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放大镜下修补错过的时光 - bjwb.gzbj.cn · 手里器械的摩擦声,再也没有其...

1
· 生活 7 2017 10 18 星期三 编辑/版式:汪远祥 曾经最火的“四转一响”所 代表的物件早已更新换代,修表 这一手艺日渐式微,曾经街头巷 尾常见的修表摊,变得少觅踪 迹。修表师越来越少,也不再如 当初那般炙手可热。 李天飞骑车带着一张老式修 表台,开始了哪里需要搬哪里的 修表时光。总是在热闹的地方最 不起眼的小角落里,李天飞有时 一坐便是一天。虽说这“移动” 的小店不大,但五脏俱全。 狭窄的桌面上摆着李天飞用 了二十多年的工具盒,虽然已经 很旧,但他一直不舍得换,里面 大大小小的工具,就有上百种之 多,都是为他修表立下汗马功劳 的“老将”了。 如今,一整天下来,上门的 客人多半是打表带眼、换表带或 换电池的,碰上一个纯粹为修表 而来的人是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 李天飞认为,成熟的修表匠 通常也是个脾性好且能忍耐之 人,会关注生活的细节,讲究精 致的生活。尽管修表生意已不如 当年那般景气,他仍不打算换别 的职业,因为他喜欢这门手艺, 尽管现在这门手艺只能勉强养家 糊口。 对于来换表带的客人,他总 会多问一句:“家里有没有坏的 表?可以一起拿来我帮你修。” 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坏表一 般都扔了,没有修的必要,再买 一块就行了!” 听到这,李天飞感觉满心凄 凉。在他眼中,每块钟表都有生 命,他是一个“医生”,每次用双 手成功拯救滴答的“生命”,其中 所收获的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 但是,人们似乎已经习惯将坏掉 的东西当垃圾扔掉,同时也扔掉 它所带来的记忆。 钟表师修好了手表,也就将 时间重新连接。工作虽乏味,但 工匠精神之所在,在李天飞看来 是一生专注做一件事,这也是对 生命赋予更大的意义。李天飞 说,修表是他此生最大的爱好, 只要还能出得动摊,眼睛还可以 看清楚,他就会坚持下去。 计时工具多样化,修钟表这 一行业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专业 的修表匠更是逐年减少。伴随着 钟表的兴衰起伏,如今的城市 里,修表师已难得一见,他们用 微不可见的零件,动作娴熟地修 补错位的时间。不管时光如何流 转,清脆的滴答声里,永远留下 这门手艺的故事。 时针嘀嗒,敲打 着岁月,摇摆之间将 青春带走。 修补时光的人, 在方寸之间施展老手 艺。如不紧不慢、不 急不缓的钟表,在一 天天的守望中,悄悄 走过了岁月。 连续几天,气温下降得很 快,往常热闹的街上变得少有行 人经过。 在清毕路中段,一条小巷子 中,修表师李天飞修钟表的摊位 在巷子边的角落里,一个不足一 平方米之地。 李天飞右眼戴着直径 2 厘米 的目镜,手拿发夹大小的镊子, 低着头,头几乎埋在堆成“小 山”的零件之中,他目不转睛、 全神贯注,将手表放在桌面上, 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微不可见的 零件,轻轻放入开了盖的手表表 盘内,定位、表盖复位、对时, 再用绒布擦拭手表,动作行云流 水、一气呵成。 沉浸在工作中的李天飞,几 乎没有抬过头,无论是马路上汽 车疾驰而过的声音,还是旁边孩 童的打闹声,都无法影响到他。 似乎世界仅剩这个修表铺,除了 手里器械的摩擦声,再也没有其 他声响。不一会儿,李天飞手中 的手表便响起了清脆的滴答声。 娴熟的技术是李天飞几十年 的积淀。岁月抹去了他的青春, 但沉淀了他的技术。 如果说时间代表生命,钟表则 是生命的计量器。时间无法衡量, 有了钟表,时间的长短便有了定义。 李天飞的移动修表柜倚靠着墙 壁,他正对着柜子,面对马路。这 样的设计,能将马路上的噪音很好地隔绝,让 小摊在这一喧闹的地段拥有难得的宁静。 修好前一位客人存放在这里的表,另 一个年轻客人来到修表柜前:“师傅,麻烦 你帮我在表带上打个眼,带子太长了。” 李天飞二话不说,接过手表,顺手拿 起工具,眨眼间便完成了打眼,又顺便把 松动的表扣拧紧。客人满意地接过表后,连 声道谢,并开始掏钱。见她的动作,李天飞 急忙阻止:“举手之劳而已,不用付钱。” 客人会心一笑后说:“你们也不容易, 我给得也不多,收下吧。” 最终,李天飞拿着客人给的 5 元钱, 脸上满是笑容。 没有客来,在守着修表柜,等待客人 的时间里,李天飞想起了一些往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是钟表行业的 鼎盛时期,手表在当时被看作一种身份 的象征。那时,年轻人结婚,彩礼若拥 有“四转一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 “四转”即手表、自行车、电风扇、缝 纫机,“一响”即收音机。 有需求就有供给,那时,钟表生意好 做,修表生意也很好,修表师这份职业也颇 让人艳羡。李天飞是四川省广安县前锋镇 人,他的姐夫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修表师。 当时,李天飞辍学在家,因从小对 机械感兴趣,所以常去姐夫家跟着姐夫 学修表,他希望自己能像姐夫一样受人 尊敬,靠一门手艺养活自己。 李天飞的姐夫告诉他:“修表是严 格且具有挑战性的手艺,作为修表师 傅,得什么都懂。”天干地支、月相星 相都要了解,机械仪器是基础,更不必 说熟练使用各种有机溶剂,化工不懂不 行。有的钟表是用音乐来计时的,所以 音乐也要有所涉猎。 初学时,李天飞从自己戴的一块老 旧手表练习起。修表是个技术活,每个 螺丝都得归位,位置安装一丁点不合 适,表都动不了。 第一次打开表盖,李天飞就遇到了 困难,卸开的表怎么也装不回去,但他 毫不气馁,遇到自己弄不了的情况,就 去请教姐夫,然后再继续琢磨,反反复 复地把表卸了装,装了卸。慢慢地,他 拆装表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无数次的 练习中,修表技术越发娴熟。 2 年后,技术足以出师的李天飞只 身来到贵州,满怀热情和期待,希望用 手艺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那 年,他刚满 19 岁。 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香怡 在放大镜下 在放大镜下 修补 修补 错过的时光 错过的时光 修表工具 修表工具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Oct-2020

1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在放大镜下修补错过的时光 - bjwb.gzbj.cn · 手里器械的摩擦声,再也没有其 他声响。不一会儿,李天飞手中 的手表便响起了清脆的滴答声。

最·生活 7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编辑/版式:汪远祥

曾经最火的“四转一响”所代表的物件早已更新换代,修表这一手艺日渐式微,曾经街头巷尾 常 见 的 修 表 摊 , 变 得 少 觅 踪迹。修表师越来越少,也不再如当初那般炙手可热。

李天飞骑车带着一张老式修表台,开始了哪里需要搬哪里的修表时光。总是在热闹的地方最不起眼的小角落里,李天飞有时一坐便是一天。虽说这“移动”的小店不大,但五脏俱全。

狭窄的桌面上摆着李天飞用了二十多年的工具盒,虽然已经很旧,但他一直不舍得换,里面大大小小的工具,就有上百种之多,都是为他修表立下汗马功劳的“老将”了。

如今,一整天下来,上门的客人多半是打表带眼、换表带或换电池的,碰上一个纯粹为修表而来的人是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

李天飞认为,成熟的修表匠通 常 也 是 个 脾 性 好 且 能 忍 耐 之人,会关注生活的细节,讲究精致的生活。尽管修表生意已不如当年那般景气,他仍不打算换别的职业,因为他喜欢这门手艺,尽管现在这门手艺只能勉强养家糊口。

对于来换表带的客人,他总

会多问一句:“家里有没有坏的表?可以一起拿来我帮你修。”

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坏表一般都扔了,没有修的必要,再买一块就行了!”

听到这,李天飞感觉满心凄凉。在他眼中,每块钟表都有生命,他是一个“医生”,每次用双手成功拯救滴答的“生命”,其中所收获的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但是,人们似乎已经习惯将坏掉的东西当垃圾扔掉,同时也扔掉它所带来的记忆。

钟表师修好了手表,也就将时间重新连接。工作虽乏味,但工匠精神之所在,在李天飞看来是一生专注做一件事,这也是对生 命 赋 予 更 大 的 意 义 。 李 天 飞说,修表是他此生最大的爱好,只要还能出得动摊,眼睛还可以看清楚,他就会坚持下去。

计时工具多样化,修钟表这一行业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专业的修表匠更是逐年减少。伴随着钟 表 的 兴 衰 起 伏 , 如 今 的 城 市里,修表师已难得一见,他们用微不可见的零件,动作娴熟地修补错位的时间。不管时光如何流转,清脆的滴答声里,永远留下这门手艺的故事。

时针嘀嗒,敲打着岁月,摇摆之间将青春带走。

修补时光的人,在方寸之间施展老手艺。如不紧不慢、不急不缓的钟表,在一天天的守望中,悄悄走过了岁月。

连续几天,气温下降得很快,往常热闹的街上变得少有行人经过。

在清毕路中段,一条小巷子中,修表师李天飞修钟表的摊位在巷子边的角落里,一个不足一平方米之地。

李天飞右眼戴着直径2厘米的目镜,手拿发夹大小的镊子,低着头,头几乎埋在堆成“小山”的零件之中,他目不转睛、全神贯注,将手表放在桌面上,小心翼翼地夹起一个微不可见的零件,轻轻放入开了盖的手表表盘内,定位、表盖复位、对时,再用绒布擦拭手表,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沉浸在工作中的李天飞,几乎没有抬过头,无论是马路上汽车疾驰而过的声音,还是旁边孩童的打闹声,都无法影响到他。似乎世界仅剩这个修表铺,除了手里器械的摩擦声,再也没有其他声响。不一会儿,李天飞手中的手表便响起了清脆的滴答声。

娴熟的技术是李天飞几十年的积淀。岁月抹去了他的青春,但沉淀了他的技术。

如果说时间代表生命,钟表则是生命的计量器。时间无法衡量,有了钟表,时间的长短便有了定义。

李天飞的移动修表柜倚靠着墙壁,他正对着柜子,面对马路。这

样的设计,能将马路上的噪音很好地隔绝,让小摊在这一喧闹的地段拥有难得的宁静。

修好前一位客人存放在这里的表,另一个年轻客人来到修表柜前:“师傅,麻烦你帮我在表带上打个眼,带子太长了。”

李天飞二话不说,接过手表,顺手拿起工具,眨眼间便完成了打眼,又顺便把松动的表扣拧紧。客人满意地接过表后,连声道谢,并开始掏钱。见她的动作,李天飞急忙阻止:“举手之劳而已,不用付钱。”

客人会心一笑后说:“你们也不容易,我给得也不多,收下吧。”

最终,李天飞拿着客人给的 5 元钱,脸上满是笑容。

没有客来,在守着修表柜,等待客人的时间里,李天飞想起了一些往事……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是钟表行业的鼎盛时期,手表在当时被看作一种身份的象征。那时,年轻人结婚,彩礼若拥有“四转一响”,是一件很体面的事,

“四转”即手表、自行车、电风扇、缝纫机,“一响”即收音机。

有需求就有供给,那时,钟表生意好做,修表生意也很好,修表师这份职业也颇让人艳羡。李天飞是四川省广安县前锋镇人,他的姐夫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修表师。

当时,李天飞辍学在家,因从小对机械感兴趣,所以常去姐夫家跟着姐夫

学修表,他希望自己能像姐夫一样受人尊敬,靠一门手艺养活自己。

李天飞的姐夫告诉他:“修表是严格且具有挑战性的手艺,作为修表师傅,得什么都懂。”天干地支、月相星相都要了解,机械仪器是基础,更不必说熟练使用各种有机溶剂,化工不懂不行。有的钟表是用音乐来计时的,所以音乐也要有所涉猎。

初学时,李天飞从自己戴的一块老旧手表练习起。修表是个技术活,每个螺丝都得归位,位置安装一丁点不合

适,表都动不了。第一次打开表盖,李天飞就遇到了

困难,卸开的表怎么也装不回去,但他毫不气馁,遇到自己弄不了的情况,就去请教姐夫,然后再继续琢磨,反反复复地把表卸了装,装了卸。慢慢地,他拆装表的速度一次比一次快,无数次的练习中,修表技术越发娴熟。

2 年后,技术足以出师的李天飞只身来到贵州,满怀热情和期待,希望用手艺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那年,他刚满19岁。

晚报全媒体记者 彭香怡

记 忆

摊坚 守

在放大镜下在放大镜下修补修补错过的时光错过的时光

修表工具修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