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最長工時的鐵人 - 《大學線》ubeat.com.cuhk.edu.hk/ubeat_past/1101100/edu.pdf42...

2
大學線月刊 二零一一年一月 40 大學線月刊 二零一一年一月 41 教育情報 ISSUE100 少交份功課 就怕升不上大學 香港明愛小學學生輔導服務支援計劃 及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於 去年一至二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一千多名來 自二十五間小學的小四至小六學生。 調查發現,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認為 自己的學業成績正在退步,有學生自覺能 力永遠不及其他孩子,又不喜歡自己。另 外,達四成三受訪小學生的情緒受困擾, 情況令人關注。 負責調查的香港明愛小學學生輔導 員劉嘉揚是駐校社工認為,現時的小學 生和從前的相比,情緒較易受影響,本應 是簡簡單單的小學生變成「緊張大師」, 原因是緊張學業。他指曾有小五學生向他 訴苦,擔心忘記交一份功課便會升不上大 學。他分析,現時的小學生的生活愈來愈 忙碌,極少閒餘的時間:「有小朋友跟我 說,他覺得可以在星期日看半小時的電視 是恩賜,感到很開心,但其實很可悲。」 鋼琴不夠勁 至少學三樣樂器 剛剛升上真光女書院的鄭婉彤就剛 從這樣的日子中解放出來,小六時媽媽極 希望她能升讀名校:「媽媽經常嘮叨,要 我溫習,又要我練琴。放學後還要忙個不 停,我真的很累。」她回想幾個月前為升 中奮鬥,星期一至五放學後都要跑到補習 社溫習,週末亦不能休息,早上九時便要 學英文。 鄭婉彤在應付學業之餘,還會抽大 量時間參與課外活動。她是數學比賽的代 表,逢星期一就要參加奧林匹克數學訓練 班。年紀輕輕的她除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 院八級鋼琴,還會彈奏小提琴與古箏。 她指學鋼琴是基本,至於為何要額外 再學兩種樂器:「因為學小提琴好像有點 普通,所以便多選一樣樂器,媽媽說這樣 才可以增加競爭力,入讀較好的中學。」 單單學習樂器並不足夠,小學生還需 以獎項證明實力,故此鄭婉彤每年均會參 加校際音樂節:「面試時中學校長會問你 懂演奏甚麼樂器,有沒有奪得獎項!所以 我和媽媽都相信,在公開賽奪得獎項對升 中甚有幫助。」 除了學樂器和考試,鄭婉彤在星期 四五放學後還要參與中樂團和管弦樂團 的練習,被記者問及感覺如何,她冷冷回 應:「辛不辛苦?你試試吧!」可是她從 沒想過要拒絕。「媽媽說Yes,我猜我不能 Say No。」 諷刺的是,學習多種樂器達六七年, 鄭婉彤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音 樂。」 放棄嗜好 全心砌好履歷 爭入名校的,還有謝陶。謝陶在聖保 羅書院小學就讀六年級,希望能升讀聖保 羅書院。他在校內外亦有不少活動,他除 了是學校奧林匹克數學隊隊員,更需參加 籃球隊和足球隊的練習。在校外,他學鋼 提及「童年」,五六十歲 的會眉飛色舞,細說每晚和家 人「穿膠花」至凌晨的熱鬧場 面;三四十歲的會帶你回到公 屋走廊踢西瓜波;二十多歲的 會問你是喜歡美少女戰士還是 超人迪加。 然而今天的小學生,答案卻 是國語班、鋼琴班、單簧管、 攝影隊、游泳班、以及升中面 試班。 為擠入名校以滿足家長望 子成龍的心態;為保學校的排 名,小學生練得琴棋書畫樣樣 皆精。除了上學,他們的生活 就只有補習班和課外活動。面 對家長和學校的要求,小學生 「無得SAY NO」,壓力爆煲! 小學生―― 沒有最長工時的鐵人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Jan-2020

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沒有最長工時的鐵人 - 《大學線》ubeat.com.cuhk.edu.hk/ubeat_past/1101100/edu.pdf42 大學線月刊 二零一一年一月 43 是,除了家長的催谷,教育局從零三年起

大學線月刊 二零一一年一月40 大學線月刊 二零一一年一月 41

教育情報ISSUE100

編輯

陳碧琪

記者

周啟賢

文橋康

袁美姍

少交份功課 就怕升不上大學 香港明愛小學學生輔導服務支援計劃

及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於

去年一至二月以問卷形式訪問一千多名來

自二十五間小學的小四至小六學生。

調查發現,超過四成的受訪者認為

自己的學業成績正在退步,有學生自覺能

力永遠不及其他孩子,又不喜歡自己。另

外,達四成三受訪小學生的情緒受困擾,

情況令人關注。

負責調查的香港明愛小學學生輔導

員劉嘉揚是駐校社工認為,現時的小學

生和從前的相比,情緒較易受影響,本應

是簡簡單單的小學生變成「緊張大師」,

原因是緊張學業。他指曾有小五學生向他

訴苦,擔心忘記交一份功課便會升不上大

學。他分析,現時的小學生的生活愈來愈

忙碌,極少閒餘的時間:「有小朋友跟我

說,他覺得可以在星期日看半小時的電視

是恩賜,感到很開心,但其實很可悲。」

鋼琴不夠勁 至少學三樣樂器剛剛升上真光女書院的鄭婉彤就剛

從這樣的日子中解放出來,小六時媽媽極

希望她能升讀名校:「媽媽經常嘮叨,要

我溫習,又要我練琴。放學後還要忙個不

停,我真的很累。」她回想幾個月前為升

中奮鬥,星期一至五放學後都要跑到補習

社溫習,週末亦不能休息,早上九時便要

學英文。

鄭婉彤在應付學業之餘,還會抽大

量時間參與課外活動。她是數學比賽的代

表,逢星期一就要參加奧林匹克數學訓練

班。年紀輕輕的她除考獲英國皇家音樂學

院八級鋼琴,還會彈奏小提琴與古箏。

她指學鋼琴是基本,至於為何要額外

再學兩種樂器:「因為學小提琴好像有點

普通,所以便多選一樣樂器,媽媽說這樣

才可以增加競爭力,入讀較好的中學。」

單單學習樂器並不足夠,小學生還需

以獎項證明實力,故此鄭婉彤每年均會參

加校際音樂節:「面試時中學校長會問你

懂演奏甚麼樂器,有沒有奪得獎項!所以

我和媽媽都相信,在公開賽奪得獎項對升

中甚有幫助。」

除了學樂器和考試,鄭婉彤在星期

四五放學後還要參與中樂團和管弦樂團

的練習,被記者問及感覺如何,她冷冷回

應:「辛不辛苦?你試試吧!」可是她從

沒想過要拒絕。「媽媽說Yes,我猜我不能

Say No。」

諷刺的是,學習多種樂器達六七年,

鄭婉彤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喜歡音

樂。」

放棄嗜好 全心砌好履歷 爭入名校的,還有謝陶。謝陶在聖保

羅書院小學就讀六年級,希望能升讀聖保

羅書院。他在校內外亦有不少活動,他除

了是學校奧林匹克數學隊隊員,更需參加

籃球隊和足球隊的練習。在校外,他學鋼

提 及 「 童 年 」 , 五 六 十 歲的會眉飛色舞,細說每晚和家人「穿膠花」至凌晨的熱鬧場面;三四十歲的會帶你回到公屋走廊踢西瓜波;二十多歲的會問你是喜歡美少女戰士還是超人迪加。

然而今天的小學生,答案卻是國語班、鋼琴班、單簧管、攝影隊、游泳班、以及升中面試班。

為 擠 入 名 校 以 滿 足 家 長 望子成龍的心態;為保學校的排名,小學生練得琴棋書畫樣樣皆精。除了上學,他們的生活就只有補習班和課外活動。面對家長和學校的要求,小學生「無得SAY NO」,壓力爆煲!

小學生――

沒有最長工時的鐵人

攝影

陳碧琪

文橋康

袁美姍

Page 2: 沒有最長工時的鐵人 - 《大學線》ubeat.com.cuhk.edu.hk/ubeat_past/1101100/edu.pdf42 大學線月刊 二零一一年一月 43 是,除了家長的催谷,教育局從零三年起

大學線月刊 二零一一年一月42 大學線月刊 二零一一年一月 43

是,除了家長的催谷,教育局從零三年起

引入更多校外評核,亦間接使學生參與更

繁重的課外活動。

吳迅榮指校外評核中,其中一項準

則是學生的對外服務,他認為此措施令課

外活動變得更有實際效用,學校亦會更大

力鼓勵學生參與。吳迅榮表示,若某學校

參與課外活動的學生較少,負責評核的人

員會在建議書中提議學校多鼓勵學生參

加。吳迅榮說:「雖然只是建議,但學

校都會感到壓力,因為這代表自己的學

生對外評核不達標。」

因奪獎數目能直接反映學生在課外

活動的成績,吳迅榮說:「老師會挑選

成績好而有才能的學生參賽,以增加獲

琴,學日語,今年更考獲空手道藍帶,生

活忙得不可開交。

他在空手道的表現不俗,但他其實不

太喜歡這項活動。「是在媽媽要求下,我

才繼續學習空手道。」可悲的是,喜愛閱

讀的他,每日只能抽小息短短的二十分鐘

時間讀課外書。

現就讀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六年級的

陳卓盈,同樣希望能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

事,可惜事與願違。

她在星期一至五放學後的時間,都被

普通話集誦訓練、校園攝製隊的活動、游

泳班、單簧管班,鋼琴課以及補習填滿。

到了星期六,準備升中的陳卓盈更要

「連戰三場」,先上升中面試班,再上奧

林匹克數學班,下午還有個半小時的私人

英文補習。她在長假期更需參加額外的興

趣班如話劇班,務求變得更加「全能」。

自覺還能應付的她尷尬地向記者訴苦:

「可以的話我都不想學這麼多東西,寧願

有多點時間看課外書。」

陳卓盈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記者

欲相約訪問亦相當困難。她卻表示:「我

已經算幸運,其他同學比我更忙!除了溫

習和練琴外,他們還要做父母準備的時事

測驗和專題研習,每晚忙到十一二時才能

睡覺。」

家長:「人谷我又谷」 陳卓盈的母親雖然已為女兒在星期一

至六安排課外活動和補習班,但她仍指自

己相比其他家長算是懶散。和其他家長一

樣,她每年都會為女兒報名參加校際音樂

節:「因為人人都報名,你不報名會很奇

怪、很輸蝕。」她明白女兒辛苦:「我想

幫卓盈減一些課外活動,但很難,因為大

部分都是學校要求,不能删減,我只是要

女兒多學兩樣樂器和英文補習,已經不是

很多了。」

為了在其餘時間盡可能讓女兒放鬆,

陳太指她不會為女兒安排任何在星期日進

行的學習活動:「希望能讓卓盈做自己喜

歡的事。」

張太為就讀小五的兒子報讀鋼琴班

和游泳班,每年更要兒子參加中、英、普

的獨誦比賽,她說:「別人報甚麼我就報

甚麼,人人都學的兒子就一定要學!」她

說:「社會的趨勢是每個小朋友都需懂兩

文三語,一體一藝,作為父母的,當然想

推子女一把,幫助他競爭。」

事實上,不少家長都明白繁重的時

間表會令子女承受壓力,但他們依然選擇

催逼子女。香港教育學院教育政策與領導

學系副教授吳迅榮指家長間出現「示範效

應」,例如當一名家長認為某項課外活動

值得參加,其他家長便會盲目追隨,唯恐

輸蝕。

家長追得起勁,最終受累的卻是自己

的子女。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

系教學顧問梁淑雯說:「現在家長連報讀

幼稚園時亦要爭入名校,要鬥快為小朋友

豐富履歷表。」

她續指,面對社會的競爭氣氛,各

階層的家長都背負極大的壓力和內疚感:

「清貧的因不能為子女提供最好的條件而

內疚;能負擔的就總覺得活動未夠多和未

夠特別,只會不斷和別人比較和競爭。」

她又認為,家長對子女的過度緊張不但令

子女擔心自己未能達到他們的期望,而比

較的心態亦會轉移到小孩身上,進一步增

加他們的壓力。

對小朋友來說,太多的興趣班和補習

令他們沒有時間消化和融匯知識,最後未

能培養他們對課外活動的興趣,亦不能從

中得到滿足感。梁淑雯說:「他們學藝只

是為了拿獎、為了更好看的履歷表、為了

勝過其他同學,哪會有歡樂呢?」

活動要評核 學生壓力增小學生參加林林總總的興趣班和補

習班,這邊廂家長說為了應付學校要求,

增加競爭力;那邊廂學校說是家長自己要

求子女的,學校並沒有施加壓力。但實情

獎機會,從而提升學校的表現,好讓老師

和學校能夠交代。」

吳迅榮指不少學校會為學生提供,又

或指定要學生參與學校舉辦的體藝活動,

提供機會讓學生多接觸課外活動。「外評

人員見學校積極提倡課外活動,會給予好

的評語,學校就能受惠。」

記者查看小學概覽,發現有不少學校

會為學生提供體藝活動,規定每位學生至

少學習一種樂器或參與一種體育活動。陳

卓盈亦指其學校的老師有時會強制學生參

加校外的書法或作文比賽等。教育局這個

政策增加了教職員的工作壓力,亦提高了

學校對小學生在學業外的要求。

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本是好事,

無可厚非,但如學校用交成績的心態,加

上沉重的課業,就會令學生百上加斤。梁

淑雯慨嘆,學校美其名讓學生多元發展,

她說:「但其實已經走歪了,只看重學生

的成績和結果,根本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

對學生好。」

記者曾向幾間中學名校查詢收生準

則,校方均指學生成績是最重要的考慮因

素,但同時會參考學生的其他表現,例如

操行和課外活動等。這意味著,由學業以

至課外活動,皆為小學生的戰場,而比賽

亦變得愈來愈瘋狂。學生只知要不斷提升

自己的承受能力,以讓時間表填得更滿,

卻從來不會質疑生活為何要這樣忙碌,活

在病態的惡性循環之中。

上課

單簧管

練習

升中面試班

鋼琴班

鋼琴班

游泳班

普通話集誦

1300-1400

1600-1700

2000-2100

奧數班

奧數班

普通話集誦 補習補習

校園攝製隊 練習

鋼琴

鋼琴

補習晚飯

做功課 做功課

做功課做功課 做功課

做功課

做功課

做功課

做功課

單簧管班

1700-1800

1800-1900

1900-2000

1500-1600

1400-1500

1200-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