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eb view终极笔记(一)马哲. 一、唯物论(2 个核心、2 大原理) 2...

Click here to load reader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Jun-2020

0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考研政治终极浓缩笔记(word版)

考研1号专注考研,伴你成功!

考研政治终极浓缩笔记(word版)

终极笔记(一)马哲

一、唯物论(2 个核心、2 大原理)

2 个核心:物质、意识

2 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二、辩证法(2 个核心、3 大规律、4 对范畴

2 个核心:联系、发展

3 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4 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

三、认识论(3 个核心、3 大规律)

3 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3 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四、历史观(2 个核心、2 大规律)

2 个核心:社会、人

2 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

一、唯物论(2 个核心、2 大原理)

2 个核心:物质、意识

物质(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

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

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

(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

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

式的统一。

2 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

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

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具体3 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

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 个核心、3 大规律、4 对范畴)

2 个核心:联系、发展

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

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

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

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4、(多样性)联系在内容上和形式上是多种多样的。

PS:联系的普遍性造成了物质世界普遍地以系统的形态存在。

引申概念: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a、(整体性)系统具有其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整体特性;

b、(结构性)系统的性质不仅取决于构成系统的各要素的性质,更取决于这些要素的

组成方式即结构。

发展(永恒性、普遍性)

1、(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本质)是创新。

2、(永恒性、普遍性)过程论5 要点:a、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b、一切事物都

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d、一切

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e、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3 大规律:质变量变律、否定之否定、对立统一律

质变量变律(区别与联系-转化与渗透)

1、质、量、度

a、质是一事物成为它自身并区别于他事物的规定性。质和事物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b、量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的排列组合等可

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量和事物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

C、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范围、幅度和限度。要掌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a、区别: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体现了事物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由一

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连续性的中断(即非连续性)。量

变一般不显著,速度缓慢,质变则变化显著、迅速;事物变化是否超越量变的范围是区分量

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量变和质变的区别具有相对性。

b、联系:相互转化和相互渗透

相互转化:量变向质变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向

量变转化,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

相互渗透:量变中渗透质变,即在总的量变过程中包含部分质变;质变中渗透量变,即

在质变中包含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到根本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

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相互交替、以至无穷。

否定之否定(辩证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1、辩证否定观

a、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

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

b、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客观的自我否定:它是发展和联系环节的辩证统

一,即扬弃。

2、否定之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经历两次否定、三个阶段的有规律的过程,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

定”的过程。事物的这种否定之否定过程,从内容上看,是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

过程;从形式上看,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对立统一律(矛盾规律)(同一与斗争、内因与外因、普遍与特殊、两点与重点)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

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

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

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事物内部的矛盾

性。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是变化

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即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

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b、区别:普遍(一般)只大致包括特殊(个别)的一部分、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个别都

不能完全被包括在一般之中;

c、联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是一般,都具有一般

的本质或属性。任何事物都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普遍和特殊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相互转化。

4、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a、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以及

主次之间的辩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b、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

面;

c、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

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4 对范畴:现象与本质、必然与偶然、原因与结果、可能与现实(辩证关系)

现象与本质

1、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

a、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

特征。

b、现象中有真象和假象。真象是从正面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是从反面歪曲表现事物

本质的现象,不能把它同标志主观反映范畴的错觉混为一谈。

c、现象和本质的区别与对立具体表现为:其一,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同类现

象的共性。其二,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其三,现象表现于外,是表

面的,可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本质深藏于内,是深刻的,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其四,现

象是丰富多样的,本质是单纯的。

3、辩证统一: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

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必然与偶然

1、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2、区别与对立:

a、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

不确定的趋势;

b、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c、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

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3、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a、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b、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

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

c、在一定条件下,两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原因与结果

1、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关系的一对范畴。

2、关系特点: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

继现象存在因果关系。

3、辨证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a、相互依存: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没有无因之果和无果之因;

b、相互作用: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反作用于原因,使结果转化为原因,原因则转化为

结果。

c、相互转化: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

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不能例因为果或倒果为因。在不断发展的因果链条中,两者的区分

又是不确定的,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也就是“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

4、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和复杂性。

PS:否认因果关系的客观性-非决定论-唯心主义

可能与现实

1、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

2、相互对立:

a、现实性是指现在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实际存在性,是已经实现了的可能性。

b、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各种趋势。

3、可能性的复杂性及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依存和转化

a、把握可能性这一范畴,要注意区分:可能和现实;可能和不可能;现实的可能和抽象

的可能即非现实的可能(看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前是后非);多种可能性(特别是两种相

反的可能);性的量,即概率的大小。

b、立足现实,认识可能性的复杂性,创造条件使事物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三、认识论(3 个核心、3 大规律)

3 个核心:实践、认识、真理

实践(物质性、直接现实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1、(主观见之于客观)实践是人类特有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切活动,特别是改

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2、基本特征:

a、(物质性)唯物主义实践观与唯心主义实践观的区别;

b、(直接现实性)实践与认识的区别;

c、(主观能动性)人的实践活动与生物消极适应活动的区别;

d、(社会历史性)实践是人和社会的存在方式。

3、基本形式:物质生产;社会关系;科学实验及精神生产实践。

认识(反映论、能动性、创造性)

1、(能动的反映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揭示出人的认识所具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c、强调能动性和反映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

而实现的。

2、(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获取并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需要

发挥人的信息选择机制和信息重构机制的作用。

3、(创造性)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

图”。

真理(客观性、具体性)

1、(真理和谬误相伴而生,既有原则区别,又相互包含和转化)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客观性)a、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b、检验真理的标准

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具体性)真理的具体性是指真理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对客观的符合,

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

的、无意义的。

3 大规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认识发展律、真理发展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具体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实践是认识

的最终(目的)。

2、认识对于实践也有巨大的反作用:实践作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本身就包含(认

识的因素),需要以正确的认识作先导;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

有的逻辑;认识能够反过来(指导)实践。

3、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a、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会促进实践;b、错误的理论

指导实践会阻碍或破坏实践。

认识发展律(认识发展是从感性到理性、反复与无限的过程)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依赖)

1、相互区别:

a、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b、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

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身及规律的认识。

c、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

三种形式来反映。

d、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2、相互依赖: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时间。

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

PS1: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1、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2、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3、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

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于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

活动的发动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4、非理性因素对理性因素起着动力调控的作用,同时又要受人的理性因素的决定与制

约。PS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1、经验属于感性认识范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归根到底都源于实际;

3、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源”与“流”的关系;

4、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都是人类知识的来源;直接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最终来源。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与(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及发展过程的无限性,人对事物的认识要受到主观和客

观条件的限制,特别是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因此,认识的发展要经过“实践、认识、

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过程。就某个具体事物而言,人们对它的正确认

识,往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就对于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又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和历史

的。也就是说,人们的认识和客观过程的符合是一定的具体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会实

践发展的一定的具体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反对割裂二者统一的“左”和右的错误。

PS3: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1、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2、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先导,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基础,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促

进。

真理发展律(真理发展过程中,真理与实践标准的绝对与相对)

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相互区别、相互渗透、相互联结)

1、相互区别:

a、任何绝对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

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

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

真理是有条件的。从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近似)的反

映。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部分;无数绝对真理的综合构成绝对

真理。

3、相互联结: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认识都是由相对

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统一)

1、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唯一、时间)

a、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b、时间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2、实践标准的相对性:(具体、过程)

a、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b、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

c、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四、历史观(2 个核心、2 大规律)

2 个核心:社会、人

社会(物质要素、基础、本质、结构)

(物质要素)地理环境、人口和生产方式是构成社会运动的基本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

的总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

PS1:社会与自然(可持续、协调)

1、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

b、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c、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a、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

b、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c、将发展科技与生产力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d、将人类生活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基础)社会生产实践和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本质)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

本质上是实践的。”

(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

1、经济结构:基础性的结构;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观念结构;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

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结构所反映的内容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表现为

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

2、政治结构:又称政治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政治法律(制度);政治法律(设施)。

(国家政权是核心)

3、观念结构:又称思想(或观念)的上层建筑,由各种意识形态组成的有机系统,包括

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点、艺术思想和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及其联结方式。

人(本质、价值、自由)

(本质)(唯物史观与资产阶级“人性论”的比较)

1、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资产

阶级“人性论”-生物属性。

2、规定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人性论”-抽象的共性。

3、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资产阶级“人性论”-永恒不变的人性。

4、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资产阶级“人性论”-超阶级的

“人性论”。

(价值)(唯物史观强调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1、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

2、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个人对社会的责任;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3、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PS2:真理与价值

1、真理是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符合人的利益。

2、价值体现的是客观事物对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意义,是一种主体尺度,它推动人去

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3、认识真理和实现价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

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

(自由)(自由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状态,人的自由的真正实现就是人类的解放)

PS3:自由与必然

1、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

2、必然是事物发展一定如此的规律性;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3、自由在于认识和把握必然并利用必然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4、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绝对的自由。

2 大规律:社会发展律、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

社会发展律(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

本动力)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

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生产

关系是否符合生产力的状况。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状况规律(重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它的产生、性质、变化和发展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a、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自发去服务)

b、上层建筑利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不利

于自身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作斗争;(主动来干预)

c、上层建筑对自身经济基础是起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身经

济基础的要求。(匹配是关键)

3、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

质。服务于先进生产关系时促进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反之阻碍。

PS4: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社会

意识是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社

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其内容、形式和产生、发展。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

之阻碍。

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1、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

的体现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

量;

4、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等条件的制约。

终极笔记(二)政经

一、宏观理论(两种制度)

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帝国主义)

2、社会主义

二、微观理论(四大理论)

1、商品论

2、价值论

3、资本论

4、剩余价值论

一、宏观理论(两种制度)

1、资本主义

1.1、垄断与竞争

(关系)竞争产生垄断,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2 原因)垄断不可能消灭(商

品经济),有商品经济就必然有竞争;不存在囊括一切部门、一切企业的绝对垄断,社会经

济活动中仍存在大量非垄断企业,它们之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垄断下竞争4 形式)垄内;垄垄;垄非;非间

(垄断下竞争4 特点)(目的)垄断利润;(规模、范围)空前扩大;(手段)多样化,

经济的、政治的、暴力灭对手;程度更剧烈,时间更持久,后果更严重。

1.2、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

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1.3、垄断价格:垄断组织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凭借其垄断地位规定的、旨在

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商品的垄断价格=生产成本+垄断利润。

1.4、垄断资本借助国家政权,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2、社会主义

2.1、(本质和基本特征):以公有制为(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志);以按

劳分配为(原则);以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成果为(特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社会主

义的本质要求)

2.2、所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公有制:所有制的性质):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国有;

集体;混合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公有制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资本组织上分(独资企业、股份

公司、股份合作制、合作社);经营运作上分(租赁、承包)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4 个体现;3 个做为):

(4 个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公有量优,质更高;国有经济控制国民

经济命脉;国有主导的控制力。

(3 个做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前提条件);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支

持和帮助城乡集体经济。

(非公有制):个体、私营、外资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的3 个必须做到:(思想上)认识其重要地位和作用;

(政策上)清除对其歧视性规定;(法律上)完善和保护私人财产制度。

2.3、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按劳分配的5 个特点):是主体,非唯一;劳动是个别,非社会; 标准在企业,非社

会;劳动量是价值量,非实际付出;

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受商品价格因素影响。

(按劳分配之外的其它分配方式):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按劳动力价

值分配的收入;经营风险收入;资产收益;按资本取得的收入。

(国家与企业分配关系):增强税收刚性;完善企业所得税制

(国家与个人分配关系):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加大违规行为处罚;调节集中财产,缩

小贫富差距。

(企业与个人分配关系):(公有制企业)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分配的自我约束机制;(非

公有制企业)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4、市场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

一种经济体制。

(4 点共性)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控(间接化);经济

运行(法制化)。

(3 点个性)所有制(公有制为、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分配制(按劳分配为主,其

他并存);宏观调控(计划与市场)

2.5、微观基础(企业)

(现代企业制度)以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依据,以规范和完善的(企

业法人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制度)为核心的新型企业制度。

(基本4 特征):(产权清晰)财产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支配使用权、依法处分权;

(权责明确)所有者和经营者,所有者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政企分

开)政府-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督、不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管理科学)规范领导体制、

管理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国企改革4 思路)抓大放小,增强控制力;公司制改革,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垄断行业改革;管资管人管事。

2.6、运行基础(市场)

(市场体系的6 大市场)消费品、生产资料、金融、劳动力、技术信息、房地产市场。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3 作用)市场经济重要环节;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条件;国家间接宏观调控必要纽

带。

(目标)统一、开放、竞争、有序

(商品市场):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金融、劳动力、房地产、技术信息市场

2.7、调控体系(宏观调控)

(必要性):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公有制主体

(4 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 手段):计划; 经济(为主);法律; 行政手段。

(宏观经济4 政策):财政;货币;产业;收入政策。

2.8、保障体系(社会保障)

(必要性):公有制为主体;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农村;小康社会。

(5 内容):保险(核心);救济;福利;互利;优抚安置。

二、微观理论(四大理论)

1、商品论

由于是图解形式,无法放上,见谅!

2、价值论

1、(历程)价值形式4 阶段(简单、总和、一般、货币)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 只绵羊(相对价值形式)=2 把石斧(等价形式)

绵羊价值通过石斧表现;石斧起等价物作用。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种商品和许多种商品相交换

(一般价值形式):许多种商品和一种商品相交换。出现了一般等价物。

(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固定金银,一般价值形式就发展为货币形式。

2、(5 职能):价值尺度(自身有价值);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含图解,无法放上)

3、资本论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I(v+m)=II (c):

I(c+v+m)=I(c)+II(c)(生产资料供给和社会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II(c+v+m)=I(v+m)+II(v+m)(消费资料的供给和社会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的内在联

系)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

I(c+v+m)>I(c )+II(c )或I(v+m)>II(c )

II(c+v+m)>I(v+m/x)+II(v+m/x)

I(v+△v+m/x)==II(c+△c)

由这个基本公式可以引申出两个基本公式:

(1)、I(c+v+m)==I(c+△c)+II(c+△c)

(2)、II(c+v+m)== I(v+△v+m/x)+II(v+△v+m/x)

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过程。

(含图解,无法放上)

4、剩余价值论(含图解,无法放上)

1、(商业利润)商业资本家以(购销差价)方式从产业资本家那里得到,靠商业工人

剩余劳动来(实现),源于(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2、(借贷资本)为获利息而暂转给职能资本家使用的货币资本(资本商品)(所有权

资本)(所有权属于借贷资本家,使用权属于职能资本家)(具有不同于职能资本的特殊运

动形式G-G’,造成货币可生更多货币假象)。

3、(利息)职能资本家为取得资本使用权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职

能资本获得平均利润分:企业利润(职能资本家);利息(借贷资本所有者)。

PS:(利息率):一定时期内利息量/借贷资本量(0<利息率<平均利润率)3 个影响因素:

(平均利润率;资本供求;习惯或法律传统)现实中(借贷风险、借贷时间、价格变动的预

期、国家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形势等)。

4、(银行利润)借款的职能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银行资本=自有资本+借入资本,

自有资本也要取得平均利润)。

5、(股息)股票持有者据股票面额,从企业盈利中分得的与其投资相应的那部分利润,

通常低于平均利润。

6、(地租)农业资本家给大土地所有者超平均利润以上的剩余价值(超额利润)(级

差地租和绝对地租)两种基本形式。

(级差地租)不同等级的土地(级差地租I:土地肥沃程度和距离市场远近;级差地租

II:连续增加投资使劳动生产率不同)。

(绝对地租)必须缴纳的地租(农产品的价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

7、(土地价格)地租收入的资本化(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土地非劳动产品,无

价值)(土地价格=地租量 /利率)。

价值的演变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2、商品价值包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三部分:W=C+V+M

3、成本价格(K=C+V)生产中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和;使剩余价值表现为

耗费资本的增加额,混淆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成本

价格既是资本家赚钱和赔本的界限,又是竞争基础。

4、(P 形成与m):m 被看作是W 的产物时,m 转化为P;

5、(p’形成与m’):m 转化为p 时,m’就转化为p’;

6、(影响p’因素):m’(高)p’(高);c:v(高)p’(低);周转速度(快)p’

(高);c(省)p’(高)

7、(影响p’因素):各部门p’;各部门资本总量在社会总资本量中所占比重。

8、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平均利润。随着P→P,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商品的生产价格。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价值中心: C+V+m

生产价格中心: C+V+P(K+P)

垄断价格中心: C+V+P(K+P)

9、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变化:(生产价格形成前)价格以价值

为中心波动(后)生产价格为中心。PS: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并不否定价值规律:(个别)P

和m 不一致,生产价格和价值不同(全社会)P 总=m 总,相等;价值变化引起生产价格变

化(C+V 引起成本价格变化;M 变化会引起P 变化;生产价格仍以价值为基础)

终极笔记(三)毛概

一、十七会议:

1 一大 2 二大 3 三大 4 四大 5 五大 6 八七 7 三湾 8 六大 9 古田

10 遵义 11 瓦窑堡 12 洛川 13 六届七中 14 七大 15 七届二中 16 七届三中 17 八大

二、六大文献

三、二十一条

四、九项问题:

1 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

3 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4 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5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认识和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6 两个先锋队的问题

7 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8 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问题

9 民主革命时期的“伟大工程”与新时期党建思想的“伟大工程”的问题

一、十七会议

1.一大(1921.7)《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

2.二大(1922.7)半殖半封;资产阶级民族革命的性质;(最高纲领)共产主义(最低

纲领)民主共和国

(提出革命纲领的因素)(主观)马中结合;国情认识(客观)时局变化;列宁帮助

(意义)分析社会和革命性质、对象、动力、前途;明确两步走(民主和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次反帝反封革命纲

领;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3.三大(1923.6)国共合作,党内合作;第二次在抗战,遇事协商

(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瞿秋白最早提出统一战线概念

(“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陈右倾)提到但没有做斗争

4.四大(1925.1)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

(功绩)无产阶级领导权;工农联盟;国民党分为左、中、右(扩左、争中、反右);

工农运动;资产阶级分为二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毛的萌芽标志

(特点)首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无产阶级领导;各阶级地位和作用(农民主力军);

首次资分买办和民族

(内容)分清敌友是首要;地主和买办是敌;资分官僚和民族,民族(中间、团结)革

命、软弱、妥协;小资是基本动力,农民是最可靠的同盟军;工业无产阶级是领导力量

《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5.五大(1927.4)纠正陈的机会主义(对待农民问题的错误)没有真正改正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党在农村的阶级路线;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农民

问题

(内容)农民革命领导权和武装的重要性、必要性;富、中、贫(贫农最革命);相信、

依赖、放手发动群众。

6.八七(1927.8)枪杆出政权;纠正陈右倾;土地革命和武装反蒋的总方针;秋收起义

7.三湾(1927.9)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组织、政治、思想建军

8.六大(1928.6)没收一切土地,依靠贫雇、联合中农;批判了王 “左”右倾和陈右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工农武装割据

(内容)共党领导;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农村根据地为战略阵

PS:井冈山《土地法》-没收一切土地;兴国《土地法》-没收一切公共及地主阶级的

土地

9.古田(1929. 12)《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无产阶级思想建

军建党

(内容)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军根本原则;思想建党在首位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乡村中心-武装夺取政权新道路(毛形成重要标志)

《反对本本主义》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第一次反教条;第一次"思想路线";实事求

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基本形成标志)乡村中心;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PS:基本形成土地革命路线:依贫、联中、限富、灭地主、变封建的地主所有制为农民的

土地所有制。

(土地革命)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限制富农

(抗日战争)减租减息

(解放战争)土改

(建国以后)保护富农政策,保存富农经济

(合作化后)从限制到逐步消灭富农

10.遵义(1935.1)军事和组织问题(政策问题-瓦窑堡;思想问题-延安整风;作风

问题-七大);毛的领导核心

11.瓦窑堡(1935.1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共和国代替工农共和国;无产阶级和全

民族(两个先锋队)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四特点)政经发展不平衡;敌人强大;人民军

队弱小;共党领导和土地革命

(奠定毛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实践论》、《矛盾论》

12.洛川(1937.8)全面抗日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原则)无产阶级领导权;

减租减息解决农民问题

《论持久战》作战形式(主)运动战(次)游击战

PS:中共六届六中-建军(根本准则)党指挥枪(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生命线)

政治工作;(领导保证)革命纪律和民主制度的高度统一。

《<共产党人>发刊词》第一次马中结合;三大法宝;建党是伟大工程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首次新民主主义概念;“国情”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根本

依据。

《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完整形成(特点)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领导者是无产阶级(前途)两步走-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次完整提出政治、经

济、文化纲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政治纲领)无产阶级领导、工农联盟基础、革命阶级联合专政(国体)的民主共和国

(政体:民主集中制)

(经济纲领)没收官僚归国,没收地主土地归农,容许民族资本存在发展;有中国工业

的基本思想

(文化纲领)无产领导、人民大众、反帝反封的文化;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民族、科

学、大众的新文化

(新、旧民主革命文化区别标志)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毛发展与成熟标志)《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形成毛

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完善体系

《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首次完整提出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区

别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

13.六届七中(1945.4)《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历史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建党学说重要内容(思想建党);世界观和党性(作风建设);整风处理党内矛盾;根

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14.七大(1945.4)刘对毛的科学内涵第一次总结;确立毛为党的指导思想

《论联合政府》三大作风(区别他党的标志);作风建设(世界观和党性原则)

(总路线和基本纲领最终目的)解放、发展先进生产力,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先进工业国

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群众路线(根本政治和组织路线)

(群众路线)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向人民群众负责;群众自己解

放自己;向人民群众学习

《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五四指示》(抗日减租减息改为没收地主土地)

《中国土地法大纲》彻底反封的土地革命纲领,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首次把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归三(收地归农、收垄资归国、

保民族工商业);土改基本原则(满足贫雇农、团结中农、不损中农)

(十大军事原则)抗战(游击战)反围剿(诱敌深入)井冈山(敌进我退,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战略战术)基本方针(积极防御);指导思想(消灭敌有生力量);主要形式(游击

战、运动战)

(政治工作原则)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人和优待俘虏

《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

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核心)无产阶级领导(新旧标志;成败关键)

(动力)农民、工人、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积极

(第一次把官僚资本主义列为革命对象)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

提出土改的总路线(依靠贫农,团结中农)阶级路线;(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总原则;

(发展农业生产)根本标准

PS: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联系(五四运动是划分标志)

(相同)对象(帝国、封建、官僚);动力(工、农、小资、民资)

(不同)领导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指导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思想-马克思主

义);革命前途(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专政国家-无产阶级领导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

主义国家)

15.七届二中(1949.3)工作重心由乡村移到城市

(人民解放军)战斗队,工作队

(2 个转折)由乡到城,恢复和发展生产是中心任务;由农业国转工业国,由新民转社

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两个务必)艰苦朴素;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个体经济)集体化、现代化

(新民经济五成分)国营、合作社、私资、个体、国资

《论人民民主专政》(建国纲领)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

(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特征)对人民民主,对敌专政;(领导者和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和工农联盟(决定国家政权性质的关键因素);(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

PS:(国内矛盾)49 前(帝华、封人)49-53(人帝,封,国民党残余)53-56(工资、

中帝)56 后(需要)

16.七届三中(1950.6)国民经济恢复期主任务及战略和策略方针

(实现任务三条件)土改完成;工商业合理调整;国家机构经费节俭。

(过渡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造(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对(农、手工、工商的社会主

义改造)-建设与改造并举

PS:改造内容

1、(个体农业)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

助);道路(互助合作);个体农民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合作化过程)互助社(社萌芽);初级农业合作社(半社);高级农业合作社(社会

主义性质)

2、(资本主义工商业)过渡形式(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工业(委托加工、

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商业(经销代销的低级国资-部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资)私

人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四马分肥)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和(拥护宪法)

接受改造的一面。

3、(三改完成意义)标志(剥削制度消灭,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注:(建国初国营经济来源)解放区原有、没收官僚、接收外国;地主土地(归农)、

民族资产(只赎买,不没收)

《论十大关系》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

(基本方针)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标志)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内容)(十大关系)重和轻农;沿海和内地;经济和国法;国家、单位和个人;中央

和地方;汉族和少数;党和非党;革命和非革命;是非;中和外(和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

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双百方针

17.八大(1956.9)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

(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工业国与农业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与不能满足需

(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工作方针):

(经济)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管理体制)适当扩大地方权限,

并调整一些经济管理体制-陈云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

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

(政治)扩大民主,建立健全法制-董必武:依法办事是(加强法制的中心环节)必须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党和各民主党(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坚持党领导的统一

战线和多党合作

(科学文化)指导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对外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PS:《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中国工业化道路(农、

轻、重,工农并举)

二、六大文献

1、《反对本本主义》(1930)第一篇反教条、提思想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2、《〈共产党人〉的发刊词》(1939)第一次马中结合;三大法宝;伟大工程

3、《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1948)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第一次官僚资本主

义列为革命对象;土改总路线4、《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第一次新民主主义三

大经济纲领(收地归农、收垄资归国、保民族工商业);土改两原则(满足贫雇、团结不损

中农);人民军队十大军事原则

5、《论联合政府》(1945 七大)人民战争思想(中共领导,依靠人民群众,为人民服

务为宗旨的人民军队,正确战略战术,进行游击战和运动战,以根据地为依托,实行“三结

合”武装力量体制);三大作风

6、十五大报告(1997)两次飞跃、两大成果(毛、邓);三次巨变(辛亥革命、新中

国成立、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三大伟人(孙、毛、邓);两大任务(民族独立1949、人民

解放1956;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三、二十一条

党史上的21 条首次提出:

1、思想建党:《井冈山的斗争》

2、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进行党的建设:《共产党人发刊词》

3、党风科学概念:《整顿党的作风》

4、三大作风:《论联合政府》

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六届六中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思想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

《 <共产党人 >发刊词》

7、思想路线:《反对本本主义》

8、最完整系统阐述实事求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9、毛形成标志:农村包围城市

10、毛成熟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完整形成

11、完整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12、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3、人民民主专政:《将革命进行到底》;

14、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七大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15、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乡村到城市:在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做的报告

16、伟大工程:《共产党人发刊词》

17、系统总结三大作风:《共产党人发刊词》

18、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把一切积极因素?????“:《论十大关系》

19、执政党建设:七届二中

20、毛泽东思想: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

21、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四、九项问题

一、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在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才能胜利。

1、(农资局限性)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由于其小生产者的局限性,

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

2、(无产阶级特点)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除了

富有(组织性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他还(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

大多(来自破产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

3、(中共领导)由中国无产阶级通过掌握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共产党来领导

中国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而且

是中国是革命(成败关键)。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问题

1、(任务决定性质)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因其任务是反帝反封

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凡是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都

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

2、(五新决定前途)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有了

新的(领导者)无产阶级;有了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了新的(前途)社会

主义;处在新的(时代),十月革命之后;具有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三、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

农民在中国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国情决定角色)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群

众),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主要压迫和剥削对象),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中国

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2、(任务、道路和人员)中国民主革命反封建的核心是消灭封建土地占有制度,解决

农民的土地问题,因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中国革命走的又是(农村包围

城市的道路),事实上中国革命队伍主要是由穿上军装的农民组成的。

四、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及其相互关系问题

1、(工劳联盟;工非劳联盟)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中有两个联盟:一是工人阶级和其

他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无产阶级和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二是工人阶级同可以

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指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也包含特定历史条件

下,无产阶级和一部分地主阶级、带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联盟。

2、(工劳联盟是基础)在这两个联盟中,第一个联盟是基本的、主要的,参加这个联

盟的是属于(进步)势力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数)上占绝对优势,(政治)上具有极

强的革命性,是统一战线的基础。只有首先巩固和发展这个联盟,统一战线才能从根本上坚

强有力,使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推动中间势力向革命靠拢,才可

建立、巩固第二个联盟,最终孤立、分化、瓦解直至消灭敌人。

3、(统一战线是两个联盟的对立统一)统一战线本身可以说是上述两个联盟的对立统

一。中国共产党必须正确地处理这两个联盟的关系,一方面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使它

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和依靠);另一方面,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使两个联盟之间(互相促进)。

4、(工农知3 主体、社统2 拥的爱国者)社会主义时期的统一战线不再是两个联盟,

而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三者为主体,包括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

者组成的(最广泛的)政治联盟。

5、(民资两面性与阶级关系及状况根本变化)民主革命时期,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

面性特点,决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除了工农联盟之外,还要团结小资产阶级和民

族资产阶级,从而使统一战线成为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组成的阶级联盟。民主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阶级关系和各阶级的状况发生了

根本变化,特别是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不复存在,统一战线不再是四个阶级的联盟,

而是由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政

治联盟。

五、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如何认识和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1、(看清两面,既联合又要斗争)从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出发,去分析论

证中共又联合又斗争的方针。一方面,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存在

(矛盾),因而具有(革命性)的一面,所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联合资产阶

级和他结成民族统一的革命战线;同时另一方面,又要看到民族资产阶级同帝国

主义、封建势力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妥协性动摇性)的另一面,

对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斗争。

2、(全面看待,避免两错误倾向)要全面看待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如

果只看到他革命性的一面,而忽视或者看不到他妥协性动摇性的另一面,那就会

导致(磺辛戏袢隙氛拇砦笄阆颍喾矗绻豢吹剿仔远约捌浔

硐郑鍪踊蛘呖床坏剿褂懈锩缘囊幻妫突岬贾露悦褡遄什准叮ㄒ磺

卸氛袢狭希拇砦笄阆颉?p> 3、(对大资产阶级特殊时期政策)抗日战

争时期,对亲英美派的大资产阶级也要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方针。因为日本侵华

战争的扩大,其(利益受损),因而有(抗日)的一面。但同时其出于(阶级本

性)又具有(反共和对日妥协)的另一面。对此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保持(高

度的警惕),对其进行(坚决的斗争),甚至不惜作流血的(武装斗争)。

六、两个先锋队的问题

1、(工人阶级的阶级基础、理论和纲领)中共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

相结合的(产物),其(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其(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

义的,因而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符合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共在民主革命时

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建国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实现现代化,

既符合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也符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与根本

利益,因而他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七、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2 个矛盾1 个任务)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人民群众不断增

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

求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尽快的把中国从一

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2、(2 个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

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他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他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而得到不断解决。

3、(2 类性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是(敌

我)矛盾,一是(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要用(专政)

的方式加以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在社会主义人

民内部矛盾是大量的普遍存在的,正确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

(主题)。

八、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问题

三代领导人的工业化道路的背景、特点及取的的成绩。

第一代领导人的工业化

背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没有一个(工业和国民经

济体系),特别是缺乏(重工业基础)。

特点:

1、(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体制)下的工业化。

2、(农轻促重)一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苏联片面

发展重工业的弊端,力图通过更多的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促进重工业的发

展。

3、(外延3 高)以(外延性)的经济发展为主,通过高(投入)高(产出)

达到高(速度)。

4、从改善(生产力布局和备战)的需要出发,加快(内地)发展,以建立

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成绩:(工业国经体系,雄厚重工基础)到改革开放前期,建立一个比较完

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打下了重工业比较雄厚的基础。为改革开

放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经济基础。

第二代领导人的工业化

背景: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弊端)

开始暴露出来,重工业虽然发展很快,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特点:

1、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

共同发展)下的工业化。

2、(农、轻、重)全面发展,(农村和城市)全面发展的工业化。

3、(内向性)经济和(外向性)经济的全面发展。

4、以(外延性)的发展为主。

成绩:(告别短缺,卖方变买方)中国从九十年代中期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

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第三代领导人的新型工业化

背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其

次(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中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

会,中国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点: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仍然

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

代化的(必然选择)。

2、强调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

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是和(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的工业

化。

3、强调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工业

化。

4、强调正确处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扩大就业的关系,是(人力资源优势)

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系

1.(从特点上看),它们都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走(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都强调是

(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都强调中国工业化的(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共

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2.(从体制基础、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看),毛泽东时代是全面的计划经济

体制和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封闭半封闭封锁被封锁的国际环境下的工业化;现在

的工业化是市场经济体制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础上,

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信息经济广泛应

用和第三产业大发展的国际背景下进行的工业化。

3.(从内容上看),毛泽东提出的工业化道路主要是指(重工业、轻工业和

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而新型工业化道路则强调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

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重要的是处理好(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系。

九、民主革命时期的“伟大工程”与新时期党建思想的“伟大工程”的问题

毛泽东的民主革命时期的“伟大工程”

(3 大背景)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绝大

多数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大国里诞生和进行革命的,是在长期(武装斗

争和游击战争)环境建党,是在同(资产阶级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复杂关系中建

党,如何建设一个马列主义的政党便成为一项“伟大的工程”。

(5 条经验)革命战争年代的党建思想和主要经验

1、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

(党的建设同党的政治路线的关系)

(制定前是根本任务)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阶段确定的总目标总任

务,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确定后要围绕服务)在党的

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后,党的各方面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条政治路线来进行,为

实现党的政治路线服务。

2、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思想建设是党建的首要任务)党员不但要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

入党,要经常注意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

3、在党的组织建设上,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组织建设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毛泽东认为,

一个政党要引导革命到胜利,必须依靠自己(政治路线的正确)和(组织上的巩

固)。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不断克服党内生活中的不良现象,使民主集

中制的各项制度逐步趋于完善。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

三大优良传统作风,也是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我们党的基本政治优势。

5、(整风)是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实现思想上建党的好方法和好形

(背景)六届七中通过《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在全党范围内开

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整风运动。用(大规模整风运动的形式)解决党内问题,创造

性地提出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在党建史上第一次把(思想教育同

总结历史经验)很好地结合起来,是党建史上一个伟大创举。

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3 大考验)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党的建设是一项“新的伟大工

程”

1、(党内)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后,使党有了更加有利的条件能够更好

地为全中国人民服务,但党的(执政地位)也给党的建设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使党面临严峻的考验。

2、(国内)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

3、(国际)我们党还面临着(国际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考验。

(3 点内容)“新的伟大工程”的内容

1.党建的(总目标):(5 个党2 课题)

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

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解决两大课题:一是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二是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2、要加强(三个方面的建设),即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

的建设,使我们党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人民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3、要发挥(三大优势):(政治、组织、群众)

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根本的是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

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本的是把党建设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充分发

挥党的(组织优势);

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根本的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

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终极笔记(四)邓三

一、经济结合点(4 大经济问题)

1、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问题

2、改革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问题

3、有关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问题

4、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问题

二、党政结合点(党建3 大焦点)

1、求真务实

2、群众路线

3、政治文明

三、社会结合点(4 大社会课题)

1、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3、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经济结合点(4 大经济问题)

1、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问题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

地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1、(有关基本经济制度制定依据):2 决定;3 原因

(2 方面决定)社会主义的性质;初级阶段的国情

(3 方面原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

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

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1.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十五大报告指出2 条(重要组成和作

用;毫不动摇4 方面)

(重要组成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

的客观要求。它对于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要,扩大就业渠道,促

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毫不动摇4 方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是

充分认识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

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二是在政策上要清除各类歧视性规定,在市场

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三是在政治上要关心

帮助,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应当一视同仁;四是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

律制度)。

1.3、(坚持公有制主体,促进非公有制发展的统一):(不可对立;相互促

进)

(不可对立)不能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

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共同发展。

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多种所

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就是由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来共同推动的。为此,必须营造一个能够使公有制

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互促进)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不同所有制之间

的关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包含着两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二是在公有

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两个相辅相成

的方面,缺一不可。

PS:04 修宪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私有财产保护)内容修改之2 大

意义

(符合生产力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体、私营等非

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

因此宪法必须反映它们的愿望和要求;对宪法第十一条的修改全面、准确地体现

了中共十六大关于对非公有制经济既鼓励、支持、引导,又依法监督、管理,以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的实际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可避免资金外流)“私产保护”入宪意味着国家把私人财产保护提高到宪

法的高度,意味着中国财产制度的重大变化;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明确提出

保护私有财产,将使私有财产的政治经济地位更加明确,消除了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的后顾之忧;中国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规定,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进而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有效地避免资金外流。

2、改革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问题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

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 点实质;3 必要性;基本要求;4 个途径)

(2 点实质):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3 必要性):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迎接国际经济技术

发展挑战。

(基本要求):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

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4 个途径):深化改革,建立4 机制(经营;技术;市场;调控)

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

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

集约化生产的(宏观调控机制)。

3、有关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问题

3.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

(涵义和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垄断资产阶级利益)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干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重要

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从经济运行的长远目标和全局出发,对总体经济活动进行

调节和干预,其实质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作用):(有时有限的暂缓而非根本消除)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经济

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暂时缓解矛盾,但不能根本消除矛盾。

(借鉴意义):(宏观调控形式和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共同的和一般

规律,可为社会主义所用)

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践,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

求,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共同的和一般规律。撇开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的

阶级利益关系,单纯从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职能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国家

对经济过程的宏观调控形式和手段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政府的一切干预活

动必须建立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基础之上,尊重价值规律的作

用;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方式对经济运

行进行的调控。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

(实施理论和现实依据)3 理论;2 现实

(3 个理论依据):(大生产和总供求2 者平衡;发展战略和生产目的2 个

目标;体制改革)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客观要求;是实

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

要。

(2 点现实依据):(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经历并存在经济的

周期性波动)

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是完善的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发展的实践看,我国

经济已经经历了几次波动,这表明社会主义条件下搞经济建设,同样要面对经济

的周期性波动,同样要应付价值规律调节的盲目性和破坏性。

(宏观调控目标和任务)4 目标;4 任务

(4 个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

衡。

(4 个当前任务):抑制通货膨胀;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增加就业;促进经

济平稳增长。

(完善体系,提高水平)

(宏观体系=宏观调控手段+宏观调控政策)

(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手段(主)+计划、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相互

联系、相互补充)

(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货币+产业+收入)政策

(完善和提高的3 改进):

(计划、财政、货币等相配)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

合的宏观调控体系;

(运行监测、部门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

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财税、金融尤注意)综合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要

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尤其是要加快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构建和不断

完善。

3.3、宏观调控实践的转变:从“双积极”到“双稳健”

(“双积极”90s)通货紧缩条件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国债,大建设)

和积极货币政策(下调利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双稳健”03)经济过热3 表现(部分行业投资猛;通货膨胀;能源紧张)

条件下,采取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人民币

基准利率;将调整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转而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主要是控

制国债规模),至此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了。

(2 点启示)必须依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积极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从“双

积极”向“双稳健”的转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必须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政

策和手段(如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尤其要强调

的是,宏观调控过程中各种调控手段必须相互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宏观调控固然应当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但(不能据此排斥行政手段)在必要

时发挥作用,而且由于其自身的优势,行政手段有时会更为直接有效(如控制固

定资产投资规模等)。

4、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问题

中国现代产权制度问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制)←(所有制的核心-产权)>

4.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的3 依据):公有制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相适应;同(社会

主义发展方向)相一致,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引导非公有

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有力保障;其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基本标志。

(公有制主体2 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

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2 点注意):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公有资产占优势,量优,更重质高。

4.2、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

(所有制实现形式)上述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指资产或资本

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

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

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资本)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出现的;

(股份公司对资本主义的意义):促进资本主义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私人资本取得社会资本的形式。是资

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但财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企业的雇

佣劳动制并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资本和股份公司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

要指导意义):

一是发展股份公司,有利于社会资本的迅速集中,迅速扩大资本规模;

二是发展股份公司,有利于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经营效率的提

高;

三是发展股份公司,有利于政企分离,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

变;

当前,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3: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产权)就是对财产所拥有的权利。从本质上看,产权反映人们在经济活动

中围绕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权利关系;

(产权制度)就是国家为调整与财产有关的经济权利关系所做出的一系列制

度性规定;

(基本特征)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的内在要求)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3 个有利于):公有制主体;促进非公有制;推

动混合所有制

有利于维护公有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产权,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重组、交叉持股,推动混合所有

制经济发展,从而真正把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

程中,为国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