾個兒子也都

接受很高的日治教育,例如:陳調元為台灣總督府師範學校畢業、陳萬揚則留學

日本,於明治大學法學系畢業。由此可看出陳汝厚在新教育的接受上是相當積極

的。

二、中港陳家與新式教育

清朝時期所遺留下來的傳統私塾或書房,日人稱之為「漢文書房」,其原先

功能是在培養科舉

人才,為庶民晉身官紳階層的一個管道,可是到了日治時期,

就不再有實質的意義了。光緒 21

年(1895

)日本領有台灣以後,殖民政府導入

一套新式的學校體系,在籠絡、改良、打壓等多管齊下的政策下,逐漸取代舊式

的書房教育成為主流,同時也因為通譯人才的急切需要,早於領台第二年,即明

治 29

年(1896)3

月即公布總督府直轄學校官制(敕令九十四號),設置直轄於

台灣總督府,以官費支辦的國語學校(包括附屬學校)及國語傳習所,395教授台

人日語,以利其殖民統治。明治 31

年(1898)7

月,進而頒佈「台灣公學校令」,

以地方經費設立六年制

公學校取代國語傳習所,招收台人子弟,施以日語、道德、

395

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

,頁 26~28。

Page 13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32

實學等教育。396

中港公學校即是今日之竹南國民小學,是竹南地區最早的學校,前身是新竹

國語傳習所中港分教場,本文在前一節中港陳家日治時期的社會參與當中提到,

中港陳家對中港公學校的貢獻良多,出錢又出力,而陳家有多位成員即是從中港

公學校畢業的,同時也有許多家族成員學成後任教於中港公學校,諸如:陳調元、

陳薰南、陳永傑、陳里宗等。根據表 5-3 中港公學校學籍中所載陳氏家族之畢業

生一覽表看來,陳家在日治時期從中港公學校畢業的成員相當多。

最初,中港公學校依當時竹南

一堡第五至八區一街五○庄為學區招募學生,

當時適逢日本統治之初,一般民眾躊躇不前,經地方士紳,甚至老師個別訪問鼓

勵勸誘叮嚀,第一屆學生有五十五名,但是僅有一位畢業,397這第一屆唯一的畢

業生即是汝厚次子陳調元。他出生於光緒 12

年(1886

),卒於民國 62

年(1973)。

當時的中港公學校還並非在現址,而是在慈裕宮之中。調元畢業後繼續升學,他

進入了台灣總督府師範學校就讀,求學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不少困難,例如:有一

回羹梅因家中事務太多而忙不過來,同時再加上父親生病需要人照顧,於是寫了

一封家書給調元,希望其能夠放棄學業回來

幫忙,調元在不得已的情況下請假回

來照顧生病的父親,等到年邁的父親病逝時,才又回到學校完成學業,由此可知

調元對教育的重視。

第二屆屬中港陳家的畢業生是陳萬揚,他是汝厚的五子,由於上頭有二位哥

哥,調元及羹梅負責處理家中大小事務,因此可以專心讀書。萬揚更是竹南地區

留學日本的第一人,他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法學系。由於殖民統治下的台灣教育

長期欠缺完備的制度,也缺乏充分且公平的教育機會,加上時代潮流之刺激,故

日治時期留學教育呈現日漸蓬勃之勢,非但足以補台灣教育之不足,其中受過高

等教育的留學生日後更是台灣社會領導階層的主

要成員。398同時因為留學生所需

的學費、生活費等相當可觀,若非公費或私人資助留學者,通常都是富豪子弟方

能如願以償,黃呈聰說:「台灣之教育,要經過一定學問者,尚須負笈遠遊,學

資要加數倍,非資產家,則不能矣。多數有向學心之台灣青年,欲留學不能,徒

396

台灣教育會編著,《台灣教育沿革誌》,台北,南天書局,1995

,頁 229。 397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頁 19。 398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

,頁 119。

Page 13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33

於故鄉長嘆而已。」399

足見汝厚在地方上的財力雄厚,同時也可以看出其對教育

的重視程度。萬揚的兒子陳永傑則是在台北第二師範畢業之後,跟隨父親的腳步

留學日本,並於早稻田大學商科畢業,回國後曾任竹南國小教導主任、竹南初中

教師、竹南水利會財務組長、竹南信用合作社頭份分社主任、第四、五屆竹南鎮

民代表會主席和竹南鎮調解委員等多項職務,400在日治後期及戰後初期是地方上

相當活躍的人士。日後,永傑生二子,長子陳啟文、二子陳啟章皆為醫生,啟文

和啟章分別在美國及台北開設醫院。

表 5-3 中港公學校學籍中記戴陳氏家族之畢業生一覽表

畢 業 時 間 屆 數 編 號 與 姓 名

明治 26

年(1893) 第一回 第一號陳調元

明治 37

年(1904) 第二回 第五號陳萬揚

明治 40

年(1907) 第五回

第一五號陳薰南、第二○

號陳里松

大正元年(1912) 第十回 第七一號陳萬然

大正 2

年(1913) 第十一回 第九九號陳龍

大正 3

年(1914) 第十二回 第一三七號陳萬濡

大正 5

年(1916) 第十四回

第一八六號陳里坤、第二

○九號陳萬經

大正 7

年(1918) 第十六回

第二七○號陳萬祥

大正 9

年(1920) 第十八回

第三七四號陳永珍、第三

七六號陳永銘

昭和 5

年(1930) 第二十七回 第一二三五號陳萬生

昭和 13

年度(1938) 第三十六回 第二五八九號陳里鏡

資料來源:整理自竹南國民小學日治時期學籍簿,未編頁碼

第五屆畢業生有陳薰南和陳里松。薰南是陳紹熙的四

子,紹熙在清領時期為

中港地區「附貢生」出身,雖然在日本領台之後日本曾授封「紳章」,但是對於

399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

,頁 135。 400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9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

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82。

Page 14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34

日治時期的事務皆少參與,晚年則以教讀為志,但是對子女的教育依然重視,薰

南自中港公學校畢業後,又於明治 45

年(1912)3

月於國語學校師範部畢業,

曾在中港公學校及基隆各學校擔任教職,薰南在大正 5

年(1916)6 月日本的普

通文官考試合格,因此大正 6

年(1917

)將教職一職辭去後進入合名會社鈴木商

店台北支店工作,期間曾至廈門、上海、杭州、蘇州等地視察各地的貿易狀況,

昭和 2

年(1927)2

月進入帝國麥酒株式會社,同時被帝國麥酒株式會社派至台

灣處理出差事宜,昭和 5

年(1930)3

月並被派至中北部擔任販賣人員,至昭和

7

年(1932)4

月進入台灣新民報社擔任廣告部長。401

薰南的三哥陳心南,雖然

族譜對他的記載不多,但是由他曾擔任大正 2 年至 7

年(1913~1918

)的區長書

記來看,402

他也應該曾受過一定程度的新式教育。

同是第五屆畢業生陳里松,出生於光緒 17

年(1891),403

其父為煥文,煥文

生四子,里松排行第三。里松至中港公學校畢業之後,又進入總督府農事試驗場

蠶業科就讀,並於大正元年(1912

)畢業,畢業後旋即就職新竹廳農會一職,大

正 7

年(1918

)創立了新南拓殖製糖會社,擔任公司董事以及擴興主持事務者,

404

此外也開設松田種蓄場(豬哥寮)、松田蠶絲繁殖場、松田養雞場做多角的經

營,405

里松不但活躍於日治時期,甚至到了戰後,在地方上也兼有多項職務,熱

心為地方服務,他曾擔任如下職務:第一、二及四屆苗栗縣議員、苗栗縣合作社

聯合社總經理、苗栗縣記者公會理事長、中央日報及公論報竹南辦事處主任、竹

南鎮鎮民代表、調解委員、租佃委員、竹南鎮家畜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等。406里

松的長子陳秀璧,出生於民國 6

年(1917

),後留學日本,於熊本藥專門科畢業。

407

其餘有所記載的還有

第十二屆的陳萬濡,其父為汝厚,為其六子,曾任文化

會委員;408

第十八屆的陳永珍,永珍父為羹梅,出生於明治 40

年(1907

),中港

公學校畢業之後繼續升學,並於早稻田大學政治系畢業,回國後擔任台灣日日新

401

台灣新民報社編,《台灣人士鑑》,台灣新民報社,昭和 12

年,頁 251。 402

王興安,《殖民統治與地方菁英—

以新竹、苗栗為中心(1895 年—1935

年)》,頁 188~207。 403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8。 404

台灣新民報社編,《台灣人士鑑》,台灣新民報社,昭和 12

年,頁 516。 405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86。 406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44。 407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241。 408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7。

Page 14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35

報社高雄、新竹支局長,戰後則亦擔任新竹縣建設局長。409

此外根據《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記載內容,家族成員還

有多位在日治時期接受新式教育,使得其在日治時期,不管是在中港地區或是其

他地區都擔任社會各階層之要職。現就族譜中記載者略述之。

在來台第六世萬字輩中,陳羹梅和其弟陳萬濡皆為國語學校畢業。最初羹梅

是受傳統漢書教育,後適逢日本領台之際而接受日本教育,同時活躍於地方政

治、社會以及經濟等方面,曾任中港區長與竹南庄長等職。對於開發道路與設立

學校也多所建樹。又任竹南建築信用組合長及竹南帽蓆組合長多年,在促進地方

經濟的發展上亦貢獻不少,又曾任新竹州協議員,新竹州勢振興調查會委員,日

人授與紳章;戰後任第一屆竹南鎮長,民國 41

年(1952

)受聘苗栗縣文獻委員

會委員。410

足見羹梅在日治時期是相當活躍,擔任許多地方公職,也由於羹梅對

教育的提倡,子女皆受高等教育,其中長子永珍為日治時期民政局長,次子永照

曾任華南銀行經理,

三子永保則任台鐵高壓研究院院長,四子永邦與五子永雄則

為醫生,成就皆很高。

來台第八世里字輩中接受日本教育者更多,里榜出生於光緒 4

年(1878),

卒於昭和 16

年(1941

),父為煥文;里烈出生於光緒 20

年(1894

),卒於民國

38

年(1949

),父為萬江,為陳汝厚過房子。里榜、里烈皆自台灣總督府日語講

習所畢業,同時兩人皆曾任新竹州巡查,即相當於今日之警察。411

陳調元生六子,其中長子陳少圭、次子陳星聚以及三子陳里宗皆留學日本。

陳少圭於日本東齒科醫專畢業並任齒科醫院醫師;412陳星聚畢業於東京錦城中

學;413陳里宗則從日

本的八王子中學畢業,之後擔任照南國小教師。414而五子陳

里鐘,民國 26

年(1937)3 月 4

日出生,求學時已進入戰後,雖然如此,但他

從台中高工電機科畢業後,也於民國 50

年間至日本留學,回國後創立了鑫鼎事

務機器公司,同時對於家族文化保存盡心盡力,本文手抄本的族譜即是由陳里鐘

409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41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

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9。 410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苗栗:竹南鎮公所,1993

,頁 243~244。 411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8~79。 412 《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245。 413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79。 414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1993

,頁 247。

Page 14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36

所提供。

在女子教育方面,陳家不免仍保有「重男輕女」的觀念。但即便如此,陳家

仍比其他家族更注重女子教育,陳家的女性很多都至少有公學校畢業的學歷,比

起其他的一般家族,已算難能可貴。公學校畢業後,能繼續升學的實為少數。陳

家的女子,有的從小就給人領養或

是當童養媳,有的則是很早出嫁。公學校畢業

後繼續升學的當中,陳調元的第五個女兒陳睢鴆曾讀到高等科畢業,第九個女兒

陳燕更從新竹女高畢業。日治時期,面臨社會轉型,一般而言,大家族都是集中

全力栽培男性後代,而女性則往往在國小畢業後即就業,甚至憑藉家族的地位和

人脈關係,嫁入其他望族作人媳婦,例如:調元二女雪紅嫁田寮溫家、三女腰治

嫁草屯林家、五女換治嫁霧峰林家等。415

在清朝時期,傳統上教育是延師教導子女,讓他們研習制藝之後,進入書院,

層層升轉,以備日後科舉考試,這種密切關乎舉族發展的活動,可以說是在民間

的私領

域中進行的。416

日本領台之後,面對日本當局引進的新式教育,不管在制

度上和實施的觀念上都和傳統不盡相同,台人面對這種轉變,最初的接受度不

高,例如:明治 33

年(1900)10

月,新竹公學校招收五十名學童,結果只有二

十人到學校上課。417

而中港陳家在面對新的教育制度時,一開始也顯得不知所

措,汝厚就曾與其子羹梅討論過,並在最短的時間內選擇接受並適應新式的教

育。不過,倘若沒有經濟做為後盾,想要藉由教育而改變家庭的社會地位亦是件

困難之事。日治時期的陳家,由於在清代所累積下來的足夠財富,除了作為在日

治時期投資新事業的資本額外,

更為其後世子弟接受新教育的環境,提供了良好

的經濟支柱。中港陳家子弟不但陸續接受日本教育,同時致力於成立學校及投身

於教育的工作,在其後代子弟接受了良好的新式教育之後,不但延續其家族原有

的社會地位與聲望,同時相較其父兄之輩擁有更大的社會影響力與更高的社會聲

望。

415 2008,6,30

電訪陳里鐘。 416

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2004

,頁 70。 417

《台灣日日新報》,明治 33

年(1900)10 月 19

日。

Page 14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37

第六章 結論

中港陳家的開台祖陳朝合從福建後陳村來台,至中港發跡,成為地方望族,

其後又經日治時期政權更迭和社會轉型而能屹立不搖,如此歷經「世變」而能提

振「家道」的基本因素,大概有幾個線索可尋。

陳朝合父子在福建故鄉時,經濟相當拮据,為了日常生活瑣事

,與郭媽爭吵

下發生郭媽自殺事件,在岳家追殺恐赫之下父子三人不得已逃命渡海來台。從三

人身上並無分文,甚至要賣子才得以清償船資來看,可見其匆促和落魄潦倒之處

境。來台後初為漁戶,後因看僱石滬而意外致富,經濟好轉,才改變了陳家命運。

此後,輾轉落籍中港,成為當地赫赫有名的望族。

陳家致富後,隨即積極往科舉發展,在第三代陳錫疇考上生員之後,陳家終

於由地方富豪晉身為士紳階級,其他族人陳緝熙、陳紹熙和陳汝厚等人也因勤讀

博取功名,或透過捐納、軍功方式獲得官位榮銜,進一步提升家族地位。同時,

陳家又樂善好施,積極參與地方公務,因

此在清季,陳家已躍升為中港地區首屈

一指的地方領導份子。

進入日治之後,陳家面臨政權的更迭,陳汝厚基於延續家業、保護族人及地

方居民的種種考量,選擇與日本合作。當時,另一方面也由於陳家在清季已躍升

為地方菁英,使其成為日方極力拉攏的對象之一。舉凡受頒紳章、擔任參事、街

庄長和協議會員等地方公職,均可見陳家族人的身影,陳家在此一「世變」中肆

應得宜,終能延續並提振家勢,維特中港地方政治的領導中心地位。

由於台灣社會日趨現代化,在經濟方面,日人引入新的金融體系和產業,中

港陳家自遷台後即具積極的創業精神,同時又靠著清朝奠定

下來的基礎,大部房

支擁有豐沛的資金得以投入各種新事業。由於陳家一向與日本保持良好關係,並

能配合政府的經濟政策,致使陳家面臨台灣經濟轉型之際,調適得宜,逐漸由傳

統農業轉而經營工商業,持續累積豐厚的財富,始終是中港地方主要富豪之一。。

台灣社會,教育一直是家族向上流動的重要管道之一。割台之後,即便改朝

換代,教育和考試依然是提升或維繫家族地位的主要憑藉。當時,部份傳統士紳

因無法適應殖民統治與新舊文化的衝擊,忽略栽培子弟,接受新式教育,致使家

Page 14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38

道中落。中港陳家大部房支不但積極鼓勵族人進入新式學校,接受教育,同時也

派遣

子弟至日本留學。勇於接受新式教育,也是中港陳家能更上層樓的成功之道

之一。

台灣各地在開發初期,均是屬於移墾社會。社會充滿拓墾和營商等累積財富

的機會。許多遷台的下層民眾均透過積聚大量財富成為地方富豪,然後再經由科

舉、捐納和軍功等途徑取得士紳地位。中港陳家的發展,若與清領時期台灣眾多

的白手起家的地方望族相較,其唯一特別之處,則在於起家方式為替人看守石滬

拾獲錢財,僥幸致富。但陳家並不因財富來得容易,而胡亂揮霍、坐食山空,反

而以之為基礎,刻苦經營,振興家業,以致自陳家崛起開始,歷經日治和戰後,

家勢一直蒸蒸日上。

外,若以中港陳家與霧峰林家來加以比較,其相同點在於二者都是先由累

積財富成為富豪,然後再憑藉科舉、軍功或捐納等各種管道而成為士紳家族。中

港陳家的發展與霧峰林家的發展較為不同的是,家族的影響力並不像霧峰林家擴

及全台,其活動範圍大致以中港地區一帶為主,聲望自不及前者。但家族的發展

過程並沒有像霧峰林家一樣大起大落,大開大闔,過程較為平順,無論是在清代、

日治或是戰後,陳家均為中港首屈一指的望族,對地方均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戰後,中港陳家又再一次面臨政權的更迭,在這次的「世變」之下,陳家秉

其家族傳統依然肆應良好。從陳羹梅擔任民國 34

年(1945)10 月及陳調元擔任

民國 35 年至 38

年(1946~1949

)的竹南鎮鎮長,以及其他多位族人皆任地方要

職看來,戰後陳家在中港地區仍有其一定的社會地位。政權轉變之際,陳羹梅和

陳調元仍然秉持著父親一貫積極護持家業、確保族人和地方人士的生命安全為最

高原則,去面對國民政府的接收和治理。在撰寫論文的過程中,筆者曾訪談陳調

元的兒子陳里鐘先生幾次,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講述父親面對二二八事件

時的情形,他說:「二二八發生時,記得當時父親把地方上許多重要人物集合起

來,並告訴他們,沒事!沒事! 大家

回去睡覺,隔天起來就沒事了。」418

最後,

使中港地區居民安然度過戰後此一台灣最大的悲劇事件,由此可以看出陳家在面

對世變時的處理態度是手腕溫和、靈活,並有其獨到之智慧。

總括而言,中港陳家在歷經政權的更迭和社會的變遷與新舊文化衝擊下,中

418 2007 年 12 月 6

日,電訪陳里鐘。

Page 14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39

港陳家皆有傑出的家族成員出面帶領著族人,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考驗以及突破困

境,謀得政壇及事業上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亦不忘社會使命,推動地方政治、

經濟、社會及文教發展。能以理性靈活的態度面對「世變」,客觀冷靜,不輕率、

不盲從,此為陳家始終能維持「家道」於不墜之最大原因。

Page 14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40

Page 14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41

附錄一:台灣家族史研究概況表

發表

年代 作者 論文名稱 研究家族 出處

1974 陳漢光

〈林本源家小史〉 板橋林家

1975 王國璠

《板橋林氏家傳》 板橋林家

蔡淵洯

〈清代台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

個案〉

頭份陳家

蘆竹林家

《台灣風物》,第 30

卷,第 2,1980.6

許雪姬

〈林本源及其花園之研究〉 板橋林家

《高雄文獻》,第

3、4

合刊,1980.6 1980

溫振華

〈台北高姓---一個台灣宗族組織

的形成之研究〉 台北高姓

《台

灣風物》,第 30

卷第 4

期,1980.12

1983 尹章義

《張士箱家族移民發展史---清初

閩南士族移民台灣之一個案研

究,1702--1893》

張士箱家

台北,張士箱家族

拓展史研纂委員會

1984 莊英章

周靈芝

〈唐山到台灣:一個客家宗族移民

的研究〉 新竹林家

《中國海洋發展史

論文集(一)》,中

央研究院三民主義

研究所,頁 297~333

莊英

章、

陳運棟

〈清末台灣北部中港溪流的糖部

經營與社會發展—頭份陳家的個

案研究〉

頭份陳家

《中央研究院民族

學研究所刊》,第 56

期,頁 59-110

莊英章

陳運棟

〈晚清台灣漢人墾拓型態的演變

---

以北埔姜家的墾闢事業為例〉 北埔姜家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集刊,第 56

集,頁 59-110

張炎憲

〈台灣新竹鄭氏家族的發展型態〉 新竹鄭家

收入中國海洋發展

史論文編委會(主

編),《中國海洋發

展史論文集》

(二),台北,中央

研究院三民主義研

究所,頁 199-217。

湯熙勇

〈員林永靖陳氏家族的渡台與發

展〉 永靖陳家

《史聯雜誌》,第 9

期,頁 100-106

吳學明

〈金廣福墾隘與新竹東南山區的

開發,1834--1895〉 北埔姜家

台北,國立師範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

莊英章

陳運棟

〈晚清台灣北部漢人拓墾形態的

演變-以北埔姜家的墾闢事業為例

-〉

北埔姜家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

研究所專刊乙種之

16,1986

,頁 1~43

Page 14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42

楊玉姿

〈清代同發號家族在清水之開發〉 清水楊家

《高雄師範學

報》,第 14 期

黃富三

《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到封

疆大吏,1729--1864》 霧峰林家

台北,自立晚報出

版社

王國璠

《板橋林本源家傳》 板橋林家

台北,祭祀公業林

本源

湯熙勇

〈彰化永靖邱氏宗族的遷台與大

宗祠的建立〉 永靖邱家

收入儲一貫(主

編)

,《台灣史研究

暨史料發掘研討會

論文集》,高雄,中

華民國台灣史蹟研

究中心,頁 67-78

1987

蔡淵洯

〈清代台灣的望族---新竹

北郭園鄭家〉 新竹鄭家

《第三屆亞洲族譜

學術研討會會議記

錄》,台北,聯合報

文化基金會國學文

獻館,頁 545~546

涂一卿

〈清代台灣社會變遷與地方領導

菁英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的比較〉

霧峰林

家、板橋

林家

東海大學社會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1988

楊玉姿

〈清代打狗陳福謙家族的發展〉 打狗陳家

《高市文獻》,第 1

卷第 2 期

1990 許雪姬

《龍井林家的歷史》 龍井林家

台北,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

黃富三

《霧峰林家的中挫---1862--1885》 霧峰林家

台北,自立晚出版

1992

許雪姬

〈日據時期的板橋林家---一個家

族與政治的關係〉 板橋林家

《近世家族與政治

比較歷史論文

集》,台北,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

所,頁 659~697

黃富三

〈日本領台與霧峰林家之肆應---

以林朝棟為中心〉

霧峰林家

收入國立台灣大學

歷史學系編,《日據

時期台灣史國際學

術研討會論文

集》,台北市:國立

台灣大學歷史學

系,

1993

陳進傳

〈清代宜蘭家族的發展〉 宜蘭家族

《台北文獻》,直字

第 103

期,

Page 14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43

周宗賢

〈大龍峒陳悅記小史〉 大龍峒陳

《台北文獻》,直字

第 105

期,頁 29-44

許雪姬

〈台灣總督府的「協力者」林熊徵

---

日據時期板橋林家研究之二〉 板橋林家

《中央研究院近代

史研究所集刊》,第

23

期,頁 55~88

黃富三

〈霧峰林家京控案餘波---清代台

灣中部豪族對抗之案例〉 霧峰林家

《台灣史研究》,第

一卷第一期

黃朝進

《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

會---

以鄭、林兩家為中心》

新竹鄭

家、新竹

林家

台北,國史館

楊玉姿

〈清代同發號的成長〉 清水楊家

《中縣開拓史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豐

原,台中縣立文化

中心

黃富三

〈板橋林本源家與清代北台山區

的發展〉 板橋林家

《台灣史研究》,第

二卷第二期,頁

5-50。

吳學明

〈清代一個務實拓墾家族的研究

---

以新竹姜朝鳳家族為例〉 北埔姜家

《台灣史研究》,第

二卷第二期,頁

5~52

劉素芬

〈十九世紀龍井林家的土地經營〉 龍井林家

《台灣史研究》,第

二卷第二期,頁

53-84

蔡采秀

〈家族與地方都市的發展---以板

橋林家與海山劉家的發展為例〉

板橋林

家、海山

劉家

《台灣史研究》2

(2)

1995

陳進傳 《

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 宜蘭家族

宜蘭,宜蘭縣立文

化中心

1996 許雪姬

〈日治時期霧峰林家的產業經營

初探〉 霧峰林家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

研究所籌備處,《台

灣商業傳統論文

集》,頁 297~356

孔健中

〈家族發展與地方派系的形成---

以宜蘭陳家為例〉 宜蘭陳家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

陳慈玉

〈日治時期的顏家與瑞芳礦業〉 基隆顏家

《台北縣立文化中

心季刊》53

許雪姬

〈林熊徵事蹟考---日治時期板橋

林家研究之三〉 板橋林家

可能在中央研究院

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998

曾品滄

《汐止的產業變遷與紳商家族的

發展》

汐止紳商

家族

台北,國立台灣大

學歷史係研究所碩

士論文

Page 15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44

1999 陳慈玉

《台灣擴業史上的第一家

族-基

隆顏家研究》 基隆顏家

基隆市立文化中心

顏尚文

潘是輝

《嘉義賴家發展史》 嘉義賴家

南投,台灣省文獻

委員會

李昭容

〈鹿港丁家之研究〉 鹿港丁家

嘉義,國立中正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

吳學明

〈清代竹塹城周姓族人研究〉 新竹周姓

《金廣福墾隘研究

(下)》,新竹,新

竹縣立文化中心

2000

許雪姬

《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 板橋林家

南投,台灣省文獻

委員會

2001 黃富三

〈新政與霧峰林家---林家之際遇

與紳權性格之轉變〉 霧峰林家

《故宮學術季

刊》,第 19 卷 1

期,

頁 21~37,297~298

彭瑞金

《高雄余家發展史》 高雄余家

南投,台灣省文獻

委員會

陳晟康

〈頭份陳家—一個移民家族在台

灣發展的個案分析〉 頭份陳家

《苗栗文獻》,第 20

期,頁 45-56

林鉦昇

〈台中地區林姓族人的發展

(1701-1945)---

以林簪家族為例〉

台中林簪

家族

台中,國立中興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

許永河

〈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

之研究〉 柳營劉家

台南,國立台南師

範學院鄉土文化研

究所碩士論文

魏靜娟

〈家族史的建構與研究—以賴氏

田五美派為例〉 賴家

靜宜大學中國文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2

林桂玲

〈家族與寺廟—以竹北林家與枋

寮義民廟為例(1749~1895〉 竹北林家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婉伶

〈新竹湳雅吳家的女性

(1755—2000)〉 新竹吳家

台北,台灣師範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

唐羽

《基隆顏家發展史》 基隆顏家

南投,台灣省文獻

委員會

陳珮羚

〈清代台灣中部「筱雲山莊」呂家

的發展〉 中部呂家

東海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

2003

何明星

〈清代新埔陳朝綱家族史之研究〉 新埔陳家

新竹,國立新竹師

範學院社會科教育

學系碩士論文

Page 15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45

張蓉峻

〈台灣東部移墾的家族個案考

察—

以玉里長良連氏家族為例〉 連家

國立花蓮師範學院

鄉土文化研究所碩

士論文

曾淑卿

〈清代大肚趙家的發展〉 大肚趙家

台中,東海大學歷

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4

張曉玲

〈台東縣大武鄉南興村 Pasasuwan

家族史〉 Pasasuwan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

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素芬

〈北埔姜家女性研究(1834~1945〉 北埔姜家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

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

林佳灵

〈烏日石螺潭林火藍家族之研究〉 烏日林家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社會科教育學系研

究所碩士論文

2006 沈昱廷

〈北港吳資生家族研究

(1808~1931〉 北港吳家

東海大學歷史研究

所碩士論文

何明星

《陳朝綱家族之研究》 新竹陳家 竹縣文化局

楊詩傳

《開台進士鄭用鍚家族之研究》 新竹鄭家

金門縣金城鎮:楊

詩傳 2007

郭豐年

〈苗栗家族史—郭成萬派下家族

史〉 苗栗郭家

《苗栗文獻》,6

月,頁 50~54

資料來源:筆者根據顏尚文、潘是輝所著

《嘉義賴家發展史》,頁 3~4 之表再整

理而成

Page 15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46

Page 15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47

附錄二: 陳氏其他宗族圖

(以下之圖皆根據手抄本《陳氏族譜》整理而來)

圖 1

:灶夾宗支之圖

十七世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二十一世 二十二世 二十三世 二十四

欽齊 俊恩 志燧 國明

國位

俊秀 志治

志良

□治

世治

珩墀 允高 時輝 欽晃 俊忠 宴佚

守佚

俊清 貴佚

俊元 產佚

俊應

欽仁 俊教

俊權

俊殷

Page 15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48

圖 2

:水 宗支之圖

十七世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二十一世 二十二世 二十三世 二十四

耀來 娘

歌姐

邦賛

重□

元高 志才 國治 朝益

國壽 朝典

珩境 在善 梅碧 邦寧

朝□

元忠 英齊

妹良

邦建

邦尾

Page 15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49

圖 3

:北頭宗支之圖

十七世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二十一世 二十二世 二十三世 二十四

良貴 得保 義

得□ 傳

得高 孝

得堯

珩圻 子整 承欽 良成 得家 物

得富

良奇 得紅

得印

得修 彬

小渚

得□ 光麟

得瑩 元祖

Page 15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50

圖 4

:後吳二房宗支之圖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二十一世 二十二世 二十三世 二十四世 二十五

拱雅 啟耀 文選

啟暹 文標

淑雅 啟謹

文□ 明錦

佳英

啟朴 文起 明堅 朝顯 伯生

伯郡

伯波

伯□

文周 明益 朝蒼

朝祐

文負 明進 朝清

文貴

文魁

三雅 啟萃 文顯

啟□

文□ 明佛

啟厗

吳山 四雅 啟發 文善

文義 伯純

啟懷 文靖 明珠 朝泰

伯□

伯□

朝衡

伯□

伯列

明良 朝遠

朝綽

啟忠 朝昌

子文 五雅 啟明 朝德

陸雅 啟安

啟仁 文球

文向

吳老 日新 喬淑

彩淑

尚淑

朴淑

Page 15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51

圖 5

:後亭長房(于重派下長房應貞及二房應茂分支圖)

十八世 十九世 二十世 二十一世 二十二世 二十三世 二十四世 二十五世 二十六世 二十七世

守敬

得養 守崇 國洪 繼嗣朝合 伯樹

國元

(渡台祖) 伯林

三郎

四郎

子興 于重 應貞 得慎

(長房)

得質 守甫 國玉 朝馨

國舉 繼嗣朝佳 伯高 建瑗 長頊

建境 長居

建月

守冬

守正

得聚 守戾

守添

應茂 得質

(二房)

(過房子)

Page 15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52

Page 15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53

Page 16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54

Page 16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55

附錄三:中港陳氏九大房之人口繁衍表與繁衍圖

陳氏宗族,至朝合攜兩子來台至發跡之後,人口不斷的擴張,從一世、二世

來台之後,三世共有九大房,至此子孫綿延不絕。現根據二世傳九大房分房

列表來分析各房人口繁衍之情形。

表一:伯樹四大房之第一大房

姓 名 總數 累記人數

成長率

(%)

四世

(長)

寶玉、長籃 2 2

五世(興)

呈、興坤、興英(無)、興尾 4 6 100

六世(萬)

佳錐、萬和、瑞陣(無)、樹仔(無)、金

泉 5 11 25

七世(里)

漢、全、瞀(無)、香魚(識字:

補鍋業)、

水洋(藥行商)、里基(無)、傍、地仔(不

認字)、培仔

8 19 60

八世(標)

順貴、海木(國小畢業:庸役)、澄漢(高

小畢業)、福安(初中畢業)、文瑞(國校

畢業)

5 24 -37.5

圖表3-1 伯樹四大房之第一大房人數成長直條圖

0

5

10

15

20

25

30

四世(長)

五世(興)

六世(萬)

七世(里)

八世(標)

世系

人數 總數

累記人數

Page 16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56

表二:伯樹四大房第二大房

姓 名 總數 累記人數

四世(長)

肇熙、聯熙、緝熙、際熙 4 4

五世(興)

其祥、其英、其正、其德、其策、桃、

學、踏 8 12

六世(萬)

萬仁、萬燦、淵、全、煥文、萬風、萬

江、光輝、炎、萬順、波、萬然、政、

萬港、金發、萬鶴、萬戇、萬介、萬揚、

萬儒、萬經

21 33

七世(里)

師竹、里坤、俊、橋、里榜、里焯、里

松、里沂、高堪、高鎮、清標、尾、里

丕、里溝、土城、陽生、里烈、永銘、

永珍、永照、永保、永邦、永雄、少圭、

星聚、里宗、里鏡、里鐘、秋雄、永傑、

金樹、

31 64

八世(標)

標麟、

標倫、標聰、標煊、標印、標村、

標崇、標啟、秀璧、標炯、祐昌、裕隆、

裕勛、誠志、武男、武勇、武智、武彥、

勝彥、添財、添發、恩祥、田壽、標榮

標城、俊郎、益夫、瑞生、隆夫、博文、

茂生、光生、清水、鉎吉、泮基、堯熏、

舜臣、禹民、彥位、鼎文、泰墾、啟文、

啟章、正清(一人姓名不祥)

45 109

圖3-3 伯樹四大房之第二大房人口成長直條圖

0

50

100

150

四世(長)

五世(興)

六世(萬)

七世(里)

八世(標)

世系

人數 總數

累記人數

Page 16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57

表三:伯樹四大房第三大房

姓 名 總 數 累記人數

四世(長)

金蘭、慶壽、長番、文老、妹、長山、

呆來 7 7

五世(興)

興珠、興玉、

興托、興德、興黎、太鼻、

興南、石生、興國 9 16

六世(萬)

萬江、萬榮、萬輝、萬鐘、萬全、等、

乞食(無)、添仔、水龜、德旺、德萬、

戇塗、得木

13 29

七世(里)

里生、里欽、金城、溪泉、里棋、里壽、

龜里、里茂、里筆、里鳳、里墻、南生、

朝春、天生、里城、里定、里路、里樹、

里政、里成、里文、里吉、里欽、有全、

生技

25 54

八世(標)

標傳、飄清、火、養仔、厝、金水、癸

水、金溪、吉政、滄錦、滄釵、滄耀、

滄銘、永衫、照樑、色紅、文彰、吉田、

騫、明田、金松、寶琛、子賢、台笙、

占誠、正成、文男、文烟、

文輝、文川、

標福、標隆、標麟、標貴、標發、金龍、

火德

37 91

圖表3-3 伯樹四大房之第三大房人口成長直條圖

0

20

40

60

80

100

四世(長)

五世(興)

六世(萬)

七世(里)

八世(標)

世系

人數 總數

累記人數

Page 16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58

表四:伯樹四大房第四房

姓 名 總數 累記人數

四世(長)

維新、定、長生 3 3

五世(興)

興川、佳、龍 3 6

六世(萬)

萬紫、萬總 2 8

七世(里)

里福、慶、海、里戊、茂樹 5 13

八世(標)

標童、標進、碧龍、滿喜、逢明、獻明、

棠明 7 20

圖表3-3 伯樹四大房之第四大房人口成長直條圖

0

5

10

15

20

25

四世(長)

五世(興)

六世(萬)

七世(里)

八世(標)

世系

人數 總數

累記人數

Page 16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59

表五:伯林五大房之第一房

姓 名 總數 累記人數

四世(長) 富 1 1

五世(興) 三貴 1 2

六世(萬)

大丁、樹、生、煙 4 6

七世(里)

番、甲、丙、其烟、斗、德、(養女纊嗣

林得招夫林)、汾 8 14

八世(標)

吉祥、禎祥、添財、培、清華、連生、

連居、拿、清波、川火、清通、清纂、

清楠

13 27

圖表3-5 伯林五大房之第一大房人口成長直條圖

0

10

20

30

四世(長)

五世(興)

六世(萬)

七世(里)

八世(標)

世系

人數 總數

累記人數

Page 16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60

表六:伯林五大房之第二房

姓 名 總數 累記人數

四世(長)

得生、義、景 3 3

五世(興)

邦、新、老生 3 6

六世(萬)

水源、戽斗、王威、順 4 10

七世(里)

汾、桔、本、添丁、萬得 8 14

八世(標)

木貴、火樹、標鳳、標龍、標祿、標吉、

清和、石藤、(萬得次子、三子、四子均

幼亡)

11 28

圖表3-3 伯林五大房之第二大房人口成長直條圖

0

10

20

30

四世(長)

五世(興)

六世(萬)

七世(里)

八世(標)

世系

人數 總數

累記人數

Page 16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61

表七:伯林五大房之第三房

姓 名 總 數 累記人數

四世(長)

胡然、一貴、敦、進 4 4

五世(興)

日章、日川、日啟、興業

、日俊 5 9

六世(萬)

營、萬寶(識字:農耕)、萬滄(日據時

保甲事記)、通、頭、榮、獅、萬盛、番

9 18

七世(里)

乞食、弄、紅毛、來法、里森、海、里

慶(國校畢業:鐵路局站務員)、里燦(國

校畢業:裁縫師)、里勇(國小畢業:帽

蓆業)、里泉(國校畢業:青菓商)、里

禎(國小畢業:台灣合會)【里松】、溫

能、放、番仔、添福、年春、年富、連

貴、連福、里讚、水木、里演、吉隆、

進財

24 42

八世(標)

清社、秋桂、清秀、標桐、標模、庭槐、

水木、孟塗、清城、標耀、逸郎、標堅、

標宏、標桓、健輔、信雄、吉松、

標財、

昭雄、昭邦、標殷、標威、文藏、文熙、

標楠、鐵助、標鑫、江洲、標鈴、國雄

(竹南高中畢業:鐵路局車長)、國盛(初

中畢業:工業技工)、國忠(高工畢業:

精鹽場投 2

)、標輝(國小畢業:帽蓆商)

33 75

圖表3-7 伯林五大房之第三房人口成長直條圖

0

20

40

60

80

四世(長)

五世(興)

六世(萬)

七世(里)

八世(標)

世系

人數 總數

累記人數

Page 168: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62

表八:伯林五大房之第四房

姓 名 總數 累記人數

四世(長)

秉、因 2 2

五世(興)

心匏、阿加 2 4

六世(萬)

萬鑑、萬埔、萬皆、萬戶、萬祥、萬得 6 10

七世(里)

里地、里義、老乞食、里堃、里塗、支

枝 6 16

八世(標)

國欽、標順、標春、標來、標興、標炎、

標浦、秋南、標本、標進、標吉、標清、

標銘、奕助、天賜

15 31

圖表3-8 伯林五大房之第四房人口成長直條圖

0

10

20

30

40

四世(長)

五世(興)

六世(萬)

七世(里)

八世(標)

世系

人數 總數

累記人數

Page 169: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63

表九:伯林五大房之第五房

姓 名 總數 累記人數

四世(長)

慶雲、紹熙 2 2

五世(興)

邁、定坤、興逵、星南、芸南、心南、

薰南 7 9

六世(萬)

成、萬生、長生、明生、萬生、涵、德

音、德超、輝雄 9 18

七世(里)

乞食(無)、清風、榮富、里章、聰敏、

霖君(君的下面要加

上「心」)、榮富、

勇伍、潮湘、潮滄、里萼、里莽、郁聞、

郁雅、耿倫、耿祁、岦礎、岦格、鴻濡、

宏盤、資新、克丞、克冏

23 41

八世(標)

丹仔、東信、有福、標貴、標錦、榮貴、

有文、世昌、吉隆、標山、世昌、世輝、

標春、標照、金水、國一、國正、建達、

俊榮、俊言、百福、必達、公達、益達、

文文

25 66

圖表3-9 伯林五大房之第四房人口成長直條圖

0

20

40

60

80

四世(長)

五世(興)

六世(萬)

七世(里)

八世(標)

世系

人數 總數

累記人數

Page 170: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64

Page 171: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65

參考文獻

一、

檔案、史料

《祭祀公業陳公(朝合祖)盛林派下族譜》

,印刷本,1993。

《陳氏族譜》,手抄本。

大清德宗(光緒)皇帝實錄(五),卷 366

,台北:華文,1964。

不撰著者,《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1993。

王必昌,《重修台灣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 113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研室,1987。

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台灣文獻委員會,1994。

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台灣府輿圖纂要》,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總督府檔案專題翻譯(六)郵政系

列之一》,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台灣霧峰林氏族譜,台銀台灣文獻叢刊第 298,1971。

朱景英,《海東札記》,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雅堂叢刊之一,1974。

朱壽朋

,《光緒朝東華錄選輯》,台灣文獻叢刊第 277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研室,

1969。

吳德功,〈台灣隨筆〉,《割台三記》

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吳德功,〈戴案記略〉,《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吳德功,〈讓台記〉,《吳德功先生全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林本源祭祀公業,板橋林本源家傳,1984。

林廷輝,《

竹南國小沿革史》,未發行。

林獻堂,《台灣霧峰林氏族譜》,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姚瑩,《中復堂選集》,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思痛子,〈東方兵事紀略〉,《台海思慟錄》,南投:台灣文獻委員會,1993。

洪棄生,《嬴海偕亡記》卷下,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郁永河,《裨海紀遊》,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銀行台灣文獻叢刊第 44

種重印,1996。

臺灣銀行經濟

硏究室編,

《台灣關係文獻集零》,臺北市 : 臺灣銀行,1972。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

,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南部碑文

一冊,臺北市 : 臺灣銀

行,1966。

劉璈著; 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

,《巡台退思錄》(第一冊),臺北市 : 臺灣銀行,

1958。

蔡青筠,《戴案記略》,台北,台銀文叢第 206

種,1964。

鄭鵬雲,《浯江鄭氏家乘》,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8

藍鼎元,《平台紀略》,台北市:台灣銀行,(文叢 14),1958。

Page 172: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66

二、 方志

《白沙屯誌》,苗栗縣通霄鎮,苗縣白西社區發展協會,2003。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台灣省通志稿》,台北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0。

竹南鎮公所編,

《竹南鎮概況》,苗栗市 : 竹南鎮公所,1955。

竹南鎮志編輯會,《竹南鎮志》,竹南鎮公所,1993。

周鍾瑄,《諸羅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 12

種,台北:台灣銀行經研室,1962。

林豪,《東瀛紀事》,中國方志叢書,台北市,成文,1983。

波越重之,《新竹廳志》,台北,成文,1985。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眾文圖書公司印行,1979。

陳培桂,《淡水廳志》,中國方志叢書,成文出版社,1983。

黃旺成,《新竹縣志(七)》,卷 9

,〈人物志〉,中國方志叢書,成文出版社。

黃新亞、鍾建英,《苗栗縣志》卷 4

,〈經

濟志建設篇〉臺北市 : 成文,1983。

新竹市志編纂委員會,《新竹市志》,卷 7 人物志新竹市 : 新竹市政府,1996。

楊家駱主編,《宋史》,卷 89

,志第 42

,地理 5

,鼎文書局。

劉寧顏,《重修台灣省通志》,卷 3

,〈沿革篇〉臺中市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民

1989-1998。

三、專書

王淑琤翻譯,Johanna Menzel Meskill

著,《霧峰林家:台灣拓荒之家

(1729~1895

)》,台北,文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6。

台灣教育會編著,《台灣教育沿革誌》,台北,南天書局,1995

安倍

明義,《台灣地名研究》,臺北市 : 武陵,1990。

吳文星,《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正中,1992。

林昭榮,《竹南中港慈裕宮日據時期植福》,慈裕宮發行,2007。

林昭榮,《苗栗縣竹南鎮農會會誌》,苗栗縣竹南鎮農會,1997。

林偉盛,〈清代台灣分類械鬥發生的原因〉,《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

山,1996。

花松村,《台灣鄉土人物全書》,台北市:中一,1988。

洪敏麟,《台灣縣大甲溪流域開發史》,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1989。

洪敏麟,《台灣舊地名之沿革

第二冊(上)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3。

苗栗縣地名探源編輯委員會編,《苗栗縣地名探源》,苗栗縣:苗栗縣地名探源編

輯委員會,1981。

涂照彥著,李明俊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1992。

張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台北市:問學出版社,1977。

莊英章,〈日治時期鄉紳家族的社會經濟生活:以北埔姜家為例〉收錄於《田野

Page 173: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67

與書齋之間》,台北市:允晨文化,2004。

許佩賢,《殖民地台灣的近代學校》,台北:遠流,2005。

許雪姬,〈日治時期的板橋

林家:一個家族與政治的關係〉,收錄於《台灣史論文

精選(下)》,台北,玉山,1996。

許葉金,《中港慈裕宮志》,苗栗:中港慈裕宮管理委員會,1979。

許達然,〈清朝台灣社會動亂〉,《台灣歷史與文化(一)》,台北,稻鄉出版社,

2000。

陳小沖,《台灣民間信仰》,一章〈台灣民間信仰的歷史淵源〉,鷺江出版社,1993,

頁 1~12。

陳金田,《竹南鎮先賢名鑑初稿》,竹南鎮志編輯委員會,1980。

陳金田,《金色中港》,金色中港懷念會,1995。

陳金田,《金色中港

續集》,金色中港懷念會

,未記載出版年。

陳金田,《流金歲月—

竹南老照片展》,苗栗縣政府

,未記載出版年。

彭桂芳,《台灣姓氏之研究》,台北,聯亞,1981。

黃卓權,《跨時代的台灣貨殖家黃南球先生年譜(1840~1919

)》,台北縣中和:台

灣分館,2004。

黃卓權編,《苗栗內山開發之研究》,苗栗縣立文化中心,1990.5.20。

黃富三,《

霧峰林家的興起:從渡海拓荒到封疆大吏(1729~1864)》

,台北,自立

晚報,1987。

黃朝進,《

清代竹塹地區的家族與地域社會-以鄭林兩家為中心》

,台北:國史館,

1995。

楊紹旦,《清代考選制度》,

考選制度研究叢書,台北,友聯出版社,199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主辦,《苗栗縣鄉土史料》,

台北,正中經銷,

初版,1999。

趙祐志,《日據時期台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

)》,台北:稻鄉出版社,1998。

劉妮玲,《清代台灣民變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九輯,台

北:師大史研究所,1983。

鄭喜夫,《林朝棟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9。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治》,台北:聯經,1992.5。

四、論文

(一)期刊論文

卓克華,〈台灣寺廟對地方貢獻〉,《台北文獻》,直字 38 期,1976。

林玉茹,〈清代台灣中港與後龍港港口市鎮之發展與比較〉,《台北文獻》,直字第

111

期,1995。

林玉茹,〈清代台灣港口的互動與系統的形成〉,《台灣風物》,第 44

卷,第 1

期,

1994。

Page 174: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68

林寶安,〈日據時期台灣的信用組合與地方社會〉《台灣銀行季刊》,第 44

卷,第

3

期。

盛清沂

,〈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下)〉,《台灣文獻》,第 32

卷,

第 1

期,1981。

盛清沂,〈新竹、桃園、苗栗三縣地區開闢史(上)〉,《台灣文獻》,第 31

卷,第

4

期,1980

,頁 154-176。

莊英章、陳運棟,

〈族群關係與清代中港溪流域內山開發〉,《中研院民族所「族

群關係與區域發展」研討會論文》,台北,1989,9

月。

莊英章、陳運棟,〈清代頭份的宗族與社會發展史〉,《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集

刊》,第 8

期,1982,8

月。

郭伶芬,〈清代台灣中部望族的對立與聯合—

從戴潮春事件的觀察〉,《台灣人文

生態研究》,第 4

卷,第 1

期,2002。

陳榮富,〈台灣之信用合作事業〉,《台灣銀行季刊》,6(3),1954,3 月

陳漢光,〈台灣移民史略〉,《台灣風物》,第 21

卷,第 1

期。

蔡玉蕙,〈日治台灣街庄行政(1920~1945)

的編制與運作〉,《中央研究院台灣史

研究》,第 3

卷,第 2

期,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6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上升流動的兩個個案〉,《台灣風物》,第 30

卷,第 2

期,

1980。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3

期,1983。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2

期,1983。

蔡淵洯,〈清代台灣基層政治體系中非正式結構之發展〉,《師大歷史學報》,11

期,1983。

戴寶村,〈日據時期台灣港口市鎮之發展與變遷〉,《台灣文獻》,第 40

卷,1989。

瞿海源,〈追求高教育成就-清代及日據時期台灣教育制度與價值的分析〉,《台

灣教育社會學研究》,3 卷 2

期,2003。

(二)學位論文

王志明,〈頭份-

竹南商業活動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教學

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2003。

王興安,〈

殖民地統治與地方精英-以新竹、苗栗為中心(1895~1935)〉,

台北,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1999。

吳奐儀,〈金銀紙業對苗栗中港地方空間的發展與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

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建

築與城鄉研究所,1999。

李秉璋,〈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的鹽業政策〉,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

士論文,1992。

李維修,〈日治時期新竹地區士紳的社會角色變遷〉,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社

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2004。

Page 175: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69

林玉茹,〈清代竹塹地區的在地商人及其活動網路〉,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歷史

學研究所,1996

,頁 199。

施添福,〈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與原鄉生活方式〉,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地理系,1987。

許永河,〈光復前柳營劉家與地方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

研究所教

學碩士論文,2003。

郭慈欣,〈清代苗栗地區的開發與漢人社會的建立〉,暨南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

文,南投,2003。

陳怡瑾,〈中港溪流域民間信仰之空間性〉,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地理研究所教學

碩士論文,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2003。

黃美月,〈台南士紳黃欣之研究(1885~1947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

文,2006。

楊永彬,〈台灣紳商與早期日本殖民政權的關係-1895-1905

年〉,台北:台灣大

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楊婉伶,

〈新竹湳雅吳家的女性(1755—2000)〉

,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研

究所論文,2003。

劉慧真,〈清代苗栗地區之族群關係〉,台北,國立台灣師大歷史研究所碩論文,

1994。

蔡淵洯,〈清代台灣的社會領導階層〉,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0。

五、日文資料

(一)總督府公文類纂

〈一五:台北縣陳慶勛外二百七十名

紳章附與〉,《公文類纂》,明治 30

年,甲

永,第 6

卷。

「本縣參事御任命之義二付內申」,〈蔡國琳外數名台南縣新竹縣宜蘭廳參事二任

用〉,《類纂》明治 30

年乙永進退追加,第 3 卷第 14

件。

〈有限責任中港信用組合設立許可ノ

件〉,《類纂》大正 6

年永久追加,第 5 卷第

8 門第 6

件。

〈和解爭訟論新竹縣參事陳汝厚提出〉,《類纂》明治 31 年 15

年保存,第 16 門

第 25

件。

「紳章付與二關スル

件」,

〈紳章附與:鄭雅詩外十名〉,《類纂》大正 4 年永久保

存,第 36 卷第 5 門第 2

件。

「街庄社長職務規程」,〈訓令第 59

號〉,《類纂》明治 30

年甲種永久,第 6 卷第

47

件。

新竹支廳機密報告,明治 29

年(1896)1

月,乙類永久第 12

卷。

「縣參事任用之義二付上申」,〈陳汝厚外一名台北縣參事ニ

任用〉,《類纂》明治

Page 176: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世變與家道-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1746~1945)

170

31 年甲

永進退追加,第 2 卷第 2 門第 29

件。

(二)台灣史料稿本

〈一月二十日以來地方巡視中/水野民政局長一行歸府

〉,《稿本》明治三十年

二月二十日

〈是月 地方行政ノ

概況報告〉,《台灣史料稿本》明治二十九年一月。

「街庄社長事務費取扱標準」,〈街庄社長事務費國庫支辦廢止ノ件二付訓令ス〉,

《台灣史料稿本》明治三一年三月六日。

(三)日文報紙

台灣新報

台灣日日新報

台灣時報

台北總督府府報

(四)日文專書、論文

不著撰人,〈街庄長事務調〉,《後藤新平文書》35

,「衛生官制度に關すろ

書類」。

日向順諦編,《新竹州諸

官公署.諸種團體.產業組合.銀行會社

職員錄》台

北,日向順帝,1939。

台灣新民報社編,《台灣人士鑑》,台灣新民報社,昭和 12

年。

台灣總督府,《台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明治 30

年。

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灣鹽專賣誌》,台北市:台灣日日新報社,1925。

伊藤憐之助,

《台灣總督府職員錄》,台北,台灣總督府,明治 35~昭和 19

年。

林進發,《台灣人物評》,台北,赤陽社,昭和 4

年。

林進發,《台灣官紳年鑑》,台北,成文出版社,1934。

松下芳三郎所著,《台灣鹽專賣志》,台北,台灣總督府專賣局,1924。

新竹縣總務課,《新竹廳志》,臺北市 : 新竹廳總務課, 明治 40[1907]。

新高新報

社編,《台灣紳士名鑑》,新高新報社,昭和 12

年。

鷹取田一郎,《台灣列紳傳》,台北,台灣總督府,1916。

六、訪談口述

2005、8、30 口訪陳里鐘

2006、2、7 電訪陳里鐘

2006、2、8 電訪陳里鐘

2006、1、3 電訪陳里鐘

2006、7、14 口訪陳泮基

2007、12、6 電訪陳里鐘

2008、6、30

電訪陳里鐘。

Page 177: ( 1746~1945 ) 台灣中港陳汝厚家族的發展 世變與家道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95242/1/n...1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171

七、網路資料

http://pc183.hy.ntu.edu.tw/results_and_apply/education_and_training/images/1/maioli

_map.jpg

臺灣堡圖影像檢索系統 http://thcts.ascc.net/htwn_ch.htm

教育部全球資訊網 http://www.edu.tw/populace.aspx?populace_sn=2

竹南鎮公所 http://www.chunan.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