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要素收入理论

18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 、、

Upload: branden-shaw

Post on 03-Jan-2016

41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5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六章 要素收入理论. 第一节 要素的供给和需求 第二节 劳动和工资 第三节 土地和地租 第四节 资本和利息 第五节 利润、风险、创新与垄断.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一、 是一种派生的需求 derived demand. 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于消费者。是为了直接满足各种需要(直接效用)。 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供给来自消费者。 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起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是产品的需求而引起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三、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要素供求. 完全竞争市场上,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要素收入理论

第一节 要素的供给和需求 第二节 劳动和工资 第三节 土地和地租 第四节 资本和利息 第五节 利润、风险、创新与垄断

第一节 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是产品的需求而引起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是一种派生的需求 derived demand

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于消费者。是为了直接满足各种需要(直接效用)。要素市场上,需求来自厂商。供给来自消费者。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引起了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引入一个概念:边际产品价值 VMP ( 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 )

完全竞争的厂商,其产品需求曲线是水平的,即厂商产量增减不影响价格变化,价格是常数, MR=P 。

边际产品价值,用 VMP 来表示。显然 VMP 只是 MRP 的一个特例,即当 MR 为常数时,产品价格与要素的边际产量的乘积。

三、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要素供求

完全竞争市场上,要素价格和产品价格都保持不变

VMP 曲线向右下倾斜:

只考虑劳动一种生产要素。 VMP=P·MPL =产品价格 P 与劳动边际产量 MPL 的乘积。 完全竞争市场中,产品价格 P 既定,可看作是常数。

边际收益递减, 随着要素增加,边际产量 MPL

递减,边际产品价值必将递减。 VMP 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

的曲线,斜率与产品的价格有关,价格越高,曲线也越陡。

C

B

A

W

W1

W2

W3

O L1 L2 L3 L

VMP

利润最大化原则 VMP=W劳动价格 W1 ,厂商对其需求量 L1 ;劳动价格下降到 W2 , VMP>W2 ,增加要素使用,收益大于成本,对劳动需求将增加到 L2 ;劳动价格下降到 W3 ,对劳动的需求提高到 L3 。

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 与 VMP 重合,向右下方倾斜。

隐含条件:产品价格、 MP 不受要素价格影响

C

B

A

W

W1

W2

W3

O L1 L2 L3 L

VMP

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所有者的因素供给曲线

在要素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要素价格既定。所以要素的供给曲线为一条水平线;

这一曲线也是MFC曲线;

而且MFC=W(工资率)

0 L

W

W0

MFC=W

全行业的要素供给曲线因为存在要素供给的机会成本,所以向右上方倾斜。

要素

劳动

资本 : 货币形式的资本

自然资源

私有资源

公有资源

    劳动的价格:工资(即工资率,通常称为工资, wage );  资本的价格:利息(即利息率或利率,通常称为利息, interest );  土地的价格:地租( rent );  企业家的价格:利润( profit )。

第二节 劳动和工资

一、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的决定

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向变动。

( 1)对劳动的需求:劳动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即边际生产力。随着劳动雇用量的增加,劳动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所以劳动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O

W

L

D

(2)劳动的供给

实际成本:维持本人及其家庭生活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费用以及教育费用。

心理成本:补偿劳动者这种心理上负效用的费用。劳动是以牺牲闲暇的享受为代价的,会给劳动者心理上带来负效用。

主要取决于劳动成本。包括两类:

工人可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随着工资的提高: 替代效应。闲暇成本更高,想用额外工作替代闲暇。希望工作更多的时间。

收入效应。工资更高,收入更多。会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还想有更多的闲暇。

哪种效应更加有力,这取决于个人。

劳动供给的特殊规律

初期,工资增加,劳动会增加。

到一定程度后,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工资高过一定限度,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不足以抵补劳动的负效用,劳动的供给量反而减少。

劳动的供给与均衡工资的决定劳动的供给与均衡工资的决定

E

D

S

LL00

W0

W/MRP

图 后弯的供给曲线和工资的决定

第三节 土地和地租

土地(泛指各种自然资

源)特点: 数量有限 位置不变 不能再生 

地租:是土地使用者对使用土地所支付的价格,或者是土地所有者因出让土地使用权而收取的报酬。

地价:购买土地的市场价格,购买者具有所有权。一般来说,地价与地租成正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

一、土地与地租

二、地租( R )的决定地租由土地供给和需求的交点所决定。

R

NO

SD

ER0

N0

供给曲线是条垂线,表明土地的供给不会随地租的提高而增加,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3 、地租的发展趋势:不断上升需求不断增加, D0→D1供给不增加,只能在 S 水平。

R

NO

S

D0E0R0

N0

D1

R1

三、租金:固定供给的资源价格

准地租:在短期内,厂商固定资产的供给量是固定的,其收入取决于需求。固定资产在生产中形成的收入或者说投放在固定资产上的资本的收入,称为准地租。

经济租: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报酬中超过为防止要素转移用途而必须支付的最低报酬的差额,称为经济租。

图  经济租金

O L

R0

E

L0

VMPLA

R

第四节 资本和利息

一、利息的决定

利息是资本的价格,是厂商在一定时期内为利用资本的生产力所支付的代价;或者说是资本的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内因让渡资本使用权、承担风险所索取的报酬。

利息的数量在理论分析上一般以利率表示;

利率的高低取决于资本的供给与需求。

二、利率( i )的决定

取决于对资本的需求与供给。

资本需求曲线 D(投资)与供给曲线 S(储蓄)相交于 E,

决定: 利息率水平为 i0, 资本量为 K0。

i

O K

D S

Ei0

K0

第五节 利润:风险、创新与垄断

利润分为正常利润和超额(经济)利润。

1 、正常利润,即企业家才能的价格,是一种特殊的工资。

企业家才能需求很大;企业家才能供给很小;

企业家才能的供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正常利润就会远远高于一般劳动者的工资。

正常利润包括在经济学分析的成本之中,所以收支相抵就是获得了正常利润。完全竞争中,利润最大化就是获得正常利润。超过正常利润以后的超额利润在完全竞争之下并不存在。

2 、超额利润(经济利润)

2 )垄断 卖方垄断:出售权 买方垄断: 购买权 垄断对经济的发展没有好处,

是一种剥削,不合理。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只要达到均衡状态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经济利润。

超额利润,即超过正常利润部分的利润。

超额利润来自创新,承担风险,垄断。

3 )承担风险对某项事业可能失败的补偿。

1 )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实行新的组合。

是合理的,应予以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