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hangmorningpost 建设有魅力的学校 打造有灵魂的教育 仁...

1
仁和中学和云会小学被评为余杭区规范化管理示范校;仁和中学在今年的中考中再创佳绩,被省一级重点高中 录取人数达 75 人;云会小学教学质量从 2015 学年的全区 34 名提升到 2017 学年第 12 名;东塘小学 2017 学年教育教学 质量评估跃升至全区第 17 位……仁和教育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也助力着“智造新区风景仁和”的建设。 教育是光阴的故事,是春华秋实的守望,是默默无悔的坚持。自 2001 年乡镇撤并以来,仁和街道始终把教育事业 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建设有魅力的学校,打造有灵魂的教育,教育事业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质的飞 跃,教育质量和水平更是稳步提高。 记者 吴怡倩 通讯员 陈连孝 建设有魅力的学校 打造有灵魂的教育 仁和街道教育事业焕发勃勃生机 加大投资力度 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 每年表彰先进 让教学水平更加专业 2014 年,塘栖姑娘朱艾雯成为了仁和第二幼 儿园的一名幼师,初入园区的她在同事们的帮助 下不断成长,逐渐成为一名深得同事信任、孩子 们喜爱的老师。 “我学的是国际贸易,在外贸公司工作过一 段时间,但心里还是更喜欢和小朋友们待在一 起,所以 2014 年的时候我萌生了成为一名幼师的 想法。”朱艾雯说,“小朋友们年纪小,正处于调皮 捣蛋的阶段,虽然平时工作很辛苦,双休日也要 备课,但是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很开心、 很享受的,他们的无忧无虑也感染着我,让我一 直坚持从事这份工作至今。” 朱艾雯在幼儿园教的是语言、科学、健康、艺 术等方面的知识,谈到教学心得,她觉得自己刚 入行不久,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 习。朱艾雯说:“平时上语言课,我也会不断调整 自己的语音语调,用小朋友喜欢的语音语调去授 课,能够提高小朋友的专注力,从而学到更多。” 四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令朱艾雯感动的 瞬间。今年 9 月开学当天,天气非常炎热,她又是 容易出汗的体质,在负责学生报到的时候已经汗 流浃背。“当时有一个小朋友看到我满头大汗,就 用自己的手来帮我擦汗,小朋友贴心的行为让我 很感动。”朱艾雯说。 “仁和一直将教育事业作为发展 的重中之重。”仁和街道教育卫生计 生科负责人介绍,在教育资源的分布 上,目前仁和辖区内有 1 所中学、4 所小学、3 所幼儿园、1 所民办高中和 1 所成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 展、辖区范围内外来人口增加,再加 上二孩政策的实施,仁和范围内各阶 段学生的就学压力不断加大,教育资 源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也会逐步突 显,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布局也亟需尽 快落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坚持 以人为本,一直将孩子的就学需求放 在首位,力求使仁和的教育资源达到 均衡化发展。”从 2006 年建成仁和成校 起,十年间,仁和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了仁和小学、仁和二幼等一批现代化 的校园,今年,仁和在教育事业更是投 入了 1 个多亿。在獐山区块,除了仁和 一幼、仁和中学、东风幼儿园、求是集 团新理想高中外,今年 9 月,总投资 1.2 亿元的东风小学正式落成并迎来了第 一批新生;在云会区块,计划总投资 3.65 亿元的双陈小学和双陈幼儿园将 于今年 10 月开工建设,计划分别于 2021 年、 2020 年完工;在东塘区块,仁 和二幼迁建、东塘中心小学扩建项目 被列入议事日程。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确保校舍 质量,仁和每年为学校开展设施设备 采购、暑期校舍维修、围墙加固、安装 监控设备、壮大保安队伍等建设做了 大量工作,累计投入 1800 万元以上,有 效地改善了教学条件,确保了校园平 安。 9 6 日上午,仁和街道举行庆祝 34 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 宣布了余杭区名校长、余杭区优秀教 师、仁和街道突出贡献奖、仁和街道第 七届教坛新秀等名单,表彰了为教育 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先进集 体。 “打造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 师。”在表彰大会上,新建成的东风小 学与杭师大进行了签约仪式,杭师大 将对东风小学的教学、教师培养等进 行指导,帮助东风小学提升教师专业 水平,有效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发展,关键在教师。仁和中学和四 所小学已先后与杭州师范大学开展项 目合作,累计经费投入已达 300 万元。 此外,为了奖励辖区范围内取得 显著教学成果的学校,仁和密切关注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出台《仁和街道 教育质量奖励办法》,每年都会对教育 线先进进行奖励,鼓励在岗位上无私 奉献的各类优秀教师,激励在求学道 路上不断进步的优秀学子,今年共发 放奖励资金近 300 万元。 打造一校一品 让校园文化更加多样 “仁爱和谐”不仅是仁和街道的发 展宗旨,也是仁和教育一直坚持的教 学理念。仁和辖区各个学校坚持以人 为本、注重特色,将发展特色教育作为 学校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 手段。 仁和中学秉承仁爱和谐的校风,依 托博雅课程,打造和美课堂,以博雅文 化铸魂育人,积极创建“仁爱、和谐”的 特色校园文化,注重培养“仁者爱人、志 向高远、善于学习、和而不同”的博雅少 年。 云会小学以“故事育人”为抓手开 展德育工作,将讲故事、听故事、做故 事、写故事作为学生德育养成的载体, 结合学校的故事特色,实现以“仁”为 德育核心素养的有温度的教育。 仁和中心小学秉承“立字立人、诗 书共进”的育人理念,每周开设两节书 法课,帮助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思想情 操,营造校园内翰墨飘香的浓厚氛围。 东塘中心小学坚持走学校教育与 社会实践相结合之路,注重挖掘整合 校内外德育课程资源,通过社会实践 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仁和一幼围绕“真善美”的园 风,打造“童心仁和”特色品牌,通 过仁儿环境、仁儿主题、仁儿游戏、 仁儿活动等,使“仁和”丰富的地域 资源和人文内涵成为幼儿成长的肥沃 土壤。 仁和二幼围绕“仁爱、和美”的校 园文化,精心打造“湿地三宝”特色,以 民间游戏、湿地风俗、水乡童谣三种本 土文化精髓,优化游戏化课程。 仁和三幼以“快乐运动健康成 长”办园理念,着力打造“悦动”特色品 牌。幼儿园通过悦动系列文化周等活 动的开展,达到“以体健身、以体促美、 以体益智、以体启德”的目的。 仁和成校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 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办学宗旨, 积极推进农民素质教育和社区教育, 形成了实用技术培训与绿色证书、学 历教育为一体的办学格局,成为了余 杭区首批现代化成校。 向每一位奋斗在仁和教育一线的老师致敬 教育是塑造未来,孕育希望的事业。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都要受到老师的教诲 和启迪,获取的知识都凝结着老师的心血 和汗水。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让我们向 每一位奋斗在仁和教育一线的老师致敬! 云会小学从 2008 年开始探索以“故事育人” 为抓手的德育工作,将看故事、听故事、讲故事、画 故事、演故事作为学生德育养成的载体,并逐渐发 展成为教学特色。“故事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我们学校是故事特色学校。我们从各个层面开展 系列故事活动,并结合学科教学、德育工作、校园 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 力、表达能力、仪表仪态。”云会小学校长于慧强 说,“我们学校出去的学生个个都能说会道,这一 点我很骄傲。” 今年,于慧强获得了余杭区名校长的称号,这 份荣誉的背后是他的辛勤付出。“在校长这个行政 职务以外,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把学生教好就 是我的本职工作。”在云会小学担任校长的于慧 强,除了日常行政工作之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 到了教学活动当中:品德教育课程教学、书法课指 导学生……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能够学到知 识,是于慧强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学校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功 劳,是整个教师团队的功劳。”于慧强说,云会地处 西南山区,是红色革命基地,云会小学就在西南山 上,可以说红色血脉已经融入到老师们的血液中, 老师们用敬业、勤劳、智慧、负责的态度,组成了一 支教育的铁军,使云会小学的教育蒸蒸日上。 “作为一名老师,最让人感动的就是自己教过 的学生多年以后能够回校来看看,或者在路上碰 到时,他能很亲切的叫你一声老师。”去年,于慧强 在公交车上碰到了一位高大的男生,男生看到他 时蹭地一下站起来,说:“老师,给您让座。”于慧强 想了半天才叫出他的名字。“这是我教过的一个学 生,多年以后他还能记得我,我很感动。” “东塘小学一直以来教育质量都处于低谷,每 年的教育教学考评整体排名靠后。我在去年 8 到东塘中心小学担任校长一职后,首先了解了学 校整体情况,想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东塘中 心小学校长田建立说,一所学校要让老师有信心 才能教好学生,所以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 提振教师团队的信心。 “在典型振兴、谈话交心、工作关心中,我们的 行政团队先作出了榜样,其他老师们都看在眼里, 也开始充满信心,同时学校将人性和刚性的管理 模式相结合,一步步改变学校制度,朝着打造‘幸 福东塘’的目标奋斗。2017 学年,东塘小学教育 教学质量评估跃升至全区第 17 位。学校的教育 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田建立说,除了提升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目前还在进行一校一品的特 色打造。“三白潭秀美的自然风光、普宁村牡丹等 仁和的金名片一直以来是仁和人的骄傲,我们准 备请专家介入,将这两张金名片作为学校特色、学 校发展的方向,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拓展学生课 程,使学生们更爱自己的家乡,同时通过课程促进 学生发展,提升学校综合质量。” “我的高中历史老师是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 师,受他的影响,我在高考填志愿时分析了自己 的性格,觉得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一个 很不错的选择。” 2000 年,涂英怀着对三尺讲台的 向往,成为了一名老师,现在在仁和中学任教。 今年在仁和街道举行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她获 得了仁和街道十佳美丽教师的称号。 随着教学经验与社会阅历的增加,涂英对教 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并不是只有站在讲 台上讲授文化知识才是教学,教学的形式非常多 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需要再改进教学方 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涂英说。 “刚踏入学校教书的时候,年级组组长唐晓 亲自带我去家访,每家每户地跑,还教我家访需 要了解哪些内容;数学老师许兴高,如今已经 50 多岁临近退休,但他坚持每天做中考复习题,因 为他认为要教好书首先要把题目研究透彻,数学 老师可以这样做,我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老师也 可以这样做。” 18 年的教学经历让涂英从很多前 辈中学到了很多,受他们的影响,涂英也更加坚 定了自己从事教师事业的决心。 教师节表彰大会 东风小学落成典礼 双陈小学效果图 故事演讲比赛 獐山社区开蒙礼 云会小学校长 于慧强 东塘中心小学校长 田建立 仁和中学老师 涂英 仁和第二幼儿园老师 朱艾雯 《教育之秀》 沈海强/摄 YUHANG MORNING POST 教育 2018年9月10日 责任编辑:杲 20

Upload: others

Post on 11-Jul-2020

9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Page 1: YUHANGMORNINGPOST 建设有魅力的学校 打造有灵魂的教育 仁 …yhcb.eyh.cn/resfile/2018-09-10/28/yhcb2018091028.pdf · 流浃背。“当时有一个小朋友看到我满头大汗,就

仁和中学和云会小学被评为余杭区规范化管理示范校;仁和中学在今年的中考中再创佳绩,被省一级重点高中

录取人数达75人;云会小学教学质量从2015学年的全区34名提升到2017学年第12名;东塘小学2017学年教育教学

质量评估跃升至全区第17位……仁和教育正焕发出勃勃生机,也助力着“智造新区 风景仁和”的建设。

教育是光阴的故事,是春华秋实的守望,是默默无悔的坚持。自2001年乡镇撤并以来,仁和街道始终把教育事业

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努力建设有魅力的学校,打造有灵魂的教育,教育事业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质的飞

跃,教育质量和水平更是稳步提高。 记者 吴怡倩 通讯员 陈连孝

建设有魅力的学校 打造有灵魂的教育

仁和街道教育事业焕发勃勃生机

加大投资力度 让教育资源更加均衡

每年表彰先进 让教学水平更加专业

2014年,塘栖姑娘朱艾雯成为了仁和第二幼儿园的一名幼师,初入园区的她在同事们的帮助下不断成长,逐渐成为一名深得同事信任、孩子们喜爱的老师。

“我学的是国际贸易,在外贸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心里还是更喜欢和小朋友们待在一起,所以2014年的时候我萌生了成为一名幼师的想法。”朱艾雯说,“小朋友们年纪小,正处于调皮捣蛋的阶段,虽然平时工作很辛苦,双休日也要备课,但是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光是很开心、很享受的,他们的无忧无虑也感染着我,让我一直坚持从事这份工作至今。”

朱艾雯在幼儿园教的是语言、科学、健康、艺术等方面的知识,谈到教学心得,她觉得自己刚入行不久,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朱艾雯说:“平时上语言课,我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语音语调,用小朋友喜欢的语音语调去授课,能够提高小朋友的专注力,从而学到更多。”

四年的教学生涯中有许多令朱艾雯感动的瞬间。今年9月开学当天,天气非常炎热,她又是容易出汗的体质,在负责学生报到的时候已经汗流浃背。“当时有一个小朋友看到我满头大汗,就用自己的手来帮我擦汗,小朋友贴心的行为让我很感动。”朱艾雯说。

“仁和一直将教育事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仁和街道教育卫生计生科负责人介绍,在教育资源的分布上,目前仁和辖区内有 1所中学、4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民办高中和1所成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辖区范围内外来人口增加,再加上二孩政策的实施,仁和范围内各阶段学生的就学压力不断加大,教育资源与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也会逐步突显,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布局也亟需尽快落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一直将孩子的就学需求放在首位,力求使仁和的教育资源达到均衡化发展。”从2006年建成仁和成校起,十年间,仁和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了仁和小学、仁和二幼等一批现代化的校园,今年,仁和在教育事业更是投入了1个多亿。在獐山区块,除了仁和一幼、仁和中学、东风幼儿园、求是集团新理想高中外,今年9月,总投资1.2亿元的东风小学正式落成并迎来了第一批新生;在云会区块,计划总投资

3.65亿元的双陈小学和双陈幼儿园将于今年 10 月开工建设,计划分别于2021年、2020年完工;在东塘区块,仁和二幼迁建、东塘中心小学扩建项目被列入议事日程。

为了保障学生的安全,确保校舍质量,仁和每年为学校开展设施设备采购、暑期校舍维修、围墙加固、安装监控设备、壮大保安队伍等建设做了大量工作,累计投入1800万元以上,有效地改善了教学条件,确保了校园平安。

9月 6日上午,仁和街道举行庆祝第 34个教师节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宣布了余杭区名校长、余杭区优秀教师、仁和街道突出贡献奖、仁和街道第七届教坛新秀等名单,表彰了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的优秀教师和先进集体。

“打造好的学校,先要有好的教

师。”在表彰大会上,新建成的东风小学与杭师大进行了签约仪式,杭师大将对东风小学的教学、教师培养等进行指导,帮助东风小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有效推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学校发展,关键在教师。仁和中学和四所小学已先后与杭州师范大学开展项目合作,累计经费投入已达300万元。

此外,为了奖励辖区范围内取得显著教学成果的学校,仁和密切关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出台《仁和街道教育质量奖励办法》,每年都会对教育线先进进行奖励,鼓励在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各类优秀教师,激励在求学道路上不断进步的优秀学子,今年共发放奖励资金近300万元。

打造一校一品 让校园文化更加多样“仁爱和谐”不仅是仁和街道的发

展宗旨,也是仁和教育一直坚持的教学理念。仁和辖区各个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特色,将发展特色教育作为学校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手段。

仁和中学秉承仁爱和谐的校风,依托博雅课程,打造和美课堂,以博雅文化铸魂育人,积极创建“仁爱、和谐”的特色校园文化,注重培养“仁者爱人、志向高远、善于学习、和而不同”的博雅少年。

云会小学以“故事育人”为抓手开展德育工作,将讲故事、听故事、做故事、写故事作为学生德育养成的载体,结合学校的故事特色,实现以“仁”为

德育核心素养的有温度的教育。仁和中心小学秉承“立字立人、诗

书共进”的育人理念,每周开设两节书法课,帮助学生修身养性,陶冶思想情操,营造校园内翰墨飘香的浓厚氛围。

东塘中心小学坚持走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之路,注重挖掘整合校内外德育课程资源,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能力。

仁和一幼围绕“真善美”的园风,打造“童心仁和”特色品牌,通过仁儿环境、仁儿主题、仁儿游戏、仁儿活动等,使“仁和”丰富的地域资源和人文内涵成为幼儿成长的肥沃土壤。

仁和二幼围绕“仁爱、和美”的校园文化,精心打造“湿地三宝”特色,以民间游戏、湿地风俗、水乡童谣三种本土文化精髓,优化游戏化课程。

仁和三幼以“快乐运动 健康成长”办园理念,着力打造“悦动”特色品牌。幼儿园通过悦动系列文化周等活动的开展,达到“以体健身、以体促美、以体益智、以体启德”的目的。

仁和成校坚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农民素质教育和社区教育,形成了实用技术培训与绿色证书、学历教育为一体的办学格局,成为了余杭区首批现代化成校。

向每一位奋斗在仁和教育一线的老师致敬

教育是塑造未来,孕育希望的事业。

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都要受到老师的教诲

和启迪,获取的知识都凝结着老师的心血

和汗水。硕果累累的金秋时节,让我们向

每一位奋斗在仁和教育一线的老师致敬!

云会小学从 2008年开始探索以“故事育人”为抓手的德育工作,将看故事、听故事、讲故事、画故事、演故事作为学生德育养成的载体,并逐渐发展成为教学特色。“故事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我们学校是故事特色学校。我们从各个层面开展系列故事活动,并结合学科教学、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仪表仪态。”云会小学校长于慧强说,“我们学校出去的学生个个都能说会道,这一点我很骄傲。”

今年,于慧强获得了余杭区名校长的称号,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他的辛勤付出。“在校长这个行政职务以外,我就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把学生教好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在云会小学担任校长的于慧强,除了日常行政工作之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活动当中:品德教育课程教学、书法课指

导学生……让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能够学到知识,是于慧强为自己定下的目标。

“学校能够取得好的成绩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整个教师团队的功劳。”于慧强说,云会地处西南山区,是红色革命基地,云会小学就在西南山上,可以说红色血脉已经融入到老师们的血液中,老师们用敬业、勤劳、智慧、负责的态度,组成了一支教育的铁军,使云会小学的教育蒸蒸日上。

“作为一名老师,最让人感动的就是自己教过的学生多年以后能够回校来看看,或者在路上碰到时,他能很亲切的叫你一声老师。”去年,于慧强在公交车上碰到了一位高大的男生,男生看到他时蹭地一下站起来,说:“老师,给您让座。”于慧强想了半天才叫出他的名字。“这是我教过的一个学生,多年以后他还能记得我,我很感动。”

“东塘小学一直以来教育质量都处于低谷,每年的教育教学考评整体排名靠后。我在去年8月到东塘中心小学担任校长一职后,首先了解了学校整体情况,想要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东塘中心小学校长田建立说,一所学校要让老师有信心才能教好学生,所以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提振教师团队的信心。

“在典型振兴、谈话交心、工作关心中,我们的行政团队先作出了榜样,其他老师们都看在眼里,也开始充满信心,同时学校将人性和刚性的管理模式相结合,一步步改变学校制度,朝着打造‘幸

福东塘’的目标奋斗。2017学年,东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估跃升至全区第 17位。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田建立说,除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目前还在进行一校一品的特色打造。“三白潭秀美的自然风光、普宁村牡丹等仁和的金名片一直以来是仁和人的骄傲,我们准备请专家介入,将这两张金名片作为学校特色、学校发展的方向,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拓展学生课程,使学生们更爱自己的家乡,同时通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校综合质量。”

“我的高中历史老师是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受他的影响,我在高考填志愿时分析了自己的性格,觉得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2000年,涂英怀着对三尺讲台的向往,成为了一名老师,现在在仁和中学任教。今年在仁和街道举行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她获得了仁和街道十佳美丽教师的称号。

随着教学经验与社会阅历的增加,涂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新的认识。“并不是只有站在讲台上讲授文化知识才是教学,教学的形式非常多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需要再改进教学方

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涂英说。

“刚踏入学校教书的时候,年级组组长唐晓亲自带我去家访,每家每户地跑,还教我家访需要了解哪些内容;数学老师许兴高,如今已经 50多岁临近退休,但他坚持每天做中考复习题,因为他认为要教好书首先要把题目研究透彻,数学老师可以这样做,我作为一名历史与社会老师也可以这样做。”18年的教学经历让涂英从很多前辈中学到了很多,受他们的影响,涂英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从事教师事业的决心。

教师节表彰大会

东风小学落成典礼 双陈小学效果图

故事演讲比赛 獐山社区开蒙礼

●云会小学校长 于慧强

●东塘中心小学校长 田建立

●仁和中学老师 涂英

●仁和第二幼儿园老师 朱艾雯

《教育之秀》 沈海强/摄

YUHANG MORNING POST教育 特2018年9月10日

责任编辑:杲 杲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