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24
6 1 力力力力 1.力力力力1 超超超 超超超 超超 力力力力力力力力 力力力 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 超超 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力 力力 力力力 、、 力力 力力力 、、 力力力 力力力力 、、 力力力

Upload: fbw41598

Post on 07-Aug-2015

16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1 力與平衡1.力的種類:

1

超距力 接觸力定義 施力者不需與受力

者接觸施力者需與受力者接觸

舉例 地球吸引力、 靜電力、 磁力等

推力、拉力、扭力、彈力、 摩擦力、支撐力、浮力等

Page 2: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1 力與平衡2.物體在地球上所受的地球吸引力,就是

所謂的重量,又稱重力。

2

重重力力重重力力

Page 3: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1 力與平衡3.生活中常用的力的單位有公克重( gw

)與公斤重( kgw ),公斤重又稱為千克重。

4.

3

Page 4: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1 力與平衡5.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的伸長量和所受的

外力成正比,此稱為虎克定律。

4

作用在彈簧上的力 F1   作用在彈簧上的力 F2

彈簧的伸長量 ΔX1   彈簧的伸長量 ΔX2

=         =定質

Page 5: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1 力與平衡6.描述力時,必須包含力的大小、方向和

作用點。以圖示法表示,有下列要點:(1) 用一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2) 箭頭代表力的方向。(3) 線段長度代表力的大小。(4) 線段起點代表力的作用點。(5) 將線段無限延長的線是力的作用線。

5

Page 6: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1 力與平衡6.描述力時,必須包含力的大小、方向和

作用點。以圖示法表示,有下列要點:

6

箭頭代表力的方向

線段長度代表力的大小代表力的作用點

線段兩端無限延長後所得的直線,稱為力的作用線

Page 7: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1 力與平衡7.兩力平衡的條件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7

30 gw 30 gw

Page 8: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1 力與平衡8.當甲力和乙力可改用一個丙力來代表,

且對物體的移動會產生相同效果時,則稱丙力為甲和乙兩力的合力。

8

甲 甲 20 gw乙 乙 10 gw

丙丙 30 gw

乙乙 10g 甲 甲 40g

丙 丙 30g

丙=甲+乙丙=甲+乙 丙=甲丙=甲--乙乙

Page 9: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1 力與平衡9.若物體靜置於一個水平面上,該水平面

對物體的支撐力 F 必等於物體的重量 W。

9

重力 W

支撐力 F

F = W

Page 10: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2 摩擦力10.物體受外力作用卻不動時,物體和接觸

面間必存在靜摩擦力,將此外力抵消。

10

Page 11: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2 摩擦力11.最大靜摩擦力及動摩擦力和接觸面的材

質與表面狀況有關,也與物體垂直於在接觸面的力(正向力)有關。

11

「影響」摩擦力大小

(1)接觸面材質及表面狀況(粗糙、乾燥的程度等)。

(2)與正向力大小成正比。「不影響」摩擦力大小

(1)接觸面積。(2)運動快慢(動摩擦力)。

Page 12: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2 摩擦力12.物體由靜止到運動時,外力與摩擦力之

間的關係,可由下圖表示。

12

運動靜止

靜摩

擦力

B :最大靜摩擦力動摩擦力

外力A

C D

摩擦

Page 13: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3 壓力13.受力的平面在每單位面積所受的正向力

稱為壓力,公式如下:

13

壓力=     ( P = )正向力    F受力面積    A

Page 14: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3 壓力13.受力的平面在每單位面積所受的正向力

稱為壓力,常用單位如下:

14

項目 單位正向力 公斤重( kgw )、公克重( gw )面積 平方公尺( m2 )、平方公分( cm

2 )壓力 公斤重/平方公尺( kgw/m2 )、

公克重/平方公分( gw/cm2 )

Page 15: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3 壓力14.液體壓力是由液體的重量所產生,其作

用的方向與任何一個接觸面垂直,而且距液面深度越深,液體壓力越大。

15

液體壓力=液柱的重量受力面積

Page 16: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3 壓力15.若液體深度為 h ,單位體積的重量為 d

,則容器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力 P = h × d 。

16

單位體積的重量 d

h

受力面積

Page 17: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3 壓力16.連通管原理:將水注入連通管時,每個

容器內的液面必在同一水平面上,而與容器的形狀、大小、粗細無關。

17

Page 18: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17.帕斯卡原理:在密閉環境中的液體,當某一部分被加壓時,此壓力會以同樣大小傳遞到液體各部分。

6 . 3 壓力

18

A1 A2

F1

F2

F1A1

F2A2

= F2 = F1A2A1

Page 19: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4 大氣壓力18.大氣的重量所造成的壓力稱為大氣壓力

,若兩處面積相同、海拔高度不同,即表示其截面積上方的空氣柱重量不同,故大氣壓力會隨著海拔高度而改變。

19

Page 20: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4 大氣壓力19.1大氣壓( atm )

 = 76 公分水銀柱( cmHg ) = 1033.6 公克重/平方公分( gw/cm2 )

20.對密閉容器中的氣體施加壓力,會使氣體體積縮小;反之,當氣體所受壓力變小時,則體積膨脹。

20

Page 21: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5 浮力21.由於物體上下表面

在液體中的深度不同,液體對上下表面所施的壓力也不同,因此產生向上的作用力,稱為浮力( B )。

21

向上壓 向下壓 的力 的力- =浮力

Page 22: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5 浮力22.阿基米德原理:物體在液體中所受的浮

力等於其所排開的液體重。

22

將物體 A浸入液體中

物體 A浸入後,排開等體積的液體。

排開液體體積

Page 23: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5 浮力

23

沉體 物體密度大於液體密度• B 沉= V 排 × d 液

(物體所排開的液體體積 ×液體每單位體積的重量)

• B 沉= V 物 × d 液

(物體全部的體積 ×液體每單位體積的重量)浮體 物體密度小於液體密度• B 浮= V 排 × d 液

(物體排開的液體體積 ×液體每單位體積的重量)

• B 浮=物體在空氣中的重量

Page 24: 康軒中自二下Ppt經典款ch6重點整理

6 . 5 浮力23.物體在空氣中也會受到空氣的浮力作用

。當物體的平均密度小於空氣密度時,物體所受的浮力大於物重,此時物體就能往上飄。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