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95
2011年5月 数字时代 阅读报告

Upload: wuhui-wei

Post on 29-Oct-2014

115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这是一份以数字媒体乃至媒体传播相关书籍的阅评为主的电子读物。本期为第6期。 顺祝《数字时代阅读报告》的读者们多读书,读好书,享受生活的快乐!在数字时代延续阅读的乐趣!

TRANSCRIPT

Page 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第六期

2011年5月

数字时代 阅读报告

Page 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I

编辑团队

(按拼音排序)

丁晔

北京

禾玛

上海

何威

北京

慧声

上海

胡凌

香港

立早

北京

刘阳

北京

《信息方略》执行总编。 # [email protected] #

上海交通大学传播学多年土著,研究生在读。 一只在上海的水浜里出身,喝过几年英国水,对媒介环境挺感兴趣的大河马。 # [email protected] #

ohmymedia.com 媒介与传播研究者,关心数字媒体、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清华大学传播学博士,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访问

学者。 # [email protected] #

奚声慧,上海社科院经济学博士,武侠网游重度沉迷者。 # [email protected] #

香港大学法学院博士候选人,目前的研究兴趣在电信法和互联网治

理。 # [email protected] #

www.lizaoo.com 北大传播学硕士,伪文艺女青年,个人的几个关键词:自由、怀疑、

理解、存在主义、相对主义、非主流。目前对媒介环境学、互联网政

治、新媒体技术抱有浓厚研究兴趣。 # [email protected] #

http://t.qq.com/hammerlet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生。关注传播学与哲学的对接,及中国

问题的传播学视角。 # [email protected] #

Page 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II

牟怡

美国

王成军

香港

马金馨

香港

魏武挥

上海

王喆

杭州

萧秋水

深圳

袁楚

北京

majinxin.com 南华早报(SCMP)社交媒体编辑,关注公民媒体、信息可视化、群体心理学、互联网政治。香港大学新闻学硕士、政治学学士。 # [email protected] #

美国康乃狄格大学传播学博士生。研究兴趣为新媒体应用及效应,以及研究方法。 # [email protected] #

网名黠之大者。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博士候选人,浸染于儒墨,

爱好complexity science,以 SFI&NKS 为旨归。研究方向为网络舆论,多主体建模。 # [email protected] #

weiwuhui.com 曾供职于多家网络公司,混迹互联网多年,执教于上海交通大学,对

一切数字化的互动媒体都抱有浓厚的观察、研究和批判的兴趣。 # [email protected] #

清华大学文学学士,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哲学硕士。现任教于

浙江传媒学院。关注数字媒体艺术、游戏和各种好玩的。 # [email protected] #

知识管理研究者,热爱企业知识管理、个人知识管理、时间管理、精

力管理、互联网。《名博是怎样炼成的》、《超越对手:大项目售前售

后的30种实用技巧》作者。

# [email protected] #

网名树子,《互联网天地》编辑部主任,个人经历可用以下标签标示:

长沙、语音技术、伪文化人、美食、人文摄影、新媒体观察者、电子

阅读抵制者。

# [email protected] #

Page 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III

章戈浩

英国

张昕之

香港

英国拉夫堡大学媒体与文化分析博士。作过记者,作着学者,当前研

究兴趣为文化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CAQDAS等。 # [email protected] #

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博士候选人,香港城市大学传播与新媒体

文学硕士。关注新媒体与公民参与、政治与社会运动等。 # [email protected] #

Page 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IV

编者的话

其实两个月前才刚刚加入《数字时代阅读报告》这个温馨有趣、积极向上的小集体,

却是从第一期《报告》就开始关注了,因为关注maomy的ohmymedia以及花生(喵~)。本是

想藉着《报告》的严肃阅读氛围来认真读书而已,却被拎起来责编了这一期(虎躯一震,

扭头想逃的呀)。新手上路,如有疏漏、不足,还请大家指正、见谅。

编辑此期《数字时代阅读报告》时,又翻出过往的《报告》来看,如是,便看到了一

本电子刊物生长的状态。可以说,《报告》的定位越来越开放和自由吧。这一期本也有很多

的小想法,但是限于稿件资源,并没能好好实现,比如编辑马金馨建议说《报告》其实也

可以读网站读人读世界;以及从创刊初期就强调对广义的数字媒体(如影视、动画、游戏

等)解读的文稿其实也可设立一个栏目的(正在看着这一句的读者,你们有没有心动呀?)。

每期做一点小小的努力,有一点小小的进展,就会是条不间断的成长轨迹(我仅立志做版

面最漂亮的一期,飘走⋯⋯)。

感谢大家的努力,本期收入了14篇书评,2篇编译文章,以及其他的小栏目(大松一口

气,总算可以不用唱忐忑了)。而且文章的质量还是一如往常的耐读呢。本期的书评与书评

之间有很大的对话性,亦有学科之间的对话。胡凌的《大学BBS管理的传播逻辑》是和何威

的新书《网众传播》的一次对话,也是胡凌和那个曾认为“大学BBS的‘社会性媒体’的功

能十分有限”的自己的一次对话;工作异常繁忙的马金馨在《报告》生成的最后一晚也交

来了对《网众传播》的书评,有摘录有自己的评论;如果说任珏的《技术天才、问题少年

和宅男们的黑客梦想》是对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一次有爱的、洋溢着青春荷

尔蒙的介绍,那么胡凌接下来关于电子政务(维基政府)的探讨则是对大鸣大放的网络民

主一次有益的指路;禾玛与何威在各自的《媒介即巴别》、《媒介即讯息,坏事变好事》对

媒介的交流有效性和认知训练两个维度展开了讨论,而何威在《媒介即讯息,坏事变好事》

中也提出了与牟怡在第四期《为流行文化正名》中相似的疑问;之后,魏武挥和任珏的两

篇书评都将目光投向了数字时代下的新闻报业,两篇通读下来,信息量非常大;慧声这期

为大家介绍的是可以在一晚上读完的(如果你有兴趣)关于MySpace商战的书;不相信微博

Page 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V

能改变一切的萧秋水这次介绍的是关于微博营销的实用书;接下来何威和我介绍的两本稍

微晦涩的《数字化崇拜》和《信息批判》均属于高屋建瓴的书籍,并且在一定意义上也可

完善大家的对读体验;虽然没有明确点明,刘阳贡献的他大三时关于《乡土中国》的读书

报告兴许可以从社会学方面给网络社会研究一些启发,而黠之大者(王成军)则明确指出

史学的视野对于媒介研究有重要意义,于是也带来了他对史学经典专著《治史三书》的阅

读报告。在编译栏目中,终于又再次读到了立早对《Remix》的编译,感谢立早孜孜不倦的

耐心。如果你还仅仅担忧智能手机会泄漏我们的隐私,那么读完禾玛编译的《真正的智能

手机》后你会发现,智能手机对你的情况的把握远比你对自己的了解要多,隐私的概念再

一次受到了挑战。这期的小栏目还是和书有关,关于书的预告、资源的分享和其他书评的

推荐。希望大家喜欢。

我不是话唠(我只是括号控),所以就介绍到这里好啦,剩下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属于你

们的!

建议和指正,投稿和编辑,我们都很欢迎。顺便预告一下,由于2011年7月21日是麦克

卢汉诞辰100周年,下期的《报告》会是麦克卢汉的纪念特刊哦,敬请期待!(撒花~)

本期责编:王喆

Page 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三期 2010年11月 目录

目录

编辑团队..................................................................................................................... I

编者的话.................................................................................................................. IV

目录............................................................................................................................ VI

书评..............................................................................................................................1

大学BBS管理的传播逻辑——《网众传播》第6章有感..................................1

从《网众传播》说开去........................................................................................4

技术天才、问题少年和宅男们的黑客梦想 .......................................................9

互联网如何提高政府决策与执行力 ................................................................ 14

媒介即巴别 ......................................................................................................... 17

媒介即讯息,坏事变好事................................................................................. 20

内容、渠道和介质............................................................................................. 23

谁说新闻已死——美国报业数字化转型之旅................................................ 28

娱乐时代:读《谁偷了MySpace》 ................................................................ 33

企业微博营销指南............................................................................................. 36

不要迷恋哥,哥是个迷思................................................................................. 38

信息社会中的批判理论..................................................................................... 42

封闭的空间与停滞的时间下的特殊主义与经验统治.................................... 46

通识与考据:论社会科学知识的如何增长 .................................................... 51

编译........................................................................................................................... 55

Page 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三期 2010年11月 目录

再混合 ................................................................................................................. 55

真正的智能手机................................................................................................. 70

预告........................................................................................................................... 78

资源........................................................................................................................... 82

版权声明................................................................................................................. 85

关于我们................................................................................................................. 86

Page 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1

书评

大学BBS管理的传播逻辑——《网众传播》第6章有感

胡凌   *  

自从2005年中国大学BBS遭到严格整肃以来,少有学术研究对一事件进行回顾和分析,

《网众传播》第6章基于清华大学SMTH BBS的经验,向读者回放、重述了这一事件的过程

和效果,特别是网民和学生们的抗议行为,为中国互联网的一段历史增添了宝贵的资料。

我在其他地方论述过大学BBS管理转型的逻辑:封闭+实名。1如果BBS只是大学生日常

人际互动的平台和工具,单凭这种架构上的转换并不会使其萎缩。例如,Facebook正是通

过排他性的注册方式——要求哈佛大学在校生使用其学校邮箱——才获得极强的口碑;并

且学生们也更愿意实名披露信息,从而更好地约会交友。但大学BBS在中国并不主要发挥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1 胡凌:“中国网络实名制管理:由来、实践与反思”,载《中国网络传播研究 》(第四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

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

中国社会的新范式

作者:何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Page 1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2

约会交友的功能(尽管大多也有私人信件的设置),而是“公告板”和“宣传栏”,名副其

实的大字报。只不过其他学生的跟帖可以提高该帖子的知名度罢了(一篇帖子能否被置顶

取决于后面所有跟帖的共同协作,通常是偶然的,但也可以被操纵)。这样的架构当然也容

许理性讨论,就像就一个问题加入了一个聊天室,然而评论者一旦多起来,就很难有的放

矢地针对某个观点进行回应。BBS的信息架构决定了它无法有效组织起公共讨论,只会更

有利于和催生出标题党和网络推手(不带贬义)。这也就是为什么BBS会成为需要争夺的思

想教育工作的阵地了。加之在BBS上实名发布某些信息会招致校方的批评和压力,隐私和

言论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这样的架构转换才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我以为大学BBS的“社

会性媒体”的功能十分有限。

但本书的主题启发我从“社会性媒体”和网民互动的角度重新思考大学BBS实名制的

风波。首先让我们比较同时期的几种信息技术服务。QQ自然可以免于校方的自我审查,而

只能依赖更大范围内腾讯公司自己的过滤和监视。但由于QQ的界面特别符合中国人交友以

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差序格局”)和维护私密小圈子的心理(不喜欢公开),因此能够获得

比社交网站更多的青睐,但其影响力就只限于个体之间的交流,达不到BBS一样的效果。

Chinaren校友录更多以班级为单位,做不到交流的快捷便利。手机短信很方便,但输入内容

会比较麻烦,适合简短的沟通。如果时间再向后推3-4年,大学生们又将经历公共论坛、

博客、真正的社交网站(校内网,后因教育部不希望与校园网络管理系统混淆而改名人人

网)和微博,他们交友和发挥影响力的圈子实际上在逐渐扩大,身份认同也从学校范围真

正扩展到全社会。替代品和竞争者如此之多,以至于他们会逐渐丧失对校园BBS的热情。

里外夹击,BBS自然会萎缩,沦为纯粹学校事务的发布平台,这实际上也是校园BBS的初衷,

发展了十年之后又回到原点。作者在书中描述,SMTH被迫转向后,学生们纷纷利用各种技

术渠道和手段发表抗议,甚至超出了学校范围,以获取来自社会的声援,这本身就体现了

功能的逐渐替代。BBS的倒掉正将人们推向其他更加个人化和隐蔽的服务,表达的需求并

不因此而改变,也许会更加强烈。如今网络民意的汹涌更加启发人们:一个事件要想获得

足够关注,得到妥善解决,就必须放到更大范围的平台上去,并争取主流媒体的报道。

之所以比较各种信息技术服务,是因为这些服务的架构足以对信息流通和效果产生相

当影响。信息时代的内容管理已经不仅仅是对内容本身的管理,而是对信息流通渠道和方

式的管理,这就是那句著名的“代码就是法律”所要表达的意思。传统的单向宣传早已破

Page 1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3

产,是因为宣传者并不了解人们拥有自己的信息渠道和获取信息的方式。在一个人人都可

相互联系、生产信息的时代,人们之间的互动比信息本身更有价值和力量,而这种互动又

是由信息技术架构塑造和培育的。如果你读过赵鼎新关于学生运动的研究,就会知道学生

宿舍和校内公共活动为民主观念的传播和运动组织提供了条件。大学BBS可以起到动员和

通知的功能,但还无法促成更大范围内的信任。而学生日常之间的交往才可以由个体汇聚

成一个个小群体,再经由少数“联结者”组成更大的群体,其基础仍然是小圈子的信任、

团结、强连结和集体认同。(推而广之,请联想中国革命中一个县的年轻人集体报名参军的

效果。)这也是为什么以弱连结为基础的社交媒体很少能直接产生高风险的行动的原因。1那

种认为BBS会成为新学生运动导火索的担心虽然有道理,但显然没能抓住更加要害的地方:

人们不会单凭任何宣传和煽动而做出过激反应。BBS治理的失败正说明了管理者需要转换

思维,真正理解人们之间的关系与信息流通过程。这本书通过数据挖掘方法也提供了精彩

的分析。

1 Gladwell, “Small Change: why the revolution will not be tweeted,” New Yorker, October 2010.

Page 1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4

从《网众传播》说开去

马金馨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何威发来新书《网众传播》样稿,应该是国内出版

物中为数不多的以社会化媒体及其使用中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且有相对均衡比例的中外案

例比较的学术著作。

社会化媒体在此书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在评论之前,首先应该厘清一下此书中使用的

新概念——“网众”。根据何威的解释,“网众”是“网络化用户”组成的群体,具有三个

特征:

第一,“网众”中个体的互动关系是真实存在而非想象性的

第二,“网众”作为群体是跨越生活现状存在的

第三,“网众”是松散而动态的(P17)

而“网众传播”则是指由网众发起和参与,由社会性媒体(social media)中介的传播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

中国社会的新范式

作者:何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Page 1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5

模式、现象与行为(P20)。

作为身处传统报业内部、工作却以社会化媒体为重心的小众,笔者尤其感兴趣的是何

威如何分析社会化媒体对于大众媒体的影响。

一个很有意思的观察是对于社会化媒体的“所有者”:

各种社会性媒体都有其经济和法律意义上的“所有者”,而且绝大部分情况下,“所有

者”并不是网众,而是各种形式的企业和组织。但社会性媒体的差异在于,其所有者往往

只是提供了硬件和软件的支持,使得这种“工具”和“空间”得以存在,并规定了最低限

度的“游戏规则”,然后就隐身幕后,很少现身于信息生产、发布、流通、接收的过程中。

偶尔它们会出来对明显越界的传播行为施以管制,但更多时候它们保持沉默,由用户互相

施行管理和规制。(P113)

与此相对应的一个精彩的比喻是:

如果说,大众媒体的经营模式有点像是“音乐会”,社会性媒体就更像是“嘉年华”。

(P114)

何威这样的分析不无道理,却似乎低估了社会性媒体所有者可以发挥的“类大众”影

响。这种影响力可以发挥在其产品发展的各个阶段,并且直接决定了这一场“嘉年华”的

风格。例如新浪微博在发起阶段的产品策略之一是拉拢各大媒体的记者、编辑,曾经有媒

体报道说当时新浪所有工作人员都有指标要完成。这一产品策略直接导致了如今新浪微博

与其他各家微博非常不同的特色,即时事评论多、社会讨论多、媒体跟进多。所以作者全

书都将“社会化媒体”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是一个遗憾,因为这样便忽略了这个群体中所

存在的多样性——以及这种多样性对它们自身发展以及对传统媒体的不同影响。

同时,社会化媒体产品在运营过程中也可以在许多微妙的环节对信息的生产、发布、

流通、接收产生影响。新浪微博的监管团队有多么的庞大,外界从来没有过确切的数目,

但耳闻却是一直在增加其规模。许多新浪的官方帐号,或者半官方帐号,借其影响力“推”

或者拦截事态发展,亦是其施加影响的一大办法。

网众环境对于媒体从业者本身有怎样的影响呢?何威至少提到了两点。其一是从网众

Page 1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6

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互动性出发的论述:

大众媒体的从业者在现实社会中同时也是网络化用户,而且由于其工作需要和职业素

养,常常比其他用户表现的得更为积极和活跃。他/她们也参与网众传播:既把因从事大众

传播之工作而获取但最终无法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采用网众传播的方式加以传播;

另一方面,将其从网众传播领域内获取的信息,作为其大众传播工作的重要信息来源。很

多“网络事件”或“网络舆论”就是因为大众媒体的报道之后才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关注的。

(P24)

其二是一个穿插在论述中的案例引起笔者的注意:

某报纸记者因报道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内幕而被当地公安局发起全国网上通缉,有关此

事的信息在微博上被数十万人转发和评论,最终公安局撤销了通缉并公开道歉。(P129)

从这样的论述以及案例可以看到,总体来讲,网众环境带来给媒体从业者带来的积极

效果为主,尤其是在信息的传播和生产环节,更可以进一步的保护自己。而由于许多的媒

体同行已经在许多的网众环境中建立了威信和社群,产生了良好的互动与提携,更是有益

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进一步说,当一些非常有影响力的传媒人(例如《凤凰周刊》的邓飞)

在这样的平台上有意的发挥其影响力的时候,他/她能接触到的人将远多于他/她凭借刊物可

以接触的读者,也可以产生许多传统媒体平台无法达成的成就。

面对信息爆炸,何威这样问道:

相比权威不容置疑、个人选择匮乏、信息更为同质、交互成本更高的时代,难道一个

有着纷繁信息、更多选择,并提供了挑战权威、人际交互、信息过滤的有力工具的时代,

反而让个人变得更加无所适从、更加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吗?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确实更

无所适从,更不知道需要什么了,那么究竟是人们身处的信息环境、使用的媒介技术出了

问题,还是作为行为主体的“我”尚不具备足够的能力素质来担当责任,做出选择?(P108)

对于这样的提问,作为一个媒体工作者,应当有的反思是:传统媒体可以怎样扮演更

好的角色,去帮助信息消费者,解决这个信息过滤的问题?

汤森路透的数据总编、国际记者网的撰稿人蔡翔祁先生便经常思考这个问题,而他个

Page 1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7

人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便是,要将整个新闻生产过程“结构化”、“数据化”,从而使得读者面

对的不再是零散的信息、每一天的碎片,而是可以从任何一点数据进入,开始探索所有与

之相关的信息,进而获得信息价值最大化。但要做到这些,前提便是媒体本身可以提供良

好的、操作简易的程序,一方面帮助信息生产者提炼出所有有价值的信息数据(例如人物、

地点、学校、公司、财务数据,等等),一方面也帮助读者发掘。

对于未来?何威是这样说的:

仅以新闻生产为例。从事信息搜集、过滤、编辑、整合的专业性、组织化的新闻生产

者一定还会存在,但却未必像现在一样,局限于大的媒体机构,如数百上千家报社、通讯

社,数十上百家电视台、广播台。新闻生产者可能更加细分化、专门化、分散化,或许更

像是数以万计、规模不大甚至孤军作战的“报道组”、“记者团”,针对某地域、某专业甚至

某主题,做范围狭小但深入的报道与评论。而当公众广泛关注的大事件发生,则有更多不

同领域的“小组”前去报道。当然,普通网络化用户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传播行为普遍存在,

并与上述专业信息生产者的报道互为补充。(P152)

其实无论模式如何演变,关键的还是模式背后的资金来源——只有运作良好的商业模

式才能够保证模式的可持续化。可惜全书很少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待整个问题,从而忽略了

一些笔者认为值得关注的产品。例如spot.us,一个通过网站连接个人/机构投资者与写稿人

的产品,通过众包(crowdsourcing)加上微支付(micropayment)的方式来投资单独的新闻

稿,便是少数几个已知的成功的案例。这种众投资(crowdfunding)的模式最小化了地域的

限制,最大化的利用了何威所言的网众,更是扭转了长期以来的广告主宰媒体收入的商业

模式,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创新。另一方面,外国资本对于中国的社会化媒体的兴趣,在近

期的Economist的文章中写的很明白。而这些资本的注入将如何影响这些“所有者”的走向,

以及最终导致终端用户的使用习惯。

何威认为:

如果说大众媒体所传播信息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取决于这一媒体多年来为自己塑造的

品牌(brand);那么社会性媒体所传播信息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则主要来自发起和参与的

网络化用户所积累的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和信任(trust)。(P116)

Page 1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8

其实,换一个角度来看,只不过是在网众环境下,将原来只属于大众传媒的机构性品

牌,通过社会资本和信任的纽带,转化成了个人的品牌而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这个

充满变化的当口,正是弄潮儿们大显身手的好时候,媒体人们应当在这两年内尽快在网众

中建立其个人影响力。现在下海,为时未晚。

Page 1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9

技术天才、问题少年和宅男们的黑客梦想

 任珏   *  

“门达科斯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美国军方居然入侵自己的计算机系统。这个发

现引发了另一个更令人担忧的想法,如果美国军方在自己的计算机上做入侵演习,那么他

们打算对其他国家的计算机做什么呢?”

门达科斯,就是震惊全球的维基解密的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他从1987年16岁开始

进入黑客界,用的就是这个网名。1997年出版的由赛利特·德累福斯和朱利安·阿桑奇合

写的《地下:黑客、疯狂和沉溺于电子边界的传奇》一书,第一次将这个名字带入公众视

野。那时候阿桑奇只是一个刚从黑客官司中解脱出来默默无闻的26岁网络工程师,,也与中

国千千万万的IT男青年并没有什么不同。该书曾于2001年再版,阿桑奇作为调研作者,与

赛利特·德累福斯密切合作,经过长达两年的与黑客组织成员的近距离接触,获得大量真

实的第一手资料,这本书第一次全面揭露了澳大利亚等地的黑客精英们的隐蔽世界。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将这本书引入中国,推出了中文版的《维基大战前传Ⅰ:阿桑奇和

他的黑客战友》。自从阿桑奇和他的“维基解密”引起巨大争议后,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 ∗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候选人,感谢作者赐稿。

维基大战前传Ⅰ: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

作者:赛利特·德累福斯;朱利安·阿桑奇

译者:陈静、张晓键 等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ISBN:9787510031854

页数:328页 定价:29.80元

Page 1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10

他的传奇人生,这些报道中关于他过往的生活细节,都引自此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此

书可以被看成是朱利安·阿桑奇的半部自传。

少年天才的叛逆与痴狂

1988年的墨尔本,是技术天才们的理想国,这一年也是澳大利亚电子社区的黄金时期。

众多的低成本搭建起来的BBS,成为年轻的技术天才们讨论黑客技术的大本营。他们是第

一代黑客,那时候,他们对网络抱有纯真的好奇,并享受探险的乐趣。这一年澳大利亚网

络速度,如同1996年第一代中国家用互联网用户经历过的一样,这些黑客少年往往要连续

拨号45分钟才能接入BBS系统,只为了浏览半个小时的版面讨论。

23岁的鲍文在自己充满孩子气的房间里控制着两大黑客圣地:“太平洋之岛”和“禅宗”

BBS。年轻时候的阿桑奇也曾是这两个BBS的崇拜者,为了获得“太平洋之岛”的高端论坛

“圣域”的通行证,阿桑奇曾攻破澳大利亚政府海外电信委员会的Minerva系统。

17岁的帕尔还沉浸在和希尔伦姆甜蜜亲吻的回味中,看着宠物鱼,喝着可乐,他的电

脑屏幕带着他进入了美国军方的秘密后门,他看到了不该看的东西——有关杀人间谍卫星

的信息,从此他开始了长达数年的逃亡生涯。3年后,在赖克斯岛的牢房里,这个来自加利

福利亚的20岁黑客天才,正在和一个珠宝大盗、一个同性恋杀手以及和一个疯狂的连环杀

手一起玩“龙与地下城”,这是怎样的一种超现实景观。

新技术给这些年轻人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新的玩具,更是他们人生的起点。BBS、蠕

虫病毒、黑客软件,夹杂着青春期荷尔蒙的味道,给这些年轻人带来的大多不是一帆风顺

的生命旅程。

技术宅男们的爱情

女孩,还是技术?这不是一个问题。对于他们来说,这并不是鱼和熊掌的两难选择,

因为对技术的痴迷远远胜过青春期男孩对女孩的萌动和憧憬。

Skimo,是来自欧洲的电信黑客大王。他害羞、内向,不喜欢参加团队运动,对于女孩

没有自信心。他只有过一个真正意义的女朋友。他经常是连续工作36个小时,根本没有时

间追求女孩。虽然他交往的女孩很少,但他对女孩有自己的看法:“找女孩和做黑客不同,

你不能因为所有努力都失败了而使用蛮力。”

Page 1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11

瑞士女孩希尔伦姆是国际黑客圈中为数不多的女孩中的一个,她和澳大利亚的“电子”、

美国的帕尔之间的感情纠葛,是黑客界最早的跨洲网恋。

“头号疑犯”,阿桑奇的“国际颠覆组织”的主要成员,他觉得女孩对黑客行为来说是

一种不必要的打扰。有时候,即便他在聚会上认识一个女孩,他也总是做出一副无所谓的

姿态,他宁愿回家和电脑打交道。

17岁的阿桑奇在一个天才少年项目中认识了他16岁的内向妻子。一年后,他们有了一

个儿子。20岁那年,妻子离家出走,直到他28岁,才争取到儿子的抚养权。

从技术顽童到网络侠盗

很难相信,敢跟美国五角大楼叫板的阿桑奇和他的黑客战友们一样,都曾是少年技术

狂,也曾是问题少年。虽然他们“入侵” 美国宇航局、美国国防部以及加拿大的北电网络,

只不过是在网络迷宫里的一次次探险,但他们有着自己的朴素的黑客伦理。从黑客精英成

长为网络侠盗,虽只有一步之遥,但并非一日之功。

早年在“太平洋之岛”和“禅宗”这样的BBS上的技术分享活动,激发了黑客们反对

权威的态度,除旧立新带来的技术权力自由给他们带来了发现的喜悦,也在同伴间建立了

战友般的深厚感情。

阿桑奇们痛恨技术权威,这些地下计算机世界的孩子,曾将澳大利亚的国家电话运营

商Telecom称为“骗钱电信”,他们经常联手对付Telecom的保护者——电子警察,于是盗用

电话线路,拨打免费长途电话的黑客——飞客应运而生。

这种盗打电话的行为逐渐转变为盗卡行为。“蓝色闪电”就是这样的信用卡大盗。但是

资深的黑客们将这种盗用信用卡的黑客视为“害群之马”。不仅仅是因为盗卡行为不具有技

术含量,更主要的是这种偷盗做派,挑战了澳大利亚黑客界的黄金法则:不要破坏你侵入

的计算机系统(包括使系统崩溃);不要改变那些系统中的信息(除非要修改日志信息以掩

饰你的踪迹);不要分享信息。

盗亦有道,在黑客界也同样适用。

正是在这样的黑客伦理的感召下,早在1993年,22岁的阿桑奇就利用他的黑客技术调

查维多利亚州的腐败官员,并卷入1993-1994年反对州政府的一系列案件中,最后为国家议

Page 2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12

会的反腐调查组提供重要证据。

英雄末路

10多年过去了,阿桑奇在2006年创建了“维基解密”网站,揭露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

的机要内幕。在被瑞士政府指控强奸两名女性,保释出狱后,现被软禁在英国家中。可是

阿桑奇的那些伙伴们,现在又身在何方呢?

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等国联手对地下计算机世界的进行整治、

追捕之后,这些天才黑客们也都沉寂了。本书作者赛利特·德累福斯对他们进行了回访,

虽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永远放弃了黑客行为,但他们大多并没有对黑客行为感到后悔,

也不认为黑客行为是错误的。

逃亡的帕尔定居在了亚利桑那的图森市,与祖父母生活中一起。他那空白4年的履历说

明,逃亡生涯远比计算机犯罪指控对他人生的影响来得巨大。

“头号疑犯”,当年和阿桑奇一起侵入加拿大电信公司“北方电信”。但却因为在法庭

上作为控方证人指证阿桑奇,他俩的友谊再也回不去了。他也不再做黑客,但这份经历让

他在互联网行业找了份高薪的工作,他玩起了高空跳伞,也对女性萌生了兴趣。

“电子”在接受审判后,多次由于吸食毒品导致精神病复发,直到1996年他才战胜自

己的心理疾病,不再依赖任何药品,并在另外一所大学学习哲学。

合上书,那些技术天才们在年少轻狂时代的辉煌故事,历历在目。1988的墨尔本作为

一个较高青年失业率的地区,为这些天才少年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土壤,但他们的青涩和叛

逆也让他们为自己的黑客行为付出了代价。

虽然他们的行为触犯了澳大利亚联邦计算机法,也没有人真正被判入狱,但是法庭的

审判结果却因人而异。相对于职业的间谍黑客来说,阿桑奇和他的伙伴们更多的是善意黑

客,他们侵入某个大学的主机,不删除任何文件,只是将文件从原来的位置挪到主机的另

一个隐蔽的角落。可他们一旦被抓就要面临最高10年的监禁,而间谍黑客入侵国防部电脑

偷窃机密文件,却只不过最高两年监禁,只因为间谍黑客并未删除或插入任何数据。

技术的发展往往与社会发展密不可分。澳大利亚的社会文化孕育了这批少年黑客,但他

Page 2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13

们的政府和法律,还没来得及适应这些年轻的技术控,也没有给这些技术天才给予正面的

引导和提供足够的参与社会的机会,并战栗于他们所具有的撼动世界的能力。

不仅仅是澳大利亚,是整个世界,没有对这些黑客天才们做好准备,阿桑奇和他的维

基解密证明了这一点。

Page 2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14

互联网如何提高政府决策与执行力

胡凌   *  

电子政务在中国已实行多年,各级政府都建立了网站,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的原则不

同程度地向公众发布信息,提供服务。但总的说来并不令人满意,部分原因是《政府信息

公开条例》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需要贯彻,特别是官员执行起来需要一个公开明确的目录进

行指导,并转变对公众不信任的态度。当然,如果能做到这些,就意味着对政府内部官僚

制的一个相当大的改变,例如,充分放权给下属,随时回应老百姓的需求,并允许他们参

与,甚至将内部的协调成本和决策成本外包至群众中间。这样做不但不会降低政府的权威,

反而会更加吸引大众为了他们的利益而参与。这本《维基政府》谈的就是这样一个数字时

代政府的思路。

传统的民主理论认为,代议制对一个大国而言是比较有效的,既能体现民意与合法性

(选举投票),又能保证少数政治精英的充分讨论协商,作出明智决策。在一个交通和沟通

技术并不发达的年代,代议制是平衡民主精神和审议决策的好方案,群众的参与最多只能

体现在投票日、通过媒体的民意呼吁和陪审团上面。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问题来了:如果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维基政府:运用互联网技术提高政府管理能力

作者:贝丝·西蒙·诺维克

译者:李忠军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1月

ISBN:9787501194162

页数:244页 定价:45.00元

Page 2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15

存在可以让大家通过信息技术参与政府管理和决策的机会,你会不会让他们进行某种尝

试?还是只是像传统观念一样认为他们无非是暴民,不懂得妥协和商议,坚信权力只应掌

握在少数人手里?我说的不是电子投票,因为那和传统投票没有区别;我说的也不是人们

可以直接给领导人发电邮,你我都明白,领导人自己是不会有时间亲自阅读的;我说的甚

至也不是政府在网上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比如事先对某一立法提出批评意见,以吸取群

众的智慧,其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我们并不知道哪些来自民众的观点被采纳了,决策仍在

暗箱之中进行。

传统观念在在美国根深蒂固,既然国会是民主的根本体现,那么作为执行机构的官僚

制就缺乏变革的动力和需求。作者以美国的同行专利审核为例,说明政府实际上是可以让

更多的人参与到政府审批和决策的过程中,这不但会提高政府的效率,更能体现民主的合

法性。其要义并不是说越多的人参与进来就越好,而是说参与进来的人能够实实在在发挥

作用才可以;他们不仅仅是发表意见和发牢骚,而是要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改进政府决策

过程的效率和效果。

这个道理浅显易懂。传统的专利审核要由少数审核员决定。由于信息资源和时间的限

制,他们无法完美地根据以往技术标准来判断一项提交给他们的技术发明是否可以被授予

专利。如果这一核查资料的过程外包给政府之外的业内人士,让他们帮助在浩如烟海的文

献堆中发现既有技术文献,提供佐证,那么政府的压力就可以大大减轻。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提交,还涉及同行审查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这些来自外部

的同行审查员全都是在免费工作,只因为他们有兴趣,愿意出一份力,并享受与人合作的

快乐。另外,参与者也可以是行政相对人本身,他们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对自己的利益有很

大关系,因此会尽力参与,弥补政府信息不对称的缺陷。因此,政府需要做的是(1)设计

出一个声誉机制,为人们自愿贡献知识和时间提供激励;(2)设计出一个好的界面交流程

序,可以让不同地方的人们有效率地工作,例如可视界面能够让人们的讨论更充分;(3)

及时将同行评议的意见和结果进行反馈汇总,将分散的力量整合起来,实现最优结果而非

繁杂无序。前两点都比较容易做到,但第三点反而容易被忽视。当人们一提起网络民主的

时候,想到的往往是网络上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而不是互联网上集体协作的功能。

实际上这种小群体的亲身参与对形成民主规则和精神往往更加基本,只有人们先适应了在

小群体内的平等对话和有序交流,贡献自己的专业技能,实现一个更优的结果,人们才可

Page 2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16

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实践民主,并对这种机制抱有最真切的信仰。民主要体现在程序中,也

要体现在结果上。

说到这里,这一同行审查的过程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外包了,而是政府和热心的人们

一起把事情办好。人们真心参与政府管理,既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为了公共利益,还

可以提高公共决策的水平。这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管理,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也会

随之增长,合法性得到增强。但是政府为什么要这样做?难道垄断行政权力不让外人插手

不是更加符合官僚制的本性?同行专利审查的背景告诉我们,这一改革似乎还是由外力(那

些需要申请和拥有大量专利的大型科技企业们)推动的,专利局由于力不从心也有意试验。

就好比法院案件大量积压,莫不如分散一些给其他纠纷解决的中间人,而不是一味地清理

积压案件,加大绩效考核力度,这样反而会降低整体上的案件判决质量。无论是被迫还是

主动,政府都需要首先改变那种对公众不信任的态度。只有相信网民,让他们有序地参与

政府治理,才能在提高合法性的同时也提高决策水平。否则,如果政府并不相信大家的意

见,只是征求意见走形式,无法表现诚意,那么也最终会丧失网民的信任。信任的前提之

一是放权,让人们自己动手做事,让人们觉得是在为自己和公众做事,而不是仅仅依赖无

效的官僚体制,那么我们的日常决策就会变得逐渐改善,并获得人们的尊敬。互联网已经

使我们具备了这种技术条件,传统的民主理论和态度也需要为之转变。

如果你有兴趣但不知道该怎么办,那么就请读一下这本书。实践出真知。

Page 2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17

媒介即巴别

——对空气说话:《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

禾玛   *  

“媒介即巴别”原本是我一篇2010年发表于第四届全球传播论坛上的一篇论文,主题

要义是反思了作为技术的媒介,无论是前技术时代的口语、文字亦或是技术文明的书籍、

报刊还是电子时代的电视、广播直至赛博文明的网络与云,都无法彻底消除作为人类的传

播个体在交流中产生的噪声,继而无法开展有效的传播。这就是“你们向空气中说话”1了。

媒介即巴别从一个洞见中延伸开来,即“媒介愈发展,交流愈困难”,而它又滥觞于热

力学第二定律和“媒介是人的延伸”。关于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向媒介熵概念,我写有《媒介

熵》一文,做过相对详细却不全面的阐述;而“媒介是人感官延伸”对交流的影响基于以

下机制: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与味觉来认识我们的世界,是借助对外界的分

割,从不同层面尽可能还原真实。我们看到的只是光线照射在物体表面而反射到视网膜上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1 《圣经·哥林斯前书》第14章第9节(钦定本《圣经》)

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

作者:彼德斯

译者:何道宽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7月

ISBN:9787508030395

页数:265页 定价:36.00元

Page 2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18

的虚影;听到的也只是声波触及鼓膜而产生的震动。媒介中的意义不是完全通过媒介一对

一地再现“真实”,而是依据真实的关系和条件表述后获得的产品。同时,作为人体感官延

伸的媒介也面临着扩大感官机能本身弊端的问题。将我引向这一视角的便是在此要向大家

推荐的《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

此书John Durham Peters原是衣阿华大学传播学系的副教授,愣是凭着1995年完成的这

本思想史论著晋升为教授。按照出版方的评价,此书熔哲学史、政治史、媒介技术史为一

炉,把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置入上下数千年的大背景中,成为传播思想史的奠基之作。

别的不敢说,至少从行文的结构、视角和语言风格上讲,彼得斯倒是用自己的著作切实证

明了“交流的无奈”这一论断——全书富有创意、厚积薄发、文字优雅,字字珠玑,然而

涵盖面之广从招魂术到死信再到超越机器、动物和外星人的传播,再加上艰深不亚于麦克

卢汉的行文(幸而有何道宽先生的翻译,虽然有人认为何的翻译有时偏离原文本义,但很

好地保留了原文的文学性和行文的通畅性),使得人们在与他共享同一片天空下的知识时遇

到了困难,便也成了对空气说话。个人建议此书先读译者前言、序、序论和结语部分,基

本能对彼得斯所要传达的思想领会到60%左右,其余部分则可以作为一本宏大的传播思想史

著作待到空暇时,泡上一壶清茶,静静深读。

彼得斯强调完美的交流是不可能的,“我认为,今天的任务就是要放弃交流的梦想,同

时又保留他激发出来的好处。我们说,把交流当作心灵共享的观点是行不通的。”又说“我

们永远不可能像天使一样交流,这是一个悲惨的事实。”1 天使是怎么交流的呢?迈尔斯曾

经对天使们所使用的传心术下过这样的定义:把一个心理的印象传达到另一个人的心里,

不依赖现在已经知道的任何感官渠道。2在天使之间信息的传递不再需要借助编解码的过程,

而直接交换共享了各自的知识空间。上帝的指令严明有力,天使的执行迅捷有效,没有了

私密性和模糊性,一切变得简洁明了。天堂的秩序便在一瞬之间建立了起来。而人因为无

法回避编解码的过程不得不借助媒介进行传播,这样便带来了交流上的困难。

对于这种困难,彼得斯给出的答案是:不应该追求完美的“交流”,只能够追求彼此的

关爱。因为爱可以战胜死亡和对死的恐惧。只有爱才能使生命维持和延续下去。只是这样

一来,人与人无法有效沟通的论断也似乎成了言之凿凿的事实。《百年孤独》的苍凉也成为

1 [美]彼得斯 著,何道宽 译,2003,交流的无奈:传播思想史[M]. 北京:华夏出版社 2 [英]迈尔斯(Frederic W.H.Myers),1882, 灵学研究社给“传心术”下的定义

Page 2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19

了整部人类交流史的缩影。

事实证明,彼得斯的这一论断在媒介技术极度发达的今天得到了验证。尽管我们的媒

介从电报开始经历电子革命以来,超越了时空的阻隔,发展出电话、广播、电视、网络(1.0、

2.0、3.0)等技术平台,但无一例外都只是解决了交流覆盖面的问题,而对个体交流的质量

置若罔闻。电报、电话和广播使得信息能够在一瞬之间传达远在千里之外的对方耳中,信

息的体例却受到限制;电视引入影像,却带来娱乐至死;网络第一次用有形的系统将位于

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却发现从1.0的单向性到2.0的草根碎片化再到3.0所谓的智能化,

并没有解决交流质量的问题——以微博为例,我们与成千上百个粉丝互动交流着,我们用

最贴近生活的话语描述我们的所见所谓,所思所想,看似达到一种和谐的太和之境,实际

上却甚至还不知道自己是在对谁讲,便也无从谈起所谓传播效果。在彼得斯眼中,技术只

能解决传播范围的问题,却不能解决交流质量的问题。对于交流质量,也别指望能够得到

改善,只能通过爱来互相信任,以解决交流的无奈所带来的问题。

而我对之持不同态度。最终战胜技术构建起来的交流壁垒只能是技术本身。J.R.R.托尔

金在《指环王》中写道,战胜人类自身邪恶的却是邪恶本身,那枚被注入罪恶的指环也因

此在中土世界灰飞烟灭。如果想要真正实现完美的交流,必须通过技术来克服交流中编解

码的问题,从而使得真实的想法能够直接到达人的大脑皮层。因为人并不是神,无法像神

灵一样交流;我们只有凭借神灵在创造我们时留下的天赋去创造出接近神所使用的交流方

式。通过未来的生物技术革命与纳米技术革命,我们有可能完成对大脑编解码系统的破译,

并通过微型化植入的新媒介,使得媒介称为人体的一部分,继而使完美的交流通过直传心

灵感应的方式成为可能。

只是在此之前,媒介依然会是人们交流中的巴别塔。

Page 2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20

媒介即讯息,坏事变好事

何威   *  

这是一本为大众文化蒙受批评抱不平的畅销书。

美国或中国,所谓“大众文化”当然指的是“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因而大行其

道大赚其钱的文化商品。大众文化一直是知识分子、保守人士、政客、教师、家长、宗教

人士等批评的靶子,一来说其中色情、暴力内容带来道德堕落犯罪增多尤其戕害青少年身

心健康,二来说其平庸同质低俗,让受众变懒变傻失去判断力创造力主动性并沦为盲目商

品消费者。本书作者约翰逊,当然也像其他许多凡事要讲“科学”证据的人一样,认为并

没有任何研究有力地证明了媒介暴力、色情内容与犯罪率之间的因果关系;但本书重点却

不在此。他想说的是,别太在乎大众文化的内容,长远地、宏观地、整体地来看,大众文

化的形式(或者叫模式)才是关键——大众正因此而变得一代比一代更聪明。

这样的视角其实很麦克卢汉,全书其实就是对麦氏“媒介即讯息”观点的阐释与应用。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坏事变好事:大众文化让我们变得更聪明

作者:史蒂文·约翰逊

译者:苑爱玲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9月

ISBN:9787508607184

页数:168页 定价:26.00元

Page 2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21

约翰逊更倾向于将大众文化视为一种“认知训练”而非信息与意义来源或者生存环境。

他从对游戏的分析开始,从他自己少年时迷恋的桌面游戏谈起,再到当下的一些视频

游戏类别,要说明游戏让人投入地参与互动,去思考、探索、解谜,游戏的叙事可能很简

单幼稚,但它却像国际象棋那样重点不在叙事,而是让玩家学会学习,学会如何探索解决

问题之道。

而后讲电视。最近几十年内,不论电视剧还是真人秀,结构、人物、线索等都变复杂

了,呼唤更加sophisticated的观众来开动脑筋。他举出一大堆美国热门电视剧和真人秀节目

——嗯,题外话,我发现近几年的这些剧或节目,大约很多中国网民都熟悉,比如24 hours、

Lost、Friends、Desperate Housewives或者Survivor、The Apprentice等等;但过去的那些,比

如Dallas,拜托,除了学传播学的知道有人靠研究这个一夕成名,谁看过它!先不论这是好

事还是坏事,都是拜互联网和各种文件交换技术所赐啊。

随后两个领域的例证力度较弱。大致上,电影变得更复杂了,而互联网则要求受众更

多参与和主动创造,比如blog、google之类应用,以及要求他们的学习能力,像新软件的使

用。

接下来,约翰逊便引用别人的研究结果,说大众的IQ平均值这几十年来一直在上升(真

的吗?这项研究本身的权威性和准确性无从判断),并且根据前文分析,将之归因于大众文

化的形式/模式的功劳(即使大众IQ平均值真的在增长,其原因真的是大众文化吗?)。并认

为大众文化并没有向低处堕落,这几十年来比较,它在逐步走向高端;而这过程中得益最

大的不是我们中的天才,而是普通大众——智力中等的人群这几十年来IQ均值增长最大。

这就是他贯穿全书的核心观点。

此外,类似电视节目这样的典型大众文化产品的产制,为什么从几十年前的LOP(Least

Objectionable Programming,反感度最低节目)原则,走向了当下的MRP(Most Repeatable

Programming,重复率最高节目)原则?约翰逊的解释还不错。概括一下,是DVD销售、辛

迪加制度、多媒体环境、互联网出现等等条件,使得媒介产品从原来的固定时段一次消费,

变得可按消费者需要随时重复消费。于是赢利不再取决于一次播放有最“大众”的阅听人,

而是在于有否粉丝愿意不断地反复地消费这个产品及其衍生产品。是以带来其复杂程度、

费解程度、可参与程度的不断提高。

Page 3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22

全书轻松易读,且为“大众”所爱的“大众文化”辩护,畅销当然有保障。但是等等,

我觉得作者有些时候仅仅选择可佐证自己观点的例子,而忽略反例。最流行的,真的都是

那些复杂程度高、要求参与多的吗,真的可以帮你变聪明吗?从中国的网络游戏市场、电

视娱乐节目、“两只蝴蝶”或者“老鼠爱大米”,或许都可以得出不那么一致的结论。

另外,换一个视角固然很好,但内容始终是无法回避的现实,它不是可以从“形式”的

骨架上随便更换增删的肉。就拿作者举的一个小例子来说吧。他7岁的外甥初次玩《模拟城

市》游戏,便自然自信地确信了“高税率会抑制工业区发展”这样的信条。但游戏并不会

告诉小外甥,“税率”不仅仅是与“生产力”因变量负相关的一个变量,它在社会中自有其

存在价值。诸如此类的内容,由谁选择取舍,按照什么标准,如何被填充进大众文化形式

之中,这或许与IQ无关,但与我们的幸福有关。

Page 3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23

内容、渠道和介质:

读《报纸突围》和《正在消失的报纸》

 魏武挥   *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报纸突围:数字时代传统媒体变身记

作者:王正鹏

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

ISBN:9787306035424

页数:304页 定价:39.80元

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

作者:菲利普·迈耶

译者:张卫平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9月

ISBN:9787501180813

页数:268页 定价:33.00元

Page 3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24

相对于发达市场中报纸的衰落,其实我国的报业集团日子还不至于它们那么糟糕,当

然,稍微前瞻一点没什么不好,我们需要从欧美彼国中吸取一些经验和教训,故而,看一

看王正鹏先生的这本大作《报纸突围》还是有所帮助的。因为这本书主要围绕的是英国报

纸业在互联网大潮下的转型路径。

王正鹏在书中,区分了“媒介”和“媒体”的不同。在他的观点中,媒介就是一种所

谓的阅读器,而媒体则是内容。报纸的纸,你当然可以将其视为一种“阅读器”,阅读的,

则是由那些记者、专栏作者经编辑把关后的字词句——这就是他笔下的媒体。不过,我以

为,这样的区分还不够,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把过往我们

熟视无睹的“媒体”区分得更细一些:内容、渠道和介质。

在前电子媒介时代,内容和介质是无法分离的。一本书如果没有字,那就是神话中的

“无字天书”,不是常人能看懂的。而字,离开了书本(或者介质),简直不可想象。内容

和介质的天然合一,使得报纸的速度,就是运输工具的速度。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

要把内容传播出去,就必须把介质也传播出去。而固有的所谓著作权(内容版权)保护,

根子上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大规模地将介质进行复制,不是单人可以轻松完成的。

而所谓知识的有价转移,其实定价都是基于介质的:一个著名作者写的书,和一个名不见

经传的作者写的书,它们每页纸的单价其实差得并不多。大部分情况,公认的名著,不见

得单价就比很粗制滥造的书卖得贵。

即使到了电子媒介时代,很多地方依然延续着这个传统,比如CD唱片,比如录像带。

我们很难把音乐从唱片上抽离,而猫王的唱片所出售的单价,其实和我唱的唱片(如果有

人愿意出的话)的单价,消费者所面对的,也相差不多。对于内容制造者而言,它的利益

其实建立在介质的大量售出上。猫王的唱片能发1000万张,自然唱片公司就收益丰厚,我

唱的唱片,只能卖10张,自然铁定亏损。

无论是书,还是唱片,这样一种第一个拷贝成本巨大第一万个拷贝成本几乎为零的规

模效应,在报业,同样适用。一流大报卖得并不比三流小报贵多少,但一流大报量大,出

售介质(也就是纸)多多,故而报社能赚钱。

不过,报业和书籍、唱片还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很少有报纸是仅靠出售介质赚钱的

——也就是所谓靠发行收入。大部分报纸并不靠这个,而是靠广告收入。然而,受众虽然

Page 3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25

掏钱买到的是介质,但他们到底是被内容吸引而来的。受众是报业的一个重要产品,广告

实际上就是报业将它的受众转卖给广告商。这样一个逻辑就说明:广告,是依附于内容的,

是跟随内容而走的,而并非跟随介质。

到了数字时代,内容和介质已经开始脱离。介质依然是原子化的,比如纸,但内容已

经比特化。内容的传输脱离了介质的禁锢,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软件工具,将内容传

播到万里之遥,而且飞速。到了传媒产业领域,大量并不制造介质的数字公司开始出现,

它们仅仅提供比特化的内容。无论是第一代的内容门户,还是第二代的搜索引擎,它们成

了内容和介质以外的第三样东西:渠道。

这类传播渠道由于提供海量的内容而吸引了大量的受众,并不依附于介质上的广告便

尾随而至。报业的衰落其实并非是影响力的衰落,而是广告的衰落。而更另报业郁闷的是:

这些传播渠道里的内容,还是它们提供的!

在中国,早期的内容门户近乎于一种野蛮生长,对知识产权的毫不在意,产生了大量

未经报业同意的内容进入到渠道中。但即便是后来,报业开始较真这个事,向门户收取内

容费用,依然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内容的出售,并不足以弥补报业广告收入的损失。

当内容转移到门户上时,广告同样转移到了门户上。唯一让广告不转移的方法,似乎只有

让内容不转移。不过,这一招是很难行得通的。A报纸不转移,B报纸可以转移。在商业谈

判上,数字公司以庞大受众为筹码,报业势必处于下风地位。

《报纸突围》便在讨论除了上述那招完全行不通的方法外,报业还有什么其它方法?

作者以英国报业为例,给出了一些借鉴样本。不过老实讲一句,在中国,很难实现。在英

国,流量最大的十个网站,倒有九个是报业的网站,还有一个雅虎英国。该国的报业醒悟

得很早,很快在互联网上占得先机。而对于中国报业,门户搜索力量已成,靠打造自己的

报业网站想要扳回劣势,相当困难。

报业一直抱怨的是,互联网内容免费是它们的紧箍咒。但其实这一点并不符合实情。

事实上,至少在中国,报纸本来就卖得相当便宜,甚至可以说近乎免费,而且还存在着一

些真正的免费报纸。免费并非“大杀器”,报业不是被免费击败的。

报纸其实是被方便击败的。打开一张报纸,阅读并不方便,如果某个版面上有篇文章

被截断需要跳转到某版上,那种不方便,相信所有有此体验的读者都经历过。报纸的大开

Page 3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26

张(即使是所谓小版面报纸),依然不利于单手阅读以及版面切换。报纸也是被海量所击败

的,一张报纸的信息量与一个门户的信息量,几乎不是一个当量级。如果一个读者想要足

够的信息量,可能需要多份报纸,当他能够利用电脑接入浩瀚的互联网时,选择哪一种传

播渠道,那是明摆着的事。报纸更是被快速所击败的,无论如何,它的出版,是绝对赶不

上门户的网络出版的。

于是,报纸开始做网站,因为如果做网站,似乎可以解决这三个击败因素:方便、海

量、快速。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品牌转移的问题。也许很多人在读报的时候,很赞赏南方周

末这张报纸。但当他们坐到电脑前上个网,他们脑海中所浮现出来的网站,将不会是南方

周末网,而是新浪搜狐网。这种意识占有率的争夺,以我看来,殊无胜算。

报纸的出路在哪里?我以为,还是要回到介质上来。对于一个报业集团而言,机会正

在浮现,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就是报纸在介质上的机会。它们与电脑(PC)最大的区别在

于:它们是移动的且屏幕不可能做到象PC那样动辄17寸19寸。小屏不利于利用浏览器,故

而桌面互联网上大家都用浏览器(比如IE)来浏览网页,在这些移动设备上,显得不便,

特别是对于门户那种密密麻麻的超链接部署。客户端应用开始大受欢迎。杂志业已经开始

介入,报业,也应该迅速跟进。

在移动设备中,数字公司和报业集团,其实起步都差不多。数字公司很难简单地将门

户网站迁移到这些设备中,因为用户觉得看起来不舒服。它们必须重头做一个客户端。当

下的形势,数字公司已经开始涉足,比如网易就做了一个新闻客户端——这是专门为移动

设备定制的应用。但尚在起步,报业还有机会。如果当数字公司的客户端在移动设备中大

行其道时,那么,报业恐怕就再无翻身之日。

报纸广告的不可测量性(相对于网络广告),在移动设备中也可以得到解决,因为都是

基于数字化的内容传输,无论是广告被点击还是展示,都是可以测量的。但这也要求,报

业需要重新编排它的内容,而不是扫描一个PDF文件直接扔进客户端就完事的。

人们使用移动设备的情境都是在移动中——比如公共交通,或者是等待中——比如在

咖啡馆等待一个朋友的到来。这样的情境,使得人们并没有对海量信息有太多的需求,因

为时间并不充裕。但在有限的时间下,人们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提高了,他们希望在不长的

时间里:1、迅速发现重大的值得一读的东西;2、这些内容有质量,而这两点,恰恰是报

Page 3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27

业那么多年积累下的优势:有经验的训练有素的编辑和记者,以及整个报业文化和惯习。

《报纸突围》一书中所开具的药方:面向高尚小众的艺术化生产,面向低廉大众的免

费化生产,在我看来,都是第二位的问题。报纸必须认识到,介质是关键。移动设备的兴

起,就是介质更新,也是报业的机会。把握住这个机会,在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实施

到底是艺术化生产还是免费化生产。

在这本书之外,我另外推荐由美国学者迈耶所著的《正在消失的报纸》。这本书的结论

其实并不高深:新闻的质量和报纸的收入有着正比关系。这个新闻质量包括很多方面,比

如可靠性,比如可读性,比如文字编辑的严谨,等等。但这个结论是迈耶及其团队经过大

量的科学研究所论证的了,而不是一种“以为式的假设”。同样的,在有介质机会的时候,

这样的结论才有实操的意义。

不过,我特别想告诫报业的是,这次机会只是介质层面的,而不是渠道层面的。报业

在过去,执传媒牛耳登高一呼天下景从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移动设备中寻找到一

次复兴,它依然建立在这样一个渠道之上:应用商店(苹果的App Store或者谷歌的Android

Market)。报业的复兴,不等于在传媒产业中重回老大位置,而只是:寻找到自己的一片安

身立命之地罢了。

报纸会不会死亡?可能的。但报业会不会死亡?看机会是否被抓住。因为说到底,今

天的人们,并非不看报纸,而只是不看那张纸罢了。

Page 3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28

谁说新闻已死——美国报业数字化转型之旅

 任珏   *  

一份“阵亡名单”摆在我的眼前,这里面躺着的,是200家迅速消失掉的美国报纸。这

是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之间关闭的200家美国纸媒,就连创办于1823年的The Argus-

Champion这样的百年老店,也难逃劫难。难道这就是“新闻已死”的铁证么?

早在2005年前后,美国报界已有一批有识之士意识到互联网对传统报业的潜在威胁,

提出“下一代报纸”模式用来迎接网络的挑战。但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迅

速点燃了美国的报业危机,也将美国报界逼上了数字化转型的探索之旅。

美国报业危机源自何处?印刷媒体在网络时代如何创新盈利?中国报界是否会同样面

临网络媒体带来的威胁?美国经验对我们又有何启示和借鉴?若想弄清这些令人困惑的问

题,你一定不能错过南方日报出版社新近出版的这本《拯救报纸》。作者是我国著名新闻记

者范长江之子,曾任《华声报》电子版创办人,现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

的范东升教授。范东升教授在《拯救报纸》中,将美国报业危机置于媒介发展史的学理脉

∗ 作者为香港中文大学博士候选人,感谢章戈浩约稿、作者赐稿。此文发表于《南方都市报》2011年5月22日《阅读周刊》。

拯救报纸

作者:范东升

出版社: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1年3月

ISBN:9787549101900

页数:370页 定价:38.00元

Page 3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29

络之中,详细耙梳这次报业危机的来龙去脉,深入剖析美国报界数字化转型的策略和模式,

并针对中国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刻反思。此书兼具实用性和理论性,不仅为本土

报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经验之谈,更是一本研究美国传媒断代史的重要史料文献。

报业存亡与新媒体生态

近来,常有一些“新闻已死”的论调不绝于耳,面对着国人阅读习惯的改变、网络用

户的迅速增长、微博等新舆论平台的出现,中国报业深切感受到互联网上扑面而来的强势

冲击。

据DCCI《2011中国互联网调查》显示,2010年网络广告营收总收入达256.6亿元,预计

2012年该数字将达461亿元,将超越报纸(423.9亿),成为中国市场上的第二大广告媒介。

当互联网广告超越报纸之后,中国报业将会怎样?

这样的问题,也曾经摆在美国报业面前。金融危机和互联网广告双重打击,美国报业

的广告支柱瞬间崩塌。根据美国报纸协会的统计数据,2006年以来广告收入“已连续三年

自由下落”。很多美国报业集团在面临广告收入大幅缩水的情况下,都采用减薪或强制员工

无薪休假的方式来降低经营成本,2007-2009年间,美国报业编辑部门大概有15000的全职记

者和编辑因为职位锐减而被解雇,美国的新闻民工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

为了寻找出路,美国报界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华盛顿邮报》记者霍华德‧库尔兹对报

业危机的原因做了分析:“骄傲自大、决策错误、信誉下降,还有数字世界的兴起,迫使报

纸不得不向网络‘赠送’它们的内容”,他指出“报社过去把联系公众看成是麻烦和讨厌的

事,而不是一种需要”。2005年至2006年开展的“下一代的报业”研究结果也指出,企图用

新技术“生搬硬套”的复制旧产品,对新的赢利方式反应迟钝等等,都成为报业寻求新出

路的巨大障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报业纷纷在新媒体市场上寻找新的盈利机制。为了节约成本

众多报业集团选择了停刊报纸,转为依靠发行网络版继续生存。《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

等报业领袖曾试图通过网站收费来实现新的创收,但都在短期惨淡局面之后予以放弃。现

在只有美国的《华尔街日报》和英国的《金融时报》成功的采取了内容收费方式,默多克

的新闻集团,更是在Ipad上推出全球首份数字报纸《The Daily》,为印刷媒体的数字化之路

带来新思维。

Page 3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30

爱围观的新闻老太太

“掘客网(Digg)创造的这种极端反传统的新闻选择方式,突显出‘草根新闻观’与

传统专业精英主义新闻观的强烈反差。人们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世界上没有

专业新闻人,那么媒体的议程设置将会怎样?”

你很难想象,媒体的新闻议程由一个爱围观的老太太来引领方向,但是这是一个在美

国真实存在的故事,正是Web2.0环境中的公民新闻和传统媒体的良性互动,让这种童话成

为可能。众人拾柴火焰高,像掘客网(Digg)这样的草根新闻聚合网站的出现,促使CNN

等主流媒体开辟专门的iReport 这样的公民新闻平台与公民记者进行互动,以寻求“全媒体”

发展方向。不仅是美国,台湾也有类似的由主流大媒体推出的公民新闻平台,台湾公共电

视的PeoPo就是一例。

这位61岁的新闻老太太——梅西尔•佛勒尔她是奥巴马记者的忠实粉丝,她以竞选捐助

人的身份进入会场,跟随奥巴马参加各地竞选活动。同时,她也是公民新闻网站OTB的公

民记者,她不仅记录了奥巴马在旧金山一次筹款会演讲中的话——悲惨的小城选民“紧靠

枪杆子和宗教”,更在采访前总统克林顿时提出尖锐问题,并将克林顿“讲粗口”的内容公

布到网上。这位老太太在美国传媒界激起千层浪,最终令克林顿为此事道歉。

这正是美国公民新闻与主流媒体良性互动的一个例证。美国的“公民新闻”的前身是

“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公众新闻运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公民新闻”逐

渐获得认可。范东升教授指出,“公众新闻”与“公民新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在传统主

流媒体原有的技术环境和运作方式下进行的,后者则是在21世纪新媒体技术革命基础之上,

特别是基于Web2.0所产生的概念。公众新闻是专业传媒人进行的自我改良,公民新闻的主

体则扩展到“参众”,即网络参与者。

根据这个定义,新华网的《中国网事》、南方都市报的《网眼》等栏目,都是由专业媒

体人顺应网络发展规律、自行开发的关注网络热点的新闻栏目,我们可以将其归入“公众

新闻”一类;“淡定哥”在自己车祸现场发微博、媒体人采访过程中的网络直播等,则可以

纳入“公民新闻”的行列。

在我看来,网络参与者可以是普通的网友,也可以是专业媒体人。当媒体人成为“参

众”的一部分,他们在报道网络热点的同时也参与新闻事件的时候,我们就很难去区分“公

Page 3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31

众新闻”和“公民新闻”的边界,也很难去确认,到底是草根网友还是专业记者改变了新

闻议程的设置。这种新闻主体的转变,并不完全如范东升教授所说的那样从专业传媒人“扩

展”到了网络参与者,而是专业传媒人的“参众”特质通过他们的实地参与,得到了具象

化的体现。这对于传统报业来说,是跨时代的变革。

正如皮尤研究中心“卓越新闻”项目(Project for Excellent in Journalism)主任汤姆•罗

森斯蒂尔2009年在南加州大学的演讲中所提到的: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洛杉矶时报》出色

的新闻工作者,你不再需要在《洛杉矶时报》工作。这意味着新的传播载体的出现,不仅

只是技术的革新,随之而来的是新闻制作模式的历史转折。

虽然范东升教授在书中详细介绍了CNN的“iRreport”平台,对其明星公民记者也进行

了详细的学术分析,但是并没有详细介绍CNN是如何帮助草根记者保障收入和人身安全。

同样作为“参众”,专业媒体人还能获得体制内一定的保障,可草根公民记者的收入和

人身安全又如何获得保证?这是我作为一个有着新闻梦想的普通网友,最关心的问题。

新闻不仅仅见于报纸

始于2008年的美国报业危机和数字化转型,正好说明,新闻不仅仅只存在于印刷媒体

之中,新技术的出现,虽在一定程度上沉重打击了美国传统传媒业,但也给新闻的发展带

来了新天地。这场变革,意味着是印刷媒体全盛时代的终结,纸媒与网络媒体共生共荣的

时代闪亮登场。从传播史来看,每当媒介载体出现变革,一定意味着媒体内容的运作规则

出现突破和创新。

我们必须看到,不少中国媒体已率先尝试数字化转型。以南方都市报为例,正以“全

媒体聚合战略”锐意创新。该报于2011年4月29日发行1002版,这创纪录之举,是否能够说

明,在中国语境下,“拯救报纸”只是个伪命题?又或许,这正是该报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

的见证?虽然《拯救报纸》一书,并未提供本土报业数字化转型的研究个案,但媒体研究

者和传媒业者均能从中寻找到理论的源泉和创新的智慧。

《拯救报纸》一书用翔实的史料、产业数据和个案研究,向我们全面展示了美国报业

近年来变幻莫测的生存危机和数字化转型风潮,并针对中国媒体面临的数字化挑战提出了

尖锐反思,探索出一系列具有深刻洞见的济世良方。“报纸拯救者”范东升教授曾成功挽救

了亏损严重的《华声报》,并让美国《侨报》焕发出新的魅力,现在他将目光投向转型中的

Page 4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32

中国报业,希望能为中国纸媒转型探索出新的思路。

“拯救报纸”,拯救的是报不是纸,新闻则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获得新生,这也正是

范东升教授指出的“技术进步是一切社会变革的火车头”的意义所在。

Page 4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33

娱乐时代:读《谁偷了MySpace》

慧声   *  

午后与一好友讨论为何这个时代无法造就像《百年孤独》这样的巨作,结果不用多说,

这么大的话题显然论不出个所以然来,当然对话的两人原本也没期望着论出个所以然,不

过只是空谈而已,总算得出的一个观点是:这个时代变化太快,机会太多,人们忙着与各

种诱惑作战,浮躁而焦虑,自然来不及为思想留下时间空间。而最能迎合这个时代的,便

就是那些娱乐至上的东西。讨论完毕,两人神色沉重地唏嘘一番,然后面带忧郁各奔西东。

夜间随意翻看前些天买了却一直放在一边的《谁偷了MySpace》,瞥见了这段话

“MySpace让所有人的故事公开化,但唯独自己的故事在公众眼中还是个谜。本书就是要为

您解开这个谜。MySpace的故事中充斥着阴谋、背叛和各种天赐的良机,故事里的人物涉及

范围甚广,上至传媒大亨默多克、萨姆纳•雷德斯通,下至共同创立MySpace的德沃尔夫和

安德森。”,顿时精神抖擞了,揭秘——这可是多么有趣的调调,于是一气儿把书看完了,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谁偷了MySpace: 被社交网络改变的疯狂世界

作者:茱莉亚·盎格文

译者:吕敬娇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ISBN:9787508626031

页数:274页 定价:45.00元

Page 4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34

顺便上豆瓣看看书评。有且仅有一条评论,某位同学援引祝志军的微博,原来他也是一晚

上看完这本书的。针对评论的两条回复中的一条相当有意思,这位同学说“一夜可以看完

的书,就两个内容:一是太吸引人;一是没深度”。这,也正是我想说的,而接下来我的所

有唠叨,其实都只是论证这两个内容。不错,我正是下午自己刚刚唏嘘过的浮躁而焦虑中

的一员,所以我喜欢看这类极具娱乐性的书。

这本书,正如《出版者周刊》所评论的,是一部兼具娱乐性与戏剧性的商战史,也正

如《图书馆杂志》所评论的,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深入介绍MySpace的商战史。文章从专

长发送垃圾邮件的德沃尔夫和负责色情网站的安德森开始创立MySpace讲起,讲述了它从成

长到成熟最后盛极而衰的一段历程。书中说道“这家新型网站的中心不再是技术,而是人

类的创造力。换句话说,MySpace好比一家好莱坞式传媒企业,在这里,拥有热情和创造力

的人们竞相登台献技,没有人知道结局是成功还是失败。MySpace的故事就是一个关于互联

网的好莱坞故事,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模式。”

全书并无系统的理论分析,读过之后,甚至都很难理清作者本人对MySpace的兴衰究竟

持有怎样的态度,通篇都是在讲故事,那些互联网创业者和媒体大佬的穿着神态,每一个

细节都描述得栩栩如生,这与其说是一本书,倒不如说是一部电影剧本,作者在讲故事之

余偶尔的点评,便是旁白。这样也好,同一本书,不同立场的人看去,原本就会得出不同

的结论,作者索性白描出一整部MySpace的发展史,其中的是非功过,全部留给读者自己去

辨析。

书评写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是很遗憾,我未曾学会朱丽亚·盎格文的高妙写作手法,

仍是喜欢画蛇添足的,说到MySpace,条件反射地会想到Facebook,若是不将这两家放在一

起比较一下,总是有点意犹未尽之感。我记得专写科技博客的那位罗伯特•斯考伯曾说过:

“MySpace和Facebook是两种不同风格的网站,MySpace是好莱坞式的,Facebook则是硅谷

式的。”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说法。被收入默多克旗下后,MySpace的发展开始有点面容模

糊。MySpace的页面上为了给直接创收的自营音乐和视频服务,甚至将博客、论坛等公共互

动空间放到了第2层第3层,似乎从Web2.0被牵回到了Web1.0,新闻集团的资源优势恰恰成

为制约其发展的障碍。一句话,MySpace,成也默多克,败也默多克。

这不是一本理论书籍,并不适合潜心研究的真正的学者。但是这么一本情节跌宕起伏

Page 4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35

的商战书籍,极其适合商人中的学者,或是学者中的商人。不求深刻,但讲实用,这也似

乎正符合我们这个娱乐时代的时代精神。

Page 4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36

企业微博营销指南

萧秋水   *  

指间柔沙,我们在新浪微博互相关注,没有见过面;我关注她,是因为关注企业微博

营销,她的微博非常专业,可以学到东西。她出新书,曾经找我写一段对微博的体会,我

写了;新书上市,她送了我一本,如果不送,我自己也是要买的,因为关注这个领域,因

为对这个新事物来说,还没有其他书藉涉及。

交代清楚相关背景,也就清澄透明了。

在书中第170页,有一段话是我当时写的:

微博营销无疑是有用的,其前景是乐观的。在飞速发展、变化万端的网络时代,微博

营销是企业必须要掌握的营销途径,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成为传统营 销方式的替代品或有力

补充。不过也正因为这种必要性,企业对于微博营销要有很强的掌控力。在没有充分了解

微博营销、未制定整体策略的情况下,贸然进入反而可能意味着危险。

我现在仍然如此认为。不过现在有这本书了,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们,了解微博营销

多一些。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微博营销一本通

作者:指间柔沙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4月

ISBN:9787115249869

页数:195页 定价:28.00元

Page 4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37

从根本上来说,这本书当然也是营销,是对作者、作者公司、企业微博运营之道、作

者的客户的营销,但是营销,事实上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是科学也 是艺术,我们生活在营

销的世界,只是有的营销比较拙劣,所以引发了人们的反感,而好的营销,则让人们欣然

接受,甚至成为经典,比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我在阅读完这本书后,在豆瓣打出“推荐”。因为书的实用度。

我不认为微博改变一切,微博只是工具,不需要神化,对企业也是如此,必须要了解

它的优劣势,才能够用好,神化的结果是常怀畏惧,以敬,而非以用,如果在微博上花费

了很大的气力,但是没有收效,谁又愿意继续经营呢?前几天我们一起吃饭时,听天颂投

资的文尧讲微博经营之道,明白到微博上的确涌现出很多神话,但每一个神话的背后,其

实是精密的设计、筹谋,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互动,而不是天上突然掉下馅饼。

所以,如果想从这本书里学习捷径,那是很难的,学到了,还得做到。

书中给出了非常全面、深入、系统的指引,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何谓微博,企业如何开

展微博营销,这里面很多也都是浅显的道理,一经点透,会让人恍然大悟,但不点透,还

是会在黑暗里行路,很多时候看到众多的企业微博千篇一律的面孔、微博条目,不禁叹息,

有时候,也会收到一些要求转发的私信,碍于情面,往往也会转发,但转发时也会想,如

果是不经请求别人自动转发,那才是更棒的做法啊!

而在微博营销的世界里,原本也是有很多花样可以做,通过微博与客户、关注者进行

对话,不断地扩散影响、改善产品和服务,这是令人开心、充满成就感的事。

在这本书的前言里,有提到“市场即对话”的一段,这段话说得非常好,市场即对话,

正在成为事实,微博作为对话的有效模式,正在发挥作用,了解它,用好它,对于企业,

会有助益。

Page 4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38

不要迷恋哥,哥是个迷思

何威   *  

文森特·莫斯可写于1996年的《传播政治经济学》可谓是本领域最富盛名的一本书,

值得每个感兴趣的人读上好几遍。莫斯可本人是个和蔼可亲的眼镜学者,对前来提问和搭

讪的年轻学子们十分耐心,合影时一笑露出一排整齐的大门牙;但他在学术会议上的发言

却抑扬顿挫激情四溢,充分展现他敏捷的头脑和深刻的思想。总之,如果要问传播政治经

济学领域有哪些牛人,恐怕我最先想起的就是这一位。

因此,当我翻开《数字化崇拜》一书时,有些出乎意料。莫斯可自承,这本书是从文

化开始,通过对迷思的分析,“建立起一座通向政治经济学的桥梁”——这跟那本《传播政

治经济学》倒是相映成趣。难得的是莫老师并不矫枉过正,不论文化研究或者传播政治经

济学,在他看来都不是什么“本质核心”,都不是决定性的,而是不可相互替代的视角,而

且会“相互构成”。所谓“相互构成”大抵是说,互为因果,互相影响,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

作者:文森特·莫斯可

译者:黄典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ISBN:9787301163115

页数:201页 定价:26.00元

Page 4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39

本书有点晦涩,但仍旧精彩。其核心论点之一:“电脑以及所谓的赛博空间世界体现并

且推进了我们时代的重要迷思。根据这些迷思,电脑传播的力量将使我们经历人类经验中

划时代的转变,这种转变将超越时间(历史的终结)、空间(地理的终结)和权力(政治的

终结)。”(P2)

莫老师仔细地分析了所谓“历史的终结”、“地理的终结”和“政治的终结”这三大迷

思的来源,以及为何并不是真正的终结。

本书第五章的内容很有趣,名为“新瓶装老酒:反复终结的迷思”。通过回顾每一次信

息传播技术浪潮所带来的许多关于“终结”的宣言,莫老师揭露了人类普遍存在的“历史

健忘症”。这些信息传播技术浪潮包括电力、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在改变世界方

面,我们相信我们的时代是独一无二的——终结胜过延续;非凡超过常规;崇高胜过平凡。

所以,我们不仅把我们的时代视为是革命性的,同时也遗忘了其他人也曾经以同样的方式

看待过更早的技术。”(P110)

但本书最吸引我的,还是他从“迷思”入手,兼顾文化分析与政治经济分析的框架。

所谓“迷思”,“神话”是也,Myth一词的音译。罗兰·巴特最早用这个词来描述大众

传播过程中对于符号内涵意义的产制和操纵。小到城市人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无比美好想

象,大到举国上下对某种乌托邦理想的狂热追随,其中都脱离不开迷思的巨大作用。

迷思不仅仅是谎言或骗局,分析迷思也并不等于所谓的破除假象还原事实。“迷思是那

些能够激活个体和社会的叙事,能够为人们提供途径,使他们得以超越平凡的日常生活;

它们能够提供通向另一种现实的入口,这种现实以崇高的许诺为特征。”(P3)

换句话说,“信春哥,得永生”、“信春哥,不挂科”,这些并不构成迷思。但是,一个

小镇青年通过自我奋斗和媒体包装,在大半年内一跃成为粉丝千万的大明星;一个个选秀

歌手在不同场合下不断重复“只要坚持我的梦想,总有一天我能成功”,而粉丝们狂热的回

应着“你是最棒的,我们永远支持你!”——这一切则形成了迷思。这一迷思通过围绕“梦

想”和“成功”的叙事,为无数青春少年“提供了通向另一种现实的入口”。

这一迷思无所谓真或假,它是客观存在的,且对个人与社会发挥着切实影响。以莫老

师的话来说:“迷思不仅仅是一种有待揭露的对现实的歪曲,而且它们本身就是一种现实。

它们帮助我们理解那些看起来无法理喻的事物,应对那些完全无法驾驭的问题,并在想象

Page 4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40

或梦境中创造出那些在实践中无法成为现实的事物,从而赋予生活意义。”(P12)

让我们把话题拉回到关于赛博空间、电脑中介传播或互联网的迷思。我的网龄已有15

年,从事的学术研究与互联网相关,日常生活工作更是离不开网络。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

样,从接触互联网之时就开始为它的神奇和超越而着迷,热爱从《神经浪游者》到《黑客

帝国》的玄思妙想并认为其中或多或少将成为未来的现实,曾深感麦克卢汉之高瞻远瞩,

也曾津津乐道互联网催生的一个个财富传奇⋯⋯是的,这些都是迷思的不同组成部分。这

些迷思最终常常走向所谓“技术与宗教的新融合”。莫老师不无嘲讽地以凯文·凯利(Kevin

Kelly,他的《失控》一书近来在国内颇为流行)做例子,后者宣称“上帝是机器”,并得出

结论说“世界不仅像一台电脑,它就是一台电脑。”(P13)其实,麦克卢汉的许多观点也有

这种“技术与宗教的新融合”的趋势。

而迷思的存在与流行,是多种利益主体合力的结果,这有点类似葛兰西提出的“霸权”。

莫斯可分析了赛博空间迷思的不同制造者。来自商界的力量,从IBM、微软、戴尔到Google

或Facebook,企业会利用迷思来推销产品、服务和资深品牌,例如将“环保”、“进步”、“革

命”等迷思性价值与产品或品牌强行联系;来自金融界的力量,例如硅谷的投资者们和纳

斯达克的经理人们;来自政界的力量,比方阿尔·戈尔关于“信息高速公路”的计划及行

动;来自学界的力量,例如尼葛洛庞帝、丹尼尔·贝尔、雷蒙·库兹韦尔等人。

实际上,参与赛博空间迷思制造和修补的,还有广大的公众。我们赞美赛博空间的高

度互动和跨越时空,是因为身边可用的媒体资源和传播手段太匮乏;沉迷赛博空间的海量

信息和无尽娱乐,是因为此前可接触的信息来源和娱乐方式太单一;相信赛博空间消解权

力和促进民主,部分由于个人生活仍束缚于威权和科层制度。迷思总是向我们许诺超越日

常生活的可能性,并以持续不断的叙事来丰富自身。

再说得直白一些,有人制造“微博改变一切”的迷思,为了将自己打造成高科技的牧

师与先知;有人力推”微博改变一切”,是因为自己就是微博运营者、从业者或投资者;一

大批人相信“微博改变一切”,首先是来自对现实的不满或不足,而且缺乏改变现实的其他

手段。

上面的分析,其实是在揭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流行叙事的迷思,是如何被政治

经济因素“构成”的。而反过来,迷思如何“构成”那些“现实的”政治经济要素?

Page 4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41

莫老师举了很多例子,其中一个是1999年8月来自普度大学的研究发现:无论公司业务

是否改变,无论其业务是否与互联网相关,只要改变了名称使之包含“.com”、“.net”或

“Internet”字样,其股价市值都将有大幅提升。在10个交易日内——名称改变前后各5天,

那些在名称里加入了互联网相关词汇或缩略语的公司与其竞争对手相比,股价上升了125%

(P24-25)。是的,通过个人和群体的思维及行动,迷思(或者观点、信念、信仰、理想⋯⋯)

会切实影响物质世界的走向。

莫老师的这种针对“迷思”的分析框架,其实非常适合用来研究当下中国的许多问题。

例如近年来遍及全国的文化产业热潮,又或者所谓“仇富仇官”的普遍情绪及其引发的众

多事件,以及“五道杠大队长”的故事。有兴趣者不妨一试。

Page 5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42

信息社会中的批判理论

王喆   *  

4月的时候,在豆瓣看到萧萧落木的日记,发现原来大家都有读理论到绝望得天天想哭

的时候,于是深感慰藉地笑了。4月,我正在和拉什死磕,直到第六期的“读书报告”要出

了,还没磕完。此时,我仍觉得手头这本拉什的《信息批判》是难于卒读的,更是由不得

我仓促之间写书评的(介不都素为了再充实一下第六期的内容而吭哧吭哧地死赶紧赶么⋯

⋯默默掀桌⋯⋯)。拉什对于科技文化的理论脉络主要还是承袭海德格尔,而海德格尔又联

系着法兰克福学派和其后誉为后现代的法国理论。拔花生似的,一拔一串大牛掘地三尺而

起,还一个个都死沉死沉的,密度极大。

拉什段数高,或者兴许也清楚自己的书太洋洋洒洒,所以在导论中把整本书的脉络拎

出来了,这点还是很让人喜欢的。比如,他开宗明义地点出这本书所要问的问题是:在当

代的信息社会里,批判理论是否还有存在的余地?

简而言之,答案是:有,但是是一种新的信息化了的批判。

那么,拉什此书言及的信息批判又是什么呢?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信息批判

作者:斯各特·拉什

译者:杨德睿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4月

ISBN:9787301147962

页数:347页 定价:36.00元

Page 5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43

在一个比较粗浅的层面,拉什首先描画出信息的特点:流动的,转瞬即逝的,压缩时

空的。在分析“批判”时又点明“信息批判”不同于意识形态批判的逻辑,也不同于商品

化的批判逻辑(如交换价值/使用价值),媒介理论可以是其范式。由此,需要重构批判理

论以掌握信息秩序,这样的秩序是,因为不能躲闪于信息秩序之间,所以批判来自于信息

内部。此种内爆二元的手法并非不落窠臼。

仍需存疑的是他在第二章谈及的科学的生命/生活形式,关注的是生活形式变得具有

科技性而后产生的情况。在拉什看来,“生命”也变成了一个科技系统的问题,而非有机系

统。当生活形式变得信息化时,生活形式便甩脱了其“有机的”性质而采取了网络的形式,

也就是说,在网络社会中的生活形式或多或少被拔了起来、脱离了它原有的根基。在第九

章谈及信息社会的空间化过程中,拉什开采了列斐伏尔式的比喻,蜘蛛呈现了机器或科技

系统的属性,而蛛网则呈现出一个网络的属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拉什消解了科技/文化的二分,却又没有做得那么彻底。比如,“有

机”很可疑的变成了一种“前现代”的东西。这恐怕是最值得商榷的,拉什的“有机”到

底指的是什么?大体他承袭的是福柯在《物的秩序》中对“生命”的看法:直到19与20世

纪我们才开始用“生命”来理解自然与社会,在此之前,我们是用“分类”来理解事务的。

现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有机体,自然语言是国族文化之根源的一个有机体,经济在现代

经济学看来是以劳动为其心脏的有机体。而对于“科技的生命/生活形式”中的科技,拉

什恐怕追溯的是控制论。即,随着控制论,我们的生命/生活形式才具有了科技性,成了

一个人机接口。有趣的是,在刘禾老师的新书《The Freudian Robot》中也对控制论格外青

睐,部分厘清了控制论对现在人文学科的社会理论和对社会关系的想象的深远影响(比如

拉康)。但是,在拉什的“科学的生命/生活形式”中,有机和科学的探讨似乎不该这么线

性、有序,以致于显得论述粗糙,疑点颇多。

(政治经济学没学扎实的童鞋含泪默默跳过第三章⋯⋯)

第四章让人很感兴趣,论及“无组织”。组织之前是被视为“规范性规则的位阶体系”

(hierarchical systems of normative rules),而行动分析家则认为组织是“能动者们彼此间不

断互动、采取策略性的行动和讨价还价的竞技场”。拉什认可了这两种定义,但认为这样的

“组织”正在衰落。而正在崛起的是“无组织”:与其说是个人化不如说是社会性,与其说

Page 5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44

是权力不如说是暴力。它们不是组织的阙如或反面,而是特殊形式的社团和个人化模式,

是组织的理性选择的无心之果。拉什例举的“无组织”案例是早起文化研究中提及的次文

化、青少年文化,以及转型了的新家庭(新家庭意味着离婚、终身不婚、非异性婚姻等新

的组合方式,亲密关系无法契约化,满载着爱好和情绪上的危机,它并不再产生意识形态,

并超越了亚政治。文艺小青年们,你们激动了么?)和在新兴部门中用网络灵活相联的工

作社团。它时刻打破规则,不具地方性,散布世界各地,并不断运动(此处又暗合了拉什

之前对信息的特征描述,以及信息秩序并不是在一个国家之类,而是在不同国家的全球性

都市之间)。在谈及无组织的暴力时,拉什写得颇为诗意,论及那无处不在的暴力和死亡,

提及了David Cronenberg的影片——在其中,性、死亡、细菌、技术、病毒在一个不断搅动

的漩涡中交相混合。以及他所谈及的新式的掠夺性和赌博性资本主义,也确是对中国近年

来极速发展的一种质问。兴许由其他中国学者接手追问还可探讨更多。

(其在第六章谈及的“媒介理论”和在第十三章对麦克卢汉与哈拉维,不如第七期麦

克卢汉专辑时再做介绍吧。)

第十一章又回到了对“信息”和“批判”的讨论。这次,拉什提出了对信息的两种分

类:一种是出于理性和知识的问题意识而被撰写出来的,信息社会在这个层面上是知识社

会,我们所获得的训练是韦伯所说的理性的增进,在此处,拉什又区分了信息训练和技艺

训练,然后点出这个事实:即便是古老的制造业也已经被信息化的原则入侵。第一种信息

是后工业的。第二种信息是错误信息,是可被视为“后现代”的,通常不归于普遍性,在

实时(real time)之外没有任何意义,比如新闻报纸和数码讯息。甚至连整个消费资本主义

的都市都可以被理解为信息,物品、生活方式和设计都是瞬息万变的,延续短、周转快。

此外,拉什认为第二种信息是第一种信息的无心之果,没有第一种信息的二分逻辑就不可

能有第二种信息的混乱杂交。在这个基础上,拉什进一步探讨了本雅明的“废墟”。最后总

结说,这两种信息是一对相互依存的矛盾:错误信息的社会里充斥着智能。

可以说,拉什整本书所对话的世界有这样一些关键词:新兴、全球、杂乱。由此呼唤

的也是新思想模式和新想象:非线性、不连续的权力体制。这个体制的性质在拉什看来也

是信息的。他一系列论述的主要目标就是探索一个倏忽崛起的信息权力体制的轮廓。很高

屋建瓴高瞻远瞩山高水长。

Page 5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45

请让我奄奄一息地敲下《信息批判》这本书中的最后一句话:“我们已经不再能够走到

全球通信之流以外去寻找一个稳固的批判支点了,因为再也没有所谓的外面存在了,信息

批判就在信息自身里面。”(鼓掌!)

拉什仍是让人佩服的,因为就着“信息”、“批判”,这位大神愣是有条不紊、洋洋洒洒

地写了十四章,跟只蚱蜢似的弹跳在先验/超越、国族、“玩”、自反性、去疆域化和再疆

域化等等等等关键词之中(啊,我怎么就选了这么一本书呢⋯⋯首尾呼应地再次默默掀桌

⋯⋯)。但是,最终的最终,我还是喜欢他在追问的那个问题:在一个没有什么时间去反思

的年代里,批判理论的未来是什么?

btw,本书的译者杨德睿(因为他终究应该算是台湾学者的关系吧)对专有名词的翻译

还是和大陆主流翻译不大一样,时有别扭。

Page 5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46

封闭的空间与停滞的时间下的特殊主义与经验统治

刘阳   *  

费孝通先生1984年在《乡土中国》的重刊序言中这样写道:“当三联书店提出想重刊此

书时,我又从头读了一遍。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而今老矣。回头看,那一去

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1。诚哉斯言!《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乡村社会学”

课程讲稿的集结册,其目的不在于要建立一个完满精致的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要“追究

中国乡村社会的特点”2。《乡土中国》从功能主义角度,对比中西古今,提出了中国乡土社

会的许多特点,与一个圆润珠成的模型相比,虽然其中的某些阐述存在概念模糊等问题,

但作为开放性的讨论,约略成形的“乡土中国”模型中的许多观点却一针见血、发人深思,

器局之大,非有“闯劲”不能为也,比之建立一个内部自洽的理论体系,其开创性弥足珍

贵。

一.封闭的空间与停滞的时间

在我看来,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的模型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基础之上:空间封闭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5. 2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3.

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作者:费孝通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年1月

ISBN:9787301037249

页数:347页 定价:18.00元

Page 5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47

与时间停滞。

所谓空间封闭是指乡土社会与外界的人流和物流量极小,这与农业生产的特点密切相

关,整个乡土社会就空间而言几近封闭,即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所谓时间停滞是指空间封闭条件下,除去突发的自然灾害和外部入侵,外界的变化是

有限且熟知的,从人的角度看来,几近于停滞,即所谓“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二.特殊主义的世界观与经验统治的行为模式

“乡土中国”模型中的人需要处理的自然和社会关系从时空两个角度来看都是基本有

限的。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因为所需接触的自然和社会关系的有限性,人有能力去熟悉必须

接触的社会、自然的几乎所有方面,费孝通先生阐释了这种熟悉的环境对认识的影响:“从

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人,不需要

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的个别关联。在乡土社会中生

长的人似乎不太追求这笼罩万有的真理”1,也就说,在熟悉的环境中,人可以以不同的方

式处理不同的事务,以不同的态度对待不同的人,共有的准则在人们的行为中被认为没有

实际作用,因而是特殊主义,而非普遍主义,成为人们的世界观。当然,在任何社会,建

构普遍主义的客观存在是不可能不发生的行为,尤其是在人类的交流中,共同的象征体系

必不可少,但实际上,普遍主义的事实很少被人们意识到和承认,在具体的操作中,那些

不可避免的普遍主义也会被加以特殊化处理。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因为外界变化的有限性,人们可以有条不紊地通过试错的方式寻

找到针对特定事务的特定处理方法以及对待特定人的特定态度,即如费先生所说的“不仅

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所取给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

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若祖若父的经验”2,人们不必清

楚行为与目的间的具体关联,故尔是经验,而非理性成为人们行为的依据。

上面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阐述了特殊主义的渊薮与经验统治的发生根源,如前

所述,时间停滞是建立在空间封闭条件下的,同样,特殊主义的世界观也正是经验统治行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11. 2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51.

Page 5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48

为模式的基础。因为经验比之理性,所强调的是“手段到目的的个别关联”1,并不看重在

二者间建立被一致认同的具体联系,可见经验统治更看重的是事物间的差异性,而非共性,

其背后的世界观正是特殊主义的。

三.以特殊主义梳理“乡土中国”模型

下面我们从乡土社会中人们的世界观,即特殊主义出发梳理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

模型中的若干基本概念和判断。

法律所秉持的“个人平等主义”2是普遍主义的具体体现,而奉行特殊主义的乡土社会

“不承认有可以施行于一切人的统一规则”3,故“个人平等主义”没有其滋生的土壤,在

乡土社会中,法律的普遍主义世界观不被承认,“无讼”则成为其必然特征。既然没有确定

的、共有的标准来指导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那么个人处理社会关系所凭借的只能是最

基本的人情,不同的人,人情不同,即有不同的道德与之对应,这就产生了“维系着私人

的道德”。

在封闭的空间和停滞的时间中,因为社会关系的有限、确定且熟知,在个体的互动中,

“维系着私人的道德”会慢慢固定下来,形成所谓的“礼”,这种“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

范”4成为指导人们行为、维持社会稳定的特殊主义力量。

同样由于社会关系有限、确定且熟知,人情的关系会慢慢固化成一定的框架,于是“像

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5的“差序格局”渐渐形成,这种

抽象的格局具体化则表现为家族。

故尔,中国的乡村社会,就社会的互动而言,可以称之为礼治社会;而就社会的结构

而言,则是差序格局。“礼”与“差序”是特殊主义世界观在社会互动和社会结构两方面的

不同体现。

在差序格局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接触频次多寡、生理结构差别等,血缘

远近与性别差异作为人情关系亲疏的外在表现渐渐成为普遍性的事实,同时这二者也反过

来成为厘定人情大小的标尺,成为行“礼”的依据,进而变成稳定乡土社会的力量。费孝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11. 2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57. 3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57. 4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50. 5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27.

Page 5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49

通先生在书中所说的男女间“感情的淡漠是稳定社会关系的一种表示”1、“血缘是稳定的力

量”等,其作用的发生机制也正在于此。

在乡土社会中,具有特殊主义世界观的礼维持了社会的秩序,形成了脆弱的均衡,而

通过第二部分的分析,特殊主义产生于封闭的空间,因而,礼的有效性也建立在封闭空间

的基础之上,乡土社会脆弱均衡下农业的微量剩余也植根于此,而这微量剩余正是皇权存

在的经济基础。因此,统治者“为了皇权自身的维持⋯⋯确立了无为政治的理想”2。“无为

政治”的本质正在于保护乡土社会的封闭空间不被打破,以保有统治者赖以生存的微量农

业剩余。

在以人情为依据的人际关系的具体操作中,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象征体系作为交流沟

通的媒介不得不被使用,但即便如此,这些不可避免的普遍主义在乡土社会中也会不可逆

转地被特殊化。这种特殊化一则体现在乡土社会媒介形态的选取上,一则体现在媒介形式

和内容的差异上。在乡土社会中,文字不是人际传播的主要媒介形态,费孝通先生以“结

绳记事”为例证阐明文字这种定型符号的世界观,“需要结绳记事是为了在空间和时间中人

和人的接触发生了阻碍,我们不能当面讲话,才需要一些东西来代话”3,文字因其定型而

可以突破时空,与普遍主义谋和,而与乡土社会的特殊主义相违,“文字下乡”没有必要,

故推行起来十分之难。更有甚者,“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

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

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达情意的惟一象征体系”4。而在媒介形式与内容的差

异这个方面上,对于不得不出现的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名”,其实际含义却可以因时因地

因事发生变化,“名实的分离”体现的正是在奉行特殊主义的乡土社会,不得不产生的普遍

主义的尴尬遭遇。

四.以经验统治梳理“乡土中国”模型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作为世界观的特殊主义是作为行为模式的经验统治的基础,

所以,与经验统治谋和的也必定与特殊主义有内在的源流关系,但“乡土中国”模型中的

一些特点,与使用特殊主义分析相比,从行为模式的角度的阐述则会显得更加流畅。下面,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44. 2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62. 3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14. 4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17.

Page 5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50

我就从经验统治的角度,分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梳理“乡土中国”模型中其他的一些概念

和判断。

就个人层面而言,经验统治的体现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是欲望而非需求。

需求强调的是“功能”和“计划”,是“人依了已知道的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去计划他的行为”

1,这是理性指导行为的表现。而欲望则非如此,满足欲望的手段与目的间的关系是文化建

构起来的,由经验保证无害,在乡土社会中,人们通过无数次的试错建立起了一套有益的

生活模式,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不同代际的人因为对经验的信任而接受这套生活方式作为

其欲望的内容。因而与需求指导下的行为不同,在乡土社会中,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所凭借的是既有的具有特殊主义特征的经验,而不是具有普遍主义特征的理性。

就社会层面而言,经验统治体现为,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以长老统治的形式呈现。因

为“时间的悠久是从谱系上说的,从每个人可能得到的经验说,却是同一方式的反复重演”

2,在乡土社会中,“凡是比自己年长的,他必定先发生过我们现在才发生的问题”3,所以,

年龄越长的人,其经验也就是越丰富,因而有资格指导年幼者,并规范其行为,年齿成为

权力的衡定标准,“教化的权力”即“长老权力”由此而生。

五.“乡土中国”的命运

在整部著作中,费孝通先生比较明确地建立了如下九对概念:语言与文字、差序格局

与团体格局、私德与公德、礼治与法治、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长老统治与青年统治、

血缘与地缘、名实分离与名实合一、欲望与需求,而这九对概念的背后存在的又是这样两

对概念,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经验与理性。这十一对概念所建构的实际上是传统社会与

现代社会的两个理想模型,前者以封闭的空间和停滞的时间为前提,后者以开放的空间与

易逝的时间为前提,在当时的费孝通先生看来,乡村仍然存在的封闭和停滞的状态已经开

始发生变化,全球化使空间的封闭不再可能,而社会的急速变迁也使时间开始起步,传统

社会存在的时空基础渐渐瓦解,它的十一个基本维度会先后转向其在现代社会模型中的对

应面,走向解体将是乡土社会不可逆转的命运。

1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85. 2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21. 3费孝通著.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p67.

Page 5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51

通识与考据:论社会科学知识的如何增长

——读《治史三书》

黠之大者   *  

史学的视野对于媒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时代之历史观照更是非常重要。时代

变革对于社会中智识分子的考验往往首先是观察视角的转变。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社会科学实证研究狂飙突进,拉杂斯菲尔德开创性的将panel study运

用到媒介效果研究中来,时间的维度成为因果判定的重要依据。然而,即使如此,依然忽

略了大的历史背景。拉氏的同事怀特-米尔斯反戈一击,历史社会学开始盛行。互联网时代

同样提出了新的时代问题:如何运用和分析网络时代的海量数据。这当然是一个见仁见智

的问题,远不是个人努力和方法洞见多能解决。在这种转折的时刻,思考史学对于媒介研

究的启发不无助益。

本文是作者上李金铨博士在香港城市大学所开的课程的所做之阅读笔记,李金铨老师

∗ 作者为本刊编辑,即王成军,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治史三书

作者:严耕望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年1月

ISBN:9787208075368

页数:301页 定价:30.00元

Page 6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52

极为推崇严耕望先生研究历史的视角和方法。严耕望(1916-1996)先生生逢乱世,而潜心

治学,体现了一个史家的坚韧。《治史三书》上两篇谈治史经验,后一篇述人生际遇。两相

匹对,可窥见其一生治学得失的深刻思考。抛书沉思,可悟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

史学是一门通观古今的学科,西学东渐,西方社会科学的套路逐渐与东方的治学传统

相互交融。虽有方法之差异,然于追求历史知识的增长方面则有更多共同点。历史有着自

身独特的优势与劣势,优势在于煌煌五千年,积累了大量的有价值的研究问题,且国人重

历史记录,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朝代通史,县志乡约,个人札记),因而历史学有充足

的研究数据。但是面对这些“历史现实”如何才能从纷繁复杂、真假难辨的史料中悟出其

规律,洞见其真假,则是一个超越了平常人认识能力的问题。互联网时代的对于网民行为

的记录已经积累了超过20多年,瞬间所为,即可与过往相比对。虽然很短,但对于只重视

截面数据的研究而言,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机遇。

史家之所为:读史,做札记,收集史料,然后以以线索连而贯之。其过程很类似康德

所言之科学知识的增长:个人为自然立法。以先天综合观念统合历史资料,务求其融洽自

如,殊非常人所为。因为社会科学面对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超越了简单的决定论的视野。

康德之言颇有洞见,社会科学知识的增长首先是研究者自身修为的增长,自身修为不增长,

妄图将人类之理智投射到社会规律上去,只能适得其反。媒介研究于理论构建方面往往广

泛吸收,然而仍缺乏系统性。如何洞见传播现象之下隐藏的规律,莫非有充分的积累,实

在是难以把握。

严耕望先生讲专精通博的问题,很像中国武侠里之修习上乘内功的过程。需要付出长

期而且艰苦的努力。初闻觉不适合于我辈之快节奏,三年博士教育,做的却是社会科学的

训练,本是需要一个漫长艰辛的读书、做笔记、做调查的体悟过程,却被压缩成一个一个

deadline之前的追赶。然而每个人都如此,何以见高下?短期之中,的确是难见高下的。一

个人可以选择一个讨巧的题目和方法,精读几篇文章,少选几门课,也可以相对轻松,然

而如果以十年之期衡量,比较一个读书做笔记、勤思考、每天写东西的人,和一个仓皇应

对的人,再思严耕望先生之言方觉良药苦口,实在是看上去慢,其实很快的捷径。

然而本书作为大家之言,其中有很多大胆的见解。例如耕望先生说集中精力做面的研

究,不要做点的究。目标要大些,范围要大些,大问题里有许多小问题。这是很关键的,

Page 6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53

因为如果你的研究没有足够的研究意义(significance),纵然做的再精致,再深入,再举一

反三,都很不值得。反面的例子是史学大家、旷世奇才的陈寅恪先生晚年所著述之《柳如

是别传》。陈寅恪先生中年体弱,老年目盲,然而以毕生心血写就七十万言的《柳如是别传》,

考究精密,令人赞叹。然而耕望先生评此书“虽极见才学”却“影响作用不会太大。”因而

发出感悟“何不尚太史公转悲愤为力量,选取一个重大题目,一抒长才。”转思诸己,媒介

研究本就显狭隘,若再略去政治和历史的场景,其研究的很难被评价为重大研究。圣经云

上帝告诫人类说“你们要进窄门”。一个年轻学者用这句话反思自我做研究太追新潮,每次

都不能将问题说透,反倒不如从一个小问题出发,然而却能跟许多有重大意义的问题对话。

这不失为一种智慧的策略,媒介研究也要一小见大,把小的问题说透彻,跟大的理论对话。

研究要无孔不入,有缝必弥。年轻人做论文,多容易宽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而无追

求完美、严格要求的心性。于是一片文章做好投出去之后,就收到大量的意见,诸多地方

需要修改。改完了仍无法发表,原来有一个小地方无法自圆其说,于是论文被拒。再去看

大家的务求完美,严格要求,便多了很多理解。

耕望先生说社会科学理论只是历史研究的辅助工具,不能以运用理论为主导方法。这

个看起来也是极大胆的说法。社会科学本是追求建构理论的,单纯的运用理论的确不能成

为主导方法,然而如果理论只是辅助工具,那么主要工具是什么呢?换言之,是相信既有

理论,还是相信史实(数据)。原来耕望先生认为理论是演绎的路数,而历史研究更多要依

赖归纳的方法去求得新结论。所以,有理论并不一定好,没有理论一定不好,且一定要发

展新理论,找到新的概念。另外,耕望先生谈及这个问题的背景是针对单纯用决定论的唯

物史观推论历史的问题。但不管怎么说这个对于年轻学者是很有启发的。理论是最重要的,

但不是保守既有理论,而是说发展新的理论。当理论与数据不合时,理论是应当被质疑的,

所以不应唯理论,而应重发展理论。尽信书不如无书,唯理论或许还不如接受纷乱的史实

(数据)。同样的思路,耕望先生提醒我们研究历史不要从哲学入手,以免犯先入为主的错

误。

每一个研究者都是在从不同的视角下出发,进而丰富我们对于社会事实的认识。耕望

先生总结了自己的两个兴趣政治制度和历史地理。这很像米尔斯所言之社会学的想象力,

向社会学加入历史视角。同样做历史研究的也要增加新的视角。因而,可以想象这种对于

新视角的掌控运用能力,是区分学科发展阶段的重要依据。Live and let live. 物理学和信息

Page 6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书评

54

科学的视角同样有益于媒介分析和传播研究。引入统计物理的视角研究传播网络同样是有

裨益的。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传播学广泛的引入了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经

济学多种理论视角,我们这些年轻人也将见证未来五十年传播学的发展。未来的传播学研

究的主导视角是什么,这实在是一个猜不透的问题。

其余各章述及诸多学者修养和个人经历的经验教训,一代学人的洞见饱含各种启发。

我们这些年轻人看严耕望先生谈做研究的史识之培养(理论洞见),考据之修习(历史现实,

数据),于我们这些数字时代的观察者而言,颇有助益。

Page 6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55

编译

再混合

立早   *(编译)

重编我们1

这些商业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行业,也改变了我们。它们改变了我们对文化接触方式的

看法和我们想当然的事情。

例如:在二十世纪,我们接触电视、电影与接触书籍的方式是不同的。对于电视和电

影,观众不得不将他的时间与发行商的时间安排相妥协。技术要求是如此之多;如此之多

变得看似寻常。“渠道”是引导人们选择观看某种内容搭配的工具。一个聪明的时间表设计

者试图通过变化搭配以防止“观看者”换台来留住观众。

然而同一时期的书籍则以不同的方式被接触。对于书籍而言,“自然”的期待(至少在

20世纪)是在我们的时间安排里能够获得内容。当我们走进一个图书馆的时候,我们期待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1 译者注:翻译自REMIX,P43-68

Remix: Making Art and Commerce

Thrive in the Hybrid Economy

作者:Lawrence Lessig

出版社:Penguin Press HC

出版日期:2008年10月

ISBN:978159420172

页数:352页 定价:25.95刀

Page 6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56

获得我们想要的书。如果图书馆没有,我们期待尽快通过馆际互借获得我们想要的书。如

果一个图书管理员在你进入图书馆时就告诉你,“对不起,我们下午只提供纪实类作品。如

果你想读小说,下午五点以后再过来。”你可能会被激怒。图书馆来决定我什么时间读什么

书的想法是离谱的。或者换句话说,任何一个图书馆、书店或出版商试图对书籍的接触方

式采取与电视台、电影发布商对电影、视频相同的控制都会被视作离谱的。

在21世纪,电影、电视会“书籍化”。或者说,我们如何获得视频内容的期待将与我们

今天接触书籍方式的期待将趋于一致。你调整你的时间以便与发布者的时间安排相一致的

观念会越来越离谱,你得等到“黄金时间”才能观看热播电视节目的观念会显得非常法西

斯主义。自由将意味着在任何你希望的时间选择观看你想看的东西的自由,正如阅读的自

由意味着在你希望的时间阅读任何你想读的东西的自由。但在两种情形中,都是按照你自

己而非别人的时间安排。

我们可以从我们的孩子那里最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他们认为某集喜爱的电视剧无法在

任何他们想看的时候获得是“很愚蠢的”。年纪大一些的人甚至也开始有了这种观念,因为

像ReplayTV和TiVo这样的数字录像机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老家伙甚至也觉得,

你必须将你的时间与广播电台的时间同步,记得何时看电视节目似乎令人震惊。你错过了

一集电视剧是很荒谬的,就是这样。至少在那一季度——没有机会——重播。

按需获取的期待缓慢建立,它在不同年龄层之间不太一样。但有一点很确定,完美的

渠道(意味着在任何你希望的时间获得任何你想要的东西的能力)会变得很明显。当这看

似明显的时候,任何阻碍这种期待的事物将显得离谱。离谱的感觉反过来会使我们中的很

多人渴望打破限制渠道的规则。即使事物在一个规则荒谬的世界里变成盗版。

我在自己身上见识到这种动力是2007年奥斯卡颁奖礼期间。由于奇怪而偶然的原因(因

为我不跟电影明星打交道),我有两个朋友在2007年获得奥斯卡奖提名。因此我极度想看颁

奖礼。但那年我在德国休假,想看的欲望也不足以让我凌晨三点起床去看几个小时好莱坞

的自我宣传。所以我设置了数码录像机去录制这个节目,带着醒来观看结果的期待睡去。

我不是一个技术天才,但也不是个白痴。尽管如此,和之前一样,数码录像机没有录

制。所以虽然我能知道我两个朋友确实赢得了奥斯卡,无法观看他们胜利的瞬间还是让我

极度失望。

Page 6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57

我的第一反应是去奥斯卡奖官网。这个网站的广告非常引人注目,每一次点击都会变

化,内容也很丰富多彩。我想这是2007年,他们一定会提供在线观看的颁奖礼视频。奥斯

卡颁奖典礼实在是浪费银子:2007年2月很多人会关注这个节目,但到3月份几乎没人会再

关注。

但这个网站实际上没有提供免费(或者“自由的”,因为这个网站的所有内容都被广告

包围)甚至是付费的颁奖礼视频。于是我转向iTunes,希望以任何它订的价格购买颁奖礼的

视频下载。但再一次不走运。iTunes也没有。我继而扩大我的搜索到其他一些可能会出售节

目的地方,仍然是不走运。

所以那时我做了我现在不会做的事情——登陆YouTube去看有谁可能会有一些我朋友

接受他们奖项的视频片段。我在五分钟内找到了两个朋友的片段,心花怒放地看了。

很多人做了和我一样的事情(尽管我不是为了同样的原因)。有很多人在博客上使用这

些片段——添加评价、批评或者称赞颁奖礼上所庆祝的作品。我也这样做了,第二天将

YouTube视频片段的链接放到我的博客上吹捧我赢得奥斯卡奖的朋友。但后来我读到反对博

客主和YouTube用户传播颁奖礼片段的法律行动的消息。作为一个律师,我很清楚内容所有

者的诉求。但作为一个21世纪的公民,我仍然感到震惊。尽管这种直觉不能得到法律的合

法化,但这是数字时代实践理性的本质:如果你不想你的东西被盗窃,就让它变得容易获

得吧。YouTube是需求未获满足的表现。事实上,除了内容提供者已经在自己的网站上提供

同样内容外,我每次试图在YouTube上寻找重要突发新闻的片段都百试不爽。渠道是

YouTube一代的口头禅。不一定免费的渠道。渠道。

因此数字技术会改变关于渠道的期望。这些变化也会改变其他市场。想想iPod——完美

地将所有形式的只读文化整合进一个单一设备里。那种整合将越来越多地让我们看到这个

设备不是音乐或视频播放器,而是一个广泛的渠道接口,让我们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轻松方

便地接触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许多设备会竞争去变成这个设备。那场竞赛必然会诞生一

种极为有效地使我们接触各种文化渠道的便捷化、可测量和可监督的工具。

这个变化反过来也会改变其他市场。想象一个宾馆房间:高档宾馆现在正激烈竞争于

提供品质一流的电视机。我不考虑为什么。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会让我在睡觉前三十分钟里

在宾馆提供的150个频道中找到刚刚开始播放且我确实想观看的节目?至少从我的角度看,

Page 6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58

这个价值2000美金的宽屏电视在宾馆房间里除了占据空间之外毫无用处。

但当我所描述的普遍接入设备变得完美,曾驱使宾馆耗费成千上万美金提供给我购物

频道的完美渠道的竞争会驱使他们提供一个简单方式来将我的接入设备与他们的投影机相

连。未来的简单对接设备可能会放大或投射从一个类似iPod的设备获得的内容。宾馆(以及

饭店、飞机和酒吧)那时会重点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而使用者携带内容。

于是使用者需要在任何时间获得接触任何事物的渠道(想一下国会图书馆)。技术进步

会提供、测量或监督那个渠道(想想2020年的iPod)。但那时这三种渠道模式中的哪一种会

胜出呢?这些设备会仅仅通过持有内容或使用户进入特定频道来提供接入渠道?或者它们

会像点唱机一样,计算接入,从每次下载或使用中收费?或者它们像军事基地的士兵监视

被获得的内容并阻止没有正确依据的接入?

很简单,且某种程度上真实的答案是,三种都会实现。但有趣的地方在于这三种中的

第一种和第三种是如何的显著。我认为,数字技术会使市场支持比现在任何人所期待的更

为广泛的“免费”内容(这里的“免费”仅仅意味着不收费);数字技术会继续抵制由拥有

者高度管理以防止“未经授权使用”的模式。音乐数字版权管理的迅速消失是后者观点的

证据。然而,我想把重点放在前者上。

20世纪商业广播模式是广告支撑的“免费”内容。20世纪的技术制约限制了广告可能

支持免费内容的方式。大致符合节目受众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广告在节目中断时播出。在一

个相对较少的频道世界里,这些广告有充分的渗透率从而获得收入(网络和广告者)。

那种技术的局限很明显:广告商要向大众广播;定位广告的能力相对较弱。广告商无

法真正知道谁看了广告或是他们观看时做了什么。广告商经常得知他的信息被视为一种打

扰。对很多人来说,每三十分钟左右出现的广告是一种受欢迎的中断。但当广告占据了25%

的广播时间时,便成了一种永久的烦恼。(事实上这样的频度会使你开始明白为什么会有购

买“免费”电视的市场:如果一个小时有18分钟是广告的话,那么即使你不太珍惜你的时

间,花费1.99美元可以避免观看商业信息。)

但正如模拟只读文化的限制被数字技术取消,20世纪广告的限制也同样可以被21世纪

数字技术所取消。随着这个变化的影响得以普及,内容提供商会不断意识到自由接入是值

得的。自由接入是一种收集极其宝贵的受众数据的手段,而数据能够转变为更为有效的广

Page 6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59

告技巧。

这点在你思考亚马逊的时候非常明显。亚马逊非常了解我,因为它比世界上任何事物

或人都更为仔细地观察我。没人能够挑选出一张更好的我可能想买的东西的清单。那是因

为亚马逊会看我买什么东西。它从其他和我买同类产品的顾客下次可能想买的模式中学习。

它已经建立了我的喜好的厚厚的档案。我很乐意听它建议我可能会感兴趣的一些东西。

所以想象一个关于你的相同数据的网络。(我知道,隐私警钟拉响了,那当然是一个重

要议题,但它不是这本书的议题。)想象通过观察所有你浏览过的YouTube短片或者你确实

停下来观看的演出,网络开始建立一个和亚马逊一样丰富的你的喜好的档案。随着它丰富

这个档案,这个网络今天可以比任何其他网络更为有效地进行促销。渠道产生了这个价值。

限制渠道会限制这个价值。

第三点会很快被承认,这并不是因为愚蠢的教授写到了它。那是市场的伟大之处:竞

争性市场从不需要宣传,在竞争中市场会被驱动去寻找价值。毫无疑问,每个时期都会以

上一代巨头发动的战争为标记,但巨头们总是无法寻找到一种更好的方式去挣钱。数字技

术支持的只读文化将为内容生产者提供大量新的挣钱方式。“仿佛是通过一只无形的手”,

这个市场会在下一个十年里剧烈改变文化渠道的天性。最后,我们的孩子将无法理解周二

晚上十点比周五下午五点在文化上更为重要的世界。

提到亚当斯密的“无形的手”,我不是说政策制定者不需要担心任何东西。斯密的《国

富论》告诉我们市场调节的惊人力量。但如尤查·本科勒的《网络的财富》有力地指出,

这些市场调节要考虑到权利分配的底线。政策制定者必须确保权利分配不会紊乱或削弱竞

争。例如昂贵的频谱覆盖使用权或低效率的版权市场会抑制竞争导致市场走向不必要的集

中。政策制定者必须规制这些因素。它们不会被一只无形的手所“解决”。

但我这里的目的是,最重要的政策错误是抑制苏萨主义者的本能:认为保护只读文化

的唯一方式是非法化读写文化,并据此制定政策。那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在下一章节,我

想描绘一个读写文化的未来,可能会促使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应该避免这个错误的选择。

复兴的读写文化

Page 6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60

我一个最亲密的(如果最复杂的)朋友本在大学里是英语专业。他也是一个伟大的作

家。事实上,在每个以文笔作为衡量标准的课堂上,他做的都是最出色的。在其他的任何

课堂上,他却做不到。

本的写作风格很独特。在音乐领域我们称之为采样,绘画领域我们称之为拼贴,数字

化领域我们称之为再混合。引文建构起每个段落,可能是海明威或普鲁斯特的散文。但他

通过引用他所讨论的作者的话来建立论述,他们的语言成就了他的论述。

并且他因此获奖了。事实上,从他的作品风格所彰显的天分和用心可以得知他对原文

的理解程度。他的成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引文串联在一起,而是引文比他自己的话在语

境里更有说服力。他的挑选展示了超越文本信息的知识。只有最细心的读者才能从他阅读

的文本中建构出另一个可以解释它的文本,本的写作显示了他是一个极其细心的读者,他

极度细心的阅读使他成为一个优秀的作者。

本的风格不仅仅在英文研讨会上获得奖励,这也是优秀的法学写作的本质。一个出色

的摘要似乎没有说任何它自己的东西。一切都是从先前的案例中引用的,呈现的论述仿佛

事实上没有任何新的东西。其他人的话这里同样地被用于作出其他人没有直接表达的观点。

旧案例被再度混合。这个再混合意味着做一些新的东西。(本现在是一个律师,这对他很合

适。)

在两个例子里,引用当然都是必需的,但引用总要付足够的费用。没有哪个为生计写

作的人居然会认为应该有除了简单付费之外的其他许可。如果本利用欧内斯特·海明威的

遗产在他的学术论文中引用《丧钟为谁而鸣?》需要获得许可,受理遗产的律师会感到极

为困扰。他们会好奇,什么样的怪人会认为你引用一篇散文需要许可?

所以这是我希望你在我们开始这个章节时关注的问题:认为你引用需要许可为什么是

“古怪的”?如果我们想在一篇散文中引用阿尔·戈尔的著作《攻击理性》里一段话时,

法律要求我们征询他的许可,为什么我们会(或者应该)“义愤填膺”?当一个高中生打电

话征求引用许可时,为什么一个作者会感到困扰(而非感到荣耀)?

我认为答案与写作的“天性”有很大的关系。写作,在传统意义上是写在纸上的字词,

是民主的创造力的最终形式,而“民主的”不是指人们投票,而是指一个社会里的每个人

都有获得写作手段的渠道。不是从实践上而是从理论上来说,我们教每个人写作。我们懂

Page 6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61

得引用是写作的必要部分。如果每个引用都需要许可的话,写作实践将寸步难行。引用别

人的话再创作的自由被每个写作的人视为理所应当,或者换种说法,在一个人人能够写作

的世界里,本视作理所应当的自由是非常自然的。

超越语言的写作

语言显然不是唯一一种可以用本的方式进行再混合的表达形式。如果我们能够在一篇

散文里引用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我们便能在一部电影里引用山姆·伍德拍摄的海明

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的电影。如果我们能从鲍勃·迪伦的歌中摘抄一段关于越战的歌词,

我们就能在一个关于越战的视频里引用鲍勃·迪伦唱这些歌的录像。这种行为是相同的;

只有来源是不同的。公平性的衡量标准也可以是相同的:它是否真的只是一个引用?它是

否正确地标明出处?等等。

然而不论这些引用的行为多么相似,今天管理它们的规范却非常不一样。尽管我还没

找到谁能够解释清楚为什么,任何一个合格的好莱坞律师会告诉你在引用海明威和引用山

姆·伍德版的海明威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别。音乐也是如此:一个也许是20世纪最严厉的联

邦法官,凯文·托马斯·达菲认为,对从其他音乐专辑中采样的说唱艺人,法庭应给予“严

厉的”制裁。法官写道:

“不可偷盗”是自文明诞生以来的一个训诫。不幸的是,在现代商业世界里这个训诫

并未被一直遵守。事实上,这个侵犯版权行为的被告本可以让法庭相信在音乐行业中偷盗

猖獗,因而他们这样的行为应该被原谅。然而被告这里的行为不仅违反了第七诫,也违反

了这个国家的版权法。

无论合理与否,管理这些表达形式的规范比管理文本的规范都要严厉得多。他们不承

认任何作者在写作学术论文甚至是《纽约客》的随笔时视为理所当然的任何自由。

为什么?

那个问题的完整答案超出我能回答的范围,因而我们现在就是这样。但我们可以做一

个开始。这些表达形式有着明显的不同。我们宗旨中最突出的是在这些“写作”中历史性

的民主差异。每个人都会被教育去用文本写作,与此不同的是,电影制作和唱片录制在20

Page 7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62

世纪多数时候是专业人士做的事情。那意味着想象一个引用电影和音乐需要许可的制度更

为容易。这样的制度至少是可行的,即使没有效率。

但当用电影(或者音乐、图像以及20世纪其他任何“专业言论”的形式)创作变成跟

用文本创作同样民主时会发生什么?如Negativland1的唐·乔伊斯向我描述的,当技术使得

(创作的)技艺、态度和方法以一种我们前所未闻的方式民主化时会发生什么⋯⋯对比专

业人士,现在任何人都能变成艺术家(会发生什么)?

什么样的制度(以及法律)会管理这样的创作?我们都视为理所应当的写作制度是否

应该运用于视频和音乐?或者电影制度是否应该运用于文本?换句话说:电影和音乐“要

求许可”的制度是否应该延伸到文本领域?或者“自由地表明出处的引用”的制度是否应

该从文本领域扩散到音乐和电影领域?

在这一点上,一些人会抵制我所划分的选择。他们会坚持认为区别并不在于文本与电

影/音乐/图像之间,而在于文本/电影/音乐/图像的商业或公共的展示与私有的非商业性使用

之间。没人期望我的朋友本去寻求海明威遗产许可他一篇学术论文的引用,因为没人发表

(至少还没有)本的学术论文。同样的,举个例子,没人会设想迪斯尼与一个从《超人》

中截取片段放在家庭电影里的父亲或者幼儿园里在墙上画米老鼠的孩子们发生纠葛。

无论区分看起来多么合理,事实上它不并是现在规则如何运作的方式。无论是学术论

文还是《纽约客》的文章(假设他在讨论诗歌),本的文本自由都是一样的。事实上,迪斯

尼已经抱怨过在幼儿园墙上画米老鼠的孩子们了。在J. D. Lasica2的设置里,每个主流制片

厂都坚持认为,如果没有付出数千美金,一个父亲没有权利在一部家庭电影里加入一个热

门电影片段——即使电影只在家里播放。

无论多么合理,引用的自由在非商业领域里不是普遍的。相反,这些穿着数千美金套

装的人总是坚持,“许可在法律意义上是至关重要的”。

我也不认为引用的自由应该仅仅在非商业领域中才具有普适性。在我看来,它应该变

得更为广泛,但在我希望作出那个规范性论点之前,我们应该更为仔细地思考为什么引用

的权利——或如我将给它的命名:“再混合”——是一种在广泛语境里任何一个自由社会都

1 译者注:一个摇滚乐队 2 译者注:一个著名的公民记者和博客主

Page 7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63

不应该限制的创作自由的批判性表达。

再混合是读写文化创造力的必要行为。这是使用“流行的或过去的歌曲”进行创作的

自由表达。在苏萨的时代,创作就是表演。筛选和编排体现了歌手的创作能力。在我们的

时代,创意远远不只是单独的表演。但是在两个语境里,需要认识到的批判性观点在于读

写创意不会竞争或者削弱被用于再混合的创意作品的市场。这些市场是互补的,而不是竞

争的。

当然那个事实本身不能表明两个市场不应该被管理(被版权的规则所管理)。但如我们

将在这本书的下一部分中看到的,我们应该限制读写创意最可能繁荣的领域里的版权规制,

这有着极为重要的理由。这些理由反映的不仅仅是一个产业的利益,尽管它很重要,而是

一代人说话的能力。

我以读写文化最接近我们传统的再混合文本的一种形式开始。以此开头,我将谈论现

在涌现的更为显著的再混合的形式。最后,我的目的是将所有这些形式放在一起,指向一

种将看起来很自然和熟悉的言论,一种将不可避免的自由。

再混合:文本

正在当下,网络文本的读写文化蔚为大观。其范围和覆盖面以及最重要的复杂性远远

超出互联网诞生前任何人的想象。尽管在这个系统开始时,技术没有这样的设想,这种文

本的读写文化已经建立了内容生态和声望经济。现在有一个可以让尚未过滤的海量内容可

理解的系统,使读者意识到什么是他应该信任的,什么是他应该质疑的。

我们可以在三个层面上描述这个系统。第一层面是写作本身,这包含了两种不同的存

在形式。第一个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模糊的;第二个是无处不在的“博客”。

第一个东西叫做新闻讨论组。1979年,两个杜克的计算机科学家汤姆·特拉斯科特和

吉姆·埃利斯发明了一种分布式信息系统,使得信息可以在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之间

低廉地传递,这就是新闻讨论组。有些时候这些信息是公告性的,有些时候它们仅仅是信

息性的,但是不久它们变成了越来越具互动性的读写文化的场所。当个人意识到它们可以

轻易点击一个按钮发布一条评论或是回复给全世界成千上万的计算机时,说话的诱惑无法

Page 7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64

抵挡。新闻讨论组发展迅速,围绕它的热情也同样飞速增长。

1994年几个律师改变了所有这一切。坎特和西格尔公司发布了第一个跨国公司的商业

信息——又名垃圾邮件——宣传它的服务。无数人予以了愤怒的回应,敦促律师让他们停

止。但是很多人迅速模仿了坎特和西格尔公司,其他这样的败类迅速跟进。新闻讨论组变

得越来越不适合讨论,变得越来越像一个赌博广告和其他类似骗局的贫民窟。(看看你的电

子邮件收信箱也一样)

正当新闻讨论组衰落的时候,万维网成长起来。网络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敏锐

地意识到网络是一个读写文化的媒介——本克勒称之为“可写的网络”。他敦促人们研发鼓

励读写的实现网络协议的工具。一开始,这个努力失败了。网络的设计者认为它的真正动

力是商业和其他想向世界出版只读而非读写内容的机构。

但当简化HTML编码的工具成熟以后,伯纳斯-李关于可读写的因特网的梦想变成了现

实。博客很快开始以激增的速度暴涨。2003年3月,提供跟踪博客服务最知名的Technorati

发现了10万个博客。半年后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100万,一年后则超过400万。如今全世界

有超过1千万个博客,在你阅读这句话的同时又有15个新的博客诞生。根据Technorati的数据,

日本语现在是博客的第一语言,波斯语刚刚进入前十名。

当博客开始时(你仍然可以在archive.org使用布鲁斯特·卡利的“时光机”看到这些早

期的博客),它们表现读写文化的创意(因为这种形式的写作规则鼓励重度链接和评论),

它们的读写特征被限制了。很多博客类似一个公共字典:人们(和一些非常奇怪的人)发

表明显无用的想法,大部分是对其他公共事件的评论。所以写作本身就是读写的,但写作

被一个观众以只读的方式体验。

然而不久后,被本克勒称之为“可写网络的第二次决定性创新”中,博主们为他们的

观众增加了回应的途径。评论成为博客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评论中的一部分是很有洞见

的,一部分则很愚蠢,还有一部分只是为了鼓励。但通过增加回应的途径,博客改变了它

们被阅读的方式。

这是网络文本的读写文化的第一层面。然而单独这一层面的意义并不大。你如何能从

这个巨大的无差别的内容汪洋里寻找到感兴趣的东西?如果你了解你信任的某个人,你也

许会阅读她的博客。但为什么你会浪费时间在一些随机的人关于任何事情的想法上呢?

Page 7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65

接下来的两个层面帮助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一层给博客空间增加一些命令。它这么做

不仅仅是增加了一个分类,而且如托马斯·万德·沃尔玛所命名的,“读写文化的分众分类

法”。标签和排名系统,诸如 del.icio.us, Reddit和Digg,使得博客或新闻的读者能够做上标

记让别人找到或者忽视它们。这些标记给文章或故事增添了意义。它们会帮助其在海量内

容里得以组织化。这些工具一起给博客空间增加了一个层面,如《连线》创始人凯文·凯

利所说的,提供了“公共的注解——就像你挂在一个文件、网页或图片上的一个关键词或

类别名称”。当读者畅游网络的时候,用户留下标记帮助其他人理解或者寻找到同样的东西。

如此一来,比如你阅读了一篇关于巴莱克·.奥巴马的文章,你可以用一个短描述“奥

巴马”或者“奥巴马—环境”来标记它。数百万的读者做同样的事情,标签的系统开始给

被标记的东西增加秩序——即使没人制作标签的表格,没人给标签增加任何规则。你也可

以只是给奥巴马的文章标记上“矮牵牛花”,少数一些矮牵牛花爱好者根据标记看到这个没

有牵牛花的网站时会感到失望。但当越来越多的用户以其他方式提供指引,越来越多的人

会跟随更值得信任的标签人。

标签因此给读写内容增加了一个层面的意义。标签越多,它们就越有意义和用途。重

要的是,这个意义是由这种文化的观众或消费者直接创造的——而不是广告商或任何其他

商业推广的潜在意图。这种信誉和口传技术创造了一种与任何内容相关联的意义竞争的机

制。这个工具变成“营销人员必须充分利用的强大力量”,尽管如唐·塔斯考特和安东尼·威

廉斯所指出的,这是一种“很容易以无法预测的方式失去控制”的力量。

因为这些工具往内容里加入意义,这使得合作成为可能。自我意识的社区活动是它的

显著特征和意义。诸如del.icio.us这样的站点通过允许用户分享书签、使“链接成为⋯⋯学

习新事物和与其他人建立关系的基础”增强了这个社区的力量。它们也改变了读者的相对

的力量。当读者用标签或投票“写作”,原创作品的重要性改变了。一个主流国际报纸可能

有全世界薪水最高的科技作者。但当专栏被更多的18岁博客主阅读、评论和写作的时候对

那个作家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纽约时报》曾经拥有决定谁是最重要的权力。现在是一种

更为民主的力量在做这件事。

这种文本的读写文化的第三层面不怎么直接。这些是试图通过计算其他人对其的链接

来衡量一个谈话的意义的工具。Technorati至今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它的机器人抓取全世

Page 7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66

界的博客,计算谁链接到谁或什么上。该公司之后发布了按分钟计算的排名和链接报告,

所以你可以发布一篇博客,几分钟后开始观察链接到那个条目的任何人。Technorati声称它

每十分钟更新一次主页。对于超过一千万被索引的博客而言,这是非常迅速的更新。

像这样的指数显示了博客圈的喜好。在几乎同步的时间里,我们能看到谁在发挥影响

力。最有趣的是,随着这个空间成熟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博客的影响力日益超越主流媒体。

在2006年第四季度报告中,Technorati报告说,在网络上最受欢迎的网站中排名51-100的25%

是博客。十年前,非专业性内容是根本不可能跻身于最受欢迎的任何流行媒体。

这三个层面相互作用。除了内容外,别无他物。但当只有内容的时候,因为数量过于

庞大而失去用途。所以,除了内容外,关于内容的内容——标签和推荐——与衡量内容影

响力的工具相结合,这个整体变成一个有信誉的生态系统。这些与文化互动的尝试现在承

认这个空间是传播或者理解一个信息的关键。

很多人担心这个博客圈。一些人担心它只是一时的流行——但过去有什么样的流行能

够获得1千万的用户?查伦·李报告有33%的青少年每周写一篇博客,41%每天访问一个社

交网站。差不多每个主要出版机构都花费了大量资源使其与任何别的存在一样重要。

其他人担心质量,博客主如何与《纽约时报》相媲美?博客主会付出怎样必要的努力

来使他们的故事不出错?

如果问题是针对普通的博客,那么毫无疑问这样的怀疑是值得的。但如果同样的问题

是针对普通的报纸,那么针对报纸的巨大怀疑也是值得的。两者的关键在于我们有评估质

量的有效工具。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有越来越多著名博客的例子在质量和真实性方面做的

比传统媒体要好。尤查·本科勒整理了大量案例,在挖掘真相上做得比主流媒体要好的博

客主,诸如揭露Trent Lott热衷种族主义言论的真相,或者迪堡关于投票机的声明的虚假性。

甚至是关键的政治性博客的粗略浏览——右翼的Instapundit或 Michelle Malkin,左翼的每日

科斯或赫芬顿邮报——揭示了即使在最优秀的主流媒体中都很少见的深度和洞见。关键是

两边都各有好坏,但可能在博客空间中有分辨优劣的更好的机制。

这一点让我回溯到2004年大选。那场选举毋庸置疑塑造了公众对于博客的认识,自早

期领跑者佛蒙特州州长霍华德·迪安被博客文化所打造。但当我在全国电视节目上观看来

自那场选举的报道,我开始为在电视上这一关键选举中报道的“记者”感到遗憾。在一个

Page 7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67

例子中,我们国家最出色的一个记者,如宣传片段那样,需要给予一个特定州选民的“深

度分析”。当这个段落开始,总统转向这个记者,以一个州的三名“普通选民”的问题开始。

他有三十秒的时间在他们为什么这样投票的毫无意义的废话上增加他自己的机智洞见。就

是如此,空洞无物地向全国广播了一分钟。

在同一时间,我正在阅读发布在一个博客上的同一个州的“深度分析”。这篇日志是在

此前三个小时里写的,充满了内容和洞见。即时、睿智和全面——比今天全国新闻所谓的

“人性视角”新闻要好的多,也更能体现一个伟大记者的才能。电视记者无疑认为他是个

记者。但当电视要迎合不断增加的公众的注意力,谁能承担去做一个记者?

网络文本的读写文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层面:广告的力量。在这个领域,广告商的编

辑能力相比传统媒体要小很多。一个广告商能够选择是否和在哪里广告。但广告仍然是博

客经济的一小部分,很多不同的内容来源在相关的地方竞争,所以一个广告商间接控制内

容的能力急剧减弱。

读写的因特网是一个生态系统。

很多人会保持怀疑。如果博客的平均质量是如此的差,这种读写创意会有什么好处呢?

但这里我们需要关注读写创意的第二个方面——跟它产生的言论质量没什么关系,而是它

对生产言论的人的影响。

我个人已经感受到这个影响的一个方面了。我是一个法学教授。在我法学教授生涯的

第一个十年,我带着没人会阅读我写的东西的愉快想法写作。那个认识给我巨大的自由。

更为重要的是,我的作品的三个读者的想法保持在他们自己私人观念里。法学教授给法学

期刊写东西。法学期刊不会在他们发表的文章上附上评论。

博客空间是不同的。你可以看见人们阅读你的作品;如果你允许,你能看到他们的评

论。这两个情况的结果是你经受之后才能确切理解的。如同吃菠菜或者精疲力竭,我强迫

自己去忍受因为我知道这样对我有好处。我从2002年开始写博客,每一篇日志有一个评论

的链接。我不会浏览或过滤评论(保存垃圾邮件)。我不要求人们给予他们真实的名字。论

坛向所有人开放,他们可以说任何他们想说的话。人们也是这么做的。一些评论非常精彩。

很多增加了我遗漏的或澄清了我误解的重要事实。一些评论者变成常客。一个叫“三只瞎

老鼠”的人很长一段时间成了常客,很少赞同我说的任何事情。

Page 7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68

但很多评论的语言非常粗鲁,充斥谩骂。他们是被称作“脑残”(troll)的人物,专门

为了在这些空间里激起战斗而活。他们表现得很极端,他们的争论(主要的)很荒谬,他

们总是做出非常令人反感的评论。

其他一些评论者找到解决这些“脑残”的办法。任何时候有人开始谩骂,类似“禁止

脑残”这样的规则会启动。但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至少到目前为止,论坛所有者(我)

不禁止特定的人或者强迫任何人使用他/她的真实名字。

我发现阅读这些评论非常困难。不是因为它们很糟糕或者误解了我的意思,而主要是

因为我脸皮薄。我读的内容和我内心的痛苦有着直接的关系。即使不公正和错误的批评对

我的指责很可笑。如果我在睡觉前读了一条坏评论,我无法入睡。如果我在我试图写作的

时候关注了一条评论,我会分散几个小时的精力。我幻想创造另一个自我来代表我予以回

应,但我甚至没有勇气去进行这样的欺骗。所以,有时不阅读别人说话的行为反映了我的

缺点(对评论的作者而言非常不公平)。

那么为什么我要写博客呢?嗯,大部分时候,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要这么做。但当我这

么做,与一种我相信我们所有人都应该遵守的美德有关。我第一次是从一个我为之工作的

法官,理查德·波斯纳法官那里学到的。波斯纳毫无疑问是我们这个时代或许是一百年里

最优秀的法律学者和联邦法官。他也是与之工作的最完美的法官。不同于绝大多数上诉的

法庭法官,波斯纳撰写他自己的意见。办事员的工作只是争论。他会给我们一个草拟的意

见,我们写一个长篇的批判性的备忘录。他使用它重新起草意见。

我给波斯纳的评论比他的意见要多的多。特别是我开始教书后不久,他寄给我一本书

的初稿,后来最终成为了《性与理性》。这本书的大部分都很精彩,但有一个部分我认为很

荒谬。通过一系列的传真(我当时在布达佩斯教书,当时电子邮件还没有广泛普及),我寄

给他愈发粗暴的评论,争论这本书的这个部分。

发出这封信后的第二天早晨,我把它重新读了一遍,粗暴的语气震惊了我。我写了一

个后续的羞怯的道歉,表示我当然对波斯纳有着无尽的敬意之类的话。所有这一切都是真

的,所以我认为我的评论是不公正的也是真的。但波斯纳不接受我的道歉,而是骂我,但

不是骂我粗暴的传真,而是我的道歉。他写道,“我身边都是马屁精”。“这世界上我最不需

要的就是你为了照顾我的感受而过滤你的评论。”

Page 7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69

这个指责让我很惊讶,但从那一刻开始,我将世界划分为一些会跟随波斯纳做法的人

和不会这样做的人。不管反对波斯纳的言谈多么吸引人,我想相信我能够遵循他的信条:

永远不追随或者鼓励马屁精,奖励批评。这不是因为我要成为一个像波斯纳一样重要的法

官或者公众人物。但由于他的榜样作用,我会避免我被保护的人生的最坏影响(作为一个

终身教授)。

直到因特网出现以后才有好的途径来实现这一点,如果你是和我一样无足轻重的人。

这跟我去当地的星巴克举办一个公众论坛不一样。他们是在我居住周围这样做的人。他们

大多数都几周不洗澡。在理论上名人可以这样做。但今天至少对于美国人来说,公众形象

的伦理反对这种直接。批评是很粗鲁的。事实上,如果你太挑剔,你很可能会被有身份的

人从论坛上除名。

不是任何地方都如此。在我目睹的也许是最民主的经验里,我看到巴西的文化部部长

吉尔伯托·吉尔跟一群可爱的但很挑剔的人争论(热爱他的音乐和他大部分的政策,除了

保护附属广播电台的部分)。这次论坛水泄不通。没有舞台将吉尔和数百个挤在他身边的人

分开。人们直接与他辩论,他再平等地辩驳回去。交流是如此真诚,这让吉尔的朋友和粉

丝约翰·佩里·巴洛感到很尴尬,他站在吉尔一边反对这些批评之声。

但吉尔很喜欢这样的交流。他没有因为严厉的批评而感到尴尬,而是持鼓励的态度。

他是一种真正的民主政治的民主领袖(而不是等级制)。他是巴西的波斯纳。

对于我们这些不是波斯纳和吉尔的人而言,因特网是鼓励他们例证的民主道德的一种

语境。在因特网上,所有写作都是可读写的。在这种媒介中写作意味着一个人写的任何东

西都可以公开地被讨论。我过去喜欢一篇法律评论里的个人观点——以仿佛已然证实的方

式呈现其观点,提供很少的反对空间。我现在对参与这种形式感到内疚。

所有的开放性是在写作中实现的一种民主的产物。如果这种趋势继续的话,我们将看

到这种民主将在所有的写作中实现。出版商将与书籍的谷歌化进行斗争。但当作者意识到

最重要的写作是可读写的,他们将开始坚持让他们的出版商放轻松。在十年里,被写下的

可阅读的所有东西将可以在网络上获得——意味着人们不仅能够下载拷贝到他们有DRM保

护的阅读器上阅读,也能够在一种开放的渠道里获得,这样其他人将能够在上面注释、评

论和批评他们阅读的作品。这种写作/阅读是读写文化的本质。

Page 7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70

真正的智能手机

作者:Robert Lee Hotz

禾玛   *(编译)  

研究人员正从我们的手机数据中获取相当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揭露我们社会生活、

旅行、疾病甚至是我们政治立场的隐藏习惯。

图片摄影(Adam Magyar)

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具有知晓能力的手机能使人类获得以上帝的视角观察人们行为的能

力。

∗ 作者为本刊编辑,请参见“编辑团队”介绍。

Page 7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71

苹果和谷歌可能会因为跟踪用户何时何地正在使用他们的手机而加大公众对个人隐私

的关注,然而真正意义上未来手机的消费者行为监视正在那些位于剑桥、马萨诸塞州的一

间公寓大楼内变成现实。

近两年来,麻省理工学院的Alex Pentland通过安装于智能手机上的软件和传感器对60

户居住在校园的家庭进行了跟踪调查。这些装置被用来记录他们的运动、人际关系、情感、

健康、通话与消费习惯等。通过这些详细的细节信息,Alex试图找到一种可以揭示人们是

如何在家互动交流、工作娱乐的人类行为模式。

通过这些和其他的手机研究项目,科学家们能够找出具有“影响力”的人——这类人

群可以轻松地改变另外一类人的想法。数据表明,它在预测某时某地某人的行为时,具有

惊人的准确性。移动运营商已经运用这项成果来预测客户行为——通过客户的社交圈子,

找出最有可能跳到另一家运营商的人。

研究还表明,这些数据可以揭示精神病的细微症状、预测道琼斯指数的涨跌以及像传

染性病毒扩散般将政治意见在社群中传播。在比利时,研究人员声称,手机用户数据暴露

了一场可能会导致历史性政治危机的文化分裂。

回到麻省理工的研究,科学家们能够在不知道对话内容的的情况下,通过对学生手机

信息的跟踪推理出两位用户正在谈论与最近总统选举相关的政治议题。此外,通过对用户

运动和沟通方式变化的分析,研究者还可以比学生们更早意识到他们是否生病感冒。

“手机可以知道很多东西”主持此次研究的麻省理工学院人类动力学实验室的Pentland

博士表示,“人类可以以此像上帝一样审视我们的行为。”

虽然到目前为止所获得的研究数据只是人类复杂行为的冰山一角,但研究者已经开始

探讨如何运用手机收集的数据来改善公共卫生,城市规划和营销策略。同时,研究者也相

信他们能找出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则,其实这已经在挑战“隐私”的概念。

Johan Bollen,一位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的复杂网络专家说道。“在过去,我们都说个体行

为是无法预测的。实际上,比起个体,我们更关注整体的行为规律。”

今天,世界上约有3/4的人们使用手机。对手机的使用产生巨大的商业数据库,它们足

Page 8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72

以显露我们是如何将自己与权力、金钱、爱情和信任的网络产生关联的。这些模式使得研

究者能够以此发现我们的个体差异和我们的共同行为范式。

作为研究领域的工具,手机的优点是独一无二的。跟固定电话相比,手机通常只能由

一个人使用,并全天候保持与网络的连接。手机服务提供商定期对手机的位置加以追踪(以

便将手机信号与最近的信号塔相连)。此外他们还收集用户的通话持续时间与账单地址信

息。

通常情况下,手机记录通话数据、短信发送活跃程度、搜索请求与网络浏览记录。许

多智能手机还配备可以记录用户动作的传感器,以感知与其他手机用户间的距离、环境光

照情况,并能拍照或摄制录像。智能手机还通常内置指南针、陀螺仪和加速度仪以探测手

机的旋转与运动方向。

统计学、心理学和社会网络科学的发展为研究者们提供了探索其他研究方法难以察觉

的微小人类动力学范式的工具。美国波士顿东北大学通过复杂网络的研究方法就跟踪调查

了 10 万名欧洲手机用户,分析了约1600 万条通话记录和位置信息,得出的结论是:如果

分析了足够多的信息,那么预测一个人在未来某时刻的地点位置,准确率可以达到 93.6%。

这个结论适用于几乎所有的情况,无论是用户居家亦或是出门旅行,同时也不受手机

使用者性别和年龄的影响。

“对于我们来说,人就像是太空中的小颗粒,偶尔移动和相互交流。”主持此次实验的

美国东北大学的物理学家Albert-Laszlo Barabasi说道,“我们已经将社会变成一个实验室,在

那里人的行为能够被客观遵循。”

直到最近,学者才有机会研究手机的商业运营数据,尽管相关隐私保护法律在限制这

些数据的开放。这是因为在此之前,手机运营服务提供商们很少意识到挖掘分析他们自己

的数据能有多大价值。

欧洲和非洲的手机运营商向研究者捐赠了大量的通话记录用来做研究(隐藏了个人姓

名)。

“出于科学的目的,我们不需要知道个人姓名。”哈佛大学的医学社会学家Nicholas

Christakis表示。他正在使用手机数据来研究疾病、行为和思想是如何通过社会网络进行扩

Page 8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73

散的,以及公司是如何借助这些网络关系来影响药品营销和健康问题的决策的。

他的研究强调“社会化传染”。他认为我们那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行为都是我们周遭人际

关系的产物。这些人际关系的网络通过手机的使用逐步形成。根据他的研究发现,肥胖和

寂寞都是会快速传染的。

尽管手机用户数据库通常是匿名的,在与其他数据一起分析时却能够导致个人信息泄

密。最近发生在德国的一起诉讼案为我们提供了手机隐私追踪的一个实例。德国绿党政治

家 Malte Spitz 把德国电信告上了法庭,因为在过去六个月里,运营商共记录了35000次Spitz

的位置信息,另一家网站Zeit Online则根据这些信息重新还原了Malte Spitz近几个月来的旅

行路径。

而在最近几天,苹果公司也受到了隐私泄密问题的困扰。这是因为一条关于iPhone会自

动记录数个月手机位置信息的新闻所致。事实上,根据华尔街日报上周五的报道,苹果和

谷歌公司(Android手机系统的生产商)对隐私的泄漏远不止于此,他们通过他们的智能手

机收集手机用户即时的位置信息,并在一小时内多次发回公司的数据库。

谷歌和苹果公司纷纷表示他们的手机位置数据传输都是匿名的并可以由用户关闭此项

功能。

“我们可以将人们的移动作量化测定,这在以前是无法办到的。”新墨西哥州Santa Fe

学院的研究者Nathan Eagle说道。他研究了80个国家的220个手机运营服务提供商,并对数

个巨大的数据库作分析,其中最大一个涵盖了拉丁美洲、非洲和欧洲的5亿用户。

此外,Eagle还通过相关数据证明贫民窟是如何成为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催化剂。他将

贫民窟比作“经济的跳板”。

手机运营商们正在通过深层挖掘他们用户通话记录的社会关系来找寻新的发现。数个

欧洲的手机公司发现当用户的朋友更换了自己的手机运营服务提供商,他们将有高于正常

情况5倍的可能选择更换运营商。基于这一发现,相关公司正在制定针对这一人群的的广告,

来通过友情的宣传使他们选择自己的服务。

在AT&T公司位于弗洛厄姆公园、新泽西州的实验室,一个由首席科学家Ramon Caceres

领导的研究团队正在对纽约和洛杉矶的数千个手机用户的数百万个匿名通话记录进行分

Page 8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74

析,用以比较这两大都市交流习惯上的差异。Caceres博士希望以此来衡量这些数据在节能

和城市规划上的潜力。

数以千计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已经使用用户位置信息来预测交通拥堵、为饭店评级、

分享个人经历与照片等。位于亚特兰大的AirSage公司通过追踪百万计的匿名手机位置移动

来向用户提供全美127城市的交通路况信息。

图片摄影(M· Scott Brauer 华尔街日报特稿)

Alex Pentland,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人类动力学实验室主任。通过位置信息,“我能够知道你所喜欢的音乐⋯⋯以及你经济是否困难。”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数量惊人的个人数据正透过手机这一漏斗快

速扩散,正是基于这一事实,研究人员能够使用相关信息来预测人们的行为。Bollen博士和

他的同事们通过对Twitter 上数百万计的信息来分析人们的情绪波动,并以此预测道琼斯指

数,精确度达到了 87.6%。

他们对由270万名twitter用户在2008年3月至12月期间发送的970万条信息作内容分析,

Page 8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75

主要着重对其情感部分的归纳。研究人员发现,股票市场和twitter上内容情感的走向有高度

的一致性。

Bollen博士对此声称:“这个研究不仅仅是观察现在正在发生什么,而是研究是什么导

致现在发生的事情。这些模式使我们能够了解如何引导趋势、观点和大众心理。”

一些科学家们正在利用智能手机的扩展功能上的优势来设计基于Android和iPhone的应

用程序用以收集用户的个人资料。通过这一方法,伦敦经济学院的环境经济学家George

MacKerron召集了40000名志愿者,通过一个名叫Mappiness的应用测量英国公众的感情。

在一天内的任何时刻,Mappiness提示用户向终端报告他们的情绪、活动和所处的周遭

环境。手机同时将自动使用GPS定位用户的位置并通过智能手机测定所处环境的噪音水平。

如果被允许,手机还将拍摄下相关照片。

到四月上旬,志愿者已经上传了200多万条情绪报告和20万张照片。

通过这一研究,MacKerron在其网站上向公众公布了伦敦和其他英国城市“最欢乐的时

刻”。他的研究表明每周六晚上的8点是最幸福的时刻,而最令人不开心的是星期二。

不出意外,人们在做爱时最为幸福,而重病在床时是最为痛苦的。在距离伦敦以西一

小时车程的一座名为Slough的小镇则不幸成为最沮丧的地方。

从学术层面上,MacKerron正在手机信息用来研究情感、社群、和人们所处最长时间地

方间的关系。为此,MacKerron将天气预报、在线地图和人口统计数据库的信息引入研究中。

已经有几家营销公司对MacKerron开发的手机软件表现出浓厚兴趣,他们与他取得联

系,希望能够以此去了解当人们看到广告和收听广告时的感觉。

MacKerren说尽管他曾经为之动心,但他保证他的数据将仅被用作学术研究。“我们用

很少的代价就收集到了可以解释现象的数据信息。”他说道。

一些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寻找匿名的电话账单记录。数学家Vincent

Blondel在对比利时数十亿的手机位置和账单信息进行分析之后,他发现了一个足以威胁这

个国家自我管理的裂痕。来自600多个城镇的通话记录表明,说法兰德斯语的北方和说法语

的南方这两个族群几乎从不说话沟通,即使他们是邻居。

这最终使得说法兰德斯语的北方和说法语的南方自去年六月大选以来无法达成组建政

Page 8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76

府的共识。比利时的政治僵局打破了之前由伊拉克保持的相关记录。

主持这项研究的鲁汶天主教大学的Blondel博士指出这种通过通话记录所记载的关系反

映出来的社会僵局“对个人的政治生活和关于组建政府的讨论有着实质性的影响。”

麻省理工学院的智能手机实验则出于另一层面的诉求。它被用来深入观察日常生活的

方方面面。Pentland 博士为了开展研究,还给志愿者提供了免费的 Android 软件,把它装

在智能手机上,便可以自动记录日常活动。这些志愿者还需要填写他们健康状况、体重、

饮食习惯、观点、购买习惯和其他个人信息的报告,来和他们智能手机所上传的信息相匹

配。

Page 8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编译

77

这一研究和Pentland博士早期在麻省寝室楼开展的实验有关。在那次从2004开始的实验

中,他使用安装了研究软件和传感器的智能手机来手机78名大学生是如何在面对面交流中

通过人际关系来影响个人的行为、健康、饮食习惯和政治观点的。这个研究一直持续到2008

年总统大选前的三个月。

每隔 6 分钟,学生所使用的手机就会自动扫描 10 英尺范围内的其他手机。每隔 20

分钟,这部手机就会记录自己的位置然后报告给服务器。通过这种方式,研究人员记录了

320000小时内学生行为和社交关系的详细信息。

“只要观察你的行为,我们就知道你喜欢什么音乐,你开什么车,你的经济是否困难,

你患糖尿病的风险有多大。如果你愿意分享财务数据,我们就能知道更多。”Pentland博士

说道,“我们正在试图全面地理解人们的行为。”

分析表明: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在三个月内改变他们的政治观点,这种改变都是基

于“面对面”的交谈,而不是基于电视上的政治广告。

“我们可以衡量自己每天接触到的政治观点。也许有一天,你下载了一个程序,程序

告诉你周围有多少个共和党还是民主党,然后提醒你站在哪一边。”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

研究员 Anmol Madan 如是说。

作为参与实验的一个奖励,学生们可以拥有之前被用来监视他们的智能手机。

Page 86: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预告

78

预告

网众传播

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

尽管有了书评,还是在此再预告一下何威即出的新书《网众传播》。编辑部的同仁们已

经抢先阅读了电子版,并期待着作者签名的纸版呢。

写过博士论文的大家应该都大体明白,成一书、成一体系的不易。此书作为何威研读

生涯的结晶,框架搭得稳,其实野心也很大。何威开章详细说明了为什么是“网众传播”

而非“网络传播”,也对网众所含的关键概念做出了阐释,探讨了网众究竟是走向群体智慧

还是群体极化。在接下来的几章中,从网众传播的工具、空间、特征、模式、行为和文化

等几个维度,何威对那些我们曾经耳熟能详却又轻易放过了的事件做了深入详实的分析和

扩展,比如“最牛钉子户”、“华南虎照事件”、“艳照门”、“很黄很暴力”、“网络神兽”、“给

名画穿衣服”、“网瘾战争” 等等。 何威的文字读起来总是很舒服。再次恭喜。

(以上资源提供来自本刊编辑王喆)

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

中国社会的新范式

作者:何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5月

Page 87: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预告

79

未来在现实的第几层

猛犸是一枚geek宅男,热衷于拆卸和组装种种科技设备,科学松鼠会的成员。这本书

和科学松鼠会的其他书籍一样,还是为了和普罗大众分享思考和发现的乐趣,本也是好事。

《未来在现实的第几层》关注的是显示器、数据增强、虚拟现实、电子芯片以及很多奇妙

的科技发明,其中有些文章中的科技信息读起来还是让人觉得很萌的,比如最初诞生的机

器人,唯一的功能就是能爬啊爬,找到最近的插座去给自己充电。在猛犸的精准捕捉中,

我们可以看到那些代表着信息时代技术的科技产品,正在某处的实验室里缓缓成型,它们

延展了人类身体,浓缩了时代面貌,预告了未来的多立面。仅有现实远远不够,仅有现在

远远不够;阳光之下,还有新鲜事吧。

(以上资源提供来自本刊编辑王喆)

未来在现实的第几层

作者:猛犸

出版社:印刷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7月左右

Page 88: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预告

80

课堂游戏

学界对于新闻教育一直非常关注,然而,学者们的讨论多集中在如何借鉴欧美优秀教

学理念,如何从宏观上改革中国的新闻教育体制,鲜有立足课堂实践的探讨。本书既是美

国知名学者阿瑟·伯格(Arthur Asa Berger)教授教育思想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个老教师

四十多年立足课堂、发掘知识魅力和启发学生积极性的宝贵经验总结。

本书作者伯格教授是个老顽童。记得第一次见面,他送我一本书。签名之后,他随手

在扉页上画了一只乌龟,说:“瞧,这只喝醉的老乌龟就是我。”退休之前,伯格教授在美

国旧金山州立大学广播与电子传播系教了四十多年书。他是美国出版新闻传播类教材最多、

最受出版商和读者欢迎的学者之一,著述甚丰,至今共出版了66本著作。他的教育理念是

“授之以渔”。

从教四十多年来,伯格教授常常发现:对于学生来说,学以致用是件很困难的事。“背

会传播学课本里概念是一回事,知道如何在大众媒介文本或文化、社会研究中应用概念是

另一回事。”(摘自本书序言)。为解决这个问题,伯格教授研发了一系列课堂游戏。在本书

中,伯格教授详细讲解每个游戏,并且列出了游戏步骤,以方便教师生课下自学。

课堂游戏

作者:Arthur Asa Berger

译者:秦洁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6月左右

Page 89: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预告

81

读这本书你会发现,它就像一本游戏攻略。作者用自己四十多年的经验带领着学生在

笑声中攻克一个又一个晦涩难懂的理论。我想,对于我们这些研究“传播效果”的新闻传

播学学者而言,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传播?如何组织课堂内容才能寓教于

乐?《课堂游戏》这本书做出了很好的示范,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推广。

如果你想让自己的课堂告别沉闷、充满欢乐,还等什么,开始游戏吧!

本书主体部分的目录:

媒介使用调查

能指/所指游戏

隐喻与生活

文本中的使用与满足

列维·斯特劳斯与范式分析

政治文化和流行文化

故事形态学

对童话的功能语言分析

从俗与创新

广告公司:投放一则平面广告

本我、自我和超我游戏

神话游戏

神圣之源:功能性替代物

喜剧计算器实验(一个讽刺作品)

时间胶囊

(以上资源提供来自本刊编辑秦洁)

Page 90: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资源

82

资源

电子书下载

这应该是目前发现的写在线游戏比较地道、也很有野心的一本学术著作了。Edward

Castronova教授的学术领域跨越比较大,从国际事务、公共政策到最专注的经济。在线游戏

的场域是真实城市和幻想世界的合成,但是Edward Castronova教授认为这种虚拟现实生长

于游戏工业,没有科学的太大影响。玩家关注的是能融入心理和情感的软件(我想会有人

置疑硬件的改进也会加强玩家心理、情感与游戏的切合吧)。此书中的很多细节仍让人深有

启发,编码程序与经济关系的互动究竟是怎样的,对其他人际关系又有什么样的影响,玩

家组织在政治权力层面上究竟是怎样一种机构,玩家如何自我管理⋯⋯所有发生的这一切,

在这个合成世界中,有点熟悉又有点奇怪。读这本书时,其实还会想到曹斐在Second Life

所做的尝试:RMB City,以及豆瓣试行的阿尔法城。大家有空不如慢慢读吧。

电子书下载地址:https://7chan.org/lit/src/Synthetic_Worlds.pdf

(以上资源提供来自本刊编辑王喆)

Synthetic Worlds: The Business and

Culture of Online Games

作者:Edward Castronova

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出版日期:2005年11月

ISBN:9780226096261

页数:332页 定价:29.00刀

Page 91: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资源

83

录音下载

The Freudian Robot(《佛氏人偶》)是刘禾老师的新书,而刘禾老师2011年5月16日在清

华大学的这次小讲座“冷战时期的科技与人文思想”其实是她这本书的一小部分引言。刘

禾老师之前的研究兴趣在于跨语际书写,而她这份研究却可以说是跨学科或者说跨媒介书

写了。讲座之后,听到人们私下对于她此种转向的纳闷或不解,但其实还是比较好理解的

吧,本来赵元任先生也就对计算语言有很专注的研究,刘禾老师也是一步一步走到这个领

域的。去年她还在《今天》杂志上做了一个“新媒体”的专辑,确也收录了不少好文章。

录音下载地址:http://u.115.com/file/cli0k0fj

(以上资源提供来自本刊编辑王喆)

The Freudian Robot: Digital M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Unconscious

作者:Lydia H. Liu

出版社: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出版日期:2011年2月

ISBN:9780226486833

页数:264页 定价:24.00刀

Page 92: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资源

84

编辑推荐

段永朝:“超越支付:新经济的新起点”

阅读地址:http://www.caijing.com.cn/2011-05-06/110711418.html

万维钢:“上网能避免浅薄么?”

阅读地址:http://www.dfdaily.com/html/1170/2010/12/19/549471.shtml

(以上推荐来自本刊编辑胡凌)

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

作者:尼古拉斯·卡尔

译者:刘纯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2月

ISBN:9787508624488

页数:242页 定价:42.00元

免费经济:中国新经济的未来

作者:刘琦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1年1月

ISBN:9787100070836

页数:160页 定价:24.00元

Page 93: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版权声明

85

版权声明

本电子读物所登载文章,著作权均归作者本人持有。除特别声明外,本电子读物之内

容采用如下CC (Creative Commons) 协议授权: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Page 94: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关于我们

86

关于我们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是一份以数字媒体乃至媒体传播相关书籍的阅评为主的“同人杂志”,

暂定为每个奇数月中下旬以PDF格式发布。

�����  

所谓“书籍”,包括正式出版的书,以及长篇论文、研究报告等,范围包括但不完全限

于:探讨数字媒体理论或实务的书籍;探讨数字媒体技术、艺术、产业、政策与文化的书

籍;探讨媒体、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影响的书籍。我们也欢迎对更广义的数字媒体“文本”

——例如影视、动画、游戏等的深入读解分析。

目前暂辟如下栏目(每期栏目会根据稿件情况微调):

书评:两千字以上,作者本人的阅读心得,可以是对材料的点评,亦可是经过阅读后的

引申联想,亦可是较为泛泛的读书心得,比如选书读书方法,但需紧扣本刊主题。

编译:对尚未译介到国内的、与本刊主题相关的书籍或论文的选择性翻译,千字以上。

短评:对有关书籍的精短评论,百字左右为宜。

资源:电子书籍、研究报告、论文的下载链接地址,可附带短评。  

 

你想和更多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吗?欢迎来稿!我们的公共邮箱是

[email protected]

本刊目前无法支付稿费,亦不做独家或首发要求。请勿剽窃抄袭,文责自负。向本刊

投稿即默认同意采用CC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授权自己的作品。

主题与栏目

投稿与加入

Page 95: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数字时代阅读报告 第六期 2011年5月 关于我们

87

你想和更多志同道合者交流信息和思想吗?欢迎加入编辑、撰稿人团队!

本期刊由一群爱好者共同义务参与,通过互联网协作完成编辑工作。不设总编辑,实

行圆桌式原则和每期责任编辑轮值制。参与方式包括:

编辑。每两期需为“书评”或“编译”栏目约稿或写稿至少一篇,每期需提供短评至少

一条,资源至少一条。

撰稿人。每两期需为“书评”或“编译”栏目供稿至少一篇。

作者。投稿被“书评”或“编译”栏目采纳后即成为本期作者。

信息提供者。提供短评和电子书籍下载地址的,成为信息提供者。

http://www.douban.com/group/newmedia/

我们在豆瓣上的小组页面:

过往报告下载地址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