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b...

59
世世世世世世世世世世世世 (中 中 )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中中中中中中 中中 2016 中

Upload: others

Post on 06-Jan-2020

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材套(中一至中三適用)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6 年

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引言

本教材旨在增加香港第三學習階段(中一至中三)之學生對世界主要宗教及全球倫理的基本認識無論學校之辦學團體有否宗教背景均可將本教材按照學生能力及需要加以調適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之課堂使用教師(尤其是本身有宗教信仰之教師)在使用本教材時應注意本教材之教學目標不是向學生傳遞或灌輸任何宗教信仰預期學生在課堂完結時會增強

1 對世界各大宗教及全球倫理的基本知識2 共通能力尤其是明辨性思考能力3 對持不同信念者的包容及欣賞本教材共有四課節每節約 70 分鐘在時間及資源許可下順序使用全部

教材將有助學生發展上述之知識和能力四節課程之後附錄之各大宗教基本資料屬參考性質毋須逐點悉數教授

最後教師須注意不同人對宗教及其相關現象有不同詮釋甚至同一宗教內部都未必有一致的看法由於本教材旨在扼要地向初中學生介紹世界主要宗教及全球倫理的基本知識及概念以便學生了解不同宗教及倫理思想對人類社會及價值觀的影響為求用語淺白易明所以在用字精準程度方面有時或會作出調適及妥協

歡迎教師就本教材提出建議或意見請致函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胡忠大廈 13 樓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總課程發展主任(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收電郵地址 psheedbgovhk

傳真號碼 25735299 2575 4318

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 2892 5475 或 2892 5863 與本組聯絡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目錄

頁數引言 2

第一課 宗教與日常生活 4

第二課 主要宗教的特色 16

第三課 倫理與宗教的獨特向度 24

第四課 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32

附錄 5 世界宗教巡禮

51 猶太教 42

52 基督宗教 46

53 伊斯蘭教 49

54 印度教 56

55 佛教 59

56 道教 63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 69

58 儒家思想 72

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一課宗教與日常生活

11 甚麼是宗教111 日常生活所見的宗教活動

播放有人在教堂祈禱和有人在黃大仙祠燒香的投影片問學生相片所見是什麼場地相片所見的人在進行什麼活動帶出「宗教」是人類生活一部分也是 人類傳統 文化 的重要组成 部分

教堂祈禱(網上圖片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

xphpn=45764)

黃大仙祠燒香(網上圖片httpdimg05c-

ctripcomimagesfdtgg4M082E70

CggYHFaPcSiATiLeAC9AHwRjd2k781_C_350_2

30jpg)

鵝頸橋底打小人(網上圖片httpwwwcomcuhkeduhkubeat_past050569

story12htm)清真寺禮拜(網上圖片httpwwwhkcnahk

content20151123414053_2shtml)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2 深入地認識宗教以下四個人心中對宗教的定義只有一個是符合宗教研究的要求你知道是哪一個嗎試解釋你的答案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冥想放鬆自己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

的 (教師邀請學生解釋所選答案再向學生展示宗教的定義(在下一頁)著學生按定義再判斷一次可考慮由學生就修正之後的答案作解說或老師親自解說此部分只屬導入活動勿用太長時間有興趣之學生可以自行搜集相關資料進行探究)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與各元素不相關)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沒有超自然元素)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有超自然元素及崇敬 有否神明並不影響定義)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的(為放鬆自己而冥想不屬於宗教行為)

學者對宗教1的定義是 建基於對一超自然神明的信仰和崇敬有些宗教對聖者也表現出信仰和崇敬

擁有一套完整的宇宙觀解釋了世界的來源和運行規則

1 在同一個宗教之內有不同的傳統信徒和信仰重點為方便初中學生的學習本教材採取一般人常用尤其是初中學生容易明白的詞彙及精準度教師和學生可以考慮用「有些基督徒會」慎用「基督徒都hellip」

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表現出對這些法則的信仰和崇敬 提供一些道德規定對人們的行為作出規範 提供一些信念和理論例如各大宗教都有一套完整的學說和經典論述人

類關心的問題包括現世和超越現世的 提供一些儀式和宗教行為例如祈禱儀軌冥想音樂甚至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如跳舞等修持

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世界有很多節日都和宗教有關遠古時代人類尋問事物生活活動及工作等的意義時會指向自身以外的神聖世界所以古代人類看本身的生活與活動是神聖的並且透過符號故事儀式藝術及建築等形式表達出來我們今天到博物館看見的文物和偉大的建築遺址都與人類的宗教文化息息相關世界主流宗教在倫理教導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的內涵例如世界主流宗教都可以找到「金科玉律」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人與人相處的規範

12 為甚麼要學習宗教 向學生提問 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為什麼

不可安排星期五晚和猶太人舉行會議為什麼教師解釋 人類文明多姿多采宗教是重要的組成部份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禁忌規範習慣都和宗教有關了解宗教有助我們去了解不同自己的世界幫助我們和身邊的人和諧相處例如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因為「摩頂」是佛教中長者對後輩表示肯定的行為又例如不可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安排星期五晚舉行會議因為他們一般在星期五有宗教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了解宗教我們可以更加認識自己和身邊的人特別是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從而學懂尊重他人怎樣與人有效溝通在學科層次學習過程中我們會建構和頻繁地反省價值觀在宗教活動中我們更可以透過定期健康有益的聚會結交良朋益友有助提升我們的生活質素宗教也可以提供很多道德規範和人生智慧供我們參考經過反思後加以應用

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有助我們立身處世和待人接物根據這些規範建立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3 主要宗教的分佈問學生 全球人口中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全香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發表的《全球宗教景觀》報告在全球 69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58億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佔百分之三十二穆斯林百分之二十三印度教徒百分之十五佛教徒百分之七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 10億人中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住在中國  據報告內容基督信仰(包括天主教)是最普遍的宗教有 22億信徒其次是穆斯林 16億印度教 10億佛教 5億傳統宗教與民俗信仰 4億其他類宗教(包括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道教與巫術等)也有 5800萬名信徒

  在全球 22億基督信徒當中有半數為天主教徒百分之三十七為基督新教(包含聖公會獨立教會及未屬主流宗派的基督教會組織)東正教會約百分之十二(包含希臘正教與俄羅斯東正教)其他教派僅佔百分之一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2 Pew Research Center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Religion amp Public Life 18 Decemb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wforumorg20121218global-religious-landscape-exec

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 100萬人基督宗教 843萬人伊期蘭教 22萬人印度教徒 4萬人錫克教徒 1萬人3香港超過四成人口無宗教信仰遠高於世界平均的百分之十六

14 知道我是哪個宗教的嗎(教師可以考慮吩咐學生按座號每人負責判斷一項然後與組內同學商議和決定最後答案看哪一組表現較佳)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2 我不吃牛肉3 我不吃豬肉4 我不吃豬紅5 我不飲酒6 我是吃素的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10 我們信眾在星期五進行禮拜活動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12 我們每年有段時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15 我們喜歡禪坐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的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食食肉類動物如貓狗的肉

和禁食猛禽猛獸3 〈宗教與風俗〉《香港便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出版2015 年 11月檢索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religionpdf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思考《香港便覽》內的統計或與不同宗教界定信眾的標準有頗大出入有關

1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問壽〕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哪個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參考解答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 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印度是階級分明的社會錫克教徒為突顯階級平等所有男性都在名字後加上辛格〔 Singh 〕的稱呼意為獅子女性就會加上卡依〔 Kaur 〕的稱呼意 為公主並且將家族的姓消除例如印度現在的總理是曼莫漢 辛格顯示 他 是一個錫克教徒 2 我不吃牛肉   印度教徒和道教徒一般不吃牛肉他們視牛為神聖之物道教徒除了受中國傳統影響下不可殺牛外還認為對人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吃除了牛外還不吃烏魚鴻雁和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3 我不吃豬肉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視豬為不潔之物所以不吃可能原因是豬肉熟透

1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2: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6 年

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引言

本教材旨在增加香港第三學習階段(中一至中三)之學生對世界主要宗教及全球倫理的基本認識無論學校之辦學團體有否宗教背景均可將本教材按照學生能力及需要加以調適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之課堂使用教師(尤其是本身有宗教信仰之教師)在使用本教材時應注意本教材之教學目標不是向學生傳遞或灌輸任何宗教信仰預期學生在課堂完結時會增強

1 對世界各大宗教及全球倫理的基本知識2 共通能力尤其是明辨性思考能力3 對持不同信念者的包容及欣賞本教材共有四課節每節約 70 分鐘在時間及資源許可下順序使用全部

教材將有助學生發展上述之知識和能力四節課程之後附錄之各大宗教基本資料屬參考性質毋須逐點悉數教授

最後教師須注意不同人對宗教及其相關現象有不同詮釋甚至同一宗教內部都未必有一致的看法由於本教材旨在扼要地向初中學生介紹世界主要宗教及全球倫理的基本知識及概念以便學生了解不同宗教及倫理思想對人類社會及價值觀的影響為求用語淺白易明所以在用字精準程度方面有時或會作出調適及妥協

歡迎教師就本教材提出建議或意見請致函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胡忠大廈 13 樓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總課程發展主任(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收電郵地址 psheedbgovhk

傳真號碼 25735299 2575 4318

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 2892 5475 或 2892 5863 與本組聯絡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目錄

頁數引言 2

第一課 宗教與日常生活 4

第二課 主要宗教的特色 16

第三課 倫理與宗教的獨特向度 24

第四課 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32

附錄 5 世界宗教巡禮

51 猶太教 42

52 基督宗教 46

53 伊斯蘭教 49

54 印度教 56

55 佛教 59

56 道教 63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 69

58 儒家思想 72

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一課宗教與日常生活

11 甚麼是宗教111 日常生活所見的宗教活動

播放有人在教堂祈禱和有人在黃大仙祠燒香的投影片問學生相片所見是什麼場地相片所見的人在進行什麼活動帶出「宗教」是人類生活一部分也是 人類傳統 文化 的重要组成 部分

教堂祈禱(網上圖片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

xphpn=45764)

黃大仙祠燒香(網上圖片httpdimg05c-

ctripcomimagesfdtgg4M082E70

CggYHFaPcSiATiLeAC9AHwRjd2k781_C_350_2

30jpg)

鵝頸橋底打小人(網上圖片httpwwwcomcuhkeduhkubeat_past050569

story12htm)清真寺禮拜(網上圖片httpwwwhkcnahk

content20151123414053_2shtml)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2 深入地認識宗教以下四個人心中對宗教的定義只有一個是符合宗教研究的要求你知道是哪一個嗎試解釋你的答案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冥想放鬆自己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

的 (教師邀請學生解釋所選答案再向學生展示宗教的定義(在下一頁)著學生按定義再判斷一次可考慮由學生就修正之後的答案作解說或老師親自解說此部分只屬導入活動勿用太長時間有興趣之學生可以自行搜集相關資料進行探究)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與各元素不相關)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沒有超自然元素)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有超自然元素及崇敬 有否神明並不影響定義)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的(為放鬆自己而冥想不屬於宗教行為)

學者對宗教1的定義是 建基於對一超自然神明的信仰和崇敬有些宗教對聖者也表現出信仰和崇敬

擁有一套完整的宇宙觀解釋了世界的來源和運行規則

1 在同一個宗教之內有不同的傳統信徒和信仰重點為方便初中學生的學習本教材採取一般人常用尤其是初中學生容易明白的詞彙及精準度教師和學生可以考慮用「有些基督徒會」慎用「基督徒都hellip」

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表現出對這些法則的信仰和崇敬 提供一些道德規定對人們的行為作出規範 提供一些信念和理論例如各大宗教都有一套完整的學說和經典論述人

類關心的問題包括現世和超越現世的 提供一些儀式和宗教行為例如祈禱儀軌冥想音樂甚至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如跳舞等修持

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世界有很多節日都和宗教有關遠古時代人類尋問事物生活活動及工作等的意義時會指向自身以外的神聖世界所以古代人類看本身的生活與活動是神聖的並且透過符號故事儀式藝術及建築等形式表達出來我們今天到博物館看見的文物和偉大的建築遺址都與人類的宗教文化息息相關世界主流宗教在倫理教導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的內涵例如世界主流宗教都可以找到「金科玉律」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人與人相處的規範

12 為甚麼要學習宗教 向學生提問 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為什麼

不可安排星期五晚和猶太人舉行會議為什麼教師解釋 人類文明多姿多采宗教是重要的組成部份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禁忌規範習慣都和宗教有關了解宗教有助我們去了解不同自己的世界幫助我們和身邊的人和諧相處例如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因為「摩頂」是佛教中長者對後輩表示肯定的行為又例如不可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安排星期五晚舉行會議因為他們一般在星期五有宗教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了解宗教我們可以更加認識自己和身邊的人特別是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從而學懂尊重他人怎樣與人有效溝通在學科層次學習過程中我們會建構和頻繁地反省價值觀在宗教活動中我們更可以透過定期健康有益的聚會結交良朋益友有助提升我們的生活質素宗教也可以提供很多道德規範和人生智慧供我們參考經過反思後加以應用

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有助我們立身處世和待人接物根據這些規範建立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3 主要宗教的分佈問學生 全球人口中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全香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發表的《全球宗教景觀》報告在全球 69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58億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佔百分之三十二穆斯林百分之二十三印度教徒百分之十五佛教徒百分之七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 10億人中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住在中國  據報告內容基督信仰(包括天主教)是最普遍的宗教有 22億信徒其次是穆斯林 16億印度教 10億佛教 5億傳統宗教與民俗信仰 4億其他類宗教(包括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道教與巫術等)也有 5800萬名信徒

  在全球 22億基督信徒當中有半數為天主教徒百分之三十七為基督新教(包含聖公會獨立教會及未屬主流宗派的基督教會組織)東正教會約百分之十二(包含希臘正教與俄羅斯東正教)其他教派僅佔百分之一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2 Pew Research Center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Religion amp Public Life 18 Decemb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wforumorg20121218global-religious-landscape-exec

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 100萬人基督宗教 843萬人伊期蘭教 22萬人印度教徒 4萬人錫克教徒 1萬人3香港超過四成人口無宗教信仰遠高於世界平均的百分之十六

14 知道我是哪個宗教的嗎(教師可以考慮吩咐學生按座號每人負責判斷一項然後與組內同學商議和決定最後答案看哪一組表現較佳)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2 我不吃牛肉3 我不吃豬肉4 我不吃豬紅5 我不飲酒6 我是吃素的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10 我們信眾在星期五進行禮拜活動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12 我們每年有段時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15 我們喜歡禪坐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的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食食肉類動物如貓狗的肉

和禁食猛禽猛獸3 〈宗教與風俗〉《香港便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出版2015 年 11月檢索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religionpdf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思考《香港便覽》內的統計或與不同宗教界定信眾的標準有頗大出入有關

1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問壽〕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哪個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參考解答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 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印度是階級分明的社會錫克教徒為突顯階級平等所有男性都在名字後加上辛格〔 Singh 〕的稱呼意為獅子女性就會加上卡依〔 Kaur 〕的稱呼意 為公主並且將家族的姓消除例如印度現在的總理是曼莫漢 辛格顯示 他 是一個錫克教徒 2 我不吃牛肉   印度教徒和道教徒一般不吃牛肉他們視牛為神聖之物道教徒除了受中國傳統影響下不可殺牛外還認為對人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吃除了牛外還不吃烏魚鴻雁和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3 我不吃豬肉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視豬為不潔之物所以不吃可能原因是豬肉熟透

1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3: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引言

本教材旨在增加香港第三學習階段(中一至中三)之學生對世界主要宗教及全球倫理的基本認識無論學校之辦學團體有否宗教背景均可將本教材按照學生能力及需要加以調適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之課堂使用教師(尤其是本身有宗教信仰之教師)在使用本教材時應注意本教材之教學目標不是向學生傳遞或灌輸任何宗教信仰預期學生在課堂完結時會增強

1 對世界各大宗教及全球倫理的基本知識2 共通能力尤其是明辨性思考能力3 對持不同信念者的包容及欣賞本教材共有四課節每節約 70 分鐘在時間及資源許可下順序使用全部

教材將有助學生發展上述之知識和能力四節課程之後附錄之各大宗教基本資料屬參考性質毋須逐點悉數教授

最後教師須注意不同人對宗教及其相關現象有不同詮釋甚至同一宗教內部都未必有一致的看法由於本教材旨在扼要地向初中學生介紹世界主要宗教及全球倫理的基本知識及概念以便學生了解不同宗教及倫理思想對人類社會及價值觀的影響為求用語淺白易明所以在用字精準程度方面有時或會作出調適及妥協

歡迎教師就本教材提出建議或意見請致函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 213 號胡忠大廈 13 樓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總課程發展主任(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收電郵地址 psheedbgovhk

傳真號碼 25735299 2575 4318

如有任何查詢可致電 2892 5475 或 2892 5863 與本組聯絡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目錄

頁數引言 2

第一課 宗教與日常生活 4

第二課 主要宗教的特色 16

第三課 倫理與宗教的獨特向度 24

第四課 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32

附錄 5 世界宗教巡禮

51 猶太教 42

52 基督宗教 46

53 伊斯蘭教 49

54 印度教 56

55 佛教 59

56 道教 63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 69

58 儒家思想 72

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一課宗教與日常生活

11 甚麼是宗教111 日常生活所見的宗教活動

播放有人在教堂祈禱和有人在黃大仙祠燒香的投影片問學生相片所見是什麼場地相片所見的人在進行什麼活動帶出「宗教」是人類生活一部分也是 人類傳統 文化 的重要组成 部分

教堂祈禱(網上圖片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

xphpn=45764)

黃大仙祠燒香(網上圖片httpdimg05c-

ctripcomimagesfdtgg4M082E70

CggYHFaPcSiATiLeAC9AHwRjd2k781_C_350_2

30jpg)

鵝頸橋底打小人(網上圖片httpwwwcomcuhkeduhkubeat_past050569

story12htm)清真寺禮拜(網上圖片httpwwwhkcnahk

content20151123414053_2shtml)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2 深入地認識宗教以下四個人心中對宗教的定義只有一個是符合宗教研究的要求你知道是哪一個嗎試解釋你的答案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冥想放鬆自己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

的 (教師邀請學生解釋所選答案再向學生展示宗教的定義(在下一頁)著學生按定義再判斷一次可考慮由學生就修正之後的答案作解說或老師親自解說此部分只屬導入活動勿用太長時間有興趣之學生可以自行搜集相關資料進行探究)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與各元素不相關)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沒有超自然元素)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有超自然元素及崇敬 有否神明並不影響定義)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的(為放鬆自己而冥想不屬於宗教行為)

學者對宗教1的定義是 建基於對一超自然神明的信仰和崇敬有些宗教對聖者也表現出信仰和崇敬

擁有一套完整的宇宙觀解釋了世界的來源和運行規則

1 在同一個宗教之內有不同的傳統信徒和信仰重點為方便初中學生的學習本教材採取一般人常用尤其是初中學生容易明白的詞彙及精準度教師和學生可以考慮用「有些基督徒會」慎用「基督徒都hellip」

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表現出對這些法則的信仰和崇敬 提供一些道德規定對人們的行為作出規範 提供一些信念和理論例如各大宗教都有一套完整的學說和經典論述人

類關心的問題包括現世和超越現世的 提供一些儀式和宗教行為例如祈禱儀軌冥想音樂甚至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如跳舞等修持

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世界有很多節日都和宗教有關遠古時代人類尋問事物生活活動及工作等的意義時會指向自身以外的神聖世界所以古代人類看本身的生活與活動是神聖的並且透過符號故事儀式藝術及建築等形式表達出來我們今天到博物館看見的文物和偉大的建築遺址都與人類的宗教文化息息相關世界主流宗教在倫理教導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的內涵例如世界主流宗教都可以找到「金科玉律」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人與人相處的規範

12 為甚麼要學習宗教 向學生提問 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為什麼

不可安排星期五晚和猶太人舉行會議為什麼教師解釋 人類文明多姿多采宗教是重要的組成部份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禁忌規範習慣都和宗教有關了解宗教有助我們去了解不同自己的世界幫助我們和身邊的人和諧相處例如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因為「摩頂」是佛教中長者對後輩表示肯定的行為又例如不可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安排星期五晚舉行會議因為他們一般在星期五有宗教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了解宗教我們可以更加認識自己和身邊的人特別是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從而學懂尊重他人怎樣與人有效溝通在學科層次學習過程中我們會建構和頻繁地反省價值觀在宗教活動中我們更可以透過定期健康有益的聚會結交良朋益友有助提升我們的生活質素宗教也可以提供很多道德規範和人生智慧供我們參考經過反思後加以應用

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有助我們立身處世和待人接物根據這些規範建立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3 主要宗教的分佈問學生 全球人口中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全香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發表的《全球宗教景觀》報告在全球 69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58億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佔百分之三十二穆斯林百分之二十三印度教徒百分之十五佛教徒百分之七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 10億人中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住在中國  據報告內容基督信仰(包括天主教)是最普遍的宗教有 22億信徒其次是穆斯林 16億印度教 10億佛教 5億傳統宗教與民俗信仰 4億其他類宗教(包括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道教與巫術等)也有 5800萬名信徒

  在全球 22億基督信徒當中有半數為天主教徒百分之三十七為基督新教(包含聖公會獨立教會及未屬主流宗派的基督教會組織)東正教會約百分之十二(包含希臘正教與俄羅斯東正教)其他教派僅佔百分之一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2 Pew Research Center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Religion amp Public Life 18 Decemb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wforumorg20121218global-religious-landscape-exec

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 100萬人基督宗教 843萬人伊期蘭教 22萬人印度教徒 4萬人錫克教徒 1萬人3香港超過四成人口無宗教信仰遠高於世界平均的百分之十六

14 知道我是哪個宗教的嗎(教師可以考慮吩咐學生按座號每人負責判斷一項然後與組內同學商議和決定最後答案看哪一組表現較佳)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2 我不吃牛肉3 我不吃豬肉4 我不吃豬紅5 我不飲酒6 我是吃素的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10 我們信眾在星期五進行禮拜活動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12 我們每年有段時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15 我們喜歡禪坐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的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食食肉類動物如貓狗的肉

和禁食猛禽猛獸3 〈宗教與風俗〉《香港便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出版2015 年 11月檢索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religionpdf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思考《香港便覽》內的統計或與不同宗教界定信眾的標準有頗大出入有關

1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問壽〕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哪個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參考解答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 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印度是階級分明的社會錫克教徒為突顯階級平等所有男性都在名字後加上辛格〔 Singh 〕的稱呼意為獅子女性就會加上卡依〔 Kaur 〕的稱呼意 為公主並且將家族的姓消除例如印度現在的總理是曼莫漢 辛格顯示 他 是一個錫克教徒 2 我不吃牛肉   印度教徒和道教徒一般不吃牛肉他們視牛為神聖之物道教徒除了受中國傳統影響下不可殺牛外還認為對人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吃除了牛外還不吃烏魚鴻雁和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3 我不吃豬肉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視豬為不潔之物所以不吃可能原因是豬肉熟透

1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4: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目錄

頁數引言 2

第一課 宗教與日常生活 4

第二課 主要宗教的特色 16

第三課 倫理與宗教的獨特向度 24

第四課 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32

附錄 5 世界宗教巡禮

51 猶太教 42

52 基督宗教 46

53 伊斯蘭教 49

54 印度教 56

55 佛教 59

56 道教 63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 69

58 儒家思想 72

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一課宗教與日常生活

11 甚麼是宗教111 日常生活所見的宗教活動

播放有人在教堂祈禱和有人在黃大仙祠燒香的投影片問學生相片所見是什麼場地相片所見的人在進行什麼活動帶出「宗教」是人類生活一部分也是 人類傳統 文化 的重要组成 部分

教堂祈禱(網上圖片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

xphpn=45764)

黃大仙祠燒香(網上圖片httpdimg05c-

ctripcomimagesfdtgg4M082E70

CggYHFaPcSiATiLeAC9AHwRjd2k781_C_350_2

30jpg)

鵝頸橋底打小人(網上圖片httpwwwcomcuhkeduhkubeat_past050569

story12htm)清真寺禮拜(網上圖片httpwwwhkcnahk

content20151123414053_2shtml)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2 深入地認識宗教以下四個人心中對宗教的定義只有一個是符合宗教研究的要求你知道是哪一個嗎試解釋你的答案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冥想放鬆自己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

的 (教師邀請學生解釋所選答案再向學生展示宗教的定義(在下一頁)著學生按定義再判斷一次可考慮由學生就修正之後的答案作解說或老師親自解說此部分只屬導入活動勿用太長時間有興趣之學生可以自行搜集相關資料進行探究)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與各元素不相關)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沒有超自然元素)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有超自然元素及崇敬 有否神明並不影響定義)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的(為放鬆自己而冥想不屬於宗教行為)

學者對宗教1的定義是 建基於對一超自然神明的信仰和崇敬有些宗教對聖者也表現出信仰和崇敬

擁有一套完整的宇宙觀解釋了世界的來源和運行規則

1 在同一個宗教之內有不同的傳統信徒和信仰重點為方便初中學生的學習本教材採取一般人常用尤其是初中學生容易明白的詞彙及精準度教師和學生可以考慮用「有些基督徒會」慎用「基督徒都hellip」

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表現出對這些法則的信仰和崇敬 提供一些道德規定對人們的行為作出規範 提供一些信念和理論例如各大宗教都有一套完整的學說和經典論述人

類關心的問題包括現世和超越現世的 提供一些儀式和宗教行為例如祈禱儀軌冥想音樂甚至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如跳舞等修持

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世界有很多節日都和宗教有關遠古時代人類尋問事物生活活動及工作等的意義時會指向自身以外的神聖世界所以古代人類看本身的生活與活動是神聖的並且透過符號故事儀式藝術及建築等形式表達出來我們今天到博物館看見的文物和偉大的建築遺址都與人類的宗教文化息息相關世界主流宗教在倫理教導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的內涵例如世界主流宗教都可以找到「金科玉律」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人與人相處的規範

12 為甚麼要學習宗教 向學生提問 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為什麼

不可安排星期五晚和猶太人舉行會議為什麼教師解釋 人類文明多姿多采宗教是重要的組成部份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禁忌規範習慣都和宗教有關了解宗教有助我們去了解不同自己的世界幫助我們和身邊的人和諧相處例如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因為「摩頂」是佛教中長者對後輩表示肯定的行為又例如不可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安排星期五晚舉行會議因為他們一般在星期五有宗教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了解宗教我們可以更加認識自己和身邊的人特別是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從而學懂尊重他人怎樣與人有效溝通在學科層次學習過程中我們會建構和頻繁地反省價值觀在宗教活動中我們更可以透過定期健康有益的聚會結交良朋益友有助提升我們的生活質素宗教也可以提供很多道德規範和人生智慧供我們參考經過反思後加以應用

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有助我們立身處世和待人接物根據這些規範建立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3 主要宗教的分佈問學生 全球人口中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全香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發表的《全球宗教景觀》報告在全球 69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58億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佔百分之三十二穆斯林百分之二十三印度教徒百分之十五佛教徒百分之七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 10億人中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住在中國  據報告內容基督信仰(包括天主教)是最普遍的宗教有 22億信徒其次是穆斯林 16億印度教 10億佛教 5億傳統宗教與民俗信仰 4億其他類宗教(包括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道教與巫術等)也有 5800萬名信徒

  在全球 22億基督信徒當中有半數為天主教徒百分之三十七為基督新教(包含聖公會獨立教會及未屬主流宗派的基督教會組織)東正教會約百分之十二(包含希臘正教與俄羅斯東正教)其他教派僅佔百分之一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2 Pew Research Center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Religion amp Public Life 18 Decemb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wforumorg20121218global-religious-landscape-exec

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 100萬人基督宗教 843萬人伊期蘭教 22萬人印度教徒 4萬人錫克教徒 1萬人3香港超過四成人口無宗教信仰遠高於世界平均的百分之十六

14 知道我是哪個宗教的嗎(教師可以考慮吩咐學生按座號每人負責判斷一項然後與組內同學商議和決定最後答案看哪一組表現較佳)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2 我不吃牛肉3 我不吃豬肉4 我不吃豬紅5 我不飲酒6 我是吃素的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10 我們信眾在星期五進行禮拜活動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12 我們每年有段時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15 我們喜歡禪坐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的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食食肉類動物如貓狗的肉

和禁食猛禽猛獸3 〈宗教與風俗〉《香港便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出版2015 年 11月檢索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religionpdf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思考《香港便覽》內的統計或與不同宗教界定信眾的標準有頗大出入有關

1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問壽〕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哪個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參考解答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 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印度是階級分明的社會錫克教徒為突顯階級平等所有男性都在名字後加上辛格〔 Singh 〕的稱呼意為獅子女性就會加上卡依〔 Kaur 〕的稱呼意 為公主並且將家族的姓消除例如印度現在的總理是曼莫漢 辛格顯示 他 是一個錫克教徒 2 我不吃牛肉   印度教徒和道教徒一般不吃牛肉他們視牛為神聖之物道教徒除了受中國傳統影響下不可殺牛外還認為對人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吃除了牛外還不吃烏魚鴻雁和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3 我不吃豬肉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視豬為不潔之物所以不吃可能原因是豬肉熟透

1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5: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一課宗教與日常生活

11 甚麼是宗教111 日常生活所見的宗教活動

播放有人在教堂祈禱和有人在黃大仙祠燒香的投影片問學生相片所見是什麼場地相片所見的人在進行什麼活動帶出「宗教」是人類生活一部分也是 人類傳統 文化 的重要组成 部分

教堂祈禱(網上圖片 httpwwwbackpackerscomtwforumgalleryinde

xphpn=45764)

黃大仙祠燒香(網上圖片httpdimg05c-

ctripcomimagesfdtgg4M082E70

CggYHFaPcSiATiLeAC9AHwRjd2k781_C_350_2

30jpg)

鵝頸橋底打小人(網上圖片httpwwwcomcuhkeduhkubeat_past050569

story12htm)清真寺禮拜(網上圖片httpwwwhkcnahk

content20151123414053_2shtml)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2 深入地認識宗教以下四個人心中對宗教的定義只有一個是符合宗教研究的要求你知道是哪一個嗎試解釋你的答案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冥想放鬆自己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

的 (教師邀請學生解釋所選答案再向學生展示宗教的定義(在下一頁)著學生按定義再判斷一次可考慮由學生就修正之後的答案作解說或老師親自解說此部分只屬導入活動勿用太長時間有興趣之學生可以自行搜集相關資料進行探究)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與各元素不相關)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沒有超自然元素)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有超自然元素及崇敬 有否神明並不影響定義)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的(為放鬆自己而冥想不屬於宗教行為)

學者對宗教1的定義是 建基於對一超自然神明的信仰和崇敬有些宗教對聖者也表現出信仰和崇敬

擁有一套完整的宇宙觀解釋了世界的來源和運行規則

1 在同一個宗教之內有不同的傳統信徒和信仰重點為方便初中學生的學習本教材採取一般人常用尤其是初中學生容易明白的詞彙及精準度教師和學生可以考慮用「有些基督徒會」慎用「基督徒都hellip」

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表現出對這些法則的信仰和崇敬 提供一些道德規定對人們的行為作出規範 提供一些信念和理論例如各大宗教都有一套完整的學說和經典論述人

類關心的問題包括現世和超越現世的 提供一些儀式和宗教行為例如祈禱儀軌冥想音樂甚至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如跳舞等修持

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世界有很多節日都和宗教有關遠古時代人類尋問事物生活活動及工作等的意義時會指向自身以外的神聖世界所以古代人類看本身的生活與活動是神聖的並且透過符號故事儀式藝術及建築等形式表達出來我們今天到博物館看見的文物和偉大的建築遺址都與人類的宗教文化息息相關世界主流宗教在倫理教導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的內涵例如世界主流宗教都可以找到「金科玉律」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人與人相處的規範

12 為甚麼要學習宗教 向學生提問 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為什麼

不可安排星期五晚和猶太人舉行會議為什麼教師解釋 人類文明多姿多采宗教是重要的組成部份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禁忌規範習慣都和宗教有關了解宗教有助我們去了解不同自己的世界幫助我們和身邊的人和諧相處例如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因為「摩頂」是佛教中長者對後輩表示肯定的行為又例如不可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安排星期五晚舉行會議因為他們一般在星期五有宗教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了解宗教我們可以更加認識自己和身邊的人特別是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從而學懂尊重他人怎樣與人有效溝通在學科層次學習過程中我們會建構和頻繁地反省價值觀在宗教活動中我們更可以透過定期健康有益的聚會結交良朋益友有助提升我們的生活質素宗教也可以提供很多道德規範和人生智慧供我們參考經過反思後加以應用

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有助我們立身處世和待人接物根據這些規範建立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3 主要宗教的分佈問學生 全球人口中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全香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發表的《全球宗教景觀》報告在全球 69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58億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佔百分之三十二穆斯林百分之二十三印度教徒百分之十五佛教徒百分之七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 10億人中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住在中國  據報告內容基督信仰(包括天主教)是最普遍的宗教有 22億信徒其次是穆斯林 16億印度教 10億佛教 5億傳統宗教與民俗信仰 4億其他類宗教(包括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道教與巫術等)也有 5800萬名信徒

  在全球 22億基督信徒當中有半數為天主教徒百分之三十七為基督新教(包含聖公會獨立教會及未屬主流宗派的基督教會組織)東正教會約百分之十二(包含希臘正教與俄羅斯東正教)其他教派僅佔百分之一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2 Pew Research Center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Religion amp Public Life 18 Decemb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wforumorg20121218global-religious-landscape-exec

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 100萬人基督宗教 843萬人伊期蘭教 22萬人印度教徒 4萬人錫克教徒 1萬人3香港超過四成人口無宗教信仰遠高於世界平均的百分之十六

14 知道我是哪個宗教的嗎(教師可以考慮吩咐學生按座號每人負責判斷一項然後與組內同學商議和決定最後答案看哪一組表現較佳)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2 我不吃牛肉3 我不吃豬肉4 我不吃豬紅5 我不飲酒6 我是吃素的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10 我們信眾在星期五進行禮拜活動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12 我們每年有段時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15 我們喜歡禪坐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的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食食肉類動物如貓狗的肉

和禁食猛禽猛獸3 〈宗教與風俗〉《香港便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出版2015 年 11月檢索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religionpdf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思考《香港便覽》內的統計或與不同宗教界定信眾的標準有頗大出入有關

1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問壽〕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哪個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參考解答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 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印度是階級分明的社會錫克教徒為突顯階級平等所有男性都在名字後加上辛格〔 Singh 〕的稱呼意為獅子女性就會加上卡依〔 Kaur 〕的稱呼意 為公主並且將家族的姓消除例如印度現在的總理是曼莫漢 辛格顯示 他 是一個錫克教徒 2 我不吃牛肉   印度教徒和道教徒一般不吃牛肉他們視牛為神聖之物道教徒除了受中國傳統影響下不可殺牛外還認為對人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吃除了牛外還不吃烏魚鴻雁和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3 我不吃豬肉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視豬為不潔之物所以不吃可能原因是豬肉熟透

1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6: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2 深入地認識宗教以下四個人心中對宗教的定義只有一個是符合宗教研究的要求你知道是哪一個嗎試解釋你的答案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冥想放鬆自己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

的 (教師邀請學生解釋所選答案再向學生展示宗教的定義(在下一頁)著學生按定義再判斷一次可考慮由學生就修正之後的答案作解說或老師親自解說此部分只屬導入活動勿用太長時間有興趣之學生可以自行搜集相關資料進行探究)1 小明瞓覺就是我的宗教 (與各元素不相關)2 志強我信科學科學就是我的宗教 (沒有超自然元素)3 芳婷我覺得大自然很奇妙應該有更超然的東西在那裡但我不信任何一

個宗教的神明所以我認為自己是沒有宗教信仰的(有超自然元素及崇敬 有否神明並不影響定義)

4 慧嫻我在考試之前會用既然有冥想所以我是有宗教信仰的(為放鬆自己而冥想不屬於宗教行為)

學者對宗教1的定義是 建基於對一超自然神明的信仰和崇敬有些宗教對聖者也表現出信仰和崇敬

擁有一套完整的宇宙觀解釋了世界的來源和運行規則

1 在同一個宗教之內有不同的傳統信徒和信仰重點為方便初中學生的學習本教材採取一般人常用尤其是初中學生容易明白的詞彙及精準度教師和學生可以考慮用「有些基督徒會」慎用「基督徒都hellip」

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表現出對這些法則的信仰和崇敬 提供一些道德規定對人們的行為作出規範 提供一些信念和理論例如各大宗教都有一套完整的學說和經典論述人

類關心的問題包括現世和超越現世的 提供一些儀式和宗教行為例如祈禱儀軌冥想音樂甚至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如跳舞等修持

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世界有很多節日都和宗教有關遠古時代人類尋問事物生活活動及工作等的意義時會指向自身以外的神聖世界所以古代人類看本身的生活與活動是神聖的並且透過符號故事儀式藝術及建築等形式表達出來我們今天到博物館看見的文物和偉大的建築遺址都與人類的宗教文化息息相關世界主流宗教在倫理教導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的內涵例如世界主流宗教都可以找到「金科玉律」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人與人相處的規範

12 為甚麼要學習宗教 向學生提問 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為什麼

不可安排星期五晚和猶太人舉行會議為什麼教師解釋 人類文明多姿多采宗教是重要的組成部份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禁忌規範習慣都和宗教有關了解宗教有助我們去了解不同自己的世界幫助我們和身邊的人和諧相處例如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因為「摩頂」是佛教中長者對後輩表示肯定的行為又例如不可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安排星期五晚舉行會議因為他們一般在星期五有宗教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了解宗教我們可以更加認識自己和身邊的人特別是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從而學懂尊重他人怎樣與人有效溝通在學科層次學習過程中我們會建構和頻繁地反省價值觀在宗教活動中我們更可以透過定期健康有益的聚會結交良朋益友有助提升我們的生活質素宗教也可以提供很多道德規範和人生智慧供我們參考經過反思後加以應用

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有助我們立身處世和待人接物根據這些規範建立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3 主要宗教的分佈問學生 全球人口中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全香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發表的《全球宗教景觀》報告在全球 69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58億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佔百分之三十二穆斯林百分之二十三印度教徒百分之十五佛教徒百分之七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 10億人中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住在中國  據報告內容基督信仰(包括天主教)是最普遍的宗教有 22億信徒其次是穆斯林 16億印度教 10億佛教 5億傳統宗教與民俗信仰 4億其他類宗教(包括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道教與巫術等)也有 5800萬名信徒

  在全球 22億基督信徒當中有半數為天主教徒百分之三十七為基督新教(包含聖公會獨立教會及未屬主流宗派的基督教會組織)東正教會約百分之十二(包含希臘正教與俄羅斯東正教)其他教派僅佔百分之一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2 Pew Research Center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Religion amp Public Life 18 Decemb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wforumorg20121218global-religious-landscape-exec

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 100萬人基督宗教 843萬人伊期蘭教 22萬人印度教徒 4萬人錫克教徒 1萬人3香港超過四成人口無宗教信仰遠高於世界平均的百分之十六

14 知道我是哪個宗教的嗎(教師可以考慮吩咐學生按座號每人負責判斷一項然後與組內同學商議和決定最後答案看哪一組表現較佳)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2 我不吃牛肉3 我不吃豬肉4 我不吃豬紅5 我不飲酒6 我是吃素的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10 我們信眾在星期五進行禮拜活動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12 我們每年有段時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15 我們喜歡禪坐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的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食食肉類動物如貓狗的肉

和禁食猛禽猛獸3 〈宗教與風俗〉《香港便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出版2015 年 11月檢索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religionpdf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思考《香港便覽》內的統計或與不同宗教界定信眾的標準有頗大出入有關

1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問壽〕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哪個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參考解答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 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印度是階級分明的社會錫克教徒為突顯階級平等所有男性都在名字後加上辛格〔 Singh 〕的稱呼意為獅子女性就會加上卡依〔 Kaur 〕的稱呼意 為公主並且將家族的姓消除例如印度現在的總理是曼莫漢 辛格顯示 他 是一個錫克教徒 2 我不吃牛肉   印度教徒和道教徒一般不吃牛肉他們視牛為神聖之物道教徒除了受中國傳統影響下不可殺牛外還認為對人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吃除了牛外還不吃烏魚鴻雁和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3 我不吃豬肉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視豬為不潔之物所以不吃可能原因是豬肉熟透

1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7: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表現出對這些法則的信仰和崇敬 提供一些道德規定對人們的行為作出規範 提供一些信念和理論例如各大宗教都有一套完整的學說和經典論述人

類關心的問題包括現世和超越現世的 提供一些儀式和宗教行為例如祈禱儀軌冥想音樂甚至不同形式的藝術表現如跳舞等修持

深深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世界有很多節日都和宗教有關遠古時代人類尋問事物生活活動及工作等的意義時會指向自身以外的神聖世界所以古代人類看本身的生活與活動是神聖的並且透過符號故事儀式藝術及建築等形式表達出來我們今天到博物館看見的文物和偉大的建築遺址都與人類的宗教文化息息相關世界主流宗教在倫理教導方面都有一些共同的內涵例如世界主流宗教都可以找到「金科玉律」例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人與人相處的規範

12 為甚麼要學習宗教 向學生提問 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為什麼

不可安排星期五晚和猶太人舉行會議為什麼教師解釋 人類文明多姿多采宗教是重要的組成部份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多禁忌規範習慣都和宗教有關了解宗教有助我們去了解不同自己的世界幫助我們和身邊的人和諧相處例如到泰國旅行絕對不可以摸他人的頭頂因為「摩頂」是佛教中長者對後輩表示肯定的行為又例如不可和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安排星期五晚舉行會議因為他們一般在星期五有宗教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了解宗教我們可以更加認識自己和身邊的人特別是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信念從而學懂尊重他人怎樣與人有效溝通在學科層次學習過程中我們會建構和頻繁地反省價值觀在宗教活動中我們更可以透過定期健康有益的聚會結交良朋益友有助提升我們的生活質素宗教也可以提供很多道德規範和人生智慧供我們參考經過反思後加以應用

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有助我們立身處世和待人接物根據這些規範建立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3 主要宗教的分佈問學生 全球人口中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全香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發表的《全球宗教景觀》報告在全球 69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58億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佔百分之三十二穆斯林百分之二十三印度教徒百分之十五佛教徒百分之七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 10億人中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住在中國  據報告內容基督信仰(包括天主教)是最普遍的宗教有 22億信徒其次是穆斯林 16億印度教 10億佛教 5億傳統宗教與民俗信仰 4億其他類宗教(包括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道教與巫術等)也有 5800萬名信徒

  在全球 22億基督信徒當中有半數為天主教徒百分之三十七為基督新教(包含聖公會獨立教會及未屬主流宗派的基督教會組織)東正教會約百分之十二(包含希臘正教與俄羅斯東正教)其他教派僅佔百分之一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2 Pew Research Center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Religion amp Public Life 18 Decemb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wforumorg20121218global-religious-landscape-exec

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 100萬人基督宗教 843萬人伊期蘭教 22萬人印度教徒 4萬人錫克教徒 1萬人3香港超過四成人口無宗教信仰遠高於世界平均的百分之十六

14 知道我是哪個宗教的嗎(教師可以考慮吩咐學生按座號每人負責判斷一項然後與組內同學商議和決定最後答案看哪一組表現較佳)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2 我不吃牛肉3 我不吃豬肉4 我不吃豬紅5 我不飲酒6 我是吃素的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10 我們信眾在星期五進行禮拜活動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12 我們每年有段時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15 我們喜歡禪坐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的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食食肉類動物如貓狗的肉

和禁食猛禽猛獸3 〈宗教與風俗〉《香港便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出版2015 年 11月檢索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religionpdf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思考《香港便覽》內的統計或與不同宗教界定信眾的標準有頗大出入有關

1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問壽〕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哪個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參考解答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 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印度是階級分明的社會錫克教徒為突顯階級平等所有男性都在名字後加上辛格〔 Singh 〕的稱呼意為獅子女性就會加上卡依〔 Kaur 〕的稱呼意 為公主並且將家族的姓消除例如印度現在的總理是曼莫漢 辛格顯示 他 是一個錫克教徒 2 我不吃牛肉   印度教徒和道教徒一般不吃牛肉他們視牛為神聖之物道教徒除了受中國傳統影響下不可殺牛外還認為對人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吃除了牛外還不吃烏魚鴻雁和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3 我不吃豬肉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視豬為不潔之物所以不吃可能原因是豬肉熟透

1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8: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有助我們立身處世和待人接物根據這些規範建立自己有意義的人生

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3 主要宗教的分佈問學生 全球人口中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全香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發表的《全球宗教景觀》報告在全球 69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58億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佔百分之三十二穆斯林百分之二十三印度教徒百分之十五佛教徒百分之七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 10億人中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住在中國  據報告內容基督信仰(包括天主教)是最普遍的宗教有 22億信徒其次是穆斯林 16億印度教 10億佛教 5億傳統宗教與民俗信仰 4億其他類宗教(包括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道教與巫術等)也有 5800萬名信徒

  在全球 22億基督信徒當中有半數為天主教徒百分之三十七為基督新教(包含聖公會獨立教會及未屬主流宗派的基督教會組織)東正教會約百分之十二(包含希臘正教與俄羅斯東正教)其他教派僅佔百分之一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2 Pew Research Center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Religion amp Public Life 18 Decemb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wforumorg20121218global-religious-landscape-exec

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 100萬人基督宗教 843萬人伊期蘭教 22萬人印度教徒 4萬人錫克教徒 1萬人3香港超過四成人口無宗教信仰遠高於世界平均的百分之十六

14 知道我是哪個宗教的嗎(教師可以考慮吩咐學生按座號每人負責判斷一項然後與組內同學商議和決定最後答案看哪一組表現較佳)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2 我不吃牛肉3 我不吃豬肉4 我不吃豬紅5 我不飲酒6 我是吃素的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10 我們信眾在星期五進行禮拜活動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12 我們每年有段時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15 我們喜歡禪坐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的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食食肉類動物如貓狗的肉

和禁食猛禽猛獸3 〈宗教與風俗〉《香港便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出版2015 年 11月檢索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religionpdf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思考《香港便覽》內的統計或與不同宗教界定信眾的標準有頗大出入有關

1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問壽〕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哪個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參考解答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 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印度是階級分明的社會錫克教徒為突顯階級平等所有男性都在名字後加上辛格〔 Singh 〕的稱呼意為獅子女性就會加上卡依〔 Kaur 〕的稱呼意 為公主並且將家族的姓消除例如印度現在的總理是曼莫漢 辛格顯示 他 是一個錫克教徒 2 我不吃牛肉   印度教徒和道教徒一般不吃牛肉他們視牛為神聖之物道教徒除了受中國傳統影響下不可殺牛外還認為對人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吃除了牛外還不吃烏魚鴻雁和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3 我不吃豬肉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視豬為不潔之物所以不吃可能原因是豬肉熟透

1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9: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3 主要宗教的分佈問學生 全球人口中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全香港最多人信奉的宗教是哪一個  根據美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發表的《全球宗教景觀》報告在全球 69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四的人(58億人)有宗教信仰其中基督徒佔百分之三十二穆斯林百分之二十三印度教徒百分之十五佛教徒百分之七至於沒有宗教信仰的 10億人中有百分之六十二的人住在中國  據報告內容基督信仰(包括天主教)是最普遍的宗教有 22億信徒其次是穆斯林 16億印度教 10億佛教 5億傳統宗教與民俗信仰 4億其他類宗教(包括耆那教錫克教神道教道教與巫術等)也有 5800萬名信徒

  在全球 22億基督信徒當中有半數為天主教徒百分之三十七為基督新教(包含聖公會獨立教會及未屬主流宗派的基督教會組織)東正教會約百分之十二(包含希臘正教與俄羅斯東正教)其他教派僅佔百分之一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2 Pew Research Center The Global Religious Landscape Religion amp Public Life 18 December 2012 Retrieved from httpwwwpewforumorg20121218global-religious-landscape-exec

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 100萬人基督宗教 843萬人伊期蘭教 22萬人印度教徒 4萬人錫克教徒 1萬人3香港超過四成人口無宗教信仰遠高於世界平均的百分之十六

14 知道我是哪個宗教的嗎(教師可以考慮吩咐學生按座號每人負責判斷一項然後與組內同學商議和決定最後答案看哪一組表現較佳)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2 我不吃牛肉3 我不吃豬肉4 我不吃豬紅5 我不飲酒6 我是吃素的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10 我們信眾在星期五進行禮拜活動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12 我們每年有段時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15 我們喜歡禪坐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的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食食肉類動物如貓狗的肉

和禁食猛禽猛獸3 〈宗教與風俗〉《香港便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出版2015 年 11月檢索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religionpdf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思考《香港便覽》內的統計或與不同宗教界定信眾的標準有頗大出入有關

1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問壽〕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哪個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參考解答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 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印度是階級分明的社會錫克教徒為突顯階級平等所有男性都在名字後加上辛格〔 Singh 〕的稱呼意為獅子女性就會加上卡依〔 Kaur 〕的稱呼意 為公主並且將家族的姓消除例如印度現在的總理是曼莫漢 辛格顯示 他 是一個錫克教徒 2 我不吃牛肉   印度教徒和道教徒一般不吃牛肉他們視牛為神聖之物道教徒除了受中國傳統影響下不可殺牛外還認為對人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吃除了牛外還不吃烏魚鴻雁和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3 我不吃豬肉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視豬為不潔之物所以不吃可能原因是豬肉熟透

1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10: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 100萬人基督宗教 843萬人伊期蘭教 22萬人印度教徒 4萬人錫克教徒 1萬人3香港超過四成人口無宗教信仰遠高於世界平均的百分之十六

14 知道我是哪個宗教的嗎(教師可以考慮吩咐學生按座號每人負責判斷一項然後與組內同學商議和決定最後答案看哪一組表現較佳)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2 我不吃牛肉3 我不吃豬肉4 我不吃豬紅5 我不飲酒6 我是吃素的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10 我們信眾在星期五進行禮拜活動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12 我們每年有段時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15 我們喜歡禪坐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的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食食肉類動物如貓狗的肉

和禁食猛禽猛獸3 〈宗教與風俗〉《香港便覽》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出版2015 年 11月檢索httpwwwgovhktcaboutabouthkfactsheetsdocsreligionpdf教師可以提醒學生思考《香港便覽》內的統計或與不同宗教界定信眾的標準有頗大出入有關

1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問壽〕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哪個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參考解答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 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印度是階級分明的社會錫克教徒為突顯階級平等所有男性都在名字後加上辛格〔 Singh 〕的稱呼意為獅子女性就會加上卡依〔 Kaur 〕的稱呼意 為公主並且將家族的姓消除例如印度現在的總理是曼莫漢 辛格顯示 他 是一個錫克教徒 2 我不吃牛肉   印度教徒和道教徒一般不吃牛肉他們視牛為神聖之物道教徒除了受中國傳統影響下不可殺牛外還認為對人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吃除了牛外還不吃烏魚鴻雁和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3 我不吃豬肉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視豬為不潔之物所以不吃可能原因是豬肉熟透

1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11: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問壽〕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哪個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參考解答1 我和我所有男性朋友常戴頭巾頭髮不加修剪我們的姓都叫辛格港人 喜歡叫我「阿星」這是不太禮貌的行為  印度是階級分明的社會錫克教徒為突顯階級平等所有男性都在名字後加上辛格〔 Singh 〕的稱呼意為獅子女性就會加上卡依〔 Kaur 〕的稱呼意 為公主並且將家族的姓消除例如印度現在的總理是曼莫漢 辛格顯示 他 是一個錫克教徒 2 我不吃牛肉   印度教徒和道教徒一般不吃牛肉他們視牛為神聖之物道教徒除了受中國傳統影響下不可殺牛外還認為對人很大的貢獻所以不吃除了牛外還不吃烏魚鴻雁和狗肉因為牛烏魚鴻雁狗分別代表忠孝節義

3 我不吃豬肉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視豬為不潔之物所以不吃可能原因是豬肉熟透

1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12: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進食才安全需要以水煮熟而沙漠地區缺水所以豬肉容易不淨4 我不吃豬紅   猶太教徒和伊斯蘭教徒都不食豬另外他們和基督宗教一樣視血為生命的象徵所以有些基督徒也不吃血和所有帶血的食物5 我不飲酒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持不飲酒戒另外伊斯蘭教也禁酒視飲酒賭博求籤為「穢行」6 我是吃素的   高種姓的印度教徒一部份道教徒和一部份佛教徒吃素7 我不知道女同學的樣子   一部份比較傳統的伊斯蘭教徒規定婦女外出必須穿黑袍戴頭巾同時要有家中男性陪同婦女還被禁止駕車和外出工作故此除了家人外其他異性有機會不知道這些婦女的樣貌8 我只可以有一個太太   基督宗教猶太教是一夫一妻制的現時佛教徒也是一夫一妻的印度教徒除了古代的帝王外大都是一夫一妻的9 我最多可以有四個太太   伊斯蘭教准許在特定條件下奉行多妻制其中一個條件是能夠做到公平對待各人能容易滿足這些條件情況的不多很多伊斯蘭教徒都是一夫一妻的10 我們信眾在星期六進行禮拜活動   猶太教在安息日即星期五傍晚至星期六傍晚休息在這一天傳統猶太人不允許做任何工作他們會專心休息和學習經文一般在星期五傍晚家庭主婦點燃蠟燭誦讀燃燈禱文這標誌著安息日的開始然後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愉快地享用豐盛的晚餐星期六上午多數教徒會去自己所屬的會堂做禮拜伊斯蘭教規定每週星期五晌禮時間凡成年健康的男性穆斯林均須在當地較大的清真寺舉行集體禮拜稱為「主麻日」即「聚禮日」

1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13: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11 我們信眾在星期日進行禮拜活動   基督宗教一般在星期日進行禮拜12 我們每年有段時間內的飲食習慣都和平日不同例如不可以吃某些肉甚 至   在某段時間內完全不吃任何東西  各大宗教都有齋戒的習慣在這段期間內信徒改變自己的飲食和起居習慣用意是淨化自己的身心  儒家自古亦有齋戒之說中國人在祭祀或行大禮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葷腥不與妻妾同房減少娛樂活動表示誠心致敬稱為「齋戒沐浴」(戒是指戒除慾望)  伊斯蘭教的齋戒習慣齋戒是伊斯蘭教的五功之一完成齋戒的條件是在「賴買丹月」〔伊斯蘭曆的九月又稱為齋戒月〕太陽出現的時段內禁止飲食 甚至連水也不能喝而長者兒童病患則可以獲得豁免條件是每日供應一個窮人飯食以作罰贖  猶太人的希伯來曆有許多「齋戒」的日子但最重要的一天是「贖罪節」的前一天一般在新年猶太教徒在贖罪節齋戒開始前一天的晚上會去會堂參加莊嚴的祈禱儀式停止飲食二十五個小時從日落到第二天的日落守齋戒期間放下一切工作只做懺悔和祈禱也禁止男女房事不許洗澡不許塗油膏不許穿皮鞋會堂裡禮拜和祈禱儀式不停從齋戒開始的晚上直到開戒之夜此外還有四個一般性的齋戒日從日出前禁飲食到傍晚看到第一顆明星時開戒  基督宗教中有「大齋戒」 (Lent) 制度在復活節之前的四十天定為「齋戒 和懺悔」期如羅馬天主教英國聖公會和一些接近天主教的教派都遵守大齋戒是十四歲以上教徒的功修之一大齋戒的規則各教會不盡相同例如羅馬天主教禁止食肉但可以吃魚其它守大齋戒的某些教會規定一天只許吃一次肉食他們解釋為「部份齋戒」  印度教信徒必須在每個(陰曆)十一日守齋戒一日一夜停止一切飲食

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14: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凡是年齡在八歲至八十歲的信徒都有這個功修的責任不論男女種族種姓或貧富都應遵守「完全的齋戒」體弱多病者可有例外午夜或中午允許吃些素食而不是穀物不算犯戒  佛教沒有特別規定信徒要齋戒但信徒可以自願守持八關齋戒在一日一夜中遵守八種清淨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鬘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過午不食一般都在每月六齋日受持午前可食一般為素食六齋日即農曆每月初八十四十五廿三廿九三十日(如逢小月可改為廿八廿九日)但也可以由信徒自行決定時間每逢齋日在家弟子到寺院裏來受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這日也同時是重要的社交日子  道教依不同傳統定立齋期例如十齋日即每月十日進行齋戒期間不可食肉13 我們參加宗教聚會多數會穿白衣   部份佛教徒和伊斯蘭教信徒參加宗教聚會有穿白衣的習慣但不是規定的 14 我們教的男子喜歡留長的鬍鬚   印度教徒錫克教徒基督宗教的東正教和一些伊斯蘭教的地區15 我們喜歡禪坐   印度教徒佛教徒和道教徒16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合十的   印度教徒佛教徒基督宗教〔天主教徒〕17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握成拳的   基督宗教18 我們祈禱時是雙手分開兩邊手掌向上   伊斯蘭教

1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15: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19 進行宗教活動時我們會吃餅和飲葡萄酒   基督宗教會進行重要的聖餐禮聖餐就是為要紀念耶穌信眾逐人來分領餅和酒以表明領受耶穌的身體和血以致靈性得養育在恩典中生命得長進 聖餐禮具有重要意義20 我們不吃驢馬騾等非反芻動物的肉也禁進食肉食類動物如貓狗的 肉  和猛禽猛獸  伊斯蘭教21 我們見到神職人員要以「拱手」來打招呼   道教見到道士時不可行合十禮合十禮是佛教和印度教用的22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婚配   天主教東正教的修士及修女佛教僧侶道教〔全真道要出家正一道可以婚配〕23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脫鞋女士必須以布包著頭部四周以示尊重   伊斯蘭教  東南亞佛教地區的佛寺和印度教廟都要脫鞋24 進入宗教場所時我們必須穿鞋以示尊重   道教25 我們的神職人員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占卜   佛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華人社會一般算命術士自稱是居士他們不一定是佛教的但佛教的僧侶則絕不可以為人看相算命和占卜違者會被逐出僧團26 我們不可以問神職人員的年齡   道教道教強調超塵脫俗除了問壽外問俗事和問籍貫也是低俗的行為 也是不容許的

1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16: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7 我們習俗是在亡者過生後三天內舉行葬禮過程中不可號啕大哭以白布 包起遺體埋葬不用棺材或陪葬品也不立墓碑過後不立靈牌紀念  伊斯蘭教認為死亡只是暫時安息的狀態應讓身體〔土〕以最直接的方式回歸自然人不應該過分悲傷也不需過分紀念生人也不可執著亡者由於氣候原因人死後一般會在二十四小時內下葬28 我們每年清明節忌日掃墓祭拜追悼先人   中國文教宗教古代中國人非常重視死亡和身後事的安排對祖先的崇敬除了有宗教上的意義還有倫理學上的意義他們認為人死後會繼續存在並且能夠影響子孫生活「鬼」字的原義就是祖先他們死後可以繼續享受子孫的供奉所以子孫行善積德除了現世意義外還可以光宗耀祖以此繼續供奉祖先大家一起行善積德民風就可以淳樸儒家的曾子 4 曾說「慎終追遠 民德歸厚矣」現代中國人仍然保留某些有關的傳統一般是比較注重倫理學上的意義29 我們聽到有親友死亡會撕裂一片衣服家人在葬禮後會為亡者立起一塊 墓碑但通常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傳統猶太教徒當聽到有人去世的消息時要說「真正的審判者是當稱頌的」並撕裂一片衣服並在一年期間為亡者唸經留念期間墓碑通常會蓋上布在逝世一年後才「揭幕」 才算正式完成紀念活動30 世上最神聖的地方在哪裏   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聖地如果按照人數去統計最有機會名列榜首的可能是耶路撒冷因為基督宗教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都宣稱耶路撒冷是他們的聖地主要的便是因為「聖殿山」上的一塊大岩石回教徒佔領此地後在此蓋了一個華麗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稱之為岩石清真寺〔 Dome of the Rock 〕猶太人和基督徒稱為聖殿山寺中的中心就是一塊岩石對三大教都

有不同的神聖意義 31 世上最多神祇的宗教是甚麼教   印度教共有 3 億 3 千萬位神祇

4 孔子的學生1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17: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 世上有哪一個宗教的信徒不會自稱自己是該宗教的信徒   印度教徒〔 Hindus 〕 Hindu 是外來語印度梵文中沒有這個字或字根 Hindu 是英國殖民者給予在印度流轉的所有宗教的統稱極可能來自「 Sindhu 」

〔身毒中國古代也稱印度為身毒〕印度人自己不會稱自己是 Hindu 人這 些宗教各自信奉不同的神祇雖然教義大都根據吠陀經奧義書和婆羅門書等經典但仍有一些差異更有不同的宗教組織不同的方言所以對外人他們寧願自稱是跟隨永恆之道〔 Sanatana Dharmist 〕的人或跟隨吠陀教義的人 〔吠陀教徒〕除此以外教派之間的差異可以很大但有時面對外人來說為了方便也會自稱是印度教徒但對自己人則另有稱呼舉例來說黑天教派〔 Krishnaism 〕的信徒視黑天為梵天他們有很多教義和其他教派有本質 上的不同所以他們對自己人會自稱是黑天的追隨者〔 Devotees 〕而不是印 度教徒正如道教徒不會自稱自己是「中國教徒」(因為中國宗教不限於道教)對自己人的可以自稱為「全真道」或「正一道」對外人可能自稱為「道教徒」家課安排每組學生在家先閱讀一個宗教之相關資料(見本教材附錄)輔以學生自行搜尋的資料填寫 22 工作紙以便參與課堂討論鼓勵學生藉訪問親友增潤自己組別在 22 要負責的某個宗教的資料做一個不超過 10 張投影片的簡報最後一張投影片介紹宗教信仰如何指導受訪者的生活

1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18: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二課主要宗教的特色

教師向學生介紹學習框架有助學習者將研習事物放置在合適的地方例如欲認識某宗教可以透過該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即神聖的象徵信仰儀式及宗教社區5去了解21 宗教的四個基本元素一 神聖的象徵宗教各自有其象徵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是具體的有些信徒稱它們為神聖人先知或超自然力量的鬼魂或幽靈宗教象徵也可以是道德原則或自然法則這些象徵的地位被視為高於我們一般生活的存在(The Higher Power)二 信仰信仰建基於信心人對神聖事物所代表的意義產生信心和信念就建立了信仰例如基督宗教中的十字架代表了耶穌的犧牲及復活平安符代表了對神靈相助的信仰信仰解釋了生命應有的目的提供了一種指導如何在現世生活和超越現世的生活方式給信眾三 儀式儀式是看得見的及象徵的表現例如禱告燒香拜佛彌撒法會等四 宗教社群宗教是一個道德社群社群的成員有著共同的道德規條有共同的生活實踐例如某社群為了戒殺而素食使素食具備道德意義屬於這個社群的成員就會實踐素食

5 由社會學家徐爾幹(Durkheim)提出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19: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其他元素 經典是記載教理的重要工具 修習方式如齋戒靈修禪修和身體活動等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習俗如衣著等

1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20: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2 請三位組同學按以下表格的項目作匯報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21: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延伸學習毋須在課堂上討論)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信仰

儀式示例

神職人員

經典

重要節日

宗教建築

發源地

常見口語

2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22: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23: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基督宗教 伊斯蘭教 佛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耶和華〔神 上帝〕耶穌〔神之子〕聖靈〔十字架〕

聖母瑪利亞聖人

安拉〔神真主有譯亞拉〕穆罕默德〔最後的先知〕 〔弦月抱星〕

釋 迦 牟 尼 佛〔 佛 〕 各 大 菩薩 〔 法輪 〕 〔 萬字〕

信仰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聖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 神 死 後 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信 仰唯一 的神遵從古蘭經的指引生活 以善行榮耀神死後安息審判日後得永生 反對偶像崇拜

過著合乎戒律的生 活 清 淨 心靈開發智慧滅除一切導致 內心煩惱的因到達涅槃的彼岸「八正道」

儀式示例 主日崇拜聖誕崇拜彌撒聖餐禮 洗禮 齋戒告解禮等聖洗堅振修和 (告解 ) 聖體 聖 事 ( 聖餐) 婚配聖秩 ( 按 立 聖職)病人傅油

五功 每日五次的 禮拜 每七日一次聚禮 朝覲聖城麥加 捐天課 課 功 〔 捐獻〕齋戒月作證

早課 晚課 八關齋戒 法 會 拜懺諗經聽經禪修〔如唸佛禪定〕布施

神職人員 神父修士修女牧師 傳 道人 主 教 會督 執 事 會吏教宗

教長〔烏萊瑪或毛拉 伊瑪目 全 為 在家人〕阿訇

比丘比丘尼在家居士

經典 《聖經》 《 古 蘭 經 》 《穆罕默德言行錄》

《 大 藏 經 》 《三藏》經律論

重要節日 聖 誕 節 受 難日復活節 升天節

開 齋 節 宰 牲節 登霄節 聖紀 節 阿 術 拉

佛 誕 日 ( 浴 佛節 ) 佛 成 道日佛涅槃日

2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24: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節 白拉台夜蓋德爾夜

衛塞節〔南亞地區〕各 大佛菩薩聖誕日盂蘭盆節

宗教建築 教堂〔 Church 〕 清 真 寺〔 Mosque 〕

佛寺〔 Vihara 〕 發源地 古以色列 阿拉伯地區 古印度地區常見口語 哈利路亞讚美

主阿 們 但 願 如此 實 實 在 在的讚同

安 拉 艾 克 拜 熱(AllāhAkbar ) 真主最偉大阿塞拉木阿俚空 ( A s-salāmu ʿ A laykum ) 「願安寧降臨於你」〔問候用〕

善 哉 說 得好做得好阿彌陀佛多用途 可 以 用來打招呼表示肯定表示否定等〔漢傳〕

(參考解答)重要元素 印度教 猶太教 道教

神聖的象徵人和符號

大梵天 濕婆 毗濕奴〔三 大 主神〕等共 三千尊神 各 人 有 各自崇拜的神每 宗派都 有 各自的 古 努 〔 導 師Guru 日文 達

人〕地位尊崇 ( 發

音 AUM) 有多 重意義

耶和華亞伯拉罕〔祖先〕摩西〔先知〕

猶 太 教 禮儀用品代表上帝用了七日創世中 間代表安息日

大衛之星

象徵生命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創造神〕上清靈寶天尊〔管理天人 教化世人〕和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眾多神仙其中包括眾多以肉身成道的神仙包括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太極兩儀圖象徵天地萬物由陰陽二極之氣個育而成

2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25: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信仰 世 界 由 梵 天 創

造 人 有永恆的靈魂依循「業力」而輪迴透過對神家庭和社 會盡義務 完成淨化後 就 可 以「梵我合一」超脫生死輪迴

相信耶和華是創造天地的唯一真神反對偶像崇拜教徒嚴守十誡和律法期盼彌賽亞的降臨拯救整個猶太民族和世界

天地萬物的形成和變化都是有來源和法則的人依從這些法則修煉和待人處事初則可以強身健體有道德修養甚至可以肉身成道羽化飛仙

儀式示例 普迦〔法 會 禮拜神音 PUJA 〕 河邊的無遮大會火供煙供等

崇 拜 禮 〔 安 息日〕讀經割禮成年禮

儀式可分陽事(清醮) 和陰事(幽醮) 如早晚功課禮懺祝壽攝召破獄煉度解冤釋結

神職人員 祭司吠陀經及敘事詩朗誦員〔主 要 為在家人〕

拉比律法專家主持各種儀式事奉人員會堂職員 ( 主 要 為 在 家人 )

道士可分為出家眾〔全真道〕和在家眾〔正一道〕也可分為男道〔黃冠〕和女道〔女冠〕

經典 《吠陀經》《奧義書》《摩阿婆羅多》

1 《 塔 納 赫 》

〔《律法書》《先知書》和《智慧書》即《 希 伯 來 聖經》前五卷又稱 《 摩 西 五經》)2 《塔木德》

解釋戒律3 《米德拉什》

道藏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如《道德經》《南華真經》

重要節日 官方 認 可 的 節假 逾越節 無酵節 老子誕三元節2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26: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日每 年 有 120 多 個 與 各神祇有關

七七節新年贖罪日住棚節光明節普珥節

道教日呂洞賓誕辰丘處機誕辰中元節等

宗教建築 印度教神廟〔 Mandir 〕

猶太教會堂〔 Synagogue 〕

道觀〔 Gong 〕 發源地 印度 以色列 中國常見口語 印度 有超過六百

種方言口語 不一 各 宗派各 有不同咒語如 aum 字

沙 龍〔 Shalom 〕意 為平安見面和再見用沙龍阿俚村〔 Shalom aleichem 〕願你

平安

慈悲常用語有事求問必先說慈悲 如 某某慈悲無量壽福道士祝福善信用無量光平輩間問候用語無量福長輩對晚輩問候無量壽晚輩對長輩問候

23 教師向學生提問

1 此框架如何有助你學習各個宗教 舉例簡單回答 2 框架左邊直行提及的元素哪一項對香港社會最具影響力 請稍加解釋 3 不同宗教之間的元素各有出入你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4 如果老師或班上有學生是某宗教的信徒可以稍加分享在同一宗教內對某 些信仰元素亦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對經文的解釋

5 問學生不同宗教的信徒或同一宗教但有不同理解的信徒應該如何處理分 歧 (例如人的生命有何意義和目的)

2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27: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三課宗教(倫理)的獨特向度

31 同一情境不同向度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冬日清晨小明在港鐵站出口遇見一名乞丐在寒風中拉二胡在乞丐面前放著一個器皿裡面有幾枚硬幣311 若看到此情境是你你腦海會浮現甚麼記下三項然後與同學分享交流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312 小明腦想浮現了一些想法這些想法有何獨特的關注點試加以配對

疑問 關注點1 我應該給他錢嗎還是應該為他買食物還是找一張毛毯給他

2 這個地方可以行乞的嗎這地方屬於誰的管理範圍3 這乞丐拉奏的不是本地音樂他是不是跨境行乞4 如果這乞丐在這裡乞討到不少金錢會吸引更多乞丐前來嗎

5 姑勿論如何天寒地凍蓆地而坐一定難受極了6 人人都靠能力或勞力賺錢糊口但他卻要依賴他人的施捨他的音樂對社會算是一種貢獻嗎抑或他只是社會的一個負累哪一種想法會令他更難受

7 我有類似不被尊重及不被珍視的經驗嗎如果行乞的是自己或是自己的家人我的生活會是怎樣的

8 (可加入學生的疑問)

a 物質條件b 文化角度c 實務管理d 人道思想

313 小明的各個疑問1 哪一個關注點是不可或缺的 學生自由作答教師可作簡單追問2 這些關注點要怎樣互相配合才可以造福社會 例如 (1) 人要生存需要 物質角度 (6) 但有尊嚴 亦需考慮心靈感受

3 按你的印象宗教角度與哪個關注點最接近 預期答案(d)人道思想及悲憫情懷

2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28: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教師小結宗教團體除了傳教亦會將信仰裡的價值化成行動例如香港的蓬瀛仙館贈醫施藥台灣的慈濟會大力推動環保回收天主教教宗以洗腳禮提醒信徒謙卑服務的重要32 全球倫理兩項原則和四項座右銘上世紀九十年代世界各個主要宗教開了幾次高峰會6得出全球倫理公認的原則及座右銘

兩項原則 四項座右銘1 待人以人道待人以人情待人以仁慈

2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1 尊重生命2 互相尊重 和睦博愛3 誠實無偽4 公平公正

321 全球倫理的應用四人一組討論及解釋上述哪一項原則或座右銘可以最直接地回應以下情境提示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6 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宗教的二百多個代表團超過六千名與會者舉行世界宗教高峰會(1993年在美國芝加哥及 1999 年在南非開普敦)大會草擬了一份全球倫理宣言隨後在世界各地成立了全球倫理基金推動相關工作

2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29: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一

(當今世上有約三十萬名未成年士兵)

除了被逼參與戰鬥這些未成年士兵常被用作間諜或情報收集人速遞員 炊事和清潔工女童常被逼作性奴武裝組織起用未成年士兵的原因很簡單容易操控食量較小不用酬勞不知危險輕易上陣送死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2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30: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二

這龜還小時被一個膠樽的小環套住了這小膠環非常堅固小龜的身體被迫扭曲地生長研究人員表示數以萬計的海洋生物正與人類拋進大海的垃圾相遇估計全球海洋漂流著五萬億件塑膠垃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31: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三(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千禧聯盟為十億人開展無債生活)人類步進千禧年7(公元 2000 年)之前有些非政府組織促請發達國家免除世上三十五個最貧窮國家無力償還的一千億元債務所謂不能償還的債務指會直接令負債國的公共衛生及教育系統不能正常運作的還款安排有報告指出這些國家當初向外舉債時有官員貪污替國家簽下不利條款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7 沿自希伯萊舊約聖經一個要求猶太人撤銷無力償還者債務的誡命3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32: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情境四(老師或需就此情境對學生稍加簡介)

一隊專家小組正在研究胚胎的成長專家利用基因編寫技術有系統地關閉部分基因用來做實驗的是 120 個體外人工受孕剩下的胚胎這些胚胎本已捐出作科學用途在研究七天之後這些胚胎就會被銷毀編寫胚胎基因的技術成熟後無可避免地會被用來製造免卻遺傳病的胚胎然而評論指出這將促使「設計嬰孩」成真

小組討論1 我們討論的情境是helliphellip2 根據XXX原則XXX座右銘我們手上的情境是道德的不道德的因為helliphellip

3 我們不難發現helliphellip4 如要改善情況我們認為helliphellip

3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33: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322 小組討論及匯報(見 321 提示)323 反思1 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2 宗教與道德有何關係3 人類社會可以沒有道德嗎人類社會可以沒有宗教嗎4 對整體人類社會而言宗教有何獨特作用(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帶領學生反思)1 教師著學生思考其匯報內容與宗教有何關係在黑板寫出

「倫理議題」 「宗教」 2 記錄學生提及的關係詞例如支持引申衍生反饋指導helliphellip 3 結合學生的答案向學生指出

A 宗教是道德的其中一根支柱宗教會滲透在文學風俗文化 法律之中成為塑造道德的力量 宗教並非道德的唯一來源例 如從哲學的角度思考自殺是不道德的因為自殺的人將自己(人)貶為解決另一問題的工具手段

B 我們不一定要先信奉宗教才可以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但是宗教 及其相關倫理為理解及應對人類社會的挑戰提供了獨特的向度

4 詢問學生該向度有何獨特之處(宗教主要關心甚麼問題) A 宗教關心「價值」「終極意義」及「生命的尊嚴」

5 教師詢問學生如果足球比賽沒有規則會怎樣

A 學生作答後追問如果沒有道德會怎樣

B 有人認為就算証明了沒有天堂地獄考慮到其他現世後果如法律 制裁多數人也不會打家劫舍

C 但亦有學者相反意見認為一旦沒有了道德及宗教罪案率或會 3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34: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上升失去道德約束的人會因僥倖心理而犯案

D 再問學生傾向相信哪個猜測 E 社會上的基本規條為人提供安全感秩序感公平感這些都使

社會更易運作F 向學生說明宗教所傳遞的價值觀念或有助社會在十字路口作抉擇

在某些一時未能解決的議題面前正如情境四的例子 從某些人 的角度看宗教是拖慢社會進步的力量但對另一些人來說 宗 教的正面作用在於放慢或煞停人類社會還未準備好去接受的新科技

3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35: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第四課宗教為人類帶來衝突還是福祉

41 宗教與人類的恩恩怨怨411 請先用 3 分鐘在工作紙上個別作答然後全體站立對答案錯了一題

就要坐下看誰最後仍站立不倒1 哥白尼(Nicolas Copernicus)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非)

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是非)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功能

(是非)

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籲

(是非)

5 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非)

6 塔利班(Taliban)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

(是非)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宗教

(是非)

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非)

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是非)

10 印度聖雄甘地(Mohandas Gandhi)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那教(Jainism)

(是非)

3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36: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參考答案)1 哥白尼( Nicolas Copernicus ) 相信太陽才是世界的中 心與中世紀相信地球中心說的教會發生激烈衝突

是2 本港的打小人習俗在中秋節達到頂峰 非 ( 三月 ) 3 長洲太平清醮的飄色六巡遊及搶包山活動有凝聚社會的 功能

是4 教宗曾代表天主教會向國際社會發出和平及環保的呼 籲

是(2015 年 )

5 德蘭修女( M other Teresa )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是6 塔利班( Taliban )不理各國反對用炸藥及火炮毀滅世

上最高的石建佛像那兩座佛像是世界文化遺產是

7 在中東長年衝突的以色列人及巴勒斯坦人雙方各信不同 宗教

是8 香港政府早年財力有限無力照顧急遽增加的人口有 賴宗教及慈善組織開辦學校醫院社區服務中心

是9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義均反對飲酒 非

( 只反對酗

酒 ) 10 印度聖雄甘地( Mohandas Gandhi )的反暴力思想源自耆 那教( Jainism )

是( 一種極度

反對殺生的宗教 )

412 由教師以口頭問答形式作小結1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理由造成紛爭的事例稍加解釋2 從以上找出兩項因宗教啟迪促進和平的事例稍加解釋3 你認為除了宗教因素還有甚麼其他原因導致紛爭或和平嗎 稍加解釋

(人類亦常為政治 權力 財富紛爭 (7) 為社會 人道 環保呼籲和平 (854) )

3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37: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 宗教與和平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去理解和平消極的角度和積極的角度從消極的角度看和平就是沒有戰爭及衝突的平靜狀態從積極的角度看和平不單是表面沒有戰爭和衝突更是因為在深層次有公義和平等所以不需要衝突和戰爭去尋求公義或達至平等至於怎樣才能夠好好地處理衝突達至和平(無論是消極的抑或是積極的)說話技巧很重要協商技巧也大派用場但如果沒有價值觀念作為基石這些技巧或會流於表面所達至的和平亦未必會持久穩固怎樣才能達至個人內在和平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國與國之間的和平世界各大宗教均有其精湛的教誨這些教誨承載了極為重要的價值觀念包括尊重包容憐憫寬恕重新修和helliphellip所展現的形式亦很多樣化例如有經典故事詩歌美術作品建築helliphellip很多時候這些價值觀念德性甚至滲入了非宗教類作品影響更多沒有信奉任何宗教的人在以下環節你會讀到法國大文豪雨果的悲慘世界中的一段小故事悲慘世界是小說不是宗教典籍但這個故事道出了一項各大宗教傳統均予以肯定的德性寬恕

3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38: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21 主教的銀燭台細讀以下故事然後討論問題(可以按情況改為短劇或在網上觀賞短片〔以「悲慘世界」「偷主教銀飾」 為關鍵字搜尋影片〕)

  很久以前在法國的一個小鎮裡有一位仁慈的老主教他樂善好施從不讓找上門的窮人或乞丐空手而回  有一日鎮上來了一位潦倒的異鄉人他身形魁梧但衣衫襤褸明顯飽歷滄桑他的眼神充滿鬱結及不安鎮上的人一接眼就對這個陌生人提高防備沒有旅館肯接待他最後一名婦人做好心介紹他去找仁慈的老主教  老主教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窮人包括他的薪水和住所自己省吃儉用住簡陋的房子只有一樣東西是主教沒辦法割捨的就是吃飯用的銀器  主教收留了這個異鄉人給他吃給他住這個異鄉人名叫尚萬強 Jean

Valjean因偷麵包被囚在慘無人道的監牢達十九年之久剛過了十九年牢獄生涯的尚萬強第一次有機會睡在被褥上但他無法入睡主教的友善讓他太意外了他想起他這十九年來受到的對待他恨極了這個社會於是他起身偷走了主教的銀器連夜逃亡不幸他還是被警察抓回來押到主教面前想不到主教說「請你們放了他吧銀器是我給他的」他轉身向尚萬強說「你走得太匆忙忘了這對銀燭台」  警察走了之後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

 3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39: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主教收留了這個尚萬強並給他吃給他住   主教對尚萬強說「不要忘記永遠不要忘記你拿了

這些銀器從此做一個誠實的人」422 小組討論1 尚萬強為何會偷主教的銀器舉出兩個原因出於貪念(典當銀器能解決自己的拮据的處境)或報復(因偷竊而被重判十九年徒刑)

2 你認為尚萬強人贓並獲被警察抓回主教面前的心理狀態是怎樣的羞愧(有負主教接濟之恩)害怕(或再面對多年牢獄)

3 主教為什麼要替尚萬強隱瞞(原諒他 解救他hellip+解釋) 4 你認為如果尚萬強再被抓進監獄他對這個世界有何看法學生自由作答

( 失望憤怒 )

5 從故事所見你認寬恕與和平有何關係寬恕有助帶來真正的和平+解釋6 有人說有宗教信仰的人或會更易寬恕人背後有何假設 學生自由作答

如曾經因自己過錯而獲寬恕的人會更有同理心明白人的弱點寬恕的重要性hellip

7 寬恕怎樣才不會被濫用學生自由作答8 寬恕與縱容有何分別學生自由作答如寬恕會同時考慮怎樣才能幫助犯錯的人重回正軌如故事中的主教考慮過尚萬強的處境及對他說做個誠實的人寬恕不代表完全不用為過失負上責任很多時會以有建設性的形式彌補過犯負上責任不代表一定會得到寬恕著學生思考相關例子縱容只考慮短期或狹隘的個人利益討好對方 沒有從根本解決問題長遠 會犧牲犯過者及旁人的利益如對縱容貪污會毀了香港

3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40: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 動人的真人真事

431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 100 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 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 150 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4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41: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2015 年 12月 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8

遇襲巴士載近百人幸有穆斯林乘客挺身保護車上一眾基督徒乘客免遭武裝分子屠戮(網上圖片9)

救援人員把一名男傷者送院救治(網上圖片10)

432 反思及討論1) 找出新聞中提及的兩個宗教據你從日常新聞所得的印象這兩個宗教的信徒的關係如何 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在世界各地均頗多衝突尤其在北非及中東地區

8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明報》2015 年 12月 23日(星期三)檢索httpnewsmingpaocompnsdailynewsweb_tcarticle20151223s0001414508069483789 同註 810 同註 8

4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42: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2) 找出事件中的暴力元素(物件行動說話) 槍 施襲伏擊處決 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

找出事件中促進和平的元素(物件行動說話)bull 借給基督徒女性的頭巾幫助眾人躲避的袋子 bull 車上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又拒絕下車 bull 「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

教分開」3) 以事件為例為甚麼宗教對某些人來說是動武的原因對某些人來說卻不然

學生自由作答如利益考慮極端地理解信仰內容形成盲點理性被仇恨壓倒hellip或不動武珍視和平重於利益理性壓倒仇恨開明地理解信仰內容hellip

4) 你認為怎樣才能促進消極的和平怎樣才能促進積極的和平兩者的優次如何兩者的關係如何你所認識的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

促進消極的和平和談協商談判利益交換hellip促進積極的和平交流理解寬恕賠償教育兩者的優次如何自由作答+解釋 如短期而言長期而言hellip兩者的關係如何是不是缺一不可會互相加強還是削弱宗教在其中可以有何角色作中間人促進對話提供對話平台提供價值觀念的指導

4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43: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433 各宗教對「和平」的看法請學生細讀及選出自己最欣賞的一句與鄰座分享怎樣產生共鳴怎樣實踐印度 教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 -h im sa ) 是瑜伽式的美德佛教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猶太教為了和平你可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基督宗教締造和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他們要稱為天主的子女為義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聖經》( 思高版)瑪竇福音 59-10

伊斯蘭教「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道教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淡泊才好儒家思想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middot子路》

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44: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34 結語宗教和倫理對人類的重要性全球倫理推動者漢斯孔恩教授(Prof Hans Kuumlng)畢生研究宗教他承認宗教有黑暗的一面即使是今天宗教對世界上的許多衝突還經常起著災難性的影響作用但他亦深信宗教光明的一面能促進和平與諒解為世人提供倫理標準及個人規範的指引

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就沒有國與國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和諧如果沒有全球倫理標準就沒有宗教之間的對話如果沒有全球倫理地球將無以存活

4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45: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5 世界宗教巡禮(一)5 1 猶太教《聖經》將 猶 太 人描述 為 上帝的選民然而虔誠的 猶 太 教徒不 會傲慢或感到優越因為這是 一種特 別 的義務即遵守上帝的規定遵守上帝授予的《十誡》及希伯來文 的《律法書》當然 猶 太 人神聖的律法並非自始就定下來的 以色列以外的民族也存有 基 本 的 人 文戒律 不 同 的 是 現 在 的 人 文戒律被置於唯一 和 同 一個 上帝的 主宰之 下 以色列的律法 不 是 一般的戒律 如「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而是「我是 主宰你的 上帝你不 應殺生 說謊偷盜 通姦」在早期 這些戒律被概 要速寫成「十言」( De ca l ogue ) 基 督 教也加以引用 伊 斯蘭教 的《古蘭經》亦有 類似的戒律這些戒律構成了這三 個 以先知 為 主 的 宗 教 的 共 同 基 本 倫 理 基礎 基 於對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以色列的十言或《十誡》 是 猶 太 人留給世 人 的偉大 精神遺產猶 太 教 是 基 於 一 個 上帝的 信 仰 上帝把在埃及 的 以色列人從奴隸生活中 釋放出來一 一 在摩西的 領導下 以色列人 在西奈山上獲授 上帝的 教導即《律法書》希伯來聖經最早的 部 分 內 容 可追溯至公元前 10 世紀被稱為《塔納赫》( Tanak ) 由 三 部經書的聲母組成的名稱即《律法書》( Torah ) 《先知書》( Ne b i rsquom ) 和《智慧書》( Ke tub im ) 基督 教徒則稱之 為《舊約 全書》 以 區 別《新約 全書》

4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46: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公元二世紀以 後 權威性 學 者撰寫了 大量豐富的 宗 教 論 述 包括行 為規念 的書籍《塔木德》全 球 大 約 有 1400 萬猶 太 人 主 要流派有正統派保守派革新派及自由派猶 太 教 大 部 分 猶 太 人居住在 以色列和北美 在希特勒統治的德國納粹時代 有 600 萬名歐洲猶 太 人 在 大屠殺( 1933 年 至 1945 年 )中慘遭殺害

 

46

《十誡》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除了我以外你不 可 有 別 的神不 可 為自己雕刻偶像不 可妄稱耶和華你神的名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當孝敬父母不 可殺人 不 可姦淫不 可偷盜不 可 作假見證陷害人 不 可貪戀人 的房屋也不 可貪戀人 的妻子僕婢牛驢並他一切所有 的 (《出埃及記 20 1 -21》)  

就 要禁止舌頭不 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要離惡行善尋求 和睦 一心追趕(《詩篇 34 13 -15》)

不 可報仇也不 可埋怨你本國的子民卻要愛人 如己(《利未記 19 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47: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7

當一 個 人 在 上帝面前受審判時 他被問的 第 一 個問題不 是「你已信奉上帝了嗎」或「你已進行祈禱及奉行戒律了嗎」而是「你是 否已經在 各 方 面 誠實和 真誠地 對待你的鄰居了嗎」(《塔木德 31a》)

我必 照他們的 行 為待他們 按他們應得的審判他們他們就 知 道我是耶和華(《以西結 7 27》)

世 人啊耶和華已指示你何 為善他向你所 要 的 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 與你的神同 行 (《彌迦書 6 8》)

世 界 的 三 大支柱是 公正 真 理 及 和平(《塔木德》)

真 理 就 是 上帝的印章(《塔木德 1 18》)

為 了 和平你可 以修改某一項宣示(《塔木德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48: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48

耶和華啊誰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 是 行 為正直 作事公義心裏說實話的 人 helliphellip他發 了誓雖然自己吃虧也不更改他不放債取利不受賄賂以害無辜行這些事的 人 必永不動搖(《詩篇 15 1 -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49: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二)

52 基督宗教   基督宗教是全球信眾最多的宗教基督宗教自創立開始即強調宣教先從西亞的巴勒斯坦傳到歐洲後又傳播到世界各地基督宗教最早於唐代已踏足中國其時稱為景教據《大英百科全書》統計2003 年全球信仰基督宗教人數約為二十億佔世界人口的 32  耶穌為基督宗教的創始人今天世界通用的公元元年就是紀念耶穌誕生之年但學者一般認為耶穌其實是在公元前六年至公元前四年期間出生於巴勒斯坦加利利的一個木匠之家耶穌約在離世前的一至兩年開始傳道工作此前的生平我們知之甚少他宣揚上帝之國已開始降臨世上意思是上帝要改造這個世界所以人要悔改改變生活方式他又行了許多治病和驅鬼的神蹟作為說明上帝之國降臨的徵兆耶穌勸導人要全心全意愛上帝又要愛人如己以寬恕平等與和平的態度相待他又以實際行動關心貧窮被欺壓被輕視的人常與他們為伴又經常批評宗教和政治領袖的虛偽表現最後耶穌和他的追隨者在逾越節前進了耶路撒冷城可能因為他的言論和行動耶穌被猶太宗教領袖和羅馬的統治者遞補並以釘十字架的方式處死了  根據《聖經》福音書的記載耶穌的門徒在他死後的第三天發現他的遺體已不在墳墓於是他們相信耶穌已復活戰勝了死亡門徒確信耶穌就是猶太人期盼已久的「彌賽亞」(Messiah)就是上帝差遣來復興以色列國的君王只是他們領會到耶穌不是要來推翻羅馬人的統治而是要以犧牲的方式為人類帶來救贖這就是耶穌的福音是上帝給人的好消息  耶穌在世時他的門徒主要為猶太人耶穌死後福音傳到猶太以外的外邦民族希臘文的「基督」是彌賽亞的意思而信仰耶穌福音的外邦信徒是首先被稱為基督徒的使徒保羅對基督宗教向外邦人的傳播有重要的影響他努力向外邦人傳揚福音更提出外邦信徒無須遵守猶太人的禮儀規範門徒彼得和雅各等領袖最終接受了保羅的觀點基督宗教也漸漸離開猶太教吸引了不同種族階級性別和年齡的信眾

49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50: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基督宗教形成的首二三百年信徒經常因為拒絕向羅馬皇帝作崇拜禮儀而受到殘酷的迫害然而殉道者的勇氣得到民眾的欽佩加上信徒強調以愛相待關係密切所以迫害沒有阻止人信仰這個宗教公元四世紀初羅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改信基督宗教終止了對基督徒的迫害讓基督宗教成為合法的宗教君士坦丁更召開會議制定了《尼西亞信經》(Nicene Creed)確立了正統基督宗教教義自此基督宗教便成了羅馬帝國及後來的西方世界的主要宗教信仰  在過去二千年間基督宗教因為教義的分歧教制的差異及政治的影響經歷了兩次重大的分裂公元十一世紀基督宗教分裂成以羅馬為首的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 Church)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的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前者主要涵蓋西歐後者則涵蓋希臘俄羅斯和部分東歐地區公元十五十六世紀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及約翰加爾文(John Calvin)等改革者提倡教會要全面革新他們的宗教改革運動影響遍及整個西歐新的群體從羅馬天主教分離出來再經分裂和發展成為今天的路德會公理會長老會聖公會循道會浸信會等等基督新教宗派(Protestant

denominations)  不同的基督宗教宗派都相信上帝是三位一體的有聖父聖子聖靈三個不同位格(persons)意思是上帝可以以三種不同的方式讓人經驗得到上帝是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創造了美好的世界人更是擁有上帝的形象能反映上帝的本性和能力可是人卻無法保持良善反而常常做出惡事這是因為人內心的罪性(sin)使人與上帝分離聖子耶穌降生世上最後犧牲自己是為了召喚人悔改回復與上帝的關係並且彼此以愛相待耶穌的復活讓人明白到即使愛和善良或會在短時間內遭到打擊但最終真理和正義都要獲勝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基督徒之中引領教會在世界實踐耶穌基督的使命又在基督徒內心指導他們依循耶穌的教訓生活基督宗教認為人無力自救耶穌基督的救贖是上帝主動賜予人的恩典人應以信心接受基督宗教提出耶穌基督於末日會再臨人間那時所有人都要接受上帝的審判  耶穌沒有留下著作他的生平及教導由後人記錄及編寫成為《新約聖經》的四本福音書《新約聖經》還收錄了早期教會信徒事蹟的記載及彼得和保

5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51: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羅等等信徒領袖寫給各個教會的書信然而今天的《新約經》的內容要直到公元五世紀才得到教會的一致認可此前的早期教會都以猶太《聖經》即今天的《舊約聖經》為唯一的神聖經典基督徒都尊新舊兩約《聖經》為上帝救贖計畫的啟示其中也包含了各種信仰生活的準則  此外各基督宗教宗派持守著不同的聖職制度宗教禮儀和宗教修持天主教東正教和聖公會等維持了由主教會督(bishop)神父牧師(priest)及執事會吏(deacon)組成的三級神職人員制度天主教會更稱羅馬主教為教宗(the Pope)尊之為天主教會的最高領袖新教教會則普遍只保留牧師之聖職  天主教堅持聖洗堅振修和(告解)聖體聖事(聖餐)婚配聖秩(按立聖職)病人傅油等七項聖事(sacraments)作為信仰生活的核心多數基督新教則只保留洗禮及聖餐禮兩項作為聖禮歸信基督的人都接受洗禮(baptism)不論以灑水或全身浸入水中的形式進行都象徵歸信者加入了基督教會天主教和聖公會接受嬰兒洗禮領洗的嬰兒成長後再接受堅振禮儀(confirmation)以鞏固信仰  祈禱和崇拜可以說是基督宗教所有宗派都提倡的宗教修持祈禱的對象主要是上帝或是聖父聖子聖靈的其中一位一些天主教徒東正教徒和聖公會信徒也會向聖母馬利亞或聖人祈禱請他們代為向上帝祈求信徒可以唸頌禱文也可以用自己的說話祈禱崇拜的內容主要為祈禱讀經講道及唱頌一些崇拜也包括聖餐禮(如天主教的彌撒)或是特別加入聖洗禮和堅振禮  聖誕節和復活節為基督宗教的兩大節日聖誕節紀念耶穌的誕生西方教會把日期定在西曆十二月二十五日東正教會則是西曆一日七日復活節紀念耶穌的復活日期是在每年三月二十一日後出現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所以每年日子有差異  基督宗教強調實踐愛和公義一些信徒如德蘭修女(Mother Teresa)在世界各地照顧弱勢社群提供各種慈善和服務工作也有像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和南非反種族隔離政策領袖杜圖主教(Bishop

Desmond Tutu)的信徒投身倡導各種社會制度的革新運動推動社會朝更平5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52: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等和公義的方向變革

52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53: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三)

5 3 伊斯蘭教

  伊斯蘭教是人類文明的重要支柱該教的最重要人物是先知穆罕默德(570

-632)穆斯林(伊斯蘭教徒)相信安拉(有譯亞拉)是唯一的主宰並為人類提供了一套倫理和道德原則同時強調普世的正義伊斯蘭教法類似於猶太教和基督教傳統中的十誡但也是一個重視個人信仰和公義行為的宗教  根據伊斯蘭教義在人類不同的歷史階段真主派遣了先知給所有的民族穆斯林是伊斯蘭教的信仰和遵從者他們相信來自伊斯蘭經典中所提到的先知包括一些在聖經中也曾經出現過的先知如亞當諾亞亞伯拉罕以撒以實瑪利雅各摩西大衛所羅門施洗者約翰和耶穌然而他們認為穆罕默德是封印先知他將真主最後的啟示帶到人間穆斯林認為先知穆罕默德是一個凡人並不會像一些基督徒崇拜耶穌基督那樣膜拜他對穆斯林來說《古蘭經》是真主的話語於西元 610-632 年真主透過天使加百利啟示給先知穆罕默德

  對穆斯林而言《古蘭經》的重要性等同於猶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的《聖經》他們認為《古蘭經》是完美且絕對可靠許多穆斯林莊嚴地背誦經文並銘記在心  伊斯蘭的核心概念如下(I) 安拉是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是真主的名字安拉是創造者相信獨一的

安拉是穆斯林信仰和實踐的主要責任與根基(II) 穆罕默德安拉最後的使者他被看作一個普通的人「我只是和你們一

樣的人我所得到的啟示是你們的主是獨一的」(《古蘭經》416)(III) 伊斯蘭阿拉伯文的譯音字意思是服從真主的旨意伊斯蘭是一種由先

知穆罕默德具體實踐的生活方式實踐伊斯蘭的人被稱為穆斯林其教義結合《古蘭經》中的啟示與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

5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54: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IV) 伊斯蘭的五大支柱每個穆斯林有責任履行的功課1 作證(阿拉伯文稱 Shahada)作證真主是獨一的穆罕默德是真主的

使者2 禮拜(阿拉伯文稱 Salat)每天在規定的五個時間內履行3 天課(阿拉伯文稱 Zakat)是每年對窮人義務的捐贈4 封齋(阿拉伯文稱 Sawn)每年齋月白天需要禁食5 朝覲(阿拉伯文稱Hajj)若能力許可一生至少去麥加朝覲一次

  目前全球大約有 15億穆斯林最大的兩個教派分別是遜尼派和什葉派遜尼派佔人口的多數大多數穆斯林生活在亞洲尤其是南亞東南亞和中亞以及中東伊斯蘭也是北非西非和東非當地主要的宗教並且在歐洲和美洲的穆斯林人口數量也逐漸增多《古蘭經》穆斯林相信《古蘭經》來自真主的最後與最終啟示托拉福音和聖經(在《古蘭經》中提到的宰逋爾和引支勒)與《古蘭經》均是出自同源但啟示的時間早於《古蘭經》先知穆罕默德通過天使加百利(吉布利裡)口頭傳授形式從真主那裡獲得《古蘭經》《古蘭經》只有一個版本將不同地區種族和教派的穆斯林聯繫在一起《古蘭經》的語言是阿拉伯語是由高度文學性的詩意散文組合而成同時帶有韻律《古蘭經》的其他語言譯本被看作是對《古蘭經》的詮釋不能稱之為「古蘭經」《古蘭經》的字面意思是背誦《古蘭經》是讓穆斯林背誦而不是著重其印刷的燙金字體與外表封面的美麗裝飾實體的書寫或印刷形式只是幫助那些無法背誦《古蘭經》的穆斯林《古蘭經》有 114章稱為索拉(Surah)這些章節有長有短每章是由「阿亞」(ayat)組合而成「阿亞」的含義是「跡象」而不是英文所翻譯的節

5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55: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verse)每段阿亞是真主對信徒的跡象展現

《古蘭經》的第一章稱為法諦海(開端章)穆斯林每天在禮拜時都要背誦開端章《古蘭經》第一章奉至仁至慈的真主之名一切讚頌全歸真主全世界的主2 至仁至慈的主3 報應日的主4 我們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5 求你引導我們上正路6 這條道路是您祝福的道路7 你所佑助者的路不是受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誤者的路不像其他的經典《古蘭經》的描述方式是非線性的不是由創世故事起始世界末日結尾人們需要知道每個章節的來源經文下降背景以便準確地理解《古蘭經》的訊息從本質上講《古蘭經》的訊息是要讓世人明白他們並不是徒然被創造他們要對自己生活中行為負起責任在《古蘭經》中真主指示他所創造的人類是他在大地上的代理人當時你的主對眾天神說「我必定在大地上設置一個代理人」(《古蘭經 230》)《古蘭經》的啟示經過 23 年形成了簡明易於掌握的章節當先知穆罕穆德需要引導他的信徒之時這些啟示被傳遞給穆罕穆德這就是為什麼《古蘭經》能解決人類的方方面面從崇拜立法再到社會組織《古蘭經》從開端到結尾關心的是人類及他們與造物主的關係以及他們與其他真主被造物之間的關係

5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56: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訊息中的主題

56

慈敏仁慈寬恕慈敏是真主的特性之一真主引領他的被造物保有慈悲之心《古蘭經》每一章(除了第九章)的開端是「奉真主之名至仁至慈的主」

對理智的強調理智和理解是真主對人類的特殊恩賜因此《古蘭經》強調質疑理解與省思在許多場合中《古蘭經》要求人類「難道你沒有思考嗎」《古蘭經》厭惡盲目地跟隨「你不要隨從你所不知道的言行耳目和心靈都是要被審問的」(《古蘭經 1736》)「據真主看來最劣等的動物確是那些裝聾作啞不明真理的人」(《古蘭經 822》)「如果你順從大地上的大多數人那末他們會使你叛離主道他們只憑猜測他們盡說謊話」(《古蘭經 6116》)

保衛心智與知識保護和培育知識是每一個理智穆斯林的責任這是為什麼《古蘭經》禁止酒精和其他麻醉品的消費「通道的人們啊飲酒賭博拜像求籤只是一種穢行只是惡魔的行為故當遠離以便你們成功」(《古蘭經 590》)《古蘭經》鼓勵穆斯林向真主尋求知識的增加「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識」(古蘭經 20114)

鼓勵穆斯林做好事伊斯蘭強調社群之間與社群之外的和諧相處穆斯林透過作好事得到真主的回賜「通道而且行善者將蒙赦宥和重大的報酬」(《古蘭經 35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57: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7

環境保護《古蘭經》提示信仰者真主為我們創造了居住的星球環境和植被是給人類和其他生命的護佑「他為你們以大地為搖籃他為你們在大地上開闢許多道路他從雲中降下雨水而借雨水生產各種植物你們可以吃那些植物可以放牧你們的牲畜對於有理智者此中確有許多跡象」(《古蘭經 2053-54》)真主為你們以地面為居處以天空為房屋他以形象賦予你們而使你們的形象優美他供給你們佳美的食品那是真主你們的主多福哉真主mdashmdash全世界的主(《古蘭經 4064》)古蘭經告訴信仰者他們對地球環境和真主的責任「他(真主)以你們為大地的代治者」(《古蘭經 6165》)「災害因眾人所犯的罪惡而顯現於大陸和海洋以至真主使他們嘗試自己的行為的一點報酬以便他們悔悟」(《古蘭經 3041》)

社區關係互相幫助是建設社群的關鍵《古蘭經》說「至於乞丐你不要喝斥他」(《古蘭經 9310》)

耐心是成功的關鍵如果穆斯林想獲得成功《古蘭經》常常鼓勵他們保有耐心「凡能忍受而加以赦宥者他們的那種行為確是應該決心做的事情」(《古蘭經 424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58: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58

宗教自由真主給人類自由意志有選擇信仰與不信仰的自由因此《古蘭經》禁止強迫他人皈信伊斯蘭教「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通道了難道你要強迫眾人都做信士嗎」(《古蘭經 1099》)「對於宗教絕無強迫」(《古蘭經 2256》)「你必定不能使你所喜愛的人遵循正道真主卻能使他所意欲的人遵循正道他知道誰是遵循正道者」(《古蘭經 2856》)

承認人類多樣與多元性《古蘭經》承認其他信仰團體和他們祈禱的場所「通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真主和末日並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沒有恐懼也不憂愁」(《古蘭經 262》)「要不是真主以世人互相抵抗那麼許多修道院禮拜堂猶太會堂清真寺mdashmdash其中常有人紀念真主之名的建築物mdashmdash必定被人破壞了凡扶助真主的大道者真主必定扶助他」(《古蘭經 2240》)「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古蘭經 491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59: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古蘭經》選讀 (馬堅 譯本)

59

反對暴力不公和腐敗《古蘭經》促進社會公正與和諧「真主是不喜作惡的」(《古蘭經 2205》)「除因復仇或平亂外凡枉殺一人的如殺眾人凡救活一人的如救活眾人」(《古蘭經 532》)

戰爭與和平的原則受到攻擊時穆斯林允許採取自衛行動但不允許主動挑起戰爭「你們當為主道而抵抗進攻你們的人你們不要過份因為真主必定不喜愛過份者」(《古蘭經 2190》)「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並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 (《古蘭經 608》「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應當信賴真主」(《古蘭經 861》)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60: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四)

5 3 印度 教   印度 教 是歐洲人 為印度 人 宗 教而起的名稱實際上 這不 是指單一 個印度 人 宗 教 而是 包括多種宗 教 傳統的綜合體    印度 人 通常稱自己的 宗 教 為「永恆的秩序」 在印度古老的 傳統語言一 一梵文 中 他們的 宗 教被稱為「永恆的 法規」( S ana ta na

dha rma ) 法規的 中心思 想決定一切它意味著秩序 規則義務   印度 教 中 的秩序並不 是 法律意義上 的秩序 而是支配所 有 生命和包含一切的宇宙秩序 所 有男女 不 論種姓或 階級 都 必 須遵守    法規是 一種從一開始便存在 的 基 本秩序 就 如澳洲的土著社群中已經發 現 一些類似的 基 本 倫 理    印度 教 不 以 信條 教義或正統信 仰 為首要 也沒有正式的 教義權威它是 關 於正確行 為 以 及恰當的儀軌與 禮 節 這些都 是構成印度 教的 要素   印度 教也不 以 特定的權利為 要 它關 注 的 是 個 人 的神聖使命 及我們對家庭 社 會 神和眾神的義務印度 教徒一 生 都 以「梵我合一」( Moks ha ) 為 生存目 標 以 各種的形式修行 但求超脫生死輪迴    大 部 分印度 教 教徒只信 仰 一 個超然存在「梵」 是 至高無 上 的統一 體 及 最高精神但他們也會根據自己選擇的 方式崇拜神的化身 例如濕婆毗濕奴黑天或羅摩   印度 教 教徒深信 人 的靈魂是永恆的 與 世 界原始的 基礎及依循「業力」( ka rma ) 的 法則一樣業力說明 是指人 在輪迴( S ams a ra )中今生 的 景況是被前生 行 為 影 響 而今生 的 所 作 所 為又會 影 響來生     四 本《吠陀》專書是印度 教 教徒的古典神聖經文 但《摩訶婆羅

6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61: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多》史詩中 的 一 部 分 即《薄伽梵歌》這部書也是非常普及 的 全 球有超過十億名印度 教 教徒大 部 分居住在印度 一 個印度 教 徒 人 生中四 個典型的追求

1 致 力 於感官上 的美好與 歡愉( kama )2 致 力 於達致物質豐裕之事( a r tha )3 致 力 於公正和美德( dha rma )4 致 力 於從生死輪迴與再重生 中獲得解放與救贖( moks ha )

人 類七項 現代社 會 的罪惡1 無原則之 政治2 無 道德之商業3 未經努力獲取的財富4 無 個 性 的 教 育5 無 人 文 價 值 之科學6 無良知 的享樂7 無奉獻的 宗 教(《聖雄甘地 的 語 錄》 )

瑜伽式 的美德

61

bull 非暴力 非破壞性 ( a-h im sa )bull 真誠( sa t ya )bull 不偷竊( a- s t eya )bull 貞忠 不起色心( brahm achar ya )bull 克制貪念 ( a-par i g raha )(《波怛闍利語 錄》)

bull 我將 為您帶來心與 思 想 的 結合以 及 不再憎恨的自由 bull 互愛對 方 如舐犢般情深bull 讓兒子忠 於父親 與母親同心bull 讓兄弟姐妹間 不 相互憎恨在 一 致 共 同 的 目 標 下 說出您友愛的話語

(《阿闥婆吠陀 3 30》)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62: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62

bull 每 一 個 人 應愉快地把真話說出來bull 每 一 個 人 不該以令人 不悅的 方式說出 真話 或因喜歡而說出謊言這就 是永恆的 法則

(《摩奴法典 4 138》)

bull 真 理 克己禁欲慷慨非暴力 堅守美德--這些都 是成功的 方 法 而並非社 會等級或家庭背 景

(《摩訶婆羅多》)

bull 每 一 個 人 都 不 應奪走原屬 別 人 的 東西那是永恆的責任 (《摩訶婆羅多》)

bull 黑天反對 通過不負責任 的 方式來積累財富 及 在損害社 會 的情況下囤積商品以賺取不正當的利潤

(《薄伽梵歌 3 13》)

bull 不偏不倚保持 中立 有 如平衡之天平是智者 的光彩

(《採自蒂魯古拉爾 11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63: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五)

55 佛教  佛教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的太子悉達多(覺悟後被尊稱為「釋迦牟尼佛」)在西元前六世紀建立並約於東漢時傳入中國與中國文化及社會進行一番互動之後成為中國佛教或稱為「漢傳佛教」  「佛陀」(Buddha)意思是覺悟的人悉達多太子在 29歲那年在外出巡遊時巧遇老人病人死者和修行者深感人間生老病死的苦惱經常在樹下沉思但是不得離苦之道於是在 29歲時的某個月夜乘白馬出家修道他開始遍訪名師後在苦行林中苦修六年忍受飢餓之苦35歲時意識到苦行無法達到解脫轉而前往菩提伽耶接受了牧羊女乳糜供養後在菩提樹下禪定四十九日觀察到世間一切都是由因(主因)緣(輔助條件)和合而產生的明白到萬物皆沒有一個獨立常存的實體 +到諸法緣起性空的道理且戰勝天魔的威脅誘惑最後悟道而成為佛陀世人稱他為「釋迦牟尼佛」佛陀在覺悟之後對眾人宣揚他所發現的真理內容主要是指出眾生應學習佛法明白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之中受著業報和煩惱的束縛而極為痛苦要脫離這些困擾就應從「緣起法」入手明白世間一切都是由主因及其他輔助條件和合而成既然萬事萬物並無獨立常存的實體人就應放下對自我及一切外物的執著最終超越生死輪迴為了令眾生得解脫佛陀宣講了「八正道」即八條通往滅苦之道

正見 以佛陀所說「四聖諦」和「緣起法」作為依據去理解事物的真相即那就是離開個人主觀偏見和慾望而直接了解事物的本來面目從而明白一切自因緣而生不必生起執著之心

正思維是那些符合真實並能為自己和他人帶來安樂遠離煩惱的見解和道理亦即無貪欲瞋恨愚癡的思維

正語 是指由正見和正思維的引導從而不說無聊或會傷害別人的說話並說一些切合時宜符合事實符合佛理帶來安樂和有用的言語

正業 是符合正見和正思維的行為即不殺不盜不淫不妄不貪不6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64: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瞋不癡

正命 是指符合國家法律和佛教戒律的謀生方式例如不應從事殺生以及販賣武器人口煙酒毒品色情等事業

正精進即能夠勤奮努力修行使善法及善念萌生和滋長惡法得以消滅正念 能夠專心一致地去觀察和了解身體感受情緒和心智的活動並以

無常苦無我的角度去觀照身心以斷除心中的渴愛和依戀確立正見

正定 是指與正見正思維正念相應而專注於一處的心靈狀態  如果我們能依八正道的精神把佛法實踐到現實生活中一切行為便不會因外境誘惑等邪見而出偏差  佛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大藏經》是一大型叢書是以「經」(佛所說的教法)「律」(約束佛弟子言行的戒律)「論」(解釋佛經的著作)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大藏經」一詞不曾見於印度或中國最早期之記載於中國南北朝時代僅有「一切眾藏經典」「一切經藏」等稱呼直至隋唐之後才有「大藏經」之稱當時是指由朝廷欽定支持下由僧人編纂而成集之一切佛經中國的《大藏經》有多個版本如乾隆藏嘉興藏等而世界上現存的《大藏經》按文字的不同可分為漢文藏文巴利文三大體系  現代佛教可分為南傳佛教與北傳佛教兩大傳承北傳佛教又可分為漢傳佛教(包括在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地傳播的佛教)與藏傳佛教南傳佛教大致上就是上座部佛教(主要是包括在泰國緬甸斯里蘭卡等地傳播的佛教)各傳承在佛教的根本教義大致相同在修行特色上與一些理論上則有不同的特色  佛教男性出家信徒稱為「比丘」女性則稱為「比丘尼」漢傳佛教的出家人生活除了以佛陀所制定的戒律為規範之外也同時要遵守漢土祖師所制定的規矩當中包括以素食行持來修習慈悲心多以靜坐的方式來修習禪定以去除妄念等  在漢傳佛教之中不論是出家僧侶或是在家信徒大都是淨土宗或禪宗的

6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65: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徒眾禪宗認為佛陀在經典言教以外另傳授了一種以心傳心心心相印的法門這個法門如《六祖壇經》所云頓教「此法門是最上乘是大智人說是為上根人說」的由於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只因心性迷悟程度不同而有分別若有大善知識開示指導人人都必能自見本有的佛性即「見性成佛」禪宗以「但用此心直了成佛」為修行要旨強調「念念自淨其心自修其行見自己法身見自心佛」  淨土宗則強調修行應依靠佛菩薩的慈悲度眾生宏願求生他方佛淨土(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淨土的修持方法主要包括念佛和行善積福等  漢傳佛教的僧服有別於傳統印度僧服採用不露出肩膀類似唐朝服裝的樣式以適應漢土的民風和氣候  佛教的節日最為人熟識的莫過於每年農曆的四月初八日的佛誕(又稱為浴佛節)是紀念佛陀降生人間的日子當日信眾會以香花美草粉飾花亭在亭中放置一個太子誕生像並備有香湯供信徒灌洗太子像這個節日有著多重的意義一是紀念佛陀偉大濟世渡生的精神出家成道乃至涅槃苦口婆心說無量法門浴佛是用以報答佛恩二是淨除煩惱希望浴佛功德能令人人都能洗去心中垢污執著煩惱不如意事等使人身心清涼自在把佛陀慈悲精神落實在行動上使每個人都有慈悲觀念三是淨化社會覺世導民是為浴佛的真意義佛教信徒都會借浴佛發菩提心共沾佛光  香港有不少佛教團體例如香港佛教聯合會(佛聯會)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青年協會等而其中以香港佛教聯合會最具規模和有代表性佛聯會由僧侶和佛教徒在 1945 年成立自此成為香港佛教的重要組織六十多年來佛聯會開辦了三十多所學校開設多間老人院和醫院等積極參與社會福利事務1998 年佛聯會成功爭取佛誕成為公眾假期其他佛教團體每年都為孝子賢孫舉辦超薦先亡的清明法會在佛誕主辦大型的慶祝會及其他弘法活動令佛教的教義在人間實踐  其他佛教寺院亦積極參與文化及社會服務之工作如志蓮淨苑及寶蓮禪寺等等志蓮淨苑是於 1934 年由葦庵法師等人創立1989 年重建並於 1998 年一月六日落成開光總面積三萬多平方公尺除了宗教事務之外亦提供安老

6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66: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及教育等服務由志蓮淨苑管理的南蓮園池是一座戶外的佛教園林為中國及佛教文化的推動擔當重要角色大嶼山的寶蓮禪寺最初名為大茅蓬1906 年由來自江蘇的大悅紀修及悅明三位法師創立1976 年籌建天壇大佛大佛於1993 年建成開光每年到訪的遊客和信徒以十萬計是香港其中一處地標除了在香港服務寶蓮禪在內地貧困山區已助建 260多所希望學校由此可見香港佛教的發展不但多元並且與社會息息相關

66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得多而是因為他計較得少」(證嚴法師)

「感恩他人就是美化自己」(證嚴法師)

「當你說一些傷害人的話當你作一些傷害人的事自己就會越來越憤怒被你傷害的人感到難受就會同樣地說一些話做一些事來減低自己的痛苦就這樣人與人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深」(一行禪師)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67: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六)

56 道教一 歷史與信仰實踐

道教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本土宗教初期有組織的教團形成於東漢年間(公元 25 年至 220 年)「道」是道教信仰的根本核心許多道教教義亦是以理解及依循「道」的法則為基礎道教與其他宗教不同並不是由某一人在短時間內創立而是經歷了漫長的歷史在眾多神明的啟示及教導之下由歷代道教徒根據仙真與高道的指引實踐創立而成道教包含了神仙信仰道家哲學身體修煉與及多樣的儀式傳統等不同的宗教內涵

道教的經典彙編而成為《道藏》它是一套大型叢書收錄各種經典及儀式書籍在歷代帝王的支持下由道士編纂而成「道」和「德」是道教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教認為「道」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德」則是「道」的法則體現以及在人類社會中的道德行為規範

道教是多神信仰認為先天神明是由世界的本源「道」的炁(氣)衍化出來故有謂「一炁化三清」「三清」是道教中地位最崇高的三位神明祂們是元始天尊靈寶天尊及道德天尊另外道教還追求個人的修行與轉化認為人經過嚴格的修行後能夠證道成「仙」獲得不朽的存在由此發展出來的養生及煉丹技術亦是道教的珍貴傳統並推進了中醫學及氣功的發展歷史上廣為人知的仙人有呂洞賓黃大仙及八仙等

道教的發展並不局限於中國在韓國日本歐洲及美洲等地也開始普及道教重視養生及自然的倫理思想深受西方人士關注西方學者對道教的研究與興趣也極為濃厚英國漢學家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就是對道教研究頗有成就的當代西方的漢學家道教的核心經典《道德經》亦有多種外國語言的翻譯本

6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68: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二 節誕與儀式 道教關注人對神明的崇敬及聯繫許多道教節日都是各種神明仙真的誕辰或得道成仙的日子例如道教徒以農曆二月十五日為道祖太上老君的誕辰日自 2013 年起香港特區政府認許將每年三月份第二個星期日定為「道教日」以表示對道教的重視其他著名仙真的誕辰還包括農曆四月十四日的呂洞賓誕辰及農曆正月十九日的丘處機誕辰 道教對人的生死關懷十分重視認為神明會管轄人的壽夭禍福當代社會較為流行的是道教太歲信仰太歲是指六十位掌管人流年運程的神明祂們與中國傳統六十年為一循環的干支紀年互相對應每一年都有一位太歲神會司掌相應年份的流年是為「值年太歲」每逢農曆新年不少華人都會前往道觀廟宇禮拜太歲神以祈求新一年的福佑 此外道教相信死後生命的存在認為人身故後仍會在死後世界繼續另一段的人生旅程不論是有血緣紐帶的祖先還是孤苦的亡者道教都會一律重視關懷農曆七月十五日是道教的中元節許多道教團體都會在這段時期舉辦中元法會通過施行度亡儀式為善信的祖先及無祀孤魂薦度超生期望他們在下一世得享更美好的生命三 思想與倫理圍繞著對「道」的啟悟及理解道教發展出一套獨特的哲學及倫理思想

老子的《道德經》與莊子的《南華真經》是道教思想倫理最重要的典籍提倡順應自然與達致和平當中主要的理念包括「道法自然」「尊道貴生」「無為不爭」1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想來自《道德經》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是指「道」與天地萬物並主而共存「道」為世間效法的對象而「自然」是「道」的其中一項特質《道德經》中的「自然」是指自然而然的意思萬物能夠依循其自身的法則發展按事物本來的面貌去對待事物少加人為干涉或控制推及到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亦可以理解為人是自然世界的一部份要尊重自然界已有的平衡故此有

68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69: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責任保護環境以滋養萬物

2 尊道貴生道教尊重他人生命及萬物的生存權利《道德經》極力宣揚反對戰爭的思想認為戰爭不僅帶來人命傷亡及破壞亦不合於道道教提倡行善抑惡當中包括少私寡欲仁慈儉讓簡約檢樸孝敬長輩等倫理思想由於道教主張積德成仙因此有道德的行為被認為是對健康以及成仙十分重要只有行善積德才能保證修行的效果

3 無為不爭「無為」並不是指無所作為而是指要順應自然不作無必要或多餘的人為之事《道德經》以水為比喻提到道德最高的境界就像水它柔弱不爭但能夠善利萬物故此《道德經》亦教導我們「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人們行事應該只可利益於他人不可害人有所作為而不與人爭

四 道教經文節錄賞析

69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意譯最高的善就如水水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爭名奪利水居眾人所厭惡的卑下污濁位置所以水最接近於「道」上善之人總是把個人居於眾人之下思想清明深邃施惠萬物言談恪守信用從政善於治理辦事善於發揮特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萬事無爭因此不會召來責難也沒有過失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70: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0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經》第九章)意譯金銀寶玉藏了滿屋無法長期守護富貴而驕縱那是讓自己迷失在罪咎之中功成名遂之時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意譯太多的視覺享受會令人目盲太多的聽覺享受會令人耳聾太多的味覺享受會令人喪失味覺馳騁打獵會令人心發狂身懷寶物會令人行走不便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意譯兵器是不祥的東西不是君子的東西不得已才使用它應該以心存平靜與淡泊才好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道德經》第四十二章)意譯「道」衍生出世間萬物萬物包裹在陰陽二氣之中互相調和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71: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1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道德經》第四十九章)意譯聖人以民心為己心無所厚薄有本事的人與沒有本事的人亦會一視同仁所以能夠發揮他們的長處可信任的人與不可信任的人亦都一視同仁所以能夠得到他們的信任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第五十四章)意譯修道於自身其德才純真修道於家族其德才充裕修道於鄉里其德永綿延修道於邦國其德才豐厚修道於天下其德才廣被

夫大道不稱大辯不言大仁不仁大廉不嗛大勇不忮(《南華真經齊物論》)意譯大道是不可名稱的了不起的爭辯是不可言說的大仁是無所偏愛的大廉是不遜讓的大勇是不傷害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南華真經養生主》)意譯順著自然的理路為常法就可以保護身體可以保全天性可以奉養雙親可以盡享天年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72: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72

且夫乘物以遊心託不得已以養中至矣(《南華真經人間世》)意譯心神任隨外物的變化而悠遊自適寄託於順任自然而保養自己的心性這就是最好的了

夫聖人之治也治外乎 正而後行確乎能其事者而已矣(《南華真經應帝王》)意譯聖人治理天下是用法度繩之於外嗎聖人是先正自己的性命而後感化他人任人各盡所能就是了

夫以利合者迫窮禍患害相棄也以天屬者迫窮禍患害相收也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南華真經山木》)意譯那些因為利益而結合在一起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就會互相拋棄那些因為天性相結合的在遭遇窮困災難時會互相收容互相收容與相互拋棄相差甚遠君子之間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之間的交往甘甜如酒君子平淡而相親小人甘美而易斷絕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73: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七)

57 香港的民間宗教中國的民間宗教是一個多神的體系香港的民間宗教也是如此這個體系

裡有種類繁多的神祇人們相信各個神祇分別主理人類世俗生活的不同方面他們甚至認為各個神祇就像一套官僚體制下的不同官員香港民間宗教的形成與香港特定的歷史地理環境以及居民遷徙等因素都有密切關係各地族群在各自的歷史社會背景下不斷接納或放棄某些神祇成員發展一套他們 獨有的神祇系統同時信眾也按照各自的需要以及他們所理解的神祇能力選擇崇拜某些神祇不同社會群體也會在這些充滿差異的民間宗教系統上建立他們的民間社會組織民間宗教最大的特點在於它來自普通民眾既不屬官方宗教也不在國

家意識形態之內民間宗教是地方宗教往往深具地域和氏族色彩民間宗教屬於地方文化為民眾提供文化創造的空間民眾供奉神祇主要為求自身利益諸如病痛求痊癒事業求發達考試求成功工作求順利生意求賺錢等等少有對來世的關注民間宗教也常常與迷信巫術等行為扯上關係除了功利目的民間宗教在倫常方面也發揮作用例如倡導人們行善濟難促進人際的和諧

宗教賦予人們一種解釋生活的方式民間宗教更被人們用來詮釋很多日常生活上的細節民間宗教不像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沒有完備的體系可作招募信徒和推廣宗教活動之用民間宗教缺少明確的信眾團體或信條也沒有嚴謹的組織有時民間宗教反而被社群吸納成為其組成部份可以說民間宗教是非常複雜的宗教體系會依照時代生活需求而變化民間宗教是民間社會文化中最重要的部份之一與文化傳統社會背景及生態系統關係密切

73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74: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黃大仙黃大仙信仰是眾所周知的香港民間信仰也可說是香港最受歡迎的神祇

供奉黃大仙的赤松黃大仙祠坐落在九龍獅子山南麓這座紅牆黃瓦的廟宇每年都吸引無數善男信女前來參拜祈福除了香港本地的信眾還吸引了大量的海外信眾所以黃大仙祠亦是香港的著名旅遊觀光場所據考據有關黃大仙事蹟的記述可以追溯至晉代據古書記載黃大仙

其人即是晉代浙江金華縣的黃初平少時在山上放羊受一道士指引後在洞中修仙其兄黃初起於四十餘年後方才將他尋到黃初起在見到黃初平「叱石成羊」之後決定同黃初平一起修道黃大仙信仰在 19 世紀末流傳至廣東在20 世紀初流傳至香港並發展起來「三教合流」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是道教的神祇但是在供奉黃大仙的嗇色園裡同時還有供奉孔子

的「麟閣」以及供奉燃燈佛的「盂香亭」在赤松黃大仙祠殿內的牆壁上除了道教的圖文之外還繪有佛教和儒教的圖文這些都體現了黃大仙信仰三教合流的主張「普濟勸善」的黃大仙信仰黃大仙信仰在香港的興旺並非單單因其「有求必應」黃大仙信仰認為

「有求必應」必須符合「普濟勸善」的原則贈醫施藥的善舉是黃大仙的傳統事業儘管近年來贈藥服務有所回落但仍是黃大仙信仰的一大特色除九龍嗇色園的中西醫藥局外部分道觀也提供贈醫施藥的服務除醫藥事業外嗇色園的慈善事業更拓展至各項社會服務如義工服務提供安老服務等等嗇色園也將「普濟勸善」的原則推廣至學校教育中嗇色園屬下的學校均以「普濟勸善」為校訓通過推廣教育黃大仙信仰的核心「普濟勸善」更融入到社會為社會的福祉倡導道德文化

  注黃大仙信仰於 1915 年傳入香港

74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75: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天后 天后是華南和東南亞一位非常著名的海神香港廟宇中以天后廟的數目

最多除了香港地區在中國內地的南部沿海地區臺灣和海外華人聚居地都有數目可觀的天后廟

相傳天后出生在中國福建省的莆田湄洲本名林默娘是一位有神異能力的女子在福建和台灣一帶人們稱之為「媽祖」每年農曆 3月 23日是天后的誕辰在那一天許多天后廟都會舉行慶祝活動天后得到歷代中國皇朝的承認及塑造漸漸化身為「海上的女神」天后信仰從中國政府官方獲得的認可並沒有因為朝代的更替而改變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考慮到天后崇拜在台灣和大陸兩岸民間交流中的凝聚力和貢獻天后再一次被中國政府被提升為「海峽和平女神」多元化的天后信仰 天后信仰的本源有不同的解說如「佛教說」「道教說」「儒教說」

等等無論天后信仰源於哪一種宗教這種爭議正體現了天后崇拜本身是一個多元的宗教體系天后信仰揉合了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傳統宗教時至今日香港的天后崇拜也帶有這種宗教融合的特色天后經常與佛教的觀音在廟宇並存例如在香港淺水灣觀音像就與天后像並列「二神和諧神光呼應」在廟街的天后廟也是與多個神祇一同安放

和平扶世濟難與人為善的天后形象由於中國民間宗教的神祇中女性佔少數所以天后被視為一位具有頗多

美德的女性神靈在信眾心中常代表和平與博愛天后不但屬於本土的中國人也屬於海外華人天后崇拜加強了海內外華人之間的交流而天后與人為善消災解難的和平女神的形象亦將注入新的社會內容天后和平與勇敢的形象繼續為社會帶來新的意義及和平的信息

天后信仰參照建於 1266 年的西貢佛堂門天后古廟天后信仰相信是南宋時期傳入香港

75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76: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世界宗教巡禮(八)

58 儒家思想

  儒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出現的一個重要學派其創立者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公元前 551 年- 479 年)後來由思想家文學家孟子(亞聖公元前 372 年-289 年)加以繼承和發展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在政治上主張恢復西周的禮制在教育上創辦私學提倡有教無類注重因材施教講究「不憤不啓不悱不發」孟子則主張君王應行「仁政」這樣才能使天下歸心儒家思想在君主制封建社會--春秋戰國時期受到許多統治者的尊崇然而在當時動蕩的社會形勢下諸侯之間各爲己利崇尚武力儒家主張的德政難以施行漢以後經「大儒士」董仲舒的極力推廣儒家思想逐漸被尊爲封建社會的正統思想  儒家經典主要指儒學十三經《十三經》是儒家文化的基本著作就傳統觀念而言《易》《詩》《書》《禮》《春秋》謂之「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屬於《春秋經》之「傳」《禮記》《孝經》《論語》《孟子》均爲「記」《爾雅》則是漢代經師的訓詁之作這十三種文獻當以「經」的地位最高「傳」和「記」次之《爾雅》又次之  儒家這些經典論述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禮」尤其注重人與人之間倫理關係並將之運用到政治實踐中成爲指導性的原則  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國人的主流價值觀「禮義廉恥仁愛忠孝」是儒家思想根本價值觀它們是指導普遍中國人日常行爲的基本意識規則中華民族禮貌友善溫良忠厚和認真刻苦的特徵也是在儒家教化下逐漸形成的   「仁」是孔子和他的弟子反覆探討的命題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樊遲(春秋末魯國人)就此問題請教孔子孔子回答說「愛人」儒家所說的「愛人」是指一個人在社會裏行事爲人有他應該遵行的義務和應該做的事情而這些義務的本質便是「愛人」即「仁」一個人必須要有仁愛之心才能完成其社會責任和義務具體而言一個人要與父母兄弟有親情朋友之間要言而有信爲官者要忠君愛民做人有自知之明盡份內事在親情的基礎上

76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77: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推己及人由近而遠與衆人和睦相處「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將人的感情心理消融在人與人的世間關係中體現一種倫理價值的追求最後達到治國平天下的偉大政治目的  顔淵(春秋末魯國人孔子最得意弟子)也曾問「仁」孔子告訴他「克己復禮爲仁」在這裏孔子將「禮」理解爲人們應該遵守的行爲和道德規範「禮」不僅是等級社會的外在形式而且與人的內在理性與「仁」結合在一起使「禮」的實踐成爲人的內發行爲達至自我控制的境界所以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就是說「禮」也是必須發於愛人的心才是真的「禮」  在「仁」的實踐方面孔子强調「仁」包含爲他人著想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盡己爲人謂之忠推己及人謂之恕忠恕之道是把仁付諸實踐的途徑即「仁之方」就是以他人為自己以待己之法待人  儒學「禮之用和爲貴」的思想表明禮的作用和可貴之處就是創造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進而全社會的和諧儒學認爲實踐仁禮和維護仁禮是社會和諧的基礎一切人(尤其是居上位者)維護仁禮的責任和權利可以使人們(尤其是居下位者)不致遠離仁禮亦可使人們在如春秋時的亂世都不至於走得太遠對維護社會和諧産生積極作用其思想同時也表明「禮」的結果即不同階層的人們之間的相互協調和相互尊重由此可見儒學文化也是一種宣傳和諧的文化  儒家所主張的思想與基督宗教思想有很多相似之處最爲顯著的是二者都集中於人生積極一面不反對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及提出人生如何才活的有意義這個問題的終極答案  儒家學說不僅在中國在東亞地區也佔有重要地位儒學漢字律令以及佛教很早就傳播到周邊國家並對該地的思想和文化産生了重要影響例如在南韓和日本倫理和禮儀都受到了儒家仁義禮等觀點的深遠影響  近年來爲了傳承儒家文明孔子學院在中國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它秉承孔子「和爲貴」「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動中國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以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爲宗旨自 2004 年 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成立以來已有一百多家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40多個國家(主要在美洲及歐洲)成爲傳播中華文化和儒學思想的平臺

77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
Page 78:  · Web view若以分布情況來看,基督信仰為世界分布範圍最廣的宗教,印度教則是最集中的宗教(百分之九十四印度教徒住在印度)。 在香港的主要宗教中,佛教和道教信徒各佔100萬人,基督宗教84.3萬人,伊期蘭教22萬人,印度教徒4萬

世界宗教及全球倫理

  康有爲弟子陳煥章於 1930 年在香港創辦孔教學院並任院長以弘揚孔道及興學育才爲宗旨設立孔教中學(後易名爲大成學校)以宗教形式弘揚儒學將孔教的聖火保存下來揭開了儒家思想在香港傳播的重要一頁現在孔教在香港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五大宗教並立共同組成香港六大宗教領袖聯席會議孔教在香港與其他五大宗教精誠合作致力提高中華民族道德素質推動仁禮思想促進世界和諧

78

  • 槍手襲肯尼亞巴士 穆斯林乘客護基督徒   【本報專訊】東非恐怖組織索馬里青年軍(Al-Shabaab)周一在鄰國肯尼亞施襲槍手伏擊一架巴士打算找出車上的基督徒殺害可是車上以女性為主的一眾穆斯林乘客主動捍衛其他基督教徒目擊者稱穆斯林乘客向槍手表明一是殺光所有人要不就放過全車人一名基督徒男子嘗試逃跑可是被擒和處決巴士後面一輛貨車的司機亦遇害肯尼亞當局全力緝兇又讚揚車上穆斯林乘客「我們都是肯尼亞人不被宗教分開」   「要麽殺光要麽放過全車人」
  •   遇襲巴士原定前往索馬里和埃塞俄比亞邊界的城市曼德拉(Mandera)類似旅程一向有安全風險大部分巴士都需要警察護衛可是事發時警車拋錨載有超過100人的巴士照舊行程不久即被槍手截擊槍手命令車上穆斯林乘客下車以區分出基督徒可是穆斯林乘客拒絕更主動將頭巾借給基督徒女性幫助眾人躲在袋子堆後   一名目擊乘客說有穆斯林乘客甚至說「如果你們想殺我們就殺我們這裏沒有基督徒」最終槍手離開不過警告會返回   索馬里青年軍近年多次襲擊肯尼亞以報復該國參與清剿青年軍的軍事行動他們4月曾在大學開殺戒造成150人死亡據報他們要求學生背誦《可蘭經》經文背不出者就遭處決
  •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一份本地報章
  • 53 伊斯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