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堯斌 吳敏德 張鈺炯 撰 - hvac-net.org.t ·...

7
特稿 / 楊堯斌 吳敏德 張鈺炯 撰 16 冷凍空調&熱交換\100.11\第 103 期 建築能源管理系統中總熱傳係數影響的 觀察 - 線性矩陣不等式法 國家總能源消費量的一大部分是被建築物所耗用。開發最小化建築能耗的方法是很 重要的。本新方法使用了熱守恆方程式和基於線性二次調節器混合 H 2 H控制的線性 矩陣不等式來解決多變量控制問題。所獲得的控制增益代入到原來的熱系統,保證了整 個系統漸近穩定性。本文將探討總熱傳係數在此方法下對於溫度收斂和耗能的效應。這 將有助建築師選擇節能的牆壁、天花板、地板、門和窗戶的建材。 關鍵字:總熱傳係數,線性矩陣不等式,建築能源管理系統 1. 線性矩陣不等式的歷史發展和住 屋節能初論 2010 年美國能源部的報告,建築 物消耗掉總能源使用量的 2/5 。暖氣,通 風和空調( HVAC )在商業建築幾乎佔 了總消耗能源使用量的 2/3 和在住宅建 築超過總消耗能源使用量的 3/4 [1] 。能 源消耗最小化是建築能源管理系統裡一 個重要的議題。Dounis 等人回顧幾種建 築能源管理系統的控制技術,如比例、 積分和微分( PID )控制,模糊邏輯, 人工神經網絡和多代理控制 [2] Blasco 等人利用模型預測控制( MPC )與遺傳 算法來做溫室溫度控制[3] Paris 等人比 較了 PID PID 模糊邏輯控制和 PID- MPC 方法[4] 。關於建築節能管理系統, 在不改變任何設備下,對於能源消耗最 小化和系統穩定最佳控制方法,仍然有 發展的需要。線性矩陣不等式(LMI) 第一 次出現在 1890 年。 Lyapunov Lyapunov 方程式推出 LMI 1940 代,Lyapunov 方法應用在真實控制工程 問題。當時的 LMI 是用手算的。1960 代早期, KYP(Kalman-Yakubovich- Popov Lemma) 定理使用圖示法解 LMI 問題。1960 年代晚期,LMI 問題可以使 Algebraic Riccati Equation 解。 1980 年代早期很多 LMI 是可以藉由 凸規劃在電腦上解。1980 年代晚期為解 LMI 的內點法開始發展。1993 Gahinet and Nemirovskii MATLAB 寫了 本資料來源為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出版之冷凍空調&熱交換雙月刊,若有冷凍空調相關問題歡迎洽詢03-5914222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Sep-2019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特稿 /楊堯斌 吳敏德 張鈺炯 撰

    16 冷凍空調&熱交換\100.11\第103期

    建築能源管理系統中總熱傳係數影響的

    觀察-線性矩陣不等式法

    摘 要

    國家總能源消費量的一大部分是被建築物所耗用。開發最小化建築能耗的方法是很

    重要的。本新方法使用了熱守恆方程式和基於線性二次調節器混合 H2 和 H∞控制的線性矩陣不等式來解決多變量控制問題。所獲得的控制增益代入到原來的熱系統,保證了整

    個系統漸近穩定性。本文將探討總熱傳係數在此方法下對於溫度收斂和耗能的效應。這

    將有助建築師選擇節能的牆壁、天花板、地板、門和窗戶的建材。

    關鍵字:總熱傳係數,線性矩陣不等式,建築能源管理系統

    1. 線性矩陣不等式的歷史發展和住屋節能初論

    據 2010 年美國能源部的報告,建築物消耗掉總能源使用量的 2/5。暖氣,通風和空調(HVAC)在商業建築幾乎佔了總消耗能源使用量的 2/3 和在住宅建築超過總消耗能源使用量的 3/4 [1]。能源消耗最小化是建築能源管理系統裡一

    個重要的議題。Dounis 等人回顧幾種建築能源管理系統的控制技術,如比例、

    積分和微分(PID)控制,模糊邏輯,人工神經網絡和多代理控制 [2]。Blasco等人利用模型預測控制(MPC)與遺傳算法來做溫室溫度控制[3]。Paris 等人比較了 PID,PID 模糊邏輯控制和 PID-

    MPC 方法[4]。關於建築節能管理系統,在不改變任何設備下,對於能源消耗最

    小化和系統穩定最佳控制方法,仍然有

    發展的需要。線性矩陣不等式(LMI)第一次 出 現 在 1890 年 。 Lyapunov 從Lyapunov 方程式推出 LMI。 1940 年代,Lyapunov 方法應用在真實控制工程問題。當時的 LMI 是用手算的。1960 年代 早 期 , KYP(Kalman-Yakubovich-Popov Lemma) 定理使用圖示法解 LMI問題。1960 年代晚期,LMI 問題可以使用 Algebraic Riccati Equation 解。

    在 1980 年代早期很多 LMI 是可以藉由凸規劃在電腦上解。1980 年代晚期為解LMI 的內點法開始發展。1993 年 Gahinet and Nemirovskii 為 MATLAB 寫 了

    本資料來源為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出版之冷凍空調&熱交換雙月刊,若有冷凍空調相關問題歡迎洽詢03-5914222

  • 特稿

    冷凍空調&熱交換\100.11\第103期 17

    LMItoolbox。現在併入Robust toolbox 裡面。 Yakubovich 可說是 LMI之父。Lyapunov 是 LMI的祖父。本文採用基於

    線性二次調節器的混合

    H2&H∞控制、熱平衡能量守恆觀念以及線性矩

    陣不等式 [5]。新的多變量控制或許為複雜的建

    築節能管理系統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方

    法。

    2. 建築能源管理系統描述

    2.1 熱力學定律的應用

    熱力學第一定律是一個基本的能量

    守恆的例子。在控制容積內總內能隨時

    間變化等於總供給熱量進入邊界控制容

    積 Q 減去在邊界控制容積總作功W 。在本文其所做的作功是零,因等容過程是

    在固定牆面的房間。所提供的熱量進入

    房間表為 inQ ,所提供的熱量離開房間表為 outQ 。建築節能管理系統採用了熱平衡能量守恆。

    inin out

    dTmc Q Qdt

    (1)

    m 是控制體積質量(kg)在不同房間 的 對 角 矩 陣 , c 是 空 氣 比 熱 ( KJ/Kg℃)的對角矩陣, inT 是在不同房間室內溫度的列向量。 outQ 是在不同房間通過牆壁離開的熱量列向量是成正比於通過牆

    壁的溫差。

    0 ( )out in outQ UA T T (2)

    0UA 代表總傳熱係數(W/℃)在不

    同房間的對角矩陣。

    狀態空間形式為

    0 01UA UAx x u dmc mc mc

    . (3)

    , , , 和inin in outdTT Q Tdt

    分 別 重 新 表 示

    為 , ,x x u d 和 。

    他們全都是列向量。在 20℃條件下,空氣的比熱是 1.005(KJ/Kg℃),空氣的密度為 1.205 kg/m3[6]。

    2.2 控制法則

    u Kx (4)

    方陣 K 控制增益含有比例增益和具有反積分終結的積分增益。 u x和 為

    in inQ T和 列向量。主要是控制室內溫度。

    2.3 系統結構

    在本研究中,室外溫度和室內溫度

    由溫度計量得。設定溫度是用戶給的。

    有關設定溫度是從室內電器的溫控器給

    定的。此溫控器可能控制室內的冷氣或

    是暖氣設備。

    inTset_pointT ueoutT

    u

    cu su

    圖 1 控制流程圖

    本資料來源為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出版之冷凍空調&熱交換雙月刊,若有冷凍空調相關問題歡迎洽詢03-5914222

  • 特稿

    18 冷凍空調&熱交換\100.11\第103期

    3. 線性矩陣不等式

    3.1 線性二次型調節器設計

    建築能源管理系統的線性二次型調

    節器設計提供的性能指標 J 為輸出方程

    式,使得0

    ( )T TJ x Qx u Ru

    (5)

    x 是狀態變量,而 u 是控制輸入變量。矩陣 Q 和矩陣 R 是輸出方程式的內積係數矩陣。

    3.2 反積分終結積分器

    積分器降低了系統的穩態誤差,但

    積分飽和導致飽和的現象。在圖 1 的 su和 cu 的差乘以係數 ,然後加上誤差信號 e 當成是積分器的輸入。這個反積分終結可以抑制因積分器產生的積分飽和

    現象。一般來說,越大的 值,越快飽和收斂速度。可變結構(開關)的比例

    積分反積分終結方法在文獻[7] 裡介紹。在本系統, 0u 當 c fu K X 是在線性狀態, ( )c su u u 當 c fu K X 是飽

    和狀態。

    離散時間狀態空間方程與反積分終結

    重新排列式(3),離散時間動態方程式可以表示為狀態空間形式,

    2 1( 1) ( ) ( ) ( ) ( )sX k AX k B u k B u k B d k

    (6) 1( ) ( )z k C X k (7)

    X 代表狀態變量像是一些室內溫度

    iT 。u 表控制輸入包含回饋控制器增益

    fK ,反積分終結和設定溫度。 d 為室外

    溫度所造成的能量干擾,並 z 為參考輸出,像是控制法則後的室內溫度 iT 。

    3.3 基於混和型 H2H∞的線性矩陣不等式

    在 Lyapunov 穩定性理論,如果在式 6~7 存在對稱矩陣 TP P ,系統被認為是漸近穩定的。為了計算方便,讓我

    們設定 1P Y 。

    Lyaponov 函 數 ( )V k 被 假 定 為( ) ( )TX k PX k 。離散 Lyapunov 方程式可

    以表示如下,

    2 ( ) ( ) ( ) ( ) 0T TV d k d k z k z k

    其中 ( 1) ( )V V k V k (8)

    對於線性操作條件,LQR 問題的H∞公式為

    11 1 0T T TX Y C C A A X (9)

    對於飽和操作條件,LQR 問題的H∞公式為

    111

    1 11 1

    *0

    T TT

    T T

    Ts

    Y C C A A

    B A B B

    X u

    (10)

    對於線性操作條件,LQR 問題的 H2公式為

    1 11 1 0

    T T TX Y C C A Y A X (11)

    對於飽和操作條件,LQR 問題的H2 公式為

    1 11 1

    1 1

    *0

    T TT

    T T

    Ts

    Y C C A Y A

    B Y A B Y B

    X u

    (12)

    本資料來源為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出版之冷凍空調&熱交換雙月刊,若有冷凍空調相關問題歡迎洽詢03-5914222

  • 特稿

    冷凍空調&熱交換\100.11\第103期 19

    2 1 1 11 1 1( )T Td I B Y B B Y AX ,

    2 fA A B K , 1B B , 1C C and2 1

    1 1 1( )TY B I B . (13)

    2 1 1 11 1 1( ) ( )T T

    sd I B Y B B Y AX Bu ,

    fA A B K , 2B B B and 1C C

    (14)

    式子 13 是在線性操作條件和式子14 是在飽和線性操作條件。

    3.4 線性矩陣不等式表示式

    把所求得的控制器增益帶進式子 6和 7,最後結果顯示在不同房間的室內溫度。

    LMI 的 H∞範數在線性操作條件下可以表示為:

    21

    * * ** *

    00 *

    0 0

    T

    YAY Y

    B ICY I

    (15)

    LMI 的 H∞範數在飽和操作條件下可以表示為:

    21

    * * * *0 0 * * *

    0* *0 0 *

    0 0 0

    T

    Y

    AY B YB I

    CY I

    (16)

    LMI 的 H∞2 範數在線性操作條件下可以表示為:

    *0, 0

    XY

    B Y

    and * *

    * 00

    YAY YCY I

    (17)

    LMI 的 H2 範數在飽和操作條件下可以表示為:

    *0, 0

    XY

    B Y

    and

    * * *0 0 * *

    0*

    0 0

    Y

    AY B Y

    CY I

    (18)

    4. 模擬結果

    第一個房間的尺寸為 4m×4m×3.5m,門的尺寸為 2m×1m 以及兩扇窗的尺寸分別為 1m×3m 和 1m×2.5m。第二個房間的尺 寸 為 3.3m×4.3m×2.95m, 門 的 尺 寸 為2m×1m 以及窗的尺寸為 1m×1.5m。總傳熱係數 0UA 為兩個房間是 41.48 W/℃和27.2 W/℃。這個 0UA 數值仍然需要與台灣氣候條件相互驗證,此數值是從參考

    文獻[8]裡的數據計算得來。在這項研究中,這兩個房間位於台灣工研院新竹中

    興院區。該測試模擬了在兩個辦公室的

    一個工作日。這個測試是不需要任何附

    加設備。室內和室外的溫度可以從辦公

    室的任何降溫設備讀取。溫控器可以設

    溫度設定點。

    負載 1 和 2 分別表示在房間 1 和房間 2,民眾進入使房間溫度上升(圖 2 上半部)第一間辦公室上午上升 2.25℃,下午上升 3.00℃。第二間辦公室上午上升 3.00℃,下午上升 4.00℃。Tout是外界溫度。 TR1 和 TR2 分別為工作日中在辦公室 1 和辦公室 2 的溫度控制。開始設定溫度為 26℃,然後在較高的熱負荷中設定為 24℃。(圖 2 下半部)有兩個方案:PID(傳統 ;虛線)和 LMI(目前方法;實線)。

    本資料來源為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出版之冷凍空調&熱交換雙月刊,若有冷凍空調相關問題歡迎洽詢03-5914222

  • 特稿

    20 冷凍空調&熱交換\100.11\第103期

    在工作日,假設中午前比較少人

    來。下午是繁忙時間。辦公室的外界溫

    度是變化的(虛線點線),並假設最高

    溫度約在 13:00~15:00 之間。比較兩種方法,目前 LMI 方法比傳統 PID 方法更穩定。圖片顯示,一開始當有人進入辦

    公室時溫度暫時比較高。辦公室關門時

    溫控器就關閉。

    目前的研究有兩個房間。這種情況

    下在建築能源契約容量設定在 2 KW,就是每間 1KW。Qin 在這項研究假設能

    源供應控制取決於熱損失。從 Qin 的圖示,LMI 方法(實線)仍然比 PID(虛線)表現得更穩定。如果系統可以找到

    控制增益,該系統是漸進穩定(圖 3 上半部)。底部的圖顯示, PID 方法比LMI 方法用了更多電力。事實上,這是一個是在一個房間的冷房能力需求的數

    值計算,使用電力需要從電子產品的

    COP/ EER 來換算。電力乘以電子產品的運行小時成為千瓦小時(圖 3 下半部)。這是一般消費者有關能源使用量

    常見的計費單位。

    0 5 10 15 200

    2

    4

    6℃

    0 5 10 15 200

    2

    4

    6

    0 5 10 15 2025

    30

    35

    40

    45

    Time (hour)

    0 5 10 15 2025

    30

    35

    40

    45

    Time (hour)

    Load1 Load2

    Tr1-PIDTr1-LMITout

    Tr2-PIDTr2-LMITout

    圖 2 在房間 1和房間 2的熱負載和溫度控制

    0 5 10 15 200

    1000

    2000

    Wat

    t

    0 5 10 15 200

    1000

    2000

    0 5 10 15 200

    1

    2

    3

    Time (hour)

    kWh

    0 5 10 15 200

    1

    2

    3

    Time (hour)

    Qin1-PIDQin1-LMI

    Qin2-PIDQin2-LMI

    P2-PIDP2-LMI

    P1-PIDP1-LMI

    圖 3 在房間 1和房間 2的能源供應和電力消耗

    本資料來源為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出版之冷凍空調&熱交換雙月刊,若有冷凍空調相關問題歡迎洽詢03-5914222

  • 特稿

    冷凍空調&熱交換\100.11\第103期 21

    在本研究中,發現不同的總熱傳係

    數 0UA 會影響到結果,在有限的資料下,我們嘗試調整 0UA 來觀察其對溫度收斂性和每個初始階段耗電之影響。在

    本研究,採用了 0 / 3UA 、 0 / 2UA 、 0UA 和

    02UA 四種不同的值來觀察。圖 4 為 LMI控制在不同總熱傳係數 0UA 對於溫度收斂性的作用。發現越小的 0UA 會導致更接近設定溫度值,其中在 0 / 3UA 時只有與設定溫度 26℃差了 0.04℃和與設定溫度 24℃差了 0.06℃。在 02UA 時只有與設定溫度 26℃差了 0.18℃和與設定溫度24℃差了 0.21℃。在 PID 控制方面,其溫度收斂性為上下大幅震盪,此種溫度

    震盪會造成在室內的人員不舒服。而且其

    平均溫度與設定溫度的誤差值比較大。

    圖 4 不同總熱傳係數對應於設定溫度的收斂

    我們設定第一間房間,kWh error1為第一階段降溫時(從 29℃降到 26℃),PID 法比 LMI 法多的耗電量百分比。也設定 kWh error2 為第二階段降溫時(從 26℃降到 24℃),PID 比 LMI多的耗電量百分比。第二階段降溫時,

    其熱負載比較大。最後設定 kWh error final 為全天 PID 比 LMI 多的總耗電量百分比。圖 5 顯示越小的 0UA 會導致更多的節能百分比,尤其是一開始降溫。第

    一階段降溫其千瓦小時 PID 和 LMI 的差別接近 60%。第二階段降溫其千瓦小時PID 和 LMI 的差別超過 10%。

    圖 5 不同總熱傳係數對應於每階段初始耗電量

    在相同的總熱傳係數 0UA 下,設定溫度每增加 1℃在 LMI 方法下,所產生節能百分比的效應顯示在圖 6。在不同房間的效應或許不盡相同,但是其趨勢

    是一樣的。就是溫度設定越高,節能百

    分比越大。

    圖 6 每上升 1℃所產生的節能百分比

    5. 結論

    在本研究,有關建築節能管理控制

    系統的另一替代方法是結合熱力學第一

    定律方程式與 LMI 方法。真正的建築能源管理系統包含了許多複雜的元件在裡

    面,由於不同的熱負荷和環境溫度,這

    仍需要更多的研究。真正的建築能源管

    理系統總有幾個從幾電子產品和周邊環

    境來的熱源和熱損失。它可能會影響總

    節能率的積累。在建築物裡越多複雜的

    電子產品,越需要解決的耦合作用。結

    果顯示 LMI 方法為建築節能控制系統提供了一種新的替代方法。這方法是很容

    易檢驗整個系統的穩定性。因為只要可

    本資料來源為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出版之冷凍空調&熱交換雙月刊,若有冷凍空調相關問題歡迎洽詢03-5914222

  • 特稿

    22 冷凍空調&熱交換\100.11\第103期

    以算出增益值,就表示整個系統是漸進

    穩定。

    這項研究顯示建議的 LMI 方法比傳統的方法更有效和穩定。該建築一直使

    用集中控制系統,在同一時間控制一些

    區域性的電子產品。在不同的房間,不

    同的區域系統,局部負載應該有不同的

    耦合效應。傳統 PID 控制在沒有耦合效應時需要一間一間的調整控制參數。如

    果有耦合效應,它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

    調整控制增益。這種方法在更多電子設

    備下應更節能,因為它是一個最佳化的

    數學方法。這項研究未來在更多的假設

    和真實的實驗上還需要更進一步的觀

    察。

    從模擬結果顯示,LMI 很容易自動找到其對應的控制增益值。並且其溫度

    震盪比較小,對於日後舒適度研究有正

    面的意義。PID 需要一個一個房間去調節控制增益。在房間少的時候,是可以

    慢慢調節,但是尤其是在辦公大樓房間

    數增加很多,PID 的慢慢調節變成不適用。LMI 可以一次計算完後給定一組最佳控制增益值,是值得繼續探討的方法。

    有關第一階段節能比較明顯(圖 5),經過調整不同溫度來觀察(圖 6),可以發現第一階段溫度設定比較高。所以節能

    比較明顯。到後來節能效果不明顯(圖

    5 實線),由於 PID 其收斂效果,並沒有像 LMI 更接近設定溫度值,通常都高於 LMI 的趨近值,由於溫度高會比較節能(圖 6),造成總體節能百分比比較少。日後把舒適程度考慮,有關一般傳

    統方法所造成的震盪溫度,則會常常造成

    人員在室內的不舒服感超過 LMI 方法。

    觀察總熱傳係數 0UA 的效應,有助於建築師選擇適當節能的牆壁、天花

    板、地板、門和窗戶的建材。

    6. 誌謝

    本研究計畫承蒙經濟部能源局之能

    源基金所贊助,謹此誌謝。

    7. 參考文獻

    [1] US Department of Energy, http://buildingsdatabook.eren.doe.gov (2010)

    [2] Dounis, A. I., Caraiscos, C., “Advanced control systems engineering for energy and comfort management in a building environment- a review,”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 13 (2009) 1246-1261.

    [3] Blasco, X., Martinez, M., Herrero, J. M., Ramos, C., Sanchis, J., “Model-based predictive control of greenhouse climate for reducing energy and water consumption,” Computer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55 (2007) 49-70.

    [4] Paris, B., Eynard, J., Grieu, S., Talbert, T. Polit, M., “Heating control schemes for energy management in building,” Energy and building 42 (2010) 1908-1917.

    [5] Boyd, S., Ghaoui, L. E., Feron, E. and Balakrishnan, V., “Linear Matrix Inequalities in System and Control Theory,” Society for Industrial and Applied Mathematics (SIAM), 1994

    [6] Engineering toolbox, http://www.engineeringtoolbox.com

    [7] Hodel, A. S., and Hall, C. E., “Variable-Structure PID control to Prevent Integrator Windup,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48, 2, (2001)442-451.

    [8] Guidance sheet for conservatories, sunrooms, and extensions to dwelling, Down District Council, http://www.downdc.gov.uk/Home.aspx

    本資料來源為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出版之冷凍空調&熱交換雙月刊,若有冷凍空調相關問題歡迎洽詢03-59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