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40
文文文文 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 文文文 文文文文文文文文文 文文文 文文文

Upload: yosef

Post on 24-Jan-2016

43 views

Category:

Documents


0 download

DESCRIPTION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博物館環境教育導讀 報告者:鄭幸昇. 內容概述. PART A :人類學與博物館 PART B :文化傳譯 ~~ 博物館與常民文化 PART C :人類學與博物館的倫理 PART D :人類學研究 PART E : Bali culture 博物館情境 PART F :結語. PART A 人類學與博物館. 一、博物館傳譯角色. 文化傳譯. 人類學與博物館透過實物及人文化成的實際例證,作為文化傳譯與解釋自然的機樞 話的博物館化,牽涉知識、生活方式、美感經驗等,在傳達的真確性與導引想像的效果的辨證 - PowerPoint PP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Page 1: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文化傳譯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博物館環境教育導讀報告者:鄭幸昇

Page 2: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內容概述• PART A:人類學與博物館• PART B: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常民文化• PART C:人類學與博物館的倫理• PART D:人類學研究• PART E: Bali culture博物館情境• PART F:結語

Page 3: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PART A人類學與博物館

Page 4: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一、博物館傳譯角色

Page 5: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文化傳譯• 人類學與博物館透過實物及人文化成的實際例證,作為文化傳譯與解釋自然的機樞

• 話的博物館化,牽涉知識、生活方式、美感經驗等,在傳達的真確性與導引想像的效果的辨證

• 通過器物的深入探究並呈現出內在知識,文化傳譯工作揭發人類生活與人性真實的普同性,也突顯不同社會文化的特殊性

• 將文物價值轉化為文化價值

Page 6: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二、人類史的哲學命題• 變化與穩定之間之衝突與和諧,是人類永恆的論題。

• 自然與人類不斷的從事創新生產,也不斷的進行對舊有的破壞;生產和破壞之間,更存在著「累積性」和「再生產」

• 器物與制度、思想與行為,代代綿延接續的起承轉合之間,交雜著更多的灰飛煙滅

Page 7: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三、人類學與博物館 (1/3)

1. 不僅描述與分析不同的自然現象、異文化的經驗模式,更揭開我們生活中習以為常的事物。

2. 提點非商品的價值,替理性和非理性把脈3. 存在的最基本原則:促進塑造文化的保存和進步的環境

4. 見證自然世界和人類生活的種種可能性。人類學的重要成就便是在文化趨向一致性或破壞之前,從事深入的記錄和分析

Page 8: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人類學與博物館 (2/3)

5. 結合浪漫主義和啟蒙精神;前者導出歷史性和奇物的可取之處,後者在豐富的人類表現中尋找秩序和內在理性

6. 通過博物館,我們和「實物」接觸;人類學則讓我們與不同文化生活的「實況」交會

7. 博物館不但是自然、生物與文化的聚合場,亦是解釋此三者的特殊場所;人類學含有人文學、生物學和社會科學的特質,讓我們整體的觀照並內在的理解事物的性質

Page 9: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人類學與博物館 (3/3)

8. 必須對文化理論進行持續的檢驗;另一方面,不同歷史階段的文化理論,對博物館也產生不同的影響

9. 對於自然和社會文化的知識,不只有科學的使命,更是一種「美學的體驗」

10.文化的傳達與詮釋,通過博物館與人類學二者之異同的比較,可能顯示出社會文話的特殊性和普同性

Page 10: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四、博物館是社會文化現象• 參觀博物館,與蒐藏品、偉大的歷史遺跡、不同文化的生活與思考方式接觸,有時是種「儀式的過程」

• 博物館的展示受物質條件的限制,也受限於文化觀念;另一方面,文化間的涵化作用,可能使博物館的單一文化特徵隱而不彰

Page 11: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五、館務人員的思考• 博物館的真義與價值:為誰、為何存在• 組織與運作應體現的基本原則:面對實物尊重之情;故工作基本項目應涵蓋:研究、詮釋、展示、登錄、維護和安全、博物館行政,擬定教育計畫、教育目的與為來發展計畫。

• 專業化的要求收藏管理制度化等

Page 12: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PART B博物館與常民文化

Page 13: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常民文化 (folk culture)

• 人類學研究的定義:與都市社會有別、但有其連續性的生活方式

• 特徵:小型且同質性的社會體系、高度凝聚力、家庭為社會基本單位、面對面的人際關係、宗教佔重要地位、社會控制多經由神聖話的宗教、文化模式基於傳統與非理性的等等

Page 14: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常民文化進入博物館的建構途徑• 由「陳列」轉到「展示」• 把握「整合」、「全貌」、「動態」、「不同的思考面相」的觀點

• 將器物和生活方式予以「再脈絡化」

Page 15: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博物館的另一種定義• 通過人類的器物與各種自然的遺留,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各種「生命型態」和「生活方式」的場所

• 透過對收藏品的特殊收藏和組織安排,巧妙設計展示和教育活動,結合經驗和理性原則,對參觀民眾不但是引導性的,也具體而微的反應常民生活和文化的面貌

Page 16: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常民文化在博物館1. 重點在於協助參觀者獲得過去、現在和未來如何勾連在一起的知識;強調其關係和過程的詮釋,非注意器物的收藏和展示

2. 為民間生活的某種「凍結」,使之更容易在活動中激起參觀者的想像。但這種凍結其本質是經過價值淘選、有意識的安排的

Page 17: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基本難題1. 如何清晰瞭解已脫離原來情境的事物?2. 如何讓參與者認識文化的本來面貌、3. 事實真相為何?4. 如何傳達這些事實?換言之,從日常生活的範疇,轉為特定的美學或純粹知識的對象,隱含「抽離」和「脈絡化」的辨證關係

Page 18: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近代博物館的新趨勢1. 發展地方性、民族性特色2. 重視展示和教育的效果與功能3. 從新的角度與思考方式來達成展示、收藏、教育的目的

4. 和其他社會制度或研究機構的整合5. 場所和藏品強調可及性6. 在展示和教育計畫中,整合的脈絡觀之提出新趨勢與人類學的文化理論和人的形象研究頗為契合

Page 19: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常民文化「博物館化」之應然 (1/2)

1. 通過博物館情境的塑造,追求類似常民生活提供「整合的」而非分離的學習情境

2. 承認多元文化的價值3. 常民文化的泛文化訊息,對參觀者可做為開啟其新世界觀的引導

4. 常民文化是動態與變遷的,故展示和教育著重在「變動之因」而非「穩定之因」

5. 整體的常民文化之內在運作包括科學的、理性的思考體系和人文的、非理性的思考體系;最難呈現有關抽象的社會體系與文化價值的展示規劃

Page 20: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常民文化「博物館化」之應然 (2/2)

6. 常民文化同時有「延續」原始社會和「連接」都市社會的基本特徵

7. 認識與展示常民文化時,其技術體系、觀念體系及社會體系必須綜合照顧到

8. 面對與常民文化的互動,博物館工作的初期步驟可能是「分析」或「演繹」的,然其本質應是「綜合」或「歸納」的

• 博物館作為中介的場合,有獨立、分離又整合的功能,使舊的認知、新的體會交叉在「經過設計」的領域,最終目的使參觀者文化體驗有擴散卻又具體化的收穫

Page 21: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PART C人類學與博物館的倫理

Page 22: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兩種極端形象與價值取向• 博物館:一方面是人類文化遺產的保護所,一方面顯示出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剝奪所呈現出來的政治經濟力量的不均等

• 人類學:一方面自許為人道主義的先端,設身處地的以文化相對論的立場成為弱勢或少數民族的代言人,一方面表面無害的田野調查工作,可能隱含剝削、危及被研究者生存與尊嚴種種問題

Page 23: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倫理的一般指涉• 概念與意義原以支援非法制化的社會需求,而用為道德現象的概括

• 是社會文化體系中知識的結果、經驗的命題,要求不經過任何反省思考而作出的習慣行為

• 倫理中道德律之基礎是「應該」,因此,在人類學和博物館所要討論的問題是:道德評價、社會政治活動、經濟利益、神聖的歸屬等,「應該」站在何種立場來加以判斷?做何種選擇?

Page 24: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描述倫理學• 通過各個人、各群體、各民族等之道德標

準與道德生活的描述,撰成「倫理誌」的記錄

• 所發現的是根據該社會文化之組成原則與價值體系所設計出來指導行為之原則的規範倫理學,而非普通共相的規範倫理學

Page 25: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人類學倫理• 對被研究者負責,故應:1. 避免危害被研究者的研究2. 保護被研究者的身心和社會福利3. 公正而真實地公佈研究成果4. 避免剝削學生5. 透露資金來源等

Page 26: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人類學家的自我檢視• 被研究者是否有選擇的自由?• 保如何保護隱私權和社會文化中的神聖領域?• 人類學家和被研究者的關係如何建立、延續?• 人類學家和政府或業主的關係如何建立?關係的基礎?

• 利益衝突時應站在那一方立場?人類學企圖超脫先入為主的價值判斷的研究方式,建構知識體系、理解其行為模式與生命中不能跨越的難題,反而突顯與逼迫出相對論與人道主義的困局

Page 27: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人類學研究的倫理問題之辨證性格

• 準確性方面: 一方面藉長期、深入的研究以使認識正確;一方面試圖針對緊迫的社會問題做研究,以解燃眉之急

• 客觀性方面:一方面力求客觀,避免先入為主的主觀判斷;然而,文化本身具有自成一格的特性。理性的抽離和情緒的捲入之間,潛伏著研究者和被研究者文化主體彼此或交疊互斥的影響。

Page 28: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博物館的內在倫理• 以專業主義從事藏品的管理時,角色明確和價值分享為倫理的關鍵,並以準備真實與無私的態度管理或處理藏品,為博物館倫理的基礎。延伸到展示與教育的層面,成為博物館運作的內在倫理

• 基本共識:借展的蒐藏品使用與維護、任職博物館時避免私人收藏、資金籌募的考量、政府的介入

Page 29: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博物館的外在倫理• 回返到被蒐集文物民族的觀點看待文物,

藉以打開其社會文化體系的基本設計與生態關係

• 多元文化的存在的事實• 展示時的客觀性

Page 30: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PART D人類學研究

Page 31: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人類學在博物館的性質 (1/2)

• 定義:研究人類的學問,以研究人類自身及所創的社會文化之異同現象為主要焦點

• 強調研究異文化,從不同社會文化體系建構人類整體的知識

• 不僅從事民族誌的記錄和採集,從而對人類的行為與思考體系與生活方式深入瞭解最重要的特點是田野工作與社會文化體系整合觀的專業化

Page 32: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人類學在博物館的性質 (2/2)

• 包括:民族學、考古學、體質人類學和語言學等四個分支學門;顯示人類學試圖在時空、生物、生態適應、社會文化創造等來瞭解文化

• 由實用觀點看,博物館有文化保存和維護的基本功能,以及符應觀光主義和藝術發展的需求

• 人類學透過親自體驗的參與觀察和深入訪談,研究簡單的原始社會,使理論更完整

Page 33: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人類學觀念的演化 (1/4)

• 當文化環境改變,人類學的看法觀點也隨之改變;但不僅是特定時期隨意的產物,更是有關民族之知識與觀念逐漸累積和累積的產物

1. 十九世紀:• 致力於重建人類文化及自然界的歷史• 影響:強調物質文化,重視標本蒐集和美學的人文成分

• 展示上將標本由簡而繁從事「排比的陳列」

Page 34: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人類學觀念的演化 (2/4)

2. 二十世紀初期到中期• 專業人員增加• 理論發展a) 歷史特殊論:美國鮑亞士創,因其不追尋文化變遷的普遍法則,而要求對個別文化從事特殊歷史的調查。著重文化區的探究,是人類學家中最早認識到文化和物質環境之關係者

強調蒐集文物和文化特質標本,記錄標本的分佈根據型態分類,為方法上為自然史的類型論

Page 35: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人類學觀念的演化 (3/4)

b) 理論:包括功能論和結構功能論• 人類學專業化的過程中,視社會文化為整合的觀點極為重要,使人類學脫離興趣於自然史傳統,轉而思考信仰與風俗習慣在文化中真正的作用及彼此相關。

• 影響:將文化和社會體系是為一個整合的系統來瞭解,特別重視長期的田野工作

Page 36: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人類學觀念的演化 (4/4)

c) 當代人類學:社會文化每一個部分都緊密的關連在以起,研究方法必須是全貌的,將現象置於脈絡中來觀察與理解

• 要求研究者「融入」研究對象的生活中• 使用泛文化比較的觀點,將文化相同部分視為控制的部分,文化不相同的部分視為比較的部分

Page 37: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PART EBALI 文化脈絡中的博物館情境

Page 38: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 整個 BALI 島是一個包涵當地自然史與藝術氛圍的「博物館情境」各部分相互支持卻又各自獨立

• 博物館中的文物展示和日常生活中面對的事物都相互呼應

• 博物館的內、外在活動,表現出社會文化本質與行為趨向的特徵

• 博物館及其周邊營造出來的是理性經驗和感官直覺俱存的整體,人們在整合的博物館情境中,得到的是四方延續、認知連接的累積知識和美感經驗

Page 39: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結語

Page 40: 文化傳譯 博物館與人類學想像 王嵩山

• 文化傳譯 ~人類學博物館的功能與目的• 常民文化進入博物館的意義• 西方強勢文化在博物館的著力對常民文化的壓迫

• 透過記錄與收藏的過程延續人類生命的深度,但蒐藏具有選擇或方向性是否造成不可避免的偏差?

• 從研究者的倫理看原民文化保存該由誰作?怎麼作?