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品 38 -...

1
3 8 家乡的煎饼 家乡的煎饼 吴瑞阳 吴瑞阳 煎饼是家乡特有的一种主食,家乡人顿顿离不开它。 家乡人爱吃煎饼像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要是一天闻不到 煎饼味儿准会直不起腰来。有民谣曰:“吃煎饼,一张张, 孬好粮食都出香。省工夫,省柴粮,过家之道第一桩。又卷 渣腐又抿酱,个个吃得胖又壮。”可见煎饼不但熨帖了人 们的肠胃,更是深入了人心。 在家乡,每个村庄都有几盘石碾,而家家户户也都有 一盘石磨。这是与家乡人长期以煎饼为主食分不开的。石 碾与石磨完成了煎饼制作的最初两道工序。用石碾把玉 米、高粱、大豆等粮食碾成糁子,加以浸泡,再用石磨磨成 糊子。煎饼要想好吃,糊子越细越好,糊子越细就越费工 夫,所以人们一般都在晚上磨糊子,俗称“推磨”。这推磨 可是有讲究的,速度要适中,往磨眼添料要少添勤添,这 样磨出的糊子才能细腻均匀。至今仍记得小时候推磨的 场景,夏天的夜里,皓月当空,清晖泻地,大人小孩齐上 阵,一边聊天一边围着磨盘一圈一圈地转着。大人们肯定 是推磨的主力,小孩把住磨棍的头儿,把磨棍举到胸脯, 努力跟上大人们的节奏。磨棍嘎吱嘎吱的声音,以及风吹 树动的声音,夹杂着睡蝉惊鸣的声音,合奏成富有乡土情 调的小夜曲。再看糊子,源源不断地从磨盘上流下来,散 发着五谷特有的醇香气味。在月光下亮晶晶地闪光,像一 匹细腻柔滑的绸缎。 接下来,就轮到妇女们大显身手了。摊煎饼是女人们 必备的基本功,她们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摊煎 饼,可谓童子功。长大了找婆家,男方也会重点询问女方 饭食活怎么样,所谓饭食活就是摊煎饼。小时候最喜欢看 奶奶摊煎饼。她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前是一盘鏊子,右边 是一大盆糊子。鏊子用几块砖石支起来,下面用玉米秸做 柴火。鏊子微温,奶奶用油擦子细细擦上几遍,黑黑的鏊 子立刻便油亮起来。待鏊子热得滚烫,奶奶舀一勺糊子倒 在中间,右手持刮耙,提腕、悬肘,来回转几圈,糊子瞬间 便漫过整盘鏊子。稍顷,眼看着糊子白色的水蒸汽被烤 干,煎饼便熟了。奶奶拿一把锋利的薄铲往煎饼边缘下一 戗,猛地揭起,便大功告成了。 摊煎饼看似简单,其实学问很大。鏊子烧得太热会烙 糊,太凉则揭不成个;用刮耙刮糊子的时候必须眼疾手 快,否则摊出的煎饼千疮百孔。奶奶自然是摊煎饼的好 手,她对火候拿捏准确,摊煎饼的各个环节衔接自然,特 别是能很好地处理鏊子中间与边缘温度不均衡的问题。 看奶奶摊煎饼绝对是一种享受,她端坐在鏊子前,热烈燃 烧的火光亮堂堂地映照在她的脸上,她微笑着,满脸的自 信。一张煎饼摊下来,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像是在进行一 场精彩的表演。奶奶摊出的煎饼薄如蝉翼,色焦味香,软 中有脆,在村里很有名气。往往是她一边摊着我们一边吃 着,不用就菜,一会便吃个肚儿圆。等奶奶摊完煎饼,柴火 的余烬也被我们充分利用起来,埋上几块地瓜或几个鸡 蛋,烤熟了,又是一顿美味大餐。 奶奶把烙好的煎饼折叠成长方形,仔仔细细地码放 在用玉米杆订成的盖帘上,我们都说这是“垒金砖”。她数 完煎饼的数量,心中便有数了,能掐算出下次摊煎饼的时 间。寻常人家开门几件事:柴米油盐,这吃饭可是头等大 事,得细细谋划。要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可会被人笑话。奶 奶把所有的煎饼储存在一个大瓮里,这样不但久不变质, 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存煎饼原有的香味与口感。那时候, 经常有人推着独轮车来村里卖“窑货”,最畅销的就是这 种存储煎饼的大瓮。家里劳力多的,平时要是不备上几大 瓮煎饼,生活就会难以为继了。 煎饼之所以如此得人青睐,除了易于保存,还有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携带方便。农忙季节,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啃 几张煎饼,就一块咸菜,喝一碗开水就打发了一顿饭。我 的同学,平时住校,每周六回家取一次饭,背回来的都是 大包小包的煎饼,我因此有幸品尝到了各种口味的“百家 饭”。另外,煎饼食用起来也非常简单,家乡人习惯吃“卷 煎饼”。就是把煎饼卷起来,里面卷上下饭的菜。“煎饼卷 大葱抹大酱”是一种很“经典”的吃法,家喻户晓,这种吃 法似乎很形象地衬托出了山东人直爽、豪放的性格特征。 实际上煎饼是一种“百搭饭”,它还可以卷进各种蔬菜、 肉、糖、芝麻盐等,甚至把蒜泥、猪油抹在煎饼上,都非常 好吃。乡村的日子就这样因煎饼而五味俱全了。 从小吃煎饼长大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忘不掉 煎饼的。后来我们全家搬到了城里居住,主食变成了大 米,却总觉得吃不饱。每次老家来人,带来一些煎饼,全家 人便抢着吃。现在,煎饼作为一种粗粮,也摆在了城里超 市的货架上,可吃起来总觉得不是味儿。听说这些煎饼是 用机器加工出来的,可怎能比得上一圈圈推碾推磨一张 张手工摊出来的煎饼呢? 到底,我魂牵梦萦的还是原汁原味的融进了乡土气 息的煎饼。它一头连着乡村红红火火的日子,一头连着远 离故土的游子浓浓的乡愁。 责任编辑:刘秀娟 丛子钰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新作品 走近阳光背面的孩子 张雅文 刘秀娟 在上海一家旧书店网购了一册黄裳的《榆下杂说》初版本,上 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8 月版,当时只印了 2500 册。这是黄裳比 较重要的一册集子,后来再版过。此书后记写了他对于理想的读 书随笔的美好期待:“如能在浩如烟海的册籍中发现一二新鲜的 意见,珍奇的记事,是不能不使人精神一振的。加以选抄、阐释,正 是翻阅了若干书册以后的结果,不是可以随手拾来的。”这册书得 来,还有一个小小的意外,就是书后有一枚很小的书店印章,名为 “凤鸣书店”。此书店由当时在上海做编辑的陆灏创办,但不久就 消失了。在不少当代文人的日记、文章和书信中,均见过关于此书 店的信息,故而颇有印象。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有不少关于这个 书店的消息。诸如王元化、黄裳等海上文人皆曾为这家书店签名 出售,扬之水还曾帮着在北京联系出版社买书,施蛰存也曾在书 店寄售过一批旧洋书,据说后来被研究民国上海的李欧梵买走了 一些。 北京的《读书》杂志也曾刊登过凤鸣书店的广告,写得很有味 道,其中有这样一句,很令人动心:“诗曰:‘凤凰鸣兮,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凤鸣未必寓意于此,但总之这是一个 吉祥的名字。不过,重要的是在求友吧。如果真的能够成为书友们 常常聚会的小小书屋;或者,以书为媒,系一脉爱书人的情愫,那 么,‘凤兮凤兮’,一鸣之下,当不会寂寞的。”作为凤鸣书店的主 人,陆灏当时尚是《文汇读书周报》的编辑,结识文人名流甚多,因 此凭借这种资源,为读者介绍一些好书,求得一些签名本,也是好 的;而从另一个方面,在人文著作出版不甚景气的上世纪90年代 初,这样一个文人书店,也为不少文人的著作获得了更多的读者。 这是网络时代之前所留存的一点读书人的古风,乃真正是意在 “求友”。诸如黄裳的这册盖有书店名章的《榆下杂说》,虽然印刷 数量十分有限,但在凤鸣书店还是颇售出了不少呢。 黄裳有一册书话集,名为《银鱼集》,由三联书店出版。此书书 名取得清雅又可爱。三联书店在范用主编时期,曾先后出版过黄 裳的《榆下杂说》《翠墨集》《珠还纪事》和《银鱼集》等多册,其中除 《银鱼集》外,皆由范用先生亲自操刀设计封面。这册《银鱼集》,封 面上用黄裳的手迹作书名,底图为几条可爱的游鱼,别无其他元 素,甚至连出版社名也省略了,真是分外地简洁、古朴与雅致。此 书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图书装帧家钱月华,钱先生设计的著作曾获 得过全国图书装帧评比一等奖。但恰恰是这个封面,被很多书衣 爱好者所议论,以为虽然雅致,但“图不对题”,显然是“美编偷 懒”,甚至还有为钱先生的设计进行辩护的,以为“感觉好就行”。 我翻阅此书的后记,不难发现黄裳对于书名中的“银鱼”有着明确 的解释: “有时打开一本旧书,会忽然发现一条两三分长的银灰色 的细长小虫,一下子就钻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显然,此“银 鱼”乃是书虫的另一种别致的称呼。黄裳还说,古人的题跋之中就 有“银鱼乱走”的句子,而据说有的虫子三次吃掉书叶里的“神仙” 字样,就成了“脉望”,并感叹说: “真是值得羡慕的虫子”。 黄裳喜欢藏书,爱写书话文章,但若出书在书名中找出可供 钳入一个和“书”字有关词语,则是恐怕已经被他人用尽了,故而 便选用了一个“银鱼集”这样的名目。但既然此书名乃是书虫的别 称,何以被设计者理解成为水中畅游的银色小鱼呢,难道真如读 者批评的那样,设计家不读书之故?恰好手边有一册范用先生编 选的《存牍辑览》,我粗翻阅了一下,发现里面收录黄裳致范用的 一封信,谈的正是他对这册集子的封面的设想。在这封信中,黄裳 写道: “关于封面设计,请你考虑决定即好。寄上一本《河南出土空 心砖拓片集》,其中第八十二条有三条鱼,颇古朴可爱,是否可以 加以利用。或制一满版作衬底,或作为上下镶边,各安排一长条, 或仅用一条。我没有经验,请决定。”由此可以断定,封面采用“银 鱼”而非“书虫”,其实正是黄裳本人的意见,甚至设计的整体构 想,也是按黄裳的意图来操办的。因手头没有黄裳所说的那册古 书,故而不知道作为美术编辑的钱月华先生是否采用了黄裳所推 荐的“颇古朴可爱”的“三条鱼”图案? 黄裳除了书话散文之外,在游记写作上也是颇为用心的。上世 纪 80 年代初,黄裳写了不少“游山玩水”的文章,颇为人称道,对 此,他自己也是很看重的。每编散文选集,黄裳总是将游记散文作 为重要篇目,诸如《过去的足迹》《好山好水》《黄裳自选集》等集子, 均是如此。黄裳的游记代表作还有《金陵五记》《新北京》《山川·历 史·人物》《晚春的行旅》等集子,其中文章的内容多为寻访古迹、凭 吊历史、搜求旧籍、领略山川,可谓后来流行一时的“文化大散文” 的滥觞。但黄裳的这些游记文章,区别于后来的“文化大散文”,还 在于其中有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深深的个人寄寓,试图在追寻 历史的过程中接通当下的现实,从而以他摇曳动人的笔触写出个 人的意见和态度,这是一份书生所抱有的情怀,也是一种文人所独 有的情结。可以说,黄裳的这些游记散文,绝不是摘抄一些历史的 典故,也绝不是简单空泛地谈论一些文化命题,而是带有鲜明的个 人态度和情绪的,这也正是黄裳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 黄裳的游记散文之佳,乃是有目共睹。倒是读范用先生编选 的《存牍辑览》时,发现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却是少人关注 的。黄裳在给范的信中曾屡次提及他的一个想法,即是编选一册 以《富春集》为书名的游记文集。后来大约是所编的内容过多,经 过一分为二才得以出版,也便是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山川·历 史·人物》和《晚春的行旅》。前者后来在内地的花城出版社出版, 改为《花步集》,后者则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列入该社策划的 “骆驼文丛”之中,但不知为何,《富春集》这个十分优美的书名却 一直未能采用。文集《晚春的行旅》中有一篇写于 1981 年 10 月 1 日的游记《富春》,他说不仅仅因为这条江水有一个“非凡美丽的 名字,仿佛一提起就会梦见在烟峦云树中隐约出现的一位仪态万 方、丰神绝世的美人”,更重要的是,这条江水还与梁代吴均的《与 宋元思书》、元代画家黄子久的《富春山居图》和郁达夫的《钓台的 春昼》等名作有关。由此可见,黄裳拟命名的《富春集》,乃是有着 一种深深的文人寄托在其中的。想来若有有心人再编选其游记文 选,何不就用此书名呢? 最早得知作家张雅文要写一部关于“未成 年人犯罪问题”的报告文学,是第九次全国作代 会期间。听到她的采访计划,大吃一惊。年逾七 旬,曾做过心脏大手术,仍旧热情饱满地投入到 “行走的文学”中。她的激情,她的坚毅,她的担 当,感动了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在那之后,我 一直惦记着这部“大书”,这样的题材是我们的 文学少有碰触的,却又是当前我们社会的一大 痛点。这些阳光背面的孩子,他们如何走向深 渊?他们能否获得新生?和刚刚结束采访的张雅 文交谈,能感觉到她难以平复的心绪,几个月来 观察、采访、思考,让她感觉到一种特别迫切的 力量在推着自己前行。 刘秀娟: 之前听您讲过这个题材的创作计 划,感觉是一部需要花大力气的作品。是什么契 机让您开始观察和思考青少年犯罪问题?您自己 对这部作品有什么样的期待? 张雅文: 我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由来已久。 当年,我的孩子还小,我家住在北方一座小城的 城乡结合部,治安很差,是当时有名的“贼城”。我 邻居家的好多孩子都因犯罪被判刑了。有的就在 我先生工作的法院判的,我家左边邻居的孩子被 判了4年,右边邻居的孩子因盗窃被人杀了,再 右边一家邻居的孩子在法庭审判时跳窗逃跑。我 每天提心吊胆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不许他们出去 玩耍,很怕他们学坏。我就是从那时开始关注青 少年犯罪问题的,他们犯罪与环境与父母的管教 有着直接关系,犯罪与否仅一线之隔。小孩子懵 懂无知,大人稍一放松,他们可能就糊里糊涂地 犯罪了。 青少年犯罪问题很严峻,我希望自己能创作 出一部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作品。我采访的是 大墙内的青少年犯,思考的则是大墙外更多的年 轻人。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少年强则 国家强。我不是出于猎奇的目的,而是本着一位 母亲、一位作家的良知,来对待这次采访和创作。 当然这对我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刘秀娟: 您从什么时间开始采访?跑了多少 未成年犯管教所,采访了多少人? 张雅文: 我是从2016年12月8日开始采访 的,前不久刚刚结束。前5个省市是先生陪我去 的,后来家里有事,就我一个人跑了,去过上海、浙 江、广东、广西、云南、陕西、内蒙、河北、山东、黑龙 江、北京11个省市的未成年犯管教所,以及山东 和黑龙江的两所女子监狱。这半年来采访了未成 年犯、监狱干警及未成年犯亲属等大约200人。 刘秀娟: 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您的感 受肯定是非常复杂的。能简单给我们描述一下您 所经历的一些细节吗?比如,这些孩子会不会抵 触作家的采访? 张雅文: 这是我创作30多年来,最刻骨铭心 的一次采访。一连数月,我走进监狱,倾听一个个 少年犯的故事,真是痛心。每天与那些满脸稚气 却背负着抢劫、杀人、强奸、运输毒品、组织卖淫 等各种罪行的少男少女面对面地交谈,倾听他们 讲述犯罪经历,探寻他们心灵深处的脉动,确实 是难以形容的触目惊心。 说起来,让这些未成年的孩子揭开自己最痛 苦的伤疤,触痛他们最隐秘的心灵深处,是一件 非常残酷的事。每当看到那些少年带着惶惑、迷 茫、甚至抵触的眼神走进来,我就像他们祖母一 样伸出手去,握着他或出汗或冰冷的小手,亲切 地唤他: “孩子,别害怕,坐下来,跟奶奶讲讲你的 故事。”有的孩子渐渐放松下来,有的孩子却紧张 得浑身发抖。有的孩子向我敞开了心扉,有的却 低着头迟迟不肯开口。有的少年讲到痛心处,忍 不住大哭。看到他们哭,我也跟着哭。他们跟我孙 女的年龄相仿,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无论如何 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 这些少年虽然犯了罪,有的甚至是命案在 身,可是他们的错误人生,让我这个老母亲、老作 家不能不深思,不能不发出叩问:这些天真少年, 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到底是谁之过? 刘秀娟: 从您简单的介绍中,我能感觉到您 的采访涉及到各种类型的未成年犯。虽然个体的 不幸各不相同,但是这个过程中,您一定也在思 考一些共性的问题,肯定也努力去挖掘、分析、概 括犯罪的原因和根源吧? 张雅文: 这是一个很深刻、很复杂的问题,不 是几句话所能说清楚的,更不是我这个作家所能 阐释明了的。我只能谈谈采访中遇到的各种令人 惊怵的案件,以及我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首先是社会大环境,中华民族优秀 的传统道德遭到破坏,存在着“一切向钱看”的扭 曲价值观,这是我们整个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做人底线,人性中的贪婪与 恶念,像魔鬼似的疯狂肆虐。采访中我发现,很多 孩子犯罪的教唆犯不是别人,而是他们的父母。 我采过的一个犯罪少年,父亲因贩毒被枪毙,母 亲被判死缓,他完全重复着父母的犯罪人生,因 贩毒被抓不久,女友生下一个男婴,而他才17 岁。他与父亲惟一不同是他犯罪时尚未成年,因 此没有被判处死刑,但是要在监狱里度过漫长的 铁窗生涯。我还采过一个女孩,父母组织妇女卖 淫,逼迫未成年的她寻找卖淫的少女。结果,女孩 因强迫卖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其父母分别 被判处十年半有期徒刑,一家三口全部被关在监 狱里,母女俩的监狱只有一墙之隔,少女却拒绝 见母亲,将母亲的来信全部撕掉,一封不留。这样 的案例并非个案。我采访到好几对父子或母女分 别被关在不同的监狱里。除了家长教唆之外,村、 屯、乡镇组成犯罪团伙也是一大特点,如制毒村、 贩毒村、制假村、抢劫村、利用幼童盗窃村……法 律上,未成年犯盗窃不会被判刑,有些人就利用 孩子去犯罪。一个刚满15岁的制冰毒少年犯,出 生在制毒村,他们村里几乎家家都参与制冰毒, 他是被亲属拉入伙的。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健全的家庭关系:母离 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母爱缺失、溺 爱或暴力等诸多原因,都是导致未成年孩子犯罪 的重要原因。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问题孩子 的家庭,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生而不养;二、养而 不教;三、教而不当。 我采访过一个少年,因强奸后掐死邻家一女 童而被判刑。我问他掐死女童时害不害怕?他说不 害怕,他还在女孩床上躺了半天呢。我问他后不后 悔?他说不后悔。我觉得这个少年对他人的生命毫 无怜惜之意,是一个冷酷无情、毫无人性的家伙。 然而,当我问到他的父母时,他却突然号啕大哭, 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我起身将他搂在怀里,让他趴 在我的胸前,他大哭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 出这样一番话: “俺、俺妈太苦了!俺、俺爸天天打 俺、打俺妈,往死里打!俺爸就知道喝酒、赌博…… 俺被抓进来不久,俺爸也被判刑了,电信诈骗…… 俺死了都无所谓……俺最心疼俺妈……呜 呜……”没想到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少年,对自己 的母亲仍有柔软的心,可见本性也许并非恶魔,是 家庭点燃了他性格中残暴的一面,他如此无视他 人的生命,正是源于其父亲同样无视他和母亲的 人权和生命。 刘秀娟: 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少年 犯》,表现了改革开放之初青少年犯罪的社会问 题,曾轰动全国。相比过去,您认为现在的青少年 犯罪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张雅文: 一是暴力犯罪增多;二是网络环境 成了一个很大的诱因。这二者之间又是相互联 系的。我曾采访过一个少年犯,他从小遭受父亲 家暴,最终走上施暴的道路,最后致他人死亡。 这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少年,他对我说出这样一 番人生感悟:“我从小遭受父亲的暴打,懵懵懂 懂地觉得,父亲打我就因为他强大。稍大一点, 上网又看到网上游戏全是打打杀杀的暴力,发 现只有强大的暴力才能打败对手,才能成为强 者;在学校,只有身强力大能打架的人才能称 霸;社会上混成老大的人,全是心狠手辣用暴力 解决问题的人物。于是,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世 界上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直到进了看守所, 我才第一次发现用暴力解决问题不行了,才第 一次发现能用法律来解决不公的问题。”他没有 讲出多么高深的理论,却道出了一个少年深受 暴力伤害与影响的切身体会。 好多辍学的少年都是从网吧走向犯罪的,上 网要用钱,吃饭要用钱,喝水要用钱,上网购置 “高档装备”要用钱。总之,少年没钱了,几个网吧 结识的哥们儿一商量:“抢!”犯罪就从这里开始 了。人所共知,网瘾已成为中国少年的一大公害。 一个醒悟的暴力犯罪少年,对我说出这样一句 话: “网络暴力害了我们这一代人。” 刘秀娟: 社会环境也好,网络环境也好,都难 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改变。对孩子来说,健全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不能缺失的,它能给孩 子提供一层“保护膜”,让他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环 境里,有判断、自省和自救的力量。您接触了这么 多孩子,对这个问题肯定也有自己的思考,作为个 体,我们应该如何尽可能地防范未成年犯罪? 张雅文: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采访中,几 乎所有的犯罪少年都会说出这样的话:“没想到 会犯法……”“想到犯法,但没想到会判这么 重……”几乎个个都是法盲。所以,家长和学校不 能光盯着分数,首先要教育孩子,要懂得做一个 遵纪守法的人,将来他们才能成为一名守法的公 民。 我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只能根据采访中遇 到的普遍情况,向年轻的父母提两点建议: 第一,切记不要过分宠爱、娇惯孩子。采访中 我发现,相当多的犯罪少年都是从溺爱开始的,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一辈,都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 的一切欲望。毫无判断能力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中 长大,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世界就应该这样, 以自己为中心,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当他不能 得到满足时,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方面的例子太 多了。 第二、初中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是人生“转 型”的关键时刻,好多未成年犯都是在这阶段学 坏的,辍学、上网、结识社会混混,混入各种少儿 不宜的场所……希望父母要陪伴孩子度过这段 青春期。 另外,尤其要预防成年罪犯有预谋地利用孩 子的单纯善良实施犯罪。比如:上火车时,让未满 14周岁的孩子捎带毒品;让孩子寻找卖淫对象; 甚至让其充当打手,等等。总之,青少年教育问题 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应引起全社会高度的、全方 位的关注,避免悲剧发生。 · · · ·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May-2020

3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新作品 38 - Peopledownload.people.com.cn/zuojia/wyb8B170712_Print.pdf书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图书装帧家钱月华,钱先生设计的著作曾获 得过全国图书装帧评比一等奖。但恰恰是这个封面,被很多书衣

38

家乡的煎饼家乡的煎饼□□吴瑞阳吴瑞阳

■■记记 忆忆煎饼是家乡特有的一种主食,家乡人顿顿离不开它。

家乡人爱吃煎饼像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要是一天闻不到

煎饼味儿准会直不起腰来。有民谣曰:“吃煎饼,一张张,

孬好粮食都出香。省工夫,省柴粮,过家之道第一桩。又卷

渣腐又抿酱,个个吃得胖又壮。”可见煎饼不但熨帖了人

们的肠胃,更是深入了人心。

在家乡,每个村庄都有几盘石碾,而家家户户也都有

一盘石磨。这是与家乡人长期以煎饼为主食分不开的。石

碾与石磨完成了煎饼制作的最初两道工序。用石碾把玉

米、高粱、大豆等粮食碾成糁子,加以浸泡,再用石磨磨成

糊子。煎饼要想好吃,糊子越细越好,糊子越细就越费工

夫,所以人们一般都在晚上磨糊子,俗称“推磨”。这推磨

可是有讲究的,速度要适中,往磨眼添料要少添勤添,这

样磨出的糊子才能细腻均匀。至今仍记得小时候推磨的

场景,夏天的夜里,皓月当空,清晖泻地,大人小孩齐上

阵,一边聊天一边围着磨盘一圈一圈地转着。大人们肯定

是推磨的主力,小孩把住磨棍的头儿,把磨棍举到胸脯,

努力跟上大人们的节奏。磨棍嘎吱嘎吱的声音,以及风吹

树动的声音,夹杂着睡蝉惊鸣的声音,合奏成富有乡土情

调的小夜曲。再看糊子,源源不断地从磨盘上流下来,散

发着五谷特有的醇香气味。在月光下亮晶晶地闪光,像一

匹细腻柔滑的绸缎。

接下来,就轮到妇女们大显身手了。摊煎饼是女人们

必备的基本功,她们在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摊煎

饼,可谓童子功。长大了找婆家,男方也会重点询问女方

饭食活怎么样,所谓饭食活就是摊煎饼。小时候最喜欢看

奶奶摊煎饼。她盘腿坐在蒲团上,面前是一盘鏊子,右边

是一大盆糊子。鏊子用几块砖石支起来,下面用玉米秸做

柴火。鏊子微温,奶奶用油擦子细细擦上几遍,黑黑的鏊

子立刻便油亮起来。待鏊子热得滚烫,奶奶舀一勺糊子倒

在中间,右手持刮耙,提腕、悬肘,来回转几圈,糊子瞬间

便漫过整盘鏊子。稍顷,眼看着糊子白色的水蒸汽被烤

干,煎饼便熟了。奶奶拿一把锋利的薄铲往煎饼边缘下一

戗,猛地揭起,便大功告成了。

摊煎饼看似简单,其实学问很大。鏊子烧得太热会烙

糊,太凉则揭不成个;用刮耙刮糊子的时候必须眼疾手

快,否则摊出的煎饼千疮百孔。奶奶自然是摊煎饼的好

手,她对火候拿捏准确,摊煎饼的各个环节衔接自然,特

别是能很好地处理鏊子中间与边缘温度不均衡的问题。

看奶奶摊煎饼绝对是一种享受,她端坐在鏊子前,热烈燃

烧的火光亮堂堂地映照在她的脸上,她微笑着,满脸的自

信。一张煎饼摊下来,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像是在进行一

场精彩的表演。奶奶摊出的煎饼薄如蝉翼,色焦味香,软

中有脆,在村里很有名气。往往是她一边摊着我们一边吃

着,不用就菜,一会便吃个肚儿圆。等奶奶摊完煎饼,柴火

的余烬也被我们充分利用起来,埋上几块地瓜或几个鸡

蛋,烤熟了,又是一顿美味大餐。

奶奶把烙好的煎饼折叠成长方形,仔仔细细地码放

在用玉米杆订成的盖帘上,我们都说这是“垒金砖”。她数

完煎饼的数量,心中便有数了,能掐算出下次摊煎饼的时

间。寻常人家开门几件事:柴米油盐,这吃饭可是头等大

事,得细细谋划。要是吃了上顿没下顿可会被人笑话。奶

奶把所有的煎饼储存在一个大瓮里,这样不但久不变质,

而且能最大程度地保存煎饼原有的香味与口感。那时候,

经常有人推着独轮车来村里卖“窑货”,最畅销的就是这

种存储煎饼的大瓮。家里劳力多的,平时要是不备上几大

瓮煎饼,生活就会难以为继了。

煎饼之所以如此得人青睐,除了易于保存,还有一个

重要的原因是携带方便。农忙季节,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啃

几张煎饼,就一块咸菜,喝一碗开水就打发了一顿饭。我

的同学,平时住校,每周六回家取一次饭,背回来的都是

大包小包的煎饼,我因此有幸品尝到了各种口味的“百家

饭”。另外,煎饼食用起来也非常简单,家乡人习惯吃“卷

煎饼”。就是把煎饼卷起来,里面卷上下饭的菜。“煎饼卷

大葱抹大酱”是一种很“经典”的吃法,家喻户晓,这种吃

法似乎很形象地衬托出了山东人直爽、豪放的性格特征。

实际上煎饼是一种“百搭饭”,它还可以卷进各种蔬菜、

肉、糖、芝麻盐等,甚至把蒜泥、猪油抹在煎饼上,都非常

好吃。乡村的日子就这样因煎饼而五味俱全了。

从小吃煎饼长大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忘不掉

煎饼的。后来我们全家搬到了城里居住,主食变成了大

米,却总觉得吃不饱。每次老家来人,带来一些煎饼,全家

人便抢着吃。现在,煎饼作为一种粗粮,也摆在了城里超

市的货架上,可吃起来总觉得不是味儿。听说这些煎饼是

用机器加工出来的,可怎能比得上一圈圈推碾推磨一张

张手工摊出来的煎饼呢?

到底,我魂牵梦萦的还是原汁原味的融进了乡土气

息的煎饼。它一头连着乡村红红火火的日子,一头连着远

离故土的游子浓浓的乡愁。

■■讲讲 述述

责任编辑:刘秀娟 丛子钰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新作品

■■对对 话话

走近阳光背面的孩子□张雅文 刘秀娟

在上海一家旧书店网购了一册黄裳的《榆下杂说》初版本,上

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8月版,当时只印了2500册。这是黄裳比

较重要的一册集子,后来再版过。此书后记写了他对于理想的读

书随笔的美好期待:“如能在浩如烟海的册籍中发现一二新鲜的

意见,珍奇的记事,是不能不使人精神一振的。加以选抄、阐释,正

是翻阅了若干书册以后的结果,不是可以随手拾来的。”这册书得

来,还有一个小小的意外,就是书后有一枚很小的书店印章,名为

“凤鸣书店”。此书店由当时在上海做编辑的陆灏创办,但不久就

消失了。在不少当代文人的日记、文章和书信中,均见过关于此书

店的信息,故而颇有印象。后来在网上查了一下,有不少关于这个

书店的消息。诸如王元化、黄裳等海上文人皆曾为这家书店签名

出售,扬之水还曾帮着在北京联系出版社买书,施蛰存也曾在书

店寄售过一批旧洋书,据说后来被研究民国上海的李欧梵买走了

一些。

北京的《读书》杂志也曾刊登过凤鸣书店的广告,写得很有味

道,其中有这样一句,很令人动心:“诗曰:‘凤凰鸣兮,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鸣未必寓意于此,但总之这是一个

吉祥的名字。不过,重要的是在求友吧。如果真的能够成为书友们

常常聚会的小小书屋;或者,以书为媒,系一脉爱书人的情愫,那

么,‘凤兮凤兮’,一鸣之下,当不会寂寞的。”作为凤鸣书店的主

人,陆灏当时尚是《文汇读书周报》的编辑,结识文人名流甚多,因

此凭借这种资源,为读者介绍一些好书,求得一些签名本,也是好

的;而从另一个方面,在人文著作出版不甚景气的上世纪90年代

初,这样一个文人书店,也为不少文人的著作获得了更多的读者。

这是网络时代之前所留存的一点读书人的古风,乃真正是意在

“求友”。诸如黄裳的这册盖有书店名章的《榆下杂说》,虽然印刷

数量十分有限,但在凤鸣书店还是颇售出了不少呢。

黄裳有一册书话集,名为《银鱼集》,由三联书店出版。此书书

名取得清雅又可爱。三联书店在范用主编时期,曾先后出版过黄

裳的《榆下杂说》《翠墨集》《珠还纪事》和《银鱼集》等多册,其中除

《银鱼集》外,皆由范用先生亲自操刀设计封面。这册《银鱼集》,封

面上用黄裳的手迹作书名,底图为几条可爱的游鱼,别无其他元

素,甚至连出版社名也省略了,真是分外地简洁、古朴与雅致。此

书的设计者是著名的图书装帧家钱月华,钱先生设计的著作曾获

得过全国图书装帧评比一等奖。但恰恰是这个封面,被很多书衣

爱好者所议论,以为虽然雅致,但“图不对题”,显然是“美编偷

懒”,甚至还有为钱先生的设计进行辩护的,以为“感觉好就行”。

我翻阅此书的后记,不难发现黄裳对于书名中的“银鱼”有着明确

的解释:“有时打开一本旧书,会忽然发现一条两三分长的银灰色

的细长小虫,一下子就钻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了。”显然,此“银

鱼”乃是书虫的另一种别致的称呼。黄裳还说,古人的题跋之中就

有“银鱼乱走”的句子,而据说有的虫子三次吃掉书叶里的“神仙”

字样,就成了“脉望”,并感叹说:“真是值得羡慕的虫子”。

黄裳喜欢藏书,爱写书话文章,但若出书在书名中找出可供

钳入一个和“书”字有关词语,则是恐怕已经被他人用尽了,故而

便选用了一个“银鱼集”这样的名目。但既然此书名乃是书虫的别

称,何以被设计者理解成为水中畅游的银色小鱼呢,难道真如读

者批评的那样,设计家不读书之故?恰好手边有一册范用先生编

选的《存牍辑览》,我粗翻阅了一下,发现里面收录黄裳致范用的

一封信,谈的正是他对这册集子的封面的设想。在这封信中,黄裳

写道:“关于封面设计,请你考虑决定即好。寄上一本《河南出土空

心砖拓片集》,其中第八十二条有三条鱼,颇古朴可爱,是否可以

加以利用。或制一满版作衬底,或作为上下镶边,各安排一长条,

或仅用一条。我没有经验,请决定。”由此可以断定,封面采用“银

鱼”而非“书虫”,其实正是黄裳本人的意见,甚至设计的整体构

想,也是按黄裳的意图来操办的。因手头没有黄裳所说的那册古

书,故而不知道作为美术编辑的钱月华先生是否采用了黄裳所推

荐的“颇古朴可爱”的“三条鱼”图案?

黄裳除了书话散文之外,在游记写作上也是颇为用心的。上世

纪80年代初,黄裳写了不少“游山玩水”的文章,颇为人称道,对

此,他自己也是很看重的。每编散文选集,黄裳总是将游记散文作

为重要篇目,诸如《过去的足迹》《好山好水》《黄裳自选集》等集子,

均是如此。黄裳的游记代表作还有《金陵五记》《新北京》《山川·历

史·人物》《晚春的行旅》等集子,其中文章的内容多为寻访古迹、凭

吊历史、搜求旧籍、领略山川,可谓后来流行一时的“文化大散文”

的滥觞。但黄裳的这些游记文章,区别于后来的“文化大散文”,还

在于其中有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深深的个人寄寓,试图在追寻

历史的过程中接通当下的现实,从而以他摇曳动人的笔触写出个

人的意见和态度,这是一份书生所抱有的情怀,也是一种文人所独

有的情结。可以说,黄裳的这些游记散文,绝不是摘抄一些历史的

典故,也绝不是简单空泛地谈论一些文化命题,而是带有鲜明的个

人态度和情绪的,这也正是黄裳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

黄裳的游记散文之佳,乃是有目共睹。倒是读范用先生编选

的《存牍辑览》时,发现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却是少人关注

的。黄裳在给范的信中曾屡次提及他的一个想法,即是编选一册

以《富春集》为书名的游记文集。后来大约是所编的内容过多,经

过一分为二才得以出版,也便是在香港三联书店出版的《山川·历

史·人物》和《晚春的行旅》。前者后来在内地的花城出版社出版,

改为《花步集》,后者则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列入该社策划的

“骆驼文丛”之中,但不知为何,《富春集》这个十分优美的书名却

一直未能采用。文集《晚春的行旅》中有一篇写于1981年10月1

日的游记《富春》,他说不仅仅因为这条江水有一个“非凡美丽的

名字,仿佛一提起就会梦见在烟峦云树中隐约出现的一位仪态万

方、丰神绝世的美人”,更重要的是,这条江水还与梁代吴均的《与

宋元思书》、元代画家黄子久的《富春山居图》和郁达夫的《钓台的

春昼》等名作有关。由此可见,黄裳拟命名的《富春集》,乃是有着

一种深深的文人寄托在其中的。想来若有有心人再编选其游记文

选,何不就用此书名呢?

最早得知作家张雅文要写一部关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报告文学,是第九次全国作代会期间。听到她的采访计划,大吃一惊。年逾七旬,曾做过心脏大手术,仍旧热情饱满地投入到

“行走的文学”中。她的激情,她的坚毅,她的担当,感动了当时在场的每一个人。在那之后,我一直惦记着这部“大书”,这样的题材是我们的文学少有碰触的,却又是当前我们社会的一大痛点。这些阳光背面的孩子,他们如何走向深渊?他们能否获得新生?和刚刚结束采访的张雅文交谈,能感觉到她难以平复的心绪,几个月来观察、采访、思考,让她感觉到一种特别迫切的力量在推着自己前行。

刘秀娟:之前听您讲过这个题材的创作计

划,感觉是一部需要花大力气的作品。是什么契

机让您开始观察和思考青少年犯罪问题?您自己

对这部作品有什么样的期待?

张雅文:我关注青少年犯罪问题由来已久。

当年,我的孩子还小,我家住在北方一座小城的

城乡结合部,治安很差,是当时有名的“贼城”。我

邻居家的好多孩子都因犯罪被判刑了。有的就在

我先生工作的法院判的,我家左边邻居的孩子被

判了4年,右边邻居的孩子因盗窃被人杀了,再

右边一家邻居的孩子在法庭审判时跳窗逃跑。我

每天提心吊胆地看着自己的孩子,不许他们出去

玩耍,很怕他们学坏。我就是从那时开始关注青

少年犯罪问题的,他们犯罪与环境与父母的管教

有着直接关系,犯罪与否仅一线之隔。小孩子懵

懂无知,大人稍一放松,他们可能就糊里糊涂地

犯罪了。

青少年犯罪问题很严峻,我希望自己能创作

出一部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作品。我采访的是

大墙内的青少年犯,思考的则是大墙外更多的年

轻人。孩子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少年强则

国家强。我不是出于猎奇的目的,而是本着一位

母亲、一位作家的良知,来对待这次采访和创作。

当然这对我来说,也是很大的挑战。

刘秀娟:您从什么时间开始采访?跑了多少

未成年犯管教所,采访了多少人?

张雅文:我是从2016年12月8日开始采访

的,前不久刚刚结束。前5个省市是先生陪我去

的,后来家里有事,就我一个人跑了,去过上海、浙

江、广东、广西、云南、陕西、内蒙、河北、山东、黑龙

江、北京11个省市的未成年犯管教所,以及山东

和黑龙江的两所女子监狱。这半年来采访了未成

年犯、监狱干警及未成年犯亲属等大约200人。

刘秀娟: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您的感

受肯定是非常复杂的。能简单给我们描述一下您

所经历的一些细节吗?比如,这些孩子会不会抵

触作家的采访?

张雅文:这是我创作30多年来,最刻骨铭心

的一次采访。一连数月,我走进监狱,倾听一个个

少年犯的故事,真是痛心。每天与那些满脸稚气

却背负着抢劫、杀人、强奸、运输毒品、组织卖淫

等各种罪行的少男少女面对面地交谈,倾听他们

讲述犯罪经历,探寻他们心灵深处的脉动,确实

是难以形容的触目惊心。

说起来,让这些未成年的孩子揭开自己最痛

苦的伤疤,触痛他们最隐秘的心灵深处,是一件

非常残酷的事。每当看到那些少年带着惶惑、迷

茫、甚至抵触的眼神走进来,我就像他们祖母一

样伸出手去,握着他或出汗或冰冷的小手,亲切

地唤他:“孩子,别害怕,坐下来,跟奶奶讲讲你的

故事。”有的孩子渐渐放松下来,有的孩子却紧张

得浑身发抖。有的孩子向我敞开了心扉,有的却

低着头迟迟不肯开口。有的少年讲到痛心处,忍

不住大哭。看到他们哭,我也跟着哭。他们跟我孙

女的年龄相仿,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我无论如何

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

这些少年虽然犯了罪,有的甚至是命案在

身,可是他们的错误人生,让我这个老母亲、老作

家不能不深思,不能不发出叩问:这些天真少年,

为什么会走到今天?这到底是谁之过?

刘秀娟:从您简单的介绍中,我能感觉到您

的采访涉及到各种类型的未成年犯。虽然个体的

不幸各不相同,但是这个过程中,您一定也在思

考一些共性的问题,肯定也努力去挖掘、分析、概

括犯罪的原因和根源吧?

张雅文:这是一个很深刻、很复杂的问题,不

是几句话所能说清楚的,更不是我这个作家所能

阐释明了的。我只能谈谈采访中遇到的各种令人

惊怵的案件,以及我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首先是社会大环境,中华民族优秀

的传统道德遭到破坏,存在着“一切向钱看”的扭

曲价值观,这是我们整个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

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做人底线,人性中的贪婪与

恶念,像魔鬼似的疯狂肆虐。采访中我发现,很多

孩子犯罪的教唆犯不是别人,而是他们的父母。

我采过的一个犯罪少年,父亲因贩毒被枪毙,母

亲被判死缓,他完全重复着父母的犯罪人生,因

贩毒被抓不久,女友生下一个男婴,而他才17

岁。他与父亲惟一不同是他犯罪时尚未成年,因

此没有被判处死刑,但是要在监狱里度过漫长的

铁窗生涯。我还采过一个女孩,父母组织妇女卖

淫,逼迫未成年的她寻找卖淫的少女。结果,女孩

因强迫卖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其父母分别

被判处十年半有期徒刑,一家三口全部被关在监

狱里,母女俩的监狱只有一墙之隔,少女却拒绝

见母亲,将母亲的来信全部撕掉,一封不留。这样

的案例并非个案。我采访到好几对父子或母女分

别被关在不同的监狱里。除了家长教唆之外,村、

屯、乡镇组成犯罪团伙也是一大特点,如制毒村、

贩毒村、制假村、抢劫村、利用幼童盗窃村……法

律上,未成年犯盗窃不会被判刑,有些人就利用

孩子去犯罪。一个刚满15岁的制冰毒少年犯,出

生在制毒村,他们村里几乎家家都参与制冰毒,

他是被亲属拉入伙的。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健全的家庭关系:母离

异、单亲家庭、留守儿童、隔代抚养、母爱缺失、溺

爱或暴力等诸多原因,都是导致未成年孩子犯罪

的重要原因。公安大学李玫瑾教授说:问题孩子

的家庭,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生而不养;二、养而

不教;三、教而不当。

我采访过一个少年,因强奸后掐死邻家一女

童而被判刑。我问他掐死女童时害不害怕?他说不

害怕,他还在女孩床上躺了半天呢。我问他后不后

悔?他说不后悔。我觉得这个少年对他人的生命毫

无怜惜之意,是一个冷酷无情、毫无人性的家伙。

然而,当我问到他的父母时,他却突然号啕大哭,

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我起身将他搂在怀里,让他趴

在我的胸前,他大哭了好一会儿才结结巴巴地说

出这样一番话:“俺、俺妈太苦了!俺、俺爸天天打

俺、打俺妈,往死里打!俺爸就知道喝酒、赌博……

俺被抓进来不久,俺爸也被判刑了,电信诈骗……

俺死了都无所谓……俺最心疼俺妈……呜

呜……”没想到这样一个冷酷无情的少年,对自己

的母亲仍有柔软的心,可见本性也许并非恶魔,是

家庭点燃了他性格中残暴的一面,他如此无视他

人的生命,正是源于其父亲同样无视他和母亲的

人权和生命。

刘秀娟: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少年

犯》,表现了改革开放之初青少年犯罪的社会问

题,曾轰动全国。相比过去,您认为现在的青少年

犯罪有什么不同的特征?

张雅文:一是暴力犯罪增多;二是网络环境

成了一个很大的诱因。这二者之间又是相互联

系的。我曾采访过一个少年犯,他从小遭受父亲

家暴,最终走上施暴的道路,最后致他人死亡。

这是一个很有思想的少年,他对我说出这样一

番人生感悟:“我从小遭受父亲的暴打,懵懵懂

懂地觉得,父亲打我就因为他强大。稍大一点,

上网又看到网上游戏全是打打杀杀的暴力,发

现只有强大的暴力才能打败对手,才能成为强

者;在学校,只有身强力大能打架的人才能称

霸;社会上混成老大的人,全是心狠手辣用暴力

解决问题的人物。于是,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世

界上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直到进了看守所,

我才第一次发现用暴力解决问题不行了,才第

一次发现能用法律来解决不公的问题。”他没有

讲出多么高深的理论,却道出了一个少年深受

暴力伤害与影响的切身体会。

好多辍学的少年都是从网吧走向犯罪的,上

网要用钱,吃饭要用钱,喝水要用钱,上网购置

“高档装备”要用钱。总之,少年没钱了,几个网吧

结识的哥们儿一商量:“抢!”犯罪就从这里开始

了。人所共知,网瘾已成为中国少年的一大公害。

一个醒悟的暴力犯罪少年,对我说出这样一句

话:“网络暴力害了我们这一代人。”

刘秀娟:社会环境也好,网络环境也好,都难

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彻底改变。对孩子来说,健全的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不能缺失的,它能给孩

子提供一层“保护膜”,让他们无论在什么样的环

境里,有判断、自省和自救的力量。您接触了这么

多孩子,对这个问题肯定也有自己的思考,作为个

体,我们应该如何尽可能地防范未成年犯罪?

张雅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采访中,几

乎所有的犯罪少年都会说出这样的话:“没想到

会犯法……”“想到犯法,但没想到会判这么

重……”几乎个个都是法盲。所以,家长和学校不

能光盯着分数,首先要教育孩子,要懂得做一个

遵纪守法的人,将来他们才能成为一名守法的公

民。

我不是教育方面的专家,只能根据采访中遇

到的普遍情况,向年轻的父母提两点建议:

第一,切记不要过分宠爱、娇惯孩子。采访中

我发现,相当多的犯罪少年都是从溺爱开始的,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一辈,都毫无节制地满足孩子

的一切欲望。毫无判断能力的孩子在这种环境中

长大,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世界就应该这样,

以自己为中心,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当他不能

得到满足时,其结果可想而知。这方面的例子太

多了。

第二、初中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是人生“转

型”的关键时刻,好多未成年犯都是在这阶段学

坏的,辍学、上网、结识社会混混,混入各种少儿

不宜的场所……希望父母要陪伴孩子度过这段

青春期。

另外,尤其要预防成年罪犯有预谋地利用孩

子的单纯善良实施犯罪。比如:上火车时,让未满

14周岁的孩子捎带毒品;让孩子寻找卖淫对象;

甚至让其充当打手,等等。总之,青少年教育问题

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应引起全社会高度的、全方

位的关注,避免悲剧发生。

凤鸣凤鸣··银鱼银鱼··富春富春

————

读黄裳札记

读黄裳札记

□□朱航满

朱航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