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運動創業家」參賽與得獎經驗談 脫下戰袍 我準備好了--談運...

43
我們的運動創業競賽反思 「我是運動創業家」參賽與得獎經驗談 脫下戰袍! 我準備好了--談運動員退役後創業輔導措施 2 8 11 23 運動賽會的經濟影響評估─以 2017 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 在臺大為例

Upload: others

Post on 31-Oct-2019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我們的運動創業競賽反思

    「我是運動創業家」參賽與得獎經驗談

    脫下戰袍! 我準備好了--談運動員退役後創業輔導措施

    2

    8

    11

    23 運動賽會的經濟影響評估─以2017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

    在臺大為例

  • 0

    目錄

    主編的話 1

    本期專題:運動創新創業

    我們的運動創業競賽反思 2

    「我是運動創業家」參賽與得獎經驗談 8

    脫下戰袍! 我準備好了--談運動員退役後創業輔導措施 11

    一般論述

    運動賽會的經濟影響評估─以 2017 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

    在臺大為例

    23

    「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運動管理季刊」稿約 38

  • 1

    主編的話

    主編的話

    「運動創新創業」

    王凱立 / 國立體育大學

    近年來政府各單位皆力推創意、創新與創業(亦即所謂的三創)的政策,

    而體育、運動與健康融合三創更是熱門的主題。是故,本期「運動創新創業」主

    題希望能啟發讀者,讓對運動創業有憧憬的人能有個切入點,達到創意發想、創

    新作法,到發展出一套屬於運動產業創業模式的目的。

    本期將藉由三篇文章讓大家對於運動創新創業有更深一層的了解,從反思、

    經驗談乃至於到運動員退役後的創業可能。「我們的運動創業競賽反思」藉由運

    動創業競賽,來了解其中的創業應注意的事項及會面臨到的問題,為何本次作品

    無法獲青睞的原因,讓即將面對就業的學生,可以更加瞭解到未來如果想走入運

    動創業,應先準備好何種技能及知識。接著「我是運動創業家」參賽與得獎經驗

    談,透過其得獎經驗,讓讀者及有心從事相關行業人士,能夠瞭解到現今運動創

    業的走向為何,並且讓創業者也可知曉可以朝哪個方向去進行。最後脫下戰袍!

    我準備好了--談運動員退役後創業輔導措施,讓退役的運動員或是預計二度就業

    或打算從事運動創業的讀者,提供一個獲取資源的資訊;文中將告訴你政府對於

    運動產業的輔導計畫,以及金援的流程與規範。讓有心者可以更加瞭解從何處取

    得相關資源,而非只是悶著頭隨意亂闖。

    另外,本期也收錄一篇論述文章,討論運動賽會的經濟影響評估─以 2017

    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在臺大為例。該論文以近年來臺灣最大型的運動賽會做研究,

    讓大眾可以對大型賽會的經濟動能有近一步的了解。文中除對一般參與者進行探

    討外,也增加大學生的層面,對於大型賽會經濟影響有興趣的讀者,值得參考。

    透過本期三篇運動創新創業的文章及一篇一般論述研究,希望可以讓讀者對

    於相關主題能有深入了解與認識。

  • 2

    Fo cus To p ic

    我們的運動創業競賽反思

    黃琇美 / 國立體育大學國際體育事務碩士學位學程

    黃筱珺 /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周宜亭 /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壹、 前言

    近年來,國內的大專院校不乏三創育成單位的存在 (如國立臺灣大學、國立

    成功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臺北科技大學、國立體育大學、

    龍華科技大學、環球科技大學、朝陽科技大學等) ,創意、創新、創業的種子在

    校園間萌芽,為產業注入新的泉源,政府透過提供資源的方式鼓勵創業 (如經濟

    部中小企業處、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等) ,民間企業也有獎金或貸款的資助 (如

    台積電青年築夢計畫、各大銀行等) 。

    教育部體育署於 2011年頒布的「運動產業發展條例」,包含:職業或業餘運

    動業、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運動傳播媒體或資訊出版業、運動表演業、運動旅

    遊業、電子競技業、運動博弈業、運動經紀、管理顧問或行政管理業、運動場館

    或設施營建業、運動用品或器材製造、批發及零售業、運動用品或器材租賃業、

    運動保健業等,儘管涵蓋十二項相關產業,然而運動產業的投入在各行各業中仍

    屬少數。

    筆者身為熱愛運動的國立體育大學學生,期許能投身運動產業發展,在本校

    王凱立老師的鼓勵下,遂與同儕參與教育部體育署「我是運動創業家創新創業競

    賽」及本校「新媒體與運動推廣創新創業擂臺賽」,透過實作瞭解運動創意、創

    新與創業的過程。

  • 3

    本期專題

    貳、 教育部體育署「我是運動創業家創新創業競賽」

    教育部體育署為有效提升運動服務產業的創造力,於 2015 年開始舉辦「我

    是運動創業家創新創業競賽」 (以下簡稱我是運動創業家) ,鼓勵有志投入於運

    動服務產業之大專院校學生或民眾參加競賽,藉由競賽創意發想,建立交流平

    臺,並以教育訓練與業界導師諮詢輔導創業,激發創新構想、培植及開發具潛力

    之創新創業團隊。

    在現今社會的價值觀中,許多就讀體育運動休閒相關系所的學生對於未來的

    出路大部分都是不明確的,因為學廣而不專精,甚至經常被誤認為是專項運動選

    手,未來從業方向的選擇不是選手就是教練;要如何擺脫舊有思維的束縛,無非

    從改變自己對未來設限的價值觀開始,並增加自己與業界接觸的寶貴經驗,更重

    要的是培養內在思想與市場趨勢的敏感度,因此「我是運動創業家」是一個很好

    的機會,讓學生脫離學校庇護的舒適圈,去體驗業界的真槍實彈。

    兩年前,透過王凱立教授的指導之下,我們創立「籃球基因」Facebook 粉

    絲專頁,以此平臺直播 105 學年度 HBL 高中乙組籃球聯賽,背景源自於當時

    Facebook直播功能正迅速竄紅,便馬上將腦筋動在運動賽事上;HBL 高中甲組籃

    球聯賽是當時最多人關注的籃球賽事,其火熱程度甚至超越國內職業層級的 SBL

    超級籃球聯賽以及大專院校層級的 UBA大專籃球聯賽,但是同樣為高中籃球聯

    賽,乙組和甲組的曝光度卻大相徑庭,弔詭的是,乙組所觸及的選手及教練更是

    甲組的十倍之多,但廣大的市場卻淪為一片荒土,經過一個賽季的測試,我們也

    從中發現了市場需求的缺口,便利用這次的經驗反思及發想,轉化成可行的商業

    模式,投下計劃案參加「我是運動創業家」,參賽團隊成員如圖 1。

  • 4

    Fo cus To p ic

    圖 1 運動基因團隊

    很幸運地,我們順利地通過第一輪初審進入決賽,晉級決賽隊伍合影如圖

    2。接下來各個新創團隊會搭配一個輔導業師,透過與業界老闆們交流並給予意

    見,協助提高各組創業計畫的市場可行性,新創團隊的計畫如果要可行就不能好

    高騖遠,先鎖定一個利基市場逐漸擴散才能走得長遠,經過反覆來回的討論,才

    找出彼此的平衡點,雖然最後敗在對於財務試算的想法太過於理想化,原因無非

    於大家對於消費者輪廓都還不太明確,且以既有的團隊人力來說支撐不了計畫中

    提出所要負荷的轉播比賽場次,但是這樣的經驗對於一個大學生來說確實相當寶

    貴,巧合的是,最終我是運動創業家競賽創業組的前三名都是已經在營運的新創

    團隊,而這樣對於只有雛型的新創團隊來說似乎不是齊頭式的平等,錦上添花固

    然是好事,但是雪中送炭才能真正鼓勵更多創業點子有機會落實。

    圖 2 於 79組隊伍中脫穎而出,進入 19組決賽名單

  • 5

    本期專題

    在學校所接觸的學術理論,對於瞬息萬變的業界生態來說只能算紙上談兵;

    一個創業團隊不像課堂分組報告,組員打混摸魚坐享其成,靠一個人就能夠獨撐

    大局,就算真的有這種校長兼撞鐘的優秀人才,創業之路也不一定能走遠。創業

    發想也不像投稿作文比賽,就算把你的創業計畫寫的再怎麼賺人熱淚、發人深

    省,用 100%的夢想與熱情填滿的創業計畫終將成不了大局,沒有現實地考量商

    業模式,夢想終究還是一場夢。放下你還被社會容許犯錯的學生身份,把自己毫

    無保留地丟上戰場,才會對你的大學生活有所突破。

    參、 國立體育大學「新媒體與運動推廣創新創業擂臺賽」

    國立體育大學 (以下簡稱本校) 在 106 學年度透過試辦「運動創新創業輔導

    計畫」,舉辦「新媒體與運動推廣創新創業擂臺賽」,這是本校第一次舉辦創業比

    賽,除了創業擂臺賽外,還安排一系列法律解析、人力資源規劃、社群大數據分

    析、服務設計、簡報製作、經驗分享等與新媒體及運動推廣相關的工作坊、論壇,

    讓同學在參與創業比賽的過程中有更多方法、數據及知識可以運用其中,並且加

    強自身能力。

    「創業」二字曾經對一個身為學生的我來說是遙不可及,但有了上次「我是

    運動創業家」經驗洗禮後,對於參與校內舉辦的創業比賽少了陌生感,反之多了

    想要再次嘗試證明自己的想法,除了上述原因,更多的是看上第一名的六萬元獎

    金,這是校內難得高額的獎金!這些都再再顯示出學校對於新媒體推廣與創業擂

    臺賽的重視。

    以「我是運動創業家」原始班底加上透過工作坊認識擁有有網路運動媒體經

    驗的夥伴,共同參與此次創業擂臺賽,參賽成員如圖 3,我們以「射箭運動」為

    比賽的主軸,同時與知名的射箭廠商「射箭弓場」合作,做為比賽期間專業諮詢

    的後盾,加上在輔導業師的建議,最後以「射箭推廣親子實境體驗營」的方式為

    出發點,推出親子實際參與射箭體驗活動、以實境節目的攝影方式紀錄影像,再

  • 6

    Fo cus To p ic

    結合新媒體網路宣傳,目的是想達到讓參與體驗活動的家庭及網路上觀看影片的

    網友,都能對射箭有更多認識及想要更進一步的學習欲望,進而推廣射箭運動。

    最後擂臺賽的結果我們以第二名坐收,些許失落難免,畢竟擁有「我是運動

    創業家」經驗後,對於這次比賽可說信心滿滿,不過第二名的成績反而讓我們反

    思,是否在創業主軸、財務分配又或者是其他方面讓評審產生疑慮,間接促使我

    們成長。

    工作坊、比賽結束,有輸有贏,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獲得什麼,是簡報經

    驗、上臺勇氣,更是人與人間溝通方法,也許是本校第一次舉辦這類型比賽,除

    了有求勝心強、勢在必得的隊伍外,更有的是初次接觸創業而感到排斥的學弟

    妹,這些都是可預期的,至少學校有勇氣踏出這步,舉辦一場前無古人的比賽、

    學生也走了一條讓自己更加成長的道路,雖然過程中有不適應或挫折,但能在學

    生時代就擁有對「創業」的接觸及探索,這對仍是學生的我們有著大程度的影響,

    讓我們在接下來的人生規劃或是求職都有更多方向與想像。

    圖 3 運動不射限團隊合影

  • 7

    本期專題

    肆、 結語

    創意、創新的案例也許在生活中隨處可見,而創業對於許多青年學子而言

    是從未設想過的人生目標,從學校端進行孵化器的栽培,有助於學生在求學階

    段及早瞭解創業,明白創業不如想像中遙不可及,卻也不如想像中輕鬆容易,

    在每一次的「trial and error」中學習,即使最終的結果不盡如人意,過程中的學

    習方為最大的收益。此外,政府機關對於創業的配套措施仍有許多改善空間,

    若能在修訂相關辦法時,聆聽更多企業家、創投等民意,更有助於落實立意良

    善的創業制度。

    在過去十幾年許多先驅的努力下,臺灣的運動產業已成長不少,儘管如

    此,在追求「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卓越下,運動產業的創新與創業仍須朝著

    精益求精的目標發展,無論是運動產業的先驅、運動相關科系的學生,抑或已

    投入其他產業的從業人員,期許未來有更多人投入運動的創新與創業,為運動

    產業注入更多能量。

  • 8

    Fo cus To p ic

    「我是運動創業家」參賽與得獎經驗談

    蕭敬安 / 凱創運動有限公司執行長

    近年來,臺灣政府不斷鼓吹創業。有趣的是,一些看似與創業無直接關係的

    部會單位 (如文化部、原住民委員會等) 亦紛紛投入推動創業事務。然而,各單

    位相繼發起鼓勵創業相關計畫,主要目的在於發掘新概念創造新商機,若能藉由

    跨領域的,合作如文化藝術結合科技,發展新的商業模式亦是發起單位樂觀其成

    的願景。簡而言之,政府單位將舉辦創業競賽作為鼓勵民眾創業的一種形式。透

    過舉辦創業競賽,政府提供優勝的新創團隊比賽獎金和創業補助金作為誘因。

    教育部體育署於 2011 年公佈『運動產業發展條例』,該條例自 2012 年 3 月

    1 日生效。『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的其中一項目標就是為了扶植臺灣運動領域並

    且創造更優質的商業環境。然而,為了實踐此目標,體育署在 2015 年推出了運

    動服務業創新創業輔導計畫。在此計畫下,體育署同樣以辦理創業競賽 (以下稱

    為我是運動創業家) 作為其中一項鼓勵民眾創業的策略 (圖 1為第一屆我是運動

    創業家決賽得獎隊伍合照) 。此創業輔導計畫所涵蓋的產業別包括:運動場館

    業、運動表演業、職業運動業、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有運動保健業、運動行政

    管理服務業、運動傳播媒體業、運動資訊出版業及運動旅遊業。

    圖 1 第一屆「我是運動創業家」獲獎團隊合照

  • 9

    本期專題

    為了達到輔導運動產業新創事業的目標,體育署在推動創業輔導計畫時亦針

    對新創事業所處的階段提供不同的輔導措施,相關輔導措施如下圖 2所示:

    圖 2 體育署創業輔導計畫階段

    體育署的運動服務業創新創業輔導計畫以『我是運動創業家』創業競賽作為

    起點。創業競賽分成兩個組別,分別是學生組 (以大專學生為主) 和公開組 (以

    20歲以上的一般民眾為主) 。第一屆的我是運動創業家比賽,共有 200支新創團

    隊參賽。另外,共有 20 名臺灣運動產業界的成功創業家在第一回合的比賽中擔

    任評審,從學生組和公開組各別選出 10支隊伍進入決賽圈。此外在決賽開始前,

    教育部體育署還邀請第一回合的評審各自認養一支決賽隊伍,以提供指導及備戰

    決賽。

    儘管政府過去在推動創業時投入的了大量的資源和金錢,甚至還為此制定相

    關法律規範,但事實上並沒有很顯著的成效讓臺灣的新創門檻降低。根據 2016

    年與 2017 年全球創業觀察的報告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Monitor, GEM) ,相

    較於 2013 年,臺灣的早期創業活動率下降,而歇業率卻提高。這情況反映了新

    創事業在臺灣難求生存的問題。另外,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文告指出,臺灣

    湧現的新創事業只有低於 10%的團隊能夠成功撐過 1年,但能夠持續經營超過 5

    年的新創團隊大約只剩 1%。有鑑於此,政府該如何更有效率的推動創業事務之

    相關議題確實需要認真看待。本文以教育部體育署所推動的運動服務業創新創業

    輔導計畫作為借鑒。

  • 10

    Fo cus To p ic

    教育部體育署在第一屆我是運動創業家決賽中提供優勝團隊的總獎金高達

    新臺幣 89 萬元。另外,為了鼓勵入圍決賽圈的隊伍在比賽之後能夠付諸行動落

    實創業構想,體育署額外提供了創業補助金供決賽團隊提出申請。該創業補助金

    可補貼 50%的公司營運費用,且最高金額可累積達新臺幣 100萬元,但該創業補

    助金附帶申請條件。體育署所提供的創業補助金對新創團隊而言確實是一項誘

    因,但是申請的附帶條件實際上對新創公司並不友善。

    對於打算向體育署申請創業補助金的團隊而言,他們必須以公司名義提出申

    請,換言之,入圍決賽的團隊必須完成公司營業登記的程序後才能提出申請。除

    此之外,入圍決賽的團隊在比賽結束兩年內保有申請資格。在此條件下,對於在

    參加比賽時公司就已經營運的團隊而言確實是一項福音,但對於還處在育成階段

    的新創團隊則幫助較低。

    或許一般人會好奇為何相關條件會對還未成立公司的新創團隊帶來較少的

    幫助,其實原因非常簡單,因為已成立公司的團隊與還在育成階段的新創團隊的

    財務狀況截然不同。相較於育成階段新創團隊,公司已營運的團隊基本上已找到

    獲利模式,且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比較穩定。因此,申請體育署補助的創業金實際

    上成為公司周轉金,且更有效率的運用在公司的營業開銷上。

    然而,對於還處在育成階段的新創團隊而言,他們普遍面對正在尋找獲利模

    式的問題,另外在設立公司以前並沒有穩定的收入,甚至無法長期承擔團隊成員

    薪資。一旦新創團隊登記成為公司,許多意料之外的費用將隨之產生 (像是勞健

    保、勞退金、營業稅等) 。儘管體育署所提供的創業補助金能補貼公司一半的營

    運開銷,但是對於沒有穩定獲利來源的新創公司而言,在創業初期將金錢花在那

    些意料之外的開銷反而是不明智的做法。

    教育部體育署所推動的運動服務業創新創業輔導計畫確實立意良善,但顯然

    體育署尚未釐清此計畫的重點服務對象。為了讓投入該項計畫的資源能夠發揮綜

    效,體育署有其必要正視計畫中所存在的問題。或許體育署無需提供所謂的創業

    補助金,只需要調高比賽獎金就已足矣。

  • 11

    本期專題

    脫下戰袍! 我準備好了--

    談運動員退役後創業輔導措施

    劉宛蓁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

    壹、 運動員生涯轉換

    競技場是現實而血淋淋的場域,運動員在高度競爭的環境中,有克服萬難獲

    得榮耀,亦有忍辱負重卻仍就功敗垂成的時候,而運動場域中很大的特色是,具

    高度不確定性,昨日的光榮、不代表今日依然榮耀,不斷追求更高、更快、更強

    的自我,是運動員不變的宿命。過去的研究認為,22 ~ 30歲間,是運動員面臨

    生涯抉擇的重要時期 (王宗吉,2000;馬文山,2010;謝宜霖,2016) ,退出運

    動舞台後的運動員,將從幕前走向幕後,生活的重心將從訓練、比賽中抽離,如

    何成就另一個自我呢? 過去臺灣針對運動員規劃了很多輔導制度,從訓練、課

    業、升學到就業均訂有相關的辦法,而其中針對運動員退役後的輔導措施,明訂

    於《績優運動選手就業輔導辦法》第四條第一項第七款前段:提供青年創業貸款

    申辦協助。這讓運動員退役後除了當老師、當教練之外,多了其他職業的選擇。

    此外,為促進運動產業蓬勃發展,降低運動人才經營運動服務業之營運成本,教

    育部體育署自 99年度開辦運動服務業貸款信用保證及利息補貼金融輔導措施,

    提供無擔保品或擔保品不足之運動服務業信用擔保、手續費補助及利息補貼,改

    善其財務結構,扶助其營運。另外,規劃舉辦了「運動服務業創新創業輔導計畫」,

    激發創新構想、培植及開發具潛力之創新創業團隊,獲勝者不但可獲得創業基

    金,同時有專業團隊作為創業過程中的強力後盾,非常值得運動相關人才投入。

    為協助有志創業的運動人才申辦相關補貼作業,以下將針對教育部體育署

    (2018) 所發布之教育部運動發展基金辦理中小型運動服務業貸款信用保證及貸

    款利息補貼之申辦程序與相關事宜(表 1),進行說明,以提供相關人員參考。

  • 12

    Fo cus To p ic

    表1

    運動服務產業貸款信用保證、手續費與利息補貼表

    貸款信用保證 手續費 利息補貼

    目的

    以利業者取得營運週轉金、資

    本性支出和履約保證,改善其

    財務結構,提升競爭力。

    補助其全額保證手續費

    用,協助運動人才減輕還

    款壓力。

    補助運動專業人員經

    營服務業融資貸款利

    息,降低營運成本。

    最高額度 最高 2,000萬元 最高 2,000萬元 最高 1,000萬元

    補助項目 無 移送信保基金申請手續

    體育署最高補貼 7

    年,利率 2%

    展延

    依信保基金核定函,一次 3個

    月,最多 9個月,總共可展延

    2次。

    無 無

    保證成數 最高 9成 5 無 無

    內容 由信保基金審核

    貸款人向體育署申請申

    請 0.5%貸款信用保證手

    續費用補助。

    貸款人向體育署申請

    申請資格

    1.需符合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及

    運動產業輔導獎助辦法第三

    條第一項規定。

    2.需登記經濟部工商登記的公

    司/商業資訊及運動產業發展

    條例第4條及其他經中央主管

    機關認定之產業。

    1.負責人與貸款人需體

    育署認定為運動人才。

    2.體育運動教練證明、體

    育署核發專業證照認可

    之證明,如中華民國體育

    運動總會 B 級教練及裁

    判證(含)以上、參加全國

    綜合性運動會以全國性

    錦標賽最高比賽為主,

    如:選手當選證書之比賽

    成績等證明及經營運動

    服務產業五年以上者。

    負責人為「運動人才」

    且符合中小企業認定

    標準及運動產業輔導

    獎助辦法第三條第一

    項規定之「運動服務

    業」者。

    (續下頁)

  • 13

    本期專題

    表 1

    運動服務產業貸款信用保證、手續費與利息補貼表 (續)

    貸款信用保證 手續費 利息補貼

    認定行業 依據體育署認定之十三行業

    別運動相關產業。

    依據體育署認定之十三

    行業別運動相關產業及

    體育署認定運動人才。

    依體育署認定之十三

    行業別運動相關產業

    及體育署認定運動人

    才。

    還款方式 本金按月均攤 無 無

    擔保條件 銀行端審核 無 無

    注意事項 無 核貸後須一個月內前來

    申請。

    核定:核貸後須一個月

    內前來申請。

    撥款:每三個月、每半

    年需來申請利息補

    貼,逾期各該當期 4

    個月,將不受理。

    貳、 信用保證申請及其流程

    一、貸款信用保證申請

    (一) 目的

    提供運動服務產業貸款信用保證,以利業者取得營運週轉金、資本性支出

    和履約保證,改善其財務結構,提升競爭力,。

    (二) 貸款內容

    1.額度:最高 2,000萬元;

    2.貸款用途:經營運動服務業所需之營運週轉金 (最高 1,000 萬元) 、資本

    性支出 (最高 2,000萬元) 和履約保證 (2,000萬元) ;

    3.貸款期間:最長 7年;

    4.保證成數:最高 9成 5;

    5.保證手續費率:固定 0.5%,需申請定運動人才,但貸款人或其負責人經

    認定為運動人才,由教育部全額補助;

    6.還款方式:本金或本息按月均攤。

  • 14

    Fo cus To p ic

    (三)申請人資格:

    符合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及運動產業輔導獎助辦法第三條第一項規定如下:

    1.運動服務業;

    2.運動場館業;

    3.運動訓練業;

    4.運動表演業;

    5.運動比賽業;

    6.職業運動業;

    7.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

    8.運動保健業;

    9.運動行政管理服務業;

    10.運動傳播媒體業;

    11.運動資訊出版業;

    12.運動博弈業;

    13.運動旅遊業。

    (四) 認定業別及運動人才:

    貸款人或其負責人為運動人才之認定條件

    1.體育運動專業校院或體育運動相關系所畢業生。

    2.教練: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核發之A級教練證、全國單項協會核發之B

    級教練證、國光體育獎章啟蒙教練或階段教練證書(證明)。

    3.裁判: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核發之 A級裁判證。

    4.選手:曾擔任國家代表隊參加國際正式公開賽或錦標賽或參加全國綜合

    性運動會者 (其為綜合性運動會未舉辦之種類者,則以全國性錦標賽

    最高級組比賽為準) ,應檢附下列證明文件之一:

    5.選手當選證書;

  • 15

    本期專題

    6.比賽成績證明;

    7.全國體育行政主管機關公假函;

    8.各該單項運動協會具比賽證明。

    (五) 具有本部或本部體育署核發「體育專業證照」者:

    1.國民體能指導員證;

    2.登山嚮導員證;

    3.運動傷害防護員證;

    4.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證;

    5.其他。

    (六)經營運動服務產業 5年以上者:

    近 5 年擔任運動服務業相關事業單位負責人證明文件 (需提供報表或營利

    事業登記證) 。

    二、申請流程

    如圖 1所示。

    圖 1 貸款信用保證申請流程

  • 16

    Fo cus To p ic

    參、 手續費申請及其流程

    一、手續費申請

    中小型運動服務業貸款信用保證計畫手續費補助申請方式,依《教育部運動

    發展基金辦理中小型運動服務業貸款信用保證作業要點》 (以下簡稱本要點) 第

    十條第二項,教育部體育署 (以下簡稱本署) 認定貸款人或其負責人為運動人

    才者,由本部補助其全額保證手續費用。貸款人將依本補助方式向本署申請

    0.5%貸款信用保證手續費用補助。

    二、申請資格

    已申請中小型運動服務業貸款信用保證,且負責人經體育署認定為運動人

    才者,備齊檢附相關文件 (相關文件下載:教育部體育署運動產業諮詢輔導網

    https://sportindustry.sa.gov.tw) 提交本署審查通過後,即可獲得貸款信用保證手

    續費用補助。

    三、申請流程

    如圖二所示。

  • 17

    本期專題

    圖 2 貸款信用保證手續費補助申請流程

    肆、 貸款利息補貼申請及其流程

    一、貸款利息補貼申請

    (一) 目的:

    補助運動專業人員經營服務業融資貸款利息,降低營運成本。

    (二) 利息補助:

    1貸款利率由業者與承貸銀行議定。

    2本署補助貸款年利率 2.0%之利息支出,其餘由受補助人負擔。

    3如貸款年利率低於 2.0%者,以實際貸款利率補助。

    (三) 利息補助期間:

    最長為貸款期間 7年。

    (四) 貸款種類:

    經營運動服務產業之營運週轉金、資本性支出和履約保證且有必要者,每

  • 18

    Fo cus To p ic

    一申貸人累計最高 1,000萬元。

    (五) 申請人資格:

    負責人為「運動人才」且符合中小企業認定標準及運動產業輔導獎助辦法

    第三條第一項規定之「運動服務業」者。

    (六) 認定業別及運動人才:

    認定業別及運動人才分為三種方式:

    1.第一種方式

    (1)依據 104年 6月 15日會議決議,業別及運動人才由體育署認定。

    (2)信保基金會先以電子郵件寄送欲申請信用保證之業者資料:

    A.認定表。

    B.經濟部工商登記的公司/商業資訊 (公司行號營業項目代碼表檢索系

    統):

    a.J801010 高爾夫球場業;

    b.J801030 競技及休閒運動場館業;

    c.J802010 運動訓練業;

    d.J803010 運動表演業;

    e.J803020 運動比賽業。

    C.貸款計畫書。

    D.運動人才認定佐證資料。

    (3)判定是否符合運動產業、運動人才。

    2.第二種方式

    依據運動產業發展條例第 4條:

    (1)職業或業餘運動業;

    (2)運動休閒教育服務業;

    (3)運動傳播媒體或資訊出版業;

  • 19

    本期專題

    (4)運動表演業;

    (5)運動旅遊業;

    (6)電子競技業;

    (7)運動博弈業;

    (8)運動經紀、管理顧問或行政管理業;

    (9)運動場館或設施營建業;

    (10)運動用品或器材製造、批發及零售業;

    (11)運動用品或器材租賃業;

    (12)運動保健業;

    (13)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認定之產業。

    3.第三種方式

    貸款人或其負責人為運動人才之認定

    (1)體育運動專業校院或體育運動相關系所畢業生。

    (2)教練: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核發之 A級教練證、全國單項協會核發

    之 B級教練證、國光體育獎章啟蒙教練或階段教練證書(證明)。

    (3)裁判: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核發之 A級裁判證。

    (4)選手:曾擔任國家代表隊參加國際正式公開賽或錦標賽或參加全國綜

    合性運動會者[其為綜合性運動會未舉辦之種類者,則以全國性錦標

    賽最高級組比賽為準],應檢附下列證明文件之一:

    A.選手當選證書;

    B.比賽成績證明;

    C.全國體育行政主管機關公假函;

    D.各該單項運動協會具比賽證明。

    (七) 具有本部或本部體育署核發「體育專業證照」者:

    1國民體能指導員證;

  • 20

    Fo cus To p ic

    2登山嚮導員證;

    3運動傷害防護員證;

    4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證;

    5其他。

    (八) 經營運動服務產業 5年以上者:

    近5年擔任運動服務業相關事業單位負責人證明文件 (需提供報表或營

    利事業登記證) 。

    (九) 擔保條件:

    依各該承貸金融機構核貸作業規範辦理,其不能提供抵押品或擔保品

    不足者,得依據《教育部運動發展基金辦理中小型運動服務業貸款信用保證

    作業要點》相關規定辦理。

    二、申請流程表

    如圖 3所示。

    圖 3 貸款利息補貼申請流程

  • 21

    本期專題

    伍、 結語

    本文主要在說明政府落實績優運動選手生涯輔導及協助運動人才創業的相

    關措施,透過輔導、鼓勵與信用保證、手續費及信用貸款利息補貼的方式,從多

    面向專業知識的輔導養成與創業的財務支持等面向,協助退役運動員早日從競技

    舞台轉移到職場生涯。此外,透過詳細的《教育部運動發展基金辦理中小型運動

    服務業貸款信用保證及利息補貼》之申辦程序與相關事宜的說明,提供有志創業

    的運動相關人才參考應用。

  • 22

    Fo cus To p ic

    參考文獻

    王宗吉 (2000) 。運動社會學。臺北市:洪葉文化。

    馬文山 (2010) 。退役羽球男子甲組選手職場生涯規劃之探討 (未出版碩士論

    文) 。樹德科技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體育署 (2018) 。教育部運動發展基金辦理中小型運動服務業貸款信用保

    證及貸款利息補貼之申辦程序。取自教育部體育署運動服務業專責辦公室,

    運動產業諮詢輔導網網址 https://sportindustry.sa.gov.tw/

    謝宜霖 (2016) 。運動國手生涯轉換歷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

    大學,臺北市。

  • 23

    一般論述

    運動賽會的經濟影響評估─以 2017全國大專院校運動

    會在臺大為例

    卓儀涵 / 國立臺灣大學運動設施與健康管理碩士學位學程

    謝瑞萍 / 國立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

    呂祐華 / 新北市政府體育處

    摘 要

    一場運動賽事,可為主辦單位或舉辦城市帶來許多層面之經濟與社會等多方

    影響。因此,舉辦一場賽事可帶來多少效益是為一值得探討之議題。在臺灣,全

    國大專院校運動會是國內頗具規模的三大賽事之一,本研究即以 2017 年第 47

    屆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進行個案探討。目的:本研究欲瞭解承辦全國大專院校運

    動會,能為主辦單位引發多少的經濟效益:首先,第一為預估本次賽會之參與者

    和觀賞者於賽事期間每天的花費項目與數目之探討,並探究該賽事的贊助效益;

    第二,為瞭解本次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大學學生,對於這次學校舉辦此項賽事的滿

    意度探討。方法:本研究之經濟效益與學生滿意度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

    以便利取樣方式進行抽樣,經濟效益之研究為賽事舉辦期間,在各個比賽場地針

    對參與者及觀賞者調查;學生滿意度研究於賽事結束兩星期後,針對國立臺灣大

    學的學生進行調查;此兩項研究使用描述性統計進行資料分析;贊助效益係向本

    次賽會之執行委員會收集第一手資料後進行探討分析。結果:本研究結果顯示,

    每人每天平均主要花費為「住宿」項目;學生的滿意度基本上呈現「滿意」之狀

    態。結論:舉辦一場運動賽事為國立臺灣大學一定程度之經濟影響,其中包含有

    形的與無形之影響,並期望本研究結果能夠為未來承辦單位做為參考。

    關鍵詞:運動賽會、經濟影響、大專校院運動會

  • 24

    Rev iew Pa p er

    The Economic Impact of Sport Events-A case study of 2017

    National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 Games in NTU

    I-Han Cho / Master Program of Sport Facility Management and Health Promotio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Jui-Ping Hsieh / 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and Leisure Industry Management,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Yu-Hua Lu / Sports Office, New Taipei City Government

    Abstract

    Hosting a sports event could bring about many kin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impact to the host and the host city. Therefore, the benefits and impacts of hosting a

    sport event become a popular issue in recent years. National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

    Games is one of the represent sports events in Taiwan. The research would adopt the

    47th National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 Games which host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in 2017 to engage a case study. Objectives: The study tends to explore a

    National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 Games could bring how many economic impacts to

    the organizer. Firs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estimating the costing item and the

    expenses of the attendances and spectators per day, moreover, the researcher would

    put forward the sponsor benefits in the event. Secondly, the study tends to realize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ents who study in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ethods: the

    researcher utiliz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collecting data. There are two steps in

    the sampling process: in the first step, the researcher collected the samples from the

    spectators which watched the game in the 16 competition venues in the 47th National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 Games, and the collected dates from 6th May to 10th May,

    2017; in the second step, the researcher investigated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ents of

    the host school of the game-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he study method is

  • 25

    一般論述

    quantitative research. In the research result, the factor of accommodation is the main

    cost from the participants during the game. On the other hand, most NTU students

    were satisfied to the game. In conclusion, hosting 47th National Intercollegiate

    Athletic Games produce the effective economic impact to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the researcher expects this study could provide the informative reference to the

    host in the further.

    Keywords: sport event, economic impact, intercollegiate games

  • 26

    Rev iew Pa p er

    壹、緒論

    一、研究動機

    運動,隨著時代的變遷與健康知識的增加,已成為國人不可或缺的休閒活動

    之一。另一方面,由於運動能有效預防疾病的風險,也隨著運動產業也隨之蓬勃

    發展。在教育部體育署 (2013) 公布於臺灣體育運動發展的體育政策白皮書中,

    有特別針對臺灣體育運動產業所規劃之章節,以顯示未來臺灣政策上重視運動產

    業發展的程度。而運動產業的發展又與觀賞性運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此可知

    舉辦運動賽會或賽事能帶來能夠帶來非常可觀的效益。

    葉公鼎 (2009) 指出經濟效益除了城市的知名度、形象、民眾對運動的喜好

    等非經濟效益外,可分為個體面及總體面:個體面以各項賽事的相關收益及電視

    轉播權益金來衡量;總體面則以公共支出、場館建設、籌辦經常門支出所造成的

    產值、民眾就業以及所得的變化程度、非舉辦地區民眾參加賽會所帶來的消費支

    出和於賽會舉辦後接續的相關盤整工作來衡量;另一方面,詹淑櫻 (2013) 在巴

    西所主辦國際運動賽事的經濟效益研究中,將經濟效益分為長期和短期兩類;徐

    茂洲與黃夕珍 (2015) 在 2014 巴西世界盃足球賽效益研究中,則把經濟效益歸

    納分為經濟成長、就業人口、所得效果和投資效果四個衡量面向。

    近年來,有諸多學者曾指出運動賽會是一種「慶典活動」 (程紹同、許振明、

    陳增朋、洪煌佳、王凱立、呂宏進,2004;劉光雄,2002;鍾介凡,2006;Getz,

    1991) ,因此延伸出運動賽會之相關效益應被廣泛且多元的探討之研究風氣 (陳

    聖翔、王慶堂、黃世杰,2015) 。根據 Getz (1997) 研究指出,慶典活動具有強

    大號召力,可以在短時期內使慶典舉辦地的口碑獲得「爆發性」的提升。此外,

    慶典活動不僅成為觀光發展趨勢及最重要型態外,更在相關單位重視下,賦予創

    意,並經過重新包裝後,大大增加觀光目的地吸引力、活化觀光景點,使之成為

    城市建設及社區發展催化劑 (王舜皇,2002) 。Goldblatt (2001) 更進一步提及慶

    典活動所能夠產生包括—經由形象重塑達到城市再造、帶動經濟發展與產業轉

  • 27

    一般論述

    型、促銷產業文化及產品、帶動基礎建設、可彌補景點不足、解決旅遊淡旺季之

    缺憾、增進國民文化瞭解及居民認同、創造文化環境、提供多元休閒機會、提升

    地方知名度、吸引商業活動及專業人員進駐、創造居民認同及驕傲等經濟與非經

    濟面上之多重效益。

    Coopers (2011) 研究指出,全球運動產業產值在 2010 年時達到 121.4 億美

    元,預計到了 2015年時將成長到 145.3億美元,平均以每年 5.3%的年成長率穩

    定成長,贊助金額則以 2011年的 35億美元,在 2015年可望增加到 45.3億美元,

    而贊助之所以受到關注是源起於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OC) ,在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成功的推行全球合作夥伴計畫 (The

    Olympic Programme, TOP) ,讓奧運會轉虧為盈,爾後贊助對於運動賽會的舉辦

    成為了必要且重要的關鍵角色。「贊助」提供企業一個深入消費者內心來推銷自

    己公司及其品牌的機會 (Heitsmith, 1994) 。透過宣傳活動,企業強調品牌知名

    度的創造,或企業可帶給消費者的利益,以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產品的偏好與刺激

    購買動機。在所有的贊助類型中,又以運動贊助最為普遍 (Cornwell, Pruitt, &

    Ness, 2001) 。換言之,運動贊助策略的應用,實現了企業突顯品牌形象、接觸

    目標顧客、壟斷市場及成為良好公民等行銷目標之理想,運動贊助已成為企業促

    銷四大管道之外的第五項元素 (程紹同,1999) 。Madill 與 O,Reilly (2009) 提

    到,被贊助者通常為一個團隊、團體或賽事,為了使活動順利舉辦因此尋求協助,

    而贊助者則提供金錢或其他資源給被贊助者,期望透過外部連結機會獲得利益。

    目前運動贊助約占全球運動產業的 28.8%,而最普遍的贊助是企業贊助體育活動

    (Meenaghan, 1998) 。

    以北京 2008奧運為例,該次賽會總收入達 205億元,總盈餘高達 11億元。

    其中收入的主要來源為賽事轉播,約佔總收入之四成,該屆奧運會贊助商共 64

    家,創下歷屆奧運之最,其中包括 8家大型中國企業。從這次賽事可看出,北京

    奧運為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影響。也因此引起各界人士之關注,想探知舉辦各

    類型之運動賽事能帶來多少效益之產生。

  • 28

    Rev iew Pa p er

    另一方面,針對大型運動賽會所產生的效益,亦有不少學者或研究報告提出

    相關探討論述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0;Gelan, 2003; Getz, 1998; Gratton, Shibli,

    & Coleman, 2005; Kasimati, 2003) 。且因現今科技的發達,運動賽會的相關資訊

    已能透過電視、網際網路、收音機、報章雜誌等途徑快速地傳達給社會大眾,加

    上日益便利的交通,親身蒞臨觀賽已不再困難。越來越多人對大型運動賽會投以

    目光,也引起運動賽會之主辦單位的注意,紛紛努力挖掘其背後潛在的效益,以

    期爲當地帶來正面的影響。不論是直接或間接參與運動賽會,人們都受到該運動

    賽會的影響,並在此互動過程中產生所謂的「效益」 (陳聖翔等,2015) 。

    雖然國內的運動賽會無法與國外國際性的大型運動賽會 (如奧運、亞運等)

    產生如此龐大的效益,但也不能否定國內運動賽會 (如全國運動會、全國中學運

    動會及大專運校運動會等) 之舉辦,亦能夠產生相當之效益。然近年來有關運動

    賽會之相關研究中,即便是針對運動賽會的效益進行研究,也多著墨在經濟效益

    或贊助效益方面,且過去文獻大多數都針對選手和觀眾的滿意度、商品購買意

    願、知覺價值等屬於心理認知的研究,或者是個別運動項目之動作技術分析之研

    究,較少看到有關於針對大學舉辦全國大專運動會為主辦學校所帶來的整體效益

    進行探討。而且,該賽事雖然受到政府補助,但並沒有就該運動賽會的經濟或贊

    助效益作一系列的探討和追蹤;還有,當政府財務逐漸拮据,補助經費未能增加

    下,該賽事的舉行會有怎樣的影響,也是值得去探討了解。效益評估不僅只針對

    經濟效益或贊助效益,也包含非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甚至是因為經濟效益所

    引發的乘數效果及關聯效果,都是值得再深入探討之議題。

    在臺灣,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屬於國內較大型賽事之一,本研究將針對 106

    年度由國立臺灣大學所承辦之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進行研究。本研究中所探討之

    經濟效益與學生滿意度,係採問卷調查法進行資料蒐集,並以便利取樣方式進行

    抽樣。經濟效益之研究之調查時間為賽事舉辦期間,調查地點包括本次賽事各個

    比賽場地,研究對象主要係賽會參與者及觀賞者調查;贊助效益之分析係以該次

    賽會的執行委員會詢問取得之第一手資料進行探討;學生滿意度研究之問調查時

  • 29

    一般論述

    間於賽事結束兩星期後,研究對象係針對國立臺灣大學的學生進行調查;此兩項

    研究使用描述性統計進行資料分析。

    二、研究目的

    依據本研究動機所述,本研究主要探討之目的如下所述:

    (一)瞭解本次賽會的參與人員於賽會期間每日的花費情形及所花費項目。

    (二)探討本次賽會之贊助效益情形。

    (三)瞭解國立臺灣大學的學生對於這次學校舉辦此項賽事的滿意度情形。

    貳、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之經濟效益探討,研究對象為參加 106年度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 (簡

    稱 106全大運) 之參與人員,包含賽會參與者與觀賞者等。本研究問卷於 106年

    5月 6日至 5月 10日進行發放,發放地點為 16個比賽項目的競賽場館,包含國

    立臺灣大學田徑場、網球場、體育館、醫學院體育館及綜合體育館、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體育館、臺北市立大學詩欣館和行政大樓、新北市厚德國小體操館、臺北

    體育館、彩虹河濱公園網球場、臺北警察專科學校、國立體育大學射箭場、國立

    臺灣科技大學體育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館、臺北市立大理高中活動中心、

    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操場,發放問卷數 1,000份,有效問卷共計 962份。

    本研究之學生滿意度變項探討,研究對象為國立臺灣大學有參與體育課的學

    生,採便利抽樣方式填答。該問卷於 106年 5月 10日整個賽會賽程結束後進行

    發放,發放地點為國立臺灣大學校本部之體育課上課場館,發放問卷數 950份,

    有效問卷共計 918份。

  • 30

    Rev iew Pa p er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之經濟效益與學生滿意度變項採問卷調查法,並在進行資料收集

    後,以描述性統計進行分析探討;本研究中之贊助效益係採文獻探討法,依據本

    次賽事主辦單位之執行委員會所提供之贊助廠商第一手資料進行歸納與探討。

    有關本研究之經濟效益與學生滿意度問卷題項,係參考教育部體育署 (2015)

    針對 104年度全國中學運動會 (簡稱 104全中運) 之經濟效益評估問卷,並經過

    相關專家效度驗證,認為該問卷確實能夠反映本研究對於該運動賽會所要探討的

    問題。問卷題目中主要針對參與人員於參加 106全大運期間,平均一天於飲食、

    交通、住宿、娛樂及購物等消費情形進行問答。本研究採抽樣係依據比賽天數及

    觀看人數做問卷發放數量的分配,對於該次賽會參與者及觀賞者採取便利抽樣填

    答。實際有效問卷為 962份,故有效填答率為 96.2%。之後,對各個項目的花費

    進行加總,把總數再除以有效份數 962份,得出各個項目的平均花費。將各個項

    目平均花費加總後乘以比賽天數 5 天和參與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全部學校的職

    員及選手總人數 12,871人次,即可得出該次賽會的經濟效益。

    有關本研究之學生滿意度問卷之收集時間為此次賽會賽程全部結束之後兩

    週 (2017年 5月 15日至 5月 26日) ,發放數量為 950份,發放地點為臺灣大學

    體育課之上課場館,針對學生採取便利抽樣填答。實際有效問卷為 918份,有效

    填答率為 96.7%。把五個選項轉為 Likert五點量表型式:非常滿意為 5、滿意為

    4、普通為 3、不滿意為 2、非常不滿意為 1;每個題項的分數加總後,再除以有

    效份數 918份,得出結果即為此次國立臺灣大學之學生對於本次該校所承辦 106

    全大運之滿意度情形。

    贊助效益之研究資料為向該次賽會之執行委員會詢問後過取得的第一手資

    料,於賽事結束後取得。

  • 31

    一般論述

    參、結果

    一、經濟效益

    本次一共調查 488位男性和 474位女性,分別為 270位一般民眾 (觀賞者) 、

    545位比賽選手、67位大專院校代表隊工作人員、24位裁判、12位媒體工作人

    員及 44 位其他無法歸類之人員,其中有 669 位非臺北市居民,293 位臺北市居

    民。調查對象到達比賽場地的主要移動方式有 90位自行開車、87位搭公車、430

    位搭捷運、48 位搭公務車 (選手專車) 、59 位搭計程車、154 位騎機車、39 位

    騎腳踏車和 55位步行。瞭解本次賽會的參與人員於賽會期間每日的花費情形及

    所花費項目,本研究根據計算後,得出的每人每天平均花費結果為下表 1:

    表1

    花費平均金額 (單位:新臺幣)

    飲食費 交通費 住宿費 娛樂費 購物

    269 138 337 71 72

    把各項花費加總後,得出每人一天平均花費為 887元,把此金額乘以比賽天

    數 5 天和參與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全部學校的職員及選手總人數 12,871 人次,

    得出金額為新臺幣 57,082,885元,此為臺大承辦該賽會的經濟效益。

    887 (元) *5 (天) *12,871 (人次) =57,082,885 (元)

    二、贊助效益

    本次賽會有廠商來參與贊助,依贊助金額共分為六個等級,等級與贊助金額

    及贊助廠商家數如下表所示:

  • 32

    Rev iew Pa p er

    表2

    贊助情況整理

    等級 金額(新臺幣:百萬元) 廠商家數

    A 5.0 1

    B 2.0 1

    C 1.0 4

    D 0.5 11

    E 0.2 2

    F 0.1 5

    根據調查得知,此次賽會的整體贊助金額除了上述表格贊助廠商的現金贊助

    外,還有等值貨物的贊助,等值貨物的贊助經換算估計後,與現金贊助合計高達

    新臺幣 2,350萬元,該結果為賽會的贊助效益。這裡的贊助效益金額除了贊助廠

    商的現金贊助外,亦包含等值貨物的贊助,如 new balance贊助衣服、CANADA

    ICEFRESH贊助飲用水、ASUS贊助筆電等。

    三、學生滿意度

    在學生滿意度方面,經過分數轉化後,得到的結果如表 3所示:

    表 3

    學生滿意度結果

    序號 問題 平均數 標準差

    (一) 臺灣大學聲譽的提升 3.58 .88

    (二) 臺灣大學校長聲望的提高 2.42 .97

    (三) 加速臺灣大學既有場館的整建 3.88 .95

    (四) 臺灣大學環境的改善 3.45 1.00

    (五) 臺灣大學知名度的提升 3.42 .99

    (六) 臺灣大學校園觀光吸引力的提升 3.42 .98

    (七) 臺灣大學媒體曝光機會的提升 3.80 .90

    (八) 臺灣大學教職員工生凝聚力的提升 2.99 .98

    (九) 臺灣大學教職員工生榮耀感的提升 3.13 1.00

    (續下頁)

  • 33

    一般論述

    表 3

    學生滿意度結果 (續)

    序號 問題 平均數 標準差

    (十) 臺灣大學教職員工生健康環境營造機會的

    提升 3.22 .96

    (十一) 臺灣大學教職員工生運動參與率的提高 3.27 .99

    (十二) 提供臺灣大學教職員工生體驗運動賽事的

    機會 3.83 .91

    (十三) 成為臺灣大學招生宣傳方法之一 2.72 1.03

    (十四) 臺灣大學教職員工生對多元運動項目認知

    的提升 3.73 .87

    (十五) 臺灣大學教職員工生對運動與健康意識的

    抬頭 3.47 .91

    由此結果可看出,大部分的題項分數都有超過 3 (平均) ,可以知道臺大學

    生對於臺大承辦 106全大運的帶來的效益影響是滿意的;只有三題是低於 3,分

    別是第二題、第八題和第十三題。

    肆、討論

    在經濟效益的部分,最後乘以的參與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全部學校的職員及

    選手總人數並沒有扣除學校是位於臺北市的單位,因此在住宿費的計算可能會使

    總金額有高估的現象。況且在飲食費、住宿費和交通費方面,學校皆有給予補助,

    所以就臺北市的消費水平來說,若無學校的補助,實際花費金額可能比調查結果

    的金額來的高。再者,臺北市大眾交通運輸發達,調查對象搭公車和捷運、騎腳

    踏車和步行的人數超過一半以上,因此在交通費的花費相對來說比較節省。娛樂

    和購物的費用,可能跟調查對象有將近七成為該項賽事的參與者有關,在賽事期

    間專心投入,較少有多餘的時間去做娛樂或購物的動作。即便如此,整體計算出

    來的數據是相當可觀的。上述討論與 Goldblatt (2001) 提到活動可以帶來形象重

    塑、帶動基礎建設等多重效益呼應;再者,國立臺灣大學因為舉辦此次賽事,而

    有機會把學校的運動設施重新整修,也與葉公鼎 (2009) 所提到的總體面效益的

  • 34

    Rev iew Pa p er

    衡量相符。

    贊助效益方面,若想要成為等級 A的贊助商,至少要贊助 5百萬元的金額,

    其他等級的規定依此類推;由表可知,等級 A 的贊助廠商有一家,最多家贊助

    廠商的等級為 D。這裡的調查為現金贊助,加上等值貨物的贊助。

    而學生滿意度的話,在第二題會低於 3且是全部題項中分數最低的原因,可

    能是因為當時校長剛好爆發學術醜聞,加上校長對於賽會整體的運作進行並無很

    實質的參與,僅於幾個少數重要公開場合出席,故學生可能認為舉辦 106全大運

    無法提高校長的聲望。第八題「臺灣大學教職員工生凝聚力的提升」雖然很接近

    平均,對於造成該題項分數的關係,推測是因為臺大為一所綜合型大學,有多所

    學院和學系,且學生多元;但因為負責承辦的單位為體育室,僅為學校的行政單

    位之一,能夠有機會參與的教職員主要為體育室以及在上層的行政單位,難以擴

    及到其他學術單位的教職員;學生則是以有參與到該次賽會的選手及志工比較有

    感,這些人數僅占了學校全體學生的少數,因此若沒有接觸到此次賽會的同學,

    就有可能無法感受到那股凝聚力,才會造成該題項的分數較低。第十三題「成為

    臺灣大學招生宣傳方法之一」分數會較低的原因,是因為臺灣大學為臺灣第一學

    府,學術地位的表現傑出優秀,每年都會吸引無數學生來報考申請,所以就算沒

    有特別招生宣傳,臺灣大學依舊是每位學生的優先選擇,因此學校不需要透過舉

    辦該次比賽來招生。

    伍、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從研究結果得知,國立臺灣大學舉辦一場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的效益很多,

    不論是在經濟效益部分,或者是非經濟效益的贊助效益及學生對於該賽事的滿意

    度。雖然無法跟國際賽事相比較,但就國內的賽事而言,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是

    屬於較大的賽事之一,為此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及參考價值。再者,在贊助效益方

  • 35

    一般論述

    面,學校經由本身知名度來吸引贊助商,而贊助商透過贊助賽事來增加曝光度,

    是為最普遍的一種贊助方式。綜合以上結果,期望能給後續承辦學校作參考之依

    據。

    二、建議與限制

    經濟影響評估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只著重在經濟效益、贊助效益和學生滿

    意度,而未考慮並計算國立臺灣大學附近的店家收入,且基於時間及人力的關

    係,未考慮到該效益所延伸的乘數效果與關聯效果,故建議未來可以考慮計算此

    部分以及相關的乘數效果及關聯效果。再者,後續研究可加入媒體、廣告、相關

    基礎建設等影響因素。

  • 36

    Rev iew Pa p er

    參考文獻

    王舜皇 (2002) 。三項元宵節活動吸引力與舉辦地特性之比較研究 (未出版碩士

    論文) 。朝陽大學,臺中市。

    徐茂洲、黃夕珍 (2015) 。2014巴西世界盃足球賽效益。大專體育,132,13-19。

    陳聖翔、王慶堂、黃世杰 (2015) 。全國運動會舉辦效益評估之研究。管理實務

    與理論研究,9(4),52-67。

    程紹同 (1999) 。第五促銷元素。廣告雜誌,101,82-88。

    程紹同、許振明、陳增朋、洪煌佳、王凱立、呂宏進 (2004) 。運動賽會管理-

    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文化。

    葉公鼎 (2009) 。從北京奧運看臺灣大型運動賽會的籌辦。國民體育季刊,38(4),

    32-41。

    詹淑櫻 (2013) 。巴西主辦國際運動賽事的經濟效益。經濟前瞻,149,59-62。

    劉光雄 (2002) 。新 EVENT:全效溝通掌握行銷脈動。臺北:聯經。

    鍾介凡 (2006) 。成功慶典活動評估指標建構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 。南臺

    科技大學,臺南市。

    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2000) 。二○一○年前我國辦理國際間重大運動會評估報告。

    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教育部體育署 (2013) 。體育運動政策白皮書。臺北市:教育部體育署。

    Cornwell, T. B., Pruitt, S. W., & Ness, R. V. (2001) . The value of winning in

    motorsports: Sponsorship-linked marketing.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41(1), 17-33.

    Gelan, A. (2003) . Local economic impacts the British Open.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0(2), 406-425.

    Getz, D. (1991) . Festival, special event, and tourism. New York: Van Nostrand.

  • 37

    一般論述

    Getz, D. (1997). Event management & Event tourism. Elmsford, N.Y.: Cognizant

    Communication Corporation.

    Getz, D. (1998) . Trends, strategies, and issues in sport-event tourism. Sport

    Marketing Quarterly, 7(2), 8-13.

    Goldblatt, J. J. (2001) . Special event: Twenty-first century global event management

    (3rd Eds.). New York City,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Gratton, C., Shibli, S., & Coleman, R. (2005) . Sport and economic regeneration in

    cities. Urban Studies, 42(5/6), 985-999.

    Heitsmith, G. (l994) . An academic pursuit: Promotion’s collegiate breeding ground.

    The International Magazine for Promotion Marketing, 7, 3l-33.

    Kasimati, E. (2003) . Economic aspects and the Summer Olympics: A review of

    relat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 5(6) , 433-444.

    Madill, J., & O’Reilly, N. (2009) . Investigating social marketing sponsorships:

    Terminology, stakeholders, and objectiv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63(2),

    133-139. doi:10.1016/j.jbusres.2009.02.005

    Meenaghan, T. (1998) .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sponsorship.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17(1), 3-28.

    Price Waterhouse & Coopers. (2011). Global entertainment and media outlook:

    2011–2015.

  • 38

    Su bmiss ion

    Gu ide l ine s

    「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運動管理季刊」稿約

    2012年 3月 1日學術發展委員會會議修訂

    一、「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運動管理季刊」 (以下簡稱「本季刊」) 旨在提

    供體育與運動管理之學術發表交流機會與溝通管道,每年出版四期 (一、

    四、七、十月出版) 。歡迎各界惠賜有關體育與運動管理之論著、譯注及評

    論。

    二、篇幅:本期刊限於篇幅,來稿除特約稿外,以不超過 6,000字為原則。

    三、內容格式與書寫:

    (一)來稿請用Microsoft Word A4版面設定、打字。

    (二)稿件檔案內文、檔名皆不可註明作者姓名、服務單位等資料,請於本會

    網站線上投稿表單中填寫。

    (三)作者姓名、順序等資料於稿件送審後,一律不得更改;作者人數以 5人

    為限 (含通訊作者) 。

    (四)中文標題表示法依序如:壹、一、(一)、1、(1)、a、(a)。

    (五)圖表須附上標題,標題依序標示表一、表二…及圖一、圖二…等。圖表

    內容應力求簡潔易懂,可附加必要之說明。

    (六)詳細的內容格式規定請見「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季刊撰寫格式」。

    (七)投稿前,請填寫「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出版品」投稿格式自我檢查表,

    未能符合本季刊規定格式撰寫之論文,本會有權不予審查逕行退稿。

    四、參考文獻:書寫格式為求統一,請參用 APA格式撰寫,參考文獻與正文引

    用文獻一致,中文依姓氏筆劃為順序,英文依姓氏字母為順序。

    五、審查流程:

    (一) 本季刊採單審、匿名審查,稿件隨到隨審。

  • 39

    稿 約

    (二) 本會於收到投稿稿件 3 日內以 E-mail 告知已受理稿件,日後如有審查

    上的疑問,請來電或來信查詢。

    (三) 經審查委員同意刊登之稿件,其最後刊登順序,須由當期輪值主編決定

    之。

    六、版權:

    (一) 論文接受刊登者,本刊即享有著作財產權,非經本會同意,不得轉載於

    其他刊物。相關文責並請作者自行負責。

    (二) 著作人投稿於本刊經收錄後,同意無償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國家圖書館

    『遠距圖書服務系統』或其他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路提供服

    務、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行為。並得為符合『遠距圖書服務系

    統』或其他資料庫之需求,酌作格式之修改。

    七、稿酬:稿件經刊登將轉成 PDF檔,由投稿者自行列印抽印本。

    八、其他注意事項:本會不接受一稿兩投之稿件,凡曾於他種刊物發表或抄襲之

    稿件,一律拒絕刊載。未能符合本季刊宗旨及規定格式撰寫之文章,不予審

    查。

    九、費用:為鼓勵踴躍投稿,投稿免收行政處理費,確定刊登後才收取刊登費用,

    刊登費用:TASSM永久會員免費,TASSM會員 1,000元,非會員 2,000元(以

    稿件第一作者為準),請於本會寄發確定刊登通知後 1 個星期內劃撥繳費,

    本會收到匯款後再行開立刊登證明,劃撥帳號:19489647,劃撥戶名:臺灣

    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十、賜稿處:請至本會網站(www.tassm.org.tw)「線上投稿」中填寫相關資料,

    並將您的稿件、投稿格式自我檢查表等檔案以壓縮檔 zip檔上傳即可。

    http://www.tassm.org/

  • 發 行 人 劉田修

    總 編 輯 蕭嘉惠

    本期主編 王凱立

    執行編輯 曹校章、康正男

    編 輯 楊啟文、莊淑婷、黃嘉宏

    發行單位 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會

    TEL: 02-28861261

    FAX: 02-28861255

    Email:[email protected]

    網站: www.tassm.org.tw

    地址: 111 台北市中山北路 4 段 16 號志清樓 5211 室

    http://www.tassm.org/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