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专题研究 报告 美国“制造业回归”大战略深度研究...

34
感谢实习生秦亚男、汤旭人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机械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机械行业 美国“制造业回归”大战略深度研究: 机器人需求激增, 龙头 KUKA 将受益 增持(首次) 投资要点 美国“制造业回归”是特朗普政府的关键政策目标 2016 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对 GDP 占比仅为 12%,而中国为 30%德国为 23%,欧盟为 16%。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对全部就业人 口占比近年来降至仅 8%,制造业竞争力被别国追赶,贸易赤字 巨大。当前美国整体经济走好,特朗普政府为兑现竞选承诺、 争取当政业绩、加强美国工业竞争优势、提升美国经济综合竞 争力,必将大力推动“制造业回归战略。 工业机器人产业是重塑美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灵魂 美国制造业工人工资在过去 10 年复合增速约为 2.36%2016 美国制造业工人每年雇佣成本是工业机器人的 3 倍以上,每小 时雇佣成本是工业机器人的 5 倍以上,工业机器人能显著降低 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尤其在资本密集、附加值高的汽车、 3C 等行业优势更加显著。而 2016 年美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约 190,在发达国家中仅处中流,加大工业机器人用量是促使美 国制造业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预计美国工业机器人的 2017~2020 年销量复合增速有望达 20% 我们假设如果 2017~2020 年间美国成功实施“制造业回归大战 略,制造业增加值对 GDP 的占比有望逐步回升到 13.7%2002 年水平)、13.1%2004 年水平)、12.6%2008 年水平),制 造业工人雇佣量也将回归对应历史水平;如果制造业增加值的 复合增速达到 7%(乐观估计)、6%(中性估计)、5%(保守 估计),则对应的美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20% (乐观)、16%(中性)、12%(保守),工业机器人销售额 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19% (乐观)、 15% (中性)、 10% (保守) 综合考虑增量需求和更新需求,2020 年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增速 峰值有望达到 31%(乐观估计)、27%(中性估计)、24%(保 守估计),机器人销售额有望达 25 亿、21 亿、18 亿美元,系 统集成销售额有望达 74 亿、64 亿、55 亿美元。 工业机器人龙头 KUKA 将率先受益“制造业回归”大战略机会 2016 年四大家族的全球市占率约为 45%KUKA 的全球市占率 约为 9.2%,而北美一直是 KUKA 的第一大市场。2016 年,库 卡获得北美地区收入 10.6 亿欧元(在总收入中占比超 35%), 同比增长 2%;获得北美地区订单 13.7 亿欧元(在总订单中占比 40%),同比增长 38%。未来美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需求激 增,KUKA 将成为“美国制造业回归”的重大受益者,充分享 受行业高成长。 重点关注:美的集团 (收购全球机器人龙头 KUKA)、潍柴动 (收购物流自动化龙头德马泰克) 风险提示 美国制造业增速不达预期、制造业设备投资不达预期 2017 4 10 首席证券分析师 陈显帆 执业资格证书号码:S0600515090001 [email protected] 证券分析师 何京鸿 执业资格证书号码:S0600517020001 [email protected] 18817988399 股价走势

Upload: others

Post on 24-Oct-2020

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感谢实习生秦亚男、汤旭人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机械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机械行业

    美国“制造业回归”大战略深度研究:

    机器人需求激增, 龙头 KUKA 将受益 增持(首次)

    投资要点 美国“制造业回归”是特朗普政府的关键政策目标

    2016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对GDP占比仅为12%,而中国为30%,

    德国为 23%,欧盟为 16%。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对全部就业人

    口占比近年来降至仅 8%,制造业竞争力被别国追赶,贸易赤字

    巨大。当前美国整体经济走好,特朗普政府为兑现竞选承诺、

    争取当政业绩、加强美国工业竞争优势、提升美国经济综合竞

    争力,必将大力推动“制造业回归”战略。

    工业机器人产业是重塑美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灵魂

    美国制造业工人工资在过去 10 年复合增速约为 2.36%,2016 年

    美国制造业工人每年雇佣成本是工业机器人的 3 倍以上,每小

    时雇佣成本是工业机器人的 5 倍以上,工业机器人能显著降低

    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尤其在资本密集、附加值高的汽车、

    3C 等行业优势更加显著。而 2016 年美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约

    为 190,在发达国家中仅处中流,加大工业机器人用量是促使美

    国制造业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预计美国工业机器人的 2017~2020 年销量复合增速有望达 20%

    我们假设如果 2017~2020 年间美国成功实施“制造业回归”大战

    略,制造业增加值对 GDP 的占比有望逐步回升到 13.7%(2002

    年水平)、13.1%(2004 年水平)、12.6%(2008 年水平),制

    造业工人雇佣量也将回归对应历史水平;如果制造业增加值的

    复合增速达到 7%(乐观估计)、6%(中性估计)、5%(保守

    估计),则对应的美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20%

    (乐观)、16%(中性)、12%(保守),工业机器人销售额

    复合增速有望达到 19%(乐观)、15%(中性)、10%(保守);

    综合考虑增量需求和更新需求,2020 年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增速

    峰值有望达到 31%(乐观估计)、27%(中性估计)、24%(保

    守估计),机器人销售额有望达 25 亿、21 亿、18 亿美元,系

    统集成销售额有望达 74 亿、64 亿、55 亿美元。

    工业机器人龙头 KUKA 将率先受益“制造业回归”大战略机会

    2016 年四大家族的全球市占率约为 45%,KUKA 的全球市占率

    约为 9.2%,而北美一直是 KUKA 的第一大市场。2016 年,库

    卡获得北美地区收入 10.6 亿欧元(在总收入中占比超 35%),

    同比增长 2%;获得北美地区订单 13.7 亿欧元(在总订单中占比

    超 40%),同比增长 38%。未来美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需求激

    增,KUKA 将成为“美国制造业回归”的重大受益者,充分享

    受行业高成长。

    重点关注:美的集团 (收购全球机器人龙头 KUKA)、潍柴动

    力(收购物流自动化龙头德马泰克)

    风险提示

    美国制造业增速不达预期、制造业设备投资不达预期

    2017 年 4 月 10 日

    首席证券分析师 陈显帆 执业资格证书号码:S0600515090001

    [email protected]

    证券分析师 何京鸿 执业资格证书号码:S0600517020001

    [email protected]

    18817988399

    股价走势

    mailto:[email protected]:[email protected]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目录

    1. 美国“制造业回归”旨在加强工业竞争优势、优化

    经济结构、全面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 ............. 6

    1.1. “制造业回归”是特朗普政府关键的政策目标 ........ 6

    1.1.1. 调整就业结构 ........................................... 7

    1.1.2. 优化贸易结构 ........................................... 9

    1.1.3. 加强制造业竞争优势 .................................... 10

    1.2. 实现“制造业回归”的有利宏观条件 ............... 11

    2. 工业机器人是美国“制造业回归”战略的灵魂 . 13

    2.1. 工业机器人能降低生产成本 ....................... 13

    2.1.1. 工业机器人成本仅为美国工人成本的 1/3~1/5 ............... 14

    2.2. 工业机器人能提升生产效率 ....................... 16

    2.2.1. 工业机器人密度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 ...................... 18

    2.3. 美国机器人销量未来 4年复合增速有望达 20% ........ 20

    2.3.1. 假设美国制造业增加值未来 4年复合增速达 7%(乐观)、6%(中性)、

    5%(保守),则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有望达 20%、16%、12% .......... 21

    3. 美的集团 000333:智能制造迎春风 .......... 27

    3.1. 2016年 KUKA全球市占率 9.2%,北美订单增速 38% .... 28

    4. 潍柴动力 000338:收购北美物流自动化龙头德马泰

    克 30

    5. 风险提示 ................................ 33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目录

    图表 1:奥巴马政府振兴制造业的相关政策 ....................................................................... 6

    图表 2:特朗普拿下了众多传统制造业集中州 ................................................................... 7

    图表 3:铁锈地带的人均 GDP 显著低于全国人均 GDP ................................................... 7

    图表 4:近 20 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持续低于全行业增加值的增速 ..................... 7

    图表 5: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对 GDP 占比仅 12%,而中国为 30%、德国为 23%、欧

    盟为 16% .......................................................................................................................... 8

    图表 6:美国服务业就业人数逐年上升,而制造业就业人数逐年走低 ........................... 8

    图表 7: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仅占总劳动力的 8% ............................................................ 8

    图表 8: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对应庞大的资本账户顺差 ....................................................... 9

    图表 9:美国外债占 GDP 的比例已升至 98% ................................................................... 9

    图表 10:美国平均关税 60 年来逐步降至约 1.5%,而特朗普政府的重要政策之一是提

    高关税............................................................................................................................... 9

    图表 11:中国对美贸易的逆差在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中占比已升至约 70% .................... 9

    图表 12:人均制造业增加值:美国>日本>韩国>中国 .................................................... 10

    图表 13:制造业增加值总量:中国>欧洲>美国 .............................................................. 10

    图表 14:全球各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中国(29%)>欧盟(25%)>美国(20%)

    ......................................................................................................................................... 10

    图表 15:美国制造业 PMI 领先攀升至上一轮景气高点 ................................................. 11

    图表 16:美国登记失业率已降至危机前的景气低点 ....................................................... 11

    图表 17: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工业、消费均趋势向上 ................................................... 11

    图表 18:美国 2017 年 2 月 PPI 增速创 4 年新高 ............................................................ 11

    图表 19:美国 GDP 增速和联邦基金利率高度正相关 .................................................... 12

    图表 20:美国从 2015 年 12 月起进入新一轮加息通道 ................................................... 12

    图表 21:近十年美国产业资本整体净流出,但制造业的产业资本保持净流入 ........... 12

    图表 22:对比左图,1992-1995、2004-2006 两轮加息通道缓解了产业资本净流出 ... 12

    图表 23:2014 年起的美元走强,但经常账户逆差保持稳定,美元未来走强尚有较大空

    间..................................................................................................................................... 13

    图表 24: 2014 年美国劳动力成本占制造业总成本的 15%~40% ................................. 14

    图表 25:美国制造业工人小时工资约为中国的六倍 ....................................................... 14

    图表 26:老龄化导致美国的劳动参与率逐步下降 ........................................................... 14

    图表 27: 美国社会养老压力较大 ..................................................................................... 14

    图表 28:假设美国制造业工人工资每年上涨 2.36% ....................................................... 15

    图表 29:假设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每周工作约 40 小时,机器人每周工时可超 84 小时

    ......................................................................................................................................... 15

    图表 30: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每年雇佣成本约为工业机器人的 3 倍 ............................... 15

    图表 31: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每小时雇佣成本约为工业机器人的 5 倍 ........................... 15

    图表 32:工业机器人的年使用成本=机器人设备+系统集成+电费+管理费 .................. 16

    图表 33:工业机器人相对工人的成本优势显著 ............................................................... 16

    图表 34:近 10 年来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提升得越来越慢,必须追加自动化装备以提

    高效率............................................................................................................................. 17

    图表 35:后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工人生产效率提升的速度都越来越慢 ........................... 17

    图表 36:美国制造业总工时下降的同时制造业总产值上升,得益于自动化程度提升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 17

    图表 37:同理,工资逐年提升,企业单位产值的劳工成本却几乎没变 ....................... 17

    图表 38:估计 2016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 27 万台,同比增长 6% ............................ 18

    图表 39:估计 2016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金额 120 亿美元,同比增长 8% .............. 18

    图表 40:2015 年韩、日、美、德等发达工业国的机器人密度均高于 150 ................... 18

    图表 41:汽车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极高,其他行业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 19

    图表 42:美国汽车制造人均产值是全行业平均值的 2 倍以上 ....................................... 19

    图表 43:汽车零部件和汽车制造行业是美国最大的工业机器人采购方,占比超 70%

    ......................................................................................................................................... 19

    图表 44: 全球机器人销量结构:汽车>电子电气>橡胶塑料>食品饮料>金属机械 .... 20

    图表 45:3C 行业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近三年复合增速大于 30%,成为未来机器人销量

    增长极............................................................................................................................. 20

    图表 46:美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过去 5 年复合增速超 6% ............................................ 21

    图表 47:2016 年美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约为 24 万台 .................................................... 21

    图表 48:假设制造业增加值对 GDP 的占比将升至 2002 年-2008 年的历史水平 ........ 22

    图表 49:2020 年制造业增加值有望达 3 万亿美元 .......................................................... 22

    图表 50:GDP 增速峰值有望达 4.3% ............................................................................... 22

    图表 51:假定 2020 年制造业增加值的峰值增速达到“乐观 10%/中性 8%/保守 6%”

    三种目标 ......................................................................................................................... 22

    图表 52:预计 2020 年美国 GDP 增速有望超 4% ........................................................... 23

    图表 53:假设美国制造业人均产值增速保持 3%,则到 2020 年人均产值有望达 20 万

    美元................................................................................................................................. 23

    图表 54:假设美国机器人密度到 2020 年机器人密度有望达 250 .................................. 23

    图表 55:假设每年对 10 年前那批销售的机器人的更新比率为 0.8~1.2 ........................ 24

    图表 56:以上假设图表的数据 ........................................................................................... 24

    图表 57:2020 年制造业工人雇佣量有望达 1485 万人 .................................................... 25

    图表 58:2020 年工业机器人存量有望达 37 万台 ............................................................ 25

    图表 59:2020 年机器人增量需求有望达 4.8 万台 ........................................................... 25

    图表 60:2020 年机器人销量有望达 5.9 万台 ................................................................... 25

    图表 61:结论:如果制造业增加值的 4 年复合增速达到乐观 7%/中性 6%/保守 5%三

    种目标,则工业机器人 4 年复合增速有望达 20%、16%、12% ............................ 26

    图表 62:假设 2020 年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峰值达到 10%(乐观假设),则美国工业机

    器人销量有望达到 31% ................................................................................................ 26

    图表 63: 2020 年美国机器人年销售额有望达到 24 亿美元(乐观)、21 亿美元(中性)、

    17 亿美元(保守) ........................................................................................................ 26

    图表 64:系统集成与核心部件市场规模测算 ................................................................... 27

    图表 65:系统集成的三大业务模式 ................................................................................... 27

    图表 66:2016 年四大家族机器人业务全球市占率对比:发那科>ABB>安川>库卡 ... 28

    图表 67: 四大家族机器人业务规模差距在缩小 ............................................................. 28

    图表 68:库卡有助于美的扩展海外 B2B 市场 ................................................................. 29

    图表 69:库卡三大业务高度协同 ....................................................................................... 29

    图表 70:库卡总订单增长 21%,机器人订单增长 22%,瑞仕格订单增长 35% ........ 29

    图表 71:库卡全年总收入下降 0.6%,机器人收入增长 9% .......................................... 29

    图表 72:北美订单增长 38%,中国订单增长 44% ......................................................... 30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73:北美收入增长 2%,欧洲收入下降-5% ............................................................ 30

    图表 74:2016 年凯傲收入 55.9 亿欧元,同比增长 9.6% ............................................... 31

    图表 75:2016 年凯傲净利润 2.5 亿欧元,同比增长 12% .............................................. 31

    图表 76:德马泰克业务种类 ............................................................................................... 31

    图表 77:德马泰克位列 2015 年全球前三大物流系统集成商 ......................................... 32

    图表 78: 整车业务受益 2016 年宏观好转增速 43%,叉车仓储业务增速 16% ......... 33

    图表 79:毛利率 23%,净利率 3.9%;叉车业务毛利率 22.6% .................................... 33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 美国“制造业回归”旨在加强工业竞争优势、优化

    经济结构、全面提升经济综合竞争力 1.1. “制造业回归”是特朗普政府关键的政策目标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构成,强大的制造业能保证国

    家的综合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而“制造业回归”政策力图重塑美国在

    就业结构、贸易结构、全球竞争格局上的优势。

    当前美国经济结构以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增加值对 GDP 的占比逐年

    下滑,2016 年仅占比 12%,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持续低于全行业增加值增

    速,制造业就业人口对全部就业人口占比降至仅 8%,制造业从业人员的

    收入增速低于很多新兴的服务业从业人员,传统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发展

    落后于其他新兴行业集中的地区。

    而对外贸易结构上,由于国内制造业竞争力不足,商品贸易的高额

    逆差加剧了美国外债的压力,也拖累了美国经济在全球的综合竞争力。

    从奥巴马政府在 2009 年提出《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开始,“制造业

    回归”成为历届美国执政者的重要政策目标。“制造业回归”本质上是实

    现制造业升级,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强化美国工业的全球竞争

    力。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靠“夺回被偷走的就业”、 “振兴铁锈地带”、“让

    美国再次伟大”口号胜选,在执政期间将通过增加基建投资、大幅度减税

    等措施强化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全面促进制造业回归振兴、加强美国

    的工业竞争优势。因此,“推动制造业回归”将成为特朗普执政期间最重

    要的政策目标之一,预期美国制造业在未来四年时间内将迎来一波质、

    量双升的高景气发展周期。

    而制造业产值的高增长将带动相关生产设备投资增速进入高景气周

    期,尤其是工业机器人等高端制造装备将在产业升级和人口老龄化双重

    驱动因素下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机遇。

    图表 1:奥巴马政府振兴制造业的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内容

    2009 《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

    重点要发展纳米技术、高端电池、

    生物制造、新一代微电子、高端机

    器人、清洁能源、航空、电动汽车

    等产业

    2011 年 6 月 《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 明确工业机器人产业是重振制造

    业的关键环节

    2012 年 2 月 《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 将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提高到国

    家战略层面

    2013 年 《制造业创新中心网络发展规划》

    通过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强

    化各种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主题相

    互融合,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

    资料来源:和讯网等,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2:特朗普拿下了众多传统制造业集中州 图表 3:铁锈地带的人均GDP显著低于全国人均GDP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4:近 20 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持续低于全行业增加值的

    增速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1.1.1. 调整就业结构

    美国服务业发展迅速,制造业发展速度相对落后,因此制造业对 GDP

    占比逐年下降,并且制造业就业人口数量逐年下降,传统制造业城市经

    济衰退。

    从经济规律来讲,发达国家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服务业增加值对 GDP 占比会不断提高,而制造业增加值对 GDP 占比会

    逐步走低。

    虽然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每年仍获得正增长,但服务业产值的增速快

    于制造业产值的增速。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对 GDP 占比在 2016 年仅约

    12%,而中国为 30%、德国为 23%,美国的指标甚至低于欧盟平均水平

    (15.7%)和 OECD 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13.5%),在主要发达国家中仅

    高于法国(11.2%)和英国(9.7%)。

    因此,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自 2008 年经济危机以来长期底部徘徊,

    2016 年仅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 8%。美国中部地区和大湖地区的一些传统

    制造业中心严重衰落,形成了“铁锈地带”。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5:美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对 GDP 占比仅 12%,而中国为 30%、德国为 23%、欧盟为 16%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6:美国服务业就业人数逐年上升,而制造业就业人

    数逐年走低

    图表 7: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仅占总劳动力的 8%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2. 优化贸易结构

    美国商品严重依赖进口,由此形成了巨额经常账户逆差和外债。美

    元作为世界货币,可以利用天然的铸币权优势购买全球商品,并向全世

    界输出货币。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在近 20 年来逐步走高,但随之而来的

    庞大外债已攀升至占 GDP 的 98%,形成了潜在的金融风险。

    图表 8:美国经常账户逆差对应庞大的资本账户顺差 图表 9:美国外债占 GDP 的比例已升至 98%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10:美国平均关税 60 年来逐步降至约 1.5%,而

    特朗普政府的重要政策之一是提高关税

    图表 11:中国对美贸易的逆差在美国经常账户逆差中

    占比已升至约 70%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1.3. 加强制造业竞争优势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2014 年各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全球占比排序约

    为:中国(29%)>欧盟(25%)>美国(20%);而制造业增加值绝对量

    为:中国(3 万亿)>欧盟(2.3 万亿)>美国(2.1 万亿)。

    虽然美国的在人均制造业产值上仍然具有优势,但制造业增加值总量

    低于中国和欧盟。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总量早已位居世界第一,且制造

    业对 GDP 占比高达 30%。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速度让美国

    感到被追赶的危机。

    图表 12:人均制造业增加值:美国>日本>韩国>中国 图表 13:制造业增加值总量:中国>欧洲>美国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14:全球各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比:中国(29%)>欧盟(25%)>美国(2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东吴证券研究所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1.2. 实现“制造业回归”的有利宏观条件

    美国之所以能够实现“制造业回归”,具备以下有利的宏观条件:

    1、美国经济进入景气上行周期,内需旺盛。美国经济经过多年财政

    和货币政策叠加的努力,终于实现多指标的景气上行,并将失业率降至

    2008 年经济危机前的景气低点(约 3.3%)。

    图表 15:美国制造业 PMI 领先攀升至上一轮景气高点 图表 16:美国登记失业率已降至危机前的景气低点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17: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工业、消费均趋势向上 图表 18:美国 2017 年 2 月 PPI 增速创 4 年新高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2、加息周期都代表着 GDP 增速的景气上行,而经常账户逆差显著

    低于 2008 经济危机前的水平,更为加息和美元走强提供了空间,有利于

    吸引产业资本回流美国。

    随着美国经济复苏,从 2014年起美元逐步温和走强,美联储也从 2015

    年 12 月起进入了新一轮的加息通道(前一轮通道的最后一次加息是 2006

    年 6 月),但经常账户逆差并没有显著上升。数据显示,加息周期能缓解

    资本外流、甚至吸引制造业产业资本加速流入美国。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19:美国 GDP 增速和联邦基金利率高度正相关 图表 20:美国从 2015 年 12 月起进入新一轮加息通道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21:近十年美国产业资本整体净流出,但制造业的

    产业资本保持净流入 图表 22:对比左图,1992-1995、2004-2006 两轮加息通

    道缓解了产业资本净流出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美国的贸易结构为商品贸易巨额逆差,服务贸易大额顺差,这说明美

    国服务业有很强的国际竞争力,而美国的商品严重依赖进口,因此美国

    本土的制造业有巨大的回归空间。自从奥巴马政府 2009 年提出制造业战

    略政策之后,美国的贸易逆差有所控制,至今仍维持在 2010 年左右的水

    平。2014 年起美元逐步走强,而经常账户逆差保持稳定,就为美元进一

    步走强和美联储加息提供了空间,利于吸引资本回流美国。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23:2014 年起的美元走强,但经常账户逆差保持稳定,美元未来走强尚有较大空间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2. 工业机器人是美国“制造业回归”战略的灵魂

    美国制造业工人工资在过去 10 年复合增速约为 2.36%,2016 年美国

    制造业工人每年雇佣成本是工业机器人的 3 倍以上,每小时雇佣成本是

    工业机器人的 5 倍以上,工业机器人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

    率,尤其在资本密集、附加值高的汽车、3C 等行业优势更加显著。而 2016

    年美国的工业机器人密度约为 190,在发达国家中仅处中流,加大工业机

    器人用量是促使美国制造业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

    2.1. 工业机器人能降低生产成本

    美国劳动力在占制造业总成本的比例相对偏高,而通货膨胀、人口老

    龄化导致劳动参与率(就业人口占全部人口比例)下降等因素将加剧工

    资上涨。

    对主要出口经济体的制造业平均工资对比可发现,美国的制造业员工

    平均工资是中国的六倍,劣势明显。如果美国要在制造业上实现足够与

    中国产品竞争的优势就必须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摊薄制造成本、提升产

    品性能,否则将在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中落后中国,也就难以实现制造业

    回归。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24: 2014 年美国劳动力成本占制造业总成本的

    15%~40%

    图表 25:美国制造业工人小时工资约为中国的六倍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德勤咨询,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图表 26:老龄化导致美国的劳动参与率逐步下降 图表 27: 美国社会养老压力较大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livepopulation.com,东吴证券研究所

    2.1.1. 工业机器人成本仅为美国工人成本的 1/3~1/5

    关键假设:

    1、 制造业工人工作强度延续历史趋势,每周工作约 40 小时;

    2、 机器人每周工作约 84 小时(=14 小时*6 天);

    3、 制造业工人的工资线性延续历史趋势,保持每年约 2.36%的复合

    增速;

    4、 本体、配套设备、系统集成单价随技术进步以每年-1.07%(过去

    13 年历史数据的复合变化率)的速率下降,且采用 10 年直线折

    旧计提每年成本;

    5、 电价随经济发展以每年增长 0.01 元;每年电费使用量=5kw*14

    小时*324 天;

    6、 项目团队管理费:随人工成本每年上升 2.63%+随技术进步每年

    下降 2%;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28:假设美国制造业工人工资每年上涨 2.36% 图表 29:假设美国制造业工人平均每周工作约 40 小

    时,机器人每周工时可超 84 小时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计算公式:

    工业机器人的使用成本=设备(本体+系统集成+配套设备)+电费+项

    目团队管理费

    主要结论:

    通过模型测算得知,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年化平均雇佣成本在十几年前

    已经超过工业机器人的平均使用成本,当前美国制造业工人每年的雇佣

    成本约为工业机器人的 3 倍,每小时雇佣成本约为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 5

    倍,随着工人成本的逐步上涨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将

    更加明显。

    所以企业越来越倾向于用机器人替代低端人工、辅助高端人工。通过

    大量使用机器人,不仅可以节省企业的生产成本,还能在长期降低潜在

    通胀率。

    图表 30: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每年雇佣成本约为工业机器

    人的 3 倍

    图表 31: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每小时雇佣成本约为工业

    机器人的 5 倍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图表 32:工业机器人的年使用成本=机器人设备+系统集成+电费+管理费

    资料来源:IFR,Bain 咨询,Wind,互联网,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图表 33:工业机器人相对工人的成本优势显著

    小时成本对比 年成本对比 机器人成本测算

    制 造

    业 员

    工 :平

    均 时

    工业

    机器

    人的

    小时

    成本

    美国制

    造业工

    人年雇

    佣成本

    工业机

    器人的

    年使用

    成本

    本体+

    配套

    设备

    变化速率

    (历史增

    速平均+

    线性假设)

    系统集

    成(达

    产成

    本)

    美国

    电价

    /kw

    项目

    团队

    管理

    费/年

    美元 美元 倍 美元 美元 倍 美元 美元 美元 美元 美元

    2016 25.6 5.37 4.8 56286 22540 2.5 43276 -1.07% 56259 0.16 3360 9226

    2017E 26.2 5.40 4.9 58146 22672 2.6 42813 -1.07% 55657 0.17 3570 9255

    2018E 26.8 5.43 4.9 59517 22806 2.6 42355 -1.07% 55061 0.18 3780 9284

    2019E 27.5 5.46 5.0 60920 22941 2.7 41902 -1.07% 54472 0.19 3990 9313

    2020E 28.1 5.49 5.1 62356 23077 2.7 41453 -1.07% 53889 0.20 4200 9342

    2021E 28.8 5.53 5.2 63826 23214 2.7 41010 -1.07% 53313 0.21 4410 9372

    2022E 29.5 5.56 5.3 65331 23352 2.8 40571 -1.07% 52742 0.22 4620 9401

    资料来源:Wind,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2.2. 工业机器人能提升生产效率

    全球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效率提升速度都越来越慢,只有改善自动化

    生产装备、提升工人的技术操作水平才能继续促使生产效率继续提高。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34:近 10 年来美国工人的生产效率提升得越来越

    慢,必须追加自动化装备以提高效率

    图表 35:后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工人生产效率提升的速度

    都越来越慢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美国劳工部,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36:美国制造业总工时下降的同时制造业总产值上

    升,得益于自动化程度提升

    图表 37:同理,工资逐年提升,企业单位产值的劳工

    成本却几乎没变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当前的工业机器人主要应用场景为焊接、机床上下料、物料搬运和

    码垛、打磨、喷涂、装配等,主要在具有重复性高、危险、精密等特性

    的岗位上替代和辅助人力。

    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不断发展,全球工业机器人年销量过去 20 年复

    合增速超 6.5%。经过东吴研究机械团队的测算,估计 2016 年全球工业机

    器人销售量约 27 万台,同比增长 6%,销售金额约为 120 亿美元,同比

    增长 8%。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38:估计 2016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 27 万台,

    同比增长 6%

    图表 39:估计 2016 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金额 120

    亿美元,同比增长 8%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2.2.1. 工业机器人密度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

    机器人密度是每一万名制造业工人拥有工业机器人台数,是衡量一

    国的自动化程度的重要指标,高机械化水平带来的高劳动生产率将构筑

    一国的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根据 IFR 统计,2015 年全球平均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为 69,发达国家

    中的工业强国平均工业机器人密度超 150,其中韩国机器人密度为 531(全

    球最高),美国的机器人密度为 176,中国机器人密度为 49。

    图表 40:2015 年韩、日、美、德等发达工业国的机器人密度均高于 150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汽车和 3C 行业代表了现代高端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是人均产值最高

    的行业,也是工业机器人用量最大的行业。汽车和 3C 产业发达的国家,

    机器人密度也越高。

    以美国为例,美国汽车行业的机器人密度(1213)远超全国均值(176),

    汽车行业的人均产值(35 万美元)是美国制造业人均产值(15 万美元)

    的 2 倍,这说明工业机器人密度越大的行业人均产值越高,应用工业机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器人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汽车行业的自动化程度最高、竞争格局相对稳定,而且大部分汽车大

    厂的整车生产线标准和机器人选择是全球统一且长期合作,小机器人厂

    家和系统集成厂家难有机会。汽车产业从方案设计、安装调试到交钥匙

    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以上,整车厂也采取项目周期分批付款。

    图表 41:汽车制造业的机器人密度极高,其他行业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42:美国汽车制造人均产值是全行业平均值的 2 倍

    以上

    图表 43:汽车零部件和汽车制造行业是美国最大的工

    业机器人采购方,占比超 70%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44: 全球机器人销量结构:汽车>电子电气>橡胶

    塑料>食品饮料>金属机械

    图表 45:3C 行业的工业机器人销量近三年复合增速大

    于 30%,成为未来机器人销量增长极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3C 行业近年来发展较快,且中国等新兴市场的 3C 自动化升级需求

    强烈,且 3C 机器人应用场景多样,大厂商不易批量复制成功经验,小厂

    有机会在细分方向实现反超。3C 行业机器人全球销量增速近三年复合增

    速大于 30%,有望逐步超过汽车行业成为第一大机器人和系统集成市场。

    另外,物流自动化行业也是高速发展的市场,尤其是与工业机器人大

    厂协同发展的物流自动化厂商将获得高速发展的先机。

    2.3. 美国机器人销量未来 4 年复合增速有望达 20%

    美国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在过去 5 年(2011 年~2016 年)复合增速超

    6%。以工业机器人提升美国的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并提升美国制造业的

    核心竞争力将是美国制造业回归的必由之路。

    模型的主要结论:

    1、如果在 2017 年~2020 年,美国成功实施“制造业回归”大战略,

    并使制造业增加值的 4 年复合增速达到 7%(乐观估计)、6%(中性估计)、

    5%(保守估计),则对应的美国市场的工业机器人销量 4 年复合增速有望

    达到 20%(乐观)、16%(中性)、12%(保守),销售额 4 年复合增速有

    望达 19%(乐观)、15%(中性)、10%(保守),美国的工业机器人发展

    进入景气周期。

    2、如果美国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逐年被提升,并在 2020 年(特朗

    普争取连任的大选年)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达到 10%(乐观估计)、8%

    (中性估计)、6%(保守估计)三种可能的峰值,则当年美国 GDP 的增

    速峰值有望达到 4.3%(乐观)、4.1%(中性)、3.8%(保守),制造业增

    加值对 GDP 的占比会回升到 13.7%(2002 年水平)、13.1%(2004 年水

    平)、12.6%(2008 年水平),制造业工人雇佣量也将回到相应历史水平;

    综合考虑增量需求和更新需求,2020 年工业机器人销量增速峰值有望达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到 31%(乐观估计)、27%(中性估计)、24%(保守估计),机器人销售

    额有望达到 25 亿、21 亿、18 亿美元,系统集成销售额有望达到 74 亿、

    64 亿、55 亿美元。

    图表 46:美国工业机器人年销量过去 5 年复合增速超

    6%

    图表 47:2016 年美国工业机器人保有量约为 24 万台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2.3.1. 假设美国制造业增加值未来 4 年复合增速达 7%(乐观)、6%(中

    性)、5%(保守),则机器人销量复合增速有望达 20%、16%、12%

    关键假设 1:

    1、 假设特朗普政府通过不断实施减税、完善基建、加强招商引资,

    成功推行了“制造业回归”政策,制造业回归将不断加速。以下

    模型假设制造业增加值的目标增速在历年之间将呈线性递增,并

    且由于特朗普将在连任竞选前最大限度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措

    施,模型假设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会在特朗普谋求连任竞选的

    2020年达到增速峰值,并对此增速峰值提出“乐观 10%/中性 8%/

    保守 6%”三个假设。因此美国 GDP 增速达到历史高位、制造

    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到历史高位;

    2、 美国非制造业增加值的内生增速保持 3.5%,并计算对应的 GDP

    数据。

    计算公式:

    GDP=制造业增加值+非制造业增加值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48:假设制造业增加值对 GDP 的占比将升至 2002 年-2008 年的历史水平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图表 49:2020 年制造业增加值有望达 3 万亿美元 图表 50:GDP 增速峰值有望达 4.3%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51:假定 2020 年制造业增加值的峰值增速达到“乐观 10%/中性 8%/保守 6%”三

    种目标

    美国非制造业

    增加值(内生)

    美国非制造

    业增加值增

    速%

    (假设)

    制造业增加

    值增速%:

    乐观假设

    制造业增

    加值增

    速%:

    中性假设

    制造业增

    加值增

    速%:

    保守假设

    2016 16330 3.5% 3.0% 3.0% 3.0%

    2017E 16902 3.5% 4.8% 4.3% 3.8%

    2018E 17493 3.5% 6.5% 5.5% 4.5%

    2019E 18106 3.5% 8.3% 6.8% 5.3%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2020E 18739 3.5% 10.0% 8.0% 6.0%

    4年复合增速 7.4% 6.1% 4.9%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52:预计 2020 年美国 GDP 增速有望超 4%

    制造业增加

    值对 GDP 占

    比%:

    乐观假设

    制造业增加

    值对 GDP占

    比%:

    中性假设

    制造业增加值

    对 GDP占比%:

    保守假设

    GDP增

    速%:乐观

    假设

    GDP增

    速%:中性

    假设

    GDP增

    速%:保守

    假设

    2016 12.0% 12.0% 12.0% 2.9% 2.9% 2.9%

    2017E 12.2% 12.1% 12.1% 3.7% 3.6% 3.5%

    2018E 12.5% 12.3% 12.2% 3.9% 3.7% 3.6%

    2019E 13.0% 12.7% 12.3% 4.1% 3.9% 3.7%

    2020E 13.7% 13.1% 12.6% 4.3% 4.1% 3.8%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关键假设 2:

    1、 假设美国制造业工人每年人均产值增速保持 2.5%,则到 2020 年

    人均产值有望达 20 万美元;

    2、 假设美国机器人密度每年以 7%的速度上升(此速率为延续过去 8

    年的平均水平),则 2020 年美国工业机器人密度有望达到 250(即

    德国在 2010 年的水平);

    3、 假设工业机器机器人报废/更新周期为 10 年,即 10 年前销售的那

    批机器人将在本年按一定的更新比例报废和更新。我们计算了过

    去 11 年更新比例的算数平均值约为 0.8,并以此假设未来 4 年的

    更新比率 0.8。但由于 2009 年是销量的历史低点,预计 2019 年厂

    家会用较为激进的策略促销以确保销售不过度下滑,所以在 2019

    年设定较高的更新比率(1.2)。

    图表 53:假设美国制造业人均产值增速保持 3%,则到

    2020 年人均产值有望达 20 万美元

    图表 54:假设美国机器人密度到 2020 年机器人密度有

    望达 250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55:假设每年对 10 年前那批销售的机器人的更新比率为 0.8~1.2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图表 56:以上假设图表的数据

    制造业人均

    产值/美元

    制造业人均

    产值增速%

    机器人

    密度/台

    机器人密度

    增加速度%

    更新量对 10 年前销

    量占比:假设

    2016 181210 3.2% 191 7.2% 88.4%

    2017E 186688 2.5% 204 7.0% 80.0%

    2018E 192015 2.5% 219 7.0% 80.0%

    2019E 197170 2.5% 234 7.0% 120.0%

    2020E 202129 2.5% 250 7.0% 80.0%

    资料来源:Wind,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计算公式:

    当年制造业雇佣工人数=当年制造业增加值/当年制造业人均产值

    机器人当年存量=当年制造业雇佣工人数*当年机器人密度

    =当年制造业增加值/当年人均产值*当年机器人密度

    =上年制造业增加值*(1+预测增速)/当年人均产值*当年机器人密度

    机器人当年销量=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增量需求+报废机器人的更新需求

    =(当年机器人需求量-上年机器人需求量)+10 年前机器人销量*当年

    的更新率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57:2020 年制造业工人雇佣量有望达 1485 万人 图表 58:2020 年工业机器人存量有望达 37 万台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测算

    图表 59:2020 年机器人增量需求有望达 4.8 万台 图表 60:2020 年机器人销量有望达 5.9 万台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计算结果:

    最后可算出假设制造业增加值在 2020 年达到“乐观 10%/中性 8%/

    保守 6%”三种目标增速峰值(即制造业增加值的4年复合增速为乐观7%/

    中性 6%/保守 5%),数据预测如下:

    1、 对应的美国工业机器人 4 年销量复合增速为 20%(乐观)、16%

    (中性)、12%(保守),销售金额的复合增速为 19%(乐观)、

    15%(中性)、10%(保守)。

    2、 销量增速高峰:受制造业扩产需求+高更新需求带动可达到三个

    销量增速高峰,分别是 2017 年(增速 11%~19%),2020 年(增

    速 24%~31%);

    3、 预计 2020 年美国的工业机器人销售额有望达 25 亿美元(乐观)、

    21 亿美元(中性)、18 亿美元(保守)。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61:结论:如果制造业增加值的 4 年复合增速达到乐观 7%/中性 6%/保守 5%三种

    目标,则工业机器人 4 年复合增速有望达 20%、16%、12%

    制造业增

    加值增

    速%:

    乐观假设

    制造业增

    加值增

    速%:

    中性假设

    制造业增

    加值增

    速%:

    保守假设

    机器人销

    量增速%:

    乐观假设

    机器人销

    量增速%:

    中性假设

    机器人销

    量增速%:

    保守假设

    2016 3% 3% 3% 4% 4% 4%

    2017E 5% 4% 4% 19% 15% 11%

    2018E 7% 6% 5% 16% 12% 7%

    2019E 8% 7% 5% 15% 10% 5%

    2020E 10% 8% 6% 31% 27% 24%

    4年复合增速 7% 6% 5% 20% 16% 12%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62:假设 2020 年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峰值达到 10%(乐观假设),则美国工业机器人

    销量有望达到 31%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63: 2020 年美国机器人年销售额有望达到 24 亿美元(乐观)、21 亿美元(中性)、17 亿美元(保守)

    机器人单价预

    测(美元)

    机器人销售额/

    亿美元:乐观

    观%

    机器人销售额/

    亿美元:中性

    性%

    机器人销售额/

    亿美元:保守

    守%

    2016 43276 12.3 12.3 12.3

    2017E 42813 14.6 18% 14.0 14% 13.5 10%

    2018E 42355 16.7 15% 15.5 11% 14.4 6%

    2019E 41902 19.0 14% 17.0 9% 15.0 4%

    2020E 41453 24.7 30% 21.4 26% 18.3 22%

    4 年复合增速 19% 15% 10%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核心零部件和系统集成的测算:

    对于国际大厂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占机器人成本的比例大约为:

    机械本体 30%,减速器 13%、伺服电机 15%、伺服驱动 11%、运动控制

    器 3%。而企业使用工业机器人过程中,系统集成成本和机器人成本的比

    例约为 3:1。

    以此比例测算到 2020 年的对应美国市场核心机器人零部件市场规

    模:

    1、 系统集成销售额有望达 74 亿美元;

    2、 伺服电机销售额有望达 3.7 亿美元;

    3、 减速器销售额有望达 3.2 亿美元;

    4、 伺服驱动销售额有望达 2.8 亿美元。

    图表 64:系统集成与核心部件市场规模测算

    系统集成销售额/亿美元 伺服电机销售额/亿美元 减速器销售额/亿美元 伺服驱动销售额/亿美元

    乐观 中性 保守 乐观 中性 保守 乐观 中性 保守 乐观 中性 保守

    2016 37 37 37 1.9 1.9 1.9 1.6 1.6 1.6 1.4 1.4 1.4

    2017E 44 42 41 2.2 2.1 2.0 1.9 1.8 1.8 1.6 1.5 1.5

    2018E 50 47 43 2.5 2.3 2.2 2.2 2.0 1.9 1.8 1.7 1.6

    2019E 57 51 45 2.9 2.5 2.2 2.5 2.2 1.9 2.1 1.9 1.6

    2020E 74 64 55 3.7 3.2 2.7 3.2 2.8 2.4 2.7 2.4 2.0

    资料来源: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图表 65:系统集成的三大业务模式

    分类 模式 细节

    欧洲模式 一揽子交钥匙工程 机器人制造厂商完成机器人生产+系统集成设计

    日本模式 分层面交钥匙工程 机器人制造厂商负责机器人生产,其子公司或者第三方工程公司设计系

    统集成,并完成各自的交钥匙工程。

    美国模式 采购+集成交钥匙工程 由于美国国内基本不生产工业机器人,一般由工程公司进口机器人并完

    成系统集成开发设计和交钥匙工程

    资料来源:中国机器人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3. 美的集团 000333:智能制造迎春风

    工业机器人龙头 KUKA 将率先受益“制造业回归”大战略机会。2016

    年四大家族的全球市占率约为 45%,KUKA 的全球市占率约为 9.2%,而

    北美一直是 KUKA 的第一大市场。2016 年,库卡获得北美地区收入 10.6

    亿欧元(在总收入中占比超 35%),同比增长 2%;获得北美地区订单 13.7

    亿欧元(在总订单中占比超 40%),同比增长 38%。未来美国市场的工业

    机器人需求激增,KUKA 将成为“美国制造业回归”的重大受益者,充

    分享受行业高成长。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3.1. 2016 年 KUKA 全球市占率 9.2%,北美订单增速 38%

    2017 年 1 月 6 日,美的集团完成通过境外全资子公司 MECCA 以现

    金全面要约收购 KUKA 集团,接受要约的股份 81.04%,按每股 115 欧元,

    耗资 37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280~290 亿元),加上已持有的 13.51%股份,

    合计持股比例达到 94.55% 。

    此次收购的意义在于(1)帮助美的获得库卡在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

    生产领域的综合竞争优势;(2)美的集团子公司安得物流将受益于库卡

    集团子公司瑞仕格领先的物流设备和系统解决方案,在中国物流市场仓

    储和物流自动化方面合作,推动市场智能大物流平台建设;(3)完成双

    方公司在智能制造方面的整合升级工作,发挥全球渠道的协同效应,共

    同拓展 B2B 产业空间。

    根据 IFR 公布的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和四大家族财报机器人业务的

    收入数据测算,2016 年,四大家族机器人业务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占

    有率约为 45%,库卡机器人业务全球市占率约为 9.2%,相对 2015 年有所

    上升。被美的收购后,预期库卡将受发挥母公司的渠道优势,继续提高

    全球市占率。

    图表 66:2016 年四大家族机器人业务全球市占率对比:

    发那科>ABB>安川>库卡

    图表 67: 四大家族机器人业务规模差距在缩小

    资料来源:Bloomberg,IFR,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Bloomberg,IFR,东吴证券研究所整理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68:库卡有助于美的扩展海外 B2B 市场 图表 69:库卡三大业务高度协同

    资料来源:Bloomberg,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Bloomberg,东吴证券研究所

    KUKA 在 2016 年获得 34 亿欧元订单(同比+20.6%);确认营业收入

    29 亿欧元(同比-0.6%);税后净利润 0.86 亿欧元(同比-0.1%);综合毛

    利率 25.4%,高于上年的 23.5%;净利率 2.9%,与上年持平;全球市占

    率 9.2%。收入增幅不及订单增幅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订单交货周期较长,

    但保障了 2017 年业绩高成长确定性。

    库卡 2016 年年报看点如下:

    1、 机器人订单高增长:库卡全年总订单为 34 亿欧元(同比+20.6%),

    全年机器人订单 10.9 亿欧元(同比+22%),其中 4 季度新订单 3 亿

    欧元(同比+50%)。机器人全年收入 9.9 亿欧元(同比+9.2%),其

    中 4 季度确认收入 3.24 亿欧元(同比+29.7%)。

    2、 系统集成订单增势良好:全年订单 16.4 亿欧元(同比+15.2%),全

    年收入 13.9 亿欧元(同比-5.2%),毛利率 17.4%,与上年持平。

    3、 瑞仕格物流自动化订单高增长:全年订单 7.4 亿欧元(同比+34%),

    全年收入 5.9 亿欧元(同比-4.4%),毛利率 26.9%,显著高于上年

    的 15.7%。

    图表 70:库卡总订单增长 21%,机器人订单增长 22%,

    瑞仕格订单增长 35%

    图表 71:库卡全年总收入下降 0.6%,机器人收入增长

    9%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资料来源:KUKA 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KUKA 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4、 北美和中国市场订单高速增长,预示 2017 年业绩高增速。北美市场

    获得 13.7 亿欧元订单(在总订单中占比超 40%),同比增长 38%;

    确认收入 10.6 亿欧元(在总收入中占比超 35%),同比增长 2%。随

    着美国经济走强和制造业回归,库卡将持续获得订单增长。

    图表 72:北美订单增长 38%,中国订单增长 44% 图表 73:北美收入增长 2%,欧洲收入下降-5%

    资料来源:KUKA 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KUKA 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4. 潍柴动力 000338:收购北美物流自动化龙头德马泰

    1、潍柴动力是重卡装备与集成领域的龙头企业。深耕重卡产业链多

    年,形成了动力总成(发动机+变速箱+车桥)、整车整机、液压控制、汽车

    零部件等业务协同发展的格局。其中,发动机产品远销全球 110 多个国

    家和地区,广泛应用于全球卡车、客车、工程机械、农业装备、船舶等

    市场。随着国家加强超限超载治理工作,重卡不合规车型将加速淘汰,

    2017 年 1-2 月,重卡行业销量 17 万辆,同比增长 136%,重卡市场复苏

    向上已确定,公司业绩预期向好,同时国企改革也值得关注。

    2、外延并购加速战略转型,成就国内装备制造龙头公司。公司于 2012

    年以 7.4 亿欧元收购凯傲(KION)25%股份,之后逐步增持将股权比例

    提升至 43.26%,于 2014 年实现并表。凯傲是全球第二、欧洲最大的叉车

    制造和仓储技术服务生产商,旗下拥有林德(Linde)、施蒂尔(STILL)、

    芬威克(Fenwick)、欧模施蒂尔(OMSTILL)、宝骊(Baoli)、沃尔塔斯

    (Voltas)六个品牌系列,近几年业绩保持稳定,2016 年收入达到 55.9

    亿欧元,同比增长 9.6%;净利润 2.5 亿欧元,同比增长 12%;整体毛利

    率 29%,净利率 4.5%。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74:2016 年凯傲收入 55.9 亿欧元,同比增长 9.6% 图表 75:2016年凯傲净利润 2.5亿欧元,同比增长 12%

    资料来源:KION 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KION 年报,东吴证券研究所

    1、 收购德马泰克 100%股权,领先布局物流自动化。2016 年凯傲以

    21 亿美元的债务融资收购全球领先的自动化物流自动化和供应

    链优化方案提供商卢森堡德马泰克(Dematic)100%股权。德马

    泰克是全球一流的自动化提供商和供应链优化厂商,主营业务为

    自动引导车辆、托盘式堆垛机、自动分拣设备、整合软件平台和

    自动化技术等,2013 年起年均收入增长超 12%,2015 年收入 18

    亿美元,净利润 1.66 亿美元;2016 年实现营业收入。收购完成

    后,潍柴动力将整合凯傲和德马泰克在欧洲、北美的业务布局,

    在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形成多元协同。

    图表 76:德马泰克业务种类

    仓储物流 制造业精益物流

    交通运输物流 货物流通物流

    资料来源:Dematic 官网,东吴证券研究所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77:德马泰克位列 2015 年全球前三大物流系统集成商

    2015 年全球前十大物流系统集成商排名

    公司 2015 年营业收入

    (亿美元)

    2014 年营业收入

    (亿美元)

    总部所

    在地

    1 Daifuku Co,Ltd 27.26 25.36 日本

    2 Schaefer Holding

    International GmbH

    25.95 24.87 德国

    3 Dematic 20.00 16.00 美国

    4 Murata Machiner,Ltd 12.50 10.09 日本

    5 Vanderlande Industries

    B.V.

    9.88 10.51 荷兰

    6 Mecalux,S.A. 9.52 9.52 西班牙

    7 Beumer Group GmbH 7.88 9.02 德国

    8 Intelligrated 7.60 6.27 美国

    9 Fives Group 7.21 7.21 法国

    10 Swisslog AG 6.88 7.12 瑞士

    资料来源:美国《现代物料搬运》杂志,东吴证券研究所

    4、立足客户、坚持国际化发展。加快推进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做

    强做大出口贸易,提升海外子公司盈利能力。一方面,不断加大公司产

    品的直接出口;另一方面,探索形成海外制造本土化模式,如收购(博

    杜安、凯傲)、独立建厂(印度、泰国)、许可证制造(缅甸、埃塞俄比

    亚)、合资建厂(白俄罗斯)等模式。未来,将抓住“一带一路”、亚投

    行等国家战略机遇,继续提高一般贸易出口比例,加大网络建设,特别

    是以非洲和亚太为重点,突破中资大客户,抢夺市场份额。

    图表 101:潍柴动力的叉车及仓储业务占近半比重 图表 102:2016 年收入 932 亿(同比+26%),净利润

    24 亿(同比+72%)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 机械行业 2017 年 4 月 10 日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图表 78: 整车业务受益 2016年宏观好转增速 43%,

    叉车仓储业务增速 16%

    图表 79:毛利率 23%,净利率 3.9%;叉车业务毛利

    率 22.6%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东吴证券研究所

    5. 风险提示

    1、 美国制造业增速不达预期

    2、 美国制造业设备投资增速不达预期

    3、 美国特朗普政府振兴制造业政策不达预期

    4、 中美关系发展遇阻

    5、 美国贸易保护政策超预期

  • 免责及评级说明部分

    东吴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部分

    免责声明

    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

    询业务资格。

    本研究报告仅供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的客户使用。

    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

    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

    中的内容所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东吴证券及其所属关

    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

    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报告是基于本公司分析师认为可靠且已公开的

    信息,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也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

    述不会发生任何变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

    测不一致的报告。

    本报告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

    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转载,需征得东吴证券研究所同意,并注

    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 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 5%与 15%之间;

    中性: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5%与 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介于-15%与-5%之间;

    卖出:预期未来 6 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大盘在-15%以下。

    行业投资评级:

    增持: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大盘 5%以上;

    中性: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大盘-5%与 5%;

    减持: 预期未来 6 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弱于大盘 5%以上。

    东吴证券研究所

    苏州工业园区星阳街 5号

    邮政编码:215021

    传真:(0512)62938527

    公司网址: http://www.dwzq.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