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3 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确定

8
.3 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 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 一、 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 型型型型 溢溢溢溢溢溢溢溢溢溢溢溢溢溢溢型型型型型型型 型型型型型型型型 型型型型型型型 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 ,体一。 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 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型 型型型型型型型型 ,, 型型型

Upload: athena-wilcox

Post on 01-Jan-2016

3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一、模具强度及刚度概念. 模塑成型过程中,型腔受到塑料熔体的压力会产生一定的内应力及变形。. 若型腔或底板壁厚不够,当内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时,型腔会因强度不够而破裂。. 若型腔刚度不足也会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因此导致 溢料 、 影响塑件尺寸和精度 、 脱模困难 。. 8 .3 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确定. 设备施加的锁模力 熔融塑料作用于型腔内壁的压力. 影响塑件的尺寸精度 配合面处产生溢料飞边 小型腔的许用变形量小,压力作用会导致其破坏. 二、壁厚的受力分析. 1. 模塑过程中模具承受的力. 2. 型腔受内压力作用发生膨胀变形.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8 .3  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确定

8 .3 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确定一、模具强度及刚度概念

若型腔刚度不足也会发生过大的弹性变形,因此导致溢料、影响塑件尺寸和精度、脱模困难。

模塑成型过程中,型腔受到塑料熔体的压力会产生一定的内应力及变形。

若型腔或底板壁厚不够,当内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时,型腔会因强度不够而破裂。

Page 2: 8 .3  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确定

二、壁厚的受力分析1. 模塑过程中模具承受的力

设备施加的锁模力熔融塑料作用于型腔内壁的压力

2. 型腔受内压力作用发生膨胀变形

影响塑件的尺寸精度

配合面处产生溢料飞边

小型腔的许用变形量小,压力作用会

导致其破坏

Page 3: 8 .3  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确定

3. 型腔侧壁的最大允许变形量 δ

 大型腔以刚度为主计算,小型腔以强度为主

 圆形凹模直径 D﹤67-86mm 时以强度计算为

 矩形凹模长边 L﹤108-136mm 时以强度计算

为主

从中小型塑件的尺寸精度考虑: δ≤Δ/5

从不产生溢料飞边考虑:型腔配合处的最大间隙

Zmax﹤ 塑料的溢料值保证塑件的顺利脱模: δ≤S·t (收缩量)

型腔力学计算的特征和性质:

二、壁厚的受力分析

Page 4: 8 .3  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确定

 当分界值不明确时按两种方法计算型腔壁厚值,取其大者。

二、壁厚的受力分析

Page 5: 8 .3  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确定

三、壁厚尺寸的计算 (自学 )

圆形凹模壁厚

矩形凹模壁厚

支承板厚度

Page 6: 8 .3  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确定

1.圆形凹模壁厚计算

凹模内壁直凹模内壁直径径2r2r

整体凹整体凹模壁厚模壁厚S=R-rS=R-r

镶拼式凹模镶拼式凹模 凹模内壁凹模内壁直径直径2r2r

整体凹整体凹模壁厚模壁厚S=R-rS=R-r

镶拼式凹模镶拼式凹模凹模壁凹模壁厚厚 S1S1

模套壁模套壁厚厚 S2S2

凹模壁凹模壁厚厚 S1S1

模套壁模套壁厚厚 S2S2

~~ 4040 2020 88 1818 >90>90 ~~100100

5050 1414 4040

>40 >40 ~ ~ 5050

2525 99 2222 >100>100 ~~120120

5555 1515 4545

>50 >50 ~ ~ 6060

3030 1010 2525 >120>120 ~~140140

6060 1616 4848

>60 >60 ~ ~ 7070

3535 1111 2828 >140>140 ~~160160

6565 1717 5252

>70 >70 ~ ~ 8080

4040 1212 3232 >160>160 ~~180180

7070 1919 5555

>80 >80 ~ ~ 9090

4545 1313 3535 >180>180 ~~200200

7575 2121 5858

三、壁厚尺寸的计算 (自学 )

Page 7: 8 .3  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确定

2.矩形凹模壁厚计算矩形凹模内侧

短边长b

整体凹模壁厚S

镶拼式凹模凹模壁厚 S1

模套壁厚 S2

~~ 4040 2525 99 2222

>40 >40 ~ ~ 5050 25 25 ~ ~ 3030

9 9 ~ ~ 1010 22 22 ~ ~ 2525

>50 >50 ~ ~ 6060 30 30 ~ ~ 3535

10 10 ~ ~ 1111

25 25 ~ ~ 2828

>60 >60 ~ ~ 7070 35 35 ~ ~ 4242

11 11 ~ ~ 1212

28 28 ~ ~ 3535

>70 >70 ~ ~ 8080 42 42 ~ ~ 4848

12 12 ~ ~ 1313

35 35 ~ ~ 4040

>80 >80 ~ ~ 9090 48 48 ~ ~ 5555

13 13 ~ ~ 1414

40 40 ~ ~ 4545

>90 >90 ~ ~ 100100 55 55 ~ ~ 6060

14 14 ~ ~ 1515

45 45 ~ ~ 5050

>100 >100 ~ ~ 120120

60 60 ~ ~ 7272

15 15 ~ ~ 1717

50 50 ~ ~ 6060

>120 >120 ~ ~ 140140

72 72 ~ ~ 8585

17 17 ~ ~ 1919

60 60 ~ ~ 7070

>140 >140 ~ ~ 160160

85 85 ~ ~ 9595

19 19 ~ ~ 2121

70 70 ~ ~ 7878

※ 表中壁厚是边长比 L/

b=1.8 时的参考尺寸,当L/b > 1.8 时壁厚应适当增大。

三、壁厚尺寸的计算 (自学 )

Page 8: 8 .3  型腔壁厚与底板厚度的确定

3.支承板厚度的计算塑件在分型面上的

投影面积A( cm2 )

支承板厚度H

~~ 55 1515

>5 >5 ~ ~ 1010 15 15 ~ ~ 2020

>10 >10 ~ ~ 5050 20 20 ~ ~ 2525

>50 >50 ~ ~ 100100 25 25 ~ ~ 3030

>100 >100 ~ ~ 200200 30 30 ~ ~ 4040

>200>200 >40>40

※ 当塑件的投影面积较大时,支承板会很厚,为减小厚度可加支柱。 加一个支柱:H′ = H /2.7 加两个支柱:H″ = H /4.3※ 板厚值也可参考表

三、壁厚尺寸的计算 (自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