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 333 - 臺北科大校訊...本期校訊 帶您邁向國際 333 中華民國104年12月1日出刊...

18
人文北科 有愛無礙心校園 2015校園巡禮 臺北科大點子工場暨自造工坊啟用 創業新聚落 孕育夢想家 再訪法國—無機聚合物的最高殿堂 06 20 16 11 12 臺北科大 務邊 Gopeng GOPENG 333 333 12 VISIT

Upload: others

Post on 17-Oct-2020

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TRANSCRIPT

  • 人文北科

    有愛無礙心校園

    封面故事

    光影盛宴

    幻象國度

    2015布拉格聲光節

    校園巡禮

    臺北科大點子工場暨自造工坊啟用創業新聚落 孕育夢想家

    再訪法國—無機聚合物的最高殿堂

    焦點新聞

    我要在天空翱翔─日治臺灣校園的飛行熱

    06

    20

    16

    11

    12

    臺北科大

    看看務邊Gopen

    g

    GOPENG

    見見

    333

    333

    校訊

    12

    VISIT

    人文北科

    有愛無礙心校園

    封面故事

    光影盛宴

    幻象國度

    2015布拉格聲光節

    校園巡禮

    臺北科大點子工場暨自造工坊啟用創業新聚落 孕育夢想家

    再訪法國—無機聚合物的最高殿堂

    焦點新聞

    我要在天空翱翔─日治臺灣校園的飛行熱

    06

    20

    16

    11

    12

    臺北科大

    看看務邊Gopen

    g

    GOPENG

    見見

    333

    333

    校訊

    12

    VISIT

    人文北科

    有愛無礙心校園

    封面故事

    光影盛宴

    幻象國度

    2015布拉格聲光節

    校園巡禮

    臺北科大點子工場暨自造工坊啟用創業新聚落 孕育夢想家

    再訪法國—無機聚合物的最高殿堂

    焦點新聞

    我要在天空翱翔─日治臺灣校園的飛行熱

    06

    20

    16

    11

    12

    臺北科大

    看看務邊Gopen

    g

    GOPENG

    見見

    333

    333

    校訊

    12

    VISIT

    人文北科

    有愛無礙心校園

    封面故事

    光影盛宴

    幻象國度

    2015布拉格聲光節

    校園巡禮

    臺北科大點子工場暨自造工坊啟用創業新聚落 孕育夢想家

    再訪法國—無機聚合物的最高殿堂

    焦點新聞

    我要在天空翱翔─日治臺灣校園的飛行熱

    06

    20

    16

    11

    12

    臺北科大

    看看務邊Gopen

    g

    GOPENG

    見見

    333

    333

    校訊

    12

    VISIT

    人文北科

    有愛無礙心校園

    封面故事

    光影盛宴

    幻象國度

    2015布拉格聲光節

    校園巡禮

    臺北科大點子工場暨自造工坊啟用創業新聚落 孕育夢想家

    再訪法國—無機聚合物的最高殿堂

    焦點新聞

    我要在天空翱翔─日治臺灣校園的飛行熱

    06

    20

    16

    11

    12

    臺北科大

    看看務邊Gopen

    g

    GOPENG

    見見

    333

    333

    校訊

    12

    VISIT

  • 臺北科大校訊 1

    發行人 姚立德發行所 國立臺北科大地址 106臺北市忠孝東路三段一號電話 (02)2771-2171 (代表號)網址 http://www.ntut.edu.tw/E-Mail [email protected]出版者 教務處出版組總編輯 余政杰副總編輯 葛如鈞執行編輯 曾葦妮美術編輯 陳小娟編輯助理 梁毓珮

    《校訊》歡迎投稿。稿件請逕傳E-Mail,或送教務處出版組。

    中華郵政臺北誌字第831號執照登記為雜誌交寄

    本校募款專戶帳號

    一、臺灣銀行城中分行 帳號:04503s6070069 戶名:國立臺北科大401專戶二、連絡電話 (02) 2771-2171轉6401分機(鄧道興主任)

    校友捐贈最多獎學金的學校,詳臺北科大網站:www.ntut.edu.tw

    編輯紀

    韓國研討會 法國研習營務邊服務團 布拉格聲光

    本期校訊 帶您邁向國際

    中華民國104年12月1日出刊 333vol.

    目錄[新聞與活動 News & Events]

    焦點新聞│ 臺北科大與荷蘭三角洲研究所共同開發即時水情 預報系統 李昌鈺出馬 打造機器偵探福爾摩斯 手語即時翻譯手套 動手也能說Hello 3秒就能收好的快乾雨衣!臺北科大奪國際設計 組織特別獎 金融業佈局海外 攻亞洲盃 義築團隊全臺跑透透,讓偏鄉建築跨越財富的門檻 〈臺北都會〉鋪面承載力低 專家︰人行道先設 2015臺北湯花節起跑 幸福療癒三好禮 臺北科大攜手全球傳動 辦競賽扎根傳動機電技術 我要在天空翱翔─日治臺灣校園的飛行熱

    [校園動態 Campus Events]

    第19屆TDK盃全國大專院校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臺北科大機械系 為校爭光2015亞洲環境與能源研討會優良導師經驗分享之三

    從W家族到W School走出屬於自己的導師之路

    關懷所需 從心出發

    善用社群 縮短距離

    [校園巡禮 Campus Spotlight]

    臺北科大姚立德校長赴泰參訪

    億光「智」勝日亞化策略

    臺北科大點子工場暨自造工坊啟用

    創業新聚落 孕育夢想家

    再訪法國—無機聚合物的最高殿堂

    14

    15

    16

    20

    18

    21

    23

    22

    24

    26

    27

    33

    校際學術合作成果專題報導

    帕金森氏症穿戴式步態分析暨提醒裝置研製

    高親和力電化學核酸分子標記應用於即時定量PCR檢測系統

    [封面故事 Cover Story]

    2015布拉格聲光節

    光影盛宴 幻象國度

    [人文北科 Humanity Taipei Tech]

    科技與人文跨域文創海外服務計畫

    臺北科大 看見務邊

    有愛無礙心校園

    2015臺北科大國際競賽得獎成果展

    創新展現 創意無限

    臺北科大新研發 減少針扎造福病患

    影 評

    熊的傳說–解開愛的習題 [卓越北科 Excellent Taipei Tech]

    得獎消息

    銅獎 Rotate104年校慶攝影比賽

    [願景校園 Visions & Contributions]

    捐款芳名錄

    傾聽臺灣-文化與古蹟

    1

    77

    8

    9

    9

    10

    10

    11

    12

    新聞與活動News & Events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經濟部於秋節前夕即已展開杜鵑颱風防颱整備工作,颱風即將登陸

    前,經濟部長鄧振中昨(28)日上午坐鎮經濟部災害緊急應變中心,指示各單位上緊發條,注意災前準備、災中應變及災後復建等各項環節,避免

    人員傷亡。

    鄧部長於上午11時親臨緊急應變中心,並透過即時影像監控系統,監看淡水河及新店溪、三峽河等地即時影像,發現有少數民眾基於好奇心在河口

    觀看潮浪狀況,由於風雨逐漸增強,不免令人擔心安全,鄧部長特別指示應

    變中心同仁通報地方政府,勸導民眾勿接近海邊及河岸,以免發生危險。

    此外,杜鵑颱風侵臺期間,適逢農曆大潮,臺灣沿海地區潮位均比以

    往增高,鄧部長亦指示水庫管理單位,進行水庫操作時,特別注意潮汐效應,隨時與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繫。經

    濟部災害緊急應變中心開設期間,水利署防災工作團隊即應用荷蘭三角洲研究所(Deltares)與臺北科技大學共同開發之FEWS_Taiwan系統,運用即時雨量、潮位資料計算河川水位進行未來72小時預報。鄧部長瞭解工作團隊與荷蘭專家工作會議情形,荷蘭專家表示,訪臺期間適逢颱風侵臺,對於臺灣特大降雨的耐受能力與應變能

    力,留下深刻印象。

    截至28日中午13時各地主要降雨情形如下,宜蘭249mm、基隆68mm、新北242mm,計有翡翠水庫、石門水庫、鳶山堰、直潭壩、鯉魚潭水庫、曾文水庫、虎頭埤、鹽水埤等進行調節性放水中,經濟部於宜蘭縣預布36台抽水機、基隆市2台抽水機待命支援,新北市預布3台抽水機。

    (轉載自立晚報 2015/9/28 記者 郭宜均報導)

    國際知名鑑識專家李昌鈺今天下午與臺北科技大學、美商西思艾科技

    簽約成立智慧治理應用科技研發中心,合作開發以「機器偵探福爾摩斯」

    為概念命名的智慧型鑑識系統產品。

    美商西思艾科技(CSI Technology Group)1990年成立,致力於軟體開發及資訊整合服務,目前為美國6大州的警政、司法、情報、消防及各級政府機構提供系統設計。

    西思艾科技執行長葉振忠表示,響應經濟部鼓勵海外企業赴臺投資

    政策,西思艾科技2012年成立臺北分公司,希望協助臺灣軟硬體廠商進入警政管理、災害/治安應變、犯罪預防分析的全球利基市場,擴大建構

    臺灣智慧治理領域的商業生態體系。葉振忠表示,這次與臺北科技大學和李昌鈺成立智慧治理應用科技研發中

    心,將開發以機器偵探福爾摩斯(Rolmes)為概念命名的智慧型鑑識系統,預計1年後可完成,軟體每年租金為5000美元。

    李昌鈺表示,機器人永遠不能取代人,但可以幫助人們作決定,三方合作開發的軟體可協助重大災難的預防

    和救災、犯罪防治及智慧城市的建立等。他指出,先前天津濱海新區發生大爆炸,如果能即時掌握引發爆炸的是

    什麼化學物質,就知道要如何救災,不會犧牲那麼多人。

    此外,李昌鈺說,臺灣有很多老舊建築,發生災難時,透過系統能即時掌握建築物倒坍的狀況、醫院病床數

    等,能有效降低損失。 臺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表示,行政院大力推動「生產力4.0」,智慧治理應用科技研發中心除了聚焦犯罪

    現場調查、大型災難救護等應用外,未來也計畫跨入老人長期照護領域。

    葉振忠表示,智慧治理應用科技研發中心初期編制20人團隊,投資約新台幣3000萬元,1年後第1個產品開發完成後,團隊將獨立成立新公司,並繼續開發第2個產品,搶攻百億美元商機。

    (轉載中央社 2015/10/11 記者 羅秀文報導)

    臺北科大與荷蘭三角洲研究所共同開發即時水情預報系統

    李昌鈺出馬 打造機器偵探福爾摩斯

    ■ 臺北科大攜手荷蘭三角洲研究共同開發 FEWS_Taiwan系統

    ■ 智慧治理應用科技研發中心簽約儀式

  • 臺北科大校訊 32

    新聞與活動News & Events 焦點新聞 新聞與活動News & Events 焦點新聞

    臺北科技大學師生研發「手語即時翻譯系統」,在手套裝上感測電阻,能

    分辨手語基本六十種型態,組合成手語詞彙,搭配智慧型手機可一秒即時翻譯

    發聲,讓瘖啞人士「動手說話」!

    全臺灣約有十二萬多人具有聽覺及語言機能障礙,但專業的手語翻譯證照

    人員僅二百七十六人,臺北科大電子工程系副教授高立人,指導電資學士班學

    生蘇宛琳、余佩儒、電子工程系魏新展及電子工程所研究生陳冠宇,花兩年構

    思到研發,創造出攜帶型的「手語即時翻譯系統」手套。

    該系統在手套上裝設彎曲電阻、重力加速度感測器、陀螺儀、大氣壓力感

    測器等,可分辨手指彎曲、手心面向、手部高度及手部動態動作等,再將這些

    手語動作編碼,經測試,在手語的基本手型辨識度中高達94%,常用的六百多種手語都能翻譯。高立人說,系統更與手機APP連線,使用者比完手語,一秒就能發聲,另加上Google線上翻譯,等同建立

    「多國聲道」,要說英語、西班牙語統統沒問題,而一般人也可把語音轉化成文字,顯示在手機上拿給瘖啞、聽

    覺障礙人士看,達到溝通,目前系統建立詞彙翻譯,整句翻譯尚待研究。

    大四生蘇宛琳說,當初是有特教系的朋友在和瘖啞人士溝通時遭遇困難,且在緊急時刻,瘖啞人士的求救更顯

    困難,便在大二起與夥伴共同研發手語翻譯。蘇宛琳說,其中最困難的是分辨手語動作,最後一一分解,搭配各

    種偵測器,終於順利編碼,參加多次創新應用競賽獲獎,更拿下今年全國大學校院智慧電子系統設計競賽優等獎。

    高立人表示,該系統成本約七千多元,但考量這筆金額對弱勢族群仍是不小的負擔,認為可由政府或企業

    單位出資,在需要的公共場所或私人機構等如銀行、派出所等擺放翻譯手套,這樣只要有聽覺、語言障礙人士上

    門,就可直接戴起手套,與一般人進行溝通對話,未來將改良設計降低成本,期盼幫助更多弱勢。

    (轉載自由時報 2015/10/12 記者 吳柏軒報導)

    金管會號召本國金融業者打亞洲盃,特別是東南亞市場。其

    中動作積極的玉山金控,瞄準在臺就學的外籍學生,和政大、交

    大、成大、臺北科大四所大學簽約,本學期開始合作,由玉山金

    出資培訓在學的外籍學生,待畢業後直接招募,分派到東南亞據

    點上班。

    玉山金表示,特別是柬埔寨、緬甸、新加坡、越南四國,當

    地外籍生需求最大。金管會表示,這種合作模式,是金融業推動

    產學合作計畫的一大突破,有助本國金融業前進亞洲市場布局,

    金管會樂觀其成。

    據瞭解,金管會力推亞洲盃政策,還會主動協助業者和當地主管機關溝通,但隨各金融機購布局亞洲

    腳步加快,人才需求持續攀升,尤其是懂東南亞語言文化的外籍人士或僑生,成為積極爭取對象。

    銀行主管表示,東南亞各地風俗民情及生活習慣有極大差異,臺灣管理階層經常與當地員工發生摩

    擦,甚至引發罷工,但這是世界各國企業進軍東協市場時常遭遇的情況,表示亟需熟知臺灣及東協市場文

    化及民情的人才。

    據悉,玉山金是最早把腦筋動到外僑生的金融業者,動作一直相當積極,除透過旗下主要子公司玉山

    銀與國內十所大學合作簽訂「玉山產學合作計畫」,接觸東南亞語系學生外,近期還參與全球品牌協會的

    「東協印度市場青年領袖培育計畫」。

    該計畫由玉山金提供名額給政大、交大、成大、臺北科大四所大學外籍學生或僑生,出資培訓,並安

    排到玉山金實習,畢業後再招募這些學生,分派到東南亞分支據點工作。

    此外,中信金旗下中信銀也推出「中國信託海外菁英培訓計畫(OBA計畫)」,鎖定在臺就讀或目前在臺求學的僑生,招募對象包含加拿大、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大陸、印尼、菲律賓、泰國、

    印度、越南等國僑生。

    (轉載經濟日報 2015/10/11 記者 韓化宇報導)

    焦點新聞

    手語即時翻譯手套 動手也能說Hello金融業佈局海外 攻亞洲盃

    ■ 臺北科大研發手語即時翻譯系統

    ■ 本國銀行布局東南亞據點數

    3秒就能收好的快乾雨衣!臺北科大奪國際設計組織特別獎

    用過的雨衣常常讓人覺得不知道該怎麼收納和晾乾?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

    研究所一年級蕭學哲突發奇想,將汽車遮陽板的彈性鋼圈導入雨衣,設計出一款

    號稱3秒就能收納的「快乾雨衣」,勇奪2015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產品設計類「國際設計組織特別獎」,這款作品更將在11月登上HereO群眾募資平台,未來就能實際買到快乾雨衣。

    臺北科大創新設計研究所一年級蕭學哲表示,當初是看到車上的遮陽版的鋼

    圈很方便收納,所以才想到要導入雨衣的設計中,前後總共花了1年3個月才設計出來,作品將在11月上HereO群眾募資平台,期望能集資成功,順利進入量產。不僅如此,台灣創意設計中心也正為快乾雨衣尋求生產鏈上的合作,以改良產品

    設計,並找到公司願意投入量產。

    快乾雨衣的兩個主要特色就是快乾、好收納,主要是因為加入的彈性鋼圈,讓雨衣能被撐開、增加和

    空氣接觸的面積,也因為軟性骨架讓雨衣整理變得更方便,改變傳統雨衣沒有固定的收納方式。

    蕭學哲說,快乾雨衣採用PU材質,所以比一般尼龍做的雨衣使用壽命更長,而且加入鋼圈也僅會增加10塊錢的成本。接下來,蕭學哲計畫在該作品設計上持續改良,並找到願意生產的合作公司。

    2015臺灣國際學生創意設計大賽得獎名單26日出爐,產品設計類共頒一金一銀三銅、四個特別獎、八個佳作獎項。其中快乾雨衣、萬花眼藥水、UP-貼心繃帶裝置及Bouse四項作品得產品設計類「國際設計組織特別獎」。

    (轉載東森新聞雲 2015/10/23 記者 蕭玗欣報導)

    義築團隊全臺跑透透,讓偏鄉建築跨越財富的門檻

    一直以來,建築賦予人的印象,多半是高資本與高資源下所堆

    積的產物,然而「果核再生計畫」挑戰了這個思維,讓建築這一行

    也能成為社會企業的一份子,回饋世界上資源較缺乏的地區。

    由社企流與社企聚落共同規劃,於8月26日晚上在社企聚落舉辦的「社會企業你我他」系列活動,邀請果核再生計畫發起人(臺北科

    大助理教授)楊詩弘先生擔任分享者,現場聚集眾多對社會企業有

    興趣,以及對義築的計畫感到好奇的朋友,共同聆聽果核的創舉。

    楊詩弘率先提出他所見的情況,認為目前社會上許多具有設計

    感、科技時尚的建築物,背後都需要龐大的技術與資本加持,建築被商品化的情形不斷上演,無法與社會需求接

    軌,於是楊詩弘開始反思「建築所為為何」。

    所謂「醫生有醫術,建築師有建築術,世上有義剪、義診,常見無國界醫生救苦,卻鮮見無國界建築師救

    難」,這樣的思路,讓一場建築的革命開始了。2009年,一個以學生為核心的建築團隊,建築人的「果核再生計畫」啟動,正如其名,他們期望像種子一樣落地生根且發芽,最終遍地開花,讓更多建築團隊一起將義築的理

    念發揚光大,幫助更多的弱勢。

    (轉載社企流 2015/9/4 記者 廖偉如報導)

    ■ 臺北科大快乾雨衣

  • 臺北科大校訊 54

    新聞與活動News & Events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北市府將逐步施作透水鋪面,學者專家表達贊同,但學者提醒,透

    水鋪面承載力低,數百公斤的車輛多次來回恐致鋪面龜裂,建議從人行

    道、自行車道開始試辦,視成效再擴張範圍。 臺北科技大學土木系教授陳水龍說,北市高度都市化,水泥地使水

    無法滲透地底,土地不再濕潤,難以活化土壤、微生物,更影響空氣與

    氣溫,「就像皮膚毛細孔無法排汗,會悶出一連串的疾病。」

    陳水龍說,透水鋪面為道路建置的國際趨勢,北市府應加快透水

    鋪面建置速度;但他說,透水鋪面因讓水滲透地底,密度不能太高,卻

    因此犧牲強度,即使高承載力的鋪面逐漸研發,仍難以抵抗重物長久擠

    壓,道路不一定適合鋪設,建議人行道、自行車道優先建置,視成效再擴張範圍。

    中華民國大地工程技師公會副理事長陳江淮說,透水鋪面的宗旨之一為「存水」,北市的盆地地形有利雨水

    向下流動,若能有效儲水,水資源就能用以澆花、清洗路面。

    陳江淮也說,結構性透水鋪面調解水資源,減緩淡水河、景美溪暴漲,短期可見效,但他對減緩都市熱島效

    應的說法存疑,可能需要長期觀察,並運用學理技術,找出成效。

    (轉載自由時報 2015/10/3 記者 郭逸報導)

    〈臺北都會〉鋪面承載力低 專家︰人行道先設

    2015臺北湯花節起跑 幸福療癒三好禮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將溫泉結晶(亦指硫磺泉的沉澱物),與

    臺北科技大學合作,透過特殊程序處理成溫泉湯花,外觀呈現微粒狀

    白色至淺灰色粉末,含硫量極高,故產出之「溫泉湯花」品質極佳,

    具清潔肌膚及溫泉保健功能。

    產業局副局長王三中表示,104年更是臺北溫泉湯花產業的豐收年,3年的期間研發湯花產品量達36項,其中今年更多達17項量產商品,湯花商品年度總產值更由去年的648萬元將預計增長至834萬元以上,讓溫泉業者、產銷業者、在地店家更有信心投入湯花商品研發

    的行列,業者也表示透過研發溫泉湯花商品,除了讓他們更加貼近北投這塊土地外,商品中添加在地的食

    材,也讓消費者可以品嚐到北投在地的天然美味。

    產業局即日起舉辦「2015臺北湯花節」網路票選活動。今年以「幸福療癒」為主題,串連自102年至今受輔導之創新研發沐浴保養、文創生活及親臨體驗等36項多元精緻好禮,透過票選活動抽I phone5C、免費湯屋住宿券、湯花好物及現金禮券等,另活動期間只要至北投區、士林區或花博公園購物消費,不限

    金額大小皆可登錄參加抽好禮,免費招待住宿�、雙人客房泡湯券、平日客房倆人泡湯券之外,到指定店家

    消費,結帳show出活動貼圖,還可消費折百元,活動到10月25日截止,活動獎項多達270個中獎名額,獎品總額更超過30萬元。

    更多「2015臺北湯花節」資訊,請至活動官網(http://www.iliketaipei.com.tw/)、「湯花寶寶Bo」粉絲專頁(http://www.facebook.com/iliketaipei)、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網站(http://www.doed.taipei.gov.tw/)查詢。

    (轉載自立晚報 2015/10/2 記者 黃秀麗報導)

    ■ 產發局與臺北科大合作製成溫泉湯花

    新聞與活動News & Events 焦點新聞

    為追求傳統及現代科技產業快速升級以因應急速

    變化的市場需求,全球大勢之所趨,各國無不積極將

    工業3.0所推動的自動化技術提升為工業4.0的智能生產技術。然而不論工業3.0,抑或工業4.0如何演進,機電與傳動技術始終扮演著關鍵的角色,是有效達成智能

    生產技術最關鍵的因素。

    知名傳動元件製造大廠-全球傳動科技,有感於

    機電技術扎根重要性,與培育本國工業自動化所需人

    才重要推手的臺北科大機械工程系共同攜手,聯合舉

    辦「2015第一屆全球傳動機電創意實作競賽」,期能結合學術理論與產業實務,鼓勵在校師生激發巧思與

    創造力,並整合機電技術與智慧技術轉化成創新機電

    產品,為下一波產業技術升級做好準備。

    本次競賽共吸引數十隊來自全國各大專校院之隊

    伍報名參賽,經嚴格的評審程序,由15支晉級的團隊於23日在臺北科大進行決賽,角逐最高獎金10萬元,總獎金高達28萬元的8個獎項。

    本次競賽為配合技職院校實務專題課程,不限

    定競賽主題,鼓勵參賽隊伍自由發揮創意與巧思、

    結合理論完成作品設計企畫書;在通過初審並入圍決

    賽後,還獲得全球傳動公司免費的機電產品支援與

    15,000元材料製作費補助,對於由在校師生組成的參賽隊伍而言,更是難得的資源挹注,大幅減輕了參賽

    隊伍在專題製作上的負擔。

    主辦單位臺北科大機械工程系蔡定江教授表示,

    本次競賽提供相關傳動機構與材料製作費的補助,因

    此,參賽作品內容呈現多樣性與廣泛的應用性。有致

    力於改善生活用具功能性、便利性與休閒性的創意設

    計,如包括老弱照護及行動輔具、多功能復健訓練系

    統、輪型彈跳機器人等。

    也有對產業專用機具精度與性能,提出具體改善

    作法,如使用形狀記憶合金線材搭配線性滑軌之可調

    式減振器、多種3D列印機創新與改良、太陽能追日系統改良、超微細加工機之機構與性能改良等作品,還

    有可利用3D列印技術,客製化擠出泥狀食材樣態的「3D列印食物成型機」,無不令人驚豔。

    臺北科大副校長林啟瑞指出,企業提供豐富資源

    及獎勵贊助學校實務課程,誘發在校師生競相投入實

    務創作課程,也激發師生們無限的巧思與創意,因而

    產生了許多令人驚喜的作品,讓理論與實務結合的實

    務專題教學達到極致的效果,這樣的產學合作方式如

    能持續並擴大,相信實務專題課程的教學,將會大放

    異彩。

    全球傳動科技董事長李清崑說,此次活動的成

    功,樹立了產學合作的新典範,全球傳動也將於明年

    擴大辦理此一競賽,期待下屆的競賽活動同樣會有令

    人驚豔的演出。

    (轉載經濟日報 2015/10/23 記者 吳佳汾報導)

    臺北科大攜手全球傳動 辦競賽扎根傳動機電技術

    ■ 臺北科大3D列印食物成型機 ■ 臺北科大形狀記憶合金線材搭配線性滑軌之可調式減振器

  • 臺北科大校訊 76

    國內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全國大專院校創

    思設計與製作競賽(TDK盃機器人競賽)」,於10月18日(日)舉行決賽,本校機械系一舉奪下遙控組競賽獎第三名、第四名、佳作獎;工作團隊紀律獎、創

    意佳作獎等特別獎獎項。

    本次競賽共計吸引國內21所大專院校、53支隊伍參賽,參賽團隊除設計程式,也要實作。主辦單位

    除要求參賽者需製作具備行進、感測辨色、取球、投

    球、寫字...等功能之文武雙全機器人外,更需由參賽者以遙控方式完成各項關卡。

    其中,「框框要一隊」之隊長蔣彥德同學指出,

    過程中最困難的是確保機器人要能寫字和投球,因為

    這需要詳細計算距離和角度,正所謂:「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Pegasus」隊成員曾國鎮同學則說今年2月開始準備比賽,比賽前兩星期心情真的很緊繃,而賽後拿到創意獎佳作除了開心,最感謝老師平日教

    導,讓他們的實作能力能打下扎實的基礎。

    另外「Choas Hydra」的團隊成員都表示,參賽之前沒有實作經驗,藉由這次實體競賽真的學習到很

    多,回想當初組裝機器人時,因零件規格不符導致測

    試一再失敗,為尋求解決之道,團隊只能把握有限時

    間,熬夜嘗試,幸而最後奪下競賽獎佳作,辛苦也有

    了回報。

    教育部長吳思華於頒獎致詞指出,該項比賽讓學

    生發揮創意、動手實做並展現團隊合作能力,今年是

    第19屆,希望能一直持續舉辦,盼到第100屆時,能看到機器人可自動上月球。

    (機械系 劉怡廷)

    本校環境工程與管理研究所為啟發學生國際視野

    與增進其環境專業知識,由曾昭衡所長帶領9位碩士與博士學生於2015年10月21日至10月23日赴韓國仁川大學進行國際交流,並參加「第五屆亞洲環境與能源研

    究所2015年會」,發表本所師生之研究成果。此一年會是由仁川大學教授暨本校榮譽國際講座

    教授Heekwan Lee透過其所主持之亞洲環境與能源研究所進行相關人員之召集,主要目的是為了促進亞洲

    地區各國的環境技術與經驗的交流,進而達到國際性

    合作所成立的組織,目前已有超過18個亞洲國家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

    本次研討會所探討的主題涵蓋空氣品質的控制

    與管理、氣候的變遷、綠色村莊、綠色港口、再生能

    源的發展、固體廢棄物管理、污水處理與水資源管

    理...等議題。2015大會最新增設學生論壇(Student

    Session),以利提供亞洲各大學與環

    境相關之碩博士生

    能有參與跨國環境

    研究之平台。

    行程除學術交流外,也進行了專業參訪,包

    括參觀韓國國家環境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的太陽能環境綠建築,其結合太陽能與光纖的應用,另外亦參訪了韓國的著名

    景點,如首爾塔、仁川大橋、明洞街...等,藉以體驗韓國的風俗民情,而在研討會的最後也贈與韓國及各國

    紀念禮物。本校環境所師生透過學術研討及與亞洲各

    國交流,不僅間接或直接促進國際間的合作機會,更

    大為拓展本所學生的國際觀,可謂一舉數得。

    (環境所 曾昭衡、廖錫安)

    校園動態Campus Events 校園動態新聞與活動News & Events 焦點新聞

    焦點新聞

    校園飛行熱與鳥瞰臺灣

    一九一○年代,臺灣很多地方都曾有過飛行表

    演,部分有經濟能力的富商、名人會搭著飛行員駕駛

    的飛機,自空中鳥瞰臺灣。此後,掀起過一股飛行熱

    潮,我們現在所見的空拍照片,很多出自當時飛機空

    拍的鳥瞰圖。此外,當時的飛行表演會到學校進行,

    這些到學校公開的飛行表演,激發許多年輕學子翱翔

    天際的夢想。

    飛行與商業宣傳

    一九一六年四月,クラブ公司邀請年僅二十九歲的高左右隆之來臺飛行表演,這可能是第一場以飛機

    進行商業行銷的活動。活動宣稱在飛行的同時,會灑

    下贈品券,共有一百一十個名額,可以從空飄贈品券

    中得到該公司的美白粉、乳液化妝水、牙膏等商品。

    這並非高左右隆之第一次來臺,一九一五年,新

    竹的筏安太郎就曾集資邀請過高左右隆之。當時從四

    月一日到五日,飛行兩次所需費用就要兩千四百元。

    高左右氏曾自行研發過好幾代飛機,也到美國進行研

    習。

    不過臺灣人更熟悉的一次飛機空飄傳單經驗,則

    是一九二三年二月,在東京的一次活動。該年林獻堂

    等人所組織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院運動代表團,帶著由

    臺灣各地收集而來的請願書前往東京,要求日本在臺

    灣設立臺灣議會。為了聲援這個活動,臺灣第一位飛

    行士謝文達駕機從天空撒下上萬張傳單。

    定期飛行航線的出現

    在一九三○年代以前,飛行若不是以飛行表演

    方式呈現,就是由熱心人士集資,與商業活動結合。

    真正開始作為交通工具,有定期航線,要從一九三六

    年大日本航空開通「福岡――那霸――臺北」航線開

    始。此後島內連通線以及臺北至東京一日可達,已經

    實現。

    但是搭飛機畢竟所費不貲,一般中學、高校生還

    是只能在飛行表演時仰頭觀賞。

    校園的飛行社團

    當時學生想在臺北上空飛一飛,途徑之一就是加

    入飛行社團。台北高校擔任數學、圖畫科教師的須藤

    利一,在一九三五年成立了航空研究會。這個社團曾

    獲得陸軍提供三架練習機。

    一九三六年五月紀念祭時,航空研究會學生

    分乘兩架飛機,在台北高校的運動場上低空飛行。

    一九三七年,雖然因海軍航空隊要從臺北渡洋參與軍

    事行動,研究會因此終止。但在一九三八年,須藤再

    度組織與飛行有關的滑翔機部。

    當時除了在台北高校之外,部分中等學校如台北

    工業學校(現國立臺北科技大學),也設有滑翔機、

    滑空社團,該校的操場上就擺有一架可以滑行卻無法

    起飛的「隼」。

    從二十世紀初(一九○三年)萊特兄弟闖進天

    空開始,人類自古以來飛翔的夢想終於成真。十一年

    之後(一九一四年)野島銀藏以雙推進式雙翼機「隼

    號」,從臺北古亭庄練兵場(今南機場夜市)飛行成

    功,此後的二十世紀前半,飛機以及與飛行相關的活

    動,在臺灣各地熱鬧登場。當年中學生在學校操場仰

    頭望著這個超乎想像的機械,心情應該有如十九世紀

    後半看著冒黑煙的火車、輪船的上一輩先祖一般。有

    人想著以後要學開飛機,有人想著要造飛機。

    從一九一四年臺灣天空出現第一隻鐵鳥之後,我

    們和世界的互動愈來愈密切。雖然後來臺灣、天空的

    飛機、飛行夢想與造飛機夢想的學子,都被無情的捲

    入戰爭,夢想在戰火中灰飛煙滅。幸而,現在多數的

    飛機再度恢復交通工具的功用,帶著年輕學子展開夢

    想,遠赴海外求知。

    (轉載《躍動的青春:日治臺灣的學生生活》 作者 鄭麗玲)

    我要在天空翱翔―日治臺灣校園的飛行熱

    ■ 台北工專機械科學生與汽車、中島飛機甲式四型戰鬥機合影

    第19屆TDK盃全國大專院校創思設計與製作競賽臺北科大機械系 為校爭光

    臺北科大機械系獲獎隊伍

    獎項名稱 隊名 隊員 指導老師

    競賽獎第三名 框框要一隊 袁瑋蓮、蕭彣俽、蔣彥德 蕭俊祥競賽獎第四名 Pegasus 曾國鎮、余思佑、許耿榮 許華倚競賽獎佳作 Choas Hydra 吳易錦、邵聖凱、梁峻瑋 曾百由工作團隊紀律獎 框框要一隊 袁瑋蓮、蕭彣俽、蔣彥德 蕭俊祥創意獎佳作 Pegasus 曾國鎮、余思佑、許耿榮 許華倚

    ■ 機械系學生合影

    2015亞洲環境與能源研討會

    ■ 參與研討會之環境所學生

  • 臺北科大校訊 98

    二十四年前剛進大學任教時,新進同仁訓練班有

    一本參考書是哥倫比亞大學吉伯爾•哈艾特(Gilbert H i g h e t)教授寫的《教學之藝術》(T h e A r t o f Teaching)。這本1950年出版的老書乍看是討論教學,內容卻是關於怎麼當一個全方位的好老師,自然

    也包括對於優良導師的種種看法,這種全方位的觀點

    讓我這個菜鳥導師備感焦慮。

    書中的建議有一小部分只需用功一點就能達成,

    例如熟記每一位學生的名字、精通自己的專業等等。

    但有更多部分是師生隨時隨地在生活中彼此交心,進

    而教學相長。難道一天到晚跟學生搏感情是導師們唯

    一的宿命?直到現在,每次不經意瞄見書架上那本泛

    黃的《教學之藝術》,總讓我莫名心虛,無所不在

    的師生互動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既然教學是

    藝術,不是科學;是志業,不是一份工作而已!那麼

    不妨勇於做自己,嘗試用自己的風格來扮演好導師

    角色;畢竟哈艾特只給啟發性的意見而從未規定任

    何SOP。以下幾點作法是過去一年來的小小實驗,迄今過

    程堪稱愉快;這不能不特別感謝本校對工業設計教學

    傳統的尊重,以及對各種創意活動的支持。

    一、虛實合一的W家族:我在Facebook建立一個「W家族」社團,幫助日益年邁的我更容易記住每位導生

    的姓名與長相,並讓他們隨時隨地找得到導師,藉此

    提供生活輔導的即時資訊與各種協助。對於臨時來研

    究室敲門而撲空的學生,這樣的社團可以彌補實體互

    動(例如與學生面對面談話)的不足和e-mail聯繫的侷限,以及降低打大哥大的費用。偶遇學生半夜敲訊

    息求助雖令人感到疲憊,但多少填補自己長久以來當

    導師的心虛感。至於怎麼拿捏師生間的公私領域界

    線,就得時時提醒自己謹慎維持適當的緩衝區當作底

    線。

    二、創新創業共同經營班級:鼓勵學生把全班當作一

    個事業體來共同經營,練習「商業模式畫布」的價值

    定位、客戶族群、合作夥伴等項目的運作。一年下

    來,他們不僅成

    功舉辦多項極具

    創意的課外活

    動,更把這些經

    驗擴展到設計成

    果的群眾募資與

    新一代設計展參

    賽,為本校爭取

    「金點新秀設計

    獎」等多項榮

    譽,以及眾多重

    要媒體的採訪報

    導,在財務管理上也相當成功。經驗告訴我,經營班

    級的秘訣在於激發全班集體定義出他們自己的價值,

    而不是硬要他們接受任何人的價值。

    三、以同理心來瞭解學生需求:當前很熱門的「設計

    思考」和「服務設計」都倡導以同理心來瞭解使用者

    真正的需求,這樣的專業思維很適合用來協助學生因

    應常見的休學、退學、交通事故、人際關係、親子關

    係、情緒管理與家庭經濟等問題。有許多情況很難解

    決,也未必能成功轉介,但很幸運地多半能有所紓

    解。我不覺得學生與家長會責怪站在第一線的導師沒

    解決他們的問題,倒是很在乎有沒有站在他們的立場

    來瞭解他們的處境。

    配合新導師制度的實施,屆時傳統的班級概念

    可能變得模糊,過去的導師工作勢必有所調適。104學年度有30位導生的我計畫將W家族社團擴大成「W School」,廣邀所有課程的學生們一同加入。希望能化身「隱藏版」導師來幫助更多學生,也幫助我自

    己,一起迎向新的挑戰,重新定義自己。

    未來成效如何不得而知,但哈艾特說:「教師

    必須堅信所傳授之主題的價值和興趣,就像醫生堅信

    健康一樣。」(A teacher must believe in the value and interest of his subject as a doctor believes in health.)我知道這永遠是對的。

    導師的工作,真的是包羅萬象。再加上從今年開

    始,除了帶領在職班的整班學生之外,所有的論文指

    導學生,也都納入導師的輔導範圍。針對不同屬性的

    學生,如何盡到導師的責任,適切地表達對學生的關

    懷,對老師們也是一大挑戰。

    就進修部的同學們而言,他們白天大部分都在工

    作,下班之後再來上課,有的尚有家庭,著實非常辛

    苦。身為導師,我儘量利用班會或聚餐機會和同學增

    加互動,瞭解他們的心聲,如果有任何問題,就請班

    代第一時間傳給我,由我來扮演學生與系上之間的溝

    通橋樑。每次參加聚餐,都與學生互動愉快,並於輕

    鬆對談當中,瞭解各個同學的背景以及學習的狀況。

    至於碩班同學,大部分皆為自己研究室的學生。

    我於每週固定的會議討論時間,一方面協助同學研究

    進度,另方面也藉機瞭解同學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上的

    狀況。此外,我們亦常舉辦研究室慶生活動,讓加入

    本研究室的學生,有如同一家人般的溫馨。我所指導

    的IMBA學生,也會鼓勵他們加入研究室的活動,融入本地生。由於有外國同學在,本地同學就會試著用英

    語溝通,增加大家英語溝通能力;而外國同學在很多

    問題上,也可以得到本地同學的協助。例如,今年有

    位外國學生因健康問題必須回國治療,在治療期間,

    大家均密切與其保持聯絡,並代為協助準備畢業相關

    之申請文件,讓他可以安心地完成治療,並順利地參

    加畢業論文口試。

    身為導師,主要是站在引導與協助的角色,在學

    生們遇到瓶頸時,扮演傾聽者,並給予適時的建議;

    而在面對衝突時,則儘量扮演好居中溝通的協調人。

    只要抱著一個真誠關懷同學的心,每一次的導師與學

    生的相遇,都會是一段美好記憶。

    擔任機電一班導師對我

    而言具有挑戰性,年級上有

    代溝,恐怕同學有問題不敢

    找我,第一次班會就宣佈,

    除了失戀我無能為力外,其

    餘我都會幫到底。為了拉近

    與同學間的距離,我將班上

    同學以三人為一組的方式,

    每週輪流與小組共進午餐,

    藉此傾聽他們的心聲,並鼓勵他們及早規劃未來的生

    涯,把握臺北科大給予他們的資源。後來加入了同學

    的LINE社群(103機電步入禮堂…),聽到了同學間的聯誼,更感到與年青人在一起的愉悅。不過我也提醒

    他們網路是公共領域,用字遣詞還是得斟酌。我鼓勵

    同學組讀書會,提高學習效率,同學們表現積極,在

    LINE上互助解習題,討論功課。本學期期中預警學習欠佳學分數超過6學分只有一位。

    本班同學極有活力,課外活動多元,充滿青春氣

    息。與我用餐時也會告訴我一些小道消息,如班上的

    配對等,使我蒐集不少情報。多位同學也反應選修課

    較少,選修不到經濟學,零學分的課程多集中在一年

    級,佔用了作習題的時間。

    校外實習是高中生融入科大技職教育的途徑,寒

    假安排了兩位同學校外實習。一位同學希望一升二暑

    期就能參加校外實習,但業主通常只收二升三學生,

    所幸找到一家空調設備製造廠願意收這位同學,我也

    到場指導實作。未來二升三校外實習,我樂意協助媒

    合空調設備製造廠,增加校外實習選項與未來職場的

    機會。總而言之,首次擔任導師的經驗是相當愉快

    的。

    優良導師經驗分享之三

    從W家族到W School走出屬於自己的導師之路

    關懷所需 從心出發

    善用社群 縮短距離

    文│王鴻祥 工業設計系

    文│趙莊敏 經營管理系

    文│蔡尤溪 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

    ■ 王鴻祥老師賢伉儷

    ■ 蔡尤溪老師

    ■ 趙莊敏老師

    校園動態Campus Events 優良導師

  • 臺北科大校訊 1110

    為營造優質創業環境,鼓勵青年學子創業,行政

    院自2012年起推動「創業臺灣計畫」。因應此創業潮流,鼓勵動手自造,教育部將104年定位為教育創新行動年,同時基於自造者(Maker)強調動手製作的精神,與技職教育的實作及務實致用相同,因此教育部

    擇定臺北科技大學為北部創新自造推動基地。

    臺北科大億光大樓四樓點子工場暨自造工坊於11月6日(五)舉辦開幕儀式,教育部部長吳思華、行政院政務委員蔡玉玲、技職司司長馬湘萍,及多位相關

    自造者皆出席參加。

    教育部長吳思華提到明年5月將開始「自造教育週」活動,部長鼓勵學生除了動腦思考、更重要的是

    能夠主動動手實作,更希望校園內能興起點子發想,

    這樣更能夠激盪出多元的創意、想法,部長最後亦期

    許透過校園與自造教育週的活動,能進一步和國際上

    的相關資源、團體互相連結。

    產學長李達生表示點子工場暨自造工坊是臺北科

    大構思、發想的基地,希望全校師生善用此場地,共

    同激盪出能節省能源,或是讓生活更便利的創意。該

    場地不僅提供學生舒適空間,更針對使用者需求,設

    計開放式辦公室、會議室以進行小組發想、討論,另

    備有所需器材、設備...等,此外,也提供Pitch Show Room讓學生透過此處,可以向外界或相關企業進行簡報,直接或間接增加資金贊助和成功創業的可能性,

    讓學生們的創意能夠被看見與實際應用。除上述外,

    在點子工場亦具備創業諮商和課程訓練,除有專業教

    師現場授課外,也設有創新創業以及法律相關的諮詢

    管道,讓學生在構思過程中,能得到更完善的協助。

    開幕儀式當天,co-working space 擺設了許多同學們的作品,像是只有在電影裡才會出現的鋼鐵人,

    也能在此一窺究竟,這是由鋼鐵人實作聯盟創辦人蔡

    政和先生和他的設計團隊所製作,他們從鋼鐵人的電

    影獲得靈感,進而研究、實際做出帥氣的鋼鐵人裝,

    像是智慧型頭盔和射擊槍...等,現在都能在現實生活中看到了!另外還有一級方程式的卡丁車,這輛賽車是

    由車輛系研究所和大學部學生共同製作,由於喜歡動

    手做,他們便將點子化為實際的成品。

    此外,機械系陸元平教授與團隊,則示範如何透

    過3D列印機做出薩克斯風吹嘴與U型彎管,這除了大大減低開模製作的成本之外,所利用的材料也是相當

    環保。而能源與冷凍空調系卓清松教授和博士畢業生

    陳廷昱,也開發出熱泵雙效能源轉換系統,溫度最高

    可達120度,這項系統能夠提升能源效能,更達到商品化階段,進而能夠營業用。任適科技創辦人高丈淵先

    生,經過多年研究,設計出穩定性高,且同類型體積

    中速度最快的四旋翼無人飛行系統,這也讓他一圓兒

    時夢想,成功設計出無人機。

    姚立德校長在致詞時表示,非常感謝教育部及行

    政院的大力支持,點子工場暨自造工坊在技職教育中

    有著顯著的進步,相當期待這個平台能夠讓創新創業

    者得到輔佐,除了自造也能互相交流想法,並得到民

    間及政府的協助,匯集且整合師生於此基地之創作。

    校長也提及希望透過此項活動,將臺北科大的實作精

    神得以讓更多人知道,藉此帶動國內的創業風潮。點

    子工場暨自造工坊開幕,不僅確立了臺北科大在創新

    創業面的計畫,更讓臺北科大的優良傳統與新時代的

    創新創業想法更緊密結合,愈加奠定本校「工業推手

    一世紀 企業搖籃一百年」之定位。(產學合作處 盧冠利)

    臺北科大點子工場暨自造工坊啟用

    創業新聚落 孕育夢想家

    億光「智」勝日亞化策略

    校園巡禮Campus Spotlight 研發總中心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校長姚立德於11月23日陪同教育部長官出席在華欣舉辦之臺泰高等教育論壇,並於

    11月25日參訪法政大學,當晚更與臺北科大泰國校友會及EMBA102、103及104學長姐進行餐敘和深度交流,姚校長帶領國際處陳孝行國際長,EMBA耿慶瑞執行長,校友連絡中心鄧道興主任出席餐敘交流,泰國

    校友會則有賴正烈會長、王明裕名譽會長、呂憲治名

    譽會長與EMBA召集人謝深彥等70餘位學長姐在場接待。

    主持人黃春華首先宣布餐敘交流議程,隨後便由

    姚校長報告臺北科技大學近年來努力的重點和成就,

    校長同時也對臺北科大泰國校友會校友人數日益壯大

    之情形表示讚賞與肯定。接著由賴會長代表泰國校友

    會邀請姚校長能時常至泰國走走,拜訪在該國之諸多

    校友,以利彼此情誼維繫。

    於第一階段提問中,共有章復國、陳俊銘、崔惠

    英、呂奇霖、呂奇憲、王百祿、譚中一及王明政等八

    位校友發問,詢問議題包含:學校文宣廣告、EMBA課程試聽、EMBA東盟的可能性、海外專班畢業流程簡化、臺北科大相關課程分享、EMBA全球策略、EMBA教授評比、EMBA招生等事項,而校長和執行長也針對上述問題,做出詳盡回覆並與與會者相互交流意見。

    提問結束後,校長並頒發獎狀予謝深彥學長,

    感謝其在跨國團隊建立暨聯合個案競賽活動中,進行

    「ASEAN 2015泰國商機」之演講,內容不僅豐富更具啟發性。校長亦頒發教育部之銀質獎牌予黃崑男學

    長,以感謝其捐資興學國立臺北科技大學200萬元整。頒獎結束後,全體大合照並進行第二階段交流,

    由校長逐桌向學長姐深度交換意見,與會人員均可感

    受到姚校長之有心與用心,期間鄧主任更拿出伴手禮

    「筷樂一族」一一親手交給各校友,於餐敘結束前,

    全體更合唱臺北科大校歌,至此,活動圓滿結束,各

    出席者均度過一個既特別又有意義之放燈節。

    (校友聯絡中心 鄭如純)

    本會日前舉辦一

    年一度之會員大會,

    並進行第四屆理監事

    及理事長選舉與例會

    專題講座活動,感謝

    會員來賓及臺北科大

    校友師生共襄盛舉,

    使得大會活動更加熱

    絡繽紛,尤其是眾所期待的專題講座,由億光電子公司

    葉寅夫董事長主講「億光『智』勝日亞化策略」,其精

    闢的分享不僅讓人印象深刻更使人獲益良多。

    此次葉董事長除介紹公司本身外,並分別就LED的智慧財產權與發展歷程,及『智』勝關鍵等面向逐一說

    明。簡報資料豐富,重點摘錄如下:

    億光「智」勝先機 之四大面向一、產品開發,風險管理:所有新產品開發,從專利分

    析開始,進行迴避設計,避免未來的專利訴訟風

    險。

    二、專利申請,全球佈局:若有新發明,第一時間申請

    專利,進行全球佈局。 三、授權、交互授權:若有專利申請在先,則設法進行

    授權或交互授權。 四、專利訴訟,風險管控:若仍存在風險,則進行訴訟

    前期準備,預防訴訟發生。

    關鍵「智」勝要素

    一、速度:日亞在2012 / 4 / 18在德國告億光,億光在一天之內2012 / 4 / 19在美國反告日亞,並分別在2014、2015年在德國、美國勝訴。

    二、細節,對案件的深入瞭解:及早準備、大量的深入

    分析,超過100萬頁的證據資料。三、奮戰不懈:全力贏得客戶信任,作為最好後盾;臺

    灣訴訟連敗四次後,再連勝四次,勝訴定讞。

    校園巡禮Campus Spotlight 校友聯絡中心菁英會

    臺北科大姚立德校長赴泰參訪 結語分享

    一、落實智慧財產權四大工作方向,建立核心競爭力:

    產品開發風險管理、專利全球佈局、交互授權管

    理、訴訟風險管理。

    二、億光智權勝訴的三個致勝要素:速度、細節、奮戰

    不懈。

    三、國際訴訟是從臺灣走向國際的過程,應及早面對的

    一課,是必經的一役:透過國際訴訟的經驗,再重

    新強化智財管理。

    (菁英會 林淑欣)

    ■ 參訪合影

    ■ 臺北科大高精度3D列印成型機■ 臺北科大點子工廠暨自造工坊啟用 ■ 點子工廠內的互動討論區

    ■ 葉寅夫董事長與林寶彰總裁夫婦合影

  • 臺北科大校訊 1312

    在科技部臺法幽蘭計畫的資助下,我有幸能於

    2014至2015年分別前往法國一個月,進行實驗室研究以及參與研習營,與國際學者和業界交流。有別於

    2014年前往巴黎東部馬恩河谷大學的岩土與環境實驗室(Laboratoire Geomateriaux et Environnement, Université Paris Est Marne la Vallée)進行實驗研究,此次(2015年)前往法國,主要任務則是前往法國北部接近比利時的聖康坦(St Quent in)小鎮,參與由法國知名的「無機聚合物研究院」

    (Geopolymer Institute)所舉辦的「無機聚合物研習營」(Geopolymer Camp),與各國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與學者進行三天的密集會議;本文係將參與此次

    密集會談,與國際專業學者及研究人員之交流經驗整

    理而成,期望能藉由此篇文章的分享,給予學弟妹帶

    來更多的啟發與可能。

    綠色水泥開發、推廣 串聯多國攜手合作我的指導教授鄭大偉老師研究素有「綠色水泥」

    之稱的無機聚合物(Geopolymer)已長達15年之久,我則因為大學時期就開始接受鄭老師的指導,於9年前就已經開始接觸此一方面之研究。所謂的無機聚合

    物是利用富含矽、鋁之材料與鹼性溶液進行混拌,透

    過鹼性溶液將材料顆粒表面進行破壞,溶出顆粒表面

    矽、鋁膠體後,靜止並待其脫水乾燥,形成類似水泥

    或陶瓷之製品。由於其製備方式與水泥類似,且無

    機聚合物不論在機械性能與耐久性等,都較傳統水泥

    來得優越,此外,無機聚合物所需使用的固體原料

    來源,可以完全使用工業副產物或工業廢棄物,故製

    程並非像水泥,需燒至高溫,產生大量之二氧化碳排

    放,故將其稱為「綠色水泥」。

    無機聚合物是由法國知名教授Joseph Davidovits所主持的「無機聚合物研究院」研究團隊,於1986年發表並命名。且研究院自2010年起,每年均在法國舉辦「無機聚合物研習營」(Geopolymer Camp),藉此提供國際間研究此領域之專家學者或研究人員,甚

    至是業者均能有齊聚一堂之機會,使學術與業界,彼

    此能相互交流與討論,業界能知曉學界最新研發之技

    術;學界亦能掌握產業之所需,以利縮短產學落差,

    促進產學交流並提高國際合作之可能性。

    我有幸能於今(2015)年代表鄭老師實驗室參與此一研習營。此次的研習營中,與會者包含超過來自

    60個不同國家約100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因此研習營宛如一場小型聯合國會議,好不熱鬧!在3天的研習營過程中,僅有約15位專家學者接受大會邀請,於研習營中發表演講。本人極具榮幸,是受邀發表的演講者之

    一,同時也是臺灣唯一的與會代表。

    不同於一般國際型研討會,此研習營著重於技術

    的推廣與實際應用,因此不論是演講的發問時間、午

    餐、甚至是休息和晚餐時間,大家仍會聚在一起進行

    意見交流,分秒不敢浪費,充分抓住任何一個可能解

    答自身疑惑的機會,或牢牢把握任何一個稍縱即逝的

    合作、突破或進一步發展之契機。與會者們甚至於研

    習營結束後,還共同創辦一個網路意見交換平台,方

    便大家日後交流意見及互通訊息,並相約明年的研習

    營再相聚。

    瞭解世界局勢 訂定自我方位透過本次參加研習營,與澳洲、挪威、美國、香

    港…等眾多國家的專家學者們進行交流與討論後,我

    瞭解到各國專家學者的觀點與臺灣目前狀況的差異之

    校園巡禮Campus Spotlight 國際處

    再訪法國—無機聚合物的最高殿堂

    處。有別於臺灣較為保守的觀念,許多國家的學生並

    不在乎是否留在自己的國家繼續念書或工作,例如:

    在研習營過程,我曾與一名挪威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

    交談,他雖是新加坡人,卻在德國攻讀博士,畢業後

    前往挪威擔任研究員職務;有趣的是,許多與會的研

    究員或業界代表均有類似的經驗。在瞭解原因之後我

    發現,目前國際間均有人才缺乏的問題,或者是所屬

    國家有待遇不佳的問題,因此學有專精的研究生,會

    藉由在學期間多參與國際性的會議,瞭解目前國際相

    關領域業界的需求,茁壯自己的專長與語言能力,並

    大膽的朝向自身心屬的外國研究單位舉薦自己,秉持

    著「有試有希望」之精神,朝目標前進。在會議過程

    中,許多國家的業者也同時表達出,他們並不會排斥

    邀請外來人才,只要能力足夠,企業很願意聘請國際

    人才進入公司,協助公司的發展。因此,其實只要能

    力足夠,根本不用害怕沒處去。

    茁壯自己 走向世界我在研習營發表鄭老師研究室之研究成果後,與

    會人員包含無機聚合物之父Joseph Davidovits等專家均大為驚艷,頻頻讚嘆為何臺灣一個小小的國家,研

    究發展成果卻領先於歐洲許多先進國家。且於會後,

    許多業者及研究單位,均提出誠摯的邀約,要與鄭大

    偉老師的實驗室進行國際合作。

    未參與研習營前的我,一直深信先進國家的研究

    單位,研究成果一定相當卓越,尤其是類似傳統產業

    的相關研究,國外的發展相較於臺灣一定更加成熟。

    但今年參加了國際研習營,加上前一年在法國實驗室

    研習一個月的經驗後,我才意識到,相對於臺灣,許

    多歐洲的研究單位,研究方向都非常專精而集中,同

    一個系所或單位裡的人員,可以全部研究同一個主

    題,因此系所的研究特色非常鮮明,研究員之間的研

    究也能相互激盪啟發,也因此容易於專業領域產出頂

    尖的研究成果。但相對的,對於研究成果多元化的應

    用和開發卻相對薄弱。

    反觀臺灣,則有別於國外,例如在臺北科大的校

    園內,往往單一系所內的教師專長與背景大不相同,

    因此對於專業領域之理論鑽研相對較為費力,但也因

    為系所內具備多元化的教師人才,因此對於多元化的

    應用開發相當具有競爭力。且臺灣學生相較歐洲學生

    更為勤勞,願意反覆實驗,以在短時間內產出成果。

    因此一旦引進新型技術後,後續的應用開發、缺失補

    強...等,皆能快速進展。在此我也瞭解到,於理論基礎上,國外的發展確實較臺灣快速,但是就實際應用開

    發層面而言,臺灣並不亞於其他先進國家。

    同時,可能是因為我從大學時期就在臺北科大就

    讀,而且從大三開始就跟著鄭老師執行產學合作計畫

    之關係,鄭老師實驗室一向秉持著不能只純做理論研

    究,而是要同時瞭解市場與業界的需求,因此培養出

    學生於研究過程中,都會不停思考研究成果實際應用

    的可行性,並針對相關之缺陷進行改善或探討,使我

    們能不斷在學術理論與應用知識技能兩方面,同時進

    步與茁壯。也因此在研習營中,讓與會人員對我所提

    出的研究成果,不論是理論基礎或技術開發,均留下

    深刻的印象。

    此外,在研習營過程中,我也見識到許多與會者

    皆具備多樣化的語言能力。許多來自歐洲國家的與會

    者,往往都至少會說三種語言。例如:一名來自義大

    利的研究員,就會說義大利文、西班牙文及英文。因

    為在歐洲國與國之間往往因為相鄰的關係,文化、經

    濟等各方面容易互相交流,因此許多研究生都具備鄰

    近國家的語言能力,也讓他們擁有更多的研究與就業

    機會。

    此趟出訪法國最大的收穫,就是與各國專家交談

    後,深深體悟到厚實自身能力,建立一己之優勢與無

    可取代的理由,正是你我應該努力達成之目標。即使

    不走學術研究路線,若能於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深入專

    精,仍可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畢竟,世界上最好的投

    資,就是對自身實力的投資。

    最後,分享一名南非燃煤發電廠的主管於研習營

    結束時向我說的話:「孩子,著眼國際,思考自己的

    未來,不要侷限國家的界線,尋找自己的目標,鎖定

    它,用力的向它邁進,未來的世界一定有屬於你的一

    片天」。

    文│李韋皞 工程學院工程科技博士班

    ■ 無機聚合物之命名者 Joseph Davidovits 教授 ■ 工程科技博士班李韋皞

    ■ 與香港及澳洲(泰裔)學者共進晚餐

    ■ Geopolymer Camp 與會者專心聆聽講者分享

  • 臺北科大校訊 1514

    校園巡禮 校園巡禮Campus Spotlight Campus Spotlight研發處 研發處

    帕金森氏症為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僅次於

    失智症。推估目前臺灣帕金森氏症人數約有8萬人。其主要的臨床症狀為靜止性顫抖、動作遲緩、肢體僵硬

    與步態不穩。該疾病典型的異常步態情形包括起步困

    難、步態凍結、小碎步、急促步及不穩易跌等。

    帕金森氏症之主要治療為口服藥物左多巴,

    藥物治療對於患者的異常步態並非全然有效。提醒

    (cueing)可作為帕金森氏病患的輔助治療手段,提供一種外在的刺激模式用於改善步態參數,降低步態

    凍結機率,及防止跌倒的發生。常見之提醒為聽覺提

    醒(語音提醒或是節拍提醒)與視覺提醒(提供視覺

    訊號)。聽覺提醒在過去的研究發現經由一段時間的

    訓練對於步態有改善。

    本計畫之研究目的擬研製一種創新護膝型視覺提

    醒裝置,搭配可攜式即時步態分析系統,評估雷射光

    提醒裝置對於帕金森氏病患者行走之立即影響。穿戴

    式步態分析系統,整合感測元件、控制晶片、藍芽與

    軟體程式,可即時監測帕金森氏病患者行走時的步態

    參數,更可以偵測異常步態,包括步態凍結。

    而護膝型視覺提醒裝置以打出雷射光至地面來提

    醒改善患者之步態凍結。每個護膝配置ㄧ個雷射源,

    可打出前進雷射光。提醒直行前進之雷射光由腳底之

    壓力感測器偵測踏地時啟動,行走時右、左腳護膝交

    替打出雷射光,提醒腳步踏過前行,而且雷射光投射

    距離可自動依步態監測結果適應調整(藉由馬達驅動

    調整雷射源投射角度)。

    研究設計請患者走預先設定的路徑,此路徑容易

    誘發步態凍結之發生,我們使用護膝型雷射光提醒進

    行效果量測。研究結果顯示此裝置可以即時監測步態

    參數,更可以偵測異常步態,包括步態凍結。我們使

    用錄影與此步態分析系統測量步行速度與步數顯示高

    度一致性。相較於不使用提醒裝置,帕金森氏病患者

    使用護膝型視覺提醒裝置顯示可以改善急促步、減低

    步態凍結之發生,以及增加平均步行速度。

    冀望在不久後的將來,本計畫之步態分析系統可

    以即時提供醫師所需之病患步態參數,以及即時提供

    照顧者所需之患者意外跌倒訊息,提醒裝置不僅能方

    便穿戴,更能立即用於改善病患之異常步態,提升其

    個人日常生活功能與生活品質。

    (機械系 蕭俊祥)

    註:此研究計畫為本校與馬偕紀念醫院之校際學術合

    作案,並於去年馬偕聯合成果發表會獲得「優秀

    論文賞」。

    去氧核醣核酸(DNA)於現代被運用於諸多範圍,包含於生物科技、分子生物、醫療保健等方面,

    因應在諸多領域的運用,檢測去氧核醣核酸的技術逐

    漸受到注目,而隨著使用需求的提升,檢測的靈敏度

    和方便性也隨之被要求提升,如何迅速並靈敏的偵察

    到去氧核醣核酸的數量,成為現今發展偵測技術的重

    點之一,舉例來說,現今醫學上B型肝炎(HBV)的病毒基因定量檢測,是判斷治療與否的依據,而基

    因的定性檢測,則能運用在檢測GMO(genetical ly modified organism)食品的判斷與否。

    以分子生物技術而言,無論基因重組或蛋白質表

    現技術的前提皆須大量複製研究人員所感興趣的目標

    DNA,當目標DNA的濃度達到一定的比例之上才有研究的價值,也因此聚合 連鎖反應(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成為最被廣為運用的DNA放大技術,現階段被廣泛應用在親子鑑定、食品工業、農業品種改

    良、基因體圖譜建立、基因重組技術、演化和遺傳學、

    環境監測等。而PCR技術對於分子生物學最大的貢獻在於生物體外以人工方式大量合成複製DNA片段,從此體外分子生物技術突飛猛進,也因此PCR技術發明者Kary Mullis於西元1993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殊榮。

    為了探討PCR產物濃度和反應循環數的準確關係,科學家們開發出即時定量核酸放大技術(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其原理在於傳統PCR反應溶液中添加螢光物質,隨著反應循環數增加,目標

    DNA產物濃度亦快速倍數成長,此時螢光物質與目標DNA產物結合而激發出螢光,藉由儀器偵測螢光訊號

    後可由電腦分析計算出彼此相對關係圖。目前市售即

    時定量PCR主要為螢光偵測方式,此方式使用的儀器價格昂貴且體積龐大;另外,螢光偵測之儀器技術大

    多掌握在國際大廠,且臨床檢驗套組皆需搭配儀器原

    廠所提供之專屬試劑才能在臨床上應用,完全限制了

    國內相關產業的發展。

    為克服光學系統之限制,本實驗室和國家實驗研

    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共同發展一套電化學法核酸即

    時定量檢測系統,此系統整合可拋棄式反應晶片、快

    速溫控裝置及即時電訊號分析處理系統,藉由程式溫

    控之PCR進行微量樣品快速核酸濃度放大,並結合電化學模式分析核酸濃度以達成即時核酸檢測之功能。

    此技術在於PCR溶液中添加帶電活性的高親和力電化學核酸分子標記,於PCR過程即時偵測溶液之電訊號值,進而推算出核酸產物的濃度。

    本技術具備低成本、小體積及容易攜式等優勢,

    同時搭配本實驗室合成出的電化學核酸分子標記,

    合成的新型分子標記具有雙重官能基結構,其中一端

    具氧化還原活性可嵌入雙股螺旋DNA次溝槽(minor groove)當中。另一端官能基亦可嵌入雙股DNA當中,因此可開發出高親和力之DNA分子標記,滿足國內外快速檢測市場需求。

    未來預期藉由本實驗室開發之分子標記和微生物

    快速檢測技術,將可準確應用於診斷國內本土型臨床

    微生物,同時更可推廣於居家護理診斷、環境與食物

    監測等應用。

    (化工系 黃聲東)

    校際學術合作成果專題報導

    帕金森氏症穿戴式步態分析暨提醒裝置研製

    高親和力電化學核酸分子標記應用於即時定量PCR檢測系統

    計畫主持人:蕭俊祥 臺北科技大學 陳培豪 馬偕紀念醫院

    ■ 患者實際測試情形

    計畫主持人:黃聲東

    ■ 電化學核酸即時定量檢測反應晶片 ■ 傳統光學法和新式電化學即時定量PCR檢測 技術之比較

  • 臺北科大校訊 1716

    承載著神聖羅馬帝國的輝煌歷史,總給予人沉穩

    氣質的布拉格,在今年10/16至10/18卻上演了一場宛如置身異次元的燈光幻術;「布拉格聲光節」(Signal Festival)是東歐最受歡迎的當代藝術活動之一,每年邀請世界頂尖的科技藝術家,進行在地場域的光影創

    作,點亮包括舊城廣場、斯特勒茨基島、康帕公園、

    音樂廳、聖盧德米拉教堂的歷史中心區,創辦迄今已

    是第三屆,每年皆吸引大量觀光客前來參與聖會。今

    年重頭戲包括「逃脫(ESCAPE)」、「諸神的光環(Nimbes)」、「1.26」等光雕投影作品;黑暗中,建築物被染上炫目色彩,或隨著音樂節奏,看似被施

    以魔法般切割、拆解、扭曲,幻化成各式形體。為期4天的聲光節,光與黑暗的交替成為布拉格最令人驚嘆

    的視覺享受,以光之魔法迷惑所有人的心。

    歷史傳統與現代科技完美結合的璀璨序曲

    10月16日上午藝術家與歐盟的科技專家們齊聚在華麗的列支敦斯登宮殿(lichtenstein palace),參與由捷克助理副總統馬克博士(Dr. Marks)所親自主持的開幕研討會(Signal Forum 2015),也為今年的聲光節揭開了序幕;所有與會者皆需在搭乘河畔接駁

    的豪華渡船,方可抵達研討會的宮殿,而宮殿內的華

    麗收藏則讓與會者嘆為觀止,象徵了布拉格輝煌璀璨

    的歷史榮耀,更呼應了今年大會的主題「正在創意、

    革新、產業與政策之中航行(Navigating between creativity, innovation, industry, and policy)」。主辦人Marks於研討會中邀請歐盟科技藝術的機構專家分享科技藝術研發成果,以及介紹此次展出的聲光作品,

    其發言揭示了透過科技企業與文化場域的雙方合作,

    用科技藝術的手法回溯歷史、開展未來。是故,此次

    的聲光節作品皆巧妙串連起布拉格的過去、現在與未

    來,並運用最新科技來與布拉格當地知名歷史建物結

    合,以聲光來承載著大國未來的無限可能。

    異次元的精彩幻術

    光雕投影下的聖盧德米拉教堂,其雄偉的建築配

    上精心佈局的動態視覺與富有張力的音樂,十分震攝

    人心;匈牙利藝術家Laszlo Zsolt Bordos的光雕投影作品「逃脫(ESCAPE)」無疑是今年聲光節最受人矚目的作品,他的作品採取一種光影與立面的極簡主義

    風格,以單色的光影呈現充滿隱喻的動態影像,藉以

    象徵宗教意涵的科技再現。這種組合具象和抽象元素

    和戲劇性音樂聲調的聲光秀,當觀眾觀看後所得到的印

    象是教堂的正面逐漸轉化為令人折服感嘆的扭曲人形,

    化作一個在暗中監視著不安目光的觀察者,疑心重重

    的以懷疑的目光注視他們;而另一個橋段則為落入太

    空深處的宏大情境,象徵著人類悲苦命運的終結。

    創作者以自己的名字洛波拉斯(Bordos)做為此系列光雕的統稱,持續於世界各地進行大型的光雕

    投影;其實,他原是一位布達佩斯的VJ,但很快的,他將興趣轉移到更為巨大的創作計畫;他的第一次大

    形創作始於2007年的巴黎,即刻轟動全球,成為光雕藝術的先驅。2010年開始他與其他藝術家共同創作洛波拉斯(Bordos)系列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展,成為國際知名的光雕藝術家;2014年開始洛波拉斯(Bordos)系列作品開始結合建築,裝置於大型歌劇院或戲院進行展演。此次聲光節的作品在教堂外形的

    襯托下,勾勒出一個奇思異想的空間,15分鐘的投影秀一直從每天晚上七點半開始輪播至深夜十二點,吸

    引諸多名眾駐足觀賞。

    巨型光之網交織光影夢幻王國

    由美國藝術家珍妮特(Janet Echelman)所創作出的巨型光之網裝置「1.26」,七米高的作品悠遊在魯道夫音樂廳廣場的上空;原本用作捕魚的漁網化身

    為壯觀的藝術品,結合上顏色和燈光的加持,更增添

    其獨特魅力。藝術家2010年起即開啟了「1.26」創作計畫,主要是由於當年發生了智利大地震,她閱讀了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實驗室(NASA)科學家所撰寫的文章,文章中提及此次大地震造成地球自轉加速,讓

    每一天縮短了1.26 微秒,由此發現促使她收集智利地震所引發的海嘯浪潮高度等相關數據,製作出海嘯波

    浪震幅的立體模型後,她便以此模型編織了光之網的

    具體造型,建置了有機雕塑的新的里程碑。

    網的形狀由海嘯波浪的各種高度來界定,其視覺上

    和概念上都非常令人心醉,不僅延展了我們的想像,更

    打破了「耐用、工程化、永久」與「特殊質材、細緻、

    短暫」這兩組相反特質的藩籬;配合上變段波光源的對

    比色彩來進行打光,更與布拉格的天際線渾然交織成一

    體,而這迷人的裝置讓過往行人停下了腳步,沉靜於頭

    頂漂浮的空靈氛圍之中。

    璀璨燈光點亮城市夜空

    「諸神的光環(Nimbes)」是一件令人驚歎的球形投影裝置,法國藝術家瓊妮(Joanie Lemercier)形塑了一個特殊圓頂內的十五分鐘視聽秀,其動態視覺

    在探討本體及其對宇宙起源的關係。巨大的圓頂隱喻

    了教會神聖的穹頂,卻也似天文館屋頂的氛圍,觀眾

    在內或坐或臥的觀看作品中深刻層次的投影印象,戶

    外的觀眾亦可觀看球體在投影時的整體變化,內外相

    應、引人入勝。

    最受歡迎的當代藝術活動 最令人驚嘆的視覺享受

    在聲光節的夜晚裡,除了特定點的裝置藝術

    外,整個城市內的知名建築物也會配合燈光進行新

    的演繹,包括「跳舞的房子」、仿效巴黎艾菲爾鐵

    塔的「佩特任瞭望塔(Pet�ínská rozhledna)」、歌德學院、天文鐘等知名建築,一棟棟皆成了奇幻的發光體,包括騎乘的腳踏車,車輪變

    身為一盞盞發光圓盤,會隨著人的移動而改變光色,

    不僅成功促進了當地觀光季的延長,也建構了科技產

    業與藝術創作接軌的最佳平台。

    2015布拉格聲光節

    光影盛宴 幻象國度封面故事Cover Story

    文│曹筱玥 互動設計系

    ■ Signal Forum 2015開幕式在列支敦斯登宮殿舉辦

    ■ 匈牙利藝術家洛波拉斯於聖盧德米拉教 堂創作的大型光雕投影作品

    ■ 美國藝術家珍妮特的巨型裝置「1.26」,悠遊於布拉格魯道夫音樂廳的 廣場上空

    ■ 法國藝術家瓊妮形塑了「諸神的光環(Nimbes)」 戶外大型球形投影作品

    ■ 跳舞的房子

    ■ 佩特任瞭望塔成了奇幻發光體,在山頂上照亮 布拉格的夜空

  • 臺北科大校訊 1918

    2015年夏天,臺北科大的20名學生帶著準備萬全的行囊與一腔熱忱,踏上馬來西亞的安靜小鎮「務

    邊」。在短短的一個月中,他們以拍攝紀錄片、建築

    測量繪畫與其他數位文物典藏技術之方式,盡力保存

    地方老靈魂,並將此一地方的文化與特色分享給更多

    人知曉。

    走進馬來西亞霹靂州

    霹靂州是馬來西亞的13個州屬之一,位於馬來半島上的西半部,西接馬六甲海峽,北臨泰國邊境。早

    期因大量的華人移民開墾,在1940年代時非常繁華,然而到了1980年代則漸漸沒落。一直到今天,這些有著豐富的移民歷史與人文軌跡的小鎮才開始慢慢被人

    想起。

    從2010年開始,馬來西亞霹靂州多位文史工作者,在怡保與務邊等地展開了描繪自己故鄉的家鄉寫

    生計畫,同時更開啟了一系列土地認同活動。他們藉

    由招募志工,希望有志之士能夠協助他們重建祖先的

    生命軌跡,不僅把歷史留下來,更要傳播出去。於

    是,臺北科大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20

    位分別具備人物紀錄片拍攝技巧、數位技術及建築繪

    測能力的青年志工,決定組成「科技與人文跨域文創

    海外服務計畫」,以馬來西亞為起點,貢獻他們所學

    於有需要的人群身上。

    人物膠卷 記錄生命的力量紀錄片小組從出團前半年開始培訓、蒐集資料

    並撰寫拍攝企畫,全面地學習如何製作紀錄片。抵達

    務邊後依序進行了探索故事、訪談、選材、拍攝及剪

    接,在服務期間總共完成了四部片。四部片主題為務

    邊的母親,以四位當地女性當主角,探討了四種不同

    的精神:突破、傳統、堅毅與多元。

    從糕餅舖的單親母親、嫁至馬國的臺灣女兒、

    堅守祖傳中藥店的老闆娘再到新移民的印度家庭――

    臺北科大團隊以臺灣為起點,講述務邊小鎮的故事;

    以日常小人物為主角,觀察多元文化的脈絡;於平凡

    中,紀錄深刻強韌的生命力量。

    團隊們最初對於紀錄片與務邊這塊土地均是懵

    懵懂懂,成員們從自行猜測故事主人翁的想法,到確

    實瞭解被攝者的心境,及學會以旁觀者角度觀察每件

    科技與人文跨域文創海外服務計畫

    臺北科大 看見務邊

    人文北科Humanity Taipei Tech 看見務邊

    事情、尋找其中脈絡,進而發展出完備的腳本架構並

    拍攝完成。這中間所遭遇到的困難自然不再少數,但

    詢問成員成功克服種種困難,並完整催生四部記錄片

    之因,成員們都表示,只是單純地想讓這些值得被留

    下的故事,能讓更多人知道,是故,這四支凝結了

    團隊數月來的心血影片,不只是保存務邊堅強女性的

    靈魂,更代表了整個紀錄片團隊的服務初衷與成長過

    程。

    手繪素描 勾勒建物之歷史相較於動態的紀錄片團隊,另一組志工團隊相對

    顯得較為安靜。除了更新並延續往年架設的網站資料

    與數位典藏資料庫外,更實行務邊社區老建築的丈量

    與繪製計畫,以作為後續古蹟維護的初步準備。

    在務邊生活的這一個月中,團員們繪製的景觀包

    含古老的傳統產業建築、茶室、會館、新村房屋、馬

    來屋以及原住民屋等共15組場景建築。這些溫暖又細緻的記錄,展現出與當地人民息息相關的生活特色;

    團隊在經過討論後,還將這些建築與景觀繪畫製成一

    系列的明信片、徽章與鑰匙圈等周邊商品,期盼以藝

    術商品的方式,推廣務邊的歷史文化。

    而在他們服務的最後一段時間,臺北科大志工們

    希望在推廣保存當地人文特色之外,也能為居民們留

    下實體禮物。於是在領隊老師的牽線下,他們與當地

    民眾溝通後,花了兩天在社區市集附近的牆面上,留

    下當地最具代表性的蝴蝶Rajah Brooke壁畫。在離開務邊的前一天,成員邀請過往所有參與

    過這個志工計畫的居民們前來觀賞他們的影片及作品

    展。許多人對於這豐碩的成果都感到相當驚奇,有些

    甚至驚訝到目瞪口呆;他們或對於印度教與華人移民

    有新的認知與瞭解,或對於即將沒落的技藝感到可惜

    與無奈,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從觀賞者們的表情便

    可得知,正因為是屬於務邊、屬於自身的故事,人們

    內心的感受與衝擊才會如此真切直白地表達在臉上。

    而對於臺北科大的志工團隊來說,在這短短一個

    月的夏天中,不僅經歷強烈的文化衝擊,也深度參與

    並記錄了諸多精彩的生命故事,過程中,成員相互打

    氣、一同克服挫折,而這些,都將使其蛻變成長,並

    在彼此的記憶中,留下永難抹滅的回憶。

    (教務處 黃書筠)

    ■ 臺北科大國際志工團

    ■ 臺北科大建築繪測

    ■ Rajah Brooke壁畫

  • 臺北科大校訊 2120

    「揮別了高中青澀時期,踏入未知、新的旅途。」

    這是高中階段的身心障礙生面對新環境所感到害怕與

    焦慮,但卻充滿期待的心情與感受。

    從接到臺北科大的第一封信,踏進這嶄新的校

    園開始,資源教室的老師們便擔任那溫暖與接納的雙

    手,耐心帶領這群身心障礙生實地探索大學的生活樣

    態,並在入學前的暑假,帶著資源教室的學長姐們共

    同籌備策劃四天三夜的新生轉銜會議暨新生轉銜輔導

    營,以為這些身心障礙生安排各類型之校園探索、體

    驗活動。

    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第一天的新生營轉銜會議,是身心障礙生進入並

    適應校園的最重要環節,大專資源教室輔導老師會於

    會議前,先與前教育單位的輔導老師進行聯繫,並於

    新生營中,邀請家長、系所共同出席,以利輔導老師

    及系所能通盤瞭解每位新生於高中教育階段的學習狀

    況、人際互動情形及所需資源,並據此得以對這些孩

    子能有第一步的認識與接觸,同時在其入學前,針對

    這些不同類型的身心障礙生規劃準備所需的特殊教育

    資源,與服務及支持策略。

    老師:「來,同學這邊請,這是系上的助教,待

    會你們可以針對有興趣或想瞭解的事物提問,系所人

    員都會詳細回應大家的問題。」這是臺北科大給予身

    心障礙生尊重且開放接納的態度。有關系所所需修習

    的學分數及選課狀況和實習議題...等,往往都是備受新生所關注的項目,而這些疑問透過助教或系上學長姐

    的解答,讓這些身心障礙生更能明確拼湊大學豐富的

    學習生活。

    關卡體驗 認識校園第二天的新生營內容,是由資源教室的學長姐們

    與老師共同設計的校園導覽,藉由輕鬆有趣的大地遊

    戲讓身心障礙學生分組互動,在活動中把臺北科大的

    建築物設計成為闖關關卡,每關皆有各系的資源教室

    同儕擔任關主,不論是六教關卡的「步步驚心」激發

    腦力和意志力,還是人文廣場的「水深火熱」考驗團

    隊間的互助合作,其遊戲宗旨都是希望讓這群身心障

    礙生能學習與他人有更多接觸,及培育其在面臨各式

    困難時,能夠主動求援,讓資源教室成為其最堅強的

    後盾。

    給你魚吃,不如教你釣魚

    學長:「大學生活是精彩或平淡;充實或貧乏,

    就看你怎麼規劃」。學長一語道破所有人的疑問,這

    是在第三天的新生營中由學長帶來的校園生活分享,

    提醒新生們進到校園的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時間規

    劃,有些學生為了讓大學生活過得多采多姿,除了參

    加社團外,亦參加系學會,而這些正是拓展人際關係

    與社交圈最好的平台。在學其間,除了在專業科目上

    勤勉學習、培養一技之長外,更重要的是如何選擇對

    的資源做連結,以產生最大的效益,讓自己在大學四

    年中有著滿滿的學習與收穫。

    在選課說明的活動單元中,經由學長的簡報操

    作與示範,讓新生有了初階的選課概念及操作選單能

    力。但對身心障礙生而言,選課還不是最令人感到頭

    疼的問題,真正讓他們感到困擾的,是原文書閱讀,

    部分聽障生因為接收訊息以及語意部分需要協助,因

    此在學習英文上會比其他同學的速度相對緩慢許多,

    是故,其需要有更多的學習技巧,資源教室透過系列

    的活動設計並運用許多特教資源協助這群身心障礙

    生,給予他們更多自信,讓他們也能開心學習。其實

    這些學生和我們一樣,只是需要多一些協助,秉持著

    「給你魚吃,不如教你釣魚」的信念,讓身心障礙生

    在大學生活中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繼去年校慶展出「2014臺北科大設計競賽成果展」,今年藝文中心再度舉辦「2015臺北科大設計競賽成果展」,邀請全校師生共襄盛舉,展出各系參加

    國際競賽之得獎作品,以讓更多的校園師生得以分享

    獲獎師生之榮耀。

    此次參展作品表現傑出,不僅展現臺北科大學生

    的創新思維,也體現姚立德校長鼓勵學生「將概念構

    想付諸實行,實際做出產品。」之實做、創業精神。

    本展覽適逢臺北科大一年一度之校慶,除了作為這一

    年度成果的展示外,更象徵本校將邁向下一個成功里

    程碑。

    這次參與展覽之系所,包含工業設計系、互動設

    計系、機械工程系、車輛工程系、能源與冷凍空調工

    程系...等。各系同學所參與之競賽包括有設計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德國設計獎、台達盃國際自動化設計競賽、

    東京國際學生方程式賽車、2015民眾自主防減災創意競賽...等。

    其中備受關注的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阮培皓同

    學,參加被喻為「技能界奧林匹克」之第43屆國際技能競賽(World Skills Competition),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技能大賽。擔任中華代表隊副隊長的阮培皓,並

    榮獲冷凍空調項目金牌得主。這也是臺灣冷凍空調職

    類,自參賽16年以來獲得的第一面金牌,更為臺灣空調競賽史寫下歷史的一頁,堪稱臺灣之光。

    而在工業設計類別中,本校學生參加國際設計三

    大競賽共囊括十五座獎項,分別為德國紅點設計獎、IF產品設計獎以及美國傑出工業設計獎。參展作品中,

    由臺北科大工業設計系黃子坤、范政揆教授帶領團隊

    設計之「尿袋隱藏褲」獲得2015美國傑出工業設計銅獎、德國紅點概念設計獎肯定。此尿袋隱藏褲外觀看

    似普通長褲,但其側邊的拉鍊設計別出心裁,不僅方

    便護理人員和患者安置或更換尿袋,更可減輕尿管拉

    扯的疼痛;隱藏且方便的尿袋排出口設計,讓使用者

    輕鬆卸戴。

    本次成果展還有另一個重頭戲,那就是由臺北科

    大林啟瑞副校長領軍於2015年8月28日前往日本參加「國際學生方程式賽車大賽」之「Taipei Tech Racing賽車」,為臺灣唯一代表隊。此次競賽共有來自世界

    各地知名大學10國91隊參賽。此賽事已有三十多年的歷史,考驗學生打造車輛的能力,包含經營、規劃、

    製作、行銷...等,等同於一個微型車輛研發公司。校慶期間諸多校友返校並蒞臨觀賞展覽,看到同

    學們認真、實做的態度及其展現出的專業、創意與才

    能,校友們無不表達肯定之意。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