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 心态要好...

1
责编:宗 排版:程国英 校对:徐伟华 10 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热线电话 63488287 E-mail:[email protected] 1999年本科毕业后,我就进入吴 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而且一直在泌 尿外科岗位上,转眼也快 20 年了。门 诊、病房、手术成了我生活的重心。救 死扶伤,不只是一句赞美医生的动听的 话,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生与死 之间,也就是那么几分钟的事。 我们泌尿外科危重急症患者相对较 少,但有一件事至今历历在目:那真是 与时间赛跑,抢救过程惊心动魄。当我 们成功挽救一条生命后,真是感到舒心 和自豪! 记得那是 2015 年 7 月,一名 36 岁 的彭姓男子在工地上劳作时从 2 米多高 处跌下,左腰背着地。受伤后,患者先 到当地医院救治,提示左肾包膜下血 肿,保守治疗期间病情进一步加重,出 现休克症状,患者随即转诊到我院。 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正是周六的中 午 12 点多,大家都下班休息了。接到 急诊通知,我二话不说,赶紧投入抢 救。患者当时病情严重,到医院时面色 苍白、四肢湿冷、神志淡漠,心率大于 100次/分,血压低且仍在进行性下降 中。考虑患者处于失血性休克失代偿状 态,情况非常危急,医院立即开通了绿 色 通 道 , 各 科 室 (包 括 急 诊 科 、 检 验 科、输血科、泌尿外科及手术麻醉科) 通力协作。我和同事们对他实施输血、 输液扩容等抢救措施,同时,即刻进行 术前准备,10 分钟后,患者就进入了手 术室。术中我发现他左侧腹膜后有巨大 血肿,张力高,左肾中极近肾门处横 断,流血不止,无法行肾修补术。在这 紧急关口,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只能行 左肾切除术。其实,当时患者出血量已 达1900ml左右,术前处于休克失代偿 状态,幸好抢救及时,要是再晚十分 钟,可能人就抢救不过来了。手术结 束,参与抢救的各科室人员悬着的心、 绷紧的弦终于放松下来。 经积极抢救,患者病情稳定,恢复 良好,住院十天后就康复出院了。离院 前,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患者亲自送 来了一面锦旗,上书“妙手仁心,医德 高尚”。这么多年,我们科室收到的感谢 和锦旗已经数不清了,但这次经历给我 的印象尤为深刻,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在 对待急症危重病人抢救时,需要各科室 间的紧密协作,各抢救人员的同心协 力、争分夺秒,这样才能挽救患者于生 死一线之间。 那个周六,我们合力救回一条生命 口述: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陈建春 整理:本报记者 潘赟 通讯员 阮聪 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 心态要好 运动要慢 健康长寿是人们祝福时用得最 多的词语,但是想真正做到健康长 寿却有难度,这跟平时的生活习惯 有莫大关系。我们平时应该如何去 做呢?来听听国医大师的长寿秘 诀。 90岁高龄的国医大师张震是 我国研究中医证候学的先驱,他创 立了疏调气机学派,拟定疏调气机 汤调节气机。同时,他也用几十年 养成的生活习惯践行着自己的养生 之道。 饮食清淡,细嚼慢咽 张震每天 7 点钟左右起床,然 后吃早饭。每顿饭,张震会细嚼慢 咽用 30 分钟的时间吃完。他说细 嚼慢咽地进食,20~30分钟就可 以吃到七八分饱。“有些人狼吞虎 咽后总觉得吃不饱,其实已经吃过 量了。”张震认为,吃得多少,胃 会在 30 分钟后给出信号,所以不 妨在吃到30分钟时站起来走一 圈,这时候就会觉察到饱腹感,就 不会再吃了。为了保持这个最适宜 的度,张震原来进食都是看着墙上 的时钟,不过几十年过去了,张震 已经形成了规律,就不需要再盯着 时间了。 张震不仅是国医大师,更是家 里的一名做菜高手,他擅长做地道 的云南菜。家里任何一个人的厨艺 都敌不过张震的“老滇味儿”。患 者们也常说,张震开出的中药味道 不苦还很好喝。有个小患者吵嚷着 非要喝张震开的药:“张爷爷开的 药酸酸甜甜,挺好喝。”张震认 为,不管是治病的中药还是补充能 量的饮食,味道好挺重要。 运动适度,静心好眠 一般人会把“生命在于运动” 这句话挂在嘴边上,张震却认为, 运动不仅应适度,还不应剧烈。饭 后,张震会和老伴儿出门散散步。不 知情的人或许会以为,张震上了年纪 所以步履沉稳缓慢,其实几十年来, 张震一直缓步慢行,从不进行任何剧 烈运动。除了饭后的散步,张震几十 年来还一直坚持打太极拳。 除了适度运动,张震认为,良 好的睡眠对身体健康也非常重要。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有的很难入 睡,有的噩梦连连。张震认为,睡 觉之前首先要静下心来,不要心猿 意马。张震说,睡前可以试试按摩 劳宫穴、神门穴、神庭穴、印堂穴 四个穴位至酸麻胀痛后,就像是为 “神”收拾好了卧室,然后命令身体 从百会穴到涌泉穴放松,在这个过 程中就会不知不觉睡着了。 除此之外,张震的床头常放着 一碗“安神汤”。百合30克,加五 味子 2~5 克,煮好后可以在睡前饮 用,辅助睡眠。 恬淡心境,宠辱不惊 “忘记自己的年龄”是张震在和 云南的寿星医生魏淑珍(103岁去 世)请教养生之道时收获的长寿秘 诀。《老子》 有云:“吾有大患,及 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张 震从少年时就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 积淀。当魏淑珍说起此话时,张震 也顿悟:人要长寿,首先就不执着 顾忌自己的年龄及身体。 张震的另一个长寿秘诀就是跟 老伴儿抢着做家务活。张老说,做 家务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夫妻 及家庭之间的和睦,整个家庭的气 氛非常融洽,大家心情舒畅,自然 就少生疾病。 张震的养生之道:生活有度,心态平和 今年83岁的国医大师杨 春波,身材高大,鹤发童颜, 步履矫健,精神矍铄。他是怎 样保养身体,保持精力充沛的 呢?杨春波给出了自己的养生 秘诀: 饮食要定时、定量 人体脏腑器官的活动都有 一定的时间节律性,顺时养生 对于顺应脏腑时间节律,减少 疾病很有必要。杨春波十分注 意日常饮食的规律性,饮食既 定时,又定量。他每天早晨 7 点准时吃早餐,豆浆加四个花 卷,有时是用蛋花汤代替豆 浆;12点半到下午1点半吃 午饭,上班就在单位食堂吃, 基本上是“2两米饭+一份鱼 或肉+一碗汤+一小盘青菜”。 晚上 6 点半左右吃晚饭,简单 吃一些小米粥或面食,从来不 吃夜宵。中医认为,胃不和则 卧不安。杨春波指出,晚上吃 夜宵或晚餐过饱不仅加重胃肠 负担影响睡眠,还会导致其他 疾病的产生,不建议大家吃夜 宵或晚餐过饱、过晚。 除了正餐,他在家里和门 诊休息室会常备苏打饼干和脱 脂奶粉。早晨锻炼前,杨春波 会吃 2 片苏打饼干,喝 1 杯脱 脂牛奶;由于常坐诊到下午 1 点,上午10点钟时,他会重 复一次上述“套餐”;下午4 点,“套餐”会再重复一次。 他说:“吃几片苏打饼干,是 为了不处于空腹状态。这习 惯我坚持了十几年,有时去外 地开会,我都会带着苏打饼 干。”杨春波建议,老年人可 随身备些苏打饼干或者其他小 点心,以补充体力。另外,由 于老年人胃肠功能变弱,少食 多餐对于老年人也十分必要。 自创晨起如厕操 杨春波多年坚持早睡早 起,冬天早上5点半起床 (夏 天提早 0.5 小时),中午午休 1 小时,晚上 10 点半入睡。 每天起床前,他会先躺在 床上摩腹60下,推两侧肋部 50下,以促进排便。起床后, 用温开水冲服自己配的药粉 1 克,并空腹喝下。该药粉是将 西洋参、珍珠粉、田三七,按 照111 的比例磨成药粉而 成。然后就是上厕所,他会利 用如厕时间做穴位按摩,双手 擦脸 70 下,接着按摩睛明穴、 迎香穴、耳朵、风池穴各30 下,足三里穴50下,承山穴 70 下,自创了这一套晨起如厕 操。 兴趣广泛,知足常乐 杨春波兴趣十分广泛,喜 欢拉二胡、跳舞、集邮、养 花,还喜欢收集火柴盒。每到 一个地方,他都会捡一块当地 的石头作为留念,回来标记上 时间和地点,放在自己制作 的玻璃箱子里。“这些虽然都 是很普通的石块,但记录了 我的足迹,感觉还蛮有意思。” 他对记者说,脸上洋溢着幸福 和满足。 “笑对人生,以诚待人,用 心做事,知足常乐”是杨春波 的座右铭。“养生先要养心,就 是说的这个意思。”他说,只有 保持良好的心态,胃口就好, 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疾病就不 会产生,那么工作起来也会干 劲十足,不觉得累。 杨春波:养生要树立时间观念 第三届国医大师、重庆市中医 院主任医师段亚亭,从事中医临床 工作近 70 载,虽已 90 岁高龄,但 身体却很硬朗,如今仍坚持出诊。 谈及如何养生,段亚亭认为, 养生绝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只是老 年人身体虚弱,慢性病较多,所以 对养生想得最多,谈论也最多。实 际上养生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每个 人都要树立正确的养生观。 心态:忘记年龄 段亚亭说:“老年人要忘记年 龄,不要认为自己老了。当前社会 稳定,生活条件好,老年人活到百 岁已不是梦。” 段亚亭至今仍坚持每周出诊四 个半天,风雨无阻。这几年他听力 下降,坐诊时老伴则成了他的翻 译。每当出诊日,一大早,段老就 背上出诊包,在老伴的陪同下,赶 往市中医院名医馆去坐诊。 运动:“慢”和“稳” 段亚亭说,老年人要锻炼,但要 记住一个“慢”字。老年人骨质一般 都有些疏松,日常活动都要“慢”和 “稳”,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 最好的方式是慢走、打太极拳。 人常说人老脚先老,实际上人 老都是脏腑先衰老,气血不足,经 脉不通,体现在腿脚上就会走路脚 软,少气无力。老年人一跌倒,关 节、骨头最易损伤。段亚亭常说: 活动筋骨可以加速血液运行,减慢 衰老。多学习,勤动脑,关心国家 大事,多参加社会活动,可使大脑 细胞处于活跃状态,不易衰老。 每天早晚,段亚亭都会按摩一 下百会穴、印堂穴、膻中穴、关元 穴、涌泉穴、足三里穴等,这样有 利疏通人体各条经脉。 进补:气血先行 段亚亭在坐诊时,经常会遇到一 些盲目吃补药,不仅没有吃好反而有 不适感觉的患者。段亚亭说,调补身 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行。 目前老年人患癌数量居第一 位。如果气血经脉通畅,免疫功能 增强就可以减少肿瘤的生长,降低 癌症发病率。段亚亭建议,老年人 进补一定要从脏腑着手补气血,可 吃点活血化瘀、补肾和增强免疫功 能的药。 气血是人体生长发育和活动的 物质基础。老年人经常吃些黄芪、 石斛、当归、补肾胶囊、六味地黄 丸等补心、补气血和补脾肾的药 品。气血通畅,人体各器官就衰老 得慢一些,骨质就不易疏松,精力 就会充沛,身体就相对健康,寿命 就会延长。 段亚亭:调心态,慢运动,补气血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是新 安名医张一帖的第十四代传 人,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 者、“新安医学”研究的奠基 人之一,在中医教研方面作出 了杰出贡献。 现年86岁高龄的李老看 起来气色红润,身体健硕。 李老也曾有“不惑之年血脂 高,天命之年血压高,耳顺 之年血糖高”,40岁以前, 身体也有各种病:心血管 病、颈椎病……曾被医生判 定“要躺下不能动”。但现在 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仍然 身体健康,思维敏捷,辛勤地 为中医药事业发挥光和热。 究其长寿之道,除了遵循 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 惧、重视五脏之安和的养生法 则之外,还与李老坚持喝养生 药茶分不开。一杯保健茶,从 45岁开始,一喝就喝了几十 年。 李老的养生药茶配药很简 单,一共四味主药:第一味: 黄芪;第二味:黄精;第三 味:西洋参;第四味:枸杞 子。枸杞子具有滋肝补肾的作 用,而且西洋参也是对胃和脾 比较好的,加上黄芪疏经通 络,黄精补气补血,这样整个 养生茶就可以起到调和气血、 舒经活络的功效。如果长时间 饮用这种茶,无论是对身体还 是对精神都能起到很好作用, 而且还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因为喝此茶可以降低血 压、血糖、血脂,所以又被人 们叫作“三降”保健茶。“三 降”保健茶的喝法很有讲究, 首先是用大茶缸泡,泡好后要 用盖子盖一下,温热一下;其 次是反复多次泡喝,最好早上 泡,一直喝到晚上,喝完茶后 再将药吃下。 “三降”保健茶已成为李济 仁教授从医 60 年自我保养的精 髓。 (综合) 李济仁:养生坚持喝“三降”药茶 近两周,有家长反映,学校家长群里 请假的孩子比较多,而理由大同小异,基 本都是“感冒发烧、头痛咳嗽”。医生说, 气温逐渐降低,运动越来越少,除了常见的 感冒,一系列冬季疾病也随之而来…… 医生: 家中常备基本药物 早预防早治疗 走进医院,大厅里带着孩子排队挂号 的父母比以往多了不少。有的说,宝宝晚 上睡觉不安稳,还有点拉肚子;有的说, 孩子发高烧流鼻涕,整天无精打采。窗外 寒风习习,儿科门诊却热闹若市。 儿科专家介绍:“天气一冷,感冒的 孩子就会增多,特别是抵抗力偏弱的孩 子,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哮喘、皮 肤瘙痒等过敏性疾病,支气管炎、肺炎等 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也会有所上升。这也 是现阶段前来就诊的儿童中,主要的几种 疾病。” 在相关检查之后,如果病情不严重, 一般都会建议回家休养、按时吃药即可, 个别需要进一步观察和住院治疗。针对孩 子常见的病症,专家建议家长要注意以下 几点:首先,感冒是常见疾病,家长千万 别对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孩子,采取捂被子 等不科学方式。其次,针对感冒频繁,或 者有哮喘病史的孩子,建议家长根据主治 医生的医嘱,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预防, 若病症加重时及时就医。最后,在条件允 许的情况下,也希望家长养成每天给孩子 量一次体温的好习惯,关注孩子成长变 化,呵护孩子身心健康。 老师: 不提倡带病上学 因为身体更重要 “这么点小感冒算什么, 克服身体困难也得上学。”这 样的话,小时候的我们或许 都有听过。但随着生活水平 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在发 生着变化,而今,越来越多的 家长和老师,把孩子的身体 摆在第一位,缺一堂课不要 紧,孩子健康成长才是关键。 朋友圈里,一位妈妈发 出的照片引得纷纷点赞。照 片里,孩子贴着退烧贴,一 手打着点滴,一手做着试卷。细问得知, 孩子感冒发烧,引起感染,需要住院治疗 一周。孩子自尊心强,学习不愿落于人 后,起初不愿意住院,后来总催着爸妈打 电话给同学,说在医院也要把老师布置的 家庭作业做好。这样的孩子,固然值得表 扬,但老师们也坦言,希望孩子能以身体 为重,身体好了课程都是能补回来的。 老师们不提倡学生带病上学的原因除 了关心孩子的身体,当然还有其他的考 虑。“学校学生多,集体活动频繁,如果有 孩子身体不适,病原体很容易传染给身边 抵抗力差的同学。”儿科医生也提醒,“建 议孩子们冬季上学注意保暖,少坐电瓶车 等易受凉交通工具,切忌随意增减衣物, 勤洗手多喝水。老师们要注意教室环境的 整洁,营造通风良好的上课环境。” (据 《钱江晚报》) 近日,气温骤降。专家提醒,市民外 出要注意保暖,尤其这些地方冻不得。 头部 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 会丧失。尤其不宜晨起洗头,否则易受风 寒。 颈部 颈部有很多血管,受冷不利于脑部供 血,还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 腹部 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肚脐皮下没有 脂肪,易受风寒侵入。肚脐一旦受凉,腹 泻在所难免,若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 也易找上门。 关节 阴冷、潮湿的天气,关节保暖不当会 因风寒的袭击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 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脚部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 经脉都起源于脚。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 液流经的“路程”最长,所以人们常说: “脚冷,则全身冷。”全身若冷,病邪也会 乘虚而入。 (据 《广州日报》) 身体这些地方冻不得

Upload: others

Post on 25-Sep-2020

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 心态要好 运动要慢epaper.file.routeryun.com/wjrb/2017-12-18/P10/f0b... · 我国研究中医证候学的先驱,他创 立了疏调气机学派,拟定疏调气机

责编宗 芸排版程国英 校对徐伟华 102017年12月18日 星期一

热线电话63488287

E-mailjkgwt126com

1999年本科毕业后我就进入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工作而且一直在泌尿外科岗位上转眼也快20年了门诊病房手术成了我生活的重心救死扶伤不只是一句赞美医生的动听的话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知道生与死之间也就是那么几分钟的事

我们泌尿外科危重急症患者相对较少但有一件事至今历历在目那真是与时间赛跑抢救过程惊心动魄当我们成功挽救一条生命后真是感到舒心和自豪

记得那是2015年7月一名36岁的彭姓男子在工地上劳作时从2米多高处跌下左腰背着地受伤后患者先到当地医院救治提示左肾包膜下血肿保守治疗期间病情进一步加重出现休克症状患者随即转诊到我院

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正是周六的中午12点多大家都下班休息了接到急诊通知我二话不说赶紧投入抢救患者当时病情严重到医院时面色

苍白四肢湿冷神志淡漠心率大于100次分血压低且仍在进行性下降中考虑患者处于失血性休克失代偿状态情况非常危急医院立即开通了绿色通道各科室 (包括急诊科检验科输血科泌尿外科及手术麻醉科)通力协作我和同事们对他实施输血输液扩容等抢救措施同时即刻进行术前准备10分钟后患者就进入了手术室术中我发现他左侧腹膜后有巨大血肿张力高左肾中极近肾门处横断流血不止无法行肾修补术在这紧急关口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只能行左肾切除术其实当时患者出血量已达1900ml左右术前处于休克失代偿状态幸好抢救及时要是再晚十分钟可能人就抢救不过来了手术结束参与抢救的各科室人员悬着的心绷紧的弦终于放松下来

经积极抢救患者病情稳定恢复良好住院十天后就康复出院了离院前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的患者亲自送来了一面锦旗上书ldquo妙手仁心医德高尚rdquo这么多年我们科室收到的感谢和锦旗已经数不清了但这次经历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在对待急症危重病人抢救时需要各科室间的紧密协作各抢救人员的同心协力争分夺秒这样才能挽救患者于生死一线之间

那个周六我们合力救回一条生命口述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陈建春

整理本报记者 潘赟 通讯员 阮聪

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

心态要好 运动要慢健康长寿是人们祝福时用得最

多的词语但是想真正做到健康长寿却有难度这跟平时的生活习惯有莫大关系我们平时应该如何去做呢来听听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

90岁高龄的国医大师张震是我国研究中医证候学的先驱他创立了疏调气机学派拟定疏调气机汤调节气机同时他也用几十年养成的生活习惯践行着自己的养生之道

饮食清淡细嚼慢咽

张震每天7点钟左右起床然后吃早饭每顿饭张震会细嚼慢咽用30分钟的时间吃完他说细嚼慢咽地进食20~30分钟就可以吃到七八分饱ldquo有些人狼吞虎咽后总觉得吃不饱其实已经吃过量了rdquo张震认为吃得多少胃会在30分钟后给出信号所以不妨在吃到 30 分钟时站起来走一圈这时候就会觉察到饱腹感就不会再吃了为了保持这个最适宜的度张震原来进食都是看着墙上的时钟不过几十年过去了张震已经形成了规律就不需要再盯着时间了

张震不仅是国医大师更是家里的一名做菜高手他擅长做地道的云南菜家里任何一个人的厨艺都敌不过张震的ldquo老滇味儿rdquo患者们也常说张震开出的中药味道不苦还很好喝有个小患者吵嚷着非要喝张震开的药ldquo张爷爷开的药酸酸甜甜挺好喝rdquo张震认为不管是治病的中药还是补充能量的饮食味道好挺重要

运动适度静心好眠

一般人会把ldquo生命在于运动rdquo这句话挂在嘴边上张震却认为运动不仅应适度还不应剧烈饭

后张震会和老伴儿出门散散步不知情的人或许会以为张震上了年纪所以步履沉稳缓慢其实几十年来张震一直缓步慢行从不进行任何剧烈运动除了饭后的散步张震几十年来还一直坚持打太极拳

除了适度运动张震认为良好的睡眠对身体健康也非常重要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有的很难入睡有的噩梦连连张震认为睡觉之前首先要静下心来不要心猿意马张震说睡前可以试试按摩劳宫穴神门穴神庭穴印堂穴四个穴位至酸麻胀痛后就像是为

ldquo神rdquo收拾好了卧室然后命令身体从百会穴到涌泉穴放松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睡着了

除此之外张震的床头常放着一碗ldquo安神汤rdquo百合30克加五味子2~5克煮好后可以在睡前饮用辅助睡眠

恬淡心境宠辱不惊

ldquo忘记自己的年龄rdquo是张震在和云南的寿星医生魏淑珍(103岁去世)请教养生之道时收获的长寿秘诀《老子》有云ldquo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rdquo张震从少年时就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积淀当魏淑珍说起此话时张震也顿悟人要长寿首先就不执着顾忌自己的年龄及身体

张震的另一个长寿秘诀就是跟老伴儿抢着做家务活张老说做家务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夫妻及家庭之间的和睦整个家庭的气氛非常融洽大家心情舒畅自然就少生疾病

张震的养生之道生活有度心态平和

今年83岁的国医大师杨春波身材高大鹤发童颜步履矫健精神矍铄他是怎样保养身体保持精力充沛的呢杨春波给出了自己的养生秘诀

饮食要定时定量

人体脏腑器官的活动都有一定的时间节律性顺时养生对于顺应脏腑时间节律减少疾病很有必要杨春波十分注意日常饮食的规律性饮食既定时又定量他每天早晨7点准时吃早餐豆浆加四个花卷有时是用蛋花汤代替豆浆12点半到下午1点半吃午饭上班就在单位食堂吃基本上是ldquo2两米饭+一份鱼或肉+一碗汤+一小盘青菜rdquo晚上6点半左右吃晚饭简单吃一些小米粥或面食从来不吃夜宵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杨春波指出晚上吃夜宵或晚餐过饱不仅加重胃肠负担影响睡眠还会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不建议大家吃夜宵或晚餐过饱过晚

除了正餐他在家里和门诊休息室会常备苏打饼干和脱脂奶粉早晨锻炼前杨春波会吃2片苏打饼干喝1杯脱脂牛奶由于常坐诊到下午1点上午10点钟时他会重复一次上述ldquo套餐rdquo下午4点ldquo套餐rdquo会再重复一次他说ldquo吃几片苏打饼干是为了不处于空腹状态这习惯我坚持了十几年有时去外地开会我都会带着苏打饼干rdquo杨春波建议老年人可随身备些苏打饼干或者其他小点心以补充体力另外由

于老年人胃肠功能变弱少食多餐对于老年人也十分必要

自创晨起如厕操

杨春波多年坚持早睡早起冬天早上5点半起床(夏天提早05小时)中午午休1小时晚上10点半入睡

每天起床前他会先躺在床上摩腹60下推两侧肋部50下以促进排便起床后用温开水冲服自己配的药粉1克并空腹喝下该药粉是将西洋参珍珠粉田三七按照11049553110495531的比例磨成药粉而成然后就是上厕所他会利用如厕时间做穴位按摩双手擦脸70下接着按摩睛明穴迎香穴耳朵风池穴各 30下足三里穴50下承山穴70下自创了这一套晨起如厕操

兴趣广泛知足常乐

杨春波兴趣十分广泛喜欢拉二胡跳舞集邮养花还喜欢收集火柴盒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捡一块当地的石头作为留念回来标记上时间和地点放在自己制作的玻璃箱子里ldquo这些虽然都是很普通的石块但记录了我的足迹感觉还蛮有意思rdquo他对记者说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ldquo笑对人生以诚待人用心做事知足常乐rdquo是杨春波的座右铭ldquo养生先要养心就是说的这个意思rdquo他说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胃口就好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疾病就不会产生那么工作起来也会干劲十足不觉得累

杨春波养生要树立时间观念

第三届国医大师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段亚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70载虽已90岁高龄但身体却很硬朗如今仍坚持出诊

谈及如何养生段亚亭认为养生绝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只是老年人身体虚弱慢性病较多所以对养生想得最多谈论也最多实际上养生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养生观

心态忘记年龄段亚亭说ldquo老年人要忘记年

龄不要认为自己老了当前社会稳定生活条件好老年人活到百岁已不是梦rdquo

段亚亭至今仍坚持每周出诊四个半天风雨无阻这几年他听力下降坐诊时老伴则成了他的翻译每当出诊日一大早段老就背上出诊包在老伴的陪同下赶往市中医院名医馆去坐诊

运动ldquo慢rdquo和ldquo稳rdquo段亚亭说老年人要锻炼但要

记住一个ldquo慢rdquo字老年人骨质一般都有些疏松日常活动都要ldquo慢rdquo和

ldquo稳rdquo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最好的方式是慢走打太极拳

人常说人老脚先老实际上人老都是脏腑先衰老气血不足经脉不通体现在腿脚上就会走路脚

软少气无力老年人一跌倒关节骨头最易损伤段亚亭常说活动筋骨可以加速血液运行减慢衰老多学习勤动脑关心国家大事多参加社会活动可使大脑细胞处于活跃状态不易衰老

每天早晚段亚亭都会按摩一下百会穴印堂穴膻中穴关元穴涌泉穴足三里穴等这样有利疏通人体各条经脉

进补气血先行段亚亭在坐诊时经常会遇到一

些盲目吃补药不仅没有吃好反而有不适感觉的患者段亚亭说调补身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行

目前老年人患癌数量居第一位如果气血经脉通畅免疫功能增强就可以减少肿瘤的生长降低癌症发病率段亚亭建议老年人进补一定要从脏腑着手补气血可吃点活血化瘀补肾和增强免疫功能的药

气血是人体生长发育和活动的物质基础老年人经常吃些黄芪石斛当归补肾胶囊六味地黄丸等补心补气血和补脾肾的药品气血通畅人体各器官就衰老得慢一些骨质就不易疏松精力就会充沛身体就相对健康寿命就会延长

段亚亭调心态慢运动补气血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是新安名医张一帖的第十四代传人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ldquo新安医学rdquo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医教研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现年86岁高龄的李老看起来气色红润身体健硕李老也曾有ldquo不惑之年血脂高天命之年血压高耳顺之年血糖高rdquo40 岁以前身体也有各种病心血管病颈椎病helliphellip曾被医生判定ldquo要躺下不能动rdquo但现在这位已是耄耋之年的老人仍然身体健康思维敏捷辛勤地为中医药事业发挥光和热

究其长寿之道除了遵循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惧重视五脏之安和的养生法则之外还与李老坚持喝养生药茶分不开一杯保健茶从45岁开始一喝就喝了几十年

李老的养生药茶配药很简

单一共四味主药第一味黄芪第二味黄精第三味西洋参第四味枸杞子枸杞子具有滋肝补肾的作用而且西洋参也是对胃和脾比较好的加上黄芪疏经通络黄精补气补血这样整个养生茶就可以起到调和气血舒经活络的功效如果长时间饮用这种茶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对精神都能起到很好作用而且还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因为喝此茶可以降低血压血糖血脂所以又被人们叫作ldquo三降rdquo保健茶ldquo三降rdquo保健茶的喝法很有讲究首先是用大茶缸泡泡好后要用盖子盖一下温热一下其次是反复多次泡喝最好早上泡一直喝到晚上喝完茶后再将药吃下

ldquo三降rdquo保健茶已成为李济仁教授从医60年自我保养的精髓

(综合)

李济仁养生坚持喝ldquo三降rdquo药茶

近两周有家长反映学校家长群里请假的孩子比较多而理由大同小异基本都是ldquo感冒发烧头痛咳嗽rdquo医生说气温逐渐降低运动越来越少除了常见的感冒一系列冬季疾病也随之而来helliphellip

医生家中常备基本药物

早预防早治疗

走进医院大厅里带着孩子排队挂号的父母比以往多了不少有的说宝宝晚上睡觉不安稳还有点拉肚子有的说孩子发高烧流鼻涕整天无精打采窗外寒风习习儿科门诊却热闹若市

儿科专家介绍ldquo天气一冷感冒的孩子就会增多特别是抵抗力偏弱的孩子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疾病哮喘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疾病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也会有所上升这也是现阶段前来就诊的儿童中主要的几种疾病rdquo

在相关检查之后如果病情不严重一般都会建议回家休养按时吃药即可个别需要进一步观察和住院治疗针对孩子常见的病症专家建议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感冒是常见疾病家长千万别对发生过高热惊厥的孩子采取捂被子等不科学方式其次针对感冒频繁或者有哮喘病史的孩子建议家长根据主治医生的医嘱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预防若病症加重时及时就医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希望家长养成每天给孩子量一次体温的好习惯关注孩子成长变化呵护孩子身心健康

老师不提倡带病上学因为身体更重要

ldquo这么点小感冒算什么克服身体困难也得上学rdquo这样的话小时候的我们或许都有听过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而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和老师把孩子的身体摆在第一位缺一堂课不要紧孩子健康成长才是关键

朋友圈里一位妈妈发出的照片引得纷纷点赞照片里孩子贴着退烧贴一手打着点滴一手做着试卷细问得知孩子感冒发烧引起感染需要住院治疗一周孩子自尊心强学习不愿落于人后起初不愿意住院后来总催着爸妈打电话给同学说在医院也要把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做好这样的孩子固然值得表扬但老师们也坦言希望孩子能以身体为重身体好了课程都是能补回来的

老师们不提倡学生带病上学的原因除了关心孩子的身体当然还有其他的考虑ldquo学校学生多集体活动频繁如果有孩子身体不适病原体很容易传染给身边抵抗力差的同学rdquo儿科医生也提醒ldquo建议孩子们冬季上学注意保暖少坐电瓶车等易受凉交通工具切忌随意增减衣物勤洗手多喝水老师们要注意教室环境的整洁营造通风良好的上课环境rdquo

(据《钱江晚报》)

寒冷冬季给孩子多一点健康呵护

近日气温骤降专家提醒市民外出要注意保暖尤其这些地方冻不得

头部头为诸阳之会如果保护不好阳气

会丧失尤其不宜晨起洗头否则易受风寒

颈部颈部有很多血管受冷不利于脑部供

血还易引起有肺部症状的感冒 腹部腹部有很多重要经脉肚脐皮下没有

脂肪易受风寒侵入肚脐一旦受凉腹

泻在所难免若长期受凉泌尿系统疾病也易找上门

关节阴冷潮湿的天气关节保暖不当会

因风寒的袭击出现发凉麻木酸痛不适等症状久而久之会引起慢性风湿性关节炎

脚部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肾和脾胃的

经脉都起源于脚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ldquo路程rdquo最长所以人们常说

ldquo脚冷则全身冷rdquo全身若冷病邪也会乘虚而入 (据《广州日报》)

身体这些地方冻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