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s cus 511a cultural economy - lingnan university 12/s2... · 2012-01-31 · mcs 年度研討會 -...

16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2 25 1 從財務公司的發展探討香港「借錢文化」的變遷 杜錦華 前言 曾幾何時「財務公司」是「高利貸」的聯想詞,俗語「大耳窿」的高利貸又往往 被想像為凶神惡煞的黑社會,貪得無厭的吸血鬼,搾乾債仔最後一分血汗錢才罷 休,還會打人、追斬、淋紅油、放火、迫債仔跳樓,無惡不作。一般人對財務公 司印象負面,除非走頭無路,否則絕不會接觸。 時至今日說起財務公司,腦海出現的影像不再是 「惡形惡相」的紋身大漢,而 是青春少艾,斯文漂亮,為巿民提供天氣資訊的美少女。 短短十多年間,財務公司不經不覺地形象大變身,或應該說形象洗底。 研究重點 財務公司的呈現(Representation)其實不只是自我形象的改造那麼簡單,這些呈現 更嘗試將「借錢」這種行為作根本價值的扭轉。借錢不再是負面行為,也不是羞 恥的事,甚至是時尚行為,借錢不需思索,應隨意而行。 借貸客戶身分(Identity)亦重新定義,例如以前借錢代表「窮」,是不光彩的身分, 現在借錢是懂享樂,及時行樂的所為。 表面看來財務公司的業務發展是一盤生意的經營手法變化,其實背後有極深層的 社會文化意義。

Upload: others

Post on 16-Jan-2020

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1

從財務公司的發展探討香港「借錢文化」的變遷

杜錦華

前言

曾幾何時「財務公司」是「高利貸」的聯想詞,俗語「大耳窿」的高利貸又往往

被想像為凶神惡煞的黑社會,貪得無厭的吸血鬼,搾乾債仔最後一分血汗錢才罷

休,還會打人、追斬、淋紅油、放火、迫債仔跳樓,無惡不作。一般人對財務公

司印象負面,除非走頭無路,否則絕不會接觸。

時至今日說起財務公司,腦海出現的影像不再是 「惡形惡相」的紋身大漢,而

是青春少艾,斯文漂亮,為巿民提供天氣資訊的美少女。

短短十多年間,財務公司不經不覺地形象大變身,或應該說形象洗底。

研究重點

財務公司的呈現(Representation)其實不只是自我形象的改造那麼簡單,這些呈現

更嘗試將「借錢」這種行為作根本價值的扭轉。借錢不再是負面行為,也不是羞

恥的事,甚至是時尚行為,借錢不需思索,應隨意而行。

借貸客戶身分(Identity)亦重新定義,例如以前借錢代表「窮」,是不光彩的身分,

現在借錢是懂享樂,及時行樂的所為。

表面看來財務公司的業務發展是一盤生意的經營手法變化,其實背後有極深層的

社會文化意義。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2

本文嘗試以文化經濟學角度,透過近年財務公司種種宣傳策略,如何呈現自我,

美化公司的形象,及重新賦與「借錢」行為的意義,及給「借貸人」新的身分

(Identity),與香港消費模式的發展等等社會文化現象,探討香港「借錢文化」有

何變遷。

一萬元就可開財務公司

放債行業在香港到底有多少年歷史,無從稽考,因為過去香港根本沒有明確法例

規管,所以其業務範圍很含糊,直至 1980 年香港實施放債人條例(第 163 章),

才對放債行業的主要業務作明確界定及制訂了法例規管。

一般「財務公司」業務包括:(i) 個人及商業信貸、(ii) 按揭、(iii) 汽車、文儀、

重型機器、工廠租賃、(iv) 信用卡融資、期票及發單貼現、(v) 中小型企業貸款、

(vi) 有抵押貸款及 (vii) 銀團借貸等。

財務公司與銀行不能混為一談,因為銀行可經營借貸以外多種財務服務,例如經

營往來和儲蓄帳戶的業務,財務公司則不可以接受公眾存款。

而且所有持牌銀行要受《銀行業條例》嚴格規管,並需要向金管局及證監會交待

業務策略。

相比之下財務公司雖受放債人條例(第 163 章)規管,但相對簡單得多。

香港法律上容許任何人借貸給其他人並收取利息。廣義來說,借錢給親友收息也

可以算是放債。這樣說來,無需要領牌照也可以經營財務公司?

理論上是對的, 不過任何經營放債業務的人,宣傳、宣布或以任何方式顯示自己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3

是經營該業務的人 ,即屬《放債人條例》(第 163 章) 所指的“放債人”(money

lender) . 而法例規定放債人就需要向牌照法庭申領「放債人牌照」。換言之要打

開門做生意,就要領牌。

雖然放債業務往往涉及大額金錢交易,但開業門檻其實不高,按目前法例, 「放

債人牌照」費用包括 HK$8,800 申請牌照費及 HK$1,760 發給牌照費,總數不過

$10,560.00,有效期一年。

即大概一萬元就可以開業做財務公司。

實際上財務公司不一定財雄勢大,他們背後也許有更大財力的機構或者銀行支

持,以較低息率借錢給他們放債,他們再以較高利率借給客人,賺取利息之間差

價。

新例出現,「大耳窿」絕跡了

由於 1980 年前沒有規管法例(Regulation ) ,財務公司的經營方法五花八門,參與

的經營者背境不一,正當商人和江湖人士都可以自己一套方法做生意。

在實際運作上,因為沒有利率限制,只要雙方協議,幾百至千釐利率都不出奇,

「大耳窿」吸血鬼的形象就是來自這些誇張的例子。

香港實施放債人條例(第 163 章)規定,任何人(不論是否放債人)以超過年息 60%

實際利率貸出款項,即屬犯罪。

自此放債行業的生態即時起極大變化,按照年利率 60%上限,理論上高利貸也有

極限,否則就屬違法經營。某些財務公司以前可以靠放高利貸取得暴利,但有了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4

年利率 60%的上限,放高利貸隨時追不到債,更有可能被債仔反告一狀放高利

貸,從此「大耳窿」一詞就變成歷史。

惡人角色由追數公司扮演

若細心觀察,以往財務公司的「惡人」形象不是來自招攬生意時及放款那刻,財

務公司和其他生意一樣,都會想盡辦法吸引客人。

問題往往是當客人欠債不還或逾期還款時發生的。恐嚇、毆打、追斬、淋紅油、

放火、迫債仔跳樓等等的惡行都是「追數」時才出現。

但近年財務公司的運作形式轉變了,不再由自己去「追數」,大多數財務公司將

這非常任務交由「追數公司」負責。即使這些追數公司使用了較「特別」的手法

追數,亦與財務公司無關。財務公司只專注發展業務,找更多客人借錢。

惡人角色由追數公司做,財務公司則扮演幫助客戶解決財務困難的「好拍檔」,

同時很多財務公司由地下經營,轉向地上經營,公開宣傳推廣,重新建立自身行

業的形象。

形象重新呈現,黑社會變美少女

近年財務公司在各媒体的廣告可謂鋪天蓋地,部分財務公司更大灑金錢在電視黃

金時段賣廣告。

2009 年單單是香港首五家在電視廣告支出最多的財務公司一共花了近四億多元

賣電視廣告。(見表 1)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5

表 1

2009 年財務公司投放電視廣告支出 (資料來源: admanGo )1

邦民財務 $ 195,566,000

大眾財務 $ 81,194,000

UA 亞洲聯合財務 $ 68,487,000

安信信貸 $ 48, 314,000

永亨信用財務 $ 5,907,000

總額 : $ 3 9 9, 4 6 8, 000

電視廣告是接觸面最廣,同時也是收費最昂貴的宣傳媒体之一。財務公司能負擔

昂貴的廣告費,反映這盤生意有利可圖。

這些數字反映財務公司宣傳推廣上所花的資源龐大,務求令財務公司品牌入屋,

例如邦民財務多年來特約贊助天氣報告,我們都慣習了「邦民提提你,明日天氣

多雲/還是有雨」,借錢與天氣不經意地竟然連結了關係。

財務公司大灑金錢做廣告宣傳,不但增加其知名度,繼而增加生意。還將整個放

債行業重新呈現(Represent),建立一個新形象。

以前財務公司的形象是滿身紋身、粗言穢語、凶神惡煞、講打講殺、不講人情的

黑社會人物。

但看看今天代表財務公司的人物形象是怎樣的。

1廣告搜集分析商 AdmanGo, 2009 香港各行業於廣告支出報告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6

這幾個人物是廣告投放最多幾間財務公司的主角。

邦民財務採用美少女形象,代表是青春少艾的天氣女郎。

UA 財務就以一個是身穿套裙,空姐打扮,美艷而專業的女郎作服務大使。

另一間安信信貸不打美女牌,卻用兩個穿白恤衫加紅領帶,正直不華,有情有義

的好「兄弟」作代表人。

由從前成奎安演的大耳窿,到現在大學校花演的天氣女郎去作財務公司代表,是

一個極強烈的對比。一般人即使未能對財務公司徹底改觀,負面印象也應大大消

減。

這類廣告除了塑造了一些取悅觀眾親切人物形象,更希望與消費者拉近距離,建

立財務公司與借款人的夥伴關係。

美女與兄弟背後的神話(Myth)

我們嘗試用羅蘭巴特語言神話學(Roland Barthes ' s Mythology )仔細分析這些人物

背後更深的意識形態。

有一個邦民財務的廣告描寫一個青春可人的美少女,在街上看見一個老婆婆推著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7

木頭車,美少女就上前幫婆婆推車。

鏡頭一轉,美少女穿著邦民財務的制服,笑臉迎人地向客人打招呼。

在這例子中,美少女幫婆婆推車是 signifier,而其所指(signified)就是樂於助人,

有愛心,有禮貌。整個美少女幫婆婆推木頭車變成了一個符號(Sign) ,其所指就

是這美少女樂意及能夠幫別人解決問題。這是第一層表意(Denotation) 。

但這廣告的深一層義意是這美少女穿上制服後,成為財務公司的職員,依然以相

同的樂意助人態度,貼心服務,為財務上有困難的客人解決問題,這就是其涵意

(Connotation) 。

由真心幫婆婆推木頭車,解決婆婆的問題,延伸到同樣真心幫助客人解決困難,

就是羅蘭巴特所認為的神話(Myth) 。

再看另一例,一個 UA 財務廣告中一個身穿套裙,梳髮髻,形象似空姐的美女,

在大街小巷穿梭,每見到不同的路人,就向他們微笑揮手,背境歌曲是節奏輕快

的'Stand by me'。

在這例子中 signifier 當然是那位造形像空姐的美女向路人笑著揮手。美女的打扮

代表了專業,而這動作很容易被理解為親切和友善 ,這就是其所指 signified。

整個廣告表意非常明顯,就是這位美女既專業,又對人友善、親切。

而深層一點看這廣告的涵意,這位美女代表了 UA 財務公司,同樣專業、親切、

友善地協助客人,關心他們的需要,常常站在客人身邊,支持他們,隨時伸出手

幫忙。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8

安信信貸廣告中的「安信兄弟」雖然沒有甜美樣貌,但有情有義的形像正正扭轉

一般人對財務公司無情無義的印象。

廣告中一群人同坐在酒樓一圓桌上食飯,其中一人表示有周轉困難,同台人馬上

慌忙逃走,連乳豬都被碰倒拋到空中。此時對坐有兩位穿白色恤衫結上紅色領

帶,樣貌忠誠的男子站起唱:「情與義,值千金…」。

這兩位就是安信兄弟。

這兩兄弟除了攪笑,背後有很豐富涵意。「兄弟」一詞在中國人社會中表示不只

是親屬關係,「兄弟」也代表了義氣,互相支持,互相關懷,有福同享、有難同

當... 等等含意,所以這財務公司用一對兄弟為代表人物已穩含安信信貸當客人

是兄弟,絕不會在你有難時,離你而去。安信兄弟廣告巧妙地運用了傳統中國社

會觀念中的兄弟,將財務公司呈現為一家有情有義,隨時挺身而出,全力幫你的

「好兄弟」。

加上一首熟悉的「情與義,值千金」歌曲的感染力。相信觀眾看了這廣告很容易

感動,周轉有困難時,便會去找這位兄弟。

除了親切友善的人物,財務公司的宣傳口號及用詞令客戶減低對借錢的戒心。

• 易借易還

• 套現周轉

• 好拍檔

• 幫到你

• 利息特低

• 特快/靈活/應急/方便

• 無煩惱/輕鬆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9

以上是財務公司常用的宣傳字句,將借錢呈現得很容易、方便,而且淡化還錢的

困難,看這些廣告時要特別提高警覺,不是因為這些廣告全屬謊話,反而是,半

真半假,真真假假,叫觀眾更難分是非,所謂神話(Myth)就是將部分真相說成為

全部真相 , 令人眼花撩亂,受騙也不知。

‘Myth does not deny things , on the contrary , its function is to talk about them ; simply ,

it purify them , it makes them innocent, it gives them a natural and eternal

justification …..it gives them the simplicity of essences , it does away all dialectics, with

any going back beyond what is immediately visible , it organizes a world which is without

contradictions, ….. things appear to mean something by themselves’ ( Barthes,1972 )2

Roland Barthes 所指的 Myth ,不是完全與事實不符,但只有部分是真實,不過

廣告的作用就是令觀眾變成思想單純,相信可見的部分內容,不作深究、不去質

疑,而當為事實的全部。

為甚麼香港越來越多人要借錢?

放債生意成行成市,以傳統經濟理論去解釋,大概是因為需求增加,即需要借錢

的人越來越多,因此供應也增加,以應市場需求,所以財務公司越開越多。但香

港為何越來越多人需要借款?經濟數據不是指香港人越來越富裕(相對於六七十

年代),為甚麼富裕了反而要借錢?

我們嘗試從財務公司產品的生產(production ) 去探討一下,香港人借錢來做甚麽。

以下是財務公司宣傳推廣的常見的產品。

交稅錢

2 Barthes . ‘ Myth Today’ p. 143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10

清咭數

去旅遊

結婚

買樓首期

家居裝修

買車

買名牌衫

轉新手提電話

買相機

送名貴禮物給女朋友

燭光晚餐

本來所有財務公司供應的是單一產品,就是「錢」,又何來不同產品?

以上所謂不同的借貸產品,只不過是不同的消費途徑,雖然同樣是借錢,但可以

有不同用途的,所以市場上就有林林總總的借貸產品出現。

財務公司用心良苦,借錢給你之餘,還教你怎樣花錢,說到底這些貸款產品不過

是財務公司巧立名目的語言遊戲,將借錢行為合理化。

上列貸款產品大多數是「借錢玩樂」,並非生活必需品,沒有錢本來可以不做。

每人都有夢想,但就不一定有錢實現夢想,但財務公司告訴你,沒錢也不用怕,

可借錢給你即時達成夢想,於是人人都變得有借錢的需要,基於這邏輯,財務公

司要有生意就要鼓勵消費。

正如 UA 財務一句口號「在你人生不同階段,支持你達成願望」。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11

很多財務公司都會推出交稅貸款等產品,看起來交稅是比較實在的需要,但其實

只不過是找個名目招徠生意,誰管你怎樣花這批貸款,是交稅還是買 iPhone,而

且大多數財務公司都鼓勵客戶多借稅款的幾倍,交稅之餘去遊行也不錯。

「福特主義時代終結之後,取而代之的是馬華之所謂的「新經濟」(New

Economy) ,其主要的特徵,是語言成為了商品的生產與流通的主要中介。在當

代的香港社會脈絡下,想想成行成市的各式公關和代言人。」

「馬華之引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Herbert Simon「資訊消費的對象十分明顯,就

是注意力,因此豐裕的資訊所生產的,就是貧乏的注意力」3(許寶強,2010)

在大量洗腦式的廣告下,消費者難以抵擋似是而非的資訊,不自覺地墮進這網

落,眼花撩亂的貸款產品,多彩多姿的不同消費,總有一種是你需要的,本來無

需要,慢慢都覺得需要借錢。

「消費主義」興起當然不是財務公司一手促成,是與過去整個香港社會的消費態

度轉變有關。

上一代的消費模式是「先儲錢,後消費」,父母會教導兒女努力儲蓄,有一日就

可以實現理想,無論是買一件玩具,還是結婚、買樓,都抱這種態度。

但現在的消費模式剛剛相反,是「先消費,後還錢」。見到心頭好,馬上就要買

下來,不止要買,還要買先一步,通宵排隊買新手提電話就是一例。無論是有沒

有還款能力的人,都習慣先碌信用咭,以後慢慢還錢的消費模式。

3許寶強,2010,語言才是經濟的基本因素,寫於下次金融海笑嘯之前,嶺南文化研究系,

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出版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12

信用咭為財務公司製造大量潛在客戶

「消費主意」及「先使未來錢」的概念體現於信用咭的普及使用,因為信用咭最

基本的概念是「先消費,後付款」,因此也造就了財務公司的急速發展。

自八十年代信用咭成功滲透各階層,連學生和失業人士都可以申請信用咭,整個

商業社會在鼓吹及時行樂,想買便買,不想買也不妨買。

使用信用咭並非方便結賬那麼簡單,客戶每簽一次信用咭,發咭機構首先賺商戶

3%的佣金(所以有些商戶會將這 3%佣金轉嫁給客戶,簽咭要加費 3% ) ,然後是

賺客戶過期還款的高利息,可高達三十釐,一般都是以日息計算,複息累積,而

且只要有任何結欠,其他免息期都自動取消,即時計息,客戶不知不覺中交了很

多利息。

到客戶發覺欠到一身咭數,不能再簽時,就是銀行及財務公司出手的時候,推介

客戶以循環貸款還咭數,然後又再可以再簽咭,沒完沒了。所以永遠還不清咭數

的人是財務公司的至愛客戶。

及時行樂的消費態度與借貸活動互相強化(Reinforce ) ,越想消費,越要借錢,越

易借錢,越樂意消費。令人人處於欠債處境,為財務公司造就了一群潛在客人

(potential customer )。

資本主義制度由福特年代(Fordism)過渡至後福特年代(Post-Fordism) ,經歷的改朝

改代(Regime Change) ,在香港信用咭及財務公司的互動效應正是其中一種具體

特徵。

“It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mergence of entirely new sectors of production , new ways of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13

providing financial services , new markets , and , above all , greatly intensified rates of

commercial , technological ,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 David Harvey , 2009 )4

借錢不再代表窮

探討財務公司業務發展,另一點值得注意的是借錢客戶身分(Identity )的變化。

在傳統的觀念中,借錢並不是光彩的事,因為需要借錢即是「唔掂」、「環境唔

好」、「窮」。「窮人」這種身分是負面的,大概沒有人樂於做窮人。

如今這種觀念改變了,借錢不代表窮,借錢已經被演譯為一種現代社會的「理財

方法」。要借錢不只不是窮人,甚至是「懂享樂」、「時尚」的身分。借錢由「窮

人」變成「潮人」,身分轉變了,所以更多人樂於去借錢。

在財務公司廣告呈現的借錢客人往往是衣著華麗,打扮入時,一身名牌的女士,

或者是青年才俊,專業人士,個個身光頸靚,這一類人正是財務公司的目標客戶。

當觀眾看到這些「有型有格」的人借錢,很容易得到身分認同,不會再覺得借錢

不光彩,不再抗拒向財務公司借錢,不介意與別人分享借錢經驗。

能借到錢變成是一種身分,因為財務公司相信你有還錢能力才借錢給你,又怎會

覺得羞愧呢?

身分高低的關鍵不在於是否「需要借錢」,是在於能否「成功借到錢」。某些財務

公司會給與重複借貸的客人利率優惠,如還款紀錄良好,會提高其貸款額,能成

為財務公司尊貴客戶是一種光榮。

而且借錢是去實現理想,非常正面進取的行為。面對這群追求享樂的客戶,財務

4 David Harvey,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 Oxford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0, p147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14

公司當然大力支持,所以財務公司大力推廣客戶可以借錢去外國旅行,買名牌衣

飾,買份名貴禮物給愛人,即興玩結婚,攪攪新意思裝修家居,突然生孖胎都冇

有怕,因為有財務公司隨時常伴你左右 stand by you,借錢實現夢想比儲錢實現夢

想更方便快捷。

有樓人士是財務公司的重點客戶群,無論新樓、舊樓、居屋、唐樓,村屋,只要

有樓就「借錢話咁易」。部分財務公司,如康業信貸只集中做業主生意。

在香港業主顯然是一種特殊身分,是一種經濟階級。業主也慣習得到禮遇,所以

非常容易投入這種受禮待的身分認同,作為業主借錢時都特別自我感覺良好。

沉醉於業主的尊貴身分,相信做了業主連周轉都特別方便。

但真實情況並非如此,禮遇業主往往是晃子,吸引業主叩門,一般的運作是財務

公司一方面要求以物業為抵押,另一方面利率仍以私人貸款率計算,所謂物業二

按,與一般銀行的樓宇按揭是兩碼子事,利率高得多,這種交易只減低財務公司

風險,對借款人沒甚優惠。

財務公司是誰人的好幫手

總括而言財務公司業務過去十多年在香港蓬勃發展可歸因於有關法例的改變,實

施了放債人條例(第 163 章)。同時整個社會泛濫著享樂消費主義,一般人對借

錢觀念明顯改變,借錢由負面行為,變成合理化、普遍化。

一眾財務公司透過種種廣告途徑,有效地重新呈現形象,一洗以往「大耳窿」的

惡人形象,塑造了美女及好兄弟等正面形象。

另一方面借錢客戶也被呈現成有品味,懂享受生活的新一代,借錢由「窮人」變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15

為「潮人」身分。

財務公司的成功不單代表商業策略上的成功,背後的更深的義意是代表整個香港

社會對借錢行為的價值觀徹底扭轉,借錢被理解為實現理想的合理行為。

但值得反思的是這種轉變流露了今日香港人消費時只看目前,不顧後果的短見。

另一點值得反思的是「借錢」本來是為有財務困難的人而設的服務,但雖然財務

公司積極擴展,但在財務公司廣告中的客戶絕對不會是衣衫襤褸的低下階層。因

為財務公司根本不打算借錢給窮人,從沒有財務公司廣告標榜「借錢給你開飯」、

「借錢給你交租」。

雖然財務公司大喊「易借易還」的口號,但社會上一班真正需要借錢周轉的低下

階層,根本被拒諸門外。

那些親切的笑容,體貼的關懷與及有情有義的兄弟,原來只會對有還款能力的尊

貴客戶服務,時薪二十八元的基層市民,仍然是些賒借無門。

這真是經濟富裕的香港的吊詭現象,財務公司千方百計,花盡心思去鼓勵一些本

來不需要借錢的人去借錢,但社會上有群低下階層的人,他們有真正財務需要,

卻始終求助無門。

MCS 年度研討會 - 2012 年 2 月 25 日

16

Reference :

Woodward ,Kathryn(1997):"concept of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in Kathryn Woodward ed.

Identity and Difference ,London/Thousand Oaks New Delhi :SAGE

Publications, pp 7-55

Hall ,Stuart ( 1997):"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in Stuart Hall ed., Representation :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Thousand

Oaks/New Delhi: SAGA Publication

Miller , Daniel ( 1997), "Consump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in Hugh Macky ed.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Thousand Oak /New Delhi:SAGE

Publications ,pp13-63

Barthes , Roland , “Myth Today” Mythologies .Trans Annette Lavers, New York :

And Wang , 1972 . p109-159

許寶強,語言才是經濟的基本因素,寫於下次金融海笑嘯之前,嶺南文化研究系,

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出版,2010

許寶強,告別犬儒,香港自由主義的危機,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

林沛理,精彩的偏見,快樂書房,2010

馬國明 , 全面都市化的社會 ,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2009

馬國明,路邊政治經濟學,進一步多媒體有限公司,2009

馬國明,沒有光的所在,Cup Magazine Publishing Ltd,2008

David Harvey,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 Oxford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0, p156

陳建良/梁凱同/曾駿傑,財經拆局,上書局,2007

施永青,政經敢言,訊出版有限公司,2004

陸東,智者傲行,文化傳信有限公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