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ing water-139-tc

28
1975年創刊出版 139

Upload: chinese-overseas-christian-mission

Post on 23-Mar-2016

2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悠悠寸草心 / 永遠的福份 / 最好的愛 / 真人真事:我爸是上帝 / 上帝阻擋驕傲的人 / 媽媽信主了! / 利來超市:養育之恩 / 家有兒女:養兒方知父母恩 / 好書推薦:《戀愛靈旅——給戀人的靈修書》 / 漫畫:感恩 / 有情世間:從感恩開始 / 無所不談:爸爸的蕃茄田 / 編者言

TRANSCRIPT

1975年創刊出版

第139期

基 督 教 華 僑 佈 道 會

我上小學中學的時候,正

趕上中國的文化大革命,老師停

教,學生罷課,人人都投入到文

功武衛的戰火硝煙之中。父親卻

讓我們在家複習功課,不許我們

去參加外面的活動。看見別人家

的小孩都在外面玩,我們卻不能

出去,心裡老大的不情願。但父

親告誡我們,早晚有一天文化知

識是會被重視的。

有一天,爸爸抱來一袋書給

我們。我看那些書已經很舊,都

發黃了。於是我心想,那是「黃

書」(文革時期指那些有描寫愛

情的書),我才不看呢。爸爸拿

出一本來,語重心長地對我們

說:「發黃的書不是黃書;這些

都是非常珍貴的好書,是前輩們

用心血寫成的,是他們智慧的結

晶啊!」原來這些書是爸爸從舊

貨市場買到的三角、幾何書、還

有《紅樓夢》、《水滸傳》、唐

詩宋詞等等。這在當時真的是很

稀罕的。正是父親的這種堅持,

讓我在70年代末大陸恢復高考之

後順利地考上了醫學院。

在成長的每個階段,我都

體會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

護。上大學第一年,父母的家書

除了鼓勵我要勤奮讀書外,更多

的是提醒我不要早戀,擔心我會

因戀愛而影響學業。到了大學五

年級快要畢業時,父母的叮嚀中

流露出的又是希望我能覓得如意

郎君,他們在家還讓我的妹妹代

替我去相親呢。參加工作後,結

悠悠寸草心王莉

婚有了家庭和小孩,父母關心的

內容又轉到孫子身上,教我如何

照顧小孩,如何在有了小孩後不

忽略丈夫,等等。所有作為母親

應該想到的,我的父母都幫我想

到了,而且做到了。也正是自己

為人母為人妻後,才更加體會到

了母親的辛苦。

90年代初,我和丈夫來英

國留學。父母的心也跟隨著我們

飄洋過海。母親擔心我從小在家

嬌生慣養,吃不了留學打工的

苦;又擔心丈夫從國內企業的高

位一下子降成打工仔,思想有落

差;父親擔心我們會因為語言障

礙而找不到工作。出國後,我把

三歲的兒子放在父母家,交給我

的母親照看。每次打電話回家,

母親總是說些讓我們放心的話。

有一次在電話中,我問兒子:

「你好嗎?」兒子說:「好。你

醫院的叔叔阿姨給我買了好多好

吃的。」我說:「怎麼又去醫院

了?」媽媽在旁邊說:「這孩

子!不是不讓你告訴媽媽嗎?」

兒子不好意思了,小聲說:「媽

媽,我出水痘了,婆婆不讓我告

訴你。」放下電話,我的眼前一

直浮現出母親日夜守候在小孫的

病床前的畫面。這就是母親的偉

大,她為我們付出,卻不讓我們

知道。

當我的小女兒出生不久,

丈夫突然患上重病,又是我的父

母不遠萬里親自來到我的身邊,

幫我照看年幼的兒女,生病的丈

夫,再一次讓我在最困難的時候

能感受到來自親人的愛和溫暖。

父母為我們所做的一切,從沒有

一句怨言;相反的,他們總是教

育我要做個好妻子,好媽媽,要

體貼丈夫,勤儉持家,多分擔家

務。從我父母的身上,我看到了

人世間最無私的愛,他們為我樹

立了良好的榜樣。

如今,我的父母已是八十幾

歲的耄耋老人了,然而他們精神

矍鑠,樂觀豁達,過著健康快樂

的生活。看著他們漸漸變老的背

影,我想起聖經中的教導:「要

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

壽。」(以弗所書六2)這是神

給我們帶著應許的命令。但願天

下的父母都健康長壽!

父親在那一年的夏天安息

主懷。在他離開我們的這一段日

子,每當我想起他就禁不住淚濕

滿面。親愛的爸爸,我想念你!

父親是一個樸實少語,勤

懇工作的人。作為一個國家公務

人員,他沒有甚麼可以值得炫耀

的成就,但是作為父親他給了我

們無私的愛。我在家裡排行最

小,是父母計劃外的產物。母親

說要不是父親當時執意將我留

下,恐怕這個世上就沒有我了。

小時候,家裡的生活很拮据,飯

桌上父親總是把最好的東西留給

我們,每當我問起父親最愛吃甚

麼,他一定會樂呵呵地回答:

「你們不喜歡吃的東西就是我最

喜歡的。」父親在農業部門工

作,他體恤農民的疾苦,憎惡浪

費,他簡樸的生活作風深深影響

了我們全家。父親工作繁忙,經

常出差在外。平時很少有時間和

我們在一起,儘管如此,在我的

記憶深處,始終忘不掉小時候被

父親馱在後背上任他在家裡來回

轉悠,聽他不停地念著:「賣小

羊咯,賣小狗咯!」我兒時的

生活雖然簡單清貧,但是充滿

了樂趣和溫馨。

父親是建國之前的老共

產黨員,他不到二十歲就參加

了工作。退休以後,他對所見

所聞的專制及腐敗作風深惡痛

絕。他和母親第一次來英國探

親時,就被這裡的民主與祥和

的氣息所感染。父親雖然是個

無神論者,但他對我們追求基

督教信仰的心表示理解。在父

親和母親第三次來英國的時

候,一次意想不到的經歷讓他

們親自體驗了神的憐憫和慈

愛。那是一個五月的清晨,父

親和平時一樣早起出門散步,

哪知越走越遠,迷失了方向。

我們全家又是報警又是四處尋

找,結果天色將晚也沒有任何

消息。一位弟兄很堅定地說:

「現在只有禱告,求神幫助

了!」情急之下我打電話向我

們所在的華人教會求助,牧師

立刻發動弟兄姊妹四處搜索並

和我們一起站在漆黑的大街上

永遠的福份一群

為父親禱告。午夜時分,父親在

當地警員的護送下平安地回到了

家。後來經過瞭解才知道,就是

我們和牧師在一起切切禱告的時

候,一位好心人見父親焦慮地四

處徘徊便打電話報了警。這件事

對我的父母觸動很大,就在那年

夏天,他們在教會弟兄姊妹的帶

領下作了決志禱告。

接下來的幾年,父親的身

體活動能力每況愈下直至中風住

院,母親又不慎扭傷腰骨,臥床

療養,我們身居海外,對父母的

身體牽腸掛肚卻又無能為力。作

為兒女,除了愧疚我能拿甚麼

給予年邁的父母,即使我們不在

他們的身邊,也會讓他們時時刻

刻感到有愛、平安和永遠的盼望

呢?劉志雄牧師在他的《按照聖

經孝敬父母》一書中說到,如果

你能幫助父母信主,並且

愛主,這是你最孝順

他們的一件事。因

為這個孝順會留存

到永永遠遠、世世

代代,父母在永世

裡都會感謝你。

四年前,我們全家回國探

親並特意請來當地一位神學院的

牧師為父母親一起施洗。那天,

父親的狀態不是很穩定,說話非

常困難,我坐到他的身邊試著對

他說:「爸,你想讓耶穌來治你

的病嗎?」父親抬起頭看著我,

點頭回答:「想」。洗禮在下午

進行,父親的聽力不好,平時我

們需要很大聲地對他說話,而當

牧師為父親按手祝福完了之後

輕聲提醒他:「你要說:『阿

門』」,父親馬上接應:「阿

門!」。

我感謝主,父親在他生命的

最後幾年雖不能與人交流,但是

有主與他同在,父親並不孤獨。

我堅信,雖然我們與父母相聚的

時間有限,但是由耶穌基督的救

贖所帶來的平安與喜樂卻是永恆

的。如今,父親已被神接到了天

家,在我裡面已經了無遺憾。感

謝主讓我的父母在祂剛強的臂膀

中享受這永遠的福份!

「媽媽肯定是最愛我的」這

個信念,似乎從小就烙印在我的

意識中。慢慢長大,開始懂得觀

察和思考的時候,才發現媽媽到

底是如何愛我的。媽媽的愛需要

我一層一層的剝開,才能理解她

最真實的心意。

在我的記憶中,媽媽總是一

個對我要求最多的人。媽媽年輕

的時候很要強,也很優秀,所以

希望我在各方面的發展都不要落

在別人後面,但她沒有想到,她

這個兒子遠沒有她那麼懂得去努

力爭取。四歲開始學習電子琴,

記得我從開始就知道,我是那個

興趣班裡最小的也是彈得最差的

一個。回到家裡,媽媽總是坐在

我的旁邊,盯著我練琴,若練不

好還會用織毛衣的竹簽子打我的

手指。暑假裡,別家的小孩來找

我玩,我只能隔著門跟他們說要

在家裡練琴,因為媽媽已經把門

反鎖了,還規定了我每天要練夠

四個小時,等她回來還要接受檢

查。我也問過媽媽,為甚麼一定

要讓我學習電子琴。她說:「是

你自己的選擇。幼稚園的時候,

老師一彈琴你就湊過去看,回家

了還在茶几上模擬彈琴的手勢,

我們一看你這麼喜歡,就給你報

名了。」於是,我默默地承認

了,好吧,我「喜歡」電子琴。

在我的印象中,家裡從來不

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媽媽坐在孩

子旁邊,陪著一起寫作業,從旁

耐心指導。我認為這是只有在電

視廣告中才會出現的場景,因為

我每天都是自己獨立完成作業,

最好的愛大旗

媽媽從不過問。有時候,她也會

翻翻我的作業本,看到都是100

分和優,就不再多說甚麼。但是

每一次的考試,因為家長要簽

字,所以媽媽不僅看我的分數,

還要知道我的排名。尤其在期中

期末考試的時候,還要開家長

會,小學的時候,甚至還有大紅

榜(年級前50名)。如果名字不

在紅榜上,回家就免不了要遭到

一頓數落,甚至要享受一頓「竹

筍炒肉」。

不僅如此,媽媽的嚴厲可謂

是「遠近聞名」。不僅親戚家的

弟弟妹妹怕她,就連我的同學也

很怕她,來家裡玩之前,總是先

問一句:「阿姨在家嗎?」 每

次聽到這樣的詢問,我總是哭笑

不得。

一般在電影或者小說裡,接

下來的故事應該是,因為媽媽的

嚴厲,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

前茅,進入了高等學府;因為

媽媽的嚴厲,我在電子琴甚至

鋼琴上的造詣也十分驚人,屢

屢獲獎……。

可惜,現實卻是殘酷的。雖

然我從小學一直到高中成績一直

在前十名,但是我高考卻失利,

並沒有進入理想的大學。雖然我

從小就有過數次在臺上彈琴表演

的經歷,但是我一上初中,就馬

上放棄了這個「愛好」,因為我

發現,我雖然很喜歡音樂,但是

我一點也不愛彈琴。有的時候我

也會想,媽媽的教育是不是失敗

了?但是媽媽教育的對象是我,

而我不願承認自己是一個失敗的

作品,因為在我心裡,一個成功

的媽媽是不可能教育出一個失敗

的兒子。

出國前夕,閑來無事,翻起

了家裡的書櫃。有一本綠色皮面

的筆記本引起了我的興趣。翻開

一看,原來是媽媽當年寫的寶貝

日記。在這些日記中,我看到了

一個母親心底最好的愛。其中有

一段話是這樣寫的:「雖然今

天很累,但是回到家一看到寶

貝,所有的疲勞一掃而光……

他就是我的一切,我要把最好

的愛給他!」

我的媽媽很有藝術細胞,喜

歡唱歌跳舞,年輕的時候在工作

單位文藝活動的舞臺上總是最亮

眼的明星。她很聰明,由於家庭

條件的限制,她沒能考高中,技

校畢業就進了車間當工人,但是

她自學成才,考取了會計證,成

了廠裡的會計。讀到這裡,你可

能已經明白了:我媽媽真的是在

按她覺得最美好的意願培養我,

她想讓我活得比她更精彩,讓我

享受到她原來沒有機會享受的事

情,比如說學琴。

要把最好的愛給孩子,相

信這是所有父母的心聲。但我相

信所有父母都在學習,怎樣的愛

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認識上

帝之後,我才明白最好的

愛的定義。這位上

帝,又是慈愛

的天父,當

我還未曾真

正認識祂

的時候,

祂就已經

愛我了。

祂賜下了祂的獨生愛子耶穌,使

我可以因著祂的兒子得到豐盛的

生命。可能我這件作品沒有在媽

媽的手裡被雕琢得完美,但是天

父,卻按照祂完美的計劃塑造我

成為祂的傑作。

因為天父的愛,我開始重新

彈奏本來是噩夢一般的電子琴,

並且在教會裡司琴,敬拜上帝,

服侍弟兄姊妹。因為天父的愛,

我在不知名的大學裡卻找到了我

喜歡的專業,遇見了可貴的老

師,並且在大學畢業那年又得到

機會出國深造。天父的愛不僅改

變了我,也改變了我的媽媽。她

已不再是那個嚴厲的「阿姨」,

而成了更多年輕人心中的「媽

媽」。當然,最讓我驚喜的是,

在一次視頻聊天要結束的時候,

她居然親口對我說:「兒子,媽

媽愛你。」而這一切的改變,都

是因為天父以最好的愛來愛我

們,將祂的獨生兒子耶穌基督賜

給我們。在耶穌基督裡,我也完

全明白和接受媽媽對我的愛。

每當我們思想父母對我們

的愛和養育的恩情,請別忘了,

天父已將完全的愛放在耶穌基督

裡。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得到這份

最好的愛!

相信每個女生都想當公主。我本以為這只是個虛

無飄渺的童話,直到我在天上的父找到了我,帶我

回家。從那時起,我知道我真的是公主,是天父的

女兒。

從流浪到回家

我曾經以為人人都在世間流浪,人是最可憐的動

物,活在一個無意義的生命裡。我從沒想過,我們還

有一位天父,一直在等我們回家。

在高一的暑假,有一個不是基督徒的阿姨送了本

聖經給我。當時我在國內沒有接觸過教會,所以看不

懂聖經。以前也聽說過很多聖經的故事,但給我的感

覺就像希臘神話一樣,是杜撰的,只是想看看說不定

能增添點知識。後來遇到同年級的另一個中國同學,

知道她是基督徒之後,我出於好奇,就跟她一起去

教會。開始有很多不瞭解,大家滿口的「主救了我

們」、「感謝主的恩賜」、「平安喜樂」,很讓我

聽不慣。生活明明是自己走出來的,怎麼會是主賜

予的呢?

我爸是上帝圭寶

人,而且我跟他的關係非常好,

我從來沒想過他會離開我。如果

有一天他要離開,以後再也不能

跟我說話,跟我開玩笑,我絕對

不能接受這樣的事實。想到這

裡,我也就淚如湧泉。講員還

說:「世間的父母都如此,更何

況我們天上的父呢!」我當時也

沒有想太多,只是覺得世間的父

我都不捨得離開他,天上的父我

應該也捨不得離開的吧?所以那

天晚上,我就決志信主了,因為

我想回家。

公主培訓課程

既然已經當了公主,我就不

再是流浪的小孩,言行舉止都得

學習像個公主,像天父的女兒。

第一個擺在我面前的功課,就是

學會愛。我以前是個相當自私的

人,我媽給我三十多顆糖,讓我

和我表妹分,我就把三十顆都給

自己,把剩下的尾數給我表妹。

因為我自私,不願意幫助人,所

以我的同學都不太喜歡我。看到

自己人際關係不好,我就很沮

喪,覺得沒有人愛我。想到就算

去年聖誕節,同學帶我

參加了巴黎的福音營,更多地

瞭解聖經和基督教。我覺得

基督教很好,它提倡的觀念,

和我自己的追求很符合。因為

我從小家教嚴格,我不能接受

別人抽煙喝酒、同性戀、每個

月換女朋友、懶惰不讀書卻抱

怨書太難讀等等。但這些都是

這個世界所接受的,大家都這

樣行,都無所謂,好像只有我

十分地抵觸反感這些行為。因

為我的抵觸,很多同學覺得我

很奇怪,把我排斥在外,有時

甚至嘲笑我,讓我覺得特別孤

單。為了擺脫這樣的困境,信

主以前我甚至想開始接受這些

罪惡的行為。幸好這時我遇到

主,遇到主裡的弟兄姊妹。我

當時很開心,遇到主就有一種

回家的感覺。

在福音營的那天晚上,講

員提到他父親過世時的情境。

我當時想,如果有一天我爸也

要離開我,那我怎麼辦?在我

的記憶裡,一直都有爸爸這個

10

有一天我死了,他們也不會難

過,而是對著我的照片嘲笑一

番,於是我就會恨他們。

只有我的父母敢當著我面

說我自私。可是人心就是這麼頑

固,即便他們說了,我也不願意

承認自己的錯。我覺得我管好我

自己就可以了,我沒有時間精力

去管別人的事。我也不需要別

人來幫我,因為我自大地認為,

我很可靠。其實我一個人在外生

活,遇到了挺多的困難,在沒有

人幫助的時候,我便開始抱怨為

甚麼沒有人願意愛我。

信主後我才知道,神很愛

我,而且不求回報。「神愛世

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

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

反得永生。」(約翰福音三16)

祂愛我,不是因為我愛祂,祂才

愛我。神是全能的,祂甚麼都不

缺,自然也不可能想從我身上得

到甚麼。祂愛我,還要為此付很

大的代價。祂讓自己的兒子釘上

十架在酷刑中死去。若釘在十架

上的人是我,面對那些高喊「釘

死他,釘死他」的民眾,我會將

胸中的怒氣變成火,從口中噴

出,讓那些嘲笑我的人,在火裡

掙扎,被活活燒死。可是,主卻

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

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

(路加福音二十三34)這樣的無

私,這樣的愛,讓我啞口無言。

主愛我,祂也派了很多人來

愛我。感謝主的愛,也是因為主

的愛,我才知道我自己是多麼的

缺乏,我才看清自己以前一直在

索取別人的愛,我才知道我也應

該像主一樣去愛人。以前我不太

願意照顧學弟學妹,現在,我卻

願意和他們分享我的經驗,在學

習和生活上幫助他們。可能這只

是一件很小的事,但主讓我做到

以往二十年我都沒做到的事。主

說:「施比受更為有福。」我現

在可以體會這句話的意義。幫助

別人,自己的心中有平安喜樂。

主啊,我今天將我的人生

都獻上給祢。我願為祢做見

證,直到我離開世界歸向祢的

那天。阿門!

(作者住在法國)

11

感謝上帝,我的神,在我人

生的第22年,領我來到英國,讓

我認識祂,經歷祂,並一生認祂

做我的主,跟隨祂。若不是主的

恩典,我還在罪中打滾,活在無

知和自大中。

在認識主之前,我是一個

非常傲慢的人,總認為自己的判

斷決定比別人正確,很少考慮別

人的想法,而且因為從小到大結

伴兄弟都很多,也都不太反對我

的意見,我還真當自己是個不錯

的領袖了,還覺得這樣的生活很

好。如果我帶領一個團隊,我都

要求所有人必須聽我指揮,因為

我非常相信自己的判斷,所以有

人有不同意見我根本不理會。在

我兩屆的一百多位同學裡,能做

到知道第二天的考試過不了還能

很淡定去休息的也就只有兩個

人,我是其中一個。可悲的是傲

慢的人總不會認為自己傲慢,對

以前的我來說,心中的神就是自

己,那時我心中好像有一座比

金剛石更堅硬的雕像,就是我自

己,堅不可摧。

直到一件事的發生,上帝給

我的時間到了,祂要讓我開始棄

掉自己。也是因為自己的傲慢不

好相處,一直沒交過女朋友,也

上帝阻擋驕傲的人憧

1�

根本不在乎。但是我母親從我來

英國開始就不停地催我快點開始

交女朋友了,再加上如果別人跟

我說他22歲沒交過女朋友我都會

有點鄙視他,就覺得如果有感興

趣的就追吧。因為覺得自己條件

挺好,如果對方不是條件太好應

該問題不大,那時根本不知道自

己的情商有多低。前年在一次同

學的聚會中新認識了一位女生。

當時只是覺得她個性挺開朗好相

處,甚至連長相都沒看清,第二

天我就跟那天晚上一起的同學宣

佈了我要追她,回想起來也覺得

自己很荒謬,真是不知天高地

厚。然後我就從同學那裡要了她

的手機號碼開始約她吃飯。雖然

我很直接,她也很驚訝,但是一

開始她並沒有馬上拒絕,也給了

我機會。可惜自己太年青氣盛,

我是在追女生,可是卻還是顧著

自己的面子,不夠主動也不會說

話,總之就是白癡透了,結果也

就很明顯地被拒了。

這件事對我的傲慢打擊很

大,我頭一次開始懷疑自己的做

事方式,至少不適合在所有事上

都這麼獨斷獨行。那時倘若還是

在每天被遊戲跟朋友充滿的生活

中,我也很難仔細地反思自己。

感謝主,在被拒絕後不久我就跟

同學們去西班牙旅遊了。這次旅

遊,給了我充足的時間反省自

己,因為我對旅遊不感興趣,只

是陪同學去。也是在這次旅行

中,在跟朋友交流我這次被拒的

時候,我的兄弟第一次說我做事

太自我了,要考慮別人的感受。

雖然很不服氣,但是我好像沒有

理由反駁,我真的覺得自己的做

事方式應該改變。當然做事方式

是內心的表現,那時我還不知道

自己的心是錯的。不過經過這整

件事,我原本心中那座從未損傷

的雕像出現了一絲裂縫。

之後我的心情一直不好,在

猶豫自己是否應該改變。碰巧,

在一次跟同學坐校車的時候我說

自己好像遇到一些解決不了的問

題,他就問我去不去團契。其實

之前幾個月他也有提過,但因為

生活的空餘時間都被遊戲佔據,

我就沒答應。可能是上帝奇妙的

工作,這次我的腦子混沌,甚麼

事都不想幹,於是就答應去了,

那時我還根本不知道團契是做甚

麼的,只知道跟基督教有關,沒

想到這一次隨口的答應引出了之

後的奇妙的經歷。

1�

第一次來到團契,聽到第

一篇講道,我就被震住了。上帝

透過講道者的口,告訴我人最大

的罪就是傲慢、以自我為中心,

就是不認識神。感謝神給我一個

能夠識別智慧的大腦,當我第一

次聽到主的話,第一次看聖經的

約翰福音,就有強烈的感覺這話

不是出於人的,這智慧遠在人之

上。我也看過孔子,西方哲學家

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斯多德

的理論,還有康得的一些思想,

我很敬佩這些人的智慧,但我可

以認出這些理論是出於人的,而

隱藏在聖經中的智慧遠在這些之

上。那是我第一次感到異常的恐

懼,感到自己智慧的渺小,那麼

多人有信仰,他們都不是傻子,

也許,這世界真有一位神。

在那時我也經歷了人生中

最痛苦的一個時刻,我理性上承

認了主的話是對的,而主說所有

人都是有罪的,所有人都是軟弱

的。我第一次流著淚對自己說:

「我是個軟弱的人,我是個沒用

的人……。」對一個以高傲為榮

的人來說,那一刻的痛苦遠勝過

小學六年級聽到醫生說我兩根手

骨都斷了的時候,也勝於高中聽

到暗戀三年的女生有男朋友的時

候。主的話就像一根鋼針插進我

心裡,把心中那座雕像完全粉

碎,原本最引以為傲的事原來是

人最大的罪。

因為我確信要跟從主耶穌的

話語,所以我首先要改的就是傲

慢。信主後短短的幾個月,我用

這段時間親身試驗聖經的話語,

結果它們都是對的。主的話語一

直吸引著我,我也終於明白了為

甚麼信徒們都認為聖經所有的都

是神的話,不多添加一句,也不

刪減一句。我相信,聖經的話在

人是最高的智慧,依靠它我能夠

克服世上的一切苦難。我也把我

將來的道路交在主的手中,若主

願意,我願奉獻上我自己為主所

用。

(作者住在英國中部)

1�

媽媽信主了!張雪卉

兩年多前,我到英國讀教育

碩士課程,蒙神眷顧,第一周我

就走進了教會,同年年底在COCM

舉辦的學生營會上決志信主。信

主之後,我好幾次鼓起勇氣,但

都沒敢跟父母講自己變成基督徒

了,怕被指責。最後還是寫了一

大段話,通過留言發給媽媽,立

馬下線,不敢看到媽媽的直接回

復。感謝主,當我第二天忐忑地

打開回復,字句中卻是媽媽出乎

意料的理解:「媽媽一點兒也不

懂你說的基督教,我們擔心你,

但是尊重你。」

我眼中的媽媽一直都很能

幹,在家要張羅兩邊大家庭裡

的大小瑣事,在工作上也是風

風火火,以致所有人都對她讚不

絕口。但我知道,有時她只是表

面堅強,在家放鬆下來就變得像

個孩子,常常犯迷糊。我爸爸恰

恰是一個典型中國男人,從來不

會說肯定的話。從我記事起,他

們就時不時為一些很小的事情吵

架。大部份原因都是由於爸爸覺

得媽媽甚麼都不懂,否定她很多

的想法和意見。漸漸地,我也加

入了我爸爸「嘲笑」媽媽的行

列,嘲笑她做的飯菜,諷刺她的

健忘,還以為她不在乎。其實媽

媽多麼想聽到來自家人的鼓勵跟

肯定。

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個愛撒

嬌喜歡黏人的小孩,給媽媽打電

1�

話從來都

只 講 重

點。媽媽

跟其他母

親一樣,

擔心這個

擔 心 那

個,囉唆各種事情。近些年情況

更糟,因為她總是按照自己的意

思來安排計劃我的未來,結果聊

不到兩句,我們就會發生摩擦起

爭執,然後草草掛斷電話。

前年十二月,媽媽來英國參

加我的畢業典禮。我好高興,媽

媽總算能到英國看我,瞭解我在

這邊的生活。當時我在COCM的宣

教中心當義工,媽媽來了以後,

因為她不懂英文,我不放心她獨

自外出,而那段時候恰好特別忙

碌,我需要留在中心幫忙,因此

媽媽也就只能待在這裡。開始幾

天,媽媽抱怨說:「你讓媽媽來

英國,又不陪我出去逛逛,整天

待在這兒。」面對媽媽的種種疑

問和不滿,我只有沉默不語,內

心卻很受傷。有一晚睡前,我

一個人默默在禱告。媽媽看見

了,卻大聲問我:「你在幹甚麼

呢?」我多想睜開眼睛,牽起媽

媽的手為她禱告。但是內心很掙

扎,最後我還是軟弱了。媽媽也

就默默坐下,幹她的事情。

年底COCM有兩個大型的福音

營會。前一個是家庭營,後一個

是學生營。早在媽媽還沒來的時

候,我就偷偷給媽媽報名去家庭

營,我只是告訴她有一個特別好

的聖誕家庭聚會,我們可以一起

參加。營會開始的第一天,媽媽

就很嚴肅地跟我說:「你想讓你

老媽相信你的這個教,絕對不可

能。」不過慢慢地,我發現媽媽

似乎沒有那麼抵觸。有幾次我都

看到媽媽在很專心地聽信息,我

也聽到小組分享時傳來媽媽開心

的笑聲。很快也到了家庭營最後

一天晚上的信息分享,我特意坐

在媽媽旁邊,內心充滿了盼望。

當晚的講員禱告呼召時,聖靈感

動很多人,都願意接受耶穌進入

他們的心。身旁的母親卻淡淡地

對我說:「老師講的挺好,很感

人的,我先回屋了。」似乎這一

切都與她無關,她只是個旁觀

者。

家庭營結束,緊接著就是學

1�

生營。我本來是想讓媽媽在房間

好好休息,可是沒想到,媽媽每

次都來參加活動,也神奇地自己

混在其中的一個小組。一百多個

青年學生的聚會,快五十歲的媽

媽竟然與他們都打成一片,每天

笑嘻嘻的參加排練,一起表演短

劇。我在佩服我媽媽的同時,也

真的是感恩神如此的大能,媽媽

的心就這樣慢慢被打開。

又是學生營最後一天了,講

員分享的主題是「決定奔向神的

愛」,依舊很精彩。我這次沒有

刻意去找媽媽在哪兒,忽然有人

對我猛招手:「你媽媽舉手決志

啦!」剎那間,我看到了坐在後

排的媽媽,她向我伸開了雙手,

哭得像個孩子。跟媽媽抱在一起

的瞬間,我也流下喜悅感恩的淚

水。這樣的擁抱,在我們之間是

極其罕見的,我們從不表達對彼

此的愛,也似乎已經忘記了如何

去表達。但在那一刻,我跟媽媽

成為了主內好姐妹,我也看到神

的信實,祂真的聽我禱告。

媽媽回國前,我聽她說要

給家人傳講福音,要每天晚上給

爸爸熱好牛奶,要順服我那個固

執的老爸,要用實際行動感化他

剛硬的心。回去沒多久媽媽托人

給我帶回來一個包裹,裡面除了

一些家鄉味道的零食,還有一封

家信。我打開信,含淚讀著媽媽

簡短樸實的話:「你一個人在外

面,好好照顧自己。媽媽今天

去教會了,有唱詩歌讚美耶和

華……。」

媽媽回國至今,我不在她

身邊,但我清楚感受到神與她同

在。當我開始擔心她找不到合適

的教會時,就有可愛的姐妹邀她

去家庭教會,邀她去參加營會,

認識主裡的新朋友,當她忙碌到

不怎麼去教會時,就有牧師回成

都探訪,給媽媽加油鼓勵。就在

不久前,媽媽受洗了。聽到這個

消息,我激動的說不出話來,

在國內那個環境下,面對那麼

多壓力,她真的很不容易,她

的成長遠遠超過了我的想像。

這的確不是人所能成就的,唯

有神,唯有神的奇妙作為讓這

一切成真。

(作者曾經住在英國約克)

1�

利來超市

這是小潔在父母回國前最

後一次帶他們來利來超市採購兼

去隔壁茶樓「飲茶」。小潔的父

母此次在英國逗留了將近半年,

因為英國的探親簽證最長停留時

間不能超過六個月,王老先生和

夫人即使仍然想要和獨生女兒相

處,也不得不預備回國的行程。

小潔一直覺得自己是個幸運

的女孩兒,凡事都一帆風順。出

生在書香門第的家庭,爸爸是大

學教授,母親是公務員,自己是

獨生女,父母把滿腔的愛都傾注

在她身上。細心呵護培養她,從

小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學業更是

拔尖,一路穩穩當當地考上名牌

大學,畢業後又申請到倫敦的

名校,入讀研究生。學位還沒到

手,就有幾家大公司邀請她,當

別的畢業生還在為簽證和找工作

奔波頭痛之時,小潔已經不費吹

灰之力取得工作簽證,在金融城

光鮮亮麗地做起了令人羡慕的OL

(office lady白領)。

學生時代還是有比較充裕

的假期,小潔家庭條件好,假期

無需四處打工賺生活費,買張機

票瀟灑回國,名義上是和父母相

聚,其實是和朋友同學們廝混,

每每開學回到英國才發現原來假

期沒和父母吃過幾頓飯,頓生後

悔之心,可下次假期回國朋友

養育之恩娉婷

1�

一個電話來就忘了原先的愧疚之

情,飛奔而去,如此反覆著。直

到正式工作,算了算一年也沒多

少假期,僅有的一些年假被各種

旅遊計劃佔用,剛好父母也退休

了,這不干脆把父母接來了,可

沒想到,這半年時間過的飛快。

想到這,小潔眼眶紅了,怕爸媽

看出異樣,趕緊藉著低頭挑選凍

櫃的東西把眼淚硬收回去。

利來超市是小潔經常來的,

她在這裡能買到各種來自祖國的

特有食品,例如臘腸,老干媽,

甚至是大白兔奶糖,她也喜歡在

這裡能買到心儀的日韓系列的食

材,日本的醬油,韓國的拉麵都

是她的心頭之好。但父母來後,

小潔幾乎根本沒甚麼機會來超

市,他們自帶了許多家鄉特產

來,每天都變著花樣給她做好吃

的,幾個月時間就把她餵得連原

來的褲子都穿不下了。知道要

走,爸媽現在開始使勁地把做好

的包子餃子往她的冰箱裡塞,生

怕他們走後女兒又過著經常吃泡

麵的生活。

採購好後,小潔領著父母到

隔壁茶樓飲茶。因為天氣太冷,

父親有些不適應,關節炎又犯

了,拉開椅子後半天坐不下來。

看著父親緩慢的動作,小潔突然

發現父母老了,真的老了。母親

過去是極愛美的,中年時期不容

許自己有一絲白髮出現,染頭髮

的頻率極高。如今也不染了,小

潔笑問為甚麼不染頭髮了,難道

發現白髮更時尚?母親歎氣說老

了,染也沒用了,過幾天又白回

去,枉費折騰。小潔心裡的難受

隨著離別之期臨近而繼續發酵。

父母拿著點心的餐牌,戴

著老花鏡兩人低頭交談著,卻都

是在選擇女兒喜愛的點心,兩人

幾乎還爭吵起來,父親說:「小

潔喜歡吃素的腸粉,這個油條的

好。」母親把筆和餐單搶了過來

固執地說:「誰說的?我知道小

潔喜歡吃蝦肉的,要點這個鮮蝦

腸粉。」父親又搶了過來:「我

跟你說這個油條腸粉好,小潔前

兩天還在說要吃呢,你這個鮮蝦

的她不愛。」看著兩位老人像孩

子一樣的鬥嘴,小潔趕緊介入:

「好了好了,兩個都點好不好?

1�

我都愛吃。」兩位老人這才作

罷,快快選好點心交由服務員,

並催促儘快上菜,又一邊嘮叨女

兒早上經常不吃早餐要把胃餓

壞。以前聽到這些,小潔都自動

把耳朵關閉,要不就塞上耳機聽

音樂,然而今天聽著絮絮叨叨,

卻覺得份外溫暖和親切。父母把

一輩子的愛和心血都傾注在她身

上,她也理所當然理直氣壯地享

受這樣的愛。在她的心目中,有

父母為她擋風擋雨就甚麼都不

怕。可是今天,她愕然發現原來

父母也會老的,曾經高大的父

親日漸萎縮,曾經精明幹練的母

親變得囉囉嗦嗦。原來,他們已

經盡了做父母的職責把她養育成

人,把人生最好的光景都投資在

她身上,現在他們抵不住時間

的腳步,漸漸老去,身在異鄉

的小小潔該如何回報父母的養

育之恩呢?

「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

子在耶和華你神所賜你的地上,

得以長久。」(出埃及記二十

12)。聖經中的十誡其中一誡教

導我們要孝敬父母,漂泊海外的

遊子們固然在空間上無法侍候父

母膝下,卻當在心中紀念父母,

抓住一切親近父母的機會,寫

信,時時打電話交談關心父母生

活起居,敏銳體恤父母的需要都

是做兒女的本分。小潔開始意識

到這點,於是想取消今年的旅行

計劃,把年假空出來回國探望父

母。如果父母樂意,她更加希望

父母每年都可以來英國和她小住

半年,若是父母不樂意常來,或

者走動不便了,她亦然考慮回國

發展,她堅信是金子到哪裡都會

發光的!想到這,她趕緊叫來服

務員,在餐單上加上一些父母愛

吃的綿軟清淡的食物。

�0

我的大兒子從小就喜歡獨

立思考,挑戰父母。記得在他不

到7歲時有一回我教他中文,學

到一句古語:「父母在,不遠

遊」,他很好奇地問這是甚麼意

思,我盡力用小孩子聽得懂的話

回答他,他一明白過來,立刻就

來反問我:「這樣的話你應該住

在中國,和你的爸爸媽媽在一

起,怎麼會到英國來呢,那不是

離他們更遠了嗎?」我一時竟然

無語,面對年幼的孩子,那些

年少時的雄心壯志和人到中年

時別無選擇的無奈,又怎能說

得清呢?

我尚在思量如何回答,沒想

到兒子的問題還沒有完,他繼續

挑戰:「如果父母還在,他的孩

子就離開他們去了很遠的地方,

會怎麼樣呢?」我不加思索地回

答:「那樣的話這個孩子會被認

為是不孝順的,因為他不能在父

母身邊照顧他們,孝敬他們,而

且父母會因為見不著自己的孩子

而日夜思念他。」

我知道兒子接下來還會繼

續追問第一個問題,問我為甚麼

要到英國來,他一慣就是鍥而

不捨,得不到答案絕不罷休的孩

子,所以不等他開口我就自覺解

釋道:「媽媽可以離開外公外

婆,是因為媽媽還有兩個弟弟,

他們就住在外公外婆旁邊,可以

隨時照顧他們。」兒子聽了果然

如釋重負,原以為他是為外公外

婆終於有人照顧而放心,哪知他

接下來的話卻讓我大吃一驚:

「這樣啊,那麼將來我也可以去

很遠的地方,因為弟弟可以待在

家裡照顧你,你可不能說我不孝

順哦。」呵呵,我這可不是搬起

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嗎?

看著兒子那張稚氣的臉,聽

著他說出這樣的話,我在心裡不

禁感歎造物主的神奇,如何能讓

一個幾年前尚在繈褓中的小嬰兒

養兒方知父母恩秦風家有兒女

�1

一眨眼的功夫就成了一個充滿智

慧的少年人?想著他從牙牙學語

的那一天開始,先生和我為了他

的每一點長進而驚喜著:今天會

叫爸爸媽媽了,明天會數數了。

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更加成

熟,回頭看看那些走過的日子,

我深深體會到,沒有經歷過養育

孩子的過程,也就無法體會到其

中的辛苦和快樂。

生老大時我尚在讀學位,

兒子很意外地來到這個世上,讓

我和先生措手不及,感覺自己還

是個孩子,怎麼有能力去照顧這

個更小的生命呢?出於本能,我

們是如此地愛他,恨不能為了

他而捨去自己的性命,可是我們

又是如此地笨拙和無力,不知道

怎樣去撫養和照顧這樣年幼的孩

子,常常在孩子生病發燒,咳嗽

哭泣的時候無能為力,抱著孩子

一起哭。有一回孩子病得很重,

渾身像火一樣地燙,半夜裡我和

先生抱著孩子,一起跪下來向神

禱告,那時先生尚未信主,這是

他第一次禱告,為了他所愛的孩

子,他終於放下了固執和驕傲,

謙卑地向神低下頭,那一刻他終

於知道,無論他怎樣愛自己的

孩子,終究是有所不能行。感

謝上帝,孩子的燒退了,很快

就又變得生龍活虎,先生的心

被打動了,從此心甘情願成為

神的孩子。

正是因為有了孩子,才第一

次體會到為人父母的辛苦。回想

自己成長的過程,父母一定也是

這樣含辛茹苦地撫養我們長大。

年少時無法體會父母的重擔和辛

苦,甚至對他們有諸多埋怨,嫌

棄他們的嘮叨,不服他們的管

教,多少次當面頂撞和悖逆,令

父母傷心失望。如今面對自己的

孩子才體會到為人父母的不易。

正如俗語所說,養兒方知父母

恩,這話真是不錯的。只有在我

們自己有了孩子以後,才能真切

體會到父母為了將我們養育成人

所付出的艱辛和勞苦。每念及

此,不得不在心裡感激他們的養

育之情。

身在他鄉,最擔心的莫過於

在父母最後的時光裡不能陪伴他

們,這是很多海外遊子心中常存

的痛楚和無奈,多少人想要報答

父母的恩情時,卻無情地遭遇了

「子欲孝而親不在」的遺憾。願

天下為人子女的,常懷一顆感恩

之心,思念父母的養育之情,用

一顆赤子之心來養育我們自己的

兒女。

��

及靈修,

我們往往

會有「各

自修行」

的感覺。

筆 者 今

次介紹的

靈修書卻

是供情侶

一起閱讀

之用。《戀愛靈旅》(Devotions

For Dating Couples)幫助戀人

建立委身於神的生命,同時能深

化二人之間的心靈同伴關係。

這本書是為已訂婚或正在

認真交往的男女而寫,兩位作者

曾合著《七挑八選意中人》(The

One),對信徒戀愛這課題有深

厚的認識。這部靈修小品探索信

仰上的重要題目,包括愛、恩

典、禱告、聖經、簡樸、饒恕、

群體生活、貞潔及聖靈。透過九

個禮拜的「靈旅」,使戀人打好

穩固的婚姻基礎。作者的話看似

淺白,卻一針見血,蘇醒人心:

「我一定先要保持專注與神的聯

繫,從而進入愛的源頭。」(第

15頁)

《戀愛靈旅》邀請讀者與神

連結(connect),容讓自己有空

間與神相遇,在寧靜中聆聽上

主。作者相信最偉大的情人是那

些每天留守(居住)在基督裡

面,讓自己盛載神這份滿有大能

的愛的人(第19頁)﹔筆者亦確

信,就如一個三角形,當情侶二

人皆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他們

二人就能越走越近。

這部靈修著作的編排也頗具

心思。每個禮拜讀者會集中思想

一個信仰基本範疇。有五天是供

個人默想之用。禮拜六的篇章前

為讀者提供一篇禱文,不是供讀

者念一念而已,而是藉以引發讀

者對神的讚美、悔罪、感恩與祈

求,故此,禱文後頁的禱告札記

可讓讀者把所思所想記錄下來。

這天亦是彼此分享討論的日子,

書中的問題引導二人深入交流,

分享對該主題的領悟。在主日,

作者邀請戀人一起參與教會崇

拜,並把聽道心得寫下及與伴侶

分享。筆者相信這樣有系統的靈

修能幫助戀人達致更深入的靈裡

契合。

筆者喜歡這本靈修小品不時

引用作家的話,幫助讀者默想:

「饒恕是愛的最溫柔部分。」

(第111頁)此外,作者又為讀者

《戀愛靈旅——給戀人的靈修書》草禺

寶.楊(Ben Young)、撒母耳.亞當斯(Samuel Adams)著明朗兒譯

香港基道出版社,2007。(共198頁)

好書推薦

��

預備「進深默想經文」,使靈

修有扎實的基礎,而尾隨簡短

的禱文則為當天靈修劃上完滿

的句號。

最後,《戀愛靈旅》有兩

個小亮點。第一,它有兩個不同

的封面。當兩個封面拼合起來,

就能組合成一幅漂亮的圖畫。第

二,當讀者打開書套,便能立時

看見一個可置放自己或戀人照片

的地方,下方還留有空位供讀者

寫上戀人的名字。

願神藉本書賜福予你,使

你和伴侶心相契合,一起與神

同行﹗

感恩小米漫畫

��

呱呱幾聲,我熱熱鬧鬧地來

到這個世界,感覺到一雙有力的

大手把我拉出來,然後我兩隻小

腳被抓著倒吊過來。我還是呱呱

叫著,感激把我帶到這個浩大世

界的人,讓我開始這段充滿未知

數的人生旅程!

想到一班醫生和護士叔叔

阿姨應用了所精通的接生技術,

不分晝夜耐心細緻地幫助我們這

班不夠氣力的小頑皮從狹窄的通

道擠出來,我真要獻上無限的感

恩。他們有時也很緊張,也會遇

到不少困難;更有些媽媽掙扎到

沒了力氣,還是要靠這些叔叔阿

姨們的鼓勵,讓我們有好的配

合。我記得旁邊床位的新媽媽,

她的大頭小男生真是橫衝直撞,

把自己弄得焦頭爛額,出來的時

候還沾了一片帶彩的記號。新媽

媽叫嚷了整晚把原本嬌嫩的聲音

變成了鵝公喉(怪)音。看另一

個床位上的中年媽媽和她的小女

娃娃,彼此經過一番努力而成功

地見上第一面後,卻很快疲倦地

各自向周公討上一個好的方法談

話去了!

你看我們這一大攤子,除了

用嘰嘰喳喳的喊叫來顯示我們的

強大以外,還不是要靠這些醫生

和護士叔叔阿姨的調理和照顧!

他們熱誠樂觀地幫助我們積極適

應新生活的模式,確定我們沒問

題之後才讓我們大搖大擺地各

自回家。這段恩情,我會記在我

生命的第一篇日記上。從生活的

第一課開始,我應該學會感恩;

從生命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已經

得到別人的幫助;從有氣息的第

一刻開始,我們已親嘗互動的效

果。我更要感謝的是那賜生命給

我的神,我們的阿爸天父!

各人以後的路怎樣行,就是

我們不同的功課。無論人生的旅

程帶我們去哪裡,別忘記,從感

恩開始……。

從感恩開始珍妮有情世間

��

親愛的爸爸:

你千萬不要去挖那塊地,那裡埋了幾具屍體呀!

愛你的

文仔

有個美國的老先生,每年

的春天都要在花園整地翻土種蕃

茄。這工作不輕鬆,老人家一人

做不來,所以每年他的獨子文生

總會幫他。有一年文生因犯法被

關進監獄,春天來了,老人家望

著花園裡的那塊蕃茄田,十分思

念文生,悲從中來,就寫了封信

給他。

親愛的文生:

真是令人傷心,因為今年

我無法像過去一樣在花園種蕃

茄。我太老了,沒力氣鏟土、

挖地。你如果在我身邊,就不

會有這些煩惱。我知道你會像

從前一樣開心樂意的幫我整地

挖土。

愛你的

爸爸

沒幾天老先生就收到兒子的

回信。

隔天清晨四點鐘,聯邦調查

局和當地警察局來了好幾個人,

把花園蕃茄田的每一寸地都給翻

了過來,但甚麼可疑的東西都沒

找到。他們非常尷尬的向老先生

道歉後就走了。

幾天後文生又來信。

親愛的爸爸:

你現在可以種蕃茄了!在目前的環境下,我就只能幫你做這麼多。

愛你的

文仔

無所不談家事族事天下事無所不談,榮神益人興旺教會無任歡迎。

爸爸的蕃茄田語凝

��

這個近乎黑色幽默的故事讓

我們想起中國另一類似的寓言。

寓言中的老父親臨終前交代三個

懶惰的兒子說,他把家傳的寶

貝埋在田裡。父親死後,兒子們

就拼命的去掘地翻土,但一無所

獲,失望停手時,卻發現正是鬆

土播種的時候,才體會到父親良

苦用心。

一個是行為有偏差、身不

由己的兒子,用自己的方法要安

慰、幫助孤苦的老父親。一個是

走完人生路,仍然不放心的父

親,盡最後的努力要把兒子帶回

正軌。親情是共同的主題,一個

人無論受教育多、少,品格高

尚、低劣,親情總是在心中佔有

一定的份量。而除了人,較高級

的動物也有舐犢之情或戀慕親恩

的表現。神更常以父母與子女的

關係,來比喻祂與我們的關係;

也多次在聖經中提到為人父母、

為人子女之道,可見得神看重親

情。但在馬太福音十章37節裡

耶穌卻說:「愛父母過於愛我

的,不配作我的門徒;愛兒女過

於愛我的,不配作我的門徒。」

難道是矛盾的叫人不必愛父母、

子女?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

命,耶穌在這裡其實是提醒我們

當愛真理,過於父母、子女,並

且當按著真理愛父母、子女。

如果認真看待「爸爸的蕃茄

田」故事,文生顯然是愛父親的

聰明人,不知何故坐牢,這年用

了巧計幫父親翻土,若明年尚在

牢中,還有巧計可出嗎?淺顯不

過的道理:文生再怎麼聰明,再

有甚麼智謀,總不如按著正道、

真理處事為人,年年親自與父親

下田,更能安慰一個年邁之人的

心。願神幫助我們對真理有更深

的認識,以致更知道如何孝順父

母、感念親恩並且努力行出來。

��

ABC Arts Centre 製作 免費贈閱 歡迎函索 MMXlll/Ⅳ

編者言常言道:「父母在,不遠遊」。當父母年邁,孝敬父母最好的做法自然是

在他們身邊問寒問暖,使雙親安度晚年。但如今遠在海外的遊子,又如何去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盼望這一期的文章能夠鼓勵遠遊的兒女們用心去體會父母的愛和辛勞,把握機會常常回家看望父母,送去親情與體貼。若是你的父母未曾認識主耶穌,那麼你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幫助他們在有生之年接受主耶穌,與他們同得永恆的生命和相聚在天堂的福份。

出版:基督教華僑佈道會地址:2 Padstow Avenue, Fishermead, Milton Keynes MK6 2ES, UK電話:+44-1908-234100(英國以外)或 01908-234100(英國本土)

電郵:[email protected] 編委會:呂鍾凌 張堯勳 譚慶光 殷敏 伍于美

發行人:香港基督教華僑佈道會有限公司 香港九龍九龍灣臨興街21號美羅中心二期522室

本刊特為散居海外的華僑而設,目的是藉文字傳揚耶穌基督的福音,並幫助他們思想和認識聖經的真理,過積極而健康的生活。

第139期主題:養育之恩

目錄

悠悠寸草心 ............................................ 王莉 2

永遠的福份 ............................................ 一群 4

最好的愛 .............................................. 大旗 6

真人真事: 我爸是上帝................................... 圭寶 9

上帝阻擋驕傲的人............................... 憧 12

媽媽信主了!............................... 張雪卉 15

利來超市: 養育之恩..................................... 娉婷 18

家有兒女: 養兒方知父母恩............................... 秦風 21

好書推薦: 《戀愛靈旅——給戀人的靈修書》............... 草禺 23

漫畫:感恩 ........................................... 小米 24

有情世間: 從感恩開始................................... 珍妮 25

無所不談: 爸爸的蕃茄田................................. 語凝 26

編者言 .............................................. 呂鍾凌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