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绦虫蚴病

27
1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 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第 第第 第第

Upload: lucien

Post on 06-Jan-2016

47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第二节 绦虫蚴病. 由绦虫的成虫寄生于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称为 绦虫病 ,而由中绦期幼虫寄生于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则称为 绦虫蚴病 。. 一、猪囊尾蚴病. 由带科带属的是由 有钩绦虫 (Taenia solium) , 又称 链状带绦虫 或 猪带绦虫 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中引起的疾病,是 人畜共患病 。其寄生的猪肉通常称“米猪肉” “豆猪肉”或“米糁猪”,也可寄生于人的脑、眼、肌肉等组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养猪业的发展,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肉品检验中必检的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纲要中限期消灭的疾病之一。. 猪囊尾蚴.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第二节 绦虫蚴病

1

第二节 绦虫蚴病第二节 绦虫蚴病

由绦虫的成虫寄生于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所引起的寄生虫病称为绦虫病,而由中绦期幼虫寄生于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则称为绦虫蚴病。

Page 2: 第二节 绦虫蚴病

2

      由带科带属的是由由带科带属的是由有钩绦虫有钩绦虫 (Taenia solium) ,(Taenia solium) , 又称又称链状链状带绦虫带绦虫或或猪带绦虫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中引起的疾病,是中引起的疾病,是人畜共患病人畜共患病。其寄生的猪肉通常称。其寄生的猪肉通常称“米猪肉” “豆猪肉”或“米糁猪”,也可寄生于人的“米猪肉” “豆猪肉”或“米糁猪”,也可寄生于人的脑、眼、肌肉等组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养猪业的发脑、眼、肌肉等组织,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养猪业的发展,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肉品检验展,在公共卫生学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是肉品检验中必检的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纲要中限期消灭中必检的项目之一,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纲要中限期消灭的疾病之一。的疾病之一。

一、猪囊尾蚴病一、猪囊尾蚴病

Page 3: 第二节 绦虫蚴病

3

一、形态一、形态( Morphology)

猪囊尾蚴:俗称囊虫,呈椭圆形,大如黄豆,半透明,乳白色 ,内有无色透明

的囊液, 囊壁上有一粟

粒大的头节,头节上有顶突及四个吸盘 . 猪囊尾蚴

Page 4: 第二节 绦虫蚴病

4

猪囊尾蚴 (cysticercus cellulosae)

Page 5: 第二节 绦虫蚴病

5

成虫:有钩绦虫为大型绦虫,虫体扁长如带 , 半通明乳白色,扁长如带。前端较细,向后渐扁阔,分节,略透明, 700 ~ 1000 片,长 2 ~ 4m

Page 6: 第二节 绦虫蚴病

6

头节:头节近球形,似小米粒,具四个吸盘和顶突,其上有小钩 25 ~ 50 个,排列成内外两圈,内大外小。故称有钩绦虫。

吸盘

顶突及小钩

Page 7: 第二节 绦虫蚴病

7

颈节 细小 生发区成节

近似方形 , 每一成节具有♀♂生殖器官各一套。雄性生殖器官睾丸:泡状 ,150-200 个输精管,阴茎囊,雌性生殖器官卵巢: 3 叶 ( 分为左右两叶外加一个

中央小叶 )受精囊,卵模,子宫,卵黄腺位于卵

巢之后

Page 8: 第二节 绦虫蚴病

8

孕节长方形,节内其它器官退化,只剩下发达的子宫 , 每侧分支 7 ~ 13 支,每一支又继续分支,呈不规则树枝状;每一孕节中约含 3-5 万个虫卵

Page 9: 第二节 绦虫蚴病

9

虫卵形状 : 圆形或椭圆形 , 直径

31 ~ 43μm ,卵壳 : 脆 , 易碎胚膜浅褐色 , 较厚,有辅射

纹理内含物:六钩蚴

不完整虫卵 不完整虫卵

完整虫卵

Page 10: 第二节 绦虫蚴病

10

二、生活史二、生活史( life cycle )1. 生活史中需要一个中间宿主和一个终宿主中间宿主 : 主要为猪、 野猪     人可以作为中间宿主终宿主 : 人是有钩绦虫唯一终末宿主。

人是猪带绦虫的终宿主,也可作为它的中间宿主

Page 11: 第二节 绦虫蚴病

11

虫卵被猪或野猪等中间宿主吞入,六钩蚴逸出,钻入肠壁,经血循环或淋巴循环到身体各处,尤以运动较多的肌肉,如股、肩、心、舌、颈等处为多。到达寄生部位后约经 60-70 天发育为成熟的囊尾蚴。 人吃了含有囊尾蚴肌肉后,囊尾蚴中的头节外翻吸附在肠壁上,约经 2-3个月发育为成虫,孕节和虫卵可随粪便排出。

Page 12: 第二节 绦虫蚴病

12

成虫 六钩蚴 囊尾蚴虫卵、孕节

终宿主:人 中间宿主:猪、野猪、人

24-72h

消化液穿小肠壁,随血流、淋巴系统到全身

生活史示意图

感染期感染期

Page 13: 第二节 绦虫蚴病

13

流行病学

分布分布 该病主要分布于美洲、非洲及亚洲的部分地区,我国已有 27 个省市、自治区发现本病,尤以东北、华北、西北和西南的部分地区流行较为严重。

Page 14: 第二节 绦虫蚴病

14

猪囊尾蚴主要是猪与人之间循环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猪囊尾蚴唯一感染来源是有钩绦虫患者,他们每天排出孕节和虫卵,可持续达 20余年,因此猪处在他们的威胁中。

Page 15: 第二节 绦虫蚴病

15

猪的感染猪的感染 与人的粪便管理和猪的饲养管理方式不当密切相关。

在有些地方,人无厕所、猪无圈养;还有的人厕与猪圈连在一起。猪接触人粪机会多,因而造成流行。

汉代陶厕圈

Page 16: 第二节 绦虫蚴病

16

人的感染人的感染 主要取决于人的饮食习惯和烹调与食肉方法,吃生猪

肉及不熟猪肉,卫生及饮食不良误食虫卵所致。感染途径为两个:是有钩绦虫的虫卵污染人的手、蔬菜和食物,被误食后而感染;是有钩绦虫的患者自体内重复感染。

Page 17: 第二节 绦虫蚴病

17

对肉品的检验不严格,病肉处理不当,均可造成本病重要流行因素。

Page 18: 第二节 绦虫蚴病

18

致病作用与症状 对猪的危害对猪的危害 囊虫代谢产物对猪体呈现中毒作用,并且对组织器官的机械压迫

而影响猪体生长发育。初期由于六钩蚴在体内移行,引起组织损伤,有一定致病作用。

但对猪的危害不明显。其致病作用和症状常取决于寄生部位 , 数量居次要。猪囊尾蚴的致病作用常取决于寄生部位,数量居次要。寄生在肌肉与皮下,一般无明显致病作用。重度感染时,可导致营养不良、贫血、水肿、衰竭,常显两肩显著外张,前肢僵硬,臀部不正常的肥胖宽阔而呈哑铃形体型或狮体状,发音嘶哑和呼吸困难。大量寄生于猪脑时,可引起严重的神经症状,突然死亡。寄生于眼内时,引起视力减退、眼神痴呆。

Page 19: 第二节 绦虫蚴病

19在猪肉中的猪囊尾蚴(米猪肉)

猪囊尾蚴寄生在心肌

猪囊尾蚴寄生于脑部

米猪肉

Page 20: 第二节 绦虫蚴病

20

对人的危害对人的危害1. 成虫致病 : 肠绦虫病 (intestinal T.solium taeniasis) 感染期为囊尾蚴,临床症状一般较轻微。 主要症状 : 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泻、体重减轻等。偶有头节穿破肠壁或肠梗阻。

Page 21: 第二节 绦虫蚴病

21

2. 幼虫致病:囊尾蚴病(囊虫病)囊尾蚴病的危害程度远大于肠绦虫病

人体囊尾蚴病依其寄生部位可分为三类:

1.1.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皮下及肌肉囊尾蚴病

囊尾蚴位于皮下或粘膜下,肌肉中 , 形成结节。

症状:寄生数量多时,可自觉肌肉酸痛无力,发胀、麻木或呈假性肌肥大。

Page 22: 第二节 绦虫蚴病

22

Page 23: 第二节 绦虫蚴病

23

2. 2. 脑囊尾蚴病脑囊尾蚴病

癫痫发作  颅内压增高 神经症状癫痫发作  颅内压增高 神经症状

囊尾蚴寄生在脑部标本

Page 24: 第二节 绦虫蚴病

24

3. 3. 眼囊尾蚴病眼囊尾蚴病

囊尾蚴可寄生在眼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在眼球的深部,玻璃体( 51.6%) ,视网膜下( 37.1%) 寄生。

寄生在玻璃体

寄生在视网膜

寄生在眼结膜

Page 25: 第二节 绦虫蚴病

25

诊断 (Diagnosis)1.1. 生前诊断生前诊断 比较困难。可以采用“听、看、查”,• 一听:呼吸音粗砺,有否呼噜声• 二看:有否狮子膀、腮腺有否肿大、眼球有否突出• 三查:舌下、舌边缘股内侧皮下是否有结节、疙瘩,眼是否潮红、充血,眼睑下是否有小的结节。

群众对此病的诊断经验是:“看外形,翻眼皮,看眼底,看舌根,再摸大腿里”。舌检是民间流传的一种检查方法,检出率约 30 %左右。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很多,如 ELISA方法、改良ELISA方法、间接血球凝集试验、皮内试验、免疫电泳、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法

等。2.2.尸体剖检尸体剖检 (( 或宰后检验或宰后检验 ))仍是主要的诊断方法仍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按照《四部规程》规定,猪屠宰后的主要检验部位是咬肌,深腰肌

和膈肌,靠肉眼发现囊虫。 猪带绦虫患者在粪便中查获虫卵或孕节即可做出诊断。

Page 26: 第二节 绦虫蚴病

26

疗治1.1.对猪囊虫病的治疗:对猪囊虫病的治疗:• (1)吡喹酮: 50 mg/Kg 1次 /天 口服 连用 3 d;• (2)丙硫咪唑 : 20 mg/Kg 一次口服 隔 48 h再服一次,共 3次;• ( 3)氟苯哒唑: 30 mg/Kg 混饲喂给,每天 1次,连用 4 d。2.2. 病人的治疗病人的治疗 成虫: 吡喹酮 槟榔和南瓜子 阿的平 (要检查粪便中是否有头节、孕节以确定虫种和明确疗效) 囊尾蚴:眼 手术     脑 抗癫痫药物 吡喹酮等 

Page 27: 第二节 绦虫蚴病

27

预防 猪囊尾蚴病是一种只有通过人和猪才能完成病原发育史的真性人兽共患病,只要做到人不吃生的或未熟透的猪肉,猪吃不到人粪,是不难逐渐消灭此虫的。具体预防措施如下: 宣传科普知识使人懂得猪囊尾蚴的巨大危害,了解猪囊尾蚴病与人猪带绦虫病的关系及防治方法。加强肉品卫生检验应大力推广定点屠宰,集中检疫,检出的病猪肉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 进行无害化处理,严防流入消费者手中。防止人吃到活的猪囊虫不吃生的或半生的猪肉,切生、熟菜的刀和砧板及盛具要分开,并要防止手污染有猪囊虫的头节。防止猪吃到人粪中的虫卵或孕节猪要圈养,猪圈要远离厕所。人有厕所,不随地大便,人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后再作肥料。查治病人驱除成虫减少传染源,从而减少猪感猪囊虫,也防止人自身感染猪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