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30
入道法门坦言 --溪水听冬 丹道原理及步骤 丹道的根本原理是“返还”、“逆修”: 一、先由成人“返还”为婴童。 即由性发育后(16 岁后)的有漏之体“逆修”成性发育前(16 岁前)的不漏之体,把成人 的精、气、神三物“返还”为婴童的神、炁二物; 二、再由婴童“返还”为胎儿。 即由降生后(0 岁后)的神炁分离“逆修”成降生前(0 岁前)的神炁合一,把婴童的神、 炁二物“返还”为胎儿的一物(即“金丹”)。 在这过程中,一些阶段性的成功标志如下: 1、后天之神(平时待人接物的思维和意识)渐隐,先天之神(“心死神活”的那个“神”, “万念俱泯,一灵独觉”的那个“神”)渐现。 这是踏上真正修行之路的第一步,即“炼己”。 2、后天呼吸渐渐停止,先天胎息(即“命蒂之真息”)渐渐发动。 前人对此有言:“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我与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 这也称为“炼精化炁”。功成标志为:马阴藏相,如同婴童一般,不再产生“生殖之精”。 3、神炁相吸、相引,互相灌注、交融。 4、最后,神炁交媾、合一,而化为“金丹”。 5、这之后,还有功夫,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虽然无为丹道和有为丹道的具体修法不同,但它们在大的关节步骤上,一定是相同的。 具体修炼方法 简而言之有三步: 1、由“随息”而渐致“心息相依”。 “随息”做久了,自然而然的“万念渐少”; “随息”做久了,自然而然的慢慢变成“心息相依”。 2、由“心息相依”而渐致“凝神入气穴”。 “心息相依”做久了,自然而然的入静越来越深,功夫到了,终有一天在定中“玄关”自现。 这时,神在气中被气所制,思维念头,无法可生,故可谓“心死”(即万念俱泯)。因停止、隐 藏后天意念(心死)则先天灵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神活),会自然而然的感到“一灵独觉、湛 然不动”。 功夫到此,“神入炁中,如在深穴”。这时才称得上真正的“凝神入炁穴”。此前,其实既 无“可凝之神”,又无“可入之气穴”。 有道友问:什么是炁穴?“凝神入炁穴”的真义是什么? 请好好体会一下“神入炁中,如在深穴”这八个字吧。“凝神入炁穴”是炼出来的,不是想 出来的 见玄关而出现自然而然的“凝神入炁穴”后,就可以自豪宣称,我“入道”了。 3、“凝神入炁穴”做久了,自然而然的神识越来越“灵”、“炁机”越来越“盛”(先天胎息渐渐发动),最 后,终于渐渐“神炁合一”(即结丹)。 结丹后,就可以宣称,我“成道”了。(“了道”是出胎,我不清楚。) 虽分三步,但实际做起来,可以说是很多步,也可以说是只有一步。 只注意呼气的妙处

Upload: richardkang

Post on 22-Jan-2016

26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3 download

DESCRIPTION

inner alchemy

TRANSCRIPT

Page 1: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入道法门坦言

--溪水听冬

丹道原理及步骤

丹道的根本原理是“返还”、“逆修”:

一、先由成人“返还”为婴童。

即由性发育后(16 岁后)的有漏之体“逆修”成性发育前(16 岁前)的不漏之体,把成人

的精、气、神三物“返还”为婴童的神、炁二物;

二、再由婴童“返还”为胎儿。

即由降生后(0 岁后)的神炁分离“逆修”成降生前(0 岁前)的神炁合一,把婴童的神、

炁二物“返还”为胎儿的一物(即“金丹”)。

在这过程中,一些阶段性的成功标志如下:

1、后天之神(平时待人接物的思维和意识)渐隐,先天之神(“心死神活”的那个“神”,

“万念俱泯,一灵独觉”的那个“神”)渐现。

这是踏上真正修行之路的第一步,即“炼己”。

2、后天呼吸渐渐停止,先天胎息(即“命蒂之真息”)渐渐发动。

前人对此有言:“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我与诸君说端的,命蒂从来在真息”。

这也称为“炼精化炁”。功成标志为:马阴藏相,如同婴童一般,不再产生“生殖之精”。

3、神炁相吸、相引,互相灌注、交融。

4、最后,神炁交媾、合一,而化为“金丹”。

5、这之后,还有功夫,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

虽然无为丹道和有为丹道的具体修法不同,但它们在大的关节步骤上,一定是相同的。

具体修炼方法

简而言之有三步:

1、由“随息”而渐致“心息相依”。

“随息”做久了,自然而然的“万念渐少”;

“随息”做久了,自然而然的慢慢变成“心息相依”。

2、由“心息相依”而渐致“凝神入气穴”。

“心息相依”做久了,自然而然的入静越来越深,功夫到了,终有一天在定中“玄关”自现。

这时,神在气中被气所制,思维念头,无法可生,故可谓“心死”(即万念俱泯)。因停止、隐

藏后天意念(心死)则先天灵觉自然就会显现出来(神活),会自然而然的感到“一灵独觉、湛

然不动”。

功夫到此,“神入炁中,如在深穴”。这时才称得上真正的“凝神入炁穴”。此前,其实既

无“可凝之神”,又无“可入之气穴”。

有道友问:什么是炁穴?“凝神入炁穴”的真义是什么?

请好好体会一下“神入炁中,如在深穴”这八个字吧。“凝神入炁穴”是炼出来的,不是想

出来的

见玄关而出现自然而然的“凝神入炁穴”后,就可以自豪宣称,我“入道”了。

3、“凝神入炁穴”做久了,自然而然的神识越来越“灵”、“炁机”越来越“盛”(先天胎息渐渐发动),最

后,终于渐渐“神炁合一”(即结丹)。

结丹后,就可以宣称,我“成道”了。(“了道”是出胎,我不清楚。)

虽分三步,但实际做起来,可以说是很多步,也可以说是只有一步。

只注意呼气的妙处

Page 2: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第一步的具体做法:

集中心神,随时保持“警醒”的状态;吸气时不管,呼气时注意;其它一切都不要理睬。

如果思想开小差起杂念了,别怕,丢下就好了。只要及时的警醒,再转回来注意呼气就行了。

如此做法,最好的称谓就是“随息”。

做第一步时,不要指望马上就能“心死神活,明心见性”。第一步无法去除“意识”,但把

第一步“无欲无求”做久了,会自然而然的进入第二步。到那时,才能逐渐的“心死神活”。

此法的第一个作用:

此法以一念代万念,如同“系马缰绳”。做久了,自然而然的就会使“意马心猿”逐渐减少

“躁动”,逐渐变的驯顺起来(即杂念渐渐消失)。这个作用,许多方法都能达到。

此法的第二个作用,就不是所有的方法都能达到的了。

此法的第二个作用:

吸气时不管,呼气时注意。心神自然而然的就会随着呼吸的节奏“一收一放”。这样做久了,

自然而然的就会在寂静之中,逐渐感受到体内似乎有一种“气机”一升一降、一开一合。“气机”

的升降开合,开始并不明显,也不能次次都可以感受到。但只要你“无欲无求”的做下去,自然

而然的它就会越来越明显,以至于明显的到最后次次都可以感受到。感受到它后,“吸气时不管,

呼气时注意”就会自然而然的逐渐转为“升时不管,降时注意”。这时,你就已经自然而然的进

入到第二步—“心息相依”。

一念不生的误会

—炼己功法真传

1、用后天意念来入静,永远也达不到。

很多未得师传者,都喜欢把一些丹书记载的“功境”,用后天意念来处理或追求。这一来是

他不知道上法大道的内涵,二来他根据丹经之类的描述,用后天意念做功夫。比如“一念不生”

就是一种功境,而不是功法。与丹道修炼的其它功境一样,如果用意念(后天神)来人为做作的

追求、意想这些境界,则南辕北辙,永远也达不到。因为,云散方能月现,心(后天意念)死(停

止、隐藏)才能神(先天灵觉)活(显现)。

2、真正的“炼己功法真传”为“心息相依”。

丹道跟炼武功、炼杂技相类似,是功夫不是学问。而功夫是炼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光

是理论研究,永远也不会。而实际习炼,则炼一天就有炼一天的收获。

只要你老老实实的苦炼“心息相依”,功夫到了,终有一天,你自然能达到“心死神活”的

地步。这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先天灵觉”。如果你能继续炼下去,自然就能达到“一

念不生、湛然不动”的功境。在这个过程中,根本不需要你去想什么“何谓一念不生?”,“为

什么能一念不生……等等无聊的问题。

3、其它修持,与此同理。

不光是“一念不生”,其它功境也是如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只管依照师传功诀、方法

来修炼,功境自动就会出现,不要你用后天意念来追求什么,也不要你用后天意念来处理什么。

这就是所谓的“自然修,自然成”。

丹道修持理法浅谈

“神炁合一”,既是丹道修持的基本原理,又是丹道修持的根本大法。按功境划分,“神炁

合一”可分为:随息阶段、心息相依阶段和凝神入炁穴阶段。

在初下手的“随息”阶段,“神”为意识,即平时的表面意识状态(处于有知有觉,杂念纷

飞状态的意识),也称为“后天意识”;“气”为呼吸,即平时的口鼻呼吸,也称为“后天呼吸”。

在这个阶段,所谓的“神气合一”,就是用“心神”去“追踪、觉察”“呼气”。

Page 3: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在平常情况,人无法控制念头的起落,只能任其生灭。丹道修持通过意识对呼吸的刻意觉察,

以此平息念头的起落生灭;并同时使得呼吸进入规律、高效的状态。后天的“神”与“气”,这

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个体,经由丹道的修持,可以恢复为先天的“一”即“神炁合一”的状态。

而是否证得“神炁合一”,是判断丹道修持是否入门的标准。真正的、高深的丹道修持,只有在

“神炁合一”的状态中才能进行。

“随息”阶段

初下手时,用“后天意识”刻意去觉察“后天呼吸”的存在。久而久之,“后天意识”会净

化,“后天呼吸”也会较规律。此阶段的修持目的就是——让经过净化的“后天意识”与经过调

整的“后天呼吸”,处于一种互相感知、互相配合、互相关心、互相携手、同进同出、相依相偎、

相亲相爱的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神炁合一”的初阶功夫,就是丹道修持的入门心法。

“随息”阶段的修持要领

平时,心神不断的在接受着“六根”传来的讯息,不断的分析响应,相当的忙碌。修持时,

要让心神直接进入一种“念无生灭”的状态,几乎不可能。唯一而且有效的方法就是,设法“中

止”心神接受“六根”的讯息,就算不小心接收到了,也不予响应,专“心”的去注意呼吸的存

在,看着它、守着它,轻轻松松的感知它的存在,但不干涉它的自由。它愈自由,“心”愈自在,

一心一息,不即不离,勿忘勿助。

“随息”阶段的火候真传

此阶段由于后天意识依然存在,呼吸也还不稳定。如果杂念纷飞,就要打起精神,刻意的去

关注呼气时身体内的感受,从而让杂念减少。杂念减少后,呼吸就会规律而渐趋平稳;如果已经

达到“一息一念”,则要放松意念。虽然意念放松,但心神依然警醒(不得迷糊),依然觉照着

呼气,只不过“注意力的紧张度”要轻些而已。虽然依旧觉照呼气,但又不能干涉呼吸,要让它

自己作主。如果杂念再来,就要重起炉灶,再次刻意的去专注呼气。直至重新修到“一息一念”

后,又再放松意念……

“随息”阶段的功境

此阶段,心神由于专注,“六根”所传导过来的讯息被逐渐“淡化”,但还没有被完全“遗

忘”,所以,心神会呈现半有知、半无知的状态,还会意识到身体的存在。至于呼吸,次数虽会

慢慢减少,但由于意念一直在旁关心它、照顾它,“呼吸”也似乎发现了“意念”的存在,“自

动”的跟随在“意念”的旁边。虽然“郎有情、妾有意”,但它们真要靠近却又觉得害羞,于是,

“神”与“气”就只好处于既期待、又害怕,若即若离的“前戏”状态中了。

“心息相依”阶段的功境

在此阶段,“神”与“炁”真正进入热恋的状态,在此状态中,肉体被“忘掉”了,意识感

觉不到身体的存在。呼吸的次数明显减少,似有似无;至于知觉,则不知不觉,如梦似幻,进入

一种朦朦胧胧、恍恍惚惚的境界,还是可以感觉到呼吸的存在,但存在那里不知道。这就是“心

息相依”的境界(此时,心为先天元神、息为命蒂真息)。

“凝神入炁穴”阶段的功境

“神”与“炁”长时间的深情相恋,总有一天会产生结果。在一种无法描述的情况下,“神”

与“炁”终于像二块逐渐接近的磁铁,自然感应,自然吸附,真正凝结合一。“凝神入炁穴”即

是“神入炁中,如潜深穴”之义。这时,“先天元神”与“命蒂真息”打成一片,纽成一团,亦

即真正的“神炁合一”。神与炁一旦“合一”,后天意识就会完全泯灭,后天呼吸也会完全停止,

从而进入无知无觉的“先天状态”。

这种状态,人体的基础代谢率趋近于零,真有点类似于龟蛇的冬眠、昆虫的蛰伏。在这种“先

天状态”中,身与心都会得到充分的休息、充分的补养。若是人们能长时期的修炼这种功法,又

可以每次都能长时间的处于这种“神炁合一”的静定状态中,那么,人体中的所有细胞、组织、

器官、系统,乃至整体的生物能量就会增加、提升。功夫至此,仙道可望!!!

凝神入气穴真传

—错失真师的悲哀

Page 4: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我是成都人,今年 35岁了。

20 年前我 15岁,为了治疗我的老毛病(流鼻血),大哥请他的一位工友用气功给我治病。

由此,我认识了一位具有真功夫的修道者——陈厚明,并跟着他学功。

从始至终,陈老师只教了我一句口诀——“凝神入气穴”,其它的,什么都没教。

他对我说:当人把所有念头都停下时,人并不是死物,还有“一灵独觉”。炼功不能用平时

的思维和意识,而要用“万念俱泯,一灵独觉”的那个“灵觉”。所谓“凝神入气穴”,就是用

“灵觉”觉照着呼气(吸气不管),一息都不要放过。就象明月照山冈,只是照着它,却不干扰

它。这样,就是最好的修道入手之法。

不光是炼功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这个“灵觉”(即用“觉照工夫”)。日常生活中要

待人接物,不可能无念,只不过修道之人要长保“灵觉”不迷糊罢了(“真常须应物,应物须不

迷”,“迷则众生觉则佛”)。

具体的做法就是:“念起之时,不能迷糊,不能随它去了,要知道自己起念了;起念后,也

并非有意止念、除念,只不过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而已;当念头过去后,依然要回转来,继续

用“灵觉”觉照呼气。

在我学功期间,大哥曾多次叫我拜陈厚明为师。然而,也许是因为我太小还没有懂事;也许

是因为我一直跟着大哥叫陈厚明为“陈哥”而改不了口;也许是因为我那时根本还不知道什么是

修行,而觉得我只是在治病而已;也许是因为我们没有缘分,我最终也没有叫陈哥一句“师父”。

我就这样蒙蒙憧憧的炼了下去…….不久,就自发的出现了“意念随着呼气往下腹沉”的功

境;接着,又出现了很多功境。每次我向陈老师求证,陈老师都说,“炼对了,继续。”直至我

出现了以下功境,一切才发生了变化。那是 1988年夏天的某一夜……

那夜,我睡觉时,自己知道自己在睡觉(奇怪!)……恍惚中,感觉自己小腹中如有“一物”,

一开一合、一张一吸;“我”守伴着“它”,依偎着“它”,也不知道有多久……突然,如磁铁

相恋,“忽”的一声(其实无声,只是感觉),“我”一下就被小腹中一开一合、一张一吸的“那

个”“吸”进了自己的肚皮,与“它”合二为一。瞬时,呼吸顿住,外境立绝,昏昏默默,万事

不知……

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害怕就此过去不再醒来。因为担心,我渐渐苏醒……醒来后,我

自觉神充气足……

事后,当我再一次向陈老师求证时,陈老师面露惊讶之色,没有说任何话。当时,我并没有

意识到陈老师的反常。自此以后,陈老师还是欢迎我到他家去玩,也喜欢与我下围棋、“冲壳子”。

但是,每当我一谈到炼功,就被陈老师不知不觉的把话题引到一边去了。从此以后,关于修道炼

功,我再也没有得到陈老师的一句话。可笑的是,我当时却什么也没意识到……

去年初,因妻病,陪妻子到青羊宫找袁子丹道长学“武当太极拳”,偶然在青羊宫看见张三

丰的<道源浅说>中有“心息相依”、“神气团结”、“昏昏默默”等语,与当初我遇到的功境暗

合。我暗暗惊讶,向袁子丹和青羊宫的当家道长陈昌明请教。他们说我当年所遇的功境是道家的

内丹功夫,而那位陈厚明老师,是获得了丹道内密的真师,并替我错失真师而悲哀。

丹道修炼第一步真传

—也谈凝神入气穴

丹道修炼“贵先天,废后天”,“贵无为,废有为”。因此,丹道修炼第一步在于“明心

见性”,即明白“心死神活”中的“神”是什么。明白这个“神”是什么后,修道才能谈的上起

步。

师父说的好,“当人们把所有念头都停下时,并不是死物,还有‘一灵独觉’;修

道炼功不能用平时的思维,而要用‘万念俱泯,一灵独觉’的那个‘灵觉’”。

当你明白“心死神活”中的“神”是什么后,就要在炼功时保持“万念俱泯,一灵独

觉”中的这个“灵觉”,用这个“灵觉”觉照着呼气(吸气不管),一息都不要放过。就象明月

照山冈,只是照着它,却不干扰它。这样,就是最好的修道入手之法。

Page 5: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不光是炼功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这个“灵觉”(即用“觉照工夫”)。日常生

活中要待人接物,不可能无念,只不过修道之人要长保“灵觉”不迷糊罢了(“真常须应物,应

物须不迷”,“迷则众生觉则佛”)。具体的做法就是:“念起之时,不能迷糊,不能随它去了,

要知道自己起念了;起念后,也并非有意止念、除念,只不过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而已;当念

头过去后,依然要回转来,继续用“灵觉”觉照呼气。”

这样炼久了之后,会自发的出现“意念随着呼气往下腹沉”的现象;以后,还会自发的

出现“神气交融”的现象;再以后,还会自发的出现“脉停息住,心死念平”、“一念不生,寂

然不动”的现象。

丹道修炼“贵先天,废后天”,“贵无为,废有为”。以上功境,都不可人为的有意追

求。人为追求,是学不会、也学不象的。比如“意念随着呼气往下腹沉”的功境,如人为做作,

就会发生与《答“新手求救”》帖子相类似的偏差;再比如“一念不生,寂然不动”的功境,如

人为做作,就会发生“愈除愈不得除,愈止愈不得止,有如抽刀断水水更流”的偏差。

而无为处之(不论出现什么现象,都不要理睬、不要追求,由它自生自灭;只顾把自己

管好,守住“用‘灵觉’觉照呼气”就行了),反而会步步深入,渐入佳境。

前辈著作丹书,之所以要用“隐语”、“比喻”而不肯明说,就是怕把内丹修炼过程中

的功境泄露了,使得后学人为的有意追求而误了后学。

“功夫达到哪一个阶段,自然就会出现哪一个阶段的功境;功夫达到哪一个阶段,自然就

能看懂哪一个阶段的丹经”。比如,当你出现“神气团结昏昏际”(见张三丰《道源浅说》)等

功境后,你就会自然的明白丹经中“胎从伏气中结,气从有胎中息”、“我与诸君说端的,命蒂

从来在真息”等语的真义。这时,你再来看丹经关于这一个阶段的论述,也就自然而然的明白了。

所谓“张果老骑毛驴,修行朝前走,印证看后头”。因此,以丹书印证功境则可,以丹

书指导修丹则不可能。

以上所言,就是丹道修炼第一步——“凝神入气穴”的真传。

我对玄关的真实体悟

—请大家印证

玄关是什么?

以前,很多的普通庭院,都设置的有“玄关”。只要人通过“玄关”进入庭院,就能看见天

井之上的天空。

丹书所谓“玄关”者,比喻也。即以普通庭院所设置的玄关,比喻人之“机关”。玄者,黑

也;关者,门户也。“玄关”之喻者,喻其能开、能关也;喻其只要通过“玄关”,就能显现“性

天”,从此“由黑转明”也。

那么,“玄关”到底什么是呢?玄关是“空洞无涯”;玄关是“无何有之乡”;玄关是“栖

神之地”;玄关是“谷神”之“谷”......(这四句,是我的亲身体验,请采小药、波映紫阳、

松下童子、紫阳先生、无修无证、随风二、应玄主人评点、印证)

我个人认为,《道德经》的第六章——“谷神不死,是为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

绵若存,用之不勤”,讲的就是“玄关”。在后文,我将结合自己的修行体验,详细阐述这个观

点。

开上玄关的感觉:

开上玄关前,静定之中,虽然无念但有觉......

也不知道定了多久。突然,头脑中轰的一下,人立即对外境失去知觉。

就在这一刹那间,“倏”的一下子,非常迅猛,“神识”突然放开,感觉自身没有了,好象

呼吸也停止了。

这时,时空观念也起了变化,好似自身同宇宙融成一体,天人合发,万物同根。

却又象似什么也没有,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空洞无涯”(此“空洞无

涯”,即为玄关)。

在此空洞无涯中,却似若有一物,通透光明,充塞天地。(此为初见真性,但见性不够彻底。)

Page 6: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以下,是我最近获得的启示:

进入玄关见性之后,呼吸停止,但千万不要害怕,一害怕一动念,境界就退了。

在玄关里边没有法,不管用任何功法,一用就错,动念就错!!!

玄关开后,怎么办?

切记:神凝心定不松散,玄关就起作用。

如果神不能凝,则玄关虽开也不起作用。

至此,我才真正明白了《性命圭旨》中,“空洞无涯是玄关,知而不守是功夫。”这两句话

的真义。

其实,我们不用去猜测,玄关是什么。只要你静定功夫做到一定程度,“玄关”自然显现。

如果你功夫不到,任你如何去猜测,你也永远不会明白玄关的真义......

有道友看了我的帖子《“凝神入气穴”真传——错失真师的悲哀!》后,发短消息问我,

“炁穴”是什么?在哪儿?在此,我简单的说一下,

“炁穴”也叫“下玄关”。炁穴者,神入气中如潜深穴之比喻也。神炁相恋,则玄关之体已

立。

然而,炁穴并不是一直都有的,“炁发则成窍,机息则渺茫”。

因此,我无法提前给道友说明,炁穴在哪里。抱歉!!

证得玄关后的感悟—

证得玄关后所经历的功境,全都是发生在“先天状态,无为真境”中的事,早已无法用语言

描述,而只能用语言“比喻”。

并且,不论是古代,还是如今,也不论是什么人,只要是想叙说“证得玄关后所经历的功境”,

就必然还得“用语言进行比喻”。

这类的“比喻”,丹经的记载已经太多太多,甚至已达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要想写出

一个“与前人不一样的、贴切的、明白易懂的比喻”,是件非常费神的事。

并且,即使我劳神费力的终于把它“说白了”,也依然没有用——

只有后学自己修证到了,才能获得真实的“益处”;如果让后学预先知道了,不仅没有用不

说,反而会让后学产生“法障”。

我的水平不够,又不愿干这“劳神费力没有用”的事。因此,我就不在这儿对它们进行具体

的“比喻”了。我只在这儿谈谈,证得玄关之后才能明白的、也必然会明白的一些事理。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能渐渐的直接体验到:“心死神活”中的那个“神”、“万念俱泯,

一灵独觉”中的那个“灵觉”的“真实象”(注意:不是思索、理解到“什么是先天神”,而是

直接体会、感受到“先天神”的存在);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能渐渐的真正看懂:各种佛经、道书中对“先天神”的各种描述;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会渐渐的明白:所谓丹道修持,其实就是“发生在‘后天意识逐渐停

止,先天灵觉逐渐显现’的静定状态中的那些事情”;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会渐渐的明白:修道练功进入静定状态后,后天意识绝不可能还可以

指挥你如何练功。因此,“凡是一直在‘黑山窟窿’里做活计的,统统是‘门外说法’!”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会渐渐的明白:所谓语言,都是“后天意识的产物”。要想用后天的

语言清晰的描绘出“心死神活后的各种先天状态”,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事!!!因此,佛会说

“开口就错”,又说“以文识佛者,不能见如来”。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会渐渐的明白:所谓佛经道书,其实都是些“用后天知识对先天状态

进行的一些比喻”。因此,佛经道书中有很多类似于“此 A者,即非 A也,又非非 A也,强名为

A”之类的,看似矛盾、实则精辟的各种论述。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会渐渐的明白:当后学还未达到“X境”时,即使师父讲的口干舌燥,

也不能使后学明白,到达“X 境”后的应对之法。而当后学到达“X 境”后,即使师父讲解“当

下之法”只有一言半句,也能使后学心领神会。因此,前辈们都说,“法不轻传。丹道的许多功

法、功境,都不宜提前公开,以免后学产生‘法障’”;

证得玄关后,你自然就能理直气壮的说:对于修道,我终于真正的入门了!

Page 7: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答道友问

1、无法凝神于呼气,经常呼吸一起关注,甚至吸气关注的要多,请问如何解决?”

答:初炼随息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呼气、吸气一起管”,我当初也一样,这很正常。

初习此法的窍门是:

一、不担心:不担心自己掌握不好“只注意呼气”的要领,不担心自己出现“呼气、吸气一

起管”的状况;

二、不勉强:人为做作的故意强为“只注意呼气,吸气时不管”,就违背了丹道修炼的根本

原则——无为,变“歇息身心”为“脑力劳动”了。

三、朝前走:其实,只要你能随时的记得(莫忘了、莫迷糊了),功法中有这么一个“吸气

时不管,呼气时注意”的要求,不需要你刻意的人为做作,你自然就会在练功中“下意识的”“加

强呼气时的注意力、减弱吸气时的注意力”。这样,你的心神自然而然的就会随着呼吸的节奏“一

紧一松”。如能这样,就算“合法”。

“不担心、不勉强、朝前走”,是练功之中运用的比较广泛的一个“窍门”,许多练功问题

都应该如此对待。

2、这功法,只是无杂念,专注呼气即可吗?

答:这功法,只是集中心神的专注呼气即可,而不是“无杂念,专注呼气即可”。杂念渐少

以至于最后没有杂念,是此法带来的作用,并不是功法。此法并没有不允许学者有杂念,也没有

让学者人为故意的去祛除杂念。

只是要求:“集中心神,随时保持‘警醒’的状态;思想开小差起杂念了,要及时警醒、及

时转回来。”

注意:无杂念只是功境,绝不是功法!

3、初学者可以有房事吗?

答:不论修行目的如何,修行方法如何,“筑基”阶段都不能房事。房事之后精气亏虚,甚

至气促如喘。要想在房事之后,调息致“气息悠悠”,的确很难办到。

4、如果只是吸时管而呼时不管,可以么?

答:人体的“外在呼吸”与“内在的气机”有一定的关系,呼气时气机为降,吸气时气机为

升。“心神注意呼气”做久了,可以很自然的“进化”为“心神注意气机之降”。而“心神注意

气机之降”,其实就是“引导神去与炁相合”的一种“方便法门”。“吸时管而呼时不管”的方

法,不符合人体的生理规律,不符合逐步引导学者“神炁合一”的丹道原理。

5、是自然呼吸吗?有没有呼吸间小停顿呢?另外是呼时为降吗?

答:是自然呼吸;呼吸间不用人为刻意的小停顿,呼吸纯任自然;“随息”做久了,会逐渐

感受到体内有个随着呼吸节奏一升一降的“气机”。功夫致此,“外在呼吸”已经微不可觉。如

要强辩,的确是呼气时气机为降。但是,千万不要人为的去做什么“呼气时降气”、“呼气时,

意念随着呼气往下腹沉”。。。。。。等“脑力劳动”。

记住:人为做作,所得为假;无为自发,所证为真。

6、诚心请求溪水听冬道兄指点我入门,全我向道之心,顿首敬上!

答:我只不过是一个“求法者”,一个暂时没有师父约束、因而妄泄天机、不懂规矩的“半

罐子水”。我本来就喜欢与大家交流,即使你不向我请教,我也会在我的帖子中,毫无保留的公

布我能说的明白的一切东西。除非有一天,我终于被某位真师收入门墙,从而被师父约束住了,

否则我不会停止发布披露丹道修持真髓的帖子。至于有些东西,我虽然知道,也愿说明,但我没

有能力说的明白,你们就不要怪我了。

我与王力平那类人不同。我的衣食父母是我的铺子、我的生意、我的顾客,不是那些想向我

学丹道功夫的人。因此,我没有必要骗大家;我发所有的帖子时,都希望自己能朴素简单、明白

无误、实实在在的讲清丹道修持的具体法门,而不是空讲理论不讲实际。

Page 8: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白天,我要么守铺子,要么送货;晚上,我要照顾我的两个儿女。只有在守铺子的空闲中,

才有机会发点帖子。我相信,绝大部分的人,都没有条件“脱产学习”丹道功夫;至于我本人,

更是没有条件去当别人的“脱产教授”。溪水听冬只好让你们失望了!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我还没有最终成功,因此,别叫我老师。

7、吾行心息相依,虽不被杂识打扰,但会突然的完全无意识,身体似乎空灵;就是说“无意识”使“心

息相依”中断。此时,我应随空还是强回“心息相依”?

答 1:我不知道你的功夫是怎么做的。如果“心息相依”得法了,内呼吸就会显现。在这种

情况下,“无意识”又怎么能使“心息相依”中断呢?只有内呼吸不显现、单纯无杂念的空定,

才可能出现“‘无意识’使‘心息相依’中断的现象”。

如果你是在出现内呼吸的情况下,“突然的完全无意识,突然的中断心息相依”,那么,你

就应该体会到“神炁如磁铁相恋”啊。如果你有这些体会,我要恭喜你了。如果你真的是这样子

的“突然的完全无意识,突然的中断心息相依”,你已经进入到“先天状态”中去了。当然,到

这地步,已经用不着“心息相依”了。

答 2: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

1、“心息相依”炼的得法,必然会自发出现“命蒂真息”,接着“神炁合一”。神与炁一

旦“合一”,后天意识就会瞬间的完全泯灭,后天呼吸也会立刻的完全停止。修持致此,自然再

也无法继续“心息相依”。如果你是因为“神炁合一”而导致意识泯灭、“心息相依”无法继续,

那么我就要恭喜你了。这时,你应该“守寂不守炁”。

2、练习“随息”如果不得其法,只知道“用‘后天意识’去刻意的觉察‘后天呼吸’的存

在”,却不知道该去觉察呼吸的什么。于是,“随息”自然就会“流空”,从而炼成“数息”。

虽然“数息”也可入静,也可使人“突然的完全无意识”,但是“数息”没有“逐步引导神去与

炁相合”的作用。因为它不符合丹道修持的根本原理,所以它是一种“空定”。而“空定”,对

于人的“性命修持”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我私下料想,你多半是走到这个歧路去了,也不知道猜没猜对。如果是这个原因,你的炼法

就应该修改为:“去刻意的关注呼气时身体内的感受”(其实是感应气机,但千万别人为做作的

去做“脑力劳动”)。

8、总之意照就会有意识,那么微微产生何种意识适当呢?”

答:是的,有意照就会有意识。但意照的“注意力的紧张度”有强弱之分,这就是所谓的火

候了。关于火候的口诀,最好、最恰当的,就是“勿忘勿助”了。

所谓“勿忘”,其实就是“保持警醒别迷糊”;所谓“勿助”,其实就是“别勉强、别人为

做作、别去做‘脑力劳动’”。整句的“勿忘勿助”,其实与“不担心、不勉强、朝前走”的意

思大同小异。“勿忘勿助”,在丹道修持的各个环节,都能广泛的运用,千万不要忽视了。

你还可以仔细看看帖子中的那一段——“随息”阶段的火候真传。

9、第一层:不着意呼吸时,意返先天,可渐入静中(不知我进的是真静还是顽空)。

答:这是一种“空定”,它不符合丹道修持的根本原理,它没有“逐步引导神去与炁相合”

的作用。这种“空定”,对于人的“性命修持”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要知道丹道修持,并

不是为静而静,它是为了“逐步引导神去与炁相合”才去入静。

请你记住:虽然,随着丹道修持的进步,修持对象(神与气)的内涵会自然而然的逐渐变化,

但是,只要还没有达到“神炁合一”的程度,丹道修持就可以说是——始终都在着意呼吸。当然,

这种“着意”,“注意力的紧张度”应该分情况的有轻有重;而“着意”的对象(呼吸),也应

该随着功境的进步,自然而然的逐渐从“外呼吸”转变为“内呼吸”。

第二层:着意于呼吸,必着意于身体的某个空间(部位)。无论你多么“勿助”,有意就是有意,因为呼气

自然是自体内出外的,而此时意感其(在体内)降怎么说也首先是一种“意”。此空间应在置于何处呢?

答:1、丹道修持并不排斥“意识”的作用,我也并没叫你不能有“意识”。我只说过“勿

助”——“别勉强、别人为做作、别去做‘脑力劳动’”,我只说过“主动人为,所得为假;被

动自发,所证为真。”

Page 9: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2、我的师传,并没有叫我去着意于身体的某个空间(部位)。其实,只要你“刻意的去关

注呼气时身体内的感受”,心神就会自然而然的逐渐转回来——先是转到鼻前寸许之地(即“眠

牛之地”),接着转到胸内(即“十二重楼”),最后转到腹部。当然,这一切,都应该是自然

而然的、被动自发的。也许,我并不应该讲明这些(当初陈师教我就什么都没讲),因为“主动

人为,所得为假;被动自发,所证为真”,一旦讲明白了,后学就太容易“落入后天有为的境界,

人为做作的去做什么‘脑力劳动’”了。但是,各人的心性、禀赋不尽相同,“有为法”的存在

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有为法”比“无为法”容易入门),因此,我考虑再三,还是决定讲了。

着意于呼吸,必着意于身体的某个空间(部位)。此空间应置于何处呢?

答:“初炼道功阶段,你也许适宜:“着意于呼吸,必着意于‘眠牛之地’”。当此法你练

的合法了,再逐步转为“无为法”吧。

第三层:我练功的体会是:无论着意何处,稍一行功就有强烈反应。今试自胸部沉气,胃部咕咕作响;沉

至腹部,腹部亦鸣。我试意从于气,好象大人看孩子玩耍,可是意气不能分,还是燥鸣一片。意弱则气失,

意强则气明。体内“活动”踊跃,入静好象不能。不久就身体不适,急于下坐。下坐后,胃部异感,下气

连连。如此何适?

答:看来,你的意念用的太强了(火候过了)。你应该试着把注意力从各种“气感”转回到

“关注呼气时身体内的感受”上来,并且,“就象明月照山冈,只是照着它,却不干扰它”。如

果你已经达到“一息一念”的程度了,则还要放松意念。这里再介绍个口诀,希望能对你有用。

口诀:“内虑外感,不管不顾;觉照‘呼气’,常省常惺。”

解释:练功时,只管集中心神的随时保持“警醒”的状态,全神贯注的去关注呼气时身体内

的感受。其它的,一切都不要理睬。比如,要内不管各种思虑杂念(包括各种练功口诀、修炼要

领、得失禁忌等);外不顾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传来的各种感觉(包括各种气感、

炁感、和触景,例如大、小、长、短、浮、沉、轻、重、吊、坠、分、缩、化、无、光、影、深、

潜、泯、灭、贴、闭、游。。。。。。等等)。

如果你能如此用功,必然不会产生你说的那些弊端。再次请你仔细的看看帖子中的那一段

——“随息”阶段的火候真传。

10、真静的状态是怎么样的?顽空的状态又是怎么样的?

答:真静是“神在气中,被气所制;思维念头,无法可生”,是由“神气相恋”造成的。

顽空是单纯的“为静而静”造成的。

真静的状态必然会感觉到“命蒂真息”的存在。

顽空的状态什么都没有,因而称之为“空定”。

11、这样呼吸,易呼长吸短,有影响吗?

答:此法并不去人为的干涉呼吸。只要练习符合要求,不会造成呼长吸短的状况。

12、最近用随息方法入静比以前好多了,能经常进入一种整个身体缩成一团的感觉,也象找不到自己的身

体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进入了心息相依了),但是到后来吸气会急促一些,呼气还是差不多,由于没有胸

闷的感觉,所以也没刻意去控制吸气的急于缓。不知道这样的做法对不对?

答:你的境况离“心息相依”不远了。也许还没有达到;也许达到了,但境界不稳定,还没

站稳脚跟。到底达到没有,你自己对照“心息相依”阶段的功境,自己判断吧。不管你达没达到

“心息相依”,只要你还没有最终达到“神炁合一”,那么,你就应该如此对待练功——“内虑

外感,不管不顾;觉照‘呼气’,常省常惺。”

解释:练功时,只管集中心神的随时保持“警醒”的状态,全神贯注的去关注呼气时身体内

的感受。其它的,一切都不要理睬。比如,要内不管各种思虑杂念(包括各种练功口诀、修炼要

领、得失禁忌等);外不顾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传来的各种感觉(包括各种气感、

炁感、和触景,例如大、小、长、短、浮、沉、轻、重、吊、坠、分、缩、化、无、光、影、深、

潜、泯、灭、贴、闭、游。。。。。。等等)。

因此,你那“发现吸气时比较急促,也没刻意去控制吸气的急于缓”的做法,是对的。

13、女子能不能按你的入门方法修炼啊?

答:完全可以。

Page 10: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14、“炁机”越来越“盛”之后,然后在工作生活中,一不小心一个意念起来了,该怎么办呢?

答:意念越轻,“炁机”才会越“盛”。日常生活中要待人接物,不可能无念,不可能进入

“恍惚杳冥”的境界,“炁机”因而处于潜藏状态,怎么可能“一不小心一个意念起来了”呢?

所以,但请道友放心。

15、打坐有没有固定的姿势?腿、手、脊椎、肩、头,有没有放的方法?眼睛是半开半合还是闭上?需要

坐垫吗?坐的时间长了腿麻了或者有其他身体不适应,是否可以休息一下,再次入静?

答:对于打坐的姿势要求,你可以搜索到很多具体的方法,各派都大同小异。可以根据自身

的情况,自己选择。陈师当年教我时,对我没有具体的姿势要求。他对我说的,有四个要点:

1、竖直脊梁,五脏自然得位;

2、放松眉心,眉心松开了,全身都会放松;

3、由于下手之初“耳听、眼观、身感、意觉‘呼气之出’,集中全部心神关注‘呼气之出’”,

因此眼睛也要“垂目微合、‘轻视’鼻端”。

4、前三步都做的合法后,再把自己的身体当成“与己无关的泥塑木雕”,不去管它,不去

动它。如此,则不论是“立”是“坐”还是“卧”,皆可练功。

可以用坐垫;坐的时间长了腿麻了或者有其他身体不适应,也可以休息一下后再次入静。

其实,陈师当年教我的四个要点,只要你做的到位(合法),打坐时间虽然长久,心中也不

会烦躁,身体上也不会有难以忍受的感觉(这时依然有不适感、但不会难以忍受;后来,则连不

适感也会消失)。

最后,我得提醒你一句:打坐完毕,一定要记得收功。

收功之法:揉腿静养,等到“气散全身而身轻”,并且精神清明后,方可下座。不然,筋骨

易伤,气易积滞。

16、用您讲的“随息”的方法,我坐了几天,感觉呼吸比以前深了,而且呼吸细长一些了,而且,有时候

感觉整个身体只有呼吸存在了,身体就像个气布袋,只有静静的呼吸。另外,舌抵上鄂的时候,感觉嘴里

会泛出不少口水,小腹部位有一点胀痛的感觉,外面如果有大一点响动,我会突然一惊,请问我现在这些

反应正常吗?

答:这些反应都说明了,你的修炼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常,继续炼下去。

舌抵上鄂产生的、稍带甜味的口水,是个好东西,千万别吐了。如太多,轻轻的咽下去就行

了。

“小腹部位有一点胀痛的感觉”,这是由于你过早注意小腹的缘故。看来,你受“意守丹田”

的影响不小啊。只要你不去继续“意守丹田”,把意念转移到“眠牛之地”,在“眠牛之地”觉

察呼气时身体内的感受,小腹胀痛的感觉就会自然消失,这个问题就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影响。

当年,我什么都不知道,只知道按照陈师法子(集中心神,随时保持“警醒”的状态,刻意

的去关注呼气时身体内的感受)练习下去,就自然而然的、被动自发的出现了“神返身中气自回”

的现象——先是回到鼻前寸许之地(即“眠牛之地”),接着回到胸内(即“十二重楼”),最

后回到腹部。

我觉得,你走我的老路,会比较安全;而练习有为法的“意守丹田”,虽然也可以最终达到

“神炁合一”的地步,但练不得法,容易出偏。

“外面如果有大一点响动,我会突然一惊”,这是由于你初入静境,元神不定,未能成熟的

缘故。练习下去,待到元神坚定后,你就自然的再也不怕外物的惊吓了。因此,初炼道功之人,

一定要在练功之前选择好时间、地点,并安排好“防打扰措施”后,再来练功。

17、昨晚用“随呼法”打坐,大概半小时后,感觉自己成一个圆形状,全身都很暖和,然后小腹有很明显

的一股气往外肾上汇聚,(外肾也有反应),我怕是阁里道友说的要漏我就停了下来了。不知是怎么回事?

答:这些反应都说明了,你的修炼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一切正常,请继续炼下去。你之所

遇,为“身静气自生”的初境,并非“阳炁化生”之境。因此,完全不用担心“走漏遗精”的危

险。

Page 11: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真正的“阳炁化生”之境为:“。。。。。。恍惚杳冥中,不知不觉的,痒生毫窍,小腹温

暖如融,浑身酥软快乐,阳物勃然而举(女子则乳房发硬)”。这时,精气下注阳物产生暖乐,

自然引发男女之欲。如果此时被男女之欲所迷,就会自然而然的“走漏遗精”。

其实,即使修炼真正进入“阳炁化生”之境了,你也用不着担心害怕。

你只要记住:进入“阳炁化生”之境后,你应当不惊不慌的继续“凝神入炁穴”;直至阳物

产生暖乐后(一定要抢在引发“男女大欲”之前),你才应当“防危虑险”,才应当从容不迫的

去做“炼精化炁”的功夫。如果你在进入了“阳炁化生”之境时担心害怕了,又或者你在阳物产

生暖乐之前,就提前的去做“炼精化炁”的功夫了,你就会失去“充分产生‘大药’的机会”。

附 “炼精化炁”的方法:打起精神,把放松的意念重新紧张起来,刻意的去关注“呼气”

时身体内的感受。(此时,意念关注的对象早已从“口鼻呼吸”转为了“命蒂真息”,意念的“着

意处”也早已从“眠牛之地”转为了“炁穴”)。其实,“炼精化炁”与“凝神入炁穴”相比,

只不过是“注意力的紧张度”要重些而已。

再注:“阳炁化生”之境出现后,如能专一的“凝神入炁穴”(或称之为“炼精化炁”),

则必然会出现“如磁铁相恋、扭结交媾”的“神炁合一”现象;而“神”与“炁”如能“合一”,

则“大药”自然漏无可漏。这个过程,也就是所谓的“采药归炉”(也可称之为“炼精化炁”)。

此法并非得自师传,它得之于我的练功实践。与各种丹经道书相证、暗合;验之生理反应,

效显。特记于此,请各位功夫至此的道友印证、评点。

18、《凝神入气穴真传》说:炼功不能用平时的思维和意识,而要用“万念俱泯,一灵独觉”的那个“灵

觉”。此帖又说:初下手时,用“后天意识”刻意去觉察“后天呼吸”的存在。怎么前后矛盾呢?

答:这是因为,陈师当年给我传法时的情况,与我在论坛上发帖时所面对的情况,不尽相同。

我只好变化个说法。

入静当中,我们有时会猛然“知觉”自己起念了。这个能“知觉”念头生灭起伏的“东西”、

这份“知觉”,就是所谓的“先天元神”;而那个被觉知的正在思维念虑的“东西”、那份“念

虑”,就是所谓的“后天意识”。因此,我让人“保持‘警醒’的状态,刻意去觉察‘呼吸’的

存在”,与陈师说的“用‘灵觉’觉照呼气”,其实质并不矛盾!

“后天意识”与“先天元神”,如同“水波”与“水”。没有“水”则无“水波”,而“水

波”没了“水”还在,并还可以显现出“水”的本体。没有“先天元神”则无“后天意识”,而

“后天意识”没了“先天元神”还在,并还可以显现出“先天元神”的本体。

其实,所谓的“后天意识”与“先天元神”,并不是两个独立的东西,它们只不过是同一个

东西的不同层次而已。在修炼的初期,它们是很难强分的。比如鸡孵蛋,它是在用“后天意识”

孵蛋,还是在用“先天元神”孵蛋?你能判断出吗?

虽然修炼初期很难做到“万念俱泯”,但我当年,是在陈师功力加持之下练功的,因而可以

很容易的随时保持“警醒”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陈师不让我用“后天意识”刻意的去觉察“后

天呼吸”的存在,而是让我直接的用“灵觉”觉照呼气,其目的是为了使我更快的入道。现在,

我是在论坛上发帖,所面对的,是“爱上网的人群、好思辨的人群、识神灼盛的人群”。而我,

却既无功力又没办法,让他们一开始就“随时随地的保持‘警醒’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

就只好变通说法,让人去“用‘后天意识’刻意去觉察‘后天呼吸’的存在”了。

因此,虽然我的说法前后不一,但它们背后的实质,却并不矛盾!

19、《丹道修持理法浅谈--“随息”阶段的火候真传》中说的“一息一念”,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答:每一次“呼气”时,“意念”都“觉察”一下;并且,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念头”。

“呼气”与“意念”如此的“一一对应”,这就称之为“一息一念”。达到“一息一念”后,在

保持“警醒”的前提下,“意念”越轻越妙。

20、你的《丹道修持理法浅谈》与王云峰的《心息相依的解释》,怎么那样的相象啊?

答:看完王云峰的《心息相依的解释》后,我也觉得两篇帖子很象。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啊!也许,这也是我的一次法缘吧!不过,《丹道修持理法浅谈》,确实是我的原创帖子。这里,

我就讲讲写作《入道法门坦言》前前后后的缘由,让大家自己来判断。

2008年 11月 9日,我发了篇《五步真气运行法是伪法!》的帖子。我希望能够通过此帖,

清清楚楚的告诉大家,怎么鉴别丹道修持方法的真伪。没有想到,我的帖子没有达到目的不说,

Page 12: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反而招来许多的攻击。于是,我就想写一篇既讲理论又讲实际,并且“朴素简单、明白无误、实

实在在的讲清丹道修持具体法门”的帖子。“没有真,何识假”,我希望通过此帖,让各位见到

真正的丹道修持是什么样子,从而增加对道法真伪的鉴别力;我希望通过此帖,让潜藏在论坛里

的高人们,见到我的心性与到达的功境,从而增加我重遇真师的几率。于是,2008年 11月 25日,

没怎么经过思考的,我就在论坛里匆忙的宣布了,我想写作《入道法门坦言》的计划。

然而,宣布计划后,我却后悔了。原因无它,《入道法门坦言》太难写了。

当年,为了使我免除人为追求的干扰,陈师竟然打着治鼻血的旗号给我传法。并且,他给我

说的,永远只有“注意呼气,不管其它”而已。不管我炼成什么样子,每一次向陈师请教,他给

我的回答,永远只有两句话,“转回来,别理它”,“炼对了,继续”。陈师这样教我,使的我

那时,即使想人为做作的修炼一下,也因为我什么都不明白而无法办到。那时,我根本不知道什

么是修行,我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蒙蒙憧憧的炼了下去。。。。。。现在想来,“想人为都无法

人为。于是,就自然而然的无为了”,也许,这就是“无为丹道”的传法奥秘吧!而“人授为假,

自证为真;不传之传,是为真传”,也许,这就是“无为丹道”的传法要求吧!(其中含义,请

参看《道难言,入道难》)

当年,我稀里糊涂的被陈师带入门。现在,我却想“朴素简单、明白无误、实实在在的对众

网友讲清丹道修持的具体法门”。我这不是自己为难自己吗?为此,我徘徊再三,犹豫不已,甚

至想放弃这个写作计划。但是,众道友的支持鼓励了我。于是,2008年 12月 15日,我按照“无

为丹道”传法特点的要求,写了《入道法门坦言》的第一段。

发出后,“抱月”道友评论:“是丹道法门,可惜溪水听冬兄惜字如金!做为筑基法门似有

些难度。。。。。。”虽然,《入道法门坦言》的整篇帖子,实际上只有第一段才符合“无为丹

道”的传法要求。但是,静下心来扪心自问,如此写作,就连真修实证的“抱月”道友都嫌太简

略,又怎么能“让众网友见到真正的丹道修持是什么样子,从而增加对道法真伪的鉴别力”呢?

不行,按照“无为丹道”的传法要求来写,走不通!那么,就让我打破“有为”、“无为”

的笆篱吧!!!于是,从《只注意呼气的妙处》开始,我就开始毫无顾虑的披露丹道修持的真髓

了。想来也是,各人的心性、禀赋不尽相同,“有为法”必然有它存在的价值。比如,“有为法”

就比“无为法”更容易入门,更容易大众化。

但是,即使“有为”“无为”的笆篱打破了,这篇帖子依然难写!原理不难写(只不过是“神

炁合一”而已),药物也不难写(“神是性、炁即命”,这就是药物),丹道修持难写在哪里呢?

难写在“火候”!!

丹道修持所谓的“火候”,只不过是“不同的练功阶段,需要不同强度的‘意念’而已”。

“火候”对于丹道修持来说,特别的重要,“水怕干,火怕寒;差一毫,不结丹”。因此,要想

提前对“功夫还没达到那个阶段的人”,准确的讲清楚“什么阶段需要什么强度的意念”,这的

的确确的很难、很难!!写作至此,我差一点就写不下去了。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前人

会说“法不传六耳”了。然而,天无绝人之路。。。。。。

2008 年 12 月 20 日,我陪父亲到文殊院,听净土宗的佛学讲座——念佛法要。当讲座的法

师说到,“判断念佛是否得法的标准是,看你是否做到‘一诵一念’”时,我猛的心头一亮……

“一息一念”,这不就是判断“随息”阶段火候是否到位的关键吗?真是道至高妙,殊途同归啊!!

于是,我的思路猛的打开;于是,《入道法门坦言》就有了《丹道修持理法浅谈》这一段……

我写作《入道法门坦言》前前后后的缘由,就是这个样子,请大家自己判断吧。

1、抄袭的文章,抄袭之人必然不能完全的了解,原作者遣辞造句的理由。因此,如果询问

文中的难解辞句,抄袭之人多半难以完美的回答。比如“云悠悠”道友追问我的两个问题,“‘用

灵觉觉照呼气’怎么与‘用后天意识刻意的去觉察呼吸的存在’前后矛盾了”?“‘一息一念’

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如果是抄袭之人面对这两个问题,他们的回答一定会“漏洞百出”

吧!各位道友,《丹道修持理法浅谈》确实是我的原创帖子。“真金不怕火炼”,为了辩明真假,

我欢迎各位象“云悠悠”一样责难我的帖子。

2、一个人的思想、观点,是逐渐形成的,不可能猛然变化。各位道友可以从我那 2007 年

10 月 22 日的帖子《丹道修炼第一步真传——也谈“凝神入气穴”》开始看起,看看我的思想、

Page 13: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观点是在不断变化呢?还是“一脉相承”?特别是要看《丹道修持理法浅谈》中讲的观点、方法,

是否与我之前讲的观点、方法相一致。

21、不知你的方法是否可以参照"真气运行法"?

答:不能。各种功法混杂在一起,不但不能产生更高的新法,还会使原来的真正大法失去效

力。

各位道友千万不要嫌弃我披露的功法太简单,也不要笑我把这样简单易懂的功夫当宝贝。其

实,真正的丹诀,恰恰就在人所共知的简单功夫上,况且浅显的功夫也并非是“很容易的就可以

做好”(例如吃饭、睡觉、呼吸、走路等等,中间就有大学问。要想把这些都做的“合道”,并

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大道至简!大道至易!不论何门何派,只要是真师所传的修道真法,往往都是出人意料的简

单!出人意料的自然!简单的就连文盲、傻子都能学会;自然的甚至让人不教自会。比如佛陀所

教的“念诵左右法”;又比如我所披露的“随息法”。

另外,我再次坚决的宣称,五步真气运行法是伪法!个中缘由,等到各位道友修炼到“神炁

合一”的地步了,不用我说就会自然的明白。这里,我就不多讲了。

22、会不会出现“炼着、炼着出现异常了,我向你请教,你却一问三不知的,回答不出来”的事情?

答:只要你的问题是因为学习我的方法而产生的,只要你还没有修炼到真正“神炁合一”的

地步,我就可以自信的宣称:不管你提什么问题,我都可以解答;并且,我绝对是“朴素简单、

明白无误、实实在在的回答”,绝对不会“写朦胧诗”;我甚至还希望自己能做到“问一答十”。

23、二十年的修行期间,阁下修证到的功境,有什么阶段性的变化没有(主要是指 88 年,您有重大突破后。

我觉得那时候,就已经神炁合一了吧)?换言之,有没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若有,具体是什么样的?

答:88 年后,我的修炼再也没有什么重大突破,甚至可以说是原地踏步,因而也就谈不上

什么“身与心的阶段性变化”。这么多年了,我练功从来就没有追求过什么效验,因而也就从来

没有在意过自己有什么“身与心的变化”。

今日蒙你提醒,我发现自己确实有一些修炼效验:

1、心神坚定,不怕惊吓。成都 512地震时,我也一点都不惊慌,现在想来确是异事;

2、不易生气动怒;

3、淡泊少欲,万事“无可无不可”(就是爱怜儿女之心难舍);

4、不怕冷,冬可单衣(也可能是行业原因造成,许多同行都可以);

5、冬夜练功时,即使穿单衣卧于石上也不觉冷(出功后,不敢卧石);

6、20年没生病;

7、伤后易愈(2005年小腿骨折,找茶店子的“何氏骨科”治疗,18天我就能下地走路。当

时,我对“何氏骨科”惊为神医,还给何俊治医师赠送了锦旗。现在想来,我平时在工作中的手

脚划伤,都比同行好的快些。那次骨折我好的这么快,也不一定全部都是“何氏骨科”的功劳);

8、睡眠少(也可能是行业原因造成,许多同行都可以);

9、有时能预见身边的人与事(只能被动预见,不能主动预见);

10、有时能出神遨游(只能被动出神,不能主动出神);

11、只要自己愿意,绝不漏精;

12、心时欢喜,绝无忧愁……

真没想到,持续性的修炼,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的改变了我的身心。今天,你若不

提醒我,我依然不会意识到,我的身心变化已经有这么的大。。。。。。

24、在这二十年的修行期间,阁下的心性有无什么明显或者微妙的变化?

答:心性变化如上述。

25、如何去看待修性与修命的关系,以及阁下认为二者之间是如何影响的?

答:你去翻书吧,各种丹经道书都有论述。我只知道“神炁合一”的实地做功夫,让我搞理

论研究做学问,我不擅长。

26、阁下讲,随息修炼和佛家净土的一息一念有很大的相似。而佛家修行,都是走修性一路。在下有些愚

顿,是殊途同归,还是各有不同?

Page 14: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答:净土宗讲究的是“一诵一念”,不是我编造的“一息一念”。《念佛法要》说,判断一

个人“念佛”是否得法,就是看他“念佛”时是否做到了“一诵一念”。“一诵一念”的含义是:

每一次“念佛”时,“意念”都“觉察”一下,不迷糊、不放过;并且,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

它“念头”。“念佛”与“意念”如此的“一一对应”,这就称之为“一诵一念”。

我听佛学讲座的前几天,正在为“火候”的表达问题而伤神。虽然,我自己能在功中轻易的

把握好“意念的对象”、“意念的‘着意处’”、“意念的轻重”。。。。。。等问题,但是,

我却不知道我是怎么把握好的(这就是“无为法”的弊端了)。现在,我要发帖了,我必须寻找

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准确的表达它,这真是让我费神啊!没想到,就在这时,我听到了佛学讲座。

于是,我就借鉴净土宗的“一诵一念”,编造了表达“随息法火候”的“一息一念”。因此,我

并没有讲“随息修炼和佛家净土的一息一念有很大的相似”,这是你的误解。

“‘随息法’与‘念佛法’有什么异同?是殊途同归,还是各有不同”?说实话,这个问题

不是我能评论的。

不论是丹道修持还是佛家修持,它们都跟炼武功、炼杂技相类似,是功夫不是学问。而功夫,

是炼出来的,不是研究出来的。比如看似简单的“随息法”,只要修炼下去,就会出现很多无法

提前预知的身心变化。而这一切,理论研究能提前研究出来吗?因此,我没有实际练习过佛家的

“念佛法”,就不可能知道修持“念佛法”后身与心的的各种微妙变化;因此,作为只练习过“随

息法”而没有修持过“念佛法”的我,本来是没有资格去比较“随息法”与佛家“念佛法”的异

同的。现在,应你所需,我就从纯理论的角度,勉强的对它们进行一些比较吧:(实际怎样,我

不知道)

1、“念佛法”需要精神信仰;“随息法”不需精神信仰,但需要“全神贯注、正心诚意”;

当年,佛陀人为的制造出那些“迷信”(也许,这些“迷信”称之为“比喻”更恰当),是

为了让教徒“全神贯注、正心诚意”的修持“念佛法”。说来,这也是一种“方便”,也是佛陀

的一片苦心。“全神贯注、正心诚意的修持必然更易见功”,在这一点上,“念佛法”值得我们

借鉴;但净土宗人为制造“迷信”的那一套,就不值得我们学习了。

2、不论是修持“随息法”还是修持“念佛法”,除了每天都需要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修持

外,平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随时随地的修持。在这一点上,两者是相同的。

3、“随息法”能带来“神炁合一”,这是我实证过的。“念佛法”能否带来“神炁合一”?

我猜想多半不能。至于它们最终是否能殊途同归,我实在是没有能力知道,就是猜想也办不到。

27、现在,我正式的请求溪水听冬老师收我入门,以全我一片向道诚心!请溪水听冬老师收我!

答:同为求法者,怎可为人师?欢迎来电邮,交流共提高。lujice@yahoo。com。cn

不知道你修道出于什么目的?如果你是为了健身,向你推荐几个成都本地的、有收徒资格的

真师:1、在青羊宫教“功夫太极拳”的何绍君;2、在文殊坊教养生的罗文道。如果你是真心追

求“仙道”,那就去找青羊宫的当家陈明昌道长吧。陈明昌道长讲,我的法缘不在他那儿;不知

道你的法缘在他那儿不?

28、说“真气运行法”是“伪法”,是否有点过火了?

答:本来打算以后不再说“真气运行法”了,你既然提起,我就再讲讲。“空转任督”对性

命无实际益处,反而有很大的弊端。如果“真气运行法”不“空转任督”,那么它是一种“健身

法”,不能称“伪法”。但是,“空转任督”是“真气运行法”的核心,你叫我还能把它当成“健

身法”吗?

“空转任督”的弊端,可参考《田诚阳道长关于修炼的问答--第 45 问》、胡孚琛的《丹道

法诀十二讲--第四讲:慎转任督》、陆锦川先生的《太极养修说部分内容摘要》和胡海牙的《从

“还精补脑”谈起》,原文见:

29、关于丹道“有为法”与“无为法”的争辩,你怎么看待?

答:“有为法”“无为法”之分,是在入门阶段。入道后,不论是“有为丹道”还是“无为

丹道”,全部都在“先天状态、无为真境”中做功夫,因而就必须纯粹的“无为”了。到了那时,

自然就再没有“有为法”与“无为法”的争辩了。

Page 15: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无为丹道得造化,有为丹道夺造化”。入门阶段期,各人的心性、禀赋不尽相同,“无为

法”和“有为法”必然都有它们的存在价值。比如“有为法”就比“无为法”更容易上手,更容

易大众化;比如“无为法”练习得法了,就比“有为法”更容易入道。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顺其自然,避免使然,不去人为地做作。只有使然无为,乃

能自然有为。因此,惟无为乃能无不为。以炼“自发动功”为例:思想静下来,不去有欲有念的

去主动想什么,思想就达到无为了;思想无为了,意念专一了,再放松身体,不要自主地去动身

体,这样身体也就无为了;无为生有为,身体就会自己动起来。但身体的动,跟我没有关系。因

为不是我要动,我不是有为的,所以它是一种自然无为的动。如果你的动作是你自己做出来的,

那就是有为的。以我个人的体验来说,我感觉入静(停下人为的各种身心活动)后“天机自现”,

什么都是“天机自运不由人”。

虽然,张伯瑞说“始于有作人未见,及至无为众尽知”,但是,张伯瑞还说过“人心如与天

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人心”又是怎么的去合“天心”呢?这就是“无为”的作用了。只

有真正做到高深层次的“无为”了,“人心”才能与“天心”相合;并且,什么时候做到“无为”

了,“人心”与“天心”就会什么时候相合;马上做到,就马上相合。而一旦相合,则“颠倒阴

阳只片时”。“道至高妙,殊途同归”,到最后,“有为法”毕竟还是要回到“无为法”的路子

上去。

30、关于“先天元神”和“后天识神”,你怎么看待?

答:“先天元神其实是体,后天识神其实是用。‘神’对外界的反应变化,就表现为‘识神’,

无为就表现为‘元神’,其实是二而一、一而二”,这句话很有道理,如再进一步的改为“先天

元神其实是‘本’,后天识神其实是‘末’。。。。。。”,那么,这句话就更完美了。

另外,你认为“先天、后天的划分实在不是很适当”的这个观点,则只有在入门阶段适用。

入道之后,是不会继续在“黑山窟窿”里做活计的。

《道德经》说:“能婴儿乎”?丹道修持的实质,其实就是“从常人的‘元神退位,识神主

事’的状态,返还到婴儿(或胎儿)的‘识神退位,元神主事’的状态”,从而恢复人类“先天

本有、一切俱足”的功能。如果一个人在练功时,还无法达到这种“识神退位,元神主事”的状

态,则说明他的功夫还未达到“入道”的程度。

31、我平时工作、走路等时候,也按你所教“关注呼气时身体内的感受”方法,但一会儿就忘了,过一会

儿才能想起,这样有用吗?

答:日常生活中要待人接物,不可能无念,只不过修道之人要长保“灵觉”不迷糊罢了(“真

常须应物,应物须不迷”,“迷则众生觉则佛”)。具体的做法就是:“念起之时,不能迷糊,

不能随它去了,要知道自己起念了;起念后,也并非有意止念、除念,只不过事来不受,一切处

无心而已;当念头过去后,依然要回转来,继续用“灵觉”觉照呼气。

这段话,我公开很久了。但直到今天,才见到有道友重视。道友的悟性好啊!我可以负责任

的告诉你,你这样做依然有作用。

每一个人刚开始做此法时,都不可能长久的保持“警醒”状态。刚开始时,做 10 分钟也许

只能保持 1分钟的“警醒”状态、只能保证有 1分钟在做功夫;但是,只要你每天都在日常生活

中、随时随地的坚持修行此法,慢慢的,你保持“警醒”状态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逐渐的,你

就能“息息归根”;到最后,甚至可以达到“功中功外,无有分别”的地步。(请参考《答何有

子道友》中的“不担心、不勉强、朝前走”)

驼背低头可不行,必须“脊梁竖直”。如果你办不到,可以往后靠在墙(或椅背)上。

32、我慕道已久,苦于不得入门之法,因而从来没有实际修行过。在漏尽阁看见溪水指示的修行门径,甚

喜,遂习之。我从六天前(11 月 18日)开始练习“凝神入气穴”,每次练习 40分钟左右,每日练习两次。

前三日,每次习毕,皆感神清气爽、周身舒适。从第四日开始,我出现了一个情况。那日,在功中,渐渐

感觉胃就象痉挛一样自发的柔缓收缩(又有点象泛酸的感觉),并且收缩的同时,胃部也隐隐的作痛。出

现这个情况后,我没有管它,继续的关注呼气,这个情况也就自己慢慢的消失了。习毕,我依然神清气爽、

周身舒适。这两天,在功中,这个情况每次都会出现,每次又会自己慢慢的消失。虽然,这个现象我现在

还可以承受(只是隐隐作痛,不厉害),但我害怕它会加重。请问溪水,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呢?另外,

Page 16: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长此的修行下去,这种现象是自动消失呢?还是会越来越厉害?顿首!(注:05 年,吾因与人斗酒而胃出

血,并因此做过胃部手术。)

答:你出现的情况很正常,不会继续加重,它反而会慢慢消失,请放心。

修行“随息法”的初期,“身静气自生,气生则攻疾”,因而会产生很多自发的“聚气攻疾”

的现象。这些现象,你通通都不要去理它。过了这个阶段,随着隐疾的好转,这些现象就会自然

的消失。如果你去刻意的理它了,“意聚则气聚”,“聚气攻疾”的种种现象就会自然而然的越

来越明显;如果你一直不领悟,还要一直“加强注意力的刻意”去关注它,那么,这种本来是好

事的“聚气攻疾”现象就会转化为坏事——这就是所谓的“出偏”了。即使你真正的“出偏”了,

只要你“醒悟”的及时,及时的把注意力转回到“关注呼气”上去,“意散则气散”,“聚气攻

疾”的种种现象就会自然而然的慢慢消失。

不知道你自己晓得不,你其实是一个很适合修道的人。作为一个从来没有实际修行的人来说,

在我没有详细讲明“凝神入气穴”的具体做法前,你就能如此的对待练功中出现的问题,你真的

是一个“心性常体太和”的人啊!

虽然你做的很好,但我还是想提醒你两句:

1、“凝神入气穴”不是“气功”,不追求“气感”。而只有不追求“气感”的功法,才能

没有“偏差”;

2、只要你还没有达到“神炁合一”(什么是“神炁合一”?到时自知,现在别问)的地步,

你就要“内虑外感,不管不顾;觉照‘呼气’,常省常惺”。

33、谢谢溪水前次回复,胃在功中自发收缩的现象,现在已经没有了。最近几天,我又出现一个新的情况。

在功中,我感觉自己好象没有身体了,天地间好象只剩下一呼一吸。请问溪水,这又是怎么会事?

答:这是你已经进步到“心息相依”的原因,别理它,别追求。

不论修到什么阶段,“随息法”永远都是“只有一个着意处”。“关注呼气时身体内的感受”,

是很简单、很自然的事,别去做“脑力劳动”。

也许,你应该从守“眠牛之地”入手,在“眠牛之地”感受呼气。

34、再次请教听冬先生,我练先生的随息法门几天了,每次我打坐一会,我的右眼就会像火

烧一样,好像要流泪一样,不知是怎么回事?昨晚睡觉时我用随息法入静,朦胧间我感觉眉心跳

了大概 5-6下,一点白光在我脑间炸开,全身白茫茫的,自己的意识已经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

只是有点惊喜和紧张,我怕一激动会退出这种境界,就顺其自然,过了一会,我清楚的感觉自己

的意识从床上做了起来,下了床,往门外走去,走到门口的时候我又被一股吸力吸回了自己的身

体,然后我睁开了眼睛发现右鼻流血了,再后来我就真的醒了,看了一下时间,12。30分,中间

的感觉太真实了,不像是做梦,但是我自己感觉醒了两次,第一次是假醒,因为意识太清楚了,

而且我以前做梦醒了从来不记得做的是什么梦,所以我也分不清是不是做梦……”

答: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四:

1、你的身体很差,阳气太弱;

2、你知道太多本不该提前晓得的事情;

3、你属于“容易受暗示”并常常“自我暗示”的人;

4、同时,你的“追求妄想心”太重。

道不离人,人自离道。别那么早就想炼出个啥,你的心太急迫了,因而脱离了“道”。

请体会下面文字的含义,牢记其中义旨,绝不会出什么问题:

“随息法”完全走清净自然的路子,无欲无求,只是一味的“抱元守中,神气合一”。请记

住:只有不追求气感,不追求出神,不向往神秘现象,才不会有什么“偏差”。

心不搞怪,怪怎能现;心若搞怪,千奇百怪。如果你的“追求妄想心”不除,不管你炼什么,

总会出现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

35、胡孚琛讲的和陆锦川先生讲的,怎么好象有矛盾啊?

答:这是由于各人经历的修炼过程不尽相同,因而使得他们对某些修炼细节产生了不尽相同

的认识的原因。

Page 17: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虽然,不同的门派都遵循相同的修炼原理,但是,如论其具体的修炼方法,则即使是同一个

门派的弟子也不能人人一致。因为每个人的禀赋不同、心性不同、体质不同,故须区别对待。比

如:有的好静而有的好动、有的意志坚强而有的易受暗示、有的悟性强而有的悟性弱、有的寡欲

而有的多欲,有的体弱而有的体强。。。。。。等等。并且,即使是同一老师传出的同一下手法,

在每个人的身上所显现的效验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各人的情况不同,其修炼过程也自然的理应

不尽相同;而各人的修炼过程不尽相同,也就自然的会对修炼细节产生不尽相同的认识。

不光如此,各种丹经道书之中也有许多“矛盾”的论述。但是,这些矛盾其实是“表面看似

矛盾、内里实不矛盾”,或者是“入门前看,觉得矛盾;过来后看,并不矛盾”。因此,我才会

发出:“学道之法,不求甚解;但得大意,得意忘形”的感慨。(见《道难言,入道难》)

36、你做功时有没有“舌抵上腭”?

答:我当年下手时,并没有主动的“舌抵上腭”;后来,我自发的出现了“舌抵上腭”的现

象。

37、我对“真气运行法”的认识、对“有为法与无为法”的认识,还是与你有区别。

答:两人经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这是很正常的,我并不强求你

与我的看法一致。我对“真气运行法”的认识、对“有为法与无为法”的认识,已经发表过了(后

面重新编辑过),这里就不重复了。

38、楼主说过,神炁一旦“合一”,后天意识就会完全泯灭,后天呼吸也会完全停止,从而进入无知无觉

的“先天状态”。请问,这个“后天呼吸”停止,是楼主自己感觉不到、无知觉了,因此认为它停止?还

是有旁人观察到你的呼吸停止了?还是你很清醒地知道自己没呼吸了?

答:“神炁合一”产生的“呼吸顿断”确实是客观现象,并不是主观感觉。为此,妻子还曾

经被我“着实的”吓了一大跳。想想也是,无论是谁第一次遇见“半夜醒来,突然发现枕边人没

有呼吸、没有知觉”的事情,都会误认为是“昏死过去休克了”。现在,妻子已经不怕了,她反

而会为我“护法”。

39、楼主“神气合一”的年龄,大概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吧?那时你还在读中学,有没有发觉记忆力明显

好转、脑筋特别灵活、说话中气特足、学习成绩忽然提高之类的现象呢?

答:我很小时就曾体验过“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偶尔出现,并不是经常),我的学习也

是从小一直就好,而十五岁本来就是“神充气足”的年龄,所以我没有“记忆力明显好转、学习

成绩忽然提高”之类的体验。

40、呼气,眠牛之地,身体内的感觉。这三者是否统一?但物理位置好像有点差别呢?

答:不论修到什么阶段,“随息法”永远都是“只有一个着意处”。“关注呼气时身体内的

感受”,是很简单、很自然的事,别去做“脑力劳动”。

也许,你应该从守“眠牛之地”入手,在“眠牛之地”感受呼气。

大道至易道友的来信

道友,看了你关于玄关的帖子,我也是曾见玄关之人,返得过一次先天,在大药初生之时,

因为有点激动,再加上是误打误撞进得先天,之前没有穷尽道理,一动念又出了来。返先天的情

景和你对玄关的描写一样,除了鼻息全无,身体虚无化为空气,还有金光万状,耳边龙吟虎啸,

两肾如汤煎,元神出现,什么杂念也没有,很宁静,可惜自己没守住元神,还未采药就返回了后

天,每每思起都后悔莫及,进之前的感觉就是恍恍惚惚,突然鼻子一堵,就进去了。现在每天都

在调和坎离,可惜每次都在恍恍惚惚之中,大药将生未生之际失败,每次都能入静,恍恍惚惚,

鼻息似有似无,绵绵若密,可惜至此裹足不前,不能象成功那次重返先天,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

了问题,“一念不生,一意不散”也基本做到了,可是还是不能想第一次一样入得门。

这个论坛里实修的人不多,就是实修修错的人也很多。难的遇到个真正见过玄关的人。

以后大家多多交流。声明,我是女的,但是男女修法皆是清静无为,没有区别的。

答:在没有重新遇着真师前,我这辈子想要在修道路上更进一步,多半不可能了。

即使一个人有条件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放在修道上,也不一定能保证修道有成。而

我,要养活一大家子人,每天得忙到 22:30 后才能休息。我不可能把所有精力、时间都放在修

道上。我只能在妻子、儿女入睡后,每天打坐 2--4 个钟头。然后,每天凌晨 4:00 钟,我又得

Page 18: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开始一天的忙碌了。我之所以能坚持 20年练功而不间断,只不过是每夜 2--4个钟头的打坐,能

给我提供操劳一天的精力罢了。我没有奢望能重遇真师,也没有奢望能在修道路上更进一步。一

切,随缘吧。。。。。。

从 1988年开始,我的修行已经原地踏步很多年了。漏尽阁发表的帖子,都是我许多年前

就曾有过的体验。因此,我无力深入的解答你的问题,只能简单的说两句,请你理解。

你说:“现在每天都在调和坎离,可惜每次都在恍恍惚惚之中、大药将生未生之际失败。

每次都能入静,恍恍惚惚,鼻息似有似无,绵绵若密,可惜至此裹足不前,不能象那次一样成功

重返先天。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一念不生、一意不散也基本做到了,可是还是不能向

第一次一样入得门”。

在我看来,你当年之所以能偶然的踏入先天,恰恰是因为不知道玄关为何物,因而无欲

无求恰合妙道;而后来之所以再也不能踏入先天了,是因为你知道玄关后,从此心生希望,再也

不能保持“心境无欲无求”的缘故。因此,只有你灭掉“重新踏入先天”的愿望,恢复象从前一

样“灰心无欲”的状态后,修行才能有所进步。

这些年来,我失去了师父。我不知道进入新的境界后,应该怎么对待。因此,我从不奢

望自己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更进一步(我甚至害怕修行上的进步)。没有想到,我的修行反而因此

常常发生进步的迹象(不过,我每一次都刻意的停止了)。

后来,我在清净心网站上看见了田诚阳道长关于修炼的一些叙述,对我启发很大。这些叙述

将我近期的所有疑惑一扫而空!我至少能在一个并不短暂的时期内,可以一个人独自放心大胆的

修炼下去了。在此,我强烈的推荐你看看它们!

大道至易道友又言—

引用:(在我看来,你当年之所以能偶然的踏入先天,恰恰是因为不知道玄关为何物,因而

无欲无求恰合妙道;而后来之所以再也不能踏入先天了,是因为你知道玄关后,从此心生希望,

再也不能保持“心境无欲无求”的缘故。因此,只有你灭掉“重新踏入先天”的愿望,恢复象从

前一样“灰心无欲”的状态后,修行才能有所进步。)

感谢道友的回复,对我帮助很大,你说的其实我也想过,但是难度真的很大,相信只要进过

先天一辈子都很难忘这种奇妙的景象,尽管不停地告诉自己要忘记进先天这一回事,丹每当练到

恍恍惚惚之际,和第一次开返先天感觉相似的时候,就不自觉地激动,是潜意识,我经常想忘记

进过先天这回事,但真的很难真正的忘记,有时候甚至想要是失去记忆,把先天的经历忘记,回

复成以前对道持怀疑态度的心态,或许能够成功。我还是在继续努力着,非常感谢你百忙中还能

抽出空来解答我的疑惑。

另外,我也是没有很多精力,我现在上大四,正是找工作的时候,每天也是晚上睡觉后打坐

1--2个小时,和你一样,也是为世事所累,希望我们都能够做到在世出世。

希望修行路上能够共勉。你说的帖我会去看的。再次感谢。

采小药道友发言—

引用:(在我看来,你当年之所以能偶然的踏入先天,恰恰是因为不知道玄关为何物,因而

无欲无求恰合妙道;而后来之所以再也不能踏入先天了,是因为你知道玄关后,从此心生希望,

再也不能保持“心境无欲无求”的缘故。因此,只有你灭掉“重新踏入先天”的愿望,恢复象从

前一样“灰心无欲”的状态后,修行才能有所进步。)

此言甚善,越求越不得,尤其是自己曾经进入过,后来又失去了,想再得回来,难如登天。

其实不是难登,而是你的心态再也回不到当初。

此为心性上的原因,功理上的原因也有,需要具体分析,此不论,我知道的也不多。

说句题外话,如果你失去了,能再得回,你失去了,能再得回……那么这就是境界,只有你

完全对于你曾走过的路,正在走的路,有一个完全争取的了解,从心性上到功理上,也可说是明

理已明,那么你就不会担心自己失去了回不到,到那时,就算是因差错功侯全失,你依然可以一

步一步,而且相当快的得回来。失去一百次都不用怕(这是夸张,不提倡,理论上绝对可以,但

实际受制于时光,并且有一个疑惑,那就是慢比快好,这四个字,就外延到什么地步?这又涉及

到无为的真正含义,以及大道至简等同用的真正含义。是明白还是字面)。

Page 19: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玄道道友发言—

十点半到四点起床,一天休息五个半小时,其中又炼了两个多小时的功,中午休息否?道友

精力过人啊!

安然道友发言—

急功近利的心也可以说是“贪功”

楼主应当停练一小段时间。让急燥的心调和一下。然后现重新练功你会发现和以前大不相同。

不要去追求什么境界。

我以前每次修练感觉停止不前。我也会停练一小段时间。然后再练就会发现能突破以前的境

界。

还是那句话。不要贪功。

修行过程中。往往是这样的。一段时间感觉进步很好。然后再有一段时间觉得没有进展。感

觉自己没有进展的那段时间。不要“贪功”反而是要让自己放松一下。再修练会有更快的进展。

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仅仅为了打坐而打坐…..

只是个人的意见。不代表正确。

舍脂道友发言—

不睡觉就会伤“肾阴”和气血,还谈什么修炼?

答:我从事的行业,只有在开市和收市这两个短暂的时间段才会有重体力劳动。在开市和收

市之间漫长的 10 个小时里,我只是守守摊子送送货。即使想进行体力劳动,也没事可干;即使

想进行脑力劳动,也不行——行业特点决定了,生意就只能这样,即不会发展又不会垮。白费脑

力的事,我是不愿干的。

可以这么说,我在白天至少有 6 个小时以上的休息时间吧。如果你要问我是如何休息的

呢?很简单:

日常生活中要待人接物,不可能无念,只不过修道之人要长保“灵觉”不迷糊罢了。念

起之时,不能迷糊,不能随它去了,要知道自己起念了;起念后,也并非有意止念、除念,只不

过事来不受,一切处无心而已;当念头过去后,依然要回转来,继续用“灵觉”“觉照”“呼气”。

(功夫做久了,“呼气”就不会仅仅只是单纯的呼气了。因此,它应加上引号。同理,其它也应

加上引号。)

玄道兄,这种休息,你也不妨试试,很有益处的啊!至少,它给我的益处很大、很大!

因此,我并不是精力过人。我只不过是掌握了一种高效率的休息手段罢了。

溪水听冬再答大道至易—

一、什么是“法”?

佛陀曾有个弟子,十分的愚钝,不管教他什么,他转身就会忘记。

于是,佛陀只好教他最简单的“念佛法”,就是正心诚意、全神贯注的念“阿弥陀佛”。

然而,这个弟子实在是太愚钝了,他怎么也记不全“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更别说念诵佛号了。

于是,佛陀就这个弟子每天拿扫帚扫地。佛陀教他:扫帚往左扫时,就念“扫”;扫帚

往右扫时就念“帚”。就是这么简单的法子,这个弟子依然做不好。佛陀发现,这个弟子经常拿

着扫帚拄地发呆。一问之下,这个弟子答道:他刚才正拿着扫帚往右扫,却突然想不起这时到底

是该念“扫”呢还是该念“帚”?

即使这样,大慈大悲的佛陀依然也没有放弃这个弟子。佛陀再次教他:扫帚往左扫时,

就念“左”;扫帚往右扫时就念“右”。这次,这个弟子牢牢的记住了。并且,他做的很好,完

全符合“正心诚意、全神贯注”的念佛要求。十几年后,这个弟子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

大道至简!大道至易!不论何门何派,只要是真师所传的修道真法,往往都是出人意

料的简单!简单的就连文盲、傻子都能学会。比如佛陀所教的这个简单无比的、能让人证得“阿

罗汉”果位的“念佛法”。我相信,没有人会说, “念佛法”不是修道真法吧!!

大道至简!大道至易!不论何门何派,只要是真师所传的修道真法,往往都是出人意

料的自然!自然的甚至让人不教自会。

Page 20: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上古之人劳作之余,常常无为自处、休心息念、歇息身心。这样的次数多了,自然而

然的就出现了自发的“抱元守一”行为,这就是“丹道修炼”的起源,只不过上古之人并不把它

叫做“丹道修炼”罢了。

我相信,没有人会说, 这种“丹道祖法”不是修道真法吧!!

对于“丹道修炼”,“上古之人”都能不教自会,我们当然更能做到。 其实,不论古

人还是今人,只要你真心的盼望自己,能够好好的歇息一下身心,就此抛开一切大静一场,直至

进入‘后天隐、先天现’的静定状态。那么,你自然而然的,就会在静定状态中发生一些事情,

明白一些道理。进行这种歇息身心从而体悟大道的事情,就是所谓的修道。丹道修炼的实质就是

这么简单!

什么是 “法”? “法”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传道者为了让徒弟体会大道而随机创

造的一种“方便”而已。当然,随着徒弟对大道体会的逐渐深入,这种“方便”也会随之变化。

但是,不管“真法”如何变化,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自然而简易。

因此,凡是自持个人聪明,依据传统丹书私自意想、改编、创造、处处人为做作的所

谓的“法”,统统是伪法!

其实, 丹道跟炼武功、炼杂技相类似,是功夫不是学问。功夫是炼出来的,不是研究

出来的。丹道功夫的高低,真的和学问无关(比如白玉蟾只是个篾席匠,成道后心智大开才学会

了文字;又比如六祖惠能自认是文盲)。

因此,学道的唯一正确法门只能是练功——通过练功,逐渐返还到越来越深的先天状态

中去体悟大道。

二、什么是“修道”?

有时我会想,究竟什么是修道呢?丹道修炼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想,所谓的丹道修炼,

也许只不过是上古之人的一种休息手段罢了。上古之人,没有多少“声色犬马”的娱乐活动。劳

作之余,休心息念歇息歇息,很容易出现自发的、自然而然的“抱元守一”行为(只不过他们不

知道这就是丹道修炼)。而所谓的道,也许只不过是上古之人歇息身心时(静定时)得出的一些

体悟罢了。

后人所谓的丹道修炼、以及丹道修炼中那些所谓的术语,只不过是后人们“用后天之言

对先天之事进行的一些比喻”,其实全都不是那么会事。遥想上古的修炼,无所谓性、无所谓命、

无所谓神、无所谓气、无所谓铅、无所谓汞、无所谓气穴、无所谓玄关、更无所谓金丹…..但是,

只因上古之人无心之中恰合妙道,因此,这一切又全部隐含其中。

不论古人还是今人,只要你真心的盼望自己,能够好好的歇息一下身心,就此抛开一切

大静一场,直至进入‘后天隐、先天现’的静定状态。那么,你自然而然的,就会在静定状态中

发生一些事情,明白一些道理。进行这种歇息身心从而体悟大道的事情,就是所谓的修道。丹道

修炼的实质就是这么简单!

红尘俗世中的大多数人,即使一天工作完成了,也不愿马上去休息而要去娱乐;即使身

体玩累了肯休息身体了,也不愿去歇息心神而要去“白操心”。我们都在红尘俗世中奔忙,操劳

之余时,我们的的确确需要一种恢复身心健康的休息手段。而修道,正是这样一种手段,并且是

高效廉价、惠而不费的手段。

我想,对于我们这种没有师父或失去师父的修道者来讲,如此对待修道,也许更能够

进步吧…..

因此,我们的修行不应该去追求什么“长生不老”,不应该去追求什么“得道成仙”,

不应该去追求什么“白日飞升”……(它们统统都是比喻,例如“长生不老”是比喻“谷神不死、

真性不灭”)

对于修道,我们的的确确不应该去企图得到什么。我们不应该去企图踏入“先天”,

我们不应该去企图证得“玄关”,我们不应该去企图“神气合一”,我们不应该去企图结成“金

丹”…..

对于修道,我们的的确确不应该去企图得到什么……

同勉!!!

溪水听冬答安然—

Page 21: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我从不去追求什么境界,也从不“贪功”。由于失去了师父后,我无法知道进入新的境

界后应该怎么对待。因此,我反而会常常刻意的“停功”。近期虽然暂时不怕了,我也不会去追

求什么的。谢谢你的指点!

溪水听冬答舍脂—

修行得法就是最好的休息。普通睡眠的休息效率,是远远无法和修行相比的。

入炁穴后怎么办——钻杳冥

--溪水听冬

“钻杳冥”一语,源自李涵虚的《收心法杂谈》。所谓“钻”者,比喻静定层次之深远也;

所谓“杳冥”者,比喻静定状态之昏寂虚无也;何谓“钻杳冥”?“虚空藏心,昏默息神”,进

入“静定”回到昏寂虚无的“先天状态、无为真境”中去,即谓之“钻杳冥”。

对于“钻杳冥”,李涵虚在《收心法杂谈》中曾反复多次论说。他说,“凡做功夫,钻杳冥

是第一桩难事。但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必有真杳冥,乃有真虚无”;他还说,“大道者,先要

清净身心,调理神气。其甚者,要能放下一切,钻入杳冥。必有此等真功夫,然后有真效验”。

可见,对于丹道,“钻杳冥”是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

让我们回顾一下,从入门到登堂,一路行来的“丹道风光”。

一、“建立孤立条件反射弧”的阶段

即修法阶段、以假修真阶段、入静阶段。

丹道入手,大多“一念代万念”,比如修习随息、守窍、观光、听息。。。。。。等“有为

法”。

修习这些“有为法”时,大脑皮层便会形成了一个中等强度的孤立兴奋灶(亦即优势兴奋中

枢);多次修习这些“有为法”后,大脑皮层又会建立与之相应的条件反射弧;再经过一段时间

的修习后,这个条件反射弧便会得到不断强化。

以随息法为例。修习日久,必然就会达到“一息一念”的程度。所谓“一息一念”,即每一

次“呼气”时“意念”都自然的“觉察”一下;并且,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其它“念头”。“呼

气”与“意念”如此的“一一对应”,这就称之为“一息一念”。

其实,“一息一念”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孤立条件反射弧”的最终建立。

此阶段的练功诀窍是“勿忘勿助”。

二、“拆除孤立条件反射弧”的阶段

即忘法阶段、降心为不为阶段、得静入定阶段。

还是以随息法为例。

达到“一息一念”后,如果师父要求后学“在保持‘警醒’的前提下,‘意念’越轻越妙”

的话,情况又会怎样呢?

既然“孤立条件反射弧”已经建立,既然除了“那一念”之外,我们再也无法(在功中)生

出别的念头,并已形成习惯。那么,这时再要求“在保持‘警醒’的前提下,‘意念’越轻越妙”,

其实也就是逼迫我们——不光那些以前就已经扫除干净的“万念”还要继续清扫之外,现在,连

“那一念”也要开始灭除了。

想象一下吧!修行之前,我们的后天意识“处处可以落脚”;“一息一念”后,我们的后天

意识“只有一处可以落脚”;而在忘法阶段,就连后天意识“唯一的落脚之处”也要拆除,后天

意识还能到那里去呢?真的是“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啊!!!

如此用功,则后天意识的“落脚之处”必定渐渐缩小,最终便到了“无立锥之地”的地步。

不管后天意识有多么顽固,到这地步,它也只能无可奈何的被迫放下(即撒手)了。

能如此,则此阶段的功夫,完毕!

后天意识是非常顽固的,这一阶段比较艰难,多说两句。

在“为不为”阶段,练功诀窍已不应再是“勿忘勿助”,而是要“空空忘忘”,主动遗忘了。

Page 22: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这时,必须要“心神默默,气息绵绵,皆入于杳冥中”(《明道语录》)。也就是说,气息

出入自然、轻柔、细缓,而且是神息相依,神息两忘;最重要的是心态静之又静,清之又清,一

切放下,全体皆忘。

在“为不为”阶段,虽然重在泯灭后天意识,但又不能忽视先天元神的主宰作用——即在“为

不为”的状态下,既要尽量减弱意念的强度,降低觉醒水平,又要始终保持“一点警醒不灭”。

道书中称此为“一灵独觉”,古人谓之为“将道心返入虚无也”,我谓之为“在保持‘警醒’的

前提下,‘意念’越轻越妙”。

在《道德经注释》中,黄元吉说:“每静坐一次,管他杳冥不杳冥,总将我元神发为真意以

为之主,即至杳冥久久,我亦以元神主宰之而变化之,此外不参一见,不加一意,方是上上乘修

炼之道。”他还说,“静为元神,动为真意。万象皆空,一灵独觉,此为真意。意发而心仍无物,

始为真意。”

可见,在入静定的过程中,如果没有真意的内在统摄,要么心神散乱,要么陷于昏聩枯坐,

也就无法最后进入到“钻杳冥”的境界了。

最后,虽然由“忘法为不为”进步到“钻杳冥”比较困难,但也不过是卖油翁的手艺——“唯

手熟耳”罢了。

李涵虚在《收心法杂谈》中说得很好:“我劝人先在虚空中自炼,静之又静,定之又定,无

人无我,无无亦无,自然入得杳冥。”

而史从龙在《道乡集》也说:“以虚无为藏心之所,以昏默为息神之乡,三番两次,澄之又

澄,忽然神息相忘,神气融合,不觉恍然阳生而人如醉矣。”

三、“钻杳冥”阶段

当后天意识因无立锥之地而被迫撒手后,必然会出现“万念俱泯”、“五感封闭”、“一灵

独觉”等情况。这样,后学就来到了“钻杳冥”阶段(即“得定阶段”),而“炁穴”、“丹田”、

“玄关”等现象也就自然的、不教自会的跟着依次发生。

对于丹道,“钻杳冥”是登堂入室的必经之路。因为“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先天之炁

原无形象,非虚极静笃不生”(《道乡集》)。所以,内功修炼必须“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

内觅真精”(《悟真篇》),必须“无中生有采先天”(《合宗明道集》)。

古人曾描述过达到“钻杳冥”后的具体情况。

黄元吉在《道德经注释》中说:“至虚至静,不异痴愚,似睡非睡,似醒非醒,此鸿蒙未判

之气象,所谓道也。忽焉一觉而动,杳冥冲醒,我于此一动之后,只觉万象成空,一灵独运,抱

元守一,或云真意,或云正念,或云如来正等正觉”。

李涵虚也在《三车秘旨》中说:“杳冥中有气,一神独觉,此乃真息也。真息发现,熏心酥

醉,还要按入腔子里虚无窍内,积之累之,则命蒂生而阳气自长,乃可以开关运气矣”。

李涵虚还在《收心法杂谈》中说,杳冥久久,神息自然进一步融合,于是阴阳“不交媾而自

能交媾,以至阴中生出阳来”。

史从龙在《道乡集》中也说:“坐到静极,忽然一动,此动即先天气也。先天气既动,即欲

拱关而出,我以目光静照动处,后天息气自然与心相依,亦回至动处也。”(这就叫后天见先天。

二气相接,便觉恍恍惚惚,似乎有物,杳杳冥冥,似乎有信。)

综上所述,“钻杳冥”确为凝神入炁穴后,进一步修习的重要方法。

看帖感言

1、李涵虚时代,“凝神入炁穴”已经流传到世俗社会并广为人知。于是,误会便产生了;

于是,“凝神入炁穴”也就渐渐沦落为“搬弄神气的人为做作之法”。为了破除时弊,李涵虚才

另创新词——“钻杳冥”。究其实质,“钻杳冥”也好,“入混沌”也好,“凝神入炁穴”也好,

它们都是一回事。

2、吕祖言:“养气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看帖至此,我冒出

一个疑问,“降心为不为”到底是“无为”,还是“有为”呢?说它是“有为”吧,但它所为的,

却是“不为”;说它是“无为”吧,但它的确在“为”,只不过它之所为是“不为”罢了。

溪水听冬曾说:“无为并不是被动的任其自然。所谓无为,其实就是主动的顺其自然,从而

为更深的静定创造条件”。

Page 23: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看帖至此,我想,溪水听冬和旗峰居士关于有为、无为的争论,该休矣。

3、看来,溪水听冬在《入道法门坦言》中说的“一息一念”(或其它的“一 A 一念”),

的确是判断火候是否适宜的“真决”。去年,在《入道法门坦言》中,溪水听冬早就说过,“达

到‘一息一念’后,在保持‘警醒’的前提下,‘意念’越轻越妙”。不过,在那时,能领会此

语奥妙的,有几人?

4、另外,泯灭后天意识并不象溪水听冬说的那么轻松。后天意识是非常顽固的,甚至可以

说成是“历劫以来的劣根性”,不到万不得已,它是不可能缴械投降的。因此,不管你怎么“意

念越轻越妙”,也只能减轻意念而无法最终泯灭它。说到底,要想泯灭后天意识,还得依靠“最

后的那一跳”(即彻底死心的放下),而这一跳,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的。对此,前人言道,

“不跳舍身崖,不得成大道”。诚哉斯言!!

5、最后,我们还可以从此帖看出,修行越到后头,对心性的要求越高。可以这么说,心性

修为是否彻底,决定着丹道修行的最终成败!!

转贴一个“明一”道友的帖子,与“溪水听冬”老师的帖子很相合。

死字诀

刚才偶尔闯入一博友的博客,看到其博文中印光大师的图片,其中文字性图片中的正中有副

“死”字匾。其内容是上面赫然一个巨大的“死”字,下面用较小的字体写道“学道之人念念不

忘此字则道业自成”。

看了这幅匾,笔者不胜感慨良多,深为震憾!其实我早在印光大师的一本书上看到过印光的

这个说法。可惜当时的感受不是很深。今日在这个图文并茂的博文中看到这句话,加之自己经历

了修行路上 20 年来的曲曲折折,似乎才真正明白了印光大师这句心得之言巨大意义。这实在是

印光大师一生的最大的心得和收获啊!我想,这印光大师的“死”字诀真可称得上是无上妙法了!

何以见得?

因为世人之所以修行不力,难以见效,归根到底是“凡心不死”,也就“贪心不死”,而凡

心和贪心不死的根源就在于总是修心不力。而修心不力的根源则在于认识不到人世光阴迅速短

暂,死亡其实已经迫在眉睫,即使你能活一百多岁,这个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宏观的时光之

流中总是那么短暂的一刹那。人们之所以贪心不死,就是因为忘记死,一旦死字当前,一般人总

是万念俱灰,对一切都不再贪恋,只想还能苟活一分钟。

所以,一个人只要时时刻刻想到我马上就要死了,甚至想象自己已经死了,则往往容易放下

对一切世间可贪可欲之物的执著之心、贪恋之心。而一旦放下了此心,我们的心便获得了解放和

自由。这样就获得了“解脱”,也就“立证菩提”了。

吕祖的这句,好像是我抛出来的,那还是我来应一下吧。

“降心为不为”,这里的“不为”是指“心”的“不为”。所以才会说是以“降心”为“不

为”。

这是一个参照点,站在“心”的角度上说“不为”,是指心要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说它是“有为”吧,但它所为的,却是“不为”;”

前半句,是在以“法”(手段,过程。。。)为参照,后半句的,是在以“心”(目的,状

态)为参照。

“说它是“无为”吧,但它的确在“为”,只不过它之所为是“不为”罢了。”

前半句,还是在以“法”为参照,后半句的,依旧是在以“心”为参照。

所以,虽然绕来绕去说了一堆,你在这里说的“有为”,其实是就是指的“降心”这二字所

说的“法”。并非是指“心”的“有为”。

故我认为,此种练法应该还是无为之法。

按顺序,做为《百字碑》的开头两句,这里说的应是下手入门之法。同时亦符合张三丰所说

的顺序:“无为之后,继以有为;有为之后,复返无为。”

“继以有为”,此“有为”当是指“真意”的为作,亦就是“心”(天心)的有为。个人水

平有限,只触及于此。后面的不敢妄测。不说了。

至于溪水听冬和旗峰居士他们是怎么分别“有为”“无为”的,还是他们自己说吧。

“钻杳冥”与“凝神入气穴”只是说法不同,其实,它们都是一回事。

Page 24: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不过,在某些时候,“钻杳冥”的这个说法,比“凝神入气穴”更恰当。

比如,当“凝神入气穴”被世俗误会为“意守丹田”的时候,

用“钻杳冥”这个说法,就比“凝神入气穴”更恰当。

“应天机”道友说的这段话,是有些道理,但是,我依然不能赞同。原因如下:

从“后天意识主事的状态”过渡到“后天意识泯灭的状态”,的确是一种“质变”,的确会

发生很大的“身心震动”。但是,这个“质变”是怎么来的呢?举个例子说明吧。

树支锯断后,自然会从树上落下来。从表面看,这一断、一落,的确是“质变”;但从实际

过程看,“树支始断”到“树支全断”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因而是“量变”、是“渐变”。其

实,“达到‘一息一念’后,在保持‘警醒’的前提下,‘意念’越轻越妙”,就是这么一个“锯

树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是绝对不会“突然的,就彻底死心的放下了”。因此,你所谓的

“最后的那一跳”,其实是没有的!!!

如果,你还是认为“反对的理由不够充足”,那么,我就再用你自己的入道经历来谈谈吧。

在《入静的根本原理是什么?》你说你:

1、因“用意识趋赶意识”而“杂念反多”;

2、因“杂念反多”而神疲;

3、因神疲而偶然的“再也不想做脑力劳动了”;

4、因偶然的“不想做脑力劳动了”而偶静;

5、因偶静多了而终悟放下(此放下,即“杂念起时,既不跟它走,也不跟它斗,而是由它

来去,不参与”);

6、因终悟放下而“次次都能入静”;

7、因“次次都能入静”而“渐生动触”;

8、因“对待动触依然不参与”而“动触依次而生,然后又依次而灭”;

9、因“动触渐渐灭尽”而“终得初定”(此初定,即初次后天意识泯灭);

10、因“没经历过定”而觉恐怖;

11、因觉恐怖而出定;

12、因“经历的‘定’多了、习惯了”而最终“定境得固”(即你所谓的“最终见性”)

请“应天机”道友回过头来反思一下,从“动触渐渐灭尽”到“终得初定”(即后天意识泯

灭),你发生过“最后的那一跳”(即“突然的,就彻底死心的放下了”)了吗?恐怕你还是“只

管锯树支”吧!!

那么,为什么前人又会说“不跳舍身崖,不得成大道”呢?原因有二:

1、这是因为,就象树支终于被锯断一样,在后天意识泯灭的前后,身心经历的“震动”太

大了!!

2、这是因为前人的“婆心”。前人反复再三的提示后学,“彻底死心的放下”很重要。

也许,“应天机”道友会说,“再怎么说,树支断了也是‘质变’;再怎么说,把树支断了

比喻成‘最后的那一跳’也没有什么错”。此话的确有理,但是,这个说法对后学不利。

对于后学来讲,想的越少越好。前人言“自然修,自然成”,后学只管“锯树支”,功夫到

了,树支自然就会锯断。在树支被锯断之前,你去给后学讲什么“最后的那一跳”,对他有用么?

我想,不但没有用,还会干扰他“锯树支”吧!!!

静定境界层次之争

--溪水听冬、古道清

这里讨论的所谓“道法”,是指一些具体的、需要入静的修行方法。那些象体操、八段锦之

类的、不需要入静的身体锻炼法,不在本贴的讨论范围。

现代信息社会,真真假假的“功法”满天飞,而真的少、假的多。对于大多数“修道初学者”

来说,愁的不是找不到“功法”,而是自己没有“分辨功法真伪的能力”。

Page 25: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胡喝乱吃,必然坏肚;胡乱学法,必然坏道”!没有选择的胡乱学法,必然会损害身心。

那么,初学者又该如何分辨功法的真伪呢?我的观点如下(我说的“入门”和“入静定”,都是

较高层次的):

一、不入静定不入道

修道界公认,“静则炁生、静则多妙”,“入静定”是踏入修道大门的必经之路。

二、心死神活方入定

进入“静定状态”的标志是“心死神活”。

1、杂念消失

杂念消失,也就是所谓的“意识泯灭”(即“心死”)。包括练功口诀、修炼要领、得失禁

忌......等各种思虑杂念。

2、一灵独觉

一灵独觉,也就是所谓的“真意显露”(即“神活”)。静坐之中,只要举心动念,则功境

必退。故前人言到,无意之意,是为真意;有意必害道修。

三、入手之法为求定

1、大家知道,世间修道的门派成千上万,入手的方法更是无穷。但是,不管哪个门派,他

们的“入手法”的修法目标都是——“通过得静定,摸到大道之门”。

2、“静定之前,法法不同。”其实,“观香”也好、“随息”也好、“念佛”也好,它们

都是一些因人而异的、引导后学进入“静定状态”的方便法门罢了!当然,由于学者的根器不同,

有的适合“有为法”,有的适合“无为法”。在入门之前,“有为法”确实具有一定的存在价值。

但是,必须记住——“有为法”的存在价值,仅仅只在入门之前!如果,某个“大法”在入门之

后,还是一如既往的依靠“有为法”,那么,必然是“伪法”

3、“静定之后,万法归宗”。尽管不同门派的“入手法”不同,但它们入门之后(得静定

后)的法子,却是大致相同的,那就是——清静无为。

四、定中无法唯清净

1、静定状态中,不需要修道之人“人为做作”,炁自然生发。这就是所谓的“静则炁生”

(或“性住炁自回”)。

2、当炁生发之际,才会自然的出现,那些所谓的“炁穴”、“丹田”、“玄关”等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因‘静定’而生,因‘动变’(即思虑)而灭”,都是“人体在静定状态

中,自然发生的、不可能提前人为设计的身心反应”。

3、另外,静坐之中,只要举心动念,则功境必退。因此,进入静定状态后,修道之人既不

需要、也无办法用意识去做什么人为的干涉。这就是所谓的“定中无法唯清净”。

总之,丹道修持中的“注意”、“意守”等,是一种“勿忘勿助”的“观照”。“就象明月

照山冈,只是照着它,却不干扰它”,这样的“注意”,其实就是丹道修持中所运用的“真意”。

“真意”为“一”而无“二”,是不能如平时待人接物那般的分别、判断、推理、思索的。一句

话,“真意”是无法做“脑力劳动”的。不光丹道修持如此,其它所有正法也是如此。

“鸡能孵卵心常听”,进入“静定状态”是进行道家丹道正式修炼最起码的前提,也是所有

正法的修炼前提。丹道修持中的“静定状态”,很象是“胎儿在母腹中,神识潜藏的状态”,又

象是“猫守鼠、鸡孵蛋的状态”。这种“静定状态”,虽然并不是“无知无觉”,但也确实是无

法如平时待人接物那般,去做什么分别、判断、推理、思索等“脑力劳动”的。

因此,当开始进行正式的修炼后,还要求练习者把“精、气、神”诸般“人为做作的搬弄”

的;甚至还要求练习者为此“想办法”的,这之类的所有功法,统统是伪法!!!请君反思,修

道练功进入“静定状态”后,“后天意识”还能指挥你如何练功吗???请君反思!反思!!再

反思!!!

当今社会,有些人自持个人聪明,依据传统真正的丹书,私自意想、改编、创造“新气功”,

以此谋财。呜呼!!!诸君敢不慎乎!!!!

古道清回复

Page 26: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接下来再给你一条一条的回答。让你清楚一下自己处在什么状态也不是坏事。借此帖,我就

顺便给你讲讲静定的层次与及功境状态。让你明明白白,你自己处在什么层次吧?在此也谢谢鱼

升道友的支持,讲讲功境,供你参考。

你的一二三点可以合在一起说:没错,不入静定不算入道。入静定的目的是什么,心死神活。

入手之法是求定。这些你是对的。搞清楚,静定是有层次的。你不把各层次什么状态起什么作用

说清楚,说明你层次境地你并不清楚。

什么样的叫入静,什么样的才叫定?收拾杂念的过程,这个叫入静。人家普通的健身气功,

都有一个标准,松、静、自然。虽然这个静,没有达到定态。但还是强调要有一定的入静效果的。

最起码要达到心意清宁,身松体畅,呼吸最起码要达到轻微柔和的状态。你不看人家功法的入静

要求,就因为一些人没有做到这些要求而用强意练功。就否定人家功法,说人家功法不入静。这

是你很不负责任的态度。

什么样的才叫定呢?先给你解释,为什么要定。那是为了心(识神)死而神(元神)活。心

死的过程,叫静,神活以后才叫定。为什么要神活?识神主导的后天,元神主导的先天状态。只

有元神才是合于先天之性的。要做先天之功,当然要以元神做功。这点你也不否认的。行了,我

就告诉你元神显发前后的状态,让你清楚一下自己只是处在什么层次吧。

前面的就不多说了,你有提到过的你说的神气相抱的状态。那是呼吸绵绵若存的状态,心意

极微。这是一个感觉身体绵软似存,心念不起,微微存于一识,与绵绵似存之息相依相融。身心

大静,绵绵不绝,清净非常的状态。这个你神气相抱,感觉心神为气所吸附。你就称之为凝神气

穴了。这个呢,我称为息相。只是接近先天状态的后天状态。在这个状态下,顺其自然的下去,

会出现瞬间失去方向感的现象。就是突然感觉到自己分不清东南西北了,似乎完全迷失了方向。

这是在你的神气相抱以后出现的状态。再下来,就是突然感觉自己消失在虚空之中了。身体全没

了,在一个黑暗的无边的空间里。说是有念,就那么一丝。这一丝念也很定。这才是初入虚无的

状态。可以说,还不是真正的虚无态,还不叫定。这一丝念,还是后天,还未到先天状态。但值

得一说的就是这个状态,这只是心即将死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中,特别是第一次或头几次进入这

个状态中,很容易因为突然切入这个状态,而一惊而出。常常也在这个状态中,容易起心动念,

即会退出这个状态。这就是你认为的“一灵独觉”的状态,以为这是真意显露了。其实呢,这一

丝意,还是后天意,是心将死之意。而未进入先天。所以我说你还在后天状态。当然,这点你并

不会承认。在这个状态下去呢?会进入一个接近死空的状态,杳杳冥冥,恍恍惚惚,一点念都没

有。这是一个空档。是心己死而神未活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若是元神始终未显,真意未发,

那就处在一个死定的状态中了。而在这个状态中,突然脑中一开,甚至是一爆的感觉。但这个爆

是无声的。是清净的突然而觉。在这一爆一震中,突然就出了一个身心洞然的感觉。好象身心已

经空明了。心意无边无涯,似有瞬间明悟一切之感。这是就是性玄关窍开之始。也是元神显发的

开始。这个一震洞彻之后,瞬间就会出现采炼先天一气的效应。感觉虚空四面八方有一种细微而

又混厚,至柔而宏大的异能瞬间涌入身体,全身,四肢百骸都受到一种圣洁无比,酥麻畅快的施

化。这时若是起心动念,也容易退出状态。因为先天神初显,并不主导你。这时,你若能继续凝

定其间,渐渐的,在你的上丹田就会出现一片“虚空开阔地”,说它是开阔地并不准确,他不是

一个具体的地方场景,而是空旷洞彻而又明朗虚白一片的感觉。有个灵灵的意识体,就会出现在

这里了,它清清灵灵,寂寂然然的定在那里,有知而无念,感觉一切他都明彻无碍。这才是你元

神真意出来的现象。在这个状态中,它才会自然觉照,这个心意才会渐渐的明朗清晰起来,这时

你照样可动思动念,但这个念是清净本念,不是原先之念,但它是可控的。这才是真正的神活,

才是真意开始的状态。后面的周天火符,全在这个念中来做功。但他已经不是后天有为了。明白

了不?念起可控,要做什么呢?就是凝神见性光。两目以真意微凝于祖窍。不一会,就会见到活

泼泼的性光了。为什么会称这个性光活泼泼呢?性光显发时,可以说,你的心意似乎就在这个光

里,其状态象个孩子一般圣洁无染,而有极富生命的灵动,这个灵动状态确实不好形容。其像呢,

初起似一团白雾,飘动,不稳定。(后经我师指点,才知白雾状飘动,是精气不足之像),后来

稳定后,就是一个虚白的圆形光盘(非电脑光盘)。再后来,我就不说了。所以,你不要以为定

中只有灵,他是有明感的。有光。性光本就是元神的样子。元神就是一团光。你见到了这团光,

才能说你是开始了先天之功夫。否则,你根本不清楚啥是先天真意做功夫。

Page 27: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现在回头来看看,自己处在什么状态,应该清楚了吧?不要把神气相抱的状态当成了先天态,

那还是后天,也不要把你那个一灵独觉的状态,当成了先天,你那个一灵,是将死的心,而非初

显的神。所以,你在后天里推测先天,当然会以为后面的东西都是伪的了。也不要再去笑什么在

光里文章。内景中各种光的出现与变化,都是有其实际意义的。别以为是幻。

再不要再去跟人解释什么凝神入气穴是什么“神在气中,如在深穴。”这会让人觉得好笑。

你陈厚明师告诉你的明月照山岗的凝神入气穴的状态,是讲神光下照气穴的状态。你不要理解错

了。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溪水听冬回复

我分三部分来答。

一、我只是告诉你,凭你以上四点,按观点正确来看。充其量只能说其它养生法,不是上乘

修炼的法门。并不能说人家是伪法。这在第一个红字部分已经给你回复了。你说人家是伪法,纯

属恶意批判。给人恶性定性。明白吗?

答:如果,你最终承认了我的那四点,那么,那些伪法就无所遁形。这个问题,我绝对会让

你心服口服。不过,我需要稍后再谈,因为,你还没有承认我的第四点。

二、后面讲过程。这是要告诉你,你自己都不懂什么是先天状态,你所说的神气相抱的状态,

还是后天状态,是入静态,还不是定态。你所解释的凝神入气穴,是你在后天之功上的感觉引起

的你的理解错误。你所说的一灵独觉的状态,纯粹只是识神将灭而元神未显的状态。

答:“什么是先天状态?”我不给你扯那么多,只要你承认“心死神活方入定”就好。在这

个帖子里,我们讨论的议题是“如何鉴别道法真伪”,不是谈论什么“溪水听冬是否进入过先天

状态,是否真懂凝神入气穴”。我是清醒的,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古道清”,你又一次“打游击”,又一次试图把话题引到其它方面去。我们都是看在眼中

的。

三、还告诉了你,最后一点,定中无法唯清净。是错的。因为你把识神将灭的状态当成了定

中无为态。自然以为定中不能有法。从而往后推想,要成功,都是一切自然而然成的。这些推想

是错的,错就错在你把后天将灭之识神当了一灵独觉。而没有真正体会到先天之境...

终于答复正题了。那好,我们就来好好的弄清这个分歧吧。

在“定中无法唯清净”中,我是这样写的:

在静定中,人的状态是“心死”(即意识泯灭,无法举心动念)、“神活”(即“真意显露”)。

这时,不需要修道之人“人为做作”,炁自然生发。这就是所谓的“静则炁生”(或“性住炁自

回”)。当炁生发之际,才会自然的出现,那些所谓的“炁穴”、“丹田”、“玄关”等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因‘静定’而生,因‘动变’(即思虑)而灭”,都是“人体在静定状态中,

自然发生的、不可能提前人为设计的身心反应”。总之,静坐之中,只要举心动念,则功境必退。

因此,进入静定状态后,修道之人既不需要、也无办法用意识去做什么人为的干涉。这就是所谓

的“定中无法唯清净”。

“古道清”,你已经认同了“静定状态的标志是‘心死神活’”,你已经认同了“静定状态

中,只要起心动念则功境必退”这个一震洞彻之后,瞬间就会出现采炼先天一气的效应。感觉虚

空四面八方有一种细微而又混厚,至柔而宏大的异能瞬间涌入身体,全身,四肢百骸都受到一种

圣洁无比,酥麻畅快的施化。这时若是起心动念,也容易退出状态。因为先天神初显,并不主导

你)

很好!我再进一步问你,“静定状态中心死神活,无法起心动念。既然人们在静定状态中,

无法运用后天意识,对‘炁自生发’的种种现象,做什么人为的干涉,那么,在静定状态中,又

有何‘法’可言???”

如果非要说“定中还是有法的”,那么,“定”中之“法”也必然是“舍”。以此进一步的

“舍”,来求得进一步的“定”。不过,这个所谓的“舍”,已经不是通常意义的“法”了;并

且,这个所谓的“舍”,依然是“无法起心动念;无法运用后天意识,对‘炁自生发’的种种现

象,做什么人为干涉的”。因此,“定中无法唯清净”,还是成立!!

“古道清”,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顽固的认为,“静定之中,还是有法的”吗?

Page 28: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其实,我的真伪鉴别标准,没有针对任何具体的功法。当然,大家如果觉得在理,可以用它

来认清——任何“需要入静的功法”的性质。大家如果觉得不在理,也可以提出另外的真伪鉴别

方法。总之,真伪鉴别的方法是谁提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有一个完善的“真伪

鉴别标准”,从而杜绝“伪大师们”随意忽悠的事情发生。

“古道清”,如果,你最终对我的四个观点全部同意了,我再来谈谈,“如何运用四点来分

别真伪”的问题。等待“古道清”的明确答复,等待中......

溪水听冬回复

元神可以知道,但不能思维,可以控制,但不能做数学题。很微妙。

好,既然你明确的表示“同意王希的说法”了,那就是铁板钉钉,不改变了喔!你千万不要

“说着说着又变了”。

既如此,我就来说说吧。

一、元神可以知道

我们大家都认同。

二、但不能思维,不能做数学题

我们大家都认同。

三、可以控制

这点得细说。

你们的意思是:“进一步的深入,神意渐明以后,元神可自主,真意可控,才可以凝神入气

穴”。

在静定状态中,真意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炁自生发’的种种现象”,但是,这种

控制,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控制呢?

你们也承认,这种控制,与平时的“思维、做数学题”不同;你们也承认,“在静定状态中,

只要起心动念则功境必退”,那么,这种控制必然是——用“无意之意的真意”,来“默默的观

照”。观照的意念重些,则为武火;观照的意念轻些,则为文武火。所谓的控制,仅此而已。总

之,只要你们承认——这种控制,是不能象平时那样,去做什么分别、判断、推理、思索等“脑

力劳动”的,就好!!因此,我强调的“定中无法唯清净”,还是没有被推翻啊!!

再来看看,我是怎么说“定中无法唯清净”的吧!

在静定中,人的状态是“心死”(即意识泯灭,无法举心动念)、“神活”(即“真意显露”)。

这时,不需要修道之人“人为做作”,炁自然生发。这就是所谓的“静则炁生”(或“性住炁自

回”)。当炁生发之际,才会自然的出现,那些所谓的“炁穴”、“丹田”、“玄关”等现象。

这些现象,都是“因‘静定’而生,因‘动变’(即思虑)而灭”,都是“人体在静定状态中,

自然发生的、不可能提前人为设计的身心反应”。总之,静坐之中,只要举心动念,则功境必退。

因此,进入静定状态后,修道之人既不需要、也无办法用意识去做什么人为的干涉。这就是所谓

的“定中无法唯清净”。

“古道清”,你已经认同了“静定状态的标志是‘心死神活’”,你已经认同了“静定状态

中,只要起心动念则功境必退”这个一震洞彻之后,瞬间就会出现采炼先天一气的效应。感觉虚

空四面八方有一种细微而又混厚,至柔而宏大的异能瞬间涌入身体,全身,四肢百骸都受到一种

圣洁无比,酥麻畅快的施化。这时若是起心动念,也容易退出状态。因为先天神初显,并不主导

你)

很好!我再进一步问你,“静定状态中心死神活,无法起心动念。既然人们在静定状态中,

无法运用后天意识,对‘炁自生发’的种种现象,做什么人为的干涉,那么,在静定状态中,又

有何‘法’可言???”

如果非要说“定中还是有法的”,那么,“定”中之“法”也必然是“舍”。以此进一步的

“舍”,来求得进一步的“定”。不过,这个所谓的“舍”,已经不是通常意义的“法”了;并

且,这个所谓的“舍”,依然是“无法起心动念;无法运用后天意识,对‘炁自生发’的种种现

象,做什么人为干涉的”。因此,“定中无法唯清净”,还是成立!!

“古道清”,到了这个时候,你还要顽固的认为,“静定之中,还是有法的”吗?

古道清回复

Page 29: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这些我刚才就回答你了。我说了,你还是那几板斧吧。你的状态,即是我现在说的这个一震

洞彻之后,瞬间就会出现采炼先天一气的效应。感觉虚空四面八方有一种细微而又混厚,至柔而

宏大的异能瞬间涌入身体,全身,四肢百骸都受到一种圣洁无比,酥麻畅快的施化。这时若是起

心动念,也容易退出状态。因为先天神初显,并不主导你的状态的前面或这个状态。而我告诉你,

在现在的状态继续深入下去,元神真意才可控。可是你没有做到继续深入。却说我顽固。好玩吗?

是不是还是那一套?

其实我承认你在以上红字部分所说的状态,实是抬举你了。你其实处在你所说的神气相抱,

也既我说的息相的状态。或是再继续下去的,初入虚无,识神将灭的,你所谓的“一灵独觉”的

状态。也就是说玄关窍开的现象,你并无体验。你以前的那个玄关一文,来源于哪里,不需要我

重复吧?当然,我所说的红字部分及以后的功态,你根本就没有体会过。自然也不知道真意显发

以后,可控状态,用真意做功是什么状态了。不是吗?你都没体会过,怎么能说我固执?

溪水听冬回复

我一直在强调——静定之中,意识泯灭,无法举心动念,是不能象平时那样,去做什么分别、

判断、推理、思索等“脑力劳动”的!!!因此,“定中无法唯清净”。

我的观点从来就没有变过,我好久变卦了?

没见到我前面说——如果非要说“定中还是有法的”,那么,“定”中之“法”也必然是“舍”。

以此进一步的“舍”,来求得进一步的“定”。不过,这个所谓的“舍”,已经不是通常意义的

“法”了;并且,这个所谓的“舍”,依然是“无法起心动念;无法运用后天意识,对‘炁自生

发’的种种现象,做什么人为干涉的”。因此,“定中无法唯清净”,还是成立!!

没见到我前面的说法吗?

没见到我前面说——在静定状态中,真意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炁自生发’的种种

现象”,但是,这种控制,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控制呢?

你们也承认,这种控制,与平时的“思维、做数学题”不同;你们也承认,“在静定状态中,

只要起心动念则功境必退”,那么,这种控制必然是,用“无意之意的真意”,来“默默的观照”。

观照的意念重些,则为武火;观照的意念轻些,则为文武火。所谓的控制,仅此而已。总之,只

要你们承认,这种控制,是不能象平时那样,去做什么分别、判断、推理、思索等“脑力劳动”

的,就好!!因此,我强调的“定中无法唯清净”,还是没有被推翻啊!!

没见到我前面的说法吗?

没见到我一直在说:如果非要说“定中还是有法的”,那么,“定”中之“法”也是不能象

平时那样,去做什么分别、判断、推理、思索等“脑力劳动”的!的吗?

古道清回复

这个一震洞彻之后,瞬间就会出现采炼先天一气的效应。感觉虚空四面八方有一种细微而又

混厚,至柔而宏大的异能瞬间涌入身体,全身,四肢百骸都受到一种圣洁无比,酥麻畅快的施化。

这时若是起心动念,也容易退出状态。因为先天神初显,并不主导你。我只说这个时候,元神尚

不能自主。后面还有进一步的深入,神意渐明以后,元神可自主,真意可控,才可以凝神入气穴,

你不继续往下看,就拿我前面的东西来说话,这只能说明你功夫未到,凭什么能去武断后面定中

就不能有法呢?

有做为就一定是做脑力劳动?搞思想吗?别的不说,照你的意思,要么小周天火符度数是伪

法。要么,真气(小药)自己会沿任督二脉去以一定的速度,沿任督去转 360度。自己会在卯酉

二位温养?告诉你了神主内药,就是元神虽然没有去推理思索。但他能自主,也能主导内药去按

一度的火符度数去做功。怎么能说它是自然而然的。是无法左右的?

甚至在真意状态下,可以主导后天呼吸,与配合真意炼药。这是风火之道。明白不,这个主

导后天呼吸的东西,同样是真意。他可不是在定中无法的。你不要论不过了,就确扯回来,说跟

我的观点是统一的,你原来就说定中无法,甚至否认大成捷要,说大成捷要里的周天搬运,都是

后天之功。呵呵,想含糊的混为一路。得先承认自己乱给人定位“伪法”一说再谈。

现在讲这些,三言两语,辞不达意。而且在不同的阶段,真意有不同的运用。详细来说,很

明显是不行的。在什么层次,说什么话。你现在讲真意怎么运内药。未入先天,不现元神之人,

听来的自然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

Page 30: 入道法门坦言inner alchemy

溪水听冬回复

“静定之中,意识是泯灭的;进入静定后,性光才能出现”,这两点,“古道清”已经承

认(相信你也不得不承认吧)。但是,对于“意识泯灭”,“古道清”只有书面的理解,而无直

接的体验。所以,在明白人面前,“古道清”不懂装懂、乱开黄腔的那番话,就闹大笑话了。

让我来告诉你和“古道清”,意识泯灭,到底是个啥样吧!

除了众所周知的“万念俱泯、一灵独觉”之外,“意识泯灭”还有一个少有人知的主要特征,

那就是——眼(视觉)、耳(听觉)、鼻(嗅觉)、舌(味觉)、身(触觉)全部失去作用(即

五感封闭)。

有个西方学者说过这么一句话,“意识就是对五感的‘加工’”。这句话虽然很片面,但从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当五感失去作用后,意识也会“因为失去了可加工的原料,而不得不逐

渐停工”。历史上,白玉蟾祖师也曾问过弟子类似的问题,“五根既息,意根能久否?”

总之,“五感封闭”是“意识泯灭”的“必要而不充分的条件”,当人处于意识泯灭的静定

状态中时,是不可能还有五感的。

因此,“古道清”既然已经承认了“静定之中,意识是泯灭的;进入静定后,性光才能出现”,

那么,他讲什么“性光初起似一团白雾,飘动,不稳定。后来稳定后,就是一个虚白的圆形光盘”,

就显得十分滑稽了。

我再说明白点。性光初起似一团白雾,既曰一团则有大小之分;既曰白雾则有色泽、形态之

分。就是一个虚白的圆形光盘,呵呵,分辨的越发清楚了啊!这反而说明,“古道清”离“杳冥

恍惚的静定状态”还有十万八千里!!

李涵虚说“入得杳冥方见道”,而“古道清”却在“五感分明的后天境界”中见到性光了,

这不是笑话是什么!!

应天机回复

回“古道清”

玄关开时,天人合发,的确会产生“先天一气,自虚无中来”的种种景象。但是,“古道清”

并没有实际体验过得先天一气的滋味,因此,当“古道清”试图对“得先天一气”进行具体描述

时,就闹笑话了。

首先,把“得先天一气”称之为“采炼先天一气”,就非常的不恰当。从这里,明眼人就能

看出“古道清没有实修”的一点端倪。当然,这个错误还不算大,因为“古道清”还可以用“不

采之采、不炼之炼”之类的话来狡辩。

其次,“得先天一气”的感受并不是“一种细微而又混厚,至柔而宏大的异能瞬间涌入身体,

全身,四肢百骸都受到一种圣洁无比,酥麻畅快的施化”。“得先天一气”的那种感受到底是怎

么样的呢?很难言,很难表达。并且,为了避免污染后学的潜意识,也不应该说的太清楚。不过,

为了证明“古道清没有实修”,我简单说点。“先天气,后天气,得之者,常如醉”,得先天一

气时,必然有一种“好象被麻醉,瞬间就蒙了”如同被封闭般的感觉。怎么可以还能觉得圣洁、

畅快呢?

最后,除了身心有毛病的人之外,得先天一气的感受并不是发生在身体、四肢百骸之上,而

是发生在“心地”之上的。所以,前人才会说“阳自空中来,抱我主人翁”。“主人翁”者,即

“元神真主”之谓也。对此,周潜川还说过一句话:“得后天气,感受在身;得先天气,感受在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