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2019年第一次会议提出 市领导...

1
文旅聚焦 2 要闻·文化视野 2019 3 17 日 星期日 责任编辑 王敏 美术编辑 崔建湘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文化 周刊 本报讯 (通讯员 彭薇凝) 3月11日,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2019年第一次会议在市政府常务会议 室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医 改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恢清作重要讲话, 副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涂碧波 主持会议,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 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汇报了 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情况,解读 了《常 德 市 2019 年 医 改 工 作 推 进 方 案 (讨论稿)》和《2019 年医改工作任务分 解及进程安排表》,参会单位就 2019 年 医改工作进行了讨论和表态发言。 2019年我市医改工作目标是:全面 完成全国第四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 革试点工作任务,确保国家医改试点城 市中期评估顺利通过,力争年度考核我 市综合医改工作进入全省市州第一方 阵,确保各方特别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明 显增强。 陈恢清指出,要贯彻落实好上级有 关医改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深入分 析我市医改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找 准对策,自加压力,奋力作为,确保今 年医改工作打个翻身仗。他强调,一 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紧迫 感。二要争先创优,确保走在全省前 列。要紧扣目标,坚决完成任务;找准 差距,全力迎头赶上;大胆创新,打造 特色亮点;领会上级会议有关医改的 精神,及时贯彻落实。三要突出重点, 统筹推进改革工作。重点解决好医疗 联合体建设、医疗服务调价、改革医保 支付方式、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药分 开、财政投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 疗行风建设、医改调度督办等9个难 题。四要担当作为,凝聚齐抓共管合 力。要认真把握有关政策要求,落实 医改主体责任,推进医改任务落地,严 明医改纪律要求。 涂碧波提出,要积极探索,突破医 联体建设的难题;降低高值耗材及药品 价格的同时,提升服务水平;逐步改变 公立医院盈利性质,使其回归公益性; 着力解决医保支付中资金安全、分级诊 疗比例、门诊统筹等问题;建设二级医 药采购平台,实施市级医药储备;加强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加强乡村卫生室建 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抓好医疗、 医保、医药调整的三医联动;积极推进 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2019 年第一次会议提出 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 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 常德人爱喝擂茶是出了名的,尤 以桃花源一带最为讲究。 一杯擂茶,经过双喜盈门(备具)、 三生如梦(投料)、百转千回(擂制)、天 人合一(冲煮),最终成为五味俱全(呈 茶)的桃花源擂茶。 诗意地解读这种常见的民间饮 食,似乎是桃花源人的一种浪漫。3月 10日,桃花源首届擂茶文化节,数千观 众参与了一场关于传统美食与文化创 意的盛会。这一日,桃花源农家山庄 的年轻老板谢元凭借融合了五行养生 之道的压桌和擂茶,获得金擂棒奖,成 为当之无愧的擂王。 自称从小喝擂茶长大的谢元是土 生土长的桃花源人,他的家就在桃花 源意境之地的桃源山。 “熬制擂茶所用的水是父亲从三 里外的后山挑回的山泉水,大叶茶则 是母亲每年五月初五采自于后山的半 山腰,而其他的原材料,都来自于自家 门前的一亩三分地。”谢元称,母亲腌 得一手好酸菜,一直很受游客喜爱。 “靠山吃山,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从未 出过远门,守护着这份传承。” 与父母安闲清静的生活状态不同 的是,少年时期的谢元无比向往山外 的热闹生活。他用音乐为自己开启了 一条通往山外的道路。 2012年,从学校毕业的他留在了 长沙,一年后,他 转 道 去 了 更 加 繁 华 的上海,从事音乐舞蹈方面的教 学。2017年,谢元遇上了心怡的女 子,很快回老家结婚生子。当他准 备背上行囊再度外出时,却发现自 己再也不想离家。 “我一直都是个恋家的孩子,在外 打拼的几年,每年都要回来好几趟。” 谢元觉得,随着年岁渐长,他越来越理 解父母对这块土地的眷恋,而自己对 这些习俗、民风、乡情的感受也越来越 投入。 擂一钵擂茶,识一种工艺;喝一碗 擂茶,品百般人生。他开始关注身边司 空见惯的事物,对千年前祖先留下来的 这种高规格的待客之道以及桃花源民 间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父母天然质朴的待客方式里 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以适应当下 桃花源作为文化地标的存在。他研究 桃花源代表人物陶渊明,研究崇尚淡 泊天然的隐逸文化,认为“五柳”很有 可能就是呼应“五行”,认为擂茶这种 五色五味俱全的民间饮食,就是最好 不过的修身养性之物。 他以蒿子粑粑、酸豆角、腌萝卜之 类的本土食材为原料,拼出聚贤桥、方 竹亭、三日同辉、太极广场等桃花源著 名景点;按色彩、五行分类,打造出精 致无比的养生擂茶压桌,征服参加擂 茶文化节的所有嘉宾评委。 桃花源这片人间净土,承载着古 往今来的梦。谢元称,“当今,最容易 丢失的就是身边的传统。一不留神, 就把传承千年的习俗与文化弄丢了, 庆幸的是我现在找寻拾起还来得及。” 恋家的小伙当上了擂王 本报记者 徐志雄 我市青年作家陈文双获三毛散文奖 本报讯 (记者 徐志雄 )经过长达 10 个月的评选,第 二届“三毛散文奖”终评获奖作品近日在杭州揭晓。来自 全国各地的专家对最终入围的作品进行了评审,经过4 次研讨和先后8轮投票,最终26件作品获奖。其中,贾平 凹的《贾平凹灵性散文》全票通过获得散文集大奖,我市 青年作家陈文双的《一棵水稻的现代属性》获得新秀奖。 近年来,被称为湖南青年新锐作家的陈文双(笔名秦 羽墨、陈词),以散文创作引起广泛关注。有各类作品近 50万字发表于《天涯》《青年文学》《青年作家》《西湖》《滇 池》《湖南文学》等刊,散文多次被《散文·海外版》《散文选 刊》转载,入选各类年选,散文集《通鸟语的人》入选中国 作协 21 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曾获《创作与评论》杂志年度 作品奖、孙犁散文奖等,著有长篇散文《牧羊人》,2018 年 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本次获奖的《一棵水稻的现代属性》,陈文双将自我投 射在一棵水稻上,既是在场者,亲历生活之种种困境,又是 旁观者,以同情目光看待同事之遭际。以少年老成之笔 法,触摸探究生活底层人物的命运与挣扎,呈现出较为深 刻的思想维度。该文发表于《青年作家》2016 年 08 期。 据悉,“三毛散文奖”是以定海籍当代女作家三毛命 名的著名文学奖项,每两年举办一届。该奖项目前已成 为一项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此 次,共收到国内外650位作家寄送的参评作品。入围终 评的作品共有52件,最终评出获奖散文集13部、单篇散 文 13 篇,其中包括大奖各 5 件、潜力奖各 4 件、新秀奖各 4 件。获奖作品涉及时代风云、历史文化、海洋文化、心灵 抒写等各类题材,基本上代表了评选年度内华语散文创 作领域顶尖的优秀成果。 本报讯 (记 者 徐志雄 通讯员 淑娥)为进一步拓展常德旅游客源市 场,提高旅游经营者积极性,吸引更多 的国内外游客来常德观光旅游、休闲度 假,由市财政局、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 局联合发文的《常德市旅游促销奖励办 法》已于近日出台。今年,我市将着重 奖励对常德旅游地接市场作出重大贡 献的旅行社,着重奖励开发推广常德旅 游新产品、带动旅游人气的旅游企业, 总奖金额度高达 1000 万元。 奖项设置共分为4大板块14个子 板块。相较往年,新增了旅游包机 奖、旅游航班奖、旅游专列奖、旅游自 驾车队奖等多个专项促销奖励,并增 加了旅行社年终地接排名名次个数。 奖励范围、奖励项目及奖励标准都有所 提高。 其中,旅游人数奖额度大幅度提 高:新增国内接待奖(一日游),接待市 外国内游客游览一个收费旅游景区达 到 3000 人次以上的,每人奖励 7 元;原国 内接待奖(两日游),由每人奖励 8 元增 加到12元;原入境接待奖由每人奖励10 元增加到 18 元。 同时,奖励对象不仅仅只针对招徕 游客来常德旅游的旅行社,还包含了市 内各景区(点)、旅游酒店、乡村旅游区 (点)等旅游企业。比如,对加入常德旅 游地接合作联盟,生产销售“常德市推 荐旅游商品”的企业或实体门店,其产 品年销售额达到120万元以上且年上 缴税收 10 万元以上的,奖励 1 万元;年 销售额达到200万元以上且年上缴税 收20万元以上的,奖励3万元。对全市 乡村旅游区(点)年销售收入 30 万元以 上且接待游客量在乡村旅游业内排名 第一、二、三名的,分别奖励 3 万元、2 万 元、 1 万元。 此外,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和桃花源 旅游管理有限公司也推出了奖励和返 利政策,两方奖励与市政府的促销奖励 可重复叠加领取。 我市今年旅游促销奖励办法出台 千万大奖拓展常德旅游客源市场 桃花源里植树忙 本报讯 (记者 徐志雄 通讯员 皮辉 )3月12日,市文 旅投公司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0余名党员和志愿者在桃 花源秦溪广场义务植树,为景区添色增彩。 活动当天,阳光正好,身着桃红色马夹的党员、志愿 者们团结协作,默契配合。铲土、培土、浇水,经过一个多 小时的努力,30 余棵桃树、紫薇在春风里舒展枝条,为桃 花源又添一分春意。 “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携手 共建中国桃花源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市文旅投公司有 关负责人表示,植树造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 事,希望这一公益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来,传递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山更绿、水更 清、空气更新鲜。 市文化馆赴桃源开展馆际交流学习 本报讯 (记者 钟勇 通讯员 肖萌竹 张扬 陈功 )3月 13日下午,市文化馆一行来到桃源县,参观该县文化馆公 共文化设施建设及“非遗”工作成果。 当天,市文化馆一行参观了桃源县文化馆文化长廊、 群文天地、数字文化体验馆、非遗文化展示馆等,双方针 对新形势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展开了交流,尤其对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传承工作进行了重点探讨。 在参观数字文化体验馆时,大家纷纷来到数字馆体验 区域,通过虚拟环境,将自己现场创作的艺术作品发送至 手机保留下来,享受了一把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红利。 随后,市文化馆一行前往桃源刺绣传承基地、桃源木 雕传承基地实地考察。在桃源县刺绣女工培训学校,大 家还在老师的指导下过了一把刺绣女红瘾。 谢元获奖现场 谢元获奖现场 鼎城区老干网宣协会新年“充电” 本报讯 (记者 帅泽鹏 通讯员 周顺明 )日前,鼎城区 老干网宣协会举办第五次网宣会员培训班,来自全区的12 名正扬网会员参加了上网、编辑、传稿等方面的学习。 据了解,去年,该区老干网宣协会取得可喜成绩,被 市老干网宣协会评为先进单位。新的一年,他们针对在 “金牌会员”“精华作品”“原创作品”“报刊杂志作品”4个 方面存在的不足,创新举措:安排好时间,抓紧对现有老 干网宣队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正扬网会员上网率。整 顿挂名会员,对不热爱网宣工作、从不参与活动、从未上 网的“挂名”会员进行清理,依程序注销正扬网注册会员, 真正建立起一支精干的老干网宣队伍。吸纳优秀人才加 入老干网宣队伍,发展一批懂电脑、会写作、热爱网宣工 作的退休干部加入网宣协会,鼓励多写稿,多拍照,上优 稿,不断提升网宣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打牢基础工 作,各单位建立老干网宣小组或者分会,特别是开展好农 村乡镇的老干网宣工作,计划在尧天坪镇、中河口镇试 点,做到村村有网宣员,组织乡镇老干专干到试点镇召开 现场会,推广经验。 同时,区老干网宣协会还将与区县(市)兄弟单位开 展联谊活动,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把区老干网宣工 作不断推向前进。 市领导调研常德经开区 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 本报讯 (记者 杨力菲 )3月13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陈恢清专题调研常德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 常德经开区汇报了其在 2017 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 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有关情况,相关部门作了建议发言。 陈恢清在深入分析常德经开区考核评价排名落后的 原因后指出,常德经开区是常德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要加 快发展,增强实力,放眼全国、全省,看清与一流园区的差 距,看到肩负引领全市园区发展的压力。要找准短板,精 准发力,紧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指标、国家重点关注的 指标、提升空间比较大的指标、很容易弥补的指标重点发 力。要依法依规,科学调度,相关部门要与常德经开区通 力合作,精准施策,决不能弄虚作假,确保各项指标真实、 向好。要明确责任,确保实效,常德经开区是责任主体, 内部要压实责任,市直相关部门要将精准帮扶支持的责 任落细落地。对常德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 要实行一季一调度,精准发力,奋发进取,尽快扭转局势, 努力干出最好结果。 2月8日,中央电视台摄影频道专题 推出常德摄影家覃吉桃的百余张荷花 摄影作品,时长 15 分钟,以四季荷花之 韵,尽展常德湖乡之美。 携这组“荷花”的芳香,3月3日,覃 吉桃在汉寿县摄影家协会开讲《我的摄 影之路》,道出14年摄影“秘笈”:与拍摄 对象同呼吸,用镜头讴歌时代,展现家 乡美。 每一朵花都是生命 覃吉桃上世纪 50 年代出生于汉寿湖 乡,父亲淳朴善良的因子早早植入他的 骨髓。高中时期,覃吉桃常常清晨挑起 一对箩筐,背上一把铁锹,走到离家 15 公 里的酉港太白湖挖藕,一挖就是百余斤, 挑回来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半边户。 “出淤泥而不染”,荷花的高尚品格 感染着覃吉桃,影响着他的一生。从一 名普通士兵到副团级军官,到税务干 部,他始终保持着清廉质朴、乐观向上 的品格。 2005 年,覃吉桃爱上摄影,荷花再 次走进他的视野,成为他镜头下的“主 人公”。 又闻荷香,覃吉桃满心欢喜,端起 镜头拍荷花,却一时找不到感觉。 每一朵荷花都是鲜活的生命,宠辱 不惊,让人心生敬畏。覃吉桃静下心 来,一边走进圈子练摄影内功,一边沉 下身子倾听荷花盛开的声音。 渐渐地,覃吉桃摸清了荷花的习 性,掌握了荷花的拍摄技法。原来,荷 花的美是动态的。清晨,太阳跃出,露 珠滚动,荷叶、荷花显得格外美;中午, 阳光直照荷田,透过荷叶间隙投到荷花 下层,形成光影,是摄影人创作的好时 机;傍晚,晚霞映照荷田,又是一道美 景;夜晚星空下拍荷花,有一种静对静 的美感。 长长的木栈道,这边停靠着小木 船,那边荷花盛放……一次,在太阳山 脚下,覃吉桃偶遇荷景,他利用当天所 学的多重曝光技巧,将荷塘巧妙移植, 与小木船融为一体,意趣横生。 在沾天湖拍摄荷花,长焦镜头下, 硕大的荷叶、两三枝花苞陪衬,一朵荷 花尽情绽放,端庄而亮丽,覃吉桃怦然 心动。几天后,他心心念念再访荷塘, 却见花已凋谢,莲蓬被采摘。生命的过 程竟如此短暂!他痴痴地站在原地,望 着残荷,思索良久,迟迟不肯离去。 多年来,覃吉桃拍摄的荷花作品上 千张,展现荷花的千姿百态,令人艳 羡。他说,荷花的神韵品不完,等着他 去发现。 每一个人都有故事 将镜头对准生活,覃吉桃发现,每 个人都是鲜活的存在,有闪光的地方, 有温情的故事。 远处青山如黛,近旁油菜花开,一 位身着红衫的农民赶着耕牛在田间来 回穿梭……覃吉桃采风桃源夷望溪时, 为了捕捉这个生动鲜活的农耕场景,足 足拍摄了一个小时。这件命名为《农 耕》的作品为他捧得摄影路上的第一个 奖项。 2014年,湖南文理学院音乐系毕业 生李丹闯入覃吉桃的视野,成为他镜头 对焦的第一个人物。这位来自鼎城区 尧天坪镇的80后妹子敢想敢干,曾接替 父亲担任镇敬老院院长,并创办起小蜜 蜂家庭农场,着实感动了覃吉桃。几番 跟拍,覃吉桃用镜头记录下李丹地头锄 草、挎篮采摘的劳作场景,也留下她谈 笑风生、妆扮爱美的生活状态。组照 《路在脚下》在华声在线推出后,广受关 注,李丹的故事在沅澧大地传遍开来, 李丹先后获评鼎城区十佳“善德公民”、 常德市劳动模范等。 近年,覃吉桃聚焦“武陵人的一 天”,推出一组组感人的人物纪实摄影 作品,颇受好评。其中,《卫监岗位上的 最美新娘》讲述武陵区卫监所26岁监督 员尹惠霖清晨领结婚证后回归岗位忙 碌而充实的一天;《自立自强的独腿女 人》对焦河洑镇50多岁工人朱丽萍战胜 病魔、乐观生活的故事;《身残手巧绘山 河》讲述红庙社区四级伤残者钟吉琳身 残志坚,3 年绣出一幅《清明上河图》的 故事…… 14年,从摄影爱好者成长为中国摄 协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覃 吉桃的摄影之路走得坚定而执着。2017 年,覃吉桃的两幅作品《沅水渔歌》《竹 林欢歌》入展俄罗斯“美丽人生沙龙”国 际摄影大赛。他说,摄影家要像种子一 样植入热爱的土地,用镜头说话,歌颂 时代之美。 摄影家覃吉桃:用镜头说话 本报记者 王敏 《路在脚下》 《自立自强的独腿女人》 《荷》 艺术人物 艺术人物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Jul-2020

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2019年第一次会议提出 市领导 …cdrb.cdyee.com/images/2019-03/17/A02/CDRB20190317A02.pdf · 乡村旅游区(点)年销售收入30万元以

文旅聚焦

2 要闻·文化视野 2019年3月17日 星期日 责任编辑 王敏 美术编辑 崔建湘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文化周刊

本报讯(通讯员 彭薇凝)3月11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2019 年第一次会议在市政府常务会议室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陈恢清作重要讲话,副市长、市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涂碧波主持会议,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汇报了全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情况,解读了《常德市 2019 年医改工作推进方案(讨论稿)》和《2019 年医改工作任务分解及进程安排表》,参会单位就 2019 年

医改工作进行了讨论和表态发言。2019年我市医改工作目标是:全面

完成全国第四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确保国家医改试点城市中期评估顺利通过,力争年度考核我市综合医改工作进入全省市州第一方阵,确保各方特别是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

陈恢清指出,要贯彻落实好上级有关医改工作会议和文件精神,深入分析我市医改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对策,自加压力,奋力作为,确保今年医改工作打个翻身仗。他强调,一

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二要争先创优,确保走在全省前列。要紧扣目标,坚决完成任务;找准差距,全力迎头赶上;大胆创新,打造特色亮点;领会上级会议有关医改的精神,及时贯彻落实。三要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改革工作。重点解决好医疗联合体建设、医疗服务调价、改革医保支付方式、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医药分开、财政投入、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疗行风建设、医改调度督办等 9 个难题。四要担当作为,凝聚齐抓共管合力。要认真把握有关政策要求,落实

医改主体责任,推进医改任务落地,严明医改纪律要求。

涂碧波提出,要积极探索,突破医联体建设的难题;降低高值耗材及药品价格的同时,提升服务水平;逐步改变公立医院盈利性质,使其回归公益性;着力解决医保支付中资金安全、分级诊疗比例、门诊统筹等问题;建设二级医药采购平台,实施市级医药储备;加强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加强乡村卫生室建设;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抓好医疗、医保、医药调整的三医联动;积极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2019年第一次会议提出

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 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

常德人爱喝擂茶是出了名的,尤以桃花源一带最为讲究。

一杯擂茶,经过双喜盈门(备具)、三生如梦(投料)、百转千回(擂制)、天人合一(冲煮),最终成为五味俱全(呈茶)的桃花源擂茶。

诗意地解读这种常见的民间饮食,似乎是桃花源人的一种浪漫。3 月10 日,桃花源首届擂茶文化节,数千观众参与了一场关于传统美食与文化创意的盛会。这一日,桃花源农家山庄的年轻老板谢元凭借融合了五行养生之道的压桌和擂茶,获得金擂棒奖,成为当之无愧的擂王。

自称从小喝擂茶长大的谢元是土生土长的桃花源人,他的家就在桃花源意境之地的桃源山。

“熬制擂茶所用的水是父亲从三里外的后山挑回的山泉水,大叶茶则是母亲每年五月初五采自于后山的半

山腰,而其他的原材料,都来自于自家门前的一亩三分地。”谢元称,母亲腌得一手好酸菜,一直很受游客喜爱。

“靠山吃山,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从未出过远门,守护着这份传承。”

与父母安闲清静的生活状态不同的是,少年时期的谢元无比向往山外的热闹生活。他用音乐为自己开启了一条通往山外的道路。

2012 年,从学校毕业的他留在了长沙,一年后,他 转 道 去 了 更 加 繁 华的 上 海 ,从 事 音 乐 舞 蹈 方 面 的 教学 。 2017 年 ,谢 元 遇 上 了 心 怡 的 女子 ,很 快 回 老 家 结 婚 生 子 。 当 他 准备 背 上 行 囊 再 度 外 出 时 ,却 发 现 自己再也不想离家。

“我一直都是个恋家的孩子,在外打拼的几年,每年都要回来好几趟。”谢元觉得,随着年岁渐长,他越来越理解父母对这块土地的眷恋,而自己对

这些习俗、民风、乡情的感受也越来越投入。

擂一钵擂茶,识一种工艺;喝一碗擂茶,品百般人生。他开始关注身边司空见惯的事物,对千年前祖先留下来的这种高规格的待客之道以及桃花源民间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在父母天然质朴的待客方式里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以适应当下桃花源作为文化地标的存在。他研究桃花源代表人物陶渊明,研究崇尚淡泊天然的隐逸文化,认为“五柳”很有可能就是呼应“五行”,认为擂茶这种五色五味俱全的民间饮食,就是最好不过的修身养性之物。

他以蒿子粑粑、酸豆角、腌萝卜之类的本土食材为原料,拼出聚贤桥、方竹亭、三日同辉、太极广场等桃花源著名景点;按色彩、五行分类,打造出精致无比的养生擂茶压桌,征服参加擂茶文化节的所有嘉宾评委。

桃花源这片人间净土,承载着古往今来的梦。谢元称,“当今,最容易丢失的就是身边的传统。一不留神,就把传承千年的习俗与文化弄丢了,庆幸的是我现在找寻拾起还来得及。”

恋家的小伙当上了擂王□本报记者 徐志雄

我市青年作家陈文双获三毛散文奖本报讯(记者 徐志雄)经过长达10个月的评选,第

二届“三毛散文奖”终评获奖作品近日在杭州揭晓。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对最终入围的作品进行了评审,经过4次研讨和先后8轮投票,最终26件作品获奖。其中,贾平凹的《贾平凹灵性散文》全票通过获得散文集大奖,我市青年作家陈文双的《一棵水稻的现代属性》获得新秀奖。

近年来,被称为湖南青年新锐作家的陈文双(笔名秦羽墨、陈词),以散文创作引起广泛关注。有各类作品近50万字发表于《天涯》《青年文学》《青年作家》《西湖》《滇池》《湖南文学》等刊,散文多次被《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转载,入选各类年选,散文集《通鸟语的人》入选中国作协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曾获《创作与评论》杂志年度作品奖、孙犁散文奖等,著有长篇散文《牧羊人》,2018年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本次获奖的《一棵水稻的现代属性》,陈文双将自我投射在一棵水稻上,既是在场者,亲历生活之种种困境,又是旁观者,以同情目光看待同事之遭际。以少年老成之笔法,触摸探究生活底层人物的命运与挣扎,呈现出较为深刻的思想维度。该文发表于《青年作家》2016年08期。

据悉,“三毛散文奖”是以定海籍当代女作家三毛命名的著名文学奖项,每两年举办一届。该奖项目前已成为一项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此次,共收到国内外650位作家寄送的参评作品。入围终评的作品共有52件,最终评出获奖散文集13部、单篇散文13篇,其中包括大奖各5件、潜力奖各4件、新秀奖各4件。获奖作品涉及时代风云、历史文化、海洋文化、心灵抒写等各类题材,基本上代表了评选年度内华语散文创作领域顶尖的优秀成果。

本报讯(记者 徐志雄 通讯员 宋淑娥)为进一步拓展常德旅游客源市场,提高旅游经营者积极性,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来常德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由市财政局、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联合发文的《常德市旅游促销奖励办法》已于近日出台。今年,我市将着重奖励对常德旅游地接市场作出重大贡献的旅行社,着重奖励开发推广常德旅

游新产品、带动旅游人气的旅游企业,总奖金额度高达1000万元。

奖项设置共分为 4 大板块 14 个子板 块 。 相 较 往 年 ,新 增 了 旅 游 包 机奖、旅游航班奖、旅游专列奖、旅游自驾车队奖等多个专项促销奖励,并增加了旅行社年终地接排名名次个数。奖励范围、奖励项目及奖励标准都有所提高。

其中,旅游人数奖额度大幅度提高:新增国内接待奖(一日游),接待市外国内游客游览一个收费旅游景区达到3000人次以上的,每人奖励7元;原国内接待奖(两日游),由每人奖励8元增加到12元;原入境接待奖由每人奖励10元增加到18元。

同时,奖励对象不仅仅只针对招徕游客来常德旅游的旅行社,还包含了市

内各景区(点)、旅游酒店、乡村旅游区(点)等旅游企业。比如,对加入常德旅游地接合作联盟,生产销售“常德市推荐旅游商品”的企业或实体门店,其产品年销售额达到 120 万元以上且年上缴税收 10 万元以上的,奖励 1 万元;年销售额达到 200 万元以上且年上缴税收20万元以上的,奖励3万元。对全市乡村旅游区(点)年销售收入 30 万元以上且接待游客量在乡村旅游业内排名第一、二、三名的,分别奖励3万元、2万元、1万元。

此外,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和桃花源旅游管理有限公司也推出了奖励和返利政策,两方奖励与市政府的促销奖励可重复叠加领取。

我市今年旅游促销奖励办法出台

千万大奖拓展常德旅游客源市场 桃花源里植树忙本报讯(记者 徐志雄 通讯员 皮辉)3月12日,市文

旅投公司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0余名党员和志愿者在桃花源秦溪广场义务植树,为景区添色增彩。

活动当天,阳光正好,身着桃红色马夹的党员、志愿者们团结协作,默契配合。铲土、培土、浇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30余棵桃树、紫薇在春风里舒展枝条,为桃花源又添一分春意。

“今后我们还会继续开展植树造林活动,进一步携手共建中国桃花源和谐美丽的生态环境。”市文旅投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植树造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好事,希望这一公益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传递植绿护绿爱绿的生态文明意识,使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新鲜。

市文化馆赴桃源开展馆际交流学习本报讯(记者 钟勇 通讯员 肖萌竹 张扬 陈功)3月

13日下午,市文化馆一行来到桃源县,参观该县文化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及“非遗”工作成果。

当天,市文化馆一行参观了桃源县文化馆文化长廊、群文天地、数字文化体验馆、非遗文化展示馆等,双方针对新形势下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展开了交流,尤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与传承工作进行了重点探讨。

在参观数字文化体验馆时,大家纷纷来到数字馆体验区域,通过虚拟环境,将自己现场创作的艺术作品发送至手机保留下来,享受了一把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的红利。

随后,市文化馆一行前往桃源刺绣传承基地、桃源木雕传承基地实地考察。在桃源县刺绣女工培训学校,大家还在老师的指导下过了一把刺绣女红瘾。

谢元获奖现场谢元获奖现场

鼎城区老干网宣协会新年“充电”本报讯(记者 帅泽鹏 通讯员 周顺明)日前,鼎城区

老干网宣协会举办第五次网宣会员培训班,来自全区的12名正扬网会员参加了上网、编辑、传稿等方面的学习。

据了解,去年,该区老干网宣协会取得可喜成绩,被市老干网宣协会评为先进单位。新的一年,他们针对在

“金牌会员”“精华作品”“原创作品”“报刊杂志作品”4个方面存在的不足,创新举措:安排好时间,抓紧对现有老干网宣队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正扬网会员上网率。整顿挂名会员,对不热爱网宣工作、从不参与活动、从未上网的“挂名”会员进行清理,依程序注销正扬网注册会员,真正建立起一支精干的老干网宣队伍。吸纳优秀人才加入老干网宣队伍,发展一批懂电脑、会写作、热爱网宣工作的退休干部加入网宣协会,鼓励多写稿,多拍照,上优稿,不断提升网宣工作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打牢基础工作,各单位建立老干网宣小组或者分会,特别是开展好农村乡镇的老干网宣工作,计划在尧天坪镇、中河口镇试点,做到村村有网宣员,组织乡镇老干专干到试点镇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

同时,区老干网宣协会还将与区县(市)兄弟单位开展联谊活动,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把区老干网宣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市领导调研常德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

本报讯(记者 杨力菲)3月13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恢清专题调研常德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

常德经开区汇报了其在2017年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排名有关情况,相关部门作了建议发言。

陈恢清在深入分析常德经开区考核评价排名落后的原因后指出,常德经开区是常德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要加快发展,增强实力,放眼全国、全省,看清与一流园区的差距,看到肩负引领全市园区发展的压力。要找准短板,精准发力,紧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指标、国家重点关注的指标、提升空间比较大的指标、很容易弥补的指标重点发力。要依法依规,科学调度,相关部门要与常德经开区通力合作,精准施策,决不能弄虚作假,确保各项指标真实、向好。要明确责任,确保实效,常德经开区是责任主体,内部要压实责任,市直相关部门要将精准帮扶支持的责任落细落地。对常德经开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要实行一季一调度,精准发力,奋发进取,尽快扭转局势,努力干出最好结果。

2月8日,中央电视台摄影频道专题推出常德摄影家覃吉桃的百余张荷花摄影作品,时长15分钟,以四季荷花之韵,尽展常德湖乡之美。

携这组“荷花”的芳香,3月3日,覃吉桃在汉寿县摄影家协会开讲《我的摄影之路》,道出14年摄影“秘笈”:与拍摄对象同呼吸,用镜头讴歌时代,展现家乡美。

每一朵花都是生命

覃吉桃上世纪50年代出生于汉寿湖乡,父亲淳朴善良的因子早早植入他的骨髓。高中时期,覃吉桃常常清晨挑起一对箩筐,背上一把铁锹,走到离家15公里的酉港太白湖挖藕,一挖就是百余斤,挑回来送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半边户。

“出淤泥而不染”,荷花的高尚品格感染着覃吉桃,影响着他的一生。从一名普通士兵到副团级军官,到税务干部,他始终保持着清廉质朴、乐观向上的品格。

2005 年,覃吉桃爱上摄影,荷花再次走进他的视野,成为他镜头下的“主人公”。

又闻荷香,覃吉桃满心欢喜,端起镜头拍荷花,却一时找不到感觉。

每一朵荷花都是鲜活的生命,宠辱不惊,让人心生敬畏。覃吉桃静下心来,一边走进圈子练摄影内功,一边沉下身子倾听荷花盛开的声音。

渐渐地,覃吉桃摸清了荷花的习性,掌握了荷花的拍摄技法。原来,荷花的美是动态的。清晨,太阳跃出,露珠滚动,荷叶、荷花显得格外美;中午,阳光直照荷田,透过荷叶间隙投到荷花下层,形成光影,是摄影人创作的好时机;傍晚,晚霞映照荷田,又是一道美景;夜晚星空下拍荷花,有一种静对静的美感。

长长的木栈道,这边停靠着小木船,那边荷花盛放……一次,在太阳山脚下,覃吉桃偶遇荷景,他利用当天所学的多重曝光技巧,将荷塘巧妙移植,与小木船融为一体,意趣横生。

在沾天湖拍摄荷花,长焦镜头下,

硕大的荷叶、两三枝花苞陪衬,一朵荷花尽情绽放,端庄而亮丽,覃吉桃怦然心动。几天后,他心心念念再访荷塘,却见花已凋谢,莲蓬被采摘。生命的过程竟如此短暂!他痴痴地站在原地,望着残荷,思索良久,迟迟不肯离去。

多年来,覃吉桃拍摄的荷花作品上千张,展现荷花的千姿百态,令人艳羡。他说,荷花的神韵品不完,等着他去发现。

每一个人都有故事

将镜头对准生活,覃吉桃发现,每个人都是鲜活的存在,有闪光的地方,有温情的故事。

远处青山如黛,近旁油菜花开,一位身着红衫的农民赶着耕牛在田间来回穿梭……覃吉桃采风桃源夷望溪时,

为了捕捉这个生动鲜活的农耕场景,足足拍摄了一个小时。这件命名为《农耕》的作品为他捧得摄影路上的第一个奖项。

2014年,湖南文理学院音乐系毕业生李丹闯入覃吉桃的视野,成为他镜头对焦的第一个人物。这位来自鼎城区尧天坪镇的80后妹子敢想敢干,曾接替父亲担任镇敬老院院长,并创办起小蜜蜂家庭农场,着实感动了覃吉桃。几番跟拍,覃吉桃用镜头记录下李丹地头锄草、挎篮采摘的劳作场景,也留下她谈笑风生、妆扮爱美的生活状态。组照

《路在脚下》在华声在线推出后,广受关注,李丹的故事在沅澧大地传遍开来,李丹先后获评鼎城区十佳“善德公民”、常德市劳动模范等。

近年,覃吉桃聚焦“武陵人的一

天”,推出一组组感人的人物纪实摄影作品,颇受好评。其中,《卫监岗位上的最美新娘》讲述武陵区卫监所26岁监督员尹惠霖清晨领结婚证后回归岗位忙碌而充实的一天;《自立自强的独腿女人》对焦河洑镇50多岁工人朱丽萍战胜病魔、乐观生活的故事;《身残手巧绘山河》讲述红庙社区四级伤残者钟吉琳身残志坚,3 年绣出一幅《清明上河图》的故事……

14年,从摄影爱好者成长为中国摄协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覃吉桃的摄影之路走得坚定而执着。2017年,覃吉桃的两幅作品《沅水渔歌》《竹林欢歌》入展俄罗斯“美丽人生沙龙”国际摄影大赛。他说,摄影家要像种子一样植入热爱的土地,用镜头说话,歌颂时代之美。

摄影家覃吉桃:用镜头说话□本报记者 王敏

《路在脚下》《自立自强的独腿女人》

《荷》

艺术人物艺术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