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国际收支

68
第第第 第第第第

Upload: harper-morton

Post on 01-Jan-2016

38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1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五章 国际收支.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和主要内容 理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了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调节措施. 本章内容. 1 、国际收支 2 、国际收支平衡表 3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1 、国际收支 ( Balance of Payment ).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发生的跨国资金转移而引起的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 正确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 记载的是国际经济交易(即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经济交易的内容 国际收支是个流量的概念(与国际储备的区别). 交换 转移.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五章  国际收支

第五章 国际收支

Page 2: 第五章  国际收支

本章学习目标 掌握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

制原理和主要内容 理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了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调节措施

Page 3: 第五章  国际收支

本章内容

1 、国际收支 2 、国际收支平衡表 3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

Page 4: 第五章  国际收支

1 、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 )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

之间发生的跨国资金转移而引起的国际间资

金收支行为

Page 5: 第五章  国际收支

正确理解国际收支的概念 记载的是国际经济交易(即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经济交易)

经济交易的内容

国际收支是个流量的概念(与国际储备的区别)

商品(劳务) 商品(劳务)

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

商品(劳务)

金融资产

居民 非居民

交换

转移

Page 6: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居民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自然人、居民法人。

居民自然人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连续居留一年或者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外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在境内的留学生、就医人员、外国驻华使馆领馆人员除外。

Page 7: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居民法人指在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内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什么是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

什么是经济利益中心?

一国或地区经济领土指由该国政府控制或拥有的地理领土

一个经济单位在一国的经济领土之内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并超过一定的时期,这个单位就是在该国具有经济利益中心的经济单位

Page 8: 第五章  国际收支

2 、国际收支平衡表( 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 )

概念: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和格式,排列组合特定时

期内一国经济主体与他国经济主体之间的各项经济交易

是全面系统地记录和总结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

是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发展、偿债能力等的重要文件,也是各国制定开放经济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Page 9: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经常项目 资本金融项目 净差错与遗漏项目 储备及相关项目

Page 10: 第五章  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

货物Goods货物

Goods

服务Service服务

Service

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

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

收入Income收入

Income

Page 11: 第五章  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 (current account)

货物 记录有形货物的进出口数量

服务 记录服务、观光旅游等交易的进出口数量

收入 记录涉外的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

单方面转移 记录个人或政府间的国际转移或赠与

Page 12: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单方面转移 不以获取收入或支出为目的的单方面交易行为,包

括侨汇、无偿援助和捐赠等 《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明确界定了经常转移与资

本转移,后者包括: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资产转移 同固定资产收买 / 放弃相联系的或以之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按实施转移的主体分为政府单方面转移和个人单方面转移

Page 13: 第五章  国际收支

资本和金融项目 (capital & financil account) 资本项目

资本转移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 / 放弃

金融项目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Page 14: 第五章  国际收支

资本和金融帐户(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

资本账户 资本转移

投资捐赠 债务注销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

买 / 出售

资本账户 资本转移

投资捐赠 债务注销 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

买 / 出售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金融账户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Page 15: 第五章  国际收支

错误与遗漏项目 (errors & omissions)

国际收支平衡表专门设置的平衡项目 设置原因

隐瞒交易导致原始资料失真 技术困难造成交易记录不完全 各子项目分别统计,口径难以一致

功能 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双方实现平衡 根据前三个项目的汇总结果,以相同数字记入会

计账户的相反方向

Page 16: 第五章  国际收支

经常项目差额

资本金融项目差额

净差错与遗漏

总差额=+

+

Page 17: 第五章  国际收支

/项目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经常账户 31471 15667 20519 17406货物:出口 183527 194716 249131 266075

-136916 -158510 -214657 -232058服务:贷方 23896 23780 30430 33335服务:借方 -26673 -31289 -36031 -39266收入:贷方 5584 10571 12551 9390收入:借方 -22228 -28544 -27216 -28563经常转移:贷方 4661 5367 6861 9125经常转移:借方 -382 -424 -550 -632资本账户净额 -47 -26 -35 -54资本账户:贷方资本账户:借方 -47 -26 -35 -54金融账户净额 -6275 7668 1958 34829本国在国外的直接投资 -45645 -41015 -916 -6885外国在本国的直接投资 4527 4037 38399 44241证券投资:资产 -1899 -1808 -11307 -20654证券投资:负债 5632 13042 7317 1248其他投资:资产 -41783 -48931 -43863 -20813其他投资:负债 85443 67008 12329 3994净差错与遗漏 -18724 -14804 -11893 -4856总差额 6426 8505 10548 47325储备及相关项目 -6426 -8505 -10548 -47325

34017 -5931

-19173

8493

17406

Page 18: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原则 复式记账原则

任意国际经济交易都应在借贷双方同时反映 权责发生制原则

交易的记录时间以所有权转移为标准 市场价格原则 单一记账货币原则

Page 19: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复式记账原则 会计科目划分为借方和贷方

借方科目为资金占用类科目,反映对外支付 贷方科目为资金来源类科目,反映接受付款

每一笔对外交易需要同时留下两个记录,金额相同,方向相反 借方记录国内居民对国外支付的交易 贷方记录国内居民接受国外支付的交易

Page 20: 第五章  国际收支

( 1 )复式记账原则 其中借方记录:支出性经济行为,包括实际

资源增加 ( 如进口 ) 、金融资产增加 ( 如购买国外证券,即证券投资 ) 和负债减少 ( 如归还借款 ) 。

贷方记录:收入性经济行为,包括实际资源减少 ( 如出口 ) 、金融资产减少 ( 如出售所持国外证券 ) 和负债增加 ( 如对外发行证券 ) 。

Page 21: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借 方 贷 方

进 口 出 口 资产增加 资产减少 负债减少 负债增加

记帐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Page 22: 第五章  国际收支

[ 例 1] 本国企业动用其在国外银行的存款进口 50 万美元的设备。

[ 例 2] 本国向外国出口 60 万美元的货物[ 例 3] 本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 40 万美元和

70 万美 元的药品向外国提供援助[ 例 4] 本国企业将其在国外获得的投资利

润 200 万美元进行再投资,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

[ 例 5] 国外企业以价值 1000 万美元的设备投入本国,创办合资企业

国际收支平衡表编制举例 1-1

Page 23: 第五章  国际收支

项 目 差额 借方 贷方一、经常项目 货 物 服 务 收 入 经常转移二、资本金融项目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三、误差与遗漏四、储备资产 合 计

Page 24: 第五章  国际收支

项 目项 目 差额差额 借方借方 贷方贷方一、经常项目一、经常项目 货 物货 物 -920-920 50+100050+1000 60+7060+70

服 务服 务 00

收 入收 入 200200 200200

经常转移经常转移 -110-110 110110

二、资本金融项目二、资本金融项目 直接投资直接投资 800800 200200 10001000

证券投资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其他投资 -10-10 6060 5050

三、误差与遗漏三、误差与遗漏四、储备资产四、储备资产 4040 4040

合 计合 计 00 14201420 14201420

Page 25: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关系

用贷方发生额减借方发生额所得差额记入表中“余额”一栏,表示各具体项目的国际收支差额。一般借大于贷时差额为负,表示该项目支大于收的国际收支逆差;贷大于借时差额为正,表示收大于支的国际收支顺差。

Page 26: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对平衡表中纵向排列的各项目进行划线归类,区分为线上项目和线下项目,然后就线上项目计算借贷平衡差额,以此从不同层次上求得反映国际收支平衡状况的综合性收支差额。表中线划得越靠下,线上差额的概括性越全面。

Page 27: 第五章  国际收支

( 1 )国际收支总差额 最常用的差额指标是国际收支总差额,它是将经

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和误差与遗漏合称线上项目而求得的借贷差额,正差额表示国际收支顺差,负差额表示国际收支逆差。这时,储备资产增减额作为线下项目,其借贷差额与国际收支总差额数额相等,但符号相反,表现了线下项目对线上项目借贷差额的弥补调节作用。

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项目差额+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净误差与遗漏= - 储备资产增减额

Page 28: 第五章  国际收支

( 2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除此之外,还可将经常项目作为线上项目

计算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货物差额+服务差额

+收益差额+经常转移差额

Page 29: 第五章  国际收支

计算题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关系,将下面简表中的空缺的数字填上(单位:亿元)

项 目 差额 借方 贷方国际收支总差额一、经常项目 1840 1020

二、资本金融项目 920 2000

三、误差与遗漏 0 0

四、储备资产 0

Page 30: 第五章  国际收支

计算题

根据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平衡关系,将下面简表中的空缺的数字填上(单位:亿元)

项 目 差额 借方 贷方国际收支总差额 260 2760 3020

一、经常项目 -820 1840 1020

二、资本金融项目 1080 920 2000

三、误差与遗漏 0 0 0

四、储备资产 -260 260 0

Page 31: 第五章  国际收支

第二节 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不平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措施

Page 32: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概念

国际收支经常存在不平衡,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顺差或逆差,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的含义。

按照传统习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做法,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口径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 、贸易收支差额 :商品进出口收支差额(不含劳务) 2 、经常项目收支差额 :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进出口状况

(包括无形进出口,如劳务、保险、运输) 3 、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资本转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账户所构成的余额 4 、综合账户差额或总差额 :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

的余额,就是将国际收支账户中的官方储备账户剔除后的余额。

Page 33: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 、经济周期——周期性不平衡 2 、经济结构——结构性不平衡 3 、国民收入——收入性不平衡 4、货币价值——货币性不平衡 5、偶然因素——偶发性不平衡 6、外汇投资和不稳定的资本移动

Page 34: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1 、经济周期和国民收入的影响 市场经济国家,由于受商业周期的影响,周而复始地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个阶段,在周期的不同阶段,对国际收支状况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繁荣 国民收入增加 国内消费增加 出口减少 逆差

萧条 国民收入减少 国内消费减少 出口增加 顺差

Page 35: 第五章  国际收支

2 、经济结构影响

当国际分工格局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及相应的生产要素配置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结构性失衡。

Page 36: 第五章  国际收支

3 、货币价值的影响

当一国的生产成本与一般物价水平普遍上升,使其相对高于其他国家,则该国的出口会受到抑制,而进口则受到鼓励,其经常项目收支便会恶化,造成国际收支赤字。反之则会发生与上述情况相反的结果,即国际收支盈余。

货币发行过多 物价上涨 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逆差

货币发行减少 物价下跌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顺差

Page 37: 第五章  国际收支

4、偶然因素和不稳定的资本移动

无规律的短期灾变也会引起国际收支的失衡。例如洪水、地震这样的自然灾害造成谷物歉收而减少了谷物出口。这种偶然性失衡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一次性的,且引起的失衡是暂时性的。

当一个国家面临货币贬值、外汇管制、政治动荡或战争威胁时,在这个国家拥有资产的居民与非居民就要把其资金转移到他们认为稳定的国家,造成该国资本的大量外流。不稳定投资和资本外逃具有突发性、规模大的特点,在国际资本流动迅速的今天,往往成为一国国际收支失衡的重要原因。

Page 38: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三、主要国际收支理论 1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2 、弹性分析理论 3 、吸收分析理论 4、货币分析理论

Page 39: 第五章  国际收支

1 、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1752 年由大卫 ·休谟提出,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受到广泛推崇和运用

制度前提 固定汇率制度 各国货币规定含金量,保证货币的可兑换性 黄金是最终清偿手段,执行国际货币职能

Page 40: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作用过程

国际收支逆差→黄金输出→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出口↑,进口↓→国际收支改善→黄金输出放缓,直至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收支顺差→黄金输入→货币供应量↑→物价水平↑→出口↓,进口↑→国际收支改善→黄金输入放缓,直至国际收支平衡

Page 41: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主要评价 政策意义重大

强调内外均衡的自动调节机制,无需贸易政策或货币政策干预

有效消除人们对黄金和外汇无限流失的恐惧 存在理论与现实相脱离的局限性

多数国家实行关税、贸易管制等保护主义政策,无法保证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的前提

各国普遍采取货币冲销政策或直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而不是牺牲内部稳定等待国际收支自动平衡

Page 42: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冲销政策 也称中和政策,指一国中央银行为了防止因

外汇储备变化引起基础货币投放而进行的资金运用的反向操作,从而抵消外部经济失衡对内部经济运行的不利影响。

Page 43: 第五章  国际收支

2 、弹性分析理论

假设前提: 其他条件不变,只考察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国内外商品具有无限供给弹性 初始状态为国际收支平衡

Page 44: 第五章  国际收支

推导马歇尔-勒纳条件

本币贬值对出口额的影响

dx=1 Px Sx(e1)

Sx(e2)

Dx

Qx

dx>1 Px Sx(e1)

Sx(e2)

Dx

Qx

dx<1 Px Sx(e1)

Sx(e2)

Dx

Qx

Page 45: 第五章  国际收支

推导马歇尔-勒纳条件 本币贬值对进口额的影响

dm=0Pm  

Sm(e1), Sm(e2)

Dm

   Qm

    dm>0   Pm

         Sm(e1), Sm(e2)

Dm (e2) Dm(e1)

   Qm

Page 46: 第五章  国际收支

推导马歇尔-勒纳条件

dx>1 ,国际收支改善dx=1 , dm>0 ,改善    dm=0 ,不变dx<1 ,仅当dm>0且    |dx+dm|>1 时,改善

本币贬值改善贸易逆差的条件: dx+dm> 1

Page 47: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主要评价 积极意义

在汇率战频繁发生时期明确指出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必须满足相应条件,对于各国的政策选择和汇率体系稳定是及时而有益的

主要局限性 局部均衡分析受到广泛质疑,无限供给弹性等假设脱离实际

实证分析表明,本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的效应还会受到 J 曲线效应、贸易条件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Page 48: 第五章  国际收支

3 、吸收分析理论 正式将国际收支上升到宏观经济目标的范畴,

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的发展与完善 B = Y- A

B 是以经常项目差额表示的国际收支状况 Y 代表国内总收入水平 A = C + I + G ,代表对国内资源的吸收,即

国内总支出 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

与国民支出的总量失衡

Page 49: 第五章  国际收支

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政策工具 支出转移政策

将国内外支出最大限度地转移到国内产品上,以增加本国收入

一般性政策-汇率政策 选择性政策-贸易管制

Page 50: 第五章  国际收支

调节国际收支逆差的政策工具 支出减少政策 :减少本国居民投资和消费支出

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 收入管制政策

Page 51: 第五章  国际收支

4、货币分析理论 以国际收支平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强调国

际收支的整体均衡 是对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实质性突破

从局部均衡分析发展为一般均衡分析 从金本位研究框架发展为既讨论固定汇率也讨论浮动汇率制国际收支的货币数量调节

Page 52: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主要观点 国际收支在形式上毫无疑问是货币问题 国际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是国内货币需求与

货币供给失衡,从而在本质上也是货币问题 货币供给是国际收支调节的最终力量和根本

力量

Page 53: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货币供给↑→出现超额货币供给→真实货币余额>意愿持有余额→消费品和资本品开支↑→进口↑出口↓,资本输出↑输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都恶化→国际收支恶化

货币供给↓→出现超额货币需求→真实货币余额<意愿持有余额→消费品和资本品开支↓→进口↓出口↑,资本输出↓输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都改善→国际收支改善

Page 54: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主要局限 只注重国际收支最终结果,忽略了国际收支

结构问题 货币并非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的惟一因素 假定货币需求具有稳定性,从而视货币供给

为决定国际收支的惟一力量 对国际收支长期均衡分析的结论,很大程度

上依赖购买力平价假设

Page 55: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调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不平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措施

Page 56: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一、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1 、 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 。储备的流失意味着该国

金融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2 、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导致该国货币信用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

3 、使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业。

4、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

Page 57: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二、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持续顺差本币汇率上升,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 口产品的价格,不利于出口。

2 、导致外汇占款过多,货币发行过多,通货膨胀。3 、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导致国际贸易摩擦,

甚至报复,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4、一些资源型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意味着国

内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Page 58: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本币汇率下浮 外汇储备减少 失业增加 经济增长率放慢

本币汇率上升 外汇储备增加 加重通货膨胀

逆 差 顺 差

Page 59: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的调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不平衡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影响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措施

Page 60: 第五章  国际收支

4、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措施 外汇缓冲政策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汇率政策 直接管制

Page 61: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一、外汇缓冲政策 是通过动用黄金外汇储备来抵消超额外汇需求或供给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特点 操作简单 作用有限

Page 62: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二、财政政策 逆差——紧缩性财政政策——抑制总需求 —— 进口减少——改善国际收支

顺差——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大总需求 —— 进口增加——有利于消除国际收支盈余

Page 63: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三、货币政策

贴现政策 存款准备金政策 公开市场业务

Page 64: 第五章  国际收支

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贴现率借以影响金融市场利率,从而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

存款准备金政策: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存款准备金率 ,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货币存款机构按规定比例上缴存款准备金 ;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以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 ,从而影响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措施。

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和银行下承兑票据,以实施宏观货币政策的活动。

Page 65: 第五章  国际收支

贴 现 率 存款准备金 公开市场业务

贴 现 率 存款准备金 公开市场业务

外汇流出经济繁荣

逆差

外汇流入经济衰退

顺差

顺差

逆差

Page 66: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四、汇率调整政策

  汇率调整政策是指运用汇率的变动来纠正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政策。

逆差 下调汇率 刺激出口(抑制进口) 逆差减少

顺差 上调汇率 抑制出口(刺激进口) 顺差减少

Page 67: 第五章  国际收支

五、直接管制政策

  直接管制政策是指对国际经济交易采取直接行政干预的政策,包括财政管制、贸易管制和外汇管制等。

Page 68: 第五章  国际收支

六、国际收支国际协调机制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经济与其他国家经济密切相关,各国经济之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影响。当一国试图采取有利于本国国际收支恢复均衡的调节政策时,肯定也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特别是有可能使其他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政策进行某种程度的国际合作与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