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28
驚驚驚驚 驚驚 驚驚驚驚

Upload: wynne-grimes

Post on 15-Mar-2016

34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4 download

DESCRIPTION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認識巴比松畫派. 一個小村落,位在巴黎南方 50 公里處,離城市有點遠又不會太遠。 鄰近遼闊又美麗的楓丹白露森林。 喜歡描繪風景的畫家紛紛移居此地,漸漸形成著名的巴比松畫派,包括柯洛、胡梭、勒盧 …… 。 米勒在 35 歲那年,舉家搬到巴比松定居。 原本法國藝術界對風景畫的評價都很低,認為風景畫的畫家是比較不引人注目,也不值得注意的;但巴比松畫派的作品使世人被鄉村的優雅感動,所以成功的為風景畫打下很好的基礎,也替後來的印象派奠定了相當好的道路。 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善用紅黃藍三原色吸引大家目光。. 關於米勒.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Page 2: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認識巴比松畫派• 一個小村落,位在巴黎南方 50 公里處,離城市有點遠又不會太遠。• 鄰近遼闊又美麗的楓丹白露森林。• 喜歡描繪風景的畫家紛紛移居此地,漸漸形成著名的巴比松畫派,包括柯洛、胡梭、勒盧……。• 米勒在 35 歲那年,舉家搬到巴比松定居。• 原本法國藝術界對風景畫的評價都很低,認為風景畫的畫家是比較不引人注目,也不值得注意的;但巴比松畫派的作品使世人被鄉村的優雅感動,所以成功的為風景畫打下很好的基礎,也替後來的印象派奠定了相當好的道路。• 巴比松畫派的畫家善用紅黃藍三原色吸引大家目光。

Page 3: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關於米勒• 1814 年出生於法國,是一個貧窮的農家子弟, 2

0 歲前都以務農為主。• 17 歲,創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顯示出極高的繪畫天賦。• 20 歲,到瑟堡學畫。• 23 歲,獲得獎學金,到巴黎美術學院學習。• 26 歲,以肖像畫入選沙龍展。• 34 歲,開始專注在鄉村題材,作品《簸穀者》。• 35 歲,由於巴黎動亂,搬到鄰近楓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定居。• 36 歲,畫出了《播種者》,獲得許多重要人物的讚賞與肯定,如作家雨果、印象派畫家梵谷等。 • 43 歲,完成《拾穗》。 • 45 歲,完成《晚禱》。 • 53 歲,在巴黎萬國博覽會與柯洛一起展出田園自然風格的畫作,拾穗等八幅作品獲得首獎,人們逐漸認可米勒的繪畫。 • 61 歲,病逝於巴比松。

Page 4: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和其家人 ( 甜蜜的負擔 )

Page 5: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華麗的洛可可風格• 十八、十九世紀在法國大為流行的洛可可風格,有優雅、明亮與強調裝飾的表現。• 由於洛可可風格盛行,大家喜歡的油畫肖像是美化過的,反而不希望太逼真。

讀書的女孩 弗拉戈納爾 , 1776 年

Page 6: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 -- 肖像畫• 富裕人家喜歡比照貴族,在家裡懸掛個人的油畫肖像。• 原本米勒立志成為一個肖像畫家,因為這是賺錢的好方法。

查理‧弗亞當 米勒, 1841 年( 27 歲)

Page 7: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 -- 肖像畫• 因為米勒出生在窮苦人家,面對的都是樸實、粗獷的農民。要他把人物畫得美若天仙,又要用絲綢、珠寶首飾等奢侈品來襯托主角的美,這與他實際的生活經驗相距太遠。• 年輕的米勒已經掌握畫肖像作品的技巧(跟隨洛可可風格),但與著名的肖像名畫相比,還是太樸素暗淡了。

娥貞娜‧嘉諾維勒女士 米勒, 1845 年( 31 歲)

Page 8: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 -- 肖像畫 (裸女畫 )

• 剛開始畫裸女圖時,米勒也想迎合眾人喜好,表現女性豐腴性感的體態。

躺臥的裸女 米勒, 1844 - 1845 年( 30 - 31 歲)

Page 9: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屬於土地的人• 米勒認為不要只重視色彩,外形與結構也要強調,同時還要表現出人物的性格與感情。• 由於米勒從不滿意自己的作品,所以花了許多時間一再修改重畫。 30 年的創作生涯中,留下的油畫作品大約只有 80 幅左右。• 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簸穀者、拾穗、晚禱、牧羊女與羊群、春天、紡羊毛女等等。

Page 10: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格賀維勒的教堂

Page 11: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 -- 簸穀者

簸穀者 米勒, 1848 年( 34 歲) 簸穀者 米勒, 1868 年( 54 歲)

Page 12: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簸穀者• 第一張以農民為主題的畫作。• 以 S 形的站姿表現手中的重量。• 最亮的位置是手部與麥粒,讓人自然地注意到主題。• 兩幅「簸穀者」的創作時間相差 20 年,請比較看看兩位主角有什麼不同?提示:站姿、手勢與配色。

Page 13: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 -- 拾穗

拾穗米勒

1857 年43 歲

Page 14: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拾穗•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的農場在收成時,不可以拒絕撿拾麥穗的人,而應該開放,讓孤兒、寡婦和窮人不受拘束地拾取落穗,天主是你的神,祂將使你的農田產量豐富。• 以溫暖的色調,在平靜安詳中表現法國貧農樂天與堅毅的精神,這就是米勒自己的寫照。• 請觀察地平線的位置、三位婦女的姿勢、頭巾的顏色,以及她們背後的事物。• 三人之中,哪位最明亮?人物交換位置後,感覺會如何?

Page 15: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 -- 晚禱

晚禱米勒

1857 - 1859 年43 - 45 歲

Page 16: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晚禱• 原本這幅畫叫做「馬鈴薯欠收」,要表達的只是農民望著欠收的馬鈴薯田嘆息。但後來因為好友的一句話,這幅畫彷彿聽到遠處傳來的鐘聲,於是米勒便在地平線上的遠處畫上教堂。• 即使農作物的收成不好,農民的心中仍然充滿純淨與感恩。

Page 17: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 -- 牧羊女與羊群

牧羊女與羊群米勒

1863 年49 歲

Page 18: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牧羊女與羊群• 這是米勒第一件叫好又叫座的畫作,許多畫家開始仿效這種題材。• 由於逆光的關係,牧羊女的打毛線動作,看起來像是在禱告。• 牧羊女的衣衫襤褸,還趁著牧羊的時候打毛線,這又是一個貧苦農家的小孩。• 灰暗的草地上有了羊背的點點反光,展現出溫馨的美感。

Page 19: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 --春天

春天米勒

1868 - 1873 年54 - 59 歲

Page 20: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春天• 米勒晚年以四季為創作主題的作品之一。• 「春天」的構圖相當豐富,是春天瞬息萬變的縮影,有時烏雲密佈,有時春雷陣雨,有時陽光乍現,有時彩虹當空。土地上雜草蔓生、野花遍地,充滿春天的生命力。• 色彩與明亮程度都比以前提升,接近後來的印象派畫風。

夏天 米勒, 1868 -1874 年( 54 - 60 歲) 秋天 米勒, 1868 -1874 年( 54 - 60 歲)

Page 21: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 --紡紗女

紡紗女,奧弗涅的牧羊女米勒

1868 - 1869 年54 - 55 歲

Page 22: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紡紗女• 這幅畫是在巴比松完成的,但其草稿來自米勒在 1866 年旅居奧弗涅及亞利耶地區時所畫的多幅速寫。當時米勒陪妻子到以水療著稱的維琪( Vichy)療養,當地的鄉土人情使他大開眼界。• 女孩身後的明亮天空與下方灰暗的小土坡,形成一種強烈的對比。逆光的主角在這種背景的襯托下,也顯得清楚許多。

Page 23: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作品—縫衣婦人

Page 24: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米勒的實驗精神• 米勒會在同一畫題上反覆實驗光影的效果。以「教孩子織毛線」為例,米勒留下了一張素描與三張油畫。• 以下的畫由亮到暗,光線不同,產生色澤上的些微差異,人物臉上的情緒,也發生微妙變化。光線所能堆造出來的效果,如此豐富,同樣的構圖,不同光線的描寫,便能產生不同的氣氛。• 米勒常常重複畫同樣的畫,來捕捉光影的變化,這種跟著光走的創作路線,便是後來的印象派畫家正要向前邁進的路線。

Page 25: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對後代畫家的影響• 對印象派大師梵谷來說,米勒是「偉人中的偉人」,梵谷總是想模仿米勒作品中的「真實與單純」。• 梵谷甚至稱呼他為「米勒老爹」。他覺得在米勒的藝術中,可以看到被他自己稱為「寶貴珍珠」的人類心靈。• 梵谷深深的被米勒的光影所吸引,所以喜歡拿米勒的畫當成臨摹的對象。

播種者米勒1850 年36 歲

播種者梵谷1890 年

Page 26: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結語• 米勒去世後,深受影響的畫家繼續創作很多農村作品。他們的許多作品都比米勒「好看」多了,農婦的白嫩肌膚與農民的輕鬆適意,就算是米勒早期的畫作也比不上如此的精緻;甚至可以說,他們的繪畫技巧是比米勒更先進的。• 可是米勒藝術之偉大不只是時代上的意義,更是藝術家自身心靈躍升的極致。造成後代藝術家即使能畫出更好看的農村,卻不容易像米勒一樣掌握到藝術心靈深處的神聖美感。所以,米勒成為永恒的經典。 尼韋內的耕作,第一次鬆土 波納, 1849 年

Page 27: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為什麼要去看原作• 看畫冊不就已經很清楚了嗎?為什麼還要去看原作呢?• 仔細觀察畫中人的微妙臉容,細膩的肌膚描繪,那種豐潤發亮的膚色表現,不可能從印刷品中看得出來。還有背景中的風景,那平遠深邃的表現,也予人一種幽深的神秘感。當我們習慣了欣賞原作後,畫中油彩的質感、量感,還有經過歲月中沉殿出來的古意,感覺與平面的印刷品有天壤之別。試著發掘畫中的情致,便不會有走馬看花的印象,對藝術品也會有更深一層的了解與認識。

Page 28: 驚豔米勒                      -感受田園之美

太難得的機會• 米勒留下的作品不多,油畫部份僅約 80 幅。奧塞美術館有 19 幅米勒的畫作,除了 3 幅狀況不佳的粉彩作品外,全都送來台灣了。• 「晚禱」與「拾穗」是奧塞美術館的鎮館之寶,這兩幅畫首次同時借給外國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