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 惊天事业,沉默人生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1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江南大学见到许正 宏教授时,他正在实验室内忙碌着。 今年48岁的许正宏,1989年就读于无锡轻 工业学院发酵工程系发酵工程专业,现担任江 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职务。 在江南大学师生眼里,许正宏不仅是位深 受学生钦佩的老师,更是学校国家重点学科建 设的“领头雁”。至今,许正宏先后主持或参与 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及课题,尤其在发酵 工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性 成果,先后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有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与他共事是种幸运 “对于年轻人和学生,我认为首先要引领他 们,让他们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其次是 用心培养,在他们的成长中给予帮助;再有就是 信任,放心把事情交给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进 步。”许正宏对记者说。 大三时就进入许正宏团队的董婷婷说:“我 在江南大学最幸运的事就是遇见许老师。身教 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正是许老师的言传身教, 让我能从容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 龚劲松从硕士时就师从许正宏,他善于思 考探索,但性格内敛,不善交际。许正宏看在眼 里,先是育其所长,把撰写重要材料这样的关键 任务交给他,让他增强自信心;再带他一起外出 开会、走访企业、下工厂实践……慢慢地,龚劲 松科研水平提高了,人也变得外向起来,现已成 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许正宏团队中的耿燕老师,曾担心自己所 做项目花销太大,但许正宏对她说:“咱‘不差 钱’,你把思路理清,放心大胆地去试。”如今,耿 燕的课题顺利开展,且先后申请上了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面上项目。 顶天落地的科研人 “科研工作讲究顶天落地。顶天就是要做 好基础性研究,落地就是将研究成果实现产业 化转化,形成实质性的产品和规模量产。”许正 宏常这样说。事实上,长期以来,许正宏正是这 一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从教20多年来,他 已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重大 项目等 20 余项课题。 这些年里,为了真正了解行业现状,他常常不 顾严寒酷暑,亲自带队去醋厂、酒厂取样,以便监 测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 况,拿到第一手数据。1 年中,类似这样的走访、调 研有近100天,遍布20余个城市、 40家工厂。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许正宏取得了丰硕的 研究成果。至今,他在本领域SCI期刊及国内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共计200余篇,参编国内外专 著或教材4部,申请国际PCT及国家发明专利 180余项,其中授权79项,其研究成果获多项省 部级奖励。与此同时,许正宏还致力于为学科 寻求产业化转化的途径,让科学研究实现价值 最大化。他主持或参与的多项科研项目,成果 已经成功实施产业化转化,大幅提升了食醋、丝 氨酸、烟酸等食品及营养化学品的生产水平,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科建设上的“领头雁” “学院的一流学科建设,将面向国家重大战 略需求。”这是作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的许正宏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思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需求方面,生物工程学院加大东西部合作力度, 承担了“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重点项目,在宁 夏、西藏等地建立联合实验室,为江南大学轻工 学科发挥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持续保持领先地 位夯实了基础。 许正宏认为,所有合格的生物工程人应具备 创新性的思维和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要能实现 从 0到 1的创新,再从 1到 100的实践。这已成为 生物工程学院“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精神实质。 在许正宏的带领下,生物工程学院班子成 员恪尽职守、用心进取,始终引领着全院师生开 拓进取、争先创优,不断取得佳绩。2017年,江 南大学以发酵工程为主体的“轻工技术与工程” 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并在最新一轮学 科评估中名列 A+。 有人说,“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 于大师之大。”而许正宏正是这样一位国家一流 学科建设上的“领头雁”。眼下,他正和生物工 程学院的教师们一起发力,朝着更高水平攀登。 他让科学研究“发酵”出更大价值 本报社址:北京市复兴路 15 邮政编码: 100038 查询电话: 58884031 总编室: 58884048 58884050 (传真) 策划运营中心: 58884126 广告许可证: 018 本报激光照排 印刷:人民日报印刷厂 每月定价: 33.00 零售:每份 2.00 4 新闻热线:010—58884059 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 陈萌 2019 年 9 月 24 日 星期二 科技 人物 KE JI REN WU 于敏 于敏 惊天事业 惊天事业 沉默人生 沉默人生 壮丽 壮丽 70 70 奋斗新时代 奋斗新时代 —共和国荣誉 本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张同舟 龚劲松 本报记者 陈瑜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得者,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9 月17日,于敏的荣誉簿上又添重要一笔—“共 和国勋章”获得者。 生前面对荣誉,于敏始终淡然处之,他 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 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 慰了。” 他,半个世纪与核共舞,干着惊天的事业, 名字却“隐形”长达 28年。 “55年前,我从莫斯科留学回来后进入核武 器研究院理论部接触到于敏,从核武器到激光 研究,我和他一直密切配合,并在他的指导下工 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告诉记者,于敏比 自己大12岁,理论部有一个传统,都不称官衔, 当时大家叫于敏“老于”。 杜祥琬说,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老于生前特 别喜欢的格言,也是他事业和人生的写照。 1961年1月,于敏迎来人生中一次重要转 —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 研究工作。 在杜祥琬看来,对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 年科学家来说,这次转型意味着巨大牺牲,核武 器研制集体性强,需要隐姓埋名常年奔波。 尽管如此,于敏不假思索接受了任务,从此 名字“隐形”长达 28年。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只有于敏 未曾留过学。一个日本代表团访华时,称他是 “土专家一号”。于敏对此颇多感触。“在我国自 己培养的专家中,我是比较早成熟起来的,但‘土’ 字并不好,有局限性。”于敏说,科学研究需要各 种思想碰撞,在大的学术气氛中,更有利于成长。 由于保密和历史的原因,于敏直接带的学 生不多。 培养的唯一博士蓝可毕业时,于敏亲自写 推荐信,让她出国工作两年,开阔眼界,同时不 忘嘱咐:“不要等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 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肩负重任,祖国的需要高于一切 在国际上,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 器,氢弹研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 高机密。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于敏虽然基础 理论雄厚、知识面宽,但对系统复杂的氢弹仍 然陌生。 1965年9月底,于敏带领理论部几十位同 志一起去上海华东计算所做计算物理实验,计 算哪一个氢弹原理是可行的,创造历史的“百日 会战”开始了。 当时计算机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很宝贵,不 到40岁的于敏在计算机房值大夜班(连续12小 时),一摞摞黑色的纸带出来后,他趴在地上看, 仔细分析结果。 核武器的结构有很多层,各种材料爆炸以 后,每一个时间点、空间点上,都有它的温度、 速度、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于敏突然发现, 某个量从某个点开始突然不正常了。大家马 上去查原因。杜祥琬去查方程、参数,没有发 现错误;做计算数学、编程序的人去查原因,也 没发现错误。最后检查发现,原来一个加法器 的原件坏了,换掉这个晶体管,物理量马上就 正常了。“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 象。于敏高人一筹的地方,就是对物理规律理 解得非常透彻。他总是那个能踢出临门一脚 的人。”杜祥琬说,“尽管老于不愿称呼自己为 ‘氢弹之父’,但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他的确起 到了关键作用。” 最终,于敏挑出了3个用不同核材料设计的 模型,并且剥茧抽丝,让氢弹构型方向越来越清 晰,和团队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 弹物理设计方案。 百日会战,形成氢弹设计方案 于敏从事的是武器理论设计,但他对实 验相当重视。为了研制第一代核武器,于敏 八上高原,六到戈壁,拖着疲弱的身子来回 奔波。 1966 年 12 月 28 日 ,我 国 首 次 氢 弹 原 理 试 验,为确保能拿到测试结果,试验前于敏顶着戈 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半夜爬上 102米的铁塔顶端,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 的摆置。 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于敏 高原反应非常强烈。他每餐只能吃下一二两米 饭。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 米,有时要歇好几次,吐好几次。即便如此,他 仍坚持到技术问题解决后才离开基地。 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巨 大无比的蘑菇状紫色烟云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卷 起沙尘,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戈壁滩。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那一刻, 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2500多公里外的 北京。一直守在电话机旁的他得知爆炸的威 力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长长地舒了 口气。 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氢弹爆炸成 功,我国仅用时26个月,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的研 究周期纪录。这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 是一记漂亮的反击。 爆炸成功,创下最短研究周期纪录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于敏承担的全是体 现国家意志的科研任务,不能有丝毫的疏漏和 马虎。 “他多次说,要防止‘落入悬崖(指风险 区)’,防止功亏一篑。”杜祥琬说,老于的治学作 风极为严谨,这不仅是科学家的一个基本素质, 也源于他对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 第一颗氢弹只是试验装置,尺寸重量较大, 还不能用作导弹运载的核弹头,属于第一代核 武器。要与运载装置导弹适配,核装置还必须 提高威力并小型化,发展第二代核武器,难度大 大增加。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因为种种原 因,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科技骨干相继调离, 于敏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兼核武器理 论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领导突破二代核武器 初级和次级原理,发挥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决 策、把关。 干着第一代,看着第二代,想着第三代甚至 第四代,于敏对核武器发展有着独到的眼光和 敏锐的判断。 相比美苏上千次、法国200多次的核试验次 数,我国的核试验次数仅为45次,不及美国的 1/25。 “我国仅用45次试验就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很大功劳应归于老于。”与于敏共事过的郑 绍唐老人说,核试验用的材料比金子还贵,每 次核试验耗资巨大,万一失败,团队要好几年 才能缓过劲来。老于选择的是既有发展前途, 又踏实稳妥的途径,大多时间是在计算机上做 模拟试验,集思广益,保证了技术路线几乎没 有走过弯路。 杜祥琬至今保留着 1992年的一份谈话记 录。“当时我起草了一份事关重大的‘决策建议’ 初稿,送老于阅改,他对其中几个不确切的提 法,一一作了修改,并说明了修改的道理。”在杜 祥琬看来,对这种科学性很强、责任又很重的工 作,严格和谨慎是绝对必要的。“近年来,我国学 术界越来越意识到抑制学术浮躁的重要性,我 没有问过于敏,但我想,他也许根本不知道‘学 术浮躁’为何物。搞学术怎么可以浮躁呢,浮躁 怎么可能作出真正的学术成果呢?” 敏锐严谨,让核武器科研少走弯路 魏梦佳 她没有闪光荣誉和响亮头衔,从教28年,让所有学生交口称赞,满怀感 恩;她宽容无私,温婉如水,追求完美。这就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2岁的教 授于瑾。 去年5月24日,于瑾因劳累过度猝然离世。今天,师生们依然深情怀念 这位师者。他们说:“最好的思念,就是活成‘她’。” “走到哪里都有学生围着她” 正值开学,对外经贸大学的校园热闹非凡。博学楼301教室门口,博士 生穆远东凝望讲台,似乎还能看到恩师于瑾熟悉的身影:蓬松可爱的短发, 素色裙子,温婉亲切,笑着招呼:“小朋友们,我们上课啦!” 上世纪90年代初,于瑾进入对外经贸大学任教,是国内研究金融衍生 品定价领域的首批学者之一。任教期间,她先后开设“投资学”“金融市场与 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等课程,奠定了学校微观金融课程体系基础。 28 年间,她一门心思打磨“金课”,凭借深厚学养与个人魅力,成为学生 仰慕的“宝藏老师”。“她的课特热门,学生都疯狂抢课。”于瑾的同事、对外经 贸大学教务处处长蒋先玲说。 在学生印象中,于瑾讲课深入浅出、丰富生动,将深奥的金融理论与金 融投资实务紧密联系,还经常请在金融机构工作的校友来交流,教室总挤满 了人。 “走到哪里都有学生围着她。”蒋先玲说。 “金融市场天天变,她的课也在变,理论和实践结合得特别好。”国际经 济贸易学院教授江萍说,于瑾每学期都要更新课件,增加新内容,甚至每次 上课前她还都在改。 “课后答疑”是于瑾20多年的教学习惯。每次课后,她都会留下来为学 生答疑,通常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累了也不肯坐下”,往往晚上七八点还 没吃上饭,这成为很多人记忆最深的一幕。 “成为您的‘小朋友’是最幸运的事” “能成为您的‘小朋友’,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这是许多学生的 心声。 于瑾喜欢称学生为“小朋友”“小可爱”。学生的大事小事,她样样在 意。在学生求学、求职、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她总能及时给予帮助,从不 怕麻烦。 于瑾“不挑学生”,学生只要发一封自荐邮件表达拜师意愿,她总会爽快 答应,在详细回复后暖暖地加上一句:“谢谢你选我做导师,欢迎成为我的小 朋友。” 对每位学生的论文,于瑾总是逐字逐句修改,“连标点符号都不错过”。 对学生邮件提出的问题,她有时一回复就是几千字,语气真诚亲切;回复晚 了,还会向学生道歉。 在一封指导学生论文开题报告的邮件中,她详尽介绍了撰写的要求和 方法,还为学生罗列热点研究方向,并附上往届优秀论文。 她经常与学生谈心,费心为他们推荐实习和工作机会;这种关心,绵延 到学生毕业,关心学生工作是否顺利,操心他们的结婚、生子,为学生的孩子 准备玩具和衣服…… 于瑾一生为近1.8万名学生开设课程,指导培养了上百名硕博研究生。 “她是我见过最关爱学生的老师。”学生贾敏说,“她看到我们满满都是优点,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学生学得好、过得好。” “她就像人间四月天” 江萍回忆,当年自己无意中说起,办公室人多较吵,无法安静做科研,于 瑾马上将办公室让给她,将自己的办公地点移到了教室和家里。 “很少人能做到这样无私。”此事让江萍感念至今, “她就像‘人间四月天’, 美丽又温暖;也像水一样,温柔平和,利万物而不争。” 为帮助年轻教师,于瑾将辛苦创立的“金牌”课程“投资学”及备课笔记 移交给年轻人,还热心传授“讲课秘诀”。“她有很多评奖评优的机会,但都让 给了别人,一辈子专注教学。”蒋先玲说。 去年5月24日上午,于瑾在校指导学生论文,回家后继续微信指导,之 后在午休中永远睡去。 离世前一周,她忙于20多个学生的论文答辩,反复修改。离世前一晚, 只睡了两个小时。遗物中,有她为一位生病教师准备的3000元捐款。 悲痛的学生从各地赶来,只为能再见她最后一面。数百名学生自发为 老师守灵、抬棺、送葬,久久不愿离开…… 无声润物,芳华永存,薪火相传。9月16日,由于瑾亲友、师生筹建的 “于瑾教育基金”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奖金将用于奖励师德高尚的教 师、资助培养优秀生等。 “于老师让我们更坚定了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江萍深情地说,“对 她最好的思念,就是活成她的样子,把她的爱传递下去。” 于瑾的师德风范深深影响着学生。穆远东决定,毕业后也要做名教师, “她让我看到教书育人的伟大,深感做老师是件幸福的事,我希望将来也能 成为‘她’。” (据新华社) 最好的思念,就是活成“她” —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于瑾 于瑾(前排左二)和学生们在一起合影(资料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砺 就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 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一 声巨响,惊诧世界;一个名字,隐形近 30 载。 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 移,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终成一番大业。他是中 国 科 学 院 学 部 委 员 (院 士)、国 家 最 高 科 技 奖 获 得 者、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 新华社发 新华社发

Upload: others

Post on 29-Jul-2020

2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于敏: 惊天事业,沉默人生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 · 高原反应非常强烈。他每餐只能吃下一二两米 饭。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在江南大学见到许正

宏教授时,他正在实验室内忙碌着。

今年 48 岁的许正宏,1989 年就读于无锡轻

工业学院发酵工程系发酵工程专业,现担任江

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职务。

在江南大学师生眼里,许正宏不仅是位深

受学生钦佩的老师,更是学校国家重点学科建

设的“领头雁”。至今,许正宏先后主持或参与

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及课题,尤其在发酵

工程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影响的创新性

成果,先后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江苏省有

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与他共事是种幸运

“对于年轻人和学生,我认为首先要引领他

们,让他们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其次是

用心培养,在他们的成长中给予帮助;再有就是

信任,放心把事情交给他们,让他们在实践中进

步。”许正宏对记者说。

大三时就进入许正宏团队的董婷婷说:“我

在江南大学最幸运的事就是遇见许老师。身教

最为贵,知行不可分,正是许老师的言传身教,

让我能从容面对各种困难与挑战。”

龚劲松从硕士时就师从许正宏,他善于思

考探索,但性格内敛,不善交际。许正宏看在眼

里,先是育其所长,把撰写重要材料这样的关键

任务交给他,让他增强自信心;再带他一起外出

开会、走访企业、下工厂实践……慢慢地,龚劲

松科研水平提高了,人也变得外向起来,现已成

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许正宏团队中的耿燕老师,曾担心自己所

做项目花销太大,但许正宏对她说:“咱‘不差

钱’,你把思路理清,放心大胆地去试。”如今,耿

燕的课题顺利开展,且先后申请上了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与面上项目。

顶天落地的科研人

“科研工作讲究顶天落地。顶天就是要做

好基础性研究,落地就是将研究成果实现产业

化转化,形成实质性的产品和规模量产。”许正

宏常这样说。事实上,长期以来,许正宏正是这

一理念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从教 20 多年来,他

已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重大

项目等 20余项课题。

这些年里,为了真正了解行业现状,他常常不

顾严寒酷暑,亲自带队去醋厂、酒厂取样,以便监

测发酵过程中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情

况,拿到第一手数据。1年中,类似这样的走访、调

研有近100天,遍布20余个城市、40家工厂。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许正宏取得了丰硕的

研究成果。至今,他在本领域 SCI 期刊及国内

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共计 200余篇,参编国内外专

著或教材 4 部,申请国际 PCT 及国家发明专利

180 余项,其中授权 79 项,其研究成果获多项省

部级奖励。与此同时,许正宏还致力于为学科

寻求产业化转化的途径,让科学研究实现价值

最大化。他主持或参与的多项科研项目,成果

已经成功实施产业化转化,大幅提升了食醋、丝

氨酸、烟酸等食品及营养化学品的生产水平,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科建设上的“领头雁”

“学院的一流学科建设,将面向国家重大战

略需求。”这是作为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

的许正宏对学科建设提出的思路。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需求方面,生物工程学院加大东西部合作力度,

承担了“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重点项目,在宁

夏、西藏等地建立联合实验室,为江南大学轻工

学科发挥科技引领社会发展、持续保持领先地

位夯实了基础。

许正宏认为,所有合格的生物工程人应具备

创新性的思维和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要能实现

从0到1的创新,再从1到100的实践。这已成为

生物工程学院“善于实践、勇于创新”精神实质。

在许正宏的带领下,生物工程学院班子成

员恪尽职守、用心进取,始终引领着全院师生开

拓进取、争先创优,不断取得佳绩。2017 年,江

南大学以发酵工程为主体的“轻工技术与工程”

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并在最新一轮学

科评估中名列 A+。

有人说,“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之大,而在

于大师之大。”而许正宏正是这样一位国家一流

学科建设上的“领头雁”。眼下,他正和生物工

程学院的教师们一起发力,朝着更高水平攀登。

他让科学研究“发酵”出更大价值

本报社址:北京市复兴路 15号 邮政编码:100038 查询电话:58884031 总编室:58884048 58884050(传真) 策划运营中心:58884126 广告许可证:018号 本报激光照排 印刷:人民日报印刷厂 每月定价:33.00元 零售:每份 2.00元

4新闻热线:010—58884059E-mail:[email protected]

■责编 陈 萌 2019 年 9 月 24 日 星期二科技人物 KE JI REN WU

于敏于敏::惊天事业惊天事业,,沉默人生沉默人生

壮丽壮丽7070年年 奋斗新时代奋斗新时代——共和国荣誉

本报记者 过国忠通 讯 员 张同舟 龚劲松

本报记者 陈 瑜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得者,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9

月 17日,于敏的荣誉簿上又添重要一笔——“共

和国勋章”获得者。

生 前 面 对 荣 誉 ,于 敏 始 终 淡 然 处 之 ,他

说 :“一 个 人 的 名 字 ,早 晚 是 要 没 有 的 ,能 把

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

慰了。”

他,半个世纪与核共舞,干着惊天的事业,

名字却“隐形”长达 28年。

“55年前,我从莫斯科留学回来后进入核武

器研究院理论部接触到于敏,从核武器到激光

研究,我和他一直密切配合,并在他的指导下工

作。”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告诉记者,于敏比

自己大 12 岁,理论部有一个传统,都不称官衔,

当时大家叫于敏“老于”。

杜祥琬说,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老于生前特

别喜欢的格言,也是他事业和人生的写照。

1961 年 1 月,于敏迎来人生中一次重要转

型——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

研究工作。

在杜祥琬看来,对一个刚刚崭露头角的青

年科学家来说,这次转型意味着巨大牺牲,核武

器研制集体性强,需要隐姓埋名常年奔波。

尽管如此,于敏不假思索接受了任务,从此

名字“隐形”长达 28年。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只有于敏

未曾留过学。一个日本代表团访华时,称他是

“土专家一号”。于敏对此颇多感触。“在我国自

己培养的专家中,我是比较早成熟起来的,但‘土’

字并不好,有局限性。”于敏说,科学研究需要各

种思想碰撞,在大的学术气氛中,更有利于成长。

由于保密和历史的原因,于敏直接带的学

生不多。

培养的唯一博士蓝可毕业时,于敏亲自写

推荐信,让她出国工作两年,开阔眼界,同时不

忘嘱咐:“不要等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

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肩负重任,祖国的需要高于一切

在国际上,氢弹是真正意义上的战略核武

器,氢弹研究被核大国列为涉及国家安全的最

高机密。

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于敏虽然基础

理论雄厚、知识面宽,但对系统复杂的氢弹仍

然陌生。

1965 年 9 月底,于敏带领理论部几十位同

志一起去上海华东计算所做计算物理实验,计

算哪一个氢弹原理是可行的,创造历史的“百日

会战”开始了。

当时计算机性能不稳定,机时又很宝贵,不

到 40岁的于敏在计算机房值大夜班(连续 12小

时),一摞摞黑色的纸带出来后,他趴在地上看,

仔细分析结果。

核武器的结构有很多层,各种材料爆炸以

后,每一个时间点、空间点上,都有它的温度、

速度、压力、加速度等物理量。于敏突然发现,

某个量从某个点开始突然不正常了。大家马

上去查原因。杜祥琬去查方程、参数,没有发

现错误;做计算数学、编程序的人去查原因,也

没发现错误。最后检查发现,原来一个加法器

的原件坏了,换掉这个晶体管,物理量马上就

正 常 了 。“ 这 件 事 给 我 留 下 了 非 常 深 刻 的 印

象。于敏高人一筹的地方,就是对物理规律理

解得非常透彻。他总是那个能踢出临门一脚

的人。”杜祥琬说,“尽管老于不愿称呼自己为

‘氢弹之父’,但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他的确起

到了关键作用。”

最终,于敏挑出了 3个用不同核材料设计的

模型,并且剥茧抽丝,让氢弹构型方向越来越清

晰,和团队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

弹物理设计方案。

百日会战,形成氢弹设计方案

于敏从事的是武器理论设计,但他对实

验相当重视。为了研制第一代核武器,于敏

八 上 高 原 ,六 到 戈 壁 ,拖 着 疲 弱 的 身 子 来 回

奔波。

1966 年 12 月 28 日,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

验,为确保能拿到测试结果,试验前于敏顶着戈

壁滩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刺骨严寒,半夜爬上

102米的铁塔顶端,检查和校正测试项目屏蔽体

的摆置。

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于敏

高原反应非常强烈。他每餐只能吃下一二两米

饭。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

米,有时要歇好几次,吐好几次。即便如此,他

仍坚持到技术问题解决后才离开基地。

1967年 6月 17日,罗布泊沙漠腹地,一朵巨

大无比的蘑菇状紫色烟云产生的强烈冲击波卷

起沙尘,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戈壁滩。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了。那一刻,

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 2500 多公里外的

北京。一直守在电话机旁的他得知爆炸的威

力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长长地舒了

口气。

从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到氢弹爆炸成

功,我国仅用时 26个月,创下了全世界最短的研

究周期纪录。这对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

是一记漂亮的反击。

爆炸成功,创下最短研究周期纪录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于敏承担的全是体

现国家意志的科研任务,不能有丝毫的疏漏和

马虎。

“ 他 多 次 说 ,要 防 止‘ 落 入 悬 崖(指 风 险

区)’,防止功亏一篑。”杜祥琬说,老于的治学作

风极为严谨,这不仅是科学家的一个基本素质,

也源于他对事业的高度负责精神。

第一颗氢弹只是试验装置,尺寸重量较大,

还不能用作导弹运载的核弹头,属于第一代核

武器。要与运载装置导弹适配,核装置还必须

提高威力并小型化,发展第二代核武器,难度大

大增加。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因为种种原

因,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科技骨干相继调离,

于敏被任命为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兼核武器理

论研究所所长,全面负责领导突破二代核武器

初级和次级原理,发挥两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决

策、把关。

干着第一代,看着第二代,想着第三代甚至

第四代,于敏对核武器发展有着独到的眼光和

敏锐的判断。

相比美苏上千次、法国 200多次的核试验次

数,我国的核试验次数仅为 45 次,不及美国的

1/25。

“我国仅用 45 次试验就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很大功劳应归于老于。”与于敏共事过的郑

绍唐老人说,核试验用的材料比金子还贵,每

次核试验耗资巨大,万一失败,团队要好几年

才能缓过劲来。老于选择的是既有发展前途,

又踏实稳妥的途径,大多时间是在计算机上做

模拟试验,集思广益,保证了技术路线几乎没

有走过弯路。

杜祥琬至今保留着 1992 年的一份谈话记

录。“当时我起草了一份事关重大的‘决策建议’

初稿,送老于阅改,他对其中几个不确切的提

法,一一作了修改,并说明了修改的道理。”在杜

祥琬看来,对这种科学性很强、责任又很重的工

作,严格和谨慎是绝对必要的。“近年来,我国学

术界越来越意识到抑制学术浮躁的重要性,我

没有问过于敏,但我想,他也许根本不知道‘学

术浮躁’为何物。搞学术怎么可以浮躁呢,浮躁

怎么可能作出真正的学术成果呢?”

敏锐严谨,让核武器科研少走弯路

魏梦佳

她没有闪光荣誉和响亮头衔,从教 28年,让所有学生交口称赞,满怀感

恩;她宽容无私,温婉如水,追求完美。这就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2岁的教

授于瑾。

去年 5月 24日,于瑾因劳累过度猝然离世。今天,师生们依然深情怀念

这位师者。他们说:“最好的思念,就是活成‘她’。”

“走到哪里都有学生围着她”

正值开学,对外经贸大学的校园热闹非凡。博学楼 301教室门口,博士

生穆远东凝望讲台,似乎还能看到恩师于瑾熟悉的身影:蓬松可爱的短发,

素色裙子,温婉亲切,笑着招呼:“小朋友们,我们上课啦!”

上世纪 90 年代初,于瑾进入对外经贸大学任教,是国内研究金融衍生

品定价领域的首批学者之一。任教期间,她先后开设“投资学”“金融市场与

金融机构”“证券投资基金”等课程,奠定了学校微观金融课程体系基础。

28年间,她一门心思打磨“金课”,凭借深厚学养与个人魅力,成为学生

仰慕的“宝藏老师”。“她的课特热门,学生都疯狂抢课。”于瑾的同事、对外经

贸大学教务处处长蒋先玲说。

在学生印象中,于瑾讲课深入浅出、丰富生动,将深奥的金融理论与金

融投资实务紧密联系,还经常请在金融机构工作的校友来交流,教室总挤满

了人。

“走到哪里都有学生围着她。”蒋先玲说。

“金融市场天天变,她的课也在变,理论和实践结合得特别好。”国际经

济贸易学院教授江萍说,于瑾每学期都要更新课件,增加新内容,甚至每次

上课前她还都在改。

“课后答疑”是于瑾 20多年的教学习惯。每次课后,她都会留下来为学

生答疑,通常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累了也不肯坐下”,往往晚上七八点还

没吃上饭,这成为很多人记忆最深的一幕。

“成为您的‘小朋友’是最幸运的事”

“能成为您的‘小朋友’,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这是许多学生的

心声。

于瑾喜欢称学生为“小朋友”“小可爱”。学生的大事小事,她样样在

意。在学生求学、求职、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她总能及时给予帮助,从不

怕麻烦。

于瑾“不挑学生”,学生只要发一封自荐邮件表达拜师意愿,她总会爽快

答应,在详细回复后暖暖地加上一句:“谢谢你选我做导师,欢迎成为我的小

朋友。”

对每位学生的论文,于瑾总是逐字逐句修改,“连标点符号都不错过”。

对学生邮件提出的问题,她有时一回复就是几千字,语气真诚亲切;回复晚

了,还会向学生道歉。

在一封指导学生论文开题报告的邮件中,她详尽介绍了撰写的要求和

方法,还为学生罗列热点研究方向,并附上往届优秀论文。

她经常与学生谈心,费心为他们推荐实习和工作机会;这种关心,绵延

到学生毕业,关心学生工作是否顺利,操心他们的结婚、生子,为学生的孩子

准备玩具和衣服……

于瑾一生为近 1.8 万名学生开设课程,指导培养了上百名硕博研究生。

“她是我见过最关爱学生的老师。”学生贾敏说,“她看到我们满满都是优点,

她最大的心愿就是学生学得好、过得好。”

“她就像人间四月天”

江萍回忆,当年自己无意中说起,办公室人多较吵,无法安静做科研,于

瑾马上将办公室让给她,将自己的办公地点移到了教室和家里。

“很少人能做到这样无私。”此事让江萍感念至今,“她就像‘人间四月天’,

美丽又温暖;也像水一样,温柔平和,利万物而不争。”

为帮助年轻教师,于瑾将辛苦创立的“金牌”课程“投资学”及备课笔记

移交给年轻人,还热心传授“讲课秘诀”。“她有很多评奖评优的机会,但都让

给了别人,一辈子专注教学。”蒋先玲说。

去年 5 月 24 日上午,于瑾在校指导学生论文,回家后继续微信指导,之

后在午休中永远睡去。

离世前一周,她忙于 20多个学生的论文答辩,反复修改。离世前一晚,

只睡了两个小时。遗物中,有她为一位生病教师准备的 3000元捐款。

悲痛的学生从各地赶来,只为能再见她最后一面。数百名学生自发为

老师守灵、抬棺、送葬,久久不愿离开……

无声润物,芳华永存,薪火相传。9 月 16 日,由于瑾亲友、师生筹建的

“于瑾教育基金”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奖金将用于奖励师德高尚的教

师、资助培养优秀生等。

“于老师让我们更坚定了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江萍深情地说,“对

她最好的思念,就是活成她的样子,把她的爱传递下去。”

于瑾的师德风范深深影响着学生。穆远东决定,毕业后也要做名教师,

“她让我看到教书育人的伟大,深感做老师是件幸福的事,我希望将来也能

成为‘她’。” (据新华社)

最好的思念,就是活成“她”——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于瑾

于瑾(前排左二)和学生们在一起合影(资料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砺就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世界;一个名字,隐形近30载。

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终成一番大业。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于敏。

新华社发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