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46
走走走走走走走 ——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 走走走 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

Upload: herrod-garza

Post on 31-Dec-2015

112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杨玉东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聚焦课堂的校本研修活动. 课堂观察. 反馈会议. 教学设计. 形成课例. 制作视频案例. 作为一种技术的视角. 反思“课堂观察”. 作为一种研究的视角. 作为技术或技巧的 课堂观察. —— 工具视角的反思. 我为何要走进课堂? 明确观察目的 我在课堂里用什么方法观察? 了解观察依据、选择观察视点 使用多样的观察方法 我能在走出课堂后说些什么? 反思观察方法 选择反馈方式. 明确观察目的.  校本研修中 观察者的角色: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走进课堂做研究——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杨玉东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Page 2: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形成课例

制作视频案例

教学设计反馈会议

聚焦课堂的校本研修活动

课堂观察

Page 3: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反思“课堂观察”

作为一种技术的视角

作为一种研究的视角

Page 4: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作为技术或技巧的课堂观察

—— 工具视角的反思

Page 5: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我为何要走进课堂? 明确观察目的我在课堂里用什么方法观察? 了解观察依据、选择观察视点 使用多样的观察方法我能在走出课堂后说些什么? 反思观察方法 选择反馈方式

Page 6: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明确观察目的 校本研修中观察者的角色: 督导……………合 作 者………同 伴

“ 鼻子对鼻子”(nose to nose)

考评……………研究问题………提供建议

“ 肩并肩”(shoulder to shoulder)

依据经验

依据观察

Page 7: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生理

安全

爱与隶属

自尊

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管理

控制

清晰

变化

热忱

教师的需求层次

了解观察的依据

新教师

有经验教师

作为“教师” 作为“人”

(1) 教师的需求层次

Page 8: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2)(2)有效教师的九种特征有效教师的九种特征 清晰 教材与方法的多样性 热忱 任务导向,有效率的教学取向 避免严厉的批评 间接的教学形态 强调教学内容 用结构性的陈述方式 使用问题激发学生多样的认知层次

Page 9: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选择观察视点根据预设的观察视点研究教学得失 其表现是预设观察的框架,其他观察技术为框架里要表现的论点提供论据支持

例如,周伟灿:对一堂初中代数课的分析与思考 例如,庄静:对一堂新综合科学课的观察与分析应用观察技术本身所蕴涵的视点 其表现是使用一种或几种观察技术,利用技术本身提供的视点建立论点。

例如,陈非:《华威先生》课的分析报告 例如,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Page 10: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刺激—反应水平记忆水平说明性理解水平探究性理解水平

教学水平

标准题封闭性变式题开放性变式题

全开放性题

习题水平

语言互动水平

教师主导取向学生自主取向

周伟灿:对一堂初中代数课的分析与思考

Page 11: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内容设计 教学表述 进度安排 资源利用 激发动机 师生互动 自主学习 鼓励创新

八个视点

知识传授

高认知水平

学生发展

高参与度

两个关注

庄静:对一堂 <新综合科学 >课的观察与分析

Page 12: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选择性的文字记录 ( 3) 基于座位表的记录( 3)叙事性文字记录( 2)采用时间线标记( 1)

采用量表记录 ( 2)

使用多样方法

Page 13: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 1)教师的提问分析 提问的数量 提问的认知层次 提问的方式 问题的指向 学生回答的方式 教师理答的方式………………

Page 14: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各教学阶段问题数的预设与生成

教学阶段 听听读读引情入境

整体感知 语言实践

精读感悟激发情感

创设情境表达情感

扩展阅读深化情感 合计

问题数

预设2 1 4 2 0 9

生成10 9 31 6 1 57

例如: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Page 15: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提问的认知水平检核

序号

问题 问答方式

教师提问 学生答问管理

认记

推理

创造

批判无答

机械

认记

推理

创造

52 你这么快就有话说啦?要扎实,呆会儿看谁最精彩。

53 你们说谁没发过言?给他加把油,鼓点掌好不好?

自由答 √ √

54 (生:碰见小鱼)小……鱼正 ?

指举手者答

√ √

55 小鱼正在那里呆着,它呆着在干什么呀?

追问 √ √

56 有机会去看看泉水,喝喝泉水,去照照自己的身影,好吧?

齐答 √ √

57 这对联写的是杭州一个著名的景点,有没有谁猜出来的?

自由答 √ √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Page 16: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问题的目的指向

一级编码 二级编码 总数 占提问总次数()%

指向问题内部

获得问题结论 16 28.1%

引发学生思考 29 50.9%

合计 45 78.9%

指向问题外部(课堂管理)

提醒 0 0

激励 12 21.1%

惩罚 0 0

合计 12 21.1%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Page 17: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问题的思维水平

问题水平 频次 百分比

记忆 9 15.8%

推理 17 29.8%

创造 19 33.3%

批判 0 0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Page 18: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学生应答方式

学生回答方式 频次 百分率

集体齐答 9 10.6%

讨论后汇报 2 2.4%

个别回答 69 81.1%

自由答 5 5.9%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Page 19: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学生回答的类型

学生回答类型 频次 百分比

无回答 2 2.4%

机械判断是否 5 5.9%

认知记忆性回答 13 15.3%

推理性回答 31 36.5%

创造评价性回答 34 40.0%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Page 20: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教师理答的方式

教师理答方式 频次 百分比打断学生回答,或自己代答 4 6.3%

对学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极批评 0 0

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 9 14.3%

追问 8 12.7%

对学生回答鼓励、称赞 40 63.5%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 3.17%

可参见:王林琳,《让学生的阅读个性闪光》

Page 21: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 2)教师的反馈分析

反馈的数量反馈的数量可以表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程度。 反馈的类型①复述:用教师自己的语言复述;②修正:概念化来修正学生的意见;③推演:把学生的观点加以应用、推演或引发下一个讨论问题;④评论:把学生的观点与他人的观点作分析、比较、归纳或评价。 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二分法划为“鼓励”和“批评”或是

“肯定性”反馈与“否定性”反馈。 辨别有效的反馈 (定性分析)

Page 22: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 3)教师的结构性陈述分析

教师的结构性陈述教师:昨天我们学习了几何作图的问题,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几何计算。教师:好刚才我们证明勾股定理通过面积,对吗?据我所知,我查了一下资料,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 367 种方法,刚才一种方法,能不能想出第二种方法,还是同样思路,其它的方法行不行?教师:这节课时间关系我们接着进行第二部分,勾股定理的应用。因为我们学习定理是为了解决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练习题。教师:好,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及其证明方法,还有它的应用。

Page 23: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 1)课堂里的语言流动记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讲桌

可参见:陈非,《 <华威先生 >课的分析报告》

Page 24: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讲桌

? ?

??

??

?? ?

+

+

+

+

++

+

-

男 男

女 女

女 女

女女

说明:用箭头表示语言互动的流向,箭头的起始点代表发问者;箭头的方向表示回答这一问题者。在图中向上箭头表示学生提出问题,向下表示来自教师的问题或反馈;其中问号表示教师提出问题、加号表示教师正面反馈、负号表示教师负面反馈。

如:在学生出发的语言箭头上方加上字母或符号表示更多的含义A :学生主动提出相关主题的问题B :学生正确回答C :学生提出无关主题的问题D :学生错误回答?:学生主动表示疑问或不懂~ :学生直接对全班发表见解

Page 25: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 2)学生的学习状态记录

符号代表的含义A:独立连接电路B:与他人一起连接C:看他人做D:独自做与学习任务无关的事E:离开座位

时间片断各个符号发生的时间依次是 8:08, 8:10, 8:12, 8:14……

学生 1A B B A A A A A…

学生 2A A A A A A A A…

学生 3A B B C C C C C…

学生 4A B B A C A A A…

学生 5A B B A C D B A…

学生 6A A B A A A A A…

学生 7E B B A A D A A…

讲台

(空位)

窗 前门

后门

Page 26: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8:08 8:10 8:12 8:14 …… 总计 百分比

A 投入状态(独立做) 6 2 1 6 …… 22 35%

B 投入状态(与他人一起做) 0 5 6 0 …… 16 25%

C 投入状态(看他人做) 0 0 0 1 …… 10 16%

D 非投入状态(做无关的事) 0 0 0 0 …… 10 16%

E 非投入状态(离开座位) 1 0 0 0 …… 5 8%

Page 27: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 3)课堂里的移动方式

男 1 女 2

男 3 女 4

男 5 女 6

女 7 男 8

男 9 男 10

女 11 男 12

女 13 男 14

男 15 男 16

女 17 男 18

男 19 女 20

男 21 女 22

男 29

女 27 男 28

女 25 女 26

男 23 女 24

学生的移动位置

Page 28: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3 516

23 43 29

18

41

14

36

1519

40

4

30

13

27 42

203239

31

38 6 12

21 25

22

28

9 37

34 2

3310

11

724 35

26

18

说明:该图是 1983年某班学生学习讨论关系图。全班 43名学生中有 4名没有加入到集体讨论,班内有 5 个讨论中心,其中 29名学生可以全部连通。图中椭圆表示女生、矩形表示男生,数字是学号;箭头的方向表明该学生愿意主动和另一学生讨论。

17

可参见:顾泠沅,《教学实验论》, p17

Page 29: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教师的移动位置

Page 30: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 1)关键性事件师:分式和分数相类似,是不是可以猜想一下我们今天要讲的分式的性质?【这里本来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讨论,自由发表见解,然后再概括,可是这里教师却用了一连串小问题回答来控制学生的学习】

师:分式 =? 【没等学生回答,教师在“分式的基本性质”下面打出投影】

B

A

A A·M — = ——— B B·M

A A÷M — = ——— B B÷M

师:大家注意一下,前面的分数能不能等于零,那么这里有什么条件限制?生:【没有回答】师:首先考虑这同一个整式怎么样?也就是大 M 怎么样?……

可参见:周伟灿《对一堂初中代数课的分析与思考》, p9

Page 31: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 2)叙事记录 决定记录的范围(全局、个体) 用描述性的语言而非评论性

每个叙述分行,前面加上时刻几个学生打哈欠、李明看着窗外学生很无聊

时间标记类似于陈非老师的记录方法,但语言不同;不是事先分类好的“类型”语言,而是“素描”语言。

Page 32: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 1)教师角度的量表

课堂观察视角 /主要视点观察记录

优秀 良好 一般 不满意

未观察到

内容设

教学目标 +

教学要求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

知识构建方式与重点、难点的处理 +

教学训练安排 +

教学表达

教学思路 +

言语、概念式表述 +

案例、领悟式表述 +

图示、结构式表述 +

通过反应与参与显示学生理解程度 +

… ……………………………………

可参见:庄静,《对一堂 <新综合科学 >课的观察与分析》

Page 33: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 2)学生角度的量表题目 题目选项 频次 百分比

1、你认为今天老师的课上得怎样

1、与平时差不多 16 34.78

2、比平时好 30 65.22

3、不如平时 0 0

2、你对这堂课是否有兴趣

1、很有兴趣 11 23.9

2、有兴趣 22 47.82

3、一般 9 19.56

4、不感兴趣 4 8.7

3、你觉得这堂课的内容难易程度如何

1、太难 0 0

2、有点难 0 0

3、正合适 36 78.26

4、太简单 10 21.74

可参见:庄静,《对一堂 <新综合科学 >课的观察与分析》

Page 34: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时间线标记

语言互动分析

可参见:周伟灿《对一堂初中代数课的分析与思考》, p15

Page 35: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弗兰德师生语言互动分类

教师讲

回应

①接纳学生感觉②赞许学生行为

③接受学生观点

中立 ④问学生问题

自发

⑤演讲⑥指示或命令

⑦批评或辩护权威行为

学生讲

回应⑧回答老师的提问或按老

师要求表述

自发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

向老师提出问题

静止

中立⑩静止或疑惑暂时停顿或

不理解

可参见:周伟灿《对一堂初中代数课的分析与思考》, p14, p15, p18

教学风格判断

教师主导

⑤演讲⑥指示或命令⑦批评或辩护权威行为⑧回答老师的提问或按老师要求表述

学生自主

①接纳学生感觉②赞许学生行为③接受学生观点⑨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向老

师提出问题

中立

④问学生问题⑩静止或疑惑暂时停顿或不理

Page 36: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反思观察技术 预先设定表格观察与

思维开放观察

强推断与弱推断

定量结果与定性结果

客观性与主观性

Page 37: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关于等级量表基于常识性的假设、而非观察的结果

关于分类系统假定了类型之间的阶梯性、独立性与完备性

关于时间取样 自然时间取样:假定了事件改变的界线 单位时间取样:暗示所有事件是平等的 统计时间取样:忽略了取样间隙中的事件

关于定性描述 个性突出(现象学方法、符号互动主义、自然主义……)

多样化的观点导致主观性过强

Page 38: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选择反馈方式 使用间接的反馈方式 (接纳感情及想法、赞美与鼓励、问问题)呈现客观的观察资料(解释但不评论)引出教师的意见、感受和推论(多听少说) 认同、阐释和使用教师的话(相同观点) 发问以澄清问题(不同观点)对教师的表现或进步给予肯定(信任和驱除威胁)

给予建议(不是指令)

Page 39: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作为研究方法的课堂观察

—— 理论的视角

Page 40: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思考课堂观察的潜藏假设

约定俗成的是真实的吗?经验告诉的是真实的吗?媒体发表的是真实的吗?专家论断的是真实的吗?

寻求真实

权威

传统

Page 41: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什么是真正的“真实”?

前现代观点

现 代 观 点

后现代观点

“ 眼见为实”

“ 见仁见智”

“ 自圆其说”

Page 42: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警惕课堂观察中的陷阱 与日常观察相比,课堂观察是一种有意识的教学研究活动。

不确切观察(使用技术)过度概化(复证) 选择性观察(变换假设) 非逻辑推理(运用逻辑体系)

Page 43: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课堂观察是进行教学研究的科学方法

大体而言,一个教 育论点必须有逻辑和实证两方面的支持:必须言之成理、必须符合人们对教学世界的观察。

推理和观察是达到解释教学现象的基本方法。

Page 44: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应用课堂观察后的数据

个案和通则解释 归纳和演绎解释 定量与定性解释

数据的解释

数据的推理

(因果关系)

在时序上,因先于果 两者间具有实证的相关性 因果关系不依赖于第三个变量

Page 45: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课堂观察与课堂教学评价的关系

驱动课堂观察的问题是关于“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目的在于寻求教学现象的真相和了解其原因,其本身不能建立在价值判断上。

除非有一套判别标准,在这个标准 之内,才可以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与“如何做”的问题。

Page 46: 走进课堂做研究 —— 校本研修活动中的课堂观察视角

欢迎交流、共同探讨,谢 谢大家!

课堂观察绝不仅仅是“观察”的问题,透过“观察”本身,折射出的却是观察者的技术和理论视角。

“理论始于观察,观察渗透理论”——库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