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 daoist.org · 典盡心盡力。...

7
弘道 2008 年第4 期 / 總第 3 7 期 86 儀法術 保生大帝原為福建漳、泉交界— —青、白礁一帶的重要民間信仰神祇。 在明清時期,大量移民來台的漢人,為 了在新的土壤上開墾,並且祈求平安順 利,基本上群聚在同一個村莊,彼此互 相照顧,共同面對新環境的挑戰。因 此,在家鄉求取並攜帶共同信仰守護神 的香火建立小廟,並在神明聖誕日,舉 辦祭祀活動。由於彼此之間的共識,鄉 民組成了神明會,為保生大帝神轎護 轎、抬轎,由各姓氏族共同或輪流出 資,開演籌神戲,這一切不僅撫慰了移 民的心靈,而且滿足了安全的精神需 求。由此,廟宇也自然成為移民社會的 信仰據點及活動中心。 清乾隆初年,有大批福建同安人 移民來台開墾。到乾隆中葉,台灣北部 便形成了「大浪泵莊」,而後更名為 「大隆同」。「隆」有興盛的意思, 「同」意指「同安人」。「大隆同」 正處於地靈人傑之處,環境清靜,文人 碩儒輩出,在街東又有一處龍峒山 (舊圓山動物園),山形似龍,「大 隆同」正好位於龍尾處,所以又將 「大隆同」改為「大龍峒」,以使名 實相符。保安宮就建在大龍峒地區,因 為是福建泉州同安人所蓋,所以廟名取 為保安宮,有「保佑同安人」的意 思。乾隆七年(1742),同安鄉民初 次到大龍峒開墾,當地氣候不穩,瘴癘 疫疾四起,許多人因水土不服而死亡, 於是回到福建泉州同安白礁的慈濟宮 「乞靈分火」,將他們信仰的守護神 保生大帝迎請至大龍峒奉祀。當時生活 困苦,人力不足,鄉民只能用木造架設 簡陋小廟供奉。據說保生大帝有求必 應,時常顯靈濟世助人。當地村民因感 念保生大帝的德澤,便於乾隆二十年 (1755)共同籌資將小廟翻修為稍大 的公廟。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至今已有兩百 多年的歷史,供奉的主神為保生大帝, 又稱吳真人、大道公,俗名吳本(音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闕麗美 台灣台北市人

Upload: others

Post on 26-Aug-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弘道 2008 年第 4 期 / 總第 37 期86

    科儀法術

    保生大帝原為福建漳、泉交界—

    —青、白礁一帶的重要民間信仰神祇。

    在明清時期,大量移民來台的漢人,為

    了在新的土壤上開墾,並且祈求平安順

    利,基本上群聚在同一個村莊,彼此互

    相照顧,共同面對新環境的挑戰。因

    此,在家鄉求取並攜帶共同信仰守護神

    的香火建立小廟,並在神明聖誕日,舉

    辦祭祀活動。由於彼此之間的共識,鄉

    民組成了神明會,為保生大帝神轎護

    轎、抬轎,由各姓氏族共同或輪流出

    資,開演籌神戲,這一切不僅撫慰了移

    民的心靈,而且滿足了安全的精神需

    求。由此,廟宇也自然成為移民社會的

    信仰據點及活動中心。

    清乾隆初年,有大批福建同安人

    移民來台開墾。到乾隆中葉,台灣北部

    便形成了「大浪泵莊」,而後更名為

    「大隆同」。「隆」有興盛的意思,

    「同 」意指「同 安人 」。「大 隆同 」

    正處於地靈人傑之處,環境清靜,文人

    碩 儒輩 出 , 在 街 東 又 有 一 處 龍 峒 山

    (舊圓山動物園),山形似龍,「大

    隆 同」 正 好 位 於 龍 尾 處 , 所 以 又 將

    「大隆同」改為「大龍峒」,以使名

    實相符。保安宮就建在大龍峒地區,因

    為是福建泉州同安人所蓋,所以廟名取

    為 保安 宮 , 有 「 保 佑 同 安 人 」 的 意

    思。乾隆七年(1742),同安鄉民初

    次到大龍峒開墾,當地氣候不穩,瘴癘

    疫疾四起,許多人因水土不服而死亡,

    於是回到福建泉州同安白礁的慈濟宮

    「乞靈分火」,將他們信仰的守護神

    保生大帝迎請至大龍峒奉祀。當時生活

    困苦,人力不足,鄉民只能用木造架設

    簡陋小廟供奉。據說保生大帝有求必

    應,時常顯靈濟世助人。當地村民因感

    念保生大帝的德澤,便於乾隆二十年

    (1 75 5 )共同籌資將小廟翻修為稍大

    的公廟。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至今已有兩百

    多年的歷史,供奉的主神為保生大帝,

    又稱吳真人、大道公,俗名吳本(音

    台北大龍峒保安宮

    闕麗美 台灣台北市人

  • 87弘道 2008 年第 4 期 / 總第 37 期

    滔),字華基,號雲東,生於宋朝太平

    興國四年(979)農曆三月十五日,福建

    泉州同安白礁人。吳真人對醫道有精闢

    的見解,他濟世救人無數,被後人奉為

    「醫神」1。其神威顯赫的事跡,除了可

    以從中國歷朝的封懿表得知外2,還能

    夠從台灣眾多的以保生大帝為主神的廟

    宇 3 得到佐證。

    早期地方公廟例行性的神明聖誕

    慶典活動,是由信徒們自發性組成的

    「神明會」負責操辦的。保安宮的神

    明會稱之「力士會」。對於虔誠的信

    徒來說,於保生大帝聖誕時為聖駕繞境

    抬轎,這是一種榮譽。力士會人員主要

    包括信徒、頭家、爐主等,爐主的職責

    是代表全體信徒主持祭祀典禮,並且負

    責收取祭祀費用,頭家則協助爐主推動

    各項祭祀工作。頭家、爐主大多有任期

    制,由信徒輪流擔任。信徒每年於固定

    時間在神明面前以擲「筊」成筊最多

    的為爐主,擔當力士會的主要工作。目

    前保安宮的力士會共有十一個單位,為

    老祖、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

    祖、保安祖、平安祖、白礁祖、中壇元

    帥及五穀先帝等,保安宮力士會,其發

    展的先後不一,其中老祖及二祖力士會

    歷史最悠久,其建爐時間已超過一百

    年;三祖是鎮殿祖,不能出宮繞境,無

    須力士抬轎,自然無力士會,但在第六

    屆董事長呂學輝同意下,三祖可以出宮

    繞境,而組成三祖力士會,它的歷史比

    老祖、二祖、四祖力士會都短;而四祖

    力士會2004年剛好為百周年4,各力士

    會為感謝上蒼以及諸神庇佑,並祈求風

    調雨順、國泰民安,為保生大帝聖誕祭

    典盡心盡力。

    每逢保生大帝的聖誕,各姓氏族

    為了報答保生大帝的保佑,共同出資開

    演籌神戲。如《台北保安宮專志》記

    載:「初五張、初六池頭夫人、初七

    陳、初八黃、初九蔡、初十杜、十一眾

    莊、十二連、十三鄭、十四王、十五大

    三獻禮

  • 弘道 2008 年第 4 期 / 總第 37 期88

    道公、十六周、十七林、十八李、十九

    楊、二十葉、廿一無、廿二無、廿三媽

    祖婆、廿六許、廿八吳」5 。從這段記

    載可知,在當時保生大帝祭祀圈信徒諸

    姓中,以張姓勢力最為雄厚。於保生大

    帝聖誕時,張姓酬神演戲打頭陣,故居

    其首,其次為陳姓,至於吳姓,因為是

    保生大帝的後代而排序在最後,亦表自

    謙的意思。

    除了保生大帝聖駕繞境以及籌神

    戲外,信徒們還在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日

    上午九時神明聖誕日舉行「保生大帝

    聖誕祭典」儀式,計有三十四個程式

    的三獻古禮,擊鼓三聲後,正式展開隆

    重又莊嚴肅穆的儀式。在儀式進行過程

    中,有台北保安宮國樂團擔任祭典樂的

    伴奏。如為配合「迎神」、「進饌」

    程式,編寫「真人之曲」;配合「上

    香 」 程 式 的 樂 頌 , 編 寫 「 悲 願 之

    曲 」 ; 配 合 「 獻 禮 」 及 「 兮 禮 」 程

    式,編「獻禮之曲」等,皆是仿孔廟

    祭典者6。保安宮合唱團團員則虔誠唱

    頌《保生大帝靈跡歌》,帶動著參與

    者感念、追思保生大帝,據說於冥冥之

    中神澤廣惠,其場面隆重又賦意義。

    由於經濟的起飛,人們生活水平

    不斷提高,對精神層面的需求相對增

    加,尤其在文化藝術上的追求更是如

    此。為了滿足人們的心願和提升廟宇形

    象,保安宮組織者在 1994 年隆重舉辦

    「保生文化節」,結合傳統宗教與現

    代藝文活動,拉開轉型的序幕,這不僅

    表達了信徒崇敬保生大帝的情感,而且

    推動了傳統民俗活動與現代文藝相結

    合,此為保安宮「宗教與民俗文化」

    結合轉型成功的第一步。 2 0 0 0 年至

    2004 年,保安宮全體信徒更加精益求

    精,如 2 0 0 2 年廟方以重建「豐美厚

    實」的民俗傳統作為主要方針, 2003

    年以「保安宮民俗藝術節」為主軸,

    2004 年以「傳統‧願景‧新文化」為

    主 題 , 舉 行 長 達 一 個 月 的 「 家 姓

    戲」、祭典、繞境踩街、放火獅等傳

    統宗教文化活動,恢復「過火」祈福

    的民俗,積極推動古跡導覽、義診、寫

    生、攝影美展、慶成醮等,時間長達二

    個月之久(農曆三月初五至農曆五月

    二日),內容設計具有傳統與現代相

    容並蓄,突破過去的窠臼,從而使廟宇

    文化轉型成功,促使台北保安宮成為台

    北市廟宇慶典文化活耀的焦點。其主要

    活動形式有如下數端:

    (一)家姓戲

    早期的傳統信仰習慣表明,宮廟

    會在神明聖誕的日子酬神演戲;但是,

    整個慶典活動並不限定只能在神明生日

    當天,而是以神明聖誕的日子為「正

    日」,將慶祝活動往前或往後拉長。

    換句話說,也就是正日的慶祝內容是最

    為熱鬧、最為重要的。對酬神演戲者來

    說,當天屬於該活動最重要的人物,通

    常是以該年的值年「爐主」為中心,

    其餘請戲者,聘請野台(露天演出)

    戲班演出的日子則安排在正日前後。因

    此,參與慶祝活動的野台戲演出可以從

    一天延伸成數十天。

  • 89弘道 2008 年第 4 期 / 總第 37 期

    道仙神教

    大龍峒保安

    宮是福建泉州同

    安人共同出資興

    建 的 廟 宇

    (1 7 4 2 ),福建

    泉州同安人為了

    感念保生大帝的

    神恩,於每年的

    農曆三月十五前

    後,舉行酬神演

    戲 , 亦 即 家 姓

    戲。早在清道光

    十年(1830),信仰者就依照慣例,以

    張、陳、黃、蔡、杜、莊、鄭、王、

    周、林、李、楊、葉、許、吳幾個姓氏

    的次序,輪流出錢聘請戲班開演,答謝

    保生大帝的恩澤,促進宗族間的認同及

    凝聚。由於種種原因,目前在台灣繼續

    保持傳統家姓戲者只剩台北保安宮及台

    中南屯萬和宮了。近年來,因為聚落型

    態變遷,社會生活習慣改變,家姓戲的

    形式儼然受到考驗,但為了重現鄉情濃

    厚的野台文化,也為了更積極地用文化

    凝聚整個大龍峒社區,保安宮通過邀約

    表演團體陸續登場,呈現傳統戲曲大匯

    演的新民俗文化熱潮。在祭典過程中,

    歌仔戲、高甲戲、布袋戲和南管等地方

    戲曲的表演活動,也讓家姓戲呈現出新

    的文化面貌。

    (二)藝陣表演

    作 為 「 藝 閣 」 與 「 陣 頭 」 的 合

    稱,「藝陣」是傳統民俗廟會不可或

    缺的表演活動。藝閣或稱花車,其型以

    車裝閣,上面安排民間傳說故事、人

    物;陣頭乃指民俗表演團體,如十二婆

    姐等。民間藝陣與台灣農業社會的信仰

    有關,昔日村民於地方神明聖誕時展開

    沿途的技藝表演,其目的最主要的是叩

    謝神恩,但也可以達到休閒和鍛煉身體

    的目的。保安宮為提升宗教文化與民俗

    藝術,特別邀請許多瀕臨失傳的陣頭,

    如台南中洲高蹺陣、高雄佛音跳鼓陣、

    雲林大廓花鼓陣、台南新營十二婆姐

    陣、白龍庵十家將、內門聖賢宮宋江陣

    等六個陣頭參與活動,先在廟前廣場進

    行兩小時的藝陣競技匯演,並請民俗專

    家至現場解說,這不僅炒熱廟會活動,

    而且讓參與的人享受豐饒的文化知性饗

    宴 7 。

    (三)繞境踩街

    繞境是神明在聚落境內繞行的意

    思 , 表 示 以 神 靈 之 力 保 佑 「 合 境 平

    安」。台北三大廟會之一的「大道公

    生迎熱鬧」,百年來熱力不減。保生

    大帝聖誕繞境,依例於每年農曆三月十

    四日舉行,這也是保生文化祭的重頭戲

    家姓戲

  • 弘道 2008 年第 4 期 / 總第 37 期90

    之一。從下午一時起,市長親自到場,

    為各贊助宮廟、軒社與力士會頒發感謝

    狀,之後宣佈繞境活動開始,駕前老報

    兵「報馬仔」首先開道,表示神明的

    聖駕將進行巡視,報馬仔頭戴斗笠,手

    提銅鑼,腳穿草鞋,臉上塗著時下流行

    的「曬傷妝」,表示一路走來頗為辛

    苦,其模樣十分逗趣,增添了繞境踩街

    的熱鬧氣氛。之後土地公、頭旗車陸續

    跟 上 , 開 路 牌 寫 著 「 迴 避 」 和 「 肅

    靜」,昭告所有居民,神明已出巡,

    繞境賜福。接著各個往來宮廟、軒社、

    民俗藝陣、保安宮各力士會、保安宮志

    工旗隊、保安宮國樂團等單位約六十支

    繞境團體,沿著繞境踩街的路線,大夥

    隨著保生大帝神轎巡視大龍峒、大稻埕

    地區的大街小巷,所行之處亦展開藝陣

    表演。各家藝陣團體,將看家本領,奮

    力使出較勁,互競高下,俗語「輸人

    不輸陣,輸陣歹看面」,正是此等活

    動的最佳寫照8。在遶境踩街中,藝陣

    在各境內小廟、神壇前做定點表演,一

    路上居民鳴炮迎接神明的來到,擺著香

    案供品,祈求神明予以賜福。此繞境踩

    街,象徵著驅邪納福、保境安民。隨著

    繞境隊伍陸續返回廟前,大龍峒金獅團

    熱鬧開場後,緊接著就是放火獅的活

    動。首先由二十一響禮炮揭開序幕,之

    後由台南鹽水蜂炮師傅製作的九尺高火

    獅被點燃,數萬支的二十餘種蜂炮霎時

    傾巢而出,奔向夜空,尖銳呼嘯的蜂鳴

    震耳欲聾,短短數十分鐘內萬箭齊發、

    奔竄迸射。保安宮的繞境踩街活動已漸

    漸形成一種整齊、莊重、多元、審美、

    熱鬧的優質藝陣表演。

    (四)過火

    過火是民間信仰主神聖誕時的慣

    有儀式,人們相信「過火」能除去穢

    氣以及去煞解厄,同時增添神明的威赫

    靈力。作為神明聖誕慶典活動達到高潮

    的標誌,保安宮的「滌罪過火淨身」

    儀式當然也是台北都會區碩果僅存的,

    它保留著古泉州府同安縣的「原鄉」

    特色9,看起來特別耐人尋味。由於保

    安宮主神保生大帝神格極高,廟開為五

    門之尊,兩百多年來,以一種隆重肅穆

    的象徵儀式,作為對神明虔誠崇敬的表

    達。在過火儀式進行前,保安宮駐宮道

    長首先請示保生大帝有關過火的時間及

    方向、聖駕巡境、置薪材等流程步驟,

    皆不草率馬虎。體現了信徒們虔誠維持

    百年傳統習俗和秉持「敬神如神在」

    的精神。火龍的形成,首先綁數把香,

    成數堆倒立圓錐型後,再放入大量木

    炭,引燃束香,等待木炭燒至通紅時,

    再鋪上第二層木炭,然後以鐵管來回將

    火龍推平成約十公尺長火龍。時刻一

    到,道長先祭五方神將、兵路,誦經祝

    禱,告知神明,以保境域聖潔澄明。保

    安宮各力士會爐主、頭家懷著虔誠和敬

    畏心,整裝待發,火龍上灑下一層層鹽

    巴,頓時煙霧四起,炭削飛揚,由打著

    赤腳的保安宮道長開路,再由各力士會

    爐主、執令旗者、抬神輿者,一一赤腳

    跑過稍紅的火龍,過程緊張又刺激。壓

    軸的是請五營神將過火,宣佈過火圓

    滿,圍觀信眾響起陣陣歡呼和掌聲。過

    火儀式完成,火龍撲滅。有備而來的參

    與信眾,手拿鐵桶和鏟子,蹲在火龍灰

  • 91弘道 2008 年第 4 期 / 總第 37 期

    科術法儀

    燼旁撿拾木炭。據說,以火龍灰燼泡水

    飲用,有治病強身之效,尤其對醫治咳

    嗽特別有用;但最重要的,也是最神聖

    的,是為了洗滌污穢、增添神明威靈,

    保佑平安。

    (五)講座與藥材展

    台北保安宮供奉的主神為保生大

    帝。除了作為同安人鄉土保護神外,保

    生大帝也是信眾心中的「醫神」;保

    安宮為了彰顯保生大帝信仰的特質,也

    希望能通過吸納現代醫療知識體系,建

    立一套新的文化醫療觀,除了與醫院合

    作,每月進行定期的義診活動如血液抽

    驗、測量血壓、骨質密度檢查、家庭醫

    學、內科、眼科等以及中醫師提供問診

    及保健諮詢等服務外,也舉辦每月一次

    的健康醫療與信仰系列講座,邀請專

    家、學者帶領信眾探討生活化的健康課

    題,藉由健康知識的傳遞,增加預防保

    健知識,從而讓人們瞭解傳統信仰文化

    內涵。

    保安宮的正殿供奉醫神——保生

    大帝,後殿則供奉

    藥 神 — — 神 農 大

    帝。在保安宮內,

    醫神與藥神都受到

    信眾的虔誠禮拜。

    人們知道,中藥藥

    材自古以來就是國

    人 治 療 疾 病 的 物

    質,其種類繁多。

    為使社區民眾或信

    徒能認識藥草,保

    安宮在2003年保生

    文 化 祭 系 列活 動 中 , 特 舉 辦 一 系 列

    「藥材展」,進行藥材的認識競賽。

    此等活動除了可以弘揚保生大帝、神農

    大帝的醫民濟世精神之外,也能夠鼓勵

    社區民眾,尤其是信徒,瞭解藥材大功

    用,增加養生保健的常識。在歷次活動

    中。其現場還有配合開展有獎徵答,讓

    參與者瞭解前人的智慧結晶,此類活動

    可說承襲保安生大帝懸壺濟世的精神,

    也是保生文化祭的特色之一。

    廟宇與文化的關聯猶如骨肉與靈

    魂。如果說廟宇的組織與人員形成廟宇

    的骨肉,那麼文化則是廟宇存續發展的

    精神力量。民間信仰文化具有歷史性、

    區域性與藝術性等特質,是重塑鄉土情

    懷與再現傳統圖像的依據。由於蘊含著

    豐富的元素,民間信仰文化經過傳承、

    轉化,往往能生發新的活力。台灣公廟

    是傳統宗教信仰的核心,以此為中心所

    發展出的「廟會」慶典文化活動,是

    過火

  • 弘道 2008 年第 4 期 / 總第 37 期92

    當今台灣民間最豐沛、也最具活力的市

    民文化。換句話說,只要一有廟會出

    現,就可看到特殊的市民文化景觀,如

    藝 陣 表 演 、 傳 統 戲 劇 演 出 等 , 如 同

    「藝陣大車拼,人神大集合」般,體

    現了傳統民間藝術與宗教教化功能的融

    通,它不僅帶給社區民眾精神享受,而

    且也具有潛移默化的倫理傳播,為社會

    和諧提供一個較自然的環境。

    台灣廟會文化活動從醞釀、決議

    到付諸行動,可說是「集體創作」。

    廟會文化活動是當地的重大事情,也是

    當地廟與廟之間的聯誼以及廟宇信眾和

    當地社區居民互動和諧的重要方式。自

    1 9 9 8 年推展「保生文化祭」活動以

    來,大龍峒保安宮更加顯示出社區和諧

    象徵的功能。可以說,經過不斷完善,

    保安宮已經從一般的廟宇集會場所逐步

    升格為信仰文化與藝術聯通的精神境

    界。一方面,傳統的信仰教化角色依舊

    保存著;另一方面,豐富多彩的慶典活

    動展現人們新的精神面貌。

    1 、 5 張介人:《台北保安宮專志》(台北:財團法人台北保安宮董監事會發行, 19 8 1 年),

    頁 49 ,頁 185 - 187 。2 宋開禧二年,英惠侯、累封「普佑真君」(《福建通志》)。宋慶元年間,忠顯侯(《泉州

    府志》)。宋乾道年間,慈濟真人(《漳州府志》)。宋乾道十五年,顯佑真人(《漳州

    府志》)。宋寶祐五年,守道真人、加封 「廣惠真人」(《漳州府志》)。宋景定五年,

    福善真人(《漳州府志》)。宋咸淳二年,孚惠真人(《漳州府志》)。宋德佑元年,普

    佑真君(《漳州府志》)。宋乾道丙戊年,賜廟號「慈濟」(《海澄縣志》)。宋嘉定年間,

    康佑侯(《海澄縣志》)。宋端平乙未,靈護侯(《海澄縣志》)。宋嘉熙己亥,正佑公

    (《海澄縣志》)。宋庚子年間,沖應真人(《海澄縣志》)。明洪武五年,昊天御史醫靈

    真君(《顏蘭碑》)。明洪熙元年,昊天金闕御史慈濟醫靈、沖應護國孚惠普佑妙道(黃

    化機《譜系紀略》)。明永樂七年,萬壽無極大帝(《漳州府志》)。明永樂十七年,恩

    主昊天醫靈妙惠真君、萬壽無極保生大帝(《漳州府志》)。明永樂二十二年,恩主昊

    天醫靈妙惠真君(《漳州府志》)。清道光年間,慈濟靈官(黃化機《譜系紀略》)。以

    上資料來源於台灣寺廟整編委員會編《全國佛剎道觀總覽》,頁 7 4 - 7 6 。3 台北, 1 處,大龍峒保安宮於清嘉慶十年。台北縣, 8 處,其中樹林濟安宮於清乾隆五

    十三年創建,永和保福宮於光緒八年創建。桃園縣, 2 處,其中溥濟宮於清咸豐年間創

    建。新竹市, 2 處。新竹縣, 1 處。苗栗縣, 2 處。台中市, 1 處。台中縣, 4 處。彰

    化縣, 7 處,二林保安宮清建。南投縣, 3 處,龍德廟於清乾隆五十年創。雲林縣, 1 3

    處,鰲峰宮清咸豐九年。嘉義市, 1 0 處。嘉義縣, 2 3 處,太保保安宮明永曆年間、北

    社尾保安宮於清乾隆中葉創建。台南市, 2 0 處。台南縣, 5 4 處,慈濟宮於明永曆十五

    年創建、濟安宮於明末創建。高雄縣, 2 6 處,長壽宮於清乾隆四十年創建、普濟宮於

    清道光十年創建(1 8 3 0 年)。屏東縣, 1 1 處。宜蘭縣, 6 處。花蓮縣, 1 處。4 這是筆者作田野調查時,和個力士會訪談時所得的第一手資料。6 保生大帝祭典樂由保生文教基金會董事辛晚教所作曲,筆者參與時所得的資料。7《大道月刊》, 2 0 0 4 年第 4 期。8《中國時報》, 19 9 9 年 4 月 3 0 日,第 17 版。9《中國時報》, 19 9 4 年 4 月 2 6 日,第 22 版。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