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14
2017 7 49 4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hly) July 2017 Vol.49 No.4 ·582·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 * 南京大学 徐翠芹 提要:本研究通过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考察中国二语学习者对二语写作认知过程 的管理。来自南京大学的英语水平高、低两组学生在计算机教室完成了一篇英语议论文 的写作,写作过程采用 Inputlog6.0 进行全程记录。通过将写作过程划分为 10 个等时的 写作时段,本研究发现,高、低水平二语写作者的停顿行为具有显著的时段特征,并且体 现了写前规划阶段、产出阶段以及通读修改阶段在写作过程中占有的时间资源;同时,停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作者对写作认知过程管理的差异性。通过将停顿行为和写作成果质量进行相关性考察,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停顿策略对写作过程管理和写作成果提升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二语写作 、认知活动、停顿、写作策略 [ 中图分类号 ] H31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0-0429(2017)04-0582-13 1. 研究背景 Hayes & Flower 1980)、Flower & Hayes1981提出写作认知过程 的理论模型 规划(planning)、产出(translating)、通读与修改(reviewing & revising),众多写作研究从考察有效的写作教学和学习情境研究(参见 Hillocks 1986)转向写作认知过程研究(Kellogg 1996de Larios et al. 2001Olive 2004Beauvais et al. 2011Xu & Ding 2014)。从认知视角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多考察 高水平写作者 / 初学者文本产出的认知过程(Levy & Ransdell 1996Van den Bergh & Rijlaarsdam 2001),而二语写作过程研究则考察不同二语水平的写作 者在二语文本产出过程中认知活动的异同(de Larios et al. 2001Beauvais et al. 2011)。在上述研究中,Hayes & Flower1980)对写作过程的理论划分通常 被用作对写作认知过程的解释模型;但是,正如 Butcher & Kintsch 2010指出,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发展路径探究”(16BYY099)的阶段性成果。

Upload: others

Post on 27-Sep-2019

46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2017 年 7 月第 49 卷 第 4 期

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bimonthly)

July 2017Vol.49 No.4

·582·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 *

南京大学  徐翠芹

提要: 本研究通过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考察中国二语学习者对二语写作认知过程

的管理。来自南京大学的英语水平高、低两组学生在计算机教室完成了一篇英语议论文

的写作,写作过程采用 Inputlog6.0 进行全程记录。通过将写作过程划分为 10 个等时的

写作时段,本研究发现,高、低水平二语写作者的停顿行为具有显著的时段特征,并且体

现了写前规划阶段、产出阶段以及通读修改阶段在写作过程中占有的时间资源;同时,停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作者对写作认知过程管理的差异性。通过将停顿行为和写作成果质量进行相关性考察,

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停顿策略对写作过程管理和写作成果提升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二语写作 、认知活动、停顿、写作策略

[ 中图分类号 ] H31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00-0429(2017)04-0582-13

1. 研究背景

自 Hayes & Flower (1980)、Flower & Hayes(1981) 提出写作认知过程

的理论模型—规划(planning)、产出(translating)、通读与修改(reviewing & revising),众多写作研究从考察有效的写作教学和学习情境研究(参见 Hillocks 1986)转向写作认知过程研究(Kellogg 1996; de Larios et al. 2001; Olive 2004; Beauvais et al. 2011; Xu & Ding 2014)。从认知视角对写作过程的研究多考察

高水平写作者 / 初学者文本产出的认知过程(Levy & Ransdell 1996; Van den Bergh & Rijlaarsdam 2001),而二语写作过程研究则考察不同二语水平的写作

者在二语文本产出过程中认知活动的异同(de Larios et al. 2001; Beauvais et al.

2011)。在上述研究中,Hayes & Flower(1980)对写作过程的理论划分通常

被用作对写作认知过程的解释模型;但是,正如 Butcher & Kintsch (2010) 指出,

*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大学生学术英语写作能力发展路径探究”(16BYY099)的阶段性成果。

Page 2: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徐翠芹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

·583·

Hayes & Flower(1980)的写作模型无法从时间维度对写作者如何管理写作认

知过程进行描述,需要实证研究进一步考察写作认知过程如何在写作中交替占

用时间资源。

停顿,作为写作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朱晓斌等 2013),是写作活动的重要观

察窗口,能够显示写作者“修辞、记忆搜索、写作决定、概念整合”等写作问题 (de Beaugrande 1984)。Kellogg (1996)、Olive (2004) 等研究者提出的二语写作工

作记忆模型认为写作过程包含众多认知过程,依赖于工作记忆资源的有效分配

推动写作进程;而写作活动一旦超出工作记忆负荷,某个或某些写作子过程将被

暂停或终止,从而实现对某一写作子过程的优先处理(DeKeyser 2001; de Larios et al. 2001)。因此,停顿是在产出过程中当工作记忆超出负荷时写作者主动或被

动采取的释放注意力资源以优先处理某写作子过程的策略,是写作子过程交替

的体现。因此,考察停顿行为的变化有助于了解写作者对写作子过程的管理以

及写作者遭遇的写作问题;同时,结合停顿行为和写作成果质量可以进一步考察

写作者对写作过程管理的有效性。众多学者指出写作过程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影

响写作成果的质量(Breetvelt et al. 1994; Alves et al. 2008; Kellogg 2008),而停顿

作为写作认知过程交替和管理的窗口指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现有二语写作停顿研究从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两个维度建立了停顿与写

作认知过程之间的关联,发现停顿时长与停顿发生的语法位置相关,语法层级

单位越大,停顿时间越长;高频次停顿往往与低层级语法单位相关(Matsuhashi 1987; Spelman Miller 2000; Nottbusch et al. 2005; Beauvais et al. 2011)。然而,

以语法单位来考察停顿发生的位置,或考察特定停顿阈值下的停顿频次和停顿

时长等技术数据(Spelman Miller 2006; Xu & Ding 2014),对进一步了解二语

写作过程意义有限,停顿研究应结合二语写作过程来考察写作者对写作过程的 管理。

从研究方法看,现有写作停顿研究多以纸笔写作过程研究为主,主要采用

观察法和有声思维法(de Larios et al. 2001; Beauvais et al. 2011)。这两种研究

方法有效推进了对二语写作过程的认识,但局限于个案研究,研究结论的可推

广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观察法和有声思维法可能干扰正常写作过程 (Yang et al. 2014),从而影响研究数据信度和效度。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键

盘日志程序可在计算机后台运行并以毫秒为精度记录写作过程中的键盘和鼠标

行为,从而实现在不干扰写作者的前提下对写作过程进行精确记录和分析,为量

化研究二语写作过程提供了技术支持(Leijten & Van Waes 2013;徐翠芹 2011;袁辉、徐剑 2014)。

随着计算机在学习、学术生活中的高度普及,二语写作需要对日益常态化的

Page 3: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2017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4 期

·584·

计算机环境下的写作过程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发现计算机环境下二语写作的

特点。本研究以写作停顿为切入点,以 Hayes & Flower (1980)、 Flower & Hayes(1981)对写作过程的理论划分为解释模型,通过高、低水平二语写作者在写作

不同时段的停顿行为变化考察二语写作者对写作认知过程的管理及其对写作成

果的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对象

来自南京大学某专业二年级的共 112 名学生参加了数据采集, 并根据英语

四级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名,排名前 30 和末 30 的学生分别构成本研究高、低水

平两组受试。如表 1 所示,两组受试的英语四级成绩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但英语

学习年限、年龄、本次写作任务用时均无显著差异。

表 1. 高、低水平组分组数据

低水平组(人数 =30) 高水平组(人数 =30)t 值 p 值

均值 标准差 均值 标准差

英语四级分数 498 41.12 614.37 20.18 -13.82 .00**

英语学习年限 10.03 1.79 10.43 1.94 -.83 .41

年龄 (岁) 19.40 .77 19.20 .66 1.08 .29

任务用时(秒) 3862.47 555.84 4121.80 574.41 -1.78 .08

2.2 研究问题

本研究拟回答下列问题: 1) 高、低水平二语写作者停顿行为的时段变化如何体现二语写作认知过

程的交替?

a)高、低水平二语写作者的停顿频次在不同写作时段如何变化?

b)高、低水平二语写作者的停顿时长在不同写作时段如何变化?

c) 高、低水平二语学习者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的时段变化如何体现写 作认知过程的交替?

2) 二语写作过程中不同时段的停顿行为与二语写作成果之间是否存在显 著相关性?

2.3 数据收集

本研究数据收集于南京大学 2015 年秋季学期的高级英语读写课程。高级

Page 4: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徐翠芹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

·585·

英语课程是受试在本科二年级的英语必修课程,每周包含 2 小时听说和 2 小

时读写。其中,读写课程安排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授课和写作练习。每位同学配

备台式计算机,所有计算机均安装中央控制系统,通过教师计算机端可以实现

对学生计算机的统一管理或授权自由使用。学生写作时统一使用 Inputlog6.0(Leijten & Van Waes 2013),写完后直接点击保存,系统即自动保存文件并发送至

中央控制台教师端的指定文件夹。数据收集前,学生已使用 Inputlog6.0 进行过

两次独立的记叙文写作练习,熟悉如何使用 Inputlog 进行写作。作为课程学习

的一部分,在数据收集的前一周,学生在课堂上对课本议论文范文进行了讨论和

学习;数据收集周的课程开始时,任课教师结合课文范文对议论文写作的体例

和语言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约 20 分钟),然后布置写作任务 Should drunk drivers be imprisoned on their first offense,要求学生提出明确论点并对论点进行充分论

证。本次写作任务无篇幅字数规定,但需在本次课程剩余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

(约 70 分钟);同时,学生被告知本次作文评分将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以激

励学生积极投入本次写作任务。

2.4 概念定义

2.4.1 停顿行为

本次研究的停顿阈值设为 2 秒,因此停顿定义为计算机辅助二语写作过程中

2 秒及以上的键盘或鼠标的无输入行为。本研究采用两个停顿行为指标,停顿频

次和停顿时长。其中,停顿频次指一定时间长度内写作者 2 秒及以上停顿发生的

次数,停顿时长指 2 秒及以上停顿延续的时间长度。

由于写作时间管理和写作行为分布具有个性化特征,因此本研究将每位写

作者的任务用时划分为等长的 10 个时段,通过比较写作者自身停顿频次和停顿

时长在不同时段的变化来弱化写作者因素,从而更好考察停顿行为所体现的高、

低水平者对写作认知过程的管理差异及其对写作成果的影响。由于停顿频次受

时段长度(1/10 任务用时)的影响,每位写作者不同时段的原始停顿频次采用下

列公式统一转换为时长 5 分钟的标准化时段停顿频次: 标准化时段停顿频次 =(原始时段停顿频次/时段长度)×300

2.4.2 停顿行为与写作认知过程

鉴于写作过程第 1 时段必然包含写作者的规划阶段,因此本研究将第 1 时

段设为参照时段,通过考察其他时段停顿行为与第 1 时段停顿行为的差异,立足

于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在不同时段的变化来考察不同二语水平写作者对写作认

知过程的管理。同时,由于 10 时段是单纯从时间维度对写作过程进行的划分,

Page 5: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2017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4 期

·586·

因此,在考察停顿行为特征与写作认知过程时,本研究将停顿行为特征相似的连

续时段聚合在一起考察写作认知过程。

本次研究采用 Hayes & Flower (1980)、Flower & Hayes(1981) 对写作认

知过程的理论划分为解释模型。Chai(2006)指出二语写作者在写前规划阶

段需要确立写作目标、从长期记忆中提取与主题相关的知识,表现为写前规划

阶段的长时间停顿。换而言之,写作初期的长时停顿往往与总体写作规划、高

层次构思相关联,因此写前规划阶段的停顿具有频次低、时间长的特征(参见

Matsuhashi 1987;Beauvais et al. 2011);产出阶段的停顿往往由解决写作过程

中的局部问题如词汇、语法、搭配等问题引起,表现出频次高、时间短的特征;通

读修改阶段的停顿由阅读、思考、修改等行为产生,与产出阶段的停顿相比具有

频次高、时间长的特点。

2.5 作文评分与数据分析

本研究中受试的写作成果参照全国英语四级考试的作文评分标准分别进行

评分,评分区间为 0 ~ 15 分。由两位多次参加全国英语四六级写作阅卷的教师

担任评分员,对隐去姓名信息的写作成果打印稿进行评分。如果两位评分员对

同一篇作文评分的分差达到 4 分,则该篇作文重新打印并返还给两位评分员重

新评分。首次评分后两位评分员的 Pearson 相关系数为 .83 (p < .05);第二轮评

分后,两位评分员的 Pearson 相关系数达到 .91(p < .05),最终两位评分员有效

评分的平均值作为每篇文章的分数进行数据统计。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首先使用描述性数据展示高、低水平组停顿行为的时段

特征,然后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考察不同二语水平写作者在不同写作时段的

停顿特征,再结合 Hayes & Flower (1980)、Flower & Hayes(1981) 对写作认

知过程的理论划分考察停顿行为与写作认知过程的关系。最后,本研究采用

Pearson 相关检验考察不同时段停顿行为与二语写作成果质量之间的相关性。

3. 结果与讨论

3.1 高、低水平组停顿行为特征与写作认知过程

3.1.1 高、低水平组停顿频次特征

图 1 为高、低水平组各时段的停顿频次均值和误差棒图 1。对停顿频次进

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考察写作时段对高、低水平组停顿频次的影响(受试间变

量为二语水平,受试内变量为写作时段,应变量为停顿频次)。球形检验结果

1 因篇幅原因,描述性数据省略(下文同)。有兴趣的读者可向作者索阅。

Page 6: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徐翠芹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

·587·

(χ2 = 63.27, p = .03 <.05)表明数据不满足球形分布假设,因此运用 Greenhouse-Geisser 对受试内效应检验的 F 值自由度进行校正。受试内效应的检验结果

表明写作时段对停顿频次的影响显著,Greenhouse-Geisser ε= .80, F (7.24, 419.91) = 7.22,p = .00 < .05, η 2 = .11,表明写作时段因素能解释停顿频次变化

中 11% 的变异数;同时,写作时段与二语水平存在交互作用,F (7.24, 419.91) = 2.07,p = .04< .05, η 2 = .03,表明写作时段因素对停顿频次的影响作用随着

二语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图 1. 高、低水平组各写作时段停顿频次分布(均值 ± 标准误)

为考察组内各写作时段对停顿频次的影响,对低水平组的各时段停顿频次进

行重复测量方差检验。球形检验结果(χ2 = 59.55, p = .06 > .05)表明数据满足球

形分布假设。受试内效应的检验结果表明写作时段对低水平组停顿频次的影响

具有显著性,F(9, 261)= 2.84,p = .00 <.05, η 2 = .09, 说明写作时段因素能解

释低水平组停顿频次变化中 9% 的变异数。两两比较考察各写作时段停顿频次

的差异是否达到显著性水平,结果表明低水平组在第 1 时段的停顿频次与第 2、3、4、10 时段无显著差异,但显著低于第 5、6、7、8、9 时段的停顿频次。

对高水平组各时段的停顿频次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球形检验结果 (χ2 = 61.82, p = .04 <.05)表明数据不满足球形分布假设,因此运用 Greenhouse-

Geisser 对受试内效应检验的 F 值自由度进行校正。受试内效应的检验结果说

明高水平组在不同时段停顿频次的差异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水平,F (5.83,

Page 7: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2017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4 期

·588·

169.15)= 6.89, p = .00 <.05, η 2 = .19,表明写作时段因素能够解释高水平组停

顿频次变化中 19% 的变异数。两两比较考察高水平组在不同时段的停顿频次

差异是否达到显著意义,结果表明高水平者在第 1 时段停顿频次显著低于其他

各时段,而在第 3、7、8 时段的停顿频次显著较高。

3.1.2 高、低水平组停顿时长特征

图 2 为高、低水平组各时段的停顿时长均值和误差棒图。对停顿时长进

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受试间变量为二语水平,受试内变量为写作时段,应变

量为停顿时长)考察高、低水平组在不同写作时段的停顿时长特征。球形检

验结果(χ2 = 360.90, p = .00 <.05)表明数据不满足球形分布假设,因此运用

Greenhouse-Geisser 对受试内效应检验的 F 值自由度进行校正。受试内效应的

检验结果表明写作时段对停顿时长的影响显著,Greenhouse-Geisser ε= .37, F (3.32, 192.47)= 4.81, p = .00 < .05, η 2 = .08,表明写作时段能解释停顿时

长变化中 8% 的变异数;同时,写作时段和二语水平存在交互作用,F (3.32, 192.47)= 2.61, p = .04 <.05, η 2 = .04,说明写作时段对停顿时长的影响随着二

语水平的不同而不同。

图 2. 高、低水平组各写作时段停顿时长(均值 ± 标准误)

为考察组内各写作时段对停顿时长的影响,对低水平组各时段的停顿时

长进行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检验。球形检验结果(χ2 = 129.14, p = .00 <.05)表明数据不满足球形分布假设,因此运用 Greenhouse-Geisser 对受试内效应检

Page 8: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徐翠芹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

·589·

验的 F 值自由度进行校正。结果表明低水平组在不同时段的停顿时长存在显

著差异,Greenhouse-Geisser ε= .48, F(4.33, 125.58)= 1.96, p = .04 < .05, η 2 = .06,说明写作时段因素能解释低水平组停顿时长变化中 6% 的变异数。两

两比较表明第 1 时段、第 3 时段和第 4 时段停顿时长显著较长,而第 2 时段、第

5 时段停顿时长显著较短。

对高水平组各时段的停顿时长进行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球形检

验结果(χ2 = 310.62, p = .00 <.05)表明数据不满足球形分布假设,因此运用

Greenhouse-Geisser 对受试内效应检验的下值自由度进行校正。结果表明写作

时段对高水平组停顿时长的影响显著,Greenhouse-Geisser ε = .27, F(2.22, 69.77) = 4.63, p = .01 <.05, η 2 = .14, 说明写作时段因素能解释高水平组停顿

时长变化中 14% 的变异数。两两比较考察高水平组不同写作时段停顿时长是

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高水平组在第 1 时段的停顿时长显著高于除第 10时段外的其他各时段, 其他各时段停顿时长无显著性差异。

3.1.3 停顿行为与写作认知过程

表 2 为高、低水平组不同时段停顿频次与停顿时长与其第 1 时段对比的显

著性列表。如表 2 所示,低水平组第 1 时段为写前规划阶段(停顿频次低、时间

长);第 2 时段进入产出阶段(停顿频次高、时间短),但第 3、4 时段进入低产出

的再规划阶段(停顿频次高、停顿时长攀升到第 1 时段水平);5-9 时段总体为

产出阶段(停顿频次高、时间短),其中第 6 时段产出缓慢,在第 5、7-9 时段产

出活动比较集中(停顿频次高、时间短);第 10 时段的停顿行为(停顿频次高、

时间短)表明该时段写作认知活动与前一时段差异不大,一定程度上涉及通读

和修改过程(停顿频次降低)。上述结果表明低水平者的写作认知过程在功能

上存在频繁交叉,产出阶段存在长时间的规划停顿,产出效率低;同时,低水平者

的集中产出阶段出现较晚,第 5 时段和第 7-8 时段,通读修改阶段或缺失或较简

短。低水平者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频繁变化表明产出和规划、阅读修改的频繁

更替,集中产出常常中断。

高水平组的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将写作过程从时间上清晰划分为三个阶

段: 第 1 时段为写前规划阶段(停顿频次低、时间长),第 2-9 时段为产出阶段

(停顿频次高、时间短),第 10 时段为通读修改阶段(停顿频次高、时间长);其中

第 3 时段和第 7、8 时段是高水平组两个集中产出阶段(停顿频次高、时间短)。

高水平者写作过程中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变化频次较少,表现出清晰的写前规

划阶段、连续产出阶段以及通读修改阶段。

Page 9: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2017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4 期

·590·

表 2. 高、低水平组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变化列表

低水平组 (人数 =30) 高水平组 (人数 =30)

停顿频次 停顿时长 停顿频次 停顿时长

时段 1 低 长 低 长

时段 2 高 + 短 ++ 高 ++ 短 ++

时段 3 高 + 长 高 +++ 短 ++

时段 4 高 + 长 高 ++ 短 ++

时段 5 高 ++ 短 ++ 高 ++ 短 ++

时段 6 高 ++ 短 + 高 ++ 短 ++

时段 7 高 ++ 短 + 高 +++ 短 ++

时段 8 高 ++ 短 + 高 +++ 短 ++

时段 9 高 ++ 短 + 高 ++ 短 ++

时段 10 高 + 短 + 高 ++ 长

注:  +: 该时段与第 1 时段相比差异大,但未达到统计显著意义; ++: 该时段与第 1 时段差异达到统计显著意义;

+++: 该时段与第 1 时段差异达到统计显著意义,并与某些其他时段差异达到统计显著意义。

3.2 停顿行为特征与写作成果的相关性

对高、低水平组写作成果得分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结果表明高水平组(均

值 = 10.96, 标准差 = 2.03)写作成果得分显著高于低水平组(均值 = 7.64,标准差 = 1.70)。采用 Pearson 相关性检验考察二语写作者的不同写作时段停顿

行为与写作成果质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结果表明,写作成果与二语写作

第一时段(r = -.31, p = .02 <.05)、第五时段(r = -.33, p = .01<.05)和第九时段 (r = -.33, p = .01 < .05)的停顿频次呈显著负相关,与第一时段(r = .36, p= .01 < .05)、第五时段(r = .32, p = .01 < .05)停顿时长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第一时段

和第五时段的频次低、时间长的停顿以及第九时段的低频次停顿对于提升二语

写作成果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4. 结果讨论

本次研究通过将写作过程划分为等时的 10 个时段考察停顿行为的变化,发

现高、低二语水平的写作者在不同时段的停顿行为存在显著差异,映射出不同二

语水平的写作者对写作认知过程的管理差异及其管理的有效性。

首先,二语写作停顿的时段特征凸显了高、低水平二语写作者在写前规划阶

Page 10: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徐翠芹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

·591·

段 (pre-writing planning) 的差异。在本次研究中,高水平者在写作第 1 时段停

顿频次低、平均停顿时间长,表明该时段高水平者集中于总体写作规划和构思;

而低水平者在第 1 时段停顿频次较高、停顿时长较短,说明该阶段低水平者用

于总体构思时间较少,写前规划阶段较短,较早由写前规划阶段进入产出阶段。

MacArthur et al. (1994) 指出写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写作者在动笔产出

之前整体构思文本的能力以及利用已构思的写作计划有效指导写作过程的能

力。Ferrari et al. (1998) 也指出,不充分的写前规划将会导致产出阶段缺乏足够

的内容支撑,使得写作无法流畅进行。低水平者的写前规划过程比较简短,而且

构思行为不断地被打断,表现为较频繁的快速输入尝试以及删除行为;高水平者

则能够在写作任务初期阶段集中于整体规划和构思,键盘和鼠标行为较少,表现

为频次低、时间长的停顿行为。

其次,二语写作停顿的时段特征体现出高、低水平者在文本产出阶段的差

异。高水平组产出阶段功能清晰,产出持续高效,快速产出阶段集中在第 2-3 时

段和第 7-8 时段;低水平组在产出阶段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变化频繁,表现出集

中产出和产出中止的频繁交替;同时,低水平组集中产出阶段出现在第 5 时段和

第 7-8 时段,表明低水平写作者的写作计划不充分,不能有效支撑产出阶段写作

的深入进行而导致产出停滞,而集中产出阶段后移则导致通读修改阶段被压缩

或缺失。因此,写前计划的缺失或不充分将导致产出阶段素材缺失、写作进入停

顿或停滞,迫使写作者在产出阶段进行在线规划 (online planning)以推动写作

发展和写作任务完成。本研究中的低水平者频繁出现集中产出和产出中止的交

替,说明低水平者在写前计划不充分的情况下,在文本产出阶段未能通过积极有

效地停顿来即时规划写作任务。同时,低水平组由于语言能力的相对薄弱,产出

效率较低,产出常常因语言问题中断 (Kellogg 2008; 聂玉景、李征娅 2016),因此在写作任务后期时段仍然处于产出阶段,未能进行有效地通读和修改。这一

发现表明二语写作者在产出阶段遭遇写作问题产出中断时应该主动利用停顿宏

观规划推动写作发展,并通过先集中内容表达再提升语言准确进而实现集中产

出,有效分配工作记忆资源,避免多任务处理模式下导致工作记忆资源超负荷而

反复出现长时间的产出中止。

再次,本次研究通过停顿行为的变化从时间维度展示了写作子过程如规划、

产出、阅读、评价、修改、检索等行为在写作活动中交叉进行,从写作停顿的角度

证实了 Hayes & Flower (1980)、Flower & Hayes(1981)、Levy & Ransdell (1995, 1996) 等研究者对写作阶段的理论划分,即写作包含规划阶段 - 产出阶段 - 通读

修改阶段。同时,本研究发现,尽管写作认知加工过程(规划 - 产出 - 阅读修改)

在写作中相互交叉,但不同认知过程在不同写作阶段占据主导地位。高水平者

Page 11: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2017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4 期

·592·

写作各时段的功能清晰而且集中,第一阶段停顿频次低、时间长,表明写作者在

进行写前规划;后续时段是高水平者的产出时段,以频次高、时间短的停顿为主

以及在线规划表现出的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小幅变化;最后时段高水平者的停

顿时长上升、停顿频次下降,表明写作者在进行通读修改。因此,高水平者在写

作过程中表现出功能清晰的写作阶段,即写前规划阶段 - 产出阶段 - 通读修改

阶段。相比较而言,低水平者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的频繁交叉变化表明其写作

过程从功能上看存在写作规划和文本产出的频繁交叉。低水平组由于初期阶段

写前计划不充分,导致产出阶段写作中断、被动重新进行在线规划,到再产出和

再规划,整个写作过程中的停顿频次、停顿时长频繁经历大幅变化,表明写作认

知过程频繁交替、文本产出频繁中断,通读修改阶段被挤压甚至缺失。因此,二

语写作者需要从时间资源上和工作记忆资源上对写作过程进行功能清晰的界

定,专注于阶段性写作目标的实现,从而有效地完成写作任务。

最后,本次研究中写作成果质量与写作各时段停顿行为的相关性进一步表

明特定时段的停顿行为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有效提升写作成果。本次研究证实

写作成果与写作初期的停顿频次显著负相关、与停顿时长显著正相关,表明二语

写作成果受益于写作初期的有效规划 (Beauvais et al. 2011)。写作成果质量与

第 5 时段停顿行为的相关性也进一步表明二语水平影响二语写作者对写作任务

进行整体规划以及在写作中利用写前规划指导写作过程的能力。鉴于停顿策略

的有效运用能够提升写作成果质量(Chai 2006; Kellogg 2008),二语写作教学

需要培养二语写作者对停顿的积极认识,策略性地利用停顿来规划和推动写作

发展。

5. 结论

本次研究通过 Inputlog6.0 记录并考察大学阶段高、低水平二语写作者在英

语议论文写作过程中的停顿行为,对二语学习者写作能力的发展从写作过程视

角进行了进一步解读。首先,二语写作过程中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具有显著的

时段特征,随着写作进程的发展而变化;其次,高水平者在写作过程中停顿频次

和停顿时长的变化体现功能清晰的写前规划阶段、产出阶段和通读修改阶段;而

低水平者停顿行为表明其写作阶段从功能上表现出交叉性和被动性,写作常常

陷入困境,而且通读修改过程缺失。再次,停顿行为的时段特征为二语写作对写

作认知过程的理论划分(规划 - 产出 - 通读修改)提供了实证数据,并凸显了不

同二语水平写作者对写作过程管理的差异。最后,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停顿,尤

其是写作初始时段的停顿与写作成果质量显著相关,因此二语写作者需要积极

利用停顿服务于写作规划和通读修改等过程,凸显了停顿策略的有效运用对于

Page 12: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徐翠芹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

·593·

二语写作的重要意义。二语写作教师应该引导写作者突破对写作停顿的负面解

读,积极主动地利用停顿有效管理写作过程,从而推动二语学习者写作能力的长

足发展。

本次研究通过停顿频次和停顿时长的变化来考察写作认知过程的交替变

换,但对停顿行为发生的原因缺乏质性探究,后续研究可增加访谈或有声思维等

工具来明确停顿发生的原因。同时,由于本次研究停顿阈值为 2 秒,导致集中产

出阶段观察到停顿频次较高;考虑到二语写作过程中语言对写作影响的普遍性,

后续研究可适当提高停顿阈值以使停顿频次能更好地区分不同二语水平写作者

的写作认知过程。

参考文献

Alves, R., S. Castro & T. Olive. 2008. Execution and pauses in writing narratives: Processing time, cognitive effort and typing skill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43: 469-479.

Beauvais, C., T. Olive & J. Passerault. 2011. Why are some texts good and others not? Relationship between text quality and management of the writing processes [J].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3: 415-428. Breetvelt, I., H. Van den Bergh & G. Rijlaarsdam.1994. Relations between writing processes and

text quality: When and how? [J].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2: 103-123.Butcher, K. &W. Kintsch. 2010. Support of content and rhetorical processes of writing: Effects on

the writing process and the written product [J].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9: 277-322.Chai, C. 2006. Writing plan quality: Relevance to writing scores [J]. Assessing Writing 11: 198-

223. de Beaugrande, R. 1984. Text Production: Toward a Science of Composition [M]. Norwood, N.J.:

Ablex. DeKeyser, R. 2001. Automaticity and automatization [A]. In P. Robinson (ed.). Cogn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C]. Cambridge: CUP. 125-151.de Larios, R., J. Marín & L. Murphy. 2001. A temporal analysis of formulation processes in L1 and

L2 writing [J]. Language Learning 51: 497-538.Ferrari, M., T. Bouffard & L. Rainville. 1998. What makes a good writer? Differences in good and

poor writers’ self-regulation of writing [J]. Instructional Science 26: 473-488.Flower, L. & J. Hayes.1981. A cognitive process theory of writing [J]. College Composition and

Communication 32: 365-387. Hayes, J. & L. Flower. 1980. Identifying the organization of writing processes [A]. In L. Gregg & E.

Steinberg (eds.). Cognitive Processes in Writing [C].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3-30.Hillocks, G. Jr. 1986. Research on Written Composition: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M].

Urbana, IL.: NCRE/ERIC.Kellogg, R. 1996. A model of working memory in writing [A]. In C. Levy & S. Ransdell (eds.).

The Science of Writing: Theories, Method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Applications [C].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57-71.

Kellogg, R. 2008. Training writing skills: A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J]. Journal of

Page 13: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2017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4 期

·594·

Writing Research 1: 1-26. Leijten, M. & L. Van Waes. 2013. Keystroke logging in writing research: Using Inputlog to analyze

and visualize writing processes [J]. Written Communication 30: 358-392.Levy, C. & S. Ransdell. 1995. Is writing as difficult as it seems? [J]. Memory and Cognition 23:

767-779.Levy, C. & S. Ransdell. 1996. Writing signatures [A]. In C. Levy & S. Ransdell (eds.). The Science

of Writing: Theories, Method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Applications [C]. Mahwah, N. J.: Lawrence Erlbaum.149-161.

MacArthur, C., K. Harris & S. Graham.1994. Improving students’ planning processes through cognitive strategy instruction [A]. In E. Butterfield & J. Carlson (eds.). Advances in Cognition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C]. Greenwich, CT: JAI Press.173-198.Matsuhashi, A. 1987. Writing in Real Time: Modeling Production Processes [M]. Norwood, N. J.:

Ablex.Nottbusch, G., A. Grimm, R. Weingarten & U. Will. 2005. Syllabic structures in typing: Evidence

from hearing-impaired writers [J]. Reading & Writing 18: 497-526. Olive, T. 2004. Working memory in writing: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dual-task technique [J].

The European Psychologist 9: 32-42. Spelman Miller, K. 2000. Academic writers online: Investigating paus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text

[J].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4: 123-148.Spelman Miller, K. 2006. Pausing, productivity and the processing of topic in online writing [A].

In E. Sullivan (ed.). Computer Keystroke Logging: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C]. Oxford: Elsevier. 131-155.

Van den Bergh, H. & G. Rijlaarsdam. 2001. Changes in cognitive activities during the writing process, and relations with text quality [J].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1: 373-385.

Xu, C. & Y. Ding. 2014.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pauses in computer-assisted EFL writing [J].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18 (3): 80-96.

Yang, Y., G. Hu & L. Zhang. 2014. Reactivity of concurrent verbal reporting in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J]. 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 24: 51-70.

聂玉景、李征娅, 2016,基于技术支持的英语学习者写作停顿行为分析 [J], 《西安电子科技大

学学报》(1): 93-101。徐翠芹,2011,输入日志和屏幕录像的交叉运用—计算机辅助二语写作过程研究新视野

[J], 《外语电化教学》(5): 21-25。 袁 辉、徐 剑, 2014,中国大学生英语书面语停顿语丛的产出特征研究 [J], 《天津外国语大

学学报》(2): 36-41。朱晓斌、邢赛春、张莉渺, 2013,写作停顿的认知研究新进展 [J], 《心理研究》(1): 14-19。

收稿日期: 2016-10-14;修改稿, 2017-06-12;本刊修订, 2017-06-16通讯地址: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 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

Page 14: 写作停顿视角下的二语写作过程研究library.ttcdw.com/uploadfiles/zk/1511836145.pdf · 顿行为凸显出写作认知过程相互交替推动写作过程呈非线性发展以及不同水平二语写

·640·

2017 年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 4 期

in improving language instruction and learning. By elucidating how the learn-by-CEC evolves from the write-to-learn approach, this article uncovers the backdrop against which the X-argument develops and highlights the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argument following an analysis of its strengths. The X-argument moves forward the interactional approach to online sentence learning in that interaction hinges on CEC and the latter constitutes the primary source that drives learning.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native speakers’ space perception on online sentence processing (p.557)YANG Li (English Education Dept.,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WEN Qiufang (National Research Centre for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9, China)

This study consists of two consecutive experiments which involved 80 native Chinese speakers and 80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The first experiment compared Chinese and English speakers’ figure-ground space perceptive tendency (ground-before-figure/figure-before-ground) through a picture formation task. Results show Chinese speakers exhibit a dominating ground-before-figure perceptive tendency (100%), while English speakers show three different tendencies: ground-before-figure (51.61%); figure-before-ground (32.25%) and balanced pattern of these two (16.12%). The second experiment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differences exhibited in the perceptive tendency in the first experiment affect the online processing of Chinese and English speakers’ native language with a priming task. The results reveal a significant priming effect for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speakers,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nonlinguistic priming affects the online sentence comprehension of the native linguistic target.

Topic continuity in Chinese EFL learners’ written narratives: A longitudinal study (p.569)LIU Yan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710064, China)CAI Jint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 China)

Based on a longitudinal study,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opic continuity marking in the English narratives written by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nd testifies whether th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topic marking devices in different discourse contexts follows Cross-linguistic Topic Continuity Scale. Statistical results show that while Chinese EFL learners’ topic encoding choices are generally in line with that scale, some of their choices deviate from it. Besides, th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universal of discourse context distinction and the positive relation between L2 learners’ sensitivity to discourse context distinction and their L2 development. A further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linguistic data indicates that in addition to discourse context and L2 proficiency, L2 learners’ referential choices are affected by speakers’ perceived accessibility, which is subject to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pressure.

A temporal investigation of L2 writing process—A pausological perspective (p.582)XU Cuiqin (Dept. of Applied Foreign Language Studi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3, China)

This study strives to gain insights into L2 writers’ temporal management of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during text composition by investigating the writing pauses of Chinese EFL writers through two dimensions: pause frequency and pause duration. More- and less-skilled EFL learners (n=60) from Nanjing University wrote on an argumentative topic using Inputlog6.0 in a computer classroom. By dividing each writing event into 10 equal time interval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pausing behavior sketches out how the writing processes of more- and less-skilled L2 writers were temporally divided by the planning, translating, reviewing and revising processes.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 of cognitive writing processes further manifest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writing process manage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y relating the pausing behavior at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with the final writing product quality, this study further discusses implications for L2 writing instruction in light of these findin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